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历史(人教版)总复习课件 第8单元 单元高效整合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八单元 复习巩固知识整理课件
(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1.原因:
(1)自身进行民主改革
(2)重视教育、科技
(3)政府制定正确经济战略
内因
(4)适时提出经济发展的口号
“贸易立国”“出口第一”
(5)美国的扶持
外因
(6)抓住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机会
2.表现:
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70年代 日本重新崛起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复习策略
1.理清一条基本线索:
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的趋势。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 形成、瓦解,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世界格局的多极 化趋势出现并加强。
(1)每次新旧格局的交替,都有一个缓慢的演变过程。 (2)当今世界格局还没有完全形成,多极化只是一种 趋势,但不可避免。 (3)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根源于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 化,它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初露端倪,七八十年代日渐明 朗,九十年代初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更加不可逆转。
知识整合
一、两极格局形成
1、背景:
雅尔塔体体系----奠定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 二战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
根本原因-----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
2、两极格局形成的过程:
(1)奠定基础: (2)揭开冷战序幕: (3)冷战表现: (4)正式形成:
3、影响: (1)消极影响: (2)积极影响:
复习策略
2.形成三个观点和认识:
(1)决定一个国家在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的最主要因素 是实力,包括经济、政治、军事等,但关键因素是经济; (2)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重大挫折, 但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3)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是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 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它的最终形成将是一个复杂 而漫长的过程。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八单元单元整合提升
单元整合提升一、比较中国近代五种经济形态1.严志才《评南京国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一书中说:“到1936年,帝国主义在华资本已达42.8亿多美元,控制了中国生铁产量的96.8%,原煤产量的55.7%,发电量的55%,外洋航运吨位的83.3%,国内航运吨位的63.1%,铁路总里程的90.7%。
”从中可以看出()A.中国经济主权受到全面威胁B.帝国主义各国把中国作为投资场所C.中国重工业殖民地化趋势加强D.国民政府吸引外资取得巨大成功解析:材料反映出帝国主义对中国部分重工业和运输业的控制,不能反映出中国经济主权受到全面威胁,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也无法推测帝国主义各国都对华资本输出,故B项错误;中国部分重工业受到帝国主义国家的控制,殖民地化趋势加强,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出帝国主义国家对华资本输出,控制中国经济,故D项错误。
答案:C二、近现代以来我国四次大的社会生活变迁2.(2017·南京、盐城模拟)民国初年,参议院公布的男女礼服分为中西两类,中式即长袍马褂。
民间衣着更为自由,上海《申报》称:帝制取消后,“人士趋改洋服洋帽,其为数不知凡几”。
由此可知民国初年( )A .服饰文化颠覆了传统B .崇洋媚外之风开始盛行C .民众普遍接受西式服饰D .服饰变革带有时代色彩解析:“民国初年,参议院公布的男女礼服分为中西两类,中式即长袍马褂。
民间衣着更为自由”表明服饰的变化受时代的影响,故D 项正确。
A 、B 、C 三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答案:D一、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关系1.近代中国的自然经济是在西方列强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中逐渐解体的。
2.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同时客观上带来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同时又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第八单元复习课件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5、影响
1.大大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灾难,中国半殖民 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2.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随后几年中, 列强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掀 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进一步扩大和维护在中国的利益
6、《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项目 内容 影响
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主要矛盾 革命任务 结 论
地主阶级和农民 阶级的矛盾 反封建
资本主义列强与 中华民族的矛盾
既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又 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重任
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开始沦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 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二课 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 运动 戊戌 变法 辛亥 革命 新文化运 动
19世纪 60年 代—— 20世纪 初
器物
3.结果:
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4.性质:是一次失败的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5.影响:洋务运动使中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许多变化。
(1)大量西方科技和机器的引进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 生产和发展。 (2)洋务运动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对传统自然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3)同时,洋务运动也培养了一批对西方事务认识较为 深刻的人才,对日后改革大有帮助。
8、导火线
(1839.6、林则徐-道光帝)
1、意义:维护了中华民族的根 本利益和民族尊严。
2、评价林则徐
他是中国近代放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根本原因: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直接原因:修约要求遭到拒绝
时间 :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侵略者: 英法联军 结果: 签定条约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八单元复习课件
北约与华约的性质有何相同之处? 它们对欧洲产生了什么影响?
• 你认国华沙条约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相 似之处在于( ) • A、大国控制的政治军事集团 • B、帝国主义侵略集团 A • C、地区性军事集团 • D、超意识形态的大国集团
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3)政治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受到美国 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需保障自身安全和发展。 (4)思想因素:欧洲传统的统一思想的影响 (5)法德宿敌的和解成为联合的关键。
2、欧洲一体化进程
1951年欧洲 煤钢共同体 1958年欧洲 经济共同体 1958年欧洲 原子能共同 体 统一关税与外贸 1967年 欧 洲 共 同 体
不是。目的:帮助欧洲复兴经济,稳定资本主义政局,联合 西欧对抗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以确立霸权地位。 区别:杜鲁门主义是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冷战的开 始;马歇尔计划着眼于经济手段,担负抗衡苏联和控制西欧 的双重任务。 联系:两者本质上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力 量,稳定资本主义世界,确立霸权地位。
• 中国漫画家黄远林曾创作了漫画“黄鼠狼给鸡拜年”,请 问:漫画指的历史事件是( ) • A、铁幕演说的发表 • B、杜鲁门主义 • C、马歇尔计划 • D、北在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 马歇尔计划不止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这是因为该计划实 际上是( ) • A、美苏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产物 • B、导致当代世界政局不稳定和战争的根源 • C、以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 D、美国蓄意分裂德国和扶持西德 • 杜鲁门称,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一个核桃的两 半”。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都是美国遏制战略的组成部分 • B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 • C都着眼于反共反苏 • D都为了美国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件: 必修Ⅰ 第八单元 单元知识整合 (共14张PPT)
的 不同点
内 相同点
容 不同点
活动
制外商来华贸易
(续表)
比较项 相同点 “重农抑商”政策 海禁政策 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起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不 影 响 前期对古代农业的发展有 不同点 利,后来阻碍了生产力的发 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使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限 制了中国与西方的经济文化
同
点
区的城市和少数几个部门,
没有深入农村
商业资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主要在 的作用 本所起作用较小
本所起 手工作坊内部产生,商业资 有两条途径,商业资本起了
(续表)
比较项 发展 不 同 环境 结果 影响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 中国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 西欧资本主义萌芽 随着新航路开辟、殖民掠夺
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
解析:选 D。农耕社会和宗族思维养成了安土重迁的观念, 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有所变化,但没有彻底
改变,故 A 项错误;出现农村劳动力流失是现象不是主要原因, 故 B 项错误;材料“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赋税日增,去农而 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表明赋税增加,改农为工商业的人 数激增,没有提到农民破产,故C 项错误;明朝中后期,随着
考向 3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 3.《中华社会通史· 明代卷》记载:明嘉靖时,何良俊说: “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赋税日增,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 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者又十之二三 矣。”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重土安迁的观念彻底改变 B.出现农村劳动力流失的趋势 C.田赋增加使农民纷纷破产 D.商品经济发展使“游手”增多 )(导学号 50520039)
D.政策差异导致了中西历史发展方向的迥异
2018最新人教版高三高考历史专题复习精品PPT课件
请分析:斯大林建设社会主义的 侧重点是什么?
西方国家的工业化一般都是先轻工业后重工业化, 而苏联的工业化却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这是为什么?
提示:从当时苏联成立后的国际国内环境思考
苏联成立后,国内外环境严峻,外有帝国主义 国家的敌视,内部则经济依旧落后,优先发展重工 业特别是军事工业,有助于苏联迅速建立强大的国 防,巩固政权。
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3、评价:
(1)集中了全国物力、财力,战胜了国内 外敌人的武装进攻,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2)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脱离了当时的生产 力发展水平,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列宁的转变
(列宁)“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 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 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 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 多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 去……” (转引自王斯德《苏联兴亡史》)
——列宁起草的俄共八大通过的党 纲
背景:1918年~1920年国内战争时期; 目的:取得战争的胜利;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2、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
项目 主要内容
余粮收集制,国家实行对粮食的 垄断政策, 农业政策 不允许私人买卖。
工业政策 贸易政策
分配制度 劳动方面
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小企业全部收 归国有;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3、新经济政策的意义
A. 提高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迅速恢 复(1925年),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B. 是列宁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 会主义道路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一次正确探索)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列宁的逝世后,代之而起 的是一位“钢铁般的人”
斯大林:
出生于格鲁吉亚 一个鞋匠家庭。20 岁就成为了一位职 业革命家。1905年, 他第一次见到列宁, 从此成为了列宁的 支持者。列宁逝世 后,斯大林开始领 导苏联的社会主义 建设。
高考历史一轮综合复习课件:第8讲(人教版)
• [考 纲] 1.1840-1900年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2.辛亥革命。
• [课 标]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 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和局限性。2.简 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 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一、太平天国运动 1.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1)原因①主和要阶原级因矛:盾鸦空片前战激争化后。,中国面临的 民族矛盾
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③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民主共和
观念深入人心。
④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中国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一 太平天国运动
主题1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 (1)根本原因:封建统治者的沉重剥削激化了 阶级矛盾。
• (2)外部原因:列强的商品倾销使中国传统经 济结构变动,手工业者破产,激化了阶级矛 盾。
大总统。
• 粤省历史: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人孙中山 不愧为高举“政治革命”旗帜、推翻中国漫 长帝制的反封建斗士,为中国描绘出一幅任 何人、任何权力都受到制约,都处在公民真 正有效监督之下的民主共和政治的理想蓝图。
(2) 辛亥革命的意义
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
②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 君主专制 制
• 粤省历史:洪秀全,广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
人,他领导发动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是中国农 民战争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革命, 强烈地冲击了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和打击了外国 侵略者的入侵。
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①时间:1853年颁布。 ②内容:涉及土地和产品分配。 (1)《亩天制朝度田》③意的义强和烈局愿限望:,突但出它反体映现了的农绝民对要平求均获主得义土地 思想根本无法实现。
2017-2018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1课件:8单元整合
1.(2013·安徽芜湖模拟)“废藩置县”对资本主义发展最重要的影响 在于( )。 A.彻底结束了日本封建割据的局面 B.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 C.有利于明治政府各项改革措施的施行 D.彻底破除了旧的政治体制 解析:幕府统治时期的各藩国,是在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基础上建立 起来的,具有很强的独立性。 “废藩置县”的措施消除了各藩国的封 建割据状态,有利于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答案:B
二、日本明治维新期间建立的新制度及向西方学习的 特点
1.建立的新制度 (1)废藩置县,建立府、县等地方体制。 (2)建立皇族、华族、士族和平民的身份制度。 (3)改革土地制度,确立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4)改革地税制度,以货币形式统一征收地税。 (5)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皇军。 (6)建立近代教育体制,培养人才。建立小学、中学和大学三级 教育体制。
2.(2011·江苏单科)19 世纪中后期,日本政府大力推行殖产兴业政 策,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所以暂时 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
——守屋典郎《日本经济史》 材料二 自明治初年,渐行所谓奖励工业……(工部省)开拓矿山、制 造机械和造船……不计利息,不计减损……产品不能销售之物,则自 行标价,尽藏库中……故而穷于支付工资与购入材料,只能以补贴营 业金的名义从大藏省申报领取。即或是矿山、造船等需用几十万元 的官营事业也都是如此弊病。
踏上对外扩张之路,侵略朝鲜、中国
一、日本明治维新的进程
明治维新大致上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被迫开国(1853 年)到 明治政权建立(1868 年)。初期斗争的主力是地方大封建主(大名),其 目的是进入中央政权,他们围绕“开国”和“将军继嗣”问题与幕府展 开斗争;1858 年“安政大狱”之后下层武士走上前台,举起了“尊王攘 夷”的旗号,主张对外抵御西方列强的入侵,对内推翻幕府,以天皇为 中心建立自己的统治。1862 年,萨摩、长崎武士发动攘夷运动,发展 经济,终于在 1868 年推翻幕府统治,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明治政府。 第二阶段从明治政府建立到《帝国宪法》颁布。其间明治政府采取 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初期措施以破旧为特点,通过“奉还版籍”、“废 藩置县”,废除了封建割据局面,建立起中央集权体制;实行新的身份 制,废除士族的特权,允许族间通婚(皇族除外),实现了形式上的“四
优化方案高考历史总复习(人教版)课件第8单元单元高效总结
(3)内部根源: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分散的个体小 手工业生产,技术水平低,生产规模小,分工和 协作不发达,生产的发展、成本的降低、质量的 提高,都受到限制。因此,个体小手工业生产抵 挡不住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的强有力的进攻。 (4)客观因素:本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和发
展及航运、铁路等交通事业的发展,加强了城乡
研习二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史料★文本】 材料1:取火之物,向用火石……光绪乙未、丙申 之际,始改用火柴,俗称“自来火”,为欧洲之 输入品。……洗面擦身之布,旧时多用土布…… 自毛巾盛行,即下至农家,亦皆用之。洗衣去垢, 囊日皆用本地所产之皂荚,自欧美肥皂行销中国 后,遂无用皂荚者。计时之器,仅有日晷仪,用 者亦不多,购买外洋钟表者尤为稀少。自轮船、 火车通行,往来有一定时刻,钟表始盛行。 ——(民国)《嘉定县续志》卷五· 风土志· 风俗
经济的联系,也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2.解体的表现 (1)家庭手工业的破产及其与农业的分离。家庭手工 业的逐渐破产,造成耕与织的分离,这是封建自然 经济解体的重要标志。 (2)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还 从中国大量收购农副产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 3.解体的影响 (1)自然经济解体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准备了自由劳动 力、市场和资金,从而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 展奠定了基础。
……候飞禀各大宪并会广州协亲诣查勘,一面出
示先勒新设“鬼言晱”之家克日齐停工作,听候
核定章程,应否准用“鬼言晱”,另行饰遵。一
面严拿主谋纠众乃乘机抢夺之人,按例惩办……
——南海知县徐赓陛《禁止丝偈晓谕机工示》
(1881年)
【信息★解读】
(1)史料中将新机器称做鬼言晱,并采取聚众捣毁
新式机器的态度对待。这是因为手工业者把技术 落后导致的破产失业归罪于新机器的使用。这说 明中国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人们的思想闭塞,不 认识、不接受新事物,手工业者的行为是愚昧落 后的表现。
2018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检测+第8单元+单元高效整合
沿海沿江地区习俗受西方文明的冲击,衣食住行、社会风俗观念等发生显著变化
第二次
1912—1949年
推翻封建帝制,中华民国建立
旧的习俗受到很大的冲击,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发生相应的变化
第三次
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
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一些社会丑陋现象消失,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四次
改革开放后
改革开放和综合国力上升
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生活丰富多彩,并且与世界共同进步
三、西方与中国近代化的差异[中外关联]
西方近代化
中国近代化
社会环境
独立自主的资本主义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领导力量
资产阶级一直扮演着主角(从商业资本家到工业资本家和垄断资本家)
洋务经济
半封建性、垄断性
未能使中国富强,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民族资本
主义经济
进步性、革命性、软弱性
中国经济近代化的主要表现,近代民主革命的物质基础
官僚资本
主义经济
买办性、垄断性、封建性
严重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近代民主革命的对象
二、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四次大变迁
变迁
时间
历史背景
表现
第一次
鸦片战争后至辛亥革命
全*品*高*考*网,用后离不了!单元高效整合
知识网络
知识整合
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中的主要经济成分
类型
特点
历史影响
自然经济
自给自足、闭塞性、迟滞性
在近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影响中国社会的进步
外国资本
主义经济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精品课件 第八单元 单元整合
对应训练2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 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 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 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 ) A.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 B.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 C.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 D.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
答案 A 解析 根据“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并结合 所学知识可知,美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推行的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不利影响凸显,因此提出“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 顿流回到州和地方”,试图减少联邦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故A项正确;尼克松 声称把权力下放到州和地方,主要是为了解决财政不足的问题,权力下放只 是减少国家干预经济的一种手段,而非目的,故B项错误;联邦政府“财政支 出庞大”,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会加重联邦政府财政负担,故C项错误; 美国联邦政府只是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并不是恢复自由放任传统,故 D项错误。
() A.未能摆脱苏联模式 B.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 C.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 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7年内工业总产值提高80%”“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 倍增长”可以看出,苏共二十一大通过的七年计划,重视提高工业产值,注重 发展重工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模式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这 说明苏共二十一大通过的七年计划未能摆脱苏联模式,故A项正确。
答案 D 解析 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与材料中美国政府机构支持演唱家“赴非洲 等地巡演”不符,故A项错误;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与材料“赢得了大量歌迷, 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不符,故B项错误;不结盟运动兴起于20 世纪6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 和安排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 道了美国”可知,美国政府机构支持演唱家海外巡演是为了让非洲等地的 黑人们由此了解美国,支持美国,进而达到与苏联争夺非洲等中间地带的目 的,故D项正确。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八单元单元整合课件人民版
[对点训练] 2.(2018·广东五校一联)1935年,中国共产党人认为必须 “使我们的政策,具有明确的人民性质和深刻的民族性质”,必须使苏维 埃本身适应目前策略变动的各种需要。中国共产党人这一认识( )
A.强调了土地革命的重要性 B.指引红军战略转移的胜利 C.为国共双方和解创造条件 D.为持久抗战奠定思想基础 答案 C
1.(2018·江苏高考)张园是清朝末年上海最大的私家园林,被主人开放 为公共场所。下图为筠香斋刻印的年画《海上第一名园》,描绘的是当年 张园门前的景象。该年画( )
A.延续传统绘画的以形求神 B.体现追求时尚的国民共识 C.反映世界交通的最新成果 D.表明社会生活的新旧杂陈
[解析] 识读年画《海上第一名园》可知,该画体现了当时新旧交通工 具、中西建筑、新旧服饰同时并存,说明社会生活的新旧杂陈,D项正确。 该年画采用写实的方式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体现不出“以形求神”,A 项错误;材料只是反映了部分国民追求时尚,并没有反映成为国民的共 识,B项错误;年画反映的交通工具主要是人力车与马车,不能体现世界交 通的最新成果,C项错误。
单元整合 备考提能
知识纵横贯通/核心素养培优
知识纵横贯通 一 1919~1949 年国内主要矛盾、革命目标及国共关系的变化
[对点训练] 1.(2018·湖北襄阳一模)1944年9月15日中共参政员林伯渠 在三届三次国民参政会上代表中国共产党向国民党政府和全国人民提出结 束国民党一党专政、立即召开紧急国是会议、组织抗日联合政府的主张, 获得广泛支持。中共这一主张( )
答案
解析 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开始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 盾,中共的政策应围绕这一矛盾进行调整,A项没有体现调整,故排除;遵 义会议纠正了“左”倾的军事路线错误,指引红军长征逐渐取得胜利,故B 项错误;随着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共开始调整政策,主张停止内战, 一致对外,其目的就是促成国共合作抗日,所以这一认识为国共双方和解创 造了条件,故C项正确;《论持久战》为持久抗战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故 D项错误。
(人教版)历史高三总复习课件:单元提能8
第12页
返回导航
高考复习顶层设计 历史
二、中国近代工业化与西方起步的差异
第13页
返回导航
高考复习顶层设计 历史
第14页
返回导航
高考复习顶层设计 历史
题型研究·特色培优 学科素养 题型技法
第15页
返回导航
高考复习顶层设计 历史
培优好题 2018·全国卷Ⅱ,主观题第 42 题 典例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1889 年,两广总督张之洞从英国预购炼铁机炉,有人提醒先要 确定煤、铁质地才能配置合适的机炉,张之洞认为不必“先觅煤、铁而后购 机炉”。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购得大冶铁矿,开始筹建汉阳铁厂,由于找 不到合适的煤,耗费六年时间和巨资,仍未能炼出合格的钢铁。盛宣怀接手 后,招商股银 200 万两,并开办萍乡煤矿,但由于原来定购的机炉不适用, 依然未能炼出好钢,只得贷款改装设备,才获得成功。通过克服种种困难, 汉阳铁厂成为中国第一家大型的近代化钢铁企业,1949 年后收归国有。
高考复习顶层设计 历4页
返回导航
高考复习顶层设计 历史
两条主线: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发展;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三个角度:工业文明冲击下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背 景下中国经济的近代化历程;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四大重点:洋务运动;民 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化;近代交通、通讯及大众传媒 的发展。
第17页
返回导航
高考复习顶层设计 历史
【名师析题】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考查考生“发现历史问题—独立提出观点—论证 历史观点”的能力,还考查考生准确而有逻辑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对考生 的能力要求较高,也是近几年考纲特别关注的地方。本题讲述了近代著名的 洋务企业汉阳铁厂的建立及投产经过,反映出近代中国人民在近代化道路上 所遭遇的艰难困苦与曲折探索,凸显了中国人民不畏艰难、不断摸索前行的 伟大奋斗精神,也激励学生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断求索,是一个对学生再 教育的过程。
[精选]高考历史-第八单元-单元-高效总结课件-新人教版推荐PPT
3.优化 环境,减少垄断经营.近代官僚资本的垄断成为民族 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重大障碍.当前建立公平、公正的经营 环境,是推动我国民族经济全面振兴的重要条件. 4.提供充足的资金,以科技为先导.近代中国民族经济举步维 艰的原因之一是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对外国依赖性强.可见, 民族经济若要发展,不但要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健全的金融体 制,同时要注重技术的研发,增强国际竞争力.
第四 改革开 移,实施改革开放的伟大 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衣食住行发
次 放以后 决策,切实关注民生,调 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正在全面建设小
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康社会
四、分析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几个角度 1.从中国 的角度:从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看,近代以来的160多 年,时间非常短暂,但却是中国 上社会生活变化最剧烈的时期. 从整个中国 的角度定位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 化,有利于通过纵向对比,总结变化的特点,了解变化的原因. 2.从近代化的角度: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中国近代 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与政治民主化、经济的工业化、城市化 等共同构成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也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中国近 代化的历程,同时它们之间又相互影响,相互推动.将近现代物 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置于中国近代化的大背景之下,便于 认识它发生的必然性和发展趋势.
单元高效总结
时空坐标
要点整合
一、西方与中国近代化起步的差异
西 发方 展 进 程中
国
领 导
西 方
力中
量国
工业化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和新航路的开辟开始发展,虽 然有来自封建势力的阻碍,但政府的重商主义政策还是 推动了西方工业化的进程.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工 业革命的开展更是大大加快了西方工业化的进程
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 策的影响,没有独立成长为资本主义经济;鸦片战争后的 工业化进程受到内部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 和外国资本主义的阻碍,进程曲折缓慢 在工业化过程中,资产阶级一直扮演着主角,开始是商业 资本家,后来是工业资本家、金融寡头推动工业化 工业化一开始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官僚买办资 产阶级在其过程中作用甚小,民族资产阶级没有真正掌 握领导权
2018版高考历史(人教版)总复习课件 第4单元 单元高效整合
严重 破坏
“文化大 革命”期 间
上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中共十一 届三中全 会后 平反冤假错案;建立完备的 法律体系;“依法治国”写 入宪法;加强基层民主政治 建设 改革开放的进行;党的工 作重心转移;民主法制日 益完善
发展 完善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经济发展,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完善 认识 ②社会主义建设是崭新的事业,需要在探索中发展完善 ③坚持党的正确领导,警惕右,更要防“左” ④要保护人民民主,避免社会动乱,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4.第四次是进入 21 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国力的增长和国际格局多极化、 民主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中国由努力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发展为积极谋求国 际秩序的重大发展,具体体现为“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和谐世界”是国 际秩序观,是中国真正从一个国际体系成员的角度来思考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这是中国外交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是中国外交领域一个新的理论平台。表明 中国要完全成为国际社会的成员,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与世界融合,已成为 国际体系的维护者、建设者和改革者。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二、中国外交政策的四次调整 1.第一次是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由“一边倒”转变为“睦邻友好”、发 展与不同社会制度的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具体体现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和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2.第二次是 20 世纪 70 年代,积极缓和与西方大国的关系,建立外交关系, 打开外交新局面,具体体现为与日、美建交。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3.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以来,按照平等互利、形式多样、讲求实效、共同发 展的四项原则,发展与其他国家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重点是经济合作和周 边良好环境的创设。突出的事件有:加入经济区域集团、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建立与周边国家和世界大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 外交、关注邻国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动向等。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总结课件 人教大纲
2.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显著特征与商业发展的特 点
(1)手工业发展的显著特征 ①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有的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新行业,有的则是由 某个行业演变分化成的新部门。 ②手工业技术不断进步。其动力主要来自手工业 工人的经验以及对手工业的充足投入。 ③手工业生产规模扩大与工场手工业出现。从经 营的方式来说,其发展的一般趋势是由家庭手工 业到作坊手工业,再到工场手工业。明代中叶以 后,城市手工业生产中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出 现了工场手工业的经营方式。
不利因素:①小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 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抗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薄 弱。②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顽固地保持着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这就严重地阻碍了农业 的扩大再生产。③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剥削的沉 重及社会的动荡(赋税沉重,甚至收泰半之赋;徭 役沉重;土地兼并严重)。④严重的自然灾害。 (4)地位: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 本模式,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 济基础。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自然经济始终在中 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 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3.如果采用重农抑商政策,则王朝寿命可能长达 二三百年,相应地,资本积累周期将放长,积 累规模将变得更加巨大。经济史料支持这种逻 辑分析。清朝时期,广东怡和商行的伍秉槛拥 有资本达2 600万两白银,约为清政府年财政收 入的一半。……伍秉槛的财富并非鹤立鸡群, 同期的一位宁波商人拥有2 000万两白银,晋商、 徽商拥资千万两白银的亦不鲜见,至于拥有百 万两白银者则不计其数了。 ——《重新认识中国历史》 解读 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前期以积极作 用为主,明清时期以消极作用为主。本史料开 始一句可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方面来 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给自足、 闭塞性、在近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占据主 迟滞性 侵略性、扩张性 导地位;影响中国社会的进步 在近代中国长期占据优势地位, 阻碍了中 国经济的发展,是近代民主革命的对象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洋务经济 民族资本 主义经济 官僚资本 主义经济
半封建性、垄断性 未能使中国富强,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进步性、革命性、 中国经济近代化的主要表现, 近代民主革 软弱性 命的物质基础
领导力量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资本状况 经过较长时间的资本原始积累
资本原始积累不充分,民族资 本严重不足 从发展重工业开始,轻工业是 辅助
发展顺序 从轻工纺织业开始,再发展重工业
发展状况 发展较快,工业革命后实现近代化 曲折缓慢,未占据主导地位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ຫໍສະໝຸດ 单元过关训练(八)点击图标进入…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买办性、垄断性、 严重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是近 封建性 代民主革命的对象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二、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四次大变迁 变迁 时间 鸦片战争后 至辛亥革命 历史背景 表现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 沿海沿江地区习俗受西方文 半封建社会, 洋货大量涌 明的冲击,衣食住行、社会 入, 上海等口岸被迫开放 风俗观念等发生显著变化 旧的习俗受到很大的冲击, 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 发生相应的变化
改革开放和综合国力上 升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三、西方与中国近代化的差异[中外关联] 西方近代化 社会环境 独立自主的资本主义社会 资产阶级一直扮演着主角(从商业资 本家到工业资本家和垄断资本家) 中国近代化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开始由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导, 民族资产阶级没有真正掌握 领导权
第一次
第二次
1912—1949 推翻封建帝制, 中华民国 年 建立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第三次
新中国成立 新中国成立、 社会主义制 至 1978 年 度确立
一些社会丑陋现象消失,人 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 地的变化 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生活丰富多彩,并且与世界 共同进步
第四次 改革开放后
高三一轮总复习
知 识 网 略
单元高效整合
知 识 整 合
单 元 过 关 训 练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知识网络· 脉络清晰|框图纵览,用联系的观点牢记历史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知识整合· 无障通达|专题归纳,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历史
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中的主要经济成分 类型 自然经济 外国资本 主义经济 特点 历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