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肥胖最易得七种疾病

合集下载

肥胖引起的疾病【医学养生常识】

肥胖引起的疾病【医学养生常识】

肥胖引起的疾病
文章导读
由于现在生活节奏快,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多数的人们都是早上不吃中午吃简单的快餐,而到了晚上就会有各种约会,人们就会大吃大喝不注意健康饮食,所以现在有越来越多的
肥胖者。

肥胖的人不仅形体看起来不美观,也会直接影响我们的健康。

肥胖的人们大多数都会有高血脂、脂肪肝等疾病。

肥胖的人们相比健康的人们是有许多不便的,生活上工作上家庭里都会有的。

但是人们一旦胖起来想要瘦就非常的不容易了,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应该注意养成好习惯,不
要让自己成为不健康的肥胖者。

心臟病
肥胖的人比正常體重的人,容易罹患心肌梗塞、中風等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
肥胖的人比較容易罹患糖尿病,而糖尿病人只要減輕體重,往往就能改善血糖。

高血壓
肥胖可能會造成高血壓,而肥胖程度與高血壓的程度成正比,降低體重,往往使血壓獲得改善。

高脂血症
肥胖者的血膽固醇與三酸甘油酯,均比正常體重者高出許多,而高血膽固醇與高血三
酸甘油酯都是造成冠狀動脈硬化的危險因子。

皮膚病
過多的脂肪像層隔熱板般,因此肥胖者散熱慢、易出汗。

由於出汗多,潮濕的皮膚容易受到刺激和傷害,常在頸部、陰股部、腋窩處出現會癢的紅色疹。

而皮膚和脂肪重疊在一
起互相磨擦,且會藏污納垢,因此也常有皮膚擦傷及感染的問題出現。

肥胖可能带来的六种疾病

肥胖可能带来的六种疾病

肥胖可能带来的六种疾病由于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养生意识的觉醒,大部分人开始注重自我保健,无论是生活习惯还是饮食作息,人们也都在积极地调整。

当然,这主要是一些中老年人群,青年人出于工作或是交际上的原因,加之疾病看起来很遥远,所以并没有用科学的养生之道来调养自己的身体。

相反地,他们胡吃海喝,一切以舒适为宜,肥胖就成了不可避免的事。

俗话说:“千金难买老来瘦。

”然而,我们反观一下周围的人们,肥胖早已呈年轻化的趋势,甚至很多孩子,刚出生就是超重的。

这跟遗传,或是母亲孕期摄入了过多的营养有关。

同时,也说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摄入的营养更丰富了,体重也就跟着上去了。

从世界范围来看,肥胖的比例大约已占到了10%,并且还在增长;就中国来说,成年人的肥胖比例已经上升至38.5%,这个数字是非常庞大的,有专家预计,在21世纪里,中国的肥胖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一半。

在所有可预防的致死性因素里,因肥胖而产生慢性病造成的死亡已成为仅次于吸烟的第二号杀手,并很可能在几十年间跃居第一。

肥胖与疾病相关我们不能说肥胖直接导致了癌症,但很多癌症绝对是跟肥胖有着密切的关联。

研究表明,体重每增加10斤,患子宫癌、肾癌、宫颈癌、甲状腺癌、淋巴癌、胆囊癌等等癌症的风险就会明显增加。

以英国为例,英国每年都会因肥胖而增加近四千名肿瘤患者。

1、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致残率和致死率都非常高的一种慢性病,如果平时能注意调养,控制病情,还是可以带病长寿的;但此病一旦控制不好,发作起来,想再恢复原来的健康水平,几乎是不可能的。

研究表明,体重超标的人群中,有30%都会患上高血压,而患有高血脂的占到大多数。

这两种因素都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直接原因。

2、糖尿病我们都知道,糖尿病人是不可以多吃再有糖分的食物的,因为糖分在体内会转化成脂肪。

也就是说,归根结底,糖尿病人要控制的其实是脂肪。

有数据显示,体重正常的人患有糖尿病的可能性极低,仅为0.7%;而中度肥胖的话,患糖尿病的概率会增加4倍;重度肥胖的人则会使患糖尿病风险增加30倍之多。

腹部肥胖人群易引发什么疾病精选.

腹部肥胖人群易引发什么疾病精选.

腹部肥胖人群易引发什么疾病腹部肥胖的人,容易血管硬化、周身乏力、腹胀、消化不良、精神不好、睡眠质量差,容易患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脂肪肝、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更甚者发展为心肌梗塞、脑梗塞、中风、偏瘫、肝硬化。

1、高脂血。

脂肪代谢的特点是:血浆中游离脂肪酸浓度升高,胆固醇、甘油三脂。

总脂等血脂成分普遍增高,脂肪代谢紊乱。

肥胖人的机体对游离脂肪酸的利用减少,血脂中的游离脂肪酸积累,血脂容量升高。

碳水化合物引起的高甘油三脂血症的病人容易肥胖。

当这类病人摄入的碳水化合物较多时,血浆中的甘油三脂升高;而当他们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时,高脂血症就可能好转甚至消失。

同样,体重的下降也能使这类病人的血浆甘油含量下降到正常水平。

所以肥胖病人控制饮食,减轻体重可以促进血脂水平的下降,这对于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具有重大的意义。

1、高血压。

肥胖人中患高血压的比例很大,达 20%~ 50%,比一般人中的高血压发生率多得多,而且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这一比率将成倍地增加。

40岁以上的肥胖病人等发生高血压疾病的比率明显增加。

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40岁~60岁间其肥胖病人患高血压者达该年龄段肥胖病人总数的 80%左右。

因此,这一年龄阶段的肥胖人,更应该注意减肥和预防高血压。

3、糖尿病。

据统计,肥胖人中的糖尿病患者为非肥胖人的4倍,且这一比率随着肥胖的程度增加而增加。

研究人员认为,由于脂肪细胞过多,需要胰脏分泌更多的胰岛素(通常为正常时的5倍一10倍),以使血液中的糖分转为能量。

而当胰脏长期负荷过重,功能衰竭时,血液中的糖分就会增加,以至无法充分利用而排出体外。

一个因肥胖而引起的糖尿病患者,常常在减轻体重后,病情随之改变,糖分的代谢功能也会恢复正常。

所以对于一个伴有肥胖症的糖尿病患者,更应努力减肥。

4、心脏病。

因为脂肪增多,体重增加,人体所消耗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也需要增加。

这就要求心脏额外费力地工作,加强收缩,输送更多的血液,才能把足够的血液运送到身体的各个组织器官,满足身体的需求。

肥胖造成的疾病有哪些

肥胖造成的疾病有哪些

肥胖造成的疾病有哪些
人们都希望拥有健康的身体,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大家都越来越注重饮食的搭配和营养,但是有的人却由于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导致长胖,肥胖会带给人们许多不良影响,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有一些后果是不容小看的,尤其是一些疾病,下面就讲讲肥胖造成的疾病有哪些。

肥胖症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医学界将其归为营养失调症、列入了病理学范畴。

从临床医学角度看,肥胖对生命的短期影响当然不像心脏病、肿瘤那样严重,但是肥胖带来的长期后果却是不容忽视的。

一、心血管疾病:肥胖者更容易患上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脑血管疾病。

糖尿病:在我国糖尿病患者统计,80%糖尿病患者都是肥胖者,而当胖子的时间越长,患糖尿病的风险就越高!
二、肝病:肥胖症由于体内脂肪在肝脏的堆积,从而形成脂肪肝,又称作脂肪肝变形。

严重的是,脂肪肝还会进一步恶化,引发肝炎、肝硬化疾病。

三、癌症:肥胖者更容易患结肠癌,而且肥胖还会困扰你的生殖器官,男性肥胖者易患前列腺癌,女性肥胖者易患子宫内膜癌、卵巢癌……
四、呼吸系统疾病:肥胖可以阻碍呼吸系统呼吸,肥胖者睡眠暂停呼吸的几率是常人的25-30倍。

肥胖造成的疾病有这么多,看来肥胖果然不是一件可以小觑的事情,心血管方面的疾病、肝脏疾病、呼吸系统方面的疾病,竟然都会与肥胖有关,所以的一定要调理好自己的生活习惯,预防肥胖,肥胖者也应该加强锻炼和合理饮食进行减肥。

老中医:肥胖易伤害的五个器官及常用的四味中药

老中医:肥胖易伤害的五个器官及常用的四味中药

中医专家列出“肥胖最易伤害的五个器官”:心脏体内多余脂肪组织需要消耗更多的氧。

这意味着心脏必须为脂肪组织提供更多的血氧。

此外,动脉中脂肪堆积越多,动脉功能就越差,血管壁增厚,血流减少,不仅加重心脏负担,而且增加血栓和全身血液循环恶化的危险。

研究发现,与健康人群相比,肥胖者动脉粥样硬化危险高10倍。

结肠研究发现,肥胖与多数癌症都有相关性,但与结肠癌关联最大。

在肥胖人群中,肠癌发病率与肥胖程度之间呈惊人的正比关系。

大脑与体重正常人相比,胖人大脑组织平均少8%,大脑早衰16年。

越胖大脑认知功能越差。

皮肤肥胖症会导致体内激素变化,进而导致黑棘皮症(皮肤色素沉着,增厚粗糙等)和淤滞性皮炎(皮肤红肿发炎等),也会导致静脉功能减退,血流不畅,增加脚部溃疡危险。

肺脏与体重正常者相比,腹部肥胖者肺功能损害几率高2倍,慢阻肺和睡眠呼吸暂停等呼吸道疾病发病率也更高。

研究人员表示,肥胖者肚子大会限制横膈膜,进而加大肺脏扩张难度。

此外,过多脂肪会增加体内炎症反应,一定程度上损害肺脏。

通常腹部肥胖是指,男性腰围大于40英寸(约101.6厘米),女性腰围大于35英寸(约88.9厘米)。

中医治疗肥胖最常用的四味中药泽泻泽泻具有利水清湿热的效果,可以帮助我们排除身体多余的水分,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有很多人下半身肥胖的人其实不是有多胖,大多都是浮肿引起的,泽泻就可以很好地帮助大家消除大象腿和萝卜腿,对于下半身肥胖的人群减肥效果特别的棒。

首乌首乌可以滋润肠胃,有解毒的疗效,适当的促进我们身体的胃肠蠕动,排出肠胃里的废物,减少胃肠对胆固醇和脂肪的吸收,防止胆固醇在胃肠里沉淀、累积。

首乌对于治疗便秘型肥胖者很有效,可以快速帮助我们清理囤积在体内的垃圾,减掉大肚腩。

荷叶荷叶中含有多种有效的化脂生物碱,能有效分解体内的脂肪,并且强劲排出体外。

荷叶碱能强悍密布人体肠壁上,形成一层脂肪隔离膜,阻止脂肪吸收,防止脂肪堆积。

荷叶碱改善油腻饮食习惯,其具有较强的油脂排斥功效,让人对荤腥油腻的食物渐渐产生反感。

中医认识的肥胖

中医认识的肥胖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中医认识的肥胖
导语:中医认为肥胖与下列因素有关:一为先天禀赋,即遗传因素;二为嗜食肥甘厚味,即饮食超过人体需求量等等。

中医认识的肥胖
中医根据成因把肥胖分为以下几类:
1、腹型肥胖:因肝气过剩引起,多伴有便秘及高血压倾向。

2、虚胖:因肾功能太强或太弱引起,多伴有月经不调、手脚冰凉等症状。

3、脂肪型肥胖:因血气过盛引起,容易引发心脏病。

4、病态肥胖:因血气不足,脾脏阳气太盛引起,产后肥胖、激素性肥胖属于此类。

5、气胖:因三焦经异常引起,属精神压力型肥胖。

因此,中医认为减肥应从饮食、运动、中药健脾化痰、调补肝肾等
方面着手,调整人体脏腑阴阳气血的平衡,将人体多余的脂肪代谢掉,。

肥胖人易得的七种病

肥胖人易得的七种病

肥胖人易得的七种病肥胖人易得的七种病如今,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体重也随之急速飙升。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表明,全世界体重超标人口已达10亿,肥胖人口达3亿,每年至少有260万人因此而死亡。

体重超标与肥胖症早已不是发达国家的“专利”,现已遍及全球各大洲。

众专家呼吁将5月11日定为世界防治肥胖日,更多的关注将使得广大肥胖人群免于疾病的困扰。

肥胖俨然成为威胁生命的最大杀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杨金奎教授指出,肥胖可能会导致以下几种疾病。

1、高血压肥胖最常见的合并症就是高血压。

美国一项调查指出,超过标准体重15公斤的人中,30%患有高血压。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严重后果。

2、冠心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肥胖是导致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此外,肥胖还会加大心梗、中风的发病率。

3、糖尿病当人胖到一定程度时,肌肉和脂肪会对胰岛素不敏感,即胰岛素抵抗现象。

这时,胰岛细胞就会代偿性地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对抗这种现象。

大约数年至数十年后,过度工作的胰岛细胞就会出现衰竭,发展为糖尿病。

4、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大量脂肪堆积容易引起白天嗜睡,夜间睡眠质量差,并出现打鼾、水肿甚至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导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同时,还伴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肥胖儿童如出现较严重的打鼾,家长应予以重视。

5、高脂血症大部分肥胖病人脂肪代谢紊乱,出现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等。

高脂血症随时会引发冠心病、心肌梗塞、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病,被称为“无声杀手”。

6、骨关节病肥胖者过度增加的体重,对骨骼和关节是一种额外负担,容易发生关节炎、肌肉劳损或脊神经根压迫,引起腰腿肩背酸痛,甚至造成关节变形,严重影响肢体活动。

7、脂肪肝由肥胖导致的脂肪肝会并发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痛风等疾病。

建议:衡量人体理想体重的方法是计算体质指数(BMI),即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结果在18—25之间为标准体重。

中医讲肥胖体质

中医讲肥胖体质

中医讲肥胖体质肥胖已经成为现代人普遍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减肥和健康。

中医认为,肥胖与体质因素有关,其中主要是脾虚痰湿。

下面将从中医的角度来分析肥胖体质的原因和特点。

一、肥胖与脾虚痰湿中医认为,肥胖与脾虚痰湿密切相关。

脾主运化,主水湿代谢,脾虚则运化失职,水湿内停,日久成痰,形成肥胖。

脾虚痰湿型肥胖主要表现为身体沉重、腹部肥满、口黏苔腻等症状。

二、肥胖与气滞血瘀气滞血瘀是肥胖的另一种重要体质因素。

气滞血瘀型肥胖主要表现为腹部胀满、两胁胀痛、心烦易怒、舌质暗紫有瘀斑等症状。

中医认为,气滞血瘀型肥胖与肝气郁结有关,肝气郁结则气机不畅,血行不利,形成气滞血瘀。

三、肥胖与湿热内蕴湿热内蕴型肥胖主要表现为身热口干、口苦尿黄、苔黄腻等症状。

中医认为,湿热内蕴型肥胖与饮食不当、嗜烟酒有关,长期嗜食肥甘厚味之品,酿生湿热,形成肥胖。

四、肥胖与寒湿困脾寒湿困脾型肥胖主要表现为身体沉重、腹部肥满、口黏苔腻、畏寒肢冷等症状。

中医认为,寒湿困脾型肥胖与贪凉过度、外感寒湿有关,寒湿内侵,阳气受遏,形成肥胖。

中医认为肥胖体质的原因和特点主要包括脾虚痰湿、气滞血瘀、湿热内蕴和寒湿困脾等方面。

在减肥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体质类型采取相应的调理方法,以改善体质状况,达到减肥的目的。

肥胖与中医体质相关研究进展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问题日益成为全球的公共卫生焦点。

肥胖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与多种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密切相关。

近年来,中医体质学说的发展为肥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中医体质在肥胖及相关疾病中的作用。

本文将综述肥胖与中医体质的相关研究进展,旨在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肥胖率在全球范围内不断上升。

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肥胖率已从20世纪70年代的14%上升到2016年的39%。

肥胖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个严重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人体体质可划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和特禀质等9种类型。

中医内科学——肥胖

中医内科学——肥胖

中医内科学——气血津液病证:肥胖【定义】肥胖是由于过食、缺乏体力活动等多种原因导致体内膏脂堆积过多,使体重超过一定范围,或伴有头晕乏力、神疲懒言、少动气短等症状的一种疾病,是多种其他疾病发生的基础。

西医学中的单纯性(体质性)肥胖、代谢综合征等属于本病范畴。

其他具有明确病因的继发性肥胖,应以治疗原发病为主。

对于无症状的2型糖尿病,若肥胖者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肥胖多因年老体弱、过食肥甘、缺乏运动、情志所伤、先天禀赋等导致湿浊痰瘀内聚,留着不行,形成肥胖。

肥胖的基本病机是胃强脾弱,酿生痰湿,导致气郁、血瘀、内热壅塞。

【病位】病位主要在脾与肌肉,与肾虚关系密切,亦与心肺的功能失调及肝失疏泄有关。

【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1.以形体肥胖为主要表现。

2.起病缓慢,病程长,常伴有身体沉重、头晕乏力、行动迟缓,甚或动则喘促等症状。

一旦形成肥胖,不易短时间内减轻体重。

3.常有嗜食肥甘、缺乏运动的习惯,或有肥胖病的家族史。

可因长期过重的精神压力以及不适当地服用药物诱发。

4.肥胖病变日久,常变生他病,易合并消渴、眩晕、中风等。

测量体重、身高、腰围、腹围、血压,进行血脂、血糖、血清胰岛素、黄体生成素、皮质醇、睾酮等检查,计算体重指数可反映身体肥胖程度,腰围或腰臀比可反映脂肪分布,必要时行CT或MRI计算皮下脂肪厚度或内脏脂肪量检查,也可通过身体密度测量法、生物电阻抗法、双能量X线吸收法测定体脂总量。

(二)鉴别诊断1.水肿两者均形体肥胖甚则臃肿。

肥胖多因饮食不节、缺乏运动、先天禀赋等原因引起,经治疗体重可减轻,但较慢。

水肿多因风邪袭表、疮毒内犯、外感水湿、久病劳倦等导致,以颜面、四肢浮肿为主,严重者可见腹部胀满、全身皆肿。

经治疗体重可迅速减轻并降至正常。

2.黄胖两者均有面部肥胖。

肥胖多由于年老体弱、饮食不节、缺乏运动、情志所伤、先天禀赋等原因引起。

黄胖则由肠道寄生虫与食积所致,以面部黄胖、肿大为特征。

【辨证论治】1.胃热火郁临床表现:肥胖多食,消谷善饥,可有大便不爽,甚或干结,尿黄,或有口干口苦,喜饮水;舌质红,苔黄,脉数。

【推荐】男人肥胖更容易得这9种疾病

【推荐】男人肥胖更容易得这9种疾病

【推荐】男人肥胖更容易得这9种疾病导语饮食不当又不爱运动让很多男人变的肥胖,肥胖对于我们来说很不好,会危害身体健康,增加得病的几率,那么男人肥胖更容易得哪些疾病呢?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总觉得胖一点富态,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但是肥胖是会给人的身体带来一些危害的,但是很多人并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更不会想到肥胖还会使人得病,今天就来告诉胖男人更容易得的那些病。

1、肥胖者高血压发病率是正常人的3倍由于肥胖者除了在腰腹部和臀部等有非常明显的皮下脂肪堆积之外,内脏和遍布全身的血管内也都堆满了脂肪,脂肪组织大量增加,扩充了血管床,血液循环量相对增加,在正常心率的情况下,心输出量要增加许多,长期的负担过重,使左心肥厚,所以容易引起多种血管疾患,特别是对健康和生命危害严重的心脑血管疾患。

再者,肥胖常有高胰岛素血症,钠的蓄积成为高血压的一个原因。

有关研究资料表明,肥胖度越高,高血压的发病率越高,血压升高也越明显。

进一步的研究显示,肥胖者的高血压发病率为正常人的1.5~3倍,而严重肥胖者的高血压发病率高达50%以上。

2、动脉硬化及冠心病肥胖症者多有高甘油三酯血症,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

体重超重、体表面积增大、脂肪组织过多、心脏负荷加重(包括心肌内外脂肪沉积引起的心肌负荷加重)等因素可引起心脏缺血缺氧,肥胖症者体力活动减少,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削弱或不足。

以上诸因素均可导致动脉硬化和冠心病。

3、糖尿病偏爱肥胖男肥胖症者进食量超过机体需要,过多进食刺激胰岛分泌过量胰岛素,出现了高胰岛素血症。

由于肥胖症者的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将进一步促进胰岛素分泌,使胰岛负荷加重,胰岛细胞增生肥大,长期可导致胰岛功能衰竭而发生糖尿病。

另外,肥胖常同时伴有高血脂症,常发生脂肪代谢亢进,使游离脂肪酸升高,加重糖代谢紊乱,更易诱发糖尿病。

4、胖男人十有八九是脂肪肝肥胖可以引起肝脏的脂肪变性,导致肝脏肿大。

肥胖病人由于长期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饮食,及存在高胰岛素血症,从而使肝脏合成甘油三酯的速率大大超过了将其转运出肝脏的能力,或引起极低密度脂蛋白运出甘油三酯发生障碍,导致甘油三酯在肝内堆积而发生脂肪肝。

肥胖与哪些疾病存在关联

肥胖与哪些疾病存在关联

肥胖与哪些疾病存在关联在当今社会,肥胖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健康问题。

许多人可能没有意识到,肥胖不仅仅影响外观,更与多种疾病存在着紧密的关联。

首先,肥胖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

过多的脂肪组织会导致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从而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动脉粥样硬化是指动脉内壁上形成斑块,使血管变窄,血流受阻。

这可能引发冠心病、心肌梗死和中风等严重疾病。

肥胖者的心脏需要更加努力地工作来为身体供血,长期的高负荷可能导致心脏肥大、心力衰竭等问题。

糖尿病也是肥胖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肥胖会使身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即产生胰岛素抵抗。

为了维持血糖正常,胰腺需要分泌更多的胰岛素。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胰腺可能无法满足这种需求,从而导致血糖升高,发展为 2 型糖尿病。

糖尿病不仅会影响血糖代谢,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肾病、神经病变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肥胖还与呼吸系统疾病有关。

过多的脂肪在颈部和胸部堆积,会限制呼吸时胸腔的扩张,导致肺活量降低。

这使得肥胖者更容易出现呼吸困难、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问题。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会导致睡眠中断、白天嗜睡、高血压等,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肥胖对于关节的影响也不可小觑。

额外的体重会给关节带来巨大的压力,尤其是膝关节、髋关节和脊柱。

长期的重压容易导致关节磨损、关节炎,使人行动不便,疼痛难忍。

在消化系统方面,肥胖者更容易患上脂肪肝、胆结石和胃食管反流病等。

脂肪肝是由于肝脏内脂肪堆积过多引起的,可能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胆结石的形成与肥胖者胆汁中胆固醇含量过高有关。

胃食管反流病则是由于腹部脂肪过多,增加了腹部压力,导致胃酸反流到食管。

此外,肥胖还与某些癌症的发生风险增加有关。

例如,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结肠癌等在肥胖人群中的发病率相对较高。

这可能与肥胖引起的激素水平变化、慢性炎症等因素有关。

肥胖对心理健康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由于体型的原因,肥胖者可能会遭受他人的歧视和嘲笑,从而产生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肥胖会导致哪些疾病

肥胖会导致哪些疾病

肥胖会导致哪些疾病
肥胖可能会导致多种疾病,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心血管疾病:肥胖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

糖尿病:肥胖人群存在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不足等问题,容易导致血糖升高,进而引发2型糖尿病。

呼吸系统疾病:肥胖会影响呼吸功能,导致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增加。

消化系统疾病:肥胖容易导致胃食管反流病、胆囊疾病、脂肪肝等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

骨骼关节疾病:肥胖会增加关节负担,导致骨关节炎、腰椎病变等骨骼关节疾病的风险增加。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肥胖人群容易发生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严重时可能导致夜间猝死。

癌症:一些研究表明,肥胖与多种癌症的发生有关,如乳腺癌、结肠癌、肾癌等。

总之,肥胖对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容易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因此,我们应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饮食、增加运动、避免过度肥胖,以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

同时,对于已经超重或肥胖的人群,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减重,并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中医眼中的肥胖症——肥者多痰湿

中医眼中的肥胖症——肥者多痰湿

中医眼中的肥胖症——肥者多痰湿
随着现在生活条件的改善,大街上随处可见大腹便便的人,而且肥胖也有着不断年轻化的趋势。

由于肥胖已被证实与糖尿病、冠心病、中风等多种疾病相关,已成为危害身心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

中医对肥胖的认识,早在《黄帝内经》中便有记载,如《素问·奇病论》中就记述了“喜食甘美而多肥”。

在此基础上,中医认为造成肥胖是痰湿膏脂在体内异常堆积形成的疾病。

其基本病因可以总结为两点:一是先天禀赋不足、或是生活工作压力过大,导致脾胃气虚,难以充分运化水谷成为气血,从而导致水谷蓄积,渐渐形成痰湿膏脂,蕴结在体内,造成肥胖,通俗来讲就是指“喝凉水都会长胖”的那一类人;二是暴饮暴食,又缺乏锻炼,劳逸失度造成痰湿膏脂堆积,形成肥胖,用现在时髦话说就是“zuo”出来的胖。

故中医看来,肥者“多痰湿”。

而中医自医圣张仲景时代就确立
了“当以温药和之”治疗痰湿的基本治法。

告诫通过节食来减肥的肥胖症患者,不要过度食用凉性冷硬食物,因为这类食物会损伤脾阳,使得本就虚弱的脾胃之气雪上加霜,无力运化水湿,积存体内,自然也就瘦不下来。

觉得不错,请在下方点赞↓↓。

肥胖最容易引发的病

肥胖最容易引发的病

肥胖最容易引发的病肥胖者易患癌症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肥胖妇女更容易患子宫内膜癌和绝经后乳腺癌,肥胖男性则更容易患前列腺癌;而且只要是肥胖者,无论男女都更容易患结肠癌及直肠癌。

肥胖的程度越严重,上面几种癌症的患病率就越高。

引起骨关节疾病肥胖可能引起的骨关节疾病主要有三种:骨性关节炎、糖尿病性骨关节病和痛风性骨关节病。

其中发生最多、危害最多的是骨性关节炎。

肥胖引起的骨性关节炎主要影响膝关节,其次可影响髋关节及手指关节等。

阻碍营养吸收肥胖是一种营养障碍。

长期以来,有些人总以为只要长得腰圆体胖,就意味着营养良好。

其实,肥胖并不等于营养良好,它与消瘦一样,都是营养障碍所致,二者所不同的仅是体内脂肪贮藏的多少。

肥胖不仅是体内脂肪过剩,同时也存在着某些营养成分的缺乏。

如许多肥胖的儿童,体内常常伴有铁、钙等微量元素的不足,引起缺铁性贫血、软骨病等多种营养缺乏性疾患。

导致各种血管疾患肥胖易导致各种血管疾患。

身体肥胖的人除了皮下脂肪堆积过多之外,内脏和遍布全身的血管内也都堆满了脂肪,所以容易引起多种血管疾患,特别是对健康和生命危害严重的心脑血管疾患。

有关研究资料表明,肥胖者的高血压发病率为正常人的1.5至3位。

而且,肥胖度越高,高血压的发病率越高,血压升高也越明显。

严重肥胖者的高血压发病率高达50%以上。

相反,如果采取种种减肥措施,使体重减轻,血压也会相应地下降。

1、肥胖婴儿学会走路比正常婴儿晚,而且因为关节部位负重过多,容易磨损而导致关节疼痛。

还容易发育成扁平足、膝内翻或外翻以及髋关节内翻等畸形,加上肥胖导致行动笨拙,容易发生意外事故。

2、肥胖可能导致少年儿童呼吸困难,更加容易发生肺炎、支气管炎,严重的甚至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睡着后每次呼吸之间的间隔时间延长,造成缺氧,白天就会总是嗜睡,精神萎靡不振,口腔畸形影响美观。

长期脑乏氧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3、成人慢性病的提前发生。

过去流行的观点是,青少年糖尿病都是1型糖尿病。

肥胖的并发症有哪些

肥胖的并发症有哪些

肥胖的并发症有哪些
肥胖对我们身体的危害是很大的,不仅仅是影响外在美观,并且还容易导致一些并发症。

有肥胖倾向的人,死亡率比正常的人要高出一大截。

肥胖的人容易患上糖尿病,还容易患上肝硬化或者胆结石,并且患上这些疾病之后,其实亡的风险比正常的人要高。

肥胖的人容易出现心血管疾病,还容易出现肾病。

易导致脂肪肝,大约有一半的肥胖者患有脂肪肝。

肝脏是合成甘油三酯的场所,然而肝内并没有多少多余空间来储存它。

在肥胖者体内甘油三酯合成与转运之间的平衡发生了失调,肥胖者的脂肪酸摄入多,所以肝脏合成的甘油三酯也多。

大量的甘油三酯堆积在肝脏内.结果形成了脂肪肝。

胆囊炎、胆石症及脂肪肝,由于肥胖、消化功能及肝功能紊乱,高热量饮食、油腻食物及脂类代谢紊乱,使胆固醇过多达饱和状态,而发生胆结石,主要为胆固醇结石。

其发生率较正常体重者高1倍。

胆石症可发生胆绞痛,继发感染时出现急性或慢性胆囊炎。

有68%~94%的肥胖症病人,其肝脏有脂肪变性,过半
数肝细胞有脂肪浸润者占25%~35%。

肥胖者的肝脏脂肪酸和甘油三酯浓度均比正常者高。

高血压,肥胖者患高血压的机率要比非肥胖者高。

肥胖者常伴有心输出量和血容量增加,但在血压正常的肥胖者,周围血管阻力降低,而有高血压的肥胖者周围血管阻力正常或升高。

高血压为肥胖症高死亡率的重要因素。

除了上面介绍的疾病是肥胖患者容易出现的并发症之外,如果一个人的体重严重超标,心脏的负担会明显加重,于是很容易出现高血压现象,并且还容易导致冠心病。

肥胖的人非常喜欢吃比较油腻的食物,这样会摄入大量的饱和脂肪酸,从而使得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风险增加。

中医关于“肥胖”的临证备要

中医关于“肥胖”的临证备要

中医关于“肥胖”的临证备要
一、肥胖日久病机多变
肥胖属于痰湿、气郁、血瘀者,常可化热,进而伤阴,胃腑郁热也常伤阴。

因此,本病后期可出现阴虚阳亢证,表现为体胖,情绪急躁,心烦易怒,食欲旺盛,头晕胸闷,大便干结,舌质红,苔少,脉弦细,可合用平肝潜阳之法,治以镇肝息风汤。

至于痰湿体质者,痰湿阻滞气机,气滞则血瘀,血行不畅,瘀血内停,形成气滞血瘀痰阻证,可以气滞为主,或兼肝胆郁热内结,或湿热内蕴等,应随证选药
二、药食结合
临证时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可酌情选用荷叶、泽泻、赤小豆、薏苡仁、猪苓、茯苓、芦荟、决明子、番泻叶、冬瓜皮、车前子等健脾除湿、利尿逐水之品,并可在茶饮、药膳、食疗中适当运用
三、综合应用非药物疗法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治疗肥胖的根本,良好的饮食习惯、规律的生活作息、适当的运动锻炼相配合,长此以往,才能取得持久的效果。

合理运用针灸、穴位贴敷、穴位埋线、推拿点穴、循经刮痧等中医非药物疗法可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肥胖体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万别小看肥胖对身体的影响,它远不是体型臃肿、穿不进漂亮的衣服这样简单。

事实上,最新科学研究表明,肥胖已成为威胁生命的最大杀手。

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表明,全世界每年至少有260万人因肥胖而死亡,以下这几种,都是胖人最易得的疾病。

脂肪肝。

由肥胖导致的脂肪肝会并发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痛风等疾病。

冠心病。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肥胖是导致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它还会加大心梗、中风的发病率。

高血压。

肥胖最常见的合并症就是高血压。

美国一项调查指出,超过标准体重15公斤的人中,30%患有高血压。

糖尿病。

当人胖到一定程度时,肌肉和脂肪会对胰岛素不敏感,即胰岛素抵抗现象。

这时,胰岛细胞就会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对抗这种现象。

大约数年至数十年后,过度工作的胰岛细胞就会出现衰竭,发展为糖尿病。

骨关节病。

肥胖者过度增加的体重,对骨骼和关节是一种额外负担,容易发生关节炎、肌肉劳损或脊神经根压迫,引起腰腿肩背酸痛,甚至造成关节变形,严重影响肢体活动。

高脂血症。

大部分肥胖病人脂肪代谢紊乱,出现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等。

高脂血症随时会引发冠心病、心肌梗死、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病,被称为“无声杀手”。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大量脂肪堆积易引起白天嗜睡,夜间睡眠差,并出现打鼾、水肿甚至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导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传统中医认为,肥胖与痰、湿、气虚等有关,医者提到“肥人多痰湿”,“肥白人多湿”,“肥人沉困怠情是气虚”等等。

而中药减肥,大都从益气、健脾、化痰等着手,利用中药的优势,通过益消泻的方法,调整人体各器官恢复原有功能,将人体多余的脂肪转化成,恢复人体能量代谢,从而达到健康减肥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