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生物 第五章(3)生态系统的物资循环学案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学案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学案新人教版必修

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以碳循环为例分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重点)2.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难点)3.关注碳循环平衡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

碳循环1.循环形式(1)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

(2)在生物群落内: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

2.过程图解填写图中各序号表示的生物或生理过程:①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③分解者的分解作用,④植物,⑤动物。

3.特点:具有全球性、循环性。

4.温室效应(1)形成原因:化石燃料短时间内大量燃烧使大气中CO2含量迅速增加,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2)危害:气温升高,加快极地和高山冰川的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进而对人类和其他许多生物的生存构成威胁。

[合作探讨]探讨1:使用农药DDT(难降解)的只有一小部分地区,可是远在南极的动物体内也发现了DDT,这说明物质循环具有什么特点?提示:全球性。

探讨2:下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据图分析下列有关问题:(1)图中的甲、乙、丙分别是什么?①、②、③分别表示什么过程?提示:分解者、消费者、生产者。

通过分解者、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将生物群落内的有机物分解为CO2,返回大气中。

(2)大气中CO2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是什么?(用图中代号表示)提示:④探讨3:碳循环都是双向的吗?提示:不都是。

(1)CO2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是双向循环的。

(2)在生物群落内部,沿食物链(网)传递时,碳循环不是双向的,只能由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单向传递。

[技法提炼]碳循环模式图中生态系统成分的判断(1)首先双向箭头的两端分别是生产者和大气中的CO2,因为只有生产者既能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从大气中吸收CO2,又能通过呼吸作用向大气中释放CO2,因此只有生产者与大气中的CO2之间具有双向箭头(如图1中的A与B、图2中的A与C、图3中的A 与E、图4中的A与B)。

(2)在此基础上,其他成分都有箭头指向的为大气中的CO2,因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都可通过呼吸作用向大气中释放CO2(如图1中的B、图2中的C、图3中的A、图4中A),双向箭头的另一端则为生产者(如图1中的A、图2中的A、图3中的E、图4中的B)。

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学习目标】1、以碳循环为例,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2、尝试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3、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4、关注碳循环平衡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

【学习重难点】XXXXX:学习重点:分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学习难点: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自主学习】知识点观察与思考归纳与结论一、碳循环1、物质循环的概念2碳循环1、物质循环的范围2、物质循环的“物质”指什么?3、物质循环的特点1、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等化学元素,不断的进行从无机环境到,又从__________回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物质循环的特点是一方面具有,另一方面可以被生物群落利用。

4、观察图5–11思考⑴碳在自然界中的主要存在形式⑵碳是如何分别进出生产者、消费者、消费者各个环节的(以什么形式、通过那种生命活动、形成那些产物等)?3、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的形式循环的。

4、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通过作用或作用,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通过,在生物群落之间主要以的形式通过或传递。

5、温室效应的成因,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5、温室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打破了生物圈中的平衡,使大气中含量迅速增加造成的。

二、实验: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仔细阅读思考探究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的区别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步骤(1)(2)(3)(4)(5)三、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阅读课文找出二者不同点及联系不同点:物质循环的特点是,能量循环的特点是。

联系:物质作为能量的,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使物质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

【合作探究】1、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及特点(1)概念的理解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与物质循环的物质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循环的具体形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离不开________的驱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学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学案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目标导读] 1.结合教材P 101图5-11和温室效应示意图,分析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特点,并说明碳循环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

2.结合教材P 102~103内容,设计实验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3.尝试建立概念图,说明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

[重难点击] 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和特点。

2.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

方式一 右图为美国耗资2亿美元建立的地球生物圈2号。

它是透明的,为什么呢?需要输入光能。

它又是封闭的,难道它不需要外界提供所需要的各种物质吗?方式二 20世纪50年代,人们曾经在农田中广泛使用DDT 杀虫剂,并取得了较好的杀虫效果,然而让人们意想不到的是,在远离施药地区的南极大陆的企鹅体内竟也发现了DDT !DDT 是如何进入南极企鹅体内的呢?生态系统的物质是否也能流动?具有什么特点?学完这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后,我相信同学们就能解释这些问题了。

一、碳循环1.碳循环过程2.碳循环的分析(1)碳存在形式⎩⎪⎨⎪⎧无机环境:CO 2和碳酸盐生物群落:含碳有机物 (2)碳循环形式3.温室效应(1)形成原因:化石燃料短时间内燃烧使大气中CO 2含量迅速增加,打破了碳循环的平衡。

(2)危害:加快冰川的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进而对人类和其他许多生物的生存构成威胁。

问题探究结合下图,探究分析碳循环的过程(1)写出图中①②③代表的生理过程:①呼吸作用,②光合作用,③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2)写出④⑤在生态系统中代表的成分:④生产者,⑤消费者。

(3)物质循环的形式有两种即:CO 2形式进行;在④与⑤之间以有机物形式沿食物链传递。

(4)温室效应形成的原因是:上图⑥(填序号)中,短时间内化石燃料大量燃烧。

(5)预防温室效应要采取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和保护植被等措施。

1.判断正误(1)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物质能够循环利用( )(2)碳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以CO 2形式进行( )(3)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4)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传递时,只有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其他成分间都是单向的( )答案 (1)√ (2)× (3)√ (4)√2.如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

高中生物教案: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3篇

高中生物教案: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3篇

高中生物教案: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高中生物教案: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精选3篇(一)教案标题: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学目标:1. 了解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过程;2. 掌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途径和关键要素;3. 理解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重要性和意义;4. 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教学内容:1.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2.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途径和关键要素;3. 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重要性和意义。

教学准备:1. 物质循环的示意图和实例图片;2. PPT和投影仪。

教学步骤:引入:1. 通过引入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你知道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是如何循环利用的吗?为什么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对生态平衡至关重要呢?”探究:2. 使用PPT介绍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过程。

解释生物体的营养需要如何满足,以及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方式,能量和有机物如何从一个生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生物体。

3. 通过示意图和实例图片,详细解释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途径和关键要素,如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等。

4. 进一步讲解物质循环的重要性和意义。

探讨物质循环保持生态系统稳定的原因,以及对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拓展:5. 提出问题并分组讨论。

例如:“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能够参与到物质循环的保护中去?”鼓励学生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如节约用水、垃圾分类、减少化学品的使用等。

小结:6. 通过简短的小结,强调物质循环对维持生态平衡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课后作业:1. 要求学生自主查询并了解某一种物质循环的过程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意义;2. 布置作文题目:“我如何从日常生活中开始,保护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方案。

教学提示:1. 引导学生将生物体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进行区分。

2. 强调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持续运转的重要基础,与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息息相关。

高中生物教案: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精选3篇(二)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概念及其重要性;2.理解生态系统中的相互关系对稳定性的影响;3.掌握什么是生态平衡及其维持机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学设计

生物必修3第5章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案设计性,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下而我们以碳循环为例,了解一下物质循环的过程。

观察课本上“碳循环模式图”,同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碳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何种形式存在?在生物体内主要以何种形式存在?(C02、碳酸盐;有机物)2.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主要是通过什么途径?(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3.碳通过哪些途径从生物群落返回到无机环境?(呼吸作用、分解作用、燃烧)4.碳在生物群落内部通过什么渠道进行传递?(食物链和食物网)(学生回答,教师补充)从图中还可以看出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循环,且循环的范围具有全球性。

现在我们尝试用模式图的形式把碳循环的过程表达一下。

(板图)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

碳循环主要是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进行,无机环境中主要以二氧化碳形式存大,在生物群落中主要是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大,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主要是通过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从生物群落返回到无机环境是通过呼吸作用、分解作用、燃烧的途径。

这个过程中伴随着复杂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不是间一的物质移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离不开能量的驱动。

我们再来学习一下氮循环的过程(教师讲解、板图)在生态系统中,其它物质的循环过程和碳循环类似,长期以来,各种物质循环都是保持稳定的,所以地球上各种物质的含量基本稳定,但是工业发展以来,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使其中的碳在短时间内释放出来,这样二氧化碳来不及转化,打破了生物圈的碳循环的平衡,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增加,形成危及整个生物圈的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还和近代人类对森林的大量采伐有关,森林在维持生物圈的碳循环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现在人们开展大力植树造林活动,这些植物能大量吸收已有的二氧化碳,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还应从根本上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现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我们都已经学习过了,它们之间具有什么关系?让我们用表格总结一下。

《第5章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学历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

《第5章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学历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时学习主题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重点讲解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的概念、特点和重要性。

通过对生物圈中物质循环的过程及其规律进行探讨,培养学生理解和掌握物质循环的生态学原理,以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

二、学习目标1. 理解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概念和特点,能够解释其基本过程。

2. 掌握水循环、碳循环等主要物质循环的路径和规律。

3. 认识物质循环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4.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评价任务1. 概念理解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物质循环概念的理解程度。

2. 知识掌握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水循环、碳循环等主要物质循环的掌握情况。

3. 实践能力评价:通过小组活动或实验报告,评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4. 情感态度评价:通过课堂观察和课后反思,评价学生是否形成正确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相关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 新课讲解:介绍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概念和特点,重点讲解水循环和碳循环的路径和规律。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物质循环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以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4.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如湿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等,帮助学生加深对物质循环的理解。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课时所学内容,强调物质循环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及其与人类活动的紧密联系。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小测验:出题检测学生对物质循环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和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分析某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并撰写报告。

3. 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环保活动或实地考察,观察并记录身边的物质循环现象。

六、学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师在课后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如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反应如何等,以便改进教学方法。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三高中生物第5章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导学案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三高中生物第5章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导学案

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学习目标】1、分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过程与特点。

2、概述研究物质循环的意义。

3、理解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

4、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学习难点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自主学习与点拨】知识点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预习完成】概念:。

(1)循环形式:(2)循环途径:(3)温室效应【思考与交流】下图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

先填写示意图,再回答有关问题1、在无机环境中以_____或______________的形式存在。

2、在生态系统中,碳元素主要以________________状态进行循环,碳循环始终_____________结合在一起。

3、产生O2的途径有三条:一是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三是_________________4、由此可见,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如下特点:(1)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练习巩固】1、在生态系统中,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 ( )A.二氧化碳 B.碳酸盐.碳酸 D.含碳有机物2、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是 ( ) A.非生物环境的物质供应 B.生产者的同化作用.消费者的同化作用 D.分解者的分解作用3、右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图解,图中的甲、乙、丙各是( )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B.乙是生产者,甲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丙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甲是分解者D.甲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乙是分解者知识点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预习完成】项目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形式过程范围特点联系1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二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能量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离不开物质的___和3 _________________是能量沿和流动的载体。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生物第五章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导学案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生物第五章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导学案

第五章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预习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过程及方式。

二、预习内容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特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实例——碳循环(1)存在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循环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循环过程: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通过________作用或________作用,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通过________,在生物群落之间主要以________的形式通过________传递。

(4)温室效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以碳循环为例,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2.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3.关注碳循环平衡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

学习重难点: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二、学习过程1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及特点(1)概念的理解\ac(○,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c(○,2)参与物质循环的物质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c(○,3)物质循环的具体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ac(○,4)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离不开________的驱动。

高中生物 第五章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学案 新人教版

高中生物 第五章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学案 新人教版

高中生物第五章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学案新人教版1、以碳循环为例,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2、尝试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3、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4、关注碳循环平衡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

学习重点: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学习难点: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自主学习一、碳循环1、循环路线⑴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的形式进行。

⑵在生物群落内:以的形式进行。

2、过程图解特别提醒: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传递时,只有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是相互的,其他各成分之间的传递都是单向的。

3、特点:具有 ,循环性。

4、温室效应⑴形成原因:化学燃料短时间内大量燃烧使大气中CO2 ,打破了的平衡。

⑵危害:。

⑶防止或减缓温室效应的主要措施:①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核能、水能等),尽量减少化学燃料的燃烧(减少CO2的来路)。

②大力推行植树造林活动(增加CO2的去路)。

思考讨论:1、碳在无机环境中的主要存在形式:________2、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形式:___________3、碳在生物群落中的主要存在形式:________4、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碳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碳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主要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碳循环的范围 _______________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指组成生物体的等元素,都不断的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又从 __________ 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这里所说的生态系统,指的是,其中的物质循环具有,因此又叫。

思考讨论:1、物质循环的范围:2、物质循环的“物质”指什么?3、物质循环的特点:4、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具有不同的特点,表现在:在物质循环过程中,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能量流动则不同,能量在流经生态系统各营养级时,是,而且是的流动,而不是循环流动。

重庆市高二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全套教案

重庆市高二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全套教案

5.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一、教学目标
1.以碳循环为例,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2.尝试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3.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4.关注碳循环平衡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2.教学难点
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探究法、讲述法
四、课时安排
1
五、教学过程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回答师提示。

〖提示〗循环利用。

〖问题〗以“本节聚焦”再次引起学生的思考。

〖板书〗一、碳循环
〖学生活动〗阅读P100第二段到P101完
〖思考与讨论〗学生阅读思考回答师提示。

〖提示〗
1.单质与化合物;有机物与无机物。

2.略。

〖板书〗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旁栏思考题〗学生阅读思考回答师提示。

〖提示〗大力植树造林后,这些植物能大量吸收已有的二氧化碳,因而能起一定的缓解作用。

但更应该控制源头──温室气体的排放。

〖探究〗有条件学生回家探究。

二、能连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小结〗略。

〖作业〗练习一二。

重庆市高二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全套教案

重庆市高二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全套教案

5.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一、教材分析本节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第三节,课标中对应的知识要求是:“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包括碳循环、物质循环的概念、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三部分内容。

本节课内容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以及第三章新陈代谢中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等为基础,是第5章的一个重点,也是衔接生态系统稳定性与能量流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并为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埋下伏笔。

二、学情分析学生之前已经了学习生态系统的成分和结构以及能量流动的知识,对这部分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

学生也具图表分析能力并且能够根据生活中现象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但对于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形式不是了解,未能深刻地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物质循环的影响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因此可通过举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以此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观点。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阐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2.概述碳循环的过程;3.解释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1.尝试构建碳循环的模型;2.运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形成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2.通过学习人类对碳循环的影响以及温室效应的危害,关注由物质循环引起的环境问题,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碳循环的过程;2.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二)教学难点1. 碳循环的过程;2. 物质循环的概念;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讲授法、自主探究法六、课前准备(一)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二)学生准备预习新课。

七、教学过程1.教师放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PPT ,并让学生回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的碳是如何传递的。

)(22O CH CO −−−→−光合作用 22)(CO O CH −−−→−有氧呼吸2.教师让阅读P100-101碳循环部分及图5-11,并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分析碳循环模式图。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学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学案

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学习目标1.以碳循环为例,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同时构建碳循环的模型。

2.尝试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3.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学习过程●导入新课生态系统依靠太阳不断地提供能量,而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却都是由地球提供的。

为什么维持生态系统所需的大量物质,例如氧、水、氮、碳等,亿万年来却没有被生命活动所耗尽?●探究新知探究一、碳循环[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P100~P101的文本与图示,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自然界中的碳以什么形式存在?(2)请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构建碳循环的模型。

(3)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碳循环的形式是什么?(4)碳循环的特点是什么?[合作探究]分组合作,同学们对上面的问题进行讨论、辨析和探究。

[自主总结](1)自然界中,碳元素的存在形式是什么?(2)碳元素由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方式是什么?主要是由哪类生物完成的?(3)碳元素由生物群落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有哪些?(4)物质循环的渠道是什么?(5)①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传递时,只有之间的传递是相互的,其他各成分之间的传递都是单向的。

②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③物质循环的范围是。

探究二、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自主学习2]阅读教材P103“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填写下表。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的比较表:特别提醒:任何一个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保持着相对的平衡,这是一个生态系统相对稳定的重要保证。

探究三、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自主学习3]阅读教材P102~P103“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填写下表。

优化训练1.下列关于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A.不依赖于水B.需要能量驱动C.产生温室气体D.具有全球性2.右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代表生产者,5可以代表化能合成作用B.碳元素在①、②、③、④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C.在食物链中占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可能是①D.①、②、③中含有的有机物可以作为动力来促进碳元素在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3.在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中把CO2释放到大气中有多种形式,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植物和动物的呼吸作用B.化石燃料的燃烧作用C.分解者对有机物的分解作用D.化工厂对碳酸盐的分解作用4.在生态系统中,碳元素参与物质循环的主要形式是()A.二氧化碳B.碳酸盐C.碳酸D.碳水化合物5.右图表示a、b、c三个地区森林土壤有机物的分解状况,则分解者的作用由弱到强依次是()A.a→b→cB.c→b→aC.b→a→cD.a→c→b6.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不可缺少是因为()A.食物链中重要一环B.能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C.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D.与生产者、消费者都有关系7.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遗体被分解者分解()A.只有物质循环过程B.只有能量利用过程C.既有物质循环又有能量利用过程D.无法确定8.下列哪项叙述是不正确的?()A.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B.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C.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D.能量在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的时候,是逐级递减的9.对于绿色植物来说,与生态系统碳循环密切有关的生理过程是()①渗透吸水②吸胀吸水③光合作用④蒸腾作用⑤矿质元素的吸收⑥呼吸作用⑦顶端优势A.②⑤B.③④C.①⑦D.③⑥10.如下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

高二生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案设计

高二生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案设计

高二生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案设计高二生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案设计一、教材及学习任务分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普通课程标准(人教版)必修三板块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

它属于生态系统功能的第二大功能,着重解释在生态系统中,物质之间的循环利用。

主要是以碳循环为例揭示生态系统中物质的相转化。

教材中知识点突出,设置合理,更有图文并茂的解释,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降低了难度。

本节课的主要学习任务是掌握并理解生态系统中,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物质的利用方式,通过物质的流通方式归纳出生态系统中物质流动的特点和意义,并能够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二、学习对象的分析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物质的概念,高二同学已经学习过了,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而且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与实践生活联系的十分的紧密,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也很多,所以有了知识基础和实践基础,学习这节课的难度就降到最低。

因此本节课我将采用学生探讨,老师引导的方式进行。

三、三维目标的确立【知识目标】(1)理解物质循环的概念(2)识记并理解碳循环的过程(3)理解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联系【能力目标】(1)能够分析并应用碳循环的过程,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2)理解物质循环的特点,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3)体会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培养学生整体性思维【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温室效应的讨论,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物质循环的概念和碳循环的过程教学难点: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五、学习目标研究分析温室效应的产生原因,探讨温室效应的改善策略六、学习思路设计本节课以教材中的“问题探讨”为课堂导入,提出“为什么地球上的元素和物质历经这么多年还依然没有消耗殆尽呢?”,以此引起学生们的讨论,进而提出物质循环的概念。

紧接着以碳循环为例,组织学生讨论,并分析“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被利用的过程。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以此来推导归纳出物质循环的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学案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1.以碳循环为例,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2. 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3. 关注碳循环平衡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

知识点一:碳循环
(一)过程图解
1.碳元素的存在形式:
①在无机环境中以 和 的形式。

②在生物群落中以 的形式,沿 渠道传递。

③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以 形式传递。

2.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的方式:
CO2进入生物群落是通过自养型生物完成的,
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也有化能合成作用。

3.碳元素返回无机环境的方式
①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②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③化石燃料的燃烧
知识点二:物质物质循环的概念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 等化学元素,不断的进
行从无机环境到 ,又从__________回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叫生态系统的
物质循环。

1. 物质:组成生物体的______等元素。

2. 循环途径:无机环境 。

3. 范围: 。

4. 特点:全球性,反复循环,因此又叫 循环。

〖例1〗我国北方处于稳定状态的某森林
生态系统,其碳循环如右图,箭头和字母分别表
示碳元素的传递方向和转移量。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夏季,a ﹥b ﹢c ﹢e
B.秋季,e ﹢f ﹤g
C. 春季,g ﹦b ﹢e ﹢f
D.冬季,d ﹥c ﹢f
呼吸作用
〖例2〗 看图回答问题 1) 这是 元素的循环。

2) 写出①~⑤所示过程的名称:

②③
④ ⑤
3) 图中A 、B 、C 、D 各是什么生物?
A B
C D 4) 图中缺少的生理过程是 ,
用箭头在图中表示出来。

5) ①
② 知识点三:温室效应
1. 形成原因:化学染料短时间内大量燃烧使大气中 含量迅速增加,打破了
生物圈 的平衡。

2. 危害:加快极地和高山冰川的融化,导致海平面 ,进而对人类和其他
许多生物的生存构成威胁。

3. 防止和减缓温室效应的主要措施
①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核能、水能等),尽量减少煤炭的燃烧量(减少CO2的
来源)。

②大力推行 (增加CO2的去路)
知识点四: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一)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 和 。

1. 二者______的,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2. 物质作为______,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_____,使
物质能够不断地在______和______之间循环往返。

(二)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的比较表:
项目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形式 以 形式流动 等基本
元素的循环
特点 、
物质被反复利用,具有
范围 生态系统的 各营养级
联系 ①

特别提醒:任何一个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保持着相对的平衡,这是一个生
态系统相对稳定的重要保证。


CO 2 O C B A 动植物遗体和排泄物 D 煤,石油
① ② ③ ⑤。

生物的富集作用概念:生物的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的一些污染物如重金属、化学农药,这些污染物在生物体内难分解,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大量积累的过程。

分类:生物富集作用可以分为水生生物富集作用和陆生生物富集作用。

相关链接:
/
/tech/hjbz/
/
/
〖课后巩固〗限时作业10min
1 . 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所指的物质是组成生物体的一些基本化学元素
B.所说的生态系统是指生物圈
C.所说的循环是指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反复出现,循环流动
D.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是两个互不相干的过程
2 . 在碳循环中,使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相互联系的生理作用是
A.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
B.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和燃烧
D.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
3 . 大气中碳进入生物群落的形式和生物群落中的碳返回大气中的形式分别是
A.CO2和含碳有机物
B. CO2和碳酸盐
C.含碳有机物和CO2
D.都是CO2
4.若用甲代表大气中的CO2库,乙代表生产者,丙代表消费者,丁代表分解者,能正确表示甲、乙、丙、丁在碳循环中的关系的是
5. 右图为物质循环简图,A为生产者,B为消费者。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多项选择题)()
A. ①过程是呼吸作用
B. ⑤过程可以有分解者参与
C.本图涉及碳和水的循环
D. ⑥过程代表光合作用
6.右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从[ ]
_______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2)碳元素在大气中与A、B、C之间的流动是以___________形式进行的。

在生态系统个成分中,A为_______,B为_______。

(3)图中D→B过程是______作用实现的,C→D过程是通过______作用
实现的。

(4)生物群落的一部分碳返回大气中,而另一部分则以________等形
式储存在地层中。

7.请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角度,谈谈中学生可以在哪些方面保护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