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要点

合集下载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教科版第一单元电1.从古时候起,人们就开始了对“电”的探索。

2.1879年XXX用电点亮了世界上第一盏电灯,从此电就照亮了人们的生活。

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国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4.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5.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

6.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7.电池是一种便携式电源,当电池的两端被导线直接连起来时,就会发生短路。

8.电流从电池的一端经导线流出,通过小灯泡,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小灯泡就会发光。

9.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导体;像导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绝缘体。

10.我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

11.开关是电路中拉制电流通断的元件。

12.一个电路是根据生活、工作的需要连接的,在这样的电路中会使用各种不同的连接方式和电器元件。

第二单元新的生命1.春天,开花植物以百花盛开的形式开始了创造新生命的历程。

2.繁殖是生物具有的配合特征。

3.油菜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组成。

4.油花由片、花、雄葛、雌组成。

1教科版5.由片、花、雄和雌四部分组成的花叫完全花,缺少其中的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叫不完全花。

6.只有雄蕊没有雌蕊的花叫雄花,只有雌蕊没有雄蕊的花叫雌花。

雄花和雌花都是单性花。

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叫做两性花。

7.植物的花担负着产生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务。

8.当蜜蜂或其他昆虫在花丛中飞舞、爬行时,就会把雄蕊的花粉传播到雌蕊的柱头上去,这会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

胚珠受精以后,果实和种子开始成长,花朵开始凋谢。

9.散播出去的种子,在条件适合的时候就会萌发,长成一棵新的植物。

10.许多动物是靠卵繁殖的。

11.像青蛙、鸡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卵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新科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电1、静电存在于所有物质之中,平时不显示带电,是因为物质同时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

当物体受到外界影响(例如摩擦)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带电了。

2、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所以会产生相互吸引的现象。

3、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常见的静电现象:打雷闪电、冬天脱毛衣,会看到火花并听到“劈啪声”、梳头时头发和梳子会相互吸引、塑料梳子在身上摩擦后,能吸起碎纸片、冬天干燥时,两个人相互接触会有触电的感觉等。

5、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产生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电源;另一个是要有电路。

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6、电池是一种便携式电源。

电池的一端是铜帽,称为正极;另一端是锌壳,称为负极。

当电池的这两端被导线直接连接起来时,就会发生短路。

短路时电池和导线会瞬间发热变烫,不仅对小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很快就会被损坏。

7、家用电是220V的交流电,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所以不能用来做科学实验。

8、一个简单的电路由电源、导线、用电器构成。

9、在使用电路检测器时,要首先接触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接触头,如果灯泡亮,就可以对被测物体进行检测了,检测时要进行多次检测。

10、能够使电流流过的物质,我们称为导体,金属一般都是导体;不能使电流流过的物质,我们称为绝缘体。

人体和大地都是导体。

11、开关是电路中控制电流通断的元件。

12、两个小灯泡并联时要比串联时亮一些;两节干电池串联时要比并联时亮一些;电池串联时,电压相加;电池并联时,电压不变,还是一节电池的电压。

第二单元新的生命1、一株完整的油菜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几部分组成。

2、有些花像油菜花一样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这样的花叫做完全花,有些花缺少其中的一部分或几部分,这样的花叫做不完全花。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1.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的。

2.种子包括种皮和胚,部分种子还有胚乳。

3.种子在一定条件下能萌发成新的植物体。

4.观察不同植物的种子,可以发现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5.种皮:坚韧,保护种子的内部结构。

6.胚包括子叶、胚根、胚芽、胚轴。

(1)子叶:储藏或转运营养物质。

有的种子有一片子叶,有的种子有两片子叶。

(2)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

(3)胚根将来发育成根。

(4)胚轴:连接胚芽和胚根的部分,将来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

7.虽然种子的形状是各种各样的,但是它们的内部结构基本相同。

8.种子的哪一部分有可能发育成植物呢?种子里最重要的部分是胚。

胚是有生命的,可以发育成一株植物。

胚根发育成了根,胚芽发育成了茎和叶,子叶逐渐消失。

9.不同植物种子的外部形态有什么不同之处?①形状不同②大小不同③颜色不同④光滑程度不同⑤软硬程度不同⑥气味不同……10.不同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有什么相同之处?不同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相同之处是都有胚。

胚是构成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新植物的幼体,它是由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四部分所组成。

2.种植凤仙花1.种植凤仙花的方法(1)选种:挑选饱满、没有受过伤的凤仙花种子,目的是保证种子的发芽率。

(2)准备好花盆和土,先把一块小石头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多半盆土。

(3)用手指在土中按2-3个洞,深度约1厘米,每个洞里放一粒凤仙花种子,再用土盖住洞口。

(4)往花盆中浇一些水,直到土壤湿润,然后将它放在温暖的地方。

2.可以将种子放入水中,观察种子在水中的沉浮。

不够饱满的种子会浮在水面上,这样的种子挑出去,可以保证种子的发芽率。

3.播种是指用播种的方式种植。

播种的好季节是春天。

4.种子萌发:是指种子从吸胀作用开始的一系列有序的生理过程和形态发生变化过程。

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5.光照不足种子的发的必要的环境条件,多数种子在黑暗中也可以萌发。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章岩石与土壤复习题(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章岩石与土壤复习题(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章岩石与土壤复习题(含答案)一、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章岩石与土壤选择题1.具有蜡烛一样光泽的矿物是( )。

A. 石英B. 长石C. 云母【答案】 A【解析】【解答】石英是具有蜡烛一样的光泽的矿物。

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石英是主要造岩矿物之一,一般指低温石英(α-石英),是石英族矿物中分布最广的一个矿物。

广义的石英还包括高温石英(β-石英)和柯石英等。

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无色透明,常含有少量杂质成分,而变为半透明或不透明的晶体,质地坚硬。

2.在一些岩石上,保留有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我们把它叫化石,它一般存在于( )中。

A. 沉积岩B. 变质岩C. 岩浆岩【答案】 A【解析】【解答】可以保留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的岩石叫做化石,化石常存在于沉积岩中。

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化石是存留在古代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

化石可以分为四类:实体化石,遗迹化石,模铸化石,分子化石。

生物分界一般以一万年前为界限,一万年前的生物为古生物,一万年前以后的为现生生物。

由于自然灾害,如:火山爆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瞬间将其掩埋隔离氧化形成。

3.把矿物的边缘放在一块白色无釉的瓷板上摩擦后再观察,这是观察研究矿物的( )。

A. 软硬 B. 条痕 C. 光泽【答案】 B【解析】【解答】我们可以利用无釉瓷板对矿物的条痕进行观察。

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矿物的颜色是矿物的一大基本特征,但是矿物的表面由于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变色,所以要通过观察矿物内部的条痕来确定矿物的颜色。

4.雕塑家在雕塑的时候,经常选用( )。

A. 花岗岩B. 砾岩C. 石灰岩【答案】 A【解析】【解答】花岗岩具有五彩的颜色,还有较强的硬度,所以可以用来做雕塑。

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花岗岩的特点。

5.不是由地球运动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是( )。

A. 气泡石B. 浮石C. 化石【答案】 C【解析】【解答】A.气泡石是由地球运动火山喷发形成的,不符合题意;B.浮石是由地球运动火山喷发形成的,不符合题意;C.化石不是由地球运动火山喷发形成的,符合题意。

教科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重点知识总结(试题)

教科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重点知识总结(试题)

期末复习三岩石与土壤1.地球的表面被坚硬的岩石包裹着,不仅包括我们看到的,还包括的底部。

2.岩石和土壤是自然界中的物质,它们的形成有的需要几百万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在每一块岩石和每一方土壤上都留下了的痕迹。

3.岩石中动植物的痕迹表明有哪些生物存在过。

土壤剖面自上而下分为、、、。

4. 、、等常见的岩石具有不同的特征。

5.在观察岩石时,我们可以先用肉眼观察,再借助(放大镜、小刀、手电筒、铜钥匙等)观察;可以从颜色、条纹、斑点、小孔、组成岩石的颗粒特征、、和光泽等方面对岩石进行观察。

6.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组成的,研究岩石的一种方法就是寻找岩石中的。

7.花岗岩主要由、和三种矿物组成。

8.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矿物的颜色、条痕、和等来识别矿物,矿物的颜色比的颜色更可靠。

9.可以通过观察矿物碎片的边缘是否能看见其他物体来衡量矿物的透明度,把矿物分为、、三种。

10.金属、丝绸、玻璃、泥土、蜡烛表面的反光程度从强到弱排列是、蜡烛、丝绸、。

11.岩石或矿物的标签应包括编号、、采集人、采集日期等主要信息。

12.由于、风、地震和火山等的作用,自然界中许多大块的岩石可能碎裂,形成较小的颗粒、和。

13.我们可以通过用眼看、、等方法观察比较岩石、沙和黏土的特征。

14.通过“团小球”的实验,我们发现黏土的黏性(填“大”或“小”),而沙子“填“有”或没有”)黏性。

15.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的以及、水和空气等。

土壤颗粒由大到小依次是、、、。

16.我们可以从土壤的颗粒大小、、和等方面比较不同的土壤。

17.土壤按含量不同可分为和不同的土壤适种植不同的植物。

18.计算机里的许多芯片是由制成的,它来自和其他矿物。

19.岩石和矿物是组成地球的重要。

人类开采这些资源以后它们就不可能再生了,因此我们必须好好地、合理地岩石和矿物。

20.人类必须依赖土壤才能生存,因此应该土壤,保护土壤不被和。

参考答案1.陆地海洋2.天然存在大自然3.过去表层土下层土基岩碎屑基岩4.花岗岩砂岩大理岩5.工具光滑软硬6.矿物矿物7.石英长石云母8.透明度光泽条痕外表9.透明半透明不透明10.金属玻璃泥土11.名称采集地12.太阳水沙黏土13.用鼻子闻用手摸14.大没有15.颗粒腐殖质沙砾沙粉沙黏土16.粗糙程度黏性渗水性17.成分沙质土黏质土壤土18.硅石英19.资源保护利用20.珍惜污染浪费。

4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4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4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标题: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生命科学部分1. 生物的多样性- 认识动植物的主要种类,如哺乳动物、鸟类、昆虫、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等。

- 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学习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如拟态、保护色等。

- 探索生物的生命周期,了解植物从种子到成熟的过程以及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2. 人体与健康- 学习人体的基本结构,包括器官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及其功能。

- 掌握健康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如合理饮食、充足睡眠、适度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二、物质科学部分1. 物质的状态变化- 理解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物质状态及其相互转化原理,如熔化、凝固、蒸发和冷凝现象。

- 通过实验观察并理解温度对物质状态变化的影响。

2. 简单机械- 认识杠杆、滑轮、斜面、轮轴等简单机械,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及作用原理。

- 初步了解力的概念,包括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平衡。

三、地球与宇宙科学部分1. 地球与月球的关系- 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昼夜交替和四季更替现象。

- 认识月相变化规律,初步探索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原因。

2. 大气与气候- 学习大气层的基本构成,了解风的形成原理和降水过程。

- 初步认识气候类型及其影响因素,理解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四、科学技术与社会部分- 引导学生关注现代科技发展,如通信技术、能源技术的应用,理解科技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

-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资源的有限性和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以上是对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的重点梳理与总结,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引导他们运用科学知识去观察、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

(完整版)教科版四年级小学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完整版)教科版四年级小学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1、按人们的生活习惯,可以把食物分成粮食、蔬菜、水果、调味品等;根据食物的来源分,可以分为来源于动物的食物(荤食)和来源于植物的食物(素食)。

2、食物的营养主要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水共6类。

3、蛋白质是构成人体肌肉、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

含丰富蛋白质的食物有:鸡、鱼、蛋、牛奶、大豆、瘦肉、栗子等。

蛋白质燃烧后有股焦臭味。

4、脂肪和糖类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5、蔬菜和水果里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他们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6、食物在白纸上擦或压后留下油迹,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脂肪。

食物上滴上碘酒后变成蓝色,说明含有糖类(淀粉)。

我们也可以通过看食物包装上的信息了解它的成分。

7、均衡膳食“宝塔”共有5层,处于顶层的是油脂类食物,每天摄入25克;处于底层的是每天摄入最多的谷类食物,大约每天摄入300克至500克。

8、合理的食物搭配可以保证我们获得均衡的营养,而食物的不同食用方法会影响我们对营养的吸收。

9、膳食营养原则①荤素搭配。

②粗细粮搭配。

③每天吃适当的新鲜水果和蔬菜。

④最近运动量比较大,需要多吃糖类食物,补充足够的能量。

⑤最近手指间有一些脱皮,需要多吃含有维生素的食物。

10、生食食物能减少营养的损失,但是生吃食物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

11、影响霉菌生长速度的有温度、水分、空气、光照等因素。

12、面包发霉是因为面包上长有霉菌,它的生长需要获取营养和适宜的生长环境。

因为霉变过程中产生的霉菌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所以发霉变质的食物是绝对不能食用的。

发霉会引起食物的腐败变质。

食物的腐败变质是微生物引起的。

使面包发霉的霉菌就是微生物,还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用放大镜也看不见的细菌也是微生物。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空气、水分和温度等条件。

13、储存食物的方法有:冷冻法、晒干法、盐腌法、密封包装法、真空包装法、高温或低温灭菌法等。

14、食品的特点、食品的包装、食品的保存方法、食品的不同配料都会影响到保质期的长短。

四年级下册科学资料重点

四年级下册科学资料重点

四年级下册科学资料重点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材是学习生物、物质和能量、力和运动、地球与宇宙四个主题内容。

以下是四个主题的重点知识总结:1.生物生物是指具有生命的所有事物。

生物的特征:生物呼吸、生长、繁殖和变异。

生物的分类:植物和动物。

植物有树、草、花等,可以制造氧气和合成食物。

动物有昆虫、鸟类、鱼类、哺乳动物等,动物需要摄入食物、呼吸氧气、排泄废物。

生物的生活环境:陆地、水域、空气中。

2.物质和能量物质是构成世界一切事物的基本单位,可分为天然物质和人工物质。

物质的性质:固体、液体和气体。

物质的变化:物质可以存在三种状态的变化,即固态、液态和气态。

能量是使物质发生变化或者产生运动的原因。

常见的能量形式:机械能、光能、声能、电能、热能等。

常见物质的变化:融化、冷却、凝固、熔化、汽化、结晶等。

3.力和运动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表现。

力的特征:大小、方向和作用线。

常见的力:推力、拉力、重力和弹力等。

运动是物体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运动的分类: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往复运动和周期运动。

运动的规律:牛顿三定律,包括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

力的作用:改变物体的速度、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方向等。

4.地球与宇宙地球是人类生活的家园,也是我们生活的平台。

地球的结构:地核、地幔、地壳。

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

自转使地球产生昼夜交替,公转使地球的季节变化。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近乎球体,略扁球形。

太阳系: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太阳系包括太阳、地球、其他行星、卫星、流星、彗星等。

以上是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的主要内容,重点涵盖了生物、物质和能量、力和运动、地球与宇宙等方面的知识。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复习资料整理第一单元 植物的生长变化1. 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的。

2. 综合运用感官并用比较的方法能观察到种子更多的特征。

3. 用放大镜观察种子的细微结构和颗粒较小的种子的特征。

4. 不同植物种子的颜色、形状、大小各不相同,但是它们的内部结构基本相同。

5. 挑选饱满、没有受过伤的凤仙花种子可以将种子放入水中,观察种子在水中的沉浮。

6.7.8. 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来繁殖后代。

(马铃薯、洋葱、番薯等)9. 种子萌发时先长出根,然后长出茎和叶,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地性)E:(1)选用红色的水是为了便于观测。

(2)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是为了防止试管中的水蒸发到空气中。

(4)实验结论:试管中水面下降说明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13.不同的植物,根的形态特征不同。

常见的有直根系、须根系和变态根。

(2)实验结论:茎具有运输的作用。

18.不同形态的茎20.像凤仙花一样由雄蕊、雌蕊、花萼和花瓣四部分组成的花,叫完全花。

如:油菜花、白菜花、豌豆花、牵牛花、桃花、玉兰花、梨花、海棠花、迎春花等。

21.缺少其中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叫不完全花。

如:南瓜花、黄瓜、丝瓜、柳树、杨树、桑树等。

22.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叫两性花。

有雄蕊没有雌蕊的花叫雄花,有雌蕊没有雄蕊的花叫雌花,雄花和雌花都是单性花。

23.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它们用不同的方式完成传粉的过程。

只有完成传粉,植物的花才能发育成果实。

24.像油菜花那样由蜜蜂等昆虫传播花粉的叫做虫媒花。

像蒲公英那样,靠风传播花粉的叫风媒花。

25.植物有传播花粉的方法:(1)自花传粉,如大麦、小麦、大豆、豌豆、芝麻等;(2)异花传粉;(3)风媒花,如杨树、栎树、桦树等;(4)虫媒花,如油菜花、白菜花、桃花等。

26.果实一般包括果皮和种子两部分。

27.果皮的作用是能保护胚珠,使种子正常发育。

28.苹果、桃子、西瓜等我们食用的是植物的果实。

豌豆、莲子、花生等我们食用的是植物的种子。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学科重点概括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学科重点概括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学科重点概括
本文档旨在概括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学科的重点内容,以下是
主要内容要点:
1. 动物的特征和分类
- 学生将了解不同动物的特征和特点,例如鸟类的羽毛和鱼类
的鳞片。

- 学生将研究如何将动物进行简单的分类,例如分为鸟类、鱼
类和昆虫。

2. 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 学生将研究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播种、发芽、生长和开花。

- 学生将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如种子、根茎和花粉传播。

3. 物体的各种性质
- 学生将研究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质地等各种性质。

- 学生将了解物体的浮力、导热性和导电性等特性。

4. 简单的环境保护知识
- 学生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了解一些简单的环境保护知识,如垃圾分类和水资源保护。

5. 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
- 学生将研究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比较、实验和总结。

6. 生活中的科学
- 学生将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实际例子,了解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等。

以上是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学科的重点内容概括。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第三课教案:认识气温及其变化规律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第三课教案:认识气温及其变化规律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第三课教案:认识气温及其变化规律教学目标1.了解气温及其变化规律。

2.能够根据气象仪器的测量结果分析气温的变化。

3.能够正确描述气温变化的规律以及其影响。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1.气及其变化规律的认识。

2.气象仪器的使用及其相关知识点。

三、教学难点1.气温变化规律的分析和描述。

2.气象仪器使用的基本技能掌握。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2.实验法3.讨论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观察不同季节中的气温变化,引发学生对气温变化的思考和探究。

2.学习第一部分:认识气温变化规律1.带领学生了解什么是气温,气温的单位等概念。

2.讲解气温变化的规律,包括季节、时间、地区、海陆风等因素对气温的影响,以及气温的高低对人体的影响等内容。

3.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多方面的展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气温的变化规律,从而树立科学观念和探究精神。

第二部分:气象仪器的使用1.针对温度计、湿度计、气压计等常见气象仪器,讲解其使用方法和基本原理。

2.通过实验让学生学习气象仪器的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掌握基本的气象观测及数据记录能力。

3.学生分组,利用温度计等气象仪器进行实地气象观测,并记录观测数据并图表化。

第三部分:气温变化对生活的影响1.通过展示气温变化的具体数据及图表,引导学生分析气温变化对生活、农业、交通等方面的影响,并进行讨论。

2.让学生了解当今世界的气候变化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如何改善气候环境。

五、作业布置1.在家观察不同季节的气温变化,并记录。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如何应对当前严重的气候变化问题。

六、教学反思气温及其变化规律的认识是科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气温变化的规律和影响,并掌握必要的气象观测和数据记录技能。

同时,学生还能进一步了解气候变化问题,从中意识到自己应该为环境保护贡献力量,这也是本课教育意义的体现。

【知识点】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

【知识点】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

【知识点】教科版⼩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四年级知识点汇总第⼀单元知识清单电1、1879年爱迪⽣⽤电点亮了世界上第⼀盏电灯,从此电就照亮了⼈们的⽣活。

2、在⼲燥⽽寒冷的天⽓⾥,⽤⼿触及门的⾦属把⼿,经常会有被电击的感觉;脱下⽑⾐时,经常会发出啪啪的响声;⽤梳过⼲燥头发的塑料梳⼦,慢慢接近头发,梳⼦会吸引头发;⽤梳⼦慢慢接近纸屑,梳⼦会吸引纸屑、;摘下⽺⽑织成的帽⼦,帽⼦会吸引头发;⽤⼀块⽺⽑制品摩擦⽓球的⼀个侧⾯,将⽓球这个侧⾯靠近头发,⽓球会吸引头发;这叫静电现象。

3、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4、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是要有动⼒,也就是电源;另⼀个是要有电路;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

5、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切物质之中,包括⼈类在内的⽣物和⾮⽣物。

6、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答: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体不显⽰带电。

7、什么时候带电呢?(当物体受到外界影响{例如摩擦}时,物体表⾯的电荷发⽣了转移,正负电荷数量不⼀样了,物体就显⽰带电了。

)8、由电源、⽤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成的电流通路叫电路。

9、⼩灯泡的结构分为:玻璃泡、灯丝、⾦属架、连接点(两个)。

只有电流通过灯丝的时候,⼩灯泡才能发光。

10、⼲电池的⼀端是铜帽,是电池的正极,⽤符号“ ”表⽰,另⼀端是锌壳,是电池的负极,⽤符号“-”表⽰。

11、当电池的这两端被电线直接连在⼀起时,就会发⽣短路。

短路时,电池和电线就会⼀瞬间发热变烫,不仅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会很快被损坏。

12、电从电池的⼀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个连接点进⼊,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端(负极),形成⼀条完整的回路,灯泡就会发光。

电路出了故障,电流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亮了。

13、发电⼚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的交流电,这⾜以引发触电事故、致⼈死亡的电,所以我们不能直接⽤家⾥、学校⾥插座中的电做实验。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和练习题(含答案)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和练习题(含答案)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和练习题(含答案)第一单元1.电是一种常见的能量。

电在电路中流动和工作。

2.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物质中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一物体不显示带电。

当物体受到外界影响(例如摩擦)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物体就显示带电了。

当我们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而且在它们靠近时会产生相互吸引的现象。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不同种电荷互相吸引)。

3.闪电是一种静电现象,我国古建筑的许多宝塔的顶端都有一根金属物,在雷雨天起到了避雷的作用。

4.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另一个是要有电路----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

5.我们生活中使用的电都是靠电源提供的。

6.电池是一种便携式电源,电池的一端是铜帽称为正极,另一端是锌壳称为负极。

7.当电池的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

短路时,电线和电池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不仅灯泡不能发光,电线也会很快坏掉。

8.电必须从电流的一端经过用电器流向另一端才能建成一个完整的电流。

9.电路是指由电池、导线、用电器等电器元件连接而形成的电流通路。

10.灯泡主要是由玻璃泡、灯丝、金属架、连接点四部分构成,其中一个连接点连接电源的正极,另一个连接点连接电源的负极。

11.我们生活中的电可以分为交流电和直流电两大类。

发电厂通过电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的交流电。

在户外遇到雷雨时,不要躲在树下。

大树容易遭到雷击。

不要靠近(高压电线、铁塔、变电所)。

这些地方的电更危险。

5500V以上的高压电,使人触电死亡。

学校和家里的电线、插座的电都是很危险的220V的电。

不要用这些电线、插座的电做实验。

12.由电池、电线、灯泡等组成的电流动的环路叫电路。

13.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科学知识点一:地球和太阳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而太阳是我们的能量来源。

地球每天都绕着太阳自转,同时也围绕着太阳公转。

太阳光照给地球带来了光和热,让我们有了白天和黑夜的变化。

科学知识点二:天气的变化天气是指一天之内的气象变化。

天气变化会影响我们的生活。

比如,当天气晴朗时,我们可以出门游玩;而当天气阴雨时,我们需要带雨具或者待在室内。

天气的变化是由气温、湿度、风力等因素综合决定的。

科学知识点三:水的三态变化水在不同的温度下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包括液态、固态和气态。

当温度升高时,水从固态变成液态,这就是融化;而当温度降低时,水从液态变成固态,这就是冻结。

当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时,我们称之为蒸发。

科学知识点四:种子的发芽种子是许多植物的繁殖形式。

当种子处于合适的环境条件下,例如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阳光照射,它们就会发芽。

种子通过吸收水分和养分,从而生长出幼苗,然后逐渐成长为大树或者花草。

科学知识点五:电的产生与传输电是一种能量形式,可以用于照明、发电和驱动设备等方面。

电的产生主要依靠发电厂,通过燃煤、核能或者可再生能源转化为电能。

电能可以通过电线传输到我们的家庭和学校,供我们使用电器设备。

科学知识点六:植物的呼吸和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呼吸来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就像人类一样。

而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吸收阳光、二氧化碳和水,产生养分和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不仅为植物自身提供能量,还释放出氧气供我们呼吸。

科学知识点七:节约用水与环保水是我们生活中必需的资源,我们应该合理使用并节约水资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关掉水龙头、洗菜水重复利用等方式来节约水。

同时,我们也应该保护水源,禁止乱倒垃圾和污染水体,做好环保工作。

科学知识点八:回收与分类垃圾垃圾分类和回收对环境保护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按照不同的垃圾类别进行分类,如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

通过分类回收垃圾,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营造一个更洁净的生活环境。

2020-2021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章岩石与土壤专题练习(附答案)

2020-2021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章岩石与土壤专题练习(附答案)

2020-2021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章岩石与土壤专题练习(附答案)一、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章岩石与土壤选择题1.有一种矿物,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这种矿物的硬度为( )。

A. 硬B. 较硬C. 较软D. 软【答案】 D【解析】【解答】可以用指甲划出痕迹的矿物,其硬度为软。

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我们可以利用指甲、铜钥匙和小刀将矿物的硬度分为软、较软、较硬和硬四个等级。

2.( )是最容易观察到的矿物特征,也是辨认矿物的重要根据之一。

A. 颜色B. 条痕C. 软硬【答案】 A【解析】【解答】岩石的颜色是我们直接用眼睛就可以看见的,是辨认矿物的重要依据之一。

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矿物的基本特征包括颜色、形状、透明度等,其中颜色是最好观察的特点。

3.下列三种岩石中,颗粒最松散的是( )。

A. 砂岩B. 大理岩C. 石灰岩【答案】 A【解析】【解答】在三种岩石中,砂岩的颗粒最松散。

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砂岩是一种沉积岩,主要由各种砂粒胶结而成的,颗粒直径在0.05-2mm,其中砂粒含量要大于50%,结构稳定,通常呈淡褐色或红色,主要含硅、钙、黏土和氧化铁。

绝大部分砂岩是由石英或长石组成的。

4.下列几种岩石中,最适合制作地砖的是( )。

A. 页岩B. 砂岩C. 砾岩D. 花岗岩【答案】 D【解析】【解答】花岗岩的硬度较大且外观美观大方,适合用作地砖。

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岩石的特点和应用。

5.由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是( )。

A. 板岩B. 石灰石C. 浮石【答案】 C【解析】【解答】结合各种岩石形成的过程,对选项进行分析,可知浮石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C选项符题意,故选C。

【分析】各种岩石的由来:板岩是由于粘土质、粉砂质沉积岩或中酸性凝灰质岩石、沉凝灰岩经轻微变质作用形成的;石灰石是由碳酸钙沉积而成的;浮石则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知识点梳理及思维导图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知识点梳理及思维导图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单元知识梳理1.岩石与土壤是地球的重要资源,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地球的表面被坚硬的岩石包裹着,不仅包括我们看到的陆地,还包括海洋的底部。

陆地上的岩石有的被土壤覆盖着,有的直接裸露出来。

3.岩石和土壤是自然界天然存在的物质,它们的形成有的需要几百万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在每一块岩石和每一方土壤上都留下了大自然的痕迹。

4.岩石的化学成分可以吿诉我们它们的形成年代。

地球的年龄约45.6亿年,就是用这种方法测定的。

5.岩石中的动植物的痕迹表明过去有哪些生物存在过。

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鹦鹉螺化石,说明几亿年前这里曾经是海洋。

6.土壤的形成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

例如,要形成12厘米厚的土壤,可能需要几百到数万年的时间。

7.我们观察岩石的方法有手摸、鼻闻、轻轻敲打、放在水里、用小刀(或指甲、铜钥匙等)刻划等。

我们可以观察岩石的颜色、光泽、条痕、软硬,气味、花纹、轻重等来描述岩石。

8.我们可以用指甲、铜钥匙、小钢刀等工具粗略的来检验矿物的软硬。

可把矿物分成几个等级:软: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

较软:不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但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

较硬:不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划出痕迹。

硬:用铜钥匙、小刀都不能刻划出痕迹。

9.大理岩是纯白色、深黑色或花绿色,有花纹,颗粒较粗,较软;花岗岩是花斑状,很硬,内含3种不同的矿物,白色的是石英,肉红色或黄褐色的是长石,黑色的是云母;砂岩是黄褐色或褐色,颗粒状结构,颗粒粗细均匀,很硬。

10.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

石英、云母、长石都是自然界的矿物。

花岗岩的主要成分是石英、云母、长石。

11.有的矿物具有多种颜色,有些矿物具有相似的颜色。

矿物的颜色、条痕、软硬是识别矿物的重要依据,矿物的条痕比矿物的外表颜色更可靠。

12.将矿物放在白色的无釉瓷板上摩擦,瓷板上留下的痕迹就是矿物的条痕。

13.可以通过观察矿物碎片的边缘是否能看见其它物体来衡量矿物的透明度。

海南教科版小学科学 四年级下册第三章岩石与土壤(及答案)

海南教科版小学科学 四年级下册第三章岩石与土壤(及答案)

海南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章岩石与土壤(及答案)一、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章岩石与土壤选择题1.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中最硬的是( )。

A. 长石B. 石英C. 云母【答案】 B【解析】【解答】在三种矿物中,硬度由大到小依次是:石英、长石和云母。

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矿物硬度的比较。

2.( )是最容易观察到的矿物特征,也是辨认矿物的重要根据之一。

A. 颜色B. 条痕C. 软硬【答案】 A【解析】【解答】岩石的颜色是我们直接用眼睛就可以看见的,是辨认矿物的重要依据之一。

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矿物的基本特征包括颜色、形状、透明度等,其中颜色是最好观察的特点。

3.下列几种岩石中,最适合制作地砖的是( )。

A. 页岩B. 砂岩C. 砾岩D. 花岗岩【答案】 D【解析】【解答】花岗岩的硬度较大且外观美观大方,适合用作地砖。

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岩石的特点和应用。

4.以下三种矿物中,能提炼铅、银的矿石是()。

A. 方解石B. 磁铁矿C. 方铅矿【答案】 C【解析】【解答】可以提炼铅、银的矿石是方铅矿,C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分析】方铅矿的化学成分为PbS,含铅可达86.6%。

晶体形态常呈立方体,集合体呈柱状或致密块状,铅灰色,条痕灰黑色,具有金属光泽,不透明。

方铅矿也包含至少1%的银,所以方铅矿可以提炼铅和银。

5.某矿物不能用铜棒刻画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画出痕迹,这种矿物的硬度是()。

A. 较软 B. 软 C. 较硬 D. 硬【答案】 C【解析】【解答】某矿物不能用铜棒刻画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画出痕迹,这种矿物的硬度是较硬,C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分析】我们可以利用指甲、铜钥匙和小刀来划分矿物的硬度,共可分为软、较软、较硬和硬四个等级。

6.金属、泥土、玻璃表面的反光按由强到弱排列应该是()。

A. 泥土、玻璃、金属B. 玻璃、金属、泥土C. 金属、玻璃、泥土【答案】 C【解析】【解答】金属、泥土、玻璃表面的反光按由强到弱排列应该是金属、玻璃、泥土,C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食物复习要点
班级姓名号次
1、按人们的生活习惯,可以把食物分成粮食、蔬菜、水果、肉类、奶制品、调味品等。

2、主食是指用大米、面粉和杂粮等做成的食物。

我们常吃的主食有米饭、面条、馒头等,副食有肉、蛋、
奶等。

3、根据食物的来源分,可以分为动物类食物(荤食)和植物类食物(素食)。

植物类食物有:粮食、蔬菜、
水果等;动物类食物有:奶、奶制品、蛋、肉等。

4、炒三丝、八宝粥、番茄炒蛋等属于混杂类食物,由多种食物组成。

5、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水。

6、蛋白质是构成人体肌肉、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支持生长发育。

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
有:黄豆、猪瘦肉、鱼肉、鸡蛋、纯牛奶、开心果等。

蛋白质燃烧后有一股焦臭味。

7、糖类包括淀粉、糖原、纤维、葡萄糖、麦芽糖等。

糖类和脂肪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我们身体可以储
存大量的糖类和脂肪。

含有丰富糖类的食物有:大米、面条、果汁饮料、烹调淀粉、马铃薯等。

含有丰富脂肪的食物有:食用油、花生、核桃、猪肥肉、巧克力等;
8、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它们的种类非常多,是我们保持健康不可缺少的营养。

蔬菜
和水果里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

含有丰富维生素的食物有:胡萝卜、西红柿、四季豆、南瓜、花菜、芹菜等。

食盐是一种矿物质,水也是人体最基本的营养成分。

人体所需要的营养从食物中来。

9、我们吃的食物中,每一种食物都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但没有一种食物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

10、(1)脂肪的辨别方法:将食物放在白纸上挤压、滑动后留下油渍,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脂肪。

(2)淀粉的辨别方法:在淀粉中滴入碘酒(褐色),淀粉变成蓝色。

我们也可以通过看食物包装上的信息了解它的成分。

11、我们从食物中获取各种营养,这些营养必须合理搭配,才能保证我们正常生活和成长,这就是营养的均
衡。

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少而精。

12、在构成营养膳食的“宝塔”中,最底层的“塔基”是谷类,它的食用量最大。

13、为了满足我们生长发育的需要,我们怎样吃食物效果才会更好?答:我们吃食物要做到多样化,不偏食,
不挑食。

14、膳食营养搭配原则: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多种搭配;每日吃适当的新鲜水果和蔬菜;多喝一些水。

15、合理的食物搭配可以保证我们获得均衡的营养,而食物的不同食用方法会影响我们对营养的吸收。

有些
食物经过烹饪后对我们的健康有利,而有的食物生吃更富有营养。

16、食物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在加热后会发生变化,变得容易被人体吸收,而且熟的食物比较松软,也容易被
消化和吸收。

但是食物在这样的加工过程中,营养会有一些损失。

生的食物会保留自身的营养成分,特别是维生素不会被破坏。

所以采用生食的方法能够减少营养的损失,但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

17、把马铃薯烧熟了吃有哪些益处?答:益处是:(1)味道更好。

(2)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3)能
杀死细菌、寄生虫卵等,更卫生,有益身体健康。

18、比较生熟鸡肉实验中需要的材料有:鸡肉、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火柴、烧杯、水、镊子。

19、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内焰、外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最低,我们用酒精灯的外
焰进行加热。

20、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

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盖灭,
盖灭时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

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

21、面包发霉是因为在它的上面生长了一种生物——霉菌,与其他生物一样,它生长需要获取营养和适宜的
生长环境。

因为霉变的过程中产生的霉菌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所以发霉变质的食物是绝对不能食用的。

22、霉菌生长得快的条件:(1)较高温、潮湿。

(2)没有光的环境里。

23、食物变质的原因是微生物大量繁殖引起的。

使面包发霉的霉菌就是微生物,还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用放
大镜也看不见的细菌,也是微生物。

霉菌是由孢子囊和菌丝组成的。

24、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和植物、动物一样需要一定的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

在适宜的环境里,
它们能很快地繁殖。

越来越多的微生物分解、吸收食物中的营养,同时排出废物,使食物不再是原来的样子,食物腐败变质了。

25、观察变质的食物要注意:不要用手直接接触食物;观察完毕后要用肥皂洗手;使用扇闻的方式闻气味,
并尽量少闻。

26、食物储存的方法有:真空包装法、密封法、晒干法、腌制法、冷冻法、高温灭菌法等。

真空包装法、密
封法破坏了微生物生长需要空气这个条件;晒干法、腌制法破坏了微生物生长需要水分这个条件;冷冻法、高温灭菌法破坏了微生物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这个条件;
27、储存一条鱼的方法有:(1)放进冰箱冷冻;(2)晒成鱼干;(3)用盐腌制成咸鱼;(4)做成罐头。

28、人们用什么方法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答:用破坏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的条件可以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我们可以用冷冻、晒干、腌制、真空包装、高温灭菌等方法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更好地储存食物。

29、鱼放置一段时间就臭了,鱼干却能长时间保持好闻的气味,这是为什么?答:因为鱼具备微生物生长
和繁殖所需的条件,所以微生物就会快速繁殖、分解、吸收鱼的营养,同时排出废物,使鱼变质了。

而鱼干不具备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环境,所以能长时间保持不变质。

30、食品的特点、营养成分、包装保存的方法、食品的不同配料都会影响到保质期的长短。

31、我们从食品包装袋上获得了哪些信息?一般食品包装袋上有哪天几类信息?答:能从食品包装袋上找到
名称、配料、营养成分、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要求、食用方法、生产厂家等。

32、如果同一种食品,我们选择保质期长的食品,还是选择保质期短的食品?答:如果是短期内能食用完的,
一般考虑选择保质期短的食品;如果需要在较长时间内食用,则可以选用保质期长的食品。

33、零食是正餐之外的食品,如何来选择及安排零食呢?(答:1、选择营养丰富的食物作为零食;2、尽量
不选或少选含糖高、脂肪量多的食品;3、不要选择过咸或腌制的食物作为零食;4、注意吃零食的量和时间;5、选择零食一定要选卫生的,注意查看生产及出厂日期,要食用在保质期内的食品。

拒绝变质、腐败的食物。


34、我们知道面包发霉是由霉菌引起的,那么,霉菌的生长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1)我的推测是:霉菌的生长和温度、水分有关。

(2)我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四块烘干的面包、一块发霉的面包、牙签、滴管、水、4个塑料袋。

(3)我可以这样做实验:用牙签从发霉的面包上各取少量霉菌分别涂在四块面包上。

第一组:让第1块面包保持干燥,在第2块面包上滴10滴水,分别装在两个塑料袋里,用线扎紧袋口后放在桌上。

第二组:在第3块和第4块面包上都滴10滴水,也分别装在两个塑料袋里,并扎紧袋口。

然后,把第3块面包放进冰箱的冷藏室中,第4块面包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

(4)实验结果发现:一个星期后,第1块霉菌没有变化,第2块霉菌长得较好,第3块霉菌刚开始长,第4块霉菌长得非常好。

(5)结论:霉菌的生长和温度、水分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