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课时 现代文阅读二

合集下载

周末综合练(5)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假期作业教学设计

周末综合练(5)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假期作业教学设计
2. 教学难点:
- 古诗文阅读中,学生对古代文化背景和语境的理解,如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学特色、诗人的生平背景等,这些往往影响学生对诗文深层含义的把握。
- 现代文阅读中,学生对于文章逻辑推理和作者隐含意图的解读,尤其是对议论文中论据分析和论证过程的理解。
- 写作实践中,学生如何将所学写作技巧与个人思想感情结合,形成有深度、有条理、有文采的作文,避免空泛陈述和生搬硬套。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古诗文阅读与赏析
一、导入新课
1. 首先,我会以一首古诗文朗诵作为新课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初步感受古诗文的韵律美。
2. 接着,我会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二、自主学习
1. 学生自主阅读古诗文,理解诗意,感受诗人的情感。
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诗人的生平背景和创作时期,为深入理解诗文打下基础。
- 实践法:在写作实践活动中,指导学生动手写作,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写作技巧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手段:
- 多媒体设备:利用多媒体展示古诗文朗诵视频、现代文阅读材料,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直观体验。
- 教学软件:运用互动式教学软件,设计阅读理解题和写作练习题,实现个性化学习和即时反馈。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络资源:结合网络资源,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和范文,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 在现代文阅读环节,我尝试了辩论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观点,提升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存在主要问题
1. 在教学组织方面,我发现课堂时间分配上还存在问题,有时候讨论环节占用时间过多,导致课堂节奏紧张,部分学生可能无法充分参与。
2. 在教学方法上,我发现对于部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关注不够,需要更多地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接受能力。

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凸显新课改理念的现代文阅读2_3_3概括内容要点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凸显新课改理念的现代文阅读2_3_3概括内容要点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概括内容要点(满分:32分建议用时:3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6分)井冈山,唯有敬畏我才能心安帕男《菜根谭》里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未有无所畏惧而不亡者也。

上畏天,下畏民,畏言官于一时,畏史官于后世。

”浅显地说敬就是敬重,畏就是恐惧和害怕。

有谁敢说来井冈山是为了旅游的,至少我不敢。

在我的意念里,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到井冈山一游。

此次学习,可谓是“命”,我当然不信命,可冥冥之中却在暗示自己。

但“井冈山”三个字一直萦绕在了我的心里,30年挥之不去。

首先读的是袁鹰的《井冈山的翠竹》,开篇第一句至今仍记得:“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最使人难忘的是毛竹。

”接着又有这样的一段描写:“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

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

”家乡某某某某多毛竹,和井冈山的并无二致,对竹子的交情可谓深远,甚至可以说惺惺相惜,和生活的旅伴一样。

但井冈山的竹子不再是竹子,是铁骨铮铮的伟大战士,是屹立不倒的一种精神。

亦如袁鹰所写:“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到井冈山,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竹子。

漫山遍野且密密匝匝,一眼望不到尽头。

其形高挺,接天摩日,叶叶交叠,尾尾相衔,连阳光都难泼进来一点,小涧清流,雾气氤氲,这气场,突然令我肃然起敬。

在竹林中穿行,我居然未敢触碰一棵竹子,脑海里老装着袁鹰的那段文字:“用它搭过帐篷;用它做过梭镖;用它当罐盛过水,当碗蒸过饭;用它做过扁担和吹火筒;在黄洋界和八面山上,还用它摆过三十里竹钉阵,使多少白匪魂飞魄散,鬼哭狼嚎。

”我不忍更不敢触碰他们,不忍的是怕这些竹子就是当年红军战士的化身,就该让他们静静地站在那里,不染尘埃;不敢是怕惊扰了他们早已安静的灵魂。

竹子是“节”与“洁”的象征。

谁不知道竹子亭亭玉立,婆娑有致,不畏霜雪,四季常绿,而且“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这种君子之风,不正是我们景仰的。

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题三实用类文本阅读二传记阅读五探究类题的2大题型课时跟踪练

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题三实用类文本阅读二传记阅读五探究类题的2大题型课时跟踪练

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三实用类文本阅读(二)传记阅读五探究类题的2大题型课时跟踪练不分版本学案五探究类题的2大题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二胡演奏家闵惠芬琴音一曲余韵长曹玲娟5月12日上午10时05分,素有“二胡皇后〞美誉的著名二胡演奏家闵惠芬因病在沪去世,享年69岁。

这位“超天才的二胡演奏家〞,最终挥手辞别,留一曲琴音,缭绕人间。

年少结缘,终成一代“二胡皇后〞闵惠芬曾告诉二胡爱好者顾兆农,自己的第一把二胡是美术老师给做的,“用蛤蟆的皮做的,都不是蛇皮〞。

从摸到二胡伊始,闵惠芬就显露出与众不同的天赋。

8岁,闵惠芬跟从父亲闵季骞学习二胡,13岁考入上海音乐附中,师从王乙先生,19岁跳级入上海音乐学院本科民乐系,师从陆修堂先生。

1963年,闵惠芬便在第四届“上海之春〞全国二胡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可谓年少成名。

“她参加‘上海之春’那年还不满18岁。

〞上海民族乐团团长、艺术总监王甫建说,闵惠芬曾告诉他,那届比赛《二泉映月》是必选曲目,她正是凭借自己超出年龄的理解和演奏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

闵惠芬出生在江苏,听惯江南丝竹吹打、民谣小调,跟阿炳也算同乡。

对这首自己演奏的成名之作,闵惠芬生前似乎总还有点不够尽兴的感觉,“阿炳拉《二泉映月》其实是可以一直拉下去的,当时的录音技术只能录6分钟,所以人们现在听到这首曲子,在结尾时有点意犹未尽〞。

随后的艺术生涯,闵惠芬获奖无数。

她先后访问过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十几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所到之处,均获高度评价。

1973年,美国费城交响乐团指挥大师奥曼迪称赞闵惠芬是一个“超天才的二胡演奏家〞。

波士顿交响乐团听了她的演奏后,首席评论员撰文称赞她为“伟大的弦乐演奏家〞。

“我也算二胡发烧友。

〞顾兆农说,“同样拉二胡曲《赛马》,一听就知道是不是闵惠芬,她的演奏特别有激情。

〞二胡在闵惠芬手里,热情内涵、动人而不媚,夸张而不狂,哀怨而不伤,情感气势与神韵合而为一。

有人甚至如此评价,“听闵惠芬拉二胡,要跪着听〞。

校本课程教案初中

校本课程教案初中

校本课程教案初中课时安排:本课程共安排15课时,每课时45分钟。

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评价作品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提升写作水平。

4.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阅读:主要包括现代文阅读、古文阅读、诗歌鉴赏等,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阅读分析。

2. 写作:主要包括记叙文写作、议论文写作、说明文写作等,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技巧的训练。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程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本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我介绍,互相认识,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

第二课时:现代文阅读1. 教师选择一篇具有代表性的现代文,带领学生进行阅读。

2.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理解,分析文章的主旨、结构、观点等。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阅读心得。

第三课时:古文阅读1. 教师选择一篇古文,带领学生进行阅读。

2.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古文翻译,解释生僻词语的意思。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阅读心得。

第四课时:诗歌鉴赏1. 教师选择一首诗歌,带领学生进行鉴赏。

2.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情感等。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鉴赏心得。

第五课时:记叙文写作1. 教师讲解记叙文的写作技巧,如如何选材、如何构思等。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进行写作。

3.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指导学生进行修改。

第六课时:议论文写作1. 教师讲解议论文的写作技巧,如如何立论、如何论证等。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进行写作。

3.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指导学生进行修改。

第七课时:说明文写作1. 教师讲解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如如何说明、如何描述等。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进行写作。

2024年九年级语文教学计划范文(三篇)

2024年九年级语文教学计划范文(三篇)

2024年九年级语文教学计划范文教学计划范文:2024年九年级语文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维,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学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1. 阅读理解和写作训练。

2. 能够理解文学作品中的主题、结构和象征意义。

3. 能够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进行文学欣赏和写作。

教学内容:第一季度:文学经典赏析单元一:《红楼梦》欣赏1. 了解《红楼梦》的创作背景和作者。

2. 学习《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

3. 分析《红楼梦》中的人物性格、意象和结构。

4. 进行小组讨论和写作练习。

单元二:《西游记》欣赏1. 了解《西游记》的创作背景和作者。

2. 学习《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

3. 分析《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寓意和结构。

4. 进行小组讨论和写作练习。

第二季度:现代文学赏析单元三:《茶馆》欣赏1. 了解《茶馆》的创作背景和作者。

2. 学习《茶馆》中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

3. 分析《茶馆》中的社会意义、表演艺术和文学技巧。

4. 进行小组讨论和写作练习。

单元四:《围城》欣赏1. 了解《围城》的创作背景和作者。

2. 学习《围城》中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

3. 分析《围城》中的人物形象、情节设计和社会寓意。

4. 进行小组讨论和写作练习。

第三季度:语言表达与写作训练单元五:修辞手法运用1. 学习修辞手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运用。

3. 进行修辞手法的写作训练。

单元六:作文写作训练1. 学习不同类型的作文写作技巧。

2. 进行各种题材的作文训练。

3. 进行作文批改和互评活动。

评价方法:1. 课堂表现:包括课堂参与、积极回答问题等。

2. 作业完成情况:包括阅读理解、写作练习等。

3. 考试成绩:包括单元测试和期末考试。

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小说阅读教案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小说阅读教案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小说阅读第一课时情节结构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的特点。

2、鉴赏小说故事情节3、学习并掌握小说阅读的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教学重点:1、把握故事情节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考纲》要求:小说阅读与散文阅读在《考纲》要求上是一样的。

散文与小说的区别:1、散文重在抒情,小说主要是叙事;2、散文一般比较真实,小说多数是虚构;3、散文以第一人称为多,小说多种人称均有;4、小说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重在刻画人物形象,而散文没有这么突出。

二、小说的基本知识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体裁。

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是小说的基本特征,被称为小说三要素。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

小说的人物形象多为虚构,往往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

小说的人物具有典型性,因为从生活中许多同类原型中撷取典型因素创造出来的角色,必然比生活中的人更鲜明突出。

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多种多样,外貌、心理、行动、语言描写是作者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

小说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

作者往往根据人物性格的发展,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冲突,来选择或虚构事件,组成作品完整的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通常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几个部分,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小说中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重点是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用以烘托气氛,表现人物的感情等。

人物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一定的人物总是和一定的环境联系着,离开了环境,人物就没有活动的天地,人物的思想性格就失去了社会根源。

因此,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三、故事情节小说的主题思想需要在情节的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来,有的小说甚至有多条线索多种矛盾相互交错,要准确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必须理清作品的线索和情节。

分析情节,要善于把握故事发生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四个环节,并能概括各部分的要义,为提炼主题思想做准备。

现代文阅读之说明文阅读(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现代文阅读之说明文阅读(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现代文阅读之说明文阅读(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现代文阅读之说明文阅读(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现代文阅读之说明文阅读(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篇教案以人教版九年级必修的《现代文阅读》作为教学依据,其主要内容涉及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与理解、语言表达与文化认知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本篇教案重点教学内容为说明文阅读。

说明文是一种将某一事物或概念、现象等进行解释和说明的文体,属于实用性较强的文体之一。

它不仅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某一事物或概念的本质和相关知识,还具有启发读者思考和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能力的功能。

因此,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技巧和方法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说明文主旨和结构,找出关键词,并根据段落结构进行分析和归纳。

2. 能够识别说明文中的例子、图表、数据等信息,并能够分析其作用和意义。

3. 能够使用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作出自己的分析和理解。

4. 能够建立起对说明文所涉及领域及相关概念和知识的基本了解和认识,提高文化素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导入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和思考:你知道说明文是什么吗?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举例说明说明文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

2. 步骤一:整体理解教师通过先读一篇说明文,并向学生询问此篇说明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通过引导学生确定本篇说明文的主题、中心思想、段落结构以及核心词汇。

并帮助学生理解段落之间的联系,从而建立起对说明文的整体理解。

3. 步骤二:重点分析教师指导学生重点分析说明文的各个方面,包括:①理解关键词帮助学生找到关键词,并解释其含义和作用,从而更好地理解说明文的重点内容。

②理解段落结构帮助学生理解每一段的主要内容和结构,找到每一段的主旨句和句子间的逻辑联系,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③识别例子、图表、数据等信息帮助学生识别文章中的例子、图表、数据等信息,分析其作用和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重点内容。

现代文阅读专题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三)共3篇

现代文阅读专题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三)共3篇

现代文阅读专题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三)共3篇现代文阅读专题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三)1现代文阅读专题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三)一、教学目标1. 理解现代文的文体特点、情感表达和内涵。

2. 掌握现代文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3. 能够进行现代文的解读和评价,培养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主要涵盖以下方面:1. 现代文的文体特点、情感表达和内涵2. 现代文的阅读技巧3. 现代文的解读和评价三、教学重点1. 现代文的文体特点、情感表达和内涵的理解2. 现代文的阅读技巧的掌握3. 现代文的解读和评价的培养四、教学难点1. 现代文的文体特点、情感表达和内涵的深入理解2. 现代文的解读和评价的批判性思维培养五、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法2. 小组讨论法3. 师生互动法4. 案例分析法5. 合作学习法六、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现代文的文体特点、情感表达和内涵1. 讲授法:讲解现代文的文体特点、情感表达和内涵。

2. 学生评析:让学生结合自己阅读的现代文作品,发表对于作者表达情感方式的评论,并解读内涵。

第二课时:现代文的阅读技巧1. 案例分析法:以某一名作家的作品为例,讲解现代文的阅读技巧。

2.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利用技巧进行作品的解读和分析,并汇报。

第三课时:现代文的解读和评价1.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解读某一名作家的作品,进行深度的分析和评价。

2. 师生互动法:通过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补充,引导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

七、教学评价1. 期中考试;2. 课后作业,包括阅读作业及写作业;3. 课堂讨论,包括小组讨论及师生互动;4.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八、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和团体性,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感受现代文的文体特点和情感表达方式,并掌握阅读和评价技巧。

同时,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提升。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 3专题十五 说明类文本阅读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 3专题十五 说明类文本阅读
⑥海防林,是海岛家园生生不息、绿色长驻的生命线。 (节选自《海之南》作者侯小健,有删改)
1.【说明文语言】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分析选文第②段加点词语的表 达效果。(2 分)
据史料记载,解放前,海南岛基.本.无海防林,沿海市县常受风沙侵蚀。
“基本”是绝大部分的意思,表明这一情况不是全部,体现了说明文语 言的准确性和周密性。
3.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3D分)
A.【句段作用】文章开头引用农谚,引出说明内容,激发了读者的阅读
兴趣。
B.第④段中加点词“主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C.【词语理解/指代】第⑥段中的“主角”指的是森林涵养水源的主体—
—林地土壤。
D.本文是总分结构,采用时间顺序进行说明,条理清晰,普及了科学知识。
④海南是我国台风和热带风暴危害最严重的省份。2014 年 7 月 18 日, 第 9 号超强台风“威马逊”以巅峰强度在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镇登陆,我 省多个市县基础设施损坏严重,农作物大量受损,大量房屋倒塌或严重 损坏。据我省专家预算,在海防林保护范围内,可以减少台风风力 30%~ 60%。海防林就像一位坚强的卫士,为海岛涵养水源、固堤防潮、调节气 候筑起了第一道防线,保护了农业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C.“日月之行”和“星汉灿烂”中的“日月”“星汉”都具有宏大的特点, 给人以壮美的感觉。 D.本诗是曹操北征乌桓获胜后所作,表现了他统一全国的雄心壮志和昂 扬奋发的精神。
答案是: C
【解析】C.“例如”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1.37 亿”运用列数字的说 明方法,由第⑨段第 2 句可知,画线句子主要说明树总是同水联系在一 起,森林是不少水系的发源地。
⑤海防林被称为沿海地带不可或缺的环保生命线。但我省现有的海 防林树种单一,结构简单,生态功能差。有专家建议,在现有的木麻黄 海防线内套种抗风能力强,耐盐碱的椰树,变单纯的海防林为融生态、 经济与景观为一体。这样既能增加沿海防护林带的防风功力,又能闯出

现代文阅读概述

现代文阅读概述

现代文阅读概述(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诗词鉴赏、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现代文阅读概述现代文阅读概述知识要点:现代文阅读指中学生学习现代文章,理解现代语言、文字、文学知识等方面的阅读。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记叙文课时2写人记事叙事散文:《背影》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记叙文课时2写人记事叙事散文:《背影》
⑦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 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 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 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
课时2 写人记事类叙事散文:《背影》
课时2 写人记事类叙事散文:《背影》
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 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⑥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 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 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 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 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
考点6
课时2 写人记事类叙事散文:《背影》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考点5
【统编其他设问】 (八下《社戏》“积累拓展”节选)结合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体会 “我”的心理,感受其中的童真童趣。 ①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 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②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课时2 写人记事类叙事散文:《背影》
课时2 写人记事类叙事散文:《背影》
背影 朱自清 ①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②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 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 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 绝人之路!” ③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 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 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高中语文专题训练: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教案第二课时 表达技巧

高中语文专题训练: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教案第二课时 表达技巧

高中语文专题训练: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教案第二课时基础知识点之二表达技巧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高中;2.学科:语文;3.课时:1;4.学生课前准备:复习内容口诀及解题思路。

二.教学课题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基础知识点之二如何分析文章的表达技巧。

三.教学目标1.巩固内容口诀与运用;2.了解表达技巧的相关知识,牢记一句有关表达技巧的口诀,并能在具体题目中灵活运用;3.能够清晰地复述解题思路,养成解题时写草稿的习惯。

四.教学重点牢记表达技巧口诀,并能灵活运用。

五.教学难点复述解题思路,养成写草稿梳理答案要点的习惯。

六.教学过程【导语】表达技巧,也称为“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是指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

表达技巧主要包括:①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等);②表现手法(托物言志,托物起兴,写景抒情、寓情于景,叙事抒情,直抒胸臆,顺叙、倒叙、插叙,卒章显志,象征,衬托、反衬、烘云托月,想象、联想,照应,美景衬哀情,渲染,虚实结合,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

③选材剪材。

④行文的结构。

⑤意境的创设、人物形象的塑造、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的运用等。

高考中涉及表达技巧的题目多数集中在文学类文本阅读和诗歌鉴赏中,也在语言综合运用中有所考查。

这里所讲的是现代文阅读中的技巧,主要是表现手法(包括修辞),其他的知识点(如结构、人物形象等)另有专章阐述。

【解题策略】考查表现手法历来受到高考出题人的青睐,多数考卷都直接或间接地问到该知识点。

对此,我们的解题策略是:第一步,检查有无修辞,确定运用了哪种(哪些)修辞手法;这里的修辞是宽泛意义上的修辞,包括一些写作手法,主要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烘托、叠字、顶真、双关、通感、仿词等第二步,检查有无描写,确定运用了哪种(哪些)描写方法;主要有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等人物描写,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景物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反面描写等描写角度。

专题2 现代文阅读ⅱ热考文体2 散文 第4课时 最体现散文特点命题人最青睐的_词义句意理解题

专题2 现代文阅读ⅱ热考文体2 散文 第4课时 最体现散文特点命题人最青睐的_词义句意理解题
①晓得大悟是小时候所读的书籍中,有太多关于河口与宣化店的描写。河 口是红四方面军不得不撤离鄂豫皖的最后一战。那一战红四方面军倾尽全力, 没有战败,也没有打赢,只能在万般无奈中“再见”大别山。宣化店的情况也 是如此,新四军五师全部主力集结于此,面对十几倍敌对兵力,新四军五师的 十万官兵,以自我牺牲的姿态,坚守到最后一分钟,才突围去向四方,成就了 近代史上,不以胜利为目标的胜利。那时候这地方被称为礼山,直到以胜利为 目标的胜利在全中国实现后,这一县域才以铁血铸就的大悟山作了名字。
⑨金岭还有一种动人的植物名叫乌桕,秋风来时,这些参天的高大乔木, 一树树的像玫瑰,像牡丹,像金箔,眼皮一眨,这样的乌桕就会变成那样的乌 桕。稍等些时日,霜更浓时,各色树叶一一落尽了,所有乌桕便会不约而同地 变得雪白,那是它们的果实!
⑩银杏黄了,枫檀该黄的黄了,该红的红了。这时节,乌桕本该是这万般 灿烂中的一部分。走在金岭正在修筑的大路和依旧保持原貎的小路上,偶尔有 乌桕心不甘情不愿地透出初红。更多的乌桕仍旧继续着春天与夏天的青枝绿 叶。相同的天气,相同的季节,相同的雨露,相同的风霜,乌桕们为何要与银 杏们与枫檀们另做一番模样呢?
第 4 课时 最体现散文特点、命题人最青睐的——词义、句意理解题
语言美是散文的最大特色,语言含蓄、富有韵味是散文具有的普遍特征。语 言学家石安石如是说:任何词语、句子都是在一定语境中运用的。语境与语义有 十分密切的关系。任何语义都必须在一定语境中才能得到实现,从不在任何语境 中出现的“语义”是一种虚构。对词义、句意深意理解的正误,最能考查考生是 否真正读懂文章。所以,在散文的考查中,词义、句意理解频频入题。
(选自 2016 年 10 月 26 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题目:作者写银杏树“偏偏透着一种含有某种深意的娇羞”,请结合文 本谈谈你对句中“娇羞”含义的理解。(6 分)

2024年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计划(二篇)

2024年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计划(二篇)

2024年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计划一、复习内容1、语言积累和运用。

2、现代文阅读。

3、文言文、古诗词阅读作文复习。

5、专题训练及总测试。

二重点1、注意辨别字形、正字音、释词义,理解语句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和写作特色,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文言文,生在朗读、背诵。

掌握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大意,学会翻译文言文。

将课下注释,作文重中之重。

古诗词背诵必须确保全会学会审题,并结合学习生活实际,选取典型的材料进行作文,学会运用学过的词语及写作技巧。

三难点:1、关键词语的揣摩。

2、理解一些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3、理解诗歌的意境作文的选材立意。

四、学情分析:七(2)班共有学生____人,根据半学期的教学情况来看,具体表现为:1、书写能力差。

有许多学生不能规范地书写汉字。

许多汉字没有掌握好,连一些常见的字都写错。

2、汉语拼音知识掌握不好。

许多同学不会四声,有的连"b"、"d"都不会分。

3、理解能力差。

不会审题。

辨别美丑善恶的能力差。

所以,在答题时答非所问或者根本就错误阅读量小。

许多人没有读过四大名着。

5、许多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吃苦能力差。

不认真做作业。

五、策略与措施:1、根据学情制定好复习计划并认真落实。

2、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个别谈话指导。

3、练习要扎实,讲练结合进行模拟测试。

5、通过练习、模拟教给学生答题、审题的方法以及训练他们的答题速度。

六、复习流程第一轮:1、先复习文言文,全力以赴做到更好。

2、在复习第四单元说明文,这是次重点。

3、其他三个单元抓基本篇目。

第二轮:以单项训练和做模拟题为主。

七、时间预设第一轮:1、文言文复习(4课时)古诗词背诵(2课时)2、第四单元(4课时)3、其他三单元(2课时)第二轮(预留____天机动时间,应对高中会考)1、积累与运用(4课时)。

A、名着导读。

B、拼音汉字、改正错别字。

C、古诗、名句的默写。

湖南中考(语文版)语文课件 第三部分 专题二 议论文阅读

湖南中考(语文版)语文课件 第三部分 专题二 议论文阅读

严谨文艺
说理性强
谨严文雅,文质兼备,用语考究
叙述概括简洁,议论以理服人
(2)加点词语能否删去(6年2考)
【答题格式】表态(不能删去)+词语含义+比较
删去前后句子表达效果+总结,不能删+体现引文
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3)理解词语含义(6年8考) 【解题步骤】①首先找出词语所在的段落,将词 语放到具体的语段中去理解。②理解词语原意,以 便进一步理解词语所在句子含义。③结合词语所在
(1分)
方法指导
题型1 理解赏析词语(6年11考)
(1)词语表达作用(2016张家界) 【答题格式】分析该词语+结合句子分析词语表 达效果+使论证具有说服力。议论文语言的一般特点 如下:
特点 准确严密 鲜明生动 通俗易懂
关键词语 用词准确,科学推理,表述严密 观点明确,运用修辞,形象说理 平朴通俗,简洁明了,议论清晰
(3)分析文中证明该论点的论据的特点,为补写论
据做准备。 (4)根据论点,补充论据。注意论据必须真实可信。 若补写事实论据,人物与事实要相符,不能张冠李戴、 凭空编造;表述力求简洁流畅,不能超过规定的字数。
若补写道理论据,则道理要与出处或名人相符。
【答题格式】人物(人或物)+行为+行为原因或行
为方式+具体结果/名言警句。
________________ (2分) 轩辕”的报国热血。
方法指导
题型1 补写论据(6年2考)
(1)先审题目。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即 看清楚要求补写的是道理论据还是事实论据。(“论 据”相关知识见P146“议论文文体知识梳理”) (2)明确论据所要证明的论点,注意论据与论点
的一致性。所写的名言、格言应有一定权威性。
内容理解与概括 品析议论文语言 理解句子含义 拓展探究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 专题十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阅读 第3课时 文章内容理解与感知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 专题十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阅读 第3课时 文章内容理解与感知

⑦游千闻年满六十,退休了。 ⑧第一个夜晚,他睡得很早,也睡得很香。半夜时,他突然掀开被子 坐了起来,大声说:“又有管道漏水了!” ⑨妻子惊醒了,说:“是下雨的声音,安心睡吧。” ⑩“哦,我还以为在上班哩。” ⑪“老游,你以后不要上班了。儿子已成家立业,家务事不要你操心, 还是多去听荷楼喝喝茶,看看荷,听听雨。听雨就当作你还在上班探漏。”
第3课时 文章内容理解 与感知
(五)(2022·重庆一模)(22 分) 枯荷雨声 聂鑫森
①暮秋的午后,又下起了稀稀落落的冷雨。 ②游千闻坐在听荷楼一楼的落地窗前,喝着茶,听着雨点落在枯荷 上的声音。此刻,他想起“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这两句 诗,脸上透出落寞的况味。 ③听荷楼是个茶社,悬立在雨湖公园的湖面上。
2.【内容理解与分析】我自认是一个情感上患有严重“古典病”的人, 从不相信“家园”有朝一日也能崩塌。请结合上下文说出藏在作者心中 的“家园”模样。(3 分)
①古典朴素的。②个性独特的。③田园牧歌式的,河流清澈,田间小路、 野草庄稼和谐共存。④相对稳定的人际关系和伦理。⑤即使在现代化进 程中有所变化,也要尽量保有原生的或有特色的形态。
⑭女服务员走出来,“伏老,好久不见,到哪里云游去了?”
⑮“小尤呀,我去云南乡村学校义务短期支教,培训美术教师,是 我要求去的,一眨眼就是一个多月啰。”
⑯“七十岁了,你真是伏老‘不服老’!怎么还带着画画工具来喝茶?” ⑰“也喝茶,也画画,我们美术学院要搞退休教师画展,命题让我 画枯荷。这不,来写生了。” ⑱小姑娘很快就端上一杯茶来。 ⑲“伏老,怎么让你画枯荷?这有啥看头!”
⑫有雨的午后,游千闻就去听荷楼。夏日和初色的 荷梗,在一池白水里投下灰色的影子。游千闻心里总觉得有点空。
⑬店堂里响起脚步声。游千闻转过脸一看,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 额上皱纹又深又密,还蓄着一把银亮的胡子。肩上挎着一个大帆布袋, 手里提着折叠木画架。

初中语文课教案:现代文阅读与赏析

初中语文课教案:现代文阅读与赏析

初中语文课教案:现代文阅读与赏析一、引言现代文阅读与赏析是初中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本教案将围绕现代文阅读与赏析展开,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资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并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现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掌握分析文学作品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重点1. 理解现代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 掌握分析文学作品的方法,如描写手法、情节发展、人物形象等。

四、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让他们能够准确把握作品的内涵。

2. 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作品中的复杂情感以及作者的意图。

五、教学准备1. 教材:选择适合学生年龄段的现代文学作品。

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作品的文字和图片。

3. 布置学生阅读作品的时间,以便他们能事先读一遍。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作品导读目标:帮助学生了解作品的背景和主题。

1. 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现代文学作品与古代文学作品的区别是什么?2. 引导学生讨论现代文学作品的主题:现代社会问题、个人情感等。

3. 展示作品的简介,引发学生的兴趣。

## 第二课时:分析作品结构目标: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结构和情节发展。

1. 分段解读作品的情节,引导学生将作品分成不同的情节和部分。

2. 分析情节的起伏和高潮,让学生深入了解故事的发展。

3. 探究作品的结尾,引发学生对作品的思考和想象。

## 第三课时:分析人物形象目标:帮助学生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角色。

1. 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并描述他们的性格特点和行为举止。

2. 分析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互动,讨论他们对故事发展的影响。

3. 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目的和手法。

## 第四课时:主题与情感分析目标: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1. 探讨作品中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和观点。

中考语文专题讲解 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结构

中考语文专题讲解 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结构
第一步,仔细审题,定位需要分析的情节。阅读全文,找出作者 所写的和藤野先生无.关.的“见闻和感受”。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第二步,分别从内容、结构和表达效果等方面分析这一情节在文 中的作用。①从内容上:离开东京到仙台,是与藤野先生结识的前 因;而仙台的学习生活,基本上都与藤野先生有关。“爱国青年”的 寻衅和看电影所受到的刺激,或是与藤野先生有直接关系,或是衬托 出藤野先生的公正、真诚。②从结构上:全文是围绕藤野先生这个中 心人物来组织材料的,本文写的是作者“以藤野先生为中心的一段人 生经历”,而非简单的“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回忆对象与叙事者 经历的交织,是回忆性散文的一个重要文体特点。此外,这篇散文的 另一条线索,是“我”的爱国之情,具体表现便是“我”弃医从文的 心路历程。
参考答案:文章以“我”买菜为线索,将所写人物及事件一一展 现,使情节集中,脉络清晰,浑然一体。②便于展现人物性格,突出 主题。流浪汉、餐馆老板娘、司机的性格都是在与我交谈过程中得以 展现的,通过他们表现了人性之善,突出了主题。(答题语言借鉴)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2.[2021山西]小说采取了明暗结合的双线结构。同学们围绕“双 线结构的好处”展开讨论。请参与讨论并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不 少于50字)
2.[2021山东临沂]有人认为文章第⑧自然段可以删掉,你是否赞 同?请简要说明理由。
3.[2021四川成都]文章不要最后两段,读来依然完整,作者为什 么要写这一部分内容?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考点九 情节(场景)的作用[2019、2013]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1.[八上《藤野先生》思考探究]本文题为《藤野先生》,可是 作者还用了大量篇幅写和藤野先生无关的见闻和感受,你认为写这些 内容有什么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课时现代文阅读第讲标题、语句、段落、修辞一、标题的含义和作用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总体来说,叙事写景抒怀类文章的标题一般具有深刻的含义,或者隐含有多重的意思。

正确理解这类文章标题的含义或作用,能够帮助我们领悟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理清文章思路。

因此,对标题的分析理解就显得尤其重要,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或作用,也就成了历年考试的一个热门的知识点。

标题的含义:标题的含义一般分为字面意思和深层含义两层。

深层含义与文章的中心挂钩。

文章标题的主要作用1、交代文章主要内容;揭示(暗示)文章主旨。

2、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

3、点明行文线索或感情线索。

4、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兴趣。

技法与实例技法1、析标题字词。

就是从理解文章标题的关键词的本义、字面义入手,联系文章内容,得出标题的深层含义或作用。

技法2、析标题修辞。

就是从理解文章标题的修辞手法入手,联系文章的人物形象及隐含的情感来理解标题的含义或作用。

技法3、分析内容主旨。

就是从文章的写作内容、作者情感、主题意思入手,分析标题揭示的思想内容。

例:那一扇门周海亮①少年只有16岁。

之前他干过许多糊涂和愚蠢的事情:他偷过郊区的苹果,偷过城市的盆花,偷过同学的铅笔和饼干,偷过邻居的茶杯和腊肉,还偷过大街上的自行车。

他一次次被带进派出所又被一次次放出来。

某一天,他猛然意识到自己长大了,意识到自己错了,意识到自己应该悬崖勒马痛改前非了。

②他后悔,他想改,可是他已经挽回不了自己的声誉和尊严,他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朋友。

他一出现总会引来一些异样的目光。

少年并不记恨他们,认为这是对他的惩罚。

少年望着窗外,天阴沉沉的,没有一丝阳光(a)。

③整整一个夏天,每天上午,少年都把自己关在家中,透过窗子看外面的树。

他忍受不了寂寞,到下午时,他悄悄出去,在小区转一圈,吸两口清新空气,看两眼空中的飞鸟--他还是少年。

人们一见着他,或扭过头去,或老远就避开。

邻居们防他,就像防一条带着传染病的狗。

少年不敢上前,不敢与他们对视——他失去了与任何人交流的勇气。

他无奈,他自卑,似乎世界在他面前关起一扇门,又加上无数把锁。

④他垂着头慢慢地走,脚尖轻踢着一粒石子。

没有阳光,少年却感觉到后背灼热。

忽然有人喊他,是一位坐在凉亭里的老人。

老人朝他招手:"喂,年轻人!"他抬头,一愣,不敢相信眼睛和耳朵。

"您是在喊我吗?"他指指自己。

"过来,年轻人!"老人说。

他走过去,胆战心惊。

他想逃离,可是却说服不了自己的脚步。

老人叼一根没有点燃的香烟,摸着口袋,问他:"有火柴吗?""没有。

""打火机呢?""也没有。

"说完,他急急地低了头,试图离开。

"别急着走。

"老人再一次喊住他,"去帮我取来打火机吧,我的家,你知道的。

"⑤他当然知道。

老人与他同住一个单元,他住七楼,老人住一楼。

"我的腿脚不中用。

"老人笑呵呵地说,"打火机放在茶几上,麻烦你帮我取来。

"少年心中划过一道闪电。

可是那闪电转瞬即逝。

"钥匙呢?"他问。

"门没有锁。

"老人说,"我从来不锁门的。

住咱们这个小区,根本不必锁门。

"少年心中又是一道转瞬即逝的闪电。

少年飞奔而去,途中流下眼泪。

一缕阳光从云缝里钻了出来(b)。

⑥那扇看起来冷冰冰的防盗门果然没有上锁,他伸手轻轻一推,便开了。

茶几上放着果盘,放着零钱,放着钥匙和打火机。

少年抓起打火机,反身跑出屋子。

⑦老人点着了烟,郑重地对少年表示感谢。

然后,他对少年说:"如果你有时间,如果你愿意,我们下一盘象棋,好吗?"少年当然愿意。

他坐下来,聚精会神地和老人下起了象棋。

不久,少年便败下阵来,可他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凉亭外,阳光灿烂……(c)⑧少年后来成为一名警察,老人的身体仍然很好,闲时,他们仍然会凑到一起下象棋。

他多次跟老人谈起那件事情,他说那天你故意不锁门,那天,你口袋里,其实装着打火机。

⑨老人只笑不语。

问急了,老人就说:我忘记了,我真的忘记了。

或许真如你说,那天的一切都是我故意的;或许那几年里,我出门真的从不锁门;或许,那一天其实什么也没有发生,一切不过是你的一个美好梦境。

不过我认为,这一切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你亲手推开了那扇门,而不是别人……题目中的“门”,可以理解成哪些门?联系全文,分- 1 -别简要说明。

分析点拨:这篇文章写的是一位警察由于少年的无知成为一名不良少年封闭自己后,在一位老人引导激励下(有意为少年未锁的那扇门),终于重启心门,恢复了生活的信心的故事。

了解了这个内容,我们就可以通过分析文章内容的方法来分析题目“门”的意思了。

从字面理解:实指的“门”:①少年的家门:少年把自己关在家里的门;②老人的家门:老人有意为少年未锁的那扇门。

从内容表达的情感分析,还指虚指的门,即“心门”:①少年的心门:少年因为自卑,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敢与别人交往;或者:少年在老人的引导激励下,终于重启心门,恢复了生活的信心。

②人们的信任之门:别人厌恶他、防范他,不再信任他,对他关起一扇门。

或者:老人主动接近他,与他交往,巧妙为他打开的一扇信任之门、自信之门。

技法4、析背景、线索。

有些文章,我们需要通过了解文章背景或梳理出文章的线索才能深层次地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这样的文章,在理解文章标题时可以通过分析文章背景或线索来分析标题揭示的思想内容。

例、北京时间不到点儿子放假了,天天日上三竿才起。

每天上午十点之前,我俩跑到附近的‚德克士‛快餐店,要上两个汉堡两杯可乐,早饭就算打发了。

‚德克士‛这段时间搞活动:早上十点以前、晚上八点以后,汉堡买一送一。

在儿子看来,这就是他的‚幸福生活‛。

这天,我们进去刚坐定,从门外急匆匆进来两个人,看样子也是父子俩。

父子俩在柜台前站定,气喘如牛。

父亲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儿子则跟我孩子不相上下。

他们身上的装束,显然是农村集贸市场上的流行款,与时尚明亮的大厅显得格格不入。

这对父子的到来引起了大家的好奇,我注意到有些食客像我一样,一边大口嚼饮一边余光旁观。

我的位臵刚好正对柜台,父子俩的一举一动都在我的视线里。

乡下父亲一边急急地掏钱,一边喊口令似的对服务员说:‚同志,要两个汉堡。

‛服务员似乎不大习惯他这种称呼,用手掩了下嘴,笑着说:‚先生要什么样的汉堡?‛乡下父亲有点犹豫,显得拿不定主意,但仅仅一瞬,他便坚定地指着墙上一幅宣传画说‚要那个,十块钱的。

‛服务员微笑着说:‚两个超级鸡腿堡,20元。

‛乡下父亲愣了,说:‚你们不是‘买一送一’吗?‛服务员微笑着解释:‚对不起先生,我们的活动规定,早上十点之前或晚上8点以后购买可享受‘买一送一’的优惠。

‛说着用手一指墙上的报时钟,‚您看,现在已经十点过三分了。

‛(A)乡下父亲‚啊‛了一声,掏钱的手便不动了,失望凝固在脸上。

他的儿子在旁边似乎也明白了,很丧气的垂下了头。

乡下父亲不安起来,局促地对儿子说:‚勇,要不,咱明天再来?‛叫勇的小孩说:‚明天还要看我妈哩!‛乡下父亲搓着手不吭声了,脸上的表情更加尴尬。

他转而试探地问服务员:‚同志,能不能,宽限几分钟?我们一大早就往这儿赶,结果还是给耽误了!‛服务员依旧微笑着,不紧不慢地说:‚对不起先生,这是我们公司的规定,我也做不了主。

‛乡下父亲又失望地转向儿子:‚勇,要不晚上过了8点咱们再来?‛勇说:‚爸,十几里地,天黑咋走呀?‛乡下父亲说:‚你不用来,我来!‛勇说:‚算了,我不吃了,就当我没有考‘双百’。

‛说着又低下了头。

乡下父亲咬了咬牙,枯皴的手在衣袋里摸索,似乎做出来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我不经意地看了眼手机,显示十点零五分。

儿子正往嘴里海塞,见我看手机,顺口问几点了,我刚要回答,一个念头突然在脑海里出现,让我既紧张又兴奋,心里pēngpēng直跳。

我答道:‚十点‛事不宜迟,我还要将错误进行到底!硬了硬头皮,我朝柜台方向高声喊道:‚服务员,你们的表快了!快了整整5分钟!‛意想不到的是,旁边竟然有人附和:‚对,对!快了5分钟!‛还有人迅速地调着手机,然后高高举起:‚看,现在刚十点!‛我看到,尽管这时用餐的人不多,但几乎所有人都发出了一致的声音。

一时间,柜台里的服务员全楞了,你看我,我看你,有些不知所措。

刚才几个正忙不迭地说着‚先生欢迎关临‛‚先生请慢走‛的服务员也马上噤了声,纷纷朝这边张望。

乡下父亲和儿子也转过头来,一脸感激的寻找,寻找帮他们说话的人。

他们的眼睛逐一扫过去,找不到定格的地方。

顿时,整个大厅安静下来了,只有反复播放的轻音乐在低回萦绕。

刚才一直为父子俩‚服务‛的那个服务员掏出手机,狐疑地看着。

一边看,一边模仿着电台播音员报时的腔调:‚现在是北京时间——‛她故意顿了一下,而后一个字一个字地说:‚不——到——点!‛说完扬起脸,冲其他姐妹诡秘地一笑。

接着,我听到,整个柜台内响起一片银铃般的‚报时声‛:‚北京时间——不到点!‛‚北京时间——不到点‛……乡下父亲从服务员手里接过热乎乎的两个汉堡,转过身,用手背悄悄揩了下眼睛。

联系全文,说说“北京时间不到点”的含义。

分析点拨:这篇文章讲述的是在德克士,乡下父子错过了“买一送一”优惠活动的时间,我和顾客以及服务员故意将错就错,说北京时间不到十点,使这对父子如愿以偿买到优惠汉堡的故事。

“北京时间不到点”是一句善意的谎言,充分体现出众人的爱心、善心和同情心。

问题在于:我们为什么要帮助一对乡下父子说这个谎言?这就需要了解故事的背景:乡下父亲为了奖励考试得“双百”的儿子,一大早赶了几十里地来买汉堡。

了解了这一背景,我们就不难知道这句话是善意的谎言了,也就对这个标题不难理解了。

参考答案:(1)为了让乡下父子买到优惠的汉堡,我和顾客以及服务员故意将错就错,说北京时间不到十2点。

(2)“北京时间不到点”是一句善意的谎言,充分体现出众人的爱心、善心和同情心。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①回乡下,跟母亲一起到地里去,惊奇地发现,一种叫牛耳朵的草,开了细小的黄花。

那些小小的花,羞涩地藏在叶间,不细看,还真看不出。

②我问:‚怎么草也开花?‛③母亲笑着扫过一眼来,淡淡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

‛④我愣住了,细想,还真是这样。

蒲公英开花是众所周知的,开成白白的绒球球,轻轻一吹,满天飞花。

狗尾巴草开的花,就像一条狗尾巴,若成片,是再美不过的风景。

蒿子开花,是大团大团的……就没见过不开花的草。

⑤曾教过一个学生,很不出众的一个孩子,皮肤黑黑的,还有些耳聋。

因不怎么听见声音,他总是竭力张着他的耳朵,微向前伸了头,作出努力倾听的样子。

这样的孩子,成绩自然好不了,所有的学科竞赛,譬如物理竞赛,化学竞赛,他都是被忽略的一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