东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单元作业1参考答案
东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单元作业3参考答案
B.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C.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的认识
D.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答案:ABCD
三、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21.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世界的拜物教性质的产生具有必然性。()
D.科技革命
答案:B
3.人类全部社会关系的发源地是()。
A.劳动
B.实践
C.创造
D.生产
答案:B
4.“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说明意识具有( )。
A.目的性和计划性
B.创造性
C.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D.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答案:C
5.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比,与劳动生产率成()比。
1.法律适用和劳动主体方面
我国现行的劳动法律主要以标准劳动关系为主,很多非标准劳动关系被排斥在基本法律调整的范围之外。此外,我国《劳动法》主要覆盖的是传统行业的劳动者,范围狭窄。非标准劳动关系就业人员中有些是在《劳动法》或者《劳动合同法》调整范围之内,如劳动者派遣关系中的劳动者等,但还有很多人被排斥在这两部法律的调整之外,如家政人员等。我国非标准劳动关系调整的现状要求劳动主体适用范围必须扩大。
A.正,正
B.正,反
C.反,反
D.反,正
答案:B
6.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人民的观点
B.实践观点
C.物质的观点
D.辩证的观点
答案:B
7.认为“无产阶级革命至少将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的人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全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民解放的科学1、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答:一、历史必然性:1、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并产生生产过剩的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这一不可克服的矛盾,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需求,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3、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一系列重大成就、特别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对自然规律的揭示及对新的世界观的需要,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科学基础。
二、当代适用性:1、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的理论体系,是一个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的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人类智慧的高峰,成为时代的旗帜,指引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至今仍是指导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民努力奋斗的武器强大思想。
3、马克思主义关于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全球化问题、国际市场、经济周期和经济决定上层建筑等许多具有前瞻性的论述,不断地为现实社会所证实,并继续影响着当代许多社会科学家,对当今的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答: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2.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 )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3.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动与静止的辩证法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 A.运动B.实践C.精神生产D.物质生产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9.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
”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事物是变化的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11.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12.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 )A.抛弃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C.纯粹的否定D.既克服又保留13.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方向和道路B.形式和状态C.结构和功能D.源泉和动力14. 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15.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16.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 )A.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B.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C.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D.丰富了物质和意识相互关系内容17.“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的修正”,这一观点是(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观点C.片面强调逻辑重要性的观点D.割裂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观点18.“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 )A.归纳与演绎B.分析与综合C.抽象到具体D.实践到认识19.辩证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 )A.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B.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C.思维生成现实具体的过程D.在思维中形成“多种规定的统一”的过程20.从哲学上来讲,和谐就是指( )A.事物之间不存在矛盾B.事物之间的矛盾没有斗争性C.矛盾双方的绝对同一D.矛盾的一种特殊形式二、多项选择题1.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意义是( )A. 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B. 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C.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尊重客观规律D. 画饼不能充饥2. “物质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 )A. 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B.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C. 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D. 时间和空间离开物质只是形式3. 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2.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 )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3.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动与静止的辩证法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 A.运动B.实践C.精神生产D.物质生产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9.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
”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事物是变化的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11.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12.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 )A.抛弃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C.纯粹的否定D.既克服又保留13.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方向和道路B.形式和状态C.结构和功能D.源泉和动力14. 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15.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16.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 )A.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B.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C.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D.丰富了物质和意识相互关系内容17.“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的修正”,这一观点是(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观点C.片面强调逻辑重要性的观点D.割裂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观点18.“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 )A.归纳与演绎B.分析与综合C.抽象到具体D.实践到认识19.辩证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 )A.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B.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C.思维生成现实具体的过程D.在思维中形成“多种规定的统一”的过程20.从哲学上来讲,和谐就是指( )A.事物之间不存在矛盾B.事物之间的矛盾没有斗争性C.矛盾双方的绝对同一D.矛盾的一种特殊形式二、多项选择题1.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意义是( )A. 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B. 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C.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尊重客观规律D. 画饼不能充饥2. “物质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 )A. 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B.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C. 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D. 时间和空间离开物质只是形式3. 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答案(全)
目录绪论 (6)1、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 (6)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6)第一章 (7)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7)2、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试运用这一观点,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者是如何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8)3、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8)4、结合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分析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9)5、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说明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重要意义。
(10)6、根据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实际,说明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0)7、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立场?118、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如何处理矛盾和和谐的关系 . 12第二章 (12)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12)2.如何理解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123.如何理解真理和价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 (13)4.当代大学生面向未来应当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3)5.为什么说真理是客观的、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把握这一观点对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意义。
(13)6.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 .. 14第三章 (14)1.马克思认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这段话蕴涵了哪些唯物史观道理?能够引发我们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些怎样的思考和认识? .. 14 2.当前我国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根据你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理解,谈谈在利用科学技术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15)3.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为什么同一时代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却丰富多彩、差异很大甚至产生对立呢?搞清这些道理,对于提高自己思想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会有什么帮助? (15)4.社会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可历史事件又是人们意志的“合力”造成的,两者不矛盾吗?这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怎样的关系? (15)5.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思考和分析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和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
2022年东北财经大学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东北财经大学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2、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
”这说明()A.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D.人具有认识自然的能力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4、“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5、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三个基本历史形态是()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C.奴隶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封建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资本主义时期的唯物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6、自由王国是指人们()A.处于绝对自由的原始社会状态B.不再受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支配的状态C.允许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状态D.摆脱了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主人的状态7、“物的依赖性关系”是()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8、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B.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C.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D.文艺复兴运动9、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的最终目的是()A.改变无产阶级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B.实现共产主义C.解放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彻底打碎资产阶级国家的机器10、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生产资料所有制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C.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11、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生产方式B.地理条件C.社会意识D.人口因素12、下列实物形态的资本中,同时属于生产资本.不变资本和固定资本的是()A.原料和燃料B.辅助材料C.机器设备D.商业设施13、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倍加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1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是()A.发展缓慢不稳定B.发展迅速且持续稳定C.发展迅速但不稳定D.时而削弱,时而发展1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A.国内市场竞争的结果B.国际竞争激烈化的结果C.垄断统治加强的结果D.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二、多项选择题16、任何客观真理都具有( )A.客观性B.相对性C.绝对性D.主观性17、货币的本质通过它的职能体现出来,货币有多种职能,其中最基本的职能是()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18、下列选项中,属于实践的基本形式的有()A.认真看书学习B.物质生产实践C.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D.科学实验活动19、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范围被社会主义代替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两种社会制度的国家()A.可能相互交往B.可以和平共处,但也存在斗争C.不存在和平共处的可能性D.可以平等互利地发生经济联系20、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马尔萨斯D.西斯蒙三、辨析题21、资本主义国家的内部职能主要是进行社会管理。
国开2023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作业参考答案1
国开2023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作业论述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
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理论联系实际,如何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参考答案1:1、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把自然资源改造成为社会财富,劳动者必须掌握适当的工具,进行艰苦的劳动。
劳动群众不断地积累经验,改进工具,提高生产力水平,从而创造了人类的物质文明。
在社会财富的创造中,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的作用都是十分重要的。
一切物质财富归根到底都是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的共同产物。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脑力劳动在创造物质成果中的作用会越来越突出,从而使知识分子的作用越来越大。
2、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劳动群众创造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实践,为人们从事一切精神生产提供了物质基础,任何人要从事科学、文化、艺术等精神活动,都要有一定的物质生活资料和一定的物质手段,这些都是劳动人民通过生产实践创造的;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产生的源泉,人民群众在生产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构成了人类精神财富的原料或半成品,科学家、艺术家、思想家对其进行概括和总结、整理和加工或由此产生灵感并形成精神财富;劳动群众还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劳动群众创造的物质成果总会凝结着人们的某种智慧,因此这种物质成果也是一种精神财富,劳动群众在实践中还创造了许多雕刻、绘画作品,它们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
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而一切社会矛盾都是人与人的矛盾,社会矛盾只能通过人的活动去解决。
历史上一切社会矛盾的地解决,实质上都是人民群众起来推翻旧的社会制度的斗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答案(全)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思考题及其参考答案第一套(一)单项选择(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1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A.马克思B.爱因斯坦C.达尔文D.牛顿5.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构成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的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参考答案] 1.D 2.A 3.A 4.A 5.C(二)多项选择(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包括()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B.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的列宁主义思想C.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2.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包括()A.从创始者的认识成果讲,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B.从阶级属性讲,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C.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的科学理论D.从主要构成讲,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参考答案] 1.ABCD 2.ABCD(三)辨析题(要求对所给出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1.8)--第一章全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无产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 2.C 3.A 4.C 5.D 6.B 7.B 8.C 9.A 10.D1 1.D 12.D 13.A 14.A 15. C 16.D 17.B 18.A 19.D20.B 21.A 22.D 23.C 24.A 25.B 26.B 27.D 28.B 29.D 30.B二、多项选择题1.BC 2.AB 3.BC 4.CD 5.ABC 6.ABCD 7.BCD 8.AB9.ABD 10.AB 1 1.ABC 12.ABCD 13.CD 14.AD 15.CD16.ACD 17.ABC 18.ABCD 19.ABC 20.BD三、名词解释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
2、度是事物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范围或幅度3、物质是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4、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5、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是由事物内部特殊矛盾造成的、并决定事物根本性质的内在根据6、联系是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7、规律是事物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8、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9、矛盾的同一性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10、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表现四、辨析题1.唯心主义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这是错误的观点。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不是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标准。
坚持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即坚持世界的可知性,是唯物主义和某些唯心主义者都承认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教材配套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2、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的标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D.一元论和二元论3.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的标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反映论和先验论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4.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 实践性B. 运动性C. 物质性D. 客观性5.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A. 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 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 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 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6. “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A. 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 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 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 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7. 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这指的是()A. 运动B. 实践C. 精神生产D. 物质生产8.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A. 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 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D. 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9.柏拉图的“理念论”是()的理论A.唯物主义 B.二元论C.唯心主义D.怀疑论10.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11. 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A. 内因和外因的关系B. 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 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D.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12. 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A. 抛弃B. 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C. 纯粹的否定D. 既克服又保留13.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A. 方向和道路B. 形式和状态C. 结构和功能D. 源泉和动力14. 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A. 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B. 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C. 抽象与具体的关系D. 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15. 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A. 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 意识不受客体影响C. 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D. 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16. 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A. 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B. 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C. 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D. 证明了意识可以在高度发展的物质中产生17.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A.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B.在实践中自己探索C.循序渐进D.理论联系实际18. “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A. 归纳与演绎B. 分析与综合C. 抽象到具体D. 实践到认识19. 辩证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A. 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B. 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C. 思维生成现实具体的过程D. 在思维中形成“多种规定的统一”的过程20.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A.事物是客观存在的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21.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A.是不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B.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C.是不是有新形式和新特点D.是不是得到大多数人的承认22. 有的哲学家认为,因果联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两组现象前后相随而形成的心理习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全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民解放的科学1、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答:一、历史必然性:1、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并产生生产过剩的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这一不可克服的矛盾,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需求,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3、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一系列重大成就、特别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对自然规律的揭示及对新的世界观的需要,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科学基础。
二、当代适用性:1、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的理论体系,是一个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的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人类智慧的高峰,成为时代的旗帜,指引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至今仍是指导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民努力奋斗的武器强大思想。
3、马克思主义关于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全球化问题、国际市场、经济周期和经济决定上层建筑等许多具有前瞻性的论述,不断地为现实社会所证实,并继续影响着当代许多社会科学家,对当今的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答: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名词解释(1)哲学(2)马克思主义哲学(3)世界观(4)方法论(5)唯物主义(6)辩证法(7)唯心主义(8)形而上学二、单项选择(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C)。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2)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D)。
A逐字逐句地熟读马克思主义著作B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结论C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去检验各种事物D理论联系实际E急用先学,立竿见影(3)中国古代哲人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是(D)A宿命论观点B唯意志论观点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4)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是(A)A德国古典哲学B古希腊哲学C中国古代哲学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论(5)不可知论的代表人物有(A)A康德与休谟B马克思与恩格斯C尼采与叔本华D黑格尔与费尔巴哈(6)唯心论的基本形态有(B)A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B客观唯心论与主观唯心论C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D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7)“唯心论是人类认识这棵活生生的大树上开出的不结果实的花”的观点是(A)A辩证唯物论的观点B主观唯心论的观点C客观唯心论的观点D朴素唯物论的观点(8)“飞鸟之景,未尝动也”的观点属于(C)A朴素唯物论 B朴素辩证法 C形而上学 D唯心论(9)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C)A物是感觉的复合,存在就是被感知B心外无理,心外无事C生死由命,富贵在天D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10)被誉为辩证法大师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是(A)A黑格尔B费尔巴哈C亚里士多德D狄德罗(1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D )A可知性 B实物性 C运动性 D客观实在性(1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C )A可知性 B主观性 C物质性 D存在性(13)“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B卷 参考答案
四、材料分析题(每题20分,2题共40分)
本题分数
40
得分
17.【答案要点】(1)以上材料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①人民群众是构成人类社会的主体,是社会的大多数;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力量;③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4分)
(2)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从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关系。人固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但人的自然属性渗透着社会属性,使自然属性从属和包含于社会属性之中。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性是具体的、历史的。
“医生不仅要看到人身上的病”,这讲的是人的自然属性。“更要看到生病的人”,这说的是人的社会属性。这句话充分体现了,患者不仅仅是一个生物体的人,只需要物理上的治疗,同时还是社会的人,需要人格上的尊重。医患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3)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是坚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实践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切成就,都是靠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取得的,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是决定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在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党和国家事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和凝聚起来,至关紧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全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民解放的科学1、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答:一、历史必然性:1、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并产生生产过剩的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这一不可克服的矛盾,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需求,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3、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一系列重大成就、特别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对自然规律的揭示及对新的世界观的需要,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科学基础。
二、当代适用性:1、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的理论体系,是一个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的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人类智慧的高峰,成为时代的旗帜,指引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至今仍是指导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民努力奋斗的武器强大思想。
3、马克思主义关于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全球化问题、国际市场、经济周期和经济决定上层建筑等许多具有前瞻性的论述,不断地为现实社会所证实,并继续影响着当代许多社会科学家,对当今的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答: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习题以及答案
试分析“人工增雨”所体现的哲学道理(1)事物运动是有客观规律的。
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世界,为人类造福。
(2)在认识大气运动的规律的基础上,人们进行人工增雨,以缓解旱情。
正确处理了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意识的能动作用)古语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试用这里所学的观点,指出其合理之处。
分析:(1)“谋事在人”,是说人们想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必须充分发挥的人的主观能动性。
(2)但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能达到的深度和广度,一方面与人们掌握的规律有关;另一方面又受到现实条件的制约。
因此,把“成事在天”中的“天”理解为客观规律或者客观条件则是正确的命题。
(3)如把“成事在天”中的“天”理解为“上帝”或“神”则是错误)“人定胜天”中的“人定”是指“人谋”,“人定胜天”所要说明的是,人的意志和力量可以战胜自然。
(2)这一命题有一定道理。
因为它看到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具有主观能动性。
如果从这一角度审视,该命题是成立的。
世界上虽还有未被人们认识和改造的事物,但却没有不可认识和不可改造的事物。
(3)对这一命题的肯定应是有条件的,不能绝对化。
一方面,每代人认识和征服自然的能力是有限的,看不到客观历史条件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制约,就易犯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
另一方面,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建立在尊重和运用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只有当人的认识和行为符合客观规律时,并具备了一定的条件,方能“胜天”,反之,人不仅不能“胜天”,还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4)所以,单纯地强调:“人定胜天”是片面的。
的,属于唯心论的观点。
辨析题: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这句俗语正确地揭示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1)“劈柴不照纹”它告诉我们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做任何事,如果不尊重规律,盲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必然劳而无功。
(2)但若认为这就正确地揭示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则是片面的,它没有反映出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道理。
东北财经大学智慧树知到“会计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网课测试题答案卷1
东北财经大学智慧树知到“会计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A.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B.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C.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完全取决于社会历史规律D.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2.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A.正确B.错误3.在生物进化中,旧物种的基本性状在新物种中表现为返祖现象,这是()。
A.必然转化为偶然B.偶然转化为必然C.现实转化为可能D.可能转化为现实4.把资本进一步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
A.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B.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C.表明了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D.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5.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世界的拜物教性质的产生具有必然性。
()A.正确B.错误6.在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错误是因为片面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否定感性认识。
()A.正确B.错误7.价值评价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活动,具有主观性,因此没有正确错误之分。
()A.正确B.错误8.唯心主义认识论和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争论焦点在于()。
A.是否坚持辩证法B.是否坚持实践观点C.是否坚持反映论立场D.是否坚持能动的反映9.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
()A.正确B.错误10.属于主观主义真理观的是()。
A.观念和主体感觉相符合B.理是思维与它的先验形式相一致C.真理是某种超验的、永恒的“理念”D.真理是“绝对理念”的自我显现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ABD2.参考答案:B3.参考答案:A4.参考答案:AB5.参考答案:A6.参考答案:A7.参考答案:B8.参考答案:C9.参考答案:A10.参考答案:ABCD。
奥鹏-东财2021年春季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B》 单元作业3附参考答案
奥鹏-东财2021年春季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B》
单元作业3附参考答案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1.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中最根本的关系是()。
A.实践关系
B.认识关系
C.价值关系
D.生产关系
答案:A
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都是依靠()。
A.延长工作日获得的
B.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
C.减少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获得的
D.延长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获得的
答案:D
3.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是()。
A.价值
B.交换价值
C.使用价值
D.经济价值
答案:C
4.对民族与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
A.文化理念
B.理想信念
C.道德价值
D.核心价值观
答案:D
更多加微boge30619
5.决定实践能够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的特点是()。
A.社会历史性
B.自觉能动性
C.直接现实性
D.合规律性
答案:C
6.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属于()。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单元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得分:96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两重性,其决定因素是()。
A.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
B.使用价值和价值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D.生产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答案:A
2.2005年英国广播公司评选“最伟大的哲学家”是()。
A.休谟
B.康德
C.柏拉图
D.马克思
答案:D
3.决定实践能够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的特点是()。
A.社会历史性
B.自觉能动性
C.直接现实性
D.合规律性
答案:C
4.“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可保也。
”体现的是()。
A.辩证思维能力
B.底线思维能力
C.历史思维能力
D.创新思维能力
答案:B
5.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是()。
A.阶级斗争史
B.科技发展史
C.思想发展史
D.劳动发展史
答案:D
6.“反者道之动”蕴含的辩证法是()。
A.对立统一规律
B.量变质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联系的普遍性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