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包块50例临床报告
丹鳖胶囊辅助治疗盆腔炎性包块50例
性包块。患者有 1 或多次类 似急性 盆腔炎发作 史。将患 次
者随机分为两组 , 5 。 各 0例 方法 : 照组采用左氧氟沙 星注射液 0 2g 甲硝 唑 2 0 对 . 、 5
均 < .5 00 。
纤维组织增生 、 积水 , 并引发周围组织粘连 , 抗炎药物难 以 使
被有效吸收 , 从而导致病程 绵长 , 不易治 愈。20 04年 1 一 月 20 年 5月 , 08 我院采用丹 鳖胶囊盆腔炎性包块 5 例 , O 效果较 好 。现报告如下。 临床 资料 : 盆腔炎性包块 10例 , 0 年龄 2 5 岁 , 1~ 1 病程 6
山东 医药 2 1 00年第 5 0卷第 3 4期
度、 营养神经等综合治疗 , 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PE G 是一 种具 有多种 生物活 性 的血 管扩 张剂 ,
能强效 扩 张末梢血 管 , 制 血小 板 凝集 和动 脉粥 样 抑 脂质斑 块形成 , 效改善 血液微 循环 , 有 提高供养 神经 微循环 的血 液供应 , 促进 神 经 细胞 功 能恢 复 J 。丹 红注射 液 由中药 丹 参 、 红花 提 取 而成 。其 主要 成 分 丹参素 和红花 黄色 素 , 可显 著降低 血液 黏滞 度 , 营养 末 梢神经 , 改善 周 围神 经 微循 环 , 能 扩 张微 动 脉 , 并 从 而 有 效 提 高 周 围神 经 传 导 速 度 . 。本 研 究 显 o J
nuo a y J . h i ee d ct ,0 5 3 ( ) 5 3 erpt [ ]T eDa t E uao 2 0 ,2 5 :2 . h b s r ( 收稿 1 :000 —0 3期 2 1-71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疗效观察【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慢性盆腔炎;疗效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病情较顽固,多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患者体质差及反复感染病情迁延不愈而致。
病变主要局限于盆腔生殖器官及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的慢性炎症,是导致不孕的常见病,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慢性输卵管炎与输卵管积水,输卵管卵巢炎和输卵管卵巢囊肿,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6年1月-2009年6月门诊慢性盆腔炎患者,年龄20~45岁,病程最短者2个月余,均接受过中医或西医治疗,疗效不佳。
1.2 诊断标准参照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慢性盆腔炎标准:(1)有急性盆炎病史。
(2)临床表现有慢性炎症形成的瘢痕粘连以及盆腔充血引起反复下腹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
(3)由于盆腔瘀血患者可有月经增多,卵巢功能损害时可有月经失调,输卵管粘连时可致不孕。
(4)体征;子宫常呈后位,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
若为输卵管炎时,则在子宫一侧或两侧可触到增粗的条索状物,压痛、有时可触到炎性包块。
(5)B超显示盆腔有炎性包块,腹腔镜检查示有明显炎症、粘连或积液。
1.3 治疗方法1.3.1 中医治疗方用自拟当归芍药定痛汤,药用:当归15g,杭芍30g,薏苡仁30g,橘核20g,荔枝核20g,小茴香20g,元胡20g,五灵脂15g,制香附15g,乌药15g,茯苓15g,白术20g,泽泻15g,川芎15g,2天1剂,每天3次,6天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
1.3.2 西医治疗选用第一代头孢菌素类与甲硝唑联合或喹诺酮类或甲硝唑联合静脉治疗,5~7天为1个疗程。
2 结果2.1 疗效标准痊愈:治疗后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酸胀痛等症状消失,妇检及理化检查正常,停药1个月未复发。
有效:治疗后下腹坠胀及腰骶酸胀痛等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妇检及理化检查明显改善。
无效:下腹坠胀及腰骶酸胀无明显减轻或有加重,妇科检查及理化检查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中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50例临床分析
#- .6P 00 , 间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1 , < .12组 7 22 不 良反应及 随访情 况 . 治疗 组有 2例 轻微腹 泻 ; 对
照组 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4例 , 胃肠道反应较 重 2例。1年后 随 访 2组基本治愈患者 , 治疗组有 1 例复发 , 对照组有 8 例复发。
3 讨 论
般资料 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O 5 , . )具有可 比性 。 0 1 病例选择标准 . 2 根 据 PD的诊断标准 f06年 美 国 I 20
慢性盆腔炎是 由于急性盆腔炎未正规有效治疗 , 因体质 或 差而使病程延误所致 。在基层 , 由于个人 卫生 条件 以及 医疗条
件 的限制或在妇科小手 术和计划生 育手术 中无菌操作 观念淡
反复发作等 PD的后遗症 , I 严重影 响妇女健康 , 增加 了家庭与
社会 的经济负担【 1 ] 。急性发作者使用抗 生素效果好 ,I PD后遗症 者采用中医疗法则疗效较好 ,且复发率低。我院 20 年 1 05 月一
采 用 检验 , 检验水准 P O0 <. 5为差异
20 年 1 0 8 2月应用 中药灌肠治疗 慢性盆腔炎 5 例 , 0 取得 了较好
指导原则》 评定 。 有效 : 治疗后下腹疼痛及腰骶胀痛等消失或症
状减轻 。妇 科检查 : 附件增厚 有所减轻 , 无压痛 或正常 。盆腔 B超 : 附件增厚减轻或炎性块物缩小 , 积液减少 。无效 : 治疗前 后症状 、 体征等无改变。 1 统计学方法 . 5
有 统 计学 意义 。 2 结 果
疾病预防与控制 中, ( D ) 断标准 选择病例 : L C C诊 , 年龄 l 岁 ~ 8 4 岁 , 程 1 一 。基本标准 : 6 病 年 5年 宫体压痛 、 附件 区压痛 或宫 颈触痛 。 附加标准 : 宫颈或阴道有异常黏液分泌物 ; 阴道分泌物 生理盐水涂 片见 到白细胞 。B超提示一侧或双侧输 卵管增粗 ,
中西药结合治疗盆腔炎性包块56例
合 治 疗 盆 腔 炎 性 包 块 , 轻 病 人 手 术 带 减 ! 是 妇 科 常 见 病 、 发 炎 多 来的痛苦 、 发率 低、 程短 、 效快 、 复 病 见 副 作 用 少 , 单 纯 用 抗 生 素 相 比, 总 有 效 与 在 率 、 愈 率 和 疗 程 方 面有 显 著 差 异 。 治
中国圈书馆分 类号
文章编 号:53 9320 ) 1 79 1 16 —3 9 (0 2 一2 —18 —0
果不佳 , 响工 作、 活 乃 至夫 妻感 情, 影 生
造成总者心理障碍, 本法采用 中西药结
合/ / 中药 口腮 灌肠 相 结合 , 缩短 疗 程,
缴 果满意 发率低得到广大患者好评。
出 现 , 及 对 抗 生 素 过 敏 的 患 者 治 疗 困 以
l 例, 1.%, 有效率 达 8 .%。 t , 占 25 总 75
4 讨 论
难等。祖国医哮有着上 年的历史, 中
慢 性 盆 腔 炎 , 临 床 极 为 常 见 、 药 在 西 治疗 虽 然 也 有 良效 , 抗 生 素 的 滥 用 , 但 也
收稿 日期 :0 2—0 20 8—0 5 I 责任编辑 : 国华) 胡
益彰 。 34 用 一 次 性输 液器 作为灌 肠 工具 方 . 便卫生。
3 5 盆 腔 炎 性 包 块 以 往 以 手 术 治 疗 为 .
20 。 0
多 见, 手术 中切 除包 块往 往 不 能彻 底 易
复 发 , 有 时 因 手 术 中 发 现 包 块 广 泛 粘 且 连 无 法 手 术 , 药 口服 与 灌 肠 、 西 药 结 中 中
维普资讯
中华医学写作杂志
20
C i e j ma r n dcl in 20 , o 9N) 1 1 8 ・ hn e o 1 1 i t g G u f t a wri 0 2 V l 【2 ‘ 9 l 7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性包块42例
1376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性包块42例丁玮四川省兴文中医医院(644400)刘更生兴文县古宋中医院(644400)关键词:慢性盆腔炎性包块;气虚血瘀型;中西医结合疗法慢性盆腔炎性包块属于中医症瘕范畴,是妇女常见疾病之一,常以下腹部不同程度的疼痛,腰骶疼痛下坠,月经紊乱,痛经、白带增多,不孕等为临床特征。
我科于2002年1月至2005年3月对42例慢性盆腔炎性包块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诊断标准1.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学校医药教材第6版《妇产科学》[1]为依据。
症状: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可伴有低热,月经增多和白带增多。
妇科检查:子宫常呈后位,活动受限制或粘连固定,在子宫一侧或两侧可能触及条索状物,并有压痛,或在盆腔一侧或两侧触到囊性包块。
B超提示:一侧或两侧附件有囊性包块,盆腔积液。
1.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1版《中医妇科学》[2]为依据。
临床具有:下腹部疼痛结块,缠绵日久,痛连腰骶,经行加重,经血量多有块,带下量多,神疲乏力;舌体黯红,有瘀点瘀斑,苔白,脉弦涩无力等表现,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者。
1.3病情评分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制定。
子宫活动受限、压痛5分;输卵管呈条索状增厚、压痛5分;子宫一侧或两侧片状增厚,压痛5分;下腹腰部酸痛,下坠3分;带下增多1分;低热1分;经期腹痛1分;病程每增加1年加1分,分组标准积分在15分以上者为重度;10~14分为中度;5~9分为轻度。
2排除标准①年龄在18岁以下或50岁以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对本药物过敏者;②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③不符合诊疗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3临床资料观察病例72例,均为2002年1月至2005年3月我院门诊就诊日期的单双号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性疾病50例疗效观察
治疗组 5 例 ,总有效率 9 %,对照组 5 0 6 O例 , B超检查可探及异常 回声 或不规则 暗区或子宫直 总有效率 7%,两组间总有效率 比较差异有统计 8 . ,见 表 1 5 . 肠 凹有积 液 ;6 ()除外 盆 腔 充血 或 阔韧 带 内静脉 曲 学意 义 <00 )
选 取 永 胜 县 程 海镇 卫 生 院 门 诊 就 诊 病 人 10 0 断 标 准 ,采用 妇 科 病 史 、妇 科 检 查 与 B超 相 结 合 的诊 断方法 :1有 急性 盆 腔炎 病 史 ;2 下腹 部 坠 () ()
采用 x 检验,P< . 0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
胀 、腹痛及腰骶部酸痛 ,常在劳 累 、性交及月经 2 结果
陈 丽梅
( 胜县 程 海镇 卫 生院 ,云 南 永胜 永 640) 7 2 0
[ 关键词 ]盆 腔炎性疾病 ;氧氟沙星 ;奥硝唑 ;桂枝茯苓胶囊 ;疗效 [ 中图分 类号]R 1. [ 7 3 文献标识码]A [ 13 文章编号]10 — 76 ( 1)0 — 13 0 03 40 2 6 05 — 2 01
盆 腔 炎性 疾 病 是 指 女 性 内生 殖 器 及 其周 围 的
结缔组织 、 盆腔腹膜发生的炎症I 1 .可限于一个部 位 ,也可 以是多个部位发病 ,以输卵管炎 、输 卵
管 卵 巢 最 常 见 . 由 于其 具 有 迁 延 性 特点 , 目前 尚 无 统 一 的 、规 范 的 、特 效 的 治 疗 方 法 .单 纯 的抗 生 素 治 疗 效 果欠 佳 , 目前 临 床 多 采用 综 合 治 疗 的
张等疾病. 13 治疗 方法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临床观察
Vo . 6 11 No6 .
卞莲 导般
Gudn o r a fTrdt n l h n s dcn n h r c i ig Ju lo a io a C ie e Me ii e a d P ama y n i
21 0 0年 6月
旁及输卵管一侧或双侧可扪及索状物, 有盆腔结缔组
织 炎 时一侧 或 双侧 有 片状 增 厚 , 并有 轻 压痛 或扪 及 包 块 。 过 问诊 、 科 检 查 、超 及 实 验 室 检查 以确 通 妇 B
诊。
11 一般 资料 .
选 择 本 院妇 科 门诊 9 例 慢 性 盆 腔 0
炎患 者 , 分为两 组 , 中治疗组 5例 , 随机 其 0 年龄 l—0 85 岁, 平均 (9 7 1 7岁 ; 2.  ̄ . ) 病程 4 月 至6 , 均(.± 9 2 个 年 平 25 02) 。 照 组 4 例 , 龄 2 — 9 , 均 ( .8 .9年 对 0 年 04岁 平 34± 0 1 6岁 ; . ) 病程 3 月 至7 , 均(.± .0年 。 组病 5 个 年 平 26 0 ) 两 3 例 的一般资 料经统 计学 处理 , 差异 无统计 学 意义 f> P
1 资料与 方法
断标准 。 1有 感染病 史 ;2 下腹 坠胀压 痛及骶 部疼 () () 痛 , 劳 累 、 生 活后 、 期 加剧 , 有 月经 失调 、 在 性 经 伴 白
采用 甲磺酸帕珠沙星、 甲硝唑 , 联合妇科千金胶囊治 带 异常 ;3妇 检时子 宫活 动受限 , 连 固定 , 子宫 () 粘 在
2 7: 70 00 1
冲任失调 ; 肾阴不足, 不能上济于心 , 心火独亢 , 则心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50例
21 00年 7月 第 2 3卷 第 7期
T M R sJl 2 1 o.3N . C ,0 5,5( 9):8 20 4 1 5 .
[] 8 肖正 大 , 荣 花 , 悦 , .灯 盏 细 辛 注 射 液 与 培 哚 普 利 张 蔡 等 对 糖 尿 病 肾 病 患 者 尿 白蛋 白 排 泄 率 的 影 响 [ ] 山 东 医 J.
盆腔 炎性疾 病属 中医学 “ 痛 ” “ 下” “ 腹 、带 、 月经 不 调 ” “瘕瘕 ” 畴 。该 病急 性 期 的病 因以 湿毒 或 、 范 湿 热入 侵 为主 , 治疗应 以抗 生素 为 主 , 配合 中医辨证
盐水 1 0mL 1次/ , 0 , 8h 静脉滴 注 ;. %替 硝 唑注 射 04
收 稿 日期 :0 0— 4— 9 修 回 日期 :0 0— 5—1 21 0 2 ; 21 0 6
( 辑 马 虹 ) 编
文 章 编 号 :0 1— 9 0 2 1 ) 7— 0 1— 2 10 6 1 (0 0 0 0 4 0
・
临 床 研 究
・
中西 医结 合 治 疗 盆 腔 炎性 疾 病 5 O例
带正 常 ; 妇科 检查 提示 子宫无 压 痛 , 旁两 附件无 增 宫
厚压 痛 。有 效 : 痛 减 轻 , 腹 白带接 近 正 常 ; 妇科 检 查 提示 子 宫及宫 旁 两 附 件压 痛 明显 减 轻 。无 效 : 疗 治 前后 症状 、 征均无 改 变 。 体
5 结 果
宫外 孕 、 性 盆腔 痛 等 , 重 影 响 患 者 的 身心 健 康 。 慢 严
见 表 1 两 组 对 比 , R dt 析 , 。 经 ii分 u=3 5 , . 3 P< 0 0 , 别 有统 计学 意义 。 . l差
中西医结合治疗50例盆腔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 l ~ 6 0岁 , 平均 3 8 . 9± 4 . 6 岁, 病程 1 - 1 1 年, 平均 3 . 3±1 . 3 年 。两 性反 应 , 这其 中 以厌 氧菌 感 染 、 葡 萄球 菌感 染 、 大肠 埃 希 菌 以及 组 患 者在 一 般 资料 对 比上 无 显 著差 异 , 具有 可 比性 ( P >0 . 0 5 ) 。 链 球 菌 感 染 最 为常 见 , 且 以分 娩 后 、 流产 后 的患 者 最 为 多 见 , 主 1 . 2 方 法 :对 照 组 治 疗 方 案 采 用 常 规 西 医 疗 法 ,即 给 予 患 者 要 是 由于此 类 患者 抵抗 力 低下 且 存 在病 原 菌逆 行 进 入 盆腔 发 生 因此 针 对性 使 用抗 生 素 进 行治 疗 , 但 就 目前 临床 报 1 0 0 m l 甲硝 唑 静 滴 , 1 次, d , 头 孢 曲松 2 g稀 释后 加 入 1 0 0 m l O . 9 % 感 染 的可 能 , 单纯 应 用抗 生 素治 疗 很 难取 得令 人 满 意 的 疗效 , N . S . 进 行静 滴 , 2次 / d ; 观察 组则 采 用 中 西医 结 合方 案 , 在 给予 对 道 及观 察来 看 , 3 1 。 照 组 治疗 措 施 的 同时 , 采 用 中药 口服 结 合灌 肠 的方 式 治 疗 , 口服 且 容 易 引发各 类 不 良反 应 [ 药 物 主要 组 成 为 : 当归 1 5 g、 川芎 1 5 g、 黄柏 1 2 g、 乳香 1 2 g 、 泽 泻
2 . 2 从 两组 患 者 的用 药 安 全性 来 看 , 对 照 组 4例 出现 轻 度 恶 心 、
呕吐、 腹 泻 腹痛等消化道症状 , 2例 出 现 头 晕 、 头痛症状 , 不良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关键词慢性盆腔炎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照观察慢性盆腔炎是妇科临床中的常见病,多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患者体质较差所致,往往病程长、治愈率低、复发率高,可导致不孕、异位妊娠、慢性盆腔痛,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
用单一疗法效果较差。
近年来笔者通过临床实践,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本病患者50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50例作对照观察,取得了较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纳入标准:参照《妇产科学》为依据。
通过询问病史、妇科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少数诊断有困难者,借助B超检查确诊。
①有感染病史;②下腹坠胀压痛及骶部疼痛,在劳累、性生活后、经期加剧,伴有月经失调,白带异常;③妇检时子宫活动受限,粘连固定,在子宫旁及输卵管一侧或双侧,手可扪及索状物,盆腔结缔组织炎时一侧或双侧有片状增厚,并有轻压痛或扪及包块。
1.2 排除标准:①年龄18岁以下或50岁以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②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精神病患者;③慢性阑尾炎、盆腔结核、盆腔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④对研究过程中使用的药物过敏者,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1.3 一般资料:100例患者均为我院近年来门诊病人,均符合慢性盆腔炎纳入标准,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50例,年龄18~50岁,平均34.5岁;病程3个月~7年,平均26个月。
对照组50例,年龄20~50岁,平均32.5岁;病程3个月~8年,平均30个月。
两组病例年龄、病程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2.1 治疗组:慢性盆腔炎方加抗生素:月经干净后予自拟的“慢性盆腔炎方”治疗。
药物组成:丹参、牛膝各15g,牡丹皮、香附、赤芍各12g,乳香、没药各6g,川楝子、当归、桃仁、红花各9g。
气虚加黄芪、党参各15g;盆腔包块加三棱、莪术各5g;腹痛加延胡索10g;腰痛加川续断10g;白带多去没药、乳香、桃仁,加苦参、土茯苓、车前子各10g。
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50例
(6 、2 与 2 、2 , 5 9 2 6 P< 0 01 。 . )
征 消失 , B超 复 查 子 宫 大 小 正 常 , 性 包 块及 子 宫 直肠 窝部 积 液 炎 消失 ; 效 : 显 l 症状 明 显 减 轻 , 征 显 著 改 善 或 部 分 消失 , 腼床 体 B超 复 查 子 宫 大 小 基 本 正 常 , 症 包 块 缩 小 > 1 2 子 宫 直 肠 窝 部 积 炎 /, 液 减 少 ; 效 : 床 症 状 、 征 及 B超 复 查 治 疗 前 后 无 明 显 改 无 临 体
肠下段 , 应 的腱 反 射 弧 为 球一 门反 射 , 对 肛 因而 损 伤 平 面在 S 以上 的患 者 均 有不 同程 度 的膀 胱 功 能 障 碍 , 通过 训练 可建立 反 射性 膀 胱 ; 伤 平 面在 S~ 及 其 以 损 下 的 S I 膀胱 功能 障 碍 , 通 过 训 练 不能 建 立 反 射 C 有 但
中 国康 复 ・ 0 8年 1 20 0月 ・ 2 第 3卷 第 5期
3 9 5
过 多 潴 留 , 致 膀 胱 长 期 过 度 扩 张 所 致 ; 膀 胱 与 膀 胱 导 小 痉 挛 或 与 长 期 留 置 尿 管 而 又 不 定 时 夹 管 、 致 膀 胱 长 导 期 处 于 空 虚 状 态 或 尿 液 过 少 潴 留 , 胱 得 不 到 充 盈 扩 膀
中 国 误 诊 学 杂 志 , 0 7, 2 ) 6 4 — 6 5 . 2 0 7( 6 : 2 9 2 0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抗生素治疗,治疗组中加用中医辨证施治。
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包块效果显著。
盆腔炎性包块是妇科常见病,其特点是病程长,绵延不愈。
我院在常规抗生素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其疗程短,治愈率高,且简便、经济,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资料80例,均为2005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患者,符合盆腔炎的诊断标准[1]。
其症状均以下腹痛、腰骶痛为主,伴有白带增多或脓性白带。
体征:妇科检查子宫颈有举痛,宫体有压痛,盆腔或附件区触及不活动、界限不甚清楚的触痛包块。
其年龄分布、体温及B超检查结果见表1。
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38例,两组年龄21~52岁;病程2个月~5年。
以上两组的情况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差异。
方法:两组均在抗生素治疗1周基础上(用药种类、剂量相同),治疗组加用中药汤剂保留灌肠,中药为:黄连15g,黄柏15g,黄芪15g,煎成汤剂100ml;灌肠温度40±1℃,每日1次,10~14天为1个疗程。
对照组加用理疗每日1次,10~14天为1个疗程。
疗效判定标准:①治愈:腹痛消失,白带正常,体温正常,妇检及B超检查盆腔包块消失。
②显效:腹痛消失或减轻,白带正常或接近正常,妇检及B 超检查盆腔包块明显减小。
③有效:腹痛减轻,白带接近正常,妇检及B超检查盆腔包块减小。
④无效: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无变化。
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症状、体征及包块缩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意义。
(P<0.01)讨论盆腔炎包括子宫炎、输卵管卵巢炎及盆腔结缔组织炎,是妇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属上行性感染,多发生于分娩后、流产后及宫腔内手术操作后,亦可由于经期房事、不洁性生活所致。
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
病原学检查发现,除以往常见的链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感染外,沙眼衣原体、淋菌及某些病毒如HIV等所导致的感染越来越多见。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51例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51例临床疗效观察目的观察红藤汤灌肠配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PID)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008年2月~2010年6月门诊和住院患者确诊为盆腔炎的患者9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46例)。
两组在急性炎症期都给予抗生素联合静脉用药,症状缓解后治疗组予红藤汤灌肠治疗,对照组46例继续口服抗生素巩固治疗。
疗程结束后统计两组疗效。
结果两组均获随访,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症状:下腹及腰部疼痛,下腹坠胀,腰骶部酸痛,带下如脓,色黄,质稠,胸脘闷胀,便溏不爽,小便热而频。
常在劳累性交后、排便时、月经前后加重,可伴有低热。
体征:妇科检查示子宫常呈后位,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输卵管炎时子宫一侧或两侧可触及条索状物,伴有压痛;盆腔结缔组织炎时,子宫一侧或两侧有片状增厚,压痛或触及包块。
舌质红,边有瘀点,苔黄厚或厚腻,脉弦滑或弦涩。
辅助检查:B超提示盆腔有积液或炎性包块,并排除妇科良性、恶性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白带常规检查和宫颈分泌物检查白带量多或发现脓细胞,血WBC或增高[2]。
1.3 方法两组在盆腔炎急性期均采用抗生素联合应用,选择药物头孢曲松钠 2.0 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甲硝唑100 mL静脉滴注,2次/d。
治疗组抗生素应用7~10 d后改用红藤汤自行回家保留灌肠巩固治疗,红藤汤组成:红藤40 g、紫花地丁30 g、败酱草30 g、鸭跖草30 g、蒲公英30 g、三棱10 g、莪术10 g、桃仁10 g,浸泡后煎煮制成100 mL汤剂,侧卧,中号导尿管插入肛门15 cm,药温适中39℃左右,药液100 mL缓缓灌入约30 min,临睡前注入,尽可能保留2 h至次晨更佳,1次/d,10 d为1个疗程,给药前排空二便,经期停用,每次经后3 d再用药1个疗程,连续2~3月。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52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52例临床观察标签:盆腔炎;中西医结合;临床观察盆腔炎是妇产科的常见疾患之一,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的炎症,临床分为急性、慢性两种,以慢性盆腔炎多见[1]。
如不及时有效地诊治,会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并可造成女性不育的后遗症。
本科于2010年6~2012年6月收治盆腔炎52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性治疗,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部52例盆腔炎患者中,年龄最小17岁,最大60岁,平均(41±3.5)岁;急性盆腔炎20例,占38.46%,慢性盆腔炎32例,占61.54%;患病时间最短5 d,最长10 a,平均(2.1±0.4)a。
1.2症状与体征20例急性盆腔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畏寒、发热。
其中38℃以上13例,占65%;3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发热不明显,其中低烧5例,占9.61%;体温正常27例,占51.32%。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腹部疼痛;伴腰骶部痛、肛周坠痛者45例,占86.54%;白带增多者41例,占78.85%;月经异常者11例,占21.15%。
妇科检查:子宫稍大或正常,均有一侧或两侧附件不同程度的压痛;43例子宫有压痛,占82.59%;9例触及一侧或两侧附件不规则且有压痛的包块,占17.31%,临床及B超等检查除外妇科良、恶性肿物、子宫内膜异位症。
1.3实验室检查所有病例均常规取子宫颈管的分泌物或子宫直肠窝穿刺液作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同时作沙眼衣原体DNA,解脲支原体DNA,淋球菌DNA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查。
经细菌培养及PCR检查阳性者42例,占80.77%。
同时,所有病例均行血、尿、白带(阴道出血除外)的常规检查。
20例急性盆腔炎者中,有9例同时白细胞计数升高及左移,占45%。
3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中有11例白细胞计数稍升高,占34.37%。
有肝肾病史者则同时行肝肾功能检查。
2治疗方法2.1西医治疗急性盆腔炎首选抗生素治疗,多选择联合用药如头孢菌素类加氨基糖苷类,或头孢菌素类加甲硝唑,7 d为1疗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性包块临床观察
202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性包块临床观察》•临床资料与方法•实验结果•讨论与结论目录•文献综述与展望01临床资料与方法研究对象与纳入标准纳入标准1. 符合慢性盆腔炎性包块的诊断标准;3. 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 年龄在18-60岁之间;研究对象: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性包块患者,共计100例。
治疗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1. 中药治疗:采用口服中药汤剂,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连续服用4周。
中药汤剂的主要成分包括当归、赤芍、丹参、桃仁、红花等,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作用。
2. 西药治疗:采用抗生素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使用2周。
抗生素的选择根据患者的药敏试验结果而定。
观察指标临床疗效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进行评估,分为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四个等级。
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记录治疗前后的CRP水平。
白细胞计数(WBC)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记录治疗前后的WBC水平。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统计学方法02实验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甲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前症状评分为78.32±15.21,治疗后症状评分为38.45±12.09,症状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乙组(单纯西医治疗组)治疗前症状评分为76.48±16.33,治疗后症状评分为58.76±14.23,症状评分有所降低,但较甲组降低幅度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甲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为45.87±10.29,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为86.45±9.35,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中药综合治疗盆腔炎盆腔包块临床报告
中药综合治疗盆腔炎盆腔包块临床报告
张志英
【期刊名称】《河北中医》
【年(卷),期】1984(000)004
【摘要】盆腔生殖器官炎症,包括子宫炎、输卵管炎、盆腔结缔组织炎等,当炎症渗出物增多时即形成为盆腔包块,属祖国医学带下病、(?)等范畴。
临床上以白带增多、腹痛、腹胀坠、腰痛、月经异常为主要症状。
我科用中药综合治疗,效果满意。
【总页数】2页(P34-35)
【作者】张志英
【作者单位】邯郸市中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5.925
【相关文献】
1.中药理疗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58例临床观察 [J], 胡敏;陆秋月
2.中药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研究 [J], 吴美芳
3.中药联合微波综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65例临床观察 [J], 王敏
4.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盆腔包块100例临床观察 [J], 王学兰;丁书平
5.中药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 [J], 张俊卿;赵新芳;周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包块50例临床报告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包块50例临床报告盆腔炎性包块是盆腔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其临床表现为腹痛、发热、脓肿形成等症状,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抗感染治疗和手术治疗,但是其疗效并不理想,易复发且病程较长。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包块在抗感染的同时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加速病变吸收,提高治疗效果,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本文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临床疗效。
一、材料与方法选取50例盆腔炎性包块患者,年龄范围25-45岁,其中男性20例,女性30例。
患者均有明显的腹痛、发热、腹胀等症状,经临床检查及B 超、CT等检查明确诊断为盆腔炎性包块。
所有患者均经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确定入组条件,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
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抗感染治疗。
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等数据进行比较,并统计分析。
二、治疗方法观察组:1.中药治疗:选用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活血化淤的中药方剂,煎服。
2.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中药治疗基础上,结合中西医临床技术,施行中医推拿、灸法、针灸等治疗方法。
3.饮食调理: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用富含纤维素、维生素的食物,维持肠道通畅。
4.生活调理: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对照组:1.抗感染治疗:根据患者的病原菌培养结果,选用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2.手术治疗:对于合并严重脓肿形成或其他并发症者进行手术治疗。
三、观察指标1.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包括腹痛、发热、腹胀等症状的缓解情况。
2.实验室指标改变情况:包括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3.包块吸收情况:包括B超、CT检查显示包块吸收情况。
四、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腹痛、发热等症状缓解明显,体温恢复正常。
实验室指标显示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等指标明显下降。
同时,包块吸收情况良好,B超、CT检查显示包块减小或完全吸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女正值月经期 或行 经期前后 , 出现周 期性 小腹疼痛或痛 引腰骶 , 甚则剧痛 昏厥者为“ 痛经 ” 本证以青年妇女为多 , 。 相关
记载最早见 于 《 匮要 略 ・ 金 妇人杂病脉证并 治》 带下 ,经水不 “
痛、 冷痛者属寒 ; 灼痛者属热 。痛在两侧少腹病在肝 , 痛连腰际
病多在肾。Leabharlann 用1 周。③经抗 生素联 合治疗后 , 症状体征消失 , B超检查盆腔 包块缩小 或无变化 , 则续 用人胎盘组 织液及 糜蛋 白酶 , 尼松 泼 片减为 5mg每 日早饭后 口服 , , 加用 中草药少腹逐瘀汤加减 ( 丹 参 3 、 附 1 、 0g香 2g赤芍 1 、 2g 川楝子 9g 桃仁 6g 蒲黄 9g, 、 、 - 五
位, 最常见的是输 卵管炎 、 输卵管卵巢炎。 盆腔炎 大多发生在性
活跃期 、 有月经 的妇女 , 往往 因急性 盆腔炎没 有及 时治疗或 治
科 门诊盆腔炎 性包块患 者 5 O例 , 龄 2 年 1岁 4 岁 , 均年龄 9 平
3 岁。均为已婚妇女 , 1 包块直径 4 m 1.c , ~0 其中 4 例伴有 c 3m 5
作用 , 能使 急性炎症 局部 的毛细血管通透性 降低 , 出 、 渗 浸润 和 肿胀减轻 , 对慢 性炎症或 急性炎症后 期 , 能抑制 成纤维 细胞增 生, 减轻瘢痕形成 和粘连 。盆腔炎性包块 中医认为 以湿热 型居 多 , 则 以清热利 湿 , 治 活血 化瘀 为主 , 们采 用少腹 逐瘀 汤 加 我 减, 方中丹参活血化瘀 ; 赤芍活血祛瘀 , 通络止痛 ; 香附 、 川楝子
一
种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理想方法 ,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参考文献
止痛之功。同时药 理研究证 明: 败酱草 、 胡、 元 赤芍能改善微循
环, 降低毛细血管 的通透性 , 减少炎症渗 出 , 促进炎性渗 出物 的 吸收 , 故有较强 的抗炎止痛作 用 ; 三棱 、 莪术 、 丹参 等具有 活血 化瘀消炎 、 抗纤 维化 , 进炎症 吸收及粘 连的松解 和包块 的消 促
2 病 因病 机 分 析
四物汤是补血调经 的主方 , 对诸种血证均以本方为基础随
证化裁。冲为血海 , 任主胞 宫, 冲脉虚损 , 血海空虚 , 血虚濡养不 足, 气血运行无力 , 致经后小腹隐痛喜揉按 。再加下焦寒滞 , 客 于冲任、 中与经血搏结 , 胞 使精血运行不畅 , 故于经前 12日或 , 经期小腹冷痛。 冲任气血瘀滞 , 或 气血运行畅通 , 故经前 12日 , 或经期少腹胀 痛 、 按 , 拒 或经量少或 行而不 畅。本 方 以当归补 血、 活血 ; 熟地补血 为主 ; 川芎入 血分理 血中之气 ; 芍药敛 阴养 血。 全方尽属血分药 , 补血而不滞血 , 行血而不破血 , 中有散 , 补 散 中有收 , 构成治血要剂。 若 气滞血瘀 , 方用 四物汤加枳壳 、 药、 乌 香附理气调 肝 , 再 加桃 仁、 红花 、 丹皮 、 延胡索 、 五灵脂化瘀止痛。如 阳虚 内寒 , 加 附子、 叶、 茴香 以增 强温 肾暖宫 、 艾 小 散寒 止痛 之效 。若 寒湿凝 滞, 方用 四物汤加 肉桂 、 小茴香 、 干姜温经散寒 除湿 , 延胡索 、 五 灵脂 、 蒲黄 、 没药化瘀止 痛 ; 若气血虚 弱 , 方用 四物汤加人参 、 黄 芪补气 , 再加香附 、 延胡索调气止痛。
6 典 型 病 例
痛经发病有七情所 伤 ,起居不慎或外界 因素等不 同病 因 ,
并与素体及经期 、 经期前后特殊 的生理 环境 有关 。发病机制主
要是在这个期 间受 到致病 因素的影响 , 导致 冲任瘀阻或寒凝经 脉, 使气血运行不畅 , 胞宫经 血流通受碍 , 以致 “ 不通则痛 ” 或冲 任、 胞宫失于濡养 , 不荣而痛。 其病位在 于冲任 、 宫, 胞 变化在气 血, 表现为痛经。 其所 以随月经周期发作 , 是与经期冲任气血变 化有关 , 在经期 或经期前后 , 由于血由满盈而泄溢 , 血变化急 气 骤, 致病 因素乘时而作 , 便可发 生痛经 。临床上 常见有气滞 血 瘀, 寒凝胞 官、 气血虚弱等证候 。也有 因子宫发育不 良或畸形 ,
基层医学论坛 2 1 年 1 02 月第 1 卷第 2 6 期
理气 , 用于调经止痛 , 脘满闷 ; 胸 元胡行气 止痛 , 活血散瘀 ; 三棱 为血 中气 药 , 莪术为气 中血 药 , 二者合用有 消瘾散积 , 行气破血
散作用 。本方案使用方便 , 患者容易接受 , 了剖腹手术 , 避免 是
规化验血常规 , 部分 患者可有 白细胞及 中性粒细胞升高 。
炎症 或炎性包 块形成 , 不仅严 重影响妇 女 的生 活和 工作 , 也会 给家庭带来经 济负担f 通常急性 盆腔 炎多采用 抗生素治疗 , l 】 。 对
慢性盆腔炎性包块疗效不满意 , 医对盆腔 炎性 包块全身使用 西 抗生素无效时多考虑手术治疗 , 如果行手术 则有使年轻未 生育 者失去输卵管功能的可能 。
4 治 疗 原 则
利, 小腹满痛 , 经一月再见 ” 《 。 诸病 源候论》 则首立“ 月水来腹痛
候 ” 认为 “ , 妇女月水来 腹痛者 , 由劳伤气 血 , 以致体 虚 , 风冷 受 之气 客于胞官 , 损伤 冲任之脉 ” 为研究痛 经奠定 了理论基础 。 , 笔者依据 中医理论 , 辨证 论治 , 四物汤加 味辨治本病 取得 良 用 好疗效 , 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疗盆腔 炎性 包块 疗效可靠 , 价格低廉 , 可减 少手 术治疗的痛苦 ,
值 得 基 层 医院推 广使 用 。
常, 妇科 检查及 B超 检查盆 腔包 块消失 ; 效 : 痛消 失或减 有 腹 轻, 白带正常 或接近正常 , 妇科检 查及 B超检 查盆腔包 块 明显 缩小 ; 无效 : 治疗前后症状 及体征无变化。
盆腔炎是妇科最常见 的疾病 , 是指女性上 生殖道及其周 围
组织 的炎 症 , 主要包 括子 宫 内膜 炎 、 卵管炎 、 卵管 卵巢脓 输 输 肿、 盆腔腹膜 炎。 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 , 也可 同时累及几个部
11 一般 资料 .
选 择 20 0 8年 3月一 2 1 0 O年 3月 我院妇
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
5 主 方 四 物汤
本病 一般具有 以下临床特 点 : 经行 时小 腹疼痛 , 随周 期而 发作 , 疼痛可牵及全腹或腰骶部 、 或外阴 、 门坠痛。一般疼痛 肛 多发生于行 经第 12天或经期前 12日,随后逐渐减 轻或消 , , 失, 有少数迁延至月经干净或干净后发病 的。疼 痛程度有轻有 重, 一般无腹肌紧张或反跳痛 , 经血排 出流畅时 , 通常可缓解 。
下环 时发现 , 例伴有 体温升 高 , 5 最高体温 3. 87℃.
1 诊 断标准 . 2 一般症状 以下腹胀痛 、 腰骶疼痛 为主 , 伴
有 自带增 多或脓性 白带 ; 检查 发现子宫体 有压痛 、 腔或 妇科 盆
附件 区触及 活动或不 活动 、界 限可清楚 或不甚清 楚的触痛包 块。5 O例患者均经 B超证实为盆腔含液性包块 , 体温升高者常
2 结 果
【 关键词 】盆腔 炎性 包块
抗生素
糜蛋 白酶 中草 药
慢性盆腔炎多 因急性盆腔炎治疗 不彻底 , 或因患者体质较 差, 病程迁延所致 , 也有 以往 无急性病史 , 次就诊 时 即为慢性 初
以 3个疗 程 统计 疗 效 , 有效 4 8例 , 效率 为 9 % , 有 6 治愈 4 2例 , 治愈 率 8 %, 4 无效 2例 ( 2例患 者最后证 实为 巧克力 此 囊肿 ) 占 4 , %.
1 治 疗方法 _ 3
①对 体温升高 、白细胞升高者采 用静脉
点 滴抗 生 素 , 硝 唑 2 0m 替 0 L每 日 1次 , 头孢 曲松钠 20g每 . 日 2次 ( 2h1 ) 连用 7d②7d后 复查 B超 、 常规 , 1 次 , . 血 若体 温正常 , 白细胞 和中性粒细胞 正常 , 腹痛症状 减轻则停 用静脉 给药 , 改为 口服替硝 唑片 , 日 1 , 每 . g、 0 阿奇霉 素片 , 日 05g 每 . ,
3 讨 论
者。 盆腔炎性包 块是盆腔 炎症 的一个 阶段 , 也是常见病 , 寻找一
种方法 简便 、 疗程短 、 治愈率 高 的治疗 方法是 广大妇科 医师和
育龄妇女 的迫切要求 。 笔者采 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包块
5例, 0 取得 了满意疗效 , 现报告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效果 , 以减 少手术 治疗所带来的并发症。方法 5 例 盆腔 炎性 0 包块 患者给予西药抗 生素和 中药少腹逐瘀汤加减综合治疗。 结
早晚分服 , 连用 l , 0d 经期停服。下次月经 干净后按上方第 三步 续用 , 每月最少 服用 1 , 5剂 连服 3个月 ~ 6个月 ( 每月为 1 小疗
下 腹胀痛 、 自带增 多或有不规 则阴道 出血 , 分患 者伴 有腰骶 部 酸困疼痛 , 例没有 明显的临床症状 ,是在妇科 体检或 需要上 5
疗不彻底转为慢性盆腔炎 。 科盆腔炎症不同于其他 内脏的炎 妇
症, 大部分为逆行感染所致 , 致病菌经子宫 内膜感 染后 , 侵犯 子
宫肌 层 、 浆膜层 , 最后累及 子宫旁结 缔组织 或经子 宫 内膜使 输 卵管 内膜受 累后 , 经输卵管伞 端播散 于盆腔结 缔组织 ; 再 同时 妇女生殖器 官位于腹腔 的最低处 , 炎症 吸收慢 , 易迁延致 慢性
盆腔感染常常是需 氧菌 与厌 氧菌 的混合感染 , 采用广谱抗
生素头孢 曲松钠及抗厌 氧菌药物替硝唑治疗盆 腔炎性包块 , 对 急性 盆腔炎症作用广泛 ,显效快 。 O 糜蛋 白酶可溶解纤 维蛋 . r 白, 使增 生的纤维组织 软化 、 解 , 溶 减轻组 织炎症 及水肿 , 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