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肽—金纳米复合材料的免疫反应取于氨基酸的结构
《中学化学课件:多肽的结构和功能》
二级结构是指多肽在空间中形成的α-螺旋、β-折
同的氨基酸组合形成不同的多肽。
叠等结构。
三级结构
三级结构是指多肽链在空间中的整体折叠和组
合。它决定了多肽的功能和特。
多肽的功能
酶
激素
多肽作为酶参与生物体内的代谢反应,催化
多肽作为激素在生物体内调节生理功能,如
化学反应的进行。
胰岛素、生长激素等。
抗体
载体
妆品领域。
要作用。
液相合成法是一种将氨基酸溶液中逐
步缩合形成多肽的方法。
多肽的分析和鉴定
1
氨基酸组成分析
通过酸解、色谱分离等方法,确定多肽中的氨基酸组成,以揭示多肽
的结构。
2
质量/荷比分析
利用质谱仪测定多肽在电化学质谱上的质量/荷比,确定多肽的分子量。
3
圆二色谱分析
通过圆二色谱测定多肽分子的圆二色光谱,了解多肽的二级结构。
特性和位置,多肽的性质和功能也不同。
物活性。
多肽的分类和命名
分类
命名规则
多肽根据氨基酸数目可分为二肽(含两个氨
多肽根据氨基酸的种类、位置和数量进行命
基酸)、三肽、四肽等。另外,多肽还可以
名,保证命名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根据氨基酸的性质进行分类。
多肽的结构
原始结构
二级结构
原始结构是指多肽链上氨基酸的线性顺序。不
4
X-射线晶体学分析
通过X-射线晶体学测定多肽晶体的衍射数据,揭示多肽的三级结构。
多肽的应用
新药研发
食品添加剂
多肽在医学领域广泛应用,是新药研发的重要
多肽可作为食品添加剂,增加食品的品质和营
领域。
养价值。
纳米技术在药物研究领域中的应用_袁鹏群
文章编号:1008-9926(2001)01-0038-03 中图分类号:R943 文献标识码:A纳米技术在药物研究领域中的应用袁鹏群①,郭葆玉(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生化药学教研室 上海 200433)摘 要:目的 介绍纳米技术在药物研究领域中的应用,为新药研制和开发提供借鉴。
方法 就纳米技术在药物不同方面可能的应用为线索,对近年来国际和国内纳米技术在药物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展望有关发展前景。
结果 纳米粒经化可增加药物吸收速率和生物利用度。
纳米控释系统可直接作用于细胞,改善药代动力学性质,使某些酶制剂口服有效,并能增强药物的靶向作用,减轻或避免毒副反应。
纳米粒经载体替代病毒载体,可解决基因药物治疗中的免疫反应难题。
纳米机械装置可辅助设计代替传统药物的分子生物机器人,起到特殊治疗效果。
纳米技术在药物合成、催化和分离过程中,可以提高效率,改善产品质量。
结论 纳米技术在药物研究领域,可降低能耗,将成为一种革命性技术,使药物生产成本降低,效率提高,质量改善,规模扩大。
关键词:纳米技术;药物研究 纳米技术(Nan otechnology)是在0.1~100nm空间尺度内操纵原子和分子,对材料进行加工制造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或对某物质进行研究,掌握其原子和分子的运动规律和特性的一门崭新的高科技学科。
纳米技术涉及面十分广泛,已辐射多个学科。
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在内的所有与材料有关的工程领域,都已经并将与纳米技术产生“碰撞”。
概念中的、正在开发的和已经商业化的纳米技术正在不断发展,对许多高科技领域乃至整个社会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纳米技术的发展,使得化学和物理学之间已无明确界限。
它对药物研究领域的不断渗透和影响,引发了药物领域一场深远的革命。
尤其在药物研究领域,由于纳米材料和纳米产品在性质的奇特性和优越性,将增加药物吸收度、建立新的药物控释系统、改善药物的输送、替代病毒载体、催化药物化学反应和辅助设计药物等研究引入了微型、微观领域,为寻找和开发医药材料,合成理想药物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证。
考研笔记:生物化学复习知识点
考研笔记:生物化学复习知识点静态生物化学-结构和催化作用1.1氨基酸、多肽和蛋白质1.部分氨基酸的特殊性质:蛋白质中的氨基酸都是L型的,D型仅存在于细菌细胞壁上的小肽或抗菌肽中;只有Ile和XXX有两个手性碳原子,Gly是唯一不含手性碳原子的AA,因此不具旋光性;Ser、Thr、Tyr,这些AA残基的-OH上磷酸化是一个十分普遍的调控机制,可进行可逆性磷酸化,可有效地控制细胞的生长和机体的各种反应;Asn、Gln在生理pH范围内其酰氨基不被质子化,因此侧链不带电荷;Cys,在pro经常以其氧化型的胱氨酸存在,-S-S-二硫桥;His是唯一一个R基的pka值在7附近的AA,因此在PH7.0附近有明显的缓冲作用;Phe:它的浓度的测定被用于苯丙酮尿症的诊断;Met又称蛋氨酸,它是体内代谢中甲基的供体。
(SAM—S-腺苷蛋氨酸);A280:Trp、Tyr和Phe残基的苯环含有共轭双键;Trp显现磷光,是一种寿命较长的发射光,对研讨卵白质结构和动力学特别有用。
近年发现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中存在硒代半胱氨酸,有证据表明此氨基酸由终止密码UGA编码,可能是第21种卵白质氨基酸。
2.氨基酸分类按照R基的极性性子(可否与水形成氢键)20种根本aa,可以分为4类:非极性氨基酸(9种)、不带电何的极性氨基酸(6种)、带负电荷的aa(酸性aa,2种)、带正电何的aa(碱性aa,3种) 酶的活性中心:His、Ser、Cys3.氨基酸的化学性子所有的α-AA都能于茚三酮发生颜色反应生成紫色物质,570nm测定;Pro和羟脯氨酸生成亮黄色,440nm测定;在近紫外区(200-400nm)只有芳香族AA有吸收光的能力,含有共轭双键的化合物有吸收紫外光的特性,紫外吸收法定量蛋白质的依据;Trp>Tyr>Phe(紫外吸收能力)在280nm有最大光吸收。
4.自然存在的活性肽:I谷胱甘肽:Glu—Cys—Gly:红细胞中的巯基缓冲剂,参与氧化还原过程,清除内源性过氧化物和自由基,维护卵白质活性中心的巯基处于还原状态。
蛋白质的构件-氨基酸及多肽
氮、碳的运输
氨基酸可作为氮、碳的运输工具,将 氮、碳从细胞质运至线粒体、叶绿体 等细胞器。
多肽在生物体内的功能
激素和生长因子
多肽可以作为激素和生长因子的 活性分子,调节机体的生长发育
、代谢和免疫等生理过程。
细胞间通讯
多肽可以作为神经递质、激素 等细胞间通讯的分子,影响细 胞间的信息交流。
酶抑制剂和激活剂
多肽可以作为酶抑制剂或激活 剂,调节酶的活性,进而影响 代谢过程。
抗病原体和肿瘤
多肽可以作为免疫调节剂,具 有抗病原体和肿瘤的作用。
氨基酸与多肽相互影响在生物体内的功能
合成与分解
蛋白质的构件-氨基 酸及多肽
目 录
• 氨基酸 • 多肽 • 氨基酸与多肽的关系 • 氨基酸与多肽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01
CATALOGUE
氨基酸
氨基酸的种类
二十种氨基酸
在生物体内,存在二十种不同种 类的氨基酸,它们是蛋白质的基
本组成单位。
非标准氨基酸
除了二十种标准氨基酸外,还有一 些非标准氨基酸在某些生物体中存 在,如鸟氨酸、同型半胱氨酸等。
不同种类的氨基酸在多肽中的排列顺序和空间构象,决定了多肽的生物活性和功能 。
氨基酸与多肽的功能关系
氨基酸是构成人体组织和器官的 基本物质,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和代谢。
多肽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可以作 为信号分子、生长因子、激素等 ,参与细胞生长、分化、代谢等
过程。
某些多肽具有抑制或促进酶活性 、调节免疫反应、抗肿瘤等作用 ,在医药、保健品等领域具有广
THANKS
考点34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中有机化合物的鉴定(讲义)(原卷版)
考点3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一、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及其种类1.元素组成:主要是,有的含有S、Fe等元素。
2.结构通式3.结构特点①氨基和羧基的数目:每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和。
①连接位点: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都有一个—NH2和一个—COOH连在上。
若有多余的氨基或羧基,则位于上。
①不同氨基酸的R基不同,R基决定氨基酸的和。
4.种类①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种,它们的区别在于的不同。
①根据人体细胞能否合成,可分为和。
必需氨基酸:人体细胞(能/不能)合成,必须从外界环境中直接获取的氨基酸,成人有种,它们是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甲硫(蛋)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婴儿有种,比成人多的一种是组氨酸。
非必需氨基酸:人体细胞(能/不能)合成,也能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的氨基酸,有种。
二、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1.(1)氨基酸→肽链①方式:①场所:(2)肽链→蛋白质①方式:①场所:2.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氨基酸的、和不同,以及肽链的方式及其形成的不同。
3.蛋白质的功能(1)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称为,如肌肉、羽毛、头发等。
(2)绝大多数酶是,有作用。
(3)有些蛋白质具有功能,如血红蛋白,能够运输氧。
(4)有些蛋白质能够机体的生命活动,如胰岛素能够调节血糖平衡,起作用。
(5)有些蛋白质有,如抗体是蛋白质,可以帮助人体抵御病菌和病毒等抗原的侵害。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其在细胞内的有机物中含量最高。
✧蛋白质变性、盐析和变质的区别1.蛋白质形成过程中的数量分析①. 多肽种类的计算(1)有三种氨基酸,且每种氨基酸数目无限的情况下,形成二肽或三肽的种类:①形成二肽的种类:(每个位置有3种可能性,故32=9种)①形成三肽的种类:(每个位置有3种可能性,故33=27种)(2)有三种氨基酸,且每种氨基酸只有一个的情况下,形成二肽或三肽的种类:①形成二肽的种类:(由于每种氨基酸只有一个,所以第1个位置有3种可能性,第2个位置就只有2种可能性,故3×2=6种)①形成三肽的种类:(由于每种氨基酸只有一个,所以第1个位置有3种可能性,第2个位置就只有2种可能性,第3个位置就只有1种可能性,故3×2×1=6种)①. 蛋白质形成过程的相关计算(1)链状肽:氨基酸数=肽键数+肽链数;脱去的水分子数=肽键数。
多肽修饰的金纳米簇及其设备制作方法以及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与制作流程
图片简介:本技术公开一种多肽修饰的金纳米簇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涉及肿瘤治疗领域,该多肽修饰的金纳米簇包括金纳米簇和在金纳米簇表面修饰的谷胱甘肽和多肽TAT,是一种水溶性好、光稳定性强、表面易修饰、生物相容性好的材料,其具有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能力。
由于肿瘤组织微环境中过氧化氢水平较高,金纳米簇可以通过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来缓解肿瘤组织中的乏氧情况,增强光动力效果。
技术要求1.一种多肽修饰的金纳米簇,其特征在于,包括金纳米簇和在金纳米簇表面修饰的谷胱甘肽和多肽TAT,该多肽TAT包括RKKRRQRRR片段、YRG片段以及半胱氨酸或硫辛酸,其中RKKRRQRRR片段为一种带有正电荷的穿膜肽,YRG片段连接RKKRRQRRR片段和半胱氨酸或硫辛酸,半胱氨酸或硫辛酸对RKKRRQRRR片段进行巯基修饰以使其连接到金纳米簇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肽修饰的金纳米簇,其特征在于,YRG片段为一个,或者为多个顺次连接。
3.一种多肽修饰的金纳米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配置四氯金酸水溶液和谷胱甘肽水溶液,按照四氯金酸与谷胱甘肽的摩尔比1:1-1:3将四氯金酸溶液加入到谷胱甘肽溶液中搅拌;再向溶液中加入强碱,调节pH至10-12,进行第一次避光搅拌,得到澄清的黄色溶液;向黄色溶液中加入有机溶剂析出固体并离心收集,将固体分散于水中,得到金纳米簇溶液;按照金与多肽TAT摩尔比1:0.04-1:0.08向金纳米簇溶液中加入多肽TAT,进行第二次避光搅拌,得到多肽修饰的金纳米簇溶液;该多肽TAT包括RKKRRQRRR片段、YRG片段以及半胱氨酸或硫辛酸,其中RKKRRQRRR片段为一种带有正电荷的穿膜肽,YRG片段连接RKKRRQRRR片段和半胱氨酸或硫辛酸,半胱氨酸或硫辛酸对RKKRRQRRR片段进行巯基修饰以使其连接到金纳米簇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配置20-30mM四氯金酸水溶液和50-80mM谷胱甘肽水溶液。
涂装有关名词解释
UF(UltraFiltration)水洗:用超滤水对工件进行浸洗及喷洗,将沉积外的挂带浮漆清洗掉。
超滤是一种先进的膜分离技术。
利用超滤膜能有效地去除水中的微粒、胶体、细菌、热源和有机物,适用于以分离、浓缩、净化为目的的各种生产工艺中。
广泛地用于轻纺、化工、医药、食品、环保电子等行业。
膜分离技术是一项被西方科技界称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广泛用于物质的分离、浓缩和提纯。
超滤装置是以毛细管式超滤膜为核心设计制造的,其超滤膜微孔可达0.01微米(十万分之一毫米)以下,因而过滤精度高。
UV (Ultraviolet) 紫外线的意思:紫外线固化型(UV)涂料是利用波长短的紫外线照射,产生化学作用而重合,制造三次元架桥而硬化的涂料。
紫外线硬化涂料比传统的热乾燥型涂料,有著优秀的特徵。
电泳涂料:电泳涂装电泳涂装是金属表面处理中的一类。
应用广泛:最开始应用于汽车行业,但随着各行各业中金属表面处理的要求不一样,电泳涂装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度,手饰、散热器、眼镜、打火机、汽车、摩托车、筷子、机械等。
涂料产地:电泳涂料随着入关进入中国,生产电泳涂料的既有进口的也有国产的。
电泳涂料的环保性广泛被认知。
无铅、绝缘(不导电),减少废水的排放量等。
电泳涂装过程伴随电泳、电沉积、电解、电渗等四种化学物理作用的组合,而形成涂膜,其原理介绍如下。
1、电泳(eletro phoresis)胶体溶液中的阳极和阴极接电后,在电场的作用下带正(或负)电荷胶体粒子向阴极(或阳极)一方泳动现象称为电泳。
胶体溶液中的物质不是分子和离子形态,而是分散在液体中的溶质,该物质较大(10的-7次方—10的-9次方m 程度),不会沉淀,而是分散状态。
2、电沉积凝集(electro coagulation)固体从液体中析出的现象称为凝集(凝聚、沉积),一般是由于冷却或浓缩溶液而产生,而电泳涂装中是借助于电。
在阴极电泳涂装时带正电荷的粒子在阴极上凝聚,带负电荷的粒子(离子)在阳极聚集,当带正电荷的胶体粒子(树脂和颜料)到达阴极(被涂料)表面区(高碱性的介面层),得到电子,并与氢氧离子反应变成水不溶性,沉积在阴极(被涂物)上。
多肽在纳米癌症药物中的应用
多肽的定义与特性
多肽的合成与改造是利用化学或生物酶促反应将氨基酸按照特定的顺序连接起来,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多肽。
总结词
多肽的合成与改造是利用化学合成或生物酶促反应将氨基酸按照特定的顺序连接起来,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多肽。在化学合成中,固相肽合成(SPPS)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合成出具有复杂结构和多样性的多肽。此外,通过基因工程技术也可以实现多肽的改造和优化。
详细描述
多肽的合成与改造
多肽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与功能,如信号转导、细胞生长和凋亡调节等,可作为药物或药物载体用于癌症治疗等领域。
总结词
多肽可以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传递信号并调节细胞功能。例如,某些多肽可以作为生长因子或激素的类似物,调节细胞的生长和凋亡。此外,多肽还可以作为药物载体,将药物传递到靶细胞或组织中,提高药物的疗效和降低副作用。在癌症治疗中,多肽可以作为靶向分子,引导纳米药物准确地到达肿瘤部位,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多肽在纳米癌症药物中的挑战与前景
多肽在纳米癌症药物中的挑战与前景
, stock,I芝麻摇头 for the on onologic,I%shts
06
结论
多肽在纳米癌症药物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能够提高药物的靶向性和生物利用度,降低毒副作用。
多肽的多样性和可修饰性为纳米癌症药物的研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有助于实现个性化治疗和精准医疗。
多肽作为药物载体,能够实现药物的主动靶向传递,提高肿瘤组织内的药物浓度,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尽管多肽在纳米癌症药物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许多挑战和问题需要解决,如多肽的稳定性、免疫原性、生产成本等。
研究总结
深入研究多肽的结构与功能关系,发现更多具有良好生物活性和稳定性的多肽,为纳米癌症药物的研发提供更多候选分子。
2022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靶向制剂的研究新进展及应用评价
靶向制剂的研究新进展及应用评价靶向制剂概述1、成功的靶向制剂应具备()要素 E2、靶向制剂的载体微粒给药系统不包括 A3、被动靶向制剂与主动靶向制剂最大的区别在于 A4、靶向制剂按载体的不同,可分为 D5、物理化学靶向制剂不包括 E6、主动靶向制剂通常粒径应不大于 C靶向制剂的基本原理1、曲妥珠单抗的靶向原理属于 D2、细胞依靠细胞表面的受体特异性的摄取细胞外蛋白、激素或其他物质,属于 E3、多孔聚苯乙烯微球:微球硝化后,用()将微球磁化,并偶联单克隆抗体 A4、pH敏感型结肠定位给药系统常用的载体材料有 A5、微粒表面性质决定了吸附调理素的成分和程度,进而决定了吞噬途径,带负电的微粒意味着 C6、微粒系统在体内的分布首先由其粒径大小决定的,50~100 nm粒径的微粒 A靶向制剂的评价1、荧光报告基因属于 B2、下列靶向制剂属于被动靶向制剂的是 D3、靶向制剂粒径测定方法不包括 E4、靶向制剂理化评价的指标不包括 C5、靶向性评价指标不包括 E6、靶向制剂最重要的属性是 A靶向制剂的应用示例1、采用药物的聚-L-赖氨酸共扼复合物可增加抗肝药物对慢性()的治疗指数 C2、下列靶向制剂属于被动靶向制剂的是 D3、主动靶向制剂 C4、抗癌药物顺铂与()修饰生物素结合载体羧甲基葡聚糖形成复合物,给药15h时肝中铂的浓度仍较高A5、PGE1共扼物可有效抑制血浆中()的增加 D6、半乳糖基BSA具有较强的()导向性 B肾脏恶性肿瘤的靶向治疗1、肾细胞癌按照其病理类型进行分型,不包括以下哪项 D2、肾细胞癌的发病与以下哪种因素无关 C3、除以下哪项外,索拉非尼均可进行抑制 A4、AXIS试验显示,阿西替尼具有不低于()级的毒性作用 C5、对于免疫治疗难治性的患者,贝伐单抗()给药可使总体反应率提高10.0% D6、肾细胞癌在西方国家约占成年癌症病例的 B NSCLC生物分子靶向治疗1、()联合多西他赛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不分组织学分型 D2、VEGF相关的基因家族由六个分泌糖蛋白组成,其中不包括 C3、在东亚,非小细胞肺癌启动基因中占比最大的是C4、Rociletinib (CO-1686) 的主要不良反应是 A5、TKI穿透血脑屏障的机制是 E6、常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BRAF基因突变的药物是D脑胶质瘤的抗血管分子靶向治疗1、贝伐珠单抗的使用指征是 E2、已有研究证实,()与贝伐珠单抗有协同作用 A3、伯明翰大学发现贝伐珠单抗可以造成脑萎缩,而这种萎缩与()有关 B4、有研究认为,()可能是贝伐珠单抗有效的标志D5、下列关于贝伐珠单抗的说法错误的是 E6、贝伐珠单抗治疗脑胶质瘤首次静脉输注时间需持续 C难治性哮喘及哮喘靶向治疗进展1、难治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判断包括 E2、环孢素A治疗难治性哮喘新,可能会产生()副作用 C3、抗IL-5(美泊利单抗)的一般靶点是 A4、CARE研究显示,我国14岁以上患病率为 A5、关于白三烯通路调节剂叙述有误的是 C6、以下有关难治性哮喘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抗肿瘤的小分子靶向药物1、服用索拉非尼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D2、以下哪项是吉非替尼的临床适应证 B3、服用吉非替尼常见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C4、()是第一个被证实能够延长肿瘤患者生存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C5、伊马替尼治疗的第一个月应该每()周查一次全血象 A6、尼洛替尼是在()的基础上进行化学修饰后形成的 A肺癌少见驱动基因靶向治疗新进展1、IV期无驱动基因非鳞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单药使用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的条件是PDL-1 TPS A2、常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BRAF基因突变的药物是D3、除外(),PET-CT对于肺癌胸腔外转移有更好的诊断效能 D4、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用于治疗()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 A5、肺腺癌最常见的驱动基因突变 A6、临床常用免疫组化方法法检测ALK融合突变,这种方法又称 D肝癌的靶向药物治疗1、在2018年ASCO中,首曝了一项()联合K药治疗晚期肝细胞肝癌的患者(含初治及索拉菲尼耐药),有效率在35%以上,疾病控制率为100% B2、以下哪项是索拉非尼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D3、以下哪项是肝癌的系统治疗手段 A4、()用于既往接受过索拉非尼治疗的肝细胞癌(HCC)患者,可作为二线用药 A5、()用于治疗不能切除的肝细胞癌,是目前国内肝癌靶向治疗的一线用药 C6、以下对索拉非尼的认识,错误的是 A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靶向全程管理1、()针对T790M,延长OS新的武器 B2、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目前最成熟的治疗模式是 C3、非小细胞肺癌 EGFR-TKI耐药的原因主要是 A4、IPASS研究的主要终点是 C5、肺癌EGFR突变患者,()是标准一线治疗方案 C6、已被纳入国家医保的EGFR-TKI是 D抗肿瘤的大分子靶向药物1、以下抗肿瘤单抗的适应证叙述正确的是 A2、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禁用人群不包括 B3、近年来开发的单克隆抗体已含有更高比例的人组分蛋白,其中,人型抗体含()的人蛋白 A4、抗体分属类型能从其药名的后缀上加以识别,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5、利妥昔单抗(美罗华)是 A6、关于靶向药物的优点,叙述错误的是 C妇科恶性肿瘤的靶向治疗1、以下关于贝伐珠单抗蛋白尿处理措施描述错误的是 B2、下列关于PD1/PDL1描述错误的是 C3、卵巢癌的靶向治疗药物不包括 D4、抗血管生成药物作用位点在胞外的是 A5、以下关于贝伐珠单抗出血处理措施描述错误的是B6、下列选项中关于分子靶向药物说法错误的是 B肿瘤分子靶向药物治疗1、靶向药物的手足皮肤反应特点是 D2、皮疹分级的4级是如何评定的 D3、靶向药物全身反应是 D4、靶向药物血液毒性处理正确的是 B5、厄洛替尼的用法是 C6、西妥昔单抗的不良反应是 B。
多肽合成时氨基酸的保护基团
多肽合成时氨基酸的保护基团
《多肽合成中氨基酸的保护基团》
在多肽合成中,氨基酸的保护基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氨基酸分子中含有多个反应活性基团,为了避免它们在反应过程中发生干扰,需要对其进行保护。
此时,保护基团就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环。
氨基酸的主要保护基团包括丙酮、丁酮、苯乙二胺和苄基等。
它们可以通过化学反应与氨基酸中的反应活性基团形成稳定的化学结合,从而在多肽合成过程中保护氨基酸的反应活性。
一旦多肽链合成完毕,这些保护基团可以被去除,还原成原始的氨基酸结构。
选择适当的氨基酸保护基团对于多肽合成的成功至关重要。
它不仅可以有效保护氨基酸的反应活性,还可以提高合成的效率和纯度。
因此,合成化学家在进行多肽合成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合成条件和氨基酸的特性选择适当的保护基团,以确保合成反应的顺利进行。
总的来说,氨基酸的保护基团在多肽合成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它们的选择和使用不仅需要考虑化学反应的特性,还需要考虑多肽合成的整体条件。
只有合适的氨基酸保护基团才能确保多肽合成的顺利进行,从而为科学研究和药物开发提供有力的支持。
生物多肽在免疫疗法中的应用
生物多肽在免疫疗法中的应用生物多肽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氨基酸结合而成的小分子,体积较小且多样化。
在生物学上,生物多肽在生物体内起着重要的作用。
生物多肽可以诱导特异性免疫反应,也可以作为肿瘤和病原体等病变标志的探针。
近年来,生物多肽在免疫疗法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成为治疗疾病的一种新型药物。
下面我们将从生物多肽的结构、生物学功能、免疫疗法中的应用三个方面来讨论生物多肽在免疫疗法中的应用。
一、生物多肽的结构生物多肽的结构特征主要是由一系列氨基酸的线型排列所决定的。
氨基酸的氨基和羧基会相互缩合,形成了肽键。
生物多肽的主链所构成的骨架由不同类型的氨基酸组成,并且折叠成各种稳定的三维结构。
这种结构对于生物多肽的生物活性和稳定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生物多肽的质量和分子量也不同,这给多肽的应用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选择。
二、生物多肽的生物学功能生物多肽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
根据其结构和功能,可以将生物多肽分为各种类型。
例如,广谱抗菌肽、生长因子、免疫调节剂等。
1. 广谱抗菌肽广谱抗菌肽也是一种生物多肽,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对细菌细胞膜的扰动,来降低或抑制细菌的生长。
生物多肽在抗菌素耐药性方面的应用越发重要。
2. 生长因子生长因子是细胞的一个生物学家庭,其在体内发挥着许多生理活动。
生长因子主要作用是在调节生物体内的细胞增殖、分化、迁移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3. 免疫调节剂免疫调节剂是一种具有调节免疫系统功能的物质。
通常包括细胞免疫调节剂和体液免疫调节剂两种。
生物多肽也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调节剂。
三、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生物多肽已经成为免疫疗法领域中的重要药物。
生物多肽具有以下优点:1. 选择性生物多肽以其特异性识别特定目标,具有高度选择性和局部作用。
这种特性有助于最小化对人体其他正常细胞的伤害。
2. 生物稳定性生物多肽具有一定的酪蛋白酶和酶胰蛋白酶耐受性,持久稳定的生物特性可保证药效的长期持续性。
3. 清除便捷生物多肽作为蛋白小分子药物,排泄便捷,避免了其他药物存在的副作用。
PKA和PKC的分子结构和作用机制
PKA和PKC的分子结构和作用机制王建沅宁波大学摘要:蛋白激酶PKA和PKC是G蛋白耦联受体所介导的细胞信号通路中的重要的信号转导因子,参与多种细胞功能活动的调节,在细胞通讯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主要论述了PKA和PKC的分子结构特征以及在信号转导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细胞通讯;PKA;PKC;分子结构;作用机制The Molecular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PKA and PKCAbstract: protein kinase PKA and PKC are important signal transduction factors participating in cell signaling pathways mediated by G protein, involve a variety of cellular functional activities and play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cell communication.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d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mechanism of PKA and PKC in signal transduction .Key words: Cell communication; PKA; PKC; Molecular structure; Mechanism of action1 引言蛋白激酶可以通过使其他蛋白发生磷酸化作用而改变它们的活性,生物信号在细胞内传递的基本和主要方式就是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催化的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即“可逆蛋白质磷酸化作用”)[1]。
简单地说,蛋白激酶在细胞中起到了“开关”的作用,通过磷酸化控制某些蛋白质的活性,调控细胞信号的传导和功能活性的发挥。
多肽固相合成原理
多肽固相合成原理多肽固相合成是一种合成肽链的方法,它的原理是将氨基酸逐个加入肽链中,并通过化学方法将它们连接在一起。
这种方法主要是在固相上进行的,所以被称为多肽固相合成。
多肽固相合成的原理基于聚酰亚胺(polyamide)材料的特性。
聚酰亚胺是一种固相材料,它具有高度的孔隙结构和大表面积,可以提供足够的反应位点,用于固定大量的氨基酸。
这种材料通常以小球状颗粒的形式存在,被称为树脂。
多肽固相合成的第一步是将反应物氨基酸与树脂结合。
氨基酸通常通过酰氧基(acyl)与树脂上的活性基团反应形成酰胺键(amide bond)。
这样,氨基酸就被固定在了树脂上,并且树脂上的其他反应位点仍然可用。
接下来,需要将下一个氨基酸加入到已固定的氨基酸上。
这一步需要根据选择性保护(selective protection)的原则进行,以确保只有特定的反应位点可以发生反应。
一种常用的保护方法是使用氨基保护基(amino protecting group),它可以保护氨基酸的氨基,以免在反应中被不希望的基团攻击。
这样,只有受保护的氨基酸可以参与下一步的反应。
在保护好的氨基酸上,可以进行羧基活化反应(carboxyl activation)。
这一步是为了将下一个氨基酸与已固定的氨基酸连接起来。
常用的羧基活化试剂有二硫代异丙酰二肼(DCC)、活化氯和硫代乙酸(EDC/HOBt)。
这些试剂可以激活氨基酸的羧基,使其与受保护的氨基酸发生反应,并形成酰胺键。
在连接完成后,需要进行反复的保护、激活和连接步骤,直到肽链合成完成。
这个过程是一个从C端到N端逐渐延伸的过程,每个氨基酸的加入都需要经历保护、激活和连接三个步骤。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自动固相合成仪(automated solid-phase peptide synthesizer)进行自动化操作,提高合成效率和质量控制。
当肽链合成完成后,需要将肽从聚酰亚胺树脂上解离。
这可以通过酸催化或碱催化的方式进行。
基于噬菌体展示系统的多类型疫苗研究进展
疫苗接种是预防、控制和根除传染性疾病的最有效方式之一,为人和动物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
进入20世纪,随着疫苗研发、生产和推广使用的不断升级,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整体呈下降趋势。
在疫苗的帮助下,全世界范围内成功消灭了天花病毒,我国也率先完成了牛瘟和牛胸膜肺炎的净化工作。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疫苗生产工艺水平得到大幅提升,越来越多的新型疫苗被研发并批准生产上市,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策略来应对已知或未知传染病的威胁。
然而,动物病原体造成的人和动物健康威胁、动物源食品供应风险仍然存在。
2019年,非洲猪瘟病毒在我国大肆流行,造成近一半的猪群死亡,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破坏了我国的生猪供应链。
此外,猪流行性腹泻(PED)、口蹄疫(FM D)、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 R S)等也在世界各地频繁暴发。
据统计,近2/3的动物病原体具有人畜共患的特性,如禽流感病毒、狂犬病毒、戊型肝炎病毒和冠状病毒等,因此动物传染病防控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经典的兽用疫苗主要包括全病毒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目前重组亚单位疫苗、病毒活载体疫苗等新型疫苗亦逐步问世,未来更加安全、高效的新一代疫苗将成为市场主流。
这其中,基于噬菌体这一原核生物病毒平台开发的动物用噬菌体疫苗已有广泛的报道。
本文梳理前人研究成果,就疫苗开发常用噬菌体和不同类型噬菌体疫苗进行重点介绍,为噬菌体疫苗研发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1噬菌体及表面展示技术噬菌体是一种侵染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原核生物的病毒,由于其特殊的理化特性,如结构稳定、易于繁殖以及方便分子生物学操作,使其在生物学、医学、食品科学和兽医学等多个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
此外,噬菌体作为原核生物的病毒,缺乏真核细胞趋向性分子,因此不具备主动入侵真核细胞的能力,在真核细胞内自我复制受限,故不存在基因重组的潜在风险。
在真核细胞内部,噬菌体仅作为惰性颗粒抗原,是天然的免疫佐剂;再加之噬菌体对称性的纳米颗粒结构,有利于的激发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使其成为优良的抗原递送载体。
纳米抗体的氨基酸
纳米抗体的氨基酸
纳米抗体作为一种高效、多功能且具有巨大潜力的免疫工具,在生物医学领域
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而构成纳米抗体的基本单元是氨基酸,它对于纳米抗体的结构和功能起着关键作用。
氨基酸是生物体内的基本组成单位,通过它们的排列组合形成了多肽和蛋白质。
纳米抗体中的氨基酸通常由20种天然氨基酸构成,这些氨基酸以不同的方式连接
在一起,形成了抗体的三维结构。
这种特定的排列方式决定了纳米抗体的形状、稳定性和亲和力。
纳米抗体的设计常常涉及选择合适的氨基酸序列来实现特定的功能。
例如,某
些氨基酸具有亲水性,可以使纳米抗体在水中溶解并保持稳定性。
同时,其他氨基酸则具有亲油性,使纳米抗体能够与疾病相关分子相互作用。
根据这些特性,科学家可以通过调整氨基酸序列来改变纳米抗体的亲和力、特异性和稳定性。
这为纳米抗体的定制化设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在纳米抗体工程中,除了天然氨基酸,科学家还可以通过合成和修饰来引入非
天然氨基酸,以实现更多样化的功能。
例如,通过引入荧光标记的非天然氨基酸,可以用于在细胞内跟踪纳米抗体的分布和活性。
此外,非天然氨基酸还可以用于增加纳米抗体的稳定性或改善其生物活性。
总的来说,纳米抗体的氨基酸在其结构和功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合
理选择和设计氨基酸序列,科学家可以创建具有特定性能和高度定制化的纳米抗体,为医学诊断、药物传递和疾病治疗等领域的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多肽聚集原因
多肽聚集原因多肽聚集是指多肽分子在一定条件下聚集形成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超分子聚集体。
多肽是由氨基酸残基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它在细胞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当多肽分子处于特定的环境中,如高浓度、低温度、低pH值等条件下,它们往往会发生聚集现象。
多肽聚集的原因有多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氢键的形成。
氢键是由氢原子与带有部分负电荷的原子之间的电荷相互作用所形成的。
在多肽分子中,氨基酸残基之间的氢键相互作用可以促使多肽分子聚集形成二级结构,如α螺旋和β折叠。
这种二级结构的形成不仅增加了多肽分子的稳定性,还赋予了多肽分子特定的功能。
另一个导致多肽聚集的原因是疏水效应。
疏水效应是指在水性环境中,疏水性物质趋向于聚集在一起,以减少与水分子的接触。
多肽分子中的一些氨基酸残基具有疏水性,当它们处于水性环境中时,会聚集在一起形成疏水核心。
这种疏水核心的形成进一步促使多肽分子聚集成更大的聚集体。
其他因素如电荷相互作用、范德华力等也会影响多肽聚集的形成。
电荷相互作用是指带电的氨基酸残基之间的相互作用,它可以增强多肽分子的相互吸引力,从而促使聚集的形成。
范德华力是一种由分子之间诱发的瞬时极化所产生的相互作用力,它对多肽分子的聚集起到重要的作用。
多肽聚集现象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和病理意义。
例如,淀粉样蛋白聚集是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共同特征,如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
此外,一些药物的研发也利用了多肽聚集的原理,通过设计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多肽聚集体来实现药物的高效传递和靶向治疗。
多肽聚集是多肽分子在特定条件下形成聚集体的现象,其原因主要包括氢键的形成、疏水效应、电荷相互作用和范德华力等。
多肽聚集现象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和病理意义,同时也为药物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对多肽聚集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多肽聚集原因
多肽聚集原因
多肽聚集是指多肽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聚集形成聚集体的现象。
多肽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其聚集现象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
那么,为什么多肽会发生聚集呢?
多肽聚集的原因之一是氢键的形成。
多肽分子中的氨基酸残基之间可以通过氢键相互作用,从而促使多肽分子聚集形成聚集体。
氢键的形成能够稳定多肽分子的结构,使其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稳定的聚集体。
疏水作用也是多肽聚集的重要原因之一。
多肽分子中的某些氨基酸残基具有疏水性,当多肽分子中的疏水性氨基酸残基相互接触时,它们会通过疏水作用力使多肽分子聚集起来。
这种聚集形式既可以是线状的也可以是球状的,具体取决于多肽分子的序列和环境条件。
电荷相互作用也参与了多肽聚集的过程。
多肽分子中的氨基酸残基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当相邻的残基带有相同电荷时,它们会通过电荷相互作用力相互吸引,从而促使多肽分子聚集形成聚集体。
电荷相互作用力的强弱取决于残基之间的距离和溶液中的离子浓度等因素。
空间构型的匹配也是多肽聚集的重要原因之一。
多肽分子具有复杂的空间结构,不同的多肽分子之间的空间构型可以相互匹配,从而促使它们聚集形成聚集体。
空间构型的匹配是多肽聚集的基础,也
是多肽分子相互作用的关键。
多肽聚集是由氢键的形成、疏水作用、电荷相互作用和空间构型的匹配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
多肽聚集的形成对于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药物设计和生物材料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肽—金纳米复合材料的免疫反应取于氨基酸的结构
2016-05-13 12:43来源:内江洛伯尔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作者:研发部
多肽-金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发生免疫反应
免疫反应是指免疫体系中各成员(抗原、免疫分子、免疫细胞、免疫组织)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一种免疫学现象。
免疫反应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和特异性免疫反应。
非特异性免疫构成人体防卫功能的第一道防线,并协同和参与特异性免疫反应。
特异性免疫反应可表现为正常的生理反应,异常的病理反应以及免疫耐受。
免疫反应对人体的健康非常重要,许多新型药物的设计都必须事先考虑其免疫反应特征。
如近年来研究火热的金纳米粒子药物。
目前有不少研究发现,部分纳米粒子可以提高抗原特异性免疫反应,这可用来提高疫苗对病原体(如HIV)的效果以及对抗某些类型的癌症。
在降低免疫反应方面,也有研究显示纳米粒子可用于改善现有的器官移植免疫抑制疗法、治疗急性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尽管这些成果令人鼓舞,人们对于纳米材料如何综合性地影响免疫系统却知之甚少。
因此,理解纳米材料和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设计临床应用纳米材料十分重要的一个课题。
加强这方面的研究,能更好地了解纳米材料与免疫系统是如何相互作用及互相影响,这样可以提高纳米药物在体內的治疗效果,同时可减轻其潜在的免疫副作用。
最近,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刘明耀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以杨红博士为首,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多肽–金纳米粒子复合材料体系,并用它作为一个系统模型来研究纳米材料和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此体系特殊之处是巧妙地采用多肽来改变金纳米粒子的表面化学性质,从而系统地研究这些性质与免疫反应的关系。
用来修饰金纳米粒子的多肽有非常相似地氨基酸序列,但在羧基端的氨基酸不同。
他们发现这些不同多肽所修饰的金纳米粒子具有相似的大小与表面电荷性,并且在生理条
件下相当稳定。
然而当这些纳米复合材料与骨髓细胞分化的树突状免疫细胞(dendritic cells)相互作用时,它们的表现却非常不同。
此研究团队首次发现氨基酸侧链结构可决定树突状细胞对多肽–金纳米粒子复合材料所产生的免疫反应。
他们发现含有芳香环结构氨基酸的多肽所修饰的纳米粒子可激活树突状细胞,使其释放更多的促炎性细胞因子(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和提高细胞表面的共刺激分子(co-stimulatory molecules)的表达,但不影响细胞的形态和造成细胞死亡。
反之,用非芳香环结构氨基酸的多肽修饰的纳米粒子不会产生强的免疫反应,可视为是相对免疫惰性的。
他们还发现被激活的树突状细胞可促进异种T细胞(allogeneicT cells)的增殖,但不影响同种T细胞(syngeneic T cells)。
他们更进一步发现该免疫激活功能纳米粒子可以在小鼠间皮瘤(mesothelioma)肿瘤模型中引发更强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这项研究对于下一代临床纳米材料开发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它有助于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免疫细胞是如何与具有不同表面性质或结构的纳米粒子相互作用。
它还提供了一个纳米材料在临床治疗、体內成像、及免疫调节应用上的基本设计指导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