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新市徐公店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教案精选(3)篇2024年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教案精选(3)篇2024年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教案精选(3)篇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诗歌,并背诵诗歌。

2、能够通过观察插图理解诗歌中词语的意思。

3、能够读诗歌体会诗人愉快的心情。

4、能够独立完成一“儿童补蝶”的小练笔。

教学过程:一、初读课题1、今天我们学一首新诗,指名2--3人读课题:《宿新市徐公店》2、课前都让同学们预习了,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吗?宿:住宿新市:地名二、读准读通诗师:诗读得怎么样呢?能否读得字正腔圆,句句通顺呢?再给你们读两遍的机会,待会请同学起来读。

指名2--3名同学读。

齐读一遍。

三、质疑师:课文都能够读通顺了,可是还没能够读出韵味,说明我们还有很多的问题不理解,同学们,你们有哪些不懂呢?提出你们的学生质疑: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四、解疑1、请同学们对照插图看一看,你能猜一猜篱落是什么意思吗?篱落就是图上的篱笆。

2、图上的篱笆是什么样的呢?很少,稀稀疏疏。

那疏疏就是稀疏的意思。

3、图上有一条长长的小路,就是一径深。

4、树头很明显就是树枝头;花落就是花落下了;未成阴就是树叶没有长成树荫。

5、明白了词语的意思,我们能不能连起来将这句诗的意思说一说呢?6、请同学起来说。

指名1--2名7、意思明白之后,老师要请同学思考两个问题。

第一,这首诗是写得哪里的景色呢?是繁华的都市还是静谧的乡村?学生自然说出是静谧的乡村。

第二,这首诗写得是什么季节的景色?请你找出诗句中的词语。

学生会说到春季或夏季。

教师相机指导是春天即将结束,夏天快要到来的时节。

也就是暮春时节。

五、读诗句师:诗人多么巧妙啊,两句话十四个字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时间地点介绍的清清楚楚,你来读读;你再来读读;我们大家一起读下面两句同学们没什么疑问,谁来说说。

六、练习写“儿童戏蝶”说的简单,如果用冰心的眼睛去欣赏儿童戏蝶的活泼情景,那是一件既有趣的事。

孩子们会怎么说,怎么追,结果又怎么样呢?给学生时间写。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8篇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8篇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8篇《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借助诗中意象,感受春天的'美景,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3、初步体味创作诗文的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借助诗中意象,感受春天的美景,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语境导入:同学们,在你们的印象中,春天的乡村是一幅什么景象?春光明媚、花红柳绿、鸟语花香、欣欣向荣,真是一幅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图画。

2、释题:齐读课题,在这儿“新市”是地名,现今湖南省攸县北;徐公店,姓徐的人开的店。

那么“宿”在这儿是什么意思呢?同学回答:住宿。

二、学习古诗1、介绍作者杨万里是南宋文学家,字廷秀,号诚斋,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

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

他的诗歌大多描以写自然景物为主,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且富有幽默情趣,被称作“诚斋体”,他的作品也叫做《诚斋集》,并流传至今。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宿新市徐公店》,是诗人途经新市,住宿在这里,见景生情,有感而发所写的一首诗。

那么同学们知道诗题的意思吗?宿:是指住宿,留宿。

新市:是一个地名,就在现在的湖南攸县北。

徐公店指的就是徐家客店。

因此,诗题的意思就是:留宿在新市徐家客店。

2、理解诗意①读诗的前两句②想想画面,理解诗意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我们从第一句开始,“篱落疏疏一径深”,在这句诗中描写的有“篱落”和“径”,你们知道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吗?篱落,指的是篱笆,一般在农家小院的周边都有一圈用竹子等围成的围栏,叫作篱笆,那么杨万里见到的是什么样子的篱笆?诗人说了,是稀疏的篱笆,你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呢?对,疏疏一词。

课文中也有注释,疏疏的意思就是稀疏,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径,径,我们可以给它组个词:路径。

诗中描绘的是什么样的路?“一径深”,说明这是一条很长,很深远的路。

整句诗的意思就是:稀疏的篱笆傍,有一条深远的小路。

宿新市徐公店_教案

宿新市徐公店_教案

宿新市徐公店_教案教案:宿新市徐公店一、基本信息1.教学目标:-了解宿新市徐公店的地理位置和背景知识;-了解徐公店的历史和文化;-学习徐公店的特色建筑和特产;-培养学生对本地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意识。

2.主要内容:-徐公店的地理位置和背景知识;-徐公店的历史和文化;-徐公店的特色建筑和特产;-本地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意识。

3.目标学生:-初中一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和学习能力。

二、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地理课上学过的关于宿新市的知识,介绍宿新市的地理位置和背景知识。

2.正文(20分钟)-介绍徐公店的历史和文化,包括徐公店的起源和发展,以及与徐公店相关的历史人物和事件。

-介绍徐公店的特色建筑,如古老的庙宇、古镇建筑等,并与学生分享一些独特的建筑特色和故事。

-介绍徐公店的特产,如传统手工艺品、特色农产品等,并与学生讨论这些特产背后的文化意义。

3.示范活动(15分钟)-以小组形式,让学生选取一个徐公店的特色建筑或特产,进行深入研究并准备一份简短的报告。

鼓励学生使用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学生报告之后,进行互动问答环节,让其他学生提问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4.拓展活动(15分钟)-分发一份宿新市的本地文化遗产保护知识手册给学生,以提高学生对本地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意识。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学生认为应该如何保护和传承本地文化遗产,并记录下来。

5.总结(5分钟)-进行教学总结,强调对宿新市徐公店的地理位置和背景知识的重视,以及对徐公店历史和文化的了解和保护。

三、课堂评价1.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导入和正文环节的参与度和反应,并进行综合评价。

2.考察成果:-评价学生在示范活动中的报告内容和表现,并给予评价。

3.讨论质量:-考察学生在拓展活动中的小组讨论质量和结果,并给予评价。

四、板书设计-宿新市徐公店-徐公店的地理位置和背景知识-徐公店的历史和文化-徐公店的特色建筑和特产-本地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意识五、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宿新市徐公店的作文,介绍徐公店的地理位置、历史和文化、特色建筑和特产,以及对本地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宿新市徐公店》公开课教学设计3篇

《宿新市徐公店》公开课教学设计3篇

《宿新市徐公店》公开课教学设计《宿新市徐公店》公开课教学设计3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宿新市徐公店》公开课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宿新市徐公店》公开课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自学生字“篱、径”,理解“疏疏、一径深、急走”等词的意思,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的诵读古诗,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古诗的兴趣,掌握一定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情感,并有感情的诵读诗文。

教学准备:课件、古筝曲。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介绍诗人1、导入:春天来了,万物复苏,一切都是那样生机勃勃,早就听说咱们班的同学个个都是小诗人,谁能背诵一首描写春天的诗?生自由背诵今天,我们就学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板书课题)。

2、解题:自己读一读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生质疑,师帮助学生解题新市:湖南省攸县北。

宿:住宿。

徐公店:姓徐的人开的店。

师指导读诗题:宿/新市/徐公店3、师:是谁住在了新市的徐公店里?(生:杨万里)师板书:[宋]杨万里(出示课件)介绍杨万里二、初读,感知古诗大意1、故事入诗:那一天,杨万里吃过午饭,走出客房,漫步来到徐公店后门外,欣赏周围的自然景色,他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呢?请同学们自己去读读诗句,注意把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指名读师范读,指导读出节奏,要有停顿。

再指名读,齐读。

三、细读,理解诗意1、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再自由读一读诗,说一说你的眼前浮现了哪些景物?你是从哪知道的?生发言,师板书:篱落一径树头花落儿童黄蝶菜花“小径”一处,师引导学生联系“远上寒山石径斜”来理解。

2、这些景物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请同学们细读诗句,填空:(课件出示)()的篱落()的小径()的树头()的花()的儿童()的蝴蝶()的菜花说说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1)出示前两句中的景物生汇报,(师:从哪知道的?)师相机完善板书:疏疏深未成阴师这稀疏的篱笆,长长的小路,叶子尚未成荫的树,构成了一幅清新、质朴的暮春时节的乡村画卷。

宿新市徐公店公开课优秀教案3篇

宿新市徐公店公开课优秀教案3篇

宿新市徐公店公开课优秀教案3篇【宿新市徐公店教案】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宿新市徐公店》教案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宿新市徐公店》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诗句2.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喜悦的心情3.有感情朗读、背诵这首诗4.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教学过程: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春景的古诗?《咏柳》、《绝句》、《春晓》,这些古诗都从不同侧面、角度向我们展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和美丽。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有关描写春景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2.以前学习古诗理解诗句时常用哪些方法?(释、调、连、补、留)3.今天也用这“五字法”理解这首诗。

范读。

同时大屏幕打出背景图。

配乐范读、齐读4.介绍诗人: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

他一生为官清廉,为奸相所害,被罢官闲居十五年。

他的诗大量吸收民间语言,描述细腻,形象鲜明,平易自然。

因为他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自然景物也就更加真切感人,别有风趣。

5.下面光看题目意思:宿:过夜新市:地名。

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作者住在新市徐公店时见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二、小组自学,初读理解。

要求:1.不理解的字、词划出讨论,初步理解每句诗意。

2.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丽。

三、导读古诗,感受诗意。

1.指名读,检查读的情况。

2.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一起讨论、交流。

3.齐读一、二句:A.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什么特点?篱落:篱笆疏疏:稀疏径:小路深:深远理解时“调”一下: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深向远方。

板书:篱笆一径这句诗是作者站在徐公店外,远望到的。

紧接着作者收回视线,从远望到近观,又看到了什么呢?B.齐读第二句,又抓住了什么景物?板书:树头理解:树头:树枝头未:没有阴:树荫为什么没形成树荫?(因为叶子未长大)。

《古诗词三首-宿新市徐公店》 教案

《古诗词三首-宿新市徐公店》 教案
1.这首诗虽然只有二十八个字,但展现了多个镜头。你仔细看,你能看到这个追蝶的孩子脸上的表情吗?黄蝶停停歇歇又是怎样的情景?那孩子会怎么想,怎么做?展开想象,说给同学听。
2.同桌之间互相交流,师指生回答。
五、生字指导
1.课件出示:宿、徐、疏
2.师:仔细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谁知道书写时要注意什么?(指名说。)
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引导学生想象意境,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 学 过 程
差异教学策略运用
预 学 查 异
学习古诗,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而让学生把对诗题生字的学习与生活经验相联系,有利于激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培养能力,同时也降低了对诗题理解的难度。
课题
1.古诗词三首
教材
部编版四下语文
第2课时
月日




基础性
目标
1.会认“徐、疏”2 个生字,会写“宿、徐、疏”3 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古诗。
3.理解古诗描绘的美丽景色,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挑战性
目标
学习根据诗句想象画面,说故事。
预设:交流说说诗句的大意,不要求统一。
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深长的小径,树上的花儿谢了叶子还没成荫。儿童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蝶儿飞进菜花丛中没法找寻。
2.师:看着这样的景色,这样的情景,诗人杨万里会想些什么,有什么感受?把你最喜爱的、最有感受的诗句读一读。
预设:(1)色彩明艳,景色美丽;
(2)儿童天真,蝴蝶活泼,生机盎然;
3.师:这些景物分别是怎样的呢?看看图,说一说。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教案推荐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教案第【1】篇〗《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1课时)朱一花教学内容: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教学目标:1. 通过读、品等方法学习诗歌,理解诗意。

2. 会默写诗歌,拓展积累诗歌。

教学过程预设:板块一:走进乡村,了解诗歌写作背景1.了解田园诗的由来和发展:自魏晋代以来,山水田园诗兴起,一部分人寄寓于山林田园,或干脆隐身山林之间,借山水抒其超然世事的志向,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更为密切。

这样的诗,我们称之为“田园诗”。

到了南宋,对山水田园诗的继承发展,当首推“中兴四大诗人”。

其中如杨万里,他从大自然中取材,摄取生活中随时都可看到的平凡事物,用清新活泼、雅俗共赏的语言,融入自己真实的感受,形成了意境新颖,生趣盎然的“诚斋体”。

他或写清幽的小池,或写夏日农村景象,善于扑捉形象,其诗充满了生活气息。

2.了解《宿新市徐公店》的写作背景:杨万里这一生写诗两万多首,其中有大量的写景诗。

他的诗清新风趣,构思巧妙,语言通俗,自成一家,在当时与陆游等人齐名。

《宿新市徐公店》写于1192年,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

新市是地名,在现在的湖南攸县北。

3.解题,读题。

徐公店,是指徐姓的人家开的酒店。

读题停顿:宿/新市/徐公店板块二:走进诗歌,理解诗意1. 自由读诗歌,读准诗歌。

2. 指名读,评价3. 读出景物(1)读出景物。

你能够从诗句中,读到哪些景物?圈一圈。

(2)反馈:景物有:篱落、径、树木、儿童、黄蝶、菜花(形成板书)(3)这些非常寻常的景物,在作者的诗中构成了一幅清新的乡村画面。

在作者眼里,这些景物都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走进诗歌,走进诗人笔下的乡村。

4. 读懂意思(1)齐读前两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2)篱落:篱笆。

疏疏:稀疏“一径深”,表明山道只有一条,并且很长很长,延伸向远方。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 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正确默写课文,注意“疏”的书写指导。

2. 借助诗句展开联想,了解诗句大意,体会诗中表达的儿童情趣以及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3. 拓展杨万里的儿童诗,进一步体会杨万里对儿童的欣赏之情。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揭题1. 复习背诵《四时田园杂兴》(ppt)诗句意思过关挑战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日长的意思是:A.太阳的影子很长B.夏天白天很长C.太阳照得篱笆的影子很长。

“惟有蜻蜓蛱蝶飞”,这句诗想告诉我们什么呢,下面哪个答案是错误的?A. 写出了村庄的安静B.写出了农民们的忙碌C.写出了蜻蜓蝴蝶的可爱2.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描写乡村风光的古诗出示课题及古诗(PPT)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二、理解题意,作者,读熟全诗1.宿:住宿新市:湖南攸县北,新市濒临于攸水中游河畔,生意人多聚集于此,这里曾新建了一个市场和客店,故名“新市”。

徐公店:姓徐的人家开的酒店名。

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年长的,有威望的,有地位的男子,可以尊称为公。

如三国演义中曹操就被称为曹公,袁绍,可以称他为袁公。

不过,现在这种称呼已经很少用了)这个题目的意思,现在你能连起来说一说吗?(聊天版里打字回应)(住在新市一位姓徐人家的客店里)2. 介绍作者杨万里及写作背景字廷秀,号诚斋,出生于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公元1192年,杨万里因为得罪了宰相,被外放到赣州(江西)做官。

在通往赣州的过程,他旅经新市(今攸县东北),宿徐记客店。

看到春夏之交的村野乡趣,兴致所至,写下了《宿新市徐公店》两首诗。

宿新市徐公店教案

宿新市徐公店教案

宿新市徐公店教案教案:宿新市徐公店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适用于宿新市徐公店地区,针对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学生。

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认知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听、说、读、写。

2.拓展学生的认知领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集体活动和团体游戏的乐趣。

教学内容:1.语言表达: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故事讲解等方式学习词汇、语法、句子结构等语言知识。

2.认知拓展:通过观察、实践、游戏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合作意识:通过团队建设、集体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活动:1.语言表达活动:-角色扮演:学生分角色进行对话练习,如购物场景、饭店用餐场景等。

-故事讲解:老师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学生回答问题,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2.认知拓展活动:-观察绘画:提供一系列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内容,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制作手工:提供材料和指导,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些简单的手工作品,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合作意识活动:-团队游戏: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团队游戏,如扔球接力、搭积木比赛等,帮助他们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集体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如班级联欢会、学校运动会等,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乐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评估:1.语言表达:通过口头表达和书面作业等方式评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词汇量、句子结构和语法等。

2.思维拓展:通过观察、实践和创造等方式评估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包括对图片的描述、手工作品的制作等。

3.合作意识:通过团队游戏和集体活动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包括参与度、配合度等。

教学资源:1.教具:图片、手工材料、游戏道具等。

2.多媒体:投影仪、电脑等。

3.教材:适合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教材,如绘本、英语教材等。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宿新市徐公店 》(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宿新市徐公店 》(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宿新市徐公店》(教案)教学内容《宿新市徐公店》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三首之一,作者为唐代诗人杜甫。

这首诗以新市徐公店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一次夜宿经历。

教学内容围绕这首古诗展开,通过讲解、分析、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情感和艺术特点,培养他们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教学目标1. 熟读并背诵《宿新市徐公店》;2. 理解诗歌的背景、意境和情感;3. 掌握古典文学的基本鉴赏方法;4. 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难点1. 诗歌背景的了解:学生对唐代社会背景和徐公店的地理位置可能不太熟悉,需要教师提供相关资料和讲解;2. 诗歌意境的理解:四年级学生可能对古典诗歌的意境理解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画面引导;3. 艺术特点的把握:学生对古典诗歌的艺术手法和技巧了解不多,需要教师进行详细解析和举例说明。

教具学具准备1. 课文教材;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诗歌背景和意境的图片、视频等;3. 诗歌鉴赏资料:用于辅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艺术特点。

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唐代社会背景和徐公店的地理位置,引发学生对诗歌背景的兴趣;2. 朗读:学生齐读《宿新市徐公店》,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3. 讲解:教师逐句讲解诗歌,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诗歌的艺术特点,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5. 赏析: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诗歌背景和意境的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6. 背诵:学生齐背《宿新市徐公店》,巩固记忆;7.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意境和艺术特点。

板书设计1. 诗歌《宿新市徐公店》;2. 诗歌作者:杜甫;3. 诗歌背景:唐代、新市徐公店;4. 诗歌意境:夜宿、旅途中;5. 艺术特点:具体解析。

作业设计1. 背诵《宿新市徐公店》;2. 模仿《宿新市徐公店》的风格,创作一首以夜宿为主题的诗歌;3. 搜集其他唐代诗人的作品,进行对比鉴赏。

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宿新市徐公店》教案

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宿新市徐公店》教案
1.加强对诗句意境和情感的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的美;
2.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3.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确保讨论的主题和方向;
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古诗词三首》中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和《宿新市徐公店》。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观察过四季的变化,或者体验过旅行的乐趣?”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古诗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诗中描绘的美丽景色和诗人的情感。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诗句。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古诗的基本概念、意境美和修辞手法。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古诗情感表达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和应用古诗的美。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句的意境和修辞手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对比分析、具体例句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古诗描绘的景色或情感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创作活动。学生尝试仿写诗句,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表达。
3.分析两首诗的写作背景,提高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两首《草》白居易 宿新市徐公店 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两首《草》白居易 宿新市徐公店 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草》白居易宿新市徐公店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草》白居易 & 《宿新市徐公店》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准确诵读并背诵古诗《草》和《宿新市徐公店》,理解诗句的基本含义,初步掌握古诗词的韵律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创设、图文结合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古诗的意境,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生活的情感,感悟诗人对生活的细腻描绘,领略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白居易的《草》诗,理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坚韧生命力象征。

2. 学习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感受诗人借乡村景色表达的恬静闲适之情。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古诗配图、作者简介、诗歌解读等内容)、古诗朗诵音频、教学辅助道具(如画有诗意景象的挂图)。

2. 学生准备:预习《草》和《宿新市徐公店》两首古诗,了解诗人背景信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以春天的田野或宁静的乡村为话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环节:播放古诗朗诵音频,教师同步讲解诗歌大意及重点字词。

利用多媒体展示诗中描绘的画面,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3.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所呈现的画面,并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4. 实践环节:指导学生集体诵读、个人朗诵,力求在诵读中体会古诗的韵律美;鼓励学生尝试用绘画方式展现诗中的画面。

5. 总结环节:回顾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强化对两首古诗主旨的理解和记忆。

五、教学延伸: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寻找更多白居易和杨万里的其他作品进行阅读,进一步感受两位诗人的创作风格和情感世界。

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自然之美,尝试仿写一首描写自然景物的小诗。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同学们不仅掌握了古诗《草》和《宿新市徐公店》的内容,还体验了古代诗人寄情于景的艺术手法,初步培养了对中国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第1课《古诗词三首-宿新市徐公店》教案

第1课《古诗词三首-宿新市徐公店》教案
在教学的难点和重点方面,我觉得自己还需要进一步提炼和强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明确地指出学习的难点,并结合生活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另外,课堂氛围的营造也是我需要关注的地方。在本次教学中,我尽量让课堂氛围轻松愉快,但感觉还可以做得更好。今后,我会尝试运用更多有趣的教学方法,如游戏、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古诗词三首-宿新市徐公店》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几个值得反思的地方。首先,我发现学生们在理解古诗词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对修辞手法的运用。在讲授过程中,我尽量用生动的例子和形象的比喻来解释,但感觉效果并不理想。这可能是因为我对学生的认知水平估计不足,没有将抽象的知识点具体化、生活化。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古诗词三首-宿新市徐公店》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曾经注意过身边的自然景色?”比如,路边的花、树上的鸟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诗歌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人是如何观察自然并抒发情感的。
最后,关于课后作业的布置,我觉得自己还可以做得更细致一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布置作业,让每个学生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在作业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
3.分析诗句,理解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4.领悟诗人杨万里通过描绘田园风光,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5.感受古诗词的韵味,培养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分析《宿新市徐公店》的意境和修辞手法,提高对古诗词的审美品味。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词三首-宿新市徐公店》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词三首-宿新市徐公店》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词三首-宿新市徐公店》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词《宿新市徐公店》的背景故事;2.能够正确朗读古诗词,体会古人的生活情感;3.能够理解诗词中的意境,感受古代诗人的创作意图;4.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情感体验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古诗词《宿新市徐公店》的意境;2.朗读和背诵古诗词,体验诗歌的美感。

三、教学难点1.理解古诗词中的交际困境,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心情;2.通过情感体验,引发学生对古文化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导入通过谈论“宿”字的意思,引导学生了解宿舍或住宿的概念,并带入古代人宿店的情境。

学习1.播放古诗词《宿新市徐公店》的朗读音频,让学生跟读;2.解释古文中的生僻词汇,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意境;3.分段逐句解读古诗词,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4.同学们几人一组,合作演绎古诗词,展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拓展1.通过图片展示古代客栈的情景,让学生更好地想象作者的生活境况;2.与学生分享古代旅行文化、客栈生活的风俗习惯,扩展学生对古代生活的认识。

归纳结合古诗词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古人生活方式与现代的异同,并思考古诗词对自己的启发。

五、课堂讨论1.你认为古诗词中的“新市徐公店”是怎样的一个地方?2.如果你是古人,你宿店时会有怎样的体验和感受?3.你觉得古诗词中的“宿店”情景和现代旅行有什么区别?六、课后作业1.背诵《宿新市徐公店》古诗词;2.用自己的语言写一篇宿店体验的文章,展示在课堂上。

以上是本课的教案内容,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理解古诗词之美,感悟古人文化的魅力。

第1课《古诗词三首·宿新市徐公店》教案

第1课《古诗词三首·宿新市徐公店》教案
举例:《宿新市徐公店》中“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两句,重点讲解诗句的平仄、押韵,以及如何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出生动的画面,传达出儿童的天真烂漫和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
2.教学难点
-词语的古今异义: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中词语的古代含义,如“新市”、“徐公店”等,与现代汉语的差异。
-诗句的深层含义:引导学生挖掘诗句背后的寓意,如“飞入菜花无处寻”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2.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诗句意境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文化认同:通过学习古诗词,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4.情感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活的情感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表达与交流:培养学生准确、生动地表达个人观点和感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课堂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的韵律美和意境描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引导他们分析诗句,他们逐渐能够体会到古诗词的魅力。然而,我也注意到在教学中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
首先,对于诗句中一些生僻词汇的古今异义,学生们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词语解释的生动性和具体性,用生活中的例子帮助他们理解,以便更好地把握诗句的含义。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诗句。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古诗词中自然景色的描绘方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宿新市徐公店公开课教案

宿新市徐公店公开课教案

宿新市徐公店公开课教案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介绍宿新市徐公店的历史背景和地理位置,引导学生了解这个地方的特色和重要性。

1.2 教学目标:通过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建立对宿新市徐公店的基本认识。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1.4 教学内容:介绍宿新市徐公店的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展示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1.5 教学活动:a) 播放宿新市徐公店的宣传片,让学生对宿新市徐公店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b) 引导学生思考宿新市徐公店的特点和重要性,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c)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进行解答和讲解。

第二章:宿新市徐公店的自然环境2.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宿新市徐公店的自然环境特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2.2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宿新市徐公店的自然环境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3 教学内容:介绍宿新市徐公店的自然环境特点,包括气候、地形、植被等方面的信息。

2.4 教学活动:a) 教师展示宿新市徐公店的自然环境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b)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讲解宿新市徐公店自然环境的特点和重要性。

c)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宿新市徐公店自然环境的优势和劣势。

d)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第三章:宿新市徐公店的社会经济3.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宿新市徐公店的社会经济状况,培养学生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认识。

3.2 教学方法:采用数据统计法,通过分析宿新市徐公店的社会经济数据,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3.3 教学内容:介绍宿新市徐公店的社会经济状况,包括人口、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信息。

3.4 教学活动:a) 教师展示宿新市徐公店的社会经济数据图表,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b) 教师通过数据统计分析,讲解宿新市徐公店社会经济的特点和问题。

c)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宿新市徐公店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d)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六年级语文《宿新市徐公店》教案

六年级语文《宿新市徐公店》教案

六年级语文《宿新市徐公店》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宿新市徐公店》。

(2)理解诗歌的内容和背景,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通过分析诗歌结构,提高学生的文学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宿新市徐公店》。

(2)理解诗歌内容和背景,掌握生字词。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某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诗歌的意境和作者情感的体会。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读并理解《宿新市徐公店》。

(2)收集相关的背景资料和图片。

2. 学生准备:(1)预习《宿新市徐公店》。

(2)查阅字典,掌握生字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相关背景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宿新市徐公店》的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思考:诗歌是如何描绘自然景色的?2. 朗读诗歌(1)教师示范朗读,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2)学生跟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学生自主朗读,感受诗歌的意境。

3. 解析诗歌内容(1)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了解每一句的作用。

(2)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4. 讨论与思考(1)分组讨论:诗歌中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布置作业:背诵《宿新市徐公店》,写一篇关于自然景色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对《宿新市徐公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珍惜环境的意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合作交流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宿新市徐公店公开课教案

宿新市徐公店公开课教案

宿新市徐公店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本课程以宿新市徐公店的历史、文化、景观为背景,通过深入了解徐公店的发展历程、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使学生对徐公店有更深入的认识。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徐公店的历史沿革、地理环境、人文景观、旅游资源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地域文化意识,提高学生对徐公店的认知水平。

第二章:徐公店的历史沿革2.1 概述介绍徐公店的历史发展脉络,从古至今,概括性地讲述徐公店的历史变迁。

2.2 重点时期重点介绍徐公店在某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如建立、发展、繁荣等,以及这些事件对徐公店历史进程的影响。

第三章:徐公店的地理环境3.1 地理位置详细介绍徐公店的地理位置,包括所在地区、周边城市、交通状况等。

3.2 地形地貌讲述徐公店的的地形地貌特点,如山地、平原、水系等,以及这些特点对当地居民生活和发展的影响。

第四章:徐公店的人文景观4.1 建筑风格介绍徐公店的传统建筑风格,如房屋结构、装饰特点等,以及这些特点在当地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4.2 文化遗产讲述徐公店的文化遗产,如历史遗址、传统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以及这些文化遗产对当地文化传承和保护的重要性。

第五章:徐公店的旅游资源5.1 旅游资源概述概述徐公店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旅游设施等。

5.2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讨论徐公店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如旅游规划、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以及这些措施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六章:徐公店的传统民俗6.1 民俗活动介绍徐公店的传统民俗活动,如节日庆典、庙会、民间艺术等,以及这些活动在当地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6.2 民俗传承探讨徐公店民俗文化的传承方式,如家庭传承、社会教育、媒体传播等,以及这些传承方式对保持当地文化特色的重要性。

第七章:徐公店的特色产业7.1 产业历史回顾徐公店特色产业的发展历史,如农业、手工业、商业等,以及这些产业在不期的发展状况。

《宿新市徐公店》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宿新市徐公店》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宿新市徐公店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宿新市徐公店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2.学习宿新市徐公店的历史和文化背景;3.掌握宿新市徐公店的主要旅游景点和特色美食;4.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1.宿新市徐公店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的介绍;2.宿新市徐公店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了解;3.宿新市徐公店的主要旅游景点和特色美食的介绍。

三、教学难点1.宿新市徐公店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理解和分析;2.宿新市徐公店的主要旅游景点和特色美食的鉴赏和评价。

四、教学方法1.听说读写综合教学法;2.小组合作学习法;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五、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录音机、地图等;2.学生准备:笔记本、课本。

六、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幅地图,引导学生了解宿新市的地理位置,并简要介绍宿新市的基本情况。

步骤二:概览(10分钟)教师利用PPT介绍宿新市徐公店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徐公店的起源、发展以及对宿新市的贡献。

步骤三:景点介绍(20分钟)教师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分角色介绍徐公店的主要旅游景点。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景点,通过图片或文字的方式进行介绍并发表观点。

步骤四:特色美食(2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了解徐公店的特色美食,并分组进行讨论。

每个小组选择一种特色美食,以小组展示的形式介绍该美食的原料、制作方法以及口味特点。

步骤五:实地实践(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徐公店的主要景点和品尝特色美食。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观察和体验,对所见所闻进行记录和反思。

步骤六:学以致用(10分钟)教师布置相关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撰写一篇有关宿新市徐公店的短文,并在班级内进行分享。

七、教学延伸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对宿新市徐公店的了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调研,了解徐公店的发展前景和环境保护问题,并展开讨论和研究。

八、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实地考察记录、小组展示以及书面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宿新市徐公店的认知和理解程度。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宿新市徐公店》
铁岭中心校李宗瑞
教材分析:
这首诗是南宋着名诗人杨万里所作。

题目由一个动词“宿”与一个地点“新市徐公店”组成。

“宿”为住宿之意;“新市”是今湖南攸县;“徐公店”指姓徐的人开的店。

题目的意思是诗人在客店住宿时看到的景色。

古诗中用这种方式命题的有很多,如我们熟悉的李白的《夜宿山寺》,孟浩然的《宿建得江》,六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等等,都是在写住宿某地的所见所闻。

教学理念:《宿新市徐公店》是南宋诗人杨万里之作。

诗中描写的是春末夏初诗人在店内所看到的儿童嬉戏的天真活泼,以及菜花开放、遍地金黄、彩蝶飞舞的自然景色。

在诗人的笔下,有动有静,人景交融,是着名的田园佳作。

本诗的重点和难点是: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要求:
1、学会两个生字,理解诗句
2、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喜悦的心情
3、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4、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一、导入揭题
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春景的古诗(学生汇报,《咏柳》、《绝句》、《春晓》)
师:这些古诗都从很多方面写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个美丽。

今天,让我们再学习一首有关描写春景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板书课题,师读课题)
师:宿--住宿,新市:地名
公: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徐公,是姓徐的男人开的店
题目的意思在新市姓徐的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齐读课题
2、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你是怎样知道的
师:是的,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

因为他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自然景物也别有风趣。

那么,杨万里住在新市徐公店时见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二、赏读古诗
1、学古诗之前,同学们能不能给自己提些要求,你觉得应该学些什么内容(学生汇报)师总结,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弄清不懂的词语,能背诵古诗。

2、自主学习,课件显示《宿新市徐公店》全诗内容
师:自由朗读古诗,圈画出不认识的字词,借助拼音把古
诗读熟。

3、谁能叫出这些字宝宝、词宝宝的名字。

他叫对了,就请全班同学齐读。

(出示课件:“花、”为红色,指名领读,课件2:“篱落、疏疏、急走、黄蝶、菜花”,指名领读、齐读)
4、再读,要求正确流利的朗读
师:和你的同桌互相读一读,比一比看谁读的好
三、赏析古诗,有感情的朗读
1、课件第一、二句闪烁,谁愿意来读一读前两句,
师:谁能试着来说一说这两句话中的词语是什么意思(学生汇报)师补充:篱落--篱笆,疏疏--稀疏,径--小路,深--深远,未成阴--还没有成为树阴。

谁能来说说这两句诗写的是什么的意思(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深远的小路,数头的花已经落了,树叶不是很茂盛,所以还没有形成树阴)
读了这两行诗,你眼前仿佛出现什么景象课件显出春末初夏图,这给你怎样的感受课件显出“静”。

你觉得怎样读能显出它的幽静(学生回答,师范读),请你根据老师的停顿画出节奏,(出示课件节奏)请你们也试着读一读(小组比赛读,男女生竞赛读,指名读,生评价)2、课件第三、四句闪烁,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学习后两句(出示幻灯片)这两句诗讲的是什么读了这两行诗,你眼前又出现怎样的景象划分节奏
3、学生汇报学习方式和收获,不足之处教师补充(孩子们使劲的追赶黄色的蝴蝶,飞到菜花当中怎么也找不到了。

)其他小组评价
4、提问:寻,寻找的意思,为什么说寻找还无处寻(黄色的蝴蝶飞入黄色的菜花中,颜色差不多)
5、这两句写了儿童捕捉蝴蝶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喜爱的心情。

汇报划分的节奏,再请这些同学读一读。

三、创新练习
(一)1、我说诗意,你对诗句(同桌练习)
2、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的欣赏古诗(出示课件,显示诗文和景色图,欣赏配乐朗读。

你眼前仿佛出现什么景色)学生汇报(几个孩子在丽日当空,花香扑鼻的大好春光中,正在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蝴蝶飞入了菜花中,只听到了孩子们的嬉笑声、欢呼声、失望的叹息声……)
3、在打开课件中的音乐,学生配乐朗读。

(二)1、这首诗有静有动,有声有色,情意盎然,充满童趣。

如果我们把这首诗画下来,要画哪些景物(篱笆、小路、儿童、黄蝶、菜花)
2、在这些景物中,要用上哪些颜色(绿、黄)
3、学生动手绘画
4、评析学生作品(实物投影打出)
四、课外延伸
按这首诗的三、四句的意思进行改写,描写捕蝶这一场面,写时要注意动的描写,发挥想象。

题目为《捕蝶》。

今天这堂课(指板书)同学们学会了读诗读会了诗,还朗读好了诗,并且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给古诗配上美丽的图画,你们学得真好。

让我们一起将这首流传千古的名篇牢记在心吧。

配乐集体朗读古诗。

下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