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以及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高中历史教师正在悄然地改变课堂教育教学理念,这种理念不但要求历史教师要积极转变角色,向“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转变,而且要坚持终身学习,抛弃过旧陈腐的一些教育理念,不断拓宽自身的知识,提升综合素质,特别要求教师的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等教学行为必须适应学生的相关学习行为,要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并根据不断变化的新趋势和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以期达到师生“教学相长”、“教学双赢”的教育教学目的。
新课改理念的提出及不断实践,要求我们身出一线的高中历史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必须要完成四大转变:第一,完成由单纯进行基础知识传授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的转变;第二,完成由僵化的、呆板的、封闭式的思维模式向开放的、社会化的、现代化的思维模式的转变;第三,完成由研究普通的、一般的、共性的历史教育教学教法向研究特殊的、常态的、个性化的历史独立自主的学法转变;第四,完成以考察简单基础知识记忆为主向考察运用基础知识进行能力拓展为主的评价体系得转变。
在这四种转变得落实实施过程中,肯定受着陈旧的教育思想的影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一些问题。
为应对这样的挑战,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综合素质和怎样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进行培养提高呢?笔者简要谈谈以下几点看法和建议:一、教师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师德教师教育的实施者,教师有怎样的教育思想,就会有怎样的教育行为。
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这样概括教育思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这样就要求教师必须首先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准确的深刻的理解和把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遵循正确的价值导向,才能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生活的需要。
这种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树立“教书育人”、“身正为范”的崇高的师德不仅历史教师要有爱国主义的情怀,有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奉献一切的信念,而且也包括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一种理解与把握。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中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中面临的困难及对策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历史教学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新课改要求高中历史教学不仅要传授历史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也面临着种种困难,如何有效地克服这些困难,发挥新课改的优势,成为了当前历史教师们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困难1. 教学资源不足在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更加注重多元文化的渗透,对丰富的历史教学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目前,一些地区的教学资源并不足够,这就严重制约了历史教学的深入开展。
2.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一味注重知识的灌输,使得学生感到历史学枯燥乏味。
在新课改下,要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但是目前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依然不高。
3. 评价体系不完善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评价体系主要以考试为主,而新课改要求注重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在评价体系上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和改革,这也是一个较大的困难。
4. 压力较大新课改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这对教师来说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和压力。
二、对策1. 积极引进教学资源针对教学资源不足的状况,学校可以积极引进各种历史教学资源,如历史文物、历史影视资料等,这样可以有效地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
2. 创新教学方法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如利用多媒体技术、导入故事情节等,以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3. 完善评价体系为了更好地贯彻新课改要求,学校可以逐步完善历史教学的评价体系,引入多种评价方式,如考试、课堂表现、作业等,使得评价更加全面客观。
4. 强化教师培训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学校可以加大对历史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增强他们面对新课程改革的信心。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面临种种困难,但只要教师和学校能够积极应对,采取相应的对策,相信一定能够克服这些困难,使得历史教学更好地融入到新课改的大框架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策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高中历史教学也在认识上得到了新的提升。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其达成需要教师制定相应的策略。
本文将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历史教学中的挑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策略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具备的历史学科相关的知识、能力和态度。
其中包括历史知识的积累和运用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情感态度和历史文化素养等。
历史知识的积累和运用能力。
这一点包括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文化等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学生需要能够对不同历史事件进行归纳整理,形成自己的历史知识体系,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历史思维能力。
这一点包括学生对历史现象的分析能力、历史问题的判断能力和历史观点的形成能力。
学生需要能够通过历史材料的分析,进行历史事件的复杂判断,形成批判性的历史观点。
历史情感态度。
这一点包括学生对历史的热爱和对历史的审美情感。
学生需要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形成对历史的热爱和对历史文化的审美情感,形成正确的历史情感态度。
历史文化素养。
这一点包括学生对历史文化传承的能力和历史文化创新的能力。
学生需要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对历史文化有所传承和创新,形成自己的历史文化素养。
二、历史教学中的挑战在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
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重视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情感态度的培养。
历史教材内容单一,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历史教材以内容为主,而忽视了历史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学生缺乏对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创新能力。
由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缺失,学生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为了解决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达成的问题,教师需要制定相应的策略。
要调整教学方法,提高知识的获取和运用能力。
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的获取和运用能力。
“三新”改革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考核、关注的重点不对学生在学习历史过高中历史社会考让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了解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针对不同类型让所有学生都能有所进一些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教师可以结合如运用多媒体、视频等教学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学烦闷。
愉悦的学习氛围可以帮助不断提升自身的综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面临的新一方面,学生可以依这样有利于充分尊重让学生的学习更加轻松、高效。
但有可能导致但此时部分学生的身心发在选科时往往出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传道课改论坛对学生的指导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思想上的指导历史科目属人文学科。
正确的历史科目学习,能够给学生提供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
基于此,历史教师要拥有正确的思维观念,才能真正引领学生步入正确的发展道路。
历史教学内容包含着古今中外所有的历史事件,这些历史事件中蕴含着大量的情感,历史教师要积极挖掘、发现、传递这些情感背后的真实故事以及含义,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指导和教育。
2.学业上的指导在传统的历史课程学习中,大多历史教师往往习惯让学生通过历史事件记忆高考所需掌握的历史知识。
基于此,部分历史教师便采取强制背诵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学习——这样无疑让课堂变得十分无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能作为知识被动的接受者,很难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知识的创新。
而“三新”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教师要在学生学习面临困难时给予必要的帮助,引导学生学会自主解决问题,而非将问题解决好然后供学生参考。
在这样的要求下,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要进行相应的转变——教师不能仅仅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自身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
只有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方法,学生才能真正地理解历史背后所蕴含的深层含义,才能真正挖掘自身的学习潜力。
只有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历史知识,学生才会明确自身面临的不仅仅是高考,还有更好的人生成长与发展。
3.生涯规划指导“三新”改革实施后,学生的选科成了一项相对以往更加重要且影响深远的任务。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我国高中历史教学也在不断改变和发展。
新课改作为高中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对历史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挑战。
然而,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的繁杂、教学方法的单一、学生学习兴趣的缺乏等。
本文将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改进高中历史教学质量。
问题一:教学内容繁杂在新课改下,历史学科的教学内容被大幅度扩充,不仅要学习传统的历史知识,还要学习历史研究方法、历史思维和历史素养等。
这样的教学内容繁杂,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对策一:优化教学大纲可以通过优化教学大纲,将重点教学内容明确化,将一些次要内容进行适当减少。
同时,可以将一些历史研究方法等辅助性知识放在课后学习或选修课中进行教学,以减轻学生课堂负担。
对策二: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消化和吸收所学内容。
可以采用错峰教学的方式,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安排,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历史知识。
问题二:教学方法单一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方法,缺乏新颖的教学手段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对策一:借助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展示历史的真实场景和事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对策二:引入讨论和合作学习在教学中引入讨论和合作学习,让学生参与到历史问题的探讨和解决过程中。
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合作精神。
问题三:学生学习兴趣缺乏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们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普遍较低,对历史知识缺乏兴趣和热情,容易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对策一:开设趣味化的历史课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开设一些趣味化的历史课程,如历史故事讲解、历史文化体验等,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
探究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近几年,高中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使用了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新教材,就会同老教材发生颠覆性的变化。
因此对每一名历史教师来讲,又都站在了崭新的教学起点上,新的机遇、新的挑战也接踵而来。
如何把握历史教材?如何转变教学理念?如何在新课改的浪潮中脱颖而出?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正确定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
教师角色扮演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重新、正确地定位教师角色。
1.做学生学习方式的引导者在传统教育观中,只要老师将书中的知识尽可能多地灌输给学生,帮助学生解决课本知识中的疑难问题就算尽到教师的职责了。
但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是主体,就显示出传统教育观的不足了。
历史教师不但要精通本专业知识,能够把握和创造“机遇”,要善于掌握全局,并能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还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透过现象看本质,并能从中进行总结再及时调整教学步伐等,真正形成课堂教学的互动,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还要达到“学生会学”的目标。
2.做与学生共同学习的引导者在传统的教育观中,学生往往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教师则处于课堂教学的绝对中心和支配地位。
长此以往,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学生的个性被泯灭,创造性被扼杀,从长远看学生还谈何发展。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中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学过程应追求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观。
因此,为了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历史教师必须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的现象。
教师要把课堂当做是师生交往和互动的平台,鼓励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看法、观点,而不是不随便斥责或施加压力。
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学生从学什么到知道怎样学,课堂的教学变得鲜活起来。
积极倡导和推动在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此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学生潜能的充分发展创造一个自由的环境。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困惑与对策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困惑与对策摘要:新课改工作使传统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在中学历史教学的进程中。
为了提高中学历史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对历史的热爱和对历史的热爱。
在学生的历史学习中,老师要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历史学习的乐趣,运用更为生动、形象的方法来讲解他们的历史知识,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基于此,本文将对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困惑与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课标背景;高中历史;困惑与对策1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困惑1.1 师生关系不够融洽根据以往的历史课教学实践,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制约,历史教师在课堂上处于绝对的支配地位,而学生却没有发言权、没有选择的权力,而老师则是以领袖的姿态来控制课堂的执行,而学生只能被动的听课。
在“满堂灌”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很难体现出来,他们的主动性和内在潜力也没有发挥的空间,从而使他们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大打折扣。
这样下去,很明显会影响到学生的历史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任务性的机械式的,而为了应付考试,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了解也会减少,所以他们的关系会更加的紧张和疏离。
1.2 教师采用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在历史教学中,据了解,许多历史老师仍然倾向于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进行教学。
他们把历史看作是一种记忆力的东西,只要能让人记住就行了。
因此,在教学内容和实际的结合上,缺少对知识的扩展和扩展。
按照课本上的内容,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老师都愿意做的原因。
但是,这样的教学模式明显地与新的课程观念相背离。
如果只是单纯的死记硬背和死记硬背,必然会对学生的能力和创造力产生不利的影响。
2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对策2.1 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完成课堂主体由老师主导向学生主导的转变在过去的中学历史课中,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由教师来主导,教师只负责自己的教学,而教学方法则是死板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
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要在课堂上适时地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观念,并与他们进行有效的交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历史教学也是面临着一定程度的挑战。
针对这种情况,首先,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教学理念,从传统的重知识、系统到重方法、专题。
其次,要创新教学方法、搭建问题式教学模式、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和采用多元综合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评价体系一、教学理念1.从重知识到重方法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侧重于对学生历史知识的传授,而在新课改理念下,历史教学更加注重对学习方法的传授。
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明确目标、找准方向、自主归纳基本线索和知识结构,掌握基本史实和观点,加强运用能力训练以及学会探究新知识。
2.从重系统到重专题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重视对历史的各个阶段进行全方位的解读,其优点是注重历史知识的连续性、全面性和系统性,但过分强调政治史,对经济、科技、文化方面的知识讲解不够,知识点太多、太繁琐。
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则有效地弥补了这一缺憾,将历史细分成政治文明、经济发展、思想文化几个专题模块,学生能够针对不同专题,开展有效学习。
二、教学策略1.问题式的教学模式合理的提问能够积极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历史教学中,应该搭建有效的问题式教学模式,通过提出合理的历史问题,鼓励学生对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进行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2.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还要注意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传统的历史教学多是以老师的口头讲授为主,新课标下的历史教学,更加注重“学生中心”的教学思想,强调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性。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优化课堂教学,如:通过排演历史剧等方式使学生感受历史情境,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3.多元综合的教学评价新课标下的历史课堂教学评价不再是单一的教师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
首先,在评价主体上,可以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可以是学生相互间的评价,甚至可以是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高中历史教学实现新课改的方法分享9篇
高中历史教学实现新课改的方法分享9篇第1篇示例:随着时代的变迁,历史教学也要适应新的要求,实现新课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老师们有新的教学理念和创新的教学方法。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历史教学实现新课改的方法,希望对广大历史教师有所启发。
高中历史教学需要突出批判性思维。
过去的历史教学更多的是强调学生的记忆和背诵,而新课改要求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
历史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讲解历史事件和历史文化的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和见解,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
历史教学需要注重跨学科的整合。
历史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
历史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历史事件本身,还应该将历史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同时也能了解到其他学科的知识。
在讲解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时,可以结合物理、化学等学科,让学生了解科技发明的背后原理及对社会的影响。
历史教学需要重视实证研究和实地考察。
新课改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实证研究和实地考察来掌握历史知识,因此历史教师应该安排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文化,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古迹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历史的魅力,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知识。
历史教学需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过去的历史教学更多的是教师为主导,而新课改要求学生在历史教学中担当主体地位。
历史教师应该注重挖掘学生的兴趣点和特长,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高中历史教学要实现新课改,需要教师们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有所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重视跨学科的整合,注重实证研究和实地考察,以及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希望广大历史教师能够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的历史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2篇示例:高中历史教学实现新课改的方法分享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历史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需求。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素质教育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0-0226-01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首先,精辟开讲,先声夺人。
”文如看山不喜平”一种新奇巧妙、引人人胜的课堂导入能使学生一上课就处于一种积极的学习准备心理之中,很快就能集中全部的情感、意志于学习新课上,因此,教师应精心组织导入,或巧设疑问,或以情动人,或结合时事……通过不同的方式巧妙、自然地引导学生进入渴望获取知识的境界,使学生在积极的学习状态中不知不觉地接受知识,提高能力。
其次,求新求异,不断创新。
历史是一幅有血有肉,丰富感人的画卷,但大部分的学生不爱学习历史,究其原因,我觉得主要还是由于历史课堂教学不尽人意,缺乏趣味性。
为此,我大胆探索,力求在”新”、”异”上创出特色来。
最后,营造情景,以情求趣。
恰当合适的语言会很快将学生引入思辨的天地,趣味横生的语言会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幽默风趣的语言会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思考。
教师应该用语言魅力征服学生、感染学生、吸引学生,让学生喜学、乐学,陶醉在历史学习中,感受历史带给我们的无穷魅力。
2.重点培养学生的历史情结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把历史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而必修课只有高一年级开设,这实际上使大多数高中生接受历史知识学习的时间就只有宝贵的一年,所以高一年级的历史课学习就显得颇为重要了。
重视高一历史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情结”,也是势所必然,历史教师虽难上加难,但却责无旁贷。
有人进行过问卷调查,调查统计表明:表示很喜欢上历史课的学生占41.9%,表示不置可否的学生占55.3%,而明确表示不喜欢上历史课的学生仅占2.8%。
学生没说不喜欢历史,可教师却在抱怨学生对历史学习不感兴趣。
原因何在?无外乎两个因素:(1)因主课学业繁重紧张,把学习历史当作类似看小说看电视等缓释紧张情绪的功能。
(2)某些历史知识通过教师引人入胜的讲述,激发了学生的新鲜感,使他们产生了一时的冲动。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角色的转变一、引言随着时代不断变迁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系统也在不断进行改革。
新课改作为一次教育变革的重要举措,对高中历史教师的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历史教育要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创新能力和批判思维,因此,历史教师的角色也需要相应地发生转变。
二、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师的角色定位1.学科知识传授与培养历史素养的结合在新课程中,历史教师需要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
历史教师要协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
通过探究历史事件和人物,让学生了解历史事实、理解历史发展规律,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2.引导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新课程要求历史教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和分析历史问题。
历史教师需要通过开设课堂讨论、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对历史事件进行透彻的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同时,历史教师也需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的历史研究,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新课程要求历史教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服务,提高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意识。
通过历史教学,历史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法治思维,使他们能够肩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三、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师的角色转变1.角色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与合作者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通常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和单向的教育者,而在新课程中,历史教师需要发挥更多的指导和协助作用。
历史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通过合作和互动来共同解决问题。
历史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通过小组讨论、案例研究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2.角色转变为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和整合者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并将其整合到课堂教学中。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探究
占有 的成绩 比例已不容忽视 。 文科 的学生在高考 中, 历史 的分数 要 占到 1 0 0分左右 , 历史学科成绩 的高低 , 直接影响到 了文科综 合 的成绩 , 也就是直接影响到你高考成绩的优劣。高考改革后 ,
我们发现 , 历史 的考试不再是那么 的死板 , 如还仅仅是靠考试之 前我们死记硬背 , 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我们对历史测验的要求了。
N 黧
刘俊 玲
@ 鼹 鸥 @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探究
( 河南遂 平第 一 高级 中学 , 河南
摘
驻 马店
4 6 3 1 0 0 )
要 在 素质教育大力发展 的今天 , 历 史教学作为一门连接过去和现在的纽带学科 , 在锻炼 学生的文化知识过程 中扮 演的 角色
变得越 来越重要。因此, 如何 帮助历 史教学快速的在新课程改革 下转变, 是 目前历 史教 学研 究的重要 工作 。下面 , 本文将简要的介绍 下, 目前我们历 史教 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以及一些解决的措施 。 关键词 历 史; 教 学; 改革 目前 , 伴 随着改革开放 日益深入 , 外国形形 色色 的思想观念 和文化思潮 , 开始大量的涌人 中国, 对 我们传统 的文化产生着致 三、 高 中历史教学改革措施分析 1 . 明确我们的教学 目的 学习历 史的 目的就是通过对历史的学习能够 显著地提 高学
四、 小 结
1 . 不明确历史 的教学 目的 历史教学就是提高学生 的人文素质。让学生在学 习古今 中
外 的历史后 , 能够开 阔他们的视野 , 在古人智慧 的熏 陶下 陶冶 自
己情操 , 让 自己的人格更加完善 , 通过历史 的学 习, 能够让我们
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正确 的历史观。但是 长期 的填鸭式知识教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论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摘要】历史课程改革以来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能力素质得到全面锻炼和培养。
为此,本人在自身多年的课改教学实践中通过摸索探究,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高中历史;新课改;教学传统历史教学中,教师只是传授者,把课本上的知识原封不动地灌输给学生即可,不去考虑学生是否可以接收,是不是还有其它一些想法等;新课改以来,教师逐渐关注到历史课程中“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与落实,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下面针对历史教学谈几点看法。
一、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在实践教学中,宽松的学习氛围容易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这也是新课程要求的重要任务之一。
结合历史可知,如果当时的古希腊不是民主政治,而是专政,可能会很难成就古希腊文化的灿烂辉煌;而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现象,其形成原因大致也是这样。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避免出现“专制”和“垄断”的行为,应注意时刻为学生营造宽松、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共同探讨的民主学习方式,思考、解决课堂上遇到的疑难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
比如,历史必修(i)中的“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这两个单元分别学完后,我设计了“你更认可中国古代的集权制与古希腊的民主制中的哪一个? ”这样一道思考题让同学们互相交流探讨,当然大部分学生会肯定古希腊的民主制度,但也有一小部分同学提出相反的意见,认为中国的集权制也有可取之处,并从其根源、作用及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阐释。
先不谈这种观点是否合适,难能可贵的是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这都要归功于课堂上平等宽松的学习氛围。
二、让学生主动参与在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下,学生已经由单纯的接受知识转变到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教师应多提供这样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感悟获得知识,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角色的转变一、前言新课改背景下,我国高中历史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传统的历史教学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记忆,重视单一的知识点的传授,忽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而新课改则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这也对高中历史教师的角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他们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自己的角色定位,以适应新课改背景下的历史教学。
二、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师角色的转变1. 从传授知识到引导学习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下,历史教师扮演着知识的传授者和讲解者的角色,学生被动地接受其灌输的知识。
而在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师应该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教师应该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历史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2. 从重视知识点到关注问题新课改强调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够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历史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角色是引导学生关注问题、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索问题。
历史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者。
3. 从重视过程到注重结果新课改要求学生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因此,历史教师不再只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成果。
历史教师需要实施项目制教学,让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交流思想、分享成果,通过项目的评价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4. 从讲解者到协同学习者新课改强调合作学习和交互式教学。
历史教师也不再是单一的讲解者,更要跟学生共同探究历史问题。
历史教师需要与学生进行密切合作,促进信息的交流和分享,提供学习资源和指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历史学习中来。
5. 从教育者到辅导员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师的角色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而是更应该承担起学生学习生活的引导责任。
历史教师需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指导学生进行学习规划和目标设定,提供学习方法的指导,发掘学生的潜力和特长,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的关怀和帮助。
传承国学经典 融入历史教学——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国学教育
学科教育098教育管理与艺术 2014年第1期国学经典经历了几千年历史长河的洗礼、沉淀,其中不仅蕴含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性美,更成就了一个伟大民族的血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是华夏子孙安身立命之本。
国学经典的内核是其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思想美德,这也正是当下国学经典教育的价值所在。
为了传承国学经典,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在高中的历史课堂教学中,也融入了相关的国学教育。
一、国学教育融入历史课堂的目的开展“国学教育”,目的在于兴起“继承民族文化精品,发扬民族优良传统”的良好风尚,把“国学教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深入持久地开展。
在历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更好地吸收国学知识。
也为学生的人生理想和目标树立正确的导向,让学生在历史的长河中,寻找正确的榜样和典范,达到“以史为鉴”的目的。
二、国学与历史课堂教学的结合点千百年来,中华文明以其博大精深、底蕴十足而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国学”不仅集中华人文知识之大成,更是中华文明的承载体和推动力量。
“国学”的主体内容蕴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处事准则。
“仁、义、礼、智、信”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等等,这些都是“国学”精粹,是全人类弥足珍贵的精神遗产。
所以我们要求学生读熟选诵启蒙经典《老子》《弟子规》《礼记》《左传》四书五经等经典国学篇目。
首先给学生较为充足的自主读与思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读出兴趣,为感悟内容和吸收理解打下基础。
这样才能了解历史,更好地学通历史知识和国学文化。
一个人也好,一个民族也好,只有具备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才能够有所作为、有所贡献。
系统而有效地让“国学教育融入历史课堂”,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和优秀的中华文明,接受人文精神熏陶,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激发同学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帮助同学们树立爱国报国的思传承国学经典 融入历史教学——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国学教育北京市通州区潞州中学 郝 强想,让学生的身心在有趣、有益的学习中得到健全的发展。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
在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为顺应时代潮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也进行了改革。
其课程标准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提出和规定了高中历史教育基本目标。
其突出特点在于把知识与能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过程与方法作为目标明确提出,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时把思想感情教育目标拓展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把历史教育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统一起来。
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代表着中国二十一世纪教育发展的方向,战斗在第一线的历史老师也都在努力推进新课程改革。
但是,是否我们的历史课堂都符合历史课改的新理念呢?结合新课改以来,自己在历史课堂的所见所闻和教学实践,谈一下新课程改革下历史教学的一点思考。
我觉得在新课改形势下高中历史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实施教育教学创新素质教学的先导是教育观念的创新,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教法,教法决定成效。
传统教育观念已经在许多教师、尤其是中老年教师中成了“法宝”,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造成学生墨守成规,因循守旧,思维求同,不仅教学效果肯定不好,而且还扼杀了学生创造的内在动机。
让趣味无穷的历史变成一个枯燥无味的数字,最终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也基本放弃了历史学科的学习。
这跟我们的素质教育和时代发展是不适应的。
因此我们作为新世纪的教学工作者尤其是中老年历史老师就必须痛下决心打破它,改变它,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学生主体观。
从“主演”变为“导演”。
方法上可采用电化教学,运用多媒体,展现出一幅幅生动画面,以引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变“灌输”为引导,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起到“服务”“参与”“引导”“点拨提升”“补充”的作用。
也要求教师放下老师的架子,师生平等,创设和谐民主的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提倡学生标新立异,鼓励质疑,激励思维。
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为了学生的发展,学校和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几点体会论文
关于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几点体会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深入认识到高中历史实施新课程改革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学生通过基础知识技能的学习,形成自主构建知识结构网络和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有利于通过教学活动实践,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学习、理解和贯彻新课标的精神,了解新课程改革的特点,挖掘和利用新课程的有利因素,大胆开展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实践的研究,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谈谈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历史教学一、课堂上引导学生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做到“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参与式、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内驱动力及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热情;要引导学生善于把知识转化为智力和能力。
如在达成某一教学目标时,教师可围绕教材的核心内容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思考、讨论相关问题,弄清“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构建知识网络等。
涉及到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价时,教师要明确要求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注意宏观、微观相结合以及把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是否适应社会发展潮流作为衡量的标准。
对社会热点或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通过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思辩能力。
此外,教师还要保证为学生搭建展示探究成果平台,使学生通过展示成果享受成功的喜悦和体会自身成长发展带来的转变,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爱国情感。
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思维开阔、见解独特、感官敏锐,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不断给学生的感官以新的刺激,使其大脑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
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搞清楚哪些知识适合视觉冲击,哪些知识适合听觉感受,哪些知识适合动手实践。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摘 要 随着新课改 的实行 ,高中数 学新教材 已 生并试用了几年 J它的编排体 系、富有弹 诞 性的结构 、从 实际问题 引入等特点 非常符合 高 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 , 也适合一线教 师的教 学改革 、全 面推进素质*- t g。本文从 问 题教 学的前提 、问题教 学的保证 、问题教学的 有 力保 障、问题教 学的 程的 主要 教学 目标为 学生 的个 体发展 , 所以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教学 中 , 全 丰 富 的 知 识 。 盘考虑 , 关注每一个学生 , 力求使每个学生得 ( )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情境 二 到充分的发展 。要想更好地运用新教材必须要 趣 味 性 情 境 就 是 把 一 些 抽 象 的 、枯燥 的 、
的突破。
一
三角形的玻璃 .由于不小心被打破成如图 1 所 示的两块 .如果照原样到店里配一块 .采取什 么样的方法。 1 可不可以将 两块全 部都带过 去配 ? . 2 可 不 可 以 带 其 中 的 一 块 ?若 能 , 带 .
哪 ~块 ?
.
在 高 中 阶段 的 历 史 教 学 中 , 由 于 受高考指挥棒作用 的余 威影响 , 传统 的应试教育模 式仍 普遍存在 。 由 于 大 满 贯 式 的 教 学 , 难 以 展 现 宏 大 的 历 史 场 景 ,难 以捋 顺 复 杂 的 历 史 线 索 , 学 生 听 起 来 兴 趣 不 高 ,难 以形 成 师 生 互 动 的 大 课 堂 。 基 于 现 状 ,我 力图通过大胆 改革 ,逐步摸
对数 学问题 的教 学进行 了探讨 。
创 设 问 题 情 境 要 以 真 实 的 、 日常 的 、 与
是 激 发 学 生 学 习 兴 趣 ,激 活 学 生 学 习思 维 ,提 高 课 堂 教 学 效 率 的 一种 好 方法 。 ( ) 一 创设现实的教学情境
新课改高中历史教学
新课改高中历史教学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针对的是新课改高中历史教学,其核心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对历史知识的深入学习,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掌握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历史思辨能力和历史素养。
教学将围绕我国历史的重要时期和重大事件展开,注重引导学生从多元视角分析历史现象,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此外,还强调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使学生能够以史为鉴,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2、教学对象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历史课程,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历史发展的深层次规律和复杂性的认识尚不足。
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自主学习能力,但同时也容易产生学习疲劳和注意力分散。
因此,针对这一教学对象,教师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我国历史的基本脉络,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人物、制度及其历史影响;(2)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现象,提高历史思辨能力;(3)掌握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史料分析、历史比较等,并能运用这些方法进行历史探究;(4)提高历史知识的整合能力,能将所学的历史知识与现实问题相结合,形成自己的见解。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2)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历史事件、人物进行客观评价,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3)组织课堂讨论、辩论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4)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网络资源、多媒体课件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历史、珍视传统文化的情感;(2)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树立正确的历史观;(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具备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4)通过学习历史,使学生认识到和平、发展、合作的重要性,树立全球观念;(5)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态度,勇于探索,追求真理,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历史论文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郑绍富
(贵州省册亨县民族中学552200)
一、教师更新观念是实现新课程改革的基础在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中,由于受高考指挥棒作用的余威影响,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仍普遍存在。
由于大满贯式的教学,难以展现宏大的历史场景,难以捋顺复杂的历史线索,学生听起来兴趣不高,难以形成师生互动的大课堂。
基于现状,我力图通过大胆改革,逐步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历史教学成绩。
众所周知此次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是以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人的能力,学生能力培养的主渠道就是课堂教学。
于是我主动转变观念尝试着从讲台上”走下来”,将角色从曾经的“主宰者”调整为课堂的”主导者”,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实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和谐。
二、课堂教学过程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关键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营造热烈、沸腾、多姿多彩的而又温馨和谐的、适合学生畅所欲言、提升能力的课堂气氛,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体会思索的快乐和享受收获的喜悦,使他们在课堂上获得充分的发展是达到历史课堂和谐高效的关键所在。
(一)弃陈述式教学用问题来引领我们知道在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使用最频繁的、学生最容易厌烦的教学方法之一就是陈述式教学。
不论教师讲得多么清晰明白,重难点突出,多数学生普遍感觉枯燥无味,究其原因就是这种大满贯式
的教学对于学生的正面刺激大大少于负面影响,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教师的喋喋不休与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的作用极其类似。
我引入了”问题引领,自主探究--四步教学法”来克服师生脱节这一弊端。
具体做法是:学生自学(提出疑难,列出知识线索)-- 整理归类(确定中心问题和非中心问题)--集体授课(教师引领,学生探究,师生补充,整理归纳)--梳理提升(纵、横比较历史事件,提升自身能力)。
在《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中,笔者大量采用了这种教学方法。
学生反映很积极,提出了大量有价值的历史问题。
例如《鸦片战争》一课中面对相关的历史概念: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天朝上国、自然经济、商品经济、闭关政策、提督、总兵等,不少学生认识不请,全然不知的也不在少数。
而这个现象是我在使用传统授课模式进行授课时很少考虑到的,解决了基本概念后,这节课知识脉络的整理就很顺利。
同时笔者在历史教学中注意做到教学过程形式多样,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到极致,引领学生主动学习。
我会在历史课堂上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辨论会、故事会、历史剧表演、历史知识竞赛、制作历史卡片、举办历史讲座,参观历史博物馆、考查历史遗址等等,让学生去参与实践,去感悟历史,去体验历史。
新的教学方法的引入,尤其是这种问题式教学法将我们高中历史课堂上提升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师生相处模式,达到了思维碰撞、和谐高效的教学教学。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而且确保了课堂教学的和谐顺畅、正向收获,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借力现代多媒体设备
历史是一门较为综合的社会人文学科,囊括了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民族、文化等方方面面,因此单靠教材和教师讲解,难以尽现其原貌。
把多
媒体信息技术引入到高中历史教学中来,可以为历史学科的教学提供新的视野和活力,可以使我们的历史教学融知识性、趣味性、新颖性、娱乐性为一体,是一种新兴教学形式。
笔者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经常使用多媒体。
如《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等,用多媒体授课比传统授课效果要好的多,这些课件可以从网上下载,也可自己做。
历史学科资料丰富,课件做起来并不困难。
另外采用多媒体放映历史知识讲座和历史剧。
如CCTV--10 百家讲坛的”清十二帝”,学生就很感兴趣。
电影《大决战》、《甲午风云》、《开国大典》;电视剧《走向共和》、《康熙王朝》、《成吉思汗》等,也可作为教学的辅助资料,我会向学生讲清,历史剧可以”戏说”、”正说”,甚至可以歪曲,但历史知识却一定要尊重客观事实。
三、完善教学评价方式是型课程改革的亮点随着时代的发展,高中学生所处的环境不断变化,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以及认知能力等也都发生了较大改变。
在新课改背景下,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除了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之外,还需进一步完善高中历史教学的评价体系。
笔者在对学生的评价中注意了以下几点:1. 综合化评价新课程提倡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知识能力以外的综合素质。
如学生在道德品质、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以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表现,我都会纳入到对学生历史学习成效的评价体系中。
2. 多样化评价
高中历史教学要重视采用具有开发性、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起来。
如建立学习档案、开展历史习作、进行历史制作、组
织历史调查以及考试等,过程性评价的优越性就展现无遗了。
3. 元化评价主体
从教师单向评价上升为众主体参与的多向评价。
如广泛开展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