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微生物基本药物培训

合集下载

《抗微生物药物》课件

《抗微生物药物》课件
常见的抗真菌药物包括伊曲康唑、氟康唑等。
抗寄生虫药物
1
概述
抗寄生虫药物是一类能够抑制或杀死寄生虫的药物。
2
作用原理
抗寄生虫药物通过影响寄生虫的代谢、生长或繁殖来发挥其作用。
3
常见种类
常见的抗寄生虫药物包括吡虫啉、伊维菌素等。
用抗微生物药物可以有效 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等疾病。
《抗微生物药物》PPT课 件
# 抗微生物药物
什么是抗微生物药物
定义
抗微生物药物是指能够抑制或杀死微生物的药物。
分类
主要分为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抗真菌药物和抗寄生虫药物等几类。
抗生素
概述
抗生素是一类能够抑制或杀死 细菌的药物。
作用原理
抗生素通过干扰细菌的生长和 繁殖过程来发挥其作用。
常见种类
常见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头 孢菌素、红霉素等。
禁忌症
注意事项
抗微生物药物在某些特定情况下 存在禁忌症,需遵循医生的嘱托。
使用抗微生物药物时需注意用药 剂量、用药时机等关键因素。
未来趋势与展望
抗微生物药物的发展将更加注重多样性、个体化治疗,同时还将加强对新药研制的力度,以更好地应对微生物 的挑战。
抗病毒药物
概述 作用原理 常见种类
抗病毒药物是一类能够抑制或杀死病毒的药物。
抗病毒药物通过抑制病毒的生命周期来发挥其作 用。
常见的抗病毒药物包括阿昔洛韦、奥司他韦等。
抗真菌药物
1 概述
抗真菌药物是一类能够抑制或杀死真菌的药物。
2 作用原理
抗真菌药物通过破坏真菌的细胞壁或抑制其生长来发挥其作用。
3 常见种类

第二章抗讲义微生物药

第二章抗讲义微生物药
金葡菌、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和淋球菌 对该药易产生耐药。
[临床应用]
1. 链球菌感染 2. 脑膜炎双球菌和其他敏感菌引起的脑膜炎 3. 螺旋体引起的感染 4. G+杆菌引起的感染
【不良反应】
1. 过敏反应(变态反应 )(最为常见) ①一般过敏反应:药热、药疹、血清病型反应等 ②过敏性休克(最严重):表现冷汗、四肢冰冷、 呼吸困难、发绀、血压下降、昏迷。
青霉素G(苄青霉素)
钠盐或钾盐晶粉,室温中稳定,易溶于 水,但水溶液室温中不稳定易被酸、碱、 醇、氧化剂、金属离子分解破坏,且可生
成具抗原的降解产物,故需现用现配。
主要优点:杀菌作用强、毒性低。
缺点:不耐酸、不耐酶,耐药现象极为普遍,抗 菌谱窄;可引起过敏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
【药理作用】
[抗菌谱] 为快速杀菌药。
第二章抗微生物药
精品
抗微生物药
1. 抗微生物药:指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抑 制或杀灭作用,用于防治感染性疾病的 一类化疗药物。
2. 病原微生物:细菌、螺旋体、衣原体、支 原体、立克次体、真菌、病毒等 。
机体、抗菌药、病原微生物的相互关系 宿主
抗菌药
抗菌作用 耐药反应
病原微生物
抗生素
β—内酰胺类
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 头霉素类 碳青霉烯类
3.对β-内酰胺类及氨基糖苷类的耐药细菌 也有效。
[临床应用]
1.军团菌病、空肠弯曲菌肠炎、白喉带菌 者、支原体肺炎等首选。 2. 耐药金葡菌感染及对青霉素过敏者。 3. G+球菌感染:如大叶肺炎、扁桃体炎、 猩红热、丹毒、急性中耳炎或鼻窦炎等。
不良反应
1 胃肠道反应: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
呕吐及腹泻。有临床病例报道尚可引发肠梗阻、 急性弥漫性肠出血。

《抗微生物药物》课件 (2)

《抗微生物药物》课件 (2)

最小浓度谷值Cmin
药物在体内的最低浓度。
生物利用度F
进入循环系统和生物体内的药物百分比。
抗生素使用指南
注意使用条件
如使用时间、适应症、剂量等。
存储条件
通常应保存在离散发光的地方,不将其暴露在阳光 或热源中。
正确用药
应按照医生的指示准确用药。
合理医疗消费
药物不能随意使用,应用于有必要且正确的病情下。
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与药物相互作用
1
过敏反应
如皮疹、荨麻疹和哮喘等症状。
2
肝毒性
应检测肝功能,特别是使用多种药物时。
3
耳毒性
应检测听力,特别是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时。
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现状
1 基因编辑技术
通过编辑细菌的基因,制造新型抗菌药物。
2 小分子药物研究
设计更小、更机动的分子结构,以达到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效果。
3 疫苗研究
研发新型体,预防细菌的侵入,从而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
抗菌药物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
• 加强环境卫生。 • 使用消毒剂杀灭细菌。 • 健康饮食,增强免疫力。
控制
• 避免过量使用抗生素。 • 加强细菌监测,发现早、治疗早。 • 促进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
结束语
抗生素的未来与发展趋势
未来的抗生素研究将更多地聚焦于基因编辑和 分子制造等方向。
抗微生物药物
欢迎来到本次分享,今天我们将探讨抗微生物药物的药理基础和临床应用。
抗生素的分类
青霉素类
青霉素是最早被发现和应用的抗生素之一,可以用 于治疗多种疾病。
大环内酯类
用于治疗多种感染病因,如肺炎、皮肤感染等。
磺胺类
常用于治疗尿路感染、肺炎等。

抗微生物安全用药培训(一)

抗微生物安全用药培训(一)

抗微生物安全用药知识培训(一)(抗生素类)一、青霉素类:阿莫西林、氨苄西林、青霉素V钾、青霉素钾、青霉素钠,苯唑西林、氟氯西林。

[不良反应]1、局部刺激。

2、★过敏反应(过敏者禁用)。

3、大剂量钾盐能直接产生脑毒性、溶血性贫血、白细胞下降(不能大剂量静注)。

4、治疗梅毒和钩端螺旋体病时,可能发生寒战、发热、喉痛、头痛、心动过速(赫氏反应)。

二、头孢菌素类:①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头孢氨苄甲氧苄啶、头孢唑啉、头孢拉定。

②头孢呋辛酯、头孢克洛。

③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克肟、头孢特仑、头孢他美酯。

[不良反应]1、过敏反应[如:皮肤反应(有或没有瘙痒)、药物热、血管神经性水肿]:对青霉素过敏者有5%~10%对头孢菌素有交叉过敏反应。

过敏者禁用。

2、★第一代大剂量使用时,出现肾毒性(肾功能不全不宜或减量使用)。

3、第二代头孢孟多、头孢哌酮、拉氧头孢可能出现凝血障碍。

4、头孢哌酮常可引起腹泻(可用维生素K和新鲜血浆冶疗)5、二重感染。

以上药物的特点和注意事项:1、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美拉唑(或胶体果胶铋)根治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防止复发。

2、氨苄西林长于肠道感染3、苯唑西林用于其它青霉素耐药(金葡菌)的感染4、青霉素V钾用于预防风湿热及治疗轻度的感染5、头孢菌素类主要用于青霉素类耐药的感染6、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作用与第一代各有特点7、淋球菌性尿道炎:第三代头孢菌素类+第三代氟喹诺酮类(依诺沙星)也是当前治疗伤寒的主要方案。

8、皮肤软组织感染、肺炎:第一代头孢菌素类+第三代氟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9、咽喉、扁桃体细菌感染: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菌素(疗程十到十五天,以清除咽喉、扁桃体内的细菌为目的)。

10、胆道梗阻者禁用头孢哌酮。

三、大环内酯类:红霉素、麦迪霉素、乙酰螺旋霉素、交沙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

[不良反应]1、胃肠道反应。

2、过敏反应(过敏者禁用)。

3、二重感染。

抗微生物基本药物培训医师

抗微生物基本药物培训医师

抗微生物基本药 物的研发进展
抗微生物基本药 物在临床实践中 的应用情况
抗微生物基本药 物的发展趋势和 未来展望
抗微生物基本药物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前景
抗微生物基本药物在预 防传染病方面具有重要 作用,可以有效降低感 染率和发病率。
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中,抗微生物基本药 物可以快速控制疫情, 减轻疾病负担。
持续学习:鼓 励医师不断学 习和进修,提 高专业素养和
技能水平
XX
THANK YOU
汇报人:XX
汇报时间:20XX/01/01
可作为预防感染的药物使用
PART 3
抗微生物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
抗微生物基本药物的选用原则
根据感染的具体病菌种类选择合适的药物 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病情选择药物 根据药物的抗菌谱和药效学特点选择药物 考虑药物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避免药物的不合理配伍
抗微生物基本药物的给药方案
确定病原体: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确定病原体种类。 选择药物:根据病原体种类和感染部位,选择合适的抗微生物药物。 给药途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药物性质,选择口服、静脉注射等合适的给药途径。 给药剂量和时间:根据感染程度和药物作用特点,确定合适的给药剂量和时间间隔。
抗微生物基本药物的联合用药
联合用药的目 的:提高疗效、 减少耐药性的
产生
联合用药的原 则:根据感染 的具体病菌和 病情来选择合 适的药物组合
常见的联合用 药方案:β-内 酰胺类+氨基 糖苷类、大环 内酯类+林可
霉素类等
联合用药的注 意事项:避免 不合理的药物 组合,注意药 物间的相互作 用和不良反应
YOUR LOGO
抗微生物基本药物 培训医师

第二章抗微生物用药PPT课件

第二章抗微生物用药PPT课件

.
32
• 4、红霉素4g/d以上有一定的耳毒性,用药 期间应注意观察有无眩晕、耳鸣等症状, 一旦出现,应立即通知医生。
• 5、与磺胺类药物合用,协同增效;与青霉 素合用,拮抗作用;与四环素类合用加重 肝损害,故不宜合用。
.
33
三、氨基糖苷类
• 是由氨基糖分子和非糖分子的苷元连接而 成,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 妥布霉素。
本类药是在天然青霉素的基础上,用化学合成的方法 合成的一类青霉素。其抗菌机制、不良反应与青霉素相 同,与青霉素有交叉过敏反应。
分类
常用药物
特点及应用
耐酸不耐酶 青霉素类
耐酸耐酶青 霉素类
青霉素V 非奈西林
苯唑西林 氯唑西林
口服吸收好,在胃酸中不被破坏,但不 耐酶。用于轻度和中度感染。
口服易吸收,主要用于耐青霉素的金葡 菌感染。
静脉炎,故应稀释后缓慢滴注。
.
30
• 2、本类药物可引起胆汁淤积性黄疸和转氨 酶升高,如长期使用,应定期检测肝功能, 如有异常应立即通知医生。
.
31
• 3、乳糖酸红霉素滴注液的配制,先加灭菌 注射用水6ml至0.3g乳糖酸红霉素粉针瓶中, 用力振摇至溶解。然后加入NS中稀释,缓慢 静脉滴注,浓度为1%~5%以内。若用葡萄糖 稀释,需在每100ml溶液中加入4%碳素氢钠 1ml。
• 耳蜗损害:耳鸣及耳聋
• 庆大霉素
• 不良反应:肾毒性
.
36
氨基糖苷类药物的用药护理
• 1、耳毒性的护理:用药期间应注意询问病人 有无眩晕、耳鸣等症状,并进行听力监测,一 旦出现早期症状,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停药。 本药不宜用药有听力减弱的病人,老人、儿童、 哺乳期妇女慎用,孕妇禁用。

最新抗菌微生物药物培训讲学精品课件

最新抗菌微生物药物培训讲学精品课件
宝刹康唑
抗生素的安全(ānquán)用药
1、 抗生素合理用药原则
能用窄谱抗生素,就不用广谱抗生素;能 用低级(dījí),
就不用高级;能用一种,就不用两种;能口服不打针,能
打针不输液;感冒、发炎不随便用抗生素、不擅自凭经验
用抗生素;不轻易局部外用抗生素;不随意更换抗生素的
品种;避免预防用抗生素;使用抗生素治疗要有疗程,按
2012年3月2日报道 ,“我国有超过30 万7岁以下儿童因为 不合理使用抗生素
造成耳聋,占聋哑
儿童的比例高达 30%至40%。
第三十九页,共50页。
✓抗生素滥用(lànyòng)的一些 现象
1. 做病原学检查,主观用药 2. 将抗生素用作退热药,用于病毒性、原发性及非感
染性疾病
3. 预防用药(占抗生素滥用的1/3) 4. 不了解适应症,选药不当 5. 任意使用(shǐyòng)3种以上无协同或有禁忌的抗菌

6. 频繁换药 7. 农业、畜牧业、果园等用作杀虫剂 8. 用法不当(剂量、时间、途径、速度、疗程等)
第四十页,共50页。
抗生素滥用(lànyòng)的危 害
滥用抗生素的危 害胜过(shènɡ ɡuò)滥用枪支! ! 我国每年有8万 人左右直接或间 接死于滥用抗生 素
第四十一页,共50页。
✓抗生素滥用(lànyòng)造成 的危害
第二页,共50页。
第三页,共50页。
二、抗生素的发现(fāxiàn) 历程
1877年,Pasteur和Joubert首先认识到微生物产品有可能成为治疗 药物,他们发表了实验观察,即普通的微生物能抑制尿中炭疽杆菌的生 长。
1910年,德国医生(yīshēng)埃尔利希在第606个配方实验中取得了 成功,就是现在还在用的阿斯凡纳明,代号“埃尔利希606”。

第三十八章抗微生物药物概论ppt课件

第三十八章抗微生物药物概论ppt课件

体所致病 进行预防或治疗
化疗药:化疗过程中所用药物 抗微生物药 抗寄生虫药 抗肿瘤药
二、抗菌药物作用机制
1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2 影响胞浆膜通透性 3 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4 影响核酸合成 5 影响叶酸代谢
三、细菌耐药性
耐药性:细菌对治疗药物敏感性降低或 消失的现象。
讲授内容
一、概念与术语 二、抗菌药物作用机制 三、细菌耐药性
抗菌药物(antibacterial drugs):
是指能抑制或杀灭细菌的药物,是防治 细菌所致感染性疾病的一类药物。
抑菌药:暂时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的药物 例:四环素 磺胺类
杀菌药:对细菌具有杀灭作用的药物 例:青霉素类 氨基苷类 喹诺酮类
抗生素:是某些微生物所产生的,能杀灭
或抑制其它微生物的代谢产物。 天然抗生素(青霉素) 部分合成抗生素(氨苄青霉素)
人工合成抗菌药 喹诺酮类药 磺胺类药
抗菌谱:抗菌药物的抗菌范围。
窄谱抗菌药:仅对一种细菌或少数几
种细菌有抗菌作用的抗菌药。 例:异烟肼仅对结核杆菌有效
广谱抗菌药:对多种不同细菌具有抗 菌作用的抗菌药。
例: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
敏感
耐药
多重耐药性(交叉耐药性) :细菌对多 种治疗药物发生的耐药性
例: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链 霉素、红霉素的耐药
细菌耐药性产生机制
1、细菌产生灭活酶 2、细菌改变药物作用靶位 3、细菌改变胞浆膜的通透性 4、影响主动流出系统
复习思考题 1.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是什么? 2.细菌的耐药机制是什么?
例:四环素(G+、G-、其它)
非细胞型
微生物 原核细胞型
真核细胞型

细 放支 螺衣 立

药物学抗微生物药(共10张PPT)

药物学抗微生物药(共10张PPT)

二、抗菌作用机制
1.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β-内酰胺类、万古霉素)
2.影响胞浆膜通透性(多粘菌素、两性霉素B)
3.影响胞浆内生命物质的合成
—— 影响叶酸代谢(磺胺类、甲氧苄啶) —— 抑制核酸合成 (喹诺酮类、利福平)
—— 抑制蛋白质合成(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 大环内酯类)
抗菌作用机制图示
(4)长期用药细菌可能产生耐药性的慢性感染(如结核、慢性骨髓炎等); (明2)确根药据物感-染机部体位-病选原药体。三者之辨证关系, —抗—菌药抑的制预蛋防白应质用合须成掌(握氨适基应糖证苷,类以、防四滥环用素类、 四抑、菌抗 药菌是药仅物能的抑合制理微应生用物原生则长繁殖而无杀灭作用的抗微生物药(如四环素类)。 大是环评内 价酯化类学)治疗药有效性与安全性的指标 (包2)括病天因然未抗明生的素严和重部感分染合;成抗生素。 杀—菌—药抑是制不蛋仅白能质抑合制成微(生氨物基生糖长苷繁类殖、且四具环有素杀类灭、作用的抗微生物药(如青霉素)。 抗药生物素 -病是原指体某-机些体微三生者物之(间如的放关线系菌、真菌、细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抑制或杀灭其他病原微生物的化学物质。 抗(2)菌病药因的未预明防的应严用重须感掌染握;适应证,以防滥用 —— 抑制蛋白质合成(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 为(2)合根理据用感药染奠部定位基选础药。。 抗目菌的药 :的延预缓防耐应药用性须形掌成握;适应证,以防滥用 (预1)防根耐据药病性原产体生对的药措物施的:敏感性选药。 (14)根 长据期病用原药体细对菌药可物能的产敏生感耐性药选性药的。慢性感染(如结核、慢性骨髓炎等); 是预评防价 耐化药学性治产疗生药的有措效施性:与安全性的指标 为杀合菌理 药用是药不奠仅定能基抑础制。微生物生长繁殖且具有杀灭作用的抗微生物药(如青霉素)。 细菌改变胞浆膜的通透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④拮抗:两种药物联合使用以后,效果 拮抗:两种药物联合使用以后, 反而降低
二、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1.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磷霉素
2.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2.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 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
3.抑制细菌DNA合成 3.抑制细菌DNA合成 抑制细菌DNA
青霉素类
[抗菌作用机制 抗菌作用机制] 抗菌作用机制 通过干扰细菌粘肽的生物合成, 粘肽的生物合成 通过干扰细菌粘肽的生物合成,阻止粘 肽链的交叉连结,从而干扰细胞壁 细胞壁的合 肽链的交叉连结,从而干扰细胞壁的合 青霉素类抗生素水溶性好, 成。青霉素类抗生素水溶性好,消除半 衰期 大多不超2小时 小时, 大多不超 小时,主要经肾排出
阿莫西林 Amoxicillin
• • • • 【用法和用量】口服。 (1)成人:每日l~4g,分为3~4次服。 (2)儿童:每口50~100mg/kg,分3~4次服。 肾功能严重不足者应延长用药间隔时间;肾小球 滤过率为10~1 5ml/min者8~12小时给药1次; <lOml/mIn者12~16小时给药1次。
喹诺酮类
4.干扰叶酸合成途径 4.干扰叶酸合成途径
磺胺类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三、细菌产生耐药的机制
关于耐药的机制,它的生化基础包括: 关于耐药的机制,它的生化基础包括: 抗菌药物被代谢为无活性物质, 抗菌药物被代谢为无活性物质,如ß-内酰胺 内酰胺 乙酰化酶等; 酶、乙酰化酶等; 抗菌药物靶位改变, 抗菌药物靶位改变,如MRSA; ; 细菌对抗菌药物通透性改变; 细菌对抗菌药物通透性改变; 主动外排; 主动外排; 细菌代谢途径改变,等等。 细菌代谢途径改变,等等。
6.肾功能减退时抗菌药物的应用
(1)肾功能减退时不需调整剂量的药物 不需调整剂量的药物 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等)﹑氯霉素﹑异烟肼﹑ 利福平﹑强力霉素 (2)肾功能减退时应减少剂量或延长给药间期的药物 应减少剂量或延长给药间期的药物 两性霉素B﹑甲硝唑﹑5-氟胞嘧啶﹑乙胺丁醇﹑ β-内酰胺类﹑万古霉素﹑氨基糖苷类﹑林可霉素 不宜使用: (3)肾功能减退时不宜使用 不宜使用 四环素﹑磺胺类﹑呋喃类﹑头孢噻啶
四、抗微生物药的分类
按化学结构 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 氨基糖苷类 大环内酯类 其他抗生素类 磺胺类 喹诺酮类 硝基呋喃类 按所作用的微生物 抗结核药 抗麻风药 抗真菌药 抗病毒药
(一)青霉素类
天然青霉素- 天然青霉素-窄谱 青霉素G 青霉素G 半合成青霉素 耐酶青霉素 苯唑西林,可注射。 青霉素- 耐酶青霉素-苯唑西林,可注射。 广谱青霉素 耐酸、可口服,不耐酶, 青霉素- 广谱青霉素-耐酸、可口服,不耐酶,对 耐药金葡菌感染和铜绿假单胞菌无效。 耐药金葡菌感染和铜绿假单胞菌无效。 氨苄西林、 氨苄西林、阿莫西林 抗铜绿假单胞菌青霉素 不耐酸, 青霉素- 抗铜绿假单胞菌青霉素-不耐酸,哌拉西林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复方制剂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应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 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 注意给药方式的合理性 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 注意肝肾功能减退者的应用 强调综合性治疗措施的重要性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抗菌药联合应用的指征: 抗菌药联合应用的指征: 1、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 、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 2、单一抗菌药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 、单一抗菌药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 3、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混合感染;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混合感染; 4、长期用药致病菌有产生耐药性可能; 、长期用药致病菌有产生耐药性可能; 5、联合用药毒性较大的药量须减少。 、联合用药毒性较大的药量须减少。
2.妊娠期患者抗菌药物的选用 妊娠期患者抗菌药物的选用
妊娠早 期避免 应用 TMP 甲硝唑 乙胺嘧 啶 利福平 金刚烷 胺 妊娠后期 避免应用 磺胺药 氯霉素 妊娠全 程避免 四环素 红霉素酯化物 氨基苷类 喹诺酮类 万古 (去甲万古) 异烟肼 磺胺药+TMP 呋喃妥因 阿糖腺苷 权衡利弊 后慎用 氨基糖苷类 异烟肼 氟胞嘧啶 氟康唑 万古 (去甲万古) 妊娠期均 可应用 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 其他β内酰胺 类 磷霉素
抗菌药物的基本概念
最低抑菌浓度( 最低抑菌浓度(MIC) 药物能抑制培养基 ) 内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 内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 抑菌药 仅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而不能将 其杀灭的药物。 其杀灭的药物。 最低杀菌浓度(MBC) 最低杀菌浓度(MBC)药物能杀灭培养基 细菌的最低浓度。 细菌的最低浓度。 不仅抑制细菌的生长, 杀菌药 不仅抑制细菌的生长,并能将其杀灭 的药物。 的药物。
抗菌药物联合应用
抗菌药物两个联合应用的几种结果 协同: ① 协同:1+1大于2的状态。青霉素加庆 青霉素加庆 大霉素 相加: ②相加:1+1等于2的状态。
抗菌药物联合应用
③无关:就是各自发挥作用,例如肺炎 无关:就是各自发挥作用, 的时候, 的时候,选择头孢菌素加上大环内酯 类
抗菌药物联合应用
青霉素
• 【用法和用量】 • (1)肌内注射:①成人,一日80万~320万单位,分3~4次 给药。②儿童,一日3万~5万单位/kg,分2~4次给予。 • (2)静脉滴注:适用于重病感染,①成人,一日200万~ 200万单位,分2~4次静脉滴注。给药速度不能超过每分 钟50万单位。②儿童,一日5万~20万单位/kg,分2~4 次静脉滴注。 • 1)感染性心内膜炎:推荐剂量1000万~2000万单位,连 续或每4小时分次静脉滴注,疗程4周。 • 2)化脓性脑膜炎:一日20万~30万单位/kg,疗程4日。 • 3)气性坏疽:一次100万~200万单位,每2~3小时一次。 • 4)梅毒:推荐剂量200万~400万单位,每4小时1次,共10 ~14日。
一、抗菌药物的基本概念
抗微生物药 能抑制或杀灭有关病原微生物, 能抑制或杀灭有关病原微生物, 多用于预防和治疗相关微生物的 各种感染。 各种感染。 能抑制或杀灭细菌, 抗菌药 能抑制或杀灭细菌,用于预防和治疗 细菌性感染的药物。 细菌性感染的药物。 指由细菌、 抗生素 指由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在生活过程 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物 质。 抗菌药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范围。 抗菌谱 抗菌药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范围。 药物抑制或杀灭细菌的能力。 抗菌活性 药物抑制或杀灭细菌的能力。 •
抗菌药物的基本概念
是衡量化疗药物临床应用价值 化疗指数 是衡量化疗药物临床应用价值 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参数 的重要参数, 和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参数,一般可用 动物实验的 LD50/ ED50 或 LD5/ ED95的 比值表示。 比值表示。 抗菌后效应( 抗菌后效应(PAE)即足量用药后即使 ) 浓度下降到有效水平以下, 浓度下降到有效水平以下,细菌在若 干小时内依然处于被抑制状态。 干小时内依然处于被抑制状态。
医疗卫生机构不合理用抗生素原因
对药物及细菌抗菌活性、细菌耐药、 对药物及细菌抗菌活性、细菌耐药、 抗菌谱、药代、 抗菌谱、药代、药效特征以及毒副反 应等了解不足 。 利益驱使,由于抗菌药物的高使用率, 利益驱使,由于抗菌药物的高使用率, 致使在药品销售环节中间存在诸多不 合理的销售方式。 合理的销售方式。 抗生素自由购买,患者药物使用常识 抗生素自由购买, 欠缺。 欠缺。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选择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 诊断为细菌感染者, 诊断为细菌感染者,尽早确立病原学判断 熟悉各种抗菌药物的活性、作用、抗菌谱、 熟悉各种抗菌药物的活性、作用、抗菌谱、 药动学特征和不良反应; 药动学特征和不良反应;根据药物抗菌效应 及疾病严重程度选择药物; 及疾病严重程度选择药物;根据药动学特点 和感染部位选药。 和感染部位选药。 按患者的生理、病理、免疫功能等状态合理 按患者的生理、病理、 用药。 用药。
青霉素类
时间依赖型抗 对繁殖期细菌起杀菌作用,为时间依赖型 繁殖期细菌起杀菌作用, 时间依赖型 细菌起杀菌作用 生素。在短时间内有较高的血药浓度时对治疗 有利。 静脉滴注给药:宜将一次剂量的药物溶于约 100ml氯化钠注射液中,于0.5~1h内滴完,一 则可在较短时间内达到较高的血药浓度,二则 可减少药物分解并产生致敏物质。 青霉素类在pH=6~7溶液中较为稳定。
4.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及用药注意点
(1)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 体内酶系统不足或缺乏 ● 血浆蛋白与药物的结合能力弱 ● 细胞外液容积较大,药物排泄相对较慢 ● 肾功能发育不全 (2)新生儿应用抗菌药物的注意点: ● 首选β-内酰胺类抗生素(注意剂量和间隔) ● 尽量避免使用氯霉素、磺胺药、氨基糖苷类﹑ 万古霉素﹑ ● 禁用四环素、氟喹诺酮类 ● 不宜肌注给药
抗菌药物的基本概念
浓度依赖性抗药:杀菌和浓度有关的叫 浓度依赖性抗菌药 杀菌和浓度有关的叫 浓度依赖性的抗菌药。 浓度依赖性的抗菌药。 时间依赖性抗菌药: 时间依赖性抗菌药:跟浓度没有关系的 抗菌药叫浓度非依赖性的抗菌药,或者 抗菌药叫浓度非依赖性的抗菌药, 叫做时间依赖性的抗菌药。 叫做时间依赖性的抗菌药。 半衰期:药物自体内消除半量( 半衰期:药物自体内消除半量(或药物浓度减 %)所需的时间即为药物的半衰期 少50%)所需的时间即为药物的半衰期(t½ ) %)所需的时间即为药物的半衰期(
抗微生物药及抗寄生虫病药
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
我国每年因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导致800 我国每年因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导致 亿元医疗费用增长,同时致使8万病人 亿元医疗费用增长,同时致使 万病人 不良反应及死亡。 不良反应及死亡。 研制一个抗生素大约需要10年时间 年时间, 研制一个抗生素大约需要 年时间, 而产生耐药菌素却在两年之内, 而产生耐药菌素却在两年之内,未来 呈无有效抗生素的可怕趋势。 呈无有效抗生素的可怕趋势。
青霉素类
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 【作用特点 作用特点】 作用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