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13年八年级物理全攻略复习学案:力和运动 基础知识(考点扫描 知识梳理+经典例题)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力和运动》复习教案
复习:《力和运动》复习目标:1、知道二力平衡及条件2、知道物体的惯性,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
3、通过构建知识框架和网络,使学生牢记基础知识,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
重点和难点:1、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理解.2、二力平衡及其条件的应用.3、正确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教具和学具:实物投影仪等附:本章知识树形结构教学反思:本章首先我觉得自己这节课讲的有点着急,语速上偏快。
不过我觉得在知识点的复习过程中,我还是大致将会考到的考点都复习到了。
在例题的讲解上下次我会放慢节奏,让学生可以充分的思考。
在视频的选择上,下次我会努力选个更加切题的视频,因为学生的复习课对学生来说是很无聊的,而加一些有意思的视频会受到意向不到的效果。
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正确的力和运动关系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常常形成与亚里士多德相似的观点,且根深蒂固。
处理具体的实际问题时,一些直觉的错误观点不时冒出来,存在着严重的"口是心非"问题。
基于这种学情,我先播放一段NBA的投篮视频,让学生边观看运动员的精美动作与篮球的运动情况,一边体会其中的力量之美,从而勾起学生对现实生活中关于运动的例子。
然后给出古人的两种观点,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物体的运动到底需不需要力来维持”。
此时学生头脑中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就会暴露。
接着通过学生亲手做阻力影响运动的实验,由真实的实验现象和推理结论,让学生认识到“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从而改正错误想法。
牛顿第一定律是总结了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和静止的物体不受力这两种情况。
学生们平时只见过地面上静止的物体,为了开拓视野,我用视频播放了宇宙太空中静止的瓶子、刮胡刀不受力(合外力为零)时的运动情况。
苏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力与运动》知识点
第九章力与运动知识点 1力的平衡1.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指的是:物体处于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力的平衡:一个物体同时受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么我们就说这几个力互相平衡。
3.二力平衡:当物体同时受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物体仍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么这两个力就处于二力平衡状态。
例 1. 当物体受力平衡时,()A.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B.物体一定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C.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要发生变化D.物体有可能处于静止状态,也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知识点 2二力平衡的条件1.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即:①同体②等值③反向④共线例 2. 如图所示,哪个图中的两个力是平衡力()A.B.C.D.知识点 3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例3. 放在水平桌面上质量为 0.5kg 的物体,在一个水平拉力为 2N 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作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哪些力的作用?这些力各是多大?例 4. 某同学用水平推力推静止在平直公路上的汽车,没有推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推力小于汽车的重力,所以汽车未被推动B.因为推力小于汽车所受的阻力,所以汽车未被推动C.虽然汽车未被推动,但推力一定等于汽车的重力D.虽然汽车未被推动,但推力等于汽车所受的阻力练一练:1. 挂在树上的苹果,静止时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A.苹果受到的重力和苹果对树的拉力B.苹果受到的重力和树受到的重力C.苹果对树的拉力和树对苹果的拉力D.苹果受到的重力和树对苹果的拉力2.一辆重为 1.5 ×10 4N 的某品牌小汽车,当它以 60km/h 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为 2000N,那么汽车受到的阻力为 _________ N,当它停在水平路面上时,它受到的支持力为 ______________ N。
3.一个重 500N的人站在电梯中,求下列情况下电梯底面对人的支持力的大小和方向。
中考物理复习教案力和运动 苏科版
中考物理复习教案力和运动
南京树人国际学校张才玫
〔设计意图〕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帮助学生对本章知识点作一梳理。
主要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由学生自己归纳整理,老师只是起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关键地方给以强调和点拨。
〔复习目标〕
1、知道力和运动的关系,正确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
2、知道物体的惯性,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
3、通过构建知识框架和网络,使学生牢记基础知识,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
〔重点和难点〕
1、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理解.
2、二力平衡及其条件的应用.
3、正确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物体的浮沉条件。
〔教具和学具〕伽利略斜面、二力平衡实验器材、实物投影仪等
〔课前准备〕
1、要求学生通过课前复习给本章内容列出一知识框架。
2、要求学生课前写出本章知识点中还有哪些不甚理解或需要讨论的问题
〔教学过程〕
附:本章知识树形结构。
八年级物理运动和力教案(知识点+经典练习题+答案)
运动和力一、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①定义:在物理学里,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②机械运动是宇宙的普遍现象2.参照物:①定义: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作为参照物的物体均视为静止的。
②判断方法:看是否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变化。
③两物体同速、同向,则两物体相对静止④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二、运动的快慢1.匀速直线运动定义: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不随时间和路程的变化而变化。
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s-t )图像:2.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①匀速直线运动中: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公式:t s v =变形v s t =,vt s = 物理量国际制单位 常用单位 关系 速度(υ)米每秒(m/s) 千米每时(Km/h) 1m/s=3.6Km/h 路程(s)米(m) 千米(Km) 1Km=103m 时间(t) 秒(s) 小时(h) 1h=3600s意义物体在1s 内通过的路程是多少米②变速运动中:变速运动的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平均速度=总时间总路程 (非匀速直线运动: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与对应的时间) 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若前一半路程中的速度为υ1,后一半路程中的速度为υ2:→21212υυυυυ+=若前一半时间中的速度为υ1,后一半时间中的速度为υ2:→221υυυ+=③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人步行速度约1.1m/s,自行车速度5m/s;大型喷气客机速度900km/h;客运火车速度140km/h;高速小汽车速度108km/h;光速和无线电波3×108m/s三、长度、时间与其测量1.长度的测量①测量任何物理量都必须首先规定它的单位;②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③长度单位和符号: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住单位是m,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单位换算:1km=103m、1m=10dm=100cm=103mm=106μm =109nm。
八年级物理江苏凤凰版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江苏凤凰版知识点总结一、运动和力学1. 运动的描述和观察物体的位置、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基本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 运动的简单数学描述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基本性质和公式。
3. 力的概念物体互相作用时产生的相互作用力,及其性质和种类。
万有引力和重力, 弹性力和弹力系数。
4. 牛顿第一定律质量概念,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5.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及应用, 质量和重量的区别, 万有引力和地球重力的等效性及其应用。
6.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及应用。
二、能量1. 能量的概念物理量能量的概念, 机械能的种类和守恒定律。
2. 动能和势能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具体公式及其相互转化和守恒。
3. 机械能的守恒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及其应用。
4.功和功率物理量功和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三、光学1. 光的传播和反射光的传播速度和光线的反射规律, 镜面成像的基本性质及应用。
.2. 光的折射和全反射光的折射规律和满足条件的全反射现象,实际生活中应用。
3. 球面镜成像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基本性质及其成像规律。
4. 颜色和光的色散光的分波现象, 颜色的基本特征及其表达方式, 光的色散原理及应用。
四、电学1. 静电场和电场强度电场的概念, 静电场的性质及其计算方法。
2. 电势差和电势能电势差和电势能的概念, 电势差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3. 电流和电阻电流的概念和电路基本元件,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阻的特性和计算方法,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
4. 磁场和电磁感应磁场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磁感线的规律, 磁场中电荷和导体受力的规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及其应用,自感和互感的概念及应用。
五、声学1. 声波和声音声音的基本特征, 声波传播和表达方法, 有关声音的公式。
2. 声的强度和洛氏定理声线强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声级和声压级的计算及应用,洛氏定理的原理及其应用。
3. 电声和供声原理电声转换器和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供声原理及其应用。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力与运动》章节复习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力与运动》。
该章节主要包括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条件及其应用等知识点。
具体内容如下:1.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2.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力的分解遵循三角形定则。
3.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 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力的作用效果,掌握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
2.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并能运用其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掌握二力平衡条件,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2. 教学重点:力的作用效果,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一段关于运动员投掷铅球的录像,让学生观察并思考:铅球在空中为什么能继续飞行?2. 知识讲解: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条件。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答教材中的典型例题。
4.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5. 课堂互动:分组讨论,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六、板书设计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条件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1)踢出去的足球为什么能继续飞行?(2)坐在公交车上的乘客为什么不会随着公交车一起前进?(3)吊车工作时,为什么要保证吊钩与重物之间的绳子保持垂直?2. 答案:(1)足球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2)乘客与公交车之间存在摩擦力,使得乘客保持静止状态。
(3)保证吊钩与重物之间的绳子保持垂直,可以保证吊物的平衡。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力与运动》复习教案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力与运动》复习教案苏科版第九章《力与运动》复习教学目标:1、理清本章知识框架2、能运用本章知识解决有关题目教学过程例题分析与知识复习例1.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所受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属于相互作用力的是() A.书对桌面的压力与书所受的重力; B.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书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D.书对桌面的压力加上书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答案:C B例2.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重物,比较在重物静止时,重物匀速上升时,重物匀速下降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大小,则() A.重物匀速上升时,拉力最大B.重物静止时,拉力最大 C.重物匀速下降时,拉力最大D.上述三种情况,拉力一样大答案:D 知识储备:一、平衡状态1、平衡状态:在力的作用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则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二、二力平衡1、物体在两个力的重要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说着两个力相互平衡,简称二力平衡。
2、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三、二力平衡条件同体、等值、反向、共线四、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异同点相同点:等值、反向、共线不同点:平衡力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相互作用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例3. 关于伽利略理想实验,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理想实验是不科学的假想实验B.理想实验所得到的结论是不可靠的C.理想实验是一种科学方法 D.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一种理想化状态答案:CD 知识储备:伽利略斜面实验:1、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
2、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远。
3、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4、伽科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
江苏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江苏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初中物理是学生们在学习科学知识时必备的一门学科。
在江苏初二物理教学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掌握和理解。
本文将对江苏初二物理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同学们复习和回顾。
一、力和压力1. 力的作用:描述物体运动或变形状态,例如推、拉、挤压等。
2. 力的特征:大小、方向和作用位置。
3. 力的计量单位:牛顿(N)。
4. 力的效果:改变物体的速度、形状、方向或状态。
5. 压力的概念:单位面积上的力。
6. 压力的计算公式:压力(P)=力(F)/面积(A)。
二、力和运动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继续保持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除非受到外力作用。
2.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加速度(a)=力(F)/质量(m)。
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任何作用力都伴随着一个相等大小、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三、机械运动1. 平抛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匀速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加速度的作用。
2. 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只受重力加速度的影响。
下落的速度(v)=重力加速度(g)×时间(t)。
下落的距离(h)=重力加速度(g)×时间(t)²/2。
3. 运动的图像:位置-时间图和速度-时间图。
四、热能和能量转化1. 能量的概念:物体因运动、变形或位置而具有的能做功的能力。
2. 功的计算公式:功(W)=力(F)×距离(s)。
3. 机械能的转化: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势能(Ep)=质量(m)×重力加速度(g)×高度差(h)。
动能(Ek)=1/2 ×质量(m)×速度²(v²)。
4. 能量守恒定律:在一个孤立系统中,能量总是守恒的,能量的转化只是形式上的改变。
五、电学基础知识1. 电流和电路:电流是带电粒子在导体中流动的现象。
八年级物理下册《力和运动》复习提纲 苏科版
第九章《力和运动》复习提纲一、惯性和惯性定律:1、伽利略斜面实验:⑴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
⑵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远。
⑶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⑷伽科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也称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2、牛顿第一定律:⑴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儿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⑵说明: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
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不受力,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3、惯性:⑴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4、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A、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
B、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即不管物体受不受力、受平衡力还是非平衡力),物体受非平衡力时,惯性表现为“阻碍”运动状态的变化;惯性定律成立是有条件的。
☆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请就以上两点各举两例(不要求解释)。
答:利用: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
防止: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包装玻璃制品要垫上很厚的泡沫塑料。
八年级物理下册力和运动教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力和运动教案苏科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掌握力的计量单位,了解力的作用效果。
2. 让学生掌握摩擦力的概念,了解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学会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3. 让学生理解重力的概念,掌握重力的计算公式,了解重力的作用效果。
4. 让学生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学会应用二力平衡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计量单位及作用效果2. 摩擦力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增大减小摩擦力的方法3. 重力的概念、计算公式及作用效果4. 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力的概念、计量单位、作用效果;摩擦力的概念、影响因素、增大减小摩擦力的方法;重力的概念、计算公式、作用效果;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应用。
2. 难点:摩擦力的计算;重力的计算;二力平衡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力的概念、作用效果等。
2. 采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理解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增大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3. 采用公式讲解法,让学生掌握重力的计算公式及应用。
4.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合作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应用。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力的概念及作用效果。
2. 讲解力的概念、计量单位,让学生掌握力的基本知识。
3. 讲解摩擦力的概念、影响因素,让学生了解如何增大和减小摩擦力。
4. 讲解重力的概念、计算公式,让学生掌握重力的计算方法及作用效果。
5. 讲解二力平衡的条件,让学生学会应用二力平衡解决实际问题。
6.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理解惯性的概念,掌握惯性的计算方法。
2. 让学生了解牛顿第二定律,理解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学会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七、教学内容1. 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的概念、计算方法2. 牛顿第二定律及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八、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的概念、计算方法;牛顿第二定律及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
八年级物理下册力和运动教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力和运动教案苏科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掌握力的作用效果。
2. 让学生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理解惯性的概念。
3. 让学生学会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三要素。
4.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力的概念及力的作用效果。
2. 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的概念。
3. 力的示意图的绘制。
三、教学难点1. 力的示意图的绘制。
2. 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四、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力的概念,让学生感知力的存在。
2. 新课:讲解力的定义、力的作用效果,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力的作用效果。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力的作用实例,让学生理解力的作用。
4. 知识拓展:介绍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惯性的含义。
5. 课堂练习:让学生绘制力的示意图,巩固对力的三要素的理解。
7. 作业布置:布置有关力和运动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内容第六章:力和运动的关系1. 让学生理解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
2. 让学生学会运用二力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七、教学重点1. 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
2.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八、教学难点1. 二力平衡条件的理解及应用。
九、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演示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十、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验现象引入力和运动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力与运动的关系。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力与运动的关系实例,让学生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
4. 知识拓展:讲解二力平衡的条件,引导学生运用二力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二力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7. 作业布置:布置有关力和运动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江苏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江苏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一、力和压强:1. 力的定义和测量: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单位是牛顿(N)。
力的测量使用弹簧秤或天平。
2. 力的合成与分解:多个力合成时,可以使用正多边形法则或平行四边形法则求解合力。
力的分解可以使用分解力的方法进行。
3. 力的平衡:当物体上的合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平衡有静平衡和动平衡之分。
4. 压强的定义和计算:压强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
它的计算公式为P=F/A,其中F是力,A是受力面积。
二、运动和力的关系:1.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无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 牛顿第二定律:力的作用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F=ma,其中F 是力,m是物体的质量,a是物体的加速度。
3.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三、机械能与能量转化:1. 动能和势能: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计算公式为E=1/2mv^2,其中m是物体的质量,v是物体的速度。
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计算公式为E=mgh,其中m是物体的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h是物体的高度。
2.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摩擦和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一个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3. 能量的转化与损失:能量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如热能、光能等。
在能量转化过程中,总能量是守恒的,但有一部分能量会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称为能量损失。
四、电学基础知识:1. 电流与电压: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数量,单位是安培(A)。
电压是电流的推动力,单位是伏特(V)。
2. 电阻与电阻率:电阻是导体阻碍电流流动的程度。
电阻率是材料本身对电流流动的阻力。
3. 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和电阻之间有一定的关系,由欧姆定律描述,公式为U=IR,其中U是电压,I是电流,R是电阻。
4. 串联和并联电路:串联电路中电流相同,电压分配;并联电路中电压相同,电流分配。
五、光学基础知识:1. 光的传播特性:光的传播是直线传播,当光线遇到界面时会发生折射、反射等现象。
江苏八年级物理知识点
江苏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江苏八年级物理课程涵盖了一系列重要的物理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不仅为学生打下了坚实的物理基础,而且对于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也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江苏八年级物理的主要知识点:1. 力学基础力学是物理学中研究物体运动和作用力的分支。
在八年级物理中,学生会学习到力的概念,包括重力、摩擦力、弹力等。
他们还将学习牛顿运动定律,了解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
2. 运动的描述学生将学习如何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
此外,他们还将学习运动的图形表示,如速度-时间图和位移-时间图,以及如何通过这些图形分析物体的运动。
3. 能量和功能量是物理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
在八年级物理中,学生将学习到能量守恒定律,以及不同形式的能量,如动能、势能和内能。
他们还将学习功的概念,理解做功与能量转换之间的关系。
4. 简单机械简单机械包括杠杆、滑轮、斜面等,它们可以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学生将学习这些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使用它们来提高工作效率。
5. 流体力学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液体和气体)运动的科学。
在八年级物理中,学生将学习流体静力学,包括压力、浮力等概念,以及流体动力学,如流体的流动和速度分布。
6. 热学基础热学是研究热现象的物理学分支。
学生将学习温度、热量和热传递的概念,以及热膨胀和热传导等现象。
7. 电学基础电学是物理学中研究电现象的分支。
在八年级物理中,学生将学习电荷、电流、电压和电阻等基本概念,以及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定律。
8. 电磁学电磁学是研究电和磁现象及其相互作用的科学。
学生将学习磁场、电磁感应和电磁波等概念,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八年级物理力 力与运动复习 教学案苏科版
.一石子在空中加速下落.陨石落地,将地面砸开一个大坑().锁生锈不好打开时,将少量食油注入锁孔后,就容易打开了A.4.5牛 B.3.2 牛 C.3.0牛 D10.在玻璃杯中装满米插入一根筷子,然后压紧,筷子可以将杯子下落速度越来越大,( )1.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是 ( )A、游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人就能前进B、用手拉橡皮筋,觉得橡皮筋也在拉手C、将铅球从手中抛出去D、跳高时用力向下蹬地,人就能够向上跳起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带电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轻小物体并不吸引带电体B.指南针能够指南北,说明有些物体受力不一定有施力物体C.相互接触的物体,一定有力的作用D.如果物体形状发生了改变,则物体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3.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9分50秒,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5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飞船在太空中成功地完成了数百个运行动作,是通过喷射燃气来实现变轨、姿态确定的(即改变运行高度、运行方向).这是应用了物理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4.下列物体的重力接近10N的是:A、一名中学生B、一辆自行车C、一件加厚羊毛衫D、一个鸡蛋5.节日放飞的气球下吊着一物体,在空中竖直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气球突然破裂的瞬间,物体将向____运动(填“上”或“下”),这是由于________,物体向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又向_____(填“上”或“下”)运动,这又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6.室内天花板上悬挂一只吊灯.灯绳对灯的拉力和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对平衡力;灯对灯绳的拉力和________________是一对相互作用力.7.跳伞运动员匀速直线下落阶段,如果受到的阻力是1500N,那么跳伞运动员和伞的总质量是______。
(g取10N/kg)8.甲起重机搬运重为4×104N的物体以0.5m/s的速度匀速上升,乙起重机搬运同样重的物体以1m/s的速度匀速上升,则起重机在匀速上升阶段施加的拉力是( ).A.甲、乙都等于4×104N B.乙较大 C.甲较大D.甲、乙都是零9.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壁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物理全攻略
复习——力和运动基础知识
一.考点扫描知识梳理
考点一力
1.力是_____对______的作用,单位: ____。
力的作用效果:(1)改变物体的______ ;(2)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的,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乙物体对甲物体也施力.
2.力的______ 、 ______ 、 ______叫做力的三要素.可以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出力的三要素,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力的示意图.
考点二牛顿第一定律
3.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______状态或____________状态,可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______物体运动的原因.
4.物体保持运动状态______的性质叫惯性,惯性_____力,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______有关,它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_________ 、 __________均无关.惯性是一种性质,不是力.
温馨提示
惯性是一种性质,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是力。
不能理解为“受到惯性作用”,只能说“具有惯性”或“由于惯性”。
考点三力的平衡
5.平衡状态;指物体处于_____状态或_____________状态.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_______物体上,且大小相等,方向______ ,作用在______直线上.
6.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作用在___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___个物体之间.二.经典例题
例1. (2011·新疆)如图所示,四个选项中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例2. (2011·成都)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的物体由于惯性会慢慢停下来
B.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C.司机开车时要系好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D.运动员起跑时用力蹬地,是为了利用惯性提高成绩
例 3. (2010·梅州)小雨同学通过绳子拉着一石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假设它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则该石块将()
A.做匀速直线运动B.继续做匀速圆周运动
C.落到地面上D.立即停止运动
例4. (2011·临沂)如图所示,一闹钟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则( )
A.闹钟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闹钟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闹钟受到的重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闹钟受到的重力和闹钟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闹钟受到的重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例5. 2010·镇江)如右图所示,现代汽车除了前、后排座位都有安全带外,还安
装有安全气囊系统,这主要是为了减轻下列哪种情况出现时,可能对人身造成
的伤害()
A.汽车速度太慢B.汽车转弯C.汽车突然启动D.汽车前端发生严重撞击
例6. (2010·莱芜)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一条形磁铁附近的一铁块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块受到的重力和铁块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地面对铁块的支持力和铁块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磁铁受到铁块的吸引力跟地面对铁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铁块受到磁铁的吸引力跟磁铁受到铁块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例7. 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可见到的几种现象:①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②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③用力握小球,球变瘪了;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
A.②④B.①②C.①②④D.③④
例8. 木块放在表面光滑的小车上并随小车一起沿桌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遇障碍物而突然停止运动时,车上的木块将( )
A.立即停下来B.立即向前倒下
C.立即向后倒下D.仍继续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例9. 一个男孩用水平力推停在地面上的汽车,但没有推动,这时推力_____汽车所受的阻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例10.(2010·河南)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类,它是( )
A.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B.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
C.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D.用力把铅球推出
例11.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这一原理的是( )
A.向前划船时,要用桨向后拨水B.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
C.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D.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向用力顶球
例12.(2011·福州)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B.运动物体的惯性比静止时大
C.航天员在空间站中失去惯性D.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例13.(2011·兰州)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就会运动B.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处于静止状态
C.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例14. (2010·兰州)如右图所示,小朋友沿着滑梯匀速下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忽略空气阻力)()
A.他受重力、支持力、下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
B.他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
C.他的重力势能转化成了动能和内能
D.他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机械能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