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第二课时》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单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观察物体(三)》是人教版数学五下的第一单元,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理解物体的形状,提高空间想象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认识不同形状的物体,并能够用相应的几何图形表示。

2.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理解物体的三维空间结构。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他们对物体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对物体形状的判断、对三维空间结构的理解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不同形状的物体的特点,并能够用相应的几何图形表示。

2.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能力,提高空间想象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理解物体的三维空间结构。

2.难点:培养学生对物体形状的判断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丰富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物体的形状和三维空间结构。

2.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不同形状的物体,如立方体、球体、圆柱体等。

2.准备相应的几何图形卡片。

3.准备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玩具、家具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体的形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然后,教师通过展示课件和实物,向学生讲解不同形状的物体的特点,并让学生用相应的几何图形表示。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观察物体(三)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观察物体(三)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观察物体(三)教案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观察物体(三)”的内容,主要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和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重要性。

通过观察和操作,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意识。

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对于简单的几何图形和物体的观察和理解已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学生在观察物体时,往往只注意到物体的某一个部分,缺乏全面观察的能力。

此外,部分学生对于三维空间的理解还不够深刻,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观察来进一步强化。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全面观察和思考问题的习惯。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难点:让学生能够全面观察和思考问题,形成创新意识。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和思考。

2.运用操作活动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观察物体的重要性。

3.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几何图形和实物的模型,如正方体、长方体等。

2.准备一些关于观察物体的图片,如房屋、车辆等。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和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你们从哪个方向观察到了什么?如果换一个方向观察,你们会看到什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几何图形和实物模型,让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并描述自己所看到的形状。

通过观察和描述,让学生感受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重要性。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观察物体教案(精推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观察物体教案(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观察物体教案(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观察物体教案第【1】篇〗第1单元《观察物体(三)》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观察物体是“空间与几何”这一领域的内容,在不同学段有着不同的要求。

本单元的内容属于第二学段,通过观察、拼摆较为抽象的几何形体,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让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形状。

教材在编排上不仅设计了观察活动,而且设计了需要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进行探究的活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为之后正式学习投影和三视图的有关知识奠定感性认识和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并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而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还要求学生学会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计观察和拼搭等活动,为自己和学生准备好教具与学具。

同时在进行观察和拼搭的活动中,要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

因为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

切不可让教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亲自思考。

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三、学习目标(一)知识技能:1、让学生经历观察和操作的过程,从中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形状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物体形状。

数学思考:能根据已有的图形,用各种方法拼搭相应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问题解决: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二)情感态度:1.通过选取熟悉的环境和物体作为观察对象,联系生活经验,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观察物体(三)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观察物体(三)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观察物体(三)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物体的形状和颜色对其观察产生的影响;2.掌握观察物体时应注意的细节;3.完成观察物体的练习。

过程与方法1.注重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2.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加深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事物的细心观察和独立思考能力;2.培养学生对事物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形状和颜色对观察物体产生的影响;2.观察物体时应注意的细节。

难点1.如何细心观察物体;2.如何有效总结观察到的信息。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知1.讲解形状和颜色对观察物体的影响;2.示范观察一个物体并请学生记录观察到的信息。

第二步:学习新知1.给学生分发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物体,让他们观察并记录;2.学生交流观察到的信息;3.教师逐个展示物体并总结学生的观察结果。

第三步:拓展应用1.要求学生分组,每组拿出不同的物体进行观察;2.学生互相交流观察结果,共同总结。

第四步:操练训练1.布置观察物体的练习题,要求学生根据画面作答;2.学生完成练习后互相交流答案,教师进行讲解。

第五步: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2.强调观察的重要性;3.鼓励学生多加练习,提高观察能力。

四、板书设计•形状和颜色对观察物体的影响•观察物体时应注意的细节•观察物体的练习五、作业布置•完成观察物体的练习题,并记录观察到的信息;•背诵并理解板书内容。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物体的教学,引导学生注重细节、提高观察力。

同时,激发了学生对事物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加深他们的理解和记忆。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的不同角度,进一步理解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中掌握观察物体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对物体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观察物体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受到生活经验和空间想象能力的限制,难以全面观察和理解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观察物体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观察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观察物体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共同解决问题。

3.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规律。

4.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地展示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一些实物体,如立方体、圆柱体等,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操作。

3.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物体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物体的名称。

然后提问:“你们平时是如何观察这些物体的?”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立体图形,如立方体、圆柱体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形状。

然后提问:“你们能找出这些立体图形的不同角度观察结果吗?”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这些立体图形。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1 观察物体(三) 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1 观察物体(三)  教学设计

《观察物体(三)》教学设计一、内容分析“观察物体(三)”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在小学阶段,关于观察物体的具体编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二年级上册):从不同角度观察实物和单个的立体图形(积木)。

第二层次(四年级下册):从三个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几何组合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从同一位置观察三个不同的几何组合体,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为后面根据从不同位置看到的形状图拼搭几何体作准备。

第三层次(五年级下册):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拼搭几何组合体;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拼搭几何组合体。

也就是根据观察到的形状图,通过空间想象和逆向推理,还原出原来的立体图形。

本次观察物体属于第三层次的学习。

教材的编排从易到难,例1教学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对几何组合体进行还原,学生需要借助空间想象力进行操作,初步经历逆向思考的过程。

接下来,例2教学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还原几何组合体,利用例1的经验进行操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根据本班学生已有的经验,及心理发展规律,我把本单元分2课时进行教学,本课教学例1,教材的编排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根据正面的形状图,用4个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体;第二部分是在此基础上,增加一个小正方体,摆出对应的几何体;第三部分是思考并总结拼搭的规律,体会摆法的多样性和规律性。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此之前,学会直观观察立体图形形象,头脑中建立表象,能根据直观立体图形进行想象,进而分辨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得到的形状图。

五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也有了初步的发展;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概括能力;有一定的小组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经验。

本班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较弱,依赖具体形象的经验材料来理解抽象逻辑关系;根据课前小研究的反馈情况,大部分学生的基础想象能力达标,存在有序思考的推理能力较弱,发散思维不足。

三、课前思考本次观察物体是二维平面到三维立体的转化,而学生习惯了从空间实物到平面图形的想象方式,跨越比较大,且从课前小研究完成的情况,课前我有如下的思考:1、如何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使教学顺利开展?2、如何让学生更有规律的还原立体图形,从而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3、如何让学生能够根据二维平面清晰表达三维立体的特征,提升学生推理、概括能力?基于以上思考,笔者对教材进行研读,对教学进行一些处理。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观察物体(三)》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观察物体的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掌握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思维能力,他们对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观察复杂物体时,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如观察角度的选取、观察方法的运用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掌握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复杂物体,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和图片,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实例等。

2.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几何模型,如立方体、圆柱体等,以便学生观察和操作。

3.练习题:准备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物体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物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都认识这些物体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2.呈现(10分钟)呈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本节课要学习的是如何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观察物体(2)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观察物体(2)教案

第2课时观察物体(2)▷教学内容教科书P3~4“练习一”中第1、3、4、5、6、7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还原几何组合体,体会多样性。

2.进一步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还原几何组合体,体会有些摆法的确定性。

3.通过练习,充分地参与到观察、操作过程中,处处体现“想象”,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借助空间想象还原立体图形。

▷教学准备课件,小正方体若干。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形成知识体系师:在小学阶段,这已经是我们学习观察物体的第三个阶段了,回顾一下,关于观察物体,我们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预设1: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会判断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图。

预设2:能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小正方体摆出各种各样的立体图形。

预设3:能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小正方体摆出立体图形。

根据学生的实际回答,教师适时引导,归纳出小学阶段观察物体的主要学习内容。

师:能分辨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得到的形状图。

能根据观察到的形状图还原立体图形。

(板书)师:本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观察物体的相关问题。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2)]【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引导学生回顾整理,对整个小学阶段观察物体的学习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

二、以题为例,加深理解1.辨认从三个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形状图。

师:四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了从三个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个几何体,会辨别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图。

你们都会吗?(1)课件出示习题。

师:想象一下,分别从前面、左面和上面观察这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图分别是怎样的?师:先观察右边的三个图形,这三个图形分别是从什么方向看到的?填一填。

◎教学笔记【教学提示】给点时间让学生闭着眼睛想象一下,再出示三个图形,让学生说说跟自己想到的图形是否一致。

(2)集体交流,作出判断。

【学情预设】本问题对于学生并不是很难,直接让学生口答。

如果出现错误结果,请其他同学进行分析改正。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三)第二课时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三)第二课时精品教案

从多个角度观察立体图形教材第2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3~7题。

1. 根据图形推测拼搭的方式,引导学生简化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物体的能力,通过思考和分析,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的情况。

3. 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解决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转化问题。

4. 通过让学生自己拼摆,得出结论,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及探求数学知识的兴趣。

重点:经历观察过程,根据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物体的三视图,推测出小正方体的拼搭方式。

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小正方体若干,投影仪等。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根据从某个角度观察得到的平面图形,拼搭出立体图形的方法,这节课我们再来研究怎样根据从多个角度观察得到的三视图来拼搭立体图形。

教师出示从正面观察某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如图。

请同学们猜一猜,它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并说明理由。

学生纷纷发表意见,有的说是2个,有的说3个……师:看来要了解物体的真面目只看一面是不够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根据三视图摆立体图形。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能正确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三视图。

这节课以这个为出发点,充分尊重并利用学生个人的数学知识与经验,先让学生画一画,再进行比较。

在复习旧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感受从两个方向观察,是不能确定立体图形形状的,为下面的学习作好铺垫】1. 投影出示例2。

2. 分小组探究。

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准备若干个小正方体木块。

师:现在每个小组都有若干个小正方体木块,请你们自主探究一下,怎样拼搭,能拼搭成符合兰兰看到的三视图的立体图形,看一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并说一说是怎样摆的。

学生分组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想象、判断的活动中,感受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在空间位置中的关系与变化;尝试引导学生用分析推理的思路表述自己的想法,充分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开阔性、灵活性和概括性,在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空间理解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探究结果汇报。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教案(二)-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教案(二)-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
(三)》教案(二)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教案(二)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有多种摆放方式。

2.通过观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

3.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4.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2.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

三、课时安排
建议共分为2课时:
第1课时观察物体(1)1课时
第2课时观察物体(2)1课时
四、知识结构
第1课时观察物体(1)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2页例1,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4、5题。

二、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使学生能体验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可以有多种摆放方式。

2.学生能通过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3.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初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

4.在活动中培养数学学习热情以及良好的交流、合作习惯。

三、重点难点
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单元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单元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单元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下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主要包括了利用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生将通过观察和操作,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和几何体的方法,并能够描述和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

这一单元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五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了《观察物体(一)》和《观察物体(二)》,对观察物体和几何体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空间观念的理解仍然较为模糊,观察和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观察和操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并能够描述和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并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

2.教学难点:学生对空间观念的理解,以及如何将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准确描述。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和几何体。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观察和操作能力。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交流,培养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几何体模型,如正方体、长方体等。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正方体模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如超市商品摆放、房屋布局等,引导学生思考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和几何体的重要性。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几何体模型,如正方体、长方体等,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并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交流,每组选取一个几何体模型,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并记录下所观察到的现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教案(三)_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教案(三)_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教案(三)_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教案(三)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4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根据从三个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形状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经理根据观察到的形状还原立体图形的过程,体会立体图形与它相对应的平面图形的转换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拼摆活动,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能根据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状还原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
体会立体图形与它相对应的平面图形的转换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完整版)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教案.docx

(完整版)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教案.docx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一、元教学内容察物体(三) P2—— P4二、元教学目1、使学生一步察的程,学生到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形,它的物有多种放方式。

2、通察,能正确辨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察到的立体形。

3、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察到的平面形原立体形,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形的形状。

4、通察、操作等活,培养学生的察能力、手能力,培养空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三、元教学重、点1、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形画出不同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2、引学生行空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住的小立方。

四、元教学安排察物体(三 )⋯⋯⋯⋯⋯⋯⋯⋯⋯⋯⋯⋯⋯⋯⋯⋯2【知构】1、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形画出不同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2、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察到的平面形原立体形。

第1 课时从某个角度观察物体一、教学内容:教材 P2 ~例 1 、例 2 及练习一第 1-2 题。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能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3、培养学生构建简单的空间想象力。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难点: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四、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请同学们猜谜语:“左一片、右一片,摸得着,看不见,是什么呢?”(耳朵)为什么能看见别人的耳朵,却看不见自己的耳朵呢?因为我们观察的角度不一样,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研究观察物体(板书)(二)合作探究( 1)整体观察1、教师将一个对面涂有相同颜色的长方体举起静止不动,叫学生观察并提问:你观察到的正方体是什么样的?在你的位置上观察,你看到了哪几个面?学生汇报交流。

学生自由走动,观察。

汇报交流。

2、解释应用教师出示两个正方体的立体图,一个有虚线,另一个没有。

提问:谁能用刚学到的知识解释一下正方体为什么这样画?学生解释说明。

( 2)分别从三个面进行观察(出示例1)1、教师提问:我们分别从几个不同的方向去观察这个图形,看看它的正面、左面以及上面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图形,把它们分别划出来。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教案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共 2 课时)第1课时观察物体(1)总第 1 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例1,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4、5题。

【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使学生能体验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可以有多种摆放方式。

2.学生能通过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3.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初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

4.在活动中培养数学学习热情以及良好的交流、合作习惯。

【重点难点】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同学们都喜欢玩积木吗?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搭积木的游戏。

请用手中的4块积木搭一个你喜欢的形状。

谁来展示一下你的摆法?生展示不同的摆法。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老师发现同学们越来越喜欢动脑筋了,大家探索出了这么多有趣的摆法。

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这一节课希望大家积极动手动脑,我们来继续探索《观察物体》中的奥秘,好吗?(板书课题)二、新课讲授1.出示教材第2页例1(1)师:看同学们刚才学得真好,我又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玩积木的机会(出示课件):现在有四块积木,如果我想摆出从正面看是这一形状(如图),应该怎样摆?有几种摆法?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这一问题。

教师巡视指导。

师:刚才老师发现好多小组都在积极尝试多种不同的摆放方法,这种探索精神非常好,有谁愿意到讲台上,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小组集体的智慧成果?生摆师:谁还有不同的方法?生摆师:电脑出示六种基本摆法,同时指出在这六种方法的基础上再进行移动,就延伸出了多种摆法。

(2)如果再加一个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你可以怎样摆?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展示成果。

(3)同学们真棒!想出了这么多种摆法,你们能尝试着找到一个如何摆放的规律吗?可以讨论。

生讨论交流得出:先照图用三个小正方体摆好从正面看到的基本形状,然后余下的一个正方体可以摆在原来物体的前边或后边,都可让正视图保持不变。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教案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一、单元教学内容观察物体(三)P2——P4二、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有多种摆放方式。

2、通过观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

3、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4、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1、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2、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

四、单元教学安排观察物体(三)…………………………………………2课时【知识结构】1、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2、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第1课时从某个角度观察物体一、教学内容:教材P2~例1、例2及练习一第1-2题。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能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3、培养学生构建简单的空间想象力。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难点: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四、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请同学们猜谜语:“左一片、右一片,摸得着,看不见,是什么呢?”(耳朵)为什么能看见别人的耳朵,却看不见自己的耳朵呢?因为我们观察的角度不一样,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研究观察物体(板书)(二)合作探究(1)整体观察1、教师将一个对面涂有相同颜色的长方体举起静止不动,叫学生观察并提问:你观察到的正方体是什么样的?在你的位置上观察,你看到了哪几个面?学生汇报交流。

学生自由走动,观察。

汇报交流。

2、解释应用教师出示两个正方体的立体图,一个有虚线,另一个没有。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观察物体 三》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观察物体 三》教学设计
拓展应用
1、做教科书例2
2、智力游戏:两个同学为一组做游戏,一个同学画,另一个同学猜,负责猜的同学要想办法通过你提问的问题确定这个物体是什么,猜完后,在把物体拿出来验证一下,看是否猜对了。
学生玩游戏,教师指导。
总 结
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作业布置
兴趣探索,根据以下几幅图找出1的对面是几,2的对面是几,3的对面是几。
学生解释说明。
(二)分别从三个面进行观察(出示例1)
1、教师提问:我们分别从几个不同的方向去观察这个图形,看看它的正面、左面以及上面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图形,把它们分别划出来。
学生离开座位自由观察。
2、小组之间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学生以组为单位在投影以上展示交流。
总结学生的发言: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物体
看到的面都是两个或三个相邻的面,
不可能一次看到长方体或正方体相对的面
教学札记
课题
观察物体
课型
新授课
备课人
田雨新
执教时间




知识
目标
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情感
目标
培养学生构建简单的空间想象力。
重点
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难点
合作探究
(一)整体观察
1、 教师将一个对面涂有相同颜色的长方体举起静止不动,叫学生观察并提问:
你观察到的正方体是什么样的?
在你的位置上观察,你看到了哪几个面?
学生汇报交流。
学生自由走动,观察。汇报交流。

2022年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观察物体三第2课时观察物体三教案新人教版

2022年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观察物体三第2课时观察物体三教案新人教版

第 2 课时观察物体(三)2【教学目标】1. 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 正面、左面、上面) 观察到的平面图形。

2. 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3. 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从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小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4. 发展空间观念,培养乐于思考和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实验法【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小正方体若干个学生准备:小正方体10 个【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观察下面的立体图形,体验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图形的区别。

引出课题。

[ 板书:观察物体(三)2]二课前检测师布置任务:1. 学生自查、互查预习单。

2. 预习存疑,二次探究。

3. 通过预习,你收获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针对课前预习的预习单进行简单的梳理,并让全班同学互相解决预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适时引导。

师:看来大部分同学预习得都非常棒!不会的同学也不要灰心,接下来就更深入地探究吧!三探索新知出示课件:师:这是一个用小正方体搭出的立体图形,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所画的形状,你们能不能用小正方体搭出这个立体图形? [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各组展示本组搭好的立体图形。

师:请说一说你在搭的过程中的想法和做法。

[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总结方法:方法一:先根据从正面看到的是,可以推测这个立体图形只有一层;再根据从左面看到的是,可以推测这个立体图形有两排;最后根据从上面看到的是,可以判断出兰兰所观察到的立体图形为。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先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拼摆出原来的立体图形,然后根据从另外两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进行调整。

[ 教师适当板书]方法二:从整体出发进行拼摆,也就是先综合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知道这个立体图形应该有3 个小正方体,然后进行拼摆,最后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三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逐一验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物体(三)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从多个角度观察立体图形
教材第2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3~7题。

教学目标
1. 根据图形推测拼搭的方式,引导学生简化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物体的能力,通过思考和分析,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的情况。

3. 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解决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转化问题。

4. 通过让学生自己拼摆,得出结论,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及探求数学知识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经历观察过程,根据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物体的三视图,推测出小正方体的拼搭方式。

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具学具
小正方体若干,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根据从某个角度观察得到的平面图形,拼搭出立体图形的方法,这节课我们再来研究怎样根据从多个角度观察得到的三视图来拼搭立体图形。

教师出示从正面观察某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如图。

请同学们猜一猜,它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并说明理由。

学生纷纷发表意见,有的说是2个,有的说3个……
师:看来要了解物体的真面目只看一面是不够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根据三视图摆立体图形。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能正确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三视图。

这节课以这个为出发点,充分尊重并利用学生个人的数学知识与经验,先让学生画一画,再进行比较。

在复习旧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感受从两个方向观察,是不能确定立体图形形状的,为下面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探究过程
1. 投影出示例2。

2. 分小组探究。

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准备若干个小正方体木块。

师:现在每个小组都有若干个小正方体木块,请你们自主探究一下,怎样拼搭,能拼搭成符合兰兰看到的三视图的立体图形,看一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并说一说是怎样摆的。

学生分组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想象、判断的活动中,感受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在空间位置中的关系与变化;尝试引导学生用分析推理的思路表述自己的想法,充分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开阔性、灵活性和概括性,在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空间理解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探究结果汇报。

我们拼搭的图形为。

因为兰兰从正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和从左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都是由2个小正方形组成的长方形,因此说明这个立体图形只有一层,并且它的前面是2个小正方体,它的左面也是2个小正方体。

而从上面看是两排,它的前排是2个小正方体,第二排是一个小正方体并且应该在左边,因此我们组拼成了上面的图形。

师生共同评价总结:各小组都能积极地思考,动手动脑解决问题,并说出了自己的思考过程。

三、课末总结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根据物体的三视图拼搭立体图形,同学们都能积极地动手参与,积极地思考。

在按照物体的三视图进行拼搭时,先根据平面图分析出要拼搭的立体图形共有几层,要拼搭的立体图形共有几排,再根据平面图形确定每层和每排的小正方体的个数和位置。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三)
先根据平面图分析出要拼搭的立体图形有几层;
然后确定要拼搭的立体图形有几排;
最后根据平面图形确定每层和每排的小正方体的个数。

教学反思
1. 对于这节课的教学,我认识到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更应注意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摆一摆”“看一看”“想一想”等活动,获得关于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得到的图形的理解和感悟。

2. 通过观察物体、课件演示,让学生进一步感知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本节课的教学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帮助学生突破教学的难点。

课堂作业设计
A类
1. 填一填,下面的图形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
2. 有三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是的,请在它的下面画“”;从侧面看到是的,请在它的下面画“☆”。

()面()面
()面
B类
如果从正面看到的是,用小正方体可以怎样摆?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 上面正面右面
2. 第一个画“”,第二个画“☆”
B类:

教材习题
教材第3页练习一
3.
4.(1)①③⑥(2)24(3)略
5. 第一个立体图形
6.(1)有两种摆法,图略(2)略
7.①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