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表格式教案设计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精品教学设计
人教部編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精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八年级历史下册的第一课,主要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背景、经过和意义。
教材通过详细的叙述和丰富的插图,帮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新中国成立的详细过程和意义可能了解不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新中国成立的过程,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背景、经过和意义,认识新中国成立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和世界的和平产生的深远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背景、经过和意义。
2.教学难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播放相关视频、音频,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氛围。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3.合作探究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2.课件: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
3.板书设计: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经过和意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新中国成立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新中国成立的场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呈现(10分钟)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背景、经过和意义。
同时,教师通过讲解,为学生提供详细的历史资料,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新中国成立的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度,阐述新中国成立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和世界的和平产生的深远影响。
新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案(2019最新编辑)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学习目标】1.知道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2.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3.理解新中国成立的意义4.知道西藏和平解放的史实【学习重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学习难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年月在召开。
2.大会的内容:①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的作用;②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决定改北平为_________作为首都,以为代国歌,以___________为国旗,采用_______纪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
推翻了、封建主义和的统治。
中国真正成为的国家,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的力量。
4. 年,西藏和平解放。
至此,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二、合作探究1.阅读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想一想“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一千八百四十年”的含义是什么。
2.如何理解“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三、练习巩固1.下列选项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是()①通过了《共同纲领》②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④采用公元纪年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D.①②③④2.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3.下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表述不正确的是()A.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B.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奴役的屈辱历史C.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D.新中国的成立表明全国所有地区全部解放4.中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标志性事件是()A.西藏地区和平解放B.香港、澳门回归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5.请结合课文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教案新人教版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一、导入新课(1分钟)
由阅兵式来导入新课
二.学习目标(1分钟)
1.知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意义
2.知道开国大典的盛况,理解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三、预习指导题(2分钟)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成立作了哪些准备?
2.认识国旗国歌国徽,了解其含义。
(二)开国大典
1.观看影片,了解开国大典毛主席的讲话,了解开国大典的基本过程。
2.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三)西藏和平解放
1.简述为什么说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们的领土
2.找出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人物和意义
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5分钟)
让学生根据预习导题,独立完成
五、学生展讲,师生质疑(15---20分钟)
1.分层次,根据预习题难易程度找学生讲解
2.教师强调重难点;预习题难题
六、当堂检测(5分钟)
1.了解政协会议的内容。
2.简述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七、师生总结(2---3分钟)
让学生自己总结课文的每一子题目。
(或者知识树,思维导图)。
部编八下历史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
部编八下历史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教材是部编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本课主要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其意义。
教材内容包括: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意义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新主义革命的基本内容,对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中国人民的抗争精神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新中国成立的详细过程及其意义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认识新中国成立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
2.教学难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新中国成立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资料等,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体验。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教学活动。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新中国成立的相关知识。
3.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历史文献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新中国成立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新主义革命历史,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讲解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新中国成立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八年级下册历史课程的第一课,主要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教材内容包括: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等方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取得了伟大成就。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深化。
此外,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历史事件和政策也需要加强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历史意义,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自豪感和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的认同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新中国成立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氛围。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激发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3.史料教学法:运用历史史料,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好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材料,提前熟悉教学内容。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新中国成立的纪录片片段,引导学生回顾新中国成立的历史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历史意义。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案设计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意义;2.知道开国大典的盛况;3.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4.知道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过程和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1.观看开国大典的资料片,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感受人民群众的喜悦之情。
2.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学会交流与合作,初步掌握解释历史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难点:开国大典和新中国成立的重大意义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上发出了响彻云霄的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刚刚过去的2019年,是我们伟大祖国70周年华诞。
70年风雨同舟,70年砥砺奋进。
国家的面貌和我们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如何成立的?新中国的成立,对中国、对世界又产生了哪些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自主学习】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学生自学课文2-3页,标划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时间、地点、主要内容、职能、作用。
组内交流,相互对照,不明白的地方做好标注。
【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展示成果,教师点拨)1.为什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因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建国的总政策和总原则,集中体现当时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2.毛泽东在会议上被选举为国家主席吗?不是。
会议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政府主席。
是不是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不是。
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将它定为国歌。
3.说说会议确定的国旗及图案的象征意义。
部编人教八下历史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2
部编人教八下历史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的第一课,主要内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教材从中国人民的抗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新主义革命的基本内容,对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人民的抗争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过程及其历史意义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过程,掌握成立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过程。
2.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3.情景模拟:通过模拟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课件:制作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3.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于中国历史具有重要意义?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过程,包括中国人民的抗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等方面。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讨论结束后,各组汇报讨论成果。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说课稿(2)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本学期的第一课,也是整个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
本课主要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其历史意义。
教材从中国人民协商会议的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国庆节的设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理解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结果,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其意义,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深化。
此外,学生对于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等方面的了解还不够全面,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人民协商会议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过程,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为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不懈奋斗的信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人民协商会议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过程,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讲授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习效果。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过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新中国成立的纪录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中国人民协商会议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过程。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案设计: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学习目标1.了解和认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新中国是在经历了百余年的屈辱、抗争和探索之后,才建立起来的。
我们一定要热爱祖国,把她建设得越来越繁荣富强,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3.新中国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做了许多艰苦细致的工作,实现了西藏的和平解放,这个大好局面是必须加以珍惜的,从而树立民族团结的思想意识。
重点难点学习重点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
2.开国大典。
学习难点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首次会议的联系与区别。
2.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学法指导情感体验法、材料解析法、对比研究法。
教学过程[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歌曲引入,再现灾难岁月。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今天我就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旋律优美的老歌,让我们看着歌词,认真听,相信你的脑海里一定会浮现出许多画面。
(播放《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2)指名交流你还联想到了什么呢?旧社会穷人们吃不饱、穿不暖。
你们肯定在电影或电视中看到过那个年代的生活,你能用一两句话说说吗?(3)小结,揭示课题一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似乎把我们带到了苦难的旧中国。
那你们知道这苦难的岁月在哪一天划上了句号?(1949年10月1日)就是在那一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齐读课题(板书)[学案引导自主学习]见课前预习部分。
[聚焦主题合作探究]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在开国大典上,我们听到了国歌、看到了国旗。
这些新中国的象征,是如何确定下来的呢?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参加此次会议的代表有662人,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团体和民族,许多代表都是冒着生命危险来北平参加政协会议的,这些都说明政协会议的召开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因此会议能最大限度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具有类似现在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八年级下册历史的第一课,主要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文字和数据,展示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筹备过程以及开国大典的盛况。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新中国成立这一历史事件,他们可能已经在 previous learning 中有所了解。
但他们对新中国成立的详细过程和意义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和理解这个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筹备过程和开国大典的盛况,掌握新中国成立的时间、地点和主要参与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筹备过程、开国大典的盛况及其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新中国成立的喜悦和自豪。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筹备过程和开国大典的盛况。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和理解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设计好自主学习任务单,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
3.准备好合作探讨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回顾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简要介绍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展示筹备过程和开国大典的盛况。
部编八下历史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2
部编八下历史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八下历史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教学设计。
本课主要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过程以及其历史意义。
教材内容包括: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庆祝新中国成立的活动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认识到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所付出的巨大努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相关的历史知识,对新中国成立的背景和过程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国庆节的相关知识还需要进一步拓展。
此外,学生对本课历史事件的时间线索和人物关系还需进一步梳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和平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
2.教学难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国庆节的相关知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资料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3.讲解法:对新中国成立的相关知识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新中国成立的相关图片和资料。
2.教学素材:收集与新中国成立相关的视频、图片等资料。
3.学生活动材料:准备相关的问题和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新中国成立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讲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展示相关的历史资料,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回答与新中国成立相关的问题,如: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国庆节是如何庆祝的?4.巩固(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完成相关的历史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2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本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八年级下册历史课程的第一课,主要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教材通过介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胜利,推翻国民党政府,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过程,让学生了解新中国的诞生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近现代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上一阶段的学习中,学生更多地关注历史事件的表面现象,对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和深层次意义理解不足。
此外,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了解大多停留在表面,对其背后的历史意义和影响认识不够深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历史事件,理解新中国成立的重要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认识新中国的诞生来之不易。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国内外政治环境,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资料等,再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讨,深入分析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新中国成立的相关图片、资料等。
2.教学视频:准备相关的历史视频资料,用于再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场景。
3.学习任务单:设计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新中国成立的相关图片、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回顾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案3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案3一. 教材分析本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八年级下册的历史课程,主要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中国的近代史,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新中国成立的具体过程和意义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
2.教学难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等手段,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好相关的历史资料、图片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的历史知识,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新中国成立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新中国成立的过程,包括解放战争胜利、政治协商会议、宣告新中国成立等。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深入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5.拓展(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课主要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过程以及成立的意义。
教材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始,详细描述了毛泽东等领导人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以及人民群众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庆祝活动。
同时,教材还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国内和国际背景,如国共内战、二战后的国际形势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可能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国际形势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新中国成立的具体过程和意义理解不够深入。
学生可能对新中国成立的喜悦和激动情绪有共鸣,但对于新中国成立对中国的历史意义和国际地位的影响可能理解不足。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背景和过程。
2.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国内和国际意义。
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具体过程。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视听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历史背景,理解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多媒体设备。
3.相关的历史图片和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照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教师详细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背景、过程和意义,包括国共内战、二战后的国际形势等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角度,如国内背景、国际背景、成立过程、意义等,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理解和记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深远影响,如中国的历史变革、国际地位的提升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国内和国际意义。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2)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课是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主要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其意义。
教材从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筹备过程、宣告成立和庆祝活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描述,展现了新中国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但是,对于新中国成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细节和深层次意义可能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思考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筹备过程、宣告成立和庆祝活动等方面的内容,掌握新中国成立的时间、地点和主要参与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感受新中国成立的喜悦和自豪,培养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筹备过程、宣告成立和庆祝活动等内容。
2.教学难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播放音频和视频等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氛围。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
3.讲授法:教师对新中国成立的相关知识进行系统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4.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感悟,提高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好课件、教学素材、参考资料等教学资源。
人教新课标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优质课教学设计_2
第18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水平: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情况。
过程与方法:理解中国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分析胜利的基本经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热爱新中国,热爱中国共产党。
教学重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教学方法主体性教学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导入新课《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图片。
教师展示《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图片,并以此导入新课。
学生边听、边看、边感受。
实施目标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以一组生活中的小问题为切入点,开始本课的学习。
展示天安门的图片。
播放《国歌》录象。
展示国旗的图片,询问国旗的知识。
展示国徽的图片,询问国徽的相关知识。
展示人民英雄纪念碑图片及录象。
播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录象实况。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看,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边看、边听,并讲述《国歌》产生的历史背景。
学生边看,并说出这些知识。
学生观看录象,加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二、开国大典播放《开国大典》电影片段。
教师打出中国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提纲,对学生的回答惊醒评价、总结。
学生观看,体会开国大典的盛况,说出自己的感受及体会,抒发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出示讨论题“谈一谈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请举例说明。
”培养学生的合作水平。
教师展示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的提纲,对学生的发言实行总结、评价。
学生分组讨论,并发表见解。
新课联想略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谈一谈祖国所取得的成就,并展望祖国的未来。
结合现实问题来谈。
学生畅谈祖国50多年来所取得的成就,说出自己建设祖国的坚定决心。
结束新课播放歌曲《歌唱祖国》教师播放歌曲。
学生齐唱《歌唱祖国》。
板书设计第18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议内容:制定《共同纲领》选举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确定国旗、国歌、国徽、纪年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二、开国大典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历史意义:结束了……,开始了……,摆脱……了,增强了……基本经验:党……,军队……,战线……,思想……。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表格式教案设计
一、筹备新中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会议的有关史实:(时间、地点、代表、职能、内容、意义)(自主学习)
强调:一个通过两个选举五个决定
国旗上有很多寓意,你们能从国旗上看出哪些寓意呢?(合作学习)
《义勇军进行曲》;在抗日战争时期产生的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二、建立新中国——开国大典
课 题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课型
新授课
制作人
周林辉
教
学
目
标知识Biblioteka 能力掌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等知识要点。了解新中国建立的主要标志(国家机构、首都、代国歌、国旗、公元纪年等),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初步建立。
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人民英雄纪念碑这一内容时,让学生阅读毛泽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所题文字的历史含义和现实意义,开国大典的盛况,祖国大陆统一的实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法学法
讲授法、讨论法、启发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导入新课:
确定五星红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此次会议是在什么情况下召开的?它的召开有什么历史作用?让我们一起步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来领略历史的风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新中国是在经历了百余年的屈辱、抗争和探索之后,才建立起来的。我们一定要热爱祖国,把她建设得越来越繁荣富强。新中国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做了许多艰苦细致的工作,实现了西藏的和平解放,这个大好局面是必须要加以珍惜的。
教学重点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及其主要内容;开国大典。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案 (2)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时间和盛况,知道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情况。
【过程与方法】在师生互动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看、听、读进行自主发挥,结合教师的引导,学会自主性学习,并体会到自主学习的快乐;通过观察课文插图,对开国大典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然后在小组内讲述开国大典和西藏和平解放的史实,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和对历史事件的概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让学生深切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更加强盛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
【教学难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2019年,我们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改革路追寻中国梦,走过了辉煌的历程,建立了历史的功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你知道新中国是如何筹建的吗?新中国的成立具有什么历史意义?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二、新课讲授(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教师讲述:筹建新中国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这个重担落到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全体代表的肩上。
2.图片展示:教师提问:阅读教材第2~3页内容,说说政协会议的内容。
学生回答: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
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学们,你们知道国庆节为什么要放假吗?你们知道国庆节的来历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来寻找答案授
出示学习目标,指引学生学习。
新课
(1)自主学习
出示任务:任务一:【自学识记】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开国大典的时间、过程和盛况、西藏和平解决的基本史实。
反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并结合授课端——课前预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导学任务单,任务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自学检测,答案解析,处理学生自主学习反馈问题。
师:在正式进行本课学习前,先根据下面图示梳理八年级的几个重要时间节点,让学生对八年级的历史有个宏观的把握认识。
过渡:我们通过本节的自学检测,已经基本掌握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
议的内容、开国大典的时间、过程和盛况、西藏和平解决的基本史实,下面我们就一下几个重要的问题一起进行思考探究。
(2)合作探究
出示任务:任务二
【合作探究】
1.比较1949年召开的新政协会议与1946年召开的政协会议的异同,分析归纳新政协召开的历史意义。
2.列举新政协召开的具体内容,并根据教材6—7页知识拓展,讲述国旗、国歌被确定的故事。
3.朗诵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说说碑文“三年、三十年、一千八百四十年的含义,并说出这则碑文说明了什么?
PPT出示问题:1.比较1949年召开的新政协会议与1946年召开的政协会议的异同,分析归纳新政协召开的历史意义。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探究问题单表格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进行讲解,并逐步出示答案。
设计意图:列表归纳,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并起到回顾旧知的作
PPT出示问题:1.观看视频,讲述开国大典的盛况,谈谈自己的体会。
师播放《开国大典》实录片段。
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生:略。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实录,带学生进入当时的情境,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师:开国大典上54门2礼炮一共齐鸣了28响,这有什么独特的含义?
54门礼炮:
象征着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中的54个民族。
其他说法:
1.象征着五四运动。
2.象征着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中的54个政治团体。
28响: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28年
师:新中国在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成立了,作为一个人口众多,面积辽阔的大国,它的成立对中国、对世界有什么历史意义呢?
PPT出示问题:2.回顾中国近代史人民的抗争,分析归纳新中国成立有哪些历史意义。
学生回顾中国近代史人民的抗争后,回答国际、国内意义,教师根据图示进行补充讲解。
意义:
国内: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成为国家的主人。
国际:
●新中国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过渡:新中国虽然成立了,但是人民解放战争还没有完全结束。
人民
解放军继续追歼残敌,进军华南西南等地,到1950年夏,基本上消
灭了中国大陆上的国民党残余军队。
我们具体来了解下解放西藏的情
况。
出示任务:任务四
【合作探究】
1.说出为什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面向西藏进军,一面力争和平解放西
藏?
2.用史实说明西藏自古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探讨归纳西藏
和平解放的意义。
PPT出示问题:1.说出为什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面向西藏进军,一面力争和平解放西藏?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
师:既要维护国家的统一,又要维护民族团结。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请同学们用史实说明西藏自古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探讨归纳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
PPT出示问题:2.用史实说明西藏自古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探讨归纳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
学生思考后,写在探究问题单上,教师根据图示进行补充讲解。
生:意义
任务五:【动动手】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本课知识结构图。
识
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