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对策论文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深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对策【摘要】农业技术推广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针对我国现行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存在的问题,必须加强政府对农技推广的支持,深化农业技术推广机制改革,创新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形成社会化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以适应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创新;激励机制;组织创新;组织化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议》指出要“深化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和供销社改革,形成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我国农业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科技进步越来越重要。

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又是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支柱,是实现农业工业化、产业化、现代化的基本保证。

针对我国现行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存在的问题,必须加强政府对农技推广的支持,深化农业技术推广机制改革,创新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形成社会化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以适应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为此,需采取如下深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对策:1.推进农业技术推广的制度创新
一是确立农民对技术需求的主体地位,提高农民采纳农业新技术的自愿性。

农民是农业经营主体,也是农业技术的需求主体,市场主体。

采纳新的农业技术应该是农民市场经营的理性选择。

传统观念通常是从技术供给者的角度看问题,把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仅仅看作是向农民提供农业技术的过程,把农民看作是农业技术的被
动消费者,而没有对农民的技术需要给予足够的关注,缺乏农业技术推广的针对性。

因此,今后要注重建立农民参与选择推广技术的机制,改变“你给的我不要,我要的你没有”的技术供给状况。

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的农业推广部门应该及时地把市场需求的正确
信息、先进技术传递给农民,让农民自己选择,引导千家万户自愿采纳农业新技术。

二是解决农业推广体系中激励机制的缺位问题,广泛采取市场化的激励手段,进行推广机制的创新,大力调动农民、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积极性。

在现行农技推广机制下,农业技术成果转化还缺乏市场激励机制,技术人员和推广人员的工作还有较强的计划经济色彩,没有有效的利益诱导机制,其工作的好坏不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引导的,许多推广工作也就难免流于形式,不能让农民满意。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机制的完善,关键在于解决推广主体的激励问题,创新农技推广机制。

比如支持农技推广机构和农技人员开展技术承包、有偿服务、可订立“超产提成、减产赔偿”合同;通过股份制等市场化手段创办科技示范园区,展示名优品种、高效生产模式,带动农民跟进。

2.推进农业技术推广的组织创新,形成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是创新农业推广体系,发挥政府农技推广队伍的骨干作用。

农技推广体系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公益性职能,它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体。

由政府建立一支履行公益职能的农技推广队伍,不
但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绝大多数国家农业发展的共同经验。

现行的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必须更新观念和进行机制创新,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把服务领域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由单项向综合服务延伸,利用技术和信息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参与并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政府的技术推广等可以委托协会等为农服务组织进行。

农技、农经、农机等站所可以改制或精简后划归协会等组织管理。

各级推广机构在切实履行公益性职能的前提下,可以兴办经营实体,实行“一站两制”、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新的管理运行机制。

二是鼓励企业、农民等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大力培育多种成分、多种形式的农技服务组织,形成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技推广主体逐渐走向多元化,农业科研、教育单位广泛地面向农村,开展科技成果开发、推广活动;农业企业越来越多地开展技术推广服务工作;各种农民技术协会、种养大户也成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领域的重要力量。

各级农业管理部门和政府农技推广机构要支持这些组织和企业的发展,鼓励它们以多种形式向农民推广技术,对农民进行培训。

加强农业科研、教育、推广部门之间的联合,推动跨地区、跨专业推广机构的横向协作,拓宽科技下乡的渠道,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注意发挥各类农技推广服务组织的作用,建立多方合作机制。

三是把技术推广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密切结合起来,降低农业技术推广成本,降低在技术市场交易中的交易成本,提高推广效
率。

我国农业涉及2亿多农户,规模小,高度分散。

农业推广体系直接面向经营规模小、高度分散的农户进行高新技术推广,成本高,效果低。

单个农户直接参与农业技术市场交易,由于经营规模的限制,技术交易成本非常高。

通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形成“技术推广站(农业科研单位等)——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农户”的推广模式,使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成为联接农业技术推广主体和农户的桥梁,则能降低推广成本和技术交易成本,有效提高新技术的推广效果。

从“技术推广站(农业科研单位等)——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这个技术转移过程来看,一方面合作制度保证了成员在技术获取过程中费用较低;另一方面,其组织制度保证了各成员在选择决策中的主体作用,保证了技术的适用性;其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由于聚集了更多的能人,接纳高新技术的能力更高。

3.加强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的保障和支持
农业科技推广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能否更好发挥作用和发挥更大作用,除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自身要深化改革、创造条件外,还需要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也需要相应的政策措施、资金支持等外部环境和条件作为坚强的后盾。

一是加强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增加农技推广资金投入。

一要建立农业科技推广专项基金,并能逐步制度化地增加财政支农资金用于农技推广的份额。

二要利用“绿箱”政策,调整支农资金投入结构:按照wto的原则,减少政府对农业生产、流通领域的直接资金投入,按绿箱政策增加对农业科研、教育、推广等领域的资金投入,
使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达到国际平均水平。

二是加强农业教育和农民技术培训,把教育、研究、推广紧密结合起来。

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关系极大。

可以说,农民教育是农业科技扩散的基础。

今天的农业教育,就是明天的农业科技,就是后天发达的农业经济。

离开农民素质的提高,农村技术的持续创新和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就必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农技推广体系必须把提高农民素质或通过提高农民素质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作为指导
思想和基本目标,把技术推广融于提高农民素质的过程之中。

同时,要抓好农民技术培训方式创新。

要重视对农业劳动者的技术和技能培训,把提高农民的素质作为“科教兴农”、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重大措施。

要深化农村教育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增加职业教育的比重,通过农业技术讲座、培训、函授、夜大等多种形式,大幅度提高亿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农业科技水平。

农民素质的提高将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在加强农民教育的同时,要创新推广理念、改进推广方式。

我国农民整体文化水平低,又是一群最务实,最讲究实际,极注重经验,又相对保守,狭隘,改变他们的传统生产方式更需要通过事实进行演示。

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他们才容易接受,纯理论性的东西他们很难也不愿意接受。

因此,要创造条件建立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开展示范性农业技术培训。

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建设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措施。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