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药物学基本问题
微生物的药物抗性
微生物的药物抗性药物抗性是指微生物对抗生素或其他药物产生的抵抗力,是一个严重的全球性问题。
微生物的药物抗性造成了许多传染病的治疗困难,严重影响了公共卫生和医疗领域。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的药物抗性的概念、原因以及应对策略。
一、概念微生物的药物抗性是指微生物对抗生素或其他药物产生的抵抗力。
当微生物细胞对药物产生抵抗时,该药物就无法发挥治疗效果,导致感染无法被有效控制或治愈。
微生物的药物抗性可以是天生的,也可以是通过基因突变或基因转移获得的。
二、原因1. 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是药物抗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过度使用、滥用和误用抗生素会导致微生物抗药基因的扩散和积累,进而产生耐药菌株。
2. 低质量抗生素低质量抗生素指的是药物成分不纯、药物浓度不准确或药物存储条件不当等问题。
低质量的抗生素可能无法有效杀灭微生物,从而促使微生物产生抗药性。
3. 个体易感性个体易感性是指个体细胞对药物的敏感程度。
某些微生物可能天生具有较高的耐药性,使得它们能够在抗生素存在的环境中生存和繁殖。
三、应对策略1. 合理使用抗生素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减少抗生素的滥用和误用。
医生和患者应该在使用抗生素时遵循适应症和正确用药的原则,避免过度使用和长期使用抗生素。
2. 发展新型抗生素由于微生物的药物抗性不断增加,传统的抗生素正在逐渐失去对抗疾病的能力。
因此,科学家和医药公司应加大研发力度,开发新型抗生素,以有效对抗药物抗性。
3. 提高公众意识加强公众对药物抗性的认知是预防和控制药物抗性的重要举措。
通过教育公众正确使用抗生素,避免片面追求抗生素的使用,可以减少微生物抗药性的发生。
4. 加强监测与防控建立全面的监测体系,及时掌握微生物的药物抗性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
实施卫生和医疗机构感染控制措施,加强医疗废物的处理,严格手卫生等,可以有效减少微生物传播和药物抗性的发展。
结论微生物的药物抗性是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对公共卫生和医疗领域产生了巨大的挑战。
微生物问答题
第1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细菌有哪3种形态?2.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有哪些?特殊结构各有何作用?3.G+菌和G-菌细胞壁的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4.青霉素和溶菌酶为什么不能杀灭革兰阴性菌?5.简述革兰染色法操作步骤第2章细菌的生理1.细菌的生长繁殖条件是什么?2.细菌生长曲线分哪4个阶段?3.细菌根据对氧的需要程度分为哪几种类型?4.细菌合成代谢产物有哪几种?第3章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1.常用的消毒剂有哪些种类?2.简述化学消毒剂的杀菌机制。
3.湿热灭菌有哪些方法? 各有何用途?4.筒述紫外线杀菌的作用机制和注意事项。
5.在温度和时间相同的情况下,为什么湿热灭菌法的效果比干热法好?6.当从事病原生物学安全实验室工作时,应考虑哪些与生物安全相关的问题?第4章噬菌体1.噬菌体的概念及其特征。
2.毒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前噬菌体、溶原性细菌、溶原性转换的概念及特征。
3.溶菌性周期与溶原性周期的区别。
第5章细菌的遗传变异1.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的类型及其主要差异?2.何谓BCG、transposon、R质粒、Hfr、lysogenic conversion和Ames试验?3.影印试验验证何种理论?突变型细菌有哪些?第6章细菌耐药性1.简述抗菌药物类型2.抗菌药物作用机制又几种?3.简述细菌耐药性产生机制。
4.控制细菌耐药性策略?第7章细菌的感染与免疫1.病原菌对宿主的致病性,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2.试比较内毒素与外毒素的基本生物学特性?3.细菌的侵袭力,由哪些因素组成?4.请陈述机体抗细菌感染的特点?5.当机体感染病原菌后,感染的发展及其结果可能在机体有哪些方面的表现?6.试述医院感染的基本特点?从医学微生物学角度,怎样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第8章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1. 试述检测病原菌的基本程序和原则?2. 对已经分离出的细菌菌落,怎样从微生物学角度去进一步鉴定?3. 试述疫苗研制及其发展的主要阶段?第9章球菌1.简述葡萄球菌的分类及意义。
药物微生物学与药物质量控制
药物微生物学与药物质量控制药物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学科,重点关注药物的微生物污染、微生物的耐药性以及微生物对药物的降解等问题。
而药物质量控制则是保证药物质量的重要手段,其中包括药物微生物学的研究结果。
本文将探讨药物微生物学在药物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并讨论如何有效地检测和控制药物微生物污染。
1. 药物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药物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与药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它们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药物的降解、失效或者产生毒性反应。
因此,药物的微生物学研究对于药物质量的检测和控制至关重要。
2. 药物微生物污染的影响药物微生物污染是指药物制剂中存在的微生物数量超过了规定的限度。
药物微生物污染的存在会导致药物的稳定性下降,药物的活性成分降解,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
此外,微生物污染还可能导致药物的变质、致病菌的传播以及患者的感染等问题。
3. 药物微生物检测的方法为了检测药物中的微生物污染,目前常用的方法包括生物学方法和化学方法。
生物学方法主要是通过培养微生物并观察其生长情况来判断药物中是否存在微生物。
而化学方法则是通过检测微生物代谢产物或者微生物DNA等来确定药物中的微生物污染情况。
这些方法的选择会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但都要求准确、可靠以及对药物本身没有损害。
4. 药物微生物污染的控制药物微生物污染的控制是保证药物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
为了控制微生物污染,制药业务常采取以下措施:例如,在药物制造过程中严格控制生产环境的洁净度,以防止外界的微生物污染;同时,药物的原料也要经过严格的微生物检测和筛选,确保原材料的纯净性和安全性;此外,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和清洁,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微生物污染的概率;最后,药物制剂在包装和储存过程中也需要注意防止微生物污染的发生。
5. 药物微生物学与药物质量控制的前景随着制药行业的发展,对于药物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药物微生物学的研究与应用也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方法学验证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发布日20070423期栏目化药药物评价>>化药质量控制标题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方法学验证中的常见问题分析作者审评三部部门正文容审评三部审评五室英摘要:本文对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中的管碟法在方法学验证中的常见问题如线性与围中溶液浓度与直径的关系、精密度的测定方法等进行了分析,归纳其错误的问题,给出了正确的操作方法。
关键词: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多组分抗生素方法学验证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是国际上通用的、经典的抗生素测定方法。
自20世纪40年代建立至今,在各国药典中被普遍采用。
虽然伴随着HPLC等化学分析技术的发展,一些抗生素品种的效价已被化学分析法所取代,但由于①微生物检定法可直观、特异地反映出抗生素品种的抗菌活性;②多组分抗生素由于结构与不同活性组分生物活性的差异,化学测定结果难以准确表征组分组成、含量和生物活性间的关系;③许多抗生素品种由于各种原因如无特征紫外吸收等,目前没有适当的化学分析方法表征其活性,故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目前在各国药典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且短期化学分析法不可能完全取代微生物检定法。
中国药典2005年版仍采用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中的管碟法测定其效价,目前申报已有国家标准的该类制剂较多,在质量研究中存在诸多问题,现就常见的问题加以分析,希望对注册申请人有所帮助。
一、方法的建立1、供试品与标准品的同质性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的原理以供试品与标准品同质为前提,方法建立前,首先应确定供试品与标准品是否同质,包括化学结构、所含组分及组分比例的一致性,对于制剂还要考虑辅料的影响是否造成供试品与标准品不同质。
2、培养基、试验菌、缓冲液和培养条件的选择可参照中国药典建立,在此不再赘述。
3、检定方法的确定可采用一剂量法(标准曲线法)、二剂量法及三剂量法等。
一般确定线性与围采用一剂量法(标准曲线法),常规含量测定采用二剂量法,标准品标定采用三剂量法。
4、抗生素溶液的稳定性选定的品种可参照中国药典现行版附录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的品种,若溶剂和缓冲液与其不同,应考察抗生素储备溶液和测定溶液在室温、40℃和不同pH值缓冲液中,以及放置不同时间的稳定性,以确定抗生素储备溶液和测定溶液的存放时间和条件。
微生物学问答题大全
临床微生物学问答题大全1.试述科赫(Robert Koch)原则。
答:科赫(Robert koch)原则包括:1在同样的特殊疾病中发现同一种病原菌;2病原体能在体外获得纯培养;3将纯培养接种至易感动物能引起相同的疾病;4能从感染动物体内重新分离出这种病原菌的纯培养。
2.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任务有哪些?答: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任务包括:1研究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特征:2提供快速、准确的病原学诊断;3指导合理应用抗菌药物;4对医院感染进行监控。
3.哪些环境因素可影晌细菌的形态?答:影响细菌形态的环境因素包括:1培养温度、时间、培养基的成分、pH、离子浓度等;2机体内的生态环境;3环境中不利于细菌生长的物质,如药物、抗菌药物、抗体、过高的盐份等。
4.试述细菌的结构及其相应的功能。
答: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等。
特殊结构包括:鞭毛、菌毛、舰、芽胞等。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肽聚糖是由多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三部分组成。
外膜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主要结构,由磷脂、脂蛋白、脂多糖三部分组成。
细胞壁的主要功能是维持细菌的固有外形,起保护菌体的作用。
细胞膜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脂类、蛋白质及少量多糖,其结构为平行的脂质双层,大多为磷脂,其中镶嵌有多种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可在呈液态的脂质双层中流动变化。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有:1物质转运作用;2分泌作用;3呼吸作用;4生物合成作用。
细胞质是细菌新陈代谢的重要场所。
核质包含有细菌的遗传物质。
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还可增强细菌的侵袭力。
菌毛存在于菌体表面,可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其中前者为一种粘附结构,后者具有致育性,可传递毒力和耐药性。
荚膜的功能包括:1保护作用;2致病作用;3免疫原性;4鉴别与分型。
芽胞是细菌的休眠体,可帮助细菌渡过不良的生存状况。
总之,不论是基本结构还是特殊结构,均有其各自的功能,共同维持细菌的存活及其整体功能。
5.细菌L型有哪些特点?答:细菌L型有以下特点:(1)细胞壁肽聚糖结构被破坏,或合成受到抑制,造成细胞壁缺陷。
微生物药物学简明教程答案
微生物药物学简明教程答案1、在植物根尖的结构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5) [单选题] *A.分生区B.伸长区C.成熟区(正确答案)D.根冠2、溶酶体合成和分泌多种酸性水解酶[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3、29.(2015·巢湖)炸油条要用到面粉和花生油,它们分别来自()[单选题] * A.小麦的子叶花生的子叶B.小麦的胚乳花生的子叶(正确答案)C.小麦的子叶花生的胚乳D.小麦的胚乳花生的胚乳4、下列关于水螅的描述中,不正确是()[单选题]A.身体呈辐射对称B.刺细胞有攻击、防御的作用C.内胚层有专门消化食物的细胞D.水螅生活在水流湍急的水域中(正确答案)5、下列器官中,不属于血液循环系统的是()[单选题] *A.血液B.心脏C.肺(正确答案)D.血管6、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7、哺乳动物是目前动物界最高等的类群,下列各项中最能体现哺乳动物高等的一项是()[单选题]A.体表被毛B.体温恒定C.牙齿分化为门齿、犬齿和臼齿D.胎生、哺乳(正确答案)8、大肠杆菌细胞中提取到的核酸彻底进行水解,直至形成不能再水解的小分子,则能得到的小分子的种类共有8种[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9、下列关于人的生殖和发育的认识,错误的是()[单选题] *A.女性最主要的生殖器官是卵巢B.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在输卵管内C.婴儿出生标志着人体生长发育的开始(正确答案)D.青春期出现第二性征与激素分泌有关10、下列植物器官中,属于营养器官的是()[单选题] *A.叶(正确答案)B.花C.果实D.种子11、下列动物中,用气囊辅助呼吸的是()[单选题]A.丹顶鹤(正确答案)B.扬子鳄C.青蛙D.鲫鱼12、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黄素合成较多引起的[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3、从同一株植物上剪下两根长势相近的枝条,进行如图处理。
将装置放在适宜条件下,数小时后发现甲装置塑料袋壁上的水珠比乙多。
微生物学复习资料
微生物学中的一些问题第2章纯培养1.冷冻真空干燥保藏、液氮保藏法是目前使用最普遍、最重要的微生物保藏方法,大多数专业的菌种保藏机构均采用这两种方法作为主要的微生物保存手段。
( T )2.如果要从环境中分离得到能利用对氨基苯乙酸/以2,4-D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微生物纯培养物,你该如何设计实验?从对氨基苯乙酸/2,4-D含量较高的环境中采集土样或水样;配制仅以对氨基苯乙酸//2,4-D作为唯一碳源培养基,进行增殖培养;配制培养基,制备平板,一种仅以对氨基苯乙酸/2,4-D作为唯一碳源(A),另一种不含任何碳源作为对照(B) ;将样品适当稀释(十倍稀释法),涂布A平板;将平板置于适当温度条件下培养,观察是否有菌落产生;将A平板上的菌落编号并分别转接至B平板,置于相同温度条件下培养(在B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是可利用空气中CO2的自养型微生物) ;挑取在A平板上生长而不在B平板上生长的菌落,在一个新的A平板上划线、培养,获得单菌落,初步确定为可利用对氨基苯乙酸/2,4-D作为碳源和能源的微生物纯培养物。
第3章结构1.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单体由(1)双糖单位(2)四肽尾(3)肽间桥三部分组成。
2.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细胞壁的组成与结构上的差别.组成上的差别:大肠杆菌(革兰氏阴性菌):肽聚糖含量低;无磷壁酸;类脂质含量高;蛋白质含量高。
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阳性菌):肽聚糖含量很高;磷壁酸含量很高;无类脂质;无蛋白质。
结构差别:大肠杆菌:肽聚糖:四肽尾是“L丙氨酸—D谷氨酸—L赖氨酸—D丙氨酸”);甘氨酸五肽桥;厚度大;交联度大。
金黄色葡萄球菌:四肽尾是“L丙氨酸—D谷氨酸—mDPA—D丙氨酸”;无特殊肽桥;厚度小;交联度小。
3.肽聚糖种类的多样性主要反映在_A_结构的多样性上。
A肽桥B粘肽C双糖单位D四肽尾4. 革兰氏染色法的分子机制是什么,基本操作步骤,哪一步是关键步骤;G+ 菌:细胞壁厚,肽聚糖含量高,交联度大,当乙醇脱色时,肽聚糖因脱水而孔径缩小,故结晶紫-碘复合物被阻留在细胞内,细胞不能被酒精脱色,仍呈紫色。
微生物学简答题
微生物学简答题及答案1.什么是微生物?简述其3大特点和所属类群。
答: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特点:个体微小(<0.1 mm);构造简单;进化地位低。
类群:原核类:细菌,放线菌,蓝细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
真核类:真菌(酵母菌,霉菌),原生动物,显微藻类。
非细胞类:病毒,类病毒,朊病毒。
2.什么是马铃薯晚疫病?试述其在历史上对人类的一次严重危害。
答:一种由病原性真菌引起的严重植物病害。
19世纪中叶,在欧洲发生了一场马铃薯晚疫病大流行,毁灭了5/6的马铃薯,个别地方甚至颗粒无收,并引起爱尔兰等地大量居民饿死或逃往北美。
起因:当地过分强调种植单一高产粮食作物~马铃薯;当时连年气候异常,长期阴雨,温湿度过高,十分有利于病原真菌的生长繁殖和传播。
3.如何理解“在近代科学中,对人类福利最大的一门科学要算是微生物学了”?答:不同的人群或个人有其不同的幸福观或福利观。
一般都集中在追求钱、权、利、名、业、健(健康长寿)等几个方面。
健康在幸福观上应居首位;在近代多门科学中,对人类健康的关系最为密切、已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将进一步作出更大贡献的科学就是微生物学。
4.人类认识微生物世界的主要障碍是什么?在微生物学发展早期,学者们是如何逐一克服的?答:主要障碍有以下几点:a个体微小:列文虎克利用其自制的显微镜,克服了肉眼的局限性,首次观察到多种微生物的个体形态;b外貌不显:主要由科赫学派克服的,他们创立了许多显微镜技术,染色技术、悬滴培养技术和显微摄影技术,使人们对细菌等的外貌能清楚地观察到了;c杂居混生:由科赫等人发明的明胶和琼脂平板分离微生物纯种的方法,克服了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杂居混生状态,从而进入了研究微生物纯培养阶段;d因果难联:把微生物作用的因果联系起来的学者很多,如巴斯德提出了活的微生物是传染病、发酵和腐败的真正原因;科赫提出了证明某病的病原菌的“科赫法则”等。
5.微生物学的发展经历了哪5个时期?各期的代表人物是谁?答:史前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初创期:(荷兰的)列文虎克;奠基期:(法国的)巴斯德和(德国的)科赫;发展期:(德国的)布赫纳成熟期:华脱生和克里克。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考试论述题答案
第一章微生物基本概念思考题1.从形态结构、培养特性和致病性上,比较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核细型微生物和非细胞型微生物(de)主要区别.(1)形态结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如细菌,只有原始核,由裸露(de)环状双链DNA构成,无核膜和核仁,细胞器很不完善,只有核糖体.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如真菌,细胞核分化程度高,有核膜和核仁,细胞器分化明显.非细胞型微生物如病毒,无典型(de)细胞结构,只能在活(de)易感细胞内生长繁殖.只有一种类型核酸(为DNA或RNA).(2)培养特性:细菌和真菌能在人工合成培养基上生长,病毒不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需采用鸡胚接种、动物接种和细胞培养方法培养.(3)致病性:细菌主要依靠侵袭力和内、外毒素致病.病毒可直接杀死宿主细胞,但主要是通过免疫病理损伤致病.第二章细菌(de)形态与结构思考题1.试比较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细胞壁结构上(de)差异及其在致病性、抗原性、染色性和药物敏感性(de)意义.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由肽聚糖和穿插其中(de)磷壁酸组成,特点是肽聚糖含量高,结构致密,为三维立体网状结构.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肽聚糖含量少,结构疏松,但具有由脂蛋白、脂质双层和脂多糖构成(de)外膜.(1)致病性:脂多糖由脂质A、核心多糖和O特异性多糖所构成,是细菌内毒素(de)主要成分.革兰阴性菌主要靠内毒素致病,而革兰阳性菌无内毒素,主要靠外毒素致病.(2)抗原性:磷壁酸是革兰阳性菌特有(de)成分,是重要(de)表面抗原.(3)药物敏感性:革兰阴性菌脂质双层上镶嵌有孔蛋白,可阻止一些抗菌药物如青霉素(de)进入,故绝大多数革兰阴性菌对青霉素不敏感,而大多数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敏感.(4)染色性:脱色时,革兰阳性菌肽聚糖结构更加致密,结晶紫不被脱出体外,菌体呈紫色.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主要成分是外膜,含大量脂质,可溶于乙醇,结构更为疏松,结晶紫易被脱出菌体外,故菌体最终呈红色.2.细菌(de)特殊结构有哪些各有何主要功能及医学意义细菌特殊结构主要包括荚膜、鞭毛、菌毛和芽胞.(1)荚膜:具有抗吞噬作用,并参与细菌生物被膜(de)形成,与细菌(de)致病性有关.(2)鞭毛:细菌(de)运动器官,有利于细菌主动地趋向高浓度营养物质和逃避有害环境,与某些细菌(de)致病性有关.可用于鉴定细菌.(3)菌毛:普通菌毛具有黏附能力,与细菌致病性有关;性菌毛可传递遗传物质,与细菌(de)毒力或耐药性转移等有关.(4)芽胞:对热、干燥、化学消毒剂、辐射等抵抗力极强,是细菌在不利环境下形成(de)休眠细胞,在适宜条件下可迅速发芽转化为繁殖体,应以杀灭细菌芽胞作为判断灭菌效果(de)指标.芽胞(de)形状、大小、位置等可用于鉴别细菌.3.细菌L型是怎样形成(de)有何特点和临床意义细菌L型是细胞壁缺陷型细菌.少数自发产生L型,多数诱导产生L型,主要诱导剂有溶菌酶和作用于细菌细胞壁(de)抗生素如青霉素.细菌L型因缺乏完整(de)细胞壁,不能维持其固有(de)形态,呈现高度多形性,大多为革兰染色阴性.在高渗、低琼脂、含血清(de)培养基中能缓慢生长,2~7天后形成“油煎蛋”状细小菌落.去除抑制物后,L型细菌可返祖而恢复成原来形态(de)细菌.L型本身可能不致病,其致病性与回复有关.此外,有些L型亦有一定(de)致病性,并可引起免疫病理损伤.因此,细菌L型与许多慢性反复发作(de)感染有关,在临床上可引起尿路感染、骨髓炎、心内膜炎等,并常在作用于细胞壁(de)抗生素治疗后发生,易复发.在临床上遇到症状明显而标本细菌分离培养为阴性者,应考虑L型感染(de)可能性.4.试述革兰染色法(de)步骤、结果判定和医学意义.革兰染色法是最常用、最重要(de)染色法,其步骤是:在细菌涂片固定后,先用结晶紫初染、芦戈碘液媒染、95%乙醇脱色,再用稀释复红或沙黄复染.菌体最终呈紫色者为革兰阳性菌,染成红色者为革兰阴性菌.革兰染色法在鉴别细菌、指导临床选用抗菌药物、了解细菌致病性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de)意义.第三章细菌(de)生理思考题1.细菌分离培养和生化反应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有何意义为什么(1)感染性疾病(de)病原学诊断:由细菌引起(de)感染性疾病,最确切、最可靠(de)诊断依据(“金标准”)是,从患者标本中将病原菌分离培养出来,并鉴定其菌属、种和型.细菌(de)生化反应对菌体形态、革兰染色反应和菌落特征相同和相似(de)细菌(de)鉴定尤为重要.细菌药物敏感试验能指导临床选用抗菌药物治疗.(2)生物制品(de)制备:制备疫苗、类毒素、抗毒素等用于防治,制备菌液、抗血清等用于诊断.2.根据培养基(de)性质与用途,可将培养基分为几类培养基是人工配制(de)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de)营养基质.按营养组成和用途,可分为基础培养基、营养培养基、鉴别培养基、选择培养基等;按物理性状分为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三大类.其中,平板固体培养基用作纯种细菌(de)分离;斜面固体培养基用于菌种(de)保存;液体培养基主要用于细菌(de)增菌;半固体培养基主要用于检查细菌(de)动力,即有无鞭毛.第四章消毒与灭菌思考题1.在防治疾病过程中,为什么强调医务人员一定要树立无菌观念和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从预防感染出发,医务工作者必须建立“处处有菌”和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这就要求必须对所用(de)物品(如注射器、手术器械、手术衣等)、工作环境(如无菌操作室、手术室、产房等)和人体体表进行灭菌或消毒,以确保所用(de)物品和工作环境(de)无菌或处于无菌状态.为防止疾病(de)传播,对传染病患者(de)排泄物和实验废弃(de)培养物亦须进行灭菌或消毒处理.2.简述湿热灭菌法(de)杀菌机制和各种湿热灭菌法(de)特点和用途.热力灭菌(de)杀菌机制主要是,促使菌体蛋白质(酶)变性和凝固,失去生物活性而死亡.(1)巴氏消毒法:72℃ 15~30s,可杀灭液体中(de)病原微生物或特定微生物,用于牛奶和酒类等不耐高温物品(de)消毒.(2)煮沸法:100℃ 5min,常用于饮水、食具、注射器等消毒.(3)间歇灭菌法:100℃水蒸汽15~30 min,取出后置37℃培养过夜,次日再加热一次,如此连续3d,可达到灭菌目(de),用于不耐高温(de)含糖、牛奶或血清等培养基灭菌.(4)高压蒸汽灭菌法:在一定蒸汽压下,水蒸汽温度达到121.3℃,维持15~20 min,可杀死包括细菌芽胞在内(de)所有微生物.这是最有效和最常用(de)灭菌方法,常用于一般培养基、生理盐水、手术器械等耐高温、耐湿物品(de)灭菌.3.简述化学消毒剂(de)分类与常用化学消毒剂(de)主要用途.(1)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红汞(皮肤黏膜、小创伤)、乙醇(皮肤、温度计)、重金属盐类如高锰酸钾(尿道、阴道冲洗)、甲醛(浸泡尸体)等.(2)破坏细菌(de)酶系统:双氧水(外耳道、口腔冲洗)、碘液(皮肤)、氯(饮用水)等.(3)改变细菌细胞壁或细胞膜(de)通透性:新洁尔灭(洗手)、肥皂(洗手)、醋酸(空气消毒).第五章噬菌体思考题1.试述噬菌体感染细菌(de)可能结局.噬菌体侵入宿主菌后有两种结局:一是能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增殖,产生子代噬菌体,并最终裂解细菌,释放出大量(de)子代噬菌体,这类噬菌体称为毒性噬菌体;二是噬菌体核酸整合到宿主菌染色体基因组中,随细菌DNA复制而复制,随细菌(de)分裂而传代,不产生子代噬菌体,也不引起细菌裂解,即为溶原状态,这类噬菌体称为温和噬菌体或溶原性噬菌体.2.为什么质粒、噬菌体和转座子可作为基因工程(de)重要载体噬菌体基因数量少,结构简单,容易获得大量(de)突变体,已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de)重要工具.例如,利用λ噬菌体作为载体,构建基因文库;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可将外源目(de)基因插入到噬菌体衣壳蛋白基因中,以融合蛋白形式表达在噬菌体表面,从而简化抗体库和单克隆抗体(de)筛选过程.第六章细菌(de)遗传与变异思考题1.试述细菌(de)生物学性状变异及其在医学实践中(de)意义.(1)耐药性突变:耐药菌产生、选择标记.(2)毒力突变:减毒活疫苗研制、新现传染病(de)产生.(3)营养缺陷体突变:新药诱变作用检测.(4)高产突变:抗生素等药品、食品生产.(5)抗原性突变:逃逸免疫机制.2.什么是质粒质粒DNA有哪些主要特征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de)遗传物质,大多由闭合环状双链DNA组成.质粒DNA(de)特征:①具有自我复制(de)能力;②所携带(de)基因往往赋予宿主菌新(de)生物学性状(如F质粒、R质粒、毒性质粒、代谢质粒),增加细菌在不利环境下(de)存活机会;③非生命活动所必需,可自行丢失或消除;④可在细菌之间转移.3.试述抗菌药物(de)作用机制和主要种类.临床应用(de)抗菌药物包括抗生素和化学合成抗菌药物.抗菌药物(de)作用机制主要有:(1)抑制细胞壁(de)合成:主要有:①β-内酰胺类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②糖肽类如万古霉素.(2)干扰细菌核糖体(de)功能,抑制蛋白质(de)合成:主要有:①氨基糖苷类如链霉素;②四环素类如四环素、多西环素;③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3)抑制核酸(de)合成:主要有:①喹诺酮类如环丙沙星,可抑制DNA聚合酶,干扰DNA复制;②利福霉素类如利福平,抑制DNA依赖(de)RNA聚合酶,干扰mRNA(de)合成;③磺胺类药物如磺胺甲恶唑,竞争抑制核酸前体物质(de)合成.(4)影响细胞膜(de)功能:多黏菌素作用于革兰阴性杆菌(de)磷脂,使细胞膜受损,细胞质内容物漏出,引起细菌死亡.4.试述细菌产生耐药性(de)生化机制和遗传机制,并举例说明.如何防止细菌耐药性(de)产生和扩散(1)耐药(de)生化机制:①灭活作用:这是细菌产生耐药性(de)最重要方式.细菌被诱导产生灭活酶,通过修饰或水解作用破坏抗生素,使之失去活性;②靶位改变:通过产生诱导酶对抗生素(de)作用靶位进行化学修饰,或通过基因突变造成靶位变异,使抗菌药物不能与靶位结合,失去杀菌作用;③药物累积不足:通过减少药物吸收或增加药物排出,使菌体内(de)抗生素浓度明显降低,不足以杀死细菌.(2)耐药(de)遗传机制:①基因突变:由突变产生(de)耐药性一般只对一种或两种相类似(de)药物耐药,且比较稳定,突变频率较低;②R质粒接合转移:细菌(de)耐药性质粒(R质粒)可携带一种或多种耐药基因,主要通过接合方式在相同或不同种属细菌之间转移,造成耐药性(de)广泛传播;③转座:当转座子或整合子插入某一基因时,可因带入耐药基因而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并与多重耐药性(de)产生密切相关.此外,还有转化和转导等方式.为了提高抗菌药物(de)疗效,防止耐药菌株(de)出现和扩散,应合理、科学地使用抗菌药物.在使用抗生素前,除危重患者外,应根据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敏感(de)药物.联合用药必须有明确(de)指征,如病原体不明或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de)严重感染或混合感染.剂量要足,疗程要尽量缩短.5.试述细菌遗传物质(de)主要种类及其特点.(1)细菌染色体:为一条环状双链DNA,含核蛋白,但缺乏组蛋白,无核膜包围.有4000多个基因,遗传信息是连续(de),无内含子,功能相关(de)基因组成操纵子结构.(2)质粒:是染色体外(de)遗传物质,为环状闭合(de)双链DNA.(3)转座元件:是存在于细菌染色体或质粒上(de)特异性DNA片段,可在质粒与质粒之间或质粒与染色体之间随机转移.转座元件主要有插入序列和转座子.其中,转座子不能独立复制,必须依附在染色体或质粒上与之同时复制.在结构上分为中心序列和二个末端反向重复序列.中心序列带有遗传信息,如常带有一种或多种耐药基因.(4)整合子:是可移动(de)基因元件,由5'端保守序列、中间(de)可变序列和3'端保守序列组成,具有启动子、整合酶基因和位点特异性(de)重组表达系统,可识别和捕获外源基因和基因盒,尤其是抗生素耐药基因.6.试述微生物基因组序列测定(de)意义.(1)研究病原微生物(de)致病机制及其与宿主(de)相互关系:阐明病原微生物致病基因及其产物对于了解其致病机制至关重要.根据病原微生物(de)全基因序列,应用现代生物信息软件对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可以确定哪些基因与毒力有关,为研究细菌(de)致病性和毒力因子提供了有效(de)途径.(2)寻找更灵敏及特异(de)微生物分子标记,作为诊断、分型等依据:通过测定多种致病与非致病微生物(de)基因组序列,可以获得大量(de)基因信息.如特异DNA序列用于诊断,菌株特异性基因用于分型,特异性毒力基因用于判断疾病进展,耐药基因用于预测临床治疗效果等.(3)促进抗微生物新药(de)开发和新疫苗(de)发展:病原菌全基因组序列(de)测定一方面能揭示细菌耐药(de)确切机制,另一方面可找到对细菌生存必不可少并在感染过程中常优先表达(de)因子.选择这些因子作为抗菌药物(de)靶位点,可设计出具有很强针对性(de)药物.病原菌全基因组序列(de)测定还可大大加速新疫苗(de)研制.第七章细菌(de)感染和免疫思考题1.试述正常菌群转化为条件致病菌(de)条件.(1)宿主免疫防御功能下降:宿主先天或后天免疫功能缺陷,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烧伤或烫伤,接受放疗与化疗,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等,免疫防御能力普遍下降,成为免疫容忍性宿主,易发生机会性感染.(2)菌群失调:当较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或抗生素使用不当时,可诱发菌群失调,体内原本处于劣势(de)机会致病菌(耐药菌)则趁机大量繁殖,成为优势菌,引起疾病.(3)定位转移:正常微生物群在其原籍生境通常是不致病(de),如果转移到外籍生境或无菌部位,则可能致病.2.试述细菌致病(de)物质基础.物质基础包括菌体表面结构、侵袭性酶类和内外毒素等.例如,鞭毛运动逃离不利环境;菌毛黏附作用,避免被排除体外;荚膜抗吞噬作用.透明质酸、链激酶、链道酶有利于链球菌在组织或血液中扩散.尿素酶有利于幽门螺杆菌创造适合生长(de)中性微环境.内毒素引起发热反应、内毒素休克、DIC 等.外毒素引起特殊临床病变.3.试比较内毒素与外毒素(de)主要区别.细菌内毒素与外毒素(de)主要区别区别要点外毒素内毒素产生菌存在革兰阳性菌与部分革兰阴性菌由活菌分泌,少数细菌死革兰阴性菌细菌死亡裂解后才释放脂多糖.主要毒性组分是部位化学组成稳定性毒性作用抗原性亡后释放出蛋白质.大多为A-B型毒素多不耐热(60~80℃30min被破坏)强,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毒性作用,引起特殊(de)临床病变强,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可被甲醛脱毒形成类毒素脂质A耐热(160℃ 2~4h才被破坏)弱,毒性作用大致相同,有发热反应、内毒素血症、内毒素休克和DIC等弱,刺激机体产生(de)中和抗体作用弱,不被甲醛脱毒形成类毒素4.以破伤风梭菌和伤寒沙门菌为例,试述影响感染过程发生与发展(de)主要因素.致病菌侵入宿主能否致病,主要取决于细菌(de)毒力、侵入数量、侵入部位和机体免疫力(de)强弱.(1)毒力:破伤风梭菌靠破伤风痉挛毒素致病.伤寒沙门菌具有菌毛、Vi抗原、内毒素.(2)侵入数量:破伤风痉挛毒素毒性仅次于肉毒毒素.(3)侵入部位:破伤风梭菌需有厌氧微环境.伤寒沙门菌通过粪-口途径传播.(4)宿主免疫力:破伤风愈后免疫力不持久,伤寒愈后可获得终身免疫.5.试述病原菌抵抗宿主免疫防御机制(de)主要策略.(1)抗吞噬和消化作用:有些致病菌能引起吞噬细胞凋亡.有些致病菌(如肺炎链球菌)具有荚膜,可抵抗吞噬细胞(de)吞噬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能使血浆中(de)液态纤维蛋白原变成固态(de)纤维蛋白,沉积于菌体表面,阻碍吞噬细胞(de)吞噬.有些胞内菌虽被吞噬细胞吞噬,但能抵抗杀伤作用,在吞噬细胞中生存和繁殖.(2)产生IgA蛋白酶:流感嗜血杆菌能产生IgA蛋白酶,水解宿主黏膜表面(de)SIgA,降低其免疫防御机能,增强致病菌在黏膜上皮细胞黏附与生存能力.(3)抗原变异:通过修饰菌体表面抗原,可协助致病菌逃避宿主特异性免疫应答.(4)干扰补体活性:某些致病菌能抑制补体活化或灭活补体活性片段,抵抗补体(de)溶菌、调理及趋化作用.6.什么是内源性感染为什么目前内源性感染有逐渐增多(de)趋势内源性感染是指病原体来自患者体内或体表(de)感染,大多为机会性致病菌,少数是以潜伏于体内(de)致病菌.机会性致病菌大多来自患者自身,亦可来自其他住院患者、医务人员或医院环境.近年来,由于免疫容忍性宿主(de)增加和抗菌药物与介入性诊治手段(de)广泛应用,机会性致病菌所致内源性感染呈不断上升趋势,已成为二重感染(de)主要病原菌.7.试述医院感染病原菌(de)主要特点.引起医院感染(de)常见病原体具有以下微生态学特点:(1)大多为机会致病菌:病原体主要是患者体内(de)毒力较低(de)、甚至是无致病力(de)机会致病性微生物,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白假丝酵母菌等,以及来自医院环境中(de)非致病性微生物.(2)具有耐药性:由于在医院环境内长期接触大量抗生素,医院内耐药菌(de)检出率远比社区高,尤其是多重耐药菌株(de)出现,使许多抗生素失效.(3)具有特殊(de)适应性:一些细菌在获得耐药性质粒(de)同时,也可能获得侵袭力及毒素基因,从而增强其毒力,更容易攻击免疫力低下(de)宿主.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具有黏附于插(导)管、人工瓣膜等医用材料表面(de)能力,可形成生物被膜,增强对抗生素、消毒剂和机体免疫细胞及免疫分子(de)抵抗能力.8.试述二重感染产生(de)原因和防治措施.二重感染是指在抗菌药物治疗原感染性疾病过程中,造成体内菌群失调而产生(de)一种新感染.在正常情况下,宿主正常菌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而维持动态平衡.但是,当较长期或大量服用抗生素,尤其是广谱抗生素时,宿主正常菌群中(de)敏感菌株大部分被抑制,来自医院环境(de)或体内原本处于劣势(de)耐药菌则趁机侵入和大量繁殖,成为优势菌,引起疾病.例如,抗生素使用不当时,可破坏肠道内微生态平衡,寄居在肠道(de)艰难梭菌趁机迅速生长繁殖,释放大量(de)外毒素A和B,引起假膜性肠炎.若发生二重感染,除立即停用正在使用(de)抗菌药物外,需对临床标本中优势菌类进行药敏试验,以选用敏感药物治疗.同时,亦可使用微生态制剂,如双歧杆菌、乳杆菌等益生菌,协助调整菌群类型和数量,加快恢复微生态平衡.9.试述外毒素(de)主要种类和作用特点.根据作用机制和所致临床病理特征(de)不同,外毒素可分为神经毒素、细胞毒素和肠毒素三大类.①神经毒素:通过抑制神经元释放神经介质,引起神经传导功能异常;②细胞毒素:通过作用于靶细胞(de)某种酶或细胞器,致使细胞功能异常而死亡,引起相应组织器官炎症和坏死等;③肠毒素:可引起胃肠道各种炎症、呕吐、水样腹泻、出血性腹泻等症状.根据作用部位(de)不同,外毒素可分为膜表面作用毒素、膜损伤毒素和细胞内酶活性毒素.根据肽链分子结构特点,外毒素又可分为两大类:①A-B 型毒素:是由两种不同功能(de)肽链构成完整毒素;②单肽链毒素:主要包括膜损伤毒素和磷脂酶类毒素.10.具有超抗原性质(de)细菌毒素有哪些有何生物学作用具有超抗原性质(de)主要有葡萄球菌肠毒素A~E、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链球菌致热外毒素A~C、链球菌M蛋白、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等.细菌毒素性超抗原作为一类强大(de)免疫激活因子,生物学效应主要有:①对免疫系统(de)直接效应:SAg可超常量地激活T细胞.由于T细胞被大量激活后,随之出现凋亡,T细胞数量骤减,必然使宿主免疫功能下降,继发免疫抑制.此外,SAg 还可能大量激活B细胞,使之分化为浆细胞,产生自身抗体,引起自身免疫.例如,毒性休克综合征患者常伴有关节炎等;②由细胞因子介导(de)间接效应:SAg超常量激活T细胞和MHC分子表达细胞,使之分泌过量(de)细胞因子,尤其是IL-1、IL-2、IL-6、TNF-α和IFN-γ等,导致免疫功能严重紊乱,往往对机体产生毒性效应,与毒性休克样综合征、食物中毒、链球菌性肾小球肾炎、猩红热等密切相关.11.试述抗细菌感染(de)免疫特点.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是杀灭和清除胞外菌(de)主要力量,黏膜免疫和体液免疫是抗胞外菌感染(de)主要免疫机制.特异性抗体(de)作用有:阻断致病菌黏附与定植、中和外毒素、调理作用、激活补体等.体液免疫对胞内菌感染作用不大,主要依靠以T细胞为主(de)细胞免疫,主要包括CD4+Th1细胞和CTL.12.试述医院感染(de)危险因素和防治措施.患者绝大多数是婴幼儿和老年人.婴幼儿由于免疫器官尚未发育完善,免疫功能处于未完全成熟状态.老年人免疫水平随着寿命(de)延长却相应地呈下降趋势,并可能患有免疫受损(de)基础性疾病,对微生物感染(de)抵抗力较青年人和中年人低.因此,婴幼儿和老年人较易发生医院感染.现代医疗手段(de)应用,如接受激素、免疫抑制剂、化疗和放疗,以及介入性诊治手段,使医院患者免疫防御功能受损(de)机会增加,受到机会致病菌感染(de)机会亦相应增加,尤其是抗菌药物(de)不合理应用,可导致微生态失调而出现二重感染.对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实施全方位(de)监测,认识医院感染现状及其特点,是制定控制与管理医院感染规划和措施(de)依据.控制医院感染(de)关键措施是清洁、消毒、无菌技术、隔离、净化、合理使用抗生素、尽量减少侵袭性操作、一次性使用医用器具、监测和通过监测进行效果评价.其中,手部卫生如洗手最为重要,是阻断医护人员经操作导致在患者之间传播疾病(de)关键环节,手部卫生“达标”可明显减少医院感染(de)发生.第八章细菌感染(de)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药物学》试题 第二章 抗微生物药(含答案)
《药物学》试题第二章抗微生物药(含答案)第二章抗微生物药及答案一、β-内酰胺类抗生素[A型题]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靶位是 A细菌核蛋白体30S亚基B细菌核蛋白体50S亚基C细菌胞浆膜上特殊蛋白PBPs D二氢叶酸合成酶E DNA螺旋酶2 可用于耐药金葡萄酶感染的半合成青霉素是A苯唑西林B氨苄西林C羧苄西林D阿莫西林E青霉素V3 青霉素G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A二重感染B过敏反应C胃肠道反映D肝、肾损害1E耳毒性4 青霉素G最适于治疗下列哪种细菌感染 A绿脓杆菌B变形杆菌C肺炎杆菌D痢疾杆菌E溶血性链球菌5 细菌对青霉素产生耐药性的主要机制是 A细菌产生了水解酶B细菌细胞膜对药物通透性改变C细菌产生了大量PABA(对氨苯甲酸) D细菌产生了钝化酶E细菌的代谢途径改变6 目前常用头孢菌素中抗绿脓杆菌作用最强的是 A头孢哌酮B头孢噻吩C头孢氨苄D头孢曲松E头孢他定7 治疗钩端螺旋体病应首选A青霉素GB红霉素2C四环素D氯霉素E链霉素8 肾毒性较强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 A青霉素GB苯唑西林C阿莫西林D头孢噻吩E头孢噻肟9 下列药物中属于β-内酰胺类的是 A拉氧头孢B头孢曲松C哌拉西林D氨曲南E舒巴坦(青酶烷砜)10 克拉维酸与阿莫西林配伍应用主要是因为前者可A抑制β-内酰胺酶B延缓阿莫西林经肾小球的分泌 C提高阿莫西林的生物利用度 D减少阿莫西林的不良反应 E扩大阿莫西林的抗菌谱3[B型题](11~12题)A第一代头孢菌素B第二代头孢菌素C第三代头孢菌素D半合成广谱青霉素E半合成抗绿脓杆菌广谱青霉素 11 阿洛西林12 头孢呋辛[C型题](13~14题)A多需注射给药B多需口服给药C两者均可D两者均不可13 头孢拉定14 头孢他定[X型题]15 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机制是A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水解药物 B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与药物牢固结合 C PBPs与抗生素亲和力降低 D细菌的细胞壁或外膜通透性改变4E细菌缺少自溶酶16 第三代头孢菌素的特点是A对G+菌的抗菌作用比第一、二代强 B抗菌谱比第一、二代更广C对β-内酰胺酶比第一、二代更稳定 D肾毒性比第一、二代低E血浆半衰其较长17 具有抗厌氧菌作用的抗生素是 A头孢氨苄B头孢他定C甲硝唑D头孢哌酮E氧氟沙星二、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及其它抗生素 [A型题]1 治疗急、慢性骨及关节感染宜选用 A青霉素GB多粘霉素BC克林霉素D多西环素E吉他霉素2 万古霉素的抗菌作用机制是5A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B干扰细菌的叶酸代谢 C影响细菌胞浆膜的通透性 D 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E抑制细菌核酸代谢3 治疗军团病应首选 A青霉素GB氯霉素C四环素D庆大霉素E红霉素4 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敏感的微生物是A链球菌B军团菌C变形杆菌D厌氧菌E支原体5 红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是 A肝损害B过敏反应C胃肠道反应D二重感染6E耳毒性6 红霉素与林可霉素合用可以 A扩大抗菌谱B增强抗菌活性C减少不良反应D增加生物利用度E互相竞争结合部位,产生拮抗作用7 治疗支原体肺炎宜首选 A青霉素GB红霉素C氯霉素D链霉素E以上均不是[B型题](8~9题)A万古霉素B林可霉素C青霉素D链霉素E四环素8 与细菌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抑制蛋白质合成79 主要用于治疗骨关节肝氧感染 [C型题](10~11题)A红霉素B林可霉素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10 胃肠道反应11 肾功能衰竭[X型题]12 克林霉素的抗菌谱包括 A 多数厌氧菌B G-杆菌C 耐青霉素金葡菌D G+球菌E 真菌13 罗红霉素与红霉素比较,主要特点是A抗菌谱扩大B抗菌活性增强C半衰期延长D血及组织中药物浓度高 E可透过血脑屏障14 红霉素的不良反应有 A心率失常B胃肠道反应8C肾毒性D肝损害E静脉注射可致血栓性静脉炎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型题]1 治疗鼠疫的首选药是A头孢他啶>B罗红霉素C链霉素D氯霉素E四环素2 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是 A细菌产生水解酶B细菌改变代谢途径C细菌产生钝化酶D细菌胞浆膜通透性改变E细菌产生大量PABA3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A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B干扰细菌的叶酸代谢C作用于细菌核蛋白体50S亚基,干扰蛋白质的合成 D作用于细菌核蛋白体30S亚基,干扰蛋白质的合成 E干扰细菌DNA的合成94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主要消除途径是 A以原形经肾小球滤过排出 B以原形经肾小管分泌排出 C经肝药酶氧化D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排出 E被单胺氧化酶代谢5 抢救链霉素过敏性休克宜选用 A肾上腺素B苯海拉明C地塞米松D地高辛E葡萄糖酸钙6 庆大霉素与羧苄西林混合后滴注 A协同抗绿脓杆菌作用B用于细菌性心内膜炎C用于耐药金葡萄菌感染D配伍禁忌E减轻不良反应7 下列药物中,耳、肾毒性最低的是 A奈替米星10B西索米星C阿米卡星D妥布霉素E庆大霉素8 下列药物中,抗菌谱最广的是 A奈替米星B西索米星C阿米卡星D妥布霉素E卡那霉素9 多粘菌素的抗菌作用机制是 A干扰细菌叶酸代谢B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C影响细菌胞浆膜的通透性 D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E 抑制细菌核酸代谢[B型题](10~11题)A链霉素B庆大霉素11C异烟肼D卡那霉素E利福平10 目前最常用的广谱氨基糖苷类抗生素11 最早的抗结核药12 耳、肾毒性最高[C型题](13~14题)A神经肌肉阻滞 B肾毒性C两者都有D两者都没有13 链霉素14 多粘霉素[X型题]15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A耳、肾毒性B骨髓抑制C过敏反应D神经肌肉阻滞 E二重感染1216 有抗结核作用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A链霉素B庆大霉素C卡那霉素D妥布霉素E奈替米星17 有抗绿脓杆菌活性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A链霉素B庆大霉素C卡那霉素D妥布霉素E阿米卡星18 下列联合用药中不合理的是 A青霉素+链霉素B红霉素+氯霉素C青霉素+红霉素D红霉素+林可霉素E庆大霉素+羧苄西林四、四环素类及氯酶素[A型题]1 下列药物中抗菌谱最广的是13A青霉素GB红霉素C奈替米星D四环素E氧氟沙星2 治疗伤寒的首选药是A四环素B氯霉素C青霉素GD庆大霉素E红霉素3 治疗斑疹伤寒的首选药是A四环素B氯霉素C青霉素GD庆大霉素E红霉素4 氯霉素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A胃肠道反应B二重感染C骨髓抑制D肾毒性14E过敏反应5 口服铁剂对下列何药的肠道吸收影响最大A异烟肼B乙酰螺旋霉素 C磺胺嘧啶D四环素E氧氟沙星6 在肝脏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而灭活的药是A多西环素B氯霉素C青霉素G D磺胺嘧啶E多粘菌素7 胆道感染宜选用 A四环素B青霉素G C庆大霉素D氯霉素E异烟肼[B型题](8~9题)A青霉素G15B四环素C氯霉素D多粘菌素E万古霉素8 作用于细菌核蛋白体30S亚基,抑制蛋白质合成9 作用于细菌核蛋白体50S亚基,抑制蛋白质合成[C型题](10~11题)A二重感染B灰婴综合征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10 氯霉素11 四环素[X型题]12 四环素的抗菌谱包括 A立克次体B支原体C破伤风杆菌D氯脓杆菌E真菌13 关于四环素的描述,正确的是16A属慢速抑菌药,抗菌作用较弱 B同类药物之间可有交叉耐药性 C多价阳离子可妨碍其口服吸收 D在体内分布广泛,易透过血脑屏障 E可形成肝肠循环14 关于氯霉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口服不易吸收,多注射给药 B不易透过血脑屏障C各种细菌都能对其产生耐药性 D新生儿不宜使用E多以原形经尿排除,故可用于泌尿系统感染五、人工合成抗菌药[A型题]1 喹诺酮类药物抗菌作用机制是 A抑制细菌二氢叶酸合成酶B抑制细菌二氢叶酸还原酶C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D抑制细菌DNA螺旋酶E抑制细菌转肽酶2 细菌对磺胺产生耐药的主要原因是17A产生水解酶B产生钝化酶C改变细胞膜通透性 D改变代谢途径E改变核糖体结构3 竞争性对抗磺胺药抗菌作用的物质是A GABAB PABAC 叶酸D TMPE 以上均不是4 服用磺胺时,同服小苏打的目的是A增强抗菌活性B扩大抗菌谱C促进磺胺的吸收 D延缓磺胺药的排泄 E减少不良反应5 喹诺酮类药物不宜用于 A老年人B婴幼儿C溃疡病患者D妇女18E肝病患者6 下列哪些不是氟喹诺酮类药的共同特点A抗菌谱光B抗菌作用强C不良反应少D口服吸收好E细菌对其不产生耐药性7 下列药物中,体外抗菌活性最强的是A氧氟沙星B诺氟沙星C洛美沙星D环丙沙星E氟罗沙星[B型题](8~10题)A抑制细菌二氢叶酸合成 B抑制细菌二氢叶酸还原酶 C抑制细菌DNA螺旋酶 D 抑制细菌DNA多聚酶 E抑制细菌转肽酶8 甲氧苄啶199 磺胺嘧啶10 氧氟沙星[C型题](11~12题)A磺胺甲噁唑B氧氟沙星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11 适用于尿路感染12 易致肾损害[X型题]13 关于氟喹诺酮类药的描述,正确的是A不宜用于儿童B不宜用于有癫痫病史者 C不宜与制酸药同服D不宜与口服抗凝血药合用 E不宜与茶碱类、咖啡因合用14 用于治疗全身感染的磺胺药是A磺胺异恶唑B磺胺米隆C磺胺嘧啶D柳氮磺胺吡啶E磺胺多辛2015 有关呋喃妥因的描述正确的是 A抗菌谱广B细菌不宜产生耐药性C主要用于尿路感染D简化尿液可增强其抗菌活性 E消化道不良反应较常见六、抗真菌和抗病毒药[A型题]1 下列哪种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阴道、胃肠道和口腔的念珠菌病A制霉菌素B灰黄霉素C碘化物D二性霉素BE利福平2 不良反应最小的咪唑类抗真菌药是 A克酶唑B咪康唑C酮康唑D氟康唑E以上都不是3 二性霉素B的作用机制是21A影响真菌细胞膜通透性B抑制真菌DNA合成C抑制真菌蛋白质合成D抑制真菌细胞壁的合成E抑制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结合 4 咪唑类抗真菌药的作用机制是 A多与真菌细胞膜中麦角固醇结合 B抑制真菌细胞膜角固醇的生物合成 C抑制真菌DNA的合成D抑制真菌蛋白质的合成E以上均不是5 下列哪种药物与二性霉素B合用可减少复发率A酮康唑B灰黄霉素C阿昔洛韦D制霉菌素E氟胞嘧啶6 对浅表和深部真菌感染都有较好疗效的药物是A酮康唑B灰黄霉素C二性霉素BD制霉菌素E氟胞嘧啶[B型题](7~8题)22A灰黄霉素B二性霉素BC制霉菌素D米康唑E酮康唑7 外用无效,口服治疗体表癣病的药8 因药性不大,不作注射应用的抗真菌药[C型题](9~12题)A二性霉素BB酮霉素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9 属多烯类抗生素10 主要治疗全身性深部真菌感染的药物11 抗菌作用原理为改变胞浆膜通透性 12 对念珠菌和表浅菌有强大抗菌力 [X 型题]13 能治疗白色念珠菌感染的药物有 A氟胞嘧啶23B二性霉素BC制霉菌素D氟康唑E多粘菌素14 能治疗体癣又能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药物有 A灰黄霉素B二性霉素BC制菌霉素D克酶唑E酮康唑七、抗结核病药[A型题]1 抗结核的一线药下列哪些是最正确的 A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B异烟肼、利福平、PAS(对氨基水杨酸) C异烟肼、链霉素、PASD异烟肼、乙胺丁醇、PASE异烟肼、链霉素、乙硫异烟肼2 抗结核杆菌作用弱,但有延缓细菌产生耐药性,常与其它抗结核菌药合用的是A异烟肼24B利福平C链霉素D PASE庆大霉素3 可产生球后视神经炎的抗结核药是A乙胺丁醇B利福平C PASD异烟肼E以上都不是4 异烟肼体内过程特点是 A口服易被破坏B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 C乙酰化代谢速度个体差异大 D大部分以原形由肾排泄E以上都不是[C型题]>(5~6题)A链霉素B庆大霉素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255 对结核杆菌有效的药物6 有肾毒性[X型题]7 一线抗结核药包括A异烟肼B利福平C利福定D乙胺丁醇E PAS8 长期服用异烟肼可引起 A中枢兴奋,诱发癫痫和惊厥 B末梢神经炎C肝损害D耳鸣或耳聋E球后视神经炎9 PAS的作用特点为A常与其它抗结核药合用增强疗效,减少抗药性B高浓度有杀菌作用C抗结核菌作用较弱D抗药性形成较快E体内代谢乙酰化速度存在个体差异2610 异烟肼作用特点A选择性高B杀菌力强C穿透性能好D单用易产生抗药性E乙酰化速率有明显个体差异答案[A型题]1,C 2,A 3,B 4,E 5,A 6,E 7,A 8,D 9,D 10,A [B型题]11,E 12,B[C型题]13,C 14,A[X型题]15,ABCDE 16,BCDE 17,BD二、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及其它抗生素 [A型题]1,C 2,A 3,E 4,C 5,C 6,E 7,B [B型题]8,B 9,B[C型题]2710,C 11,D[X型题]12,ACD 13,CD 14,BDE 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型题]1,C 2,C 3,D 4,A 5,E 6,D 7,A 8,C 9,C [B型题]10,B 11,A 12,D[C型题]13,C 14,C[X型题]15,ACD 16,AC 17,BDE 18,BCD四、四环素类及氯酶素[A型题]1,D 2,B 3,A 4,C 5,D 6,B 7, [B型题]A 8,B 9,C[C型题]10,C 11,A[X型题]12,ABC13,BCE 14,CD五、人工合成抗菌药28[A型题]1,D 2,D 3,B 4,E 5,B 6,E 7,D [B型题]8,B 9,A 10,C[C型题]11,C 12,A[X型题]13,ABCDE 14,ACE 15,ABCE六、抗真菌和抗病毒药[A型题]1,A 2,D 3,A 4,B 5,E 6,A [B型题] 7, A 8,C[C型题]9,A 10,A 11,C 12,B [X型题]13,ABCD 14,DE七、抗结核病药[A型题]1,A 2,D 3,A 4,C29[C型题]5,A 6,C[X型题]7,ABCD 8,ABC 9,AC 10,ABCDE30。
微生物学课习题及答案
微生物习题集第一章绪论二、习题填空题1.微生物与人类关系的重要性,你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微生物是一把十分锋利的双刃剑,它们在给人类带来的同时也带来。
2.1347年的一场由引起的瘟疫几乎摧毁了整个欧洲,有1/3的人(约2 500万人)死于这场灾难。
3.2003年SARS在我国一些地区迅速蔓延,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严重地被打乱,这是因为SARS有很强的传染性,它是由一种新型的所引起。
4.微生物包括: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的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具细胞结构的真细菌、古生菌;具细胞结构的真菌(酵母、霉菌、蕈菌等)、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等。
5.著名微生物学家Roger Stranier提出,确定微生物领域不应只是根据微生物的大小,而且也应该根据有别于动、植物的。
6.重点研究微生物与寄主细胞相互关系的新型学科领域,称为。
7.公元6世纪(北魏时期),我国贾思勰的巨著“”详细地记载了制曲、酿酒、制酱和酿醋等工艺。
8,19世纪中期,以法国的和德国的为代表的科学家,揭露了微生物是造成腐败发酵和人畜疾病的原因,并建立了分离、培养、接种和灭菌等一系列独特的微生物技术,从而奠定了微生物学的基础,同时开辟了医学和工业微生物学等分支学科。
和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9.20世纪中后期,由于微生物学的、等技术的渗透和应用的拓宽及发展,动、植物细胞也可以像微生物一样在乎板或三角瓶中分离、培养和在发酵罐中进行生产。
10.目前已经完成基因组测序的3大类微生物主要是、及。
而随着基因组作图测序方法的不断进步与完善,基因组研究将成为一种常规的研究方法,为从本质上认识微生物自身以及利用和改造微生物将产生质的飞跃。
11.微生物从发现到现在的短短的300年间,特别是20世纪中期以后,已在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形成了继动、植物两大生物产业后的。
选择题(4个答案选1)1.当今,一种新的瘟疫正在全球蔓延,它是由病毒引起的( )。
药品GMP卫生管理与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图文
▪ 2. 微生物的危害 ▪ 微生物中也有一部分能引起人及动、植物发生病害,这些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称为病原
微生物。如人类的许多传染病(感冒、伤寒、痢疾、结核、脊髄灰质炎、病毒性肝炎等) ,均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
▪ (3)微波 是一种波长为1mm~1m的电磁波,可穿透玻璃、塑料薄膜及陶瓷等物质,但 不能穿透金属表面。多用于检验室用品、无菌室的用具的消毒。
▪ 病毒没有细胞构造,病毒粒子的主要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在宿主细胞协助下,通过核酸 的复制和核酸蛋白装配的形式进行增殖。病毒的结构通常有螺旋对称型、20面体立体对称 型和复合对称型。
▪ 2. 病毒的增殖
▪ 病毒只有在宿主的活细胞里才能进行增殖。病毒的增殖不是二分裂方式,而是以其基因组 为模板,藉DNA多聚酶或RNA多聚酶以及其它必要因素,经过复杂的生化合成过程,复制 出病毒的基因组。此时宿主细胞的生化合成受到抑制,病毒基因则经过转录、翻译等过程 ,产生大量病毒蛋白质,再经过装配,最终释放出子代病毒。病毒这种以核酸分子为模板 进行增殖的方式称为自我复制。
▪ 2. 细菌的繁殖
▪ 二分裂繁殖是细菌最普遍、最主要的繁殖方式。在分裂前先延长菌体,染色体复制为二 ,然后垂直于长轴分裂,细胞赤道附近的细胞质膜凹陷生长,直至形成横隔膜,同时形成 横隔壁,这样便产生两个子细胞。
▪ 细菌生长速度很快,一般约20min分裂一次。若按此速度计算,细菌群体将庞大到难以想 象的程度。但事实上由于细菌繁殖中营养物质的逐渐消耗,有害代谢产物的逐渐积累,细 菌不可能始终保持高速度的无限繁殖。经过一段时间后,细菌繁殖速度逐渐减慢,死亡菌 数增多,活菌增长率随之下降并趋于停滞。
微生物药物学
微生物药物学微生物药物概论1 从来源上分,微生物药物可分为哪三大类?答:1 来源于微生物整体或部分实体的药物:主动免疫制品;被动免疫制品;生物制品;2 来源于初级代谢产物的药物:生化药物3 来源于次级代谢产物的药物:抗生素;生理活性物质;2 随着抗生素研究的深入,抗生素曾有过不同的定义,60年代对抗生素的定义是什么?答:在低浓度下,能选择性地抑制或杀死它种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和采用化学或生物学等方法制得的衍生物与结构修饰物。
3 抗生素按其作用性质可分为哪4大类?答:根据作用性质分类:繁殖期杀菌;静止期杀菌;速效抑菌;慢效抑菌;4 抗生素按其作用机制可分为哪5大类?答:抑制或干扰细胞壁合成;抑制或干扰蛋白质合成;抑制或干扰细DNA、RNA合成;抑制或干扰细胞膜功能;作用于物质或能量代谢系统;5 标志中国抗生素工业开创的事件是什么?答:1953年1月在上海第三制药厂正式投入生产青霉素6 请概述微生物药物研究的一般流程。
答:1 微生物药物产生菌2 活性菌株的筛选3 活性菌株的保存4 生产菌株的选育5 发酵培养条件6 活性产物的分离纯化7 化学鉴别与结构测定8 药理与临床评价9 工业化研究10 基础研究7 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抗生素研究扩展为微生物药物的研究,___、____ 、____等生物技术在微生物药物研究的应用日益广泛。
答: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8 请概述微生物药物在实践中的应用。
答:一在临床医学上的应用:抗感染; 抗肿瘤; 免疫抑制;二农业上应用:植物病害的防治; 植物生长激素;三在畜牧业上的应用抗动物感染性疾病; 饲料添加剂;四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食品的防腐、保鲜五工业上的应用工业制品的防腐、防霉六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生化、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工具;建立药物筛选模型;其它特殊作用;第二章抗菌药物产生菌的筛选1 分离放线菌的培养基一般情况下为什么必须添加抑制剂?常用的抑制剂有那些?答:抑制真菌和细菌的生长,增加放线菌的分出率。
微生物药物学重点整理
COOH O
O
O H
RCN
N R
COOH
•新型的β-内酰胺
N
O
R
O HX
RCN
COOH
N
O
SO3H
青
霉
烷
氧
青
霉
烷
青
霉
烯
碳
青
霉
烯
头
孢
烯
氧
头
孢
烯
碳
头
孢
烯
单
环
内
酰
胺
β-内酰胺抗生素的结构特征
αβ
指分子中含有由四个原子组成β-内酰胺环 发挥生物活性的必需基团
-和细菌作用时,内酰胺环开环与细菌发生酰化作用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循环
离子吸附作用
附着于细菌表面而造成细胞膜缺损,从 而导致通透性增加,胞内钾离子、核 苷酸、酶等重要物质外漏而导致细菌 死亡。
插入异常膜蛋白
导致通透性增加,促进更多抗生素的转 运。
(1)钝化酶 (modifying enzyme)
• 是耐药菌株产生的,有破坏或灭活抗菌药物活性的 某种酶,它通过水解或修饰作用破坏抗生素的结构 使其失去活性。
分子张力比较大
-使化学性质不稳定,易发生开环,导致失活
肽聚糖
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
脂磷壁酸
磷壁酸
周质空间
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
脂多糖 外膜
肽聚糖 周质空间
耐酸菌
革兰氏阳性细菌:染色反应 与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相似:含有约60%类脂(包 括分枝菌酸和索状因子等),肽聚糖含量很少
三种不同细菌的细胞壁结构比较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研究动向
(1)增加对青霉素结合蛋白的亲和力,以扩展抗菌谱和提高 抗菌活性;
药品微生物检验常见问题
药品微生物检验常见问题在药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微生物检验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它可以有效防止药品受到微生物污染,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然而,在进行微生物检验时,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药品微生物检验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一、样品处理在微生物检验过程中,样品的处理是非常关键的。
常见的问题包括样品提取不当、样品保存条件不当等。
在样品提取过程中,应注意采样工具和容器的清洁,并避免外界环境的污染。
同时,在样品保存过程中,应确保温度适宜,避免细菌的生长繁殖。
解决方法:正确选择和使用样品提取工具,并在采样前进行消毒处理。
在采样后,应立即将样品送至实验室,并确保保存条件适当。
二、培养基选择培养基的选择对微生物的检验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常见的问题包括培养基成分不合适、菌落生长过多等。
选择适当的培养基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并减少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的发生。
解决方法:根据待检测微生物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当的培养基。
并在使用前,确保培养基的质量和保存条件符合要求。
三、试验环境和设备试验环境和设备的卫生状况对微生物检验结果也具有重要影响。
常见的问题包括实验室环境污染、设备清洁不彻底等。
不良的试验环境和设备可能导致微生物的污染,从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解决方法:保持实验室环境的良好卫生状况,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对于使用的设备,要进行定期维护和清洁,确保其正常运行。
四、检测方法微生物检验方法的选择和操作也是常见的问题。
不同的方法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检验结果。
常见的问题包括方法选择不当、操作不规范等。
选择适当的方法并按照规范的操作步骤进行微生物检验是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
解决方法:根据检测要求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微生物检验方法。
在进行检验前,要充分了解该方法的详细操作步骤,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
五、结果判读结果的判读也是微生物检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常见的问题包括判读结果主观性强、判读标准不明确等。
不准确的结果判读可能导致错误的结论,并对药品的质量评估产生误导。
药物微生物考试题及答案
药物微生物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以下哪项不是微生物的基本结构?A. 细胞壁B. 细胞膜C. 细胞核D. 细胞质答案:C2. 细菌的繁殖方式是什么?A. 有性生殖B. 无性生殖C. 孢子生殖D. 出芽生殖答案:B3. 真菌的细胞壁主要由什么物质构成?A. 肽聚糖B. 几丁质C. 纤维素D. 蛋白质答案:B4. 以下哪种微生物不具有鞭毛?A. 细菌B. 螺旋体C. 真菌D. 原生动物5.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什么?A. DNAB. RNAC. DNA或RNAD. 蛋白质答案:C6. 以下哪种微生物不能在人体正常菌群中找到?A. 乳酸菌B. 肠球菌C. 大肠杆菌D. 炭疽杆菌答案:D7. 抗生素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促进细胞生长B. 抑制微生物生长C. 增强免疫力D. 治疗病毒感染答案:B8. 以下哪种微生物是厌氧性的?A. 大肠杆菌B. 酵母菌C. 乳酸菌D. 金黄色葡萄球菌答案:C9. 微生物的最小繁殖单位是什么?B. 菌株C. 孢子D. 细胞答案:D10. 以下哪种微生物是自养型的?A. 光合细菌B. 腐生菌C. 寄生菌D. 病原菌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1. 以下哪些微生物属于原核生物?A. 细菌B. 真菌C. 病毒D. 蓝藻答案:A D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A. 温度B. pH值C. 氧气浓度D. 光照答案:A B C3. 以下哪些是微生物的致病因素?A. 毒素B. 侵袭性酶C. 细胞壁成分D. 遗传物质答案:A B C4. 以下哪些是抗生素的分类?A. β-内酰胺类B. 大环内酯类C. 四环素类D. 氨基糖苷类答案:A B C D5. 以下哪些是微生物的检测方法?A. 培养法B. 显微镜观察C. 分子生物学方法D. 免疫学方法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题)1. 所有微生物都需要氧气才能生存。
(×)2. 病毒不能在宿主细胞外繁殖。
带着问题学规范微生物与抗菌药物基本知识
带着问题学规范微生物与抗菌药物基本知识问题一、如何解读S(敏感)、I(中介)、R(耐药)、SDD (剂量依赖性敏感)?(P411)参考资料:《临床微生物学检验》[M]参考答案:(1)敏感(susceptible,S)是指当使用常规推荐剂量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时,该抗菌药物在患者感染部位通常所能达到的浓度可抑制分离菌株的生长。
(2)中介(intermediate,I):有下列几种不同的含义:①抗菌药物的MIC接近血液和组织中通常可达到的浓度,分离株的临床应答率可能低于敏感菌株。
②根据药代动力学资料,若某药在某些敏感部位有生理性浓集,则中介意味着该药常规剂量治疗该部位感染可能有效。
若某药高剂量用药安全,(如?-内酰胺类),中介则意味着高于常规剂量治疗可能有效。
③中介也意味着一个缓冲区,防止一些无法控制的技术因素导致结果解释有偏差。
(3)耐药(resistant,R):指使用常规推荐剂量抗菌药物治疗时,患者感染部位所能达到的药物浓度不能抑制菌株生长。
或可能存在特殊的微生物耐药机制(如?-内酰胺酶),抗菌药物对菌株的治疗尚未得到可靠临床治疗研究的证实。
(4)剂量依赖性敏感(susceptible-dose dependent,SDD):SDD分类提示菌株敏感性依赖于患者使用药物的剂量。
当药敏结果是SDD时,为了达到临床疗效,采用的是修正用药方案(例如高剂量、增加给药频率或两者兼有),达到的药物浓度比设定敏感折点使用的用药方案所达到的药物浓度高。
问题二、什么叫天然耐药?了解天然耐药有什么意义?(P412)参考资料:《常见细菌敏感性试验报告规范中国专家共识》[J]参考答案:细菌耐药可分为天然耐药(也称固有耐药)和获得性耐药。
天然耐药是由染色体决定的,菌种整体上(几乎全部分离株)都表现为耐药性。
不同细菌细胞结构与化学组成不同,使其本身对某些抗生素天然不敏感,比如大肠杆菌科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等对于万古霉素就天然耐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理解下列有关专业名词,并译成英文
1、抗生素后效应
2、生物转化
3、微生物药物
4、多药抗性
5、突变生物合成
6、稀有放线菌
7、手性药物
8、酶抑制剂
9、青霉素结合蛋白10、抗菌生长促进剂11、前体12、主动外排泵系统13、超广谱 -内酰胺酶14、选择压力15、选择毒力16、最低抑菌浓度17、定向生物合成18、杂交生物合成19、阻断突变株20、葡萄糖效应
21、生理酸碱性物质22、反馈抑制23、反馈阻遏24、初级代谢产物
25、次级代谢产物26、分叉代谢物27、随机筛选28、推理筛选
29、高通量筛选30、理性化筛选31、组合生物化学32、组合生物转化
33、原生质体融合34、菌种改良35、手性药物36、动态动力学拆分
37、生物催化拆分38、对映体过剩39、水解酶40、裂合酶41、脂肪酶/酯酶
二、论述题
1、简要阐述利用微生物生物合成原理,寻找微生物新药的途径和方法。
2、设计一个应用组合生物转化技术获得新药的实验方案。
3、描绘一个集中所有耐药机制的细菌耐药性的模式图,并作简要阐述。
4、简要阐述从抗生素到微生物药物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5、组成工业微生物菌种培养基的基本原理和成分。
6、从微生物发酵代谢液中分离纯化目标化合物的基本方法。
7、在微生物菌种的诱变处理过程中常用的诱变剂有哪些,其原理是什么。
8、工业发酵过程中采用中间补料或流加补料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9、简述常用灭菌的方法和原理。
10、画出高压灭菌锅的管路,以及简述操作方法和工作原理。
11、简述玻璃发酵罐的工作原理。
12、为什么摇瓶培养需要振荡,以及为什么发酵罐培养需要搅拌和通气。
13、HPLC和TLC分析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14、自然分离的目的是什么,自然分离的方法有哪几种,简要说明其操作过程。
15、微生物菌种保藏的方法有哪几种,简要阐述牛奶冷冻保藏的原理和过程。
16、简要阐述无菌操作台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注意点。
17、简要阐述冷冻干燥机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步骤。
18、简要阐述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菌种改良的方法和途径。
19、基因工程技术在抗生素研究中的应用包括哪几个方面,你认为近几年来在这一领域中取得的最大成果是什么,为什么。
20、实验室常用的消毒(灭菌)试剂有哪几种,简述其原理和配置过程。
21、酶抑制剂的概念是什么,动物酶抑制剂和细菌酶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各是什么。
22、什么叫复合培养基,什么叫合成培养基。
实验室常用的复合氮源有哪几种,常用的复合碳源有哪几种。
23、根据化学结构分类,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有哪几种,简要阐述其作用机制和细菌对这些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24、什么叫特异性耐药,什么叫非特异性耐药,请举例说明。
25、链霉菌是产生抗生素的主要微生物,简述其在固体培养基上的发育周期,并列举5种以上由链霉菌产生的、目前在临床上使用的抗生素的名称。
26、免疫调节剂的概念是什么,目前临床使用的微生物来源的免疫抑制剂有哪几种。
27、微生物来源的生理活性物质的概念是什么,请举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