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复习之60个几何定理

合集下载

几何证明:中考数学定理与证明方法

几何证明:中考数学定理与证明方法

几何证明:中考数学定理与证明方法在中学数学中,几何证明是重要的一部分,其目的是通过推理和逻辑推导来证明一个几何定理是否正确。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几何证明中的中考数学定理与证明方法。

一、证明几里呢中考数学基础定理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条底边相等,并且它们所对的两个角也相等。

证明:如图所示,AB=AC,则∠ABC=∠ACB(底角相等)。

又因为三角形ABC是等腰三角形,所以BC=AB。

因此,根据三角形的等角定理,三角形ABC是等腰三角形。

2.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

证明:如图所示,以∠ABC为直角,AC为斜边,则根据勾股定理,有AB²+BC²=AC²。

因此,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

二、证明方法1.反证法:反证法是一种证明方法,它利用假设这个命题不成立来推导出矛盾,从而证明这个命题是正确的。

例如,要证明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可以反证法假设这个三角形不是等边三角形,然后推导出矛盾,从而证明这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归纳法:归纳法是一种证明方法,它利用已知一个命题在某个条件下成立的情况,推导出当这个条件增加到其他情况时,这个命题仍然成立。

例如,可以利用归纳法证明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利用求前n项和加上第n+1项等于前n+1项和的性质,推导出该公式在所有情况下成立。

3.直接证明法:直接证明法是一种直接用已知命题推导而来的证明方法。

例如,要证明两条平行线之间的两个内角或两个外角之和等于180度,可以利用“两平行线之间的交线是一条被切割的平行线”的性质,推导出这个结论。

4.反证加归纳法:反证加归纳法是一种综合利用反证法和归纳法的证明方法,它结合了两种方法的优点。

例如,要证明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是直线距离,可以采用反证法假设存在比直线距离更短的距离,然后利用归纳法推广到所有情况下都成立。

总之,几何证明是中考数学的重要部分,正确运用证明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成绩。

初三数学中考复习3篇

初三数学中考复习3篇

初三数学中考复习第一篇:初三数学中考复习之代数基础代数是初中数学的重要部分,掌握代数知识对中考至关重要。

以下是代数基础的重点知识。

一、代数式代数式是用字母与数的组合表示的数学式子,例如:3x+5、x²+2x-1。

代数式中含有自变量和系数。

自变量就是字母,通常用x,y等表示。

系数就是字母前面的数字,例如:3x中的系数是3。

二、方程方程是等式的一种,它的形式为:ax+b=c,其中a、b、c 是已知数,x是未知数。

方程的解就是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例如:3x+2=5,x=1,x=1就是这个方程的解。

解方程的方法有加减消法、积分消法、代入法和配方法等。

三、函数函数的概念是一个自变量的取值对应一个函数值。

函数由自变量x和函数值y组成,通常用y=f(x)表示。

例如:y=x²-1,当x=2时,y=3。

函数有最大值、最小值、零点、单调性、奇偶性等概念。

四、初中数学常用公式1.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公式:x1、x2 = (-b±√(b²-4ac))/2a2. 数列通项公式:an = a1+(n-1)d3. 平面图形面积公式:(1)三角形面积公式:S=1/2bh(2)矩形面积公式:S=lw(3)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S=bh(4)梯形面积公式:S=1/2(a+b)h以上就是初三数学中考复习之代数基础的知识点,希望同学们认真复习,顺利通过中考。

第二篇:初三数学中考复习之几何基础初中数学中的几何是重要的部分,包含了图形、空间、证明等知识点。

以下是几何基础的知识点。

一、平面几何平面几何包括了线段、角、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圆等图形的分类、性质、判定和计算等。

1. 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中,直角边的平方等于斜边上两条线段平方和。

即:a²+b²=c²。

2. 极角的概念平面直角坐标系原点引一条射线,叫做极轴。

极轴与射线的夹角叫做极角,记作θ。

二、立体几何立体几何包括了立体图形的分类、性质、判定和计算等。

中考数学之平面几何最全总结+经典习题

中考数学之平面几何最全总结+经典习题

平面几何知识要点(一)【线段、角、直线】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4.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

垂直平分线,简称“中垂线”。

定义:经过某一条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中垂线)。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中垂线性质:垂直平分线垂直且平分其所在线段。

垂直平分线定理: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逆定理: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该点叫外心,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角1.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2.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3.对顶角相等。

角的平分线性质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定理1: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定理2: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三角形各内角平分线的交点,该点叫内心,它到三角形三边距离相等。

【平行线】平行线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平行线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平行线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平行线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平行线判定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平行线判定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平行线判定4: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平面几何知识要点(二)【三角形】面积公式:1. 已知三角形底a ,高h ,12S ah =2. 正三角形面积 S=24(a 为边长正三角形)3.已知三角形三边a ,b,c ,则S =(海伦公式) 其中:()2a b c p ++= (周长的一半) 4.已知三角形两边a ,b 及这两边夹角C ,则1sin 2S ab C =. 5.设三角形三边分别为a 、b 、c,内切圆半径为r ,则()2a b c r S ++= 6.设三角形三边分别为a 、b 、c,外接圆半径为R ,则4abc S R =记住★:已知正三角形边长为a ,其外接圆半径为R ,内切圆半径为r ,则有:R = ,r = , 2R r = 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全等三角形性质:如果两三角形全等,那么其对应边,对应角相等.其中对应边除了三角形的边长外,还包括对应高,对应中线,对角平分线.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边边边公理: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 )边角边公理: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模型38 梅涅劳斯定理、塞瓦定理(原卷版)-2023年中考数学重难点解题大招复习讲义-几何模型篇

模型38 梅涅劳斯定理、塞瓦定理(原卷版)-2023年中考数学重难点解题大招复习讲义-几何模型篇

梅涅劳斯定理:任何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各边,都使得三条不相邻线段之积等于另外三条线段之积.当直线交三角形ABC三边所在直线BC、AB、AC于D、E、F点时,则有AE×BD×CF=EB×CD×AF塞瓦定理:塞瓦定理是指在△ABC内任取一点O,延长AO、BO、CO分别交对边于D、E、F,则BD×CE×AF=DC×EA×FB.例题精讲考点一:梅涅劳斯定理【例1】.如图,等边△ABC的边长为2,F为AB中点,延长BC至D,使CD=BC,连接FD交AC于E,则四边形BCEF的面积为.变式训练【变式1-1】.如图,D、E、F内分正△ABC的三边AB、BC、AC均为1:2两部分,AD、BE、CF相交成的△PQR的面积是△ABC的面积的()A.B.C.D.【变式1-2】.梅涅劳斯定理梅涅劳斯(Menelaus)是古希腊数学家,他首先证明了梅涅劳斯定理,定理的内容是:如图(1),如果一条直线与△ABC的三边AB,BC,CA或它们的延长线交于F、D、E三点,那么一定有••=1.下面是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证明该定理的部分过程:证明:如图(2),过点A作AG∥BC,交DF的延长线于点G,则有=.任务:(1)请你将上述材料中的剩余的证明过程补充完整;(2)如图(3),在△ABC中,AB=AC=13,BC=10,点D为BC的中点,点F在AB上,且BF=2AF,CF与AD交于点E,则AE=.考点二:塞瓦定理【例2】.如图:P,Q,R分别是△ABC的BC,CA,AB边上的点.若AP,BQ,CR相交于一点M,求证:.变式训练【变式2-1】.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完成相应任务如图,塞瓦定理是指在△ABC内任取一点O,延长AO,BO,CO分别交对边D,E,F 于,则××=1.任务:(1)当点D,E分别为边BC,AC的中点时,求证:点F为AB的中点;(2)若△ABC为等边三角形,AB=12,AE=4,点D是BC边的中点,求BF的长.【变式2-2】.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完成相应任务塞瓦定理定理内容:如图1,塞瓦定理是指在△ABC内任取一点O,延长AO,BO,CO分别交对边于D,E,F,则.数学意义:使用塞瓦定理可以进行直线形中线段长度比例的计算,其逆定理还可以用来进行三点共线、三线共点等问题的判定方法,是平面几何学以及射影几何学中的一项基本定理,具有重要的作用.任务解决:(1)如图2,当点D,E分别为边BC,AC的中点时,求证:点F为AB的中点;(2)若△ABC为等边三角形(如图3),AB=12,AE=4,点D是BC边的中点,求BF 的长,并直接写出△BOF的面积.1.如图,在△ABC中,M是AC的中点,E是AB上一点,AE=AB,连接EM并延长,交BC的延长线于D,则=()A.B.2C.D.2.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BC、AC上的点,AD与BE相交于点G,若AG:GD =4:1,BD:DC=2:3,则AE:EC的值是()A.B.C.D.3.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F是AD边上一点.射线CF交AB于点E,且,则等于.4.如图,在△ABC中,点D是AB边上的一点,且AD=3BD,连接CD并取CD的中点E,连接BE,若∠ACD=∠BED=45°,且CD=6,则AB的长为.5.如图,在△ABC中,∠ACB=90°,AC=8,BC=16,AD是边BC的中线,过点C 作CE⊥AD于点E,连接BE并延长交AC于点F,则AD的长是,EF的长是.6.如图,△ABC中,D、E是BC边上的点,BD:DE:EC=3:2:1,M在AC边上,CM:MA=1:2,BM交AD、AE于H、G,则BH:HG:GM等于.7.如图,▱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在AB的延长线上任取一点E,连接OE交BC于点F.若AB=a,AD=c,BE=b,则BF=.8.在△ABC中,∠ACB=90°,AC=BC,AM为BC边上的中线,CD⊥AM于点D,CD 的延长线交于点,求的值.9.如图,在△ABC中,M是AC的中点,E、F是BC上的两点,且BE=EF=FC,求BN:NQ:QM的值.10.如图,△ABC中,∠ACB=90°,CD⊥AB于点D,E为BC上一点,AE交CD于点F,EH⊥AB于点H,若CF=2FD,EH=,求CE•BE的值.11.如图,△ABC中,AD⊥BC于点D,E是AB上一点,连接DE,2∠C+∠BDE=180°.(1)求证:∠BDE=2∠CAD;(2)若AC=BD,∠AED=∠ACB,求证BE=2CD;(3)若AE=kBE,BD=mCD,则的值为.(用含m,k的式子表示).12.如图1,Rt△ABC中,∠BAC=90°,AD是中线,BE⊥AD,垂足为E,点F在AD上,∠ACF=∠DBE.(1)求证:∠ABD=∠CFD;(2)探究线段AF,DE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3)如图2,延长BE交CF于点P,AB=AF,求的值.13.如图1,△ABC中,AB=AC,点D在BA的延长线上,点E在BC上,DE=DC,点F 是DE与AC的交点,且DF=FE.(1)图1中是否存在与∠BDE相等的角?若存在,请找出,并加以证明,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求证:BE=EC;(3)若将“点D在BA的延长线上,点E在BC上”和“点F是DE与AC的交点,且DF=FE”分别改为“点D在AB上,点E在CB的延长线上”和“点F是ED的延长线与AC的交点,且DF=kFE”,其他条件不变(如图2).当AB=1,∠ABC=a时,求BE的长(用含k、a的式子表示).14.阅读以下材料,并按要求完成相应的任务.塞瓦(GiovanniCeva,1648~1734)意大利水利工程师,数学家,塞瓦定理载于1678年发表的《直线论》一书,塞瓦定理是指如图1,在△ABC内任取一点O,延长AO,BO,CO分别交对边于D,F,E,则.下面是该定理的部分证明过程:如图2,过点A作BC的平行线分别交BE,CF的延长线于点M,N.则∠N=∠FCB,∠NAF=∠FBC.∴△NAF∽△CBF.∴①.同理可得△NOA∽△COD.∴②.任务一:(1)请分别写出与△MOA,△MEA相似的三角形;(2)写出由(1)得到的比例线段;任务二:结合①②和(2),完成该定理的证明;任务三:如图3,△ABC中,∠ACB=90°,AC=4,BC=3,CD⊥AB,垂足为D,点E 为DC的中点,连接AE并延长,交BC于点F,连接BE并延长,交AC于点G.小明同学自学了上面定理之后解决了如图3所示的问题,并且他用所学知识已经求出了BF与FC的比是25:16,请你直接写出△ECG与△EAG面积的比.15.问题提出如图(1),在△ABC中,AB=AC,D是AC的中点,延长BC至点E,使DE=DB,延长ED交AB于点F,探究的值.问题探究(1)先将问题特殊化.如图(2),当∠BAC=60°时,直接写出的值;(2)再探究一般情形.如图(1),证明(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问题拓展如图(3),在△ABC中,AB=AC,D是AC的中点,G是边BC上一点,=(n<2),延长BC至点E,使DE=DG,延长ED交AB于点F.直接写出的值(用含n的式子表示).16.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3)题数学课上,老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如图1,△ABC中,∠BAC=90°,点D、E在BC上,AD=AB,AB=kBD(其中<k<1)∠ABC=∠ACB+∠BAE,∠EAC的平分线与BC相交于点F,BG⊥AF,垂足为G,探究线段BG与AC的数量关系,并证明.同学们经过思考后,交流了自己的想法:小明:“通过观察和度量,发现∠BAE与∠DAC相等.”小伟:“通过构造全等三角形,经过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到线段BG与AC的数量关系.”……老师:“保留原题条件,延长图1中的BG,与AC相交于点H(如图2),可以求出的值.”(1)求证:∠BAE=∠DAC;(2)探究线段BG与AC的数量关系(用含k的代数式表示),并证明;(3)直接写出的值(用含k的代数式表示).。

初中中考数学的29个性质、定理、公式和解题方式

初中中考数学的29个性质、定理、公式和解题方式

初中中考的29个性质、定理、公式和解题方式1.科学记数法对科学记数法的考查一般有三种形式:1.大数的科学记数法;2.小数的科学记数法;3.结合有效数字的科学记数法.无论是哪种考查形式,其关键点是要确定将原数表示成为a×10n时的a、n值.列表如下:2.3.实数的运算题中,常涉及到以下的运算,在解答此类题时,应先计算每一小项的值,再进行实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加减;②有括号时先计算括号里面的;③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4.幂的运算5.6.7.根式估值时,一般先对根式平方,找出与平方后所得数字相邻的两个开得尽方的整数,然后再对这两个整数进行开方,就可以确定这个根式在哪两个整数之间.例如,估算7在哪两个整数之间时,先对7平方即为7,找出与7相邻的两个开得尽方的整数4和9,因为4<7<9,所以,4<7<9,即2<7<3.8.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适用情形9.分式方程的解题步骤10.11.12.k<0b>0 b<0 b>0 b<0图象经图象经图象经图象经13.k>0第一、三象限而减小而增大S△AOP=|k|2S矩形OAPB=|k|S△APP′=2|k|(P′为P关于原点的对称点)14.a>0 a<0增15.16.17.18.①)②)③)④)⑤) 19.特殊角三角函数值记忆法3(2)图形记忆法如图①、图②所示图①)20.解直角三角形实际应用的常考类型及解题方法在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锐角中,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角叫做仰角,视线在水平线下方的角叫做俯角坡面的铅直高度h 和水平宽度l 的比叫做坡度(坡比),用字母i 表示;坡面与水平线的夹角α叫做坡角.i =tanα=h l一般指以观测者的位置为中心,将正北或正南方向作为起始方向旋转到目标的方向线所成的角(一般指锐角)通常表达成北(南)偏东(西)×度,如图,A 点位于O 点的北偏东30°方向,B 点位于O 点的南偏东60°方向,C 点位于O 点的北偏西45°方向(或西北方向) 1.解直角三角形时,当所求元素不在直角三角形中时,21.平行四边形性质22.矩形性质23.菱形性质24.性质25.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定理圆O的直径垂径定理及其推论定理26.圆切线的性质与判定性质27.图形扇形求弧长扇形求面积28.阴影部分面积的计算29.(1)由正方块组成几何体的三视图的判断步骤(2)几何体主视图俯视图正方体圆柱圆锥球体。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几何辅助线规律总结(共102条)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几何辅助线规律总结(共102条)

初中数学几何辅助线规律线、角、相交线、平行线【规律】1如果平面上有n(n≥2)个点,其中任何三点都不在同一直线上,那么每两点画一条直线,一共可以画出n(n-1)条。

【规律】2平面上的n条直线最多可把平面分成〔n(n+1)+1〕个部分。

【规律】3如果一条直线上有n个点,那么在这个图形中共有线段的条数为n(n-1)条。

【规律】4线段(或延长线)上任一点分线段为两段,这两条线段的中点的距离等于线段长的一半。

【规律】5有公共端点的n条射线所构成的交点的个数一共有n(n-1)个。

【规律】6如果平面内有n条直线都经过同一点,则可构成小于平角的角共有2n(n-1)个。

【规律】7如果平面内有n条直线都经过同一点,则可构成n(n-1)对对顶角。

【规律】8平面上若有n(n≥3)个点,任意三个点不在同一直线上,过任意三点作三角形一共可作出n(n-1)(n-2)个。

【规律】9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平分线所成的角的度数为90°。

【规律】10平面上有n条直线相交,最多交点的个数为n(n-1)个。

【规律】11互为补角中较小角的余角等于这两个互为补角的角的差的一半。

【规律】12当两直线平行时,同位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平行,内错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平行,同旁内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垂直。

【规律】13已知AB∥DE,如图⑴~⑹,规律如下:【规律】14成“8”字形的两个三角形的一对内角平分线相交所成的角等于另两个内角和的一半。

三角形部分【规律】15在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证明线段不等关系时,如果直接证不出来,可连结两点或延长某边构造三角形,使结论中出现的线段在一个或几个三角形中,再利用三边关系定理及不等式性质证题。

注意: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证题时,常通过引辅助线,把求证的量(或与求证有关的量)移到同一个或几个三角形中去然后再证题。

【规律】16三角形的一个内角平分线与一个外角平分线相交所成的锐角,等于第三个内角的一半。

【规律】17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平分线相交所成的钝角等于90o加上第三个内角的一半。

中考数学初中几何定理知识归纳总结

中考数学初中几何定理知识归纳总结

中考数学初中几何定理知识归纳总结初中数学中的几何定理是学习几何学的基础。

通过研究和总结初中几何定理,可以更好地掌握几何学的知识,提高解题的能力。

本文将对中考数学初中几何定理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用于学生复习和备考。

1.三角形定理(1)角平分线定理:三角形内一角的平分线交对边于一点,该点到三角形两边的距离相等。

(2)外角定理: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3)角的大小关系: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之和等于补角,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均相等。

2.相似三角形定理(1)AAA相似定理: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则它们相似。

(2)AA相似定理:两个三角形有两个对应角相等,则它们相似。

(3)边角对应定理:两个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则它们相似。

3.直角三角形定理(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

(2)正弦定理:在任意三角形ABC中,a/sinA = b/sinB = c/sinC。

(3)余弦定理:在任意三角形ABC中,c^2 = a^2 + b^2 - 2abcosC。

4.平行线理论(1)平行线定理:同一平面内,如果一条直线与一组平行线截干在同一边的内角相等,则这条直线与这组平行线平行。

(2)同位角定理:两条平行线被一条横截线截断,所得的同位角相等。

(3)内错角定理:两条平行线被一条横截线截断,所得的内错角互补。

5.圆的性质(1)圆的定义:圆是由与一定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组成的集合。

(2)切线定理:切线与半径垂直。

(3)切割线定理:切线长的平方等于切点到圆心的距离与半径的积。

6.三角形面积公式(1)海伦公式:已知三角形的三个边长a、b、c,其面积S等于√[s(s-a)(s-b)(s-c)],其中s为半周长。

(2)正弦定理求面积:已知三角形的两边a、b,夹角C,其面积S等于absinC/2(3)高度定理:已知三角形的底边长a,高h,其面积S等于ah/2(4)等腰三角形面积: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a,顶角A,其面积S等于a^2*sinA/2通过对上述初中几何定理的归纳总结,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几何学的基础知识,提高解题的能力。

2023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几何模型02—中点—中线—中垂线—中线定理附解析

2023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几何模型02—中点—中线—中垂线—中线定理附解析

中线定理下面的那个点)图1一半,面积是原三角形面积的四分之一。

①连接任意四边形四边的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②连接矩形四边的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菱形。

③连接菱形四边的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矩形。

④连接正方形四边的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以上四边形各中点的连线所得到的四边形的形状其证明的方法是大家学习过程当中的重点与难点,在证明过程当中要明白。

不管是三角形还是四边形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问题转化为三角形内中位线的实际应用,所以在题目条件当中出现边的中点时,我们优先考虑利用三角形中位线来做辅助线。

具体做辅助线的方法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已知三角形两边的中点,可以连接这两个中点构造中位线;已知三角形一边的中点,可以在另一边上取中点,连接两中点构造中位线;已知三角形一边的中点,过中点作其他两边任意一边的平行线可构造相似三角形。

中点四边形是什么样的形状取决于四边形对角线之间的关系,有ABCD ABCD AC BD ABCD AC BD AC BD ABCD AC BD ìÞïïïï=Þïïï^Þíïï禳ï^镲ï镲Þï睚ï镲=ï镲铪ïî四边形中点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对角线中点四边形是菱形四边形对角线中点四边形是矩形四边形对角线中点四边形是正方形梯形中位线—1.定义:连接梯形两腰中点的线段叫做梯形的中位线。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上底和下底,其长度为上、下底长度和的一半,可将梯形旋转180°、将其补齐为平行四边形后易证。

其逆定理正确与否与上相仿。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注意:(1)要把三角形的中位线与三角形的中线区分开。

三角形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中考数学复习几何专题复习教案1

中考数学复习几何专题复习教案1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六几何(一)【教学笔记】题型一:图像的几何变换1、主视图、左视图、府视图2、图形旋转、折叠3、求最短途径问题题型二:平面几何根底1、平行线、相交线题型三:三角形(全等、相像、三角函数)1、勾股定理1、题型一:图像的几何变换【例1】(2016•资阳)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纸盒的外外表绽开图,则这个正方体是( )A .B .C .D .【解答】解:∵由图可知,实心圆点及空心圆点肯定在紧相邻的三个侧面上,∴C 符合题意. 故选C .【例2】(2015•资阳)如图1是一个圆台,它的主视图是 ( ) A . B . C . D . 解:B .【例3】(2015达州)如图,直径AB 为12的半圆,绕A 点逆时针旋转60°,此时点B 旋转到点B ′,则图中阴影局部的面积是( ) A .12π B.24π C.6π D.36π【例4】(2014年四川资阳)如图,在Rt△ABC 中,∠BAC=90°.假如将该三角形绕点A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AB 1C 1的位置,点B 1恰好落在边BC 的中点处.那么旋转的角度等于( )A .55°B . 60°C . 65°D . 80°解答:∵在Rt△ABC 中,∠BAC=90°,将该三角形绕点A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AB 1C 1的位置,点B 1恰好落在边BC 的中点处,∴AB 1=BC ,BB 1=B 1C ,AB=AB 1,∴BB 1=AB=AB 1,∴△ABB 1是等边三角形,∴∠BAB 1=60°,∴旋转的角度等于60°.故选:B .【例5】(2015自贡)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4,AD=6,E 是AB 边的中点,F 是线段BC 上的动点,将△EBF 沿EF 所在直线折叠得到△EB′F,连接B′D,则B ′D 的最小值是( )A .2102-B .6C .2132-D .4解析:【课后练习】1、(2014年四川资阳)下列立体图形中,俯视图是正方形的是( )A .B .C .D .解答: 解;A 、的俯视图是正方形,故A 正确;2、(2015内江)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 的面积为12,△ABE 是等边三角形,点E 在正方形ABCD 内,在对角线AC 上有一点P ,使PD +PE 的和最小,则这个最小值为( B ) A 3 B .3.6 D 6解:连接BD,及AC交于点F.∵点B及D关于AC对称,∴PD=PB,∴PD+PE=PB+PE=BE最小.∵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12,∴AB=23=BE3、(2015甘孜州)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为()A. B. C. D.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A错误;B、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B正确;C、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C错误;D、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D错误.故选B.4、(2015遂宁)在正方形、矩形、菱形、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中,其中中心对称图形的个数是( C )A.2 B.3 C.4 D.5解: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而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中心对称图形的有4种.5、(2015泸州)如图,在△ABC中,AB=AC,BC=24,tanC=2,假如将△ABC沿直线l 翻折后,点B落在边AC的中点E处,直线l及边BC交于点D,那么BD的长为( A )A.13 B.152C.272D.12解:过点A作AQ⊥BC于点Q,∵AB=AC,BC=24,tanC=2,∴A Q/QC=2,QC=BQ=12,∴A Q=24,∵将△ABC沿直线l翻折后,点B落在边AC的中点处,过E点作EF⊥BC于点F,设BD=x,则DE=x,∴DF=24-x-6=18-x,∴x2=(18-x)2+122,得:x=13,则BD=13.故选A.6、(2015绵阳)如图,D是等边△ABC边AB上的一点,且AD:DB=1:2,现将△ABC折叠,使点C及D重合,折痕为EF,点E,F分别在AC和BC上,则CE:CF=( B )A.34B.45C.56D.677、(2015广元)如图,把RI△ABC放在直角坐标系内,其中∠CAB=90°,BC=5.点A、B的坐标分别为(1,0)、(4,0).将△ABC沿x轴向右平移,当点C落在直线26y x=-上时,线段BC扫过的面积为( C )A.4 B.8 C.16 D.82解:∵∠CAB=90°,BC=5,点A、B的坐标分别为(1,0)、(4,0),∴AC=4,当点C落在直线y=2x﹣6上时,如图,∴四边形BB'C'C是平行四边形,∴A'C'=AC=4,把y=4代入直线y=2x﹣6,解得x=5,即OA'=5,∴AA'=BB'=4,∴平行四边形BB'C'C的面积=BB' ×A'C'=44=16;故答案为:16.8、(2015成都)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13,AD=4,将平行四边形ABCD沿AE翻折后,点B恰好及点C重合,则折痕AE的长为_______.试题分析:点B恰好及点C重合,且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依据翻折的性质,则AE⊥BC,BE=CE=2,在Rt△ABE中,.故答案为:3.由勾股定理得9、(2015达州)如图,将矩形ABCD沿EF折叠,使顶点C恰好落在AB边的中点C′上,点D落在D′处,C′D′交AE于点M.若AB=6,BC=9,则AM的长为.10、(2015内江)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C=90°,E为CD上一点,分别以EA,EB为折痕将两个角(∠D,∠C)向内折叠,点C,D恰好落在AB边的点F处.若AD=2,BC=3,则EF的长为.11、(2015宜宾)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及x轴、y轴分别相交于点A、B,将△AOB沿直线AB翻折,得△ACB.若C(32,32),则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12、(2015凉山州)菱形ABCD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顶点B(2,0),∠DOB=60°,点P是对角线OC上一个动点,E(0,﹣1),当EP+BP最短时,点P的坐标为.13、(2015绵阳)如图,在等边△ABC内有一点D,AD=5,BD=6,CD=4,将△ABD绕A 点逆时针旋转,使AB及AC重合,点D旋转至点E,则∠CDE的正切值为.14、(2015攀枝花)如图,在边长为2的等边△ABC中,D为BC的中点,E是AC边上一点,则BE+DE的最小值为.15、(2015乐山)如图,已知A (23,2)、B (23,1),将△AOB 围着点O 逆时针旋转,使点A 旋转到点A′(﹣2,23)的位置,则图中阴影局部的面积为 .16、(2015南充)(10分)如图,点P 是正方形ABCD 内一点,点P 到点A 、B 和D 的间隔 分别为1,22,10,△ADP 沿点A 旋转至△ABP ′,连结PP ′,并延长AP 及BC 相交于点Q .(1)求证:△APP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求∠BPQ 的大小;(3)求CQ 的长.17、(2015自贡)(14分)在△ABC 中,AB=AC=5,cos∠ABC=53,将△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得到△A 1B 1C .(1)如图①,当点B 1在线段BA 延长线上时.①求证:BB 1∥CA 1;②求△AB 1C 的面积;(2)如图②,点E 是BC 边的中点,点F 为线段AB 上的动点,在△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过程中,点F 的对应点是F 1,求线段EF 1长度的最大值及最小值的差.题型二:平面几何根底【例1】(2015资阳)如图,已知AB ∥CD ,∠C =70°,∠F =30°,则∠A 的度数为( C ) A .30° B.35° C.40° D.45°【例2】(2015广安)如图,半径为r 的⊙O 分别绕面积相等的等边三角形、正方形和圆用一样速度匀速滚动一周,用时分别为1t 、2t 、3t ,则1t 、2t 、3t 的大小关系为 .解:设面积相等的等边三角形、正方形和圆的面积为3.14,等边三角型的边长为a≈2, 等边三角形的周长为6;正方形的边长为b≈1.7,正方形的周长为1.7×4=6.8; 圆的周长为3.14×2×1=6.28,∵6.8>6.28>6,∴t 2>t 3>t 1.【例3】(2016•资阳)如图,AC 是正五边形ABCDE 的一条对角线,则∠ACB= 36° .【解答】解:正多边形内角和;∵五边形ABCDE是正五边形,∴∠B=108°,AB=CB,∴∠ACB=(180°﹣108°)÷2=36°;故答案为:36°.【课后练习】1、(2015内江)如图,在△ABC中,AB=AC,BD平分∠ABC交AC于点D,AE∥BD交CB的延长线于点E.若∠E=35°,则∠BAC的度数为()A.40° B.45° C.60° D.70°2、(2015凉山州)如图,将一块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当∠2=38°时,∠1=()m]A.52° B.38° C.42° D.60°3、(2015泸州)如图,AB∥CD,CB平分∠ABD.若∠C=40°,则∠D的度数为()A.90° B.100° C.110° D.120°4、(2015成都)如图,直线m∥n,△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AC=90°,则∠1=________度.5、(2015遂宁)下列命题:①对角线相互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②点G是△ABC的重心,若中线AD=6,则AG=3;③若直线y kx b=+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则k<0,b>0;④定义新运算:a*b=22a b-,若(2x)*(x﹣3)=0,则x=1或9;⑤抛物线2243y x x=-++的顶点坐标是(1,1).其中是真命题的有(只填序号)6、(2015宜宾)如图,A B∥CD,AD及BC交于点E.若∠B=35°,∠D=45°,则∠AEC= .[来7、(2015绵阳)如图,AB∥CD,∠CDE=119°,GF交∠DEB的平分线EF于点F,∠AGF=130°,则∠F= .题型三:三角形(全等、相像、三角函数)【例1】(2016•资阳)如图6,在△ABC中,∠ACB=90º,AC=BC=1,E、F为线段AB 上两动点,且∠ECF=45°,过点E、F分别作BC、AC的垂线相交于点M,垂足分别为H、G.现有以下结论:①AB=2;②当点E及点B重合时,MH=12;③AF+BE=EF;④MG•MH=12,其中正确结论为( C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解答:①由题意知,△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故①正确;②如图1,当点E及点B重合时,点H及点B重合,∴MB⊥BC,∠MBC=90°,∵MG⊥AC,∴∠MGC=90°=∠C=∠MBC,∴MG∥BC,四边形MGCB是矩形,∴MH=MB=CG,∵∠FCE=45°=∠ABC,∠A=∠ACF=45°,∴CE=AF=BF,∴FG是△ACB 的中位线,∴GC=AC=MH,故②正确;③如图2所示,∵AC=BC,∠ACB=90°,∴∠A=∠5=45°.将△ACF顺时针旋转90°至△BCD,则CF=CD,∠1=∠4,∠A=∠6=45°;BD=AF;∵∠2=45°,∴∠1+∠3=∠3+∠4=45°,∴∠DCE=∠2.在△ECF和△ECD中,,∴△ECF≌△ECD(SAS),∴EF=DE.∵∠5=45°,∴∠EBD=90°,∴DE2=BD2+BE2,即EF2=AF2+BE2,故③错误;④∵∠7=∠1+∠A=∠1+45°=∠1+∠2=∠ACE,∵∠A=∠5=45°,∴△ACE∽△BFC,∴AE/BC=,∴A E•BF=AC•BC=1,由题意知四边形CHMG是矩形,∴MG∥BC,MH=CG ,MH∥AC,∴=;=,即=;=,∴MG=AE;MH=BF ,∴MG•MH=AE×BF=AE•BF=AC•BC=,故④正确.故选:C.【例2】(2016•资阳)如图5,透亮的圆柱形容器(容器厚度忽视不计)的高为12cm,底面周长为10cm,在容器内壁离容器底部3 cm的点B处有一饭粒,此时一只蚂蚁正好在容器外壁,且离容器上沿3 cm的点A处,则蚂蚁吃到饭粒需爬行的最短途径是()图5 A.13cm B.261cm C.61cm D.234cm考点:平面绽开-最短途径问题..解答:解:如图:∵高为12cm,底面周长为10cm,在容器内壁离容器底部3cm的点B处有一饭粒,此时蚂蚁正好在容器外壁,离容器上沿3cm及饭粒相对的点A处,∴A′D=5cm,BD=12﹣3+AE=12cm,∴将容器侧面绽开,作A关于EF的对称点A′,连接A′B,则A′B即为最短间隔,A′B===13(Cm).故选:A.【例3】(2016•资阳)如图,在等腰直角△ABC中,∠ACB=90°,CO⊥AB于点O,点D、E分别在边AC、BC上,且AD=CE,连结DE交CO于点P,给出以下结论:①△DO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②∠CDE=∠COE;③若AC=1,则四边形CEOD的面积为;④AD2+BE2﹣2OP2=2DP•PE,其中全部正确结论的序号是①②③④.【解答】解:①正确.如图,∵∠ACB=90°,AC=BC,CO⊥AB∴AO=OB=OC,∠A=∠B=∠ACO=∠BCO=45°,在△ADO和△CEO中,,∴△ADO≌△CEO,∴DO=OE,∠AOD=∠COE,∴∠AOC=∠DOE=90°,∴△DO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故①正确.②正确.∵∠DCE+∠DOE=180°,∴D、C、E、O四点共圆,∴∠CDE=∠COE,故②正确.③正确.∵AC=BC=1,∴S△A B C=×1×1=,S四边形D C E O =S△D O C+S△C E O=S△C D O+S△A D O=S△A O C=S△A B C=,故③正确.④正确.∵D、C、E、O四点共圆,∴OP•PC=DP•PE,∴2OP2+2DP•PE=2OP2+2OP•PC=2OP(OP+PC)=2OP•OC,∵∠OEP=∠DCO=∠OCE=45°,∠POE=∠COE,∴△OPE∽△OEC,∴=,∴OP•OC=OE2,∴2OP2+2DP•PE=2OE2=DE2=CD2+CE2,∵CD=BE,CE=AD,∴AD2+BE2=2OP2+2DP•PE,∴AD2+BE2﹣2OP2=2DP•PE.故④正确.【例4】(2016•资阳)在Rt△ABC中,∠C=90°,Rt△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到Rt△ADE的位置,点E在斜边AB上,连结BD,过点D作DF⊥AC于点F.(1)如图1,若点F及点A重合,求证:AC=BC;(2)若∠DAF=∠DBA,①如图2,当点F在线段CA的延长线上时,推断线段AF及线段BE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②当点F在线段CA上时,设BE=x,请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线段AF.【解答】解:(1)由旋转得,∠BAC=∠BAD,∵DF⊥AC,∴∠CAD=90°,∴∠BAC=∠BAD=45°,∵∠ACB=90°,∴∠ABC=45°,∴AC=CB,(2)①由旋转得,AD=AB,∴∠ABD=∠ADB,∵∠DAF=∠ABD,∴∠DAF=∠ADB,∴AF∥BB,∴∠BAC=∠ABD,∵∠ABD=∠FAD由旋转得,∠BAC=∠BAD,∴∠FAD=∠BAC=∠BAD=×180°=60°,由旋转得,AB=AD,∴△ABD是等边三角形,∴AD=BD,在△AFD和△BED中,,∴△AFD≌△BED,∴AF=BE,②如图,由旋转得,∠BAC=∠BAD,∵∠ABD=∠FAD=∠BAC+∠BAD=2∠BAD,由旋转得,AD=AB,∴∠ABD=∠ADB=2∠BAD,∵∠BAD+∠ABD+∠ADB=180°,∴∠BAD+2∠BAD+2∠BAD=180°,∴∠BAD=36°,设BD=x,作BG平分∠ABD,∴∠BAD=∠GBD=36°∴AG=BG=BC=x,∴DG=AD﹣AG=AD﹣BG=AD﹣BD,∵∠BDG=∠ADB,∴△BDG∽△ADB,∴.∴,∴,∵∠FAD=∠EBD,∠AFD=∠BED,∴△AFD∽△BED,∴,∴AF==x.【课后练习】1、(2015成都)如图,在△ABC中,DE//BC,AD=6,BD=3,AE=4,则EC的长为()A.1 B.2 C.3 D.42、(2015达州)如图,△ABC中,BD平分∠ABC,BC的中垂线交BC于点E,交BD于点F,连接CF.若∠A=60°,∠ABD=24°,则∠ACF的度数为()A.48° B.36° C.30° D.24°3、(2015遂宁)如图,在△ABC中,AC=4cm,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N,△BCN的周长是7cm,则BC的长为()A.1cm B.2cm C.3cm D.4cm4、(2015宜宾)如图,△OAB及△OCD是以点O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相像比为1:2,∠OCD=90°,CO=CD.若B(1,0),则点C的坐标为()A.(1,2) B.(1,1) C.(2,2) D.(2,1)5、(2015泸州)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2),B(32,32),动点C 在x轴上,若以A、B、C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则点C的个数为()A.2 B.3 C.4 D.56、(2015眉山)如图,A.B是双曲线上的两点,过A点作AC⊥x轴,交OB 于D 点,垂足为C .若△ADO 的面积为1,D 为OB 的中点,则k 的值为( )A .34B .38C .3D .47、(2015眉山)如图,AD ∥BE ∥CF ,直线l 1、l 2这及三条平行线分别交于点A 、B 、C和点D 、E 、F .已知AB =l ,BC =3,DE =2,则EF '的长为( )A .4B .5C .6D .88、(2015绵阳)如图,D 是等边△ABC 边AB 上的一点,且AD :DB =1:2,现将△ABC 折叠,使点C 及D 重合,折痕为EF ,点E ,F 分别在AC 和BC 上,则CE :CF =( )A .34B .45C .56D .67 9、(2015绵阳)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E ,∠CBD =90°,BC =4,BE =ED =3,AC =10,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 )A .6B .12C .20D .2410、(2015绵阳)如图,在△ABC 中,∠B 、∠C 的平分线BE ,CD 相交于点F ,∠ABC =42°,∠A =60°,则∠BFC =( )A .118° B.119° C.120° D.121°11、(2015广安)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方程27100x x -+=的两根,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A.12 B.9 C.13 D.12或912、(2015甘孜州)如图,在△ABC中,∠B=40°,∠C=30°,延长BA至点D,则∠CAD 的大小为()A.110° B.80° C.70° D.60°13、(2015乐山)如图,1l∥2l∥3l,两条直线及这三条平行线分别交于点A、B、C和D、E、F.已知,则DEDF的值为()A.32B.23C.25D.3514、(2015成都)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13,AD=4,将平行四边形ABCD 沿AE翻折后,点B恰好及点C重合,则折痕AE的长为________.15、(2015南充)如图,点D在△ABC边BC的延长线上,CE平分∠ACD,∠A=80°,∠B=40°,则∠ACE的大小是度.16、(2015自贡)将一副三角板按图叠放,则△AOB及△DOC的面积之比等于.17、(2015宜宾)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BPC是等边三角形,BP、CP的延长线分别交AD于点E、F,连结BD、DP,BD及CF相交于点H.给出下列结论:①△ABE≌△DCF;②;③2DP PH PB=⋅;④.其中正确的是.(写出全部正确结论的序号)18、(2015宜宾)如图,在菱形ABCD中,点P是对角线AC上的一点,PE⊥AB于点E.若PE=3,则点P到AD的间隔为.19、(2015宜宾)如图,AB∥CD,AD及BC交于点E.若∠B=35°,∠D=45°,则∠AEC= .20、(2015凉山州)在▱ABCD中,M,N是AD边上的三等分点,连接BD,MC相交于O点,则S△MOD :S△COB= .21、(2015泸州)如图,在矩形ABCD中,BC=2AB,∠ADC的平分线交边BC于点E,AH⊥DE于点H,连接CH并延长交边AB于点F,连接AE交CF于点O.给出下列命题:①∠AEB=∠AEH;②DH=22EH;③HO=12AE;④BC﹣BF=2EH.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填上全部正确命题的序号).22、(2015眉山)如图,以△ABC的三边为边分别作等边△ACD、△ABE、△BCF,则下列结论:①△EBF≌△DFC;②四边形AEFD为平行四边形;③当AB=AC,∠BAC=1200时,四边形AEFD是正方形.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___.(请写出正确结论的番号).23、(2015绵阳)如图,在等边△ABC内有一点D,AD=5,BD=6,CD=4,将△ABD绕A 点逆时针旋转,使AB及AC重合,点D旋转至点E,则∠CDE的正切值为.24、(2015广元)一个等腰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为2m 、5cm .则它的周长为________cm . 25、(2015巴中)如图,在△ABC 中,AB =5,AC =3,AD 、AE 分别为△ABC 的中线和角平分线,过点C 作CH ⊥AE 于点H ,并延长交AB 于点F ,连结DH ,则线段DH 的长为 . 26、(2015巴中)若a 、b 、c 为三角形的三边,且a 、b 满意229(2)0a b -+-=,则第三边c 的取值范围是 .27、(2015攀枝花)如图,在边长为2的等边△ABC 中,D 为BC 的中点,E 是AC 边上一点,则BE +DE 的最小值为 .28、(2015乐山)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 中,AB=AC ,DE 垂直平分AB ,已知∠ADE=40°,则∠DBC= °.29、(2015乐山)(10分)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 沿对角线BD 折叠,使点A 落在平面上的F 点处,DF 交BC 于点E .(1)求证:△DCE≌△BFE;(2)若CD=2,∠ADB=30°,求BE 的长.30、(2015南充)(8分)如图,矩形纸片ABCD ,将△AMP 和△BPQ 分别沿PM 和PQ 折叠(AP >AM ),点A 和点B 都及点E 重合;再将△CQD 沿DQ 折叠,点C 落在线段EQ 上点F 处.(1)推断△AMP ,△BPQ ,△CQD 和△FDM 中有哪几对相像三角形?(不需说明理由)(2)假如AM =1,sin ∠DMF =53,求AB 的长.31、(2015南充)(8分)如图,△ABC 中,AB =AC ,AD ⊥BC ,CE ⊥AB ,AE =CE . 求证:(1)△AEF ≌△CEB ;(2)AF =2CD .32、(2015内江)(本小题满分9分)如图,将▱ABCD 的边AB 延长至点E ,使AB =BE ,连接DE ,EC ,DE 交BC 于点O .(1)求证:△ABD ≌△BEC ;(2)连接BD ,若∠BOD =2∠A ,求证:四边形BECD 是矩形.33、(2015广安)(6分)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将△BCD沿BD翻折,使点C落在点E处,BE和AD相交于点O,求证:OA=OE.解析:∵AD∥BC ∴∠CBD=∠ADB又∵∠EBD=∠CBD∴∠EBD=∠ADB∴OB=OD∵BC=BE AD=BC ∴BE=AD∴AD-OD=BE-OB∴OA=OE34、(2015巴中)(10分)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及BD相交于点O,MN过点O且及边AD、BC分别交于点M和点N.(1)请你推断OM和ON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过点D作DE∥AC交BC的延长线于点E,当AB=6,AC=8时,求△BDE的周长.。

模型26 圆幂定理(原卷版)-2023年中考数学重难点解题大招复习讲义-几何模型篇

模型26 圆幂定理(原卷版)-2023年中考数学重难点解题大招复习讲义-几何模型篇

1.弦切角定理(1)弦切角:顶点在圆上,一边和圆相交,另一边和圆相切的角叫做弦切角.(2)弦切角定理:弦切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夹的弧的圆心角的度数的一半.如图所示,直线PT切圆O于点C,BC、AC为圆O的弦,则有∠PCA=∠PBC(∠PCA为弦切角).2、相交弦定理【结论1】如图,⊙O中,弦AB、CD相交于点P,半径为r,则①AP·BP=CP·DP,②AP·BP=CP·DP=r2-OP2.3、切割线定理【结论2】如图,PBC是⊙O的一条割线,PA是⊙O的一条切线,切点为A,半径为r,则①PA2=PB·PC,②PA2=PB·PC=PO2-r24、割线定理【结论3】如图,PAB、PCD是⊙O的两条割线,半径为r,则①PA·PB=PC·PD②PA·PB=PC·PD=OP2-r2口诀:从两线交点处引出的共线线段的乘积相等例题精讲考点一:相交弦定理【例1】.已知:如图弦AB经过⊙O的半径OC的中点P,且AP=2,PB=3,则是⊙O的半径等于()A.B.C.D.变式训练【变式1-1】.如图,⊙O的弦AB、CD相交于点E,若CE:BE=2:3,则AE:DE=.【变式1-2】.如图,在⊙O的内接四边形ABCD中,AC⊥BD,CA=CB,过点A作AC的垂线交CD的延长线于点E,连结BE.若cos∠ACB=,则的值为.考点二:弦切角定理【例2】.如图,割线PAB过圆心O,PD切⊙O于D,C是上一点,∠PDA=20°,则∠C的度数是度.变式训练【变式2-1】.如图,已知∠P=45°,角的一边与⊙O相切于A点,另一边交⊙O于B、C两点,⊙O的半径为,AC=,则AB的长度为()A.B.6C.D.5【变式2-2】.如图,BP是⊙O的切线,弦DC与过切点的直径AB交于点E,DC的延长线和切线交于点P,连接AD,BC.若DE=DA=,BC=2,则线段CP的长为.考点三:切割线定理【例3】.如图,直线PA过半圆的圆心O,交半圆于A,B两点,PC切半圆与点C,已知PC=3,PB=1,则该半圆的半径为.变式训练【变式3-1】.如图,Rt△ABC中,∠C=90°,O为AB上一点,以O为圆心,OA为半径作圆O与BC相切于点D,分别交AC、AB于E、F,若CD=2CE=4,则⊙O的直径为()A.10B.C.5D.12【变式3-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以AB为直径的半圆O经过点C,D.AC与BD相交于点E,CD2=CE•CA,分别延长AB,DC相交于点P,PB=BO,CD=2.则BO的长是.【变式3-3】.如图,在Rt△ABC中,∠C=90°,BE平分∠ABC交AC于点E,点D在AB上,DE⊥EB.(1)求证:AC是△BDE的外接圆的切线;(2)若,求BD的长.考点四:割线定理【例4】.如图,过点P作⊙O的两条割线分别交⊙O于点A、B和点C、D,已知PA=3,AB=PC=2,则PD的长是()A.3B.7.5C.5D.5.5变式训练【变式4-1】.如图,P是圆O外的一点,点B、D在圆上,PB、PD分别交圆O于点A、C,如果AP=4,AB=2,PC=CD,那么PD=.【变式4-2】.已知直角梯形ABCD的四条边长分别为AB=2,BC=CD=10,AD=6,过B、D两点作圆,与BA的延长线交于点E,与CB的延长线交于点F,则BE﹣BF的值为.1.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AB为⊙O的直径,CM切⊙O于点C,∠BCM=60°,则∠B的正切值是()A.B.C.D.2.如图,从圆外一点P引圆的切线PA,点A为切点,割线PDB交⊙O于点D、B.已知PA=12,PD=8,则S△ABP:S△DAP=.3.如图,在△ABC中,AB=AC,∠C=72°,⊙O过AB两点且与BC切于B,与AC交于D,连接BD,若BC=﹣1,则AC=.4.如图,⊙O的直径AB=8,将弧BC沿弦BC折叠后与∠ABC的角平分线相切,则△ABC 的面积为.5.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BAC=45°,AD⊥BC于点D,延长AD交⊙O于点E,若BD=4,CD=1,则DE的长是.6.如图,已知AC=AB,AD=5,DB=4,∠A=2∠E.则CD•DE=.7.如图:BE切⊙O于点B,CE交⊙O于C,D两点,且交直径于AB于点P,OH⊥CD于H,OH=5,连接BC、OD,且BC=BE,∠C=40°,劣弧BD的长是.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经过点A(4,3),点B与点C在y轴上,点B与原点O重合,且AB=AC,AC与⊙O交于点D,延长AO与⊙O交于点E,连接CE、DE 与x轴分别交于点G、F,则tan∠DFO=,tan∠A=.9.如图,在△ABC中,AB=AC,⊙O是△ABC的外接圆,CD是⊙O的切线,C为切点,且CD=CB,连接AD,与⊙O交于点E.(1)求证AD=AB;(2)若AE=5,BC=6,求⊙O的半径.10.如图,△ABC是⊙O的内接三角形,CD是⊙O的直径,AB⊥CD于点E,过点A作⊙O 的切线交CD的延长线于点F,连接FB.(1)求证:FB是⊙O的切线.(2)若AC=4,tan∠ACD=,求⊙O的半径.11.如图,正方形ABCD内接于⊙O,点E为AB的中点,连接CE交BD于点F,延长CE 交⊙O于点G,连接BG.(1)求证:FB2=FE•FG;(2)若AB=6,求FB和EG的长.12.如图,⊙O的割线PBA交⊙O于A、B,PE切⊙O于E,∠APE的平分线和AE、BE 分别交于C、D,PE=4,PB=4,∠AEB=60°.(1)求证:△PDE∽△PCA;(2)试求以PA、PB的长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3)求⊙O的面积.(答案保留π)13.如图,圆O上有A,B,C三点,AC是直径,点D是的中点,连接CD交AB于点E,点F在AB延长线上,且FC=FE.(1)求证:CF是圆O的切线;(2)若,BE=2,求圆O的半径和DE•EC的值.14.如图,AB为⊙O的直径,点P在AB的延长线上,点C在⊙O上,且PC2=PB•PA.(1)求证:PC是⊙O的切线;(2)已知PC=20,PB=10,点D是的中点,DE⊥AC,垂足为E,DE交AB于点F,求EF的长.15.已知:如图,PF是⊙O的切线,PE=PF,A是⊙O上一点,直线AE、AP分别交⊙O 于B、D,直线DE交⊙O于C,连接BC,(1)求证:PE∥BC;(2)将PE绕点P顺时针旋转,使点E移到圆内,并在⊙O上另选一点A,如图2.其他条件不变,在图2中画出完整的图形.此时PE与BC是否仍然平行?证明你的结论.16.已知△ABC是⊙O的内接三角形,∠BAC的平分线与⊙O相交于点D,连接DB.(1)如图①,设∠ABC的平分线与AD相交于点I,求证:BD=DI;(2)如图②,过点D作直线DE∥BC,求证:DE是⊙O的切线;(3)如图③,设弦BD,AC延长后交⊙O外一点F,过F作AD的平行线交BC的延长线于点G,过G作⊙O的切线GH(切点为H),求证:FG=HG.17.【提出问题】小聪同学类比所学的“圆心角“与“圆周角”的概念,将顶点在圆内(顶点不在圆心)的角命名为圆内角.如图1中,∠AEC,∠BED就是圆内角,所对的分别是、,那么圆内角的度数与所对弧的度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解决问题】小聪想到了将圆内角转化为学过的两种角,即圆周角、圆心角,再进一步解决问题:解:连接BC,OA,OC,OB,OD.如图2,在△BCE中,∠AEC=∠EBC+∠ECB∵∠EBC=∠AOC,∠ECB=∠BOD∴∠AEC=∠AOC+∠BOD=(∠AOC+∠BOD)即:∠AEC的度数=(的度数+的度数)(1)如图1,在⊙O中,弦AB、CD相交于点E,若弧的度数是65°,弧的度数是40°,则∠AED的度数是.【类比探究】顶点在圆外且两边与圆相交的角,命名为圆外角.(2)如图3,在⊙O中,弦AB,CD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试探索圆外角∠E的度数与它所夹的两段弧、的度数之间的关系.【灵活运用】(3)如图4,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A(,1)在⊙O上,⊙O与y轴正半轴交于点B,点C,点D是线段OB上的两个动点,满足AC=AD.AC,AD的延长线分别交⊙O 于点E、F.延长FE交y轴于点G,试探究∠FGO的度数是否变化.若不变,请求出它的度数;若变化,请说明理由.。

初中数学中考常用几何公式定理大全

初中数学中考常用几何公式定理大全

初中数学中考常用几何公式定理大全初中数学中考常用几何公式定理大全1、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L=(a+b)÷2 S=L×h2、(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如果ad=bc,那么a:b=c:d3、 (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4、(3)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d+…+n≠0),那么(a+c+…+m)/(b+d+…+n)=a/b5、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6、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7、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8、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9、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10、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11、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12、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13、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14、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15、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16、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17、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18、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9、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

初中数学几何定理公式大全汇总

初中数学几何定理公式大全汇总

初中数学几何定理公式大全汇总初中数学几何定理公式大全汇总。

本文旨在让学生了解初中数学中的初中数学几何定理、初中数理勾股定理等知识点概念,最后灵活运用到中考当中。

另外初中数学网也为大家准备了初中数学几何定理、初中数学的...初中数学几何定理公式大全汇总。

本文旨在让学生了解初中数学中的初中数学几何定理、初中数理勾股定理等知识点概念,最后灵活运用到中考当中。

另外初中数学网也为大家准备了初中数学几何定理、初中数学的几何题等复习资料。

初中常用的定理(公理)大全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93 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94 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95 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96 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97 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8 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10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10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10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10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0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10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109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条直线110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111推论1 ①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②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③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112推论2 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113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114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115推论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116定理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117推论1 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118推论2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119推论3 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120定理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121①直线L和⊙O相交 d﹤r②直线L和⊙O相切 d=r③直线L和⊙O相离 d﹥r122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123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124推论1 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125推论2 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126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127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128弦切角定理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129推论如果两个弦切角所夹的弧相等,那么这两个弦切角也相等130相交弦定理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131推论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132切割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133推论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134如果两个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135①两圆外离 d﹥R+r ②两圆外切 d=R+r③两圆相交 R-r﹤d﹤R+r(R﹥r)④两圆内切 d=R-r(R﹥r) ⑤两圆内含d﹤R-r(R﹥r)136定理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137定理把圆分成n(n≥3):⑴依次连结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n边形⑵经过各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外切正n边形138定理任何正多边形都有一个外接圆和一个内切圆,这两个圆是同心圆139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n-2)×180°/n140定理正n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n边形分成2n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141正n边形的面积Sn=pnrn/2 p表示正n边形的周长142正三角形面积√3a/4 a表示边长143如果在一个顶点周围有k个正n边形的角,由于这些角的和应为360°,因此k×(n-2)180°/n=360°化为(n-2)(k-2)=4144弧长计算公式:L=n∏R/180145扇形面积公式:S扇形=n∏R/360=LR/2(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中考数学必背几何定理

中考数学必背几何定理

中考数学必背几何定理
中考数学必背几何定理
1。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2。

对顶角相等。

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4。

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5。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6。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

7。

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8。

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及其逆定理。

9。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垂线段相等。

10。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或两组对边分别相等、或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1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12。

菱形性质:四条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13。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相等。

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14。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
23。

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割线定理;。

中考数学几何模型专题专题六—勾股定理

中考数学几何模型专题专题六—勾股定理

专题六勾股定理模型26 “勾股树”模型故事“勾股树”毕达哥拉斯树(如图), 也叫“勾股树”. 是由毕达哥拉斯根据勾股定理所画出来的一个可以无限重复的树形图形. 又因为重复数次后的形状好似一棵树, 所以被称为毕达哥拉斯树. 重复的次数越多, 毕达哥拉斯树的“枝千”就越茂密.模型展现基础模型勾股定理: 222a b c+=.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 c满足222a b c+=或222a c b+=或222b c a+=,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外,分别以三边作同样图形,可得下面结论作等边三角形作半圆作等腰直角三角形作正方形(毕达哥拉斯树的起始图形)怎么用?1. 找模型分别以直角三角形三边为边作相同图形2. 用模型根据勾股定理的关系及等式性质求解, 常用来解决面积问题结论分析:结论: 123S S S +=以作等边三角形为例.证明: 如解图, 过点 D 作 DM AC ⊥ 于点 M ,ACD 是等边三角形, 12AM MC b ∴==, 在 Rt ADM 中, 3tan tan602DM AM DAC AM b ∠=⋅=⋅=, 2111332224S DM AC b b b ∴=⋅⋅=⋅⋅=, 同理可得, 222333,44S a S c ==, ()222212333444S S a b a b ∴+=+=+, Rt ABC 满足 222a b c +=,()222123344S S a b c ∴+=+=.123.S S S ∴+=拓展延伸其余图形的证明, 均是用面积的计算, 然后求和即可, 同学们可以参考给出的证明过程, 自行完成.满分技法以三边分别为边作相同的图形, 解题的基本思想是勾股定理, 但所作图形的性质也是解题的关键.勾股数中常见图形面积公式:1 ;2S =⨯⨯三角形底高2 S =等边三角形边长; 21;2360n r S π=⨯半圆 2 S =正方形边长典例小试例 1 如图,和 AC 为直径的半圆的面积(与模型的作图方法一致), 则123,S S S 和满足的关系式(求面积,可使用结论)为( )A . 123S S S +=B . 123S S S =+C . 123S S S >+D . 123S S S =⋅考什么?圆的面积计算,勾股定理思路点拨满足模型,选填项目中,可直接使用结论,高效解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中考数学复习之60个几何定理1、勾股定理(毕达哥拉斯定理)2、射影定理(欧几里得定理)3、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并且,各中线被这个点分成2:1的两部分4、四边形两边中心的连线的两条对角线中心的连线交于一点5、间隔的连接六边形的边的中心所作出的两个三角形的重心是重合的。

6、三角形各边的垂直一平分线交于一点。

7、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交于一点8、设三角形ABC的外心为O,垂心为H,从O向BC边引垂线,设垂足为L,则AH=2OL9、三角形的外心,垂心,重心在同一条直线(欧拉线)上。

10、(九点圆或欧拉圆或费尔巴赫圆)三角形中,三边中心、从各顶点向其对边所引垂线的垂足,以及垂心与各顶点连线的中点,这九个点在同一个圆上,11、欧拉定理:三角形的外心、重心、九点圆圆心、垂心依次位于同一直线(欧拉线)上12、库立奇*大上定理:(圆内接四边形的九点圆)圆周上有四点,过其中任三点作三角形,这四个三角形的九点圆圆心都在同一圆周上,我们把过这四个九点圆圆心的圆叫做圆内接四边形的九点圆。

13、(内心)三角形的三条内角平分线交于一点,内切圆的半径公式:r=(s-a)(s-b)(s-c)s,s为三角形周长的一半14、(旁心)三角形的一个内角平分线和另外两个顶点处的外角平分线交于一点15、中线定理:(巴布斯定理)设三角形ABC的边BC的中点为P,则有AB2+AC2=2(AP2+BP2)16、斯图尔特定理:P将三角形ABC的边BC内分成m:n,则有n×AB2+m×AC2=(m+n)AP2+mnm+nBC217、波罗摩及多定理:圆内接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互相垂直时,连接AB中点M和对角线交点E的直线垂直于CD18、阿波罗尼斯定理:到两定点A、B的距离之比为定比m:n(值不为1)的点P,位于将线段AB分成m:n的内分点C 和外分点D为直径两端点的定圆周上19、托勒密定理:设四边形ABCD内接于圆,则有AB×CD+AD×BC=AC×BD20、以任意三角形ABC的边BC、CA、AB为底边,分别向外作底角都是30度的等腰△BDC、△CEA、△AFB,则△DEF 是正三角形,21、爱尔可斯定理1:若△ABC和△DEF都是正三角形,则由线段AD、BE、CF的中心构成的三角形也是正三角形。

22、爱尔可斯定理2:若△ABC、△DEF、△GHI都是正三角形,则由三角形△ADG、△BEH、△CFI的重心构成的三角形是正三角形。

23、梅涅劳斯定理:设△ABC的三边BC、CA、AB或其延长线和一条不经过它们任一顶点的直线的交点分别为P、Q、R则有BPPC×CQQA×ARRB=124、梅涅劳斯定理的逆定理:(略)25、梅涅劳斯定理的应用定理1:设△ABC的∠A的外角平分线交边CA于Q、∠C的平分线交边AB于R,、∠B 的平分线交边CA于Q,则P、Q、R三点共线。

26、梅涅劳斯定理的应用定理2:过任意△ABC的三个顶点A、B、C作它的外接圆的切线,分别和BC、CA、AB的延长线交于点P、Q、R,则P、Q、R三点共线27、塞瓦定理:设△ABC的三个顶点A、B、C的不在三角形的边或它们的延长线上的一点S连接面成的三条直线,分别与边BC、CA、AB或它们的延长线交于点P、Q、R,则BPPC×CQQA×ARRB()=1.28、塞瓦定理的应用定理:设平行于△ABC的边BC的直线与两边AB、AC的交点分别是D、E,又设BE和CD交于S,则AS一定过边BC的中心M29、塞瓦定理的逆定理:(略)30、塞瓦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定理1: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31、塞瓦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定理2:设△ABC的内切圆和边BC、CA、AB分别相切于点R、S、T,则AR、BS、CT交于一点。

32、西摩松定理:从△ABC的外接圆上任意一点P向三边BC、CA、AB或其延长线作垂线,设其垂足分别是D、E、R,则D、E、R共线,(这条直线叫西摩松线)33、西摩松定理的逆定理:(略)34、史坦纳定理:设△ABC的垂心为H,其外接圆的任意点P,这时关于△ABC的点P的西摩松线通过线段PH的中心。

35、史坦纳定理的应用定理:△ABC的外接圆上的一点P 的关于边BC、CA、AB的对称点和△ABC的垂心H同在一条(与西摩松线平行的)直线上。

这条直线被叫做点P关于△ABC的镜象线。

36、波朗杰、腾下定理:设△ABC的外接圆上的三点为P、Q、R,则P、Q、R关于△ABC交于一点的充要条件是:弧AP+弧BQ+弧CR=0(mod2∏)。

37、波朗杰、腾下定理推论1:设P、Q、R为△ABC的外接圆上的三点,若P、Q、R关于△ABC的西摩松线交于一点,则A、B、C三点关于△PQR的的西摩松线交于与前相同的一点38、波朗杰、腾下定理推论2:在推论1中,三条西摩松线的交点是A、B、C、P、Q、R六点任取三点所作的三角形的垂心和其余三点所作的三角形的垂心的连线段的中点。

39、波朗杰、腾下定理推论3:考查△ABC的外接圆上的一点P的关于△ABC的西摩松线,如设QR为垂直于这条西摩松线该外接圆珠笔的弦,则三点P、Q、R的关于△ABC的西摩松线交于一点40、波朗杰、腾下定理推论4:从△ABC的顶点向边BC、CA、AB引垂线,设垂足分别是D、E、F,且设边BC、CA、AB 的中点分别是L、M、N,则D、E、F、L、M、N六点在同一个圆上,这时L、M、N点关于关于△ABC的西摩松线交于一点。

41、关于西摩松线的定理1:△ABC的外接圆的两个端点P、Q关于该三角形的西摩松线互相垂直,其交点在九点圆上。

42、关于西摩松线的定理2(安宁定理):在一个圆周上有4点,以其中任三点作三角形,再作其余一点的关于该三角形的西摩松线,这些西摩松线交于一点。

43、卡诺定理:通过△ABC的外接圆的一点P,引与△ABC 的三边BC、CA、AB分别成同向的等角的直线PD、PE、PF,与三边的交点分别是D、E、F,则D、E、F三点共线。

44、奥倍尔定理:通过△ABC的三个顶点引互相平行的三条直线,设它们与△ABC的外接圆的交点分别是L、M、N,在△ABC的外接圆取一点P,则PL、PM、PN与△ABC的三边BC、CA、AB或其延长线的交点分别是D、E、F,则D、E、F 三点共线45、清宫定理:设P、Q为△ABC的外接圆的异于A、B、C 的两点,P点的关于三边BC、CA、AB的对称点分别是U、V、W,这时,QU、QV、QW和边BC、CA、AB或其延长线的交点分别是D、E、F,则D、E、F三点共线46、他拿定理:设P、Q为关于△ABC的外接圆的一对反点,点P的关于三边BC、CA、AB的对称点分别是U、V、W,这时,如果QU、QV、QW与边BC、CA、AB或其延长线的交点分别为ED、E、F,则D、E、F三点共线。

(反点:P、Q分别为圆O的半径OC和其延长线的两点,如果OC2=OQ×OP 则称P、Q两点关于圆O互为反点)47、朗古来定理:在同一圆同上有A1B1C1D14点,以其中任三点作三角形,在圆周取一点P,作P点的关于这4个三角形的西摩松线,再从P向这4条西摩松线引垂线,则四个垂足在同一条直线上。

48、九点圆定理:三角形三边的中点,三高的垂足和三个欧拉点[连结三角形各顶点与垂心所得三线段的中点]九点共圆[通常称这个圆为九点圆[nine-point circle],或欧拉圆,费尔巴哈圆。

49、一个圆周上有n个点,从其中任意n-1个点的重心,向该圆周的在其余一点处的切线所引的垂线都交于一点。

50、康托尔定理1:一个圆周上有n个点,从其中任意n-2个点的重心向余下两点的连线所引的垂线共点。

51、康托尔定理2:一个圆周上有A、B、C、D四点及M、N两点,则M和N点关于四个三角形△BCD、△CDA、△DAB、△ABC中的每一个的两条西摩松的交点在同一直线上。

这条直线叫做M、N两点关于四边形ABCD的康托尔线。

52、康托尔定理3:一个圆周上有A、B、C、D四点及M、N、L三点,则M、N两点的关于四边形ABCD的康托尔线、L、N两点的关于四边形ABCD的康托尔线、M、L两点的关于四边形ABCD的康托尔线交于一点。

这个点叫做M、N、L三点关于四边形ABCD的康托尔点。

53、康托尔定理4:一个圆周上有A、B、C、D、E五点及M、N、L三点,则M、N、L三点关于四边形BCDE、CDEA、DEAB、EABC中的每一个康托尔点在一条直线上。

这条直线叫做M、N、L三点关于五边形A、B、C、D、E的康托尔线。

54、费尔巴赫定理:三角形的九点圆与内切圆和旁切圆相切。

55、莫利定理: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三等分,靠近某边的两条三分角线相得到一个交点,则这样的三个交点可以构成一个正三角形。

这个三角形常被称作莫利正三角形。

56、牛顿定理1:四边形两条对边的延长线的交点所连线段的中点和两条对角线的中点,三条共线。

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四边形的牛顿线。

57、牛顿定理2:圆外切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的中点,及该圆的圆心,三点共线。

58、笛沙格定理1:平面上有两个三角形△ABC、△DEF,设它们的对应顶点(A和D、B和E、C和F)的连线交于一点,这时如果对应边或其延长线相交,则这三个交点共线。

59、笛沙格定理2:相异平面上有两个三角形△ABC、△DEF,设它们的对应顶点(A和D、B和E、C和F)的连线交于一点,这时如果对应边或其延长线相交,则这三个交点共线。

60、布利安松定理:连结外切于圆的六边形ABCDEF相对的顶点A和D、B和E、C和F,则这三线共点。

61、巴斯加定理:圆内接六边形ABCDEF相对的边AB和DE、BC和EF、CD和FA的(或延长线的)交点共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