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混结构统一做法教学教材
砖混结构
砖混结构砖砌体施工方案1、工准备1.1材料及主要机具:1.1.1砖: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试验单。
清水墙的砖应色泽均匀,边角整齐。
1.1.2水泥:品种及标号应根据砌体部位及所处环境条件选择,一般宜采用3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
1.1.3砂:用中砂,配制M5以下砂浆所用砂的含泥量不超过10%,M5及其以上砂浆的砂含泥量不超过5%,使用前用5mm孔径的筛子过筛。
1.1.4掺合料:白灰熟化时间不少于7d,或采用粉煤灰等。
1.1.5其它材料:墙体拉结筋及预埋件、木砖应刷防腐剂等。
1.1.6主要机具:应备有大铲、刨锛、瓦刀、扁子、托线板、线坠、小白线、卷尺、铁水平尺、皮数杆、小水桶、灰槽、砖灰子、扫帚等。
1.2作业条件:1.2.1完成室外及房心回填土,安装好沟盖板。
1.2.2办完地基、基础工程隐检手续。
1.2.3按标高抹好水泥砂浆防潮层。
1.2.4弹好轴线墙身线,根据进场砖的实际规格尺寸,弹出门窗洞口位置线,经验线符合设计要求,办完预检手续。
1.2.5按设计标高要求立好皮数杆,皮数杆的间距以15~20m为宜。
1.2.6砂浆由试验室做好试配,准备好砂浆试模(6块为一组)。
2、作工艺2.1工艺流程:砂浆搅拌↓作业准确→砖浇水→砌砖墙→验评2.2砖浇水:粘土砖必须在砌筑前一天浇水湿润,一般以水浸入砖四边1.5cm为宜,含水率为10%~15%,常温施工不得用干砖上墙;雨季不得使用含水率达饱和状态的砖砌墙;冬期浇水有困难,必须适当增大砂浆稠度。
2.3砂浆搅拌:砂浆配合比应采用重量比,计量精度水泥为±2%,砂、灰膏控制在±5%以内。
宜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不少于1.5min. 2.4砌砖墙:2.4.1组砌方法:砌体一般采用一顺一丁(满丁、满条)、梅花丁或三顺一丁砌法。
砖柱不得采用先砌四周后填心的包心砌法。
2.4.2排砖撂底(干摆砖):一般外墙第一层砖撂底时,两山墙排丁砖,前后檐纵墙排条砖。
砖混结构施工方案
砖混结构施工方案1. 介绍砖混结构,也称为砖混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
它由砖墙和混凝土构件组成,具有较好的强度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砖混结构施工的一般步骤和注意事项。
2. 砖混结构施工步骤2.1 地基处理在进行砖混结构施工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地基处理。
这包括清理地基表面、进行地基填充,以达到设计要求的地基承载能力。
2.2 围护结构施工在地基处理完成后,开始进行围护结构的施工。
围护结构主要由砖墙组成,分为承重墙和非承重墙。
承重墙要求使用高强度砖块,而非承重墙则可以使用一般砖块。
2.3 混凝土构件浇筑在围护结构施工完成后,开始进行混凝土构件的浇筑。
混凝土构件主要包括柱、梁和楼板。
在浇筑过程中,需要注意混凝土的配比和施工工艺,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
2.4 砌筑砖墙在混凝土构件浇筑完成后,开始进行砌筑砖墙。
砖墙的砌筑包括砌筑砖柱和砌筑砖墙体两个步骤。
在砌筑过程中,需要注意砖墙的垂直度和水平度,以及墙体的抗震性。
2.5 吊装安装在砖墙砌筑完成后,开始进行吊装安装。
这包括安装钢梁、安装门窗等工作。
在吊装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吊装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2.6 粉刷装修在吊装安装完成后,进行砖混结构的粉刷装修。
这包括墙面的刮腻子、涂刷底漆和涂刷面漆等工作。
在粉刷装修过程中,需要注意涂刷的质量和效果。
3. 砖混结构施工注意事项3.1 施工质量控制在进行砖混结构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包括砖墙的垂直度、水平度和墙体的抗震性等。
3.2 安全生产在砖混结构施工过程中,要注重安全生产。
包括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防护措施的落实。
3.3 施工进度控制在进行砖混结构施工过程中,需要合理控制施工进度,保证施工工期。
3.4 施工设备使用在进行砖混结构施工过程中,要合理使用施工设备,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
4. 总结砖混结构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注意施工步骤和注意事项。
只有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和规范进行施工,才能保证砖混结构的安全和稳定性。
砖混结构统一做法
别墅砖混结构统一做法1.1. 设计总则1.1.1 结构体系采用砖混结构。
1.1.2 常用的承重砌体为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混凝土实心砖、混凝土多孔砖等。
承重墙厚度一般为240或以上,其余120厚墙、轻质墙等作为隔墙,不能承重,其用材可以为轻质砌块或与承重墙相同。
1.1.3 建筑层数一般为地下一层、地上一至三层。
地下室可能局部取消(别墅项目一般不会完全取消地下室);上部结构局部可能有错层,如车库、通高客厅等(此时尤其应注意层高及高厚比要求)。
1.1.4 除基础部分外,涉及上部结构的主要规范包括:《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2006年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1。
1.1.5 开始设计任务之前,应注意了解项目所在地的场地条件、自然条件,如风雪、地震、场地土类型、承载能力、场地坡度(原始地坪、后期景观)、地下水位等。
1.2. 结构布置在进行结构布置之前,应该细致阅读理解建筑图,了解以下内容:(1)房间功能组合(了解各房间的用途分配、主次区分、交通组织等);(2)主要的楼面、屋面、外墙做法(用以确定面层厚度、荷载等);(3)设备要求(了解管井、留洞、集水坑、集水沟、卫生间垫层)1.2.1 承重墙布置砖混别墅中,由于使用功能的要求,承重墙体往往有很多不能上下对齐,应积极思考,并与建筑专业协商:局部根据结构需要改变墙厚及功能(将部分120隔墙改为240承重墙,或将某些240墙改为120隔墙)、改变部分墙体位置等,满足以下原则,以达到较好的受力性能:(1)各层承重墙尽量对齐;(2)尽量形成闭合布置(局部不能闭合的位置设置构造柱予以加强);(3)两方向上的承重墙间距基本合理(4~6米)。
(4)注意墙体高厚比,尤其是层高较高的车库、通高客厅、有斜屋面的顶层。
砖混结构施工组织课程设计
砖混结构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砖混结构的基本概念、施工流程及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性;2. 掌握砖混结构施工中常见的施工工艺、施工技术和质量标准;3. 了解砖混结构施工中的安全防护措施及环保要求。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施工组织设计原则,独立编制砖混结构施工组织方案的能力;2. 提高学生分析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合理解决方案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项目管理软件进行砖混结构施工组织设计与优化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建筑行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协作精神;3.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建筑专业学生,结合砖混结构施工组织设计的相关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砖混结构施工组织设计的方法,提高学生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砖混结构基本概念及施工流程:包括砖混结构的定义、分类及施工流程的介绍,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砖混结构的组成及受力特点;- 施工流程的步骤及关键环节。
2. 砖混结构施工工艺及技术:涵盖砌筑、混凝土浇筑、模板安装等施工技术,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砌筑工艺及操作要领;- 混凝土浇筑及养护技术;- 模板安装及拆除方法。
3. 砖混结构施工组织设计原则及方法:介绍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及步骤,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施工组织设计的原则;- 施工组织设计的步骤与方法;- 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
4. 砖混结构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分析砖混结构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安全隐患及防治措施,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质量控制方法及标准;- 安全防护措施及应急预案;- 环保要求及措施。
5. 砖混结构施工组织设计实例分析: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分析砖混结构施工组织设计案例,对应教材第五章内容;- 实例分析项目背景及要求;-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 施工组织设计优化。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砖混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砖混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砖混结构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知识,理解砖混结构的施工流程和施工技术要求。
2. 使学生了解施工组织设计的原则,掌握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资源配置等关键环节。
3. 帮助学生掌握施工安全、质量管理的相关知识,提高对施工过程中安全隐患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施工组织设计知识,独立完成砖混结构施工组织设计的能力。
2. 培养学生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合理配置施工资源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分析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建筑行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增强对施工组织设计工作的责任感。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为未来从事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3. 增强学生环保意识,认识到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节能环保重要性,培养绿色施工观念。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砖混结构施工组织设计的相关知识,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施工组织设计能力,为未来从事建筑施工组织和管理等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砖混结构施工组织设计基本原理:包括砖混结构的特点、施工组织设计的原则和依据,以及砖混结构施工流程的介绍。
教材章节:第一章 砖混结构施工组织设计概述2. 施工进度计划编制:讲解施工进度计划的种类、编制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网络图在施工进度计划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 施工进度计划3. 施工资源配置:分析施工过程中人力、材料、机械等资源的配置方法,探讨如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教材章节:第三章 施工资源配置与优化4. 施工技术要求及质量控制:介绍砖混结构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要求,探讨如何进行施工质量控制。
教材章节:第四章 施工技术要求及质量控制5. 施工安全管理:讲解施工安全的重要性,分析常见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砖混结构工程结构课程设计指导书
《砖混结构》课程设计指导书学生:指导教师:时间:学院年月一、建筑设计进行平、立、剖面设计,设计力求简单规则。
设计图纸要满足《房屋建筑制图一致标准》 (GB/T50001-2010)的要求。
注意标高的注明(洗手间的标高不相同);注意轴线要对应(包括和构造图对应);注意轴线编号和排列;立面要画出雨篷、台阶等。
设计说明是指图纸没有表达出来而用文字表达的设计部分,比方地面、楼面、屋面、墙面做法、墙体所用资料的规格、标号和墙厚、总建筑面积、建筑物的用途等。
门窗表应包括门窗号、种类、尺寸、个数、组成资料等。
设计内容满足任务书的要求。
b5E2RGbCAP二、构造设计1. 构造计算书①楼板计算:将标准层的楼板编号,有多少种板就编多少个号(如 B1、B2、B3 等)。
注意:只有支承条件、大小、荷载完好相同的板才编一种编号。
p1EanqFDPw对双向板,计算出两个跨中弯矩和四个支座弯矩,尔后进行配筋计算。
计算出两个跨中的正弯矩钢筋和四个支座的负弯矩钢筋。
同一种板只算一块的内力和配筋,画配筋图时也只画一块板的两个跨中的正弯矩钢筋和四个支座的负弯矩钢筋,注意要标出钢筋种类、直径和长度,不要将钢筋画反,其他板只标上这个板号就行了。
DXDiTa9E3d对单向板,计算出主要受力方向(短边方向)的跨中弯矩和两个支座弯矩,尔后进行配筋计算。
计算出短边方向跨中的正弯矩钢筋和两个支座的负弯矩钢筋,而长边方向跨中的分布钢筋和两个支座的构造负弯矩钢筋按构造要求查规范配置。
RTCrpUDGiT②主梁及次梁计算:主梁一般为搁置于墙上的梁,按弹性简支梁或连续梁进行内力和配筋计算。
次梁也按简支梁或连续梁计算,可进行塑性调幅。
5PCzVD7HxA③楼梯计算:可设计成梁式或板式楼梯。
楼梯轴线要与平面图对应。
可参照混凝土构造教材的有关例题。
④墙体计算:取一个有代表性开间的外纵墙和内横墙各一道进行计算。
可参照砌体构造教材的有关例题。
⑤刚性基础计算:a.确定基础埋深及持力层承载力特色值要方便施工,选在地下水位以上,基础埋深 d=1 米左右(满足设计要求下,尽量浅埋)。
砖混结构基础做法
砖混结构基础做法砖混结构基础是建筑施工中最基本的一环,也是建筑安全的关键所在。
砖混结构基础做法指的是在地基上建立混凝土基础,然后在基础上砌筑一定高度的砖墙,在砖墙的上部再次涂抹一层混凝土,形成一个砖混结构的基础。
下面分步骤阐述具体的做法:第一步:地基处理地基处理是指在原始的地基上进行加固,减少地基承载力不足的风险。
在进行地基处理之前,我们需要首先清理地基,除去地基上的杂物、垃圾等物品,把空隙填平。
随后,我们需要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
这可以采用挖出地基,加入碎石、砂土等材料进行加固等方式实现。
第二步:基础预备基础预备分为混凝土基础和砖墙基础两部分。
首先是混凝土基础,在清理平整的地基上,我们需要用木板搭建基础模板,然后将混凝土倒入模板内,让其自然铺展,利用细木棒等工具将混凝土内部的气泡排出,直到混凝土均匀且完整。
然后,我们需要等待混凝土完全凝固,一般需要3-4天时间。
第三步:砖墙砌筑在混凝土基础完成之后,我们便可以开始砖墙砌筑了。
首先,我们需要将砖块放在清洁的地面上,用清水把砖块浸湿,这样能够让砖块更加粘合。
然后,我们开始用水泥砂浆将砖块粘接在一起,以形成一定高度的砖墙。
在砖砌好之后,我们需要用水泥对砖墙进行包覆,将砖墙与混凝土基础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第四步:涂抹混凝土层在砖墙上涂抹混凝土层是为了进一步加固基础,并且让基础整体坚实美观。
涂抹混凝土层的时候需要用刮板将混凝土层涂抹在砖墙上方,然后利用木条将混凝土层压实。
在混凝土层完全凝固之后,我们可以用砂纸对地面进行打磨,让基础表面更加平整光滑。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基础建造的完整过程中,我们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确保基础坚实稳定。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避免后续建筑工作时出现意外。
单层砖混结构课程设计
单层砖混结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单层砖混结构的基本概念、组成及受力特点。
2. 使学生了解单层砖混结构在设计、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 帮助学生理解单层砖混结构的材料性质及选用原则。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单层砖混结构案例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解决单层砖混结构设计、施工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专业软件进行单层砖混结构简单计算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土木工程专业的热爱,增强职业认同感。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负责的学习态度,树立良好的工程意识。
3. 引导学生关注建筑结构安全,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土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单层砖混结构的基本知识,提高实际工程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但缺乏实际工程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单层砖混结构概述- 结构组成及受力特点- 常用材料性质及选用原则2. 单层砖混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基本原理- 荷载计算与组合- 结构内力分析与配筋设计- 设计规范解读与应用3. 单层砖混结构施工- 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 施工安全措施4. 单层砖混结构案例分析与计算- 案例分析- 结构计算方法及软件应用5. 实践教学环节- 实地考察单层砖混结构施工现场- 模拟设计及计算练习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确保学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掌握课程知识。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教学,使学生全面了解单层砖混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以教材为基础,系统地讲解单层砖混结构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
砖混结构施工方案培训资料
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及说明 (1)第一节编制说明 (1)第二节编制依据 (1)第二章工程概况及工程特点 (2)第一节工程概况 (2)第二节工程特点 (3)第三章施工组织机构 (4)第一节施工组织机构的建立 (4)第二节施工组织管理机构框图 (4)第三节项目经理部各职能部门职责 (5)第四节本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6)第五节拟投入施工现场的主要管理人员情况 (6)第六节施工组织机构的启动与高效运作 (6)第七节施工组织机构高效运作保障措施 (7)第四章施工总体部署与目标 (9)第一节施工顺序 (9)第二节管理目标 (9)第三节主体材料及机具安装 (10)第四节主要劳动力安排 (10)第五节建立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及质量检验系统 (11)第五章施工准备 (13)第一节技术准备 (13)第二节物质准备 (14)第三节施工现场排水、排污 (14)第四节临时用水、用电设计 (15)第五节临时用电安全技术及防火措施 (16)第六节施工现场供电设施的安装和维护 (17)第七节架空线路敷设 (18)第六章施工平面布置 (18)第七章主要施工方法 (19)第一节基础工程 (19)第二节定位及轴线、标高控制 (21)第三节主体工程 (21)第八章装饰工程 (31)第九章特殊部位施工方法及措施 (37)第十章质量控制点 (39)第十一章保证质量优良的措施 (41)第一节建立质量管理机构 (41)第二节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41)第三节技术保证措施 (41)第四节原材料质量保证措施 (43)第五节计量保证措施 (43)第六节施工保证措施 (44)第七节建立质量回访维修制度 (45)第十二章保证施工工期的措施 (46)第一节组织管理措施 (46)第二节机械设备的配置措施 (46)第三节施工组织技术措施 (47)第十三章保证安全施工的具体措施 (48)第十四章文明施工 (51)第十五章冬雨季施工措施 (53)第一节雨季施工措施 (53)第二节冬季施工措施 (53)第十六章成品保护措施 (55)第十七章土建与安装施工配合措施 (56)第一章编制依据及说明第一节编制说明1、根据铁二局成都铁路新村基地工程招标文件。
土建工程施工工艺——砖混结构模板
土建工程施工工艺——砖混结构模板第一章砖混结构模板本章主要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砖混结构、外砖内模和外板内模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的模板工程。
第一节材料要求1.1.1 木板(厚度为20~50mm)、定型组合钢模板(长度为600、750、900、1200、1500mm,宽度为100、150、200、250、300mm)、阴阳角模、连接角模。
第二节主要机具1.2.1 方木、木楔、支撑(木或钢),定型组合钢模板的附件(U形卡、L形插销、3形扣件、碟形扣件、对拉螺栓、钩头螺栓、紧固螺栓)、铅丝(12号~14号)、隔离剂等。
1.2.2 打眼电钻、搬手、钳子。
第三节作业条件1.3.1 弹好墙身+500mm水平线,检查砖墙(或混凝土墙)的位置是否符线,办理预检手续。
1.3.2 构造柱钢筋绑扎完毕,并办好隐检手续。
1.3.3 模板拉杆如需螺栓穿墙,砌砖时应按要求预留螺栓孔洞。
1.3.4 检查构造柱内部是否清理干净,包括砖墙舌头灰、钢筋上挂的灰浆及柱根部的落地灰。
第四节操作工艺1.4.1 工艺流程:支构造柱模板→准备工作→支圈梁模板→办预检→支板缝模板1.4.2 支模前将构造柱、圈梁及板缝处杂物全部清理干净。
1.4.3 构造柱支模板:1 砖混结构的构造柱模板,可采用木模板或定型组合钢模板。
可用一般的支模方法。
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模板膨胀,影响外墙平整,用木模或组合钢模板贴在外墙面上,并每隔1m以内设两根拉条,拉条与内墙拉结,拉条直径不应小于φ16。
拉条穿过砖墙的洞要预留,留洞位置要求距地面300mm开始,每隔1m以内留一道,洞的平面位置在构造柱大马牙槎以外一丁头砖处。
2 外砖内模结构的组合柱,用角模与大模板连接,在外墙处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挤胀变形,应进行加固处理,模板贴在外墙面上,然后用拉条拉牢。
3 外板内模结构山墙处组合柱,模板采用木模板或组合钢模板,用斜撑支牢。
4 根部应留置清扫口。
1.4.4 圈梁支模板:1 圈梁模板可采用木模板或定型组合钢模板上口弹线找平。
砖混结构施工方法之欧阳地创编
某工程砖混结构施工方法7.1 施工测量1.测量放线依据建设单位、规划单位提供的坐标点或基准线,采用经纬仪、钢尺等测量工具进行定位放线,要做好轴线桩保护工作。
放线完成后必须经建设单位及有关方面复核签字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2.标高控制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原始水准点采用S2 水准仪测设施工用水准点(水准点不应少于3 个,且通视良好)。
竖向标高用钢尺由±0.00直接丈量至各楼层,楼层标高由水准仪测定。
3.轴线垂直传递采用J-2 经纬仪逐层传递主轴线,做好校核调整工作。
4.沉降观测按设计及规范规定埋没沉降观测点,每施工层观测一次,收尾工作完毕观测一次,竣工交付前复核一次,以后按设计规定观测,沉降观测应准确记录,并定人、定仪器、定时观测。
7.2 主体工程7.2.1土方工程1.土方开挖土方开挖阶段正处雨期,土方的开挖与基础施工应连续进行,最大限度地压缩时间。
施工中防止地基暴露时间及地面水流入槽内,以免边坡塌方及影响地基持力层。
流水段的划分: 5 号、7 号、9 号楼和号10. 11 号、12 号、13号在土方开挖时分别作为一个流水段,同时开挖,并在每个施工段内组织流水作业,一次开挖成功土方工程采用机械开挖与人工修槽相结合的方法。
在土方开挖过程中严格控制,不超深、不欠挖。
在槽外侧围以土堤并开挖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
基槽开挖完成后,按规定进行钎探,使基底标高和土质满足设计要求。
2.土方回填(1) 回填土前应将基础两边基槽内和房心的垃圾、杂物清净,同时清出松散物,回填由基础底面开始。
(2) 回填土的质量必须符合图纸要求和规范规定,含水量适中。
(3) 土方回填时,两边同时分层回填,用蛙式打夯机分层压实(土块粒径不大于5cm,每层厚度不大于200mm),每层都按规定取样做干密度试验。
土方工程质量控制程序见附表17.2.2基础工程1.模板工程基础模板采用定型组合木模板,模板对缝严密,无漏浆,支撑应牢固,无松动、位移、跑模现象。
(砖混结构)施工流程施工方法
多层楼。
.分部分项施工工艺。
施工流程。
.。
.施工方法。
推荐答案8.1 基础工程本工程施工图中基础采用条形基础,本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对条形基础进行编制8。
1。
1基础施工1.施工顺序施工放线——基槽开挖——检查轴线、标高——浇垫层砼——养护——砌条石基础—-地圈梁2.施工工艺(1)地槽开挖采用人力开挖方式进行,开挖过程中其土石方应及时运至现场指定位置放置,严禁场内土石方乱弃。
(2)地槽开挖施工应有序进行,不得随意切断场内临时排水沟道,开挖某处地槽前应将要切断的临时排水沟道改道后再行施工,以免造成现场排水不畅。
(3)垫层砼浇好后,在垫层上抄平并弹好中心线,经检查合格,做好隐蔽验收资料,再砌条石基础、关模扎筋浇地圈梁.条石基础的组砌要严格按规范和设计图纸的要求施工,施工时,砂浆打座灌缝应密实,组砌得当,收阶合理,不得有松动、通缝,漏灌砂浆等现象.(4)基础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土方回填.基础工程完成后,用经纬仪放出各条轴线墨线,用水平仪侧出基础设计表面标高,经建设、质检、监理、设计等有关单位共同对基础进行全面验收,作出鉴定并签字后,才能进行主体施工。
主体施工前应将开挖基槽剩下的土外运出场,以免影响主体的砌筑。
8.2 主体结构施工8.2。
1砖砌体工程1、砖砌体工程的施工工艺流程2、施工方法1)组砌方法:组砌方法应符合规范的规定,同一道墙体严禁有两种以上的砌筑形成,并不得有通缝。
砌体宜采用一顺—丁、梅花丁或三顺一丁砌法。
砖柱不得采用包心砌法。
2)排砖撂底:按设计要求经测量放出轴线和门窗洞口位置的尺寸线.采用千砖排砖撂底,以砖的模数按测量放线,标出位置尺寸进行排砖撂底,两山墙排丁砖,前后纵墙排条砖。
排砖时应严格核对门窗洞口的位置、窗间墙、垛、构造柱的尺寸是否符合排砖的模数。
在保证砖砌体灰缝8—10mm的前题下全盘考虑排砖撂底。
排砖时要注意卫生主管道及门窗的开启不受影响,在其洞口处砌体的边缘必须用砖的合理模数,不得出现破活。
砖混结构砌筑及构造柱施工
本工程配筋砌体内、外墙处用MU10(KP1)型承重粘土多孔砖,M10混合砂浆,地下采用M10水泥砂浆。
钢筋砼构造柱与砖墙连接处应有拉接。
1 施工顺序:弹墙身线抄水平撂底立皮数架头角拉紧弦线砌墙安放拉结筋水、电等配合留设工完场清自检互检。
⑴、施工准备:①、材料及主要机具:(a)承重粘土多孔砖:品种、规格、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规格应一致。
有出厂证明、试验报告单。
(b)、水泥:一般用3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有出厂证明、复试报告。
(c)、砂:宜用中砂,过5mm孔径筛子,配制M5以下砂浆,砂含泥量不超过10%,M5及其以上砂浆,砂的含泥量不超过5%,并不含草根等杂物。
(d)、掺合料:选用石灰膏、粉煤灰、磨细生石灰粉等。
生石灰熟化时不得少于7d。
(e)、水: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f)、其它材料:拉结钢筋、预埋件、木砖等,提前做好防腐处理。
(g)、主要机具:务有搅拌机、翻斗车、磅秤、吊斗、砖笼、手推车、胶皮管、筛子、铁锹、半截灰桶、喷水壶、托线板、线附、水平尺、小白线、砖夹子、大铲、瓦刀、刨锛、工具袋等。
②、作业条件:(a)、主体分部中承重结构已施工完毕,已经有关部门验收。
(b)、弹出轴线、墙边线、门窗洞口线、经复核,办理预检手续。
(c)、立皮数杆:宜用30mm×40mm木料制作,皮数杆上注明门窗洞口、木砖、拉结筋、圈梁、过梁的尺寸标高。
皮数杆间距15~20mm,转角处均应设立,一般距墙皮或墙角50mm为宜。
皮数杆应垂直、牢固、标高致,经复核,办理预检手续。
(d)、根据最下面第一皮砖的检查,拉通线检查,如水平灰缝厚度超过20mm,用细石混凝土找平,不得用砂浆找平或砍砖包合子找平。
(e)、常温天气在砌筑前一天将砖浇水湿润,冬期施工应清除表面冰霜。
(f)、砂浆配合比经试验室确定,准备好砂浆试模。
2 施工方法1)在施工前,在基础上立皮数杆及划出门窗洞口的位置尺寸。
2)砌砖应采用一顺一丁或梅花丁砌法,起皮砖全部砌丁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别墅砖混结构统一做法1.1. 设计总则1.1.1 结构体系采用砖混结构。
1.1.2 常用的承重砌体为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混凝土实心砖、混凝土多孔砖等。
承重墙厚度一般为240或以上,其余120厚墙、轻质墙等作为隔墙,不能承重,其用材可以为轻质砌块或与承重墙相同。
1.1.3 建筑层数一般为地下一层、地上一至三层。
地下室可能局部取消(别墅项目一般不会完全取消地下室);上部结构局部可能有错层,如车库、通高客厅等(此时尤其应注意层高及高厚比要求)。
1.1.4 除基础部分外,涉及上部结构的主要规范包括:《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2006年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1。
1.1.5 开始设计任务之前,应注意了解项目所在地的场地条件、自然条件,如风雪、地震、场地土类型、承载能力、场地坡度(原始地坪、后期景观)、地下水位等。
1.2. 结构布置在进行结构布置之前,应该细致阅读理解建筑图,了解以下内容:(1)房间功能组合(了解各房间的用途分配、主次区分、交通组织等);(2)主要的楼面、屋面、外墙做法(用以确定面层厚度、荷载等);(3)设备要求(了解管井、留洞、集水坑、集水沟、卫生间垫层)1.2.1 承重墙布置砖混别墅中,由于使用功能的要求,承重墙体往往有很多不能上下对齐,应积极思考,并与建筑专业协商:局部根据结构需要改变墙厚及功能(将部分120隔墙改为240承重墙,或将某些240墙改为120隔墙)、改变部分墙体位置等,满足以下原则,以达到较好的受力性能:(1)各层承重墙尽量对齐;(2)尽量形成闭合布置(局部不能闭合的位置设置构造柱予以加强);(3)两方向上的承重墙间距基本合理(4~6米)。
(4)注意墙体高厚比,尤其是层高较高的车库、通高客厅、有斜屋面的顶层。
可以考虑减小横墙间距和设置圈梁、构造柱予以加强。
1.2.2 构造柱布置构造柱的设置主要依据两个原则:构造要求和计算需要。
设计之初根据构造要求设置,建模计算后再行增加。
1.2.2.1 构造要求(1)《抗震规范》中有关要求设置,如外墙阳角、大板周边、大洞口周边等;(2)承重墙布置中认为需要设构造柱加强的位置,如墙中大洞口两端、单片墙端等;(3)大跨度梁端部、悬挑梁根部、抬墙梁(以下称为框支梁,为描述方便。
但应注意与框剪结构中的框支梁是不同的。
支承框支梁的柱相应称为框支柱)端部等集中力较大的部位,如果圈梁作用不足,首先考虑设置梁垫,再考虑设置构造柱;(4)认为设置构造柱便于处理的部位,如窗间小于400的砖跺、错层部位的墙角等;(5)其它认为需要加强的部位。
1.2.2.2 计算要求整体建模计算时,局部可能会出现抗震验算、受压验算、局部承压验算不满足等情况,此时根据需要增设构造柱。
1.2.2.3 截面尺寸(1)构造柱一般为240*240,局部小砖跺改为构造柱者,尺寸按建筑图。
(2)局部框支柱截面应根据荷载、框支梁截面及跨度、层高等因素确定。
1.2.3 梁板布置平面梁板的布置应结合在一起考虑,共同支承楼屋面荷载、墙体荷载(包括非承重隔墙和承重墙),满足使用功能和观感要求。
1.2.3.1 承重墙每层楼面处设圈梁,梁宽同墙宽,梁高一般按以下几种情况确定:(1)一般情况下为240。
(2)满足圈梁两侧楼板连接的构造要求(例如有一侧降板时,圈梁高至少应至低板底面)。
(3)圈梁下洞口较大、或者洞口处有集中力落在圈梁上时,应计算圈梁受力及配筋,不能简单按照构造配筋。
(4)屋面山墙尖顶较高时,可以考虑在窗顶标高加设一道圈梁。
(5)建筑立面、墙身有特殊要求时,圈梁布置须结合立面及墙身。
1.2.3.2 不落地的承重墙,优先考虑在底层设梁整体抬掉,如荷载、跨度过大,可以考虑按照框架结构的做法,每层设梁抬,仅支承本层楼面荷载及墙荷载(此时宜结合承重墙布置,与建筑协商,将梁上墙体改为120隔墙,以减轻荷载并明确受力),但底层梁的受力及配筋应予以放大。
应注意上部墙中是否有竖向排烟道等影响设梁的情况。
对于希望后砌的240墙,图纸上必须明确注明。
1.2.3.3 其余楼面梁板布置,应在保证功能要求的情况下,充分发挥板的作用,简化梁的布置(不必拘泥于有墙处必设梁或大面积板下必设梁),并能均匀传递楼面荷载到承重构件上,避免过于集中。
(1)注意梁下房间功能及净高要求,控制梁高。
斜屋面最低点梁下净高应注意检查(梁高注意倾斜度的影响)。
(2)部分大板位置根据下层房间功能要求可考虑不设梁(有时是不得设梁),而采用厚板。
(3)局部小板上隔墙可考虑直接由板承受,有时无梁大板上也可能要抬许多隔墙。
这种情况下,计算梁板时应将隔墙荷载予以折算,见计算部分。
对于异形板,可以采用有限元程序单独计算。
(4)梁宽与梁下的墙宽不同时,应考虑偏位方向对使用的影响。
(5)个别梁根据要求需上翻(不允许下挂、有条件上翻)。
(6)管道井周围一般不做梁,加筋要在图中示意并加以统一说明;大洞口(包括贯穿的狭长洞口)或洞口边墙体较多时宜在洞口边设梁。
(7)车库顶梁注意考虑车库门卷帘开启及设备安装。
(8)坡屋面上不是一定要在屋脊与折板处布置梁。
(9)坡屋面上主次梁搭接处,应考虑屋面斜度、使次梁能够搁支在主梁上。
如果出现次梁下挂,应注意补充节点做法,如设置吊筋等。
(10)斜屋面梁随屋面弯折时,遇连续小折角宜直接拉通,设计图中给出具体原则及做法示意图。
1.2.3.4 梁截面确定(1)如建筑墙身立面有要求,按建筑。
(2)梁宽一般为240,个别小梁宽度可为120。
(3)梁高一般可按跨度取值,见下表:分类简支梁连续梁井字梁悬挑梁框支梁梁高 1/12~1/15L 1/12~1/20L 1/15~1/20L 1/5~1/7L 1/6L说明:(1).L为梁的计算跨度。
(2).梁的荷载较大时,截面高度取大值,必要时要验算挠度和裂缝宽度。
(3).梁跨度较大时,可以考虑受压区现浇板的有利作用。
初定截面后计算,最终梁的配筋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1.2.3.5 板厚度确定(1)一般情况下,楼面板厚度根据跨度取值。
当两向跨度比为2时,板厚可取短跨1/30,当两向跨度比为1时,板厚可取短跨1/38,实际板厚可以据此内插值确定。
(2)除常规楼板自重及使用活载外,板面如有垫层或抬隔墙时,板厚适当增加。
【对于按第(1)条计算板厚已超过80mm的板,可以粗略按以下方法估算:垫层荷载或计算板配筋的隔墙折算荷载每增加1kN/m2,板厚大约增加8~10mm(最终按照实际跨度及边界计算调整)】。
(3)板厚一般不少于100,地下室顶板厚度一般不少于120,屋面板一般比同跨度楼面板厚20、且一般不少于120。
(4)对于大板周围的小板,与大板的板厚差宜控制在40mm之内。
(5)初步确定板厚之后,根据板四边支承条件计算,根据配筋再予以调整。
1.3. 结构建模及计算基本流程:用PMCAD建模、输入梁墙荷载;输入楼面结构布置;输入楼板荷载;进行砌体抗震整体验算;梁配筋计算。
其实,建模计算的过程与结构平面布置图是关联的,基本步骤为:初步布置平面、建模计算、调整平面、调整计算等。
地下室底板是否作为一层建入模型,由基础形式确定。
如果底板荷载直接由土承担、不计入基础,则不建。
1.3.1 材料选择1.3.1.1混凝土:±0.000及以下一般用C30,以上用C25。
1.3.1.2 钢材:Ⅰ级钢限于6、8;Ⅱ级钢限于直径10,12;直径14及以上用Ⅲ级钢(适用杭州地区,其它根据地区情况确定)。
1.3.1.3 墙体材料(包括承重墙及非承重隔墙)根据项目确定,一般为:(1)对于砖砌体,±0.000以下、无地下室部分采用MU15混凝土实心砖、M10水泥砂浆;其余均采用MU10混凝土多孔砖、M7.5混合砂浆。
砌体施工控制质量为B级。
(2)对于轻质隔墙,采用蒸压轻质砂加气混凝土(简称AAC)砌块。
密度级别取B06级、强度级别取A5.0级(考虑装修要求较高)。
1.3.2 荷载计算(以杭州桃花源项目为例)1.3.2.1 墙体恒载(1) 240砖墙:4.8 KN/m2 (无外贴石材)、5.2 KN/m2 (有外贴石材)。
对于承重墙,计算模型中输入墙体容重时考虑抹灰荷载的折算。
(2) 120砖墙:3.0 KN/m2(双面粉刷)(3) 120轻质隔墙(容重≤8KN/m3):1.2 KN/m2(两面批腻子)、1.6 KN/m2(一面批腻子、一面抹灰)、2.0 KN/m2(两面抹灰)。
建议统一按2.0 KN/m2考虑,即允许双面抹灰。
(4)如果设计项目中约定120隔墙采用轻质隔墙,则在局部厨房、卫生间等处仍应考虑可能采用与承重墙相同的砌体,方便挂热水器等重物,墙荷载取值应予注意。
1.3.2.2 板面恒载(1)普通荷载包括结构板自重、面层、板底抹灰、吊顶。
建议仅计算附加板面恒载,板自重由程序自动计算(便于调整)。
(2)一般面层砂浆或垫层的容重可取20 KN/m3,厚度按建筑图。
板底抹灰可取0.5kN/m2,吊顶可取0.3kN/m2。
(3)屋面或露台等部位,保温防水面层总恒载根据建筑做法分层计算累加。
(4)斜屋面应取总恒载按坡度进行换算。
如果由程序自动计算板自重,此时应注意程序不会自动对板自重部分进行换算。
1.3.2.3 板面隔墙荷载折算板面有隔墙时,计算梁(含整体结构计算)、板配筋时应对隔墙荷载进行折算,可按如下方法:(1)单独计算板面恒载g1、活载q1;(2)计算板面上全部砖墙重量,按面积平均为面载g2;(3)计算梁、整体抗震验算时,板面荷载取(g1+g2)、q1;(4)计算板筋时,根据砖墙在板上的居中程度,近似取(g1+1.5~2.0g2)、q1,墙体在板中部集中者取大值(具体有待进一步研究)。
(5)如果板上为单片、无洞口的通长墙,仅1/3墙荷传至板上,其余直接传至两端梁。
1.3.2.4 风载、雪载,按照荷载规范取值,重现期50年。
1.3.3 砌体结构抗震验算1.3.3.1 参数设置:砌体结构类型中,结构类型为砌体结构,楼面类型为刚性,地下室嵌固高度可输入地下室高度(如为敞开或半敞开地下室,此值应减少,或直接输0),墙体自重可取22kN/m3。
其余指标,地震烈度、墙体材料、施工质量控制等级、砂浆强度、块体强度、砂浆类型等,按实际输入。
1.3.3.2 验算内容全部验算项目都应满足,主要指标包括抗震计算、受压计算、墙高厚比、局部承压。
注意在楼面结构布置中输入墙上圈梁。
局部小墙肢计算不满足时,可以考虑增设构造柱加强、调整结构布置。
有时程序进行局压验算时荷载扩散模式可能有缺陷:简单地将集中力按节点直接向下层传递,此时可考虑手工验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