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称谓语的角度浅析语言与文化
论汉语称呼语中隐含的民族文化观念
论汉语称呼语中隐含的民族文化观念摘要:汉语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语言,也是我国人民共同使用的语言,语言也经历了产生、发展变革的整个过程,对我国的民族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民族之间的思维发展和文化心理都渗透到汉语中。
汉语的称呼主要是一种艺术的形式,产生于民主的发展之际,在整个的发展过程中。
受到了民族文化观念的影响,汉语称呼的方式可以反映出我国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也能够反映出汉族独特的思维观念,审美情趣等等文化特征,语言与文化在各自法阵的过程中是相互关联的。
汉语的发展包含了民族文化,同样汉语的称呼也制约了民族文化的发展,这样的现象也是很多文化因素造成的,需要从文化的角度加以解释。
本文主要针对汉语称呼对民族文化的影响进行分析,充分体现出鲜明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心理关键词:汉语称呼语,汉民族文化,等级思想,官本观念,亲和观念正文一、汉语称呼语与汉民族文化(一)语言与文化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类交流思想的媒介,它不仅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时还是文化的主要载体。
文化要发展要必须以原有文化为基础,并通过语言来传承。
因此语言能够反映一个民族的历史、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文化构成。
所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涵,二者相生相伴,缺一不可。
(二)汉语称呼语与汉民族文化称呼语是从属于称谓语,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作为当面招呼的、能够表达彼此关系的名称,如哥哥、姐姐、爷爷、老师等。
它作为当面招呼的言语手段,直接在言语交往中指称某人,是语言交际时首先要对听话者说的话,看似普通再简单不过,实则背后隐藏了大量的信息,即可反映交际双方在社会网络层级中特定位置,如双方的角色身份、社会地位、性别,同时还可表达出说话者对听者的情感态度,透露二者情感关系、年龄差距、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等等,作为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文化密不可分,承载着文化。
其中亲属关系称呼语强调了汉民族对宗法等级的重视,社会关系称呼语则凸显了汉人的官本思想,虚拟亲属称呼语则体现了汉人浓厚的人情味,亲和的思想,凝结着浓郁的等级文化气息,却起着和谐均衡人际关系的作用。
中西方称呼语文化语用差异
中西方称呼语文化语用差异沈丽红英语101不同国家有其特定的称呼语系统,称呼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不容小觑,因为从称呼语中我们不仅能够看到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内涵、语用功能差异、语言伦理差异,甚至还能从中看到中西方思维的差异。
“称呼”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第一个用作动词,是“叫”的意思;第二个用作名次,是指“当面招呼用的表示彼此关系的名称,如同志、哥哥等”。
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基石,每一个民族的语言都是受到其文化的影响并形成,因此,通过语言可以了解民族的文化特点。
当然,称呼语既然是一种语言体系,那么它的产生与文化必然密切相关。
拙文试图从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称谓性别差异入手,来进一步揭示中西方称谓语的文化内涵,从而提高中西文化交际效果[1]。
Sapir指出“语言基本上是一种文化和社会的产物,因此,它必须从文化和社会的角度去理解”[2]。
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相去甚远,被视为东西方文化的代表。
英美文化被视为“我文化”,“个人价值至上文化”或“个人主义文化”。
中国文化被我们称为“我们文化”,“社团价值文化”或“集体主义文化”[3]。
我们可以以亲属称呼作为例子。
在英语文化中,无论性别、年龄、社会地位、权力大小,其平等的观念对称呼语的使用有很大影响,因此在其称呼语系统中,主要表现为性别和辈分之分,具体的同辈之间则没有长幼的区分,也没有父系和母系之分。
而汉文化中亲属的称呼语体系则划分得特别细致、复杂,不止不同辈的亲属之间有父系和母系的区分,同辈亲属之间的长幼也分得十分细致。
中国文化中,人们对自己伯伯或叔叔的子女分别称做堂哥堂弟堂姐堂妹姑姑的子女则分别称做表兄、弟、姐、妹,舅舅或姨姨的子女都称做表兄、弟、姐、妹。
这些都体现出我们民族文化中的重父系轻母系重男轻女的思想伯伯或叔叔的子女称做“堂”,意思是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是同根;而姑姑、舅舅及姨姨的子女称做“表”则意味着彼此不同姓,不是一族人。
英语中同辈之间的称呼语则不受父辈的影响。
从称谓语看中西文化差异
ContentsChinese Abstract (2)English Abstract (3)1. Introduction (4)1.1 A General Description of Appellation (4)1.2 Kinship Appellation (5)1.3 Social Appellation (5)1.4 The Function of Appellation (5)2.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Kinship Appellation (6)2.1 Classification of Kinship Appellation (6)2.2 Differences of Kinship Appellation between East and West (6)2.3 Cultural Reasons for these Differences (8)3.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Social Appellation (10)3.1 Common Components of Social Appellations (10)3.2 Differences of Social Appellations between East and West (11)3.3 Cultural Reasons for these Differences (12)4. Conclusion (14)References (15)从称谓语看中西文化差异摘要语言是文化交流最基本的方式。
称谓语是人们平常生活中使用较广泛的语言,称谓语的使用是否得体,关系到人际交往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人际关系能否更好地维系与发展。
由于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历史风俗等的不同,汉语和英语在称谓体系上存在较大差异。
本文运用比较研究方法,从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两方面比较中西称谓体系的异同,进而分析造成这些差异的文化因素。
从称谓语的角度浅析语言与文化
摘 要: 学习一种语言其实就是在学 习一种文化 , 语言和文化是 一个 有机 的统一体。本文从称 谓语 的角度来 浅
析语言和文化之间的相互关 系, 从经济模式、 价值观念 、 风俗 习惯 三个 方面来讲 述其对称谓语 的影响 , 而分析语 言 进 与文化之 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 : 语言 ; 文化; 称谓语 文章 编号 : 8 —8 72 O —321)2 4一O 9 —7 O1—42 (OOO —12 2 7
一
[ 称 谓 语 深 入 到 人 们 日常 生 活 的 各 个 角 落 , 反 2 ] 它
而 在 西 方 国家 , 们 以 畜 牧 为 生 , 园经 济 是 他 他 庄 们 的 经 济 基 础 , 就 决 定 了 他 们 没 有 很 强 的 家 庭 观 这 念 , 较注重 个体 生 活 , 以 , 他 们 的 称谓 语 中很 比 所 在 少 有 以 家 庭 成 员 为 尊 称 的 词 汇 。 他 们 一 般 不 会 给 陌 生 人 叫 Un l c e或 Au t 甚 至 自 己 的 孩 子 也 可 以 直 呼 n,
关 。在 各 种 交 际 策 略 中 , 谓 是 最 基 本 的 策 略 之 称
。
们 日常 交 际 活 动 中 是 必 不 可 少 的 , 开 口 交 际 的 第 是
一
十分 重要 的位置 , 为它 规定 了人 与 人 之 间 的血缘 因
关 系 , 与人 之 间高低贵贱 的等级 分 化 。 人
从 东 西 方 不 同 的 称 谓 语 中 可 以 看 出 , 是 由 于 正 其 经济基 础 , 济模 式 的 不 同而 导 致 了文 化 上 的差 经 异 , 文 化 的差 异 正 是 通 过 语 言 表 达 出 来 的 。 反 过 而 来 , 们 可 以通 过 分 析 其 在 语 言 上 的 异 同 , 入 了解 我 深
试论汉语称谓语的文化内涵
value,Han nationality psychology.The chapter analyzes mainly from
three aspects.First,it analyzes character of Chinese related appellation
2、比喻式。将本无亲属关系、亲属语义毫不相关的事物,通过联想使之富 有亲缘关系如用喻称兄弟的就有:双风、双珠、双壁、雁行、雁序、荆树、金昆 玉友;喻夫妻的有:连理枝、比翼乌、并蒂莲。
3、反语。如“冤家”,本为仇人,反语作对情人的呢称。 王实甫《西厢记》:
“望得人眼欲穿,想得人心越窄,多管是冤家不自在。” “英雄”,本为褒义词,反语则为懦夫的代名词了:鲁迅《无题》诗:
称谓是人类社会语言文化的一种普遍现象,它是对人的社会属性、人际关系 的价值观念、以及社会文化、民族传统习惯等方面的反映。《现代汉语词典》释 “称谓”为:“人们由于亲属和别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等而 得来的名称,如父亲、师傅、支书等。”
汉语“称谓”一词连用,最早见于《晋书·孝武文李太后传》:“虽幽显同谋, 而称谓未尽,非所以仰述圣心,允答天人。宜崇正名号,详案旧典。”从这段话 可以看出古人对称谓的重视,是把称谓看为“崇正名号”的大事,这里的“称谓” 一词,指的是称呼和名称,同我们今天所说的“称谓”已十分接近。由于称谓随 着时代的进展,公元前2—3世纪的字书《尔雅》中的《释亲》篇“己开释称谓之 端”(刘叶秋《中国字典史略》)。其后如汉代的《释名》、明代的《俗呼小录》、 清代的《称谓考辨》等都是这方面的著作;而清代梁章钜在三十二卷的《称谓录》, 更是集大成之作。“1
从文化角度分析英汉称谓语的差异-西方文化论文-文体论文
从文化角度分析英汉称谓语的差异-西方文化论文-文体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人与人之间的语言交流起始于对彼此的称呼,如何称呼对方是语言交流的一个重要环节。
英汉两种语言中有着不同的称呼用语,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称谓语的不同,是英汉两种文化不同的一种具体表现。
现从文化角度对英汉称谓语进行分析,旨在分析其中的文化差异。
关键词:称谓语;英汉文化;文化差异一、伦理思想的不同众所周知,中国经历的封建社会长达两千多年,长期占有主导地位的传统中国伦理思想———儒家思想非常强调等级差异。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人类社会特别重视血缘关系和地位差别。
中国古代社会所提倡的长幼有序、尊卑有序[1]都是受到儒家思想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制度。
常被人们提及的“三纲五常”和“三从四德”,则是中国古代制约人们交往的一些礼制规范。
这些规范使得人们在日常的交往中对于对方的身份、地位、甚至称呼都有了明确的定位。
一般在一个家族中,由于受到尊卑有序、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男女有分的影响,人与人之间的称呼是有所禁忌的。
比如说中国古代晚辈是不可以直呼长辈字号的,下级是不可以直呼上级字号的,否则轻则被视为不敬不孝或缺乏教养的行为,重则会被定罪。
[2]因此,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汉语中的称谓较为丰富,为的是以此来区分人际之间的关系与地位。
举一个常见的例子,按中国的风俗习惯,一般一个家庭里的兄弟姐妹都是按着年龄来分,比如“大哥、三妹”等都是按照年龄的大小进行排序的。
而说英语的国家则可以互相直呼其名,有的甚至对长辈也直呼其名,这样的例子在一些英文电影中经常能够见到。
关于英语中亲属称呼这一现象的解释,与其伦理道德也是分不开的。
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大力推行人文主义,其主要思想就是把人看作世界和命运的主人,正因为受到这一运动的影响,个人主义的思想观念得到了极大的推动。
在之后的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中,“自由、平等”的思想也得到了相应的推广,这一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从文化的角度谈《红楼梦》中称谓语的翻译
从文化的角度谈《红楼梦》中称谓语的翻译《红楼梦》作为中国文学经典之一,其称谓语的翻译意义深远。
在文化角度上,它涉及到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礼仪文化、寓言文化等多个方面。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红楼梦》中的称谓语有着许多不同的形式,如“老太太”、“二姐夫”、“三翁”、“大老爷”等等。
这些称谓语有时是在家庭内部使用,有时又是在社交场合中用来表示尊重和礼貌。
这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亲情、友情、师生情等紧密的人际关系,同时也突显出中国人对优雅、客气、细致、周到的文化追求。
其次,《红楼梦》的称谓语反映了中国寓言文化的丰富内涵。
例如,“翁婿”、“儿媳”、“姑爷”等称谓语的用法,都可以看做是中国寓言文化中吉祥语言的一种体现。
这样的称谓语不仅有实际的使用效果,也是传承中国文化的形式之一。
最后,从中文翻译的角度来看,《红楼梦》中的称谓语翻译涉及到词汇、语法、结构、习惯用法等多个方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语境和身份地位,选择适当的称谓语来表达尊重和礼貌,这是践行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
综上所述,从文化的角度来看,《红楼梦》中称谓语的中文翻译是带有传统文化意义的,它不仅反映着中国文化的特点和精髓,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英称谓用语比较及其文化内涵
如果要区分却只能采用称谓加上名字 的形式,如 Uncle Tom 等。
(二) 职衔称谓 本文把职衔称谓分为职业称谓和 头衔称谓两大类。职衔称谓语在汉语 中的使用要比在英语中的使用更广 泛。不过这些职业一般是比较受尊重 的职业,遵循合作和礼貌的原则。汉 语中常见的职业称谓语有教授、记 者、医生、律师、教师等,这些职业 一般都可单独做称呼语使用,最常用 的方式是姓氏+职业称谓,如王老师 等。头衔称谓一般有职衔、官衔、学 衔、军衔等,其用法和职业称谓基本 一样,而且普遍遵循“避高就低”的 原则,以表达对对方的尊敬和礼貌。 如主席、书记、主人、经理、经理 等。这些头衔可以直接用作称呼语, 也可以姓氏+头衔。英语中的职衔称 谓语则寥寥无几,一般是较高的职衔 官衔,如总统、教授、博士、法官、 军官等。汉英用法相同的是一些职业 地位较低的如清洁工、营业员、环卫 工等一般不用于称谓语,因为这些称 呼对听话人来说会有不尊重之意。职 衔称谓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关 系,也体现了人们的社会地位。 (三) 交际称谓 交际称谓指的是人们在进行社会 交往时使用的一种称谓,它反映了人 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汉 语的交际称谓本文分为两大类:一是 同志、师傅等不分性别的泛称;二是 先生、太太、小姐、女士等有性别区 分的泛称。英语中的交际称谓语也可
学术研究
X U E SH U YA N JIU
中英称谓用语比较及其文化内涵
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 苗 勤
摘 要:称谓语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社会现象,是语言交际过程中传递给对方的第一信息,是人类语言的重要组成部 分。引用大量实例,对中英称谓语对比分析来研究二者的异同,并对这一言语行为进行中英跨文化对比分析。旨在提醒英语学习者应该重视 语言与文化的内在联系,从而更好地进行交际。
称谓与中国传统文化
学校代码编号《大学语文》论文(题目)《称谓与中国传统文化》学院设计学院专业(方向)包装传播设计班级二班学号 **********姓名丁锐天指导教师潘端伟2015年5 月1 日摘要: 称谓作为语言的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汉语的称谓词细致而复杂,本文从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两个方面分别阐述各自的特点和文化内涵,并简要讨论在日常交际中汉语称谓词的缺失现象,及对此种现象的文化思考。
关键词:称谓文化亲属称谓社交称谓称谓与传统文化一、亲属称谓语的特点及其文化内涵中国的封建社会是一个以家族为中心,根据血缘远近来区分嫡庶亲疏的宗法制等级社会。
宗法制度中堂兄弟是一家人,表兄弟则是外人。
《红楼梦》中,宝玉和黛玉是姑表姐弟,宝玉和宝钗是两姨姐弟,论亲戚宝玉宝钗要远于宝玉黛玉。
由于中国有着两三千年的封建统治,儒家思想的三纲五常是对封建统治的维护和社会道德的约束,而这些在某种程度上是通过语言来体现的,比如对于妻子的称呼,因为丈夫社会地位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礼记·曲礼下》记载:“天子之妃曰后,诸侯之妻曰夫人,大夫曰儒,士曰妇人,庶人曰妻。
”随着历史的发展,妻子的称谓有所变化,称呼也多了起来,把妻子叫做“夫人、妻子、媳妇、内子、内助、内人、拙荆、老婆、老伴儿”等,体现了汉语称谓语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
二、社会称谓的特点及其文化内涵(一)泛称的社会称谓泛称的社会称谓也可以理解为通用称谓的泛化现象,通用称谓语指的是一般不严格区分被称呼者的年龄、职业、身份。
比如我们熟知的“师傅”,这个称谓词在古代是对老师的尊称,《谷梁传·昭公十九年》:“羁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
”后来指典型的师徒关系,现在人们把一些从事技术性工作的人称为“师傅”,比如称呼司机、厨师、建筑工人。
另外,活跃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小姐”一词经历了一个由卑至尊的语义演变过程,由婢女之意逐渐褒义化,成为对深闺未婚女子的尊称。
后来曾一度消失,至“文革”后逐渐恢复使用,不仅可以指称未出嫁的年轻女子,也可以称呼各种服务行业或其他年轻的女性工作人员。
从英汉称谓系统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从英汉称谓系统看中西文化的差异摘要:称谓是人们为了表示彼此之间的关系或者为了区别身份、地位和职位而使用的称呼,是跨文化交际的第一步。
本文将对英汉称谓中较为普遍和广泛使用的现象进行研究,以探究中西文化的差异,同时更好地指导称谓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使用。
关键词:称谓文化差异亲属社交语言直接反映文化现象,是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
称谓系统是文化系统中反映民族和文化特色的一个典型,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社交场合,称谓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来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媒且。
由于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等的差异,中西称谓系统存在了许多不同。
称谓一般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本文通过对中英称谓的比较,探索中英称谓系统的区别,了解它们的文化内涵,避免出现文化上的冲突,从而得体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一、亲属称谓由于中英文化背景不同,中英亲属称谓系统也迥然不同。
汉语中的亲属称谓分类精细,体系严密,数量众多。
相比之下,英语的亲属称谓系统则简单、笼统。
汉语的亲属称谓系统是最复杂、也是最精确的制度,其主要特点是高度的描述性,对各种亲属关系的区分极为细腻,不仅能表示出称呼人和被称呼人之间的性别、辈分、长幼,是血亲还是姻亲、直系还是旁系,而且也能区分父系和母系、夫系和妻系(田惠刚. (1998:25)。
英语亲属称谓体系的最大特点是强调核心家庭。
在核心家庭以内,亲属称谓是描述性的,即区分父、母、兄、弟、姐、妹及子女;但在核心家庭以外,亲属称谓制则是概括性的,而且也不区分父系和母系,夫系和妻系(毕继万,2003:63)。
亲属称谓可以细分为亲属间和非亲属间的称谓。
(一)亲属间的称谓在现代汉语中,亲属称谓大部分可以清楚地表达身份,如辈份(父辈:叔、舅;同辈:姐、弟、堂哥),父系或母系(姑、姨),直系或旁系(孙、侄孙),年龄的大小(伯、叔、哥、弟)及血亲或姻亲(哥、嫂子、姐、姐夫)。
另外,中国家庭成员之间地兄弟姐妹一般按长幼称呼,如大哥、二弟、三妹等。
古今汉语称谓语的礼貌表达及社会文化内涵
古今汉语称谓语的礼貌表达及社会文化内涵【摘要】古今汉语称谓语在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礼貌表达和社会文化内涵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着变化。
古代称谓语的礼貌表达体现了尊重和谦卑之情,现代则更注重平等和尊重个体。
古代称谓语的社会文化内涵反映了封建等级制度,而现代称谓语则体现了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和包容性。
称谓语的变迁与演变是历史和文化的体现,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古今汉语称谓语的重要性在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同时也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深远,称谓语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一直在传承和演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关键词:古今汉语称谓语、礼貌表达、社会文化内涵、古代、现代、变迁、演变、重要性、传统文化、影响。
1. 引言1.1 古今汉语称谓语的礼貌表达及社会文化内涵古代和现代汉语中的称谓语在社交交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和礼貌表达,更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等级关系。
古代称谓语的使用十分讲究,准确的称谓能更好地表达主人的身份和地位,同时也展现了对人的尊重和敬意。
而现代的称谓语则更加注重亲近和平等的交流,许多称谓在逐渐简化的同时也强调了尊重对方的态度。
古代称谓语承载着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责任,是社会阶层的象征,而现代称谓语则更加注重人性化和个人尊重,体现了现代社会价值观的转变。
称谓语的变迁与演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不仅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变化,也在不断塑造和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价值观念。
古今汉语称谓语的重要性在于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也为现代社会的和谐相处提供了基础和范本。
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则体现在人们仍然保持着对于礼仪和尊重的追求,这种传统观念和价值观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2. 正文2.1 古代称谓语的礼貌表达在古代,汉语称谓语的礼貌表达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古人非常重视对他人的尊重和礼貌,称谓语就是一种表达这种尊重的方式。
浅析称谓语中折射的中西文化差异
浅析称谓语中折射的中西文化差异作者:李婷玉来源:《文教资料》2011年第19期摘要:称谓是在人类社会中用来对特定人际关系和身份角色的称呼,称谓是社会地位、社会关系的标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文化和思维及交际方式。
而每个国家和民族由于历史文化及思维方式的不同,反映在称谓上也就体现出了一定的差异。
称谓大致可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两类,本文将以跨文化交际为视角,比较汉、英两种语言中亲属称谓的差异,并以此来探微两种语言各自承载的文化差异。
关键词:称谓语中西文的差异汉英对比一、亲属称谓语的差异(一)血缘关系亲属称谓的差异中国的亲属称谓词语中血亲(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与姻亲(由婚姻关系结成的亲属)、宗族(父系亲属)与非宗族(母系亲属)之间有非常严格的区分。
而英语中的亲属称谓词是没有这样的划分。
如下表:从表格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比较繁多、驳杂,英语则相对简单、明了。
(二)非血缘关系亲属称谓的差异非血缘关系亲属称谓具有模拟亲属称谓的性质,也是亲属称谓语的一种泛化现象,主要是称呼那些没有血缘和姻亲关系的人,表示对他人的亲切与尊敬,还可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家国同构”、“集体主义”的观念在中国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习惯把个人看做是集体的一个部分。
因此,亲属称谓的泛化在汉语里非常普遍。
根据年龄、身份、场合等不同来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称谓词语,比如“阿姨”是用来敬称母亲辈且年纪比母亲小的女性年长者,我们可以称她为:阿姨(姓+阿姨,姓+姨)或者是职业类名+阿姨,如“售货员阿姨”等;另外,像“大爷”、“大叔”、“大姐”、“小妹”这样的词使用得也非常广泛,这些词都非常有助于消除彼此之间的陌生感,使接下去的谈话更加顺畅。
而英语中的亲属称谓泛化现象就远不及汉语的普遍,有些较为传统的家庭可能会将“uncle”和“aunt”来称呼非亲属成员,例如,“aunt Sarah”、“uncle Michael”等;有时一些被大家广泛熟知的称呼被泛指为一类群体,比如“Uncle Tom”就是由于《汤姆叔叔的小屋》(Uncle Tom’s Cabin)一书的流传,在近些年已变成了那些被指责投靠白人的非裔美国人的绰号。
从称谓语的角度浅析语言与文化
从称谓语的角度浅析语言与文化语言与文化是紧密相连的,称谓语作为语言的一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从称谓语的角度来分析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称谓语反映了社会关系和等级。
不同的文化对于社会关系和等级的认知和表达方式各不相同,称谓语作为一种具体的语言形式,反映了相应的文化观念。
例如,在中文中,“父亲”、“母亲”是对父母的称呼,这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家庭结构和家庭成员地位的重视;而在英文中,会称呼“father”、“mother”,这体现了英语文化中更加注重家庭成员个体性的一面。
不同的称谓语还会反映出社会关系的长幼尊卑、性别等差异,这些反映了不同文化对于社会关系和等级的认知与表达方式。
最后,称谓语还反映了社会角色和性别观念。
不同文化对社会角色和性别的认知和表达方式不同,称谓语也随之而变化。
例如,在中国文化中,“先生”和“女士”是对男性和女性的敬称,这体现了对社会角色和性别的尊重和关注;而在西方文化中,常用“Mr”和“Ms”对男性和女性进行称呼,这体现了对性别的中立和平等。
另外,不同文化中对于亲属关系、婚姻关系和敬语等的称呼也有所不同,这些称谓语反映了对社会角色和性别的不同认知和表达方式。
总之,从称谓语的角度来看,语言与文化是紧密相连的。
称谓语反映了社会关系和等级的认知和表达方式,体现了文化的价值观和风俗习惯,以及对社会角色和性别的认知和表达方式。
研究称谓语不仅可以深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文化差异。
在跨文化交流中,对称谓语的敏感和正确使用可以促进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增进相互理解和友好合作。
从称谓看中西文化的不同
从称谓看中西文化的不同摘要称谓语在社会语言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是对民族文化的反映,是语言交际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它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它是称呼者对被称呼者的身份、地位、角色和相互关系的认定,起着保持和加强各种人际关系的作用。
同时也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反映,我们同样也可以透过称谓看中西文化的不同。
关键词称谓语亲属称谓社会称谓认知称谓文化折射称谓是交际主体在语言交往中处理主体间关系、进行人际定位的一种语言活动。
称谓语是指说话人在语言交际中用于称呼受话人而使用的人称指示语。
称谓语是称呼者对被称呼者的身份、地位、角色和相互亲疏关系的认定,起着保持和加强各种人际关系的作用。
称谓语既是语言现象,也是社会、文化现象。
由于各民族之间的价值观念以及文化背景的不同,英汉语言中的称谓系统有着很大的差异,表现出各自不同的文化内涵。
对于称谓,人们一般都把它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
亲属称谓指的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是基于血亲姻亲基础上的亲属之间相互称呼的名称、叫法。
它是以本人为轴心的确定亲属与本人关系的标志。
社交称谓是指除去亲属称谓以外的,反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称谓习俗。
对于称谓的研究人们也一直停留在对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的关注之上。
但事实是,除了这两种称谓以外,还有一种在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人们却没有察觉到它与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不同的另一种称谓,那就是认知称谓。
认知称谓在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在社会语言学领域里其研究价值甚至高于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因为这类称谓词体现了人类复杂的认知过程——隐喻、转喻的思维过程,反映出人类的品性、能力、道德等方面。
下面呢,我们就将从亲属称谓、社会称谓以及认知称谓这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来探索中西方文化的不同。
一、汉语称谓(一)汉文化中的亲属称谓在现代汉语中,亲属称谓大都能把其身份表明一览无余,如辈份(父辈:伯、舅;同辈:哥、妹、堂弟),父系或母系(姑、姨),直系或旁系(孙、侄孙),年龄的大小(叔、伯、哥、弟)及血亲或姻亲(哥、嫂子、姐、姐夫)。
称谓言语的异同及文化涵养
称谓言语的异同及文化涵养称谓言语的异同及文化涵养人类社会历史源远流长,随着历史和地域的不同,人们在称谓上就产生了不同的口语表达和礼仪规范,这种称谓言语也经常显现出本文化的多样性和特色。
本文将讨论在不同语境下称谓言语的异同以及其背后所深植的文化涵养。
一、称谓与文化称谓言语不仅仅是贴标签、交际礼仪工具,更是文化的载体。
在不同的文化体系下,人们对于称谓的认识层次和理解也存在很大差异,即便是同一种语言,根据地域习惯,称谓的含义也会有很大的变化。
譬如在日本,人们交际中最常用的称呼是姓氏加上“san”,而在中国大陆,仍然以“先生”和“女士”来表达尊敬和礼貌,而在港澳地区却更多的采用昵称或者根据关系来称呼。
不同称谓的使用体现了不同文化内在的价值观念,是文化独特性的体现。
二、称谓的分级对于称谓言语的使用,每个文化习惯都有自己的规范和分级体系。
譬如在中国,地位的不同决定了称谓的不同,也所谓尊卑有序。
父母是亲人,直呼其名或者尊称为“爸爸”“妈妈”或者其他亲切的称呼,而在公共场合,更为常见的就是称呼“先生、女士、先生/女士”,表示尊重。
在同事和朋友群体中,更常见的则是昵称或者中国方言,由于在同龄人之中彼此之间的地位不分高低,所以在称呼上相对随意。
三、称谓的变迁与文化演化随着时代的变化,称谓言语也会发生改变,反映出社会和文化的演变。
首先是新兴的称谓,这种称谓源于新的职业和身份,由于社会发展,很多新的职业涌现出来,例如在前几年,从事互联网行业的人们被称为“互联网人士”,这种新的称呼慢慢被人们所接受,并在社会上流传。
其次是日益流行的称谓,这种称谓来源于社会伦理文化和人际关系的演变。
例如在速食餐厅,服务员使用“您“对顾客的称呼,体现了敬给一份热情服务的态度。
再次则是被废弃的称谓,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旧有的称谓不满足新的要求,也被淘汰或者改变。
例如在中国过去老人和辈分高的人喜欢让别人称呼自己为“老祖宗”、”老祖宗“等,但现在这种称呼已经被淘汰了,人们更喜欢对长辈使用更尊重的称呼。
汉语社会称谓语的变迁及其文化内涵探究
汉语社会称谓语的变迁及其文化内涵探究汉语社会称谓语是指用来表示人们身份、地位和关系的词语。
称谓语在汉语中的使用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包含了传统道德规范、价值观念以及社会地位的符号意义。
随着社会的变化和文化的融合,汉语社会称谓语也发生了变迁,这为我们提供了理解中国社会文化历程的视角。
从历史角度来看,汉语社会称谓语的变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古代中国社会的称谓语以尊重与恭敬为核心,首先体现在宗法制度中,家族和宗族成为了人们社会地位的象征,受到尊重的称谓往往与家族和宗族的地位有关。
例如,古代称呼父亲为“家父”,母亲为“家母”,祖父为“宗父”,祖母为“宗母”。
随着封建制度的出现,社会分化进一步加剧,父亲、母亲、祖父、祖母等的称谓也逐渐分化为不同的称呼。
如父亲的称呼有“阿爸”、“大爷”、“老子”,母亲也有“老妈”、“娘亲”、“妈咪”等。
随着现代社会的到来,传统的家族结构逐渐被打破,社会阶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汉语社会称谓语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更多地以职业、学历、地位等因素来构建社会关系。
因此,人们在称呼别人时,除了家庭成员关系外,也会根据职业和地位来决定称呼方式。
如教师被称为“老师”、医生被称为“医生”、律师被称为“律师”等。
与此同时,由于现代社会知识技能日益重要,学历成为人们认可和尊重的象征。
因此,在人们的称谓语中,“博士”、“教授”、“研究员”等学术头衔成为了人们尊敬和信任的象征。
一些职业技能出色的人员也有了自己专属的称谓,如烹饪界的“大厨”、“名厨”、销售界的“业务员”、“销售”等。
汉语社会称谓语的变迁不仅仅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变化,同时也展现了人们的文化内涵。
在古代中国,人们对于家族、尊重和孝顺的重视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家庭及血缘关系的重要性,体现了尊老爱幼、崇尚自然的价值观念;而现代社会的职业、学历等等标准则反映了人们对于知识技能、个人成就的认可和尊重,体现了追求自我实现和个性化的价值观念。
总之,汉语社会称谓语的变迁和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是我们理解和认识中国社会发展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今汉语称谓语的礼貌表达及社会文化内涵
古今汉语称谓语的礼貌表达及社会文化内涵【摘要】古今汉语称谓语是中国社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人们之间的尊重和礼貌。
在历史背景下,汉语称谓语承载着封建礼仪和等级观念,体现了尊卑有序的社会结构。
而在现代社会中,汉语称谓语不仅仅是表示身份关系,更多地表达了人们之间的亲近和尊重。
随着社会的变革,汉语称谓语也在不断演变和变革,逐渐趋向平等和简洁。
地域文化差异也影响着称谓语的使用,展现了各地的独特风俗和习俗。
汉语称谓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文化传承和社会和谐的体现。
通过对古今汉语称谓语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内涵。
【关键词】古今汉语称谓语、礼貌表达、社会文化内涵、历史背景、现代社会、演变与变革、地域文化差异、重要性。
1. 引言1.1 古今汉语称谓语的礼貌表达及社会文化内涵古今汉语称谓语是中国人在日常交往中使用的一种重要表达方式。
称谓语的使用既能展现出尊重和礼貌,也能体现出社会文化内涵。
在中国古代,称谓语在社交场合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们通过称谓语来表达对他人的尊重和敬意。
尤其是在宫廷、官场等特殊场合,称谓语更是严格规定,反映了封建社会等级制度和礼仪制度的丰富内涵。
而在现代社会,虽然礼仪规范有所减弱,但称谓语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
在各种社交场合中,正确使用称谓语不仅能够传递尊重和友善,还能够表达社会地位、职业身份等信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汉语称谓语也在不断演变与变革,有些传统称谓语逐渐淡出使用,而一些新的称谓语则不断涌现。
汉语称谓语的地域文化差异也是不可忽视的。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甚至不同年代的人们对称谓语的理解和使用都存在差异,这反映了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
古今汉语称谓语不仅是一种礼貌表达方式,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研究称谓语,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变迁,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
2. 正文2.1 历史背景下的汉语称谓语汉语称谓语在历史背景下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论汉语称呼语中隐含的民族文化观念
论汉语称呼语中隐含的民族文化观念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涵,二者相生相伴,关联密切。
只有了解语言所蕴含的文化,才能算是真正的学好这门语言。
作为语言的特殊组成部分,汉语称呼语更是蕴含着浓浓的民族文化,处处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其中亲属关系称呼语强调了汉民族对宗法等级的重视,社会关系称呼语凸显了汉人的官本思想,虚拟亲属关系称呼语则体现了汉人浓厚的人情味与亲和的思想。
本文简要介绍汉语称呼语与汉民族文化及称呼语的分类,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根据社会标记功能将称呼语分为亲属关系称呼语、社会关系称呼语和虚拟亲属关系称呼语3类。
较详细地阐述了3类称呼语的内涵及隐含的文化观念,这些称呼语都是是为了更好的和谐与均衡人际间的关系,这也恰恰是汉民族文化的奇特之处,以等级性的外在表现形式,均衡和谐着人际关系。
关键词:汉语称呼语,汉民族文化,等级思想,官本观念,亲和观念正文在语言交际时,人们首先要对听话者进行称呼,且称呼的恰当与否,直接会影响到接下来的谈话效果。
那些貌似再简单不过的日常称呼用语背后往往隐藏着大量的信息,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的情感关系、年龄差距、性别、身份、社会地位、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不容我们小视。
一、汉语称呼语与汉民族文化(一)语言与文化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类交流思想的媒介,它不仅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时还是文化的主要载体。
文化要发展要必须以原有文化为基础,并通过语言来传承。
因此语言能够反映一个民族的历史、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文化构成。
所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涵,二者相生相伴,缺一不可。
(二)汉语称呼语与汉民族文化称呼语是从属于称谓语,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作为当面招呼的、能够表达彼此关系的名称,如哥哥、姐姐、爷爷、老师等。
它作为当面招呼的言语手段,直接在言语交往中指称某人,是语言交际时首先要对听话者说的话,看似普通再简单不过,实则背后隐藏了大量的信息,即可反映交际双方在社会网络层级中特定位置,如双方的角色身份、社会地位、性别,同时还可表达出说话者对听者的情感态度,透露二者情感关系、年龄差距、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等等,作为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文化密不可分,承载着文化。
称谓语背后的文化观念探究
称谓语背后的文化观念探究称谓语是引导交际的“先驱者”,它强烈反映出交际双方的社会属性、价值观念,并与他们所属的社会文化、民族心理、政治背景、道德传统密切相关。
称谓语,就其狭义来说,是人与人之间称呼的用语。
称谓语的定义是:“人们由于亲属和别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务差异等等而得来的名称”。
称谓语是构建人与人之间的纽带,他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它是称呼者对被称呼者的身份、地位、角色和相互关系的认定,起着保持和加强各种人际关系的作用。
世界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称谓系统。
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各民族称谓语的数量和指称的范围各有特色。
这些称谓语的不同同时映射出彼此的文化差异。
亲属称谓系统繁复多样,且直系与旁系,血亲与姻亲,长辈与晚辈,年长与年幼,男性与女性,近亲与远亲等都严加规范,一一区分。
其语义功能之细密,描述之精确,令人叹为观止。
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历程中,由于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大力推崇封建大家庭的结构形式,并强调宗族血缘关系。
在复杂的亲缘关系的基础上形成家族内部严格的等级制度,“男女有分,长幼有别”,位次不能乱坐,因而造成亲属称谓名目繁多,年龄、辈份清晰,更严格地区分直系与旁系、父系与母系,显示出人们心目中因血统不同而形成的等级亲属利度和亲疏关系。
因此,亲属称谓语使用的泛化现象其实也反映人们在交际活动中利用亲属称谓拉近彼此关系表现亲密的社会心理。
在历史的进程中,中国官制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中国的等级观念,任何一个人都必需遵守。
这种等级制度表现在称谓上,是存在着数不胜数的官衔、级衔,从帝王到平常老百姓,从高级官员到手工业者,几乎都有严格的等级职衔称谓,并以用职衔称呼对方为尊敬。
从历史上看,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官职体系,也有了不同的职衔称谓。
称谓中的职衔不同反映双方权势关系,表示对交际对方的地位认可。
在称呼问题上,中国文化一直具有强烈的等级观念。
称呼比自己年长的人时,我们常常说大人,科长,董事长等,这反映了交谈双方的角色身分、社会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称谓语的角度浅析语言与文化
摘要:学习一种语言其实就是在学习一种文化,语言和文化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本文从称谓语的角度来浅析语言和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从经济模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三个方面来讲述其对称谓语的影响,进而分析语言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语言;文化;称谓语
语言与文化是一个相互统一的历史范畴。
语言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萨丕尔认为,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是社会遗留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
[1]语言是一面镜子,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揭示了该民族文化的内容,通过一个民族的语言可以了解到该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思维特点等文化特征。
一个民族的文化需要语言这个工具来承载,而语言的各种特征又渗透在文化的各个层面。
我们可以从称谓语的角度来分析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差异。
所谓称谓,就是“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务等而得来的名称”。
称谓语是人们交际中相互称呼的用语,包括姓名、头衔等,是称呼者对被称呼者身份、地位、角色和相互关系的一种确认方式。
称谓语属于民俗语言的范畴,在人们日常交际活动中是必不可少的,是开口交际的第一关。
在各种交际策略中,称谓是最基本的策略之一。
[2]称谓语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它反映了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特征,通过它,就可以了解一个民族的语言与文化。
一、不同的经济模式形成了不同的语言和文化
不同的语言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需要不同的语言来承载,同时,不同的文化还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作为支撑。
俗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对于文化语言这一上层建筑来说,要对其进行研究,就需要对其不同的经济模式来进行研究,这样才能分析其不同的文化语言形式。
对于不同文化语言的研究,可以从称谓语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中国是一个古代文明古国,她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重农抑商,最终形成了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这样的经济基础决定了家庭在社会中的作用。
由此便产生了我们沿用至今的称谓语。
例如,邻里乡亲之间,虽然没有亲属或亲戚关系,但人们总是按性别和年龄,分别称呼对方为某大爷、大叔、奶奶、大婶、大哥、大姐等。
用家庭亲属之间的称谓来表示人与人之间密切的关系,也体现了中国人的大家庭观念。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许多有关对人称谓的词语。
赵元任先生在《中国人的各种称谓语》中列举了114种亲属称谓语。
学者潘攀在《论亲属称谓语的泛化》中指出,汉语中标准亲属称谓语多达363个。
[3]这些称谓语在汉语词汇中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因为它规定了人与人之间的血缘关系,人与人之
间高低贵贱的等级分化。
而在西方国家,他们以畜牧为生,庄园经济是他们的经济基础,这就决定了他们没有很强的家庭观念,比较注重个体生活,所以,在他们的称谓语中很少有以家庭成员为尊称的词汇。
他们一般不会给陌生人叫Uncle或Aunt,甚至自己的孩子也可以直呼其父母的名字,学生可以直呼老师的名字,这在中国是绝对不允许的。
从东西方不同的称谓语中可以看出,正是由于其经济基础,经济模式的不同而导致了文化上的差异,而文化的差异正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
反过来,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其在语言上的异同,深入了解其文化之间的差异。
可见,东西方不同的经济模式形成了不同的语言与文化。
二、不同的价值观念形成了不同的语言和文化
价值观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文化的精神支柱,不同的价值观反映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体现不同的价值观。
通过语言分析研究可以看出,不同的价值观对语言的形成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以及不同的价值观对文化的决定作用。
下面,从称谓语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封建自给自足,重视农耕的经济模式不仅形成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模式,而且也决定了男女在社会上的地位,同时也形成了人们重男轻女的思想价值观念。
在社会上,男性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们可以成为高高在上的天子,可以读书,进入仕途,求得一官半职,拥有一个美好的前途,而女性则是上不得朝堂的;在家里,男人是女人的天,女人要严格的遵循三从四德,三纲五常,不得违背。
我们可以看到男性在社会、在家庭中的地位是十分尊贵的,而女性则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特别是在婚姻中,这种现象最为明显。
表现在称谓语上就是,在古代,中国的女人结了婚就没有了名字,只是在娘家姓氏后加上一个“氏”字就是她的名字了。
而在西方国家,西方人民族血统观念淡薄,不重家庭,不重人伦,而是奉行个人主义,小孩从小就很独立,长大后更加倾向和父母分开生活。
英、美国人绝不会以宗亲、外亲、姻亲的不同来区别父母的亲人,也不会用uncle或aunt来称呼父母的好友,也更谈不上将亲属称谓用在非亲属成员上去表达亲近感情。
另外,中国人的等级观念比较强烈,内外亲疏分类十分明确,表现在称谓语上就是,见到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
见到长辈、地位比自己高的人要毕恭毕敬,不能直呼其名;弟妹不能直接称呼兄姐之名。
在社交称谓上,对等级较高的人,要称呼其职位,如称“孙主任”、“唐经理”等,而不能直呼其名,对等级较低的下级,则可直呼其名,或用“老吴”、“小王”之类的称呼。
然而,在英语亲属称呼中就没有这样的等级观念。
可见,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价值观,正是由于这些价值观的不同,便产生了我们在语言上的差异,也正是语言上的差异,让我们发现了不同民族间文化的差异,不同的价值观念形成了不同的语言和文化。
三、不同的风俗习惯形成不同的语言和文化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风俗习惯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特征。
在中西方不同的风俗习惯下,形成了不同的语言和文化,我们通过称谓语来进行分析研究。
东方国家,特别是中国,深受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的影响,主张人与人之间要有一定的秩序。
在古代,主张三纲五常,重视等级观念,家庭观念。
中国传统的儒学思想要求人们用“仁”、“礼”来对待他人,所以,形成了中国人爱谦虚的风俗习惯,总是尽量的贬低自己,抬高他人,这样就表现了对对方的尊重。
由此产生了许多表示谦虚的词汇,有贬低自己的,还有对他人的尊称。
例如,表示贬低自己的有:鄙人、小人、拙荆、愚兄等,表示对他人尊称的有:令慈、令尊、令郎、令媛、兄台等。
此外还有很多,这都说明了中国几千年来谦虚的风俗。
而在西方国家,他们较早地结束了封建思想的束缚,比较重视个人的价值,对自己和他人的成就会同等对待。
对于别人的邀请和夸奖,西方人会欣然接受,而东方人则会为了表示谦虚而退让。
所以在西方国家,表示谦虚的词汇很少,表示尊敬的词汇也很少。
这跟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风俗习惯有紧密联系。
从称谓语的角度,我们就很容易发现,不同民族之间、不同国家之间、不同风俗习惯之间的差异造成了不同的语言和文化,我们只有了解了他们之间的差异,才能为我们进行更好地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
从以上的论述中可以了解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都会影响到语言的改变,从而影响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
对于一种文化来讲,它时刻影响和制约着语言的形成和发展,而对语言来说,它对文化也有影响和制约作用,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
[5]脱离了语言来谈文化,或者脱离文化来谈语言都是空谈,应该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语言是传递文化的有效工具,文化是语言的强大载体。
通过称谓语,我们了解了影响语言和文化的因素有经济基础、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了解了语言和文化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文化制约着语言,语言反映了文化。
当然,我们还需要从更为广阔的角度来对语言和文化进行分析研究,这就需要我们作进一步努力。
参考文献:
[1]马东中外文化交流及语用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4
[2]李慕杰汉英称谓语中文化差异初探[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2):58-60
[3]陈玲美论英汉称谓语的差异及文化因素[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5)
[4]罗长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