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历史八下《工业化的起步》word教案1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全册教案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
准备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十分落后。
毛泽东感慨地说了一段话。
请听──毛泽东(学生模仿,用浓重的湖南口音):“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呢?实现工业化是唯一的出路。
为了实现工业化,1953年中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好,让我们来学习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
(二)自主学习教师出示自学提纲,学生对照提纲自主学习,快速阅读课本,并在课本上初步做笔记。
(三)合作探究1.小组对照提纲,互相质疑释疑。
2.师生合作解决疑难:(1)读《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比较表》回答:由表中数字比较,你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先自己观察分析后,小组讨论,得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工业落后,工业水平低,工业基础薄弱,门类不全。
(2)PPT出示:“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发展重工业,为什么?根据自学情况和下列材料讨论:首先是当时中国的国情是工业基础薄弱,其次是受苏联的影响。
斯大林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从轻工业开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就要失败。
”让学生从材料中找出两个原因:首先是当时中国的国情是工业基础薄弱,其次是受苏联的影响。
PPT出示:为什么还相应地发展轻工业、农业、商业,培养建设人才?老师点拨:“相应地发展轻工业、农业、商业,培养建设人才”,这是社会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否则,光生产汽车、飞机,老百姓无法过日子;没有人才无法进行工业建设。
(3)PPT出示图片《鞍山大型轧钢厂》《毛泽东为第一汽车制造厂题词的奠基石》《长春一汽生产和第一辆解放牌汽车》《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图》。
由以上图片,你可以看出“一五”计划有哪些成就?学生回答。
然后PPT动态出示《“一五”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与作业布置1.我国现在正处于“十二五”计划期间,“一五”计划的重要任务应该是()A.在新解放区完成土地改革 B.实现国家工业化,完成三大改造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2.下图是1954年邮政总局发行的特种邮票。
八年级历史下册《工业化的起步》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我国八年级历史课程中,《工业化的起步》是一章节至关重要的内容。随着时代的进步,了解我国工业化发展的历程,对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历史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本案例以八年级历史下册《工业化的起步》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故事、丰富的史料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工业化起步的阶段特征、成就及影响,从而激发他们对国家工业发展的关注和认识。
3.结合课本内容,设计具有时代背景的课堂活动,如模拟工业化进程中的谈判、辩论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历史氛围。
4.创设互动式教学环境,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2.以问题为导向,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促使他们在探讨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3.各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提问,共同探讨工业化起步的各个方面。
4.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引导他们关注工业化进程中的关键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我国工业化起步的阶段特征、成就及影响。
2.强调工业化起步对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意义,以及学生在学习历史学科时应具备的批判性思维。
4.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图片、文献等资料,进行历史事件、人物、成就等方面的研究性学习。
5.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比较分析等,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故事导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工业化进程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年级历史下册《工业化的起步》教案、教学设计
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增强学生对பைடு நூலகம்业化进程的直观感受。
5.通过课堂讲解、讨论、课后作业等多种形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工业化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树立科技创新、勇于改革的意识。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一张工业革命时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幅图片反映了哪个时期的历史现象?这个时期对人类历史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2.学生分享观察结果,教师总结:这幅图片展示了工业革命时期的情景。工业革命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重要力量,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独立思考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工业化起步阶段的小短文,要求涵盖工业化背景、条件、我国工业化初期的重大成就及其影响等方面,字数在500字左右。
(此作业旨在锻炼学生的史料整理、分析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2.请同学们分组收集工业化进程中的典型事例,分析这些事例对我国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并制作成PPT,下节课进行展示。
3.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同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认识,提高历史素养。
4.结合实际案例,深入剖析工业化进程中的问题与挑战。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在工业化进程中的艰辛历程和取得的成就,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5.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共同探究问题的能力。设置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引导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
历史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教案1新人教八下
第四课工业化的起步教师寄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学习目标:1、知道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和主要成就2、识记第一部宪法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3、能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重、难点:1、识记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
2、识记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学习过程:一、自主构建知识网络:1、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的时间是()A、1949年B、1950年C、1952年D、 1953年2、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重工业项目集中建设在A、华北地区B、西南地区、C、东北地区D、东南地区3、“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一桥”是指()A、南京长江大桥B、武汉长江大桥C、杨浦大桥D、钱塘江大桥4、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A、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B 、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 C、共产党核心地位确定 D、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制定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比较材料二: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面粉,还能造纸。
但是,一辆汽车、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毛泽东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2)、针对材料二的状况我党采取了什么措施?你能说出这些措施实施后取得的成就吗?6、简答题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我国国家政权性质是什么?(2)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3)最高权力机关是什么?五、当堂反思:说出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六、教后反思:。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的内容,主要讲述了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以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颁布,工业化的起步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开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奠基阶段,因此本课在整个中国现代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为学习后面的知识起到铺垫作用。
二、学情分析初二学生经过一年的历史学习,逐步掌握了学习的基本方法,具备了一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的必要性、基本任务。
取得的主要成就;了解和掌握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主要内容和性质。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分析一五计划实施的必要性和1954年宪法的性质,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一五计划的实施开始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增强学生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认识第一部宪法的颁布,真正地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四、重点难点:1、重点: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和某某国第一部宪法。
2、难点:一五计划实行的必要性,1954年宪法的性质。
五、教学方法通过展示大量的历史图片和资料,通过播放视频创设情景,创设历史情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通过问题讨论,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六、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资料了解一五计划的成就。
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课件展示:旧版1分钱的纸币正面主景图案,提问:1分钱的图案上有什么?学生:一辆汽车。
教师:这是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辆汽车,你们知道这辆汽车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吗?当时的中国还有哪些成就呢?让我们一起进入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
2、讲授新课:本课共学习两个板块:(一)一五计划领风骚、(二)宪法制定利人民。
板块(一):一五计划领风骚课件展示图片和材料:材料:“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教学设计1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是八年级下册的历史课程。
教材通过介绍我国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进程,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工业化起步阶段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以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过程。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我国工业化的起步,二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对于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工业化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这两个方面的知识,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具体的事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我国工业化的起步过程,掌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工业化的起步过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2.难点:理解工业化起步的困难和挑战,以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变迁。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查阅相关资料,制作教学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背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课件,呈现我国工业化的起步过程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用生动的语言、具体的事例,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工业化起步阶段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以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
部编人教八下历史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自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八下历史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自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八年级下册历史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本课主要内容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我国工业化起步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取得的成就,以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过程和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对于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工业化起步的具体过程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过程和意义还需要进一步学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工业化起步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取得的成就,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过程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增强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工业化起步的过程和取得的成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过程和意义。
2.难点:对工业化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的深入理解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案例分析:教师通过展示相关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案例,制作好PPT等教学辅助材料。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提前预习教材,了解本课的基本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照片,引导学生回顾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向学生介绍我国工业化起步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取得的成就,以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过程和意义。
《工业化的起步》初二下册历史教案设计
《工业化的起步》初二下册历史教课设计设计《工业化的起步》初二下册历史教课设计设计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工业发展绝不是孤立进行的,而老是与农业现代化和服务业发展相辅相成的,老是以贸易的发展、市场范围的扩大和产权交易制度的完美等为依靠的。
下边是带来的《工业化的起步》初二下册历史教课设计设计!《工业化的起步》 1教课目的知识与能力:认识"一五"时期经济建设获得的主要成就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公布;掌握"一五"的主要任务(从背景、目的剖析其合理性)。
经过学习培育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归纳剖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过采纳解说法、独立学习、小组合作研究学习相联合的方式,共同达成本课内容的学习。
感情态度、价值观:经过学习使学生理解"一五"计划的提早超额达成,使我国改变了工业落伍的相貌,证了然中共在经济建设方面"进京赶考"的成绩斐然。
全国人大的召开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公布,标记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系统已经基本形成教课要点:"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和 1954 年宪法的公布教课难点: 1954 年宪法的性质教课过程第一学时教课目的经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经济建设获得的主要成就。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公布。
经过指导学生利用《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散布表示图》,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我国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所获得的巨大成就,培育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指引学生思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进而培育学生归纳、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剖析能力。
经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达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伍的相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公布,标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系统的基本形成。
学时要点要点和难点 : 本课主要介绍的是工业化的起步。
八年级历史下册_2.4《工业化的起步》教案_人教新课标版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导课: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经济结构出示1952年主要产品产量简表[教师分析]同学们,从1949年到1952年,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下,经过三年时间,(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
随着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文教卫生事业得到相应发展,职工、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有所改善。
这也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同学们再看这样一个表格。
出示中国与印度、美国铜和电产品的比较示意图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连印度也不如。
针对这种情况,毛泽东主席当时曾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是啊,我们一个相对落后的农业国家,想要实现工业化,谈何容易啊!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改变这种情况呢?下面大家阅读教材第二自然段,看看面对这种情况,为了实现工业化,为了更好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采取了什么样的解决方法[学生看书]……[板书]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内容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参照苏联的经验,选择了一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
也就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教师要求]请我们再一起看一下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学生复述]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
[教师引导]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什么要以发展重工业为主?一般来讲,应该是先发展轻工业、农业和商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对呀?大家可以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学生回答]生甲:旧中国的工业十分落后,如不优先发展重工业,不能自己制造机器,就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生乙:中国在近代不断受到西方列强的欺凌,就是因为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国防工业落后,要想避免历史的重演,必须发展重工业。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教案1新人教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一.教材内容剖析:本课主要叙述了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推行以及第一部社会主义种类宪法的公布,本单元的主题是《社会主义道路的研究》,工业化的起步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是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奠定阶段,所以本课在整此中国现代史中据有重要地位,为学习后边的知识起到铺垫作用。
二.课程标准:认识“一五计划”,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道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三.教课目的:认识第一个五年计划推行的必需性、基本任务。
获得的主要成就;认识和掌握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出生、主要内容和性质。
指引学生剖析一五计划实行的必需性和1954年宪法的性质,培育学生剖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认识到一五计划的实行开始改变了我国工业落伍的相貌,增强学生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认识第一部宪法的公布,真实地表现了人民的意志。
四.教课要点难点:要点: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和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难点:一五计划推行的必需性,1954年宪法的性质。
五.教课过程:(一)创建情境,导入新课:展现:毛泽东词作《水调歌头·游泳》学生:齐读。
教师:本词是毛泽东1956年在武汉畅游长江时的感兴之作。
此中“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寥寥两笔,不单写出了大桥兴建的飞速速度,和马上见到的大桥腾空的宏伟形象,并且写出了一桥贯穿大江南北的历史意义。
历史不会忘掉,1957年10月武汉长江大桥通车,结束了渡轮摆渡的历史,“天堑”变通途。
你知道吗,此刻长江上有多少座桥?仅武汉就有三座长江大桥。
此刻的中国已经成立了独立的工业系统,成为世界上制造大国,可是中国的工业化是如何起步的?(设计企图:让学生朗诵毛泽东的诗词,培育学生修养,激发学习兴趣。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二)教师引领,合作研究教师:什么是工业化?学生:畅所欲言。
展现:工业化往常被定义为工业(特别是此中的制造业)或第二家产产值(或收入)在公民生产总1值(或公民收入)中比重不停上涨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停上涨的过程。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工业化的起步》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和取得的主要成就,中华人民某某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等基础知识。
2.解读图表《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比较表》,体验与感悟“一五”计划实行的背景;观看《某某大型轧钢厂》《为第一汽车制造厂题词奠基石》《某某一汽》《一五计划工业和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图》等图片,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知道“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某某政治体制基本形成。
二、教学重点了解一五计划基本任务和成就,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某某国宪法》。
教学难点:《中华人民某某国宪法》的性质。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
四、教法与学法启发式教学、体悟教学;角色体验学习、自主学习、小组讨论。
五、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十分落后。
感慨地说了一段话。
请听──(学生模仿,用浓重的某某口音):“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呢?实现工业化是唯一的出路。
为了实现工业化,1953年中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好,让我们来学习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
(二)自主学习教师出示自学提纲,学生对照提纲自主学习,快速阅读课本,并在课本上初步做笔记。
(三)合作探究1.小组对照提纲,互相质疑释疑。
2.师生合作解决疑难:(1)读《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比较表》回答:由表中数字比较,你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先自己观察分析后,小组讨论,得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工业落后,工业水平低,工业基础薄弱,门类不全。
(2)PPT出示:“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发展重工业,为什么?根据自学情况和下列材料讨论:首先是当时中国的国情是工业基础薄弱,其次是受苏联的影响。
斯大林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从轻工业开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就要失败。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八年级下册的历史课,主要讲述了我国工业化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教材通过翔实的内容,生动的插图,向学生展示了我国在建国初期,如何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工业化进程,并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过程。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我国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工业化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历史事件中,理解工业化的重要性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工业化的起步过程,认识工业化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2.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过程,认识其在我国政治体制中的核心地位。
3.通过对工业化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工业化起步的过程和意义。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过程和作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历史资料,包括书籍、文章、视频等。
2.设计好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考。
3.准备教学PPT,展示相关的图片和文字。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工业化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工业化的重要性和起步的过程。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详细讲解我国工业化的起步过程,包括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3.操练(15分钟)学生阅读教材,回答关于工业化起步的问题。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工业化的重要性和起步的过程。
4.巩固(10分钟)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对工业化起步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通过点评,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5.拓展(10分钟)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过程。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工业化的重要性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
[推荐学习]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教案 新人教版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
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过程与方法掌握“一五”期间我国交通运输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分布特点。
归纳分析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和1954年宪法的颁布难点:1954年宪法的性质三、【导学过程】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情景导入】引导学生回顾第一单元主要内容,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角度过度到本课内容。
【自主学习】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背景:新中国建立后,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但是我国的工业水平,工业基础。
2、起止时间:年至年。
3、编制的目的:为了进行建设。
4、基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建立国家和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和,相应地培养。
5、“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结合课本图片和示意图)工业方面:①1953年底,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②1956年,生产出第一辆汽车。
③中国第一架式飞机试制成功。
④1956年,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交通运输业:①1957年,建成,②、、公路修到世界屋脊③建成了、铁路。
工业基地的建立:形成了以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
6、一五计划完成的意义: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的面貌,向社会主义迈进。
二、第一部共和国宪法的颁布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召开时间:。
召开地点:。
主要内容:大会制定了《》。
2、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内容:宪法规定我国坚持,坚持,一切权利属于。
性质:这是我国第一部类型的宪法,也是真正反映的宪法。
【合作探究】1、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为什么优先发展重工业?2、为什么说第一部《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交流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认识。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教案《工业化的起步》教案01 精品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课程标准: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知道1954年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指导学生利用《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培养其读图、识图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培养其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中找出“一五”期间,我国在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使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的习惯,教会学生运用历史地图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结合教师提供的影像资料、史料和图片,训练学生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史实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
导入小助教复习旧知。
提问: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是报刊上经常出现的一个词。
你知道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第一个五年计划教师简略补充有关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知识。
讲一讲: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有哪些?为什么要完成这几项任务?读图分析:结合《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示意图》,说一说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的代表性成就。
动手找资料:课文列出了我国国产第一辆汽车、第一架飞机产生以及建成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桥等资料。
请查找资料,说出我国第一套国产6000千瓦发电机组、第一辆国产拖拉机、第一块国产手表产生的时间和它们的生产企业名称。
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议一议:为什么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课外上:你能通过强大的上搜索功能查找到我国多次制订宪法的历史过程吗?如果还未掌握这方面的技巧,可向同学和老师请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
课程标准:
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知道1954年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指导学生利用《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培养其读图、识图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培养其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中找出“一五”期间,我国在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使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的习惯,教会学生运用历史地图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结合教师提供的影像资料、史料和图片,训练学生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史实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
导入
小助教复习旧知
提问: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是报刊上经常出现的一个词。
你知道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第一个五年计划
教师简略补充有关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知识。
讲一讲: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有哪些?为什么要完成这几项任务?
读图分析:结合《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示意图》,说一说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的代表性成就。
历史统计:“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下表是几项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请算一算1957年比1952年增长多少,按百分比填入表内
原煤(万吨)
动手找资料:课文列出了我国国产第一辆汽车、第一架飞机产生以及建成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桥等资料。
请查找资料,说出我国第一套国产6000千瓦发电机组、第一辆国产拖拉机、第一块国产手表产生的时间和它们的生产企业名称。
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议一议:为什么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课外上网:你能通过强大的网上搜索功能查找到我国多次制订宪法的历史过程吗?如果还未掌握这方面的技巧,可向同学和老师请教。
然后,设法找到1993年和1999年两次宪法“修正案”的内容,看看在哪些方面作了重要的修改?
课前采访:让学生当小记者对当地的人民代表进行采访,了解什么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是怎样产生的?他能行使怎样的职权?
小作业:编制一张《“一五”计划主要成就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