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实验二
操作系统实验二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实验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操作系统实验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理解和掌握进程管理的相关概念和技术,包括进程的创建、执行、同步和通信。
通过实际编程和实验操作,提高对操作系统原理的认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操作系统为 Windows 10,编程环境为 Visual Studio 2019。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一)进程创建实验1、首先,创建一个新的 C++项目。
2、在项目中,使用 Windows API 函数`CreateProcess`来创建一个新的进程。
3、为新进程指定可执行文件的路径、命令行参数、进程属性等。
4、编写代码来等待新进程的结束,并获取其退出代码。
(二)进程同步实验1、设计一个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的模型。
2、使用信号量来实现生产者和消费者进程之间的同步。
3、生产者进程不断生成数据并放入共享缓冲区,当缓冲区已满时等待。
4、消费者进程从共享缓冲区中取出数据进行处理,当缓冲区为空时等待。
(三)进程通信实验1、选择使用管道来实现进程之间的通信。
2、创建一个匿名管道,父进程和子进程分别读写管道的两端。
3、父进程向管道写入数据,子进程从管道读取数据并进行处理。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一)进程创建实验结果成功创建了新的进程,并能够获取到其退出代码。
通过观察进程的创建和执行过程,加深了对进程概念的理解。
(二)进程同步实验结果通过使用信号量,生产者和消费者进程能够正确地进行同步,避免了缓冲区的溢出和数据的丢失。
分析结果表明,信号量机制有效地解决了进程之间的资源竞争和协调问题。
(三)进程通信实验结果通过管道实现了父进程和子进程之间的数据通信。
数据能够准确地在进程之间传递,验证了管道通信的有效性。
五、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一)在进程创建实验中,遇到了参数设置不正确导致进程创建失败的问题。
通过仔细查阅文档和调试,最终正确设置了参数,成功创建了进程。
(二)在进程同步实验中,出现了信号量使用不当导致死锁的情况。
北理工操作系统实验二读者写者问题
本科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操作系统原理实验(读者写者问题)课程名称:操作系统原理实验时间:2015.10.30 任课教师:王耀威实验地点:10#102实验教师:苏京霞实验类型: 原理验证□综合设计□自主创新学生姓名:孙嘉明学号/班级:1120121474/05611202 组号:学院:信息与电子学院同组搭档:专业:信息对抗技术成绩:实验二:读者写者问题一、实验目的1.通过编写和调试程序以加深对进程、线程管理方案的理解;2.熟悉Windows多线程程序设计方法;二、实验要求在Windows环境下,创建一个控制台进程,此进程包含n个线程。
用这n个线程来表示n个读者或写者。
每个线程按相应测试数据文件(后面介绍)的要求进行读写操作。
用信号量机制分别实现读者优先和写者优先问题。
读者-写者问题的读写操作限制(包括读者优先和写者优先)1)写-写互斥:不能有两个写者同时进行写操作2)读-写互斥:不能同时有一个线程在读,而另一个线程在写。
3)读-读允许:可以有一个或多个读者在读。
读者优先的附加限制:如果读者申请进行读操作时已有另一个读者正在进行读操作,则该读者可直接开始读操作。
运行结果显示要求:要求在每个线程创建、发出读写申请、开始读写操作和结束读写操作时分别显示一行提示信息,以确定所有处理都遵守相应的读写操作限制。
测试数据文件包括 n行测试数据,分别描述创建的n个线程是读者还是写者,以及读写操作的开始时间和持续时间。
每行测试数据包括四个字段,每个字段间用空格分隔。
第1个字段为正整数,表示线程的序号。
第2个字段表示线程的角色,R表示读者,W表示写者。
第3个字段为一个正数,表示读写开始时间:线程创建后,延迟相应时间(单位为秒)后发出对共享资源的读写申请。
第4个字段为一个正数,表示读写操作的延迟时间。
当线程读写申请成功后,开始对共享资源进行读写操作,该操作持续相应时间后结束,释放该资源。
下面是一个测试数据文件的例子(在记事本手工录入数据):1 R 3 52 W 4 53 R 5 24 R 6 55 W 5.1 3三、实验环境硬件设备:个人计算机。
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二
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二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深入理解和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中的进程与线程管理。
通过实验,我们将了解进程的创建、执行、阻塞、唤醒等状态以及线程的创建、同步、通信等操作。
同时,通过实验,我们将学习如何利用进程和线程提高程序的并发性和效率。
二、实验内容1、进程管理a.进程的创建与执行:通过编程语言(如C/C++)编写一个程序,创建一个新的进程并执行。
观察和记录进程的创建、执行过程。
b.进程的阻塞与唤醒:编写一个程序,使一个进程在执行过程中发生阻塞,并观察和记录阻塞状态。
然后,通过其他进程唤醒该进程,并观察和记录唤醒过程。
c.进程的状态转换:根据实际操作,理解和分析进程的状态转换(就绪状态、阻塞状态、执行状态)以及转换的条件和过程。
2、线程管理a.线程的创建与同步:编写一个多线程程序,创建多个线程并观察和记录线程的创建过程。
同时,使用同步机制(如互斥锁或信号量)实现线程间的同步操作。
b.线程的通信:通过消息队列或其他通信机制,实现多个线程间的通信。
观察和记录线程间的通信过程以及通信对程序执行的影响。
c.线程的状态转换:根据实际操作,理解和分析线程的状态转换(新建状态、就绪状态、阻塞状态、终止状态)以及转换的条件和过程。
三、实验步骤1、按照实验内容的要求,编写相应的程序代码。
2、编译并运行程序,观察程序的执行过程。
3、根据程序的输出和实际操作情况,分析和理解进程与线程的状态转换以及进程与线程管理的相关原理。
4、修改程序代码,尝试不同的操作方式,观察程序执行结果的变化,进一步深入理解和掌握进程与线程管理。
5、完成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提出问题和建议。
四、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计算机操作系统中的进程与线程管理原理和实践操作。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不仅学习了如何利用编程语言实现进程和线程的操作,还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分析了进程与线程的状态转换以及进程与线程管理的基本原理。
操作系统实验二并发与调度
实验二并发与调度一、实验目的在本实验中,通过对事件和互斥体对象的了解,来加深对Windows 2000线程同步的理解。
通过分析实验程序,了解管理事件对象的API。
了解在进程中如何使用事件对象,在进程中如何使用互斥体对象,线程如何通过文件映射对象发送数据。
二、实验环境硬件环境:计算机一台,局域网环境;软件环境: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Visual C++ 6.0专业版或企业版。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第一部分:互斥体对象本程序中显示的类CCountUpDown使用了一个互斥体来保证对两个线程间单一数值的访问。
每个线程都企图获得控制权来改变该数值,然后将该数值写入输出流中。
创建者实际上创建的是互斥体对象,计数方法执行等待并释放,为的是共同使用互斥体所需的资源(因而也就是共享资源) 。
1、利用互斥体保护共享资源程序参见实验指导书分析程序的运行结果,可以看到线程(加和减线程) 的交替执行(因为Sleep() API允许Windows切换线程) 。
在每次运行之后,数值应该返回初始值(0) ,因为在每次运行之后写入线程在等待队列中变成最后一个,内核保证它在其他线程工作时不会再运行。
1)请描述运行结果(如果运行不成功,则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 根据运行输出结果,对照分析程序,可以看出程序运行的流程吗?请简单描述:_____逆向运行__________第二部分线程通过文件对象发送数据Windows 2000提供的线程间通讯类内核对象允许同一进程或跨进程的线程之间互相发送信息,包括文件、文件映射、邮件位和命名管道等,其中最常用的是文件和文件映射。
这类对象允许一个线程很容易地向同一进程或其他进程中的另一线程发送信息。
1、演示线程通过文件对象发送数据程序参见实验指导书运行结果(如果运行不成功,则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阅读和分析程序,请回答问题:1) 程序中启动了多少个单独的读写线程?__________1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使用了哪个系统API函数来创建线程例程?_________ CreateThrea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文件的读和写操作分别使用了哪个API函数?_______ ReadFile()______ WriteFile()_____________ 每次运行进程时,都可看到程序中的每个线程从前面的线程中读取数据并将数据增加,文件中的数值连续增加。
实验二、Windows操作系统基本操作
实验二、Windows操作系统基本操作实验目的:练习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掌握Windows XP窗口、菜单、资源管理器及文件的基本操作;学会Windows XP的控制面板和附件等的基本操作;能熟练使用PrintScreen键及相关组合键进行截屏操作。
实验准备:1.截屏键的使用:(1)全屏截屏:按下PrintScreen键;(2)活动窗口截屏:Alt键+PrintScreen键;(3)打开附件中的“画图”的工具,将截屏的内容粘贴至空白处,将文件保存为jpg格式的文件。
2.在D盘目录下建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文件夹,将本堂课练习的内容都存在此文件夹内。
实验任务:内容一认识及使用计算机实训内容:1.练习鼠标的使用方法,练习桌面背景的设置、桌面的定制等操作:(1)将桌面主题设置为“Windows经典”;(2)从网站搜索一张大小为“1024*768”的壁纸,下载到本地E盘,并将其设置为桌面;(3)将桌面字体由默认的“正常”改为“大字体”;(4)完成以上设置后,使用PrintScreen键将整个桌面截图并保存为“名字1.jpg”。
2、用一种输入法在Windows的记事本中输入一篇字数不少于200字的文章,并保存为“名字2.txt”。
3、用Windows的“画图”程序制作一幅风景画或一幅实物图,并保存为“名字3.jpg”。
注:将以上完成的结果以相关格式的文件保存,一起放入D盘以名字命名的文件夹中。
内容二 Windows操作技术实训内容:1、练习定制开始菜单、定制工具栏、定制任务栏,练习文件的各种选定方式,创建文件夹并练习文件的复制、粘贴、更名、创建快捷方式等操作。
(练习)2、练习在控制面板中进行显示器设置、鼠标设置、键盘设置、输入法设置、日期时间设置等(按照教科书47页—50页的指导进行练习)。
3、练习在硬盘中搜索指定的文件:(1)在驱动器C:中搜索文件名以“winmine”为关键字的文件;(2)将找到的文件复制到D盘以名字命名的文件夹中;(3)将以名字命令的文件夹压缩成RAR或ZIP文件格式的压缩包;4、练习在控制面板中增加用户名为:“test001”的用户,并将其密码设置为123456,注销计算机,用刚刚建立的用户“test001”登陆到计算机,将实验步骤写入实验报告中。
实验2 Windows操作系统基础
2.查看硬盘,在图2-2-1中记录D盘的相关信息。
3.在C盘根目录下创建如图2-2-2所示的 三级文件夹,并完成如下操作:
(1)在桌面上,用“记事本”程序创建 文本文件t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txt;然后在桌面的快捷菜单 中选择“新建”→“文本文档”命令,创 建文本文件t2.txt、t3.txt、t4.txt。四 个文件的内容任意输入。 (2)将桌面上的t1.txt复制到C: \JSJ11\Sub1\mmm中。 (3)将桌面上的t2.txt复制到C: \JSJ11\Sub2\nnn中。
(3)分别按“名称”、“类型”、“大小”、 “递增”和“递减”对Windows主目录进行排序, 观察5种排序方式的区别。 (4)选择“设置”或“取消”下列文件和文件 夹的“查看”选项,并观察两者之间的区别。 ①鼠标指向文件夹和桌面项时显示提示信息。 ②隐藏受保护的操作系统文件。 ③显示隐藏的文件、文件夹和驱动器。 ④先隐藏后显示已知文件类型的扩展名。
2.掌握磁盘管理的基本方法。
3..掌握Windows7中库的操作。
【实验内容】
1.“Windows 资源管理器”的查看与使用
(1)在桌面双击“计算机”,打开“计算 机”窗口,请仔细观察窗口。 (2)分别选择“超大图标”、“大图标”、 “中图标”、“小图标”、“列表”、“详 细信息”、“平铺”和“内容”等8种方式浏 览Windows主目录,观察各种显示方式之间的 区别。
8.启动“磁盘碎片整理程序”,分析C盘,
查看报告。
(1)碎片:( )%。
(2)如果时间允许,对 C盘进行碎片整理。
9.库的设置 10.库的创建
实验2 Windows7操作系统基础
实验2.1 Windows7的基本操作
操作系统原理实验2-Linux操作系统命令接口
《操作系统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序号:2 实验项目名称:Linux操作系统命令接口
挑战3:历史命令
挑战4:数据提取
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
1.查看用户
2.检查权限
3.创建文件
4.创建目录
5.复制文件
6.删除文件
7.预声明变量
8.变量赋值
9.查看变量
10.查找文件
11.打包文件
12.解压文件
13.检查磁盘
14.查看ls命令的帮助信息
15.进入文件添加任务
16.顺序执行多条命令
17.打印全部文件
18.使用管道一行一行查看
19.打印某个字段的某一行
20.默认字典排序
21.删除"hello shiyanlou" 中所有的'o','l','h'
22.将"hello" 中的ll,去重为一个l
23.将输入文本,全部转换为大写或小写输出
24.数据流重定向
25.进程 = 可执行程序 + 该进程对应的内核数据结构
26.linux操作系统基本概念:操作系统按用户数量可以分为单用户系统和多用户系统。
比如Windows就是典型的单用户系统,Linux就是典型的多用户系统。
多用户系统就是一台能并发和独立地执行分别属于两个和多个用户的若干应用程序的计算机。
27.显示环境变量
28.列出指定用户的所有进程
29显示所有进程
30.将在后台运行的作业放到前台运行
31.访问日志
32.历史命令
33.寻找文件,提取数据见上
五、分析与讨论
上机的命令有很多,要重复操作,才能熟练掌握
六、教师评语成绩。
操作系统实验二(进程管理)
操作系统进程管理实验实验题目:(1)进程的创建编写一段程序,使用系统调用fork( )创建两个子进程。
当此程序运行时,在系统中有一个父进程和两个子进程活动。
让每一个进程在屏幕上显示一个字符:父进程显示字符“a”;子进程分别显示字符“b”和字符“c”。
试观察记录屏幕上的显示结果,并分析原因。
(2)进程的控制修改已编写的程序,将每个进程输出一个字符改为每个进程输出一句话,在观察程序执行时屏幕上出现的现象,并分析原因。
(3)编制一段程序,使其实现进程的软中断通信。
要求:使用系统调用fork( )创建两个子进程,再用系统调用signal( )让父进程捕捉键盘上来的中断信号(即按Del键);当捕捉到中断信号后,父进程调用系统调用kill( )向两个子进程发出信号,子进程捕捉到信号后分别输出下列信息后终止: Child process 1 is killed by parent! Child process 2 is killed by parent! 父进程等待两个子进程终止后,输出如下的信息后终止: Parent process is killed! 在上面的程序中增加语句signal(SIGINT, SIG_IGN)和signal(SIGQUIT, SIG_IGN),观察执行结果,并分析原因。
(4)进程的管道通信编制一段程序,实现进程的管道通信。
使用系统调用pipe( )建立一条管道线;两个进程P1和P2分别向管道各写一句话: Child 1 is sending a message! Child 2 is sending a message! 而父进程则从管道中读出来自于两个子进程的信息,显示在屏幕上。
要求父进程先接收子进程P1发来的消息,然后再接收子进程P2发来的消息。
实验源程序及报告:(1)、进程的创建#include <stdio.h>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int pid1,pid2; /*fork first child process*/if ( ( pid1=fork() ) < 0 ){printf( "ProcessCreate Failed!");exit(-1);}if ( ( pid1=fork() ) == 0 ){printf( "b\n" );}/*fork second child process*/if ( ( pid2=fork() ) < 0 ){printf( "ProcessCreate Failed!"); exit(-1);}if ( ( pid2=fork() ) == 0 ){printf( "c\n" );}/*parent process*/else{wait(NULL);printf( "a\n" );exit(0);}return 0;}(2)、进程的控制#include <stdio.h>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int pid1,pid2;/*fork first child process*/if ( ( pid1=fork() ) < 0 ){printf( "ProcessCreate Failed!");exit(-1);}if ( ( pid1=fork() ) == 0 ){printf( "This is my Unix OS program!\n" ); }/*fork second child process*/if ( ( pid2=fork() ) < 0 ){printf( "ProcessCreate Failed!");exit(-1);}if ( ( pid2=fork() ) == 0 ){printf( "This is the second Child process!\n" ); }/*parent process*/else{wait(NULL);printf( "This is the Parent process\n" );exit(0);}return 0;}(3)编制一段程序,使其实现进程的软中断通信。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2)
计算机实验报告(2)操作系统部分一、基本要求和内容1.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2.认识WINDOWS桌面的各部分组成,掌握基本的桌面操作.3.掌握各种基本操作对象的操作方法.4.学会使用WINDOWS帮助.5.了解基本的DOS命令和基本的命令行操作方法.6.熟练掌握文件操作方法.7.掌握对图标的操作方法(移动/拖曳/单击/双击/右击等等).8.熟悉资源管理器窗口和”我的电脑”(“计算机”)窗口.9.掌握启动控制面板的方法,了解控制面板的主要功能,掌握使用控制面板对软硬件进行设置的方法。
10.掌握“运行”对话框的使用方法。
11.了解“任务管理器”的简单使用方法。
12.熟悉“画图”“记事本”“计算器”“写字板”等常用应用程序。
13.开始POWERPOINT的基本使用.二、通过上机实验解决下列问题1. CTRL+ALT+DEL 组合键的功能是:打开【任务管理器】窗口2.全角和半角的区别是:半角是一个字符,全角是两个字符3. CTRL+A组合键的功能是:全部选中CTRL+C组合键的功能是:复制CTRL+V组合键的功能是:粘贴CTRL+X组合键的功能是:剪切CTRL+Z组合键的功能是: 撤销ALT+PRINTSCREEN组合键的功能是:复制当前窗口、对话框或其他对象到剪贴板中任务栏隐藏时通过什么组合键可以看到任务栏:Ctrl+Alt+Del进行窗口切换的组合键是:ALT+Tab4.“画图”应用程序默认保存文件类型是:*.png“记事本”应用程序默认保存文件类型是: *.txt.DOC是什么文件类型Word文档.EXE是什么文件类型可执行文件(程序文件)5.鼠标的基本操作方法包括:指向、单击、双击和拖动鼠标指针附近有漏沙钟表示当前的状态是: 沙漏是等待,因为程序先是从硬盘上读取,然后再到内存,芯片在其期间进行运算,再没真正的打开程序时,系统认为它没正真的启动6.资源管理器左下角窗格(即”文件夹”窗口)显示的是:系统中的所有资源以分层树型的结构显示出来7.一般情况下,对文件进行重命名时,不应该修改文件的扩展名,因为: 如果修改了后缀名则会导致文件属性更改,文件无法打开8.文件的属性主要包括哪些:“只读”、“存档”、“隐藏”9.选择多个连续的文件可以采用哪些方法:使用鼠标先选定第一个文件或文件夹,然后按住Shift键,用鼠标单击最后一个文件或文件夹,这样在第一个对象和最后一个对象之间的所有文件或文件夹将全部被选中,包括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文件或文件夹。
操作系统实验答案-实验2Linux的基本操作及vi的使用(答案)
实验二Linux的基本命令操作及vi的使用实验目的:1、熟悉Linux操作系统环境2、熟悉Linux操作系统的文件结构3、熟悉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命令4、熟悉Linux操作系统的文件组织方式5、学习使用vi编辑器建立、编辑、显示以及加工处理文本文件。
实验内容及要求:1、登陆实验室的Linux服务器。
启动电脑,进入Windows操作系统,在“开始”-〉“运行”中输入“Telnet 10.200.41。
178”,即可登陆实验室的Linux服务器.在“Login:”提示后输入“stu”+学号(如02号同学输入stu02),按下回车键。
在“Password:”提示后输入“123”(注意输入密码时屏幕上不会有“*”等符号出现,这和Windows 不同),按下回车键,若出现“[os@root os]$”或“-bash—2。
05b$”,表示已成功登陆系统,可以开始输入指令操作。
思考:(用pwd指令)查看自己登陆后位于Linux的哪个目录,写出该目录的路径,与自己周围的同学比较,看是否相同.(可查阅Linux资料了解“/home"目录的功能介绍)2、在Linux中进行以下基本操作:1)在当前目录下新建一个名为(自己姓名首字母缩写+学号后3位数)的子目录。
写出你所用的指令.(例如:mkdir zq000 )2)进入刚创建的子目录环境下.(提示:指令cd)3)在刚创建的子目录下新建一个名为abc.txt的文件。
写出你所用的指令。
(提示:新建文件的指令是touch)4)将/目录下(即根目录下)的welcome.txt文件复制到自己的子目录下,写出你所用的指令.cp –i /root/stu62/abc.txt /home/welcome.txt5)写出welcome.txt文件的内容。
(提示:用cat指令查看)Hello, Boys and girls ,welcome to the wonderful Linux world!3、在Linux中进行以下基本操作:1)进入自己的主目录。
操作系统实验二Windows任务管理器的进程管理
实验二 Windows任务管理器的进程管理一实验目的1)在Windows 任务管理器中对程序进程进行响应的管理操作;2)熟悉操作系统进程管理的概念;3)学习观察操作系统运行的动态性能。
二实验环境需要准备一台运行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计算机。
三背景知识Windows XP的任务管理器提供了用户计算机上正在运行的程序和进程的相关信息,也显示了最常用的度量进程性能的单位。
使用任务管理器,可以打开监视计算机性能的关键指示器,快速查看正在运行的程序的状态,或者终止已停止响应的程序。
也可以使用多个参数评估正在运行的进程的活动,以及查看CPU 和内存使用情况的图形和数据。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启动并进入Windows环境,单击Ctrl + Alt + Del键,或者右键单击任务栏,在快捷菜单中单击“任务管理器”命令,打开“任务管理器”窗口。
当前机器中由你打开,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有:1) 实验二Windows 任务管理器的进程管理2) 管理工具3) 可移动磁盘(I:)Windows“任务管理器”的窗口由 5 个选项卡组成,分别是:1) 应用程序2) 进程3) 性能4)联网5)用户当前“进程”选项卡显示的栏目分别是(可移动窗口下方的游标/箭头,或使窗口最大化进行观察) :1) 映像名称2) 用户名3) CPU4)内存使用1. 使用任务管理器终止进程步骤1:单击“进程”选项卡,一共显示了33 个进程。
请试着区分一下,其中:系统(SYSTEM) 进程有19 个,填入表2-1中。
表2-1 实验记录服务(SERVICE) 进程有_ 4___个,填入表2-2中。
表2-2 实验记录用户进程有__9____个,填入表2-3中。
表2-3 实验记录步骤2:单击要终止的进程,然后单击“结束进程”按钮。
终止进程,将结束它直接或间接创建的所有子进程。
例如,如果终止了电子邮件程序(如Outlook 98) 的进程树,那么同时也终止了相关的进程,如MAPI后台处理程序mapisp32.exe。
操作系统实验二处理机调度-实时调度算法EDF和RMS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姓
名:
学号:日期:2011-1-10 实验
题
目:
实验二:处理机调度---实时调度算法EDF和RMS
实验目的:
深入理解处理机调度算法,了解硬实时概念,掌握周期性实时任务调度算法EDF(Earliest Deadline First)和RMS(Rate-Monotonic Scheduling)的可调度条件,并能在可调度的情况下给出具体调度结果。
实验内容:
在Linux环境中采用用户级线程模拟实现EDF和RMS两种实时调度算法。
给定一组实时任务,按照EDF算法和RMS算法分别判断是否可调度。
在可调度的情况下,创建一组用户级线程,分别代表各个实时任务,并按算法所确定的调度次序安排各个线程运行,运行时在终端上画出其Gantt图。
为避免图形绘制冲淡算法,Gantt图可用字符表示。
实验步骤:1.启动虚拟机,在Linux系统终端中找到代码
2.仔细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和实验指导书中实验准备;
3.将代码在Linux系统上编译并运行。
4.根据实验结果分析。
5.结束实验,退出保存。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如实验指导书上所示。
EDF算法结果:
RMS算法结果:。
操作系统(二)实验报告
Last access:WedOct1915:25:442005
Last modify inode:Wed Oct1915:25:442005
5.再来一个更有趣的实验。修改父进程创建子进程的程序,用显示程序段、数据段地址的方法,说明子进程继承父进程的所有资源。再用父进程创建子进程,子进程调用其它程序的方法进一步证明子进程执行其它程序时,程序段发生的变化。
if(argc-i>1) printf("\n");
}
return ret;
}
运行结果:
[stud028@localhost stud028]$ ./pro41.o pro41.c
File:a.c
On device(major/minor):31,inode number:884266
Size:12 Type: 0100000 Permission:00664
return 1;
}
printf("\nFile Nhomakorabea%s\n",file);
printf("On device(major/minor):%d %d,inode number:%ld\n",
major(buf.st_dev),minor(buf.st_dev),buf.st_ino);
printf("Size:%ld\t Type: %07o\t Permission:%05o\n",buf.st_size,
【提示】这个实验可参考例程3中“父进程创建子进程,子进程调用其他程序的例”以及下面例程10两个程序。设法在子进程运行的程序中显示程序段、数据段地址,以此说明:开始时子进程继承了父进程的资源,一旦子进程运行了其他程序,就用该进程替换从父进程处继承的程序段和数据段。
操作系统实验二Linux的常用命令
实验2一解释下列Linux的常用命令1.ls名称: ls使用权限: 所有使用者使用方式: ls [-alrtAFR] [name...]说明: 显示指定工作目录下之内容(列出目前工作目录所含之档案及子目录)。
参数:-a 显示所有档案及目录(ls内定将档案名或目录名称开头为"."的视为隐藏档,不会列出) -l 除档案名称外,亦将档案型态、权限、拥有者、档案大小等资讯详细列出-r 将档案以相反次序显示(原定依英文字母次序)-t 将档案依建立时间之先后次序列出-A 同-a ,但不列出"." (目前目录) 及".." (父目录)-F 在列出的档案名称后加一符号;例如可执行档则加"*", 目录则加"/"-R 若目录下有档案,则以下之档案亦皆依序列出范例:列出目前工作目录下所有名称是s 开头的档案,愈新的排愈后面:ls -ltr s*将/bin 目录以下所有目录及档案详细资料列出:ls -lR /bin列出目前工作目录下所有档案及目录;目录于名称后加"/", 可执行档于名称后加"*" : ls –AF2.chmod指令名称: chmod使用权限: 所有使用者使用方式: chmod [-cfvR] [--help] [--version] mode file...说明: Linux/Unix 的档案调用权限分为三级: 档案拥有者、群组、其他。
利用chmod 可以藉以控制档案如何被他人所调用。
参数:mode : 权限设定字串,格式如下: [ugoa...][[+-=][rwxX]...][,...],其中u 表示该档案的拥有者,g 表示与该档案的拥有者属于同一个群体(group)者,o 表示其他以外的人,a 表示这三者皆是。
+ 表示增加权限、- 表示取消权限、= 表示唯一设定权限。
实验二Linux常用命令
实验二Linux常用命令《linux操作系统》实验报告至学年第学期姓名系别实验地点综合教学楼2号机房学号、年级、班级实验时间年月日实验项目Linux通用命令1(目录和文件管理命令、信息显示命令、基本网络配置命令)I.实验目的1、熟悉命令行操作方式;2.掌握man、info等常用帮助命令;3、掌握linux目录常见的概念(路径,根目录、用户主目录);4.掌握文件和目录的基本操作,包括文件复制、移动和删除命令CP、MV和RM;创建和删除目录MKDIR、rmdir;更改工作目录、显示路径和显示目录内容命令CD、PWD、LS;文件搜索命令查找、定位等。
5、掌握文件信息(内容)显示命令,包括信息显示和字符查找命令cat、head、tail、more、less、grep等。
6.掌握基本的网络配置命令,包括网络连通性和网络速度命令Ping分析;网络参数配置命令ifconfig;路由配置命令路由II。
实验环境(条件)软件配置:windowsxp/2021系统vmwareworkstation8.0redhatenterpriselinux5硬件配置:cpup42.0g以上、内存512mb以上三、实验内容及步骤:实验准备:● 理解外壳的作用。
● 了解shell命令的格式● 必须掌握终端的切换1.对命令行基本操作做进一步了解(1)首先登录GNOME桌面,在桌面环境下打开终端模拟器,熟悉命令行操作;(2)了解智能完成功能;如果你键入了文件名、命令、或路径名的一部分,然后按[tab]键,bash要么会把文件或路径名的剩余部分补全,要么会给你一个响铃(如果你的系统中启用了声效的话)。
如果你得到的是响铃,只需再按一次[tab]键即可获取到与你已键入的部分匹配的文件、命令或路径名的列表。
例如:如果你忘记了命令chmod,但是记得该命令的一部分,然后在shell提示下键入ch,连按两次[tab]键,你便会看到一个可用来补全命令的列表。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2)
c.将subdir目录的读权限去掉,看看是否能用ls命令看到其中内容?
权限不够
(三)Shell程序设计
1.上机编辑、执行实验内容中的例1~例6过程,写出每个脚本(例1~例5)的功能和执行结果;
然后把t01.txt复制一个新文件t03.txt,catt01.txt>t02.txt;
用cat命令将f01.txt的内容追加到t01.txt的末尾,catf01.txt>> t01.txt;
再用diff命令比较t01.txt,t02.txt和t03.txt,比较t01.txt,t02.txt:diff t01.txt t02.txt,结果是否相同:__相同___;比较t01.txt,t03.txt:diff t01.txt t03.txt,结果是否相同:不相同;比较t02.txt,t03.txt:diff t02.txt t03.txt,结果是否相同:不相同。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修改例5,使脚本中不出现break循环控制语句;
3.编写一个Shell过程完成如下功能:
a.合并两个$1、$2文件为$3,并显示内容。
b.如果缺少$3,那么先报告缺少$3,将合并后的内容输出到totaltext.txt,并显示内容。
c.如果缺少$2、$3那么先报告缺少$2、$3,只显示$1的内容。
b.用ln命令给t03.txt建立一个符号链接t04.txt,ln–st03.txt t04.txt;用cat命令看看t04.txt,___cat t04.txt_____;然后删去t03.txt,___rm t03.txt____;再用cat命令看看t04.txt,___cat t04.txt___;结果是:___t04.txt为空____
重庆大学操作系统实验二
重庆大学学生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名称操作系统原理开课实验室重庆大学DS1501学院软件工程年级2013 专业班学生姓名学号开课时间2015 至2016 学年第一学期重庆大学软件学院制操作系统原理》实验报告实验目的(软件需求文档)掌握线程的创建掌握线程的调度静态优先级调度动态优先级调度二、实验原理(软件设计文档)系统调用接口,线程相关函数:Step1:定义线程函数voidtsk_foo(void *pv) {n“ , task_getid());task_exit(0);}Step2:申请用户栈unsigned char *stack_foo;stack_foo = (unsigned char *)malloc(1024*1024);free 释放掉!线程退出后,才能把用户栈用Step3:创建线程int tid_foo;tid_foo = task_create(stack_foo+1024*1024, tsk_foo, (void *)0);三、使用仪器、材料(软硬件开发环境) Notepad++ expenv四、实验步骤(实现的过程)随机生成3 组非负整数列表,创建3 个线程,分别用3 种不同的排序算法(插入,冒泡,选择) 对列表进行排序三线程:void tsk_foo_line1(void * pv){int m;int i;int arry[50]; srand(time(NULL));for (i =0; i<50; i++){ m= random() % 200; if (m<0) { m=0- m;} draw(i * 10, 0, 0 + m); arry[i] = m;}sort_m(arry, 50, 0); task_exit(0);}void tsk_foo_line2(void * pv){int m;int i;int arry[50];srand(time(NULL));for (i =0; i<50; i++){m= random() % 200;if (m<0) { m=0- m;} draw(i * 10, 345, 345 +m); arry[i] = m;}sort_x(arry, 50, 345); task_exit(0);}void tsk_foo_line3(void * pv){int m;int i;int arry[50];srand(time(NULL));for (i =0; i<50; i++){ m= random() % 200; if (m<0) { m=0- m;} draw(i * 10, 690, 690 +m); arry[i] = m;}sort_c(arry , 50, 690);task exit(0);}void draw(int x, int y1, int y2){int i;for (i =y1; i<y2; i++)setPixel(i , x, RGB(255, 255, 255)); }void resetBK(int x, int y1, int y2){ int i;for (i =y1; i<y2; i++) setPixel(i , x, RGB(0, 0, 0));} 三排序:冒泡void sort_m(int * arry, int n,int l){int i, j, tem ; int t = 500 / n;for (i =0; i<n; i++)for (j=0;j<n-i- 1; j++){if (*( arry + j)>*(arry +j +1)){ resetBK(j* t, l, l + *(arry +j)); resetBK(j* t +t, l, l +*( arry + j + 1)); tem = *( arry + j);*( arry + j) = *(arry +j+1); *( arry + j + 1) = tem ; draw (j * t , l, l + *( arry +j)); draw(j*t +t,l,l + *( arry + j+ 1));}}void sort_c(int * arry, int n, int l){ int i, j, key;int t =500/ n;for (j=n- 2; j >= 0; j--){ key = *( arry +j);i =j +1; resetBK(j * t , l, l+key); while (i<n&& *( arry + i )<key){ *( arry +i -1) = *( arry +i); draw(i*t -t,l,l+*(arry+i- 1)); i =i +1;}*( arry +i - 1) = key; draw(i* t -t, l, l + key);}} 选择void sort_x(int* arry, int n, int l){int i=0, j=0, lowindex = 0;int t =500/ n;for (i =0; i<n; i ++){lowindex =i;for (j =n -1; j>i; j--) if (arry[j] < arry[lowindex ])lowindex = j;if (lowindex != i){resetBK(i*t , l, l + *(arry +i)); resetBK(lowindex* t, l,l + *(arry + lowindex )); int temp = arry[ i];arry [i] = arry[ lowindex];arry [lowindex ] = temp ; draw (i * t , l, l + *( arry +i));draw(lowindex* t, l, l + *(arry + lowindex ));}}}线程控制块tcb 中增加nice 属性,在函数sys_task_create 中初始化nice=0 /*系统调用getpriority 的执行函数获取当前线程的优先级*/int sys_getpriority (int tid){if (tid ==0) return g_task_running->nice+NZERO;// 获取当前线程的nice值uint32_t flags; struct tcb *tsk;save flags cli(flags);tsk = get_task(tid ); restore_flags(flags);return tsk->nice+NZERO; // 获取线程的nice 值}/* 系统调用setpriority 的执行函数调整当前线程的优先级线程控制块tcb 中增加estcpu 属性,在函数sys_task_create 中初始化estcpu=0; 增加priority 属性,在函数sys_task_create 中初始化priority=0; 中增加全局变量g_load_avg:表示系统的平均负荷用浮点(float-point) 表示g_load_avg 和estcpu:精度高,效率低动态调度schedule:void schedule(){struct tcb * select=g_task_head;struct tcb * my_select=g_task_running ; while (select != NULL){select->priority =127- fixedpt_toint (fixedpt_div(select->estcpu, fixedpt_fromint (4))) - select->nice * 2; // 计算所有线程的priorityselect = select->next ;}// 动态优先级select = g_task_head; while(select!=NULL){if((select->tid != 0) &&(select->state ==TASK STATE READ))Y{if(my_select->priority <select->priority )my_select=select;// 选择等待队列里的线程优先级高的elseif(my select->tid==0){my_select=select;} select=select->next;}if (my select==g task running) { if(my_select->state == TASK_STATE_READ) Y return ;my_select = task0;}printk ("0x%d -> 0x%d\r\n" , (g_task_running == NULL) -1: g_task_running->tid , select->tid);g_resched = 0;switch_to (my_select);}中添加如下g_task_running->estcpu=fixedpt_add(g_task_running->estcpu,FIXEDPT_ON)E;//计算线程使用CPU时间estcpuif(g timer ticks %HZ==0){// 每隔一秒计算一次int nready=0; // 表示处于就绪状态的线程个数struct tcb *my select=g task head;int nice;//g task running->nice;//my_select=g_task_head;fixedpt ratio ;while(my select!=NULL){if (my select->state==TASK STATE REA)DnYready++ nice=my select->nice;ratio = fixedpt_mul (FIXEDPT_TWO, g_load_avg);// 每秒钟为所有线程运行、就绪和等待)更新一次ratio = fixedpt_div (ratio , fixedpt_add (ratio , FIXEDPT_ON)E);my_select->estcpu = fixedpt_add (fixedpt_mul (ratio ,my_select->estcpu),fixedpt_fromint (nice))my_select=my_select->next;fixedpt r59 60 = fixedpt div (fixedpt fromint (59), fixedpt fromint (60));// 计算系统的平均负荷g load avgfixedpt r01 60 = fixedpt div (FIXEDPT ON,Efixedpt fromint (60)) g load avg= fixedpt add (fixedpt mul (r59 60, g load avg),fixedpt_mul (r01_60, fixedpt_fromint (nready)));主函数:int mode = 0x0118;initGraphics (mode);int y =0;for (y=0;y<; y++){setPixel/ 3,y, RGB(0, 125, 125)); setPixel/ 3 * 2, y, RGB(0, 125, 125));}五、实验结果及分析(实现的效果,包括屏幕截图、系统总体运行情况和测试情况等)静态优先级:Llxh心必ew动态优先级:。
Windows操作系统实验二实验报告
Windows操作系统C/C++ 程序实验姓名:_____王晨璐_____学号:____1131000046____班级:____1班_____院系:___信息工程学院_____2015__年_10_月_26_日实验二Windows 2000/xp进程控制一、背景知识二、实验目的三、工具/准备工作四、实验内容与步骤请回答:Windows所创建的每个进程都是以调用CreateProcess()API函数开始和以调用TerminateProcess()或ExitProcess() API函数终止。
1. 创建进程步骤5:编译完成后,单击“Build”菜单中的“Build 2-1.exe”命令,建立2-1.exe可执行文件。
操作能否正常进行?如果不行,则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可以正常运行。
清单2-1展示的是一个简单的使用CreateProcess() API函数的例子。
首先形成简单的命令行,提供当前的EXE文件的指定文件名和代表生成克隆进程的号码。
大多数参数都可取缺省值,但是创建标志参数使用了:CREATE_NEW_CONSOLE标志,指示新进程分配它自己的控制台,这使得运行示例程序时,在任务栏上产生许多活动标记。
然后该克隆进程的创建方法关闭传递过来的句柄并返回main() 函数。
在关闭程序之前,每一进程的执行主线程暂停一下,以便让用户看到其中的至少一个窗口。
CreateProcess() 函数有10个核心参数?本实验程序中设置的各个参数的值是:a. LPCSTR lpApplivetionName szFllenameb. LPCSTR lpCommandLine szCmdLinec. LPSECURITY_ATTRIBUTES lpProcessAttributes NULLd. LPSECURITY_ATTRIBUTES lpThreadAttributes NULLe.BOOL bInherithandle Falsef. DWORD dwCreationFlage CREATE_NEW_CONSOLEg. LPVOID ipEnvironment NULLh. LPCTSTR lpCurrentDirectory NULLI. STARTUPINFO lp startupinfo &siJ. LPPROCESS_INFORMATION lpProcessInformation &pi 程序运行时屏幕显示的信息是:提示:部分程序在Visual C++环境完成编译、链接之后,还可以在Windows 2000/xp的“命令提示符”状态下尝试执行该程序,看看与在可视化界面下运行的结果有没有不同?为什么?界面是一样的2. 正在运行的进程步骤10:编译完成后,单击“Build”菜单中的“Build 2-2.exe”命令,建立2-2.exe可执行文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存储管理1、实验目的通过模拟实现内存分配的伙伴算法和请求页式存储管理的几种基本页面置换算法,了解存储技术的特点。
掌握虚拟存储请求页式存储管理中几种基本页面置换算法的基本思想和实现过程,并比较它们的效率。
2、实验内容◆实现一个内存管理的伙伴算法,实现内存块申请时的分配和释放后的回收。
◆设计一个虚拟存储区和内存工作区,并使用下述算法计算访问命中率。
1) 最佳置换算法(Optimal)2) 先进先出法(Fisrt In First Out)3) 最近最久未使用(Least Recently Used)4) 最不经常使用法(Least Frequently Used)5) 最近未使用法(No Used Recently)其中,命中率=1-页面失效次数/页地址流长度。
试对上述算法的性能加以较各:页面个数和命中率间的关系;同样情况下的命中率比较。
3、实验分析◆对于伙伴算法,用随机函数仿真进程进行内存申请,并且以较为随机的次序进行释放。
对其碎片进行统计,当申请分配内存失败时区分实际空间不足和由于碎片而不能满足。
◆对于虚拟存储区和内存工作区的不同算法,其中主要的流程:首先用srand( )和rand( )函数定义和产生指令序列,然后将指令序列变换成相应的页地址流,并针对不同的算法计算出相应的命中率。
实验可先从一个具体的例子出发。
1)通过随机数产生一个指令序列,共320条指令。
指令的地址按下述原则生成:A:50%的指令是顺序执行的B:25%的指令是均匀分布在前地址部分C:25%的指令是均匀分布在后地址部分具体的实施方法是:A:在[0,319]的指令地址之间随机选取一起点mB:顺序执行一条指令,即执行地址为m+1的指令C:在前地址[0,m+1]中随机选取一条指令并执行,该指令的地址为m’D:顺序执行一条指令,其地址为m’+1E:在后地址[m’+2,319]中随机选取一条指令并执行F:重复步骤A-E,直到320次指令2)将指令序列变换为页地址流设:页面大小为1K;用户内存容量4页到32页;用户虚存容量为32K。
在用户虚存中,按每K存放10条指令排列虚存地址,即320条指令在虚存中的存放方式为:第0 条-第9 条指令为第0页(对应虚存地址为[0,9])第10条-第19条指令为第1页(对应虚存地址为[10,19])………………………………第310条-第319条指令为第31页(对应虚存地址为[310,319])按以上方式,用户指令可组成32页。
4、实验代码1、内存分配与释放:#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include <time.h>#define MEMORY 2048int available[100], avaiNum = 0, avaiMemory = MEMORY;int fragment[100], fragNum = 0;typedef struct MemoryTree{struct MemoryTree *left;struct MemoryTree *right;struct MemoryTree *father;int tab;int thisMemory;int used;}TreeNode, *Mtree;int AlloMemory(int toBeAllo, Mtree root){if(toBeAllo > avaiMemory){return 0;}else if(toBeAllo > root->thisMemory){return -1;}else if(toBeAllo > root->thisMemory/2){if((root->left == NULL) && (root->tab == 0)){root->tab = 1;root->used = toBeAllo;return 1;}elsereturn -1;}else if(root->tab == 1){return -1;}else{if(root->left == NULL){root->left = (Mtree)malloc(sizeof(TreeNode));root->left->tab = 0;root->left->thisMemory = root->thisMemory/2;root->left->used = 0;root->left->left = NULL;root->left->right = NULL;root->left->father = root;root->right = (Mtree)malloc(sizeof(TreeNode));root->right->tab = 0;root->right->thisMemory = root->thisMemory/2;root->right->used = 0;root->right->left = NULL;root->right->right = NULL;root->right->father = root;}if(AlloMemory(toBeAllo, root->left) != 1)return AlloMemory(toBeAllo, root->right);elsereturn 1;}}void ReleaseMemory(int toBeRele, Mtree root){Mtree temp;if(root != NULL){ReleaseMemory(toBeRele, root->left);ReleaseMemory(toBeRele, root->right);if(root->left == NULL){if((root->tab == 0) && (root->father != NULL)){if((root->father->left->tab == 0) && (root->father->right->tab == 0) && (root->father->left->left == NULL) && (root->father->right->left == NULL)){temp = root->father;temp->left = NULL;temp->right = NULL;}}else if((root->tab == 1) && (root->used == toBeRele)){root->used = 0;root->tab = 0;if((root->father->left->tab == 0) && (root->father->right->tab == 0) && (root->father->left->left == NULL) && (root->father->right->left == NULL)){temp = root->father;temp->left = NULL;temp->right = NULL;}void Delete(int a[], int num){int i = num;while(a[i] != '\0'){a[i] = a[i+1];i++;}}void ScanMemory(Mtree root){if(root->left == NULL){if(root->tab == 0)available[avaiNum++] = root->thisMemory;elsefragment[fragNum++] = root->thisMemory - root->used;}else{ScanMemory(root->left);ScanMemory(root->right);}}int main(){int times, i, j, n, releNum;int allocated, released;int label; //表明分配后的结果int haveAllo[256];Mtree init = NULL;printf("The size of memory is:%d.\nPlease input the times you will allocate the memory:", MEMORY); scanf("%d", ×);n = times;releNum = 0;init = (Mtree)malloc(sizeof(TreeNode));init->tab = 0;init->thisMemory = MEMORY;init->used = 0;init->left = NULL;init->right = NULL;init->father = NULL;srand(time(NULL));for(i = 0; i < times; i++){allocated = rand() % 600;printf("The size of memory to be allocated : %d\n", allocated);label = AlloMemory(allocated, init);ScanMemory(init);avaiMemory = avaiMemory - allocated;fragment[fragNum] = '\0';available[avaiNum] = '\0';if(label == 1){haveAllo[releNum++] = allocated;printf("Allocation succeed!\n");j = 0;if(available[0] == '\0')printf("There is no available memory.");else{printf("Now,the memory available are:\n")while(available[j] != '\0')printf("%d ",available[j++]);}avaiNum = 0;printf("\n");j = 0;if(fragment[0] == '\0')printf("There is no fragment");else{printf("The framgment are:\n");while(fragment[j] != '\0')printf("%d ",fragment[j++]);}printf("\n");fragNum = 0;}else if(label == 0){n--;printf("Allocation failed!Short of memory!\n");}else{n--;printf("Allocation failed!Too many fragment!\n");}}haveAllo[i] = '\0';printf("\n\n\nNow,release!!\n");times = n;for(i = 0; i < times; i++){releNum = rand() % n;n--;released = haveAllo[releNum];Delete(haveAllo, releNum);ReleaseMemory(released, init);ScanMemory(init);avaiMemory = avaiMemory + released;fragment[fragNum] = '\0';available[avaiNum] = '\0';printf("The memory to be released is: %d\nReleasion succeed!\n", released);j = 0;if(available[0] == '\0')printf("There is no available memory."); else{printf("Now,the memory available are:\n"); while(available[j] != '\0')printf("%d ",available[j++]);}avaiNum = 0;printf("\n");j = 0;if(fragment[0] == '\0')printf("There is no fragment");else{printf("The framgment are:\n");while(fragment[j] != '\0')printf("%d ",fragment[j++]);}printf("\n");fragNum = 0;}system("pause");}2、页面置换算法:#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include <time.h>#define ADDRESS 320#define PAGENUM 32#define FRAMENUM 10#define MAX ADDRESS * 2int addr[ADDRESS], page[PAGENUM];void init_addr(void){int i = 0, x, m1, m2;srand(time(NULL));while(i < ADDRESS){x = rand() % ADDRESS;if( x == ADDRESS - 1)addr[i++] = x;elseaddr[i++] = x + 1;m1 = rand() % (x + 1);addr[i++] = m1;addr[i++] = m1 + 1;m2 = (rand() % (ADDRESS - (m1 + 2) - 1)) + (m1 + 2);if( m2 == ADDRESS - 1)addr[i++] = m2;elseaddr[i++] = m2 + 1;}}void init_page(void){int i;for(i = 0; i < PAGENUM; i++)page[i] = -1;}int isIn(int a) //判断地址为a的指令是否在页中{int ifor(i = 0; i < PAGENUM; i++)if(page[i] == a / FRAMENUM)return i;return -1;}int find_max(int num, int data[]) //找出data序列中第一个最大值的序号{int i, temp, max = -1;for(i = 0; i < num; i++)if(max < data[i]){max = data[i];temp = i;}return temp;}int find_min(int num, int data[]) //找出data序列中第一个最小值的序号{int i, temp, min = MAX;for(i = 0; i < num; i++)if(min > data[i]){min = data[i];temp = i;}return temp;}float optimal(void){int page_fault = 0;int i, t, j, bad;int temp[PAGENUM];for(i = 0; i < PAGENUM; i++)temp[i] = MAX; //初始化距离所有页面最大for(i = 0; i < ADDRESS; i++){t = isIn(addr[i]);if(t == -1){bad = find_max(PAGENUM, temp);page[bad] = addr[i] / FRAMENUM;for(j = 0; j < PAGENUM; j++)if(temp[j] < MAX)temp[j]--;for(j = i + 1; j < ADDRESS; j++){if((addr[j] / FRAMENUM) == page[bad]){ temp[bad] = j - i;break;}temp[bad] = MAX;}page_fault++;}else{for(j = 0; j < PAGENUif(temp[j] < MAX)for(j = i + 1; j < ADDRESS; j++){if((addr[j] / FRAMENUM) == page[t]){temp[t] = j - i;break;}temp[t] = MAX;}}}return 1 - (float)(page_fault) / ADDRESS; }float FIFO(void){int i, count = 0, page_fault = 0;for(i = 0; i < ADDRESS; i++)if(isIn(addr[i]) == -1){page[count] = addr[i] / FRAMENUM;count = (count + 1) % PAGENUM;page_fault++;}return 1 - (float)(page_fault) / ADDRESS }float LRU(void){int too_long = 0, i, page_fault = 0, t, j; int temp[PAGENUM];for(i = 0; i < PAGENUM; i++)for(i = 0; i < ADDRESS; i++){t = isIn(addr[i]);if(t == -1){too_long = find_max(PAGENUM, temp);page[too_long] = addr[i] / FRAMENUM;for(j = 0; j < PAGENUM; j++)temp[j]++;temp[too_long] = 0;page_fault++;}else{for(j = 0; j < PAGENUM; j++)temp[j]++;temp[t] = 0;}}return 1 - (float)page_fault / ADDRESS;}float LFU(void){int temp1[ADDRESS/FRAMENUM] = {0}, temp2[PAGENUM] = {0}; int i, t, bad, page_fault = 0;for(i = 0; i < ADDRESS; i++)temp1[addr[i] / FRAMENUM]++;for(i = 0; i < ADDRESS; i++){t = isIn(addr[i]);if(t == -1){bad = find_min(PAGENUM, temp2);page[bad] = addr[i] /FRAMENUM;temp2[bad] = temp1[addr[i] / FRAMENUM];page_fault++;}}return 1.0 - (float)(page_fault) / ADDRESS;}int main(){float optimal_fault, FIFO_fault, LRU_fault, LFU_fault; init_addr();init_page();optimal_fault = optimal();init_page();FIFO_fault = FIFO();init_page();LRU_fault = LRU();init_page();LFU_fault = LFU();printf("The page is %d.\nThe optimal_fault is %.2f.\nThe FIFO_fault is %.2f.\nThe LRU_fault is %.2f.\nThe LFU_fault is %.2f.\n", PAGENUM, optimal_fault, FIFO_fault, LRU_fault, LFU_fault);system("pause");return 0;}5、测试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