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10》教案三篇

合集下载

10的认识( 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10的认识( 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10的认识年级:一年级学科:数学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0的数字符号和意义。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 10的数字符号和意义。

2. 10的组成和分解。

教学难点:1. 10的组成和分解。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数字卡片。

3. 小组活动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10,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每个数字的名称。

2. 学生跟读数字1-10,巩固对数字的认识。

二、探究(10分钟)1. 教师出示数字10,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数字10的名称。

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数字10的形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数字10的形状特点。

3.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数字卡片,找出数字10的组成。

例如,可以让学生找出两个数字相加等于10的组合,如1 9、2 8等。

4.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数字卡片,找出数字10的分解。

例如,可以让学生找出一个数字分解成两个数字的组合,如10可以分解为1和9、2和8等。

三、巩固(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数字卡片,让学生快速找出数字10的组成和分解。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每个小组发一些数字卡片,让学生通过合作找出数字10的组成和分解。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10的认识。

2. 教师对学生进行口头评价,鼓励学生的表现。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了10的数字符号和意义,以及10的组成和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环节,因为这是学生理解和掌握10的组成和分解的关键步骤,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10教案(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10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10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10教案第【1】篇〗1教学目标学会认读写10,并会用10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同时注意书写的工整。

会比较10与1——9的大小,熟练掌握10的组成。

2学情分析学生之前已学过了1~9的数的认识和数的组成,而10的认识对于学生学习数的组成和进位加法中的“凑十”特别重要。

3重点难点重点:掌握10的组成,熟练“凑十”难点:学会认读写10,并会用10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同时注意书写的工整。

会比较10与1——9的大小,熟练掌握10的组成。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10的认识从1数到9.出示课件,上面一共有几个数从左数第4个数是几,从右数它排第几其中最小的数是几,最大的数是几活动2【讲授】学一学(一)认识10.1、看一看。

观察主题图,你看到了什么说给同桌听。

2、图上有几个学生用数字几表示加上1个老师用几表示图上数量是10的事物还有什么3、摆一摆用小棒表示10。

出示小棒图,9根小棒添上1是几4、认一认和同桌一起认一认直尺上的数字顺序,看着尺子你都知道些什么5、比一比你会比较9和10的大小吗9○□10○□(二)学习10的组成1、分一分拿出10根小棒,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2、说一说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你的分法是怎样的3、填一填把自己的分法写在60页。

4、想一想看到自己写的组成,你还能想到什么(三)学习10的写法看看10是由哪两个数字组成的先看老师范写10,再自己写一写。

活动3【练习】练一练教材60页“做一做”活动4【测试】查一查1、完成课件上连一连和填一填;2、完成62页练习十三1—3题。

活动5【活动】总结收获学习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你会用几和几凑成十〖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10教案第【2】篇〗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4~65页和练习九第1~3题。

教学目标:1.引导同学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的认识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的认识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0的认识人教新课标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的重要性。

下面我将以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0的认识为例,详细阐述这些要素。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包括第10页的“认识10”这一章节。

本章节通过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认识数字10,理解10的意义,以及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认识数字10,理解10的意义。

2. 培养学生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10的意义,以及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 教学重点:通过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认识数字10,以及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图片、实物等。

2. 学具:学生作业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找出数量为10的物品。

2. 讲解数字10的意义:通过数字卡片和实物,向学生讲解数字10的意义。

3. 例题讲解:以图片和实物为例,讲解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教师巡回指导。

5. 作业布置: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数字10,并在旁边标注其意义。

2. 用图片和实物展示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并在黑板上进行板书。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用数字卡片组成数字10。

答案:将数字卡片中的1和0组合在一起。

答案:3 + 7 = 10;10 3 = 7。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数字10的认识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有了初步了解,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部分学生对数字10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家庭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人教新课标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10》教案三篇

人教新课标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10》教案三篇

【导语】“10的认识”这节课是在学⽣认识了8、9的基础上进⾏教学的。

课本先显⽰⼀幅主题图供学⽣数数并抽象出数10,再认识10、10以内数的顺序,⽐较相邻两个数的⼤⼩,最后学习10的组成和写数。

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教学⽬标: 1、通过⾃主探索,合作交流列出三个算式,并计算结果。

2、培养学⽣的观察能⼒,动⼿操作能⼒及语⾔表达能⼒。

3、使学⽣体会数学教学中的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在⼀定的教学情境之中学数学。

教学重点: 看⼀幅图写出三个算式,并能正确地进⾏计算。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电脑演⽰卡通⼈物汤姆:⼩朋友,我是汤姆,今天是吉利的⽣⽇,他邀请我去作客,不过,听说路上要回答他提出的⼏个问题,你们愿意帮助我,和我⼀起去吗? 2、出⽰以下复习题。

(1)1个⼗和3个⼀合起来是() (2)15⾥⾯有()个⼗和()个⼀ (3)1 个⼗和()个⼀合起来是19 3、汤姆讲述:我带来了鲜花送给吉利作为礼物,瞧,花朵上还有算式呢!这些算式中哪些已经学过了,哪些还没有学? 4、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0加⼏及相应的减法(板书课题) ⼆、合作探究,领会新知 1、吉利的⽣⽇晚会上,已准备了好多好吃的(电脑演⽰),仔细看⼀看旁边的这些筷⼦可以分成哪两部分?(整捆10根和单独的3根),这样,你可以说出哪些算式? 讲解:10+3和3+10的意义⼀样,所以只写⼀个就可以了。

2、汤姆:我还有⼀个计数器,想考考⼤家,如果顺利通过就和我⼀起去吉利家吃蛋糕。

个位和⼗位各拨⼀个珠⼦,表⽰数字⼏?再在个位上放2个珠⼦。

3、汤姆提醒学⽣现在计数器上的数是13,我把刚才的2个拿⾛了,可以写什么算式?你能算出得数吗? 3、⼩结:⼩朋友会利⽤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来算,真聪明。

三、巩固深化,拓展创新 1、回到课前分类题,让学⽣完成原来不会做的题⽬。

2、⽣⽇晚会开始了,可还有⼏把筷⼦没数好,出⽰78页做⼀做1题。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10教案范文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10教案范文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10教案范文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10教案范文第【1】篇〗教学目的:1、亲历整理知识的过程,感受不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差别2、提高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创新精神3、让同学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一、基本练习1、口算卡片出示10-3 4+4 10-6 2+5 5+310-5 8-7 7-4 9-0 9-86-6 9-2 8-2 4+6 3+69-0 2+3 9-5 0+7 4+2二、整理知识1、前面俺们学习了哪些计算题?分组看书整理后汇报2、观察A 出示10以内加法题这是俺们学过的10以内加法题,它们按一定的规律排成这个样子,你能看看它们是怎样排列的吗?B 练习,师任点几题让生回答C 照刚才的观察方法再观察减法表它们是怎样排列的?同座互相点一题考问对方3、除了加减法式题,俺们还学了图画式应用题师出示P79熊猫图和书包图。

你能说出图意吗?大括号里表示什么意思?三、练习1、看图写出两个加法和减法2、图画式应用题3、填括号4、口算计时完成5、连续加23连续加3:3、3、3、1连续加2:1、1、 1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10教案范文第【2】篇〗10的认识教材第59、第60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三的第1~3题。

教学目标1.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数、读数、写数和组成,获得对10的全面认识和掌握。

3.结合数的概念的学习,感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和热爱科学的教育。

4.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会正确地读、写数10,掌握数的组成和分解,了解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

教具学具主题图和练习十三第2题插图的课件,计数器,点子图,小棒等。

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数数,从0数到9,再从9数到0。

2.口算。

2+7=6+3=9-0=8+1=9-2=9-3=9-9= 9-1= 9-7= 4+5= 2+6= 9-8= 二探究新知1.谈话引入,我们已经能正确地数出0~9各数了,还知道了这些数的一些知识,那么比9大的数大家认识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比9大的数——10。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0》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0》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0》教案课题:认识10以内的数一、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地认识并书写0-10的数字;2.能够将0-10的数字进行排列组合,形成有意义的数字组合;3.能够通过实际例子感受10以内的数的大小关系;4.能够通过游戏和活动培养对10以内数的理解和敏感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让学生掌握0-10的数字形状和书写规范;2.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10以内数的大小关系。

难点:1.学生对于数字0-10的掌握及书写规范;2.10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和关系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数字卡片、计数棒、计数贴纸等教学辅助工具;2.教师准备教学PPT,用于展示数字形状和实例计算;3.教师准备一些小游戏和活动,增加学生参与度。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复习教师通过展示数字卡片让学生复习0-10的数字形状和书写规范。

第二步: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数字场景(比如公交车车牌号)让学生感受10以内的数字。

第三步:教学1.教师通过PPT展示数字的大小关系,让学生比较大小;2.教师通过计数棒和计数贴纸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组合出有意义的数字组合。

第四步:游戏活动教师设计一些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10以内数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对于0-10的数字掌握程度不一,需要更多的练习和反馈。

同时,在设计游戏和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更多考虑学生的参与性和趣味性,以增加学习的效果。

六、教学延伸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拼图游戏或者数字排列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持续感受10以内数的乐趣和实用性,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大纲,请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调整和完善。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0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0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0的认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认识并书写数字10。

2.能够正确理解十的概念,能够进行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计算。

3.能够掌握10以下的数的排列组合方法。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教案
•教学课件
•数字卡片
•计算器
•黑板/白板和彩色粉笔/白板笔
2.学生准备
•铅笔
•数学练习册
•计算工具(算盘等)
三、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1.引导学生回顾数学口算题目,进行计算练习。

2.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观察数字10,并与其他数字进行比较。

第二步:引入新知
1.介绍数字10的概念,指出十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2.演示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方法,让学生理解10的计算规则。

第三步:练习
1.让学生进行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练习,加深对10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2.给学生排列组合练习题,让他们利用10以内的数字进行排列组合。

第四步:巩固
1.教师带领学生复习整个教学内容,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2.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加深对10的认识和计算能力。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理解了数字10的概念,掌握了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方法,提高了排列组合的能力。

五、作业布置
1.完成课堂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总结10的认识,写一篇小结。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好数字10的相关知识。

一年级上册数学说教案--10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上册数学说教案--10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上册数学说教案10 人教新课标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10的认识”。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数字10的概念,理解10的组成,以及能够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掌握数字10的概念,知道10的组成。

2. 学会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数字10的概念,10的组成,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难点:理解10的组成,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小黑板、粉笔、挂图。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数数游戏,让学生初步接触数字10,引导学生思考10的组成。

2. 讲解数字10的概念:向学生讲解数字10的意义,引导学生理解10的组成。

3. 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通过例题,讲解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互相讲解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数字10的概念 10的组成 10以内的加减法七、作业设计1. 请写出数字10的组成。

答案:10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答案:3 + 4 = 7;7 3 = 4;8 + 2 = 10;10 6 = 4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数字10的概念和10的组成有了初步的认识,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但仍有部分学生在理解10的组成上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10以内的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时的计算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教学内容的选取。

我选择了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10的认识”作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10》教案

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10》教案

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10》教案教案一:认识数10教学目标:1. 认识数10。

2. 能够用表示数10的算式。

3. 掌握数10的前后关系。

教学准备:1. 教材: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

2. 教具:十个小球、十个图形卡片、数线。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识(5分钟)1.教师出示十个小球,要求学生数一数,看一看有多少个小球。

2.学生大声回答:“有十个!”3.教师将十个小球分成两行,每行五个,让学生观察这种排列方式。

Step 2:引入新知识(10分钟)1. 教师出示十个图形卡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这是什么图形?”学生回答:“这是一个一。

”2. 教师出示第二个图形卡片,学生观察并回答:“这是什么图形?”学生回答:“这是一个零。

”3. 教师出示其他八个图形卡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这是什么图形?”学生回答:“这是零。

”4. 教师总结讲解:“现在我们知道,十个一加零组成了数10。

”Step 3:练习(20分钟)1.教师出示数线,让学生找到10的位置,并用手指点出。

2.教师出示一些数(1、2、3、4、5、6、7、8、9),让学生在数线上找到对应的位置。

3.教师出示数字10,要求学生大声读出来,并指点到对应的位置。

4.教师进行游戏,出示一个数字,学生将对应数量的图形卡片放到指定的位置上,例如出示数字7,学生将7个零放在数线上的位置。

5.教师出示一些带有形状和数量的图片,学生用数线的方式表示出来。

Step 4:巩固与拓展(10分钟)1.教师给学生出一些题目,要求学生填写答案,例如:10=5+(),10=7+(),10=()+3。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拿走一些零,剩下几个?例如:从10个零里拿走3个,剩下几个?3.教师出示一些数,要求学生计算一下,例如:10-5=(),10-4=()。

Step 5:总结与评价(5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今天学到的内容,学生回答问题,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教案二:数10的加减运算教学目标:1.认识数10。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0》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0》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0》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10”是该册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基本的数数能力,理解“10”的意义,以及“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0”的数数、认识“10”以内的数、“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对于数学的概念和运算可能比较陌生,但是他们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

在学习“10”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来理解“10”的意义,以及“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三.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10”的意义,掌握“10”以内的数数能力,能够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10”的意义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10”的意义,以及如何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片的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10”的意义;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

六. 教学准备准备实物、图片、卡片、游戏道具等教学用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数数,让学生初步理解“10”的意义。

2.呈现(10分钟)通过卡片和游戏,呈现“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和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

3.操练(10分钟)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通过游戏和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和讨论“10”以内的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拓展学生的思维。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10》(人教).docx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10》(人教).docx

《10》10的认识的编排与前面8、9的认识基本相同,先显示一幅主题图供学生数数抽象出数10,再认识10、10以内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大小,最后学习10的组成和写数。

10的组成十分重要,它是今后学习20以内仅为加法和进一步认识100以内、万以内以及多位数的基础。

10的加减法是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10的组成,并且通过一图四式的练习,初步认识了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10的加减法》是以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的重要基础。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设计闯关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分析、思考、操作,得出10的加减法的所有算式。

【知识与能力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感;2、学会lO的数数、认读、写数、大小比较和l0的组成,对10的数的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3、能正确计算10的加减法算式,加深认识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教材分析◆教学目标4、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往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及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2、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能正确计算10的加减法算式,加深对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的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生感受数l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2、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的愿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学会lO的数数、认读、写数、大小比较和l0的组成;2、让学生通过操作探索,合作交流,自主学会1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对10的数的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理解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挂图、尺子图、点子图、卡片等。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师:同学们,我们来猜谜语,好不好?(1)有一个数,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还表示起点,它是谁?(2)能与0做邻居的又是谁?(3)(伸出6指)它添上2是几?(4)7的相邻数是谁?(5)8再添上一是几?(6)0和6之间有哪些我们认识的数?(7)在我们所学过的数字中谁最大?(8)故事:9知道它最大可骄傲了,它对1~8各数字说:“你们谁都没我大,特别是你──0,表示一个物体都没有,你真是太小了,不能和我比。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0》教案3.doc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0》教案3.doc

《10》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加法算式中未知数的意义。

2.会填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3.培养学生初步的逆向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口算卡、多媒体课件或挂图、游戏卡片。

教学过程准备练习1.口算练习。

(开火车)9-6254610-49-810-610-97-719532.说出下面各数的组成。

7910983□4□6□3□□53.猜一猜。

出示图片:苹果树上结了10个苹果,我用纸盖住了一部分,请你们猜一猜,我用纸盖住了几个苹果?(6个)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学生可能答出:4和6组成10;10可以分成4和6;4加6等于10;10减4等于6;根据苹果树的样子推测大概是6个苹果)教师评价:你们都很聪明,能用学过的知识猜对用纸盖住的苹果的个数。

今天,我们就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看谁学得又快又好。

[教学过程说明:第1题的口算题采用“开火车”的形式有利于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第2题数的组成知识,是本节课填未知加数的依据,教师在这里做了重点复习,为下面要进行的新课做好了准备。

第3题安排的是猜一猜,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渗透了填未知数的有关知识。

探究新知1.教学铅笔图。

出示例题插图: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汇报)看着这幅图,你能知道是什么吗?(学生汇报:盒子里放了7枝笔;如果把盒子放满,可以放10枝笔;盒子里少放了3枝笔;盒子里原来可能有10枝笔,拿走了3枝,还剩7枝等)根据这幅图,谁能编一个故事,提一个问题?(学生汇报:1.盒子里原来有10枝笔,拿走了3枝,还剩几枝?2.盒子里放了7枝笔,再放3枝笔是几枝笔?3.盒子里放了7枝笔,再放3枝笔就是10枝笔吗?)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知道,盒子里已经放了7枝笔(板书:7),还要放几枝,题里告诉了吗?(没有)我们把没有告诉的、不知道的数叫“未知数”。

“未知数”可以用小括号来表示,谁会写小括号?(学生汇报,全班书空)已经放的7枝笔和还要放的枝数合起来是10枝,谁能列一个加法算式?(学生汇报,教师板书:7()=10)这个算式怎么读?(学生汇报:7加几等于10)7加几等于10?括号里应该填几?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填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10》(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

《10》(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

《10》(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0的数字概念,能够准确地读、写10。

2. 培养学生运用10进行简单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10的数字概念2. 10的读写3. 10的加减法4. 解决与10相关的问题教学重点:1. 10的数字概念2. 10的加减法教学难点:1. 10的加减法2. 解决与10相关的问题教学准备:1. 10的数字卡片2. 10的加减法练习题3. 与10相关的问题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数字10。

2.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10的组成,如1和9、2和8等。

二、探究(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10的数字卡片,让学生发现10的特点,如10是由一个圆圈和一条直线组成。

2. 教师引导学生读、写10,并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

3. 教师出示10的加减法练习题,引导学生运用10进行计算,并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

三、巩固(10分钟)1. 教师出示与10相关的问题卡片,引导学生运用10的知识解决问题。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10的加减法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10的加减法。

四、拓展(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与10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10。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10的加减法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10的知识。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说出10的特点、读写方法和加减法。

2. 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10的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数字卡片、加减法练习题和问题卡片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掌握了10的数字概念、读写方法和加减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还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年级上册数学《10》教案(精选17篇)

一年级上册数学《10》教案(精选17篇)

一年级上册数学《10》教案(精选17篇)一年级上册数学《10》篇1教学目标1.在生活情境中激发学生数数的愿望,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认、写10,理解10以内数的顺序,学会比较10 以内数的大小。

2.初步孕伏10个一就是1个十的思想,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提问:(1)每个小朋友都有生日,谁来说说自己的生日是几月几日?(2)我们祖国妈妈的生日又是几月几日呢?谈话:再过几天就是10月1日国庆节了,全国各地都在欢庆祖国妈妈的生日。

(显示:北京天安门张灯结彩,广场放满了鲜花,各地举国欢度国庆的情景)我们学校的小朋友也载歌载舞庆祝国庆。

(课件显示:课本第23页的主题图)二、讲授新知,感知数101.初步感知看图数一数。

提问: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许多穿着各民族服装的小朋友在跳舞)追问:究竟有多少个小朋友在跳舞呢?先让学生看图轻声数一数,然后请一个学生上来大声数一数。

小结:同学们数得对!有10个小朋友在跳舞。

2.实物操作动手摆一摆。

谈话:如果按照图上的人数摆小圆片,一个小朋友摆一个,你们能不能用小圆片来表示跳舞的小朋友呢?操作:同桌合作共同摆小圆片。

(学生动手摆小圆片)提问:按照图上的人数来摆,数一数你们摆了多少个小圆片。

小结:对!按照图上的人数来摆,桌上摆了10个小圆片。

3.实际应用看数说一说。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10这个数,愿意和10交朋友吗?让我们联系生活用10说一句话。

(学生分小组活动)交流:学生汇报用10说的。

一句话,教师选择并加以推荐。

如:(1)我们两只手有10个指头。

(2)我们小组有10个小朋友。

(3)9月10日是教师节。

(4)早操排队时,我站在第10个。

4.临摹写数照着写一写。

谈话:10这个数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数不样,它是由1和0两个数字合成的。

写10的时候要摆好两个数字的位置,先看老师怎么写左边一半先写1,右边一半再写0。

人教新课标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10》教案

人教新课标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10》教案

人教新课标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10》教案教材信息•教材名称:人教新课标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编号:第十单元•教学内容:测量长度教学目标1.掌握长度的比较;2.知道测量长度需要使用的工具;3.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4.能根据长度对物品进行排序。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新课标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课本和作业本);2.工具:尺子、绳子、长条状物体若干(如木棒、彩笔等);3.知识储备:掌握基本的长度测量方法。

教学过程热身活动•让学生举起手来,接龙报出身边物品的长度(如书包、栏杆等);•张贴卡通图案的“量身高”海报,让学生以海报为背景,用尺子测量自己的身高,并记录在海报上。

学习内容1.学习长度的比较–让学生排队,按照身高从高到低的方式排队;–让学生进行比较,判断哪些物品比较长,哪些物品比较短,为学生提供满分、半分和零分的评判标准。

2.学习测量长度需要使用的工具–引导学生观察尺子、绳子等工具,并让学生尝试使用工具测量不同物品的长度;–着重让学生注意尺子、绳子等工具所代表的单位,如米、厘米等。

3.学习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让学生观察尺子,并认识尺子上的数字和线条的含义;–让学生使用尺子测量不同物品的长度。

4.学习根据长度对物品进行排序–给学生几个木棒,让他们按照长度从长到短的方式排列;–引导学生发现木棒的长度差异,并用尺子测量认真比较。

巩固练习1.完成课本上的练习;2.在课堂上创造不同的情境,让学生用尺子测量不同的长度,如教室的桌子、椅子、黑板等。

总结通过本次课程,学生掌握了长度的比较,了解了测量长度需要使用的工具,掌握了如何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学会了根据长度对物品进行排序。

同时,学生也感受到了数学所能带来的乐趣。

课后作业1.课本上的练习;2.自己制作一张“量身高”海报,让家长也来测量一下自己的身高。

一年级数学《10认识》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10认识》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10认识》教学设计一年级数学《10认识》教学设计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年级数学《10认识》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一年级数学《10认识》教学设计1一、故事导入: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一个有趣的故事:数学乐园里来了许多数宝宝。

9对1说:“你瘦瘦的,只表示一个。

”又对0说:“你更小,没头没脑,什么也没有。

”1和0脸红了,他们躲在一边,商量了一个好办法,你们猜是什么好办法?生:1和0合起来变成了10,就比9大了。

师: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0。

(板书课题)二、新授1、10的数数师:我们已经认识了0—9,我们一起来数数。

9再数一个就是—10。

现在让我们到生活中找到10。

看主题图。

你在图上发现了什么?生:有10只鸽子,10个人。

(此处强调9个同学加上1个老师是10个人)师:鸽子、老师和同学的数量都可以用10来表示。

那么生活中也有10的身影,大家快找找!生:10个手指、10个脚趾等等师:同学们都是爱观察的'孩子。

请你用身边的学具表示出10好吗?比一比谁能摆的让大家一眼看出来是10个。

生:到前面摆一摆。

一行5个,摆两行。

师:收学具,倒着数一数。

现在桌面还有学具吗?用几来表示?生:用0来表示。

2、教学10以内数的顺序师:老师这有一些数,请学号1—9的同学到前面来拿着自己相应的卡片。

那我们学过的数都到齐了吗?生:还差0和10。

师:再来两名学生(学号是10的和最后一名学生)。

请你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排队,加油!生:学生拿着数卡站队。

师:我们一起来数数,他们站得对不对。

师:看着这些数,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呢?(可以老师先提问一个)生1:9的后面是谁?生1:7和9中间是谁?师:那么9在10的前面,10在9的后面,你能用大于或者小于号比比9和10的大小吗?生:9小于10,10大于9。

一年级上册数学《10》教案-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10》教案-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10》教案|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把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用一双数学的眼睛觉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共享的一年级上册数学《10》教案,欢迎大家扫瞄!教学内容: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8-21页信息窗4,第1、2个红点教材分析:学生在前面刚刚认识了1-10各数,这部分内容是在数数的基础上学习数的大小比较。

教材呈现的是拔河竞赛的场面。

首先利用两边拔河人数不相等,引导学生学习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接着利用跑过来的同学加入到竞赛中,使两边人数相等,学习两数相等的关系。

同意学生有不同的比较方法,最终要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目标:1、在拔河的情境中通过数数、比较活动,体验多少的比较方法。

2、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会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

3、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

教学难点:会用“〉〞、“〈〞表示比较的结果。

教学关键:把握比较多少的方法。

教学预备:小圆片、课件、小圆片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玩过拔河竞赛吗?谁能说说应当怎样进行这个竞赛?那今日组织我们班的同学来进行拔河竞赛,分为两组,一组10个人,二组9个人,我们一起去玩吧!〔课件出示情境图〕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要问?[设计意图:由拔河的谈话引入,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在交谈中明确拔河时两边的人数要相等,从而为本节课的教学埋下伏笔。

]二、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师1、竞赛怎么还没开始呢?怎样才能知道哪边人数多,哪边人数少?你有什么好方法?〔学生思索后沟通〕2、汇报展示:谁能说说你的好方法?〔老师利用教具与学具组织学生自己来摆一摆,找出比较的方法。

并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通过摆一摆的过程让学生们自己找到最好的方法,最终教师给予指导。

〕3、由拔河竞赛以及上面的展示来引出9比10小,10比9大。

在数学上有一对符号可以表示数的大小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新课标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10》教案三篇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列出三个算式,并计算结果。

2、培养学生的观察水平,动手操作水平及语言表达水平。

3、使学生体会数学教学中的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之中学数学。

教学重点:看一幅图写出三个算式,并能准确地实行计算。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1、电脑演示卡通人物汤姆:小朋友,我是汤姆,今天是吉利的生日,他邀请我去作客,不过,听说路上要回答他提出的几个问题,你们愿意协助我,和我一起去吗?2、出示以下复习题。

(1)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2)1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3)1 个十和()个一合起来是193、汤姆讲述:我带来了鲜花送给吉利作为礼物,瞧,花朵上还有算式呢!这些算式中哪些已经学过了,哪些还没有学?4、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0加几及相对应的减法(板书课题)二、合作探究,领会新知1、吉利的生日晚会上,已准备了好多好吃的(电脑演示),仔细看一看旁边的这些筷子能够分成哪两部分?(整捆10根和单独的3根),这样,你能够说出哪些算式?讲解:10+3和3+10的意义一样,所以只写一个就能够了。

2、汤姆:我还有一个计数器,想考考大家,如果顺利通过就和我一起去吉利家吃蛋糕。

个位和十位各拨一个珠子,表示数字几?再在个位上放2个珠子。

3、汤姆提醒学生现在计数器上的数是13,我把刚才的2个拿走了,能够写什么算式?你能算出得数吗?3、小结:小朋友会利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来算,真聪明。

三、巩固深化,拓展创新1、回到课前分类题,让学生完成原来不会做的题目。

2、生日晚会开始了,可还有几把筷子没数好,出示78页做一做1题。

2、晚会上还准备了水果糖,咦,糖下面还有个算式,你会填吗?完成做一做2题。

四、齐唱生日歌,祝汤姆生日快乐。

篇二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复习巩固10以内数的理解及加减法。

2、使学生能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水平。

3、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的水平。

教学重点:巩固10以内数的理解及加减法。

教学难点: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关键:准确实行计算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口算卡片出示10-3 4+4 10-6 2+55+3 10-5 8-7 7-49-0 9-8 6-6 9-28-2 4+6 3+6 9-02+3 9-5 0+7 4+2二、整理知识1、前面我们学习了哪些计算题?分组看书整理后汇报2、复习A 出示10以内加法题这是我们学过的10以内加法题,它们按一定的规律排成这个样子,你能看看它们是怎样排列的吗?B 练习,师任点几题让生回答C 照刚才的观察方法再观察减法表它们是怎样排列的?同座互相点一题考问对方三、练习课件出示1、★△▲○●□☆从左数,第5个是()☆排第()2、 9 4□ 5 □ □3、△□△□△□接下去怎么画?4、小猴小兔必须沿1-10的路线回家该怎么办?5、按规律填空(1)2、()、4、()、()、()、8(2)8、()、6、()、()、()(3)2、4、()、8、()(4)1、3、()、()、96、10=□+□10=□+□+□10=□+□+□+□10=□+□+□+□+□10=□+□+□+□+□+□10=□+□+□+□+□+□+□10=□+□+□+□+□+□+□+□10=□+□+□+□+□+□+□+□+□10=□+□+□+□+□+□+□+□+□+□10=□+□+□+□+□+□+□+□+□+□+□综合活动先独立观察书上第6题的图,小动物们在干什么?观察小鸟在干什么?小动物他们在做什么游戏?我们也去参加。

你如果知道就帮动物说出答案。

学生写在书上。

四、教师总结你有哪些收获?五、作业设计1、看图写出两个加法和减法2、图画式应用题3、连续加24、连续加3:3、、、连续加2:1、、、板书设计:10以内加减法整理复习10=□+□10=□+□+□10=□+□+□+□10=□+□+□+□+□10=□+□+□+□+□+□10=□+□+□+□+□+□+□篇三一、课前交流师:我看到同学们已经把自己的物品摆放好了,大家都带来了数学书、练习本、文具盒。

(老师稍有停顿),我还看到了大家文具盒里有一样我特别想要借的东西生好奇地问:什么?师:橡皮。

谁愿意借给我?(生一个个都举起橡皮表示愿意。

)师:大家都这么热情,太感谢大家了。

好,我请几位同学帮我借一下。

(请8名学生就近帮忙借橡皮)师:(把学生的橡皮一块一块地借了过来,并表现出非常感谢的神情。

)你们把橡皮都借给我了,你写错了怎么办?一生:我还有。

师:哦,还有,老师还想借。

(直到完全借完。

)师:我借这么多橡皮,干什么用呢?生纷纷说:你自己写错了,要擦;做魔术;看橡皮都有哪些形状;用橡皮拼图。

师:我借你们的橡皮干什么用呢?哈哈,我就是为了让你们没有橡皮用。

没有橡皮,下笔会更小心一些。

就算写错了,也没关系,仔细欣赏一下自己错在哪里,然后再写一写,这样您会写的更好!(反思:“没有橡皮,下笔会更小心”,这是自然的结果。

当我们知道某件事情没有后路的时候,自会多几分慎重。

现在的学生大多比较浮躁,缺乏责任心,往往不肯静下心来想好了再动笔,常常是毛手毛脚,一看就动笔,一动笔就错,一错就擦。

宁静才能致远,教学生静心思远,对他们的成长有好处。

另外,这样一个环节的设置,还能很好的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尤其是像这次赛课,在上课之前与学生没有见面的机会,只有尽快拉近师生距离,才能减少师生的陌生感,彼此尽快熟悉,使学生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中投入学习。

)二、情境导入(出示主题图:师在黑板上画了一棵大树,然后粘贴了9只红色小鸟)师:听说咱们班的小朋友特别棒,今天有一群小鸟也想来和大家一起学习,大家欢迎么?生异口同声:欢迎!师:大家看,黑板上有一棵大树,大树上有好多小鸟,请大家仔细数一数大树上有几只小鸟?(反思:这里我没有用课本上的情境图,而是创设了一个大树、小鸟这样一幅美丽的情境图,我认为这节课的情景创设比较成功。

因为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新知的热情,而且还能够能很快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但是,也存有一些问题,让学生在理解10以内数的顺序时,只让学生顺着数,而没有让学生倒着数。

另外,在这里如果把事先准备好的小棒发给学生,再让学生亲自动手摆10个小棒,并将它们捆成一捆,了解“10个一,能够组成1个十。

”这样能够渗透“10还是个计数单位”,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生:9只(有一生说10只)师:到底几只呢?请刚才这位小朋友来数一数。

(请说10只的学生到黑板前数,黑板太高,学生探不找,师抱起孩子数。

)(反思:今天在梨林实小做课的这间教室里没有讲台,所以黑板相对就比较高,我站在那里,ZUI多只能够到三分之二的高度,即使图画得再低,对于一年级的小孩来说,还是很难够得着,没办法,我抱起了孩子,这样孩子就能够够得着了。

我们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眼中时刻要有孩子。

)生:我看到老师手里还拿了一只,所以是10只。

师:哦,那现在又有一只小鸟飞了过来。

(师把手中的一只*小鸟贴到大树上)那么,现在有多少只小鸟呢?生异口同声:10只。

(再请一生到黑板上数。

)师:今天我们就来理解10(师出示课题,生齐读课题)师:那么,在你的身上有10么?生异口同声:有!师:你身上的10在哪里?生:在手上。

师:谁来数一数?(生纷纷举手,请一生到前面面对大家数一数。

)师:除了手上,我们身上哪里还有10?生:脚上。

师:还有么?我刚才看到有的同学在摸自己的头发,在我们头发上有10么?生1:没有生2:有,头发上有好多好多10呢。

师:对,我们的头发有好多好多的10呢。

除了我们的身上,其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很多的10。

(反思:在这个环节中,为了让学生对10有充分的理解,我让学生找自己身上的10,孩子们参与非常积极活跃,但“数学源于生活”,如果能够更多的创设一些与学生生活情景紧密联系的生活情境,这样会为学生的观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一种亲切感。

)三、9和10比大小师:我们前面理解了1-9,今天又理解了10,你知道这些数中,谁大谁小么?生1:10大。

师:大小是相对的,我们不能只说谁大,要说出谁大谁小。

生2:10大1小。

生3:10大3小。

生4:10大9小。

(还有好多学生争着抢着想要说)师:还有这么多同学想要说,那每个同学给你的同桌说一说。

(生同桌互说。

)师:说完后坐端正。

(稍停)大家说得真好,老师听到了好多不同的答案,不过,老师听到了一个共同的声音:10大。

我们前面理解的9都那么大了,大家却都认为今天理解的10。

谁能说说你怎么知道10比9大?生1:10个比9个多了一个。

生2:9只小鸟,又飞来一只变成10只了,所以10只多。

师:说得真好!谁还有自己的想法?生3:10个人比9个人多1个。

生4:9加1是10。

师:那么,10比9怎样?生异口同声:大。

师:9比10怎样?生异口同声:小。

(师板书9 10 10 9)师:谁能用大于号和小于号填一填?(请学生填)师:大家注意看,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口都朝着谁?生:10!师:也就是说,谁大口朝谁开。

(反思:对于大小比较孩子们已经有了1—9的学习基础,这里顺理成章,比较容易,耗时过多,尤其是大于号和小于号不必再像新知一样让学生理解,也就是说应该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学生会的就不要讲,或尽量少讲,这样能够提升课堂效率,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得更多的东西。

)四、10的组成师:大家刚才表现真棒!下面,老是想请大家帮个忙,大家愿意帮老师么?生:愿意!师:我家来了一个小客人,家里还有10颗糖,我家儿子和小客人一起分糖吃,他们两人怎么分?(反思:情境创设能很好的吸引学生,激发学生乐于助人的意愿,但是如果能把情境中改成学生自己,会给学生下面的语言表述带来方便,效果会更好一些。

)生1:每人5颗。

师:为什么这么分?生1:这样分,两个人的一样多。

师:谁还有不同的分法?生2:如果是我,我分3颗,给客人分7颗。

师:为什么这么分?生2:因为我是主人,他是客人,我给他多一些。

师:小主人真热情!很好!请坐!谁还有不同的分法?生3:我是主人,我留2颗糖,给客人8颗糖。

师:真大方!大家刚才有的是按照平均分,有的是作为小主人,给客人多分一些,那么,还有其他不同分发么?同桌互相说一说,比比看那组同桌合作的,合作的同桌,在下课时,黑板上漂亮的小鸟就会飞到你们的手中。

大家能够用自己的小手来协助自己,每根手指表示1颗糖。

(学生开始同桌交流)(反思:这里的同桌交流目的不够明确,导致后面会有第二次的交流。

如果在这里交流时,我能给出更清楚的指令,如:10颗糖到底有多少种分法呢?用自己的手指代替糖,比比看,那些小组分法ZUI 多,而且还能按照一定的规律清晰地介绍给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