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主体功能定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合集下载

主体功能区战略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分析

主体功能区战略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分析

主体功能区战略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分析中国的绿色发展作为重要的战略发展主题之一,生态文明建设受到了高度重视,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优化至关重要,其中的一个重点问题就是对主体功能区战略进行分析。

本论文针对主体功能区战略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展开研究。

标签:国土空间;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开发格局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中国未来发展战略中要注重绿色发展,可见生态文明建设需要高度重视,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突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基础部分。

按照十八大报告要求,要建设美丽中国,就要合理规划空间格局,不仅要达到资源节约的效果,还要保护环境,通过运行主体功能区战略,更好地完成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任务。

1、主体功能区战略1.1建设美好家园需要通过国土空间规划来实现国家土地资源开发中,国土的空间规划是重要的手段。

对于国家政府执政能力进行度量的有利标准就是国土空间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具有法律效应,不仅对政府行为和企业行为从法律的层面予以规范,对于个人空间行为也具有一定的规范效应[1]。

中国进入到大转型时期,要获得良好的发展态势,就要将空间规划的作用发挥出来。

空间规划战略的实施,要对区域范围内的开发内容明确,同时还要明确不能够做的事情。

对国土空间合理规划的主要目标就是促进区域的可的持续发展,也是建设美丽家园的主要途径。

1.2规划国土空间开发的远景格局中国的改革开放使得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随着中国经济實力的增强,国土开发却呈现出无序的状态,导致区域无法协调发展。

不同的地区,发展观有所不同,政绩观也存在着差异,为了加快城市化发展步伐,提高国内生产总值,导致资源盲目开发和利用,使得生态安全遭到威胁,粮食安全问题成为社会性问题。

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很快,但是资源环境遭到了破坏,由于国土资源的开发强度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协调不当,就导致国土空间规划缺乏合理性。

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民依托一定的地理空间经过较长时间生产生活活动所形成的经济要素分布格局。

辽阔的陆域和海洋,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和永续发展的家园,我们必须十分珍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既有力支撑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也出现了一些必须高度重视和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包括耕地减少过多过快,资源开发强度偏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各行业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

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可以细化为以下五个层面:一是功能层面。

国土空间开发,要根据资源环境综合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统筹陆海、区域、城乡发展,统筹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国土综合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进行综合部署;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推进国土整治,控制开发强度,优化空间结构,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二是区域层面。

要树立协调发展理念,推进多规合一。

国土空间规划对区域规划、土地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具有综合性、基础性、战略性和约束性作用,应以重点开发促面上保护,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在发展,实施点轴集聚式开发,辐射带动区域发展;扶持落后地区加快发展、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缩小区域差距;推进交通通讯、供水供气、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是城乡层面。

要树立共享发展理念,坚持走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优化发展和重点培育城市群,加快特色小镇建设,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增强城镇吸纳人口能力,解决三个“约一个亿”人口问题;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以城带乡,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就业保障、环境保护一体化建设、协调发展。

吉林2024《行测》真题

吉林2024《行测》真题

吉林2024《行测》真题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2024年4月25日,航天科技集团发布了长征八号系列运载火箭新构型,命名为()运载火箭。

A.长征八号丙B.长征八号乙C.长征八号丁D.长征八号甲【答案】:D2.2023年全国著作权登记总量达892万余件,同比增长()。

A.30.46%B.20.46%C.50.46%D.40.46%【答案】:D3.人社部等九部门1月25日发布通知,自即日起在全国开展2024年(),全力稳就业、保用工、促发展。

A.强学行动B.暖风行动C.春风行动D.助学行动【答案】:C4.截至2023年底,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约13.34亿人,参保覆盖面稳定在()以上。

A.92%B.90%C.85%D.95%【答案】:D1/ 145.2024年4月27日,2024中国卫生健康科技创新与学科建设大会暨中国式现代化医院高质量发展大会在()举行。

大会以"()"为主题,与会专家共同探讨科技创新、学科建设等方面新动态和新趋势。

A.湖南长沙、医心向党医心为民B.四川成都、一起向未来,全面构建美好医院建设生态体系C.浙江杭州、勇创新·高质量·立潮头D.河北石家庄、新体系、新趋势、新效能、新动力、新文化【答案】:C6.公民钟某加入“苍鹰”登山队微信群,群主为李某。

在一次由“苍鹰”登山队组织的自助登山活动中,钟某因道路湿滑摔落谷底造成身体多处骨折,救治费用共计51800元。

关于钟某损失的承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钟某应自行承担损失B.李某与钟某分担钟某的损失C.李某应承担钟某的损失D.“苍鹰”登山队应承担钟某的损失【答案】:A7.下列做法,没有违反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A.将铜线或者铅线用作保险丝B.在高压电线下打井或者钓鱼C.用湿布擦正在使用的日光灯D.在使用电钻时佩戴绝缘手套【答案】:D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合同担保权的是()。

A.违约金B.留置权C.抵押权D.质权【答案】:A9.强化主体功能定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不属于积极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的是()。

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历史回顾及未来展望

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历史回顾及未来展望

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历史回顾及未来展望作者:彭曼丽钟樱支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22年第23期摘要:新中国成立以來,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混乱到科学的发展历程。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土空间规划进入新阶段,取得新成就,呈现出理念新、思维新、组织机构新、技术手段新等特点。

未来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应以促进生态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为目标,着力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确保生活空间宜居适度,保证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保障生态安全。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历史发展;未来展望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2)23-0001-03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载体,国土资源的有限性与不可移动性特点决定了必须对其进行科学规划。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历史,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土空间规划新成就,从历史中总结经验,认清当前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形势与特点,把握未来国土空间规划的着力点,对于顺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意义重大。

一、从无到有,走向科学合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历史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大致经历了起步与缓慢发展、基本格局形成、优化布局三个历史阶段。

(一)起步与缓慢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30多年间几乎是空白,直到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才起步,其总体状况是全国性国土规划缺位,地方性国土规划进展缓慢。

1987年国家计委印发了《国土规划编制办法》,明确了编制国土规划的重要性、原则、目标、要求及报批程序等。

但受当时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国土规划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各地方之间、各部门之间不能及时顺畅沟通与执行,无法适应当时经济社会状况。

1990年我国组织编制了《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草案)》,就我国国土开发整治目标与任务、人口与城镇化格局、国土开发中土地资源、水资源等问题提出了战略性构想,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被批准实施。

我国将划分主体功能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

我国将划分主体功能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

我国将划分主体功能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作者:来源:《财经界》2011年第07期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就《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举行发布会,《规划》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四类主体功能区,并规定了相应的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和开发管制原则。

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土空间开发规划,是战略性、基础性、约束性的规划。

【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陕速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与此同时,由于缺乏国土空间开发方面的正确引导,也出现了地区差距扩大、部分地区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区域问不协调性增强的问题。

这些都增加了发展的成本,对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峻挑战。

中国各地区的情况千差万别,各地资源禀赋和发展条件不尽相同,其所承担的主体功能也应该有所差异。

但长期以来,在宏观调控和区域管理中,我们并没有很好地体现这种差异性,对不同区域实行“区别对待、分类指导”。

前些年出现的无序开发现象,就与现行一些不合理的体制、政绩考核和相关政策密切相关。

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陆地国土上,并不是每一块国土都适合开发,即进行大规模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生产建设活动。

适宜且能够进行开发的只能是一小部分国土,大部分国土不适宜也不应该进行开发。

在过去一段时期内,各地区不管有无条件,都片面追求GDP增长,强调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结果导致各地开发区遍地开花,工业项目散乱布局,城市规模无限制扩张,这种空间无序开发的状况不符合强调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划分不同类型的主体功能区,明确那些区域应该优化开发,那些区域应该重点开发,那些区域应该限制或禁止开发,将有利于实行并强化空间管治,规范和优化空间开发秩序,逐步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这是新时期在科学发展观视角下提出的—种区域发展新思路。

【对策】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全面协调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关系,引导经济布局、人口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实现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模式的重大转变。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

新华社北京5月23日电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

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部署。

为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重大意义各级各类空间规划在支撑城镇化快速发展、促进国土空间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规划类型过多、内容重叠冲突,审批流程复杂、周期过长,地方规划朝令夕改等问题。

建立全国统一、责权清晰、科学高效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整体谋划新时代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综合考虑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因素,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是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建设美好家园的重要手段,是保障国家战略有效实施、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做好国土空间规划顶层设计,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在国家规划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国家发展规划落地实施提供空间保障。

健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体现战略性、提高科学性、强化权威性、加强协调性、注重操作性,实现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

(二)主要目标。

到2020年,基本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逐步建立“多规合一”的规划编制审批体系、实施监督体系、法规政策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基本完成市县以上各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初步形成全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

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文件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文件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2015年4月25日)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

但总体上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制约。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内在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抉择,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重大举措。

要充分认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动员全党、全社会积极行动、深入持久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推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以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重点,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加快建设美丽中国,使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关于优化全省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的研究

关于优化全省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的研究

关于优化全省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的研究◆ 赵万梅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统筹谋划“十四五”时期自然资源发展的关键一年。

为全面提升青海省自然资源综合治理能力,完成“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任务提供有力支撑,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规划局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生态文明思想,贯彻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一优两高”发展战略,加快编制省级国土空间规划,有序推动“五个示范省”建设和“四种经济形态”的空间落地,全面推动构建“两核一轴一高地”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统筹谋划和优化调整全省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格局,强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提高国土开发质量和效率,全面提升全省国土空间现代化治理能力。

一、新时代的国土空间规划要求2014年以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和国务院多部委开展了包括市县多规合一、省级空间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空间规划改革探索,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积累了丰富的试点经验。

十九大的召开代表着我国的发展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代,面对“新矛盾”,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重要内容。

2017年省级空间规划试点方案的实施为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机构改革后,统筹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整治的总体部署,建立协调有序的国土开发保护格局,是自然资源管理的工作间规划和用途统筹协调管控制度”。

建立全国统一、权责清晰、科学高效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整体谋划新时代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综合考虑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因素,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是加快形成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是保障国家战略有效实施、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

坚持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 功能定位:延续景区山水休闲意境,多业态组合开发的 景区配套服务功能区。 景点旅游和乡村旅游的比重基本呈现85%和15%的分布 格局,景点旅游是旅游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乡村旅游收入 大约占到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
“与其在别处仰望 不如在这里并肩”这是 依托大景区发展起来的包括乡村旅游在内 的各类景区的共同使命。
2、乡村旅游目前经营开发模式
❖政府+公司+农民旅游协会+旅行社模式 ❖公司+社区+农户模式 ❖公司+农户模式 ❖个体农户经营模式 ❖农户+农户模式 ❖股份制模式
六、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规划
(一)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要素
1、休闲农业项目名称 2、开发项目的区位分析 3、控制性规划的平面布局 4、道路、水系的规划布局
• 乡村旅游内容: 包括乡村农业观光旅游、乡村民俗文
化旅游、休闲度假旅游、自然生态旅游等 多方面。
二、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基本特征
乡土性 地域性 实践与体验性 雅俗共赏性
三、乡村旅游发展历程
• 兴起:1989年4月,中国乡村旅游的第一次研讨会——中 国农民旅游协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中国农民旅游 协会”正式更名为“中国乡村旅游协会”反映了20世纪80 年代我国乡村旅游的兴起;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2015 年4月25日) 二、强化主体功能定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六)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依托乡村生态资源,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加快 发展乡村旅游休闲业。
一、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概念
(一)休闲农业概念
• 休闲农业是以农业为基础,以休闲为目的,以服务为手段 ,以城市游客为目标,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第一产业和 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形态。(农业部关于休闲农庄 的建设指导意见)

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全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文件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新华社北京5月5日电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新华社5日受权播发了意见全文。

文件共9个部分35条,包括总体要求;强化主体功能定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推动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使用,推动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统计监测和执法监督;加快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风尚;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意见明确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作为基本方针;二是坚持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三是坚持把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作为基本动力;四是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五是坚持把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作为工作方式。

意见提出,到2020年,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在全社会得到推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2015年4月25日)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

但总体上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制约。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内在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抉择,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重大举措。

十四五规划纲要中,这些内容与国土空间规划相关

十四五规划纲要中,这些内容与国土空间规划相关

十四五规划纲要中,这些内容与国土空间规划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日前发布,文件全文共65章。

其中多项内容涉及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修复等方面。

强化乡村建设的规划引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的第24章“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强调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持续改善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其中,提出强化乡村建设的规划引领。

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防灾减灾和历史文化传承。

科学编制县域村庄布局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村庄建设,规范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保护传统村落、民族村寨和乡村风貌,严禁随意撤并村庄搞大社区、违背农民意愿大拆大建。

优化布局乡村生活空间,严格保护农业生产空间和乡村生态空间,科学划定养殖业适养、限养、禁养区域。

鼓励有条件地区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

完善城镇化空间布局《“十四五”规划》第28章“完善城镇化空间布局”,要求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分类引导大中小城市发展方向和建设重点,形成疏密有致、分工协作、功能完善的城镇化空间格局。

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以促进城市群发展为抓手,全面形成“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

优化提升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长江中游等城市群,发展壮大山东半岛、粤闽浙沿海、中原、关中平原、北部湾等城市群,培育发展哈长、辽中南、山西中部、黔中、滇中、呼包鄂榆、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天山北坡等城市群。

建立健全城市群一体化协调发展机制和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协调布局、产业分工协作、公共服务共享、生态共建环境共治。

优化城市群内部空间结构,构筑生态和安全屏障,形成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群。

建设现代化都市圈依托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中心城市,提高1小时通勤圈协同发展水平,培育发展一批同城化程度高的现代化都市圈。

空间规划发展历程全录

空间规划发展历程全录

空间规划体系改革历程全录【导语】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空间规划体系改革的新征程。

历时五年有余,历经2014年市县“多规合一”正式试点、2017年省级空间规划深入试点,到2018年国家机构改革落地,标志着我国空间规划体系改革试点基本完成。

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统一规划体系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的意见》,2019年1月23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标志着我国空间规划体系改革顶层设计任务全面完成,空间规划体系改革成果进入了落地生根阶段。

确保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规划期至2035年的新一轮覆盖各级政府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任重道远。

中研智业集团近年来深耕空间规划专业领域,深度服务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经过长期研究积累,将我国空间规划体系改革历程分三个阶段,就关键节点政策及事件汇总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一、正式试点阶段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

同时,提出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落实用途管制。

”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积极推进市县规划体制改革,探索能够实现“多规合一”的方式方法,实现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并以这个为基础,把一张蓝图干到底。

2014年1月,环境保护部(以下简称“环保部”)印发《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红线划定技术指南(试行)》,标志着环保部将全面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体现了环保部推进主体功能区规划、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行动导向。

国土空间规划(多规合一)综合解决方案

国土空间规划(多规合一)综合解决方案
2014 年 5 月,国务院批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发 改委‛)《关于 2014 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意见》,要求落实国家 新型城镇化规划,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发展规划、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规合一‛,开展市县空间规划改革试点,促进城 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国土空间规划(多规合一)综合解决方案
综合篇
1
国土空间规划(多规合一)综合解决方案
综合解决方案
一、政策背景 (一)探索试点阶段 2003 年 10 月,国家在江苏省苏州市、福建省安溪县、四川省宜宾市、 广西省钦州市、浙江省宁波市和辽宁省庄河市等 6 个市县试点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规划,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2008 年 6 月,国土资源部(以下简称‚国土部‛)和城乡建设部在浙 江召开了‚两规协调‛推广会。同时,广西、浙江、山东、广东等省已经 开始‚两规协调‛(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的试验。 2008 年 10 月,上海市以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为契机,由合并后的市规 划国土资源管理局开展‚两规合一‛的规划编制工作,在嘉定、青浦两区 进行试点,后续又开展了‚三规合一‛试点工作。 2010 年 12 月,国务院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成为推进形成 主体功能区的基本依据,是科学开发国土空间的行动纲领和远景蓝图,是 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同月,国土部、农业部印 发《关于加强和完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切 实加强和完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并明确了基本农田划定的工作任 务、工作程序、工作要求。 2011 年 10 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 提出国家编制环境功能区划,在重要生态功能区、陆地和海洋生态环境敏 感区、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红线,对各类主体功能区分别制定相应的环 境标准和环境政策。这是我国在政府文件中最早正式提出划定生态保护红 线。

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化县城新型城镇化重要载体功能

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化县城新型城镇化重要载体功能

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化县城新型城镇化重要载体功能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推动中东西“三大板块”区别化定位、一体化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推进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

完善配套政策制度,健全不同主体功能区区别化协同发展长效机制,推动各地区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

支持城市化地区高效集聚经济和人口、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空间,壮大优势产业集群,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加快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支持农产品主产区增强农业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产品供给水平和质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安全。

支持生态功能区人口逐步有序转移,创新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模式,提高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

优化国土空间布局。

构建“一圈三区四轴”的城市化格局,建设长春现代化都市圈,打造敦延珲、通白和白城三个城镇集聚发展区,推动形成哈大、珲乌、通白敦东部城镇和集双南部城镇四个集聚发展轴。

构建“三区三带多点”的农业格局,建设中部粮食和农产品生产核心区、东部山地特色农林业和西部生态农牧业发展区,打造中部玉米、大豆和畜产品产业带、沿江沿河优质水稻产业带、西部杂粮杂豆和畜产品产业带,建设长春市和公主岭、梨树、梅河口、敦化等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以及城市周边现代农业建设示范点。

构建“三区四屏三廊一网”的生态格局,打造中部环长生态协同防护区、东部高功能生态屏障区和西部重要生态恢复区三大生态功能区,巩固中部黑土地保护、东部长白山森林、西部科尔沁防风固沙和松嫩湿地保护修复四大生态屏障,构建沿重要铁路、重要公路和重大江河流域三大系统生态防护廊道,完善多点支撑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网络。

推进空间规划“多规合一”。

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界,划定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

我国国土空间的“三大战略格局”

我国国土空间的“三大战略格局”

我国国土空间的“三大战略格局”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出发,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要着力构建我国国土空间的“三大战略格局”。

——构建“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市化战略格局。

构建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以国家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的城市化地区为主要支撑,以轴线上其他城市化地区为重要组成的城市化战略格局。

推进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优化开发,形成3个特大城市群;推进哈长、江淮、海峡西岸、中原、长江中游、北部湾、成渝、关中—天水等地区的重点开发,形成若干新的大城市群和区域性的城市群。

——构建“七区二十三带”为主体的农业战略格局。

构建以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和甘肃新疆等农产品主产区为主体,以基本农田为基础,以其他农业地区为重要组成的农业战略格局。

东北平原农产品主产区,要建设优质水稻、专用玉米、大豆和畜产品产业带;黄淮海平原农产品主产区,要建设优质专用小麦、优质棉花、专用玉米、大豆和畜产品产业带;长江流域农产品主产区,要建设优质水稻、优质专用小麦、优质棉花、油菜、畜产品和水产品产业带;汾渭平原农产品主产区,要建设优质专用小麦和专用玉米产业带;河套灌区农产品主产区,要建设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带;华南农产品主产区,要建设优质水稻、甘蔗和水产品产业带;甘肃新疆农产品主产区,要建设优质专用小麦和优质棉花产业带。

——构建“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

构建以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和南方丘陵山地带以及大江大河重要水系为骨架,以其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重要支撑,以点状分布的国家禁止开发区域为重要组成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

青藏高原生态屏障,要重点保护好多样、独特的生态系统,发挥涵养大江大河水源和调节气候的作用;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要重点加强水土流失防治和天然植被保护,发挥保障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的作用;东北森林带,要重点保护好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发挥东北平原生态安全屏障的作用;北方防沙带,要重点加强防护林建设、草原保护和防风固沙,对暂不具备治理条件的沙化土地实行封禁保护,发挥“三北”地区生态安全屏障的作用;南方丘陵山地带,要重点加强植被修复和水土流失防治,发挥华南和西南地区生态安全屏障的作用。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实施方案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实施方案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实施方案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重大改革开放举措,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国内生产总值突破IOO万亿元。

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工程、超级计算、量子信息、“复兴号”高速列车、大飞机制造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年产量连续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1亿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目标顺利实现,区域重大战略扎实推进。

污染防治力度加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目标超额完成,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金融风险处置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教育公平和质量较大提升,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城镇新增就业超过6000万人,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开工超过2300万套。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和水平大幅提高。

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国防和军队建设水平大幅提升,军队组织形态实现重大变革。

国家安全全面加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胜利完成,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的大台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

二、积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坚持陆海统筹、人海和谐、合作共赢,协同推进海洋生态保护、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权益维护,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如何准确把握新时代新征程自然资源工作定位(上)

如何准确把握新时代新征程自然资源工作定位(上)

党的二十大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

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深入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把握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要要求,深刻把握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强调严守资源安全底线,这是自然资源系统居安思危的深长考量和深远谋划。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

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同时又面临极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

1月11日召开的2023年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及2023年自然资源工作重点任务,强调准确把握新时代新征程自然资源工作“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的定位,坚定信心、同心同德,踔厉奋发、埋头苦干,奋力推进自然资源事业改革发展。

本文深刻论述自然资源工作新定位,系统阐释2023年重点工作,以期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凝聚共识,向着新的奋斗目标再出发,在新征程“赶考”中交出新的优异答卷。

其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我们必须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党的二十大报告用专章部署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强调要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自然资源工作涉及粮食、能源资源、经济、深海极地、国土等重大安全,肩负重要使命。

我们要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完善自然资源领域国家安全体系的重任牢牢扛在肩上,以高水平资源安全促进高质量发展。

当前自然资源领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粮食安全方面,满足14多亿人口需求,我国每年进口的农产品折算成耕地高达9亿亩;国内每年的粮棉油糖菜播种面积需23亿多亩,按复种指数倒推,18亿亩耕地红线是维护口粮绝对安全和谷物基本自给的底线,不能有任何闪失。

主体功能区优化完善技术方法研究

主体功能区优化完善技术方法研究

主体功能区优化完善技术方法研究作者:贾克敬祁帆赵成双苹张伟娜聂拼来源:《国土资源导刊》2024年第01期关键词:主体功能区;国土空间规划;分区优化;高质量发展0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追求GDP增长速度一度成为政府的重要取向,随着市场机制作用的不断提升,政府和市场在经济增长和经济效益方面两个取向的合力,使得我国在国土开发方面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以资源环境代价换取经济增长,重经济建设轻生态环境保护,重经济发展轻社会事业和文化事业建设,重部门利益和经济单元的局部利益轻综合效益和国家的整体利益,区域发展不平衡,规划不成体系,政策碎片化等。

主体功能区概念的提出致力于解决以上问题,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实践,主体功能区的理念已经得到广泛共识,城镇化、农业生产、生态安全三大战略格局初步形成,相关配套政策逐步完善,主体功能区在国土空间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

随着“多规合一”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新的协调发展战略、城镇化战略等的实施,统筹发展和安全、构建新发展格局等新要求的提出,如何更好地推动主体功能区战略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逐级传导落地成了亟须解决的问题。

基于此,本文旨在探索研究主体功能区优化的技术方法,为各地开展主体功能优化完善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1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成效1.1主体功能区理念深入人心从2010年发布《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主体功能区战略,再到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在主体功能区从规划引领、战略推进到制度落实演变的过程中,针对生态和农业空间的保护属性以及针对城镇空间无序开发的约束性日益明晰。

党的二十大以来,中央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多次对主体功能区作出重要部署,主体功能区战略、理念及相关政策己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和落实。

强化主体功能定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完善主体功能区制度,成为推进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阐述了( )的关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阐述了( )的关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阐述了( )的关系。

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阐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

这一重要理念科学把握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开辟了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境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规划先行,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前提,也是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顶层设计。

浙江各地特别重视区域规划问题,强化主体功能定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把它作为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战略谋划与前提条件。

从2005年到2015年,科学论断提出10年来,浙江干部群众把美丽浙江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本钱,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不断丰富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实践中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化为生动的现实,成为千万群众的自觉行动。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 策 法 规

中共 中央 、 国务 院 近 日印发 《 关 于 加 快 推进 生 态 文 率 、 选 矿 回收率 和综合 利用 率 。 明建 设 的意见 》 ( 以下 简称 《 意见 》 ) , 提 出到 2 0 2 0年 , 资 《 意见》 要求 , 加 大 自然 生 态 系统 和 环 境保 护力 度 , 源节 约型 和环 境友 好 型社会 建设 取 得重 大进 展 , 主体 功 切实改 善 生态环 境质 量 。 实 施地 下水保 护 和超采 漏斗 区 能 区布局基 本 形成 ,经济发 展 质量 和效 益显 著提 高 , 生 综 合治 理 , 逐步 实 现地下 水 采补 平衡 。强 化农 田生态 保 态文 明主 流价 值观 在 全社会 得 到推 行 , 生态 文 明建设 水 护 , 实施 耕 地 质量 保 护 与 提升 行 动 , 加 大退 化 、 污染 、 损 平 与 全面建 成 小康社 会 目标相 适应 。 毁 农 田改 良和修 复力 度 ,加 强耕 地 质 量调 查 监 测 与 评
城 乡、 土地 利用 、 生态 环境 保护 等规 划 “ 多规合 一 ” 。 对不
《 意见 》 提出 , 要健 全生 态文 明制 度体 系 。研 究制 定
湿地 保 护 、 土壤环 境保 护 等方 面 的法律 法规 , 同 主体 功 能 区的产 业项 目实行 差别 化市 场 准入政 策 , 明 生态补 偿 、
衡适宜 的城乡建设空间体 系, 适 当增加生活空间 、 生态 国土空间的 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 监管者及其责任。完 用地 , 保护和扩大绿地 、 水域 、 湿地等生态空问。大力推 善 自然 资 源 资产 用 途 管制 制度 ,明确 各类 国 土空 间开 利用、 保护边界 , 实现能源 、 水资源、 矿产资源按质量 进 绿 色城镇 化 。科 学 确定城 镇 开发 强度 , 提 高城 镇 土地 发 、
确 禁 止 开 发 区域 、 限制 开 发 区域 准 人 事项 , 明确 优 化 开 修订土地管理法 、 矿产资源法 、 森林法等。 健全 自然资源
对水流、 森林 、 山岭 、 草 发 区域 、 重 点 开发 区域 禁止 和 限制 发展 的产 业 。编 制实 资产 产 权 制度 和 用途 管制 制度 , 施 全 国国土规 划纲 要 , 加快 推进 国土综合 整 治 。构 建平 原 、 荒地、 滩涂 等 自然生 态 空 间进 行 统一 确权 登记 , 明确
调节 、 标准控制和考核监管, 严格土地用途管制 , 推广应 关收费基金 , 逐步将资源税征收范 围扩展到 占用各种 自 用节 地技 术 和模 式 。发展 绿色 矿业 , 加 快 推进绿 色 矿 山 然生 态空 间 。探索 编 制 自然资 源资 产 负债 表 , 对 领 导干
建设 , 促 进矿 产 资 源 高效 利 用 , 提 高 矿产 资 源 开采 回采 部实 行 自然资 源资 产和环 境责 任离 任 审计 。 ( 新 华)
利用 效率 、 建成 区人 口密度 , 划 定城 镇开 发边 界 , 从严 供 分级 、 梯级 利用 。坚持 并完 善最 严格 的耕地保 护 和节 约
加 给城 市建设 用 地 , 推动 城镇 化发 展 由外 延扩 张式 向内涵 用地制 度 ,强 化土 地利 用 总体 规划 和年 度计 划 管控 , 提升 式转 变 。加快 美丽 乡村 建设 。加 强海 洋资 源科 学开 强土地 用 途转 用许 可管 理 。完 善矿 产 资源规 划 制度 , 强 有序 推进 国家 自然 资源 资产 管理 发 和生态 环境 保护 ,实施严 格 的 围填海 总量 控 制制 度 、 化矿 产开 发准入 管理 。 自然岸 线 控制 制 度 , 建 立 陆 海统 筹 、 区域 联 动 的海 洋 生 体制 改革 。 严守 资源 环境 生态 红线 。 划 定 永久基 本农 田 , 态环 境保 护修 复机 制 。 严格 实施 永久 保护 , 对 新增 建设 用地 占用耕 地规 模 实行 《 意见》 明确 , 要 全 面 促进 资 源 节 约循 环 高 效 使 用 , 总量 控 制 , 落 实耕地 占补 平衡 , 确保 耕地 数量 不 下 降 、 质 推 动利用 方式 根本 转变 。 按照严 控增 量 、 盘活存 量 、 优化 量不 降低 。 深化 矿产 资源有偿使用 制度改 革 , 调整 矿业权 结构 、 提 高效 率 的原则 , 加 强土 地利 用 的规 划管 控 、 市场 使用费 征收标准 。 加快 资源税从 价计征改 革 , 清理 取消相
0 黑 龙 江 国 土 资 源 2 o 1 5 . 6
《 意见》 强调 , 要强化主体功能定位 , 优化国土空 间 价 。推进 地下 水污 染 防治 。制定 实施 土壤 污染 防治行 动 开发格局。坚定不移地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健全空间 计划 , 优 先 保护 耕地 土壤 环 境 , 强 化工 业 污染 场地 治理 ,
规划体系 , 科学合理布局和整治生产空间、 生活空间、 生 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 开矿 山地质环境恢复 态空 间 。 积极 实施 主体 功 能 区战略 , 推动经 济社 会发 展 、 和综合 治理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