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密度.doc教学设计
11.3 密度
不同体积的铁块和铝块 托盘天平 砝码 刻度尺
获取实验数据
运用图象寻找规律
m/g
铁块1 铁块2 铁块3 铁块4 铁块5 铝块1 铝块2
V / cm3
铁块
补充m=0,V=0的点
获取实验数据
运用图象寻找规律
m / g V / cm3
铁块4 铁块5 铝块1 铝块2 铝块3 铝块4 铝块5
鸡尾酒
作业布置: 《学习指导用书》第11.3节
一、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1)
实验1:用天平测量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
铜块
铁块
铝块
托盘天平
结论: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
一、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2)
实验2: 用天平比较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的体积。
结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不同。
一、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3)
实验3: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1.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
2.密度的定义
m 3.密度的公式 ρ= V
4.密度的单位
5.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1、 密度公式的理解 ( ) A 同种物质,它的密度与它的质量成正 比与它的体积成反比 B 把铁压成铁片,它的密度就变小了 C 一种固体和一种液体,它们的质量相 等体积相等,则它们的密度也相等。 D 同种物质,体积 大的密度小。 2、一块冰全化成水后,水的质量 , 体积 密度 。
1 kg 3 1 g / cm 3 10 103 kg / m 3 1 m3 106
4、密度表
1.一般:ρ固>ρ液>ρ气 2.一些物质密度相同:如冰和蜡,酒精和煤油;
3.同种物质物态不同密度可能不同:如冰和水。
九年级物理 11.3密度(第1课时)课件
相同体积的木块、铁块、铝块
都是木块 探究二: 测量不 同体积 的同种 物质的 质量.
3 1 2 不同体积
n个
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中
质量g 体积cm3 质量/体积 g/ cm3
木块1
木块2 木块3
100
200
200 400 600
0.5
0.5
0.5 0.5
300
100
木块4
n 200 n
归纳推理
A.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 , 其体积 ( 增大几倍 ) , 那 么 它 们 的 质 量 ( 也增大几倍 );因此其质量跟 体积的比值是( 定值 ). B.不同种类的物质,质量跟体积 的比值( 不是定值 ).
密度
/ (kg m3 )
0.9 103 0.8 103 0.8 103
0.71 103
水银 硫酸 海水 纯水
13.6 103
1.8 103
1.03 103
1.0 10
3
植物油 煤油 酒精 汽油
一些气体的密度(0℃ ,在标准大气压下)
物质名称
二氧化碳 氧 空气
3㎏/m3 7.9×10
2.7
3 g/cm
讨论交流密度意义
真密呀! 挤死我 啦!
说说上面两图的体会好吗?
真挤呀! 闷死我 啦!
谈谈上面两图的体会好吗?
一些固体的密度
物质名称 锇
/(kg m3 )
22.5 103 19.3 10
3
密度
物质名称 铝
/(kg m3 )
2.7 103
密度
/ (kg m3 )
物质名称
一氧化碳 氦 氢
密度
11.3密度(2)
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一.密度: 密度:
以用来鉴别一些物质。它与物体的质量和体 以用来鉴别一些物质。它与物体的质量和体 积无关。但.会受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如 积无关。但.会受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如 温度.压强.状态等)。在温度变化不大时 由于固体和液体的热胀冷缩不大,我们可以 认为密度不变。
3、一只能装下1千克水的瓶子,能装下 千 、一只能装下 千克水的瓶子 能装下1千 千克水的瓶子, 克( D ) A、酒精 B、汽油 C、柴油 D、硫酸 、 、 、 、 4、用质量相同的铝和铜制成体积相同的球则下 、 列说法正确的是( 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铜球不可能是实心的 、 B、铝球是实心的,铜球可能是实心的 、铝球是实心的, C、铜球是实心的,铝球一定是实心的 、铜球是实心的, 解:根据密度公式得: ρ= —— V 1.61 克 3 .9克 = ———— = 8 .9克/厘米 3
1 . 8厘米 8厘米 答:金属的密度为8.9克/厘米3,可能是铜。 金属的密度为8.9克 可能是铜。
计算密度.鉴别物质 计算密度.
2.计算物体的体积: V=m/ ρ 计算物体的体积:
可以计算质量难以测量的物体 (如金字塔、人民英雄纪念碑等)
过关斩将
1.根据密度公式ρ=m/V,下列说法中正确 .根据密度公式 = , 的是( 的是( D) A.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 B.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 C.物体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同时与体积成反 . 比 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体积无关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 2、一个铅球用了多年,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C ) 一个铅球用了多年,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质量 B.体积 A.质量 B.体积 C.密度 D.三者都没改变 C.密度 D.三者都没改变
人教版初中物理密度教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密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密度概念的引入2. 密度的计算公式及单位3. 密度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密度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应用。
2. 难点:密度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2.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体积、质量的概念,然后引入密度概念。
2. 讲解密度概念讲解密度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单位。
强调密度的物理意义,让学生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3. 密度公式的推导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质量、体积和密度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密度公式。
4. 密度计算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密度实例,让学生运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
5. 密度在实际中的应用讲解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鉴别物质、测量物体质量等。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密度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应用。
7.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密度计算和实际应用的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实例,让学生掌握了密度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但在讲解密度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可能部分学生对公式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
初中物理 密度教案
初中物理密度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密度的概念;2. 掌握密度的计算公式及应用;3. 了解密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教学重点:1. 密度的概念;2. 密度计算公式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密度计算公式的理解;2. 密度在实际应用中的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天平、砝码、体积测量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如书本、桌子、椅子等,思考这些物体的质量是否一样。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物体的质量是不同的,那么我们如何比较它们的“密度”呢?二、新课讲解(20分钟)1. 讲解密度的概念:密度是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用符号ρ表示,公式为ρ=m/V。
2. 讲解密度的单位:国际单位是kg/m³,还有g/cm³等。
3. 讲解密度的特性: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但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
4. 讲解如何查找密度表和使用密度表。
三、实验演示(15分钟)1. 教师演示如何使用天平、砝码和体积测量工具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密度。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密度知识。
2. 教师讲解答案,解析难题。
五、生活中的密度应用(10分钟)1. 教师讲解密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如鉴别物质、设计建筑物等。
2. 学生举例说明密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六、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密度的概念、计算公式、单位、特性及实际应用。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练习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使学生掌握了密度的基本知识,能够计算不同物体的密度,并了解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和思考,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初中物理密度教案
初中物理密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密度的概念;会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
(2)知道密度单位、含义及写法读法,会进行不同密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3)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进一步体会比值定义法在密度概念建立过程的应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概念建立过程中,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的唯物法思想,通过了解密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感受物理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及应用。
2. 教学难点:利用比值定义密度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本身一种性质。
三、教学方法本课主要采用实验探究,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并配合讲授、讨论、展示等多种教学方法。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天平、砝码、木块、铁块、铝块、铜块、一杯水、一杯糖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桌上的木块、铁块、铝块、铜块,提出问题:用什么方法区分它们?学生回答出颜色。
(还有其他答案)继续引导两杯透明液体,哪杯是水?哪杯是糖水?学生回答出味道。
继续提问:除了这些方法,日常生活中你们还知道哪些分辨物质的方法?2. 探究密度概念(1)实验一: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体积的木块、铁块、铝块、铜块的质量,记录数据。
引导学生发现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2)实验二: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分组进行实验,测量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如木块、铁块、铝块、铜块)的质量,记录数据。
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不同。
3. 密度概念的引入根据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思考: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否一定?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否相同?引入密度概念: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同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4. 密度公式、单位及换算(1)密度公式:ρ = m/V(2)密度单位:kg/m³(3)密度换算:1g/cm³ = 10³kg/m³5. 密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举例说明密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鉴别物质、计算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等。
11.3密度教学设计
11.3密度学习目标:1、完成实验探究;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不同小组用不同物质组成的材料探究),并在小组间进行交流,发现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2、能说出密度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3、记住水的密度,对常见物质的密度的大小关系有大致的了解。
4、记住密度的计算公式,能够进行有关密度的计算。
能用密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预习引入:用天平称体积相同的木块、铝块、铁块、铜块,他们的质量相同吗?从中你受到了什么启示,能提出什么问题?体积相同的情况下,物质种类不同,会有不同的质量,这可能能反映出一种物质与另一种物质的区别(某种物质属于自己的特有的性质)1、探究活动:同一种物质,体积越大,质量越大。
如果体积增大为原来的2倍,质量也会增加到原来的2倍吗?也就是说,来做实验。
V/cm 3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或者说: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可能不同,体积可能不同,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
2、比对不同小组用不同物质所得的实验数据,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样吗?由此你得到什么启示?答: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这说明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
3、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反映了不同物质的不同性质,物理学中用密度表示这种特性。
而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单位体积的质量。
m, 所以: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公式表示为:ρ=V 例题1:某个物体质量5400kg,体积2m3,求它的密度是多少?m=5400Kg/2m3=2700 Kg/m3解:ρ=V式中:ρ——密度——千克/米3 (Kg/m3)m ——质量——千克(kg )V ——体积——立方米(m3)密度的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3)还有一个常用单位克每立方厘米(g/cm3)例题2:ρ汽油=0.71×103kg/m3;其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汽油的质量是0.71×103 kg 。
密度初中教案
密度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的计算公式。
2. 能够运用密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1. 密度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2. 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密度的计算公式的运用。
2. 密度在不同物质中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天平、量筒、水、不同密度物质(如盐、糖、沙子等)。
2. 教学课件或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密度?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密度是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密度的计算公式:密度 = 质量 / 体积。
2. 举例说明密度的应用,如鉴别物质、测量体积等。
三、实验操作(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发放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密度知识解决问题。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批改并讲解答案。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补充。
2. 强调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运用密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或问题。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操作,让学生掌握了密度的概念和计算公式,能够运用密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在实验环节,学生分组进行操作,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实验操作能力。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了所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密度概念,避免混淆。
同时,加强对密度在不同物质中变化规律的讲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初中科学密度教学教案
教案:初中科学——密度教学目标:1. 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的影响因素。
2. 学会使用实验工具(如天平、量筒等)测量物体的密度。
3. 能够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密度的概念及其特性。
2. 密度公式的应用。
3. 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教学难点:1. 密度的概念及其公式的理解。
2. 实验数据的处理。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各种固体物品。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两个物体哪个更重?2. 学生回答:可以通过比较它们的质量或重量。
3. 教师总结:是的,物体的质量或重量是判断它们重轻的重要依据。
但是,还有一种属性可以用来判断物体,那就是密度。
二、新课导入(15分钟)1. 教师讲解密度的概念:密度是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用符号ρ表示,国际单位是kg/m³,常用单位是g/cm³。
2. 学生通过PPT或黑板上的公式,了解密度的计算方法。
3. 教师讲解密度的影响因素:密度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三、实验操作(20分钟)1. 教师演示如何使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体的密度。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的密度,并记录数据。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数据处理与讨论(15分钟)1. 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各种物体的密度。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探讨密度的影响因素。
3. 学生通过PPT或黑板,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五、应用拓展(10分钟)1. 教师提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密度知识解决。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密度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验和讨论中的收获。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实验、讨论和应用,让学生深入了解密度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
初中科学密度教案
初中科学密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2)学会测量物质的密度,并能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了解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2)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
(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密度的概念及其公式。
(2)测量物质的密度。
(3)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密度的概念及其公式的理解。
(2)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提问:这些物体的质量是否相同?体积是否相同?(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质量、体积不同的物体,它们的密度是否相同?2. 探究密度概念(1)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定义密度?(2)学生思考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测量不同物体的密度,观察质量、体积与密度之间的关系。
(3)学生实验操作,记录数据。
(4)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密度的定义:密度是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
3. 密度公式及其应用(1)教师介绍密度公式:ρ = m/V。
(2)学生理解并掌握密度公式。
(3)教师提问:如何运用密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4)学生回答后,教师举例讲解:如已知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如何计算密度?如何判断物体是否漂浮?4. 测量物质的密度(1)教师提出任务:测量一块铁的密度。
(2)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3)学生实验操作,测量铁的质量和体积。
(4)学生计算铁的密度,并与教材中的密度数据进行比较。
5. 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1)教师提问: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2)学生回答:如鉴别物质、设计容器、航海等。
人教版物理八下11.3《密度》WORD教案5
人教版物理八下11.3《密度》W O R D教案5-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三节密度教学实录【设计理念】密度是表示物质特性的一个重要物理量,按《课程标准》的要求可以从物体的颜色、气味、软硬等鉴别,如果从表面无法鉴别时,启发学生通过实验获得数据,用科学的方法测出物质的密度。
通过查密度表来鉴别是什么物质。
本节课重点是探究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通过实验收集数据,列表分析、画图像得出结论。
帮助学生把数学知识用到物理中来,理解比值的物理含义。
通过实验探究,不仅使学生学习到知识,而且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
本节课没有从密度的物理意义、定义、公式、单位……传统的内容让学生掌握,而是让学生亲自经历实验探究,掌握方法、分析归纳后得出结论。
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乐于学习、主动探究,在参与实验探究活动中互相交流、团结合作。
通过对密度的认识体会科学研究方法,关心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感悟科学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材分析】【教学过程实录】一、引入师:(出示肥皂块和泡沫)怎样区别?生:看出来的。
师:(再出示两杯同体积的水和酒精)如何区别?生:闻气味。
师:(展示一个奖牌)大家看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材料的怎么知道请大家传看。
师:我们有时可以从外观来直接辨别物质,有时却很难分辨,例如自来水和矿泉水,外观根本无法区别,所以我们想知道能不能有一个更科学的方法来区分呢?二、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1.展示手里的泡沫塑料(一大一小)。
师:你能看出什么不同?生:体积大的质量大。
师: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定性的关系,大家想不想进一步来看,它们之间有没有一个定量的变化关系?生: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师:大家的猜想有没有道理?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证明。
2.设计实验。
师:现在桌子上给准备了一些器材,愿意研究肥皂块、橡皮块、酒精的同学请举手。
(把学生分组,坐好)师:请各小组讨论设计出实验的方案。
11.3 密度
密度(1课时)设计思想本节课刚开始让学生复习小学学过的体积单位及换算,认识1厘米3和1分米3物体的大小,有利于分化密度的计算及密度的单位教学中的难点。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密度的概念。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密度的兴趣,要做好实验研究“同一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有什么关系?它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有什么规律?”该实验在知识顺序上承接了前面学过的质量和天平的使用,为后面学习密度的概念、公式和应用打下了基础。
该实验最好让学生自己做,条件不具备的学生可由教师演示、学生读实验数据的方法完成该实验。
教法建议一、密度的概念1.实验:研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本节教学内容较多,如让学生完成该实验,教师可直接告诉学生铁块1与铁块2、松木块1与松木块2的体积,学生只要用天平测出这些物体的质量,就可以较快地完成实验。
如本实验所用小铁块的体积与上节课小铁块的体积相同,可以直接将上节课测出的小铁块质量的数据填入本实验的表格中。
2.密度概念要注意的问题给出密度概念后,要让学生注意下面的二个问题:(1)单位体积的意义。
(2)每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跟所取的质量大小、体积大小没有关系,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二、密度的公式得到密度的公式后,要引导学生注意下面三点:(1)密度符号ρ的写法和读法,指出ρ和英词字母P写法不同。
(2)由于同一种物质质量跟体积成正比,体积增大几倍,质量也增大几倍,它们的比值不变,所以,密度大小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质量、体积的大小无关。
对基础好的学生可让其推导得到:①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大的密度也大。
②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体积大的密度较小。
三、密度的计算密度单位是个组合单位,教学中要讲清以计算密度引出单位的过程;突出复合单位的意义;可通过复习速度单位的读法,让学生学会密度单位的读法、写法;通过板书使学生明确“克/厘米3”与“千克/米3”之间的关系,知道克/厘米3是较大的单位,从而懂得同一种物质的密度用不同的单位时数值不同。
初中物理八年级《密度》优秀教学设计
密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密度是物质自身的一种性质,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大小。
2. 通过测定密度的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3. 知道密度的公式,能用公式进行计算。
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4.知道密度的写法、读法及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对不同物体的质量、体积的比较和分析等探究活动建立密度的概念。
2. 通过密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学习通过比值定义物理概念的思维方法。
3. 通过实验探究物质性质的密度特性,初步掌握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
4. 熟悉量筒的使用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物质密度特性的分析,建立密度概念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3. 利用密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密切联系实际和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教学重点1. 密度的概念、单位及公式。
2. 密度的有关计算。
教学难点1. 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2. 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性(物质的本质特征)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教学设施1. 演示实验:颜色相同的铁块和塑料块,3个大小不同的长方体铁块和塑料块(铁块和塑料块的体积分别对应相等),天平,刻度尺,演示量筒,烧杯,水,细线,视频展示台,多媒体教学设备,CAI课件。
2. 学生实验:每组学生都有3个大小不同的长方体铁块和塑料块(铁块和塑料块的体积分别对应相等),天平,刻度尺,量筒,烧杯,水,细线,小石块。
教学方法边讨论、边实验探究、边归纳总结的启发式综合教学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引入1教师出示两块表面颜色相同的铁块和塑料块并提问:如何区分它们?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
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们常说:铁比塑料重,事实上是这样吗?任何理论上的说法都必须经过实验的验证才能成为真理,这里我们一起来通过实验研究这些说法的可信度,但老师今天上课前准备不够充分,在所拿来的器材中只有天平,没有砝码,这里有两块体积相等的塑料和铁块,怎样使用老师所提供的器材,比较它们的质量大小呢?请同学们设计一个方案。
九年级物理导学案11.3密度计算专题
课题第十一章第三节密度计算专题班级姓名使用日期练习一活动1:基本概念1、在物理学中,把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_______的属性,可用来鉴别物质。
2、若用表示物体的质量,表示物体的体积,表示物体的密度,那么密度的公式为。
3、密度的单位为或。
你能将kg/m3和g/cm3进行单位换算吗?试一试。
活动2:例题★4、某实心球体积是0.001m3,质量是8.9kg,求该球的密度?并通过查密度表判断该球是什么材料做成的。
提示:列出已知、未知,再选择公式。
可参考课本P23:例题★5、课本P17:5(一个50kg的人)提示:列出已知、未知,再选择公式。
★6、课本P17:4(教室长宽高分别为10m,6m,4m)提示:列出已知、未知,再选择公式。
可参考课本P16:例题活动3:练习7、某花岗岩石碑,长2m,宽1m,高10m,密度是,求该花岗岩石碑的质量?8、某木块的密度是0.4×103kg/m3,则500g 的该木块体积多大?练习二活动1:基本公式1、公式:2、单位换算:1m = 10 dm(分米)=100cm,= kg/m3活动2:例题3、要得到50毫升的煤油,若只有天平,则可用天平称出质量是多少千克的煤油?(煤油的密度是0.8×103kg/m3)4、液体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测量。
如果现在只有量筒,没有天平,要想得到400g的酒精,则需用量筒量出多少ml的酒精?(酒精的密度是0.8g/cm3)5、有一空墨水瓶子,用天平测得其质量是50g,装满水后用天平称得总质量变为150g,则该墨水瓶的容积(即瓶子里面的体积)是多少?练习三活动1:例题1、空心实心问题有一空心铁球,质量是156g,球的总体积是25cm3,铁的密度是7.8×103kg/m3,请问空心铁球的外层金属铁的体积是多少?里面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2、体积相等问题(V=V)有一空瓶质量是30g,装满水后总质量是230g,若把空瓶装满酒精,则总质量是多少?3、状态变化问题(m不变)(1)1000g的水的体积是cm3,水结为冰后,质量仍为g,体积变为cm3,前后体积变化了cm3。
初中物理密度试讲教案
初中物理密度试讲教案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2)掌握密度公式ρ = m/V 的运用,能根据给定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密度;(3)了解密度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能进行不同单位间的密度换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经历密度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密度的概念、密度公式及其应用;2. 教学难点:密度公式的推导和运用,密度的单位换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冰块漂浮在水面、铁块沉入水底等,引发学生对物体浮沉现象的思考,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密度。
2. 探究密度概念(1)实验一: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记录数据;(2)实验二:学生观察实验数据,发现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3)实验三:学生进一步探究,发现单位体积的同种物质的质量是一定的;(4)教师引导: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出密度的概念。
3. 密度公式的推导与运用(1)教师讲解密度公式ρ = m/V 的推导过程;(2)学生分组讨论,学会运用密度公式计算物质的密度;(3)教师举例,让学生独立完成密度计算题。
4. 密度单位及其换算(1)学生了解密度的国际单位制(kg/m³)和其他单位制;(2)学生掌握密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3)教师布置换算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密度单位的换算。
5. 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密度的概念、密度公式及其应用、密度单位及其换算。
要求学生掌握密度的基本知识,能运用密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实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2. 做课后练习题,巩固密度知识;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了解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身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密度》教案设计
《密度》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密度是一个应用十分广泛的物理概念,是质量的深化和延伸,又是对物质世界认识的进一步探究,它为压强和浮力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探究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建立密度概念。
过程与方法:掌握利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和数学坐标图分析数据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验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
重点:分析数据建立密度的概念
难点: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三、学习者分析
学生已有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经验,如同样大小的铁棒和木棒比较,铁棒比木棒重,油比水轻。
本节课学生将知道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而不同物质其比值一般不同,并且学会利用密度来表征物质这一性质,将学生的具体感性知识变为抽象概念。
四、教学方法、过程及整合点
五、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环境交互式电子白板。
高中物理物体的密度教案
高中物理物体的密度教案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计算物体的密度。
教学目标:1. 理解密度的含义2. 掌握密度的计算方法3. 能够应用密度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密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难点:实际问题中如何应用密度的概念解决问题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2. 实验器材:各种不同密度的物体、天平和容积杯等3. 习题和笔记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或故事导入密度的概念,引起学生的兴趣。
第二步:概念讲解(15分钟)1. 定义密度:物体单位体积内的质量。
2. 密度的计算公式:密度=质量/体积。
3. 密度的单位:常用的单位是g/cm³或kg/m³。
第三步:实验演示(20分钟)老师进行实验演示,展示不同密度物体的浮沉现象,并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结果认识密度的作用。
第四步:练习与讨论(20分钟)1. 学生进行小组或个人练习,计算不同物体的密度。
2. 老师引导学生讨论计算过程中的问题,解释计算中的常见错误。
第五步:应用与拓展(15分钟)1. 给学生一些应用题,让他们通过应用密度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 回顾密度在其他物理领域中的应用,如浮力等。
第六步:总结与评价(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
课后作业:1. 完成课堂练习2. 阅读相关文章,了解密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情况拓展阅读:1. 《密度的应用》2. 《密度的实验探究》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计算掌握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培养了他们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后续教学中要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应用能力,并引导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九年级物理导学案 11.3 密度
11.3、密度课时:2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2.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体会利用比值不变反映的数量关系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重点难点】
1.重点是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难点是掌握学习的过程和方法,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导学指导】
分析上面表格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什么?
1.
2.
3.
结论: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其质量是不同的;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相
同的;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课堂练习】
有一金属块质量是386g,体积是20cm3,这种金属的密度是_____kg/m3;如果将它截去一半,剩余部分的密度是______kg/m3.
【要点归纳】
1.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
它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位置等因素无关。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2.密度的计算式为ρ=m/v,由它可以变形得到m=ρv 和v=m/ρ用来计算质量
和体积。
【拓展训练】
1.一卷细铜丝,怎样做能方便地知道它的长度?
2.完成课本第17页2、3、4、5、6题
3.对于密度公式ρ=m/V,理解正确的是()
A.对于不同的物质,m越大,ρ越大。
B.对于同一种物质,ρ与V成反比。
C.对于同一种物质,ρ与m成正比。
D.以上说法均不对。
4.水结成冰后()
A.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B.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C.体积和密度均不发生变化
D.变化情况无法确定
【总结反思】。
密度教学设计
密度教学设计《密度》教学设计与反思下丁家中学李江波教材分析:密度是初中物理教学重点内容之一,也是课程标准中要求的七个掌握层次的重点知识之一。
学好本节知识是进一步学习力学知识的基础,所以“密度”这节课是本章的重点课。
“密度”是在学习了“质量”之后而引入的一个新的物理量,它在全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在质量的基础上对物质世界的进一步探索,也是掌握测定物质密度的方法和解决有关密度的实际问题的基础,并为更深入学习液体压强、浮力等知识做铺垫。
科学探究方法的学习和掌握是物理课程的目标,同样也是本节教学的重要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2.会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
3.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2.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性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精神,以及在交流与讨论中所持的正确态度,严谨、认真的作风。
教学重点:密度概念的建立方法与理解。
教学难点:利用“比值”定义密度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托盘天平和砝码、相同体积的铜块、铁块、铝块(两组)、水、酒精、量筒、一大块棉花、一小块铁块、细线教学方法:根据本节教学内容的特点,主要采用启发和观察实验的教学方法。
并配合讲授、讨论、展示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优化,突破重点、难点。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也在实验的过程中不断提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在我们生活中,人们常说:铁比棉花重。
事实上是这样吗?任何理论上的说法都必须经过实验的验证才能成为真理,这里我们一起来通过实验研究这些说法的可信度,这里有一块棉花和一小块铁块,怎样只使用天平不用砝码,比较它们的质量大小呢?请同学们设计一个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主归纳,评价小结(2分)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小结本节课的内容,谈谈自己对本节课的感受
总结交流
板书
设计
密度
课后教学反思:
1.教师出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教师拿出一杯水,一杯酒精,一块铜,一块铝,一块肥皂、一块泡沫、要求学生鉴别。
教师小结:形状、颜色、软硬、气味等这些都是物质的特性,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就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的,我们利用物质的特性可以鉴别不同的物质。
2.教师再出示体积相同、颜色接近的实心铁块和铝块,这是两个实心金属块,你能否确定它们是否是由同种 物质组成的?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教
学
目
标
☆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通过探究实验,归纳出物体的质量、体积和密度三个物理量之间的数学关系,理解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
☆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通过实验探究,初步理解物理中研究问题常用的求比值的基本方法。
重
点
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密度的公式,能用公式进行计算。
3.引导学生得出密度的单位(教师出示幻灯片:密度的单位及换算)
单位:kg/m3,g/cm3
1g/cm3= 1×103kg/m3
4.密度表:
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为了应用方便,科学家测定了一些物质的密度,看课本p119密度表,了解一些不同物质的密度,引导学生学习课本上的三个密度表,
(1)查密度表,知道每种物质密度表示的物理意义。
难
点
对“密度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的认识,以及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
课前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分课时
环节与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1课时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学习(5分)
2.人们常说“铁比木头重”,这句话的实际含义是()
A.铁的质量比木头大B.铁的体积比木头大
C.铁的密度比木头大D.铁的重力比木头大
强化练习
密度知识的应用(10分)
1.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如讲述课本例题。
例1.有一枚纪念币,它的质量为16.1g,体积为1.8cm3,鉴别这种纪念币是否是金质的。
2.密度公式的变形:ρ= m / v有m=pv v=m/p
教学设计
题目
密度
总课时
1课时
学校
XXX
教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XXX
年级
九年
学科
物理
设计来源
自我设计
教学时间
2010年9月3日—9月3日
教
材
分
析
密度的概念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重要基本概念,是学习压强、浮力的基础。本节内容由探究质
量和体积的关系、密度定义的学习、密度知识的应用三个版块构成。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现阶段能力发展水平不平衡,形象思维能力较强,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水平不高,学生已有“物体体积越大,质量越大”生活经验,已初步掌握了测量固体、液体质量的方法,同时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欲望比较强,乐于参与实验,但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还有欠缺,在本课密度概念教学时,将通过实验、讨论、辨析和训练,强化学生对密度概念的理解。
水的密度是1.00×103kg/m3表示什么意思?
并记住水的密度。
(2)通过阅读密度表,了解常见的固体、液体、气体密度大小规律有什么发现?
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大铝块的质量是4千克,小铝块的质量是1千克,则大铝块的密度是小铝块密度的4倍
B.一杯水,喝去一半,质量减半,密度减半。
C.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分课时
环节与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1课时
学习密度的概念(10分)
1.在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符号为ρ。ρ反映的是物质的种类,同种物质密度相同,对于不同种物质的密度是不同的。
2.提问:你能找出一个简捷的公式来表示吗?
展示密度计算公式:
公式:ρ= m / v
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填写实验记录卡
理解记忆
数据汇总,讨论交流(教师出示幻灯片:实验数据汇总表)
引导学生分析数据汇总表,得出结论。
4.结论:同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相同 不同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不同(教师出示幻灯片:合作交流并得出结论)
讨论交流
可见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能反映物质的种类的这样的特性。(教师出示幻灯片:密度的概念)
。
动手实验
探究1cm3物质的质量关系(15分)
相同的体积我们取单位体积,1cm3、1dm3、1m3等就是单位体积。下面我们就探究一下1cm3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何?(出示幻灯片:科学探究:1cm3物质的质量关系,提出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猜想?
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学生设计实验
(复习天平的使用、量筒)(播放幻灯片1、2)
3.教师在出示金属零件,这个三个金属块的颜色很接近.你能否判断金属零件是否是由铁或铝制成的?
教师引导:如果金属零件的体积与铁块、铝块的体积相等,你能判断吗?
学生可以很容易地利用气味和颜色进行鉴别
学生作出判断,发表自己的观点。
学生会表示疑惑。
体积相同时,若与铁块的质量相同,就是铁质的,若与铝块的质量相同,就是铝质的,否则就不是。
例2:一块碑石体积,30m3,已知它的密度为2.8×103kg/m3,算出这块碑石的质量。
学生解题,实物投影分析解题格式
例3:实验室要用密度为1.84×103kg/m3的硫酸92g,用量筒取多少体积的硫酸?
学生解题,实物投影分
析解题格式
实际应用
分课时
环节与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