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第二版)第10章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包过滤技术——防火墙技术与应用PPT课件
2 外部网络 地址
3 所有
目的IP
外部网络 地址
内部网络 地址
所有
协 议 源端口 目的端口 标志位 操作
TCP 任意 80
任意 允许
TCP 80
>1023 ACK 允许
所有 所有 所有
所有 拒绝
--
7
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有两种方式 • 严策略。接受受信任的IP包,拒绝其他所有的IP包。 • 宽策略。拒绝不受信任的IP包,接受其他所有的IP包。
--
11
谢谢(*^^*)
--
12
包过滤设备配置有一系列数据过滤规则,定义了什 么包可以通过防火墙,什么包必须丢弃。这些规则被称 为数据包过滤访问控制列表(ACL)。
--
6
下表所示的过滤规则样表包含以下内容: • 源IP地址、目标IP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 • 协议类型 • TCP包头标志位 • 对数据包的操作 • 数据流向
序号 源IP
主讲人:郑棋元
论 文:刘航
PPT: 刘丹晨
--
1
• 包过滤原理 • 包过滤规则表 • 包过滤技术优缺点分析
--
2
什么是包过滤技术?
包过滤是最早应用到防火墙当中的技术之一。 它针对网络数据包由信息头和数据信息两部分组成
这一特点而设计。 包过滤防火墙工作在网络层和传输层。
--
3
包过滤技术是对通过防火墙的数据包的首部信息进 行解析,根据事先定义的访问控制列表(ACL)规则决 定包的前行或被舍弃,以达到对数据包进行过滤。ACL 的出现就是配合防火墙的设计而被定义出来的。所以包 过滤防火墙的精华之处就在于ACL。包过滤既可作用在 入方向也可作用在出方向。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第二版)习题答案
习题一1-1简述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计算机及其网络系统资源和信息资源不受自然和人为有害因素的威胁和危害,即是指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确保系统能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使网络服务不中断。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密码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数学、数论、信息论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科学。
1-2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脆弱性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试举例说明。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脆弱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操作系统的安全脆弱性,操作系统不安全,是计算机不安全的根本原因。
2.网络系统的安全脆弱性(1)网络安全的脆弱性,(2)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故障,(3)软件本身的“后门”,(4)软件的漏洞。
3.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全脆弱性,DBMS的安全级别是B2级,那么操作系统的安全级别也应该是B2级,但实践中往往不是这样做的。
4.防火墙的局限性5.天灾人祸,如地震、雷击等。
天灾轻则造成业务工作混乱,重则造成系统中断或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6.其他方面的原因,如环境和灾害的影响,计算机领域中任何重大的技术进步都对安全性构成新的威胁等。
1-3 简述P2DR安全模型的涵义。
P2DR安全模型是指:策略(Policy)、防护(Protection)、检测(Detection)和响应(Response)。
策略,安全策略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一个恰当的安全策略总会把关注的核心集中到最高决策层认为必须值得注意的那些方面。
防护,防护就是采用一切手段保护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不可否认性,预先阻止攻击可以发生的条件产生,让攻击者无法顺利地入侵。
检测,检测是动态响应和加强防护的依据,是强制落实安全策略的工具,通过不断地检测和监控网络及系统,来发现新的威胁和弱点,通过循环反馈来及时做出有效的响应。
响应,响应就是在检测到安全漏洞或一个攻击(入侵)事件之后,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避免危害进一步扩大,目的是把系统调整到安全状态,或使系统提供正常的服务。
信息工程学院-遵义师范学院
遵义师范学院课程教学大纲《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90175适用专业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学时数64 学分数 3执笔人及编写日期蒲晓川2017年3月审核人及审核日期院别信息工程学院教研室网络工程教研室编印日期2017年6月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1.课程授课对象:大学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等高年级学生2.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等)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3.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4.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开设是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遵循知识实用、丰富,新颖为原则。
教学的主导目标是通过学习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基础理论,使学生初步掌握网络信息安全实用技能,为学生今后进行进一步学习、研究信息安全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使学生了解网络信息安全的基础知识,从理论、技术和应用等全方面认识信息网络。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将掌握计算机系统与网络基础知识;掌握信息安全理论基础;掌握信息加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防火墙、VPN、入侵检测、安全审计等常用计算机安全防御技术;掌握安全协议基本原理及IPSec、SSL、SSH,X.509等常见安全协议;掌握Windows和UNIX的常用安全防御技术;掌握端口扫描、窃听等系统与网络攻击及防御方法。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将具备计算机安全防御的技能,并能够依据实际需求,设计和部署计算机安全组件,增强计算机系统与网络的安全防范能力。
通过计算机安全技术课程的开设,使学生对信息安全领域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初步了解和掌握计算机安全学、系统与网络安全的基本理论、体系、方法与技能。
二、课程教学内容第一讲(或实验)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概述1. 学时:4学时2. 重难点:信息安全的目标、研究内容和发展。
3. 教学目标:本章从最基本的信息与网络安全概念出发,侧重围绕信息安全基本概念、网络信息安全的目标、研究内容以及网络信息安全发展等问题进行介绍4. 教学内容:一、网络信息安全的目标二、网络信息安全的研究内容1. 网络信息安全基础研究2. 网络信息安全应用研究3.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研究三、网络信息安全的发展1. 经典网络信息安全2. 现代网络信息安全3. 计算机软件系统4. 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第二讲(或实验)密码学概论1. 学时:4学时2. 重难点:密码的设计原理和使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用教程》第10章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用教程》第10章《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用教程》是一本深入讲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材,其中第10章主要介绍了网络安全的相关知识和技术。
本章内容涵盖了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网络攻击与防御、网络安全技术和网络安全管理等方面,下面将对该章节进行详细的分析。
第10章首先介绍了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包括网络安全的定义、目标和原则。
网络安全是保护计算机网络及其资源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披露、破坏、修改和中断的一系列措施和技术。
网络安全的目标是确保网络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同时保护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
网络安全的原则包括最小权限原则、完整性原则、可用性原则和审计原则,这些原则为网络安全的实施提供了指导。
接着,本章详细介绍了网络攻击与防御。
网络攻击是指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修改、破坏、中断网络资源和服务的行为。
网络攻击常见的形式包括网络蠕虫、病毒、黑客攻击、拒绝服务攻击等。
网络防御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预防、检测和应对网络攻击,保障网络的安全。
本章详细介绍了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虚拟专用网络等网络安全技术,以及密码学、访问控制、身份认证等网络安全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最后,本章还介绍了一些实际案例和应用。
通过对网络安全的案例分析,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和挑战。
本章还介绍了一些网络安全工具和资源,如网络安全扫描器、安全漏洞库等,为读者提供了实际应用的参考。
总体来说,《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用教程》第10章对网络安全的相关知识和技术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介绍。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读者可以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网络攻击与防御、网络安全技术和网络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同时,本章还提供了一些实际案例和应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该章节内容详实,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学习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第二版)
攻击
防护(P)
计 算 机 网 络 安 全 技 术
PDRR安全模型中安全策略的前三个环节 与P2DR安全模型中后三个环节的内涵基 本相同,不再赘述。最后一个环节“恢复 ”,是指在系统被入侵之后,把系统恢复 到原来的状态,或者比原来更安全的状态 。系统的恢复过程通常需要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对入侵所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和系 统的重建,二是采取恰当的技术措施。系 统的恢复主要有重建系统、通过软件和程 序恢复系统等方法。详见本书4.3节。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空间
计 算 机 网 络 安 全 技 术
一般把计算机网络 安全看成一个由多 个安全单元组成的 集合。其中,每一 个安全单元都是一 个整体,包含了多 个特性。可以从安 全特性的安全问题 、系统单元的安全 问题以及开放系统 互连(ISO/OSI) 参考模型结构层次 的安全问题等三个 主要特性去理解一 个安全单元。所以 安全单元集合可以 用一个三维的安全 空间去描述它,如 图所示。
OSI 参考模型的结构层次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链路层 物理层
保 密
完 整
访 问 控 制
防 抵 赖
认 证
安全特性
物理环境的安全问题 网络系统本身的安全问题 应用系统的安全问题 网络管理的安全问题
系统单元的安全问题
计 算 机 网 络 安 全 技 术
1、安全特性的安全问题:安全特性指的 是该安全单元能解决什么安全威胁。一般 来说,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威胁主要关心人 的恶意行为可能导致的资源(包括信息资 源、计算资源、通信资源)被破坏、信息 泄漏、篡改、滥用和拒绝服务。 2、OSI参考模型的安全问题:OSI参考模 型的每一层都有不同的安全问题。
信息工程学院遵义师范学院
遵义师范学院课程教学大纲《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90175适用专业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学时数64 学分数 3执笔人及编写日期蒲晓川2017年3月审核人及审核日期院别信息工程学院教研室网络工程教研室编印日期2017年6月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1.课程授课对象:大学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等高年级学生2.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等)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3.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4.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开设是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遵循知识实用、丰富,新颖为原则。
教学的主导目标是通过学习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基础理论,使学生初步掌握网络信息安全实用技能,为学生今后进行进一步学习、研究信息安全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使学生了解网络信息安全的基础知识,从理论、技术和应用等全方面认识信息网络。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将掌握计算机系统与网络基础知识;掌握信息安全理论基础;掌握信息加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防火墙、VPN、入侵检测、安全审计等常用计算机安全防御技术;掌握安全协议基本原理及IPSec、SSL、SSH,X.509等常见安全协议;掌握Windows和UNIX的常用安全防御技术;掌握端口扫描、窃听等系统与网络攻击及防御方法。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将具备计算机安全防御的技能,并能够依据实际需求,设计和部署计算机安全组件,增强计算机系统与网络的安全防范能力。
通过计算机安全技术课程的开设,使学生对信息安全领域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初步了解和掌握计算机安全学、系统与网络安全的基本理论、体系、方法与技能。
二、课程教学内容学时分配表第一讲(或实验)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概述1. 学时:4学时2. 重难点:信息安全的目标、研究内容和发展。
3. 教学目标:本章从最基本的信息与网络安全概念出发,侧重围绕信息安全基本概念、网络信息安全的目标、研究内容以及网络信息安全发展等问题进行介绍4. 教学内容:一、网络信息安全的目标二、网络信息安全的研究内容1. 网络信息安全基础研究2. 网络信息安全应用研究3.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研究三、网络信息安全的发展1. 经典网络信息安全2. 现代网络信息安全3. 计算机软件系统4. 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第二讲(或实验)密码学概论1. 学时:4学时2. 重难点:密码的设计原理和使用。
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及其应用
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使得网络应用 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 人 们 应 用 网络 进行 的通 信 、 信 息传 递 或 共 享 等 行 为 越来 越频 繁 , 针 对网络信息的安全攻击和安全威胁也越来越严重 。 为保证网络通信 的安 全 , 必须 采 取一 定 的 网 络信 息 安全 防护 技术 来 预 防和 阻止 网 络 应用 中存在的信息安全隐患。 网络信 息安全是一 门综合性学 科, 该 学科综合利用计算机技术、 网络技术 、 密码技术 、 信息论 、 信息安全 技术 等 多 种 技 术 来保 证 网络 数 据 的 安 全 可靠 传输 。
安全 技 术
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及其应用
赵 伟 光
( 蓟县新闻中心 天津 3 0 1 9 0 0 )
摘要 : 网络 通信的普及使得基 于 网络的信息安全 防护技 术受到 了重 点关注。 本 文对 目前计算机 网络 中存在 的安全威胁进行 了分析和 讨论 进 而对
可应 用 于网络的信 息安全 防护技术进 行 了研 究, 就 这些 防护技 术的 应用进行 了展 望。 关键 词: 网络 通信 信息安 全 威胁 防护 中图分 类号: T P 3 9 3 文献 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7 — 9 4 1 6 ( 2 0 1 3 ) 0 4 — 0 2 1 4 — 0 1
转换为其他 地址 , 隐藏真实的 地址 , 只使用转换 后的 地址和开
放 端 口进 行 数 据 通 信 , 防止 地 址 跟 踪 。 . 2 . 3入侵检 测技 术 该技术是一种对 网络资源和计算机 的恶意使 用进行行为识别 和检测的主动式的网络安全技术, 可用于对通信 网络中与所制定的 安全策略不相符 的行为进行检测和侦听, 对于 可能会对 网络信息造 成威胁的操作 , 可按照预定的规则进行行为阻止和信息防护。 2 . 4认 证 技 术 认证技术 的主要作用分为两个部分 : 一个部分为对信息发送信 源的真实性进行鉴别 , 验证通信双方是否持有正确的通信密钥或通 信 口令 , 另一部分 是对通信信息进行验证 , 确保通信双方传输的数 据是未被 篡改 的、 可信赖 的。 认证技术可 以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真 实性 。 常用 的认证技术有 : 数字签名认证 、 身份认证系统等 。
网络安全——技术与实践(第二版)参考答案
网络安全——技术与实践(第二版)参考答案第一篇网络安全基础 (1)第一章引言 (1)第二章低层协议的安全性 (4)第三章高层协议的安全性 (4)第一篇密码学基础 (4)第四章单(私)钥密码体制 (4)第五章双(公)钥密码体制 (4)第六章消息认证与杂凑函数 (4)第七章数字签名 (4)第八章密码协议 (4)第二篇网络安全技术与运用 (4)第九章数字证书与公钥基础设施 (4)第十章网络加密与密钥管理 (4)第十一章无线网络安全 (4)第十二章防火墙技术 (4)第十三章入侵坚持技术 (4)第十四章VPN技术 (4)第十五章身份认证技术 (5)第一篇网络安全基础第一章引言一、填空题1.信息安全的3个基本目标是: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此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目标是:合法使用。
2.网络中存在的4种基本安全威胁有:信息泄漏、完整性破坏、拒绝服务和非法使用。
3.访问控制策略可以划分为:强制性访问控制策略和自主性访问控制策略。
4.安全性攻击可以划分为:被动攻击和主动攻击。
5.X.800定义的5类安全服务是:认证、访问控制、数据保密性、数据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
6.X.800定义的8种特定的安全机制是:加密、数字签名、访问控制、数据完整性、认证交换、流量填充、路由控制和公证。
7.X.800定义的5种普遍的安全机制是:可信功能度、安全标志、事件检测、安全审计跟踪和安全恢复。
二、思考题1.请简述通信安全、计算机安全和网络安全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答:通信安全是对通信过程中所传输的信息施加保护;计算机安全则是对计算机系统中的信息施加保护,包括操作系统安全和数据库安全两个子类;网络安全就是对网络系统中的信息施加保护。
在信息的传输和交换时,需要对通信信道上传输的机密数据进行加密;在数据存储和共享时,需要对数据库进行安全的访问控制和对访问者授权;在进行多方计算时,需要保证各方机密信息不被泄漏。
这些均属于网络安全的范畴,它还包括网络边界安全、Web安全及电子邮件安全等内容。
网络信息安全技术 周明全编 第二版 期末复习概要(上半学期)
第一章:网络安全概括1、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网络安全的的概念、保护的3个内容、网络安全的4个角度*2、网络安全的特征6方面特征、3、网络安全威胁网络面临5个威胁、威胁主要表现在5方面、威胁可分5种类型第二章、密码技术4、古典密码体制置换、代换(单、多表代换)概念、维吉尼亚带环方阵、5、对称密码体系流密码概念、2种类型的概念、2种器概念及特征6、数据加密标准(DES)概念、全拼、使用方法7、高级加密标准(AES)AES概念、4个基本概念、有限域基本数学运算4个、8、公钥(非对称)密码体制基本含义、3个主要内容、4个优点、缺点9、公钥密码体制的原理基于4个难解可计算问题、2个相关函数、构造公约密码的常用5个单项函数公钥密码体制得原理(2个模型)10、RSA算法密钥的过程4步、加密过程2步、解密过程的运算、欧拉定理、原理概述、11、椭圆曲线密码体制椭圆曲线定义、第三章、密钥管理技术12、密钥管理的概述密钥的生成、分配、密钥保护和储存包括3方面、13、密钥的有效性与使用控制包括4部分泄露与撤销有效期4方面原因、控制密钥的使用基本内容、销毁内容13、密钥的分类根据密码系统类型分2类、根据密钥用途分4类、根据有效期分2类14、公开密钥基础设施(PKI)PKI的概述、公钥密码体制的3个基本概念、PKI的5大组成和其5基本功能15、公钥证书公钥证书的含义、包含的信息、大概包含得信息、X.509的结构和特点、其他4中证书概念以及特点16、证书的使用大概的是用方法和流程17、公钥证书的管理如何管理的问题、公钥证书的生成(如何生成、相关机构)、公钥分发包括6步、公钥的终止与撤销5部分内容和对应的2个内容18、PKI信任模型共5种、包含起特点、优缺点、第四章、数字签名与认证技术19、数字签名的概念原理概念、解决的问题20、数字签名算法hash 原理、优缺点21、身份验证的概念身份验证的基本含义、单机状态下身份认证3种、网络环境下的身份认证:s/key 22、身份认证技术实例—Kerberos系统简介、由3部分组成、认证过程有3步骤23、X.509认证技术认证原理、认证过程、优缺点、第五章、黑客攻击和防范技术24、黑客攻击的动机及其成功的原因7个攻击动机、5个成功原因25、黑客攻击流程黑客攻击三个阶段、9个具体步骤、26、网络扫描扫描技术分类:主机存在性扫描有3种、端口扫描3种类型、可分9种漏洞扫描2种黑客扫描技术的5个特征第七章、入侵检测27、入侵检测的概念其定义、特点、类型、任务28、IDS在网络中的位置共3个位置29、入侵检测系统主要任务有6大部分、检测分3大步骤系统构成4个功能30、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的HIDS运作流程、有4大优点31、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的NIDS运作流程(结构图)、4种常用识别标志、5大优点、32、入侵防护系统IPS的原理(原理图)、IPS分2类原理、33、IPS和IDS的比较不同点有3点、第八章、Internet基础设施的安全性34、安全协议IPSecIP的简介(包括4和6)、IP安全协议IPSec的用途概况、IPSec有3种结构AH:5特点4步骤、ESP:6特点、IKE协议基本内容35、电子邮件的安全性PGP概念、加密原理、密钥管理机制、S/mime 5方面对比36、安全套接字层(SSL)?37、VPN简介VPN给企业带来的4点好处、VPN根据应用环境分3类第九章、电子商务的安全技术及应用38、电子商务的分类按运作方式分2类、应用领域分(参与者)分4类、服务形式分2类按电子商务参与者分4种、按商务形式分7类、第十章、包过滤工作原理39、包过滤技术原理包过滤技术传递的判断、传递操作允许3种、不允许2种操作包过滤方式的2个优点、包过滤系统的缺点及局限性3种、第十一章、防火墙技术40、防火墙的概念防火墙应该满足的3点要求、3大可实现功能、41、防火墙原理基于网络体系结构的防火墙原理,有4类、基于Dual network Stack防火墙的实现原理42、防火墙的实现方法(1)数据包过滤有2部分组成、过滤路由的放置位置的4个作用、(2)服务器代理两个部件主要含义实现过程?43、虚拟私有网络技术(VPN)VPN的含义、采用防火墙本身提供的VPN 3点原因第十二章、信息隐藏技术44、信息隐藏概述信息隐藏概念、信息可隐藏的2点原因、信息隐藏的基本概念3点、信息隐藏技术的5点特性、和2项注意45、信息隐藏地基本过程嵌入过程3步骤、检测过程2步骤注意过程图46、数字水印技术的基本原理1、数字水印的嵌入过程概念、和一般过程图公式2、数字水印的提取过程函数、提取方法分2种。
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技术原理与应用
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技术原理与应用一、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技术的重要性愈加彰显。
企业和个人在网络空间中的信息资产不断增值,而网络安全问题也面临着不断升级的挑战。
因此,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
二、网络安全技术原理与应用网络安全技术是为了保护网络中的信息和系统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窃取、破坏、篡改等威胁,从而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和信息的安全。
网络安全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认证和授权认证和授权是网络安全的基本要素。
认证是指确认用户身份的过程,包括账户和密码验证,生物特征识别等方式。
授权是指基于检查认证后的用户权限列表进行的接入控制过程。
2. 传输安全传输安全主要包括加密和解密技术,如SSL/TLS,IPSec等。
加密是指把明文数据通过一定的算法变换成密文数据,使其在网络上传输时不会被窃听、篡改或者伪造。
解密技术是指将密文数据还原为明文数据的过程。
3. 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技术是一种安全设备,负责处理不合法的网络流量,包括拒绝未授权的IP地址连接,防止恶意流量进入网络等功能。
4. 渗透测试渗透测试是一种评估网络安全的技术,它通过模拟黑客攻击的手段,评估网络在现实攻击面前的安全性能。
三、信息安全技术原理与应用信息安全技术是一种保护计算机、通信和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的技术,包括了信息的保密、完整性、可用性和可信性等多方面。
信息安全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1. 网络安全信息安全技术在网络安全中起到了重要的保护作用,包括了网站安全、网络防火墙、身份认证、数据加密传输及鉴别等技术。
2. 数据安全信息安全技术在数据安全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了数据库安全、文件系统安全、数据加密等技术。
3. 应用系统安全应用系统安全主要指的是软件安全,包括了开发、测试、发布和运行等整个生命周期。
在应用系统安全中,主要涉及到的技术包括了访问控制、漏洞管理、代码托管等技术。
详解网络安全技术原理与应用
详解网络安全技术原理与应用网络安全作为一个新兴的领域,其意义也越来越重要,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详解网络安全技术原理与应用,包括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以及应急响应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1. 加密技术加密技术是保证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它将明文通过某种方法转化为密文,只有拥有解密密钥的人才能将密文转化为明文。
常见的加密算法有对称加密算法和非对称加密算法。
对称加密算法通常采用同一个密钥作为加密和解密的秘钥,而非对称加密算法则采用公钥和私钥的方式进行加密和解密。
2. 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技术是最基础的网络安全技术之一,它可以在网络与外界之间建立一道防线,屏蔽不安全的网络流量,从而保护内部网络不受攻击。
防火墙可以分为包过滤器、状态检测器和应用层网关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防火墙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网络环境和应用场景。
3. 入侵检测技术入侵检测技术是指对网络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发现和防御网络攻击的一种技术。
入侵检测技术主要分为网络流量检测和主机检测两种类型,其包括基于特征的入侵检测、基于行为的入侵检测和基于异常的入侵检测等多种方法,从而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4. 应急响应技术当网络遭受攻击时,应急响应技术可以迅速响应,快速减少攻击造成的损失。
应急响应技术包括安全事件响应、安全事件调查和安全事件处理三个阶段。
其中,安全事件响应是指在发生安全事件时立即采取措施,尽快减少损失,安全事件调查是指对安全事件进行分析和调查,确定攻击方式与原因,安全事件处理则是指对安全事件进行修复和防范,保障网络安全。
综上所述,网络安全技术原理与应用包括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以及应急响应技术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技术可以结合使用,从而保障网络的安全。
网络安全技术的未来也将是一个研究的热点,更好的网络安全技术将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网络安全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包过滤技术课程设计
包过滤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包过滤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其工作流程和关键概念;2. 学习并掌握不同类型的包过滤规则,能够解释其作用和适用场景;3. 掌握包过滤技术在网络安全防护中的应用,了解其优势和局限性。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配置和维护基本的包过滤规则;2. 能够分析网络数据包,判断其是否符合过滤规则,并进行相应处理;3. 学会使用常用的包过滤工具,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网络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网络安全防护意识;2. 激发学生学习网络技术的兴趣,培养其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经验的团队精神,提高其在团队中的沟通能力。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关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包过滤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
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的特点,课程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际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指导,确保学生能够达到课程目标。
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1. 学生能够描述包过滤技术的基本原理、工作流程和关键概念;2. 学生能够编写简单的包过滤规则,并解释其作用;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网络安全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4. 学生能够在团队中协作,共同完成包过滤技术的实际操作任务,并分享经验。
二、教学内容1. 包过滤技术概述- 引入包过滤技术的概念及其在网络安全中的作用;- 介绍包过滤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关键术语。
2. 包过滤规则- 讲解包过滤规则的基本结构;- 分析不同类型的过滤规则,如源地址、目的地址、端口号等;- 演示如何编写和配置包过滤规则。
3. 包过滤工具与设备- 介绍常用的包过滤工具,如iptables、pf等;- 指导学生如何使用这些工具进行包过滤操作;- 讲解包过滤设备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4. 实践案例分析- 选取典型的包过滤技术应用案例,分析其实现过程;- 通过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培训课件网络工程师第10章网络安全技术
略模型,同时对系统内的所有主体和客体,都实现强制访 问和自主访问控制。
(3)B3级
B3级是安全级,它能够实现访问监控器的要求,访问 监控器是指监控器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授权访问关系的部件。 该级还支持安全管理员职能、扩充审计机制、当发生与安 全相关的事件时将发出信号、同时可以提供系统恢复过程。
密钥位数 112 128
尝试个数 2112 5.1922968585351033 2128 3.402823669209 1038
10.3.2 对称密钥技术
1.工作原理
对称密钥技术即是指加密技术的加密密钥与解密密钥是 相同的,或者是有些不同,但同其中一个可以很容易地推导 出另一个。
图10-5 对称密钥技术
(2)C2级 C2级是受控访问级,该级可以通过登录规程、审计安全
性相关事件来隔离资源。
3.B类
B类是强制式安全保护类,它的特点在于由系统强制 实现安全保护,因此用户不能分配权限,只能通过管理员 对用户进行权限的分配。
(1)B1级 B1级是标记安全保护级。该级对系统数据进行标记,
并对标记的主客体实行强制存取控制。
图10-7 防火墙的安装位置
10.4.2 防火墙的基本类型
1.包过滤路由器
图10-8 包过滤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2.应用网关
图10-9 应用网关的工作原理
3.应用代理
图10-10 应用代理的工作原理
4.状态检测
状态检测能通过状态检测技术,动态地维护各 个连接的协议状态。
10.4.3 防火墙的结构
1.基本模型
在网络信息传输中,为了保证信息传输的安全性,一 般需要一个值得信任的第三方,负责向源结点和目的结点 进行秘密信息分发,同时在双方发生争执时,也要起到仲 裁的作用。在基本的安全模型中,通信的双方在进行信息 传输前,先建立起一条逻辑通道,并提供安全的机制和服 务,来实现在开放网络环境中信息的安全传输。
信息安全技术基础:包过滤防火墙的工作原理
5
➢包过滤防火墙通过访问控制列表的形式实现 ➢处理速度比较快 ➢对安全要求低的网络可以采用路由器附带的防火墙功能,不需要其他设置 ➢对用户来说是透明的,用户的应用层不受影响
包过滤防火 ➢复杂规则容易产生配置错误 ➢不支持应用层协议,无法发现基于应用层的攻击 ➢不支持用户认证,只判断数据包来自哪个机器,不判断来自哪个用户
包过滤防火墙 的工作原理
包过滤防火墙
2
包过滤防火墙是第一代防火墙,几乎与路由器同时出现 采用包过滤技术 由于多数路由器本身就包含分组过滤功能,故网络访问控制可通过路由
控制来实现,从而使具有分组过滤功能的路由器成为第一代防火墙产品
包过滤防火墙的工作原理
3
包过滤防火墙的工作流程
4
包过滤防火墙的优点
包过滤技术及实现
包过滤技术及实现
一、包过滤技术是指防火墙在网络层,根据IP数据包中包头信息有选择地实施允许通过或阻断。
二、包过滤技术的特点
1、对用户透明,合法用户在进出网络时,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使用起来很方便。
2、包过滤技术不保留前后连接信息,所以很容易实现允许或禁止访问。
3、包过滤技术是在TCP/IP层实现,包过滤一个很大的弱点是不能在应用层级别上进行过滤,所以防护方式比较单一。
4、包过滤技术作为防火墙的应用有两类:一是路由设备在完成路由选择和数据转换之外,同时进行包过滤;二是在一种称为屏蔽路由器的路由设备的启动包过滤功能。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第二版)课程介绍
? 信息安全技术
? 数据库安全技术 ? 密码体制与加密技术 ?著 . 网络安全原理与技术 . 科学出版社 ? 曹天杰等. 计算机系统安全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段云所等. 信息安全概论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张红旗等编著 . 信息网络安全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张千里等. 网络安全新技术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戴宗坤等编著 . 信息系统安全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刘东华等编著 .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 人民邮电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 课程介绍
全书分为四篇10章
? 安全技术基础
? 安全模型 ? 安全体系结构 ? 安全服务和安全机制 ? 安全的三个层次 ? 评估标准
? 实体安全防护与安全 管理技术
? 场地环境的安全要求 ? 电磁干扰及电磁防护 ? 物理隔离 ? 安全管理
? 网络安全技术
? 防火墙技术 ? 攻击检测与系统恢复技术 ? 访问控制技术 ? 网络存储备份技术 ? 病毒防治技术
包过滤技术的原理
1.包过滤技术的原理是什么?
答:包过滤技术是一种基于网络层的防火墙技术,其核心是包过滤算法的设计,也叫做安全策略设计。
包过滤防火墙读取流过它的每一个数据包的报头信息,然后用预先设定好的过滤规则与之逐条匹配。
匹配成功的数据包按照过滤规则允许通过的被转发,不允许通过的则被丢弃。
如果没有一条过滤规则与数据包报头的信息匹配,防火墙会使用丢弃这一默认规则丢弃数据包。
包过滤技术检查数据包报头的信息主要有: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TCP/UDP 源端口号、TCP/UDP目的端口号、TCP标志位、协议等。
包过滤技术的过滤规则
包过滤技术的过滤规则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为了保护用户的隐私和安全,包过滤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网络环境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包过滤技术的过滤规则,并探讨其在网络安全中的作用。
一、过滤规则的概念和作用包过滤技术是指在网络通信过程中,根据预设的过滤规则对数据包进行筛选和过滤,只允许符合规则的数据包通过。
过滤规则是决定数据包是否被允许通过的标准,其概念类似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制定的规则和准则。
通过合理设置过滤规则,可以有效地防止恶意攻击、拒绝服务攻击和网络嗅探等安全威胁。
二、过滤规则的设置原则1.禁止网络地址的插入在过滤规则中,应禁止插入任何网络地址,特别是http地址,以防止用户通过这些地址访问不安全的网站或下载不安全的文件。
禁止插入网络地址可以有效预防恶意软件的传播和隐私泄露。
2.禁止数学公式和计算公式的使用为了确保过滤规则的易读性和实用性,文章中不得包含数学公式和计算公式。
这样可以避免给读者带来困扰,并减少规则设置的复杂性。
3.确保内容的独一性为了防止规则设置的重复和冲突,文章中应确保内容的独一性。
每个规则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和作用,避免出现相似的规则或重复的内容。
4.合理的结构和明晰的段落为了增强阅读流畅性,文章的结构应合理,段落应明晰。
可以使用适当的标题来划分段落,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消化文章的内容。
5.禁止使用图片链接为了遵守过滤规则,文章中不得使用任何形式的图片链接。
这样可以避免插入不安全的图片或引导读者访问不安全的网站。
6.避免依赖图像的语句在文章中,应避免使用依赖图像的语句,如“如图所示”等字眼。
这样可以确保读者能够理解文章的内容,而不依赖于任何外部图像。
7.避免重复提出同一个问题为了防止文章的重复和冗余,不应在文章中反复提出同一个问题。
应尽量提供全面、准确和独特的观点,以增强文章的质量和可读性。
8.适度的自我介绍在文章中,不必过多地进行自我介绍。
可以简要介绍自己的背景和经验,但不应占据文章的重要篇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10.3.2 “往内”与“往外”
在我们制订包过滤规则时,必须准确理解“往内”与“往外” 的包和“往内”与“往外”的服务这几个词的语义。一个往外的 服务(如上面提到的Telnet)同时包含往外的包(键入信息)和 往内的包(返回的屏幕显示信息)。虽然大多数人习惯于用“服 务”来定义规定,但在制订包过滤规则时,我们一定要具体到每 一种类型的包。我们在使用包过滤时也一定要弄清“往内”与 “往外”的包和“往内”与“往外”的服务这几个词之间的区别。
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包过滤不允许的操作 (1) 允许某个用户从外部网用Telnet登录而不允许其他用 户进行这种操作; (2) 允许用户传送一些文件而不允许用户传送其他文件。
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图 10.1 源地址伪装
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10.2.3 1. 包过滤方式的优点 包过滤方式有许多优点,而其主要优点之一是仅用一个放
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路由器针对每一个接收到的包做出路由决定如何将包送达 目的地。在一般情况下,包本身不包含任何有助确定路由的信 息。包只告诉路由器要将它发往何地,至于如何将它送达,包 本身则不提供任何帮助。路由器之间通过诸如RIP和OSPF的路 由协议相互通信,并在内存中建立路由表。当路由器对包进行 路由时, 它将包的目的地址与路由表中的入口地址相比较,并 依据该表来发送这个包。在一般情况下,一个目的地的路由不 可能是固定的。同时,路由器还经常使用“默认路由”, 即把
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10.3.3 “默认允许”与“默认拒绝” 网络的安全策略中有两种方法:默认拒绝(没有明确地被
允许就应被拒绝)与默认允许(没有明确地被拒绝就应被允 许)。从安全角度来看, 用默认拒绝应该更合适。 就如我们前 面讨论的,我们首先应从拒绝任何传输来开始设置包过滤规则, 然后再对某些应被允许传输的协议设置允许标志。这样做我们 会感到系统的安全性更好一些。
置在重要位置上的包过滤路由器就可保护整个网络。如果我们 的站点与因特网间只有一台路由器,那么不管站点规模有多大, 只要在这台路由器上设置合适的包过滤,我们的站点就可获得 很好的网络安全保护。
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包过滤不需要用户软件的支持,也不需要对客户机作特别 的设置,也没有必要对用户作任何培训。当包过滤路由器允许 包通过时,它表现得和普通路由器没有任何区别。在这时,用 户甚至感觉不到包过滤的存在,只有在某些包被禁入或禁出时, 用户才认识到它与普通路由器的不同。包过滤工作对用户来讲 是透明的。这种透明就是不要求用户作任何操作的前提下完成 包过滤工作。
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即使在系统中安装了比较完善的包过滤系统,我们也会发 现对有些协议使用包过滤方式不太合适。比如,对Berkeley的 “r”命令(rcp、 rsh、 rlogin)和类似于NFS和NIS/YS协议的 RPC, 用包过滤系统就不太合适。
有些安全规则是难以用包过滤系统来实施的,比如,在包 中只有来自于某台主机的信息而无来自于某个用户的信息,此 时用户就不能用包过滤。源自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将多个IP网络互连的基本设备是路由器。路由器可以是一 台专门的硬件设备, 也可以是一个工作在通用系统(如UNIX、 MS-DOS、Windows和Macintosh)下的软件包。软件包在网络 群中穿越就是从一台路由器到另一台路由器,最后抵达目的地。 因特网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网络群, 也可叫做网中网。
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10.3 包过滤路由器的配置
10.3.1 协议的双向性
协议总是双向的,协议包括一方发送一个请求而另一方返回 一个应答。在制订包过滤规则时,要注意包是从两个方向来到路 由器的,比如,只允许往外的Telnet包将我们键入的信息送达远 程主机,而不允许返回的显示信息包通过相同的连接,这种规则 是不正确的,同时,拒绝半个连接往往也是不起作用的。在许多 攻击中,入侵者向内部网发送包,他们甚至不用返回信息就可完 成对内部网的攻击,因为他们能对返回信息加以推测。
。
包过滤路由器是具有包过滤特性的一种路由器。在对包做出 路由决定时,普通路由器只依据包的目的地址引导包,而包过 滤路由器就必须依据路由器中的包过滤规则做出是否引导该包 的决定。
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10.2 包过滤的工作原理
10.2.1 包过滤技术传递的判据 包过滤技术可以允许或不允许某些包在网络上传递, 它依
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2. 包过滤系统缺点及局限性 (1) 在机器中配置包过滤规则比较困难; (2) 对系统中的包过滤规则的配置进行测试也较麻烦; (3) 许多产品的包过滤功能有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性, 要找 一个比较完整的包过滤产品比较困难。
包过滤系统本身就可能存在缺陷,这些缺陷对系统安全性的 影响要大大超过代理服务系统对系统安全性的影响。因为代理服 务的缺陷仅会使数据无法传递,而包过滤的缺陷会使得一些平常 该拒绝的包也能进出网络。
据以下的判据: (1) 将包的目的地址作为判据; (2) 将包的源地址作为判据; (3) 将包的传送协议作为判据。
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10.2.2 包过滤技术传递操作 大多数包过滤系统判决是否传送包时都不关心包的具体内容。
1. (1) 不让任何用户从外部网用Telnet登录; (2) 允许任何用户使用SMTP往内部网发电子邮件; (3) 只允许某台机器通过NNTP往内部网发新闻。
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第二版)第10章包 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10.1 高层IP(因特网协议)网络的概念
一个文件要穿过网络,必须将文件分成小块,每小块文件 单独传输。把文件分成小块的做法主要是为了让多个系统共享 网络,每个系统可以依次发送文件块。 在IP网络中,这些小块 被称为包。 所有的信息传输都是以包的方式来实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