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案

合集下载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设计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设计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数据的概念和意义,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2.能够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收集方式,掌握数据整理的方法和技巧;3.能够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提炼有效信息。

二、教学重点1.数据的收集方法和技巧;2.数据整理的方法和步骤;3.数据分析的技巧和方法。

三、教学难点1.掌握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方法;2.能够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收集方式;3.能够提炼有效信息进行数据分析。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了解数据的概念和意义,以及数据收集和整理的重要性。

第二步:数据的收集方法(20分钟)1.教师介绍常见的数据收集方法,如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观察等,并讲解各种方法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2.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数据收集方法,并设计一个相关的调查问卷或访谈提纲等。

第三步:数据的整理方法(30分钟)1.教师讲解数据整理的基本步骤,包括数据输入、数据清洗、数据变换和数据输出等。

2.教师示范数据整理的过程,并给出一些实际例子进行讲解。

3.学生按照教师指导的步骤,对自己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

第四步:数据的分析(30分钟)1.教师介绍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如统计分析、图表分析、交叉分析等。

2.教师示范数据分析的过程,并给出一些实际例子进行讲解。

3.学生根据自己整理的数据进行分析,提炼有效信息,并用图表等形式展示结果。

第五步:总结和拓展(10分钟)1.教师对整堂课进行总结,强调数据的重要性和整理方法;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鼓励学生进行拓展性思考。

五、教学资源1.教学课件;2.学生分组所需的调查问卷、访谈提纲等;3.教师准备的数据整理和分析实例。

六、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听课反应;2.收集学生设计的调查问卷、访谈提纲等作品;3.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利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实践;2.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数据分析案例,拓展应用领域;3.组织学生参与数据分析的比赛或项目,提高学生对数据分析的兴趣和能力。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1 数据的收集》 优质课教学设计_0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1 数据的收集》 优质课教学设计_0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6.1 《数据的收集》教学设计一、学生起点分析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有了一些有关收集和处理数据的简单知识,对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有初步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通过课堂调查任务的布置,将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在感悟理解的基础上,以数据的收集与处理、评判与应用的顺序展开教与学。

进一步让学生体验统计活动对于人们在生活中作出决策的作用,信息的来源渠道和呈现方式的日趋多样化,为后续学习数据收集的两种方式,数据的表示方式和选择等内容做好铺垫。

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但是受年龄特征影响,他们知识迁移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总结的能力相对较差,对于知识的表述不是很全面、规范、准确。

二、教学任务分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充分体验了从事一个统计活动大致要经历哪些过程,获得数据的常用方式有哪些,巩固了学生对于信息的获取和识别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的分析和思考。

通过本章的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对信息的识别与获取能力,更要体现实践性、可操作性,增强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主动意识。

三、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了解从事一个统计活动大致要经历哪些过程,获得数据的常用方式。

2.过程与方法: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等过程,经历调查、统计等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和获取数据途径的选择,感受收集数据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调查研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节约用水意识;通过调查身边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情境引入通过播放“一起走进数字世界”的视频,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据,数据是有用的,数据是会说话的,它可以帮助我们做出判断和分析。

如何让数据说话,离不开数据的收集。

从而引入第六章《数据收集与整理》第一节《数据的收集》。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学教案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学教案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学教案标题: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数据收集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学生能够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合理的分类和整理,形成数据表。

3. 学生能够通过数据分析,了解数据背后的信息,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内容:(一)导入新课教师可以引入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如调查同学们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得到这些信息,从而引出数据收集的概念。

(二)数据收集的方法和步骤1. 明确研究目的:明确我们要收集什么样的数据,以及为什么要收集这些数据。

2. 设计调查问卷或观察记录表:根据研究目的设计调查问卷或者观察记录表。

3. 收集数据:通过问卷调查、观察记录等方式收集数据。

4. 数据整理: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形成数据表。

(三)数据的整理1. 数据的分类:根据数据的性质,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别。

2. 数据的排序:按照一定的规则,对数据进行排序。

3. 数据的汇总:将相同的数据进行合并,计算其总数。

(四)数据分析1. 描述性统计分析:通过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描述性统计量,来了解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

2. 推断性统计分析:通过对数据进行假设检验,来推断总体的特性。

(五)课堂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一项小的研究,如调查班级同学的家庭情况,然后让他们自己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

三、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数据观念,让他们明白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的重要性。

四、作业布置:让学生选择一个他们感兴趣的主题,自行设计一份调查问卷,然后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最后写出研究报告。

总结: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是数据分析的基础,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数据收集与整理的基本方法,提高他们的数据处理能力,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数据的收集和》教案设计

《数据的收集和》教案设计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合作能力,提高他们对数据的敏感度和分析能力。

3. 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数据的收集方法: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实验等。

2. 数据的整理方法:分类、排序、绘图等。

3. 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如商品销售分析、学绩分析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以及如何将数据转化为有价值的信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数据的收集方法和整理方法,让学生了解它们的作用和意义。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解决问题。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数据收集和整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完成一份关于自己家庭成员身高、体重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报告。

2. 思考如何运用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解决学校或家庭中的实际问题。

3. 推荐一本关于数据分析的书籍,简要介绍书籍内容和个人感悟。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学习和掌握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2.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形象地展示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创设互动式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 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七、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质量,以及小组讨论的表现。

2. 结果性评价:评估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检查他们对数据收集和整理方法的掌握程度。

6.1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案

6.1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案

6.1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绍兴县实验中学汪卫芬[教学目的]1.了解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2.经历收集数据的过程,了解数据收集的具体方法和基本要求;3.会按要求进行数据的简单分类排序,分组编码;4.会根据问题查找有关资料,获得数据信息,并根据数据信息对某些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

[重点与难点]重点是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包括简单的分类排序与分组编码。

数据的分组编码往往涉及问题的多个方面和经验,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课前准备]1.请学生测量好自己的身高、脚长与视力,并知道自己的鞋号.2.全班分为四组,定好四个组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师:今天非常高兴有这么一个难得的机会,与同学们一起走进数学课堂.希望你能做到细心的观察,认真的思考,并勇敢的说出你的想法,那你将是一个成功的你.下面先随老师来看一段录像(北京申奥成功片断)2.提问:(l)从刚才的片断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 (2)你知道国际奥委会是根据什么决定由中国北京承办2008年奥运会?(投票票数最多)师:可见数据是非常有用的,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人们往往利用数据来作出明智的决策和判断,比如: 选举班长,根据得票数的多少来决定;比较两人100米跑的速度,根据两人所用时间来判断;等等(3)你还能举出生活中用数据说话的例子吗?(期中考中咱们班谁成绩最好?)师:看来有说服力的数据最能说明问题,但是这些数据不会从天而降,要靠我们自己收集和整理。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板书课题: 6.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数据的收集(团结就是力量)师:下面我们来搞个活动,比一比谁的眼力好, 看动画说出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五角星出现的次数.准备好了吗? 开始!! (学生观察不能得到准确答案)回忆刚才的统计过程。

思考:为什么得不到准确答案?(估计会说出这样几种可能:没有搞清;来不及看;不是一种一种过来的,怎么数?……)[评析:尝试,有意制造矛盾冲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数学问题从情景中自然发展而成;为探索问题的解决,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促使全体有效参与口说、手做、耳听、眼看、脑想的过程中,发展了学生思维,培养了合作创新精神,提高了收集信息的能力。

《数据的收集和 》教案设计

《数据的收集和 》教案设计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重要性。

2. 学会使用不同的方法收集数据,如调查、实验等。

3. 学会使用图表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展示。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能力。

2. 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数据收集和整理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性,意识到数据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尊重数据、客观分析数据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概述1. 数据的定义和分类2. 数据的收集方法3. 数据的整理方法第二课时:调查数据的收集1. 调查的方法和步骤2. 调查问卷的设计3. 调查数据的整理和分析第三课时:实验数据的收集1. 实验的设计和实施2. 实验数据的记录和整理3. 实验结果的分析第四课时:图表的使用1. 柱状图的绘制和解读2. 折线图的绘制和解读3. 饼图的绘制和解读第五课时:数据的综合应用1. 数据的分析和解释2. 数据的生活应用实例3. 数据的limitation and bias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2. 图表的绘制和解读。

难点:1. 实验数据的有效收集和整理。

2. 数据分析的深度和广度。

四、教学策略:1. 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 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3. 注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享心得。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掌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学会使用图表进行数据展示。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据问题。

六、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案例、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调查问卷、实验器材等实践教学所需材料。

3. 准备多媒体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数据案例,引发学生对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数据收集与整理教案

数据收集与整理教案

数据收集与整理教案“数据收集整理”是学生正式接触统计的起始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分类与整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统计的起始内容。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数据收集与整理教案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数据收集与整理教案1教学目标: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教学教法:谈话、指导相结合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探讨,师生互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指名3~5个学生说一说)。

师:有的同学喜欢这个颜色,有的同学不喜欢,如果我们学校要给一年级的新生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给服装厂建议下该选哪种颜色合适。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教师引导:张三喜欢红色,学校就决定将校服做成红色的,怎么样你有什么意见二、互动新授1、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1)教师提问: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应该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2)出示统计表。

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张统计表呢(3)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方法。

(学生可能回答:把自己喜欢的颜色写在纸张上、举手、小调查等。

每人报喜欢的颜色,我们在自己的表中做记号,如画“正”;举手表示自己在哪一个范围的,老师数一下,再把结果填在表中……)(4)教师提问:你认为以上各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方便师:在这些方法里,举手表示是比较简便的方法,现在由老师发布指令,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最喜欢哪种颜色就举手表示。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优秀教案(精选13篇)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优秀教案(精选13篇)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优秀教案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优秀教案(精选13篇)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初步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学会把一些原始数据进行分类和整理,填写完成简单的统计表。

(二)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

(三)培养学生观察、整理、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对原始数据进行分组整理,绘制统计表。

教学用具投影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课前要求学生测量自己的身高,上课时学生报数据,教师填到表格上。

(表1)(二)学习新课教师:1、根据这张身高记录单能不能很快看出我们班同学的身高大多数在什么范围内?2、这张记录单上的数据也是原始数据,要想看出同学身高分布情况,就要对它进行分类整理。

3、如何进行分类整理呢,学生分组讨论并试分类。

在学生讨论分类的基础上,总结出整理数据的方法:①先从记录单上找出所有数据的分布范围。

(最矮的,最高的。

)②边教学边画出统计表。

先确定分成身高和人数两栏,再根据找出的数据范围,按5厘米一段,分成五段;然后,用直尺画出表格,填写栏名,并把身高起止的厘米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填入“身高”一栏内;最后在表格的上面写明统计表的名称和日期。

③统计各段中原始数据的数目。

统计时可以按照原始数据记录单上的顺序,用划“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然后依次擦去“正”字,填上数目;最后核对一下各段人数有没有错误。

(表2)教师:这个统计表除了横着设计,还可以怎样设计?介绍另一种制表方法:(表3)出示思考题,学生分组讨论:①这个班同学身高在哪个范围内的人数最多?②这个班同学一共有多少人?③你还能从这个统计表中观察出哪些内容?④整理后的统计表和原始数据记录单相比,有哪些优点?教师:①既然整理后的统计表比原始数据记录单有优越性,那么原始数据经过整理以后原始数据是不是就可以丢弃不要了呢?②如果要计算这个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应该怎样计算?需要根据哪个表计算?(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统计工作中原始数据非常重要,不能随便丢失。

最新-《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案

最新-《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案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精选教学案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了解调查测量等简单的收集数据的方法,能用表格和条形图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蕴含的信息。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与同伴合作进行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增强合作意识,形成初步的实践能力。

单元教学重点:借助真实、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分类整理数据的方法教学难点提高学生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课前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学生观察情境图。

2、提出问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二、新课学习1、出示班级学生体检身高情况。

生:全班同学身高增长情况怎么样?师:我改怎样分析,才能看出身高情况?生:先调查一下每个同学的身高增长情况需要测量出每人现在的身高查一下去年的身高记录,算出身高增长几厘米?分小组进行调查填表生交流2、师:请把全班同学的身高增长情况整理一下吧增长高度6cm及6cm以下,7、8、9、10及10cm以上人数(人)3、小组合作绘制统计图。

你有什么发现?三、结论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整理数据,把数据用统计表进行汇总,然后绘制出统计图。

四、课堂练习1.将全班同学分成3组,测量本组同学的头围,然后回答问题。

(1)说一说,你打算怎样记录测量结果?(2)涂一涂,填一填。

2.王阿姨的冷饮店8月份第二个星期卖出冷饮情况记录如下:项目矿泉水雪糕果汁酸奶数量10箱8箱4箱5箱(1)涂一涂。

(2)从图中你可以知道哪些信息?(3)假如你是王阿姨,打算怎样进货?说说你的理由。

3.在全班进行一次“妈妈的属相”小调查。

你发现了什么?4. (1)准备一张长24厘米、宽10厘米的纸和一些硬币,与小组同学一起做搭拱形纸桥的实验。

(2)变化“桥墩”的距离,记录纸桥最多能放硬币的个数。

《数据收集和整理(一)》教案

《数据收集和整理(一)》教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数据收集和整理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在本次教学中,我也注意到学生在数据分析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他们能够观察图表,但不太会从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了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我会在课堂上设计一些更具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逐步提高他们的数据分析能力。
最后,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安排得较为合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部分环节的讲解时间稍显紧张,可能导致部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不够深入。因此,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意时间的分配,确保每个环节都有充分的讲解和练习时间,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举例:在绘制条形统计图时,要确保每个条形的高度与数据相对应,避免出现错误或误导性的图表。
(3)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学生需要学会从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中提取信息,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这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表,发现数据之间的规律和联系。
举例:通过观察条形统计图,分析哪种课外活动最受同学们欢迎,以及不同年级学生喜欢的课外活动是否存在差异。
《数据收集和整理(一)》教案
一、教学内容
《数据收集和整理(一)》教案,本章节内容依据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设计。主要内容包括:
1.了解数据收集的途径和方法,掌握用画“正”字的方法进行数从统计表中获取信息,并进行简单分析。
3.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数据收集和整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数据意识和实践能力。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案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案
5、如图是某中学六年级二班一次数学单元测试的成绩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全班共多少人?
(2)人数最多的成绩是多少分?人数最少的成绩是多少分?
(3)从条形统计图中,你还能得到什么信息?写出一条。
首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回顾所学的内容,并尝试回答提出的问题
引导学生回顾知识点的同时,逐步引导学生尝试建立知识系统
(1)对于上述问题你认为是用普查方法好,还下:(单位:千克)2631323637
①在这个问题中,总体.个体和样本各是什么?
②通过上述数据,你能估计出这300只羊约能卖得多少元钱吗?
学生口答
建立知识框架
在学生充分思考和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共同建立知识框架图
开放导入
一天,家里来了一位陌生的客人,平时活泼好动的小丽在客人面前却表现得特别安静,如果这位客人以小丽这天的表现来估计小丽的性格的话,是否合理?
主动思考
回顾本章知识点
引导回顾反思
建立知识系统
核心过程推进
1、自主合作
2、互动交流:
1、定义复习
全面调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频数。
组数和组距,在统计数据时,把数据按照一定的范围分成若干各组,分成组的个数称为组数,每一组两个端点的差叫做组距。
呈现典型例题
学生独立思考
引导学生对本章有关知识进行一个回顾与反思,进而梳理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系统,获得知识系统的自主建构能力,养成回顾、反思的习惯
集中讲解思路强调注意事项
拓展延伸
1、总结提升:
回顾本节所学,总结方法
2、拓展反馈:
某专业户要出售300只羊,现在市场上羊的价格为每千克11元,为了估计这300只羊能卖多少钱,试问:

《数据的收集和》教案

《数据的收集和》教案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意义。

2. 学生学会使用简单的方法和工具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理。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 学生学会运用数据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数据的兴趣,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 学生学会从数据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培养信息素养。

二、教学内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是小学数学课程中的一部分,主要内容包括:1. 数据的收集方法:问卷调查、观察法、实验法等。

2. 数据的整理方法:分类法、排序法、图表法等。

3. 数据分析: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学生掌握数据的收集方法。

2. 学生学会数据的整理方法。

3. 学生能够进行数据分析。

难点:1. 学生如何在实际问题中选择合适的收集方法。

2. 学生如何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整理方法。

3. 学生对数据分析方法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 利用实例和案例,让学生直观感受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

3. 创设有趣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任务。

2. 学生能够运用数据分析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实际案例和问题。

2. 准备数据收集的工具,如问卷、记录表格等。

3. 准备数据整理和分析所需的图表和软件工具。

4. 准备教室环境,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实践活动。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数据收集案例,引发学生对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兴趣。

2. 探究与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实践活动,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3. 分享与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讨论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案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案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案教案标题: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数据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数据收集的方法和技巧。

3. 学会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技术整理和分析数据。

4.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数据的收集方法和技巧。

2. 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工具的使用。

教学难点:1. 教会学生如何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技术整理和分析数据。

2.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计算机和投影仪。

2. 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案例和练习题。

3. 数据整理和分析工具的演示软件。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 利用一个引人入胜的实例或故事,引起学生对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兴趣。

2.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数据的概念和意义。

步骤二:数据收集方法和技巧1. 介绍常见的数据收集方法,如观察、调查、实验等,并解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2. 指导学生如何选择合适的数据收集方法,并进行实际案例的讨论和练习。

步骤三:数据整理和分析工具的使用1. 介绍常见的数据整理和分析工具,如电子表格软件、统计软件等,并演示其基本操作。

2. 引导学生使用适当的工具整理和分析给定的数据,并进行实际案例的操作练习。

步骤四: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1. 引导学生分析整理好的数据,并提出相关问题。

2. 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据分析方法解决问题,并讨论解决过程和结果的合理性。

步骤五:总结和拓展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强调数据收集和整理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

2. 提供一些拓展的学习资源和练习题,以进一步巩固学生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收集和整理数据,并运用所学的方法和工具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2. 引导学生参与相关的科学实验和调查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题和案例分析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3. 针对学生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进行口头或书面的评估。

6.1 丰富的数据世界 教案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6.1 丰富的数据世界  教案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6.1丰富的数据世界1.初步经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2.从数据中获取信息,区别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重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难点区别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一、导入新课收集你所在班级全班同学的性别、身高、体重、左右眼视力、肺活量、立定跳远成绩、课间操成绩、美术成绩、上学采用的交通方式及一周内每天到校所用时间等数据,并用适当的方式进行整理.二、探究新知1.收集数据小亮收集了他所在班级全班同学的上述数据,并将部分数据整理得到表6-1.表6-1七(1)班全班学生部分数据表(1)你能从表6-1中得到哪些信息?(2)根据表6-1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你能用表中的数据解决你提出的问题吗?2.整理数据对于表6-1,如果关注全班学生上学采用的交通方式及到校所用时间,那么你能解决下列问题吗?(1)全班学生上学采用了哪些不同的交通方式?如何表示全班学生上学所采用交通方式的情况?(2)学号为1的学生周一至周五每天到校所用的时间相同吗?预测一下,他下周一到校需要多长时间?其他学生有类似的规律吗?与同伴进行交流.对于上学采用的交通方式及到校所用时间,你还有什么发现和建议?与同伴进行交流.3.分析数据对于表6-1,如果关注全班学生的身高,那么你能解决下列问题吗?(1)全班学生最高身高是多少?最矮呢?出现次数最多的身高数据是哪个?全班学生身高的平均数是多少?(2)你能用适当的统计图表示全班学生的身高情况吗?在你画的统计图中能找出(1)中要求的各个数值吗?(3)图6-1和图6-2都是根据表6-1中的身高数据画出的统计图.你能从这两幅图中得到哪些信息?这两幅图与你画的统计图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三、课堂练习下面哪些数据是定量数据,哪些数据是定性数据?(1)全班同学所穿鞋子的尺码;(2)河南省2023年空气质量情况;(3)某市初中学生平均每天阅读的时间;(4)端午节期间市场上粽子的质量情况.【答案】定量数据为(1)(3),定性数据为(2)(4)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后作业1.教材P166“随堂练习”;2.教材P166习题6.1第1,2题.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活动中,体会数学的实用性,从而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案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案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案一、教案目标分析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1. 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重要性;2. 掌握常见的数据收集方法;3. 学会使用工具和技巧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处理;4. 培养对数据的分析和解读能力;5. 培养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安排1. 引入:数据的定义和重要性(10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数据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通过实例和故事引发学生对数据的兴趣。

2. 数据的收集方法(15分钟)- 介绍常见的数据收集方法,如观察、调查问卷、实验等;- 分析不同数据收集方法的适用场景和优缺点;-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数据收集方法。

3. 数据的整理和处理(20分钟)- 介绍使用电子表格工具(如Excel)进行数据整理和处理的基本操作;- 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排序、筛选、计算等功能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处理;- 给予学生实际数据的案例,让他们亲自动手进行整理和分析。

4. 数据的分析与解读(15分钟)- 引导学生学会根据整理好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 教授基本的数据分析方法,如统计指标的计算、数据展示方式等;- 给予学生真实的数据案例,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数据分析。

5. 合作与沟通(15分钟)- 划分小组,要求学生合作完成一个小型数据收集和整理的任务;- 鼓励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和交流,培养合作和沟通能力;-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数据结果和分析,进行互相评价和讨论。

6. 总结与拓展(10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并强调数据收集和整理的重要性;- 提出拓展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应用数据的更多可能性;- 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继续关注和应用数据。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引入实际问题和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2. 合作学习法:创设小组合作环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3. 实践操作法:通过实际操作和应用,巩固学生的数据整理和分析技能;4.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案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案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重要性;2.掌握数据收集的方法;3.学会使用电子表格进行数据整理。

二、教学重点1.数据收集的方法;2.电子表格的使用。

三、教学难点1.收集与整理大量数据的技巧;2.灵活运用电子表格进行数据整理。

四、教学准备1.计算机;2.电子表格软件;3.课件;4.相关数据样本。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数据的认知,并引出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重要性。

第二步:数据收集的方法(20分钟)1.介绍各种数据收集方法,如调查问卷、实地观察、采访等,并分别讲解其特点和适用场景。

第三步:电子表格的介绍(15分钟)1.简要介绍电子表格软件的功能和用途;2.讲解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如创建表格、输入数据、插入公式、排序、筛选等。

第四步:数据整理实践(40分钟)1.给学生分发相关数据样本,要求他们使用电子表格进行数据整理;2.提供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按照要求进行数据排序、筛选等操作。

第五步:数据分析与展示(15分钟)1.引导学生根据整理好的数据,运用电子表格的图表功能进行数据分析;2.帮助学生制作合适的图表,展示数据的规律和趋势。

第六步:课堂总结(5分钟)1.总结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重要性;2.回顾电子表格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六、课后作业1.要求学生整理自己感兴趣的数据,并使用电子表格进行整理和分析;2.要求学生撰写一份数据整理报告,包括数据来源、数据类型、数据分析结果等。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数据收集与整理的方法和技巧,并培养了他们运用电子表格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了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同时,教师在指导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二)》(教案)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二)》(教案)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二)。

二、教学目标1.了解数据的处理方式;2.学习如何整理数据;3.掌握用柱状图表示数据的方法;4.能够用柱状图表示数据。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了解数据的处理方式;2.学习如何整理数据。

难点:1.掌握用柱状图表示数据的方法;2.能够用柱状图表示数据。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1)教师小故事引入本节课内容。

俗话说“生活就是一本大书”,我们只有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中,悉心捕捉和运用,才能让知识和技能真正落地生根。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运用数学呢?(2)激活学生的前置知识。

请同学们回想上次课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是做什么的?2)在收集数据时,需要注意些什么?3)如何把不同的数据进行对比?4)如何用图片表现数据?2.讲授(25分钟)(1)收集数据1)收集数据的方法i、问卷调查法ii、实地观察法iii、统计资料法iv、实验法2)处理数据i、填写答卷ii、整理数据(2)整理数据1)什么是整理数据数据整理是将所收集到的数据,用统一的方式,对它进行整理,以便于更准确地进行分析。

2)如何整理数据i、把数据分为不同的组ii、把每个组的数据加起来iii、求出每个组的平均值(3)用柱状图表示数据1)什么是柱状图柱状图是由若干条列状的柱子表示数据量或统计数据的表格。

它以柱子高度为变量,用长度的不同来表示数据的大小关系。

2)柱状图的制作方法i、制定统计表格。

ii、绘制横纵坐标,其中横坐标通常表示数据种类,纵坐标表示数量、比率等。

iii、根据每个数据的大小,绘制相应高度的柱子。

iv、在柱子上标上该组数据的大小或在柱子旁边标上数据大小。

3.练习(15分钟)(1)老师出示一组数据,请同学们用柱状图表示,并进行解读。

名称价格销量小刀 5元 100箱大刀 8元 80箱中刀 6元 120箱小斧 9元 50箱大斧 12元 40箱(2)同学们自主找一组数据,用柱状图表示,并讲解。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案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案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案教案: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数据的概念和作用。

2.掌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

二、教学重点1.数据的概念和作用。

2.数据的收集方法。

3.数据的整理方法。

三、教学难点1.数据的整理方法的灵活运用。

2.对不同类型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四、教学准备1.PPT2.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案例3.笔记本和笔五、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 (5分钟)1.向学生介绍数据的概念和作用,并引导他们思考数据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Step 2: 数据的收集方法 (15分钟)1.向学生介绍数据的收集方法,包括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等,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2.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数据收集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境,如何选择最合适的方法来收集所需的数据。

Step 3: 数据的整理方法 (20分钟)1.向学生介绍数据的整理方法,包括分类整理、表格整理、统计分析等,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2.引导学生思考,在整理数据时,需要考虑到数据的不同特征和实际需要,如何选择最合适的整理方法。

Step 4: 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实践 (2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学生的消费情况、交通工具选择等。

2.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通过观察、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相关数据,并整理成图表或报告。

Step 5: 分享和讨论 (10分钟)1.让每个小组将收集和整理的数据进行展示,并讲解他们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

六、课堂小结(5分钟)1.对本节课学到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数据的重要性和运用。

2.提醒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能力。

七、作业布置(5分钟)1.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运用所学知识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并写一份数据分析报告。

2.要求学生使用图表、表格等方式展示数据,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一: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通过收集数据,体会数据的作用,了解收集数据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会按要求进行数据的简单分类排序,分组编码。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

品尝用数据说话带来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感受数据在生活中的作用,在情境中体会收集数据的方法,以及分类,排序,分组,编码,等整理数据的方法。

难点:数据如何分类,排序,分组,编码。

三.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播放《迁徙的鸟》影片片段(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体会生活的乐趣),正当学生沉浸在影片美丽的画面时,教师指出,不同时期各种鸟类的栖息数量都是不同的,要了解一个地区鸟类的生存情况,我们必须要收集相关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2003年3月1日8:15~11:30期间,浙江野鸟会的鸟类爱好者们在杭州西溪湿地
表格中的数量以问题形式填写,同时课件显示
(1)这里的数据是通过什么方法收集得到的?
(2)从这些数据中,你能获得有关杭州西溪湿地鸟类的哪些信息和结论?
(3)收集以上数据的目的是什么?
(二).合作学习,师生互动
1、在本校举行的一次学生体检中,医生对某一组学生进行脉搏测试次数如下:
87次,65次,78次,76次, 80次,72次,90次,
这组数据是用什么方法获得的?测量并记录
2、10月17日凌晨,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启航的神舟六号飞船,在平安飞行115个小时32分,飞行里程大约280万公里后顺利返回,如果你想更多地了解神舟六号飞船的数据,你该通过什么途径去了解?
方法:查阅报刊、查询互联网
数据收集的方法:
(三)[通过运算,体会数据的作用]
例1 测得我校七年级某班20名同学的身高数据如下(单位:cm):
154.0, 157.5(女),149.0(女), 171.2, 165.2, 151.0(女),168.5,152.5(女), 155.3(女),154.0(女), 162.0, 166.4, 158.6(女), 164.0, 156.5, 155.5, 160.6(女),162.3(女),150.2,163.5(女).
为了更直观地比较男、女生的身高,可对数据作怎样的整理?
例2 到商场买鞋,只要把鞋号告诉售货员,售货员就能找出一双基本适合你穿的鞋来让你试一试,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鞋厂为了使每个人都能买到适合自己穿的鞋,是否需要去量出所有人的脚的大小,然后逐一根据测量得到的数据来制作鞋?你有什么好办法?
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可能会想到到把脚长进行分组。

教师总结概括。

同时展示幻灯片:解现行国家标准鞋号根据脚的长度,以10MM为一个号,5MM为半个号确定,如图
鞋号实际就是把脚长数据分组、编码,每10MM分一组,5MM为半个号确定。

解释“≤”的意义,以及解释表格所表示的意思。

每一个码号脚长之间的范围是10MM。

若脚长正好在这个范围且过半,则加半码。

比如脚长是25.3~~25.7CM,在25码脚长范围内,但它在这个范围内过半,因此可以选25.5号的鞋。

(四)[组织游戏调动气氛,使学生在活动中巩固知识,在快乐中体味数学]
组织游戏:以4人为一小组。

游戏规则:一组学生挑战另一组学生,一组学生报自己测量出的脚长数据,另一组学生说出鞋号。

老师充当记事员角色。

答对,答题方可获星(老师在黑板上记录);若答错,问方得分。

共进行5组游戏,优胜者获得全班掌声(游戏前提醒学生此鞋码为国家标准鞋号)。

师:刚才同学们都体会到了分组编码使原来繁多,无叙的数据简化、有序。

他是整理数据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工商业、科研等活动中有广泛的应用。

(五)课内练习
以下是某校七年级南,女生各10名右眼裸视的检测结果:
0.2,0.5,0.7(女),1.0,0.3(女),1.2(女),1.5,
1.2,1.5(女),0.4(女),1.5,1.1,1.2(女),0.8(女),
1.5(女),0.6(女),1.0(女),0.8,1.5,1.2
(1)这组数据是用什么方法获得的?
(2)学生右眼视力跟性别有关吗?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你将怎样处理这组数据?你的结论是什么?
(合作交流,探索完成)
(六). 归纳小结,体味数学快乐
师:本节课的学习,你有那些收获?
(课堂小结交给学生)
数据收集的方法:直接观察、测量、调查、实验、查阅文献资料、使用互连网等。

整理数据的方法:分类、排序、分组编码等。

(学生可能还会指出鞋码和脚长之间的关系等)
(七).布置作业
.总体设计说明: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实出发,使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

本课从鸟类影片入手,用大自然的魅力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呆板的观鸟数据充满趣味性、故事性、真实性。

同时通过设疑,层层导入,让学生自己找出记录观察记录的方法,在探讨中获得杭州西溪鸟类的相关信息。

体会收集数据的重要作用及相关方法。

把书上静止的身高数据变为真实的有内容的活动。

让学生相互测量身高,体味收集数据的快乐。

按小组在黑板上记录数据,黑板上的数据复杂、凌乱。

教师借机提出置疑,如何更直观的比较男,女生的身高?从而引出分类,排序的整理方法。

用提问的方式引出国家标准鞋号标准,用小组相互竞猜的游戏,使学生感受整理数据的重要方法——分组、编码。

把课堂小结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总结、叙述中提高数学概括表达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