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濉溪县2017届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原卷版)

合集下载

安徽省高三四校联考历史试卷

安徽省高三四校联考历史试卷

安徽省高三四校联考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4题;共48分)1. (2分) (2016高一下·福建期中) 下图呈现的是我国古代各个时期的生产工具,其中涉及动力革新的有()A . ①②B . ②③C . ③④D . ①④2. (2分) (2020高二上·河南月考) 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写道:“我这部历史著作很可能读起来不引人入胜,因为书中缺少虚构的故事。

但是如果那些想要清楚的了解过去所发生的事件和将来也要发生类似的事件的人,认为我的著述还有一点益处的话,那么,我就心满意足了”,修昔底德意图是()A . 让历史能忠于客观现实B . 避免了历史的悲剧一再重演C . 从历史探寻社会规律的特征D . 历史著述会增强对读者的吸引力3. (2分) (2017高二下·太仆寺旗期中) 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

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

”下列对作者观点的理解正确的是()A . 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B . 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C . 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D . 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4. (2分) (2019高二上·泗洪期中) 《史记•封禅书》曾记载“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并从五帝之舜的封禅开始叙说,沿袭至秦汉之时,封禅逐渐成为帝王们的盛世大典,在秦山封禅升天,与鬼神通是封禅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信号。

古代帝王封禅的理论基础是()A . 以农立国理念B . 君权神授思想C . 天人合一思想D . 三纲五常准则5. (2分) (2018高一下·河北开学考) “朕代天理物,日总万几,岂能一一周偏。

苟政事有失宜,岂惟一民之害,将为天下之害;岂为一人之忧,将为四海之忧。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

濉溪县2017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备选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唐代科举考试并不严格,多数的录取并不完全倚重考卷,还要看平时的文字高下,考生的声名、影响、家世、地位等;有时甚至完全不看考卷,未曾开考,名次已定。

据此可知,唐代的选官制度A.考生名望决定结果B. 继承了前代的遗风C.未得到平民的认可D. 主要受制于门阀2.“克里斯提尼用全新的、基于理性的体制,代替沿袭已久颇具权威的惯例,意在用对整个城邦的忠诚替代传统的对部落和氏族的忠顺。

”这里“基于理性的体制”表现在A.实施“陶片放逐法”B. 建立五百人议事会C.建立四百人议事会D. 发放“观剧津贴”3.“法国人从美国那里拿来的是他们发动革命的理论,而不是他们切割又缝合政府的理论。

”该观点A.肯定了法国以美国为民主仿效对象B.高度赞扬了1875年宪法的先进性C.旨在说明法国共和政体建设的曲折D.批判了美国宪法允许奴隶制度存在4.图一为1937年5月9日出版的《申报周刊》封面。

封面显示延安城墙上赫然刷有“和平统一,团结御辱”及“停止内战”字样的标语。

这表明A.延安成为全国抗战的指挥中枢B.国共合作抗战成为可能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图一D.国民政府坚持自卫抗战5. 列宁的《四月提纲》最初被彼得堡委员会以13票反对、2票赞成、1票弃权否决。

但是,列宁顽强地坚持自己的思想主张,频繁地向中央委员会的同志们宣传和解释,并在不同的组织层面上进行辩论,终于赢得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会议上多数票通过。

这表明A.俄国不具备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条件 B.列宁的革命主张在党内并没有获得支持C.列宁的执着精神有利于十月革命的爆发 D.俄国从此后结束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6. 下面是于1923年12月17日北京大学25周年纪念日所作民意测验的部分结果:对上述调查结果解读正确的是A.国民革命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受到了洗礼B.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启迪了人民的觉悟C.反映了要求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主流民意D.国共两党的合作成为了人民的共同愿望7.在亚太地区影响最大的是中美苏(俄)日之间的关系。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高三历史第四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高三历史第四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濉溪县2013届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所给四个选择中,只有一项是Array正确的。

请将正确答案填在后面的空格里。

)1.爱看穿越小说的同学小珂自己也构思了几个穿越故事。

下列故事说法正确的是A.在西汉奉命组建内阁,辅佐皇帝处理政务B.在唐朝参加科举考试,中状元衣锦还乡C.在宋朝当个枢密使,掌管财政,为国理财D.在清朝当个丞相,发号施令,治理天下2.某著作这样评论古代的雅典:“没有比不好对付的群众更愚蠢和横暴无礼的了。

把我们自己从一个暴君横暴无礼的统治之下拯救出来,却又用它来换取那肆无忌惮的人民大众的专擅,那是不能容忍的事情。

不管暴君做什么事情,他还是明明知道这件事才做的;但是人民大众连这一点都做不到而完全是盲目的。

”这里批判的是A.雅典爆发的奴隶起义B.雅典民主制度的弊端C.雅典法治意识的淡薄D.雅典政治秩序的混乱3.一部小说中有这样的情节:“(外国)公使认为现任的山东巡抚人很好。

不像他的前任府台,老是同我们敝国人作对。

自从现任接手之后,我们的铁路已经放长了好几百里,还肯把潍县城外一块地方借给我们的军队做操场”。

这部小说可能以下列哪个事件作为背景A.1845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几年之后B.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几年之后C.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签订几年之后D.1910年,日俄战争结束几年之后4. 历史教科书总结说:“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不能领导革命取得胜利。

”对此某学生提出:“毛泽东出身农民,他却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书上明显错误。

”对上述观点最合适的理解是A.教科书只是出自某些专家的“一家之言”,结论不合理B.教科书只是就一般规律作出判断,毛泽东是个特殊现象C.该学生对“农民阶级”这一概念理解片面,结论错误D.太平天国运动和毛泽东所处的时代不同,结论差异合理5.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对俄国十月革命评述道:“这一事件产生的实际后果,远比1789年更为深远……(它们)都建立于众人共享的价值观念及希望,也就是启蒙时代和革命时代的意义。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试题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试题

濉溪县2017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选择题非选择题总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备选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历史转型是个非常长期的曲折的复杂的历史过程,20世纪90年代历史学家唐德刚提出关于中国社会政治制度转型的理论——“历史三峡论”,他把先秦以来的中国政治社会制度变迁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三个大的阶段。

其中的“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B.皇权和神权相结合C.家国同构D.思想统一和政治统一互动2.“考秦之制,……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

”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秦朝A.开创了行之有效的地方行政体制B.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C.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传统贵族政治D.中央和地方出现机构臃肿的趋向3.钱穆评价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学术环境不普遍,……限于少数私家,而有所谓累世经学。

……天下仕途渐渐走入一个特殊阶层的手里去”。

上述现象得以改变是在A.秦汉时期B.魏晋时期C.唐宋时期D.明清时期4.三省六部制的沿革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从魏晋南北朝以尚书省为宰相机构,到隋唐之际三省共同构成宰相权力系统,再到北宋时期以中书门下为宰相机构。

这一演变反映了A.相权集团逐渐从内朝走向外朝B.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成为发展趋势 C.通过调整相权结构以对抗皇权D.帝相共享决策权的机制逐渐完善5.万历皇帝为了立郑贵妃的儿子为太子,与大臣们前后斗争了十几年,终因大臣们的一致反对而作罢,类似这样的事情在明朝时常发生。

这反映了明朝A.官僚政治运行机制成熟B.皇权专制不断削弱C.传统宗法观念日益淡化D.皇帝昏庸懒于朝政6.古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在《安提戈涅》中讲述了一个年轻女子安提戈涅的故事:她的哥哥死于内战中,她想要安葬自己的哥哥,但国王下令谁埋葬了叛徒,就将被处以死刑。

安提戈涅愤怒地斥责国王说:“最高的法律是主神宙斯向人类宣布的,凡人的命令不能改变天神制定的永恒不变的不成文法!”索福克勒斯借安提戈涅之口表达出了A.习惯法地位高于成文法B.雅典民主政治的虚伪性C.女性在城邦中地位提高D.朴素的“法律至上”思想7.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

安徽省高三第四次模拟冲刺文综历史试卷

安徽省高三第四次模拟冲刺文综历史试卷

安徽省高三第四次模拟冲刺文综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2017·东城模拟) 有史学家将春秋战国时期视作中国的“化成时代”,意为经此时期古代制度、文化等基本定型。

下列史实可以印证这一观点的是()①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②分封制确定了中央对地方的分级管理模式③官僚制取代了世卿世禄制④诸予百家构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A . ①②B . ③④C . ①③D . ②①2. (2分)(2019·乌鲁木齐模拟) 据文献记载,西北的高昌国原本保持有土地自由买卖的习惯。

唐初,灭高昌国,置高昌县,后设安西都护府统之。

此后在该地出土的唐朝时期吐鲁番文书中,就很少见到土地买卖文书了。

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A . 高昌地区以畜牧业为主业B . 与内地贸易往来频繁C . 中央集权有利于经济发展D . 重视保护自耕农经济3. (2分) (2017高二下·重庆期中) 南北朝时,士族族谱是选任官员的重要依据。

唐朝初年,旧士族中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数家所谓“山东士族”,仍凭借祖先的影响,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这些家族编写族谱,标榜为华夏“高门”。

唐太宗时为改变这种状况,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皇族被列为第一,外戚次之,清河崔氏只排到第三等。

该做法无法()A . 肯定现有政治秩序,维持政权稳定B . 使谱碟在选任官员时作用减小C . 抑制旧士族影响,加强君主专制D . 扩大政权基础,维护国家统一4. (2分)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主要标志是A . 出现了不少工商业繁荣的市镇B . 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C . 制瓷行业中出现很细的技术分工D . 纺织行业中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5. (2分) (2017高一下·内蒙古期中)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中,产生了一些新的因素,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A . 官僚资本主义、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B . 外国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民族资本主义C . 民族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外国资本主义D . 外国资本主义、民族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6. (2分)(2019·龙岩模拟) 1919年5月上旬,北京爆发学生运动的消息传到天津,天津各界纷纷成立了救国十人团,其规章中规定:“提倡国货,宁死不买仇人的货物”。

2017届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017届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入该题后括号内)1. 某学者指出,“限定宗法制内涵的前提是肯定宗法制源于原始时代后期的父系家长制,这自然就会将氏族与宗族混同一致来看待。

其实,宗法就是宗族之法。

”该学者意在说明( )A.宗法制的产生时间相对较晚B.宗族和氏族内涵具有一致性C.宗族的形成是宗法制产生的前提D.氏族是宗法制产生的基础2. 顾炎武曾这样批评中国古代某项政治制度:“国家取州县之财,纤毫尽归之于上,而吏与民交困,遂无以为修举之资。

”他批评的是()A.君主专制制度B.监察谏议制度C.中央集权制度D.科举选官制度3. 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

里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

以上材料主要表明()A.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B.内阁事实上成为决策机构C.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D.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4. 清人赵翼论及战国时期的人物:“游说则范睢、蔡泽、苏秦、张仪等,徒步而为相:征战则孙膑、白起、乐毅、廉颇、王翦等白身而为将。

”下列选项与此相关的有()①诸子百家的形成②争霸战争的开始③“士”阶层崛起④专业官僚的出现A.①②B. ③④C. ①③D.②④5. 范仲淹《四民诗》说,“吾商则何罪?君子耻为邻。

”宋人《富国策》阐述了“商人众则入税多”的观点。

这说明()A.宋朝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B.商人社会地位有了很大提高C.传统的商业观念发生变化D. 士农工商四民平等思想出现6. 明清时期粮食生产呈现集中趋势,太湖流域、鄱阳湖地区、洞庭湖地区、江汉平原、北方的井灌地区、成都平原成为粮食生产的重要地区。

这一现象产生的客观影响是()A. 粮食生产的商品化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C.国内统一市场形成D.人地矛盾得到缓解7.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规定:“盐场并灶,另编排甲,所雇工人,随灶户填注……各处煤窑雇主,将佣工人等册报地方査核。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12月)历史试题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12月)历史试题

第I卷 (选择题,共50分)一、选狮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李贽一生著述颇丰,但其著述先后数次被禁毁,民间盗印、假托者不绝。

主要原因是他( )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B.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C.动摇了理学的统治地位D.挑战了孔子的权威性2.原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金耀基先生曾经说“自秦汉以来,虽有一副君主专制的骨架,但骨肉之间实含有浓厚的民本主义血脉,而因此民本主义血脉的周身流转,遂使君主专制的政治弊害得以减轻和苏解。

”他认为“民本主义血脉”能够得以“周身流转”,主要得益于( )A.士人群体都极力反对君主专制B.汉武帝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C.法家思想因违背潮流而被抛弃D.“民贵君轻”理念的成功实践3.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

”“士人政府”给儒学带来的影响是( )A.儒学功利化B.儒学思辩化C.儒学理论化D.儒学宗教化4.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暂学家色诺芬说:“人认为神也是生出来的,会说话,有躯体,穿戴也和人一样……会把神的模样描绘得和自己一样。

”这表明色诺芬( )A.佰导唯物主义B.具有人文主义精神C.否定神的存在D.反对天主教会权威5.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刘北成说:“启蒙是什么? 启蒙是让我们每一个人脱离我们自己所招致的被监护的状态,我们每一个人要独立,在我们面前没有神,没有那种一定需耍我们去崇拜的那样的权威。

”这表明启蒙运动的主要价值是倡导( )A.个人独立自由B.社会民主平等C.宗教信仰自由D.民众彼此认同6.宫崎市定在《东洋近代史》中说,“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

对宋代是“东方的文艺复兴”这一观点的反驳,最为切合的是( )A.宋代文艺更多在士大夫阶层繁荣,而非在资产阶级中复兴B.宋代自然经济仍占主体,而当时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C.两者的内容和所处背最很大不同,不是并行等值的发展D.宋代不是中国古代与近代的衔接期,并不标志着重大的思想变革7.据史载,唐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后,长安的商业中心东市已经有商家印的字帖、医书出卖。

濉溪县高三第四次月考试卷历史试卷

濉溪县高三第四次月考试卷历史试卷

濉溪县高三第四次月考试卷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备选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在古代中国与雅典文明类型的比较中,下列词汇分组正确的一组是A.大河文明∕集权政治∕重农抑商∕社会规范∕相对封闭B.海洋文明∕民主政治∕发展工商∕社会规范∕相对封闭C.大河文明∕民主政治∕重农抑商∕个人发展∕对外开放D.海洋文明∕集权政治∕发展工商∕个人发展∕对外开放1、A.解析:考查东西方两种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差异。

大河文明在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等方面的特征是集权政治、重农抑商、相对封闭、社会规范;海洋文明与之相反。

此题最好使用使用排除法。

根据前两项,首先排除C、D;再根据海洋文明的开放性排除B项。

2.列宁说:“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

”这里的“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指的是A.俄国通过二月革命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B.俄国通过十月革命,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C.采用新经济政策,恢复发展苏俄经济D.采用斯大林模式实现现代化2、B.解析:此题最易误选C、D两项。

抓住“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与“创造……的根本条件”两个有效信息来排除C、D项。

此题不是强调“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的不同的方法”。

3.1958年,如果中国的官员去苏联参观访问,双方就当年的农业建设交流经验,中苏双方谈论的主要话题可能是①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②苏联的大规模种植玉米③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④苏联的第聂伯河水电站的建设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B.解析:此题属横向联系。

1958年,中国农村出现人民公社化运动,而苏联处在赫鲁晓夫时代,在农村推行玉米运动。

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1956年基本完成的;第聂伯河水电站是苏联“一五”计划的成就之一,而且主要属工业化方面,不是农业建设成就。

4.1931年美国工人很羡慕苏联工人,60年代苏联工人反过来羡慕美国工人,他们各自羡慕对方的是A.苏联工人的自由快活;美国工人的民主自由B.苏联工人生活富足;美国工人生活水平高C.苏联工人不用担心失业;美国工人生活水平高D.苏联工人当家作主;美国工人的民主与自由4、C.解析:20世纪30年代苏联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企业没有自主权,工厂不能辞退工人,而30年代正是美国大萧条时期,工人处境艰难。

安徽省濉溪县2017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安徽省濉溪县2017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濉溪县2017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礼是指较固定的行为准则,敬鬼神节仪尤成为原初的礼的核心部分;但春秋时,礼经人为理性化而被灌入政治人文主义的内容。

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A.人的自觉意识觉醒B.礼制的社会治理功能增强C.社会等级秩序恢复D.“克己复礼”得到社会认可2.秦国丞相吕不韦认为:“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又说:“一则治,异则乱”,于是集合门客编成《吕氏春秋》。

材料表明吕不韦意图()A.加强君主专制统治B.兼容糅合诸子思想C.保存凸显诸子思想D.控制思想巩固统一3.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说:“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

”下列选项与这一观点相符的是()A.“分王子弟,以为屏藩”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不再重用三省长官D.郡举贤良,擢为百官4.魏晋玄学认为纲常礼教、君臣上下、富贵贫贱多是“天理自然”,应该任其发展,不应干涉或强求,鼓吹“以小求大,理终不得.各安其分,则大小俱足。

”由此可见,魏晋玄学()A.为理学兴起创造条件B.反映三教合一的趋势C.是儒道相融合的产物D.强化儒学的正统地位5.有学者认为三省合一办公场所“政事堂”的出现明显违背三省制之本意,其理由在于“政事堂”的出现()A.迎合了加强的皇权的需要B.提升中书省的法定地位C.相权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D.破坏了原有的决策程序6.某高中生为写主题为“宋代城市商业发展”的小论文收集史料,其中符合主题的是()A.“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响,而众以会”B.“皆云西市有贾胡及波斯邸,能辨识珠宝”C.“夜三更,东市失火,烧东市曹门以西十二行四千余家”D.“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有铺席买卖”7.孔子本人罕言“性与天道”,而朱熹则常提“理”“气”“性”“太极”等形而上的概念。

这一变化体现了儒学()A.思辨化的趋向B.信仰重建的完成C.世俗化的实现D.伦理纲常的弱化8.“须从根本求生死,莫向支流辩浊清。

【历史】高三历史12月联考第三次月考试题扫描版

【历史】高三历史12月联考第三次月考试题扫描版

【关键字】历史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2017届高三历史12月联考(第三次月考)试题(扫描版)濉溪县2017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参考答案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本卷共4大题,第25题12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2分,共52分。

)25.【答案】(1)观点:天人感应;君主如治理不好或不知自省,上天会降下灾异以示警告;面对警告,君主仍不变革,就会败亡。

(2分。

写出任意两点给2分)(2)机制:君主想发命令,中书省认为不合法的不予起草;门下省认为不合适的可以封驳。

(2分)作用:防止君主决策的失误;集思广益,保证决策的合理和公允;减小因政府决策失误而带来的负面影响。

(写出任意两点给2分)(3)原因:明太祖废丞相,宰相节制君权、弥补君主不贤的功能丧失,导致明朝政治日益黑暗,直至败亡。

(2分。

只写出废丞相导致政治黑暗,未揭示出这两者的逻辑关系给1分。

) 主张:君臣平等;决是非于学校;置相。

(写出任意两点给2分)意义:反对君主专制;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2分)26.【答案】每个阶段2分,共6个阶段12分。

原因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只要选一个国家即可。

中国:1500—1820年GDP虽增长但非常缓慢,几乎停滞。

原因:增长:农业经济仍在发展;商品经济依然繁荣等。

缓慢: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封建制度的腐朽;政府的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阻碍;绝后强化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阻碍;文字狱及八股取士政策的影响;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等。

1820—1870年为负增长。

原因:列强的侵略战争和掠夺;太平天国运动的破坏;自然灾害等。

1870—1913年虽然增长缓慢,但幅度超过1500—1820年。

原因:洋务运动的开展;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实业救国思潮等。

1913—1950年又为负增长,且达到低谷。

原因:政局动荡;军阀混战,战争频繁;列强侵略等。

1950—1998年快速增长,年均5%以上。

安徽省濉溪县2014届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安徽省濉溪县2014届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濉溪县2014届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是正确的。

)1.曾小华《中国政治制度史论简编》:“……夏、商、周时期的国王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政体,既非贵族民主政体,也非君主专制政体,而是一种宗法贵族君主政体。

这一国家制度形式既有别于古代西方希腊、罗马的奴隶主民主制,又有别于皇帝制度创立以后的专制集权政体。

”对文中“宗法贵族君主政体”的准确理解应为A.分封制条件下的嫡长子继承制B.带有宗法色彩的君主专制C.受到贵族权力限制的君主政体D.具有严格等级制度的世袭制2.在清代,“乡会试考官、房考、监临、知责举、监试、提调之子孙及亲族,例应回避。

雍乾间,或另试,或题由钦命,另简大臣校阅。

乾隆九年停其例,并受卷、弥封、誊录、对渎等官子弟、戚族亦一体回避。

”这主要表明科举制A.有利于培养社会读书风气B.具有一定的公平性C.把选官权力集中在中央手中D.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3.西塞罗在其《论共和国》中阐述道:“国家的精神目的就是维护正义,物质目的就是保护私有财产。

国家是人民为了正义和保护私有财产,通过协议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

”这种法治观表现在《十二铜表法》中,最为确切的认识是A.“私法”之外自由民平等B.废除贵族对法律的解释权C.野蛮的习惯法荡然无存D.体现了一定的奴隶制民主4.刘瑜在《民主的细节》中说道:“如果我是美国人,很可能不会去给大大小小的选举投票。

这倒不是说我这人政治冷漠,没有公民责任心,而是我觉得……其实选谁都差不多。

”他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主要是基于美国A.两党的政见趋于一致B.分权与制衡的运行机制C.国民的民主素质较高D.所谓选举,不过就是做戏5.和约批准后,清帝下罪己诏曰:“去岁仓促开衅,征兵调饷,不遗余力。

而将非宿选,兵非素练,纷纷召集,不殊乌合。

以致水陆交绥,战无一胜”,“其万分为难情事,言者章奏所未及详,而天下臣民皆当体谅也”。

战后签订的这一和约A.最早规定了外国军舰可以到长江口岸航行B.首开了列强在华设厂“合法化”的恶例C.使中国独立自主的地位开始遭到破坏D.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秩序的建立6.1911年12月,孙中山发表谈话:“中国于地理上分为22行省,加以3大属地即蒙古、西藏、新疆是也,其面积实较全欧为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在西周时代,“姓”和“氏”是两个概念,“姓”表明血统,“氏”则为“姓”的分支。

贵族男子的”字”全称有三个汉字:第一个表示长幼行辈(伯、仲、叔、季等),第二字任意,末一字为“父”字。

这说明姓氏名字制度在当时最主要的作用A. 强化宗族认同B. 维护尊卑关系C. 凸显贵族地位D. 继承华夏传统2. 战国时期,诸侯列国纷纷开凿运河。

据《史记》记述:“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

于楚.西方则通渠汉水、云梦之野,东方则通沟江淮之间。

于吴,则通渠三江、五湖。

于齐,则通淄、济之间。

……有余则用溉,百姓飨其利”。

这些运河的修建A. 以发展农业生产为主要目的B. 表明诸侯各国经济交往频繁C. 适应了当时争霸战争的需要D. 标志着中原统一市场的形成3.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诸子百家“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

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

”这反映了诸子百家A. 在理论上求同存异B. 最终达到殊途同归C. 均为稳定统治服务D. 有相互融合的特点4. 唐宋时期,江南一带稻麦复种范围不断扩大,面食种类不断增加,包子、馒头、千层饼等已出入寻常百姓家,从而出现“饮食混乱,无南北之分”的现象。

这反映了A. 南北经济交往密切B. 经济南移趋势明显C. 饮食文化日益丰富D. 耕作技术不断提高5. 宋太祖“首定商税则例”,建立了上自三司,下至州县的征收体系,“自后累朝守为家法”;宋人更是将侵夺盐、茶商人利益的行为与违背祖宗家法相比拟,称“非独妨害客人兴贩,显是有违祖宗成法”。

这些政策和认识A. 遏制了官僚集团的腐败B. 造成了政府财政收入的减少C. 导致了经济思想趋于保守D. 促进了宋代商品经济发展6. 北宋时期儒学家对佛道二教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但到南宋时期,这种批判已经没有那么强烈了。

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 宋代商业都市繁盛B. 南宋的统治者尊道礼佛C. 南宋社会相对稳定D. 理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7. 1276年云南行中书省政权机构设置于昆明后,逐渐形成以滇池地区为重心、以国家组织的屯田为主要形式的云南开发格局。

明朝建立后,在30万军队入滇的基础上实行了卫所制。

卫所既是戍边的军事单位,又是生产单位。

卫所屯田成为明朝云南农业开发的主体形式。

以上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A. 中央集权制度框架下的经济开发进程B. 少数民族地区行政体系的完备C. 军屯生产在古代农业体系的主体地位D. 云南地区农业开发的历史进程8. 下图为明代苏杭地区居民身份结构示意图,该图反映了A. 工场手工业占重要地位B. 租佃关系开始确立C. 商人群体社会地位较低D.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9. 明代中后期,大部分图书采用注释和注音的编写方式。

如《唐书志传》一书中“尔兄日前饮酒至酣”,编者对“饮酒至酣”做了注释:“半醉也”;《详刑公案》一书中“事系无辜不究”,编者对“辜”的读音做了注释:“辜音孤”。

这类现象反映出当时A. 商业发展冲击了学校教育B. 学术思想适应了时代转型C. 科举改革影响了书籍出版D. 文化发展呈现大众化趋势10. 下图为盛清时期疆域示意图,按照清朝中央官制,下列哪些区域的外交事务、朝贺往来由礼部负责掌管、接待A. 甲乙B. 己庚C. 乙丁D. 丙戊11. 1816年,英国阿美士德使团成员斯当东在日记中描述了他所见到的中国:“到处显得平静安宁,我们看到的是满意的神情和幽默的兴致……人口如此庞大的国家乞丐如此之少真令人惊异。

”这表明该使团此行的主要目的是A. 加强英国与中国的友好往来B. 证实启蒙思想家笔下的美好中国C. 帮助英国政府获取经济利益D. 了解中国各地的风土人情及物产12. “家国同构”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重要特征,下图是某学者绘制的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图,同构效应正好刻画了宗法家族是国家政府功能的延伸。

就此推断画横线处在内容是A. 科举制度地主经济B. 专制皇权商品经济C. 官僚政治地主经济D. 封建割据商品经济13. 清人戴鸿慈在日记中说:“观(伦敦)博物院。

……陈设者率以国分室。

中国室内,则有内廷玉玺两方存焉。

吾国宫内宝物流出外间者不少,此其一也。

若扣其所从来,固亦凡国民所铭心刻骨、永不能忘之一纪念物也。

”与之有关的历史事件A. 导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B. 刺激了国人的近代民族意识C. 打开了近代西学思潮的闸门D. 标志中国外交近代化的起步14. 通常认为,洋务运动自1861年清廷于北京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始,而甲午战争中清廷的惨败则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但是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这一划分过于刻板化,甲午战后洋务运动依旧开展着。

后者观点主要是着眼于A. 中国外交的近代化B.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 世界整体化的要求D. 清政府推行“新政”15. 下图是近代中国四种经济成分——自然经济、洋务企业、民族企业、外资企业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图中序号依次对应的是A. 自然经济民族企业洋务企业外资企业B. 自然经济外资企业洋务企业民族企业C. 外资企业洋务企业自然经济民族企业D. 民族企业外资企业洋务企业自然经济16.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文化辐射有各种成分,其中“非重要成分所引起的阻力小于决定性成分引起的阻力,因为非重要成分不会引起因社会的传统生活方式受冲击而造成的猛烈、痛苦的动乱……”。

中国近代前期的西学,“非重要的成分”主要指A. 修铁路、办船政、建设海军B. 采择万国律例,定宪法公私之分C. 倡民主、谈科学、写白话文D. 提高中华民族的心理和文化素质17. 五四运动发生,北大教授梁漱溟反对以“国民公意”或事物本身的正义性为借口,走上背离法治、任意采用非法手段的道路。

他的让痛打“卖国贼”的学生接受法庭的审判的观点,在当时被人们视之为冒天下大不韪的迂腐之见。

这主要是因为A. 救亡图存仍是时代的主流B. 五四运动有广泛群众基础C. 国内的阶级矛盾非常尖锐D. 中国人亟需接受启蒙思想18. 在宜昌战役中,日军几乎陷入绝境。

日军发现:“在我阵地前,战死的重庆士兵尸体,连长在前,军官继后,在地面上排成了金字塔形。

在一名战死重庆连长精心记载的日记本上,写着对部下士兵的无限信任和明天必将占领宜昌的必胜决心。

”这表明中国军队A. 战斗意识高昂B. 作战规模庞大C. 军官素质过硬D. 官兵纪律严明19. 在古希腊,人们通过订立契约,自愿组成国家社会。

在这个国家社会里,每一个人要承担一定的义务,也要放弃自己的一些自由和独立的权利,但独立的人格和尊严除外。

这反映了古希腊A. 提倡民主排斥专制B. 格外强调个人的权利C. 注重法治反对人治D. 具有民主与人文精神20. (2016·广西桂林、北海、崇左二模·32)德国法学家耶林在其著作《罗马法精神》一书中说:“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最为持久的征服。

”此处“最为持久的征服”主要指A. 万民法内容B. 成文法C. 民主选举制D. 自然法思想21. 古希腊先哲设想:有一批囚徒,自小待在一个地穴中,被锁链束缚不能转头,只能看前面洞壁上的影子,自然地认为影子是惟一真实的事物。

如果有人拉他走出洞穴,他才处于真正的解放状态。

这一设想旨在强调A. “人是万物的尺度”B. 理性高于感觉C. “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D. “美德即知识”22. “打个比方,商品经济发展是一个能量巨大的蓄水池,东西方贸易逆差是一块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这种波浪通过地区间各种贸易关系传播,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

”这说明了A. 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B. 欧洲出现“价格革命”C. 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D. 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23. 1610年,伽利略发现木星的四颗卫星,为日心说找到确凿证据。

由于教会迫害,伽利略被判终身监禁。

清初官方历法上曾刻有“依西洋新法”,被批评为“奉西洋之正朔,毁灭我国圣教”。

对此,合理的解读是A. 统治者排斥先进的科学技术B. 科技对思想信仰有支持或瓦解作用C. 中外宗教信仰存在较大差异D. 当时中国科技发展与世界保持同步24. 戴维·罗伯兹在《英国史:1688年至今》中写道:“成千上万的英国人民,以往从来没有行使过政治权力,而今竟能投票决定由谁来管理他们,有时,甚至自己也变成了管理者之一,这真是一个伟大的进步。

”英国这一“伟大的进步”得益于A. 内阁制度的确立B. 《权利法案》的颁布C. 议会改革的实行D. “光荣革命”的胜利25. 瓦特研究蒸汽机用了20多年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他总共获得4项技术专利,1773年英国下议院批准将瓦特的前两项专利有效期延长至1800年。

马克思也说:“瓦特的伟大天才表现在1784年4月他所取得的专利说明书中。

”由此说明推动当时技术革新的直接动力源于英国A. 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B. 拥有庞大的海外市场C. 较早形成的专利制度D. 率先开展了工业革命26. “有衡”对于政治文明来说,犹如大坝之于河水。

没有均衡,就没有制度。

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

体现了地域平衡机制的是A. 三权分立制B. 国会议员名额分配制C. 国会两院制D. 联邦制27.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中号召:“向宫殿开战,给茅屋和平!”同时代的迪斯雷利在《西比尔》中提出吁请:“给茅屋以面包,给宫廷以和平!”上述主张的共同之处是A. 符合当时英国的国情B. 表达了统治集团的忧患C. 强调渐进改良的方式D. 蕴含了人文精神的理念28. 下图反映的是世界五大主要工业经济体的经济发展(1820—1913年)据此可以推断出A. 科技革命推动经济发展B. 世界市场不断走向成熟C. 美国已经成为世界霸主D. 主要大国不断走向对抗29. 彼得格勒起义当晚,军事革命委员会发布的通告称:起义“未流一滴血就取得了胜利。

“苏联解体后研究资料也表明,当晚冬宫的防卫长官自己打开了冬宫大门,并把起义者带到了临时政府部长们正在开会的地方。

然而此前苏联官方坚称起义者在冬宫发生了一夜的激烈战斗。

苏联政府这样叙述历史细节,是为了A. 赞扬列宁的英明决策 B. 证明革命具有残酷性C. 证明敌人的凶恶顽固D. 尽可能还原历史真相30. 美国近年来披露的档案证实:“在朝鲜战场上,苏联没有出动一兵一卒,但美国对朝鲜战争政策的制定却一直受苏联的牵制和制约……《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使其最终放弃动用核武器,并把朝鲜战争扩大到中国全境的企图。

”这反映出A. “一边倒”战略保障了中国安全B. 苏联曾对美国构成实质性威胁C. 美苏“冷战”中同时伴有“热战”D. 社会主义阵营的优势非常明显31. 丘吉尔在二战后极力鼓吹欧洲联合,但在表述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关系时却用“with”一词而不用“of”一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