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

合集下载

简述新课改的结构

简述新课改的结构

简述新课改的结构(实用版3篇)目录(篇1)1.新课改的背景与意义2.新课改的主要结构3.新课改的实施与效果正文(篇1)【新课改的背景与意义】新课改,全称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部于 2001 年启动的一项重大教育改革工程。

其背景是我国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如教育观念滞后、课程体系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等。

新课改旨在解决这些问题,以适应 21 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

【新课改的主要结构】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其主要结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目标:新课改将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强调学生全面发展。

2.课程内容:新课改强调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生活化、人文化和科技化,注重学科间的整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课程实施: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提高课堂效益。

4.课程评价:新课改倡导评价体系的多元化、个性化,强调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5.课程管理:新课改强调课程管理的民主化、人性化,鼓励学校和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课程,提高课程的适应性。

【新课改的实施与效果】自新课改实施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发生了深刻变化。

教育观念得到更新,课程体系更加合理,教学方法更加多样,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当然,新课改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如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资源配置等方面。

但总体来看,新课改为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总之,新课改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其主要结构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等方面。

目录(篇2)1.新课改的背景与意义2.新课改的主要结构3.新课改的实施与效果正文(篇2)一、新课改的背景与意义新课改,即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在 21 世纪初进行的一次重大改革。

其背景是我国教育面临的挑战,如教育观念滞后、课程体系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等。

新课改的九种教学模式

新课改的九种教学模式

新课改的九种教学模式
1. 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来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合作学习型教学模式: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学习,通过相互合作、交流和互助来促进学习。

3. 项目化学习型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参与具体项目的设计、实施和评估,培养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4. 探究型教学模式: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主动构建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5. 情境化教学模式:将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通过情境化的教学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6. 个性化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采用差异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7. 多媒体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技术和教育软件,丰富教学资源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8. 反思型教学模式:通过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和结果,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9. 融合型教学模式:将不同学科、不同教学方法和技术进行有机融
合,提供全面、多样化的学习体验。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五篇)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五篇)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新课程改革试验工作的展开,使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教研方式已凸显出了它的弊端,同时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对新课程改革活动的实施者---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彻底贯彻落实新课改精神,切实提高教师的参与意识、创新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法规和教育方针,坚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转变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法为突破口,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认真探讨新课改精神实质和素质教育规律,紧紧围绕"学校有特色、课改有实效、学生有特长"这一办学目标,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以学校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坚持以改革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以新课改为依托,不与重点校攀比,"低起点,广开路、多成才"的路子,有效的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课改实验落地生根。

二、具体实施办法。

1.建立机制,鼓励"课改实验"。

(1).健全___。

学校设立中心教研组,由专人负责。

配备兼职教研员,整合骨干力量,加强中心教研组工作,将课改工作纳入学校日常工作之中,作为教务工作的核心,由教务主任亲自管理、督促、指导实施,作为学校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由校长统一部署支持、协调、落实政策。

(2).完善制度。

学校制定相应的《新课改实施方案》、《新课改实践奖励细则》、《教科研制度》、《经验资料收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确保新课改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

(3).积极创设条件、支持教师外出培训学习,以加强交流,取长补短。

鼓励教师进行业务进修和函授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师合格率。

2.开足开齐课程,保证"课改实验"。

课改实验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学生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主要来自课堂,规范的课程设置是课改实验的基本条件之一。

(1).学校必须保证开足开齐课程,不增加考试课程课时,不减少或挤掉音、体、美、劳技、信息技术等课程。

新课程改革ppt课件

新课程改革ppt课件

2021精选ppt
20
练习题
6、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及其基本含义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 念,这句话包含着三层含义:1)以学生发展为本; 2)倡导全人教育;3)追求学生个性化发展
7、新课改的教师角色转变
在对待师生的关系上,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学与研究的关系上,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教学与课程的关系上,教师是课程的开发建设者 学校与社区的关系上,教师是社区型开放教师
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获得新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交流合作等四大能力
2021精选ppt
6
新课改的目标 (重点)
5、建立于素质教育理念一致的考评机制
过去:选拔甄别功能 改革后:即发挥教育评价学科学习目标,又发挥其
促进学生一般发展、教师水平提高、课程更新,改
进教学实践的功能。“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与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的配合,处理好和 家长间的合作关系
2021精选ppt
18
练习题
1、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______。
A.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B.以学生发展为本
C.探究自主性学习
D.转变旧的学习教学方式
2、教师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改强调________ 和________
3、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 做到( )
2、哪一组符合情感体验目标陈述方式:( )
A. 说出、表演、展示 B. 设计、制作、创作
C. 感受、参加、养成 D. 解释、完成、背诵
3、与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教学方式不一致的是( )
A.以教师的视角反思 B.教学设计留白
C.培养求异思维
D.教学过程预设性强
2021精选ppt

《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地进步与完善,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我国在2017年正式启动了新的高中课程标准,即《新课程改革》。

这次改革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次重要转型,旨在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本文将从课程背景、目标与实施效果三个方面全面阐述新课程改革的相关内容。

一、课程背景新课程改革的推出,是建立在教育的新形势下的,也是对现有高中课程的一种改革,旨在适应时代的要求,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教育部表示,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是中国教育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不仅是一个质量提升的时代,更是一个转型升级的时代。

因此,新课程旨在秉承“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构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为导向的新型课程,全面提高我国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二、目标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在于推动素质教育,培养“四有”新人,即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在课程编制方面,新课程采取了“考试与教学相依”的原则,采用“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等概念,通过对学生的具体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来考核其综合能力。

因此,在新课程中,不再强调知识的传授,而是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三、实施效果新课程改革刚刚开始,一些高校已经开始试行新课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例如,南京邮电大学硕士生导师黄春艳老师表示,新课程模式下,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并且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相应地增强了。

除此之外,在新课程改革中,还有许多优秀的案例,如名校同步改革、校企合作培养等,都为推进新课程改革提供了有效的实践经验。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项重要改革,旨在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四有”新人。

教育部门和相关高校正在积极推进新课程的实施,争取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影响力。

我们相信,在相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新课程将会开创出更加美好的教育新局面。

学习新课程改革心得体会(五篇)

学习新课程改革心得体会(五篇)

学习新课程改革心得体会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课程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为了适应新的教育形势,我积极参与学习新课程改革,深入了解新课程对于教育教学的影响和启示,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首先,学习新课程改革,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发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在以往的教育模式中,教师往往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

而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指导者和促进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需求和个性差异,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同时,要重视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其次,学习新课程改革,我们要关注跨学科的融合。

新课程改革鼓励跨学科教学,强调知识的综合性和相关性。

传统的学科划分模式往往使得学生只在狭窄的学科范围内进行学习,缺乏综合性的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而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跨学科进行教学,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教师要通过项目化教学、课程整合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知识,发展综合性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也要不断拓宽自己的学科知识和视野,与其他学科的教师进行合作和交流,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再次,学习新课程改革,我们要关注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采用多种教育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创新思维。

教师可以运用情景教学、问题教学、案例教学等方法,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探索和发现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同时,教师还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互联网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什么是新课改

什么是新课改

三、新课改要改什么?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新课改主要有六大“改变”: 1、课程目标 2、课程结构 3、课程内容 4、课程实施 5、课程评价 6、课程管理
我是四川一考生,听老师说今年课改,会考没过的 不能参加高考,怎么改成这样! 我是江西一线老师,对这种不切实际的课改从心底里反对! 高考怎么改,这个问题不先提出来,广大师生怎么理解? 怎么应对?
高考制度没变,受苦的是学生。作为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的家长, 我不希望我的孩子成为实验品,耽误她的一生。
天天提心吊胆怕被扣学分,考试不能不及 格,说什么分数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好坏, 课改就是分数决定一切。
为什么普及的习题质量不能提高点! 教材内容改简单了,配套习题还是原 来的题,有的部分还改繁琐了。
• 课改要循序渐进,符合中国的国情 • 教材编写要有时代感 • 教改的成功需要配套制度的改革
一、什么是新课改?
二、为什么要进行新课改? 三、新课改”的全称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 革。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 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二、为什么要进行新课改?
• 从根本上说,课程改革的动因是我们面临 的社会环境已经变了。 • 另一方面,由于高中教育已经基本普及, 高中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

新课程改革的心得体会(12篇)

新课程改革的心得体会(12篇)

新课程改革的心得体会(12篇)新课程改革的心得体会1一、注重学习、转变观念、以推动新课改的顺利进行。

新的课程、新的标准、新的教学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来支撑,而这些理论的实践者,就是教师,可见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对课改的认识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关键。

先后召开了“课改的意义”、“课改中教师角色怎样转变”的交流会。

使全体教师掌握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并依据这些理论进行课堂教学,实施课程改革的教师也实现了旧教材,新理念、新方法。

二、课程改革中应注意的几个客观存在的问题1、积极研究探索,实事求是,重实质,少花样我国的高中新课程改革是在借鉴西方教育发达国家的课程改革理念、思想和做法的基础上形成和建立起来的。

西方取得的成功经验我们应该拿来,但不应盲目照办,引进不是目的,创新才是最终目的,创新就是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教育实际,另立新经。

关于这一点,一线的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有足够的认识,要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形成富有民族特色的课改模式和方法。

2、加大宣传力度,形成有利于课改的社会环境课改不单是教育系统内部的事情,也不是单靠教育系统内部的调整和自适应就能顺利完成。

课改涉及到政府、教育体制、教育观念、教育文化传统以及社会舆论等多方面的因素,只有这些因素都能被很好的调动起来,形成促进课改“合力”,课改才能顺利的推进。

因此,必须加强对本次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宣传,寻求各个方面的理解和支持,形成有利于改革的社会环境和政策环境。

应借鉴山东课改中存在的问题。

3、结合升学实际进行设计,选择课程内容课改使高中教师有了一定的自主权,也使学生有了一定的选择权,比如新课标只给新课程提供了宏观的指导,在学科内容等细节问题上并没有十分严格的规定,这就给老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留下了不小的空间。

比如新课程增加了选修模块,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为学生发展丰富自己的个性提供许多可供选择的学习材料和内容。

因此,老师在课改实施中,在学科内容的选择方面,除了要考虑学生个人的成长等因素外,还应尽可能的考虑与大学课程的对接,进而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做必要的准备。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标准版本(五篇)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标准版本(五篇)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标准版本一、实施目的贯彻落实教育部“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决定和省教育厅《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意见》,尽快适应教育的新形势,切实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课堂教学,确保新课程改革的的稳步实施。

二、内容与方法:起始年级、起始学科率先进入新课程改革的实验,同时带动所有年级所有学科进入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三、工作任务:1、建立组织,加强领导为加强对课程改革推进工作的领导,学校建立四级组织网络。

(1)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由张家玉、张遂道、赵云湘、田杰组成,张家玉任组长。

(2)课程改革管理实施小组:由教导处和教研组具体负责。

(3)课程改革学习研讨小组:由各学科、各年级教研组长任课程改革学习研讨小组组长,具体负责新课程学习研讨及落实工作。

(4)课程改革实验人员:学校全体教师都为课程改革实验教师。

2、注重宣传,营造氛围学校利用政治学习、业务学习等,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学习省市文件,深化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识,理解推进课改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进一步统一思想,端正态度,克服课改“无关论”、“简单论”、“困难论”等不正确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投身课改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同时,利用黑板报、宣传橱窗等阵地积极向教师、向学生、向家长进行宣传,营造人人理解课改支持课改的良好氛围。

3、重视培训,更新观念学校要注重对教师的培训工作。

培训采用互动方式,讲授与研讨、教学观摩、方案设计、说课等有机结合。

暑期集中一段时间进行系统培训,帮助教师了解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和总体思路,逐步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理念;平时通过学科组、备课组的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活动使广大教师熟悉所教课程的基本理念,明确新课程在课堂教学等方面的新要求,帮助教师逐步理解新课程,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通过“一人两课”、“每周一课”、“园丁之歌”、“个案设计”、“说课竞赛”、“课件制作竞赛”等活动,加强新课程的研讨工作。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通用6篇)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

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通用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1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扎实稳妥地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情,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依据,按照市、县主管部门要求,积极组织课改培训,更新教育观念、手段,改革单一评价模式,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积极稳妥地探索课程改革的新路子。

二、课改组织机构课改组长:张延成副组长:三、目标任务1、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内涵,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2、了解新教材的内容,体例结构、特点、使用策略等问题。

在此基础上开展校本研究,开发乡土课程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

3、开展教学方式的研究。

科任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摒弃一支粉笔“满堂灌”的现象,积极探索教师的角色意识,当好课堂的“导读”,而不是“演员”,研究课堂教学结构、流程,教师要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4、开展学习方式的研究。

积极培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发展个性潜能,转变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

5、开展形成科学的评价观,建立一套适合本校的评价体系。

四、措施方法1、大力开展学习培训活动。

任何改革,先要过思想关,即是思想观念要先行,这是改革的保障。

我们组织的三级培训,第一级即上层培训,选派优秀教师到省、市参加骨干培训,第二级即组织全体教师的通识性培训和学科培训;第三级是由学校组织培训,定时间反复强化学习,特别是观摩实验区的示范课例。

通过三级培训,要使全体教师彻底转为思想,杜绝“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此外,学习培训分阶段推进,即分批分期选送科任教师参加省、市、县组织的培训、课程研讨活动等;分批培训教师,即还在担任老教材教学任务的教师也要让他们进行培训,让他们运用新理念、新方法进行课堂教学,跟踪培训;对起始年级的教师,在后续阶段仍要进行教材培训,真正实现综合培训、全员培训的目标。

新课改的文件名称

新课改的文件名称

新课改的文件名称摘要:一、新课改文件的背景与意义1.新课改文件的出台背景2.新课改对于我国教育发展的意义二、新课改文件的主要内容1.新课改的教育目标2.新课改的课程设置3.新课改的教学方法改革4.新课改的评价体系改革三、新课改文件的实施与成效1.新课改文件的实施过程2.新课改文件的初步成效3.新课改文件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四、新课改文件的未来展望1.新课改文件的持续推广与深化2.新课改文件对于未来教育发展的影响正文:新课改的文件名称是《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该文件于2001 年6 月正式出台。

新课改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一次重大变革,对于推动我国教育现代化、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新课改文件明确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实现这一目标,新课改文件对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整,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和选择性,增加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内容。

新课改文件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提倡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同时,新课改文件对评价体系进行了改革,从过分强调分数转向全面评价学生的素质,倡导发展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

新课改文件的实施取得了初步成效,如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提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得到更新,教育质量逐步提高。

然而,新课改文件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如部分地区和学校对新课改的理解和执行不到位,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等。

展望未来,新课改文件将继续推广和深化,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评价制度,为我国教育现代化和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简述新课改的结构

简述新课改的结构

简述新课改的结构
新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次重大变革,它涉及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新课改的结构概述:
1.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它是指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应该达到的状态和水平。

在新课改中,课程目标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注重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 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载体,它包括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

在新课改中,课程内容更加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3. 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关键环节,它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形式等方面的内容。

在新课改中,课程实施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同时注重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4. 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衡量课程实施效果的重要手段,它包括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过程等方面的内容。

在新课改中,课程评价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需要,强调评价的多元性和综合性,同时注重发挥评价的反馈和激励作用。

5. 课程管理
课程管理是保障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它包括课程规划、课程设置、课程实施等方面的内容。

在新课改中,课程管理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发展,强调学校的自主权和责任,同时注重建立科学规范的课程管理体系。

总之,新课改的结构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等多个方面,这些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旨在推动基础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2024年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参考(2篇)

2024年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参考(2篇)

2024年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参考____年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变革,____年将会实施一项全面的新课程改革,旨在培养具备创新意识、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学生。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让学生成为具有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和合作精神的全面发展的个体,并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能力。

二、改革的主要内容:1. 课程设置:1.1 以综合素质教育为基础,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各个学科领域都能取得适当的成就。

1.2 强化科学、技术、工程、数学(STEM)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 引入跨学科学习,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1.4 课程设置要与行业需求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2. 实施措施:2.1 制定新的教学大纲和教材,确保课程内容与改革目标相符。

2.2 建立教师培训系统,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以适应新的课程要求。

2.3 改革评估方法,从传统的基于记忆的考试向更加综合的评估方式转变,注重学生的实际表现和综合能力的评估。

2.4 设置学科综合实践项目,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应用所学知识,并培养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2.5 建立信息技术支持体系,推广使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和学习过程。

3. 教学方法:3.1 引入探究式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实践和探索来主动构建知识,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和探索精神。

3.2 增加学生的互动和合作,推动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3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开展实验、讨论、研究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3.4 注重个性化教育,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为其提供不同的学习任务和挑战,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

4. 教育资源:4.1 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建设更加现代化的教育设施和硬件条件。

4.2 注重培养专业人才,提高教师的待遇和教师的数量,并组织相关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

什么是新课改

什么是新课改

.什么是新课改?新课改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应怎么应对新课改?新课改是为了适应社会进步和教育的发展而实施的新课程改革,是课程本身及教材理念的根本性变革。

新课程的根本指向是人的发展,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改的主要内容是:1、转变课程功能。

改变过去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改革课程结构。

改变过去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3、改革课程内容。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善学生学习方式。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面对新课改,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需要不断的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只有这样,才能逐步适应不断变革的教育形势,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的“新教师”。

新课改中,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关于新课程改革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好几年了,那么在新课程改革中是否还需要教学设计,这个问题似乎没有什么争议,因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已是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观念,但是,人们对教学设计的价值取向却有不同的认识,因而对教学设计的内容与形式的要求就很不相同。

应在教学的动态变化中,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

到底哪一种更适合于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本文试图从课堂教学的本质特征出发,研究新课程改革中,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教学设计。

新课程改革的内容

新课程改革的内容

新课程改革的内容
新课程改革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重建新的课程结构:打破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结构,建立新的课程结构,注重跨学科、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制定新的国家课程标准:制定新的国家课程标准,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提出明确的要求。

3. 改善课程实施的过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特长发展,提倡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促进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4. 规范教程的开发与管理:制定教程开发与管理的规范,建立完善的教程审查和更新机制,确保教程的科学性、系统性、连贯性和适应性。

5. 建立新的课程评估体系:建立新的课程评估体系,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有机结合,完善学生评价机制,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6.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赋予学校更多的课程自主权,鼓励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课程创新。

此外,新课程改革还包括对教材编写、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的改革,旨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新课改和课程标准ppt课件

新课改和课程标准ppt课件

三、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 ,分别提出“阶段目标”, 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2、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四个方面” 及“综合性学习 ”。 4、提出了实施的原则、方法和策略。
总目标
四、课程目标与内容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
一、新课改背景
1、时代发展特征的新要求:
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劳动者将取代传统的产业 工人。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将改变“文盲”的传统内涵,“文盲”一词 将不再单纯指没有文化知识的人,而是指不能继续学习、不能更新自己 的知识和技能的人。强调终身学习,学习经济; 国际竞争空前激烈:国际竞争主要体现在综合国力方面,而且这种竞争 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 人类的生存发展面临困境:人类目前面临的诸如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 资源的短缺、人口迅速膨胀等威胁着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 问题。
三、新课改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
对待自我:反思 问 题:谈谈你对“经验 + 反思 = 教师成长”这一公
式的理解与体会。 1、是波斯纳提出的;这句话反映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
一般途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规律。 2、经验是重要资源,反思则是教师摆脱封闭、僵化教学
设计,实现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3、教师应在实践基础上提高自我反思意识和自我监控能
4、体验性:身体参与,直接经验 (做题) 5、问题性:问题引发求知欲,问题意识是发现学习、
研究学习的重要心理机制
六、综合实践活动
要点:是必修课,小学3年级起开设,每周3节,集中分
散开设均可
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

新课改的培养目标

新课改的培养目标

新课改的培养目标摘要:一、新课改的背景二、新课改的培养目标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新课改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四、新课改对我国教育的影响五、新课改面临的挑战与展望正文:新课改的培养目标是基于我国教育现状和未来发展需求,对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首先,新课改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培养。

这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此外,新课改还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其次,新课改注重过程与方法的培养。

这意味着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沟通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师要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再者,新课改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这包括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世界观,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民族观念和社会责任意识。

通过课程实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在实际教学中,新课改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教师要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新课改还要求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课改对我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推动了教育理念的更新,促进了教育内容的改革,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然而,新课改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如教师观念的转变、教育资源分配等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以适应我国教育发展的需求。

总之,新课改的培养目标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课改的优点

新课改的优点

新课改的优点
一、新课改的特点
1、教学方式改革
(1)由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一一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知识,学生主动学习知识。

(2)由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一一充分利用课堂和校外社区综合教学模式。

(3)由单纯传授书本知识一一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获得社会知识。

(4)教材中的知识由脱离生活的知识一一与社会紧密相连的知识。

2、学习方式改革
(1)学生被动接受理论知识一一学生主动参与实践主动探究知识。

(2)只注重学习教材中的理性知识一一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良好人格的获得。

(3)只注重与书本结论一致的知识的获得忽视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一一强调主动探究知识的过程。

3、现代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4、现代学习方式的主要特征
主动、合作与独立、问题与探究性二、新课改的优点
(1)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做人
(2)注重学生的整体全面发展
(3)强调终身教育的基础性
(4)突出素质教育的重点
(5)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新课改教育观的基本内容

新课改教育观的基本内容

新课改教育观的基本内容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新课改教育观。

这可是个关乎我们孩子教育的大话题,听起来可能有点复杂,但其实,简单说就是要让教育更贴近实际、更适合孩子们的成长。

现在,咱们一步步地来了解一下这些变化究竟是什么。

1. 教育理念的转变1.1 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以前的教育更多是看分数,大家都是盯着那张考试卷上的分数。

现在可不一样了,新课改强调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

也就是说,除了学好书本知识,咱们还要注重孩子们的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培养。

比如,除了课堂上的学习,课外活动、社会实践都很重要。

大家都知道,光有一张好成绩单是不够的,孩子们的各种能力也得提高。

1.2 个性化教学现在的教育不再是一刀切的模式了。

以前的课堂上,所有学生都得按着一个标准走,现在却提倡因材施教。

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一样,有的孩子擅长艺术,有的则喜欢科学。

新课改就提倡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来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

这样一来,孩子们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也不会感到那么大的学习压力。

2. 课程设置的调整2.1 增加实践课程大家应该都听过这样一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新课改特别强调实践课程,鼓励孩子们走出教室,去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无论是参观工厂,还是参加社区服务,都是很好的实践机会。

这些经历能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书本上的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

2.2 课程内容的更新过去的课程内容有些老旧,现在的新课改注重的是课程的时效性和实用性。

比如,信息技术、环境保护等课程的引入,让孩子们在学习中能接触到更多的现代知识。

这种课程更新不仅让教学内容更贴近社会实际,还能提高孩子们的兴趣,学习起来更有劲儿了。

3. 教学方法的创新3.1 探究式学习大家一定听说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新课改提倡探究式学习,就是鼓励孩子们自己去探索问题的答案。

教师不再只是单纯地讲解知识点,而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知识,还能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四篇)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四篇)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近年来,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深化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国教育部将于____年实施新的课程改革。

本实施方案旨在详细规划____年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内容和操作步骤,以保证实施顺利进行。

二、目标1.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 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健康体魄和创新精神的公民。

3. 培养具备终身学习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内容1. 课程设置(1) 优化基础教育课程,注重核心素养培养,明确课程目标和体系。

(2) 强化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 开设思想品德课程,加强德育教育的力度。

(4) 加强社会实践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 开展多元化课程,鼓励学生发展个人兴趣和特长。

2. 教学方法(1) 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2) 实施问题导向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推广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注重实践教学,开展实验、实训和实践活动。

(5) 创新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3. 师资培训(1) 加强新课程理念和方法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2) 定期组织教师交流研讨,推广教学经验和好的案例。

(3) 鼓励教师参与继续教育,提高专业素养和能力。

四、步骤1. 准备阶段(1) 成立新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推动改革的整体工作。

(2) 制定新课程改革实施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

(3) 组织专家进行新课程改革研究,明确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4) 开展宣传工作,让教师、学生和家长了解新课程改革的意义和内容。

2. 实施阶段(1) 开展新课程的试点工作,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2) 制定新课程教材和教学大纲,保证教学质量和有效性。

(3) 加强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监督和评估,及时调整改进。

(4) 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励,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
心,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
3)改进英语课堂课堂教学 教学行为合理,可操作性的教 学目标,教学步骤, 教学方法 4)英语学科的学科特点 5)科学的评价体系
(八条教学建议,九条评价建议)
5)关于任务型教学
在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中提出: “采用……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 学途径和方法,如任务型教学途径”
(PP33--38)
课程标准(送审稿)
• 终结性评价根据教学的阶段性目标确定评 价内容与形式 • 口试重点考查口头表达能力与交际策略 • 听力考查理解与获得信息的能力 • 阅读与写作考查理解真实语言材料和表达 真实思想的能力 • 语言知识重点考查知识运用能力,不应孤 立考查知识点或对知识的机械记忆
义务教育 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
变化与启示
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综合审议专家 禹 明
2012.03.20


一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修订 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审议 三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的主要变化
四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分章比较
五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对英语教师
比较:评价建议(实验稿)
1. 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2. 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 3. 注重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4. 注重评价结果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作用;
5. 终结性评价要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6. 注意3-6年级英语教学评价的特殊性; 7. 注意处理教学与评价的关系; 8. 各级别的评价要以课程目标为依据。 (PP37--39)
(一级)
一级语言技能增加“能模仿范例写词
句”,二级增加了“能就日常生活话题做
简单叙述”,将“能根据要求为图片,实
物写出简短的标题或描述”改为“能根据
图片,词语或例句的提示,写出简短的语
句”
4.实施建议的更具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主体多元 形式内容多样
目标多维 *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 *形成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 *小学的评价 *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5. 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6. 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英语学习渠道
比较:课程基本理念(实验稿)
1.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2. 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3. 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4. 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5. 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6. 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5
修订原则
坚持德育为先 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能力为重
坚持全面发展
坚持与时俱进
二 课程标准的审议
审议特点: 突出综合审议 强化审议过程 加强专业质询
审议过程
综合审议 学科标准 修订组 学科审议
综合审议
综合审议重点
1.是否有机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 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 时代精神及社会主义荣辱观
三 课程设计思路
明确了总体设计思路 地区差异;地区均衡 小学起始 第二外语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 总目标 提法的变化 (P8) 二 分级目标 有调整(PP9--11) 第三部分 分级标准 有调整(PP12--24)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 教学建议 1 增加了导语 2 八条建议: 1)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学习英语奠定基础; 2)注重语言实践,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加强学习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 5)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6)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7)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 8)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努力适应课程的要求 (PP25--33)
• 2010雅思官方数据: 中国平均分在40个考试举办国排34名 口语,写作最差 听力,阅读不稳定
4.批判性思维 ---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 抓住要领 善于质疑分析 基于严格推断 富于机智灵气 清晰敏捷的日常思维 问题 多元 综合 反思
• 学习方式的转变不意味着用一种方式 代替另一种,用自主学习代替指导学 习,用探究学习代替接受学习,而是 由单一性转向多样性,由片面学习转 向全面学习。不同学习方式不可比, 同一种学习方式有优劣。
3)英语课程的性质:工具性和人文性
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 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
80年代前 知识性课程 90年代 知识与技能并重
4)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提出:选编一
定比例的介绍祖国文化的内容
2.引导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以能力为重,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 能力。
1)以描述学生“用英语做事”为主线, 强调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做事情的 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交流与 合作的能力
的成绩,只有鸭子深感不值。
兔子在跑步课上名列前茅,可是对游泳一 筹莫展,甚至精神崩溃。 松鼠爬树最拿手,可是飞行课的老师一定 要它从地面起飞,不准从树顶下降,弄得它神经 紧张,肌肉抽搐。最后爬树成绩得了丙等。 老鹰是个问题儿童,必须严加管教。在爬 树课上,它竟然不理会老师的要求,坚持用自己 最拿手的方式,第一个到达树顶 。 到学期结束时,一条怪异的鳗鱼以高超的 游技,加上勉强能飞能跑能爬的成绩,反而获得 平均最高分,还代表毕业班致辞。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大原则: 1、思想性原则 2、科学性原则 3、趣味性原则 4、灵活性原则
比较:删掉“使用” 简明了原则 从第四改为第三
五 英语课程标准 对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1. 师德:爱的教育 差生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四大资源: 1、开发与利用教材资源 2、开发与利用学校资源 3、开发与利用网络资源
二、评价建议
1. 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 2. 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3. 依据课程目标要求确定评价内容与标准; 4. 主要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和多样性;
5. 形成性评价要有利于监控和促进教与学的过程;
6. 终结性评价要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7. 注意处理教学与评价的关系 8. 小学的评价应以激励学生学习为主 9. 合理设计和实施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PP33--39)
专业发展的要求
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关于印发
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1 版)的通知》正式下发,2011版各科 课程标准于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
实验调研
(两次)
国际比较研究
修订(三次)
发布
审议
征求意见
一 课程标准的修订
2003-2004
2007
2010-2011
* 资料来源:
比较:实施建议(实验稿) 1)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3)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 力; 4)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5)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 力; 6)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7)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8)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英语课程的要 求; 9)遵循课时安排的高频率原则,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 (PP28—31)
每个学生都拥有独特的,个人天赋的认 知倾向 事实上,多数人都只能在一,两种智能 上有出色的表现 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


有一天,动物们决定设立学校,以教育下一
代应付未来的挑战。校方制定的课程包括飞行、
跑步、游泳及爬树等本领,为方便管理,所有动
物一律要修全部课程。
鸭子游泳技术一流,飞行课的成绩也不错, 可是跑步就无计可施。为了补救,只好课余加强 练习,甚至放弃游泳课来练习跑步。最后磨坏了 脚掌,游泳成绩也变得平庸,校方可以接受平庸

பைடு நூலகம்
分章比较

第一部分 前 导 语
强调课程目标 课程理念 价值追求
一 课程性质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二 课程基本理念
1. 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2. 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 3. 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 4. 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三 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 主要变化
1.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英语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 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适应能 力, 提升整体国民素质,促进科技创新 和跨文化人才培养
(对标准实验稿的提升)
2)英语课程对国家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重要意 义: 中国更好地了解世界,世界更好地了解 中国的桥梁 有利于学生了解世界,学习先进的科学 文化知识,传播祖国文化,提供更多的接 受教育和职业发展的机会 形成开放包容的性格,发展跨文化交流 的意识,促进思维发展
2.是否突出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的培养
3.是否控制了课程内容的总量和难度
4.课程标准间的衔接问题
同一学科领域知识内容的前后衔接 和交叉 同一学科或同一学科领域的目标递 进和内容的衔接 相关学科的内容衔接与一致性
• • • • • •
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明确 对自主探究,初中以下掌握到什么程度 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强调不够 阅读不够 中国学生太依靠老师,相信学生的积极性 教与学的关系,在义务教育段什么比例合 适 • 学会学习(真正掉队是在学习方法上) • 理化实验主动动手(我们验证性多) • 突出与生活的联系,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却
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倒数第五。认为自己又好
奇心和想象力的只有4.7%,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 造力的指占14.9%
• 中国每年在美拿博士2000人左右,比印度多一倍, 但美国专家认为:成绩突出,想象力大大缺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