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走向整体的世界》知识梳理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四 走向整体的世界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四 走向整体的世界

材料四:1905年美国皮特先生的一天 早晨起来,收音机播放着日俄战争日本大获全胜的新 闻报道。他考虑这是否会引起汽油涨价,是应该买辆美 国的小汽车呢,还是买辆德国的。太太建议他需要将房 子扩展但是木材在涨价,因为政府迫使加拿大提高出口 到美国木材的价格。当他下楼喝橘子汁(巴西生产的) 时,门铃响了,保姆米瑞纳(墨西哥人)来打扫卫生。 早餐是使用法国制造的咖啡壶、加拿大输送的天然气烧 煮来自印度尼西亚、巴西、哥伦比亚的混合咖啡,还有 瑞士生产的饼干和面包,夹着比利时生产的草莓酱。
现 代 意 义 上 的 公 司
• ①含义: • ②原因:生产和资本高度的集中 • ③表现:公司及巨型企业的出现。
• 19世纪中期以来,现代意义上的公司日渐成为工商业组织的支 配形式。1863年纽约股票交易所建立。股票交易市场的形成, 为企业兼并创造了条件。此后,资本家纷纷通过兼并或联合的 方式组成垄断组织,赚取高额利润。
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内 容
第一次工业革命
工匠、技师
第二次工业革命
科学家、工程师
发明者
发明基础
生产实践的总结
自然科学成果
科学和 技术紧 密结合 速度快 范围广 规模大 交叉 进行 经济 结构
1866-- 1765--19世纪中期 不 时 间 英开始--法美结束100年 19世纪末20世纪初
⑴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生产关系: ①确立公司制,垄断组织产生; ②经济结构:工业总值迅速提高,重工业发展 迅速,并占主导,实现以重工、石化为支柱的 工业化。
垄断组织──大企业之间为控制生产与市场以获取
更大利润而结成的经济联合体。这种控制是通过
订立各种协议规定价格、划分市场、分配产量来

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单元总结提升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单元总结提升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C.亚洲在东西方贸易中具有优势
D.西欧丧失世界贸易中心地位
在17世纪和18世纪,美洲生产的白银大约有70%输入到欧洲,其中40% 又通过贸易方式转运到亚洲,表明当时的亚洲处于出超地位,在东西方 贸易中具有优势,故选C; 据所学,美洲主要是西班牙的殖民地,世界白银流动的主导者是西班牙, 排除A; 材料中未涉及荷兰的海上贸易状况,排除B; 新航路开辟后,西欧逐渐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排除D。
商品
重量(万镑)
A.新航路开辟影响巨大
亚洲-好望 胡椒
100-200
√B.传统商路依然重要
C.东西方商品交流频繁
D.世界贸易中心转移
角-欧洲
亚洲-地中 海-欧洲
丁香等 胡椒
丁香等 生丝
共约35—65 300-400 70-100
50
亚洲-好望角-欧洲属于新航路开辟后的商路,亚洲-地中海-欧洲属 于传统商路,据表格信息可知,传统商路的商品贸易总量多于新商路的 贸易总量,故传统商路在东西方贸易中依然重要,B项正确; 传统商路的商品贸易总量多于新商路的贸易总量,故不能体现新航路开 辟影响巨大,排除A项; 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D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二、以全球眼光和国际视野看待新航路开辟后的世界 1.政治上:国际政治格局的奠基与发展 (1)导致欧洲部分国家的实力对比出现变化。贸易路线由陆上转移到海上, 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导致地中海沿岸的国家如意大利 等逐渐衰落,葡萄牙、西班牙一时获利但很快衰落,而大西洋沿岸的荷 兰、法国、英国逐步崛起。 (2)为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的形成奠定基础。新航路开辟后,欧 洲人在世界各地区间频繁往来,欧洲的实力、财富和影响力空前壮大, 打破了世界力量的相对平衡,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

会考历史复习资料:走向整体的世界

会考历史复习资料:走向整体的世界

会考历史复习资料:走向整体的世界世界是一个整体的,每一个进展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下面是〔收集〕整理的会考历史《走向整体的世界》的〔复习〕资料以供大家学习。

会考历史复习资料:走向整体的世界(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政治〕前提:19世纪下半叶,欧美主要GJ确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

经济条件:①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直接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

②第一次工业革命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欧美GJ 实现了初步工业化,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大量积存的资本提供了充分的资金。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标志和发源地开始标志: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发明了世界上第一XX大功率发电机。

发源地:美国和德国(3)爱迪生、贝尔、本茨与莱特兄弟的重大发明①爱迪生(美) 发明钨丝灯泡,改良贝尔的XX,试验电车〔胜利〕,发明留声机,与乔治伊斯曼共同发明了电影放映机。

1882年,建立纽约珠宝街电厂,第一座中心发电厂。

②贝尔(美) 1876年发明XX③本茨(德) 1885年,发明最早的三轮〔汽车〕;1893年,开始生产四轮车,现代汽车工业兴起。

④莱特兄弟(美) 1903年,发明了飞机(4)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如何推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力提高,列强加紧侵略扩张(资本输出、跨国贸易、〔军事〕扩张);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和电信工具的创新,缩短了距离。

世界一体化的影响:主动:促进人群流淌与融合、促进物种沟通,促进经济的进展;劳动分工向广深进展;全球性〔文化〕沟通的扩大消极:各个GJ与地区间进展的不平衡;出现了亚非拉民族民主解放运动;资本主义列强的矛盾和冲突加剧。

会考历史复习资料:罗斯福新政(1)罗斯福新政的时间和目的时间:1933------1939年目的:直接目的:通过GJ干预来摆脱危机。

5.4走向整体的世界

5.4走向整体的世界

(三)世界连接为一体
6、影响:
(1)积极影响:
①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②国际劳动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生产 的社会化程度提高; ③促进了全球性文化交流的扩大。
(三)世界连接为一体
6、影响: (2)消极影响: ①扩大了资本主义世界与亚非拉国家之间 以及资本主义工业国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 衡,导致了亚非拉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族 民主运动高涨;
(1)开始的标志: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明
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
(2)发源地和中心:美国和德国。
(3)成就:
①两种新能源:
A、电力的广泛使用;
B、内燃机的问世,使石油成为新能源。
(一)电气时代的来临--“二工革”
2、概况:
(3)成就: ②三个新领域: A、汽车、飞机工业; B、石油工业;
C、化学化工技术。
法俄的强大竞争对手,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二)瓜分世界的狂潮
3、美国的扩张历程: (1)建立美洲体系 ①1823年,美国提出“门罗主义”,拒绝欧洲
对美洲事务的干涉;
②1889年,美国召集了第一次泛美会议,成立
“泛美同盟”,从而一步步把拉丁美洲变成自
己的“后院”;
③19世纪90年代,美国提出“海权论”,主张
②导致了资本主义列强间的矛盾和冲突加
剧乃至形成军事对抗和战争。
1、让发电机原理走出实验室,给人类带来新的光明的 “普罗米修斯”是

A、H.R.Hertz
B、M.Faraday
C、T.A.Edison
D、W.Siemens
赫兹
法拉第
爱迪生
西门子
2、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 一个新的时代。下列最能体现 “新的时代”特征的发明是 A B

专题五、走向整体的世界(复习提纲)

专题五、走向整体的世界(复习提纲)

专题五、走向整体的世界(复习提纲)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一节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一、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与条件1、原因1、经济根源:15世纪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根本原因)2、社会根源:欧洲人对黄金的追求,掀起了寻金热。

(《马可波罗游记》的推动)3、商业危机:传统的东西方商路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东西方商路不畅(直接原因)4、宗教原因:西欧人热衷于传播天主教。

2、条件:①造船和航海技术的发展②地理知识的进步和罗盘针的应用(开始相信地圆学说)③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拥有强大的物质基础二、新航路的开辟三、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世界市场联系之路:导致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形成。

2、人类文明交流之路:新航路开辟使各地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各地相互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世界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

3、殖民掠夺之路: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最终使东方从属于西方4、思想震撼之路:新航路开辟证明了“地圆学说”冲击了神学理论,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四、要注意的小知识点1、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扩大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2、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使欧洲的经济生活发生变化。

商业革命具体表现为:①欧洲市场的扩大,发展到世界范围②流通商品种类增多。

③欧洲贸易中心发生变动,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3、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价格革命”。

价格革命是指:殖民侵略者掠夺的金银等贵重金属大量流入欧洲,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

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社会的分化,收固定地租的封建主财力和社会地位下降,资产阶级则靠高价出售商品,牟取暴利,从而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第二节血与火的征服和掠夺一、荷兰的崛起(17世纪初成为海上霸主)1、崛起原因(了解)P862、荷兰的殖民扩张(1)殖民地点:南北美洲、非洲、印度、东南亚、(17世纪占领中国的台湾)在哈得逊河畔建立新阿姆斯特丹,这成为纽约市的起源(2)建立海上霸权:17世纪垄断世界航运业,成为海上马车夫二、英国的崛起(18世纪中后期成为世界霸主)1、崛起原因:(1) 凭借优越的地理条件,积极发展对外贸易(2) 政府的政策支持:为了争做世界霸主,英国政府采取“重商主义”政策,保护本国工商业者的利益,参与世界贸易,占领殖民地。

高中历史《走向整体的世界》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走向整体的世界》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走向整体的世界》知识点总结疏导引导一、第二次工业革命1.条件(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在欧美国家的确立提供了政治前提。

(2欧美各国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3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发明的涌现起了直接推动作用。

(4资本的大量积累为新工业部门的创建和崛起提供了资本。

2.过程(1世界上第一台自激式发电机标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

(2爱迪生发明了钨丝灯泡、留声机、电影放映机等。

(3电作为新能源逐步应用于工业、照明及城市公用事业等部门。

(4钢铁工业、汽车工业、石油工业、近代化工程技术与化学工业发展起来,塑料、绝缘材料、人造纤维开始投入生产和实际使用。

3.影响(1新兴产业的兴起,带动了旧产业部门的技术改造,推动了农业的变革,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准备了物质技术条件。

(2伴随着工业的大发展,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组织,现代意义上的公司日渐成为工业组织的支配形式。

4.特点(1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

(2侧重于基础工业,重工业、能源工业等部门,有巨大的能力改造和武装各轻工业部门并使农业机械化,从而使发达国家首先实现了工业化。

(3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技术新发明超出一国的范围,其范围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4它开始于一些国家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之时,形成了两次工业革命在时间上的交叉,使这些国家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因而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典型是德国和日本。

二、瓜分世界的狂潮1.原因(1随着垄断组织的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

(2列强的经济实力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与亚非拉落后国家和地区的差距增大。

(3垄断加剧了对世界市场的争夺。

2.概况(119世纪末,英法俄等老牌殖民强国占据瓜分世界的优势,德美日等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争夺地区集中在伊朗、阿富汗和埃及。

(2美国早期对外政策是建立在“孤立主义”基础上的;1923年提出“门罗主义”,1889年提出“泛美主义”,19世纪90年代,又提出“海权论”,1898年发动“美西战争”,20世纪初,终于确立了在西半球的霸权。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知识清单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知识清单

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知识清单【目标清单】1 .了解新航路开辟及其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2 .理解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主题清单】【内容清单】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1 .动因(1)历史原因:寻找资源和可开垦的土地(2)经济根源:14-15世纪,地中海沿岸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对金银则富的需求及开拓断也场的意愿日益迫切。

⑶社会原因:《马可・波罗行纪》的诱导。

(4)直接原因:奥斯曼帝国使来自亚洲的商品因加价而奇贵。

(5)精神动力:传播基督教2 .条件(1)主观:西啦和葡蜀五王室积极支持海上探险。

(2)客观:航海技术、造船技术和地理知识取得了长足进步。

二、新航路的开辟时间航海家方向航线三、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1 .人口的迁移的表现:欧洲人入侵并在美洲建立殖民地;非洲黑人作为奴隶被贩卖到美洲。

2 .动植物交流的表现: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物种引入美洲;美洲的特产也流向世界各地。

3 .疾病的传播的表现:欧洲人将天花、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疾病的病原体带到美洲和大洋洲。

⑶影响:造成原住民大量死亡,原有社会解体;使得欧洲人能够在美洲迅速建立殖民统治。

四、商品的世界性流动1.印度洋贸易4 .大西洋贸易(的过程)欧洲商人把欧洲生产的纺织品、枪支和手工制品等运到非洲,换取黑人;然后把他们运到美洲卖为奴隶,形成了罪恶的“三角贸易”。

5 .白银输入中国五、早期殖民扩张1.表现⑴葡萄牙:16世纪,将巴西变成殖民地,并在非洲沿岸、印度果阿、马六甲和中国澳旦等地建立了几十个殖民据点和商站。

⑵西班牙:以美洲为主,巴西之外的中、南美洲广大地区,以及亚洲的菲律宾逐渐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

(3)荷兰、英国和法国:17世纪,荷兰、英国、法国也在亚洲、非洲、北美洲建立了多个殖民地。

2影响⑴对殖民地:中断了美洲和非洲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郑州市高中历史统编版下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重点知识归纳

郑州市高中历史统编版下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重点知识归纳

郑州市高中历史统编版下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重点知识归纳单选题1、15世纪初,葡萄牙人就想控制与东方的香料贸易。

欧洲商人想越过威尼斯和阿拉伯的中间商,直接跟东方做生意,如果他们能直接经海路前往亚洲购买这些商品,就能大大增加盈利。

据此可知,当时A.亚洲占据东西方贸易出超地位B.西欧经济需求刺激了海外探险C.传统商路因香料贸易得到发展D.葡萄牙发展资本主义愿望强烈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5世纪初,葡萄牙等欧洲商人就想突破威尼斯和阿拉伯的中间商,直接跟东方做生意,进而控制与东方的香料贸易,从中盈利。

结合所学可知,因当时西欧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欧洲人对金银财富的需求以及开拓新市场的意愿日益迫切,但当时威尼斯和阿拉伯人控制着传统的商路,所以欧洲人希望寻找新航路,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亚洲占据东西方贸易出超地位”,故A项错误;传统商路中进行贸易的商品不只有香料,还有丝绸、瓷器、药材等许多商品,故C项错误;葡萄牙当时是封建国家,故D项错误。

2、如图是18世纪晚期列强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地示意图。

该图反映了A.在拉丁美洲建立殖民地的国家主要是西班牙B.殖民者在拉丁美洲的殖民活动主要是建立商站C.拉丁美洲国家普遍实行考迪罗主义D.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世纪中叶,西班牙已经把除巴西之外的大部分南美洲、整个中美洲和部分北美洲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A项正确;殖民者在拉丁美洲推行农奴制,发展种植园经济,葡萄牙人在亚洲的殖民活动主要是建立商站,排除B项;考迪罗主义出现在19世纪初期的拉丁美洲,与题干时间不符,并且“考迪罗”制是拉美大多数国家在19世纪20年代独立后至20世纪前期盛行的一种以暴力夺取政权、维持统治的独裁制度,排除C项;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的绝大多数地区已经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的绝大部分地区沦为殖民地,独立的拉丁美洲国家实际也成为依附于欧美国家的半殖民地,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排除D项。

走向整体的世界知识点(人民版)

走向整体的世界知识点(人民版)

第二次工业革命1、产生前提:19世纪下半叶,欧美主要国家确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政局稳定2、条件:①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②提供充足资金③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直接推动兴起3、直接原因: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直接推动兴起4、开始的标志:1866,德国,西门子,发电机5、主要内容:(结合旧教材,整合新教材)①电力的广泛应用(发电机爱迪生的发明:电灯、改进电话、电车、留声机、电影放映机一种新的能源产生促进了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大大提高了生产率。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②新通讯手段的发明(有线电报、电话、无线电报等)③钢铁工业的发展(重工业比重直线上升)④内燃机的创制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汽车、飞机等)⑤石油工业、化工技术、化学工业的发展(塑料、绝缘材料、人造纤维)⑥传统部门的改造(为传统农业想现代农业转化准备了物质技术条件)5、总结:侧重于四个方面(电力的广泛应用、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内燃机的创制和新交通工具的发明、化学工业的建立)其中,电力的广泛应用最为显著。

6、特点:(课后练习p105自我测评)(新教材参考书和旧教材的结合)①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推动生产飞速发展②在几个先进国家同时进行,美国和德国领先③在有些相对落后的国家(如日本)与第一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④重工业占据主导地位(产生的主要新工业部门:电力、电器、石油、石化、汽车、航空、化学工业等多为基础工业和重工业)⑤确定了公司制和垄断机制⑥人类进入带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⑦标志性的机械和部门:电力7、影响:①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②推动了农业变革(向现代农业转化)③促进垄断组织的产生,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原因:生产力发展(根因)——竞争加剧——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直因)——垄断——垄断组织)(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积极作用:减少单个企业的无计划性,推进了大工业发展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河南省高中历史统编版下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知识汇总笔记

河南省高中历史统编版下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知识汇总笔记

河南省高中历史统编版下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知识汇总笔记单选题1、15世纪末以后,伴随着欧洲人的全球流动,天花等传染病的病原体出现了跨区城大范围的传:播。

据图“天花传播路线图”,天花传播A.起源于太平洋贸易的兴起B.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环境状态C.加速欧洲征服世界的进程D.体现出资本主义的野蛮性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天花传播路线图”可知,天花以欧洲为中心向美洲、大洋洲和亚洲传播,造成原住民的死亡和原有社会的解体,逐渐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环境状态,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后,东西方贸易的发展,与太平洋贸易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欧洲对世界的征服,排除C项;材料与资本主义的野蛮性无关,排除D项。

故选B项。

2、有学者指出:17世纪,荷兰人出现在东南亚摩鹿加群岛时,以旧武器交换丁香和豆蔻花,当地国王起初要求的每625磅(香料)支付100两白银也被荷兰殖民者强制降到50两,且在很多情况下,公司不支付货币,而是支付当地居民不愿使用的商品。

由此可知,早期殖民贸易A.推动了欧洲传统商贸中心转移B.推动世界市场初具规模C.反映了东西方贸易的不公平性D.延缓资本原始积累进程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以旧武器交换丁香和豆蔻花”“公司不支付货币,而是支付当地居民不愿使用的商品”,可知当时荷兰与东方之间的贸易存在欺诈现象,体现了东西方贸易的不公平性,C项正确;商业革命推动商贸中心的转移,排除A项;推动世界市场初具规模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荷兰在东方地区的欺诈贸易能获取巨额的利润,有利于加速荷兰早期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排除D项。

故选C项。

3、《国史概要》一书说:“以澳门——果阿(印度地名)——里斯本的贸易而论……从澳门运往果阿,其巾数量最大的是生丝,1580~1590年从澳门运往果阿的生丝为3000担,价值白银24万两,利润达36万两……从果阿运回澳门的商品……以白银为大宗。

这些白银是墨西哥和秘鲁出产的。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洲建立了多个殖民地

-14-
第十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时空坐标
知知能能构构建建
考点一
考点二
对亚非 拉
殖民扩张中断了美洲和非洲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打 破了原本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给当地人民带来 了巨大灾难;亚洲的古老帝国也受到冲击
商业革命:商品种类与流通量成倍增长,股份公司与
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欧洲的商业格局发生了重大变
-10-
第十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考点一
考点二
时空坐标
知知能能构构建建
二、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原因
全球海路的开辟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
特点
传统的印度洋贸易和新兴的大西洋贸易、太平洋贸 易形成齐头并进的态势
印度洋 贸易
欧洲商人逐渐取代阿拉伯商人占据优势
商品贸易:欧洲人用手工制品换回美洲的贵金属、蔗
瓜和可可等也流向世界各地
-9-
第十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考点一
考点二
时空坐标
知知能能构构建建
原因 人口和动物的全球流动
疾病 表现 传播
影响
欧洲人将天花、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疾病的 病原体带到美洲和大洋洲
造成原住民的死亡和原有社会的解体,有利于欧洲人 在美洲迅速建立殖民统治
影响
人口、动植物以及病原体跨区域大范围的传播和交流,改变 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环境状态
社会根源
在《马可·波罗行纪》影响下,西欧社会认为富裕的东方 是实现发财梦的最好场所
直接原因
奥斯曼帝国威胁东西方陆路贸易通道的安全,商品因加 价而奇贵
精神动力
希望通过向海外扩张传播基督教。文艺复兴倡导的人文 主义也鼓励冒险精神

高一历史走向整体的世界

高一历史走向整体的世界
②过程:1823年,提出“门罗主义”;1889年,成 立“泛美同盟”,拉丁美洲成为美国的“后院”;
1898年,发动美西战争,战胜西班牙。 ③结果:20世纪初,确立了在西半球的霸主地位。 (4)19世纪末扩张——谋求太平洋利益 ①指导思想:新殖民主义。 ②政策;1898年对中国提出“门户开放 ”政策, 包括“自由贸易”原则和“公平贸易”原则。
第4课 走向整体的世界
基础导学
知识梳理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1.条件
(1)19世纪下半叶, 资本主义 生产方式最终在欧美 主要国家的确立和欧美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为第 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 (2) 科学技术 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直接推动了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 (3)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欧美国家实现了初步的工业 化,促进了 世界市场 的基本形成,大量积累的资本 为新工业部门的创建和崛起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2.内容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全世界基本完成了以资本 主义市场为框架,以 国际贸易 和殖民主义为手
段,以物资和物种交流、人口迁徙与种族融合、
各种文化的交流与撞击、各种社会形态的冲突与
选择为主要内容的一体化过程,资本主义世界体
系形成。
3.影响 (1)世界一体化促进了人群的大规模流动与融合, 带来世界 动植物 物种的广泛交流,极大地促
造纤维开始投入生产和实际使用。
(3)传统产业改造 ①工业方面,电气时代到来,推动了钢的产量和质 量大幅度提高,钢铁工业的发展导致重工业在工业 中的比重直线上升的时代,史称“钢铁时代 ”。
②新兴产业的兴起,为农业提供了先进的机械设 备、 化学肥料、农药和电力,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 的转变准备了物质技术条件。 3.影响 (1)生产力方面:电的广泛应用,解放了生产力,促进 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开辟了“电气时代 ”。 (2)生产关系方面:垄断组织出现 ①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 产生了垄断组织。 ②概况:现代公司成为工商业组织的支配形式;股票 交易市场形成,为企业兼并创造了条件,推动“巨型 企业”的出现。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26讲 走向整体的世界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26讲 走向整体的世界

第26讲走向整体的世界课程标准1.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

2.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了解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及其历史影响。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知识点一全球航路的开辟1.新航路开辟的动因(1)经济因素: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对金银财富的需求以及开拓新市场的意愿日益迫切。

(2)社会因素:新兴资产阶级等从《马可·波罗行纪》了解到中国富甲天下、金银遍地,认为富裕的东方和未知的海外是实现发财梦的最好场所。

(3)直接因素:奥斯曼帝国在建立和不断扩张的过程中,威胁到东西方之间陆路贸易通道的安全。

(4)宗教因素:希望通过向海外扩张来传播基督教。

2.条件: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积极支持海上探险。

航海技术、造船技术和地理知识取得了长足进步,使远洋航行成为可能。

3.新航路的开辟4.其他航路的开辟5.影响(1)环球交通网络建立:人类地理知识进一步丰富。

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建立了直接联系。

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

(2)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①人口迁移:促进了世界各地人们的往来,推动了人口的迁移。

②物种交流:人口迁移促进了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

③疾病传播:人口和动物的全球流动也导致了各种疾病的传播。

(3)商品的世界性流动:全球海路的开辟大大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传统的印度洋贸易和新兴的大西洋贸易、太平洋贸易形成齐头并进的态势。

(4)思想文化领域:新航路开辟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性,有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全新宇宙观的形成;直接冲击了神学理论,打击了教会权威。

知识点二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一)走向会合的世界1.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1)表现:欧洲人入侵并在美洲建立殖民地;非洲黑人作为奴隶被贩卖到美洲。

(2)影响:美洲的印第安人人口减少,美洲成为世界上族群混合程度很高的地区。

河南省高中历史统编版下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知识点总结(超全)

河南省高中历史统编版下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知识点总结(超全)

河南省高中历史统编版下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知识点总结(超全)单选题1、17世纪,欧洲学者帕斯夸莱·菲奥雷宣称:“地球通常会满足每个人的需求,但这对野蛮人来说是行不通的,因为他们无法从自然产品中获得任何利润。

”据此推断,帕斯夸莱·菲奥雷A.继承发展了达尔文进化论B.极力为殖民扩张进行辩护C.主张帮助殖民地发展经济D.反对西方向美洲输出商品答案:B解析:材料“但这对野蛮人来说是行不通的,因为他们无法从自然产品中获得任何利润”体现的是该学者将落后地区的人们比作野蛮人,认为他们无法从自然产品中获得任何利润,结合当时西方国家殖民扩张的历史背景可知,该主张是为殖民扩张服务,B项正确;材料与达尔文的进化论无关,且该主张不适合人类社会,A项排除;材料是为殖民扩张辩护,主张帮助殖民地发展经济及反对西方向美洲输出商品的说法错误,CD项排除。

故选B。

2、哥伦布自幼信奉基督教,热爱航海,在读到《马可·波罗游记》后,对东方的财富产生了强烈渴望。

他相信地圆学说,认为西行可获得大量黄金和财富,1492年在西班牙女王的资助下带着给印度君主和中国皇帝的国书开始远航,结果“发现”了美洲。

材料表明哥伦布A.最早发现和到达美洲B.首航美洲具有必然性C.寻求财富而远航美洲D.远航因素具有多重性答案:D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因为哥伦布信奉基督教、热爱航海、追求财富、得到国王资助等多种因素最终促成了其远航,故D项符合题意;A项不是材料的主旨;B项中的必然性无法体现;C项理解片面。

3、加勒比海地区印第安人在1492年时约有600万人,50多年后剩下几千人;安第斯山地区印第安人在印加帝国末期约有900万人,100多年后减少到60万人。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世界性的人口大流动开始B.西方殖民入侵C.资本原始积累加速D.防疫水平低下答案:B1492年开始,哥伦布进行了三次横渡大西洋的航行,到达了美洲大陆沿岸的很多地方,在美洲殖民者抢夺大量财富的同时,成千上万的印第安人由于被屠杀、奴役或染上殖民者带来的疾病而死去,与材料中“1492年时约有600万人,50多年后剩下几千人”相符,B项正确;材料中“印第安人”锐减,是由于被屠杀、奴役或染上殖民者带来的疾病而死去,而非人口大流动,排除A项;印第安人大量死亡与财富的集中是两回事,排除C项;防疫水平低只是一个方面,忽视了被屠杀、奴役而死去,排除C项。

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知识清单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知识清单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单元课标课标1.17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时间定位※知识详解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一、新航路开辟动因和条件◆学习聚焦:15世纪末,西欧人具备了向远洋进发的动力和技术条件。

㈠动因历史传统伊比利亚半岛居民很早就尝试从大西洋诸岛屿获取木材、粮食和食糖等资源经济根源①地中海沿岸城市出现资本主义萌芽②西欧各国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对金银财富的需求以及开拓新市场的意愿日益迫切社会根源①《马可•波罗行纪》激起一些西欧人对东方和未知海外的发财梦②欧洲对亚洲贵重商品(丝绸、瓷器和香料)的长期需求精神动力①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精神②西欧人希望通过向海外扩张来传播基督教商业危机奥斯曼帝国威胁到东西方之间陆路贸易通道的安全并使得亚洲商品因加价而奇贵㈡条件政治条件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积极支持海上探险活动技术条件①航海经验的积累和地理知识的丰富(地圆学说、有关季风和洋流等知识)②造船技术不断提高③新型航海图、罗盘(利用指南针定位原理来测量方位)和星盘(通过测量太阳或北极星与地平线的夹角来确定方位)的使用二、新航路的开辟◆学习聚焦:达·伽马发现从欧洲绕过非洲到达东方的航线,哥伦布到达美洲,麦哲伦船队完成环方向支持王室航海家开辟的航路向东葡萄牙迪亚士绕过好望角,到达非洲东海岸达·伽马绕过好望角驶达印度,开辟了绕道非洲到达印度和东方的新航路向西西班牙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巴哈马群岛,开辟了从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麦哲伦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注意:麦哲伦死在菲律宾,没有到过印度洋,也没有完成环球航行)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一、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学习聚焦:人口、动植物以及病原体跨区域大范围的传播和交流,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环境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走向整体的世界》知识梳理
一、电气时代的来临
1.前提和条件
(1政治前提: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美主要国家最终确立。

(2条件:①科学的突破,技术的创新,新发明的涌现,直接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

②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欧美国家实现了初步的工业化,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和国际货币的出现,大量积累的资本为新工业部门的创建和崛起提供了资本。

2.中心:美国和德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两个发源地和“中心”。

3.进程:1866年,德国科学家兼工程师西门子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标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

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基本完成。

4.主要成就及影响
(1电的发明与应用:德国西门子发明发电机,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完成钨丝灯泡等一千多项发明。

电作为新能源逐步应用于工业、照明及城市公用事业等部门。

影响:开辟了“电力时代”。

(2钢铁工业的发展:钢的产量和质量大幅度提高。

影响:钢铁工业的发展导致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直线上升,史称“钢铁时代”。

(3新兴产业的兴起:汽车工业、石油工业、近代化工技术和化学工业发展起来,塑料、绝缘材料、人造纤维开始投入生产和实际使用。

(4传统产业的发展:新兴产业的兴起,带动了传统产业部门的技术改造,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准备了物质技术条件。

(5垄断组织的产生: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现代意义上的公司日渐成为工商业组织的支配形式。

1863年,纽约股票交易所建立。

股票交易市场的形成,为企业兼并创造了条件。

二、瓜分世界的狂潮
1.原因
(1垄断组织的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2列强的经济实力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与亚非拉落后国家和地区的差距增大。

(3垄断加剧了对市场的争夺,西方大国的垄断资本集团大规模向海外扩张,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2.欧洲殖民主义者的活动
(1到1900年,世界殖民地面积共计7300万平方千米,人口达5.3亿。

(2到19世纪末,德、美、日等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成为英、法、俄的强大竞争对手。

3.美国的对外侵略扩张
(1美洲:美国独立后致力于建立美洲体系。

20世纪初,美国确立了在西半球的霸主地位。

(2亚太地区:美国是新殖民主义的倡导者和设计者。

19世纪中期提出“太平洋商业帝国”的构想。

1899年,美国提出“自由贸易”原则。

1900年,又重申“公平贸易”原则。

这就是“门户开放”政策。

三、世界连接为一体
1.原因
(1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

(2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电信工具的创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地
联结在一起,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2.表现: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全世界基本完成了以资本主义市场为框架,以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为手段,以物资和物种交流、人口迁徙与种族融合、各种文化的交流与撞击、各种社会形态的冲突与选择为主要内容的一体化过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3.影响
(1世界一体化,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农业经济的发展。

(2国际劳动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

(3资本主义国家成为世界贸易和国际分工的最大受益者。

(4世界一体化促进全球化文化交流的扩大。

(5世界一体化客观上是历史的进步。

但是,它导致了国际关系的紧张。

知识导学
1.明确电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技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它给人类文明带来的深刻影响是18世纪的蒸汽动力所望尘莫及的。

2.掌握控制垄断组织的大资本家为了攫取更多的利润,越来越多地干预国家的经济、政治生活,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表者。

代表垄断组织利益的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外侵略扩张,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到19世纪末,整个世界已被瓜分完毕。

3.了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指资本主义制度对全世界统治地位的确立。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主要有两大阶段:一是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二是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疑难突破
1.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的差别
剖析:理解殖民主义,要抓住殖民主义的阶段性特征。

殖民主义是指资本主义强国奴役和剥削落后国家以使其变为自己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政策和行动,是资本主义的产物,其形式和内容随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变化。

早期一般是武力征服或通过海盗式的掠夺、欺诈性的贸易榨取大量财富;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表现在经济上商品输出的同时,更加注重资本输出。

在政治上主要通过占领、控制、直接或间接的统治,使落后国家在不同程度上丧失独立自主权而成为资本主义列强所垄断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投资场所和军事基地,即殖民地、半殖民地。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实行新殖民主义的主要特点是经济性,而这种经济渗透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通过商品输出,特别是商品的不等价交换剥削与掠夺广大发展中国家;第二,通过直接投资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剥削与控制,使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结构上依附于发达国家;第三,通过各种形式的贷款和这种债务关系剥削与控制发展中国家;第四,竭力维持原有殖民地经济的畸型性和单一性。

新殖民主义的后果是造成世界上富国越富、穷国越穷的局面。

新殖民主义在大力进行经济扩张的同时,并没有完全放弃种种非经济的手段。

在政治上,新殖民主义表现为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破坏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独立,以维持自己的势力范围与统治地位。

在军事上,通过提供军事援助、派遣军事顾问、建立军事基地以至直接派遣武装部队等方式,在许多国家建立不同程度的直接和间接的军事控制。

2.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整体化的促进
剖析:重点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之间的关系。

所谓世界市场,在广义上指的是国际间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它的出现,需要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

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比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更为迅猛,影响也更为广泛。

它在很多国家和几乎所有的工业领域同时展开,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步,更多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

同时,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起来的新型交通工
具和通信手段,为世界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物质条件。

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带来各国民众社会生活新变化的同时,也影响着全球人类共同体的面貌,其中之一便是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

第二次工业革命为资产阶级“征服世界”提供了更加空前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物质手段,成为将局部性的国际交流推进到全球性的沟通,将分散的、局部性的世界变成互动的、连成一体的整体性世界的根本动力。

19世纪最后30年间,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的经济有了飞速发展,世界工业总产量增长了两倍以上。

1870~ 1913年,世界贸易增长了3倍多。

在生产力大发展的基础上,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获得极大提高,国际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国际间的联系更趋密切。

随着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垄断资本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资本输出成为金融资本向全球扩张的主要经济手段。

相应地,资本主义列强加快了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的步伐,直至最后将世界瓜分完毕。

此时,国际分工达到“世界城市”和“世界农村”的分离与对立的完成阶段,形成日渐明朗的分工格局:粮食和原料的生产越来越集中于发展相对滞后的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工业生产则集中于工业化程度高、科技先进的欧美和日本诸国。

于是,由少数金融寡头垄断的统一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最终形成,并且形成“中心—边缘”的世界经济格局。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