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2020版高考地理考点规范练27区域经济联系湘教版05
湘教版高中地理Ⅲ,第一章,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
湘教版高中地理Ⅲ,第一章,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第一课时)一、总体思路《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倡导让课程走进生活,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
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倡导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营造充满创新活动的课堂;要把教学过程当作师生交流、交往的过程,当作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
本节课程的设计,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为出发点,针对不同知识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采用比较法和案例分析法,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本节课共计2课时完成。
二、解读课标与教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内容位于地理必修Ⅲ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前面已经学习了1.1区域的含义、1.2区域发展阶段、1.3区域发展差异,本节内容是对区域的进一步深入学习,是本章的重点,为后面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第四节内容分成2个课时,本节课程设计是第1课时,主要内容有:一是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二是资源跨区域调整。
重点在于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2课时的主要内容是产业转移。
本节课通过三大工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进行案例分析。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所取得的成效与意义。
②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和意义。
③知道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两个显著例子——能源与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④了解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基本措施、线路等。
⑤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作用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读图分析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②通过讨论及代表发言,培养学生地理语言表述能力,正确理解南水北调工程对调出区、调入区以及沿线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增强资源合理开发和保护意识,形成正确的资源观。
②通过对资源跨区域调配内容的学习,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26湘教版
考点规范练26(2022湖南五市十校联考)自1935年以来,我国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的“胡焕庸线”具有高度稳定性。
下表为我国2000—2020年各区域人口分布基尼系数变化(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为“0”,基尼系数越接近0,表明人口分布越趋向均衡)。
据此完成1~2题。
1.2000年以来,东北人口基尼系数变大的主要原因是( )A.乡村振兴有序推进B.粮食产量提高C.生态环境持续退化D.矿产开采逐步萎缩2.下列省份人口空间分布格局与我国人口分布现状基本一致的是( )A.四川B.陕西C.吉林D.湖南答案 1.D 2.A解析第1题,2000年以来,东北人口基尼系数变大反映人口分布趋于集中,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有关。
乡村振兴、粮食产量提高有助于促进人口均衡分布,A、B错误;生态环境持续退化与东北实际情况不符,C错误;东北地区资源开采进入减产阶段,资源型城市衰落,人口大量外迁,而中心城市向外迁移的相对较少,人口相对集中于中心城市,D正确。
第2题,我国人口分布现状是东南部密集,西北部稀疏。
四川省东南部的成都平原人口密集,西北部的川西高原人口稀疏,与我国人口分布现状基本一致,A正确。
(2023届河北高三联考)埃塞俄比亚境内大部分属埃塞俄比亚高原,中西部是高原的主体,占全境的2/3。
埃塞俄比亚人口分布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显著。
下图为某年埃塞俄比亚各州人口密度(单位:人/km2)分布图。
据此完成3~4题。
3.甲区域与乙区域人口密度差异显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温B.降水C.地形D.河流4.埃塞俄比亚中西部人口较为密集,是因为该区域( )A.位于中非大裂谷带B.地势平坦,便于耕种C.地处火山熔岩台地D.海拔较高,气候凉爽答案 3.B 4.D解析第3题,埃塞俄比亚的乙区域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土地生产力较低,农业发展水平低,导致人口稀少;甲区域位于湿润的西南气流的迎风坡,受埃塞俄比亚高原的抬升作用,降水多,气候湿润,利于农业生产,人口较为密集。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27讲区域经济联系教案湘教版
第27讲 区域经济联系考点一 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1.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
2.区域经济联系的重要形式——区域经济合作。
3.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1)对口帮扶成效明显。
(2)西部地区招商引资发展较快。
(3)科技、信息和人才的联系日益密切。
(4)在合作中实现了相互发展。
拓展延伸 西部大开发的条件和重点措施考向区域经济发展1.(2016·北京文综)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国家大力推进信息化、工业化协同发展,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为大别山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带来新契机。
阐述大别山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有利因素。
答案政策和技术支持;农产品资源丰富,接近原料地;距合肥、武汉等大中城市较近,市场广阔;修建高速公路,交通运输条件改善。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从土地、水源、原料、能源、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等方面结合图中信息作答。
(2018·河北衡水中学联考)人口—经济增长弹性是指某个地区在某个时期的人口增长率与同一时期的经济增长率的比值,反映该地区经济每增长1%所带来的人口规模变化幅度,常用于衡量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程度(人口相应增长0.1%为协调)。
图1为京津冀地区2000~2014年人口-经济增长弹性变化图,图2为京津冀地区各城市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关系图。
据此完成2~3题。
2.有关京津冀地区经济增长和人口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2005~2014年人口-经济增长不断上升,京津冀地区人口不断增加B.2005~2014年人口-经济增长弹性波动上升,带来京津冀地区人口随之波动C.2000~2014年经济增长带来大量人口的增长,给资源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D.2000~2001年和2010~2011年人口-经济增长弹性有明显的下降,人口明显减少3.为推动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的均衡发展( )A.北京应遏制人口过快增长,引导人口向天津转移B.促进地区产业错位发展,引导人口多中心分布C.唐山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协调度高,无须产业升级D.石家庄经济和人口增速都较低,应大力发展资源型产业答案 2.C 3.B解析第2题,京津冀地区2005~2014年人口-经济增长弹性变化较大,有增有降,而不是波动上升,故A、B两项错;2000~2001年和2010~2011年人口-经济增长弹性有明显的下降,只能说明人口增长率与同一时期的经济增长率的比值下降,不能说明人口明显减少,D 项错;2000~2014年经济增长带来大量人口的增长,从而给资源、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C项正确。
广西2020版高考地理考点规范练26区域特征湘教版04
考点规范练26 区域特征、区域发展阶段与区域差异中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
下图为一帧剪纸作品。
据此完成第1~3题。
1.上图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的( )A.四川盆地B.黄土高原C.珠江三角洲D.长江三角洲2.建造图中民居的主要气候原因是( )A.风沙大、光照弱B.夏季炎热、冬季寒冷C.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D.土壤垂直节理发育3.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A.二人转B.黄梅戏C.越剧D.梆子、秦腔答案1.B 2.B 3.D解析第1题,从剪纸中可以看出有窑洞等地理景观,可以判断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黄土高原。
第2题,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窑洞具有保温御寒的作用。
第3题,二人转是东北地区的特色剧种;黄梅戏是起源于安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安徽、江西及湖北地区;越剧是流行于浙江一带的地方剧种。
下图为美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图(其中1953年GDP总量为3 793亿美元,2007年GDP总量为140 287亿美元)。
据此完成第4~5题。
4.美国制造业( )A.不向服务业转变B.计算机开发行业集聚加速,以取得规模效益C.淘汰传统制造业是产业升级的关键因素D.就业所占比重下降,总产值上升5.据图可知,美国( )A.政府是影响产业结构比重变化的主要因素B.第一产业比重小,产业水平低C.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下降,企业外迁量大D.第三产业消耗资源多,对环境的影响大答案4.D 5.C解析第4题,读图可以得出,美国制造业大部分向服务业转变;计算机开发行业集聚减缓;改造传统制造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产业升级的关键因素;就业所占比重下降,总产值上升。
第5题,据图可知,美国第一产业比重小,产业水平高;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下降,企业外迁量大;第三产业消耗资源少,对环境的影响小。
2020高考湘教版地理-课时规范练27 工业地域联系
课时规范练27工业地域联系基础巩固(2019湖南岳阳二次质检)福建泉州市永春县山多地少。
宋元时期,阿拉伯人蒲氏家族来到泉州定居并经营香料生意。
明末清初,其后裔溯晋江而上来到永春县达埔镇制作和贩卖篾(miè,劈成条的竹片)香,开启了该镇的制香史。
永春篾香是一种选用上等芳香植物和中药材配制后供人点燃的名贵香料。
目前,全县共有制香企业近300家,制香人超过3万,产品达300多种。
据此完成1~2题。
1.近年来,香品研发生产、香文化展示等相关产业向达埔镇集聚,主要是为了共享()A.政策和原料B.廉价劳动力C.信息和市场D.土地和基础设施2.目前,该镇正积极推进“香品产业园”建设,下列产业最不可能入驻的是()A.运输物流B.检测化验C.辅料生产D.化妆品生产(2019山东平度二次调研)美国汽车城——底特律市已宣告破产。
读下图,完成3~4题。
3.底特律发展汽车产业的优势有()①廉价劳动力丰富②钢铁工业发达③相关企业集聚,协作条件好④环境优美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底特律汽车工业衰落的主要原因有()①产业结构单一②该地汽车产业受到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汽车产业的冲击③人们对汽车的市场需求减弱④世界汽车生产重心的转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019山东济宁二模)读某工业园企业联系示意图,完成5题。
5.下列有关该工业园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产业基础比较雄厚,产品特色较鲜明B.企业之间联系密切,吸附企业之间普遍存在生产协作联系C.吸附企业对核心企业依附性较强,抗风险能力较弱D.企业聚集,有利于“三废”的集中治理能力提升(2019江苏徐州一模)读长江下游某市空间构成简图,完成6~7题。
6.该市的化学工业园是我国重要的石化基地。
化学工业园最有可能位于图中的()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7.影响图中开发区布局的因素主要有()A.交通、环境B.信息、科技C.原料、能源D.劳动力、地价(2019河南洛阳一次调研)20世纪末以来,软件产业成为印度的朝阳产业,目前印度的软件产值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经济联系ppt 湘教版
高频考点讲练
高频考点讲练
1.三条线路的具体比较如下表所示
方案 中线方案 西线方案 从长江三峡水库 从扬州江都抽水 引水,出丹江口 从长江上游 站引长江水,基 水库,沿伏牛 引水到黄河 本沿京杭运河输 山、太行山东麓 上游 水到华北地区 送水到北京、天 津 长江上游金 长江中游,丹江 沙江及其支 口水库、三峡水 流雅砻江、 库 大渡河、通 天河 东线方案
高频考点讲练
(4)巴基斯坦的西水东调工程:解 决印度河平原的缺水问题。 (5)原苏联的伏尔加——莫斯科调 水工程、纳伦河——锡尔河调水工 程、库班河——卡劳斯河调水工程、 北水南调工程等;主要用于农田灌 溉。
高频考点讲练
例1 (2010年深圳模 拟)2008年12月26日, 中线黄河北—羑河北工 程(简称黄羑段工程)开 工建设,标志着河南省 南水北调黄河以北干线 工程已进入全面实施阶 段。读“南水北调中线 干线工程路线图,”回 答(1)~(2)题。
基本自流
基础知识回顾
(2)西气东输 ①起止点:主体工程从新疆塔里 木盆地的轮南到上海。 ②线路特点:穿越众多地形复杂 区,三次跨越黄河、一次跨越长江, 站 是目前我国 距离最长 、口径最大、 场最多的一项管道工程。 ③意义:a.东部地区:改善 能源 结构,有效治理大气污染 ,改善生活 质量。b.西部地区:促进 西部大开 发,拉动经济发展 ,促进民族团结和 社会稳定 。
黄河以南地区地 需挖掘渠道 缺点 势北高南低,需 的工程量很 抽水北送 大
高频考点讲练
2.南水北调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 决措施
问题 水质污染(东线) 水价上升 生态安全 措施 先治污后通水 农业用本地水,工业用调来水
先生态后用水;丰水期多调,枯 水期少调;引(长)江济汉(江)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模块3第1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二讲区域经济联系课件湘教版
三、析其材——用何答 第(1)问,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资源为主,能源消费结构不合 理。大量使用煤炭作为能源,带来了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的环境问 题。我国铁路运输能力不足,北煤南运占用大量运力,加重铁路 运输的负担。天然气具有清洁、使用方便等优势,有利于减轻环 境污染等问题。第(2)问,西气东输一线、二线工程的建设,能够 缓解上海、广州的能源紧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动天然气化 工等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改善城市的大气质量。 第(3)问,西气东输工程新疆段工程冬季建设时,大风天数多,可 能遇到多风沙天气;距冬季风源地近,气候寒冷,易出现寒潮等 灾害性天气;昼夜温差大,不利于工程建设等。
所示:
影响有哪 些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
1.从调入区与调出区两方面进行分析 (1)对于资源调入地区而言,资源的大规模调入,缓解了资源、 能源不足的问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
相对充足,又保障了社会的安定与繁荣,以及促进该地区生
态环境建设等。 (2)对于资源调出地区而言,随着资源开发和工程建设,将会 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带动相关
稳定
生态 效益
发展经济,减轻污染,保护生态
思维流程
2 由所学到所用
知能升级
典题例析
(2019·桂林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西气东输工程包括天然气开发建设、输气管道建设和用户 管网建设三部分,分三条线路。西气东输一线工程 2004 年全线 贯通,二线工程 2012 年全线贯通,三线工程 2014 年全线贯通。 如图为我国西气东输三条管线工程示意图。
2.资源调配线路选择
关键词
答题思路
消费能力
稳定的资源供应和市场消费能力
答题策略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27湘教版
考点规范练27(2022湖南多校仿真模拟)流动人口数量等于常住人口数量减去户籍人口数量,正值代表人口净流入,负值代表人口净流出。
下表为2012—2019年广东省四个不同分区的流动人口数量统计(单位:万人)。
据此完成1~2题。
1.广东省四大分区流动人口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A.珠三角B.东翼C.西翼D.山区2.导致四大区域流动人口数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B.文化C.环境D.矿产答案 1.B 2.A解析第1题,珠三角区域流动人口数量最大值为2679万人,最小值为2555万人,其流动人口变化幅度约为5%。
同法计算可得,东翼流动人口变化幅度约为61%,西翼流动人口变化幅度约为31%,山区流动人口变化幅度为25%。
故广东省四大分区流动人口变化幅度最大的为东翼,B正确。
第2题,2012—2019年,珠三角区域是流动人口数量净流入最大区域,其原因是珠三角地区经济优势明显,就业机会多;其余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均为人口净流出区。
A正确。
(2022河北唐山三模)按照国际通行划分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时即进入老龄化。
统计显示,2021年,我国老龄化率(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4.2%,老龄化程度较高,但不同省级行政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下图示意2021年我国不同省级行政区老龄化率的空间分布。
据此完成3~4题。
3.据图可知,我国各省级行政区老龄化程度的空间差异表现为( )A.东部地区各省级行政区为全国最高B.低于全国平均值的省级行政区全在西部C.中部地区各省级行政区为全国最低D.东北地区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近年来,广东省老龄化程度一直保持较低水平,主要原因是该省( )A.人均寿命延长B.医疗卫生设施先进C.人口大量迁入D.人均受教育水平高答案 3.D 4.C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辽宁、重庆老龄化率为全国最高,A错误;广东的老龄化率低于全国平均值,B错误;中部地区各省级行政区的老龄化率不是最低,C错误;东北地区人口老龄化率全部大于14.2%,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D正确。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28湘教版
考点规范练28(2022湖南邵阳质检)不同的城市功能区有不同的人类活动轨迹。
有研究人员利用出租车上下车的时间分布特征来识别城市的主要功能区结构。
图1为利用该方法绘制的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图2中曲线示意在工作日和周末该城市某地出租车上下车数的日变化。
据此完成1~2题。
图1图21.影响该城市娱乐区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A.环境优美B.远离闹市C.设施完善D.人流量大2.关于图2表示的地点和图中曲线的含义,组合正确的是( )A.甲地①—周末B.乙地②—工作日C.丙地①—周末D.丁地②—工作日答案 1.A 2.D解析第1题,娱乐区在城市南部分布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山地周围,故其形成的区位条件最可能是山地自然环境优美,适合休闲娱乐,A正确;娱乐区周边也有工作区分布,并未远离闹市,B错误;设施完善、人流量大是娱乐区形成之后的特征,并非其形成条件,C、D错误。
第2题,甲地为工作区,工作日上下车数应该大于周末,故①为工作日。
乙、丙两地都是居住区,工作日上下车应该以工作为主,周末应该以娱乐为主,工作日上下车数应该比周末上下车数稍多,乙地①为工作日,丙地②为周末。
丁地为娱乐区,周末上下车数比工作日多,尤其是下午和晚上,D正确。
(2022河北秦皇岛三模)下图示意我国某一线城市部分街区更新改造规划,该街区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为传统中央商务区,金融机构众多。
随着城市发展,该街区部分机构外迁至新兴商务区。
据此完成3~4题。
3.此处更新改造在满足原住民回迁的基础上仍增建大量住宅楼,主要是考虑( )A.提升房产价值B.优化人居环境C.促进职住平衡D.促进社区交流4.高级写字楼沿主干道分布,有利于( )A.方便货物运送B.缓解交通拥堵C.推动产业集聚D.提升城市形象答案 3.C 4.D解析第3题,提升房产价值不是增建大量住宅楼的目的,A错误;此处金融机构众多,就业岗位多,在此处增建大量住宅楼可以满足员工就近居住、就近工作的需要,有利于促进职住平衡,C正确;在满足原住民回迁的基础上仍增建大量住宅楼,并不主要为了优化人居环境,与促进社区交流关系也不大,B、D错误。
高考地理 10.3 区域经济联系复习 湘教版
区域经济联系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读“川气东输线路示意图”,完成1~2题。
1.影响图中线路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类型B.地形C.城市布局 D.河流解析:影响川气东输线路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城市。
答案:C2.与图中甲经济区相比,乙经济区的特点是( )A.交通便利,科技水平高B.农业生产发达,粮食商品率高C.人口密度小,迁入人口多D.以第一、二产业为主解析:甲位于内陆的四川盆地,对外交往不便;乙位于长三角,水陆交通便利,科技水平高。
答案:A读新疆棉花产地及棉纺织企业西进示意图,回答3~4题。
3.影响棉纺织企业西进新疆的主导因素是( )A.劳动力 B.市场C.动力 D.原料解析:本题考查了产业转移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新疆是我国主要的商品棉基地之一,发展棉纺织业的原料充足。
答案:D4.下列关于棉纺织企业西进对新疆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A.构建跨区域的产业链,促进产业升级B.扩大棉花种植面积,改善生态环境C.推动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D.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解析:新疆地处内陆,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棉花种植范围不宜过分扩大。
答案:B读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天然气设施分布图,回答5~6题。
5.用管道输送天然气的优势有( )A.架设管道的成本低B.连续性好,运输效率高C.灵活性强D.受地形等自然条件影响小解析:本题考查管道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知识运用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相比,管道运输具有连续性好、运营成本低等优点,但是线路一旦设好难以改动,灵活性不好;架设管道投资较大,同时受地形等自然条件影响也比较大。
答案:B6.北京大幅度提高天然气设施水平的主要原因是( )A.天然气资源丰富B.天然气价格低廉,可以再生C.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保护环境D.来源渠道广,市场需求量大解析:北京大幅度提高天然气设施水平的主要原因是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增加天然气的使用比重,减小煤炭的使用量,发展低碳经济,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高三地理湘教版复习讲义第3部分 第9章 第2节 区域经济联系
第2节 区域经济联系[教材内案例]1.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2.资源跨区域调配 (1)南水北调①工程起止点⎩⎨⎧主体: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到上海分支:四川、重庆到湖北、湖南等②(3)西电东送①我国水能分布特点:90%的可开发装机容量集中在西南、中南及西北地区。
②西电东送的三线工程对资源跨区域调配意义的分析要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资源、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入手。
分析如下:1.我国的煤炭外运(1)我国能源空间布局存在较大的南北差异和东西差异,而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又进一步从需求上拉大了这种差异,出现了北煤南运和西煤东运现象。
铁路运输是我国煤炭运输的主要方式,目前主要运煤通道如下表所示:(2)(1)西北通道:中哈原油管道和途经中、土、哈、乌四国的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
(该通道与我国西气东输三线工程的实施密切关联)(2)西南通道:中缅原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
(3)东北通道:中俄原油管道和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
(4)海上通道:经马六甲海峡、中国南海运往中国的原油和液化天然气海运通道。
(5)中巴油气管道(瓜达尔港—喀什)有望成为第五大能源战略通道。
[案例探究流程]因资源分布及经济发展的不均衡而促成了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同时资源的区域间调配也加强了区域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了区域的均衡发展,复习时对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的分析,应遵循以下思维流程进行。
考法1结合区域分布图,考查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及影响(2019·湖北联考)读下图,回答1~2题。
1.第一条西气东输管道没有直接在东南直出甘肃,而是绕道宁夏、陕西北部与山西,其主要原因是()A.节约管道建设成本B.带动宁夏、陕西等地的经济发展C.补充气源D.保护东部的生态环境2.图中反映出我国油气分布与消费方面的特征是()A.油气资源分布西多东少B.油气资源分布西少东多C.油气消费西多东少D.油气消费东西平衡[解题流程][尝试解答] 1.C 2.A(2014·浙江高考)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河。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27区域经济联系湘教版
考点规范练27 区域经济联系考点规范练第54页能源强度指单位生产总值的能耗。
为了满足社会消费需求,在生产商品和服务的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称为消费隐含能源。
下图为2010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的能源强度和人均消费隐含能源统计。
据此完成第1~2题。
注 tec为吨标准煤.1.与宁夏相比,天津的( )A。
能源利用效率高,人均消费水平高B。
能源利用效率高,人均消费水平低C。
能源利用效率低,人均消费水平低D.能源利用效率低,人均消费水平高2。
图中Ⅰ、Ⅱ、Ⅲ、Ⅳ四个象限所代表的区域,最适宜建设能源基地的是()A。
ⅠB。
Ⅱ C.ⅢD。
Ⅳ答案:1。
A 2。
D解析:第1题,从材料中信息可知,能源强度越大,能源利用效率越低,人均消费隐含能源越多,人均消费水平越高.图中天津能源强度较宁夏小,人均消费隐含能源大,说明天津较宁夏能源利用效率高,人均消费水平高,A项对。
第2题,能源基地应建在能源资源丰富、消费量小的地区。
在图中,能源强度大,单位产值能耗多,说明能源资源丰富。
人均消费隐含能源越少,说明人均消费能源少。
所以最适宜的为Ⅳ区域,D项对。
Ⅰ区域能源丰富,人均消费量大,A项错。
Ⅱ区域人均消费量大,B项错.Ⅲ区域资源缺乏,C项错。
2014年7月3日,南水北调中线渠首陶岔枢纽开闸放水,一波丹江口水第一次涌入中线总干渠,一路向北,这标志着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黄河以南段总干渠正式启动充水试验.据此完成第3~4题。
河南境内的南水北调线路走向图3。
图中线路走向的优势在于( )A。
扩大供水量 B.基本可自流供水C。
占用耕地少D。
不需要移民4.要实施南水北调,必须加高丹江口水库大坝。
这一举措带来的影响有( )①工程技术难度要求加大②生物多样性减少③库区泥沙淤积量减少④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增多A.①②③B。
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3。
B 4。
B解析:第3题,读图,图中线路沿山麓输向平原地区,线路走向的优势主要在于基本可自流供水,B项对.线路走向与供水量关系不大,A项错.输水线路经过山麓冲积扇地带或平原区,占用耕地较多,C项错。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练习 高中地理新湘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2023~2024学年) (1)
第三节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课后精练】基础巩固在国际政治多极化、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迅速发展的推动下,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简称GMS)已成为亚太地区经济、贸易及投资的新热点。
它建立在平等、互信、互利的基础上,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互利合作、联合自强的机制。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说法中,符合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特征的有( )。
①内向保护性,外向竞争性②扩大势力范围,实现竞争优势③强强联手,增强抵御全球化风险的能力④实现区域优势互补,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完全分布在同一大陆的区域性组织有( )。
①北美自由贸易区②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经济合作组织③欧洲联盟④东南亚国家联盟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1.D 2.C【解析】第1题,内向保护性,外向竞争性,实现区域优势互补,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是世界经济区域化的特点,①④正确;扩大势力范围,实现竞争优势,是世界区域经济集团的作用,②错误;强强联手,增强抵御全球化风险的能力,本身就是错误的,全球化只能去面对,③错误。
第2题,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完全分布在同一大陆,即都在亚欧大陆上的,只有欧盟和东南亚国家联盟,③④正确;北美自由贸易区在北美大陆,①错误;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经济合作组织包含了亚欧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南美大陆、北美大陆等,②错误。
喀什地区位于新疆西南部,具有“五口(口岸城市)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独特区位。
2010年,喀什经济开发区被批准为经济特区。
多年来,山东省一直对口支援喀什,并把招商引资作为产业援疆的生命线。
读喀什地区在新疆的地理位置示意图,回答3~4题。
3.喀什地区招商引资的突出优势是( )。
A.地价低廉B.交通运输便利C.环境质量高D.地理位置优越4.喀什地区与山东省开展对口合作有利于( )。
①改善喀什地区的营商环境②促进东西部经济走廊的形成③刺激喀什地区人口大量流向山东④推进区域产业的分工与合作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3.D 4.C【解析】第3题,根据材料“喀什地区位于新疆西南部,具有‘五口(口岸城市)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独特区位”可知,喀什地区的突出优势是地理位置优越;招商引资是为了开发资源、发展经济,喀什地区地价虽然低,但不是其突出优势;喀什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利;喀什气候干旱,生态脆弱,环境质量在喀什地区招商引资中没有明显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规范练27 区域经济联系与南水北调中线配套的“引江济汉”工程每年向汉江输送31亿立方米的水量。
江汉油田地处江汉平原,本部设在湖北省潜江市广华镇。
据此完成第1~2题。
1.“引江济汉”水利工程利于( )①缓解因调水后汉江流量减小而导致的饮用水安全问题②缩短天门至武汉段的水运里程,提高运输效率③增大汉江下游流量,减少汉江下游“水华”现象的发生④增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水量,确保中线供水稳定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对“引江济汉”工程选线影响不大的是( )A.取水是否对生态造成不利影响B.绕开江汉油田,避免巨大的经济损失C.无须依靠泵站提水,节省能源消耗D.利用原有湖泊,减少土方开采量答案1.B 2.D解析第1题,“引江济汉”水利工程利于缓解因调水后汉江流量减小而导致的饮用水安全问题,利于增大汉江下游流量,减少汉江下游“水华”现象的发生。
第2题,对“引江济汉”工程选线影响不大的是利用原有湖泊,减少土方开采量。
根据中俄两国在上海签署的《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商定,从2018年起,俄罗斯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
下图为中俄天然气东线管道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3~4题。
3.中俄天然气东线管道在俄罗斯境内向北弯曲,最主要原因是( )A.绕过冻土区域,便于施工B.缓解该地区能源紧缺状况C.北部天然气产量大,气源充足D.保护贝加尔湖地区的生态环境4.图示天然气跨区域调配对中、俄两国的影响,正确的是( )A.促进俄罗斯能源开发,有利于能源结构调整B.减轻俄罗斯就业压力,可优化产业结构C.增加我国清洁能源比重,消除大气环境污染D.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答案3.C 4.D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中俄天然气东线管道在俄罗斯境内向北弯曲,经过恰扬金气田,利于气源的补充。
第4题,俄罗斯向中国供应天然气,可以促进俄罗斯能源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增加就业,但是对俄罗斯的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影响不大,可以增加我国清洁能源比重,缓解能源供需矛盾,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但是不可能消除我国的大气污染。
埃及的西水东调工程西起尼罗河三角洲,引尼罗河水东调至西奈半岛北部的阿里什河谷,全长262千米,主要由苏伊士运河以西渠道、穿苏伊士运河输水隧洞、西奈北部输水工程三部分构成,规划开发耕地25.2万公顷。
西奈北部调水工程基本在沙漠地区进行,在到达阿里什河谷之前采用压力管道输水,并在灌区建设排水系统。
下图示意埃及西水东调工程位置及线路。
据此完成第5~6题。
5.埃及兴建西水东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A.为东部工业、城市发展提供生产、生活用水B.形成水系之间的便利通道,利于航运发展C.调节尼罗河径流量季节分配不均,防治洪涝D.完善西奈半岛灌溉系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6.西奈北部调水工程在灌区建设排水系统主要是为了预防( )A.尼罗河断流B.灌区土地盐碱化C.降水量增加D.河流含沙量增加答案5.D 6.B解析第5题,该调水工程建成后,规划开发耕地25.2万公顷,说明工程主要作用是完善西奈半岛灌溉系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第6题,由于受水区域为沙漠地区,农业生产只灌不排会产生盐碱化危险,所以修建了排水系统。
读图,完成第7~8题。
7.图中示意产业升级、产业转移、区域产业分工的数码分别是( )A.③②①B.①③②C.②③①D.①②③8.②过程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不同国家或地区间( )A.科技水平差异B.自然资源差异C.工资水平差异D.市场规模差异答案7.D 8.C解析第7题,由图示可知,①序列国家或地区不变,不同的时间生产不同的产品,为产业升级;②序列产品始终不变,随时间的不同,产品生产的地区不同,为产业转移;③序列在同一时间不同的地区生产不同的产品,为区域产业分工。
故图中示意产业升级、产业转移、区域产业分工的数码分别是①②③。
第8题,服装产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企业为控制生产成本,追求最大效益,积极寻求劳动力成本低的地区进行生产,因而地区的工资水平是企业进行产业转移的主要考虑因素。
下图示意以劳动力、资本、技术、能源作为研究指标,总结的中国区域间产业转移梯度理论。
2016年4月河南省依据该理论和国家的“一路一带”倡议,明确了2016年河南省制造业承接产业转移的工作方向。
据此完成第9~10题。
9.图中甲、乙、丙、丁指标分别为( )A.技术、资本、劳动力、能源B.资本、技术、能源、劳动力C.资本、能源、劳动力、技术D.技术、资本、能源、劳动力10.2016年河南省制造业承接产业转移的方向为( )A.发挥人才、关键技术、资本等领域的优势,推进本省企业与国际制造业的合作B.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区为重点,深化区际制造业合作C.以京津地区为优先,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合作重点,承接制造业产业转移D.持续深化与珠江三角洲、京津、东北工业区等地区的产业转移合作答案9.A 10.C解析第9题,甲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技术是产业的主导因素。
丁在东部地区分布少,中、西部分布多,应是能源。
丙在东部、中部分布多,西部少,应是劳动力。
乙在东部地区产业集中、中部地区产业较少,应是资本。
第10题,河南在人才、关键技术、资本等领域没有优势,A项错;“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区经济、技术水平较低,不利于深化区际制造业合作,B项错;河南距珠江三角洲、东北工业区等地区较远,不便于承接产业转移合作,D项错;河南距京津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较近,2016年河南省制造业承接产业转移的方向为以京津地区为优先,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合作重点,承接制造业产业转移,C项正确。
张槎位于佛山市禅城区西部,拥有“中国针织名镇”等称号。
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的一针、二针、三针以及张槎的槎针等一批大型国有纺织企业纷纷集聚佛山,这些企业聚集了大量纺织工业人才,加上各大棉纺厂和数量众多的服装厂,为张槎针织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近年来,随着佛山“强中心”规划出台,纺织产业逐渐向粤北和粤东地区转移,张槎针织企业的总部仍留在禅城,而棉纱、织造、染整等将外迁。
据此完成第11~12题。
11.张槎针织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劳动力充足B.产业基础雄厚C.国家政策支持D.原料充足12.张槎针织部分产业链向外地转移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产业升级转型B.市场需求量减少C.生产成本降低D.企业恶性竞争加剧答案11.B 12.A解析第11题,由材料可知,张槎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的一针、二针、三针以及张槎的槎针等一批大型国有纺织企业纷纷集聚佛山,这些企业聚集了大量纺织工业人才,加上各大棉纺厂和数量众多的服装厂,为张槎针织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因纺织产业起步早,纺织工业基础条件好,致使其快速发展。
第12题,随着经济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原有的劳动力和土地价格不具备优势,致使产业转移,纺织产业部分产业链向劳动力价格和土地成本低的地区转移。
因此导致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为产业升级转型。
(2018河北衡水中学联考)人口—经济增长弹性是指某个地区在某个时期的人口增长率与同一时期的经济增长率的比值,反映该地区经济每增长1%所带来的人口规模变化幅度,常用于衡量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程度(人口相应增长0.1%为协调)。
图1为京津冀地区2000—2014年人口—经济增长弹性变化图,图2为京津冀地区各城市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关系图。
据此完成第13~14题。
图1图213.有关京津冀地区经济增长和人口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2005—2014年人口—经济增长不断上升,京津冀地区人口不断增加B.2005—2014年人口—经济增长弹性波动上升,带来京津冀地区人口随之波动C.2000—2014年经济增长带来大量人口的增长,给资源、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波动D.2000—2001年和2010—2011年人口—经济增长弹性有明显的下降,人口明显减少14.为推动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的均衡发展( )A.北京应遏制人口过快增长,引导人口向天津转移B.促进地区产业错位发展,引导人口多中心分布C.唐山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协调度高,无须产业升级D.石家庄经济和人口增速都较低,应大力发展资源型产业答案13.C 14.B解析第13题,京津冀地区2005—2014年人口—经济增长弹性变化较大,有增有降,而不是波动上升,故A、B两项错;2000—2001年和2010—2011年人口—经济增长弹性有明显的下降,只能说明人口增长率与同一时期的经济增长率的比值下降,不能说明人口明显减少,D项错;2000—2014年经济增长带来大量人口的增长,从而给资源、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C项正确。
第14题,从图中看出,京津冀地区城市发展不均衡,因此应促进地区产业错位发展,引导人口多中心分布;目前,京津经济和人口增速都高,不能将北京人口向天津转移,否则会造成天津人口压力加大;唐山经济增速快,但人口增速低,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协调度较差;石家庄经济和人口增速都较低,应大力发展科技,而不能大力发展资源型产业,这样虽然能带来经济增长,但会造成环境污染。
故选B项。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我国自古就重视水利,修建了大量著名的水利工程,惠及当代和后人。
郑国渠是公元前246年,秦王采纳韩国人郑国的建议兴修的大型灌溉渠。
该工程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300千米,灌溉东西数百里、南北数十里的关中平原4万余顷的田地,兼有其他环境效益。
下图示意秦代郑国渠和西汉白渠经行路线。
(1)分析秦国修建郑国渠的原因,并说明其选线的合理性。
(2)郑国渠开凿以来,干渠首部逐渐变高,水流不能入渠,历代以来在谷口地方不断改变河水入渠处。
请说明原因。
(3)分析郑国渠、白渠的修建对关中地区产生的综合效益。
答案(1)原因:关中平原降水总量较少且季节分配不均,旱涝多发,农业用水短缺。
评价:沿线地形较平坦,易于修建;贯通多条河流,接纳水源多;位于山麓地带(靠近关中平原),居高临下,可灌溉南部更多区域土地;地势西高东低,渠水可实现全线自流。
(2)泾河主要流经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严重,河水含沙量大;泥沙淤积使干渠首部逐渐变高,河水不能入渠。
(3)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保证了农业稳产;减轻关中平原地区的洪涝威胁;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解析第(1)题,从降水、旱涝、农业用水等角度分析秦国修建郑国渠的原因;根据图示信息从地形、水源、灌溉面积和自流等方面说明其选线的合理性。
第(2)题,从水土流失、泥沙淤积等方面分析干渠首部逐渐变高,历代以来在谷口地方不断改变河水入渠处的原因。
第(3)题,从灌溉、减轻洪涝威胁和促进经济发展等角度分析郑国渠、白渠的修建对关中地区产生的综合效益。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璧山区位于重庆西部,是重要的城市功能区之一,其制鞋业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成长为支柱性产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