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史

合集下载

中外美术史知识点梳理

中外美术史知识点梳理

中外美术史知识点梳理美术史是一门研究人类美术发展历程的学科,它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从东方到西方的各种艺术形式和风格。

以下是对中外美术史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梳理。

一、中国美术史(一)先秦时期在这一时期,主要的美术形式有青铜器和陶器。

青铜器不仅是实用器具,更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其造型庄重、纹饰神秘。

例如,商代的司母戊鼎,巨大而威严。

陶器则以彩陶为代表,上面的图案富有装饰性和象征意义。

(二)秦汉时期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成就突出,秦始皇陵兵马俑规模宏大,造型逼真,生动展现了秦军的威武雄壮。

画像石和画像砖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艺术形式,它们多用于装饰墓室,内容丰富多样,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观念。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佛教艺术兴起,石窟壁画和雕塑艺术蓬勃发展。

如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等,展现了高超的艺术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

同时,绘画艺术也有了显著的进步,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其作品《洛神赋图》线条优美,人物神态生动。

(四)隋唐时期隋唐是中国美术的鼎盛时期。

绘画方面,人物画成熟,阎立本的《步辇图》、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等都是经典之作。

山水画也逐渐从人物画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画科。

此外,唐三彩是这一时期著名的陶瓷艺术,色彩绚丽,造型多样。

(五)五代宋元时期五代时期的山水画成就颇高,荆浩、关仝开创了北方山水画派,董源、巨然则代表了南方山水画派。

宋代的绘画在题材、风格和技法上都有了新的发展,宋徽宗赵佶对绘画的重视推动了宫廷绘画的繁荣。

同时,民间绘画也蓬勃发展,出现了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样的风俗画巨作。

元代文人画兴起,强调笔墨情趣和个人情感的表达,赵孟頫是这一时期的代表画家。

(六)明清时期明清时期的绘画流派众多,如明代的吴门画派、松江画派,清代的四王、四僧等。

同时,工艺美术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如青花瓷、景泰蓝等。

二、外国美术史(一)古代美术古埃及美术以巨大的金字塔、神庙和雕塑为代表,其风格庄严、稳定,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

中外美术史知识点梳理

中外美术史知识点梳理

中外美术史知识点梳理美术史作为一门学科,涉及到大量的历史背景、艺术流派和艺术家个人经历等内容。

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外美术史的发展脉络和重要知识点,下面我们将对一些关键的知识点进行梳理。

一、古代美术史知识点古代美术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从洞穴壁画开始逐渐演化到后来的壁画、雕塑等形式。

同样古代美术的知识点也非常丰富,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古埃及艺术:埃及艺术受到宗教和神秘主义的影响,注重描绘物体的平面。

其代表作有金字塔、斯芬克斯等。

2. 古希腊艺术:希腊艺术以人体为中心,追求完美的肌肉线条和比例。

著名的希腊雕塑家有菲迪亚斯、普拉克西特利斯等。

3. 古罗马艺术:罗马艺术继承希腊艺术的传统,擅长建筑和壁画创作。

在建筑方面,罗马的斗兽场、庞贝古城等都是著名作品。

4. 古印度艺术:印度艺术以宗教题材为主,注重几何形状和色彩的运用。

象岗巴奇石窟寺院和泰姬陵等都是印度艺术的代表作。

二、中世纪美术史知识点中世纪美术史是指从罗马帝国灭亡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一段时期。

在这一时期,基督教影响了整个欧洲大陆的艺术创作。

以下是一些中世纪美术史的知识点:1. 拜占庭艺术:拜占庭艺术注重宗教和象征主义的表达,以镀金的壁画和圆形拱顶为特点。

2. 罗曼式艺术:罗曼式艺术以宗教建筑为主,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形式上的装饰。

3. 哥特艺术:哥特艺术追求垂直感,建筑上运用了尖拱、飞扶壁等技术,创造出宏伟而富有气势的教堂。

三、文艺复兴美术史知识点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期,以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和对古典文化的重新推崇为特点。

以下是一些文艺复兴美术史的知识点:1. 意大利文艺复兴:意大利文艺复兴以弗拉·布鲁内莱斯基和米开朗基罗等艺术家为代表,注重再现人体的比例和构图,追求艺术与科学的统一。

2. 北方文艺复兴:北方文艺复兴以阿尔布雷希特·杜勒、卡尔·冯·普罗希等艺术家为代表,注重通过绘画表达宗教思想和社会现象。

中国美术史 教材

中国美术史 教材

中国美术史教材
以下是一些中国美术史的教材推荐:
1.《中国美术史》- 王明初:该教材是中国美术史研究的经典
教材,详细介绍了中国美术的起源、发展和演变,涵盖了古代、中世纪和近代的不同时期和不同流派的艺术作品。

2.《中国美术史导读》- 李伯重:这本教材以清晰的思路和详
细的解读,介绍了中国美术发展的主要事件和重要作品,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可读性。

3.《中国绘画史》- 郝明义:该教材详细介绍了中国绘画的发
展历程和重要人物,包括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各个方面的艺术形式,配有丰富的图片和解析。

4.《中国雕塑史》- 姚庆仁:这本教材系统地介绍了中国雕塑
的发展历程、艺术样式和重要作品,包括佛教造像、皇家陵墓中的雕塑等。

5.《中国工艺美术史》- 杨志平:这本教材重点介绍了中国传
统工艺美术的历史和艺术形式,包括瓷器、漆器、织锦等多个方面的传统工艺品。

这些教材都是经过权威专家编写的,并且包含了丰富的图片和解析,适合作为教学参考和学习资料使用。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一、原始夏商,周期时期的美术,秦汉时期的美术1,陶(彩陶)----原始彩陶:指在橙红色的器壁上用赤铁矿与氧化锰颜料绘制图案,烧成黑色或褐色,具有热烈明快的格调的陶器(1),仰韶文化----黄河流域一,早期;西安半坡类型彩陶盆《人面鱼纹彩》二中期;庙底沟类型彩陶盆《鹳鱼石斧彩陶瓮》三;晚期;马加窑类型;1;马加窑类型2半坡类型3;马厂类型(2);龙山文化,(黑陶)黄河流域下游,懂不沿海地区,(3);大汉口文化;山东宁阳,狗型陶(4);红山文化辽宁;1泥塑女神头像2女裸陶雕像3碧玉龙2,青铜----商周鼎,国器的象征;王;九个鼎,侯;七个鼎,等级;政权的象征概括为;狞厉(有三足四足)最大的鼎;司母戊方鼎,司母戊鼎①举世最大的青铜器②河南安阳殷墟出土,大致为商后期,西周初期造型特别庄严古朴③立耳柱足,造型颇为庄严厚重装饰花纹主要由神异的饕餮,夔龙和现实世界的牛虎等④内有“司母戊”是为祭祀母亲而铸,是人与神祖交接的工具,是礼器,神器。

奴隶主贵族权势,地位的象征鼎的作用;住肉,祭祀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主要纹饰;1;饕餮纹2夔纹3雷纹4亡纹5乳丁纹四方羊尊----商代,湖南宁乡虢季子白盘----西周,陕西宝鸡玉(商周)中国玉四川广汉三星堆;青铜立人像青铜器造型和纹饰的演变:一初期殷商前期造型规整纹样简洁疏朗《兽面纹鼎》《兽面乳钉纹方鼎》二、盛期商后期至西周初期造型庄严,古朴,凝重《司母戊鼎》《四羊方鼎》三、转折期西周晚期到春秋中期周王朝统治由盛转衰器型由庄严、凝重走向典雅和谐的美《毛公鼎》四、衰落期春秋晚期到战国样式精巧新奇,世俗化,纹饰繁密华丽纹饰多为几何图案,赋以现实性动物《立鹤方壶》3,帛画战国(湖南长沙);人物龙凤帛画-----女子双手供拜,背景;游动在空中的龙凤人物御龙帛画------男子腰佩空剑,在背上①引魂升天的寓意,用色单纯,以线造型,战国时期帛画的代表作,我国最早绘画,表现出我国线描的较高造诣②艺术特色,单线勾勒,局部晕染,深情刻画生动6,金文(商周)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流行于商周7墓室壁画(西汉)墓室壁画;为了给死去的带王,贵族建立墓室在里面绘的关于他们生活,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的画,反应了当时人们的现实生活及道德观念(2主要有;西汉墓室壁画,东汉墓室壁画,总的风格雄健奔放,体现着汉代汉代;洛阳河南;千秋夫妇合葬墓室壁画(较早)表现墓室主人升仙图,表现死者夫妇分别乘龙和三头神鸟,在仙翁引导下升往仙境的场面,8画像石砖指汉代豪族祠堂和陵墓地面建筑,阙,祠,碑的壁上以及墓室表面的装饰画性雕刻流行于汉朝;主要是墓室建筑材料,画像石还用于享祠1分布地,画像石;山东;山东西南,河南南阳,陕西北部,江苏北部山西西北边,四川西部安徽画像砖;河南,四川内容;画像石;1神话传说2历史故事3现实生活主要有1考唐山石祠2武氏石祠(武梁祠,武荣祠,武班祠 3 河南4安丘=====汉墓画像石画像砖;更多表现现实生活雕刻方法;画像石;雕刻(阳线刻,阳线减地,高浮雕,多种反法)画像砖;画像模;印于砖上面烧制而成(5),艺术特征;1质朴,生动,画面构图饱满,内容耐人寻味2画面采用分割式,有装饰意味3展现了当时人们的大胆想象的浪漫境界和纵观古今的广阔视野,反应了汉代雄大,恢宏的时代精神4韵律张扬飞动,表现当时(封建社会)动荡不宁的社会心理(6),代表作品1,《荆轲刺秦王》,武氏宋祠画像,东汉,山东画像石描绘了荆轲最后一次行次秦王,亲额昂与荆轲两人绕柱而走,被人抱住不能脱身的荆轲拿出匕首,深深插入柱中,穿透柱子的匕首漏出锋尖,极度夸张了荆轲孤注一掷,用尽全身力量手法夸张,逼真,生动,2,《戈射收割图》四川东汉画像砖,反应的是西北部地区农耕,狩猎等生活图像,分上下两部,下部分描绘农耕场景,汉画具有强烈运动感,通过人物举手投足的动态,来相互呼应并用充满表现力的线条,注入其中9西汉帛画;西汉马王堆一号墓,帛画---T型帛画----历史故事,神话内容,艺术价值内容及神话故事,共分天上,人间地下,三部分上段明天上部分;正中;画人首蛇身的女娲居中,是宇宙或生命主宰天神两侧;右上角中有金马的太阳,另有八个小太阳散在扶桑的枝干之间,左上角一弯新月月牙上有蟾蜍的玉兔,一乘坐龙翼凌空飞舞的女性攀住月牙,这是嫦娥奔月饿神话故事,上下方正中画着天绝,厥内有拱手一神守卫通向天国之门中段;上半部;描绘盖下面的正中部位站着一个体态肥硕披锦绣的贵妇人,她身后有侍从,前者侍者跪迎,极力显示出尊贵的身份,其正准备升天,下半部;从帷帐玉盘象征屋顶,屋内案上陈列鼎壶等饮食用具,两旁有七人对坐,当是描绘向死者生前列鼎而食准备盛宴的场面地下部分;一个裸替巨人手扶大地,位于两条大鱼背上,是传说的地神(2)艺术价值,反应了当时的艺术水平,画中形象与墓中女尸对照极为相似,显示出汉代绘画水平的高超,当时一般人物造型都是正侧面,中段贵妇人形象,显示出肖像画的艺术成就,构图复杂但井然有序,线条舒缓,构格线像浪一样,于当时社会一样,其中上副画比下副画宽的多,是T型,是天庭宽于地,轮廓清晰10,陵墓壁画,(1),从西汉霍去病墓石雕群为代表(2)汉代贵族中盛行厚葬墓前多建有享堂和石厥,并没仪丈性石雕从北声势(3),汉代墓陵石雕至今尚有一些遗存1著名者如陕西兴平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墓石雕群2陕西城3河南南阳东汉南太守宗资墓前的天禄,辟邪4山东嘉祥东汉武氏祠石狮,5曲汉武王木墓石人---东汉(4)霍去病基石雕群,代表《马踏飞燕》1,在陕西兴平县汉武帝刘彻的茂陵附近制作年代公元年117年2现存作品,马塘匈奴,跃马,卧马,卧象,石桂等14种3都是整块石雕垗而成长在2---3米艺术特点;价值,特点意义A利用原来石料形态统一在艺术造型之中B造型技术利用人体,大面,有明显的体积感,并且圆雕,浮雕与线雕的手法相结合(卧虎身上斑纹是线雕,跃马的侧面是浮雕C造型技术的运用服从主题和创作意图的大胆创作(5)马踏匈奴用一整块的花岗雕出一匹马,将匈奴侵略者踏在脚下,战马矫健轩昂庄重,沉重,匈奴仰面朝天,手握弓箭,挣扎裕起之势,整个雕塑浑然一体,马腹以下没有凿空,增强整体感,作品运用象征手法,颂扬霍去病击败匈奴的战绩,具有纪念碑的意义11.陶俑,汉代俑(1),秦代兵马俑,气势宏大,以量于人等大取胜,艺术造诣不深艺术特征:1塑造手法非常写实(自然主义的写实)2容貌精神各不相同3兵马俑阵容庞大,组织严整,巨大的规模和恢弘的气势震慑人心,也是对秦王朝国力和武力强盛的象征和对秦始皇统一伟业的歌颂(2)浑朴;西汉佣,1989年陕西咸阳张家港,汉景帝杨凌从葬坑中相互可大批陶之佣,均为裸体,无臂,,全身结构比例塑的相当精确,头部塑造尤精,王冠端正,包括媚功,鹳骨,细微起伏都刻画得真实具体(3)多姿,东汉佣说唱俑,陶马,东汉四川成都,活气《击鼓说唱俑》描述刻一个农民形象,赤足露着胳膊,左臂抱鼓,右手之手鼓棒,右脚抬起,额头有都很深的皱纹,上身格外大,喜笑颜开,手舞足蹈,充满激情的情景(4),为什么西汉的浑朴改变了西汉的多姿?有雨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渐渐对的注重思想表现,12,金属工艺羊形灯---西汉,长信宫灯----西汉,错金博山炉===西汉1长信宫灯,左半是宫女跪做的形象,左手之灯盘2右手是宫女右臂袖口下垂成为灯罩,灯盘中可擦蜡烛,宫女体内空的,烟可以由宫女袖口进入宫女体内,是一个环保灯,可拆卸,易清洗,显示了秦汉时期的最高工艺水平,3错金博山炉;博山炉,炉盖,制成山峦起伏称博山炉,炉焚香时期烟山山峦见散出,萦绕弥漫,形成神一般的仙山效果,工艺卓越错金,为错金纹饰补充;踉跄;由石莫,长石,磁瓦等基本原料主城经过粉碎;混合研磨之后的踉跄分成踉跄浆,涂施盛者是填施了金属,主要是铜,然后经过多次烧,具有金属的贵重性,和坚固性,同时,呈现出踉跄的晶莹,光滑装饰特点,13.秦汉绘画的艺术特点1秦汉绘画构图采取平列是,天聪是手法,构图饱满完整,章法布局既有变化,而又紧密统一2秦汉绘画所描绘的形象无不具有活泼的生命力,既注重传神,达到形神兼备,3秦汉绘画具有强烈的形象的运动感4用流动的线条和块面的结合造形象,构成画面,这是汉画的一大特色5秦汉绘画设色鲜明,强烈而沉着和谐2、古代文献资料中记载了汉代哪些重大创作活动,内容和目的。

中国美术史大事记

中国美术史大事记

中国美术史大事记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而辉煌艺术历史的国家,其美术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文明。

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国美术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发展阶段。

本文将回顾中国美术史中的一些重要大事,并探讨它们对中国美术的贡献。

1. 先秦时期(公元前2100年-前221年)在先秦时期,中国美术以岩画和陶器为主要表现形式。

尤其是陶器,如出土的仰韶文化陶俑,展示了早期中国人民的艺术天赋和审美观念。

2. 秦汉时期(前221年-220年)这个时期是中国美术历史上的重要阶段。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了焚书坑儒政策,大量文化作品被毁。

但是在西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开通带来了东西文化的交流,这对中国美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 隋唐时期(581年-907年)在这个时期,中国美术进入了一个高峰期。

佛教的传入使得雕塑艺术风靡一时,著名的摩崖石刻和石窟艺术如莫高窟和龙门石窟便是亮丽的代表。

同时,绘画艺术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以王羲之和顾恺之为代表的书法和唐朝壁画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

4. 宋元明时期(960年-1644年)在这个时期,中国美术进一步繁荣发展。

南宋时期的陆游和宋徽宗等人是杰出的文人画家,他们以山水画和花鸟画为主要创作内容。

元代的赵孟頫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楷书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

5. 清朝时期(1644年-1912年)尽管清朝时期中国经历了战乱和政治动荡,但在艺术方面仍有一些重要的成就。

乾隆皇帝是一个热衷于艺术的皇帝,他主持修建了颐和园,收藏了大量珍贵的艺术品。

此外,清朝时期的篆刻家石涛和画家郎世宁也有所成就。

6. 现代时期(1912年至今)辛亥革命后,中国进入了现代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多次文化与政治的变革,这也对中国美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美术院的成立和五四新文化运动都为中国美术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美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艺术家们开始尝试各种新的创作风格和形式,艺术创作的自由度大大增加。

美术史从古至今的美术发展历程

美术史从古至今的美术发展历程

美术史从古至今的美术发展历程美术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记录了人类对于美的追求与表达。

从远古时代至今,美术经历了漫长而丰富的发展历程。

本文将带领读者回顾美术史的重要里程碑,探索美术从古至今的发展脉络,带来了世界上各种不同风格和技法的艺术作品。

1. 史前美术:在上万年前的史前时代,人类已经开始进行岩画和壁画的创作。

这些史前美术作品以动物图案和人物形象为主,通过线条和颜料等简单工具表现出生活场景和人物形象。

这种原始的美术创作形式直接反映了当时人类对于生活和自然的感知与表达。

2. 古代美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古代文明的兴起也催生了世界各地的古代美术。

在古埃及,壁画和石碑上的浮雕成为了记录神话、宗教和法律的载体。

在古希腊和罗马,雕塑和绘画成为了展示理想化人体和神话故事的方式。

而在中国,古代绘画以山水、花鸟等自然景观为主题,追求意境和写意的表达。

3. 中世纪美术:进入中世纪时期,以天主教为主导的宗教信仰成为美术创作的中心。

各地的教堂和大教堂上绘满了宗教题材的壁画和镶嵌画。

这些作品以表现虔诚信仰和宗教教义为目的,形成了独特的宗教艺术风格。

同时,中世纪的书法和装饰手稿也成为了美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示了精美的插图和装饰元素。

4.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美术史上的一次重要革命。

艺术家们开始以人体为中心,追求经典美和逼真再现。

达·芬奇和米开朗琪罗等艺术家的杰作成为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

此外,文艺复兴还推动了绘画、雕塑、建筑等不同艺术门类的融合与发展,为后来的艺术创作奠定了基础。

5. 现代美术:随着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艺术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元化的特点。

印象派的出现打破了传统视觉表达方式,强调光线和色彩的变化。

立体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等各种艺术流派相继兴起,艺术家们开始追求个人表达和观念创新。

此外,摄影、电影、装置艺术等新兴媒介的出现也为美术创作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和挑战。

外国美术史

外国美术史

外国美术史第一编原始、上古美术(旧石器时代晚期-公元5世纪)旧石器时代雕刻《威伦道夫的维拉斯》壁画《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新时期时代巨石建筑《环形巨石群》-英国古埃及1、人物雕像《狮身人面像》《门考拉王与王妃像》《拉荷切普王子与妻坐像》《村长像》《阿赫纳顿王像》《诺菲尔蒂王后胸像》2、浮雕与壁画《海塞拉木板浮雕》《群雁图》《三个女乐师》《捕禽图》3、陵墓与神庙建筑《吉萨三大金字塔》《卡纳克神庙》两河流域1、苏美尔-阿卡德时期(公元前3500-前2000年)《牛头竖琴盒》《乌尔的基库拉塔》《萨尔贡王头像》《纳拉姆·辛浮雕石碑》2、巴比伦王国时期(公元前1900-前1600年)《汉谟拉比法典石碑》3、亚述帝国时期(公元前1000-前612) 《人兽翼兽像》《受伤的母狮》4、新巴比伦王国时期(公元前612-前539)《空中花园》《伊什塔尔大门》古希腊1、爱琴文化(公元前31世纪-前13世纪)《牛头》《狮子门》2、荷马时期(公元前12世纪-前8世纪)3、古风时期(公元前7世纪-前6世纪)《阿咯琉斯宇埃阿斯玩骰子》4、古典时期(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哀悼的雅典娜》《掷铁饼者》《命运三女神》《赫格索墓碑》《赫尔墨斯》(留西波斯 8:1 波留克列特斯7:1)《刮汗污的运动员》《雅典卫城》《巴底农神庙》《露天剧场》5、希腊化时代(公元前4世纪-前1世纪)《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米洛斯的阿芙罗底德》《拉奥孔》古罗马(公元前8世纪-公元476年)1、建筑《迦德大桥》《科洛西姆竞技场》《君士坦丁凯旋门》《图拉真纪念柱》《万神庙》2、雕塑《布鲁特斯像》《奥古斯都立像》《高发式的女人像》古美洲、非洲、印度美术1、美洲《提奥第华太阳金字塔》《奥尔梅克的巨石雕像》2、非洲《诺克赤陶雕像》《贝宁国王青铜像》3、印度《阿育王狮子柱头》《桑奇大塔》《持拂药叉女》第二编中古美术(公元5世纪-公元15世纪)基督教美术《比萨大教堂与斜塔》《米兰大教堂》《巴黎圣母院》-哥特式《圣马可教堂》(拜占庭与哥特结合)《圣索菲亚大教堂》-拜占庭《夏特尔大教堂》《科隆大教堂》伊斯兰美术《伊斯法罕大清真寺》《泰姬·玛哈尔陵》佛教美术《日本奈良唐昭提寺》《日本奈良法隆寺》《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柬埔寨吴哥寺》《缅甸仰光的大金字塔》《持莲花菩萨》第三遍近代美术(公元15世纪-公元19世纪)第四遍现代美术(公元20世纪)▲后印象派。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

先秦美术旧石器时代28940 年前峙峪人制作的石墨饰品。

1987河北兴隆刻纹鹿角。

新石器时代山东龙山文化镂孔蛋壳黑陶杯。

良渚文化余杭反山大玉瑞半坡鱼纹彩陶盆,人面鱼纹盆(花纹图案为几何、动物与某种原始信仰有关)。

庙底沟鹤鱼石斧图(植物纹增加图案采用二方连续方式构成)。

红山文化女神庙壁画残块(辽宁)碧玉龙(1971年内蒙古三星他抗村,高26 厘米,龙首似猪,斜目友鼻),齐家文化红彩描绘的几何纹饰壁画(与红山文化是目前知中国最早两例壁画遗址)。

北方岩画推至一万年以前,以动物、狩猎、放牧内容为主南方岩画公元前4000前2000 年之间。

商代司母戊方鼎(安阳殷墟),龙虎纹尊(安微阜南),四羊方尊《湖南宁乡)。

(流行饕餮纹,皆具形制凝重结实,纹饰繁复华丽雄奇),猛虎噬人点(湖南安化)。

跽坐玉人《河南安阳如好墓,简洁对称圆浮雕,时代习俗,题材多样富有神秘色彩)三星堆大型吉铜神面像(1986 年四川广汉,浪漫手法夸张强调试听器官的特异功能),甲骨文(1899 年河南安阳),西周武王征商篡毛公鼎(陕497 字金文) 伯矩鬲(京),(特点: 内容广阔,生活气息浓厚,具有书史性质)。

金文(内容更广,生活气息更浓,具有书史的性质),出现瓦当春秋莲鹤方卖(具有社会大变革时代的艺术特色)王子午烈最(河南出土,模印法与失蜡法,蟠虺纹和蟠螭纹),开始用砖(印花空心砖和实心砖),战国水路攻战纹铜壶,采桑宴乐攻战纹铜壶。

(鎏金,镶嵌,镂刻,金银错装饰手法广泛运用,生活气息越发浓郁)。

蟠虺纹铜尊盘,大型编钟(湖北随州)。

《人物御龙图》《人物龙风图》(正侧立像,比例匀称,设色平涂与渲染兼用)。

车马出行图(1986 年出土于湖北荆门,已知最早的风俗画,时间空间混合表达)。

秦汉美术西汉壁画帛画《巨龙升天图》(1988 发现于河南永城柿园)《墓主升仙图》《二桃杀三士》(河南洛阳)《迎宾客谒图》(汉墓壁画巅峰之作)。

T 型帛画(长沙马王堆,主题思想是引魂升天,高古游丝描)。

(完整版)中国美术史整理

(完整版)中国美术史整理

第二章先秦美术一、商周青铜艺术1、青铜器分期二里头文化期夏代青铜器的基本特点:(前19C----16C)1)少数青铜礼器已经做得比较精巧,器壁匀薄;2)夏代青铜礼器的装饰基本是圆点,园块和几何纹饰;3青铜器形体受陶器影响,为商代提供了参考。

代表器物:乳钉纹爵。

商早期(盘庚迁殷)青铜器特点:(前16C----15C中叶)1)商代青铜器一般比较匀薄,纹饰边线清晰深峻,镂刻技术高超,含铅量高;2)出现了圆锥形款足(中空),扁足(实心)。

3)纹饰大多为复杂的兽面纹器物:饕餮乳钉纹方鼎商中期青铜器特点:(前15C中叶----前13C)1)器物比早期厚重,尤其口部;2)品类增多;3)出现了斝(jia)(圆筒底体的)圆底爵开始;4)宽体觚(gu)喇叭状的觚;5)纹饰纹样装饰特点加强,浮雕出现6)仍保持着不铸铭文的习惯,个别器物上发现做器者本人的族氏徽记。

商晚期前段青铜器的特点:(前13C----前11C)1)方形器大为发展;2)纹饰方面,动物形象比较具体,有主次之分;3)铭文多为一二字,为器物所有者的族徽(出现铭文);4)器物方面代表器物:司母戊(后母戊)鼎,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

商晚期后段青铜器特点:1)器物方面,无肩尊和扁体卣是新出的典型器,出现车马器;2)纹饰最为发达,艺术装饰水平达到高峰(动物,神怪为主的兽面纹空前发展);3)有较长的铭文,铸工精细,内容增多(族徽,祭祀祖先,赏赐,征伐);4)出现蹄形足圆鼎较多,双耳簋,平底爵消失代表器物:人面钺,四羊方尊,大禾人面方鼎,虎食人卣..西周青铜器特点:周人有计划有目的的改变(殷)商人礼器重酒的习俗体制,而建立起重食的礼器。

1)新出现了方形簋,西周早期,利簋;大盂鼎,三足圆鼎2)长篇铭文盛行(祖先功业和自身业绩)记载了史事;3)出现了新纹饰(鸟兽)。

西周中后期:1)鼎,簋,鬲规范化,大克鼎2)波曲纹的出现。

最大的簋,害夫簋;铭文最长的鼎,毛公鼎;水器,虢季子白盘;颂壶东周春秋早期:(前770----前7C上半叶)子仲姜盘春秋中期:(前7C上半-----6C上半)立鹤方壶(复杂美感、立鹤莲花)春秋后期:(前6C下半-----前476年)越王勾践剑战国时期:(前476----前221)镶嵌图像纹壶犀牛尊错金银工艺2、青铜器文饰:饕餮纹:商周青铜器上的纹饰母题,以兽面牛首为主体,左右对称展开夔(kui)龙或夔凤图案。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

第1章原始社会时期美术1.《周礼》“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

以苍壁礼天,以黄琮礼地。

”第2章、三章夏商周的美术1.商代青铜器要例:人面铜方鼎:大禾鼎(内壁有“大禾”二字)司母戊大方鼎:最大毛公鼎:铭文最多2.甲骨文:现存最早的成系统汉字甲骨文是中国书法艺术最早的代表;商代甲骨文多集中在河南安阳殷墟;3.漆器: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使用天然漆的国家。

4.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图》是目前可见的中国最早的独幅画第四章秦汉时期美术1.秦汉时期大型纪念性雕刻的杰出代表:始皇陵兵马俑、西汉霍去病墓前石刻群2.秦始皇陵兵马俑:佣是一种殉葬品;(材质:木、铜、泥)特点:秦始皇陵在陕西临潼,兵马俑差不多与真人真马等大,阵容强大佣头和身躯分开制作,然后套和雕塑手法:模制+手塑塑成后入窑烧制,最后进行彩绘写实风格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始皇陵兵马俑3.汉代纪念性雕刻,以霍去病墓前石刻群为代表。

其中主题最为鲜明的《马踏匈奴》象征性地歌颂霍去病的战功及其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风格写意4.东汉甘肃武威出土的青铜佣中,最杰出的代表作是“铜奔马”,即“马踏飞燕”它表现一匹飞奔的马,后蹄踩住了一只展翼的飞鸟,一起翱翔在半空马的体形完美匀称,整个重心都落在踩飞鸟的那只足上。

无论是造型的高度完美,还是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堪称杰作现成中国旅游标志5.铜灯——汉代灯具把实用和欣赏巧妙结合起来。

最具代表性的是西汉河北满城“长信宫灯”“长信宫灯”通体鎏金,作一宫女跪坐之势,神情端庄,体态优美,不失为人物雕塑的精品。

宫女左臂下垂执灯座,右臂举起,衣袖与灯盖相通,点燃后烟尘通过衣袖而集中于人体之内;灯座可盛水,能将吸入体内的烟炱溶于水中,这就保持了室内空气的清洁,另外在其灯座上还有活动的环壁形灯罩,根据需要可以调整照射方向,控制灯光的强弱。

灯座、灯罩、头部还可以拆卸,便于擦拭清除烟尘,真可谓巧夺天工。

6.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T型帛画,内容分天上、人间、阴间三部分。

美术史

美术史

外国美术史第一章原始社会的美术旧石器时代:《受伤的野牛》阿尔塔米拉洞窟,西班牙《人与牛》拉斯科洞窟,法国《威伦多夫的维纳斯》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雕像之一新石器时代:《“斯通亨治”石栏》,英国第二章古代埃及、希腊和罗马的美术古埃及:1.金字塔建筑出现了典型的形式——方锥形金字塔,最具代表性的是基泽金字塔群,其中以胡夫金字塔最为高大2.古王国时期:狮身人面像、《门考拉夫妇像》、《拉霍泰普夫妇像》、《卡培尔王子像》《书记凯伊坐像》3.新王国时期:《尼菲尔提蒂王后像》、《图坦卡蒙黄金面具》(金面具是覆盖在图坦卡蒙木乃伊脸上的)(法老图坦卡蒙19岁死,死因不详,其墓葬被誉为世界十大宝藏第一位)古希腊美术的巅峰——雕塑&诱发古希腊艺术繁荣的基本动因有哪些?○1高尚的社会理想是其艺术繁荣的首要条件。

○2古希腊民族所具有的开放精神和进取意识,成为其艺术繁荣的内在动因。

○3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古希腊艺术的繁荣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

○4古希腊神话是古希腊艺术植根的深厚的文化土壤。

&公元前449年至前334年,希腊雕塑艺术进入其发展史上最为辉煌和鼎盛的阶段,史称古典时期。

&希腊古典时期的雕塑按其风格演变和形式特征发展,可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

*古典前期最具有代表性的雕塑家是米隆、菲迪亚斯和波利克里托斯等。

~~米隆代表作《掷铁饼者》~~将古典雕塑推向顶峰而且影响最大的雕塑家是菲迪亚斯。

~~波利克里托斯认为人体全身与头部的比例是7:1&希腊化时期:《米洛斯的阿芙罗蒂德》(《断臂维纳斯》)、《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古罗马实用与功利性的建筑古罗马:《科洛西姆竞技场》、《罗马万神庙》、《君士坦丁凯旋门》、《图拉真纪功柱》(柱身有环绕23圈、长200多米的浮雕带,详细记载着图拉真率军征战达契亚人的历史。

柱身内部有185层螺旋上升的阶梯可直达柱顶。

)《尼姆水道桥》第三章欧洲中世纪美术《巴黎圣母院》,哥特式建筑第四章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美术文艺复兴是指14至16世纪,首先在意大利发生,而后遍及欧洲许多国家的一场思想和文化运动。

第一讲 原始社会美术 第一章 史前美术 (距今约200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中国美术史

第一讲 原始社会美术 第一章 史前美术 (距今约200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中国美术史

陶器的分类:
陶器依用途可分为 • 饮食器:盆、钵、碗、杯、豆、勺 …… • 炊煮器:鼎、鬲、簋、釜、灶 …… • 储藏器:壶、罐、瓶、瓮 ……
中国历代的美术史研究
• 中国的美术史研究早在先秦的诸子百家著作中 已有零星言论。
• 最早的美术史文献 :顾恺之的《论画》、《魏 晋胜流画赞》
• 中国古代品评画家的标准:南朝谢赫《古画品 录》“六法”
• 第一部较完整的绘画史:唐张彦远《历代名画 记》
• 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学者以文献为依据, 系统叙述了中国绘画的发展,产生了新的成就。
内蒙古阴山岩画——《围猎图》
我国 发现最为 久远、内 容最为丰 富的岩画 宝库,被 誉为我国 古代最大 最密集的 露天画廊。
广 西 花 山 崖 壁 画 《 祭 祀 舞 蹈 》
(2)、陶器与彩陶
• 陶器—— 它是用泥土作为胚胎,用火低温烧
制而成的新器物。
陶器在中国新石器艺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陶器的出现促进和丰富了原始人的经济生活,在 制作中,人类的审美智慧创造性地得到了发挥, 产品大大丰富了人的精神生活。
中国古代重要美术理论家及其著作
• 顾恺之(东晋):《论画》《魏晋胜流画赞》 《画云台山记》
• 谢赫(南齐):《古画品录》 • 姚最(南陈):《续画品录》 • 宗炳(南朝):《画山水序》 • 王微(南朝):《叙画》 • 张彦远(唐):《历代名画记》 • 荆浩(五代) :《笔法记》 • 郭熙(宋):《林泉高致集》 • 郭若虚(宋):《图画见闻志》 • 董其昌(明):《画禅室随笔》、《容台集》、
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达7000多处, 它们的文化面貌多样,内涵丰富,各有鲜明的地 方特色。
• 黄河流域:早期-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大地湾下层文化 中期-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 晚期-马家窑文化、龙山文化、齐家文化

美术史的基本概念

美术史的基本概念

美术史的基本概念一、美术史的定义与意义美术史是研究艺术作品及其演变历程的学科,它以观察、记录、研究艺术作品为主要方法,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和解读,揭示出艺术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美术史不仅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美术史,可以深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达方式,提高审美能力,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

二、美术史的研究方法美术史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实地考察、考古发掘、艺术品鉴赏等。

文献研究是美术史研究的基本方法,通过分析各种史料和文献记载,还原艺术作品的历史背景和创作过程。

实地考察可以让研究者亲身体验和感受艺术作品所处的环境,对作品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和评价。

考古发掘则是通过对古代艺术品的挖掘和研究,揭示出古代艺术的发展历程。

艺术品鉴赏则主要是通过对艺术作品进行欣赏和评价,分析作品的艺术特点和价值。

三、艺术与美术的区别艺术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可以包括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等多个方面。

而美术则是艺术的一个分支,是以视觉形式表现的艺术形式。

美术作品主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建筑等形式,通过色彩、线条、形状等视觉元素来表达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

四、美术史的分类与时期划分美术史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

按地区可以分为中国美术史、西方美术史等;按题材可以分为山水画史、人物画史等;按艺术流派可以分为印象派史、表现主义史等。

而美术史的时期划分则是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行的。

例如中国美术史可以分为古代美术史、近代美术史和现代美术史等。

中国美术史的时期划分示例:1.古代美术史(约公元前5000年-公元1840年)–新石器时代的岩画和彩陶–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和铭文–古代绘画中的山水画和人物画–文人画的兴起和发展2.近代美术史(公元1840年-1949年)–西方绘画的引入和影响–中国西画与国画的融合–北京画派的形成和作品特点–中国现代美术的勃兴3.现代美术史(1949年至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美术的兴起–文化大革命期间的艺术运动–当代中国美术与国际交流–当代艺术的多元发展与争议五、美术史中的重要艺术家和作品美术史中涌现出许多重要的艺术家和作品,他们对艺术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美术史的基本概念

美术史的基本概念

美术史的基本概念美术史的基本概念一、美术史的定义与意义美术史是研究人类艺术创造活动及其历史演变过程的学科。

它对于了解人类文化、审美情趣、社会历史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美术史的分类1.按时间分:分为古代美术史、中世纪美术史、近代美术史和现代美术史。

2.按地域分:分为中国美术史、西方美术史、日本美术史等。

3.按艺术门类分:分为绘画艺术史、雕塑艺术史和建筑艺术史等。

三、美术作品的分类1.按表现形式分类:主要包括绘画作品、雕塑作品和建筑作品等。

2.按内容分类:主要包括人物题材作品、风景题材作品和抽象题材作品等。

四、美术创作的基本元素1.形式元素:包括线条、色彩和形状等,是构成图像的最基本要素。

2.内容元素:指表现在图像中所呈现出来的主题或思想。

3.技法元素:包括画法、造型方法和材料选择等,是实现艺术创作的手段。

五、美术史的主要流派1.文艺复兴时期:以意大利为中心,主张复兴古希腊罗马艺术,重视人体解剖学和透视学的应用。

2.巴洛克时期:以欧洲为中心,强调宗教情感和壮丽气势,注重形式的华丽和变化。

3.印象派:19世纪后期在法国兴起,主张快速写生、色彩鲜明、笔触明显,追求自然景物的瞬间印象。

4.表现主义:20世纪初在德国兴起,强调个性和情感表达,追求超越客观现实的表现方式。

5.抽象艺术:20世纪初在欧美兴起,摒弃传统意义上的形象表达方式,将色彩、线条、形状等元素抽离出来进行自由组合。

六、美术史研究方法1.历史学方法:通过考证文献资料、分析历史背景等方式来研究艺术作品的历史演变。

2.形式美学方法:通过分析艺术作品的形式元素来研究其审美效果和意义。

3.社会学方法:通过考察艺术作品在社会历史背景下的地位和影响来研究其社会意义。

七、美术史教育的意义1.培养审美情趣:通过学习美术史,可以让人们对艺术作品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2.传承文化遗产:美术史是人类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学习和传承,可以保护和弘扬人类文化。

(完整版)中国美术史课件

(完整版)中国美术史课件
钵 庙底沟类型
漩涡彩纹陶瓮 马家窑文化
❖ 素面陶:大汶口文化,显著特色1、色泽多样化,有红、褐灰、青灰、黑、 黄、白等。2、黑陶制作代表这一时期工艺最出色的成就。3、由于雕刻技 术的发达,陶器镂孔也随之普遍起来。龙山文化,以黑陶和灰陶等素面陶 为多数,以磨光的泥质黑陶为突出的典型风格。黑陶与白陶代表了这一时 期陶器美术的光辉成就。
黑陶罐 龙山文化
黄陶鬹 龙山文化
陶器三时期:一期、实用、粗劣、简单、种类少。二期、造型逐渐完美,实 用意义与艺术共存。三期、种类繁多、器物造型更加美观多样。
三、原始绘画
❖ 距今6000年左右,江淮一带泥墙上的动物壁画,是我国现知最早的建筑 壁画。
❖ 原始绘画的人物画次于动物画,主要见于陶盆和崖壁之上。 ❖ 1982年,甘肃秦安大地湾仰韶晚期遗址发现了距今5000年左右的地画。 ❖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岩画的国家,亦为岩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莲鹤方壶 春秋
❖ 玉石雕塑 ❖ 陶塑
玉跪式人 商 动物陶塑
三、先秦绘画
❖ 壁画:商代都城遗址安阳阴虚中有建筑壁画残迹。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庙堂壁画。
❖ 漆画:漆器的装饰性绘画。战国时期的漆器除了有几何纹动物纹之外,还 有一些绘画性较强的图像,内容有神异形象和现实生活的题材。
❖ 帛画:是在丝织品上的一种绘画样式,战国帛画是直接以墨笔画在绢上的 绘画真迹。《人物龙凤帛画》,1949年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该画表现 的是一楚国贵妇的“灵魂”在被具有神异力量的龙凤引导向天国飞升的景 象。《人物御龙帛画》,1973年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该画表现的是死者 之魂乘龙升天的景象。
二、原始陶器艺术新石器时代
❖ 典型风格分为黄河中上游(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的彩陶与黄河下游(大汶口—龙山 文化)的素面陶。

关于美术史的书

关于美术史的书

关于美术史的书
以下是几本关于美术史的书籍:
1.《西方美术史》(作者:哈尔德·维特曼):这本书是西方美术史方面的经典之作,详细介绍了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到现代艺术的发展历程,是一本非常全面的美术史著作。

2.《中国美术史》(作者:吴为山):这本书是中国美术史方面的权威之作,详细介绍了从古代石器时代到现代的中国美术发展历程,是一本非常全面的中国美术史著作。

3.《世界艺术史》(作者:E.H.加德纳):这本书是世界艺术史方面的经典之作,详细介绍了世界各地的艺术发展历程,是一本非常全面的世界艺术史著作。

4.《艺术的故事》(作者:E.H.加德纳):这本书是一本通俗易懂的美术史读物,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了艺术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是一本非常适合初学者阅读的美术史读物。

5.《艺术史纲要》(作者:Gombrich):这本书是一本非常经典的艺术史读物,以简明易懂的语言介绍了艺术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是一本非常适合初学者阅读的美术史读物。

美术史基础知识

美术史基础知识

美术史基础知识美术史是研究并记录艺术发展的学科,它探索艺术作品的起源、发展和影响。

通过学习美术史基础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艺术形式的来源和发展趋势。

本文将介绍一些重要的美术史基础知识,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艺术世界的演变过程。

一、古代艺术人类最早的艺术作品可以追溯到约40,000年前的旧石器时代。

早期的艺术作品主要以洞穴壁画形式存在,既包括真实主题(如动物和狩猎场景),也包括抽象的几何形状。

这些壁画不仅为我们了解古代文化和信仰提供了线索,同时也展示了古代艺术家丰富的创造力和技巧。

在古代文明中,埃及艺术和希腊罗马艺术都有深远的影响。

古埃及艺术强调永恒和神圣,具有高度象征性和装饰性。

金字塔和宏伟的法老雕像是埃及艺术的代表作品。

而希腊罗马艺术追求临摹自然之美,注重人体比例和对称,其雕塑作品富有动态和真实感。

二、中世纪艺术中世纪艺术主要受到宗教的影响,它表现了基督教教义和对神圣的崇敬。

在罗马天主教教堂中,壁画和彩色玻璃窗是主要的艺术表现形式。

中世纪壁画以描绘圣经故事和宗教场景为主,色彩鲜艳且具有象征意义。

彩色玻璃窗则通过将阳光透过彩色玻璃投射到教堂内部,创造出神秘而庄严的氛围。

此外,中世纪的书法和绘画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修道院中的文书室成为书法和绘画的重要中心。

学院派风格的绘画注重精确的线条和真实的细节,常用于描绘宗教主题和圣徒形象。

三、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发生在15到16世纪的意大利,是欧洲美术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文艺复兴的艺术家追求通过临摹古典艺术和对人体结构的研究来创造出更真实的艺术形象。

他们注重透视法和过渡色调,创造出具有立体感的画面。

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艺术家。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以其微笑和充满神秘感的眼神而闻名,成为了世界上最著名的油画之一。

米开朗基罗则以塑造壮丽的大理石雕塑而为人称道,包括《大卫像》和《创造亚当》。

拉斐尔的作品则以其优雅和协调的组合而闻名,他致力于创作宫廷画和圣母子主题的作品。

美术史的定义

美术史的定义

美术史的定义美术史是一门研究美术作品、美术家和美术风格的学科,它记录和阐述了艺术作品的历史发展轨迹,从而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和理解不同艺术时期的基础。

美术史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代,最初是通过对文化遗产的保存和传承来实现的。

这些遗产包括有关艺术作品的信息,其包括艺术家的生平、创作时期,作品的意义、艺术手法、技术和风格以及艺术作品的保存情况。

尽管美术史的相关研究可追溯到古代, 它仍是一个相当新的学科,仍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中。

美术史通过对世界各个国家和文化的艺术作品的研究,使我们得以了解不同时代和文化的艺术思想和理念,同时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当代艺术的演变和发展。

一般来说,美术史的定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美术史的对象美术史的研究对象是人类创造的艺术作品。

这些作品可以是绘画、雕塑、建筑、摄影、装置、表演艺术等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

二、美术史的内容美术史内容十分广泛,包括艺术作品的产生、发展以及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等。

美术史的内容还包括艺术家的生平、创作时期,艺术作品的意义、艺术手法、技术和风格等。

三、美术史的研究方法美术史的研究方法包括历史和艺术史的研究方法。

历史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研究历史文献、资料和实物等资料来了解艺术作品的历史背景和制作过程。

而艺术史研究方法则主要是通过研究艺术作品本身及其从属关系等来了解艺术的发展轨迹。

四、美术史的意义美术史不仅记录和阐述艺术作品的历史发展轨迹,而且对于理解历史和文化也有着极大的帮助。

它可以更好地诠释和解释当代艺术,并为未来艺术的发展提供启示和思考。

尽管美术史是一门非常复杂和综合性的学科,但其重要性和影响力都是不容忽视的。

美术史的研究既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艺术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整个人类历史的演变过程。

同时,美术史也不断地强调艺术家的思想和创造性,提醒我们创作要具有创新性和思想性,并对作品加以审美价值的评判。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器:用黏土烧制的器皿。质地比瓷器粗糙,通常呈黄褐色,也有涂上别的颜色或彩色花纹的。新石器时代开始大量出现。中国早在商代,就已出现釉陶和初具瓷器性质的硬釉陶。陶器工艺品是中国最古老的工艺美术品。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风格粗犷、扑实的灰陶、红陶、白陶、彩陶和黑陶等。商代已出现釉陶和初具瓷器性质的硬釉陶;瓷器创制于东汉时期,唐代在制作技术和艺术创造上达到了高度成熟。宋代制瓷业蓬勃发展,名窑涌现。明清时代陶瓷从制坯、装饰、施釉到烧成,技术上又超过前代。主要有: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①动物纹,以鱼、蛙、鹿及鸟为装饰对象。②几何纹,多以抽象化的动物纹、植物纹、编织纹演变而来。③编织纹,有线纹、篮纹、绳纹等)马家窑文化类型彩陶:(纹饰有同心圆纹、菱形纹、人形蛙纹、平行线纹、回纹、钩连纹等)大汶口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齐家文化等遗址中也出土有彩陶.
粗犷的勾曲回旋的线条构成,全是变形纹样。商代晚期前段:本期新出现的器类有方彝、觯、觥等。方形器大 青铜器
为发展,几乎所有的酒器都为方形。商代晚期后段:器类方面,无肩尊和扁体卣是新出的典型器,始见马衔等车马器。这一期纹饰最为发达,艺术装饰水平达到高峰,以动物和神怪为主体的兽面纹空前发展。
器型:大口小底曲腹盆和碗 风格:挺秀饱满、轻盈而稳重 彩绘纹样:纹样多为两端相交组成的新月形、叶形、花瓣形纹(植物纹),以及弧线与直线相交
青铜器;青铜器(qīngtóngqì)主要指先秦时期用铜锡合金制作的器物, 青铜器
简称“铜器”。包括有炊器、食器、酒器、水器、乐器、车马饰、铜镜、带钩、兵器、工具和度量衡器等。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秦汉时代,以商周器物最为精美。商代早期青铜器具有独特的造型。鼎、鬲等食器三足。必有一足与一耳成垂直线,在视觉上有不平衡感。商代早期青铜器纹饰主体已是兽面纹,以
长信宫灯:西汉长信宫灯 【类别】:铜器 【年代】:西汉 宫灯由头部、身躯、右臂、灯座、灯盘、灯罩六部分分别铸造组合而成,可自由拼拆,便于清除烟灰和擦洗。灯光照射角度也可调整。
四神纹:古代寓意纹样。汉代称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为四种
龙山文化: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当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首次发现于山东历城龙山镇(今属章丘)而得名,大汶口文化出
瓷器:中国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用瓷土烧制精细的瓷器是汉族特长。原始瓷器从陶器发展而来,最早见于郑州二里岗商代遗址。东汉出 日本美浓烧的茶道水指
现青釉瓷器。早期瓷器以青瓷为主,隋唐时代,发展成青瓷、白瓷等以单色釉为主的两大瓷系,并产生刻花、划花、印花、贴花、剔花、透雕镂孔等瓷器花纹装饰技巧。宋代闻名中外的名窑很多,耀州窑、磁州窑、景德镇窑、龙泉窑、越窑、建窑以及被称为宋代五大名窑的汝、官、哥、钧、定等产品都有它们自己独特的风格。我国古代陶瓷器釉彩的发展,是从无釉到有釉,又由单色釉到多色釉,然后再由釉下彩到釉上彩,并逐步发展成釉下与釉上合绘的五彩,斗彩。
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于1921年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被发现。生产工具以较发达的磨制石器为主,常见的有刀、斧、锛、凿、箭头、纺织用的石纺轮等。骨器也相当精致。早期以红地黑彩或紫彩为多,中期流行先涂绘白色或红色陶衣为地,再加绘黑色、棕色或红色的纹饰,有的黑彩还镶加白边,十分美丽。仰韶文化的陶器,主要是泥质红陶,夹砂红陶,泥质灰陶几种,也有一些泥质黑陶和夹砂灰陶器。由于时间跨度与分布地域的不同,仰韶文化必须分类加以区别,主要有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两大类型。
瓦当:屋檐最前端的一片瓦为瓦当,瓦面上带著有花纹垂挂圆型的挡片。瓦当的图案设计优美,字体行云流水,极富变化,有云头纹、几何形纹、饕餮纹、文字纹、动物纹等等,为精致的艺术品。是古建筑的构件,起着保护木制飞檐和美化屋面轮廓的。秦瓦当纹饰取材广泛,山峰之气、禽鸟鹿獾、鱼龟草虫皆有,图案写实,简明生动。汉代瓦当在工艺上达到顶峰。纹饰题材有 瓦当
[3]已经形成,技艺精湛,接近成熟时期。品种有瓶、盘、碗、炉、圆盒、香熏等。后来出现了鼎之类的欣赏品。制作胎型的物质材料有金、铜两种。纹样多为蕉叶、饕餮,狮戏球、西番莲和大明莲。釉色多为天蓝(淡蓝)、宝石蓝(青金石色)、浅绿(草绿)、深绿(菜玉绿)、红色(鸡血石色)、白色(车渠色)和黄色
青花: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胎质多粗松,呈米灰色,烧结度较差。底釉白中泛黄,釉质较粗。胎釉之间施化妆土。器型以小件为主,有复、碗、罐、盖等。纹饰除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收藏的鱼藻纹罐以外,其余的均为花草纹。其中花草纹又分两大类,一类是典型的中国传统花草,以石竹花、梅花等小花朵为多见;另一类是在菱形等几何图形中夹以散叶纹。元青花的纹饰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笔法以一笔点划多见,流畅有力;勾勒渲染则粗壮沉着。主题纹饰的题材有人物、动物、植物、诗文等。明清时期是青花瓷器达到鼎盛又走向衰落的时期。明永乐、宣德时期是青花瓷器发展的一个高峰,以制作精美著称;清康熙时以“五彩青花”使青花瓷发展到了巅峰;
彩绘陶:彩绘陶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常用的色彩有红、黑、黄、白、赭等,色彩绚丽,因绘制后不再烧彩,所以彩绘极易磨损脱落。彩绘陶通常为黑地绘红白彩,红地绘黑白黄彩,白地绘红黑彩,底色与彩绘的搭配多绚丽斑斓,协调醒目。 彩绘陶以黑、褐、红色为地,用红、白、黄、绿色矿物颜料绘图案。纹饰以几何图案为主,有圆点、条带、云纹、涡纹、回纹等,也有一些构思复杂的图画,如蟠龙、变体动物纹等。彩绘蟠龙纹陶盘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战国、秦汉时期是彩绘陶发展的繁荣时期,无论南方还是北方,墓葬中常陪葬彩绘陶。壶、豆、盘及鼎、尊的盖等几乎通体绘彩,颜色丰富,纹饰复杂。唐代彩绘陶已走向衰落,仍延用的器形主要有塔形罐、卷沿罐、盆、碗等。受佛教影响,纹饰多用仰、覆莲花,也有少量菊花、梅花。
半坡类型代表:西安半坡村和临潼姜寨遗址出土的彩陶 器型:圆底或平底的盆、小口长颈大腹壶、圆唇直口鼓腹罐 风格:朴实厚重 彩绘纹样:动物纹(人面纹、鱼纹、 鱼鸟结合纹、 鹿纹) 几何纹 (写实纹饰-抽象几何纹)编织纹
庙底沟类型
代表:河南陕县庙底沟和陕西华县泉护村出土的彩陶 仰韶文化
规矩镜:古代铜镜。镜纽较大,多作半球形,纽座外有方栏,实为古代六博局纹,今正。铜镜总体外形为圆形。始见于 西汉 。 武帝 、 王莽 时期最为流行。在这类铜镜上,一般都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图案作装饰,所以称为规矩四神镜。这时期在镜缘上有着复杂的装饰,常见的有锯齿纹、卷云纹或卷草纹等。方座纽,八乳丁。由于方与圆的对比,形成了一个优美的图案结构。
,透雕。对于汉画像石的构图来说,影响最大的无疑是它的空间透视法。
画像砖:所谓画像砖,就是用拍印和模印方法制成的图像砖。画像砖起源于战国时期,盛行于两汉,多在墓室中构成壁画,有的则用在宫室建筑上。画像砖主要用木模压印然后经火烧制成,也有的是在砖上刻出纹饰。画面的表现形式有浅浮雕、阴刻线条和凸刻线条。有的上面还有红、绿、白等颜色。多数画像砖为一砖一个画面,也有一砖为上下两个画面的。画面内容非常丰富.画像砖的产生早于画像石,战国晚期至西汉中期是画像砖艺术的滥觞期。西汉早期,这种画像空心砖墓在今河南地区迅速发展,并在西汉中期影响到今晋南、冀南、鄂北、皖北和鲁西等周边地区。西汉晚期到东汉末是画像砖艺术的繁荣期。秦汉时期,多为模制砖,表现手法一般用大块大面的浮雕,块面圆厚、古朴简练,粗放而富于动感,砖体坚硬,工艺已达到很高水平。画像砖的模塑方法,大体可分为“拍印法”和“模印法”两大类。
马踏飞燕: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雷台墓。这件两千年前制作的铜奔马造型生动,铸造精美,比例准确,四肢动势符合马的动作习性。奔马正昂首嘶鸣,举足腾跃,一只蹄踏在一只飞翔的燕子身上。从力学上分析,《马踏飞燕》为飞燕找到了重心落点,造成稳定性。这种浪漫主义手法烘托了骏马矫健的英姿和风驰电掣的神情,给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感染力。既有力的感觉,又有动的节奏。骏马体型的每一部分都异常完美而匀称,姿态动感强烈,同时也保持着精确的平衡。
金银错:金银错工艺最早始见于商周时代的青铜器,主要用在青铜器的各种器皿,车马器具及兵器等实用器物上的装饰图案。金银错青铜器多用几何纹装饰,其中尤其以几何云纹最多见。 金银错几何云纹,与以往青铜器的几何云纹不同,其主要特点是,它既有几何图案所固有的严谨规则构成的骨法,而又在规则中求变化。此外,几何图案,还有
四神、翼虎、鸟兽、昆虫、植物、云纹、文字及云与字、云与动物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瓦当当面较小,纹饰以卷云纹为主,文字瓦当锐减。在唐代,莲花纹瓦当最常见,文字瓦当几乎绝迹。宋代开始用兽面纹瓦当,明清多用蟠龙纹瓦当。
画像石:实际上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线刻类技法刻成的画像石,物象的轮廓和细部全部用线条来加以表现。这种画像石作品,有阴线刻,凹面线刻,凸面线刻。浮雕类雕刻技法,为了表现物像的质感,不仅要将物像面以外的余白面削低,使物像明显浮起,而且要将物像面削刻成弧面。这类技法,可细分为三种。浅浮雕陶器,饕饕纹,夔纹,金银错。失蜡法,彩绘陶,瓦当,画像石,画像砖,规矩镜,马踏飞燕,长信宫灯,四神纹,龙山文化,景泰蓝,青花,金银平脱,宝相花,宋瓷,斗彩,五彩,粉彩
彩陶:亦称陶瓷绘画,它是我国悠久的“国粹”——陶瓷艺术之中的艺术,早在距今六千年左右的半坡文化时期,彩陶上便出现了最早的彩绘。彩陶最早于1912年在河南渑池仰韶村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发现。有仰韶文化彩陶,半坡彩陶 ,庙底沟彩陶 ,马厂类型彩陶。彩陶图案有大量的几何形纹饰,这既是早期陶器中编织物纹印以及鱼网、水涡、树叶等图案的延续和变化,同时也是原始人内心音乐涌动和视觉表现。 艺术法则 其一,“无始无终,回味无穷。”其二,“仰观俯察 、由上观下”。彩陶除个别器物外,均为圆形器物,基本是由多组纹饰构成横向展开的彩绘带,少数彩绘为纵向
菱纹、三角纹、雷纹、勾连纹等,但都不是主要纹饰。
动物纹
失蜡法:失蜡法是一种青铜等金属器物的精密铸造方法。做法是,用蜂蜡做成铸件的模型,再用别的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范。加热烘烤后,蜡模全部熔化流失,使整个铸件模型变成空壳。再往内浇灌溶液,便铸成器物。以失蜡法铸造的器物可以玲珑剔透,有镂空的效果。失蜡法,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尊、盘,是我国目前所知最早的失蜡铸件,时代是在公元前五世纪。失蜡法也称“熔模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