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

合集下载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对策探析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对策探析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对策探析引言盈余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收益减去开支后的净利润。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盈余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经营管理工作,可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成果和市场声誉。

过度管理盈余可能会导致市场失落,从而影响公司的市场声誉和发展。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几个方面,探讨对策来解决这一问题。

盈余管理能力的评估方法在进行盈余管理能力的评估前,必须了解财务报表。

通常情况下,用来分析盈余管理能力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以下是几个盈余管理能力的评估指标:1.盈利能力:以盈余总额、资本回报率、净利润率为评价的指标,这些指标反映了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盈利能力的高低。

2.管理质量:该指标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来衡量。

首先,可以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判断管理层是否有效地管理了企业。

其次,可以通过分析企业的竞争力来评估企业的管理质量。

3.准确性:该指标是评估企业财务报表准确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是管理层的一项重要职责。

盈余管理存在的问题尽管管理盈余是成功企业所必需的,但这种管理活动在一些情况下可能导致负面结果,包括:优化利润优化利润的目的是通过尽可能增加利润来提高企业的市场地位和赢取投资者的信任。

然而,如果企业盈余管理过于严格,可能会危及公司的声誉。

这可能会导致其他错误。

操纵成本有些企业在经营期间寻找各种方式来追求利润最大化。

其中一个常见的方法是通过操纵成本来减少利润。

这种做法可能会影响公司的声誉和财务记录。

非法操作一些企业在经营期间可能会追求资本回报率的最大化,而不考虑合法性和道德性。

这种非法操纵可能导致企业和员工承担更高的法律和财务风险。

盈余管理的治理对策为了规范和管理盈余管理,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下面是一些可能的对策:加强风险控制可以采取风险控制措施来规范盈余管理。

这些措施可能包括建立管理风险评估框架、制定科学的企业治理结构、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等措施。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探究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探究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探究引言盈余管理是指上市公司通过合理操作财务报表,控制盈余的高低,以达到达到一定的目的的行为。

过度的盈余管理可能会使投资者和公众对公司的经营状况产生质疑,因此盈余管理是上市公司经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本文将围绕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进行探究,深入了解盈余管理的概念、形式、动机及其对公司以及投资者的影响。

一、盈余管理的概念盈余管理是指公司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通过适当地选择会计政策、估计会计参数和调整会计信息,以达到在特定时间期望的目标。

盈余管理是一种合法的、正常的、常规的做法,是公司灵活运用会计准则进行合理操作的结果。

而不同的盈余管理行为可能会带来不同的影响,盈余管理行为往往伴随着公司的经济经营目的。

二、盈余管理的形式盈余管理的形式主要包括盈余的加大和减少。

盈余的加大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1. 放大业绩:高估经营业绩,使得收益增加,从而增加盈余。

2. 增加应收账款:通过延迟确认坏账准备,使应收账款增加,从而增加收入。

3. 调高资产价值:通过调高固定资产的价值,或者重新估价,使得资产价值增加,从而增加盈余。

盈余的减少主要包括:1. 缩小业绩:低估经营业绩,使得收益减少,从而降低盈余。

2. 提前确认费用:通过提前确认费用,使得成本增加,从而使盈余减少。

3. 减少资产价值:通过调低固定资产的价值,或者重新估价,使得资产价值减少,从而减少盈余。

三、盈余管理的动机盈余管理行为的动机可以大致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奖励或惩罚机制:管理层为了获取高额的激励报酬或者避免因经营不善产生的惩罚,会利用盈余管理行为来操纵公司的盈余。

2. 股东需求:为了满足股东对公司业绩的预期,管理层会适当地进行盈余管理,以确保公司的业绩达标。

3. 税收筹划:通过调整利润水平,来达到最佳的纳税筹划目标。

4. 融资需求:为了获得更好的融资条件,公司会适当地进行盈余管理,以减小财务杠杆。

5. 市场反应:为了避免市场的不理想反应,管理层会适当地操作盈余,来满足市场的预期。

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盈余管理是上市公司在会计报告中对盈利水平进行调节的过程,以获得股东和投资者的关注和信任。

盈余管理包括一系列财务处理,目的是要优化净收益、控制风险和降低成本。

然而,实践中的盈余管理往往被批评为虚假财务报告,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本文将讨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原因、类型、影响和管理策略。

原因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可以分为两类。

一种是来自内部经营和财务决策,包括调整收入和费用的时间、选定会计政策、选择资本结构和决策投资计划等。

这种盈余管理是为了增加公司的股东权益和提高市场评价,也符合管理层对公司运营效率的要求。

此外,这种盈余管理还可以应对不确定因素和风险,避免承担不必要的财务风险。

另一类盈余管理则来源于公司对投资者、股东和金融市场的期望和压力。

这类盈余管理通常被称为“完美主义盈余管理”,其目的是达到拥有最好的业绩报告和最高的股票回报的期望。

这种盈余管理的推动因素包括:股票回报的期望、管理层的绩效奖励机制和股票期权计划等。

完美主义盈余管理可能导致财务报告虚假和失真,违反财务诚实和透明的原则。

这是投资者和监管机构所担心的。

类型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有多种形式。

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类型:1. 操纵收入:包括推迟收益、提前还款和缩短账期等方式,从而调整当期利润;2. 漏洞利用:公司管理层利用会计准则和法规的漏洞,诱导投资者产生虚假的收入和盈利预期;3. 销售资产:通过向同行出售资产来提高现金流和减少负债,从而调整账面收益和资本结构;4. 会计政策:通过选择和变更会计政策和估计而调整利润和资产价值;5. 费用削减:通过减少管理费用、提高资本效率和缩减不必要成本等方式,从而调整利润和股东权益。

影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可以是积极的或消极的。

其中积极的影响包括:1. 提高公司管理层的业绩表现和执行能力,从而获得更多的投资和信任;2. 帮助公司化解财务风险,避免出现破产和宣告无力偿付的情况;3. 提高股价和市值,从而增加公司的股东权益和财富;4. 为公司提供更多展示和发展的机会,以及跨境经营和投资的机会等。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是指上市公司利用各种经济资源赚取利润的能力,是经营者经营业绩和管理效能的集中体现,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会通过盈利能力表现出来。

一、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财务指标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评价指标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通用盈利指标,具体有:(1)销售毛利率。

销售毛利率是销售毛利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它反映了上市公司产品销售的获利能力, 是上市公司净利润的起点,没有足够高的毛利率便不能形成较高的盈利。

与同行业比较,如果公司的毛利率显著高于同业水平,说明公司产品附加值高,或公司存在成本优势,有竞争力。

与历史比较,如果公司的毛利率显著提高,则可能是公司所在行业处于复苏时期, 产品价格大幅上升;如果公司毛利率显著降低,则可能是公司所在行业竞争激烈, 在发生价格战的情况下往往会产生两败俱伤的结局,此时投资者必须警觉。

(2)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是净利润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它与净利润成正比关系,与销售收入成反比关系。

上市公司在增加销售收入的同时,必须相应地获得更多的净利润,才能使销售净利率保持不变或有所提高。

通过分析销售净利率的升降变动, 可以促使上市公司在扩大销售额的同时注重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盈利水平。

(3)营业利润率。

营业利润率是营业利润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它与销售净利率相比,能更好地刻画公司主营业务对盈利的贡献情况。

净利润是营业利润加上补贴收入及营业外收支净额后得的结果,营业外收入或损失的持续性较差,排除这些影响能更好地反映公司盈利能力的变化及比较不同公司盈利能力的差别。

(4)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是综合性最强、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指标。

它可分解成销售净利润率、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的乘积,通过该指标可以分析导致净资产收益率增加或减少的原因。

其数值越高,表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越好,该指标较全面准确地衡量了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

另一类是上市公司特有的盈利指标,主要有:(1)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

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是指公司利用各种手段来管理自己的盈余,从而为自己谋取利益的一种行为。

盈余管理不是指企业通过合法手段对财务报表进行调整,以反映企业真实的经济状况和盈利水平,而是指企业通过一些不正当手段来操纵财务报表信息,从而影响公司的股价、业绩考核、投资者的决策等方面,以谋取自身的利益。

盈余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公司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以及信息透明度受到损害,给投资者带来不确定性和风险。

上市公司应当认真对待盈余管理问题,加强内部控制,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盈余管理主要表现在公司利润的操纵上,常见的手段包括收入确认的时机操纵、费用资产化、资产减值准备的操纵等。

收入确认的时机操纵是指公司通过延迟或加速收入的确认时间,以便在特定的会计期间呈现出不真实的盈余。

费用资产化是指公司将应当在当期确认的费用资产化,以降低当期费用,从而提高当期盈余。

资产减值准备的操纵是指公司通过操纵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以提高当期的盈余水平。

这些手段使得公司的财务报表呈现出不真实的盈余,误导投资者对公司的真实经营状况产生不正确的判断。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存在可能会对公司的股价产生负面影响。

当公司通过盈余管理手段提高当期盈余水平时,投资者会对公司的经营状况产生不正确的判断,从而导致公司股价被高估。

当真实的经营状况被揭露出来时,公司股价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

盈余管理也可能会影响公司的业绩考核和激励机制。

如果公司管理层为了达到业绩目标而进行盈余管理,可能会导致公司的激励机制失真,影响公司的长期发展。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防范和解决盈余管理问题,首先需要加强内部控制。

公司应当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保障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及时发现和纠正任何可能存在的盈余管理行为。

加强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公司应当及时、准确地向投资者披露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和透明度,减少投资者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是指上市公司在财务报告中对盈余的处理和管理。

盈余管理既可能是合法合规的,也可能是不当的甚至是违法的。

盈余管理对于公司股东、投资者、监管机构、以及整个市场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其影响和应对措施。

一、盈余管理的定义盈余管理是指管理层在编制财务报告时,通过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会计处理方法,来调节公司的盈余水平。

盈余管理可以通过合法途径进行,如合理运用会计政策选择权以及进行合理的盈余调整;也可以通过不当手段进行,如操纵财务数据来欺骗投资者。

盈余管理涉及到收入确认、费用计提、资产减值和财务报表披露等方面,是财务报告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二、盈余管理的形式1. 收入确认:管理层可以通过提前或推迟确认收入来调节盈余水平。

在销售合同中存在可变现条件的情况下,管理层可以通过调整确认收入的时间点来实现盈余管理。

2. 费用计提:管理层可以通过提前或延迟计提费用来影响盈余水平。

延迟计提预计负债,提高当期盈余。

3. 资产减值:管理层可以通过操纵资产减值准备来影响盈余。

过度提高或减少资产减值准备,从而调节盈余水平。

4. 财务报表披露:管理层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和披露方式来影响盈余水平。

选择更为保守的会计政策可以减少盈余波动。

三、盈余管理的影响1. 对公司股东和投资者的影响:盈余管理可能导致公司盈余的真实性受到质疑,影响投资者对公司的投资决策。

如果盈余管理采用不当手段,可能导致公司股价受到负面影响,损害股东利益。

2. 对监管机构的影响:盈余管理可能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损害市场秩序和投资者利益,因此可能会受到监管机构的处罚和制裁。

3. 对整个市场的影响:大规模的盈余管理可能导致市场不稳定,影响市场信心和投资者对市场的信任度。

四、应对盈余管理的措施1.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监督机制,加强对盈余管理的监督和管控。

2. 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质量:通过加强信息披露要求、规范财务报告编制,提高财务报表的透明度和真实性,减少盈余管理的空间。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探析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探析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探析
中国上市公司在进行资本运作中,盈余管理一直备受关注。

在现今全球经济放缓的背景下,上市公司经营盈利十分重要。

盈余管理的探讨,能全方位的调控上市公司的资产配置,从而更好的达到全面、高效的利润运作,推动上市公司可持续稳健增长。

首先,上市公司在进行盈余管理的时候,应当考虑到发展和投资之间的平衡。

上市公司在实施盈余管理的时候,首先应当把握一个技巧,即灵活使用盈余资金,使其在进行科技投资和市场开拓的同时,保证经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增长,以及收益率的提高。

其次,上市公司在进行盈余管理的时候,要确保盈余的安全性。

上市公司首先要建立一套针对性的安全性管理机制,以确保盈余的可控性和安全性,有效避免盈余在投资活动中发生损失,确保盈余的有效利用。

此外,上市公司还应注重安全性检查,强化对投资项目的风险评估,以确保投资行为的可靠性,有效控制投资风险,降低投资成本。

再者,上市公司在进行盈余管理的时候,要重视财务报表的完善性。

上市公司应增强对财务报表的完善性,以保证市场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有效反映企业实际经营活动的状况,全面展示企业财务状况,有助于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

最后,上市公司在进行盈余管理的时候,要做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当下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上市公司开展信息化的可能性,有助于上市公司更好的展示财务信息,提升盈余管理的效率,简化组织管理
活动,增强准确性,降低风险。

总之,上市公司在进行盈余管理的时候,应当从多个角度进行考量,在投资与发展之间取得平衡,保证盈余的安全性,提升财务报表的完善性,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调整资产配置,实现良性循环,推动企业可持续增长。

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象的思考

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象的思考

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象的思考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飞速发展和上市公司数量的逐年增加,盈余管理现象也随之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在财务报表上存在着各种手段的盈余操纵。

这种行为不仅影响了公司的真实业绩,也扭曲了市场对公司的判断,严重影响了交易者的决策。

本文将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象进行思考和讨论。

一、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原因1.1管理机构的约束公司管理层对于公司业绩的表现会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公司的盈利表现不佳,则可能会受到投资者和监管机构的质疑,甚至可能会遭受法律制裁。

因此,为了保住自己的职位和声誉,一些管理层倾向于通过调整会计方法、在财务报表中进行各种调整和编造虚假信息等手段来操纵公司的业绩。

1.2股东利益驱动上市公司的股东普遍存在对于公司股票价格和股权价值的追求,很多股东甚至对短期的股价波动也非常敏感,因此,公司利润的变化常常对于股价的波动产生重要影响。

为充分满足股东的利益,上市公司的管理层通常会通过暂时性的业绩管理手段来让公司的经营业绩表现得更加良好。

1.3市场竞争压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对市场的评价和反应表现得尤为重要,这种压力也常常促使企业管理层采用各种手段进行业绩操纵,以提高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增强其竞争力。

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2.1对账龄分析调整每年公司需要对坏账准备进行调整,通过改变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和对账龄的范围限制等手段,公司可以通过降低坏账准备的计提量增加财务报表中的收益,提高企业利润。

2.2租赁管理企业的管理层可以通过调整租赁物承租期限、租金和租赁物评估等手段来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调整,影响财务报表中的财产和利润表信息,从而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

2.3受益管理企业的管理层可以通过调整公司的收入和支出时间,改变企业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等手段来对经营财务报表进行调整,虚增或虚少收入和支出等信息,以达到调整公司盈利的目的。

三、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象的风险3.1市场信任风险随着企业管理者通过不法手段来保障自身利益,市场会逐渐意识到企业真实情况与财务报表不符,使社会对企业的信任度降低,尤其是当社会大众对企业缺乏信心时,企业在信息披露和市场影响等方面受到的负面影响将变得更加严重。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案例分析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案例分析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案例分析盈余管理是指公司通过各种手段来操纵和管理财务报表盈余水平的行为。

这种行为可能包括改变会计准则、调整会计估计、延迟或提前确认收入和费用等手段,以达到公司管理层所期望的盈余目标。

盈余管理在一些情况下可能是合法的,也可以是经济活动的一部分。

然而,当盈余管理被滥用或用于欺骗投资者时,就会对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更好地理解盈余管理案例,本文将通过分析一家上市公司的案例来讨论盈余管理的行为及其对公司和投资者的影响。

案例背景:公司A是一家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从事制造业。

在过去几个季度中,公司A的盈余水平呈现较大波动,引起了投资者和监管机构的关注。

在公司A发布的财务报表中,存在一些异常的会计处理和会计准则选择,引发了人们对盈余管理的怀疑。

盈余管理行为分析:通过对公司A的财务报表进行细致的分析,发现了以下几种盈余管理行为。

1. 收入确认调整:公司A延迟了一部分收入的确认,使其在一个报告期内的盈余减少,以平均分配收入。

这样的行为可以让公司在未来的报告期中获得更高的盈余,达到管理层的目标。

2. 费用调整:公司A通过调整费用的计提时间和金额来实现盈余管理。

一些费用被推迟计提或高估,从而降低了当前报告期的费用数额,提高盈余水平。

3. 资产减值调整:公司A对某些资产进行了过度减值,从而在当期计提了更多的损失。

这种行为可以用来抵消未来可能的盈余波动,使公司的盈余水平看起来更加稳定。

4. 资本化支出:公司A将一些本应计入费用的支出资本化,将其分摊到多个报告期内。

这样做可以延长盈余的时间,提高当前报告期的盈余水平。

盈余管理的影响:盈余管理可能对公司和投资者产生以下影响:1. 误导投资者:通过盈余管理,公司可以使财务报表的盈余水平看起来更好,给投资者带来一种不准确的信号,误导他们对公司的真实财务状况的判断。

2. 稳定盈余:通过盈余管理,公司可以消除盈余的波动性,使盈余看起来更加稳定。

这可以通过调整收入和费用的计提时间和金额来实现。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探究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探究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探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是指公司在报告期内,通过合法手段对盈余进行管理,从而对财务报表中的收入、费用、成本等项目进行调整,以达到特定的目标,如增加公司利润、提升股价等。

盈余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部分,既可以是合法的普通管理行为,也可能存在盈余欺诈等违法行为。

盈余管理的目的主要有三个方面:1. 优化报表:通过调整盈余项目的组合和时间分配,使财务报表更加符合公司的实际状况和经营策略。

这样可以提高公司的信誉度,吸引更多投资者的关注和信任。

2. 控制盈余波动:通过调整盈余的时间分配和计提费用,可以减少盈余的波动,提高投资者对公司的预测能力。

这样可以稳定公司的盈利能力,维护投资者的利益。

3. 实现管理目标:通过调整盈余项目的计提和调整,可以实现公司的管理目标,如增加利润、提升股价等。

这样可以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和长期发展能力。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方法主要有:1. 收入管理:通过调整收入确认的时间和方式,可以增加公司的收入,实现盈余的管理目标。

常见的方法有提前确认收入、推迟确认收入等。

2. 费用管理:通过调整费用的计提和确认时间,可以减少费用的支出,提高公司的盈余水平。

常见的方法有提前计提费用、推迟计提费用等。

3. 成本管理:通过调整成本的计提和确认时间,可以减少成本的支出,提高公司的盈余水平。

常见的方法有提前计提成本、推迟计提成本等。

4. 减值准备管理:通过调整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股权计算方式,可以提高公司的盈余水平。

常见的方法有减少准备计提比例、改变计提方法等。

盈余管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问题:1. 不当盈余管理可能导致违法违规行为,如虚构收入、操纵盈余等。

这些行为不仅会损害投资者的利益,还可能受到监管机构的处罚和舆论的谴责。

2. 过度盈余管理可能掩盖真实的盈余状况,让投资者无法准确评估公司的价值和风险。

这样可能导致投资者的误判和损失。

3. 盈余管理可能导致公司治理的问题,如董事会和管理层的权力过于集中,内部控制机制的松散等。

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是指公司管理层通过某些手段和方法来操纵公司的财务数据,以达到控制公司利润和盈余的目的。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在企业管理实践中普遍存在,它是企业为了满足投资者的需求,提高公司股价和市值,减轻公司税负等因素所进行的一种运作。

盈余管理也容易导致企业财务信息的不真实和不可靠,对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带来负面影响。

本文将从盈余管理的定义、原因、形式和影响等方面对此进行深入分析。

一、盈余管理的定义盈余管理(Earnings Management)是指公司管理层通过合理手段和方法,来调整公司盈余和利润等财务指标的过程。

一般是通过调整财务报表上的各项收入和支出,来达到改变公司盈余数字的目的。

它是一种企业管理行为,也是公司治理的一部分。

盈余管理并不完全等同于财务造假,它区别于违法行为,通常是在合法的框架内进行的。

但盈余管理也可能存在违规和违法的情况,比如故意隐瞒或篡改财务信息,误导投资者等。

因此在实践中,很难一概而论,盈余管理的定义也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和挑战性。

二、盈余管理的原因盈余管理有很多不同的原因,一般可以从公司内部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来分析:1. 公司内部原因(1)激励机制:公司管理层和员工的薪酬与公司盈余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如果公司业绩好,管理层和员工的薪酬一般会相应提高,因此他们可能会通过盈余管理来操纵公司业绩,以获取更多的薪酬。

(2)市场压力:投资者和分析师对公司盈余和业绩预期的不断提升,也会促使公司管理层采取一些措施来满足市场的需求,从而推高公司的股价和市值。

2. 外部环境原因(1)监管环境:监管政策对公司盈余和财务报表的要求不断提高,企业为了规避风险和遵守法规,可能会采取一些盈余管理的手段来应对。

(2)税收压力:税收政策的不确定性和变化,也会影响到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企业为了减轻税收负担,可能会通过一些合法手段来操纵财务数据。

三、盈余管理的形式盈余管理的形式多种多样,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 收入的操纵:通过虚增收入或者改变收入确认的时间来增加公司的盈余,比如提前确认收入、刻意拖延成本等。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根源探究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根源探究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根源探究盈余管理是指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在编制财务报表时调整盈余的做法。

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盈余管理现象屡见不鲜,这不仅影响了投资者的判断,也损害了市场的公平和透明。

探究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根源,对于建立健全的市场监管制度,维护投资者的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内部控制缺陷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相对较低,存在着许多缺陷。

内部控制不完善,会给盈余管理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的会计核算政策、估计和判断,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自由度,如果公司内部控制不严密,就会为盈余管理提供了借口。

内部控制缺陷也可能导致管理层滥用权力,进行财务造假,或者利用内幕信息进行盈余管理。

二、市场竞争压力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一些上市公司为了满足市场的预期,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会进行盈余管理来美化财务报表。

在这种情况下,管理层为了保住自己的职位,或者为了争取更多资金来扩大公司规模,可能会利用各种手段来操纵盈余。

市场竞争压力过大可能导致一些企业不择手段,忽视道德和风险管理,而采取盈余管理去迎合市场需求。

三、制度风险我国资本市场的法律制度和监管机制相对薄弱,对于盈余管理行为的制裁和惩罚不够严厉。

一些上市公司管理层可能因为对法律的漏洞和监管的不力而产生侥幸心理,从而敢于进行盈余管理。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相对复杂,很多公司家族化程度高,家族式管理容易导致权力集中,盈余管理行为得不到有效制约。

四、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参与者在信息获取和利用方面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导致了投资者的把握资本市场的能力不同。

在我国,由于信息披露制度和信息披露质量存在问题,导致了上市公司管理层可以利用内幕信息来进行盈余管理。

投资者在获取信息和判断公司价值时也往往存在盲点,不利于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监督和制约。

五、风险管理不善一些上市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对于风险的管理不善,可能导致业绩波动较大,为了掩盖业务风险和经营不善的事实,可能采取盈余管理来掩饰财务状况。

透析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

透析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

透析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学院会计专业论文题目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学年论文1学年论文任务书一、课程目的通过学年论文,积累会计专业的理论与实践知识、锻炼学生能力。

1.通过互联网、图书馆资料检索、参考书等途径,训练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2.会计专业学科的基础研究方法;3.锻炼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题条件1.通过三年会计专业及基础课学习,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理论与会计理论知识,2.在论题的相关领域,积累了一定知识与经验,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3.已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能查阅外文资料及撰写外文短文。

4.已具备应用计算机写作论文、查阅资料的能力。

5.确定选题,已有相关资料。

三、课题任务1.课题名 2.目录3.中文摘要及关键字 4.正文(六千字以上) 5.参考文献(十篇以上)四、课题进度1.5月25日―5月31日,熟悉论文相关文件; 2.6月01日―6月07日,选题,拟定提纲;3.6月08日―6月30日,完成论文一稿、二稿及定稿; 4.7月02日,论文成绩评定。

五、内容要求1.文本结构完整; 2.论文论述有理有据;3.论证严谨,具有逻辑性,具有说服力;4.文字通顺,格式规范,标点符号、计量单位使用正确; 5.答辩鲜明突出。

六、教研室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字)_________七、学院审核意见学院院长 (签字) _________ 1年月年月日日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学院学年论文评分表评价指标名称学生态度文本完整性文本数量规范技术质量选题及内容创新逻辑性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合计满分 10分【8分,10分】严格遵守纪律,作风严谨务实。

态度端正,按进度圆满完成任务。

文本结构规范:题目,作者,指导教师,摘要,关键词,前言,正文,参考文献和经教师批阅后的正稿一份。

文本层次清楚,摘要简练,正文数字不少于3500字,参考文献4篇以上。

文字通顺,语言流畅,无错别字。

论文打印排版美观,符号统一,编号齐全,图表分别按顺序标号图有图名,表有标题。

浅谈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

浅谈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

浅谈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国内资本市场愈演愈烈的盈余管理现象的不断发生,引起了社会公众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广泛关注。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日渐发展和成熟,许多国外发达国家曾经出现过的会计问题不可避免地将在中国重现。

盈余管理是西方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我国资本市场同样存在盈余管理这一现象已引起我国会计学界和经济学界的关注。

二、盈余管理的概念国外研究者关于盈余管理的概念比较典型的是以美国会计学者斯科特(Scott)为代表,他在财务会计理论一书中认为,盈余管理是“在GAPP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即认为盈余管理是会计政策的选择并产生经济后果的体现。

国内许多会计学者围绕国外观点,形成了不同的新的关于盈余管理的概念。

孙铮、王跃堂(1999)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利用会计管制的弹性操纵会计数据的合法行为。

刘峰(2001)认为,盈余管理是在符合相关会计法律、法规、制度的大前提下,对现行制度所存在的漏洞最大限度地利用。

魏明海认为,盈余管理必然会同时涉及经济收益和会计数据的信号作用问题,从“信息观”的角度看待盈余管理更有意义。

三、盈余管理的动机概括起来,盈余管理的动机有契约动因、资本市场动因和监管动因三类。

1.契约动因刘睿智(2009)在分析中国上市公司高管年薪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时发现:操纵性应计利润对上市公司高管年薪存在显着影响。

而葛晓舰等发现盈余管理的又一契约动因是在大多数报酬契约中把净收益额作为单一的评价指标。

第三个诱发契约动因是债务契约。

2.资本市场动因资本市场动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股票首发的盈余管理;配股过程中的盈余管理;避亏动机而进行的盈余管理。

(1)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动机。

为取得上市资格,企业有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

(2)配股动机。

为达到规定的配股“及格线”,一些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调整净资产收益率水平。

(3)避亏动机。

经理人有避免亏损和盈利下降的动机。

探究中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探究中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探究中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中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是指公司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通过各种手段来调整盈余水平,以达到其实际利益和目标的一系列行为。

这种行为可能包括盈余操纵、信息披露不完整等。

盈余管理行为存在的原因主要是为了满足公司和股东的利益诉求,以提高公司的经营绩效和股东回报。

盈余管理行为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盈余操纵:盈余操纵是指公司通过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方法和会计核算处理方式,以达到调整财务报表中的利润和盈余水平的目的。

这种行为主要是为了使公司的盈余水平达到市场预期或符合管理层的利益诉求。

常见的盈余操纵手段包括收入的虚增、费用的延后计提、资产负债表的调整等。

2. 信息披露不完整:公司可能会通过隐瞒、扭曲或故意模糊财务信息的方式欺骗投资者,以达到掩盖真实经营状况的目的。

这种行为可能包括不披露重要财务信息、非法财务报表披露、虚假陈述等。

3. 赚取非经常性利润:公司可能通过利用一些非常规会计处理方式或交易安排来创造非经常性利润,从而提高财务报表中的利润水平。

这种非经常性利润可能来自于非关联交易、利润转移等方式。

4. 利用会计漏洞:公司可能通过利用会计准则的漏洞或模糊性,来进行盈余管理行为。

这些会计漏洞可能包括遗漏重要信息、虚构交易、调整会计估计等。

中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主要影响了投资者的决策和公司的经营状况。

首先,投资者依赖公司的财务信息作为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

如果公司通过盈余管理行为掩盖真实盈余水平,投资者难以准确定价公司的价值和风险。

其次,盈余管理行为可能导致不公平的财务报告,违背了信息披露的目的和规定,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再者,盈余管理行为可能误导监管机构和市场监管部门,降低监管的有效性。

为了解决盈余管理问题,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CSRC)和中国证券交易所(SSE、SZSE)等监管和交易所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审计监督,提高审计质量,防止财务信息失真。

探究中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探究中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探究中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引言中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一直备受关注。

盈余管理是指公司在财务报告中采取各种手段,以达到某种目的或满足特定要求的行为。

这种行为可能会对投资者、分析师和其他相关方产生影响,因此了解盈余管理行为对于投资者和监管机构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盈余管理的定义及类型盈余管理可以被定义为企业有意修改财务报表信息,以增加或减少公司的真实盈余的行为。

盈余管理行为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收入管理收入管理是指企业采取各种手段来改变其收入的时机和金额,以达到特定的目标。

这包括加速或延迟收入的确认、修改销售合同条款、提前销售资产等手段。

费用管理费用管理是指企业有意地通过改变费用的确认时机和金额来影响盈余。

这可能包括推迟费用的确认、改变计提标准、延迟资产减值等手段。

财务工程财务工程是指企业通过各种金融工具和交易结构来改变盈余水平和财务指标。

这包括特殊目的实体、衍生品交易、借款和融资安排等。

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原因中国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市场压力上市公司面临来自股东、投资者和分析师的市场压力,希望达到市场对盈余的预期。

企业可能会通过盈余管理来控制盈余的波动,避免因盈余的不稳定性而受到市场的负面评价。

绩效激励盈余管理也可能与公司管理层的绩效激励机制有关。

管理层的奖励通常与公司的盈余表现有关,因此他们可能会通过盈余管理来提高自己的绩效激励。

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利益除了股东和管理层,还有其他利益相关方可能会影响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决策。

例如,政府可能对企业的盈余水平有一定的要求,以满足某些经济政策的目标。

盈余管理的风险和影响盈余管理行为可能带来一些风险和影响,对公司和投资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信息不对称盈余管理可能导致公司财务报告与实际情况不一致,从而产生信息不对称。

这使得投资者难以准确评估公司的真实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增加了投资决策的不确定性。

投资者保护问题盈余管理可能损害投资者的利益,特别是那些依赖财务报告做出投资决策的投资者。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探析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探析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探析引言盈余管理是指企业通过调整报表科目的选择、计算方法和会计政策等手段,以达到影响财务报表信息传递和决策者判断的目的。

作为上市公司的重要财务指标之一,盈余管理对投资者、管理者、监管机构等都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进行探析,并就其影响、原因和对策进行讨论。

盈余管理的现状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盈余管理普遍存在。

一方面,一些公司会通过改变会计政策、计算方法等手段来操纵财务数据,使得公司实际盈利情况与报表盈利情况产生偏差。

另一方面,还有些公司会通过虚构交易、关联方交易等方式进行盈余管理,以达到合理化利益配置的目的。

在盈余管理中,存在以下几个常见现象:1. 实际盈利与报表盈利的偏差有些公司会通过调整会计政策、计算方法等手段,使得报表盈利与实际盈利产生偏差。

这种偏差可能会对投资者的决策产生误导,同时也影响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程度。

2. 信披不准确由于盈余管理的存在,某些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可能会存在不准确或不完整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很难准确评估公司的财务状况和未来发展潜力,从而影响投资决策。

3. 监管不力盈余管理的存在也与监管不力有关。

一些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审核可能存在疏漏,或者对盈余管理行为的惩罚力度不够,导致一些公司滥用盈余管理手段。

盈余管理的影响盈余管理对各方面都产生重要影响,具体包括:1. 投资者由于盈余管理的存在,投资者很难准确评估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风险,从而影响投资决策。

如果投资者无法获取真实的财务数据,可能会误判公司的价值和潜力,带来投资风险。

2. 公司盈余管理对公司也产生影响。

一方面,虚构盈余可能会导致公司信誉受损,进而影响公司的融资能力和业务发展。

另一方面,盈余管理还可能导致公司在决策制定和资源配置方面出现问题,使公司的长期发展受到阻碍。

3. 监管机构盈余管理的存在也对监管机构产生挑战。

盈余管理可能使监管机构无法准确评估公司的财务状况和运营情况,从而影响其监管决策和措施的制定。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探究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探究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探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对财务信息进行操作,以达到不同目的的一系列行为。

盈余管理的目的包括调整公司的财务状况、影响投资者的决策和改善公司的股价表现等。

盈余管理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收益操纵、成本操纵和资产操纵等。

收益操纵主要包括计提或转移收入、调整费用时间和调整坏账准备等手段,以调整公司的盈余水平。

成本操纵是指调整相关成本的计量方法或期间,以影响公司的盈余水平。

资产操纵则是通过改变资产的估值或分类等方式,对公司的盈余进行调节。

盈余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是合法的,毕竟上市公司有权利选择合适的会计政策和估值方法。

过度的盈余管理可能会对公司正常经营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引发严重的财务舞弊。

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进行了一系列的规制。

在我国,证券监管部门要求上市公司必须按照相关会计准则进行财务报告,并明确禁止任何形式的财务造假和盈余管理行为。

监管部门加强了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通过注重内外部审核、加强信息披露和依法惩处违规行为等手段,维护了市场的公平与公正。

实际上,盈余管理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

一方面,由于我国企业往往受限于部分官员的政绩考核和企业利润指标的约束,上市公司常常会采取盈余管理手段来满足上级政府的要求。

投资者对于盈余的关注度较高,公司愿意通过盈余管理提高股价,以满足投资者的预期。

盈余管理行为对于投资者来说往往是隐形的,需要运用财务分析和审计等手段,才能发现其中的蛛丝马迹。

投资者在选择投资标的时应更加注重公司的财务报告质量和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以避免因为盈余管理而造成的投资风险。

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问题。

合理的盈余管理有助于公司的经营和发展,但过度的盈余管理会损害公司和投资者的利益。

需要监管部门和投资者的共同努力,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和机制建设,确保市场的公平与公正。

投资者也应提高自身风险意识,谨慎选择投资标的,以保护自己的利益。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学院会计专业学年论文论文题目透析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班级会计学05班学生姓名王文婷学号6206140521指导教师卢洁琼学年论文任务书一、课程目的通过学年论文,积累会计专业的理论与实践知识、锻炼学生能力。

1.通过互联网、图书馆资料检索、参考书等途径,训练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2.会计专业学科的基础研究方法;3.锻炼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题条件1.通过三年会计专业及基础课学习,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理论与会计理论知识,2.在论题的相关领域,积累了一定知识与经验,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3.已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能查阅外文资料及撰写外文短文。

4.已具备应用计算机写作论文、查阅资料的能力。

5.确定选题,已有相关资料。

三、课题任务1.课题名2.目录3.中文摘要及关键字4.正文(六千字以上)5.参考文献(十篇以上)四、课题进度1.5月25日—5月31日,熟悉论文相关文件;2.6月01日—6月07日,选题,拟定提纲;3.6月08日—6月30日,完成论文一稿、二稿及定稿;4.7月02日,论文成绩评定。

五、内容要求1.文本结构完整;2.论文论述有理有据;3.论证严谨,具有逻辑性,具有说服力;4.文字通顺,格式规范,标点符号、计量单位使用正确;5.答辩鲜明突出。

六、教研室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字)_________ 年月日七、学院审核意见学院院长(签字) _________ 年月日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学院学年论文评分表指导老师签名: 日期:目录摘要 (II)ABSTRACT (III)透析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 (1)一、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概述 (1)(一)盈余管理的含义 (1)(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特征 (1)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发展现状 (2)(一)为取得融资粉饰财务报表 (2)(二)收入确认不当或虚假确认收入 (3)(三)虚假确认费用 (3)(四)扰乱资本市场的正常秩序,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 (4)(五)利用关联方交易来虚增利润 (4)(六)利用地方政府的支持来对会计收益进行操纵 (4)三、盈余管理的防范措施 (5)(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5)(二)加强证券监管部门的监督 (6)(三)完善会计相关法规,规范会计信息披露 (6)(四)加强会计事务所的监督,强化审计责任 (7)(五)提高外部财务信息使用者的判断能力 (7)参考文献 (8)摘要近年来,盈余管理现象在我国证券市场滋长蔓延。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相关研究作为现代财务会计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有着本质性飞跃。

上市公司在盈余管理中,利用会计政策留有的空间进行盈余管理,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盈余信息的可靠性,使其无法客观、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同时,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社会制度的监管力度不足和审计人员的职业态度不端正等因素都加剧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的恶化。

针对盈余管理的发展现状,我们必须从可会计规范、监管力度、加强审计监控、提高信息使用者的素质等多个方面加强治理和防范。

关键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产生动机发展现状治理举措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phenomenon of earnings management in China's securities market is to grow and spread.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of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related to modern financial accounting research as an important research field, has essential leap. Listed companies in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in the accounting policy, using the reserved space for earnings management, greatly reducing the reliability of earnings information, making it impossible to objectively, fairly reflect the financial condition and results of operations. At the same time, the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listed companies, the defect of social system the lack of supervision and audit staff occupation attitude and other factors are exacerbated by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of the listed company. The earnings management's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we must from the accounting regulation, supervision, strengthen audit monitoring, improve the information quality and other aspects to strengthen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Keywords:Listed companies; Earnings Management; Generate motivation; Development of the status;Management measures透析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已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趋势,采取不同的盈余管理策略会产生不一样的盈余管理效果。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完成或超过市场对它的盈利预期或风险效应,从而提高股票价值。

由于目前的会计准则在一定程度上为上市公司提供了自主选择会计政策的权利,盈余管理便在政策的夹缝中顽强的生存了下来。

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对这一现象进行防治,防止过度的盈余管理带来的负面效应。

只有采取适当的盈余管理策略,发挥盈余管理的积极意义,才能起到资源配置的作用。

一、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概述(一)盈余管理的含义盈余管理在近三十年来一直是国内外经济学和会计学界广泛研究的热点课题。

对盈余管理的概念会计学界存在着诸多不同意见。

综合各种观点可以看出,盈余管理主要具备这样一些涵义:第一,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它包括经理人员和董事会。

尽管经理人员和董事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并不完全一致,但他们对企业会计政策和对外报告盈余都有重大影响,企业盈余信息的披露由他们各自作用的合力所决定。

第二,盈余管理的客体是企业对外报告的盈余信息。

第三,盈余管理的方法是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综合运用会计和非会计手段来实现对会计收益的控制和调整,它主要包括会计政策的选用、应计项目的管理、交易时间的改变、交易的创造等。

第四,盈余管理的目的是盈余管理主体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其中又包括管理人员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和董事会成员所代表的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综上所述,盈余管理是指企业运用一定的会计方法和手段,为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和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而做出的会计选择行为,其实质是有目的地干预或影响财务报告,进而影响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和决策。

盈余管理是一种利润操纵行为。

(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特征通过上述对盈余管理概念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盈余管理的基本特性,包括以下4个方面:1.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产生和发展与市场效率、公司治理结构、会计准则制度设置以及企业的外部监督等密切相关。

2.盈余管理并不会增加或减少企业实际的盈利,但会改变企业实际盈利在不同的会计期间的反映和分布。

盈余管理影响的是会计数据及会计中的报告盈利,而不是企业的实际盈利。

3.利用多种形式的利润储存器。

有些企业用不切实际的假设去估计诸如退货、贷款损失、保修费用等或有事项的准备,使得企业在业绩良好时过多的计提准备,在业绩不佳时少计提准备,以此来调节盈利情况。

4.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管理者私人利益最大化。

在实施盈余管理过程中又表现为一些具体目的如筹资目的、避税目的、规避债务契约约束、降低政治成本等。

与其最终目的不同的是,盈余管理的具体目的一般是以促进企业发展为中介,以达到公司规模扩张之后管理者报酬的增加、在职消费层次的提高以及政治前途的发展等终极目的的实现。

三、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发展现状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证券业已逐渐形成了股票“盈余质量”的观念。

至20世纪70年代,由于决策有用观作为会计目标得到会计界的普遍认同,盈余质量研究成为会计学术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时间较短,因此对于盈余质量的研究比较分散,主要是影响盈余质量的各种计量因素、各种计算盈余质量的方法以及针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各种方法而应该采取的各种减少盈余舞弊措施的研究。

随着新会计准则规定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绩差公司将可以通过债务重组完成变身。

上市公司将“盈余管理”演变为“利润操纵”,极大的危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以及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而且大部分国有上市公司背后都有一个国有控股公司,为各种手段的盈余管理提供了可能。

盈余管理一方面能降低契约成本,保护企业及经营者自身利益等。

另一方面它降低了财务报表信息的可靠性,一定程度上损害投资者、债权人等的利益,应严格加以限制。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存在如下现象:(一)为取得融资粉饰财务报表企业财务报表是企业经理人员向外部信息使用者传递公司信息的重要工具之一。

财务报表是会计信息的主要载体,加之资本市场本身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在这两点的驱动下,企业的盈余管理空间就很大。

在盈余管理行为下,会计所提供的信息,无法保证其可靠性,所以不仅对投资者没有帮助,甚至还会误导投资者,使其做出错误决策。

研究者近些年来研究发现,部分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现象严重。

一家上市公司造假基本不用5分钟,有的甚至只要1分钟,根本就不用进行战略分析、行业分析、企业分析或者风险评估。

估计在5分钟之内能够发现财务舞弊征兆的上市公司有100家左右,占上市公司总数的7%左右。

盈余管理的操作是的财务报表成了虚设,真实性大大下降。

(二)收入确认不当或虚假确认收入企业为达到平滑收益或伪造收益的目的,采取提前确认收入、推后确认收入以及变造交易收入等手段。

由于企业对会计政策具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上,企业为了粉饰盈利状况,人为地通过改变收入确认和计算原则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