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视界融合"理论及其在翻译中的实现
从_视界融合_谈翻译_水浒传_两译本评析
2009 年第
1期
安徽文学
185
经 典 重 释
伽达默尔说过: 视界融合的过程也是译者视界与作者视 界碰撞的过程。因此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翻译中文化过滤现 象, 即用译语文化归化原语文本, 或者说译者会不可避免地将 自己所处世界与时代且熟悉的知识与信仰带进原文的陌生世 界。 这就说明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也未必能在文化上与原作者 达到视界融合。 读完赛译本和沙译本, 我们也会发现, 尽管他 们都努力接近原作者的初始视界, 但在翻译的过程中总会不 可避免地将他们自己所处世界的信仰与文化带进原文里。 下 面将分别举例说明。 赛珍珠出生在一个传教士家庭, 她的父亲为传教士, 从小 她就对 《圣经》 耳濡目染, 因此在翻译 《水浒传》 有些译文的 时, 文体和 《圣经》 有着相似的地方。试看下面一段: 原文: 杨雄道:贤弟少坐, “ 同饮一杯。 ” 三人坐下, 当下饮酒, 杜兴道: “小弟自从离了蓟州,多得 恩人的恩惠, 来到这里。感承此间的一个大官人见爱,收录小 弟在家中做个主管。每日拨万论千, 尽托付于杜兴身上甚是 信任, 以此不想回乡去。 ” (第四十七回) 译文: AndYangHsiung said, “Good Brother, stay a little and drink a cup with us.” The three then sat down and they drank wine, andTu Hsing “Even since I left Chi Chou I have received greatly of your said, kindness and I came hither and thanks to a certain great lord here he let me stay as a bailiff in his house. Every day I send out money or I bargain with this one and that and all such matters he places upon me and greatly does he trust me. Because of this I do not wish to return to my home.” 译文的文体和 《圣经》 有着相似的地方, 比如所引片断的 第一句话 “And Yang Hsiung said” 容易和圣经中的 “And God ,, 产生互文效果。 句子以简单句居多, 中间用 and 连接起 said..” 来,上面短短的第二段用了 7 个 and。评论家菲利斯・本特 利这样评价赛珍珠的写作风格: “她追求的效果是, 将中文变 成对我们具有相同意义的语言。 (她的文体) 庄严、 恬静, 使用 透着尊贵的 《圣经》 体语言。 其实, ” 作为宗教文本的圣经和汉 语的白话小说是有很大不同的, 具有不同的价值和功能。赛 珍珠在这里把她自己所熟悉的这种信仰与文化带进了译文 里, 与原作者的文化视界产生了碰撞, 从而产生了文化过滤现 象。 同样沙博里的译文也存在文化过滤现象。 如他将 “江湖” 译为 “gallant fraternity” 。所谓的 “gallant fraternity” 是指西方 中世纪崇尚义勇的游侠。有学者说沙的译文好, 准确地传递 了江湖的概念, 但我认为, 把江湖翻译成 “gallant fraternity” 就 无法传递 “江湖” 这个文化意象, “gallant fraternity” “江 因为 和
伽达默尔“视界融合”理论下的翻译主体间性研究——以林纾译作《黑人吁天录》为例
[ 关键词 ] 伽 达默 尔; 视 界融合 ;主体间性 ; 黑人 吁天录
[ 中图分类号) H 3 1 5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 6 7 1 — 0 2 1 5 ( 2 0 1 3 ) 0 6 — 0 0 8 8 — 0 3
随着 国家改革 开放 的进 一步深 入 , 各 国及 各 民族之 间 种艺术境界 。
* [ 作者简介 ] 王忠智 , 中国石油大学副教授。
・
8 8 ・
思维及 现实 均发生 了变 化 , 翻译 时各 层 面的差 异 也客 观存 在, 翻译 主体 间便会产 生不可避 免的 冲突 。因此能否协调好 各主体 间的关系 , 是译 作成功与否的关键 所在。 ” [ ] 在哲学 范畴 中 , “ 主体 ” 同“ 个 体” 相对 , 构成 认识论 的基 本要 素 , 主体具有 能动的创 造作 用 , 在 翻译活动 中, 反应在译 者 方面即表现 为译 者 的 主体 意识 、 对 原文 文本 的 自觉 能动 性、 及译者所处 的时代 环境 特征对翻译实践 的巨大影响作用 等。伽达默尔的 “ 视界 融合 ” 理论 洽对译 者如 何处理好 与其
顺应理论 为指导 , 顺应于源发语文化和 目的语 文化双方 的认
形成的一种新范式。传统的翻译观要求在翻译实践中尽量
规避译 者主体性 , 因此便有了对译 者的身份定 位 , 如“ 仆人” 、
“ 戴着镣铐 的舞者” 、 “ 文化搬运工” 、 “ 翻译机器 ” 【 1 ] 等等 , 从这 些称呼中就可以想见 , 译者在翻译过程 中的作 用仅 限于机械 的翻译 层面 , 而忽略了文化 、 语境 、 意识形 态等重要 因素 。 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总会伴 随产 生新的 翻译 理论模式 , 6 0
翻译的主体间性与视界融合
摘要: 近年的翻译研究关注译者主体意识和翻译主体性的探讨, 取得了明显成果, 凸现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中心地位。
本文在此基础上, 对如何看待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中心地位, 如何认识与把握并协调翻译活动中作者、译者与读者这三个主体间的关系, 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认为各种关系的和谐是保证涉及翻译的各种因素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条件。
而积极、互动的主体间性使作者、译者和读者三者之间的和谐共存成为可能, 也为从视界融合导向人类灵魂的沟通开辟了一条必由之路。
关键词: 翻译、主体间性、视界、融合近年来, 国内翻译界对翻译主体与翻译主体性的研究越来越重视, 通过研究与探讨, 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得以凸现。
但同时, 翻译界也更清醒地意识到译者主体地位的确立并不以排斥作者为前提, 也不以否认读者的作用为目的; 译者的主体作用不是孤立的, 而是与作者和读者的作用紧密相联。
现代阐释学尤其是伽达默尔的阐释理论与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为这种认识提供了理论基础, 翻译活动不再被看作一种孤立的语言转换活动, 而是一种主体间的对话。
本文在这一理论背景下, 提出要正确认识翻译的主体性, 有必要进一步探讨翻译的主体间性问题。
一研究翻译的主体性, 不能忽视翻译主体间的关系。
于是需认识以下几个问题: 如何看待译者在翻译中的中心地位? 如何认识和把握翻译活动中作者、译者与读者这三个主体的关系杨恒达( 2002) 从翻译活动的任务和目的出发,以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指导, 从主体间性这一概念的内涵出发, 探讨了上述问题。
杨恒达把处理好多重的主体间关系, 当作成功、出色的翻译的基本前提。
他( 2002) 着重分析了译者与原作者、译者与读者的双主体间关系, 以及译者与作者和读者的多主体关系, 并提出: 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首先要否定自己, 然后才能确定自身。
为说明此问题, 他把作者主体的可认知性定为翻译的前提。
他援引哈贝马斯的话说: 我把达到理解为目的的行为看作是最根本的东西。
从"视域融合"角度浅谈文学译作的创造性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
Jn.2 1 ue 0 0
V0 . 1 No 2 11 .
从 “ 域 融合 " 度 浅 谈 文 学译 作 的创 造 性 视 角
禹 智 华
( 东莞职业技 术 学院, 广东 东莞 53 0 ) 2 88
摘
在理 解 和 翻 译 文本 的 过 程 中 , 要 达 到 两 次 视 域 融合 : 需 第
一
活动形式 到底是什 么? 人们 力 图翻译的是什么 ? 换 言之 , ” 翻 译研究需要哲学指导 , 因为哲学 家对复杂的现象 有非凡 洞察 力, 特别是伟大的哲学家 , 他们的研究是 一个 去芜存 菁 、 粗 去 取精 、 由表及里 、 由里及表 , 纷繁复杂 的现象 中发现真理 的 从 过程 。考察翻译活动 , 探讨翻译 的本质 , 不得不关注译者 、 作 者与读者 的相互关 系。阐释学 源于希 腊 , 最初 是用 来解 释古 代《 圣经 》 经文 , 法典 和其 它典籍 , 旨在探索 历史 文本 的真 正 意义 。由此可见 , 阐释 学与文 本的 翻译 在一 开始就 有着密 切
的联 系 。 正 如 洪 汉 鼎 所 指 出 的 , 古 代诠 释学 是 “ 门关 于 理 在 一
次是文本的原视域和译 者原 视域 的融合 , 第二 次是第 一次
融合的视域和 目的语语言和文化视域 的融合 。每一次融合都 会改变前 视域而形成新 的视域 。这就 是伽达 默尔 的“ 域融 视 合” 理论 。这个理论 的重 要性在 于它并 不是简单 的将视 域合 二为一 , 而是将不 同的视域 和谐 的达 到融合 。伽 达默尔 十分
要: 引用伽达默 尔哲学 阐释 学“ 视界 融合 ” 的理论 , 示 了在 文学翻译过程 中, 展 译作 的形成 经历 了两次视 域融合。译者
“视界融合”概念下译者主体性的彰显-4页精选文档
“视界融合”概念下译者主体性的彰显一、视界融合与译者主体性视界融合是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中提出的三大哲学解释阐释学原则之一。
根据伽达默尔所述,视界是理解的起点、角度和可能的前景。
简而言之,各个阶段视界的形成和融合就是理解的过程。
学者周宪(1997:251)认为:“所谓视界的融合,是指解释者的历史理解不可能是不偏不倚客观公正的,他对过去的理解总是包含着自己对当前情境的理解。
……当前的视界可以扩大到包容过去的视界。
这样便构成一个新的更广阔的视界”。
作为特殊读者,译者在解读文本时,不可避免地会掺入自己的主观因素,在文本整合时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无限接近原文的形式用目的语表达出来。
二、《流沙》叶译本与视界融合原则下译者主体性的彰显伽达默尔的视界融合观指出,“在翻译中译者应努力接近原作者的初始视界,从而领悟作者的本意”。
在翻译中,视界融合的过程往往是两个不同视界相互碰撞、退让并过滤的过程,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所展示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各不相同,这就需要译者孜孜不倦地琢磨推敲。
《流沙》描写的是一位年轻姑娘被流沙淹没的景象。
下面本文将在视界融合观点下探讨叶译本中彰显的译者主体性。
1.译者在选词和表达方式上体现的主观能动性,是译者将自身视野与读者视野相结合的体现。
比如原句“Sweet funeral bells from some incalculable distance, wailing over the dead that die before thedawn, awakened me as I slept in a boat moored to some familiar shore.”叶译文:“悦耳的丧钟声,从不知多远的地方飘来,为那些黎明前去世的人哀唱,此刻唤醒了睡在舟中的我,舟正泊在熟悉的岸旁。
”此处,sweet原意甜美的,但形容丧钟声不太合适,译者选择了“悦耳”一词,以描述钟声客观上给人带来的感受;而incalculable表示“难以计算、不可估量的”,若直译成“难以计算的远处”,带有明显翻译腔,译者在calculate本意的基础上译为“不知多远的地方”,则避免了这种情况;此外,译者将整个句子拆分成了多个短句,则考虑到了意合语言的特点,中文读者即使不用连接词,也能看懂句子内在联系,且这种短句更能体现中文散文的魅力。
从“视界融合”看翻译中“误读”的必然性
可避免的。更有甚者 , 西方还有 “ 误解作 者, 误告 读者, 是为译者” 的说法。这些 因为某些质 量不高
的译文而引起的偏颇议论 , 恰恰是对译事和译者的 “ 误解 ” 。 我们在上文中提过原文本作者和译者的视界 是有差距 的。对于这种差距 , 达默尔主张, 伽 应该
点出发所 能看 到的一切。 视域 并非 是静 止不 变 ” 的 ,视域其实就是我们进入其 中并与我们一起活 “ 动的东西。人类的生活有赖于过去 的视域 , 这种视 域以传统的形式存在 , 但总是处于运动之 中……” 根据视域“ 总是处 于运动之 中” 这一特点 , 我们将
二、 视 界 融合 ” 误 读” “ 与“
中外从事翻译理论研究的学者 , 都曾对翻译标 准和规范翻译 工作的原则提 出过有 价值 的意见。 中西翻译界对翻译标准的论述也有很多, 从泰特勒
的“ 三原则” 到奈达的“ 动态对等”从严复的“ , 信达
雅” 到钱钟书的“ 化境论” 广大学者对翻译标准的 , 讨论莫衷 一是。但不管这些标准 到底 谁是谁非 , “ , 忠实于原文本” 信” 即“ 这一标准却 是众望所归 的。在“ 忠实” 这一无可怀 疑的最 高标 准的指 导 下, 很多译文被归为“ 误译” 一类 , 研究者认为这是
解 。然 而 , 释 者 的视界 又不是 凝 固不 变而 是 动态 解
开放的, 当前 的视界可以扩大到包容过去的视界。 这样便构成新的更广 阔的视界 。 由此 可见 , ” 翻译
特征 , 而译者也有在现在具体时代氛围中形成的视
收稿 日期 :0 6—1 0 20 0— 4
作者简介 : 唐丽伟 ( 90一 , 湖南株洲人 , 1 8 ) 女, 硕士 , 研究方向为翻译 理沦 与实践及外语教学 。
视界融合
伽达默尔“视界融合”视角下的翻译活动主体间性一.翻译活动的主体间性一个译本就是一个时代创造的偏见,好的、严肃的译本应是该时代认可的合法的偏见。
由于历史性的约束,译者视界和作者视界永远无法完全重合,文化过滤现象也不可避免。
对原文本的绝对复制是不可能的,同时用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去衡量译文也是行不通的。
译者总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解读和翻译原文,服务于特定的目的,因此每个译文总是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同一个原文本总是在不断地被重译而获得新的生命。
文学名著如《红与黑》就先后在我国出现了带有时代烙印的十几个重译本。
研究翻译的主体性,不能忽视翻译主体间的关系。
于是需认识以下几个问题:如何看待译者在翻译中的中心地位?如何认识和把握翻译活动中作者、译者与读者这三个主体的关系?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要否定自己,然后才能确定自身。
翻译最根本的问题,也必须以达到理解为目的。
而要在翻译中达到理解之目的,就“必须以确立作者主体的可认知性为前提”[1]。
译者要“尊重”原作并要对原作“负责”,这里借用的是现代阐释学关于主体间关系的“宽容”与“能动”观点。
这里的“尊重”具有两方面含义,一是保留原文的特质、气韵、风格等;二是要在目的语中进行再创作,以丰富、拓展、延续原作的生命[2]。
考察翻译活动,探讨翻译的本质,不能不关注译者、作者与读者的相互关系。
特别是文学翻译活动中所涉及的作者、译者与读者三个主体,不是孤立的主体,而是以对方存在为前提的一种共在的自我。
因此,如何协调好作者、译者与读者间的关系,使共在的自我在翻译中充分发挥和谐的创造作用,非常重要。
翻译是一种对文本意义进行解释的主观过程。
因为意义是一种动态生成物,是读者通过文本的中介在与作者的对话过程中生成的,是在主体间的互相作用过程中生成的。
哲学阐释学所说的理解,也就是“对意识的意识,集认知、评价和审美于同一过程。
这与德国著名哲学家伽达默尔提出的“理解活动是个人视界与历史视界的融合”的“视界融合”概念吻合[4]。
“视界融合”视角下《野草》两篇英译本的对比分析
加, 也不是一个视界对另一 个视界 的代 替 , 而是 指译者在理 解作者视界 的基础 上 的选择 融合 , 从而 达到一 个全新 的视
界。
二 、 两篇 译 文 的 对 比评 析 对
者, 也须 ‘ 入乎其内 ’ 以 了解原文 的意 图, , 体会文 章的神韵 , 与原作表现 的情态融为一体 ; 者又须 ‘ 译 出乎其 外 ’ 既能不 ,
视界是一个不断形成与变 化的过程 , 它永远都 不会固定 , 我
们 的视 界 是 同过 去 的世 界 相接 触 而 不 断 形 成 的 , 个 过 程 也 这
根据伽达默尔的“ 视界融合 ” 理论 , 译者应努力接近原作
者 的初 始视 界 , 表现 在 语 义 上 就是 译 文 要 准 确 忠 实地 表 达 出 原 文 作 者想 要 表 达 的 意思 , 好 地 领 会 作 者 的 本 意 , 样 就 很 这
由此 , 以伽达默尔提 出的“ 视界融合” 为基础 的新的翻译 观, 消除了传统译论中作者 的权威性 , 让译者 的主体地位得 到了提高。同时 , 这是一种 对作者 、 译者与读者 的主体间多 重关系的反应 , 表现 了两者或多者 的主体 间性 。译者可 以在
两 种 视 界 碰 撞 的 过 程 中 , 择 不 同 的 翻 译 策 略 和 方 法 。 在 选 《 草 》 两 篇译 文 中 , 世 聪 和 张 培基 都 用各 自的视 界 与 夏 野 的 刘
的两篇英译本也都是各有千秋 的翻译佳作。本文以“ 视界融合” 这一哲学解释原则为基础 , 主要从语义上的视界 融
合 , 辞上 的视 界 融合 , 化上 的视 界 融合 这 三 个 层 面 来评 析 这 两篇 译 本 。 修 文
翻译本质视域融合论
翻译本质视域融合论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语言和文化交流开始向全球范围扩散,翻译工作也开始受到重视。
从语言学翻译到文化翻译,它的价值一直在不断提升,影响着社会文化发展的方向。
然而,在翻译过程中,许多挑战摆在翻译者面前,尤其是如何合理地融合译者本质视角,以实现翻译理解本质的理解,加深人们对翻译理解本质的认识,特别是如何将新的文化理解融入翻译工作,以更好地实现翻译平衡,这一点变得更加重要。
翻译有着多年的历史,自古以来就有很多学者探讨翻译的本质及其理论,最著名的有契诃夫的“传奇”、洪伯的“思想英汉对照”和里尔宁的“文化互换”等。
在探讨中,翻译家们强调了把握文化特征、尊重原文语言、调和文化和言语差异等重要原则,并倡导融合对照的翻译方式,即翻译工作时尊重原文,理解译本文化,以实现翻译的本质。
现今,翻译理论正在不断发展,加入了新的理论和观念,与日俱增的讨论也反映了翻译本质视域融合的重要性。
根据新的理论和经验,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以本质视域的融合为中心,融合原文本质与译文文本质,实现翻译理解本质及其重要性。
首先,翻译者应明确原文本质,充分理解原文形式、内容、文体和特殊用语等本质特征,以便有效地进行翻译。
其次,应深入了解译文本质,尽可能准确地传达原文中的文化信息,深入剖析语言特征,以便恰当地表达原文中的文化信息。
最后,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要以精准的语言运用技巧,从原文文本质的角度来体现译文文本质的角度,有效地融合两者,使译文文本质与原文文本质相结合,达到翻译理解本质的目的。
从理论上讲,本质视域的融合是一个复杂而精妙的过程,它需要翻译者深入理解原文和译文的本质特征,并用准确精确的语言表达出来,以实现翻译理解本质。
当翻译者把握了翻译本质视域融合的正确方法,完成了翻译理解本质的工作时,翻译的本质价值才能真正得到体现。
对于翻译者来说,在翻译过程中应始终贯彻本质视域融合的多样性原则,从双方文化文本质的角度出发,把握原文本质及其特点,明确译文本质及其特征,把握文化和技术融合的特征,实现翻译理解本质的有效表达,充分发挥翻译的价值,以追求翻译过程效率和有效性,做好翻译工作。
基于“视域融合”视角下看文学译作的创造性
基于“视域融合”视角下看文学译作的创造性作者:刘启明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23期摘要:我国的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他国的经济文化往来日益密切。
在和异域主体进行交流时,国外的文化著作传入我国,学者对文学作品进行了翻译。
本国学者在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需要立足自己的文化视野,与原视域进行融合。
为了贴合阅读主体的文化倾向,学者还需要对原作进行变形。
本文将具体探讨“视域融合”视角下文学译作的创造性,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视域融合”;文学译作;创造性作者简介:刘启明,女,吉林松原人,1993年5月出生,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碼]: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3-0-02引言: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繁荣,文学理论体系不断完善。
在文学理论中,创造性叛逆是一个重要的文学符号。
译者翻译国外的作品,将作品转换成本国文化形态的附属物,对原作进行了二度重造,可以被称为创造性叛逆。
文学译作具有突出的创造性,它不仅体现了译者的文化内蕴,还渗透了目的语文化的精粹。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国学者必须站在“视域融合”的视角下,对文学译作进行文化阐释。
1、文学译作与“视域融合”翻译具有跨越性特征,译者和作者处于不同的时空,但却可以实现心灵上的遥契。
在对原著进行翻译再创造时,译者无需和作者进行面对面交流,只需深入作者架构的阅读世界,感知作者的悲喜情绪即可。
不同译者的关注点迥异,在将译文述诸笔端时,经常会呈现出不同的作品结构形态。
而译者翻译的这一特性,就是“视域融合”的直接结果[1]。
著名学者伽达默尔曾经对文学翻译进行阐述,在他看来,文学翻译需要经过二度“视域融合”——第一次“视域融合”是译者视域和作者视域的融合。
为了还原作品真实,译者必须对作者进行模仿,模拟当时的创作环境和创作背景,进入到作者的文化视域之中。
第二次“视域融合”是目的语文化与译语文化的融合。
翻译的主体间性与视界融合
翻译的主体间性与视界融合一、本文概述《翻译的主体间性与视界融合》这篇文章主要探讨了翻译过程中的主体间性和视界融合这两个重要概念。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翻译过程中的主体间性和视界融合,则直接关系到翻译的质量和效果。
文章首先界定了主体间性的概念,指出翻译活动是一种主体间的交流活动,涉及源语言作者、译者、目标语言读者等多个主体。
这些主体在翻译过程中通过互动和协商,共同构建了翻译的意义空间。
接着,文章分析了视界融合的概念及其在翻译中的应用。
视界融合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将自己的视界与源语言作者的视界进行融合,以实现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翻译过程中的主体间性和视界融合,揭示翻译活动的本质和规律,为翻译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文章也关注翻译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如翻译策略的选择、翻译质量的评估等,以期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推动翻译研究的深入发展。
二、翻译的主体间性理论翻译的主体间性理论主张翻译活动不仅仅是一个单向的语言转换过程,而是一个涉及多个主体间互动、交流和协商的复杂过程。
在这一理论中,翻译的主体不仅仅是译者,还包括原文作者、译文读者以及其他可能参与翻译活动的主体。
这些主体在翻译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交流和互动,共同构建和塑造译文的意义。
主体间性理论强调译者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认为译者不仅是原文的解读者,也是译文的创造者。
译者在理解原文时,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深入挖掘原文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意图。
同时,在构建译文时,译者也需要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阅读习惯,以确保译文能够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义,同时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需求。
在主体间性理论的框架下,翻译的过程可以被视为一个视界融合的过程。
所谓视界融合,是指不同主体在交流和互动中,通过互相理解、协商和妥协,逐步融合各自的视界,形成一个更加全面、深入的认知和理解。
在翻译过程中,原文作者、译者、译文读者等主体通过语言的交流和互动,逐渐融合各自的视界,形成一个更加全面、深入的译文意义。
语际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取代、转换与视界融合
语际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取代、转换与视界融合
语际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取代、转换与视界融合
从文化意象的取代与转换的角度进一步阐释视界融合的观点,从而揭示文学翻译的实质:即在翻译中译者应努力接近原作者的初始视界,从而领悟作者的本意.只有达到了视界融合,才能使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达到基本相同的感受,进而达到翻译的最高标准.
作者:李姝娟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学院,外语系,湖北,武汉,430073 刊名:武汉科技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WUH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2002 15(2) 分类号:B804.4 关键词:视界融合意象取代转换。
从阐释学视界融合理论看《离骚》的复译
从阐释学视界融合理论看《离骚》的复译
《离骚》是战国时期屈原的著名诗歌作品,自古以来就受到赞誉。
它不仅被誉为华夏文化
的里程碑,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近代以来,学者们也给予了“离骚”更深入的
研究,而这些研究中多从阐释学视角出发,从而揭示了“离骚”中更深层次的内涵。
阐释学视角下的“离骚”,会被看作是一种把中国古典文化的思想与西方的文化思想融合
在一起的复译。
“离骚”的诗句中有许多象征性的词汇,如“春风”、“夏雨”、“秋霜”、“冬雪”等,这些象征性词汇更多地表达了作者对四季转换的情感意境,同时也暗
示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即西方的“变化”思想与中国古典文化的“变化”思想的融合。
另外,“离骚”中的比喻也反映出作者对中西方文化的融合。
例如,文中出现的“燕子”、“鸽子”、“鹤”、“猿猴”等象征性动物,象征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也展示着中国文
化的高度发展,从而表达出作者对丰富多彩的文化的热爱。
此外,“离骚”中还涉及到许多其他方面,比如宗教、社会、政治等,这些都暗示着作者
对中西方文化多元素的融合。
在宗教方面,“离骚”中出现的“慈航普渡”、“救苦济困”等词汇,表达了作者对人们要遵循自然法则、帮助弱者受困者的思想,这种思想也融合了
西方和中国古典文化中的宗教思想。
总之,从阐释学视角来看,“离骚”的复译体现了作者对中西方文化多元素的融合,其中
包含了许多哲学思想、宗教思想、社会思想和政治思想等内容,这些思想内涵至今仍备受
研究者的重视,也受到西方学者的赞誉。
“离骚”的复译既保留了中国文化的传统特色,
也具有新颖性,这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也为西方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文化融合视角下的汉英翻译研究
文化融合视角下的汉英翻译研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跨文化交流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而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汉英翻译作为一种重要的工具和媒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文化融合视角下的汉英翻译研究成为了当下一个热门话题。
一、文化融合视角下的汉英翻译研究的意义随着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的差异日益凸显。
而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的一个媒介,如何突破语言孤岛,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成为了当下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从文化融合的角度来看,汉英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传递,而且也是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文化融合。
在这个过程中,翻译者不仅要掌握两种语言的知识,更要时刻关注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性,努力将翻译的结果推向文化融合的方向。
二、文化融合视角下汉英翻译的难点在文化融合视角下,汉英翻译面临许多的难点。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便是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
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不仅仅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还反映了一种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
因此,汉英翻译必须在翻译语言的基础上,了解各自所属文化的特点和内涵,才能更好的达到文化融合的效果。
另外,汉英翻译在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也面临着如何在两种语言和文化之间达成适当平衡的难题。
在翻译过程中,必须掌握各种语言特点和文化内涵,才能使翻译更加贴近原文,更接近跨文化传达的最终目标。
三、文化融合视角下汉英翻译的解决策略在文化融合视角下,汉英翻译必须寻求相应的解决策略。
首先,翻译者必须在两种语言和文化之间做到平衡,在翻译过程中,应该获取所有相关文化信息,提高对文化和语言交融的感知和洞察力,保持高度的文化敏感度。
其次,还需注重翻译语言的表达形式和文化隐喻的表达方式,努力让译文表达与原文一致,同时具有汉语的文化特点和英语的文化特点。
在达到这种平衡的基础上,才能让翻译更好地融入不同的文化传统。
最后,翻译人员还要深刻理解和思考两种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趋同性,不断探索适应和促进文化融合的新模式和新方法。
从伽达默尔的“视界融合”论翻译的主体间性
从伽达默尔的“视界融合”论翻译的主体间性
梁彤
【期刊名称】《俪人:教师》
【年(卷),期】2015(000)014
【摘要】本文通过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阐释学中的“视界融合”理论和谐处理翻
译活动中原作者、译者和译语读者间的主体间性.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是唯一的主体,处于主体地位的还有原作者和读者.整个翻译活动是由译者与原作者的视界融合
以及译者与译语读者的视界融合组成.
【总页数】2页(P261-261,213)
【作者】梁彤
【作者单位】福州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59
【相关文献】
1.从"A Red,Red Rose"的两种译本谈伽达默尔的"视界融合" [J], 殷猛
2.伽达默尔“视界融合”理论下的翻译主体间性研究——以林纾译作《黑人吁天录》为例 [J], 常星宇;王忠智
3.从伽达默尔的“视界融合”评析《红楼梦》两英译本 [J], 刘会
4.试评伽达默尔的“视界融合” [J], 吴启文
5.伽达默尔理解观中的视界融合翻译思想探究 [J], 李惠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伽达默尔“视界融合”视角下的翻译活动主体间性
伽达默尔“视界融合”视角下的翻译活动主体间性一、翻译活动的主体间性一个译本就是一个时代创造的偏见,好的、严肃的译本应是该时代认可的合法的偏见。
译者总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解读和翻译原文,服务于特定的目的,因此每个译文总是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要否定自己,然后才能确定自身。
翻译最根本的问题,也必须以达到理解为目的。
而要在翻译中达到理解之目的,就“必须以确立作者主体的可认知性为前提” [1] 。
译者要“尊重”原作并要对原作“负责”,这里借用的是现代阐释学关于主体间关系的“宽容”与“能动”观点。
这里的“尊重”具有两方面含义,一是保留原文的特质、气韵、风格等;二是要在目的语中进行再创作,以丰富、拓展、延续原作的生命[2] 。
考察翻译活动,探讨翻译的本质,不能不关注译者、作者与读者的相互关系。
特别是文学翻译活动中所涉及的作者、译者与读者三个主体,不是孤立的主体,而是以对方存在为前提的一种共在的自我。
翻译是一种对文本意义进行解释的主观过程。
因为意义是一种动态生成物,是读者通过文本的中介在与作者的对话过程中生成的,是在主体间的互相作用过程中生成的。
哲学阐释学所说的理解,也就是“对意识的意识,集认知、评价和审美于同一过程。
这与德国著名哲学家伽达默尔提出的“理解活动是个人视界与历史视界的融合”的“视界融合”概念吻合[4] 。
因此,文本的结构有召唤性,解释者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阅读将文本具体化,使理解不可避免地具有历史性。
解释者解读的目的是为了理解原作者意图,而原作者创作的目的是为了被理解,为了将两者统一起来,伽达默尔提出了“视界融合”观点。
二、伽达默尔的“视界融合”与翻译思想“视界融合”是伽达默尔三大哲学解释学的原则之一。
伽达默尔反对传统解释学对文本原意只有“唯一正确”的理解。
他认为,传统解释学中的客观主义努力追求对文本作者本意的迷信,而没有看到人类理解的历史性[5] 。
这种历史性就使得对象文本和主体都有各自的历史演变中的“视界”,因此,绝不可能有真正封闭的视界。
从伽达默尔的“视界融合”评析《红楼梦》两英译本
作者: 刘会
作者机构: 延安大学 陕西延安716000
出版物刊名: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 2014年 第9期
主题词: 视界融合 《红楼梦》 评析
摘要:阐释学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视界融合”促使阐释者必须有效发挥自身的主观创造性和自主能动性,允许译者根据时代需要和自己的视界选择相应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
译者要想与作者的视界达到融合,除了要全面理解原文、有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熟悉双语文化外,还要运用多种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相辅相成、融会贯通、取长补短以求与原作的初始视界达到融合。
本文旨在以伽达默尔的“视界融合”理论为指导,从意义和文化两个角度对《红楼梦》两英译本进行阐述评析。
从“视域融合”和“前见”看儿童文学的翻译
从“视域融合”和“前见”看儿童文学的翻译作者:蒋琴来源:《文学教育》2020年第12期内容摘要:随着越来越多的德国儿童文学作品被译入中国,译文质量也愈发被重视。
为此,译者在翻译时该如何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并且存在哪些因素制约着译者的翻译。
本文将基于阐释学的两个重要概念“视域融合”与“前见”,借助《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中译本,来具体分析儿童文学翻译中的翻译策略及影响翻译的因素。
关键词:视域融合前见儿童文学翻译1.引言近年来,随着中德两国的文化交流不断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德国文学作品被译成中文,其中儿童文学也占了一定的比例。
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的文学(Oittinen 2000:61)。
它是文学的一个分支,具有文学的一般特性,同时,它又是文学下属的一个独立部门,具有儿童文学的特殊性,即现代性、故事性、幻想性、成长性、趣味性、朴素性(朱自强 2009)。
二十世纪初,域外小说的译入催生了中国儿童文学。
域外儿童文学的输入,不断引起文学界内部的结构变革,也是二十世纪的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动力(张建青 2008:32)。
周作人所提出的“儿童本位观”的翻译观点对儿童文学在我国的译介具有深远影响。
在翻译儿童文学时,应通过词汇、语法、修辞等手段来再现童趣(徐德荣 2004),并且根据目标读者的特点和期待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吴艳辉 2007)。
另外,译者也应该尽可能地保持原著的完整性,删减在很多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原文意思的扭曲(Klingberg 1986)。
现今,儿童文学的翻译理论多强调目标读者的特殊性或原文的重要性。
但是,在翻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译者,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作为翻译工作的桥梁,译者该如何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来进行翻译的再创造,并且有哪些因素制约着译者的翻译?《永远讲不完的故事》是德国家喻户晓的儿童文学作品,主要讲述的是小主人公在幻想王国的冒险故事。
它现有四个中文译本,本文选取的是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的杨武能译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9
口 伽 达 默 尔 的 诠 释 学 与‘ ‘ 视 界 融 合 ’ ’ 理 论
德 国哲学家汉 斯 . 格 奥尔格・ 伽达默 尔 ( H a n s . G e o r g
G a d a me r )对 诠 释 学 的发 展 做 出 了 巨大 的贡 献 。诠 释 学 诞 生 于 德 国 和 法 国 , 由 施 莱 尔 马 赫 、 狄 尔 泰 创 立 , 强 调 作
生独立 思维与创造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处于 引导者 、 协助 者 的地位 ,让学 生 自己发 现学习 ,而 不是传 统教学
中 的权 威 角 色 。 参 考 文献
【 1 】 Co mb s , A. W. Hu ma n i s t i c E d u c a t i o n ; T o o T e n d e r f o r a T o u g h W o r l d [ M] . P h i De l t a Ka p p o n , 1 9 8 1 : 4 4 6 — 4 4 9 .
【 2 】 柴改英 ,郦青 外语创新能力发展 :基于博客的英语写作评价
体 系重 构 Ⅱ J . 山东外 语教 学 ,2 0 1 0 ( 5 ) : 3 8 — 4 3 . [ 3 】 徐 防 英语 写 作教 学 法 的 多视 角 理 论 回 顾 与 思 考 【 J 】 . 外语 界 ,
an a t t e m pt t o c ons t r uc t a t e ac hi ng m ode l of col l ege
产生的意义可看作诠释学的第一要义。 “ 视 界融合”是诠 释学中一个关于文本理解和解释 的
一
般性理论 。 “ 视 界” ( Ho r i z o n t )这个词首先 出现在哲学术
素 材 、分析 、思考 ,比在课 堂写作 有 了更多 的 自主性 。
每个 学生都有 展现其优 点 的机会 ,评价也 注重 习作 中的
优 点 并 主 要 在 课 外 完 成 , 因而 减 少 了学 校 教 育 上 的 威 胁 气氛 。这样 一个 “ 安 全 ” 的写 作 环 境 将 有 利 于 学 生 认 知 和 情 感 的 统一 发展 。 在 整 个 写 作 过 程 中 , 始 终 以 学 生 为 学 习 的 主 体 。 写
和别 人的差距 ,树立进步 的 目标 。课堂集体评 阅为学生
创 造 了 互 相 交 流 的 学 习环 境 。最 后 由 学 生 自己 对 第 一 稿
浅析 “ 视界融合 ’ ’理论
和第三稿进行 比较 ,从进步 中获得满 足和 学习的动 力。 作文 任务结 束后教师 还将在对 学生 的情感 变化做 一 个评价 。可采 取问卷、访谈、让学生写心得 日志等方式 , 了解 学生写作 兴趣是 否提高 、学习动机是 否增强 、焦 虑
【 中 图分 类 号 】 H 3 1 5 . 9 【 文献标识码l A 【 文章编号】 1 0 0 9 — 6 1 6 7 ( 2 0 1 3 ) 1 0 — 0 0 6 9 — 0 3
J
步使 学生认识到如何发现 自己的不足 ,如何改进 自己。
既要 让 学 生 通 过 反 思 对 已学 知 识 进 行 评 价 , 也 要 对 自 己 学 习 过 程 中 的 情 感 变 化 进 行 描 述 、 解 释 和 说 明 。养 成 学
转变成 一种哲学 。在海德格尔 的诠释学 思想 基础上 ,伽 达默尔予 以继承并发展 ,把诠释学推进到人本主义阶段 。
根 据 伽 达 默 尔 的观 点 , 在 实 际 生 活 中 ,知 识 和 认 识 对 人
A bst r ac t :W i t h t he gui da nc e of hu ma ni s t i c a ppr oa c h t o l ea r ni ng a nd t he s uppor t of I nt e r ne t ,t hi s pape r ma ke s
感 是 否 有 所 下 降 、 学 生 在 写 作 中 获 得 了哪 些 满 足 感 和 成
就感 。
及其在翻译 中的实现
口 金 悦 吕亮球
华北 电力大学外国语 学院
口 结 语
在新 型写作 教学模式 下 ,作文 任务通过 网络交流 平 台 由 师 生 共 同 协 商 确 定 , 营 造 一 个 虽 有 挑 战 , 但 却 充 满 自由、活 泼、兴奋、关怀、支持而不具威胁 的学 习环境 。 写作 在课外进 行 ,学 生可充分 利用时 间和 各种资源 收集
2 0 1 1 ( 2 ) : 5 7 — 6 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者的原 意要通过解释 而显现 出来,并逐渐发 展成为一个
重 要 的哲 学 思 潮 。海 德 格 尔 把 诠 释 学 从 精 神 科 学 的方 法
[ 4 ] 张 庆宗 ,吴喜艳 . 人 本 主义 学 习理 论 与多 媒体 外语 教学 【 I l l 外语 电化教 学 ,2 0 0 3 ( 4 ) : 4 1 4 6
作任 务主要 由学生 自己选择和 决定 ,使其 更加符合 学生 的生 活经验 ,有助于 实现他 的生活 目的。教学评价 以学 生 为 主 体 , 目的 不 只 是 检 查 学 生 学 到 多少 知 识 ,而 是 进
一
【 摘 要】 在 伽 达 默 尔 的哲 学观 点 中 ,“ 视 界 融 合 ” 是 对 翻 译 实 践 最 具 有 指 导 性 的 理 论 。本 文 从 伽 达 默 尔 的 哲 学 派 别 诠 释 学 出发 , 阐述 了 “ 视 界 融 合 ” 的理 论 含 义 ,并 联 系 翻 译 主体 ,探 讨 译 者 、 作 者 、读 者 三 者 间 视 界 融合 的 可能性与可行性。 【 关 键词 】 伽 达 默 尔 ;视 界 融 合 ;翻 译 ;译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