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件编制深度(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件编制深度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件编制深度一、项目背景:介绍项目的背景和目的,说明该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项目概述:对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规模、地理位置、建设内容等进行详细描述,包括线路规划、车辆选型、车站建设等。
三、市场分析:对项目所在城市的人口、交通状况、交通需求等进行分析,预测未来的交通发展趋势,评估轨道交通的市场需求。
四、技术可行性分析:评估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包括轨道线路设计、车辆运行技术、信号控制系统等的可行性和可行性。
五、经济可行性分析:通过项目投资估算,包括轨道线路建设、车辆采购、车站建设、设备购置等的成本及其回报分析,评估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六、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对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包括交通拥堵的缓解、环保效益、经济效益、人员流动等,以及对沿线居民、企业等的影响。
七、法律法规及政策分析:对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进行分析,包括城市规划、交通规划、环保标准等,评估项目的合规性。
八、风险评估和应对策略:评估项目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包括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经济风险等,并提出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和措施。
九、建设方案:根据前期研究和评估结果,提出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建设方案,包括建设时间计划、项目组织管理、项目实施方案等。
十、总结与建议:总结可行性研究的结果,提出对项目建设的具体建议,包括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推动项目建设的措施。
以上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包括的内容,编制时需从多个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确保报告的深度和准确性,以为项目的决策和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报告的编制应注重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并结合实地调研和专家意见加以论证,以增加报告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一、总则1 本规定包括给水、排水、城市道路、城市桥梁、城市隧道、城市防洪、燃气、热力、城市轨道交通等市政公用工程的设计及其投资估算和概预算的编制。
其它市政公用工程可参照执行。
2市政公用工程设计分为前期工作和工程设计两部分。
本《规定》前期工作中只包括工程可行性研究。
项目建议书和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深度参照有关规定执行。
3小型简单工程参照本规定可适当简化。
经主管部门批准,工程设计可按一阶段直接进行施工图设计。
4设计文件的编制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市政公用工程的政策和法令,应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条文和现行的市政公用工程建设标准设计规范(规程)和制图标准,遵守设计工作程序,各阶段设计文件应完整齐全,内容深度符合本规定的要求。
5当工程项目中有本规定未列入的内容时,可参照本规定的深度编制设计文件。
二、设计文件编制一般规定1 可行性研究1.1 工程可行性研究应以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和委托书为依据,其主要任务是:在充分调查研究、评价预测和必要的勘察工作基础上,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实施可能性,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和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比较,提出推荐建设方案。
1.2 可行性研究的工作成果是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编制设计书和进行初步设计的依据。
1.3 某些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经行业主管部门指定可简化为可行性方案设计(简称方案设计)。
1.4 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满足设计招标及业主向主管部门送审的要求。
2 初步设计2.1 初步设计应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编制,要明确工程规模、建设目的、投资效益、设计原则和标准,深化设计方案,确定拆迁、征地范围和数量,提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注意事项及有关建议,其深度应能控制工程投资,满足编制施工图设计、主要设备定货、招标及施工准备的要求。
2.2 初步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工程数量、主要材料设备数量和工程概算。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深度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深度引言本文档是关于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深度的详细描述和指导。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项目启动前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评估的一种方法。
本文档将从报告编制的深度方面进行讲解,包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目的、内容、步骤以及编制技巧等。
通过本文档的阅读,读者将能够了解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深度和技巧,从而提高报告的质量和可读性。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目的是评估一个项目的可行性,包括市场可行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等方面。
通过可行性研究报告,决策者可以查看项目的优势和劣势,从而决定是否继续进行该项目。
因此,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启动前非常重要的一步。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1. 项目背景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需要对项目的背景进行描述。
项目背景包括该项目的起源、目的、重要性等方面。
2. 市场研究市场研究是可行性研究报告中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市场研究,可以了解项目在当前市场上的竞争情况、潜在客户的需求等。
市场研究需要进行数据收集、分析和预测,以支持后续的决策。
3. 技术研究技术研究是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技术研究主要包括对项目所需技术的现状、可行性和发展趋势进行调查和分析。
通过技术研究,可以评估项目所需技术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4. 经济研究经济研究是可行性研究报告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经济研究主要包括项目成本分析、收益预测、投资回报率等方面。
通过经济研究,可以评估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帮助决策者进行决策。
5. 风险评估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还需要对项目的风险进行评估。
风险评估主要包括识别潜在风险、分析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以及制定风险应对策略等。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步骤1. 项目准备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之前,需要对项目进行准备工作。
这包括明确项目的目标和范围、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等。
2. 报告编制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时,需要按照上述的报告内容进行编制。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报告的顺序和内容,但需要确保将所有必要的内容包含在报告中。
(建质[2004]16号)市政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发布者:网络 | 来源:转摘 | 时间:2010-01-23一、总则1本规定包括给水、排水、城市道路、城市桥梁、城市隧道、城市防洪、燃气、热力、城市轨道交通等市政公用工程的设计及其投资估算和概预算的编制。
其它市政公用工程可参照执行。
2市政公用工程设计分为前期工作和工程设计两部分。
本《规定》前期工作中只包括工程可行性研究。
项目建议书和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深度参照有关规定执行。
3小型简单工程参照本规定可适当简化。
经主管部门批准;工程设计可按一阶段直接进行施工图设计。
4设计文件的编制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市政公用工程的政策和法令,应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条文和现行的市政公用工程建设标准设计规范(规程)和制图标准,遵守设计工作程序,各阶段设计文件应完整齐全,内容深度符合本规定的要求。
5当工程项目中有本规定未列入的内容时,可参照本规定的深度编制设计文件。
二、设计文件编制一般规定1可行性研究1.1工程可行性研究应以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和委托书为依据,其主要任务是:在充分调查研究、评价预测和必要的勘察工作基础上,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实施可能性,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和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比较;提出推荐建设方案。
1.2可行性研究的工作成果是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编制设计任务书和进行初步设计的依据。
1.3某些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经行业主管部门指定可简化为可行性方案设计(简称方案设计)。
1.4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满足设计招标及业主向主管部门送审的要求。
2初步设计2.1初步设计应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编制,要明确工程规模、建设目的、投资效益、设计原则和标准,深化设计方案,确定拆迁、征地范围和数量,提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注意事项及有关建议,其深度应能控制工程投资,满足编制施工图设计、主要设备定货、招标及施工准备的要求。
2.2初步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工程数量、主要材料设备数量和工程概算。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一、总则1 本规定包括给水、排水、城市道路、城市桥梁、城市隧道、城市防洪、燃气、热力、城市轨道交通等市政公用工程的设计及其投资估算和概预算的编制。
其它市政公用工程可参照执行。
2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分为前期工作和工程设计两部分。
本《规定》前期工作中只包括工程可行性研究。
项目建议书和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深度参照有关规定执行。
3 小型简单工程参照本规定可适当简化。
经主管部门批准,工程设计可按一阶段直接进行施工图设计。
4 设计文件的编制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市政公用工程的政策和法令,应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条文和现行的市政公用工程建设标准设计规范(规程)和制图标准,遵守设计工作程序,各阶段设计文件应完整齐全,内容深度符合本规定的要求。
5 当工程项目中有本规定未列入的内容时,可参照本规定的深度编制设计文件。
二、设计文件编制一般规定1 可行性研究1.1 工程可行性研究应以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和委托书为依据,其主要任务是:在充分调查研究、评价预测和必要的勘察工作基础上,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实施可能性,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和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比较,提出推荐建设方案。
1.2 可行性研究的工作成果是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编制设计任务书和进行初步设计的依据。
1.3 某些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经行业主管部门指定可简化为可行性方案设计(简称方案设计)。
1.4 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满足设计招标及业主向主管部门送审的要求。
2 初步设计2.1 初步设计应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编制,要明确工程规模、建设目的、投资效益、设计原则和标准,深化设计方案,确定拆迁、征地范围和数量,提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注意事项及有关建议,其深度应能控制工程投资,满足编制施工图设计、主要设备定货、招标及施工准备的要求。
2.2 初步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工程数量、主要材料设备数量和工程概算。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一、总 则1.1 本规定包括给水、排水、城市道路、城市桥梁、城市隧道、城市防洪、燃气、热力、城市轨道交通等市政公用工程的设计及其投资估算和概预算的编制。
其它市政公用工程可参照执行。
1.2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分为前期工作和工程设计两部分。
本《规定》前期工作中只包括工程可行性研究。
项目建议书和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深度参照有关规定执行。
1.3 小型简单工程参照本规定可适当简化。
经主管部门批准,工程设计可按一阶段直接进行施工图设计。
1.4 设计文件的编制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市政公用工程的政策和法令,应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条文和现行的市政公用工程建设标准设计规范(规程)和制图标准,遵守设计工作程序,各阶段设计文件应完整齐全,内容深度符合本规定的要求。
1.5 当工程项目中有本规定未列入的内容时,可参照本规定的深度编制设计文件。
二、设计文件编制一般规定2.1 可行性研究2.1.1 工程可行性研究应以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和委托书为依据,其主要任务是:在充分调查研究、评价预测和必要的勘察工作基础上,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实施可能性,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和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比较,提出推荐建设方案。
2.1.2 可行性研究的工作成果是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编制设计任务书和进行初步设计的依据。
2.1.3 某些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经行业主管部门指定可简化为可行性方案设计(简称方案设计)。
2.1.4 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满足设计招标及业主向主管部门送审的要求。
2.2 初步设计2.2.1 初步设计应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编制,要明确工程规模、建设目的、投资效益、设计原则和标准,深化设计方案,确定拆迁、征地范围和数量,提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注意事项及有关建议,其深度应能控制工程投资,满足编制施工图设计、主要设备定货、招标及施工准备的要求。
2.2.2 初步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工程数量、主要材料设备数量和工程概算。
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1 设计说明书1.1概述1.1.1 道路地理位置图示出道路在地区交通网络中的关系及沿线主要建筑物的概略位置。
1.1.2设计依据设计委托书、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设计)的批复意见、相关评审报告、规划、地形等相关资料。
1.1.3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设计)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
如技术标准、规模有重大变化,应予以论证并履行报批手续。
1.1.4采用的规范和标准1.1.5测设经过及设计过程简述1.1.6需要说明的其它事项1.2 现状评价及沿线自然地理情况1.1.1道路现状评价1.2.2现状交通量及技术评价交通量、车辆组成、路口交通流量与流向特征及路口、路段饱和度等。
1.2.3沿线基本情况沿线(控制性)建筑、河流、铁路及地上、地下管线情况。
1.2.4水文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如河流设计水位、流速、地下水位、气温、降雨、日照、蒸发量、主导风向、风速等。
1.2.5工程场地自然条件1.3 工程概况1.2.1工程地点、范围及规模1.3.2建设期限、分期修建计划1.3.3规划简况着重阐述设计道路、立交在规划路网中的性质、功能、位置、走向,相交道路的性质、功能。
1.3.4远期交通流量流向的分析,设计小时交通量的确定,荷载等级的确定。
1.3.5主要交叉路口渠化处理方式如选用立交,需阐明其必要性及选型依据。
1.3.6工程修建的意义对道路路网的影响,缓减干扰提高车速和服务水平的程度。
根据以上内容,阐明工程修建的意义。
1.4 工程设计1.4.1方案设计思路1 对规划思路及各项指标进行说明,阐述对规划的理解,分析项目实施的意义。
2 提出主要技术难点与关键技术问题。
3 结合规划提出优化或更改思路,阐述合理性。
1.4.2技术标准与设计技术指标1 列表说明各方案主要技术指标,包括道路等级、设计年限、设计车速、标准路幅宽度、最小平曲线半径、最大纵坡、最大坡长、最小坡长、凹曲线凸曲线半径、停车视距、最小净空、交织段长度、设计荷载、抗震设防标准等。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定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一、总则1 本规定包括给水、排水、城市道路、城市桥梁、城市隧道、城市防洪、燃气、热力、城市轨道交通等市政公用工程的设计及其投资估算和概预算的编制。
其它市政公用工程可参照执行。
2市政公用工程设计分为前期工作和工程设计两部分。
本《规定》前期工作中只包括工程可行性研究。
项目建议书和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深度参照有关规定执行。
3小型简单工程参照本规定可适当简化。
经主管部门批准,工程设计可按一阶段直接进行施工图设计。
4设计文件的编制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市政公用工程的政策和法令,应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条文和现行的市政公用工程建设标准设计规范(规程)和制图标准,遵守设计工作程序,各阶段设计文件应完整齐全,内容深度符合本规定的要求。
5当工程项目中有本规定未列入的内容时,可参照本规定的深度编制设计文件。
二、设计文件编制一般规定1 可行性研究1.1 工程可行性研究应以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和委托书为依据,其主要任务是:在充分调查研究、评价预测和必要的勘察工作基础上,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实施可能性,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和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比较,提出推荐建设方案。
1.2 可行性研究的工作成果是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编制设计书和进行初步设计的依据。
1.3 某些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经行业主管部门指定可简化为可行性方案设计(简称方案设计)。
1.4 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满足设计招标及业主向主管部门送审的要求。
2 初步设计2.1 初步设计应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编制,要明确工程规模、建设目的、投资效益、设计原则和标准,深化设计方案,确定拆迁、征地范围和数量,提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注意事项及有关建议,其深度应能控制工程投资,满足编制施工图设计、主要设备定货、招标及施工准备的定要求。
2.2 初步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工程数量、主要材料设备数量和工程概算。
城市道路 市政道路工程设计深度规定
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1 设计说明书1.1概述1.1.1 道路地理位置图示出道路在地区交通网络中的关系及沿线主要建筑物的概略位置。
1.1.2设计依据设计委托书、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设计)的批复意见、相关评审报告、规划、地形等相关资料。
1.1.3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设计)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
如技术标准、规模有重大变化,应予以论证并履行报批手续。
1.1.4采用的规范和标准1.1.5测设经过及设计过程简述1.1.6需要说明的其它事项1.2 现状评价及沿线自然地理情况1.1.1道路现状评价1.2.2现状交通量及技术评价交通量、车辆组成、路口交通流量与流向特征及路口、路段饱和度等。
1.2.3沿线基本情况沿线(控制性)建筑、河流、铁路及地上、地下管线情况。
1.2.4水文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如河流设计水位、流速、地下水位、气温、降雨、日照、蒸发量、主导风向、风速等。
1.2.5工程场地自然条件1.3 工程概况1.2.1工程地点、范围及规模1.3.2建设期限、分期修建计划1.3.3规划简况着重阐述设计道路、立交在规划路网中的性质、功能、位置、走向,相交道路的性质、功能。
1.3.4远期交通流量流向的分析,设计小时交通量的确定,荷载等级的确定。
1.3.5主要交叉路口渠化处理方式如选用立交,需阐明其必要性及选型依据。
1.3.6工程修建的意义对道路路网的影响,缓减干扰提高车速和服务水平的程度。
根据以上内容,阐明工程修建的意义。
1.4 工程设计1.4.1方案设计思路1 对规划思路及各项指标进行说明,阐述对规划的理解,分析项目实施的意义。
2 提出主要技术难点与关键技术问题。
3 结合规划提出优化或更改思路,阐述合理性。
1.4.2技术标准与设计技术指标1 列表说明各方案主要技术指标,包括道路等级、设计年限、设计车速、标准路幅宽度、最小平曲线半径、最大纵坡、最大坡长、最小坡长、凹曲线凸曲线半径、停车视距、最小净空、交织段长度、设计荷载、抗震设防标准等。
城市道路 市政道路工程设计深度规定
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1 设计说明书1.1概述1.1.1 道路地理位置图示出道路在地区交通网络中的关系及沿线主要建筑物的概略位置。
1.1.2设计依据设计委托书、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设计)的批复意见、相关评审报告、规划、地形等相关资料。
1.1.3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设计)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
如技术标准、规模有重大变化,应予以论证并履行报批手续。
1.1.4采用的规范和标准1.1.5测设经过及设计过程简述1.1.6需要说明的其它事项1.2 现状评价及沿线自然地理情况1.1.1道路现状评价1.2.2现状交通量及技术评价交通量、车辆组成、路口交通流量与流向特征及路口、路段饱和度等。
1.2.3沿线基本情况沿线(控制性)建筑、河流、铁路及地上、地下管线情况。
1.2.4水文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如河流设计水位、流速、地下水位、气温、降雨、日照、蒸发量、主导风向、风速等。
1.2.5工程场地自然条件1.3 工程概况1.2.1工程地点、范围及规模1.3.2建设期限、分期修建计划1.3.3规划简况着重阐述设计道路、立交在规划路网中的性质、功能、位置、走向,相交道路的性质、功能。
1.3.4远期交通流量流向的分析,设计小时交通量的确定,荷载等级的确定。
1.3.5主要交叉路口渠化处理方式如选用立交,需阐明其必要性及选型依据。
1.3.6工程修建的意义对道路路网的影响,缓减干扰提高车速和服务水平的程度。
根据以上内容,阐明工程修建的意义。
1.4 工程设计1.4.1方案设计思路1 对规划思路及各项指标进行说明,阐述对规划的理解,分析项目实施的意义。
2 提出主要技术难点与关键技术问题。
3 结合规划提出优化或更改思路,阐述合理性。
1.4.2技术标准与设计技术指标1 列表说明各方案主要技术指标,包括道路等级、设计年限、设计车速、标准路幅宽度、最小平曲线半径、最大纵坡、最大坡长、最小坡长、凹曲线凸曲线半径、停车视距、最小净空、交织段长度、设计荷载、抗震设防标准等。
公路专业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深度
5、建设条件及建设方案 5.3备选方案拟定
5.3.1各备选方案概况 走向及控制点 主要技术指标及规模 5.3方案比选 综合考虑建设条件、工程规模及投资、经济评价、环境影响、土 地占用等因素,提出推荐方案。
5.4推荐方案概况
5.4.1起终点及主要控制点
程度,分析项目与当地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性
12.2.1当地政府对项目的态度
12、社会评价 12.2.2不同利益群体对项目的态度和参与程度
12.2.3各部门或组织对项目的态度及支持程度 12.2.4移民安置方案 12.3社会风险分析 12.3社会评价结论
13、风险分析 对特殊复杂的重大项目,应进行风险分析。
11.3对当地能源供应的影响
11.4主要节能措施 说明遵循的节能规范
主要措施,包括新材料、新工艺、新能源的应用
11.5节能评价
12、社会评价 12.1社会影响分析
只要分析项目对所在社会的正、负面影响。主要包括对居民收入、 生活水平与质量、就业的影响,对不同利益群体、弱势群体的影响, 对所在地文化、教育、卫生的影响,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的影 响。 12.2互适性分析 调查当地政府、企业、居民及道路主要使用者对建设项目的支持
5、建设条件及建设方案 5.1建设条件
5.1.1地形、地质、水文、气候等条件 5.1.2制约建设方案的其他主要因素 城镇规划、产业布局、资源分布、环境敏感点、文物等 5.1.3筑路材料及运输条件 5.1.4拟建项目与相关路网的衔接 对于改扩建项目还应对现有工程的适用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
5.2建设项目起终点论证
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主要社会经济指标预测
2、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
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1 设计说明书1.1概述1.1.1 道路地理位置图示出道路在地区交通网络中的关系及沿线主要建筑物的概略位置。
1.1.2设计依据设计委托书、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设计)的批复意见、相关评审报告、规划、地形等相关资料。
1.1.3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设计)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
如技术标准、规模有重大变化,应予以论证并履行报批手续。
1.1.4采用的规范和标准1.1.5测设经过及设计过程简述1.1.6需要说明的其它事项1.2 现状评价及沿线自然地理情况1.1.1道路现状评价1.2.2现状交通量及技术评价交通量、车辆组成、路口交通流量与流向特征及路口、路段饱和度等。
1.2.3沿线基本情况沿线(控制性)建筑、河流、铁路及地上、地下管线情况。
1.2.4水文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如河流设计水位、流速、地下水位、气温、降雨、日照、蒸发量、主导风向、风速等。
1.2.5工程场地自然条件1.3 工程概况1.2.1工程地点、范围及规模1.3.2建设期限、分期修建计划1.3.3规划简况着重阐述设计道路、立交在规划路网中的性质、功能、位置、走向,相交道路的性质、功能。
1.3.4远期交通流量流向的分析,设计小时交通量的确定,荷载等级的确定。
1.3.5主要交叉路口渠化处理方式如选用立交,需阐明其必要性及选型依据。
1.3.6工程修建的意义对道路路网的影响,缓减干扰提高车速和服务水平的程度。
根据以上内容,阐明工程修建的意义。
1.4 工程设计1.4.1方案设计思路1 对规划思路及各项指标进行说明,阐述对规划的理解,分析项目实施的意义。
2 提出主要技术难点与关键技术问题。
3 结合规划提出优化或更改思路,阐述合理性。
1.4.2技术标准与设计技术指标1 列表说明各方案主要技术指标,包括道路等级、设计年限、设计车速、标准路幅宽度、最小平曲线半径、最大纵坡、最大坡长、最小坡长、凹曲线凸曲线半径、停车视距、最小净空、交织段长度、设计荷载、抗震设防标准等。
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1 设计说明书1.1概述道路地理位置图示出道路在地区交通网络中的关系及沿线主要建筑物的概略位置。
2设计依据设计委托书、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设计)的批复意见、相关评审报告、规划、地形等相关资料。
性研究报告(方案设计)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
如技术标准、规模有重大变化,应予以论证并履行报批手续。
规范和标准过及设计过程简述明的其它事项1.2 现状评价及沿线自然地理情况1道路现状评价通量及技术评价交通量、车辆组成、路口交通流量与流向特征及路口、路段饱和度等。
本情况沿线(控制性)建筑、河流、铁路及地上、地下管线情况。
质、气象等自然条件如河流设计水位、流速、地下水位、气温、降雨、日照、蒸发量、主导风向、风速等。
地自然条件1.3 工程概况1工程地点、范围及规模限、分期修建计划况着重阐述设计道路、立交在规划路网中的性质、功能、位置、走向,相交道路的性质、功能。
通流量流向的分析,设计小时交通量的确定,荷载等级的确定。
叉路口渠化处理方式如选用立交,需阐明其必要性及选型依据。
建的意义对道路路网的影响,缓减干扰提高车速和服务水平的程度。
根据以上内容,阐明工程修建的意义。
1.4 工程设计计思路1 对规划思路及各项指标进行说明,阐述对规划的理解,分析项目实施的意义。
2 提出主要技术难点与关键技术问题。
3 结合规划提出优化或更改思路,阐述合理性。
准与设计技术指标1 列表说明各方案主要技术指标,包括道路等级、设计年限、设计车速、标准路幅宽度、最小平曲线半径、最大纵坡、最大坡长、最小坡长、凹曲线凸曲线半径、停车视距、最小净空、交织段长度、设计荷载、抗震设防标准等。
对以上指标与规范要求进行对比分析。
2 对设计年限、设计荷载、最小净空、抗震等级结合规范进行说明。
3 对因条件限制不满足规范要求的所有非强制性技术指标需特别说明。
面设计1 提出平面布置控制因素,包括用地、道路、管线、轨道、隧道、桥梁、文物、其它构筑物、以及工程费用控制等,分析主要控制因素。
城市道路 市政道路工程设计深度规定
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1 设计说明书1.1概述1.1.1 道路地理位置图示出道路在地区交通网络中的关系及沿线主要建筑物的概略位置。
1.1.2设计依据设计委托书、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设计)的批复意见、相关评审报告、规划、地形等相关资料。
1。
1.3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设计)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
如技术标准、规模有重大变化,应予以论证并履行报批手续。
1。
1。
4采用的规范和标准1.1。
5测设经过及设计过程简述1。
1.6需要说明的其它事项1。
2 现状评价及沿线自然地理情况1.1.1道路现状评价1。
2。
2现状交通量及技术评价交通量、车辆组成、路口交通流量与流向特征及路口、路段饱和度等。
1。
2。
3沿线基本情况沿线(控制性)建筑、河流、铁路及地上、地下管线情况。
1.2。
4水文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如河流设计水位、流速、地下水位、气温、降雨、日照、蒸发量、主导风向、风速等。
1.2。
5工程场地自然条件1。
3 工程概况1.2.1工程地点、范围及规模1。
3。
2建设期限、分期修建计划1。
3。
3规划简况着重阐述设计道路、立交在规划路网中的性质、功能、位置、走向,相交道路的性质、功能。
1。
3。
4远期交通流量流向的分析,设计小时交通量的确定,荷载等级的确定. 1。
3。
5主要交叉路口渠化处理方式如选用立交,需阐明其必要性及选型依据。
1.3。
6工程修建的意义对道路路网的影响,缓减干扰提高车速和服务水平的程度。
根据以上内容,阐明工程修建的意义。
1.4 工程设计1.4。
1方案设计思路1 对规划思路及各项指标进行说明,阐述对规划的理解,分析项目实施的意义.2 提出主要技术难点与关键技术问题。
3 结合规划提出优化或更改思路,阐述合理性.1.4。
2技术标准与设计技术指标1 列表说明各方案主要技术指标,包括道路等级、设计年限、设计车速、标准路幅宽度、最小平曲线半径、最大纵坡、最大坡长、最小坡长、凹曲线凸曲线半径、停车视距、最小净空、交织段长度、设计荷载、抗震设防标准等.对以上指标与规范要求进行对比分析。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一、总则1本规定包括给水、排水、城市道路、城市桥梁、城市隧道、城市防洪、燃气、热力、城市轨道交通等市政公用工程的设计及其投资估算和概预算的编制。
其它市政公用工程可参照执行。
2市政公用工程设计分为前期工作和工程设计两部分。
本《规定》前期工作中只包括工程可行性研究。
项目建议书和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深度参照有关规定执行。
3小型简单工程参照本规定可适当简化。
经主管部门批准;工程设计可按一阶段直接进行施工图设计。
4设计文件的编制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市政公用工程的政策和法令,应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条文和现行的市政公用工程建设标准设计规范(规程)和制图标准,遵守设计工作程序,各阶段设计文件应完整齐全,内容深度符合本规定的要求。
5当工程项目中有本规定未列入的内容时,可参照本规定的深度编制设计文件。
二、设计文件编制一般规定1可行性研究1.1工程可行性研究应以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和委托书为依据,其主要任务是:在充分调查研究、评价预测和必要的勘察工作基础上,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实施可能性,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和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比较;提出推荐建设方案。
1.2可行性研究的工作成果是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编制设计任务书和进行初步设计的依据。
1.3某些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经行业主管部门指定可简化为可行性方案设计(简称方案设计)。
1.4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满足设计招标及业主向主管部门送审的要求。
2初步设计2.1初步设计应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编制,要明确工程规模、建设目的、投资效益、设计原则和标准,深化设计方案,确定拆迁、征地范围和数量,提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注意事项及有关建议,其深度应能控制工程投资,满足编制施工图设计、主要设备定货、招标及施工准备的要求。
2.2初步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工程数量、主要材料设备数量和工程概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件编制深度(提纲)
1 概述
工程项目的背景,建设的必要性以及项目研究过程。
编制依据
经批准的项目建议书或立项批准文件。
委托单位的委托书及有关的合同、协议书。
其它依据性文件。
批准的道路网规划及城市排水规划。
研究的范围及内容。
主要研究结论。
对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批复意见执行情况。
工程项目结论性评价和推荐方案概述(道路等级、功能定位、技术标准、主要技术指标、工程规模范围、设计内容、建设进度计划、项目建设必要性、技术可行性、社会环境效益等)。
对下阶段工作的建议。
2 现状评价及建设条件
区域概况。
道路现状及评价。
现状道路交通量及评价。
沿线建筑、文物古迹、树木、河流、湖泊及地上杆管线等情况。
沿线水文地质等到自然条件,地震烈度区划。
工程地质资料。
3 道路规划及交通量预测
4 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5 工程建设必要性论证
分析道路沿线土地资源使用情况及将来开发情况,论证道路修建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论证经济发展对道路交通的要求,分析主要交通源的特点。
论证修建道路对交通量增长的满足程度。
论证修建道路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改善程度。
论证修建道路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改善的要求。
论证对文物古迹、树木等的保护措施。
6 工程方案内容(进行多方案比选)
方案设计原则。
总体布置方案。
主要节点方案
工程建设范围及规模。
道路工程
道路(含主、辅路)平纵横设计方案。
道路交叉设计方案。
路基、路面、挡土墙及附属构筑物设计方案。
人行道及过街设施、公交停车站及无障碍设施等。
道路景观设计方案。
桥梁与隧道工程。
沿线桥梁与隧道工程概况。
技术标准。
桥梁与隧道设计方案。
排水工程
排水工程概况。
技术标准。
排水工程设计方案。
附属工程。
交通安全及管理设施。
照明工程。
绿化工程。
其它附属工程(管线综合布置方案等)。
7 环境评价
大气环境质量。
交通噪声。
振动环境质量。
日照环境质量。
8 新技术应用及建议科研项目
9 工程建设阶段划分和进度计划安排设想 10 征地拆迁及主要工程数量 11 资金筹措
12 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见本规定《投资估算经济评价和概预算文件》
的相关章节 13 结论和存在问题
根据论证,提出结论性评价和推荐方案的意见。
存在问题和建议。
14 附图
道路区域地理位置图。
道路平面及纵断面图,平面1:2000~1:5000。
垂直1:50~1:100。
道路规划横断面及拟建横断面布置、路面结构方案图。
主要节点方案图。
桥梁与遂道工程方案图。
排水工程方案图。
附属工程方案图。
15
与编制依据有关的文件和附件
附注:
1、《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2004年3月),对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各阶段均有明确规定要求,本提纲仅适用于道路工程,其它项目可按相关专业规定要求进行编制;
2、“工程方案内容”一篇及附图中,可根据报告涉及的工程项目具体内容适当删减或添加;
3、灾后重建项目,在“项目背景”、“工程建设必要性论证”等章节,针对建设资金来源不同,应有相应说明描述;
4、第9篇“工程建设阶段划分和进度计划安排设想”中,对于利用外资项目须按国家发改委有关规定补充其项目管理、招投标及项目分包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