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产出增长的作用效果_基于中国投入产出表的实证分析
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关系的实证研究
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关系的实证研究摘要:本文以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关系作为切入点,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分析辽宁省的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协同关系。
结果表明,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生产性服务水平的提高对制造业发展也存在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滞后于制造业的发展,并基于此提出了通过发展制造业生产性服务平台等方式来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服务平台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制造业也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近年来制造业逐渐成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尤其是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将成为国家整个制造业发展的核心和基础,它为国民经济中其他各行业提供了生产所必需的技术装备和重要零部件。
制造业要走向世界,在全球范围内争夺市场,需要进行技术创新,并且不断拓宽制造业的发展领域,寻找新增长点。
而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制造业的中间投入,将对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进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装备制造业的升级需要大量知识和技术投入,而这些投入需要通过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来提供,这将拉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在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如果没有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持,就很难迅速完成产业升级的过程,在制造业发展的现实中可以看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相对较慢的地区都是没有得到生产性服务业有效支持的地区,因此研究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产业关联特征将有助于分析两个产业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两个行业的特点,实现两者的共同发展。
关于制造业和生产性服业两个产业之间关系的研究,目前的文献主要是从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互动或者融合发展角度进行研究。
如童洁、张旭梅等根据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特点,从实物产品和生产性服务的内在关联提出了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模式,他们认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融合将加速制造业产业升级,并且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产生新的经济增长模式,而通过这种融合的创新模式将大大提升两个产业的竞争力。
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的提升效应基于中国制造业微观企业的经验研究
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的提升效应基于中国制造业微观企业的经验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DVA)的提升效应,基于中国制造业微观企业的经验研究进行深入的实证分析。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已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
本文的研究重点是中国制造业企业在服务化转型过程中,如何有效利用服务化投入,提升出口国内增加值,从而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本文将系统梳理制造业投入服务化的相关理论,明确服务化转型的内涵、动因及其对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影响机制。
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利用中国制造业微观企业的数据,实证检验服务化转型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的提升效应。
本文将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影响。
包括服务化投入的种类、程度以及不同服务化策略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影响差异;同时,还将考虑企业异质性因素,如企业规模、所有制类型、行业特性等,以全面揭示服务化转型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影响机制。
本文将结合实证研究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政府在推动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提升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方面提供决策参考。
也为制造业企业在服务化转型过程中,如何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出口国内增加值提供实践指导。
本文旨在通过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揭示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的提升效应及其机制,为制造业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二、制造业投入服务化的理论基础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入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演进,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已成为一种普遍的产业现象。
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指的是制造业在生产过程中,逐步增加对服务要素的投入,以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产品结构和增强市场竞争力。
这一趋势的理论基础主要源自于产业升级理论、价值链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
产业升级理论认为,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是产业升级的重要表现。
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生产效率提升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
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生产效率提升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丁博;曹希广;邓敏;奚君羊【摘要】依托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带动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对于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5-2016年中国239个城市层面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面板计量模型(SEM和SAR),并且构建地理邻接与地理距离两种空间权重矩阵,实证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效率的提升作用.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不仅可以提升本地区的制造业效率,而且通过空间溢出效应提升其邻近地区的制造业效率.各个区域的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效率的提升作用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提升作用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而中部地区的提升作用最小,并且中部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期刊名称】《审计与经济研究》【年(卷),期】2019(034)002【总页数】12页(P116-127)【关键词】制造业生产效率;生产性服务业;空间溢出效应;空间面板模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产业集聚效应【作者】丁博;曹希广;邓敏;奚君羊【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上海200433;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上海200433;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上海200433;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上海2004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719;F424一、引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渐提升,已逐渐成为基础性、支柱性的产业,其发展水平的高低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凭借其要素成本优势成了国际制造业的中心,但随着制造业“召回”趋势和要素成本的不断上升使得发达国家的“高端回流”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中低端分流”对中国制造业产生了“双向挤压”。
因此当下必须从全球范围出发,抓紧相关战略的实施,以打造制造强国为目标,强基固本,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在新的一波工业化浪潮中拿到竞争制造强国的入场券。
在此背景之下,中国在2014年底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制造业发展战略,根本目的在于发动整个国家人民的力量来大力发展制造业,共同推动中国制造强国的进程。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机理理论与实证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机理理论与实证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互动机理,以及这种互动对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
文章首先回顾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接着,文章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探讨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机制。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分析了这种互动关系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产业类型和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性。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的理解,而且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文章的研究结论显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对于促进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因此,政府应加强对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协同发展,以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通过深入剖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机理,文章为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基本概念及关系生产性服务业(Producer Services)是指那些为生产、商务活动和政府管理提供中间投入的服务业,它们并不直接向最终消费者提供服务。
这些服务通常包括金融、保险、法律、咨询、通信、运输、仓储、研发、广告、市场营销等。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于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以及增强区域经济的整体实力具有重要作用。
制造业(Manufacturing)则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变化将原材料转化为新的产品的行业。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
制造业的发展不仅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还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
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的重要支撑。
制造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服务投入,如研发、设计、物流、金融等,这些服务主要由生产性服务业提供。
随着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对高端生产性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进一步推动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我国产业结构分析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实证研究
产业结构的投入产出关联分析
投入产出关联分析是通过投入产出表来研究产业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根据 投入产出表,可以计算出各个产业之间的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从而了 解产业之间的关联程度。此外,通过对产业链结构的分析,可以发现各产业的短 板和瓶颈,为产业结构优化提供依据。
我国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始于1987年,通过多年的实践和完善,已成为研究我 国产业结构的重要工具。根据最近的投入产出表,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产业结构的 主要特征是:第一产业占比较小,第二产业占据主导地位,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其中,第二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关联程度较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第三产业 虽然发展迅速,但在整个产业结构中仍处于较低水平。
二、投入产出法在产业结构分析 中的应用
投入产出法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分析工具,它通过分析经济体中各产业之间的 投入与产出关系,来揭示产业结构的特征和动态变化。这种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 于产业结构分析中。
首先,投入产出表提供了各产业之间的投入与产出关系,这使得我们能够定 量地分析各产业之间的关联程度。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哪些产业对其他 产业有较大的影响,哪些产业在产业链中处于关键地位。
未来研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向
本次演示对我国产业结构的投入产出关联进行了初步探讨,但仍存在以下需 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投入产出关联分析的精度和细度有待提高,需要更加细致地分析和划分 产业类型和产业链环节。
2、需要进一步研究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的产业结构变化情况和趋势,以 便更加精准地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
3、需要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全面评估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和作 用机制,以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产业结构优化政策。
1、制造业在我国产业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其感应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均较 高。这表明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也是我国国际贸易的主要 支柱。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嵌入制造业关系研究_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实证分析
2011年1月第1期(总第265期)Econom ic Issues in ChinaJan .,2011No .1 收稿日期:2010-11-1作者简介:黄莉芳,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计划统计系博士研究生,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讲师。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嵌入制造业关系研究———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实证分析黄莉芳[1,2]1.厦门大学厦门3610052.电子科技大学中山528400内容提要: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产业升级和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支撑力量,本文根据1992年、1997年、2002年、2007年的中国投入产出资料剖析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历程,对制造业的产业联动关系和价值创造能力的变化特点,并就不同经济发展模式下的产业关联关系进行了对比。
针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嵌入制造业较差的现状,提出结合行业特性和经济发展模式,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发力共同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发展,深化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契合度。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服务业标准化;投入产出分析一、问题的提出服务业发展水平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
多数学者认为,中国服务业存在总量滞后、结构性滞后、增长速度滞后及效率低下等突出矛盾(陈自芳,2001)。
但服务业作为内容庞杂的异质性产业,内在结构极其复杂。
随着服务业的生产性功能日益凸显,作为现代经济和服务业增长最具活力成分的“生产性服务业”,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
B r owning and Sin 2gel m ann (1978),Elfring (1989)以及OECD (2001)分别对经济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内部结构变化展开了深入研究,一致结论是研究期内生产性服务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就业比重大幅提升,成为新时期服务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标志。
Francois (1990),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对于协调和控制专业化生产过程以及实现规模经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工业化阶段专业化生产环节的“粘合剂”和“助推器”,其发展被提高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战略地位。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联效应的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 9 9 等 都 阐述 了这 一 观 点 。 江 小 娟 等 ( 0 4) 19 ) 20 指
出 , 国 服 务 业 发 展 滞 后 、 率 较 低 , 经 成 为 制 我 效 已 约 我 国未 来 经 济 增 长 的 重 要 因素 。
省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 目号 : 6 12 6 的资助 。 项 Y 102 )
75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联效应的 实证研 究
表 现 为 相 互 作 用 、 互 依 赖 、 同 发 展 的 互 动关 相 共 系 。 生 产 性 服 务 业 参 与 制 造 业 的 中 问 和 最 终 环
产 性 服 务 业 ) 展 的 前 提 和 基 础 , 务 业 发 展 附 属 发 服
“ 动 论 ” 为 , 产 性 服 务 业 和 制 造 业 部 门 互 认 生
* 本文受国家社会科 学基金 重大招标项 目( 目 :0D ̄ 3、00 浙江省软科学 研究项 目( 目号 : 1C53) 21 年浙江 项 号 1 d )21年 Z 项 2 0 20 和 0 1 0 4
业的贡献更 多地产生在最终环 节, 而生产性服务 业对 制造业 的贡献则广泛地 渗透到 制造业 生产 的中间环节 ;
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 的支撑效应较为 薄弱, 制造业对 生产 性服务业的拉动作用也更为显著。
关 键 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互 动发展
文 献 综 述
于 制 造 业 发 展 。持 这 种 观 点 的 国 外 学 者 包 括 C — o
界 定 为 8个 产 业 ( 表 5 。 见 )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联效应实证分析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联效应实证分析内容摘要:本文基于广东省2007年投入产出表,根据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互动理论和二者的作用机理,以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等指标,分析了两个产业之间的关联效应,并且利用OLS回归对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本文分析的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对制造业有正向支持作用,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的拉动作用显著,而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支撑效应相较而言比较薄弱。
要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在产业价值链中的升级,必须要努力挖掘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广阔的贡献空间。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关联效应问题的提出在当今这个时代,制造业和服务业飞速发展,而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二者之间的关联效应对促进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
广东珠三角地区是我国三大经济增长极之一,外向型经济的广东省许多年来以制造业为经济支柱,是我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消费品制造业基地。
2008年后,随着金融危机多米诺骨牌效应的日益显现,曾经为广东经济腾飞立下汗马功劳的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却也正在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和考验。
面对这样的现状人们不禁发出疑问:广东省制造业的优势还能保持多久?广东省要保持其在全国制造业界内的优势地位,就必须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来适应甚至超越潮流的发展。
本文旨在通过2007年广东省投入产出表研究广东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关联效应,以及探讨了对制造业有重大影响的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分析,并且对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以期得出一些对广东省制造业进一步发展、提高其竞争力的实用性建议。
广东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投入产出法关联效应研究对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概念的界定是本研究的一个重要前提和基础。
笔者根据国家标准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得出制造业共有17个行业(见表3)。
其次,依据生产性服务业的特性,将生产性服务的行业界定为8个产业(见表3)。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利用FDI对制造业增加值影响的实证分析
性服 务业 的概念进 一步拓 展 , 将 运输 、 仓储 、 金融、 保险、
会计 、 法律 、 管 理咨询 、 研究开发 、 市场 营销 、 工程设 计 、 产 品维修 和 通讯 服 务 等划 分 为生 产 性 服务 业 。G mb e l 和
Wa l k e r ( 1 9 8 9 ) 认为 生产性 服务业 与生 活性 服务 业 、 公共
服务业 等共同构成 了服 务业 , 但 生产性 服务业 是 服务业
中增 长最 快的部分 。其 中 , 不 乏对 生产性 服务 业 与制造
业关 联性 的研究 。A r n o l d和 Ma t t o ( 2 0 0 6 ) 对捷 克 的企业
不 同的结论 。他 们认 为生产者服务业对我 国制造业 的溢 出效应呈现 显著 的倒 u型 曲线 。喻 春娇 ( 2 0 1 2 ) 采用武 汉 城市圈 9个城 市 2 0 0 0 -2 0 0 9年 的面板数 据 , 并 结合 其 他经济 变量 , 实证检 验 了武 汉城 市圈 生产性 服务 业对 制 造业效 率的提升作用 , 结果显示 , 生产性服务 业的发展 对 武 汉城 市圈制造业生产 率具 有 明显的 正 向促 进效 用 , 而 其 他经 济变 量 的促 进 作 用 不 同。黄 莉 芳 ( 2 0 1 2 ) 运 用 1 9 9 9 — - 2 0 o 8年制造业行业 面板数 据 , 实证分 析 了生产 性 服务业基于成本费用和生产规模提升制造业 效率 的传 导
G D P比重 在 4 3 %左右 , 我 国生产性 服务业 发展水 平与发 达 国家差距还 很大 , 发展空间还很广 阔。
一
智 利制 造业 的影响 , 发现服 务业 F D I 对 智利 的制 造业全 要 素生 产率( T F P ) 具有 正 向作 用 , 并 且能 够解 释智 利制 造业 T F P 7 %的增长 , 服务业 F D I 能够促进 制造业 的创新
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生产效率提升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
丁 博ꎬ等: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生产效率提升效应的实证分析
响制造业效率提升内在机制的基础上ꎬ采用我国 239 个城市样本ꎬ在考虑空间外溢效应的情况下ꎬ采 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城市层面的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效率提升的作用ꎮ
二、 文献综述
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知识和技术高度密集的中间品被投入到制造业生产当中ꎬ二者之间的关系一 直是学者们所关注的焦点ꎮ 根据目前已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ꎬ学者们对于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 围绕以下几种视角展开:第一ꎬ基于需求遵从论的研究ꎮ 生产性服务业本身是一种中间投入品ꎬ主要 依靠制造业部门的生产需求而发展ꎮ 持此类观点的学者普遍认为ꎬ生产性服务业本身产生就是来源 于生产部门ꎬ仅仅是一种中间投入的商品或者说是服务ꎬ由生产部门进行消费ꎬ也即生产性服务业部 门的发展来自于生产部门尤其是制造业部门的需求ꎬ是制造业部门的附属部门[1 3] ꎮ 第二ꎬ基于供给 主导论的研究ꎮ 制造业的迅速发展离不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支撑ꎮ James 等研究发现ꎬ生产性服 务作为一种必要的服务商品ꎬ其投入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制造业竞争力的高低ꎮ 另外ꎬ生产性服 务业作为社会分工的结果ꎬ它的发展也代表了社会分工的更加深化ꎬ也意味着制造业生产专业化程度 的增加ꎬ使制造业企业内部成本大大降低[4] ꎮ Eswaran 和 Kotwal 经研究发现ꎬ在全球化背景下ꎬ服务 部门分工的深化程度与所提供服务种类的多样化可以有效缩减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5] ꎮ 第 三ꎬ基于互动论的研究ꎮ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存在彼此互动的关系ꎬ二者彼此依赖且相互作 用ꎮ 持该观点的学者认为当制造业的生产经营规模逐步扩大时ꎬ对生产性服务所产生的需求也会随 之上升ꎬ从而生产性服务业也会因此而迅速发展ꎻ反过来ꎬ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使得投入到生产部门 的生产性服务更加专业化、知识技术密集度更高ꎬ进一步促进了生产部门特别是制造业部门的迅速发 展[6 8] ꎮ 此外ꎬ经济水平的提高会使得生产性服务业的分工越来越细ꎬ所提供的服务也越来越细化ꎬ 这样便会参与到制造业产品价值链更多的生产环节ꎬ从而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也随之增强ꎮ 第四ꎬ基 于融合论的研究ꎮ 部分学者认为当社会与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ꎬ知识技术也会相应地发生转变ꎬ此 时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联系会越加密切ꎬ会在许多方面表现出彼此交叉与融合的趋势[9 10] ꎮ
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产出增长的作用效果——基于中国投入产出表的实证分析
各个 部 门强大 的外溢效应 , 日益 成 为经 济 发展 的又一 新引擎 。本 文从 分工角 度 出发 , 正 应用 投 入 产 出表 分析方 法将技 术 因素 和最终 消费需 求 因素 统 一在 一个 框 架 内, 考察 两 种 因素 共 同作 用下 的 中 国制造 业经济 发展 对生产 性 服务业 的影 响 。
部门。
随着 服务业 的快 速增 长 和地 位 的显著 提 高 , 内很 多学 者 对影 响服 务业 发 展 的 因素 进 行 国 了实 证 研究 。 目前 最 常 见 的研 究 方 法有 两 种 : 种是 运 用 总量 生 产 函数 , 要 素 供 给角 度 出 一 从 发 , 服务业 经济 增长 归结 为劳 动 、 将 资本 和技术 三种 要 素共 同作 用 的结果 , 郭克 莎 (92 、 如 19) 程
维普资讯
第 9卷 第 5期
20 0 7年 1 0月
上 海 财 经 大 学 学报
J u a f h n h i iest f ia c n c n mi o r l a g a Un ri o n n ea d E o o c n oS v y F s
性服务业是 中国近年 来总产 出增 长最快 的部 门, 是制造 业经 济发 展 、 术 变迁 的最 大受益部 门, 9 7 0 2 技 19  ̄20
年 间, 生产性服 务业总产 出增加 了约 1 1 1 , 中有 约 1 4的产 出增 长是 由制造 业部 门来推动 的, 5.3 其 / 制造 业
8 4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 0 7年第 5期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关联与区域间溢出效应研究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
内容摘要
标题: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关联与区域间溢出效应研究:基于投入产出 模型的分析
一、引言
一、引言
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经济增长、优化 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率和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对生产性服务业 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特别是在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已 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本次演示以投入产出模型为基础,深 入研究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关联与区域间溢出效应,旨在为优化我国生产性 服务业的发展模式和政策提供参考。
六、政策建议
六、政策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优化产业政策:制定更加精细的产业政策,鼓励生产性服务业向高技能、 高附加值领域发展,提升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六、政策建议
2、加强区域合作:推动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其服务水平, 实现与东部地区的协同发展。
六、政策建议
3、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为行业 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六、政策建议
4、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同推动生产 性服务业的创新发展。
六、政策建议
5、优化营商环境:通过改革创新,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国内外资本和 优秀人才进入生产性服务业领域。
三、投入产出模型在生产性服务 业研究中的应用
三、投入产出模型在生产性服务业研究中的应用
投入产出模型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分析工具,它可以描述经济系统中各部门之 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利用投入产出模型,我们可以定量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 产业部门之间的关联效应,进而揭示生产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动态分析,观察了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关联关系的变化 情况。我们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产业 的关联关系呈现出动态演进的特征。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生产性服务业与其 他产业的关联关系相对较弱,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生产性服务 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关系逐渐增强。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及财政政策研究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及财政政策研究随着科技进步和全球化趋势加强,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角色在经济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装备制造业是指制造各种机械、电子和电气设备,包括重型工业机械、交通运输设备、石油化工设备、电力设备和农林机械等。
生产性服务业则是指为其他企业提供服务的企业,如物流、工程咨询、设备维修和专业技术服务等。
这两个行业的发展对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正在经历一些变革。
装备制造业逐渐从量的增长转向质的提升,从“大而全”转变为“小而美”,发展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等新技术和新产品。
同时,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融合也在增强。
例如,一些装备制造企业开始向服务领域拓展,提供设备维修、改造和智能化升级等服务。
生产性服务业也在向装备制造领域延伸,提供生产线优化、数字化转型和技术咨询等服务。
财政政策在这一变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方面,财政政策需要根据不同行业的发展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来推动行业的发展。
例如,对于装备制造业,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融资支持等方式,鼓励企业进行研发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智能化程度。
对于生产性服务业,政府可以通过推广服务外包、建立服务贸易开放试验区等方式,促进服务业的国际化发展。
另一方面,财政政策需要加强行业间的融合。
政府可以通过加大财政支持,鼓励企业开展跨行业合作,推动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互补发展。
政府还可以通过减少行业间的壁垒和管理门槛,促进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
最后,财政政策还需要加强对行业的监管和规范。
政府需要对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环境、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进行规范和监管,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财政政策应该根据这两个行业的发展特点,推出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行业的发展和融合。
中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差距研究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实证分析
二、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 互动关系
1、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 动关系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最为密切。随着全球产业链的深度调整,制 造业的转型升级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上海作为中国的制造业 中心之一,其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生产性服务业能够帮助制造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 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根据我们的分析,上海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互动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1、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最为密切,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投 入产出比明显高于其他产业。这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 支撑作用。
2、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三产业的互动关系也十分密切。随着信息技术、电子商 务等新兴产业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三产业的融合程度不断提高。
3、生产性服务业与城市发展的 互动关系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于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也不容忽视。生产性服务业的集 聚和发展不仅能够提高城市的产业层次和经济质量,还能够带动城市基础设施 和公共服务的提升。同时,城市的发展也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 场和发展空间。
三、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定量分析
为了更直观地分析上海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互动关系,我们采用了投入 产出表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投入产出表的矩阵运算,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 产业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和影响程度。
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概述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农业生产提供中间服务的行业,包括农业科技研发、 农业金融服务、农业信息咨询、农业技术服务等。这些服务在农业生产过程中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产品 质量具有关键性的影响。
三、中国农表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中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总体规 模在不断扩大,但发展差距依然显著。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生产者服务对制造业升级的支撑_省略__基于中国投入产出数据的实证研究_高传胜
产业经济[收稿日期]2007-11-2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703018);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20060400451);清华大学CIDEG2006年度重大项目5中国生产者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升级的关系研究6[作者简介]高传胜(1973-),男,江苏淮阴人,经济学博士,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中国发展规划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是产业经济发展。
中国生产者服务对制造业升级的支撑作用)))基于中国投入产出数据的实证研究高传胜(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084)[摘 要]日益严峻的国际国内环境迫切要求中国制造业实现产业升级,生产者服务既是中国制造业升级的主要努力方向,也是其重要支撑力量。
基于中国投入产出数据的实证研究显示,信息通讯服务、金融服务、科教文卫服务对制造业升级的支撑作用较大,而商贸和交通运输的作用相对较小,这为中国生产者服务业发展与升级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生产者服务; 制造业升级; 投入产出分析[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56(2008)01-0044-07A Study of Producer Services .Role in Supporting Manufacturing in China)))A Positive research Based on China .s Input-Output DataGAO Chuan-sheng(School of Public Management,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Abstract:It .s the increasingly rigorous environment home and abroad that press for China .s manufacturing to upgrade.Producer services (PS)are not only the leading orientation of upgrading of China .s manufacturing,but also the i mportant supporting power,because PS can play a vital role in the upgrading of manufacture industry by deepening human capi tal and knowledge capital,by deepening and extending profes -sional labor division,by reducing transaction cost,by enhanc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indus try,by strengthening the capacity of self-init-i ated research and develop ment,design and innovation,etc.It is found in a posi tive research based on China .s Input-output data that IC T services,finance services and R &D services can play a s tronger role than com merce services and transportation services.It points out the d-i rection of develop ment and upgradi ng in China .s producer services.Key Words:producer services;upgrading of manufacturing;i nput-output analysis一、引言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s,GVC)中的主要增值点、盈利点和国际产业竞争的焦点越来越集中于/微笑曲线0(smiling curve)两端的生产者服务(producer services,PS)上。
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制造业效率的传导机制检验——基于成本和规模中介效应的实证分析
财贸研究2012.3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制造业效率的传导机制检验——基于成本和规模中介效应的实证分析黄莉芳1黄良文2郭玮3(1.南京财经大学,江苏南京210046;2.厦门大学,福建厦门361005;3.苏州正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苏州215144)摘要:运用1999--2008年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生产性服务业基于成本费用和生产规模提升制造业效率的传导机制的存在性,并针对不同要素类型制造业和三大经济带制造业进行相应分析。
研究表明:基于国家层面,生产性服务业主要通过直接作用提高制造业效率,经由降低制造业平均成本和提高制造业生产规模来改善制造业技术效率的中介作用并不存在;生产性服务业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成本中介效应和规模中介效应十分显著,满足效应传导机制假设:沿海三大经济带中,生产性服务业作用于制造业的成本中介效应和规模中介效应均存在,但除了珠三角的绝对规模中介效应为.v-夕l-,其他中介效应均显著为负。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成本中介效应;规模中介效应中图分类号:1;'719;F4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260(2012)03—0022—09一、问题的提出中国经济要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首先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生产性服务业特有的高成长、高辐射、高智力、高附加值特点,以及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天然的产业链条关系为“中国制造”蜕变为“中国创造”提供了绝佳机遇。
llj于制造业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生产性服务业,后者迫于技术衔接需要和生产效率诉求,会被动产生提高服务产品质量和改进生产工艺的动机,由此生产性服务业借助与制造业的前向产业关联为制造业提供高级生产要素,产生前向产业关联效应。
这种前向产业关联效应在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尤为显著,也正是当前中国产业发展所面临的现实情况。
制造企业基于企业组织扁平化、收缩活动范围以专注于更具效率的核心业务发展需要,将诸如法律、金融、物流、营销等生产性服务环节外包给专业化服务型企业成为一种必然选择(简称服务外包)。
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产出增长的作用效果——基于中国投入产出表的实证分析
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产出增长的作用效果——基于中国投
入产出表的实证分析
梁晶晶;黄繁华
【期刊名称】《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7(009)005
【摘要】本文从分工角度出发,应用投入产出表分析方法将技术因素、最终需求因素以及进出口因素统一在一个框架内,考察几种因素作用下的中国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产出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是中国近年来总产出增长最快的部门,是制造业经济发展、技术变迁的最大受益部门,1997~2002年间,生产性服务业总产出增加了约151.13%,其中有约1/4的产出增长是由制造业部门来推动的,制造业部门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非常巨大.
【总页数】8页(P83-90)
【作者】梁晶晶;黄繁华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江苏,南京,210093;南京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江苏,南京,21009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87.4
【相关文献】
1.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相关问题研究——基于广东省投入产出表的实证分析 [J], 程晓静
2.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特征——基于北京投入产出表的实证分析 [J], 李薇;陈阵
3.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特征分析、程度测算及对策设计——基于南通投入产出表的实证分析 [J], 陈晓峰
4.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互动与融合--基于甘肃省投入产出表的实证分析[J], 吉亚辉;程斌
5.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关联融合研究--基于黑龙江省投入产出表的实证分析[J], 任永健;付鹏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的阶段,制造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而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高。
此外,国际上也逐渐认识到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性。
因此,本文选题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旨在探究生产性服务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意义当前,我国政府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方面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但是对于生产性服务业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机制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不清晰。
本文通过对相关理论进行探究,结合实证分析,旨在深入挖掘生产性服务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对加快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三、研究思路本文将采取文献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特点及其在我国发展现状进行综述。
其次,通过对生产性服务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实证研究及案例探究,确定生产性服务业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特定方式和手段,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四、研究内容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特点、发展现状的分析和归纳;2. 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包括生产性服务业对其他产业的支撑作用以及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探析;3. 生产性服务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包括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的测算以及其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的实证研究;4. 结合国内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经验与案例,探讨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路径和策略。
五、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生产性服务业相关的理论和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建立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利用面板数据模型等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作用机制展开研究。
六、预期成果本文预期得出如下结论:1. 生产性服务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2. 生产性服务业通过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等方面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3.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需要把握区域政策、科技发展、人才积累等多个方面,发挥多方面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4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07 年第 5 期
许多原来在制造业内部完成的工作分离出来 , 转移到服务业部门 ; 二是专业化的服务提高了生 产的效率 , 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 , 增加了对服务的需求。陈宪( 2004) 认为 , 服务业增长 的背后, 真正起决定作用并能做出一般解释的应该是! 社会分工∀ 因素。从分工的角度, 他深入 考察了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关系的动态演进 , 在探讨服务业增长、 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原因的基 础上 , 分析和验证了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相互依赖、 相互作用、 良性互动的关系。 Franke 和 Kal mabach( 2005) 运用德国投入产出表估算了 1991~ 2000 年德国制造业对服务业产出和就 业增长的贡献, 验证了生产性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很大一部分得益于制造业结构的变化。 服务业部门主要分为生产性服务业部门和消费性服务业部门, 生产性服务业部门以其对 各个部门强大的外溢效应 , 正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又一新引擎。本文从分工角度出发, 应用投 入产出表分析方法将技术因素和最终消费需求因素统一在一个框架内 , 考察两种因素共同作 用下的中国制造业经济发展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 二、 理论与模型 1. 理论介绍 投入产出表分析方法
0 i Ex, 0 i 0 Ex, 0
0
0
Ex, 0
) + ki ( y i - y i
0 i 0 i
0
0
Ex, 0
) 。如果国民经济总产出增长率为 g , 将使得投资额从
k(y - y
0 e
) 增加到 ( 1+ g) k ( y - y ) 。由于 y i
0 0 Ex, 0
Ex, 0 i
) , 其他各项保持不变, 终年的最终需求变为 y i = y i +
- 1
aT ; ij
( 2)
投入产出模型改写为 : x= ( I- A) y ( 3) 根据 ( 2) 式和( 3) 式, 可以将部门产出变化 x 归为五种因素的贡献结果: 技术 T , 进口中 间投入品分额 imA, 国内最终使用 f du, 进口最终产品 imF , 出口 Ex 。前两个为技术层面的因 素, 后三个为最终需求层面的因素。 y= y fdu - y imf + y Ex 缕的关系通过上面几个式子联系起来。 ( 4)
投入产出分析法是研究经济系统中各个部门之间投入产出关系的经济数量分析方法 , 投 入产出表是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间投入与产出平衡关系的平衡表。 产业部门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 每一个部门既需要其他部门的产品作为中间产品投入到 自身生产过程中 , 又把自己的产品用来满足其他产业的需求。因此, 一个部门的产品生产出来 后往往有两个去向, 一是进入消费品市场直接被消费者购买消耗 , 二是再次进入生产过程中 , 作为中间投入品参与生产。前者体现了对产品的最终需求 , 后者体现了对产品的中间投入需 求。影响中间投入需求的因素我们称之为技术因素, 技术因素决定了每一个部门使用的中间 投入品的数量和组成。 产业部门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可以用投入产出模型表示出来 : x= Ax+ y ( 1) x= ( x 1 , #, x n ) ∃为各部门总产出列向量, y 为最终需求列向量, A n % n 为国内投入产出系数 矩阵 , a ij 表示 j 部门生产一单位 j 所使用的国内生产的 i 部门产品的量。 需要注意的是, A 是国内投入产出系数矩阵 , 而在我国编制的投入产出表中 , 可直接查到 的是直接消耗系数矩阵 A T , A & A T , 原因在于 , 中间投入品一部分来自于国内生产, 另一部分 源自于进口。让 hij 代表 j 部门使用的 i 部门产品中国内生产的份额 , H 表示相应的矩阵, 则 A 和 A T 的关系为 : A= H A T , 即 a ij = hij
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产出增长的作用效果
基于中国投入产出表的实证分析
梁晶晶, 黄繁华
( 南京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系 , 江苏 南京 210093) 摘 要 : 本文从分工角度出发 , 应用投入产出表分析方法将技术因素 、 最终需求因素以及进出口因素统
一在一个框架内 , 考察几种因素作用下的中国 制造业对生产性 服务业产 出增长的影 响 。 研究结果 表明 , 生 产 性服务业是中国近年来总产出增长最 快的部 门 , 是 制造业 经济发 展 、 技 术变 迁的最 大受 益部门 , 1997~ 2002 年间 , 生产性服务业总产出增加了约 151. 13% , 其中 有约 1/ 4 的产出增 长是由 制造业 部门来 推动的 , 制造 业 部门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非常巨大 。 关 键 词 : 分工 ; 制造业 ; 生产性服务业 ; 投入产出表
各部门的产出不再是独立的, 而会受到其他部门各种因素的影响 , 它们之间复杂而千丝万
2007 年第 5 期
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产出增长的作用效果
85
2 模型介绍 Franke 和 Kalmabach( 2005) 运用 德国投入产出表估算了 1991~ 2000 年德国制造业技 术、 进出口和投资乘数效应对服务业产出增长的贡献 , 本文将借鉴他们的研究方法, 在他们的 研究基础上增加考察制造业整体 对生产性服务业产出增长的影响。 为了精确获得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产出增长的作用效果, 需要建立一个虚拟的经济环 境来隔绝其他部门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在虚拟的经济环境中, 只有制造业部门的某部分因 素发生变化, 而制造业部门剩下的因素以及其他各产业部门的所有因素将保持初始年份的水 平, 计算在这种虚拟的经济环境下的产出, 并和初始年份进行对比, 就能获得制造业部门各种 因素对生产性服务业产出增长的贡献度。 F ranke 和 Kalmabach 构建了四种虚拟的经济环境 , 层层递进的考察制造业部门的技术、 进出口、 投资效应等因素发生变化时的产出增长效果。 假设制造业部门为 m 部门 , 用 0 表示初始年份, 1 表示最终年份。 x 0 = ( I- A 0 ) - 1 y 0 x = ( I- A ) y 这四种虚拟经济环境分别为:
gk i ( y i - t i
=
0
0 i
yi , 则
0
y i = [ 1+ g ki ( 1- i ) ] y i i= 1, 2, #n ( 9) 上式为除 m 部门外的其他部门的最终年份的最终需求表达式。而在这一虚拟环境下 m
0 部门的最终需求则是实际最终年份时的最终需求 , 这里引入一个系数 a, y 1 m = ay m , 则
1 1 - 1 1 ∋
( 5) ( 6)
( 1) 虚拟环境 T : 在这种经济环境下, 只有 m 部门技术因素改变, 这将直接影响其使用的 中间投入品的数量和结构 , 而其他所有因素仍和初始年份相同。 ( 2) 虚拟环境 T + I: 在虚拟环境 T 的基础上, 追加考察产出增长的投资效应。产出的改变 会导致投资需求变化 , 为了能够量化这一投资效应 , 假设对投资品需求增加与整个国民经济总 产出的增长成正比, 在 T + I 这一虚拟环境下 , m 部门技术变化和 m 部门自身投资需求的增长 会引致整个国民经济总产出增长, 从而引致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投资需求的增加 , 进而影响各个 部门的产出量。 ( 3) 虚拟环境 T + Ex+ im: 在虚拟环境 T 的基础上, 追加考察 m 部门进出口的产出效应。 此时 , 国内市场的最终使用 y fdu 不变, m 部门在这一虚拟经济环境下最终年份的最终需求进出 口和中间产品的进口均为实际的最终年份相应值。 ( 4) 虚拟环境 T + Ex+ im+ I: 该虚拟经济环境综合考虑了虚拟经济环境 T + I 和 T + Ex + im 的产出效应, 即综合考察了 m 部门技术因素、 进出口因素和投资效应的产出效果。 为了全面分析中国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产出作用效果, 本文在 Fr anke 和 Kalm abach 构建的四个虚拟环境的基础上 , 建立了一个考察因素更为广泛的虚拟经济环境 T + y + I, 该 虚拟环境考察了 m 部门产出所有因素变化时的产出效应 , 即在虚拟环境 T + Ex+ im+ I 的基 础上加入考虑国内最终使用因素 y fdu 改变的影响。令 e ( T + y + I, 首先 , 终年的技术系数矩阵为 : a=
第9卷 第5期 2007 年 10 月
中图分类号 : F287 4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Journal o f Shang hai U niversity o f Finance and Econom ics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9 0150( 2007) 05 0083 08
V ol 9 No 5 O ct 2007
e ij
a ij a
0 1 ij
j & m, i= 1, #, n j= m, i= 1, #, n
( 7)
对于最终需求来说, 由于投资效应因素也考虑在内 , m 部门产出的改变会导致投资需求 变化 , 假定对投资品需求增加与整个国民经济总产出的增长成正比 , 设这一比例为 g, 引入行 向量 e, e= ( 1, 1, #, 1) , 则 g= e( x e - x 0 ) / ex 0 令 k 为初始年份国内使用的国内生产最终产品中用于投资的分额 ,
ye i=
[ 1+ g k0 i ( 1ay
0 i
0 i
) ] y0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