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教学单9.2

合集下载

9.2生物进化理论

9.2生物进化理论

生存斗争 适者生存
长颈鹿
过度繁殖
+
有限的生活条件
导致 生存斗争
+ 变异
导致 适者生存
+有利性状遗传
导致 生物新类型出现 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微小的有利变异得 到积累变为显著变异,从而产生了适应特定环境 的生物新类型。
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繁殖过剩 2、生存斗争 3、遗传与变异 4、适者生存


骡 骡
一、生物进化理论 1.特创论 2.灾变论 3.获得性遗传学说 4.自然选择学说(达尔文主义)
一、生物进化理论 1.特创论 18世纪瑞典植物学家林奈(Linne,1707- 1778),创立了现代生物分类学的基础。
但他按照旧约创世纪的记载,认为人 是上帝创造的。“上帝一开始创造了多少 不同的形式,现在就有多少物种”。
一、生物进化理论
2.灾变论
居维叶(Curier,1769-1832),他证明 了从两栖类到人类的四肢骨骼都相似。 他把生物化石的变化与环境的灾变联 系在一起,认为生物的改变是突然发生 的,是整体地消灭和整体地重新被创造 的。他反对一个物种从另一个物种演变 而来的思想。实际上,居维叶是以上帝 的多次创造代替一次创造而已。
五、灭绝
人类正面临第六次物种大灭绝!
“现在的物种灭绝速度,比六千万年以前平均要 快1000到10000倍。纵观地质史,新物种的进化多是 快于现存物种的消亡,从而延续着丰富着这个星球上 的生物多样性。现如今,进化速度慢了下来,甚至是 落后了。今天,已知有将近5500种动物面临灭绝危险。 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IUCN)2003年世界 动植物调查报告的红名单显示,在今后几十年内,每 四种哺乳动物中有一种、每八种鸟类中有一种,将面 临灭绝威胁。” 美国地球政策研究所 珍妮特.拉森 2004年3月2日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9.2人体的组成(1) 课件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9.2人体的组成(1) 课件
人体有哪两大腔?颅腔、胸腔、腹腔里分 别有哪些主要器官?
二、组织及信息库P37 组织的功能,2分钟后尝试说出问题的答案:
人体有哪四种基本组织?分别有何功能? 你能举例说明人体的一个器官是由哪些组 织构成的吗?
三、人体的组织
根据功能的 不同,人体 的组织主要 分为: 上皮组织 肌肉组织 结缔组织 神经组织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植物体
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
器官
组织
细胞
根、茎、叶 (营养器官) 花、果实、种子(繁殖器官) 保护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分生组织:具有分裂能力 输导组织:运输营养物质 机械组织:支持作用 薄壁组织:制造和储存营养
第9章生物体有相似的结构层次
第2节人体的组成(1)
编号:06 备课人:桑静 上课时间:2018/3/14
学习目标
1、识别组成人体的各种器官。
2、举例说明人体组织的类型和功能。
自学指导1
• 阅读教材P26观察人体的外形,1分钟 后回答下列问题:
从外形上看,人体可以分为哪四部分? 你能说出你的身体各部分的名称吗?
一、人体外形图
从外形上看,人体 可以分为:
头、颈、躯干和四 肢四部分。
自学指导2
• 阅读教材P27观察人体的内脏器官,2分钟 回答问题:
人体的组织及功能 上皮组织:保护作用
肌肉组织: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 结缔组织:具有支持、营养、连接和保护等 功能 神经组织: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和传导兴 奋
当堂训练
• 《伴你学》P19检测反馈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9.2 人体的组成 教案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9.2 人体的组成  教案

人体的组成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外部观察、阅读课本、观看课件,能够认识人体的外形。

2.通过观看课件、阅读文本、观察图片,能够识别组成人体的各种器官【教学重点】
认识人体的外形;认识人体的腔和腔内的主要器官。

【教学难点】
认识人体内的腔和腔内的主要器官。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课件、阅读文本、观察图片,能够举例说明人体各组织的特点和功能。

2.通过观看课件、阅读文本、观察图片,能够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形成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观点。

【教学重点】
探究人体的多层次结构;形成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观点。

【教学难点】
人体各组织的特点和功能。

【教学过程】。

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九章《9.2.3 血液循环》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九章《9.2.3 血液循环》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九章《9.2.3 血液循环》教学设计能循环流动,在于有心脏和血管的结构,这节课内容再次让我明白了,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课堂反馈通过课后练习题1某人感冒,患肺炎,经医生诊断后在他的手背上注射青霉素。

你认为青霉素经过怎样的路径到达肺部去抵抗病菌完成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1通过这道练习题,既将本节课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了,同时检测了学生对于血液循环途径和意义这个重要概念掌握和应用的情况。

课堂拓展自主阅读,学习血压、脉搏阅读教材,学习血压、脉搏等概念完成课后练习题27.板书设计8.教学反思与改进本节课我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帮助学生建构重要概念:一是从形象感知实事实知识入手到概括出抽象概念,帮助学生认识概念。

二是通过“以画促学”建构生物模型,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一)从形象感知事实知识到概括抽象出概念,帮助学生认识概念。

通过“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和“画心脏结构图”的活动,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学生直接感知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情况,激发学生思考血液怎样在血管和心脏之间循环流动的?帮助学生认识血液循环途径的概念。

(二)“以画促学”建构生物模型,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本节课主要围绕“血液在心脏与血管之间怎样循环流动”这个问题,小组讨论,学生互动,通过画图、比图、写图、思图四个活动,引导学生探索、分析、建立“血液循环途径及意义”这个重要概念。

整个教学设计从学生学出发,通过建构模型,帮助学生理解概念,而不是死记硬背概念。

由于我过高的估计了有些学生对心脏结构的理解,所以在绘制血液循环图时多用了一些教学时间,在课堂小结,回顾知识建构框架图的时候显得时间有点仓促,在以后的教学中之后注意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的设计。

9.2人体的消化和吸收(第1课时)教学设计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苏教版)

9.2人体的消化和吸收(第1课时)教学设计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苏教版)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影响消化吸收的因素,提出合理的饮食建议。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消化系统的模型,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
2.通过分析食物消化吸收的过程,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利用图像、表格等工具,帮助学生整理和归纳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酶的作用、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2.难点:消化吸收过程中的生理机制、消化系统疾病的成因及其预防。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合实验、模型、多媒体等教学资源,直观地展示消化吸收过程,降低学习难度。
-组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起学生对消化吸收话题的关注,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新课导入:以消化系统模型为载体,引导学生学习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讲解:详细讲解食物在消化过程中的变化,突出消化酶的作用。
-探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营养物质在消化系统中的吸收过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吸收机制。
2.新课导入:利用消化系统模型和图像,引导学生学习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讲解:详细讲解食物在消化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引导学生了解消化酶的作用。
4.探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营养物质在消化系统中的吸收过程,鼓励学生提问和分享观点。
5.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影响消化吸收的因素,并提出合理的饮食建议。
-应用: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分析影响消化吸收的因素,并提出合理的饮食建议。

海南省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乐东黄流中学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课件:92-血液循环(第2课时)

海南省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乐东黄流中学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课件:92-血液循环(第2课时)
9.2 血液循环(心脏)
Hale Waihona Puke 心脏的位置上腔静脉 动脉瓣
右心房 右心室 下腔静脉
主动脉
肺动脉 肺静脉 左心房 房室瓣
左心室
与心脏相连的血管
规律:
与心房相连的是静脉
上腔静脉
与心室相连的是动脉
左心房 右心房 左心室 右心室
肺静脉 上下腔静脉 主动脉 肺动脉
下腔静脉
主动脉 肺动脉 肺静脉
瓣膜
种类: 房室瓣:心房和心室之间 动脉瓣:心室和动脉之间
A.左心房 B .右心房 C .左心室 D.右心室
D 2.下列有关血液在心脏各腔中的流动途径中,正确的是( )
A.(动脉血)→左心房→左心室→肺动脉 B.(动脉血)→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 C.(静脉血)→右心房→右心室→肺静脉 D.(静脉血)→右心房→右心室→主动脉
B 3.心脏的四个腔中,流动着动脉血的两个腔是( )
分析心动周期的全过程:心房每工作(收缩)0.1S, 可以休息(舒张)0.7S,心室每工作(收缩)0.3S, 可以休息(舒张)0.5S。
课堂小结
心壁 ——由心肌构成
左心房
肺静脉
相通
心 脏 的
四个腔
左心室
右心房 相通
主动脉 上下腔静脉
结 构
右心室
肺动脉
房室瓣
瓣膜
动脉瓣 防止血液倒流
静脉瓣
练习题
C 1.心脏结构中,与主动脉相通的是( )
特点:瓣膜都是单向开放
作用:阀门作用,保证血 液沿一定方向流动而不
会倒流。
动脉瓣 房室瓣
心脏中血液流动的方向
静脉 心房 心室 动脉
收缩、舒张
心率与心输出量

七年级生物第9章第二节1教案

七年级生物第9章第二节1教案
(3)只有同侧的心房与心室相通。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可见,心室与动脉相连通;心房与静脉相连通。
(4)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
2.心脏的功能
讨论心脏与结构相对应的功能是什么?
小结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讨论水蚤心脏搏动有什么特点?
1.心脏的结构
实验观察心脏
交流五分钟后,每组选派代表发言
多媒体展示心脏的结构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出:
(1)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肌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当它收缩时,
血液被压出心脏,舒张时,血液流回心脏。就这样,心脏昼夜不停地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里循环流动。
(2)心脏有四个腔:上面有左心房和右心房;下面有左心室和右心室。由于输送血液距离长短不同,心脏四个腔的壁厚薄出现不同;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厚,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更厚些。
—动脉。
板书设计
第九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第二节血液循环
1、心脏的结构
2、心脏的功能
3、心率
4、心输出量
作业
完成课本思考与练习3题
教学反思
教导处检查签章:年月日
板书设计
第九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第二节血液循环
血管
1、动脉
2、静脉
3、毛细血管
作业
完成课本思考与练习1、2题
教学反思
教导处检查签章:年月日
湄潭县中小学教案
第四周20XX年3月25日星期三第8课时总34课时
课题
第九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第二节血液循环
课型
新课
教学目的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能够描述心脏的结构பைடு நூலகம்功能,说明心脏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9.2 人体的组成 课件(共37张PPT)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9.2 人体的组成  课件(共37张PPT)


的 腔
体膈

腹腔 肝脏、胃、 胆囊、
大肠、小肠、盲肠、
盆腔 (膀胱、直肠、
卵巢、子宫[女])
组织构 成器官
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 序构成,并且以其中一种组织为 主,能完成一定功能的结构。



1.人体的外形: 头、颈、躯干、四肢
2.人体内的腔: 颅腔、椎管、胸腔、膈、腹腔
3.人体的内部器官:气管、肝脏、胆囊、大肠、 盲肠、阑尾、喉、心脏、肺、 小肠、膀胱

1.人体与植物体在结构层次上的主要不同是人体具有( D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器官的是( D )
A.番茄的茎
B.蚕豆的花
C.人的胃
D.血液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 本单位,由细胞构成组织,由组织 构成器官,由器官组成系统,八大 系统组成人体。
谢谢
(手) (鼻) (耳) (眼)
观察人体的外形
观察人体的外形
同桌的两位同学互相配合,对照人体外形
图,认识身体各部分的名称。
头 颈
口、 鼻、眼、 耳等器官
前面: 胸部和腹部
人 体
躯干 后面: 背部、腰部、臀部
上肢: 上臂、前臂、手 四肢
下肢: 大腿、小腿、足
思考讨论
为什么臀部的外上部常常被选作肌内注 射的部位?
人体的组成
第一课时
我们已经知道了植物体的组成结构层次, 那么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呢?
1.能够认识人体的外形。 2.能够识别组成人体的各种器官。
观察人体的外形
1.十个小伙伴,分成两个班,互相团结紧,倒海又移山。 2.左边一个孔,右边一个孔,是香还是臭,问它它就懂。 3.一个住在这边,一个住在那边,说话都能听见,到老 也不见面。 4.上边毛,下边毛,中间夹颗黑葡萄,假如你要猜不着, 请你对我瞧一瞧。

七-9-2(3)导学案 执笔

七-9-2(3)导学案        执笔
A、含更多的养料和氧气B、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大
C、含有更多的白细胞和抗体D、无含氮废物和二氧化碳
6.与人体心脏四腔直接相连的血管中,流动脉血的静脉血管是()
A、肺动脉B、肺静脉C、主动脉D、上下腔静脉
【自主反思】
知识盘点:
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
心得感悟:
备注
(教师复备栏)
②血液成并填空
2.、血压与脉搏
(1)血压:流动的血液对产生的侧压力,通常指的动脉血压。
(2)正常值:①收缩压:千帕。②舒张压:千帕。
(3)血液异常:①高血压:血压经常超过千帕。
②低血压:血压经常低于千帕。
(4)脉搏:的搏动,通常在手腕部外侧的处测的。
■合作探究:
A右心房B下腔静脉C肺动脉D上腔静脉
2.下列有关人体血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人的手臂上一条条的“青筋”不是血管,而是神经
B、病人到医院打点滴时,针头插入静脉
C、在人的臀部肌肉注射药物时,吸收药物的是毛细血管
D、中医给病人“切脉”时,是感受手腕部动脉的搏动
3.某工人腿部受伤,血液从伤口随心跳一股一股的涌出,你认为这是什么血管出血()
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D、不能确定
4.李明同学患了肺炎,医生采用臀部肌肉注射青霉素治疗,青霉素到达肺部细胞所经过的途径是()
①上腔静脉②下腔静脉③主动脉④肺动脉⑤肺静脉⑥左心房⑦右心房⑧左心室⑨右心室⑩肺部毛细血管
A、①⑦⑧④⑨B、①⑥⑧③⑩
C、②⑦⑨④⑩D、②⑥⑧③⑩
5.动脉出血要比静脉出血危险,原因是()
七年级生物第九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导学案9.2.3执笔:陈志高审核:
授课人:授课时间:班级:姓名:小组:
课题:血液循环(3)课型:

9.2.3血液循环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9.2.3血液循环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 调查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对血液循环的影响,如吸烟、酗酒等,并撰写调查报告。
- 了解运动对血液循环的积极影响,制定一份促进血液循环的健康运动计划。
- 探究不同年龄、性别和职业对血液循环的影响,分析其原因,并撰写分析报告。
七、作业布置与反馈
1. 作业布置
- 完成课后练习册中关于血液循环的练习题,特别是涉及到血液循环路径、心脏结构和功能的题目。
- 对于预习作业,鼓励学生提出疑问,以便在下一节课中解答。
反馈建议:
- 针对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课堂上进行集中讲解和辅导。
- 对于个别学生的错误,提供个性化反馈,帮助学生明确错误原因,并指导如何改正。
- 鼓励学生在作业中展现创新思维,如设计独特的血液循环模型或提出新颖的健康建议。
- 定期组织作业展评,让学生相互学习,从同伴的作业中获取灵感和提高自身能力。
强调血液循环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血液循环知识。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血液循环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六、拓展与延伸
1. 拓展阅读材料
- 《血液循环与人体健康》科普文章,了解血液循环与疾病的关系。
- 《心脏结构与功能》科普书籍,深入探讨心脏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 《血管的类型和功能》科普资料,介绍不同类型的血管及其在血液循环中的作用。
- 《血液的组成与功能》科普文章,解析血液中各种成分的作用及其在维持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2. 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 研究心脏疾病对血液循环的影响,了解常见心脏疾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 探索血管疾病,如动脉硬化、高血压等,对血液循环的影响,以及如何预防和治疗。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血液循环的特性和重要性。

七年级生物学上册教学进度表

七年级生物学上册教学进度表

七年级生物学上册教学进度安排表教
安庆市罗岭初级中学701班江仁荣
教学内容起止日期致同学们9.2—9.8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9.2—.8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9.9—9.15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9.16—9.22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9.23—9.29 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0.7—10.13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10.7—10.13 第二节植物细胞10.14—10.20 第三节动物细胞10.21—10.27 第四节细胞的生活10.21—10.27 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第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10.28—11.3 第二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10.28—11.3 第三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11.4—11.10 第四节单细胞生物11.11—11.17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11.18—11.24 第二节种子植物11.25—12.1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12.2—12.8 第二节植株的生长12.9—12.15 第三节开花和结果12.16—12.22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12.23—12.29 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12.30—1.5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1.6—1.12
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1.13—1.19 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1.20—1.26 期末复习及考试 1.27—2.9。

七年级生物下册9.2人体的组成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

七年级生物下册9.2人体的组成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

(dàcháng)
大 肠
第十三页,共三十五页。
(xiǎocháng)
小 肠
第十四页,共三十五页。
(réntǐ)
人 体 的 组
第十五页,共三十五页。
二、组织(zǔzhī)
• 定义:组织是由许多(xǔduō)形态相 似的细胞及细胞间质所组成 的 结构。
• 人体上的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 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 组织。
Image
12/11/2021
第三十五页,共三十五页。
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人体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五页。
你知道吗?
人的身体有大约60万亿个细胞, 每个细胞中含有(hán yǒu)的分子数相当于
银河系中星星数量的1万倍。
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五页。
成人身体的皮肤约重2.7千克。一个较 大体型的人,每小时约蜕掉68万个皮 肤颗粒。这些皮 肤颗粒积累一年, 约重680克,如 一个人活到70岁, 他将失去(shīqù)48千克
不同类型的细胞外形有什么区别? 细胞是怎样构成人体的?
绝大多数生命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有的结构简单,只有一个细胞;有的结 构复杂,由数亿个细胞构成。人体内(tǐ nèi) 的细胞不断的吸取氧气和养料,排出二 氧化碳等废物,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源源 不断的提供物质和能量。
第三十四页,共三十五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人体总共有206块骨头,其中四分之一
在两只脚上。
第二十九页,共三十五页。
洋葱 表皮细 (yángcōng) 胞
第三十页,共三十五页。
人的血细胞
第三十一页,共三十五页。
人的神经细胞(shén jīnɡ xì
bāo)

9.2.4《饲养家蚕,收集我国养蚕的历史资料》跨学科实践主题学习单元教学设计

9.2.4《饲养家蚕,收集我国养蚕的历史资料》跨学科实践主题学习单元教学设计
3.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勤于动手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增强学生对我国农业发展的认识,引导学生关注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学情分析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物学基础,了解动物的生命周期和生长发育过程。在此基础上,学生对饲养家蚕这一实践活动具有浓厚兴趣,但可能对具体的饲养技术及其历史背景认识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2)运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我国养蚕业的发展历程。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交流、互动,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2.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或图片,引起学生对家蚕的兴趣,为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2)新知学习:通过讲解、实验、观察等形式,让学生掌握家蚕的生物学特征和饲养技术。
3.思考题:
(1)家蚕的生命周期包括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2)饲养家蚕的过程中,如何控制温度、湿度、食物等因素?
(3)我国养蚕业的发展历程对经济、社会有哪些影响?
4.创新设计: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设计一种新型的家蚕饲养装置,提高饲养效率和家蚕的生长质量。
5.家长参与:邀请家长参与学生的饲养实践活动,共同观察家蚕的生长过程,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教学内容:
(1)小组讨论:饲养家蚕的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2)分享交流: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设计:
(1)设计一份关于家蚕生物学特征和饲养技术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2.教学内容:
(1)课堂练习:巩固家蚕生物学特征和饲养技术的知识。

生物七年级下北师大版9-2血液循环教案2

生物七年级下北师大版9-2血液循环教案2
自制图片,视频材料,小黑板。
教学方法:
1、创设情景法。
2、多媒体演示法。
3、讲解法,图解法。
4、启发,诱导,参与讨论。
学习方法:
1、小组合作讨论。
2、猜想,阅读,观察,归纳,练习。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自学
学生阅读课本,自学本节内容。
(三)引入
下肢的骨骼肌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被运送到肺部的途径是怎样的?
《血液循环》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血液成分的变化及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血液循环的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
2、通过分析血液循环的血液成分变化,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感悟血液循环过程中蕴藏的生命魅力--生命的高度有序性;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科学观。
下肢产生的二氧化碳如何运送到肺部?
教师:指导谈论并归纳。
板书设计:
(一)血液循环概念:
血液在心脏和全身的血管所组成的密闭管道系统内循环地流动叫做血液循环。
(二)血液循环途径
体循环:起于左心室,止于右心房。
血液变化的部位是:全身毛细血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组织细胞处。
血液成分的变化是: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肺循环:起于右心室,止于左心房。
(3)肺循环的起点、止点及大致路径(或肺循环是由心脏的哪一腔开始?血液流经何处?最后流回心脏的哪一腔?)
(4)在肺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有哪些变化?在何处发生的变化?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归纳。
学生:验证动脉内流动脉血,静脉内流静脉血的结论是否正确?
练习巩固:学生用图片表示出肺循环和体循环。

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九章《9.2.2 心脏》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九章《9.2.2 心脏》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九章《9.2.2心脏》教学设计
量、心率的数据,计算心输出量。

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
的知识框架。

共建知识结构图,完成
练习5.
归纳并构建知识
结构图系。

通过引导,师生
共同总结,帮助
学生理解了知识
与知识之间的联
系,通过分析知
识之间的联系再
次认识到“生物
体结构和功能相
统一的辩证唯物
观点”。

课堂反馈引导学生动手画出心
脏的结构简图。

完成练习6 完成课堂练习知识反馈,检测
学生知识掌握水

课堂拓展小资料:心动周期阅读、聆听让学生了解更多
关于心脏的知识
7.板书设计
8.教学反思与改进
心脏的结构涉及的概念较多,且容易混淆,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本节课以观察为主,设计了大量的学生活动,采用“观察-思考-讨论-总结”教学模式,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思考中理解问题,讨论中解决问题,提供大量生动的动态图、结构图、模型以及实物等直观性较强的学习材料,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乐学勤思,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点。

整堂课在问题的设计上还需要更多地考虑层层递进,在各部分内容的时间安排上也需要适当的调整,教师的语言尽量干净简洁,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思考讨论空间,以及对学生活动的评价不能因为时间的关系就草草结束等等,总之,可能每一节课都存在不同的问题,时时需要改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狮子庙中学七年级生物下册三导五环教学单)
9.2 人体的消化与吸收(一)
制作人: 李红献
【学习目标】(1分钟)
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消化腺的作用。

2.说出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的结构特点。

3.概述食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自主探究】(8分钟)
1我们每天都要从外界摄取大量的食物以满足生长发育、各项生命活动的需要,你们知道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是依靠哪个系统来完成的吗?
2想一想,我们吃的食物直到排出体外都经过那些结构?
【合作交流】(8分钟)
1[观图]:消化系统模式图,描述消化系统的器官组成:
2你知道消化道周围有哪些消化腺吗?它们分泌什么消化液?你能在自己身体上指出它们的部位吗?
3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端。

口腔中有哪些器官呢?它们对食物的消化起什么作用?
4牙齿是人体最坚硬的器官,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牙齿。

书9-7图,了解牙齿的基本结构:
5.讨论龋齿发生的可能原因,说说龋齿形成的过程。

6 [提问]: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有哪些?
这些营养物质中,有些分子小,不需要经过消化就可以直接被吸收,如水、无机盐、维
生素,但蛋白质、淀粉、脂肪等大分子物质不能直接被消化道吸收,它们必须经过消化,由大分子物质变成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才能被消化道吸收。

食物在消化道中被消化,必需要什么物质参与?
[观察]:消化酶的作用示图。

7什么叫消化?你能说出化学性消化与物理性消化有什么本质区别吗?
8消化道的哪些器官具有吸收功能吗?它们分别吸收什么物质?吸收的最主要器官是什么?
9小肠为什么是吸收的主要器官,这与小肠的结构是否有关?观察小肠结构示意图[讨论]:小肠的皱襞、绒毛等结构与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的关系。

【展示点拨】(10分钟)
1消化系统组成: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唾液腺——分泌唾液
肝脏——分泌胆汁
消化腺胰腺——分泌胰液
胃腺——分泌胃液
肠腺——分泌肠液
2构成牙齿的基本物质是牙本质,牙冠的牙本质外有牙釉质,白色,是最坚硬的部分,因此牙齿是最坚硬的器官。

牙齿的中央有牙髓腔,内充满着牙髓,并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

我们常感到牙疼等是触及了牙神经。

3胃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可以暂贮存食物,对食物进行初步的消化。

胃壁有四层结构,从外向内依次是:浆膜(结缔组织膜)、肌肉层、粘膜和粘膜下层。

4食物的消化与消化液中的酶有重要关系。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类有机物,也称为生物催化剂。

它必要在一定的条件下(如适宜的酸碱度、温度)工作。

5消化包括两种形式,刚才我们提到的消化液中的消化酶参与的消化过程,大分子物质被分解成为小分子物质是一种化学性消化。

另一种则是物理性消化,如口腔内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胃的蠕动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等。

6在所有的消化液中,只有胆汁是不具有消化作用的,因为不含消化酶,其作用是使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增加脂肪和脂肪的接触面积,有助于脂肪的消化。

7食物被消化后的营养成分将通过消化道壁进入人体的循环系统,这个过程就叫吸收。

8蛋白质→氨基酸
淀粉→葡萄糖
脂肪→脂肪酸、甘油
9小肠的皱襞、绒毛等结构与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的关系:小肠全长5-7米,小肠的
皱襞、小肠绒毛和每个小肠绒细胞游离面上的1000-3000根微绒毛,使小肠的总吸收面积可达200m2。

小肠的巨大吸收面积有利于提高吸收效率。

小肠的结构特点是和功能相统一的。

3.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消化道由上到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①牙齿的结构:牙釉质呈乳白色,是人体最坚硬的物质;
②龋齿产生原因:细菌把残留在牙缝中的糖类分解成酸,腐蚀牙釉质→牙本质(酸疼)→牙髓(疼痛)。

日常中预防龋齿: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睡前不吃甜食。

▲消化腺:
①唾液腺——分泌唾液流入口腔,含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淀粉
麦芽糖)
②胃 腺——分泌胃液进入胃,含胃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③肠 腺——分泌肠液进入小肠,含多种酶,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④胰 腺——分泌胰液流入小肠,含多种酶,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⑤肝 脏——分泌胆汁储存在胆囊,流入小肠,不含消化酶,能乳化脂肪
▲唾液腺、胰腺、肝脏位于消化道外;胃腺和肠腺位于消化道内。

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

4.食物的消化
▲消化的定义:在消化道内将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消化的方式:
物理性消化:没有酶的参与。

例如: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肠胃的蠕动;胆汁乳化脂肪化学性消化:有酶的参与。

▲酶: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类有机物。

也称为生物催化剂。

5.探究: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
▲课前准备:准备新鲜的馒头(或冷却了的浆糊)、刀片、试管、清水、烧杯、碘液、温度计、热水;组织各探究小组中的一员收集唾液。

▲探究过程:
①提出问题:馒头变甜是否与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以及唾液腺的分泌有关?如果有它们各自起什么作用?馒头变甜是否是淀粉发生了变化?
②做出假设: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头搅拌以及唾液腺的分泌有关;馒头变甜是淀粉发生了变化。

③设计并适时探究实验方案:
唾液淀粉酶
④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

实验中用刀片切碎馒头并搅拌的原因是模拟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

__号与__号对比,证明 。

__号与__号对比,证明 。

__号与__号对比,证明 。

结论是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以及唾液腺的分泌有关;馒头变甜是淀粉发生了变化。

⑤小结反思探究过程,总结失败或成功的需要(表达交流) 6.淀粉、蛋白质、脂肪的化学性消化:
▲由上表看出:消化的最主要场所是小肠;肝胆有问题的人怕吃油腻食物原因是胆汁分泌不正常,影响脂肪消化。

糖类消化始于口腔;蛋白质消化始于胃;脂肪消化只在小肠中进行。

7.营养物质的吸收
▲吸收定义:在消化道内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决定这个功能的结构特点是:①成人小肠一般有5-6米,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②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许多绒毛状突起——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小肠的吸收面积;③小肠绒毛的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小肠绒毛内的吸收途径:
大部分甘油和脂肪酸 毛细淋巴管葡萄糖、氨基酸、水、无机盐维生素、少部分甘油和脂肪酸
毛 细血管血液循环
胃 吸收部分水、无机盐和酒精
大肠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其他部位的吸收:
▲能同时被胃、小肠、大肠吸收的物质主要有水、无机盐。

8.实验:观察小肠结构:实验中要将小肠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清水的作用是使绒毛彼此松散,伸展开来。

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

(狮子庙中学七年级生物下册三导五环教学单)
9.2 人体的消化与吸收(二)
制作人: 李红献
【反馈检测】
1. 细细咀嚼馒头(主要成分是淀粉),味觉是否发生了变化?有新物质产生吗?
2. 是什么原因使淀粉变成了有甜味的糖?
A. 是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

B. 唾液的作用。

[思考题]:
1.消化道的哪些器官可以进行消化作用?
2.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初步消化的部位分别是什么?
3.口腔、胃、小肠内分别有哪些消化液?
4.消化和吸收的最主要场所是哪里?
填空题
1._________是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2._________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

它分泌的_________能促进脂肪的消化。

3.胃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

胃壁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食物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大分子物质不能直接被消化道吸收,它们必须经过_________,由不溶于水的大分子物质变成溶于水的_________物质,才能被消化道吸收。

5.食物的消化与消化液中的酶有重要关系,它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_________能力的_________,也称为生物催化剂。

6.在消化过程中,食物的营养成分通过_________进入_________的过程叫做吸收。

绘图题
1.绘出牙齿的结构示意图,并注明各部分的名称。

2.绘出小肠绒毛结构示意图,注明和消化、吸收相适应的结构和名称。

3.观察图9-1,在图中注出口腔、胃小肠的位置,并回答下列问题.
(1)糖在人体消化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位被逐步消化,参与这一消化的消化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蛋白质在人体消化道的_________部位被逐步消化,参与这一消化的消化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脂肪在人体消化道的_________部位被逐步消化,参与这一消化的消化液和消化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提升】
【课后反思】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