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核能》教学设计(人教版初三) (2)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22章教案:第2节核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22章教案:第2节核能教学目的1.了解原子、原子核的结构。
2.了解核裂变和核聚变。
重点难点重点核能的由来及其优点和能够带来的效果。
难点裂变与聚变及其运用。
教学用具原子结构挂图、核电站挂图、火柴、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进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美国将两颗外号为〝小男孩〞和〝瘦子〞的原子弹,区分投到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时释放出的庞大能量将两座城市在瞬间化为废墟。
投影:原子弹爆炸后浓烟掩盖广岛上空的图片。
你知道为什么原子弹的威力这么大吗?你想知道它的原理吗?学习了本节知识后你就会明白了!二、自主协作,感受新知阅读教材并结合生活实践,完成预习局部。
三、师生互动,了解新知(一)核能效果:原子核在发作变化时,会释放出庞大的能量,那么你了解原子的结构吗?核能是如何发生的呢?投影:展现原子结构的挂图或投影,回想原子的结构组成。
先生观察原子结构图片并阅读课本〝核能〞。
小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电子在绕核运动。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质子、中子依托弱小的核力严密地结合在一同,因此原子核十分结实,要使它们分裂或结合是极端困难的。
但是,一旦较大的原子核发作分裂或质量较小的原子核相互结合,就能够释放出惊人的能量,这种能量被称为核能。
(二)裂变1934~1938年间,迷信家应用中子轰击质量较大的铀235原子核,使其裂变成两个质量中等大小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庞大的能量。
效果:铀235只要在中子的轰击下才干发作裂变且释放出核能,假设外界的中子中止轰击,裂变也就中止了。
那么,怎样才干使裂变不时停止呢?实验:将火柴搭成如下图的结构,想像你在扑灭第一根火柴后,会发作什么状况。
先生观察扑灭第一根火柴后所发作的状况。
为了让裂变继续下去,迷信家用中子轰击铀235原子核,铀核裂变释放出核能,同时还发生几个新的中子,这些中子又会轰击其他铀核……于是就招致一系列铀核继续裂变,并释放出少量核能,这就是链式反响。
2021秋新人教版九年第2节《核能》word教案
2021秋新人教版九年第2节《核能》word教案一、教学目标:(1)明白开释核能的两种方式.(2)了解铀核链式反应的大致情形和核电站的大致工作过程.二、教学过程:1、引入:同学们谁能说出我们人类制造的杀伤性武器中,杀伤性最强的武器是什么?是核武器.同学们能否说得具体一些呢?原子弹、氢弹.那谁能告诉我什么缘故核武器具有这么大的杀伤力,它爆炸时的庞大能量是如何样得来的?这时学生看起来不像刚才那么明白了;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就要收成这些知识,解决同学们想弄清的,长久以来所闲惑的问题.不仅能明白以上老师提出的问题,还能明白更多呢.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不断进展,能源的消耗连续增长.能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质.2、同学们明白原子是由什么组成的(电子和原子核).原子核又是什么的呢?由质子和中子组成,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许多带正电的质子拥挤在一个小小的原子核中,它们之间必定会产生专门大的相互排斥的力.那么,什么缘故原子核里的质子和中子还能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呢?3、指出:原子核内的各个粒子质子和中子正是依靠强大的核力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的.当原子核发生变化时,就可能开释惊人的能量.我们如何样利用原子核内的这种庞大的能量呢?三、简单课前练习1.原子核是由和组成的.原子核发生改变时,有时会开释出惊人的能量.我们把这种能量叫能也叫.有两条途径能够获得核能,即和其中到目前为止还不能进行人工操纵,因此还不能用来发电.2.把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分裂成两个或两上以上中等质量核的过程叫做,对链式反应不加操纵,就会在极短的时刻内放出庞大的能量,以至引起威力强大的爆炸,确实是依照那个原理制成的.3.利用核能发电的电站叫它的核心部分是.4.使两个较轻的原子核结合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时,也能开释出核能,这种现象叫做,太阳开释出的能量确实是这种变化,人们依照这种原理制成了比原子弹威力更大的5.用中子轰击铀核,铀核发生的过程同时放出2~3个中子,这些中子又能轰击其铀核,如此不断地自行连续下去的现象叫做.四、深入分析:⑴核能专门庞大,因此由原子核的裂变和原子核的聚变这两条途径获得核能.原子弹是利用原子核在裂变时产生的核能爆炸的,氢弹是利用原子核聚变时产生的核能爆炸的.人类差不多能够操纵核能的平稳开释,让核能和平地为人类服务.链式反应和核电站⑵同学们看到的,用中子作为“炮弹”去轰击铀原子核,使铀核分裂,同时开释2个中子和核能,这2~3个中子又使2—3个铀核分裂,放出更多的中子,使更多的铀核裂变,把这种现象称为铀核的链式反应.这种反应若不加以操纵,在极短时刻内将开释出大量的核能原子弹确实是利用这种情形.⑶为了安全地利用核能,核电站常利用循环水流把反应堆中的内能引导出来.但由于从反应堆中出来的水和蒸汽是有放射性的,不能直截了当用来推动机器,因而要把它跟产生蒸汽并推动汽轮机的水分隔开来,形成两个回路(如图17—2一3所示).第一同路用不锈钢管子做成,管子通过反应堆中心,用泵使水在管子里循环流淌,把核反应放出的能量带出;第二网路包在第一回路的别处,吸取第一回路的热量,使得第二回路里的水转化成蒸汽,推动汽轮机运转,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然后进入冷凝器,液化成水。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学设计:第22章第2节核能
文档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学设计:第22章第2节核能一、教学内容:1. 核能的定义和分类:核能是指原子核在分裂或聚合过程中释放的能量。
根据核反应类型的不同,核能可以分为核裂变和核聚变两种。
2. 核裂变和核聚变的特点:核裂变是指重核分裂成两个较轻的核,同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
核聚变是指两个轻核聚合成为一个更重的核,同样会释放大量能量。
3. 核能的利用:核能发电是利用核裂变过程释放的能量来发电的一种方式。
核电站通过控制核反应堆中的链式反应,将核能转化为电能。
4. 核能的优缺点:核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可以满足大量能源需求。
但同时,核能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核废料处理、核事故风险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核能的定义、分类和特点,理解核能的利用及其优缺点。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核能技术的认识。
3. 引导学生关注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核能的定义、分类、特点和利用。
难点:核反应堆的工作原理、核能的优缺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核电站的照片,引导学生思考核能发电的原理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 知识讲解:(1)核能的定义和分类:解释核能的概念,介绍核裂变和核聚变的特点。
(2)核能的利用:讲解核电站的工作原理,让学生了解核能如何转化为电能。
(3)核能的优缺点:分析核能的优点,如能量密度高、清洁等,同时指出核能的缺点,如核废料处理、核事故风险等。
3. 例题讲解:举例说明核能发电过程中,如何通过控制核反应堆中的链式反应来稳定地释放核能。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讨论核能的优缺点,引导学生关注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六、板书设计:核能的定义、分类、特点、利用及其优缺点。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22章第2节核能课程教学设计
第二节《核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核能,什么是核裂变,什么是核聚变。
2、了解什么是链式反应,什么是热核反应。
3、了解核能有哪些实际应用,了解核能利用过程中的利与弊。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前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查阅、收集、整理、分析、运用学习资料的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2、通过原子结构的分析,导出核能的概念,通过搭建“火柴结构模型”,导出链式反应的概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一环扣一环的知识点分析引导教育教学,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了解国际核能发展的趋势,培养学生热爱和平,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意识。
3、通过了解我国在核能发展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培养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教学重点】什么是核能,核裂变与核聚变。
【教学难点】链式反应,核裂变与核聚变的区别。
【教学方法】教法:讲授法,演示法,提问法,讨论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网络检索法。
【教学准备】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视频,PPT课件,恰当的导学问题和检测习题。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学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本节内容,同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思考解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核能?什么是裂变和聚变?2、什么是链式反应?什么是热核反应?3、国际上核能的发展与应用趋势如何?我国处于什么水平?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导言:1945年8月6日,美国人在日本的广岛投下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致使广岛这座将近四十万人口的城市在顷刻之间变成了废墟。
同学们,你们想看看原子弹投下的那一刻现场的惨痛情景吗?(学生:想!)播放视频《原子弹在日本广岛爆炸》。
提问:原子弹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威力呢?你想知道它的原理吗?教师:带着这个问题,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节核能。
(板书:22.2核能)三、新课教学1、核能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如图)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原子核周围有一定数目的电子在核外绕核运动。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22章第2节《核能》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第2节核能》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的内容安排在“能源”之后,在知识结构上有承前启后的作用,随着能源消耗的持续增加和化石能源储量的限制,以核能的发现和利用为代表的新能源拉开发展的序幕。
核能的学习,是“太阳能”学习的基础。
本节知识内容重在了解和感性认识,拓展学生思维,不做重点掌握。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子、原子核的结构。
2.了解核能、裂变、链式反应和聚变的有关知识。
3.了解核电站的常识,知道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学习活动,学习信息处理方法,培养信息处理能力。
2.通过自学过程,培养自学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联系我国在核能与核技术开发应用领域取得的成绩,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启发他们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力量的理想。
2.了解研究可控核聚变的重大意义。
启发学生想象人类开发利用核能的美好前景,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技术的热情。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知道可控链式反应,区分裂变与聚变。
难点:
了解链式反应及发生的条件。
四、教学手段
视频、多媒体课件。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过程
教师讲解补充:质子的质量大约是电子的1836倍,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几乎相等。
质子和中子构
看图思考,小组讨论:
3.应用
(1)不可控裂变
多媒体展示核电站工作过程图
学生思考:在电站工作过程中,能
是如何转化的?
【生答:
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思考:氢弹是怎样产生大量的能量。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22章第2节核能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核能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实验、动画、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核能的原理和应用。
3.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表达的能力。
4.设计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课堂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核能的小论文,要求如下:
a.论文内容包括核能的定义、特点、转化过程和应用。
b.论述核能的优点和潜在风险,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c.字数在800字左右,要求条理清晰、观点明确。
c.练习完成后,及时检查,确保答案正确。
4.家长辅助任务:
a.家长与孩子一起讨论核能的优点和缺点,增进对核能的了解。
b.家长鼓励孩子关注核能领域的新闻动态,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
5.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请同学们按时完成作业,并在作业中体现出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和指导。期待大家在核能学习道路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学生互相交流答案,教师点评并给出正确答案。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核能的基本概念、转化过程和应用。
2.强调核能的优点和潜在风险,提醒学生关注核能安全。
3.鼓励学生继续学习核能相关知识,为我国核能事业做出贡献。
a.核裂变:重核分裂成两个或多个较轻的核时,释放出能量。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22章 第2节《核能》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教
学
反
思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22章 第2节《核能》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学生回忆本节课的内容
体会微观世界的奥 妙,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加深对物质构成的认识。
初步了解核聚变和核裂变
阅读并交流:知道核能的和平利用能够促进人类进步,用于战争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课
堂
练
习
一、课内练习
1、关于原子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B、原子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
二、核能
设疑:核武器的威力有多大?它释放的巨大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核电站是怎样利用核燃料发电的?(由能量守恒定律分析)
学生思考、了解此故事的情节,体会原子弹的威力。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探索科学的美好情操
学生回答:风能、水能、潮汐能、核能等
学生回忆前面学过的知识,说说自己了解的内容
从故事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原子弹威力的了解
A、核电站所使用的核燃料是煤和石油
B、核电站的核反应堆中发生的是可以控制的核裂变
C、核电站发电的能量转化过程中:核能 内能 电能 机械能
D、核电站产生的核废料可以当做生活垃圾来处理
4、以下属于链式反应的是( )
A、氢弹爆炸 B、太阳内部发生的核反应
C、原子弹爆炸 D、连续发生的强烈化学反应
二 课外练习
教学难点
裂变、聚变的概念
教学用具
多媒体 火柴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 计 意 图
情境引入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二章第2节核能教学设计
3.教学过程设想:
a.导入:通过核能发展史的介绍,引发学生对核能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b.新课: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探究核能的基本概念、转换原理和利弊分析。
c.巩固: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请结合课堂所学,撰写一篇关于核能的小论文,内容需包括核能的基本概念、转换原理、利弊分析等,字数不少于600字。
2.设计一个简单的核反应堆模型,要求用文字和图片阐述其工作原理,并分析其优缺点。
3.深入了解我国核能发展现状,选取一个典型的核电站,从能源、经济、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4.针对核能安全与环境保护问题,制定一项合理的措施,说明其具体实施方法及预期效果。
d.应用: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核能相关问题,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e.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核能的重要性和安全性,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4.教学评价设想:
a.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提问、回答、合作交流等方面,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指导。
b.终结性评价:通过期末考试、单元测试等形式,评价学生对核能知识的掌握程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核能相关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探究核能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利用多媒体、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直观展示核能的转换过程,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认识。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22章第2节《核能》教案
第2节核能【教学目标】1.了解核能、核裂变和核聚变。
2.了解核能的优点,知道它可能带来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1.重点:核裂变、核聚变及其应用。
2.难点:核裂变、核聚变的过程。
【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下搜集核能的相关知识、火柴。
【教学过程】【情境引入】教师介绍材料:威力巨大的原子弹: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上空投下一枚原子弹,使这个城市瞬间变成了废墟,三天后,日本长崎遭到了同样的命运。
据有关资料记载,广岛24.5万人死亡,失踪20万人,长崎23万人死亡,失踪15万人,两个城市毁坏程度达60%~80%。
问:你知道为什么原子弹的威力这么大吗?它的能量从哪里来的?从而引入新课。
【互动新授】(一)核能让学生自己学习回答以下问题:(1)原子由什么组成?原子核还能再分吗?(2)什么是核能?怎样才能释放出核能?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汇总得出:1.原子、原子核: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由原子组成,而原子由质子、中子、电子三种粒子组成。
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中子不带电。
质子和中子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处于原子中心,构成非常小的原子核。
2.核能:质子和中子依靠强大的核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原子核十分牢固,要使它们分裂或重新组合是极其困难的。
但是,一旦使原子核分裂或聚合,就可以释放出惊人的能量,这就是我们说的核能,又称原子能。
(二)裂变1.裂变:教师演示:链式反应图或链式反应原理的模拟动画(可以用课件展示,边演示边说明裂变的原理)。
教师介绍:用中子轰击较大的原子核,使它变成两个中等大小的原子核(图),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称为原子核的裂变。
教师介绍:经科学家研究1 kg铀235中的铀核如果全部发生裂变,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2500 t标准煤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
2.链式反应:提出问题:铀235只有在中子的轰击下才能发生裂变,放出核能,那么是不是要不断地从外界提供中子,才能维持铀核的不断裂变呢?学生活动:用火柴模拟链式反应,如图:用火柴模拟链式反应教师类比:科学家用中子轰击铀235原子核,铀核裂变释放出核能,同时还产生几个新的中子,这些中子又会轰击其他铀核,于是就导致一系列铀核持续裂变,并释放出大量核能,这就是链式反应。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第2节 核能(教案与反思)
第2节核能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李坑学校李忠华【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常识性了解核能及核能的获取方式.2.了解原子核的结构及核能的利用.3.理解核裂变和核聚变,能正确说出核裂变和核聚变的应用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搜集与核能有关的资料,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自己讨论交流,说说怎样利用核能.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科学及相关技术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重点】核能的利用.【教学难点】核能产生的两种方式:裂变和聚变.【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火柴.【教学课时】1 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教师用多媒体播放“美国投向日本广岛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情景”视频.教师解说:同学们,你知道日本广岛吗?1945年8月6日,美国向日本广岛投下第一颗原子弹,该城大部分被摧毁.据日本有关部门统计,迄今为止,因广岛原子弹轰炸而死去的人已达2万多.你知道为什么原子弹的威力这么大吗?你想知道它的原理吗?学生产生疑问,思考.师学习了本节知识后你就会明白了!好,下面我们就开始学习.【进行新课】知识点1 原子、原子核、核能1.原子、原子核师我们知道分子是由原子构成,那么原子的结构是怎样的呢?生1:一切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由原子组成,而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由质子、中子组成.生2: 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原子核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绕核高速旋转.质子和中子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处于原子中心,构成非常小的原子核.教师点评,对学生回答予以肯定.板书:原子的结构:2.核能师质子和中子依靠强大的核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原子核十分牢固,要使它们分裂或重新组合是极其困难的.但是,一旦使原子核分裂或聚合,就可以释放出惊人的能量,这就是我们说的核能,又称原子能.板书:一旦使原子核分裂或聚合,就可以释放出惊人的能量——核能课堂演练教师引导学生做《状元成才路•创优作业》P41页“考点 1 原子、原子核、核能中的题目,并针对性地讲解.知识点2 裂变和聚变、核电站1.裂变师原子核分裂时短时间内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如1kg铀全部分裂,释放的能量超过了2000t优质煤完全燃烧时释放的能量.1938年,科学家首次用中子轰击较大的原子核,使它变成两个中等大小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称为原子核的裂变.板书:裂变:一个原子核分裂成两个较小的核,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2.链式反应师怎样才能让裂变继续下去呢?(同时演示实验:将火柴搭成教材P171页图22.2 -2所示的结构,点燃第一根火柴后,提醒生注意观察所发生的情况.) 生观察后,师引导生分析,指出:科学家用中子轰击铀 235原子核,铀核裂变释放出核能,同时还产生几个新的中子,这些中子又会轰击其他铀核……于是就导致一系列铀核持续裂变,并释放出大量核能,这就是链式反应.3.核电站和原子弹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核电站是如何利用核能的?学生交流、讨论.师引导学生分析,链式反应如果加以控制,就会使其能量平稳释放,得到利用,核站就是一个典型核裂变的应用.师用多媒体展示核电站的工作示意图.并向学生介绍我国已经成功建成并投入运行的核电站有圳大亚湾核电站、浙江秦山核电站等,目前我国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行的核电机组共11台,总装机容量910万千瓦;已核准的10个核电项目,核电机组达28台,其中已开工建设的有24台机组.而近期有国家能源局官员透露,我国正在对2020年核电的长期规划进行调整,到2020年,国核电装机目标保守估大概在7000-8000万千瓦.师你们想一想,链式反应如果没有加以控制,那会怎么样呢?生:瞬间释放,造成巨大危害.原子弹会不会就是这样制成的?师同学们说得很对.原子弹爆炸时发生的链式反应,就是不加控制的,大量原子核在一瞬间发生裂变,释放出极大的能量.板书:链式反应加以控制,得到利用——核电站、核潜艇等;不加以控制——原子弹.师同们,我国为了打破核垄断,抵制核讹诈,我国科技工作者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从1961年起自己进行核武器的研制,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用了短短4年时间就完成了研制工作,并于1964年10月16日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师用多媒体播放录像: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实况.4.聚变师同学们,原子核可以由重核裂变成轻核放出巨大能量,反过来,轻核结合形成重核的同时也发出更巨大的能量,这就是聚变.例如氘核(由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构成)与氚核(由一个质子和两个中子构成),在超高温下结合成氦核,会释放出更大的核能.板书:聚变:质量很小的原子核,在超高温下结合成新的重核,释放出更大的核能.师就教材P127页图22.2 - 5讲解,分析聚变过程.大量氢核的聚变,可以在瞬间释放出惊人的能量.氢弹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师聚变能否像裂变一样加以控制利用呢?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引导分析: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是可以实现的.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可以实现聚变的氘核.那么,到那时有望解决人类能源问题.希望同学们努力刻苦学习,练就过硬的本领为解决能源问题作出贡献.师同学们,科学是双刃剑,利用好给人类造福,否则,会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难.核能的利用就是一个典型.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大地震,福岛核电站遭到极大破坏. 核物质辐射殃及方圆几十公里,给日本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日本政府为了拯救核电站、控制核辐射,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有关这些大家课下可以上网搜集相关资料查看.师好,下面请大家阅读教材P172页STS《核电站和核废料处理》,谈谈自己的看法.学生阅读、思考、讨论核能的优缺点.【课堂交流、小结与延展】师同学们,我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认识了核能及核裂变、聚变.同时还知道了核裂变的和平利用,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你们还有哪些收获呢?请相互交流、讨论.生1:通过学习,知道了核能产生的机理,了解了核裂变进行的是链式反应,核电站是核裂变的和平利用,是加以控制的链式反应,它的核心设备是核反应堆.生2:通过学习,知道了核裂变是重核分裂成轻核时释放出的巨大能量;而聚变是轻核在高温条件下结合成重核时,放出更大的能量.生3: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关键是看如何运用.【教师结束语】同学们,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收获了不少知识.我们对核能有了新的认识,知道了核能的产生机理:原子核发生裂变、聚变时产生的巨大能量.核裂变的链式反应在加以控制的条件下,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利用,否则,瞬间释放出来会造成巨大危害.目前聚变的控制还在研究.和平利用核能是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的愿望.核能的利用,有很长的路要走,请同学们努力学习,练就过硬的本领为推动人类和平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好,谢谢大家!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的练习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注意到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放在首位,采用播放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还通过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通过介绍核能的有效合理利用会给人类带来好处,若使用不当或出现异常会造成极大的破坏和危害,让学生明白科学是把双刃剑.同时,告诉学生,我国自古以来一直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捍卫者.通过教学发现课堂时间比较紧张.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要想充分发挥学生对探究问题的自主性、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则时间的矛盾总是存在的,把握不好就会使一个问题的讨论面太大,时间拖得太长,还会远离研究主题,浪费时间等等.所以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必须使每个环节十分严密,力争排除一切客观干扰因素,也就是要把握好引导的“度”,对于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兴趣,培养发散性、创造性思维等方面的问题也值得再讨论.【素材积累】1、不求与人相比,但求超越自己,要哭旧哭出激动的泪水,要笑旧笑出成长的性格。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22章第2节《核能》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22.2核能一、教学目标:(1)知道释放核能的两种方式.(2)了解铀核链式反应的大致情况和核电站的大致工作过程.二、教学过程:1、引入:同学们谁能说出我们人类制造的杀伤性武器中,杀伤性最强的武器是什么?是核武器.同学们能否说得具体一些呢?原子弹、氢弹.那谁能告诉我为什么核武器具有这么大的杀伤力,它爆炸时的巨大能量是怎样得来的?这时学生似乎不像刚才那么明白了;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就要收获这些知识,解决同学们想弄清的,长久以来所闲惑的问题.不仅能明白以上老师提出的问题,还能知道更多呢.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的消耗持续增长.能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质.2、同学们知道原子是由什么组成的(电子和原子核).原子核又是什么的呢?由质子和中子组成,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许多带正电的质子拥挤在一个小小的原子核中,它们之间必定会产生很大的相互排斥的力.那么,为什么原子核里的质子和中子还能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呢?3、指出:原子核内的各个粒子质子和中子正是依靠强大的核力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的.当原子核发生变化时,就可能释放惊人的能量.我们怎样利用原子核内的这种巨大的能量呢?三、简单课前练习1.原子核是由和组成的.原子核发生改变时,有时会释放出惊人的能量.我们把这种能量叫能也叫.有两条途径可以获得核能,即和其中到目前为止还不能进行人工控制,因此还不能用来发电.2.把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分裂成两个或两上以上中等质量核的过程叫做,对链式反应不加控制,就会在极短的时间内放出巨大的能量,以至引起威力强大的爆炸,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3.利用核能发电的电站叫它的核心部分是.4.使两个较轻的原子核结合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时,也能释放出核能,这种现象叫做,太阳释放出的能量就是这种变化,人们根据这种原理制成了比原子弹威力更大的5.用中子轰击铀核,铀核发生的过程同时放出2~3个中子,这些中子又能轰击其铀核,这样不断地自行继续下去的现象叫做.四、深入分析:⑴核能非常巨大,所以由原子核的裂变和原子核的聚变这两条途径获得核能.原子弹是利用原子核在裂变时产生的核能爆炸的,氢弹是利用原子核聚变时产生的核能爆炸的.人类已经可以控制核能的平稳释放,让核能和平地为人类服务.链式反应和核电站⑵同学们看到的,用中子作为“炮弹”去轰击铀原子核,使铀核分裂,同时释放2个中子和核能,这2~3个中子又使2—3个铀核分裂,放出更多的中子,使更多的铀核裂变,把这种现象称为铀核的链式反应.这种反应若不加以控制,在极短时间内将释放出大量的核能原子弹就是利用这种情况.⑶为了安全地利用核能,核电站常利用循环水流把反应堆中的内能引导出来.但由于从反应堆中出来的水和蒸汽是有放射性的,不能直接用来推动机器,因而要把它跟产生蒸汽并推动汽轮机的水分隔开来,形成两个回路(如图17—2一3所示).第一同路用不锈钢管子做成,管子通过反应堆中心,用泵使水在管子里循环流动,把核反应放出的能量带出;第二网路包在第一回路的外面,吸取第一回路的热量,使得第二回路里的水转化成蒸汽,推动汽轮机运转,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然后进入冷凝器,液化成水。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学设计:第22章第2节核能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核能的基本概念,掌握核能的来源、核反应的类型及其应用。
2.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在核反应中的体现,掌握核能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核能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掌握核能的优缺点,了解核能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新课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
2.提出问题:核能是什么?它与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能源有何不同?核能有哪些应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核能的基本概念:讲解原子核的结构,核能的定义,以及核裂变和核聚变两种类型的核反应。
设计意图:使学生掌握核能的基本知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4.作业批改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1.教学活动: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强调核能的重要性和安全性。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
2.归纳核能的优点和缺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能源观念。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3.强调核能安全意识,提醒学生在生活中注意核辐射防护。
设计意图: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2.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分析核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体现。
设计意图:巩固学生已有的物理知识,提高他们运用知识解释现象的能力。
3.核能的计算方法:介绍核能的计算公式,并通过实例进行讲解。
设计意图:使学生掌握核能的计算方法,为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4.核能的优缺点:分析核能在发电、医疗等领域的优点,以及核事故、核废料处理等缺点。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二十二章第2节《核能》教学设计
结合对核能的探索历史,逐步认识裂变
知识点三:聚变
1.介绍核能的另一种释放方式——聚变。
2.不可控的核聚变——氢弹
进一步了解
课
堂
小
结
小结本节内容。
了解
记忆
●教学反思:
主备人:
使用人:
教学重难点:重点:教学重点:链式反应以及核裂变和核聚变。
难点:教学难点:链式反应。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白板
教学过程
自我修改
引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
课
讲
授
知识点一:核能
1.原子结构
以水分子结合化学知识了解原子结构
初步认识核能
知识点二:裂变
1.介绍裂变的条件和链式反应
课题:第22章第2节《核能》
教材简析:
对核能具有基本的认识,简单了解获得核能的方法及不可控核反应的后果。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核能;知道链式反应。
2.了解核裂变和核聚变两种反应。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材料、相互交流,认识核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将能源科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思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初三九年级物理第22章第2节 核能教学设计
第二节核能【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常识性了解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
2、常识性了解裂变、链式反应、聚变的大致情况和原子弹、氢弹的制造原理及核反应堆的作用过程与方法1.通过搜集信息、阅读资料、相互交流,判断核能与我们的生活的有关说法是否正确。
2.通过阅读学习相关知识,养成学生关注高新科学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养成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2、启发学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力量的理想。
【教学重点】了解原子核裂变和链式反应,核聚变的原理及如何利用核能更多的给人类造福。
【教学难点】原子核裂变和链式反应,聚变的原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火柴【教学过程】幸存者辐射病广岛被夷为平地【过渡语】同学们观看刚才的图片时有什么样的感受?原【板书课题】【动手实验】用火柴模拟类比链式反应,将火柴搭成如课本图用火柴模拟链式反应原子核的裂变【归纳总结】【科学畅想】可控聚变尚未实现,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氘核,科【板书设计】§22.2核能一、核能1、定义:一旦使原子核分裂或聚合,就可能释放惊人的能量,这就是核能。
2、获得核能的两种途径:裂变和聚变二、裂变1、可控链式反应:核反应堆2、不可控链式反应:原子弹三、聚变制造氢弹【附件1】【教学反思】一、教案中的亮点;1、历史故事视频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由于核能、裂变、聚变、链式反应等概念均涉及到核反应2、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结合我国在核能领域的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通过介绍核武器给人类带来二、教案中的不足:1.通过教学发现课堂时间比较紧张。
2.在设计练习题时,题量较小。
【附件2】课堂检测1.链式反应中,在中发生的是可以控制的,在时发生的是不可控制的。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核能是指原子核发生变化时所释放的能量B、煤炭、石油、天然气、太阳能都是化石能源C、原子弹和氢弹都是利用核裂变D、目前核电站获得核能的途径是核聚变3.为缓解电力紧张的状况,我国多措并举:合理调煤保电、优化利用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新能源,近年来陆续建成了A.聚变;核能→内能→化学能→电能B.聚变;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C.裂变;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D.裂变;核能→内能→化学能→电能4.2011年3月,日本发生了强烈地震并引发了海啸,对福岛核电站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如图甲所示.(1)核电站是利用能来发电的,其能量是原子核发生了核(选填“裂变”或“聚变”);(2)由于一系列的爆炸,使得大量的核燃料外泄,周围的人们处在核污染中.图乙中是核辐射标志的是()(3)为了给处于高温中的核反应堆外壳降温,消防员通过喷水的方法来有效降温,这是用的方法来(4)“能源和环境”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要从我做起。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核能教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核能教案第二节核能1 教学目的1.1 知识与技艺:1.了解原子、原子核结构。
2.知道获取核能有两个途径──重核裂变、轻核聚变。
1.2进程与方法3. 经过类比的方法来研讨核裂变的进程。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 知道核能的优点和能够带来的效果,了解我国和世界核能应用新停顿5.采用辩证的思想来看待核能和应用和危害。
2 教学重点/难点/易考点2.1 教学重点核能的由来及其优点和能够带来的效果。
2.2 教学难点裂变和聚变。
3 专家建议本节教学应以讲授为主。
由于核能、裂变、聚变、链式反响等概念均触及到核反响知识,而先生头脑里,这局部知识是一个空白。
因此,讲授进程中要贯彻深刻性原那么,不宜过深,尽能够采取恰当的比喻来协助先生了解这些知识。
4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5 教学用具多媒体以及一些视频6 教学进程6.1 引入新课【师问】原子核在发作变化时,会释放出庞大的能量,那么你了解原子的结构吗?核能是如何发生的呢?【生答】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目的】让先生对核能发生兴味。
6.2 新知引见1.核能【师问】1)展现原子结构的挂图或投影,回想原子的结构组成2)原子核是原子中最小的结构吗?电子为什么会绕核运动?3〕【师总结】①原子的质量简直集中在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的质量简直相反。
原子核的体积相关于原子的体积来说十分小,相当于足球场上的一个鸡蛋。
②质子和中子依托弱小的核力严密地结合在一同,因此十分结实,要使它们分裂或结合是极端困难的。
但是,一旦原子核发作变化时,就能够释放出惊人的能量,这种能量被称为核能。
4 〕【师问】请你说说对原子结构的看法。
先生分组展开讨论。
【生答】原子结构很小,由质子和中子一样,就像往常看的鸡蛋一样。
5〕【师总结】原子核发作改动有两种状况,一种是质量较大的原子核裂蜕变量较小的核;一种是由两个较轻的原子核聚分解一个较重的原子核。
这两种原子核发作改动的进程中都会随同着庞大的能量释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核能》教学设计(人教版初三)(2)
教材分析:
本节讲解了核聚变、核裂变及其过程,教材对核能的应用做了较为详细的讲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核能、核裂变和核聚变.
●了解核能的优点,还要明白它可能带来的咨询题.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看能力.
●初步分析咨询题和解决咨询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图画,使同学们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核聚变、核裂变
难点:核聚变、核裂变的过程。
教学器材:链式反应模型、各种挂图。
教学课时:1时
教学过程:
1.放射现象
科学家们发觉铀、钋、镭等元素能够放出射线,这种射线能够穿透黑纸,使照相底片感光,就像光线能够使照相底片感光一样.那么,放出的射线怎么讲是什么呢?
图1
人们让射线通过专门强的磁场,看看它有什么反应,以此来考察它的性质.如图1所示,把一小块放射性物质放在铅盒里,留有一个通道让射线射出,不处加有强磁场.人们发觉射线分成了三束.其中两束向相反方向偏转,讲明这两束射线由带电粒子组成,而且带有异种电荷.另一束不偏转,讲明这束射线是中性的.
偏转较小的那一束叫做α射线,由带正电的α粒子组成,α粒子所带正电荷是电子电荷的两倍,α粒子的质量大约等于氦原子的质量.研究讲明,α粒子确实是氦原子核.偏转较大的那一束叫做β射线,研究讲明,β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不偏转的那一束叫做γ射线,是一种波长专门短的电磁波.
这三种射线都有穿透物质的本领,其中γ射线的穿透本领最强,甚至能穿透水泥墙和薄钢板.由于穿透本领强,因此可利用γ射线来检查金属材料内部有没有砂眼和裂缝,用来检查金属板的厚度.还可利用射线照耀种子,使农作物增产.γ射线还可用来检查和医治恶性肿瘤.
过量的射线照耀对人体有损害作用.在利用放射线时,要注意射线的防护,用铅玻璃板、铅板等把放射性物质与人体隔离开.要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以幸免对水源、空气和工作场所造成污染.
2.原子、原子核
一切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又由原子组成.有些物质的分子确实是一个原子.原子十分小,它的直径不到一个纳米.原子由质子、中子、电子三种粒子组成.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中子不带电.质子和中子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挤在处于原子中心的构成专门小的原子核中,就像几颗豆粒挤在大广场中央一小块弹丸之地一样.
3.核能
质子、中子依靠强大的核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原子核十分牢固,要使它们分裂或重新组合是极其困难的.然而,一旦使原子核分裂或聚合,就可能开释出惊人的能量,这确实是核能.核能是能源家族的新成员,它包括核裂变能和核聚变能两种要紧形式.4.裂变
图2
科学家发觉用中子轰击铀235〔质量数为235的铀〕,铀核会分裂成大小相差不专门大的两部分,这种现象叫做裂变〔图3〕.发生裂变时有核能开释出来,这时裂变后的产物以专门大速度向相反方向飞开,与周围的分子碰撞,使分子动能增加,转化为物体的内能.裂变开释的核能十分庞大,1 kg铀235中的铀核假如全部发生裂变,开释出的能量相当于2500 t标准煤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
图3
用中子轰击铀核,铀核才能发生裂变,放出能量.这好比用火柴点燃木材,木材才能燃烧,放出能量一样.假如外界的中子停止轰击,裂变也就停止.然而实验讲明,铀核裂变时,还同时放出2~3个中子,放出的中子又能够轰击其他铀核,使它们也发生裂变.如此,裂变将不断地自行连续下去〔图3〕.这种现象叫做链式反应.
图4
假如对裂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操纵,在极短的时刻内就会开释出庞大的核能,发生猛烈爆炸,原子弹确实是依照那个原理制成的〔图4〕.假如操纵链式反应的速度,使核能慢慢地平稳地开释出来,就便于和平利用了.能够缓慢、平稳地开释核能的装置,叫做核反应堆.5.聚变
科学家们发觉,较轻的核结合成较重的核,也能开释能量,这种现象叫做聚变.例如一个氘核〔质量数为2的氢核〕和一个氚核〔质量数为3的氢核〕结合时,就开释出核能〔图5〕.
图5
氢弹确实是利用轻核聚变制成的.氢弹是一种比原子弹威力更为庞大的核武器.
太阳内部进行着大规模的聚变,开释的核能以电磁波的形式从太阳辐射出来,地球上的生物每天都享用着聚变开释出的能量.
如何实现聚变,如何利用聚变开释的核能,科学家正在积极地探究着.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能够实现聚变的氚核.科学家预言,通过可操纵聚变来利用核能,有望完全解决人类能源咨询题.愿同学们今后对此做出奉献.
小结:
本节学习如下内容:
1、放射现象
2、原子、原子核
3、核能
4、裂变
5、聚变
板书设计:
第二节核能
一、放射现象
二、核能
三、裂变与聚变
教学后记:
1、大多数内容只要让学生了解就能够了。
2、部分内容能够加入少量课外知识,但注意不要太多,太深,否那么会起反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