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导学案(15份) 人教版8

合集下载

初中数学人教新版七年级下册2016-2017学年:全册导学案(105页,Word版)

初中数学人教新版七年级下册2016-2017学年:全册导学案(105页,Word版)

初中数学人教新版七年级下册实用资料七年级下册数学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导学1 5.1.1 相交线一、 学习目标:1认识相交线所成的邻补角和对顶角 2对顶角的性质二、 自主学习学生自学P2和P3并做下列练习1、已知: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形中,∠1和∠2是对顶角的图形共有( )A 0个B 1个C 2个D3个2、如图,直线a 、b 相交于点O,若∠1=040,则∠2等于 ( ) A 050 B 060 C 0140 D 01603、平面上三条不同的直线相交最多能构成对顶角的对数是( ) A 4对 B5对 C 6对 D7对4、如图直线AB 、CD 交于点O ,若∠AOD+∠BOC=2600,则∠BOD 的度数是( ) A 700B600C500D1300CD三、 合作学习1、 有两个角,若第一个角割去它的31后与第二个角互余,若第一个角补上它的32后与第二个角互补,求这两个角的度数2、 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0,∠1—∠2=500,求出∠AOC 和∠BOC 的度数。

C四、 拓展提高如图,∠AOB 和∠BOD 为对顶角,OE 平分∠AOD ,OF 平分∠BOC ,试问:OE 、OF 在一条直线吗?说说你的理由。

E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导学2 5.1.2 垂线(1)一、学习目标1、理解垂线的概念。

2、掌握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3、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

二、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第3页完成下列问题1、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90°时,这两条直线互相____,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____,两条直线的交点叫____,垂直用符号____来表示,读作____,如直线AB垂直CD,就记作____。

2、举出日常生活中垂直的例子。

三、合作学习1、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出已知直线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2、经过直线l上一点A画出l的垂线,能画出几条?3、经过直线l外一点B画出l的垂线,能画出几条?由此我们得出如下结论:1、一条直线的垂线有____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

课题:5.1.1 相交线【学习目标】1.了解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角,理解并掌握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和性质。

2.理解对顶角性质的推导过程,并会用这个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

3.通过辨别对顶角与邻补角,培养识图的能力。

【学习重点】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及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学习难点】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

课题:5.1.2 垂线(1)【学习目标】1.理解垂线、垂线段的概念,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2.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并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3.掌握垂线的性质,并会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推理。

【学习重点】垂线的定义及性质。

【学习难点】垂线的画法【学具准备】相交线模型,三角尺,量角器课题:5.1.2 垂线(2)【学习目标】1.经历观察、操作、想像、归纳概括、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培养学生用几何语言准确表达的能力。

2.了解垂线段的概念,了解垂线段最短的性质,体会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意义, 并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课题:5.1.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学习目标】1. 理解三线八角中没有公共顶点的角的位置关系,知道什么是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2. 通过比较、观察、掌握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特征,能正确识别图形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学习重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识别。

【学习难点】较复杂图形中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识别。

课题:5.2.1平行线【学习目标】1.了解平行线的概念、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交和平行的两种位置关系, 知道平行公理以及平行公理的推论.2.会用符号语言表示平行公理推论, 会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学习重点】探索和掌握平行公理及其推论.【学习难点】对平行线本质属性的理解,用几何语言描述图形的性质.课题:5.2.2平行线的判定【学习目标】1、使学生掌握平行线的四种判定方法,并初步运用它们进行简单的推理论证。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导学案

第1课时:5.1.1 相交线 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邻补角、对顶角, 能找出图形中的一个角的邻补角和对顶角2、理解对顶角相等,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问题.【学习重点】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性质与应用. 【学习难点】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学习过程】一、温故知新(5分钟)各小组对七年级上学过的直线、射线、线段、角做总结.每人写一个总结小报告,并编写两道与它们相关的题目,在小组交流,并推出小组最好的两道题在班级汇报. 二、自主探索(15分钟)探索一:完成课本P2页的探究,填在课本上. 你能归纳出“邻补角”的定义吗?. “对顶角”的定义呢?.自学检测一:1.如图1所示,直线AB 和CD 相交于点O ,OE 是一条射线. (1)写出∠AOC 的邻补角:____ _ ___ __; (2)写出∠COE 的邻补角:__;(3)写出∠BOC 的邻补角:____ _ ___ __; (4)写出∠BOD 的对顶角:_____.2.如图所示,∠1与∠2是对顶角的是( )探索二:任意画一对对顶角,量一量,算一算,它们相等吗?如果相等,请说明理由.请归纳“对顶角的性质”:. 自学检测二:1.如图,直线a,b 相交,∠1=40°,则∠2=_______∠3=_______∠4=_______2.如图直线AB 、CD 、EF 相交于点O,∠BOE 的对顶角是______,∠COF 的邻补角是____,若∠AOE=30°,那么∠BOE=_______,∠BOF=_______3.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COE=90°,∠AOC=30°,∠FOB=90°, 则∠EOF=_____。

三、当堂反馈(25分钟)图1ba 4321第1题FE O DCB A 第2题FEO DC BA第3题预备题:如图,已知直线a 、b 相交。

∠1=40°,求∠2、∠3、∠4的度数 解:∠3=∠1=4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导学案.doc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导学案.doc

第1课时:5.1.1 相交线 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邻补角、对顶角, 能找出图形中的一个角的邻补角和对顶角2、理解对顶角相等,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问题.【学习重点】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性质与应用. 【学习难点】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学习过程】一、温故知新(5分钟)各小组对七年级上学过的直线、射线、线段、角做总结.每人写一个总结小报告,并编写两道与它们相关的题目,在小组交流,并推出小组最好的两道题在班级汇报.二、自主探索(15分钟)探索一:完成课本P2页的探究,填在课本上.你能归纳出“邻补角”的定义吗? . “对顶角”的定义呢? .自学检测一:1.如图1所示,直线AB 和CD 相交于点O ,OE 是一条射线. (1)写出∠AOC 的邻补角:____ _ ___ __; (2)写出∠COE 的邻补角: __; (3)写出∠BOC 的邻补角:____ _ ___ __;(4)写出∠BOD 的对顶角:____ _.2.如图所示,∠1与∠2是对顶角的是( )探索二:任意画一对对顶角,量一量,算一算,它们相等吗?如果相等,请说明理由. 请归纳“对顶角的性质”: . 自学检测二:1.如图,直线a ,b 相交,∠1=40°,则∠2=_______∠3=_______∠4=_______2.如图直线AB 、CD 、EF 相交于点O ,∠BOE 的对顶角是______,∠COF 的邻补角是____,若∠AOE=30°,那么∠BOE=_______,∠BOF=_______3.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COE=90°,∠AOC=30°,∠FOB=90°, 则∠EOF=_____.三、当堂反馈(25分钟) 预备题: 如图,已知直线a 、b 相交。

∠1=40°,求∠2、∠3、∠4的度数 解:∠3=∠1=40°( )。

∠2=180°-∠1=180°-40°=140°( )。

七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

七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

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1.1整式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单项式、多项式、整式;2、会求一个整式的次数。

重点:整式的概念,整式的次数。

难点:多项式的次数。

预 习 过 程一、回顾与检测:1、215a b -的系数是 , xy 的系数是2223a b 的系数是 , a -的系数是2、代数式23x y -是 项的和,每一项的系数分别是 ;代数式2244a ab b -+是 项的和,每一项的系数分别是 ;代数式2123x y y x -+-是 项的和,每一项的系数分别是 。

二、自学课本P2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装饰物所占的面积: ;2、窗户中能射进阳光的部分,面积是 ;3、三角尺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4、男生人数是 ;5、体积是 。

三、自学课本P3“议一议”以上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 ,这样的代数式是单项式。

例如 , 。

叫做多项式,例如 , 。

和统称整式。

2、一个单项式中, 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一个多项式中, ,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四、 练习:1、下列整式哪些是单项式,哪些是多项式?它们的次数分别是多少?a ,213x y -,21x -,223x xy y ++解:a 是 ,它的次数是 ;213x y -是 ,它的次数是 ;21x -是 ,它的次数是 ;22x xy y ++是 ,它的次数是 。

2、下列多项式分别有几项,每项的系数和次数分别是多少?2123x x y π--+; 322223x x y y -+ 解:2123x x y π--+有 项,每项的系数分别是 ,每项的次数分别是 ;322223x x y y -+有 项,每项的系数分别是 ,每项的次数分别是;3、填空:根据题意列出整式⑴、某地山上野生动物的饮水告急,当地居民自发上山建造蓄水池。

其中一个长方体蓄水池的深度是x米,底面的长与宽都是y米。

这个蓄水池的最大容积是米3.⑵、3月12日是植树节,七年级一班和二班的同学参加了植树活动,一班种了a棵树,二班种的比一班的2倍还多b棵。

人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导学案

人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导学案

第1课时:5.1.1 相交线 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邻补角、对顶角, 能找出图形中的一个角的邻补角和对顶角2、理解对顶角相等,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问题.【学习重点】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性质与应用. 【学习难点】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学习过程】一、温故知新(5分钟)各小组对七年级上学过的直线、射线、线段、角做总结.每人写一个总结小报告.并编写两道与它们相关的题目.在小组交流.并推出小组最好的两道题在班级汇报. 二、自主探索(15分钟)探索一:完成课本P2页的探究.填在课本上.你能归纳出“邻补角”的定义吗? . “对顶角”的定义呢? .自学检测一:1.如图1所示.直线AB 和CD 相交于点O.OE 是一条射线. (1)写出∠AOC 的邻补角:____ _ ___ __; (2)写出∠COE 的邻补角: __;(3)写出∠BOC 的邻补角:____ _ ___ __; (4)写出∠BOD 的对顶角:____ _.2.如图所示.∠1与∠2是对顶角的是( )探索二:任意画一对对顶角.量一量.算一算.它们相等吗?如果相等.请说明理由.请归纳“对顶角的性质”: . 自学检测二:1.如图.直线a.b 相交.∠1=40°.则∠2=_______∠3=_______∠4=_______2.如图直线AB 、CD 、EF 相交于点O.∠BOE 的对顶角是______.∠COF 的邻补角是____.若∠AOE=30°.那么∠BOE=_______.∠BOF=_______3.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COE=90°,∠AOC=30°,∠FOB=90°, 则∠EOF=_____.三、当堂反馈(25分钟) 预备题:如图.已知直线a 、b 相交。

∠1=40°.求∠2、∠3、∠4的度数 解:∠3=∠1=40°( )。

∠2=180°-∠1=180°-40°=140°(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备课导学案课后反思备课导学案学段初中年级七年级学科数学单元第5单元课题 5.1.2 垂线(1)课型新授主备学校初审人终审人主备人合作团队课标依据理解垂线、垂线段等概念,能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教学目标1.理解垂线、垂线段的概念,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2.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并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3.掌握垂线的性质,并会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推理。

教学重点垂线的定义及性质。

教学难点垂线的画法导学环节课堂流程时间任务驱动问题导学学法指导知识链接呈现目标用小黑板呈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让学生诵读自主学习温故知新4 1.如图,若∠1=60°,那么∠2=_______、∠3=_______、∠4=_______2.改变上图中∠1的大小,若∠1=90°,请画出这种图形,并求出此时∠2、∠3、∠4的大小。

小组内完成角的表示方法角的计算生活中与垂直有关的实例互助释疑1 通过两个例题进一步理解对顶角、邻补角的性质探究出招15 1.阅读课本P3的内容,回答上面所画图形中两条直线的关系是__________,知道两条直线互相________是两条直线相交的特殊情况。

2.用语言概括垂直定义两条直线相交,所成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_____时,我们称这两条直线__________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的_____,他们的交点叫做_____。

3.垂直的表示方法:垂直用符号“⊥”来表示,若“直线AB垂直于直线自学探究,然后在此基础上发现问题,注意数学学习中的细节。

备课导学案设计课后反思集体备课导学案学段初中年级七年级学科数学单元第5单元课题5.1.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课型新授主备学校初审人终审人主备人合作团队课标依据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教学目标1. 理解三线八角中没有公共顶点的角的位置关系,知道什么是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2. 通过比较、观察、掌握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特征,能正确识别图形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教学重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识别。

七下数学导学案(全册)

七下数学导学案(全册)

◇七下数学导学案目录 CONTENTS第七册(下) (1)第1章三角形的初步认识 (1)1.1 认识三角形(1) (1)1.1 认识三角形(2) (3)1.2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中线 (5)1.3 三角形的高 (7)1.4 全等三角形 (9)1.5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 (11)1.5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2) (13)1.5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3) (15)1.6 作三角形 (17)第2章图形和变换 (19)2.1 轴对称图形 (19)2.2 轴对称变换 (21)2.3 平移变换 (23)2.4 旋转变换 (25)2.5 相似变换 (27)第3章事件的可能性 (29)3.1 认识事件的可能性导学稿 (29)3.2 可能性的大小导学稿 (31)3.3 可能性和概率 (32)3.4 复习 (34)第4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36)4.1 二元一次方程 (36)4.2 二元一次方程组 (38)4.3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 (40)4.3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 (41)4.4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42)第5章整式的乘除 (44)5.1 同底数幂的乘法(1) (44)5.1 同底数幂的乘法(2) (46)5.1 同底数幂的乘法(3) (48)5.2 单项式的乘法 (50)5.3 多项式的乘法导学稿 (52)5.4 乘法公式(1) (54)5.4 乘法公式(2) (56)5.5 整式的化简 (58)5.6 同底数幂的除法(1) (60)5.6 同底数幂的除法(2) (62)5.7 整式的除法 (64)第6章因式分解 (66)6.1 因式分解 (66)6.2 提取公因式法 (67)6.3 用乘法公式分解因式(1) (69)6.4 因式分解的简单应用 (73)6.5 因式分解复习 (75)第7章分式 (76)7.1 分式(1) (76)7.1 分式(2) (78)7.2 分式的乘除 (80)7.3 分式的加减(1) (81)7.3 分式的加减(2) (82)7.4 分式方程(1) (83)7.4 分式方程(2) (85)7.5 分式复习 (87)D A BC E 第七册(下)第1章 三角形的初步认识1.1 认识三角形(1)一、学习目标1. 三角形的概念. 2.用符号、字母表示三角形.3.三角形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导学案】导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的学习内容;2. 初步了解本教材的组织结构和学习方法;3. 建立正确的数学学习态度和方法。

第一章分数本章学习内容:1. 分数的引入与认识:分数的概念、分数的读法、分数的意义;2. 分数的简便写法与化简:简便分数、最简分数;3. 分数的比较与大小关系: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大小顺序。

分数的引入与认识分数是指一个整体被分为若干等分,其中的一部分。

分数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我们买菜时,常常看到半斤、一小半、四分之一等,这些都是分数。

分数的概念分数是数的一种表示形式,由一个数(分子)除以另一个不为零的数(分母)构成,分子和分母都是整数。

例如,$\frac{1}{2}$表示整体被分为2份,取其中的1份。

分数的读法$\frac{1}{2}$可以读作“一半”,$\frac{3}{4}$可以读作“三分之四”。

分数的意义分数表示的是一个整体中的一部分,分数的大小表示着所占整体的大小。

分数也可以表示多个同等部分的总和,比如$\frac{1}{4}+\frac{1}{4}+\frac{1}{4}=\frac{3}{4}$。

分数的简便写法与化简分数在书写时可以使用简便写法,即分子和分母有公因数时,可以约去相同的因数。

例如,$\frac{4}{8}$可以简化为$\frac{1}{2}$。

分数的比较与大小关系对于两个分数的大小比较,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如果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那么分子大的分数就大;2. 如果两个分数的分母不同,我们可以将其通分,再进行比较。

总结本章主要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概念、读法、意义和简便写法与化简,以及分数的大小比较与大小顺序。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分数并掌握相关的运算方法。

数学是一门需要反复练习和思考的学科,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够多进行习题的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

同时,也希望同学们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定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数学解题的能力。

(完整)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导学案(15份)人教版1(精美教案),推荐文档

(完整)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导学案(15份)人教版1(精美教案),推荐文档

(第 题) (第 题)
. 如图,直线过点,是延长线 上的点,具备什么条件时,可以判定 ∥?为什么?
(第 题)
第课时 平行线的(性第质题)
. 如图,如果∥,那么( ) .∠=∠.∠=∠ .∠=∠.∠=∠,∠=∠
. 如图,∠=∠,则与∠相等的角共有
.个 .个.个 .个
. 如图,若∥,∥,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直线被直线所截而成的;
()∠和∠是角,它是直线和
直线被直线所截而成的;
(第题)
(第题)
()∠和∠是角,它是直线和 直线被直线所截而成的;
()∠和∠是角,它是直线 和直线被直线所截而成的;
()∠和∠是角,它是直线 和直线被直线所截而成的;
.如图,当,被所截时, 内错角是; 当,被所截时, 内错角是.
. ⊥,⊥,则点到直线的距离是
线段的长度.
. 如图,∠=°,所以;若 3cm,
(第题)
2cm,则点到的距离是,点到
的距离是;点与上各点连接的所
有线段中最短.
. 如图,直线上有一点,直线上有一点, 用三角板画图:
(第题)
·
·
(第题)
()画点到直线的垂线段; ()画点到直线的垂线段.
. 在如图所示的各个三角形中,分别画出边上的高,并量出三角形顶点到直线的距离.
. 如图,直线,相交于点,平分∠,∠°, 求∠和∠的度数.
. 如图,直线,相交于点,平分∠,∠∶∠∶, 求∠的度数.
(第题)
. () .°
(第题)
第课时 垂线()
如图,直线,相交于点,⊥,垂足是,∠=°,则∠的度数为
.°
.°
.°
(第题)
(第题)
(第题)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精品导学案汇总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精品导学案汇总
A.0 个 B.1 个 C.2 个 D.3 个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①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 ②在同一平面内 , 两条直线的 位置关系有两种 ;
③若线段 AB 与 CD没有交点 , 则 AB∥CD;④若 a∥b,b ∥c, 则 a 与 c 不相交 .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l 3, 这是根据

5、如图所示,直线 AB∥CD,点 O在直线 AB、CD外。
(1)用三角板和直尺过点 O画直线 EF,使 EF∥AB,
(2) 你能判断 EF与 CD的位置关系吗?为什么?
A
B
C
D
O 6、读句画图: M是直线 AB外一点,过点 M的直线 MN与 AB交于点 N,
过点 M画直线 CD,使 CD∥AB.
七年级数学自学案
5、2、2 平行线的判定
一、自学范围( 13 页—— 15 页)
二、自学目标:
1 、通过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方法理解平行线的判定定理 1。
2 、能用平行线的判定定理 1 来推理判定 2 和判定 3.
9、过一点有且只有 ________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
B
10 、画一条线段或射线的垂线 , 就是画它们 ________的垂线 .
11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 _________,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
12、完成 6 页练习
七年级数学当堂检测题
5.1.2 垂线
1、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所得的四个角中直角的个数是(
④在平面内 ,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8、如图所示 , 直线 AB 与直线 CD 的位置关系是 _______, 记作

2017年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人教版)

2017年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人教版)

2017年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相交线与平行线导学1 11 相交线一、学习目标:1认识相交线所成的邻补角和对顶角2对顶角的性质二、自主学习学生自学P2和P3并做下列练习1、已知: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形中,1和2是对顶角的图形共有()A 0个B 1个2个D3个2、如图,直线a、b相交于点,若1= ,则2等于()A B D3、平面上三条不同的直线相交最多能构成对顶角的对数是()A 4对B对6对D7对4、如图直线AB、D交于点,若AD+ B=260 ,则BD的度数是()A 70 B60 0 D130三、合作学习1、有两个角,若第一个角割去它的后与第二个角互余,若第一个角补上它的后与第二个角互补,求这两个角的度数2、如图,直线AB、D相交于点0,1— 2=0 ,求出A和B的度数。

四、拓展提高如图,AB和BD为对顶角,E平分AD,F平分B,试问:E、F 在一条直线吗?说说你的理由。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相交线与平行线导学2 12 垂线(1)一、学习目标1、理解垂线的概念。

2、掌握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3、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

二、自主学习阅读本第3页完成下列问题1、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90°时,这两条直线互相____,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____,两条直线的交点叫____,垂直用符号____表示,读作____,如直线AB垂直D,就记作____。

2、举出日常生活中垂直的例子。

三、合作学习1、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出已知直线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2、经过直线l上一点A画出l的垂线,能画出几条?3、经过直线l外一点B画出l的垂线,能画出几条?由此我们得出如下结论:1、一条直线的垂线有____条。

2、过一点有且只有____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垂线性质1)。

四、拓展提高1、完成本第五页的练习题2、如图:直线AB与直线D相交于点,E⊥AB,已知∠BD=4,求∠E 的度数五、检测反馈1、下列说法:①一条直线只有一条垂线;②画出点P到直线l的距离;③两条直线相交就是垂直;④线段和射线也有垂线。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三角形第1课时三角形的边1.下列各组线段中,首尾相接不能构成三角形的是()A.3㎝,8㎝,10㎝B.5㎝,5㎝,a㎝(0<a<10)C.a+1,a+2,a+3(a>0)D.三条线段的比为2∶3∶52.有四根木条,长度分别为6cm,5cm,4cm,2cm,选其中三根首尾相接构成三角形,则可选择的种数有()A.4种B.3种C.2种D.1种3.△ABC的三边a,b,c都是正整数,且满足a≤b≤c,且b=4,则这样的三角形的个数有()A.7个B.8个C.9个D.10个4.在△ABC中,AB=9,BC=2,并且AC为整数,那么△ABC的周长为.5.等腰三角形两边长为5和11,则其周长为;若等腰三角形两边长为6和11,则其周长为.6.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8㎝,一边长为5㎝,则另两边的长为.7.已知a,b,c是△ABC的三边长,化简∣a—b—c∣+∣b—c—a∣+∣c—a—b∣.8.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0,其中两边的差为2,求腰和底边的长.9.在△ABC中,已知AB=30,AC=24.(1)若BC是最大边,求BC的取值范围;(2)若BC是最小边,且末位数字是0时,求BC的取值范围.10.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x、2x-1、5x-3,其中有两边相等,求此三角形的周长.第2课时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1.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 ( )A .直线B .射线C .线段D .垂线2. 如图,AC 为BC 的垂线,CD 为AB 的垂线,DE 为BC 的垂线,D ,E 分别在△ABC 的AB 和BC 边上,下列说法:①△ABC 中,AC 是BC 边上的高;②△BCD 中,DE 是BC 边上的高;③△ABE中,DE 是BE 边上的高;④△ACD 中,AD 是CD 边上的高.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 )A .4个B .3个C .2个D .1个3. 能把一个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的是( )A .高B .中线和角平分线C .角平分线D .中线4. 下列命题:①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②钝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③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的直线相交于一点,它不在三角形的内部,就在三角形的外部;④三角形的高是一条垂线.其中假命题的个数有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5. 如图,BD 、AE 分别为△ABC 的中线、角平分线,已知AC =10cm ,∠BAC =70°,则AD = cm ,∠BAE = °.6. 如图,已知AD ,AE 分别为△ABC 的中线、高,且AB =5cm ,AC =3cm ,则△ABD 与△ACD 的周长之差为 cm ,△ABD 与△ACD 的面积关系为 .7.如图,在△ABC 中,∠C 是钝角, 画出∠C 的两边AC 、BC 边上的高BE 、AD .8.如图,在△ABC 中,AC =6,BC =8,AD ⊥BC 于D ,AD =5,BE ⊥AC 于E ,求BE 的长.A B C DE (第2题) AC (第5题) B ED A B C DE (第6题) A (第8题) DE CB (第7题)A B C1.下列图形中具有稳定性的是()A.梯形B.长方形C.三角形D.正方形2.大桥钢架、索道支架、人字梁等为了坚固,都采用三角形结构,这是根据.3.生活中的活动铁门是利用平行四边形的.、4.在下列多边形上画一些线段,使之稳定:5.举出生活中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出生活中利用四边形的不稳定性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如图,在△ABC中,D为BC边上一点,∠1=∠2,G为AD的中点,延长BG交AC于E,F为AB上一点,CF⊥AD于H.下面判断:①AD是△ABE的角平分线;②BE是△ABD的边AD上的中线;③CH是△ACD的边AD上的高;④AH是△ACF的角平分线和高.其中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7.如图,已知△ABC,先画出△ABC的中线AM,再分别画出△ABM、△ACM的高BE、CF,试探究BE与CF的位置关系怎样?大小关系呢?(不妨量量看)能说明为什么吗?ACHF G(第5题)B D1 2EA(第7题)C B1. 在△ABC 中,∠A =2∠B =75°,则∠C 等于 ( )A .30°B .67°30′C .105°D .135°2.如图,∠A +∠B +∠C +∠D +∠E 等于 ( )A .180°B .360°C .220°D .300°3.若是任意三角形,则它的最小内角的最大值是 ( )A .30°B .60°C .90°D .45°4. 在△ABC 中,若∠A =25°18′,∠B =53°46′,则∠C = .5. 在△ABC 中,若∠B =50°,∠A =∠C ,则∠A = .6. 在△ABC 中,∠A 比2∠B 多10°,∠B 比2∠C 少10°,则∠A = °,∠B = °.7. 已知△ABC 中,∠B =∠C ,BD 平分∠ABC ,∠A =36°,则∠BDC = °.8. 如图,∠A =60°,∠B =80°,则∠1+∠2的度数为 °.9.已知:如图,△ABC 中,∠B >∠C ,AD ⊥BC 于D ,AE 平分∠BAC 交BC 于E .(1)求证∠DAE =12(∠B —∠C ); (2)把题中“AD ⊥BC 于D ”换成“F 为AE 上的一点,FG ⊥BC 于G ”,这时∠FEG 是否仍等于12(∠B —∠C )?试证明你的结论.(第2题) E D C B A A (第9题) ED BC D C B A 2 1 (第8题)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这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的和B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小于它的一个内角C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与它相邻的内角是邻补角D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这个三角形的任何一个内角2. 三角形的每一个顶点处取一个外角,则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中,钝角的个数至少有( )A .0个B .2个C .3个D .4个3. △ABC 中,∠ABC 的角平分线与∠ACB 的外角平分线交于点O ,且∠A =α,则∠BOC =( )A .12α B .180°-12α C .90°-12α D .90°+12α 4. 在△ABC 中,∠A =15∠C =13∠B ,则△ABC 的三个外角的度数分别为 . 5. 如图所示,则α= °.6. 如图,在△ABC 中,∠B =60°,∠C =52°,AD 是∠BAC 的平分线,DE 平分∠ADC 交AC 于点E ,则∠BDE = °. 7. 如图,∠A =55°,∠B =30°,∠C =35°,求∠D 的度数.8.如图,AC ⊥DE ,垂足为O ,∠A =27°,∠D =20°,求∠B 与∠ACB 的度数.D B AEO C A B D EC (第6题) A CD B 58°(第5题) 24° 32° α第6课时 多边形1. 下列多边形中,不是凸多边形的是 ( )2. 下列多边形中是正多边形的是 ( )A .直角三角形B .长方形C .等腰三角形D .正方形3. 以线段a =2,b =4,c =6,d =8为边作四边形,则满足条件的四边形有 ( )A .1个B .2个C .3个D .无数个4. 从十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画所有的对角线,则它将十边形分成 ( )A .6个三角形B .7个三角形C .8个三角形D .9个三角形5. 六边形的对角线有 ( )A .3条B .6条C .9条D .12条6. 从五边形的一个顶点引出的对角线有 条,把这个五边形分成 个三角形,它一共有条对角线.7. 从n 边形的一个顶点引出的对角线有 条,把这个n 边形分成 个三角形,它一共有 条对角线.8. 画出下列多边形的所有对角线.A .B .C .D .第7课时 多边形的内角和1. 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720°,则这个多边形是 ( )A .四边形B .五边形C .六边形D .七边形2. 在多边形的内角中,锐角的个数不能多于 (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3. n 边形的边数每增加一倍,它的内角和就增加 ( )A .180°B .360°C .n ·180°D .(n -2)·180°4. 下列角度中,不能成为多边形内角和的是 ( )A .600°B .720°C .900°D .1080°5. 若一个多边形除了一个内角外,其余各内角之和是2570°,则这个角是 ( )A .90°B .150°C .120°D .130°6. 在四边形的四个外角中,最多有 个钝角,最少有 个锐角.7.若n 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150°,则n = .8.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是36°,这个多边形是 边形.9.在四边形ABCD 中,若分别与∠A 、∠B 、∠C 、∠D 相邻的外角的比是1∶2∶3∶4,则∠A = °,∠B = °,∠C = °,∠D = °.10.若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垂直,则这两个角的关系是 .11.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之比为9∶2,求边数.12.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 =∠B ,∠C =∠D .求证AB ∥CD .13.一个多边形的最小内角为95°,以后依次每一个内角比前一个内角大10°,且所有内角和与最大内角之比为288∶37,求多边形的边数.D A CB (第18题)第8课时 镶嵌1. 下列图形中能够用来平面镶嵌的是 ( )A .正八边形B .正七边形C .正六边形D .正五边形2. 用下列两种边长相等的图形,能进行平面镶嵌的是 ( )A .正三角形和正八边形B .正方形和正八边形C .正六边形和正八边形D .正十边形和正八边形3. 若限用两种边长相等的正多边形镶嵌,则下列不能进行平面镶嵌的是 ( )A .正三角形和正四边形B .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C .正方形和正八边形D .正三角形和正八边形4. 用三种边长相等的正多边形镶嵌成一个平面,其中的两种是正四边形和正五边形,则另一种正多边形的边数是 ( )A .12B .15C .18D .205. 用边长相等的m 个正三角形和n 个正六边形进行平面镶嵌,则m 和n 的满足关系式为( )A .2m +3n =12B .m +n =8C .2m +2n =6D .m +2n =66. 用正n 边形地砖铺地板,则n 的值可能是 .7.用边长相等的正方形和正十二边形以及正 边形可以进行平面镶嵌.8.黑色正三角形与白色正六边形的边长相等,用它们镶嵌图案,方法如下:白色正六边形分上下两行,上面一行的正六边形个数比下面一行少一个,正六边形之间的空隙用黑色的正三角形嵌满.按第1,2,3个图案(如图)所示规律依次下去,则第n 个图案中,黑色正三角形和白色正六边形的个数分别是 .9.用边长相等的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作平面镶嵌,有几种可能的情况?为什么?试画图说明.10.有一个十一边形,它由若干个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和边长为1的正方形无重叠、无间隙拼成.求此十一边形各内角的大小.第1个 ……第2个 第3个小结与思考一、选择题1.如图,图中三角形的个数是()A.6B.8C.10D.122.有4根木条长度分别为12cm、10cm、8cm、4cm,选择其中三根首尾相接,组成三角形,则选择的种数有()A.1 B.2 C.3 D.43.一个三角形三条高(或延长线)的交点恰好是该三角形的某个顶点,该三角形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以上都有可能4.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将原三角形分成两个()A.周长相等的三角形B.面积相等的三角形C.形状相同的三角形D.直角三角形5.△ABC中,∠A=55°,∠B比∠C大25°,则∠B的度数为()A.125°B.100°C.75°D.50°6.下列度数中,不可能是某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是( ) A.180°B.400°C.1080°D.1800°7.某人到瓷砖商店去购买一种正多边形的瓷砖,镶嵌无缝地板,他购买的瓷砖形状不可以是( )A.正三角形B.正四边形C.正六边形D.正八边形8.把一个正方形切去一个角后,余下的多边形的内角和为( ) A.540°B.360°C.540°或360°或180°D.180°二、填空题9.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5和11,则此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__.10.△ABC中,∠A∶∠B∶∠C=4∶5∶6,则∠C=_____.11.n边形的每个内角是144°,则边数n=_________.12.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这个多边形外角和的5倍,则这个多边形是____边形.13.过四边形一个顶点的对角线,把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过五边形的一个顶点的对角线,把五边形分成3个三角形;过六边形的一个顶点的对角线,把六边形分成______个三角形;……;过n边形的一个顶点的对角线,把n边形分成______个三角形.14.有三条线段,其中两条线段长5和8,第三条线段长为2x-1,如果这以三条线段为边能构成三角形,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15.如图,已知∠CBE=95°,∠A=28°,∠C=30°,求∠ADE的度数.ABCDFE(第15题)(第1题)A BCFDE16.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共2160°,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17.等腰三角形中,一腰上的中线把三角形的周长分为12cm 和15cm 两部分,求此三角形的底边长.18.如图,AD ,CE 为△ABC 的两条高,已知AD =10,CE =9,AB =12,求BC 的长.19.如图,已知E 是△ABC 内一点,试说明∠AEB =∠1+∠2+∠C 成立的原因.20.一个同学在进行多边形内角和计算时,求得的内角和为1125°;当发现错了之后,重新检查发现少了一个内角,问这个内角是多少度?他求的是几边形的内角和?A B C E D (第18题) E A B C 2 1 (第19题)21.阅读下面材料:“在三角形中相等的边所对的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如图1,△ABC 中,如果AB =AC ,那么∠B =∠C .试根据材料内容解答下列各题:(1)△ABC 中,AB =AC ,∠A =50°,则∠C =_________.(2)如图2,△ABC 中,CD 平分∠ACB ,且AD =CD =BC ,求∠A 的度数.22.在△ABC 中,∠A =30°.(1)如图1,有一块直角三角板XYZ 放置在△ABC 上,恰好三角板XYZ 的两条直角边XY ,XZ分别经过点B ,C ,则∠ABC +∠ACB = °,∠XBC +∠XCB = °.(2)如图2,改变直角三角板XYZ 的位置,使三角板XYZ 的两条直角边XY ,XZ 仍然分别经过点B ,C ,则∠ABX +∠ACX 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举例说明;若不发生变化,求出∠ABX +∠ACX 的大小.C D A B 图2 C A B 图1(第21题) (第22题) X Y ZC A B 图1 X Y Z CA B 图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