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
天津博文中学2022年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
天津博文中学2022年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九章算术》中的《均输章》第27题:“今有人持米出三关,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
问本持米几何?”答曰:十斗九升八分升之三。
这反映了A.汉实行抑商政策 B.汉代关税数额最高C.农业的重要地位 D.对“市”管理严格参考答案:A2. 山西省因历史上有韩、赵、魏三国而被称为“三晋之地”,但山西省的简称是晋,而不是韩赵或魏。
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晋国代表统一的潮流B.受宗法制正统观念影响C.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D.晋国的历史更为悠久参考答案:B西周分封最初是晋国,按照嫡长子继承的原则分封,后来晋国分离为韩、赵或魏,山西省的简称是晋,这里显然体现出受宗法制正统观念影响,故B正确;晋国并不是统一的潮流,故A错误;C分封制等级没有关系;D不是材料体现主旨。
3. 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的生活,对强加于他头上的紧箍儿一直耿耿于怀,成佛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把它打个粉碎。
它反映出明代出现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立志的思想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参考答案:A4. 1900年出版的《中国旬报》社论申明:“盖洪秀全与本国争权,□□□与外国争权,虽所争之事未尽合理,而争权之兆已隐伏于四百兆人之方寸间矣。
”这里的□□□应为( )A.洋务派B.强学会C.义和团D.同盟会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根据题干所述时间1900年,再结合“与外国争权”就可以知道这是指的义和团运动期间,中国的农民“扶清灭洋”,反对侵略的史实,故选C;洋务派是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不属于与外国人争权,故排除A;强学会是宣传君主立宪制的一个政治团体,同盟会是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一个政,都是学习西方的组织,故排除B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义和团运动5. 对于五四运动,胡适、蒋梦麟在1920年5月4日发表的《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一文中指出:“在变态的社会国家里面,政府太卑劣腐败了,国民又没有正式的纠正机关(如代表民意的国会之类)。
山东省济钢高中2015届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济钢高中2015届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学科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梁启超在1922年这样认为:“孟子常说:‘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
’这句话可以说是代表旧史家之共同观念。
……我们平心一看,几千年中国历史,是不是一治一乱的在那里循环?何止中国,全世界只怕也是如此。
埃及呢,能说现在比‘三十王朝’的时候进化吗?印度呢,能说现在比优波尼沙昙成书、释迦牟尼出世的时候进化吗?……又如汉、唐、宋、明、清各朝政治比较,是否有进化不进化之可言?所以从这方面找进化的论据,我敢说一定全然失败完结。
”在这里,他想要强调的是( )A.前代胜于当代,昨天胜于今天,历史在倒退B.“治乱论”比进化论更适合解释某些历史C.一治一乱的史观适用于古代而不适应于当代史D.古代史学观点通常缺乏史实作为立论的基础2.汉武帝“独尊儒术”、李贽批判孔子、康有为尊孔子为改革先师、袁世凯“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文革”中的“批林批孔”、当前的“孔子热”,这些现象既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孔子的命运。
以下各项中,能够用来解释孔子“命运”的比较合理的观点是( )A.“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B.“历史就是过去的人和事”C.“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D.“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3.孙中山建议国史院修撰《国史前编》时“欲至其详细,当从海外各地再行收集材料,乃可呈采。
”“若里居、生殁、婚异,凡为群之众,非家乘(注:族谱)一无所稽焉……家乘所详,视官史且信”。
孙中山意在强调( )A.民间史料比官方史料信度高 B.史料孤证不立,应广搜博采C.要坚持民生主义的史学观念 D.治史应立足国情并学习西方4.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指出:“我们所说的‘工业文明’正处于合成一个能够容纳世界整体的共同文明的过程之中。
所有文明已经、正在或将要受到它的冲击。
然而,即使假定世界上所有文明或早或晚终将采纳相同的技术……我们在长时期内仍然将面对事实上非常不同的各种文明。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B. 秦朝时期实行郡县制C. 唐朝时期实行科举制D. 清朝时期实行封建制答案:D2. 以下哪一项不是孔子的思想主张?A. 仁者爱人B. 礼治天下C. 法家思想D. 君子慎独答案:C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 军事征服B. 贸易往来C. 宣扬国威D. 寻找宝物答案:C4.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A. 《南京条约》B. 《马关条约》C. 《辛丑条约》D. 《北京条约》答案:A5. 辛亥革命的主要历史意义是:A. 推翻了清朝统治B.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C. 完成了土地改革D. 实现了民族独立答案:B6. 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提倡民主和科学B. 反对封建礼教C. 提倡文言文D. 反对帝国主义答案:C7.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的一次重要胜利是:A. 台儿庄战役B. 平型关大捷C. 百团大战D. 淞沪会战答案:B8. 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A. 1950年土地改革完成B. 1953年三大改造完成C. 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D.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答案:C9. 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实行的经济政策是:A. 计划经济B. 市场经济C. 混合经济D. 国有经济答案:B10. 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是邓小平提出的B. 适用于香港、澳门和台湾C. 保证香港、澳门的长期繁荣稳定D. 允许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______制度。
答案:郡县制2. 唐朝时期,科举考试的主要科目有______和______。
答案:进士科、明经科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______。
答案:非洲东海岸4.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2024-2025学年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哈师大附中2024~2025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山西的陶寺遗址挖掘中发现,其中大型墓随葬品丰富、精致,有鼍鼓、特磬等重要礼器;而占墓葬总数将近90%的小型墓,墓室仅能容身,死者身无长物。
由此可知,陶寺文化时期()A.音乐演奏技艺高B.私有制已经形成C.已出现早期国家D.宗法制开始萌芽2.荀子称赞秦国:“观其风俗,其百姓朴,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
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古之吏也。
”但他却认为秦国与真正的“王者之功名”相比,却“不及远矣”。
这反映荀子()A.厚古薄今的历史观B.儒法道兼容的思想C.对儒家理念的坚守D.对变法图霸的推崇3.秦朝统一全国后,经群臣争议,秦始皇否定分封子弟的提议而全面推行郡县制。
汉初“以海内初定,子弟少,激秦孤立亡藩辅,故大封同姓,以填(镇)天下”。
这说明秦汉时期()A.地方行政建置趋于更加合理完善B.对地方治理方式存在着认知分歧C.郡县制带有削弱王室的严重弊端D.分封制有利于拱卫王室以安天下4.北魏名臣崔鸿编撰的《十六国春秋》一改《三国志》中的“国书”为“录”,各国主的“纪”为“传正朔,自相君长”,各国国主之事迹,则按正史本纪记录。
此外,在该书中还改变《三国志》“夷”“夏”分开的说法,创造了“夷夏”“戎夏”“胡晋”等新名词。
《十六国春秋》的出现表明当时()A.民族交融的时代特色B.政权并立蕴含文化认同C.各民族关系相互平等D.史书编撰体例得到创新5.两税法是以资产和田亩来征收户税和地税,根据田亩多寡为依据,田产多者多征税,反之少纳税。
户税依据资产来征税,不过资产与土地联系紧密,所以“户税只是依据土地征税的变象”。
据此可知,两税法()A.减轻了百姓徭役负担B.改变了资产为主的标准C.抑制了地主土地兼并D.适应土地私有制的发展6.宋代设立了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监控和节制各州,然而路级诸司职任有交叉而各不统属,互异互补、互申互察。
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固城中学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
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固城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在欧洲启蒙思想家看来,“自由”“平等”是不可剥夺的天赋人权。
在中国最早大力倡导这一观念的是()A.李贽的“异端”思想B.林则徐“开眼看世界”C.康有为的维新思想D.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参考答案:D2. 1936年10月,毛泽东与美国记者斯诺的对话中说:“从城市的观点来看,这个运动似乎注定是要失败的,因此中央委员会这时就明确的指责我。
我被撤销政治局常委的职务。
湖南省委也攻击我们,说我们是枪杆子运动。
”毛泽东此文中所说的“这个运动”是A.北伐战争B.长征C.建立抗日根据地D.工农武装割据参考答案:D1936年10月抗日战争没有全面爆发,所以排除C;由材料“从城市的观点来看,这个运动似乎注定是要失败的,因此中央委员会这时就明确的指责我”,这说明毛泽东倡导的革命道路不是城市中心论,结合所学,毛泽东主张“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即“工农武装割据”故选D;北伐战争是国共合作反帝反封建的军事行动,侧重于夺取城市政权,排除A;长征实现了伟大的战略转移,和“注定是要失败”不符,故排除B。
故选D。
点睛:不同历史事件可能有某种联系,但关键要把握区别。
如北伐战争是国共合作下的反帝反封建和实现国家统一的军事行动。
长征是国共下的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战略大转移。
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活跃地盘。
工农武装割据,是国共关系破裂下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结晶。
3. 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
以下都表示“阴”的方位是()A.山之南、水之北 B.山之南、水之南C.山之北、水之北 D.山之北、水之南参考答案:D解析:考查考生的人文素养,属于基本的文史知识。
中国古代地名和该地相邻山水关系密切,山之南成为阳,山之北称为阴,与此相反,水之南称为阴,水之北称为阳。
如洛阳就位于洛水北岸。
2022~2023年高三4月月考历史考试完整版(天津市第一中学)
选择题我国文武人才的分布存在着地域差异,《汉书》说:“秦汉以来,山东出相,山西出将。
”《晋书》说:“关东出相,关西出将。
”近代以降则有“文多吴音,武多楚腔”的说法。
对以上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山东和关东,山西和关西,地理范围是一致的B.人才区域分布的变化体现着政治经济中心的变化C.选官制度的发展对上述人才分布的变化有推动作用D.受多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影响,近代将领偏集南方【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变化。
在科举制之前的选官都体现出较大的封闭性的特征。
与材料中文武人才的分布存在着地域差异不符,故C符合题意;古代山东是指崤山以东的区域,关东是指函谷关以东,二者的地理范围是一致的。
该说法准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A排除;从汉朝到唐朝,我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位于北方黄河流域,人才大多出自北方。
宋朝之后转移到南方,“文多吴音,武多楚腔”说明人才多出自南方。
该说法准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B项排除;受多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影响,近代将领偏集南方,与材料中武多楚腔相符。
该说法准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D项排除。
选择题下图中东西并立的两个国家是A. 古罗马与汉B. 古罗马与唐C. 奥斯曼土耳其与宋D. 奥斯曼土耳其与元【答案】A【解析】古罗马在公元1世纪前后扩张成为横跨欧亚非、称霸地中海的庞大罗马帝国,符合图片信息;公元1世纪前后中国处于汉代,故A正确;唐朝存在于618年到907年,不符合罗马帝国的时间,故B错误;奥斯曼土耳其在15、16世纪横跨欧亚非,宋存在于960年到公元1279年,不符合时间,故C错误;元朝存在于1271年到1368年,也不符合奥斯曼土耳其横跨欧亚非的时间,故D错误。
故选A。
选择题“它倡导普遍的禁欲主义和粗糙的平均主义。
”“它关于社会未来积极的原则,例如消灭城市与乡村的对立,消灭家庭、私人营利与雇佣劳动,宣告社会的和谐……”,它是A.柏拉图《理想国》的主张B.卢梭的启蒙思想C.空想社会主义D.科学社会主义【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粗糙的平均主义”、“消灭家庭、私人营利与雇佣劳动”可得出,这与空想社会主义所倡导的社会构想有共同之处,故C项正确;柏拉图《理想国》主张社会的等级分工,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 项;卢梭启蒙思想并不主张平均主义,也没主张消灭私有,排除B项;科学社会主义并不会主张粗糙的平均主义,排除D项。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32年)载:“是会也,晋侯召王,以诸侯见,且使王狩。
仲尼曰:‘以臣召君,不可以训。
’故书曰‘天王狩于河阳。
’”据此可知A.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王室衰微 B.孔子学术思想严谨,秉笔直书C.批判审查历史文献,方能治史 D.天子诸侯聚会河阳,乘兴狩猎2.某学者认为中国人文精神的基本旨趣是实现人内在的某种理想人格。
那么如果要“实现人的一种彻底的精神自由”,下列主张与之相符合的是A.老庄道家的“乘物游心,亲近自然” B.孔孟儒家的“修齐治平,内圣外王”C.韩非法家的“抱法处势,道法者治” D.墨家的“兼爱非攻,上同而不下比”3.班固说:“古代天子建国,诸侯立家,从卿大夫到庶人,各有等差。
人们遵奉并服事上级,而在下位的人也不会有逾越的念头。
”接著又说:“五霸,三王之罪人也;六国,五霸之罪人也;四豪(信陵君等四公子),又六国之罪人也。
”从班固这两段叙述我们可以看到怎样的历史概念?A、因果概念,夏、商、周与春秋的结束,是由於在下位的人没有逾越的念头B、时序概念,从夏商周到春秋到六国抗秦再到战国,时间次序不可变更C、证据概念,三王、五霸、六国、四豪,都是古代人们严守身分等差的事证D、变迁概念,从夏、商、周到战国后期,呈现逐渐远离古代理想的趋势[4.夏曾佑认为:“中国之有周人,犹泰西(泛指西方国家)之有希腊。
”他这样说的依据可能是A.周和希腊政治制度相同 B.周和希腊分别奠定了中西文化的基础C.东、西方文化同时形成 D.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频繁5.“唐代科举考试的范围从经文到时事政治、经济、制度、军事、法律、盐政、漕运、历史、数学、文字学,不仅考儒家的东西,还考道家的东西,使学校教育规模得到空前的发展;从元至清, 科举考试的内容几百年一贯制地局限于儒家经典,命题范围有严格的限制……程朱理学成为清办学育才的指导思想。
”上述材料说明了A.科举制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B.科举制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C.科举制对学校教育产生了制约和导向作用D.科举制的发展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加强6.梁启超说:“我国人无论治何种学问,皆含有主观的作用,从不肯为历史而治历史,而必侈悬一更高更美之目的,如“明道”、“经世”等。
高三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高三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25题,共50分)1. 苏轼曾经指出“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
”这说明宋朝时期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B.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C.开始出现租佃经营D.佃户租种土地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2.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
古之王者不忍以刑穷天下之民也,是故一家之中父兄治之,一族之间宗子治之。
其有不善之萌莫不自化于闺之内。
”材料表明A.宗法制具有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B.家庭教育有利于社会稳定C.统治者应减轻刑法,实行开明统治D.君主专制难以治理好国家3.A.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B.中国冶铁业在产量和技术上长期领先C.中国封建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D.中国古代王朝对冶铁业的重视和扶植4.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所立的《苏州府长洲县永禁机匠叫歇碑》记载“……嗣后如有不法棍徒(指织工),胆敢挟众叫歇(停工),希图从中索诈者,许地邻机户人等,即时扭禀地方审明,应比照把持行市律究处,再枷号一个月示儆。
”此碑①可以作为研究清朝时期经济史的重要材料②可以作为中国先于欧洲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生产关系的有力佐证③从侧面反映出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劳资双方的矛盾和斗争④反映了封建政府坚持奉行重农抑商政策A. ①②B. ②③C.②④D. ①③5.法国史学家谢和耐说:“她善于利用这一切为自己的利益服务,即在‘现代派’和‘保守派’之间活动,并以煽动其中一些人反对另外一些人的办法维持其政权,从而使当代的真正问题始终无法解决。
”这里所说的“现代派”和“保守派”分别指的是A.中国的“洋务派”和“顽固派”B.中国的“革命派”和“立宪派”C.英国的“辉格党”和“托利党”D.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6.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共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政治上成熟的表现不包括A.根据中国国情提出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B.找到了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正确道路C.形成了独立自主地解决本国问题的领导核心D.根据主要矛盾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7.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到:“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
012-新津中学高三历史4月月考试题
新津中学高三历史4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8分,每小题4分)1.史家不离事而言理,客观精神乃是历史写作的第一守则。
在描写一个历史事件时,不易受史家主观因素影响的是A.事件的前因后果 B.事件发生的时地C.事件的历史意义 D.事件的是非评价2.《十二铜表法》规定:“建筑物的周围应用二尺半宽的空地,以便通行。
”“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越过自己土地的界限;筑围墙的应留空地一尺;……”这些条款体现了A.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公共权力至高无上 D.注重维护公共利益3.某学者认为:“科学革命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术革命是人改造客观世界技术的飞跃。
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又会引起全社会整个物质资料生产体系的变革,即产业革命。
”下列各项符合上述观点的是A.牛顿力学体系——蒸汽机——工业革命B.电动机——飞机——第二次工业革命C.电磁感应理论——电动机、发电机——电力工业D.电磁波——无线电——第三次工业革命4.右图是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中有关经济全球化的一幅漫画,其寓意是A.科技发展是全球化的根本动力B.全球化有一定的危险性C.全球化中要坚持自主发展D.抓住机遇,积极参与5.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加快了向“政治大国”迈进的步伐。
1991年4月借“海湾危机”,战后首次向海外派兵;同年12月提出“争取在5年内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日本开始主导日美同盟B.日本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C.日本急于开拓海外市场D.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占上风6.“新自由主义在世界各国的具体表象不一样,但是有一个共同的命题:市场自由是好的,市场是万能的。
在实践中追求所谓大市场、小政府。
它认为只有市场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
”下列体现出新自由主义的是A.罗斯福新政 B.俄国新经济政策 C.二战后福利国家 D.世界贸易组织7.下表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
安徽省六安2022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
安徽省六安2022高三上学期年级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8分。
在给出的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结合相关文献记载与示意图进行分析,据此可知,当时()A.神权至高无上B.世袭制开始取代禅让制C.皇权唯我独尊D.宗法礼乐制度尚未定型2.孔子曾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孔子又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孔子的这些言论从一个侧面说明夏商周时期的文化具有()A.多样性B.包容性C.凝聚性D.连续性3.商鞅变法规定“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陌封疆,而赋税平”。
秦汉时期严格实行上计制度,县上计于所属郡国,“各计县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郡国再上计于中央。
上述制度的实行共同作用()A.利于社会统治秩序的稳定B.有力地推动了社会转型C.有效消除了地方割据基础D.保证了社会经济的繁荣4.“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是皮日休对下图中运河的评价。
该运河()①沟通了中国五大水系②以长安为中心向南北辐射③促进运河沿岸城市发展④南北贯通,巩固国家统一A.①②B.①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5.古人的婚嫁聘礼,先秦以雁为重,象征着对婚姻的美好祝愿,唐代聘礼大都沿袭前代,有送阿胶象征婚姻关系的稳定,宋代聘礼最轻也要送绢一、二匹,银锭一、二封,富贵人家聘礼则更甚。
聘礼的变化说明宋代()A.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B.婚姻制度走向了世俗化C.经济发展影响婚姻习俗D.理学兴起遏制攀比风气6.江南苏、松、杭、嘉、湖地区形成许多著名市镇,这些市镇中的居民,“以机为田,以梭为耒”,靠近这些市镇的村坊居民,也大都以种桑养蚕和纺织为生。
上述现象最有可能出现于()A.隋唐B.两宋C.元朝D.明朝7.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曾就当时的社会经济现象指出:“粟贵伤末,粟毁伤农。
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止勿费,而积粟者闭籴,而愈腾其贵。
福建省2021年高三历史4月模拟考试卷A卷
福建省2021年高三历史4月模拟考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 (共15题;共45分)1. (3分) (2017高三上·天水月考) 西汉御史指出盐铁官营的目的,“大夫各运筹策,建国用,笼天下盐铁诸利,以排富商大贾,……损有余,补不足,以齐黎民,是以兵革东西征伐,赋敛不征而用足。
”据此分析盐铁官营()A . 具有经济与政治的双重利益B . 基本解除了百姓赋税负担C . 阻碍了商品经济的正常发展D . 目的就是要解决军费问题2. (3分)(2020·赣榆模拟) 两宋的士大夫文化表现出精致、雅趣的性格。
宋诗“如纱如葛”、“思虑深沉”;词起源于市井歌谣,也因文人介入而趋于雅化。
造成文化风格变动的原因是()A . 商品经济的发展B . 心学在士大夫中流行C . 理学的兴起D . 书院讲学之风的推动3. (3分) (2018高二上·宁夏期末) 人口的变化反映社会发展状况,从下表可推出的正确结论有()朝代南方北方人口(户)占全国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比例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唐朝392041543.2%514852956.8%北宋302554162.9%112247637.1%A . 北方安土重迁的观念较淡薄B . 北宋的政治中心和经济重心均在南方,使南方人口大增C . 经济重心南移和战争频繁导致人口不断南迁D . 由北宋人口数量的减少可知汉唐经济远比宋代繁荣4. (3分)图1、2所示地点分别是两个重要权力机构的办公地点。
在18世纪中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二者的权力都来自于皇帝,向皇帝负责②二者都是在与王(皇)权的斗争中形成的③前者的权力是皇帝授予的,后者则由人民选出,代表人民行使权力④前者是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的标志,后者是近代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形式A . ①③B . ②③C . ②④D . ③④5. (3分) (2020高二下·莲湖期末) “自五口通商后,洋商对于新辟之商埠,期望颇奢,惟宁波.福州、厦门三处开埠后,贸易状况反使人异常失望,殊出意表。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雅礼中学2023届高三月考试卷(四)历史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墨子在《法仪》中提出“法不仁,不可以为法。
故父母、学、君三者,莫可以为治法。
然则奚以为治法而可?”“莫若法天。
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
”墨子的这一主张A.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B.旨在维护君主专制秩序C.突出法的客观公正性D.强调天命主宰人们行为2.如表是开皇年间隋朝政府前后两次下诏的情况。
这反映出隋朝A.C.社会矛盾有所缓和D.政策制定较为务实灵活3.有学者指出,两宋都亡于国内的少数民族,但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宋朝政治制度的“成功”,这与唐末以来的战乱摧毁了世家大族密切相关。
这里的“政治制度”是指A.沿用唐朝藩镇以加强地方控制B.多次推行变法加重财政负担C.削弱地方实力以加强中央集权D.实行平民政治提升皇权专制4.黄宗羲说:“故治之以本,使小民吉凶,一循于礼……治之以末,倡优有禁,酒食有禁,除布帛外皆有禁……此古圣王崇本抑末之道。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这一思想A.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B.推动了清代前期经济的转型C.打破了重农抑商的传统经济政策D.隐含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5.轮船招商局成立后,承运漕粮成为招商局发展的重要条件。
为抢夺这笔生意,1875年,美国旗昌轮船公司表示,情愿将漕粮运费从招商局的每担6钱左右降至1钱。
《申报》惊呼:“此事惊闻之下,未免太觉其减价。
”因李鸿章和招商局的坚决抵制,旗昌公司才未能如愿。
这反映了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A.受到中外反动势力双重压迫B.成本太高经营十分艰难C.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D.官督商办是其主要形式6.1941年,晋冀鲁豫边区进行了参议员选举工作,最后选出由共产党员为参议长,2位国民党员为副议长,共计参议员197名的临时参议会,其中共产党员参议员46人。
高三历史4月月考试题word版本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中学校2018届高三历史4月月考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注意事项:24.山西省因历史上有韩、赵、魏三国而被称为“三晋之地”,但山西省的简称是晋,而不是韩、赵或魏。
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晋国的历史更为悠久 B.晋国代表统一的潮流C.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 D.受宗法制正统观念影响25.唐大中九年(855年),博学鸿词科考试漏泄题目,为御史所弹劾,礼部侍郎、考试官、监考官均受到处分;昭宗乾宁二年(895年),进士25人及第,一时“物议以为滥”,御史陆扆复试举子,查出不合格者十余人。
由此可知,唐代A.科举制弊端丛生难以为继 B.御史把持选拔人才的大权C.统治者分权制衡肃净考风 D.御史具有监察科举的职责26.伏尔泰对孔子称颂备至。
他说:“孔子常说仁义,人们若实行此种道德,世界上就不会再有什么争斗了。
”他认为:孔子的哲学是一整套完整的伦理学说,教人以德,用普遍的理性去抑制人们的利己欲望,从而建立起和平与幸福的社会。
下列表述符合材料内容的是A伦理学说有助于法国社会稳定 B儒家理性抑制了人们私欲膨胀C“仁义”丰富了启蒙思想的内容 D中西思想跨越时空、时代融合27.汉代皇帝有“六尚”,“尚”是掌管意,“六尚”是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浴与尚书。
五尚都只管理皇帝私人的衣服饮食起居,只有“尚书”是管文书的,其职权地位本不高,后来才愈用愈大。
这反映出汉代A.皇权加强,“国”与“家”同构 B.制度创新,奠定三省六部制基础C.承继秦制,有效地加强中央集权 D.风尚变迁,影响到后世皇家生活28. 公元前632年,晋文公召集齐、秦等国军队打败了楚国。
湖南省衡阳八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衡阳市八中2015届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命题人:谢丛良单毅君审题人:谢训华一、选择题(本大题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安徽太平)仙源东溪项氏族谱》祠规载:“家之有规,犹国之有典也。
国有典,则赏罚以饬臣民;家有规,寓劝惩以训子弟。
其事殊,其理一也。
”上述祠规主要说明了A. 该地祠堂文化盛行B. 家规对宗族发展至关重要C. 宗法制在当地影响深远D. 家规与国典作用一致2.汉武帝时,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
其“养士”的主要目的是A. 教授诸子经典,以求“通经致用”B. 培养政府官员,扩大统治基础C. 统一思想,维护政治稳定D. 明定规制,确立官学体系3.数学史专家钱宝琮(1892—1974)深入研究《九章算术》后,认为《九章算术》的编纂者对待数学的态度是:“掌握数学知识的人应该满足于能够解答生活实践中提出的应用问题,数学的理论虽属可知,但很难全部搞清楚,学者应该有适可而止的态度。
”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钱宝琮认为科研应该适可而止B.中国古代科学缺乏理论性深究C.《九章算术》的实用性相对有限D.数学知识很难适用于生活实践4.日裔美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政治秩序的起源》一书中指出:“从隋朝开国的581年到12世纪的宋朝晚期,中国最普遍的政治发展之一是家族政府的逆转,中央集权得以复原到前汉的经典官僚机构。
”造成当时“家族政府的逆转”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政治统一的实现B.三省六部制的实施C.官员选拔制度的变化D.豪门望族势力壮大5.自秦朝建立以来,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一直是古代政治体制演进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其实质是A.权力分配和权力结构调整B.不同集团和阶层的利益之争C.强化职能和提高行政效率D.稳定统治秩序巩固国家统一6.“溯自各国通商以来,进口洋货日增月盛,①出口土货年减一年,往往不能相敌。
重庆市二外2015高三(上)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重庆市二外2015高三(上)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
这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
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A.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 B.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C.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 D.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2.从西汉昭帝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到东晋时皇帝亲自祭奠孔子,再到宋代下诏必须避讳孔子的名字,直到清康熙皇帝对孔子行三跪九拜之礼。
这一现象表明A.皇权至上观念受到儒学思想的冲击B.孔子被统治者披上神话的外衣C.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得到不断强化D.皇帝借尊孔来提高个人的声望3. 中日关系一直是中国人关注的重要对象之一。
80年前,戴季陶所著的《日本论》中写到:“‘中国’这个题目上,日本人也不晓得放到解剖台上解剖了几千百次,装在试管里化验了几千百次。
我们中国人却只是一味地排斥反对,再不肯做研究功夫,几乎连日本字都不愿意看,日本话都不愿意听,日本人都不愿意见,这真叫做‘思想上闭关自守’‘智识上的义和团’了。
”这句话主要体现了作者A.希望中国人最大限度地去亲近日本B.认为日本人比中国人在对待对方上更明智C.认为义和团运动是思想上的闭关自守D.主张对日本加深了解,进行研究,做到知己知彼4.20世纪初,革命派认为“中华民族”仅仅指“汉族”。
武昌起义成功后,象征18省汉族铁血团结的“十八星旗”高高飘扬于武汉,但最终象征五族共和的“五色旗”取代“十八星旗”成为中华民国国旗。
这个变化A.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融合和发展B.说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断绝了资本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D.标志着汉族政权被五族共和政权所取代5.某文献写道:“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
”该文献可供研究A.南京临时政府的政策 B.新文化运动的主张C.新中国初期的社会改革 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法治建设6.《人民日报》1978年7月1日最新刊登了毛泽东在1962年发表的一份讲话:“在社会主义建设上,我们还有很大的盲目性……就拿我来说,经济建设工作中间的许多问题,还不懂得……工业、商业,我就不大懂。
滁州市半塔中学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
半塔中学08-09学年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从每小题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学家曾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
这指的应是我国的:A、商周时期B、秦汉时期C、魏晋时期D、隋唐时期2、就如何看待中国近代民族独立与近代化关系的问题,某班举行了一场辩论会,你认为哪一方同学的观点更符合近代中国的实际:甲方: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只有先进行近代化,实现国家富强,才能真正实现民族独立。
乙方:从近代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探索结果看,只有先实现民族独立,才能真正实现近代化。
A、甲方B、乙方C、甲乙方都符合D、甲乙方都不符合3、词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
据统计,以下为我国1900-1936年各报刊元旦社论出现的高频率词汇。
其中属于1915年的是:A、立宪、八国联军、南昌、赔款、阿QB、三民主义、起义、武昌、约法、退位C、革命、中国共产党、长征、改造、抗日D、新文化、北洋、实业救国、张謇、新青年4、某中学组织历史知识竞赛,主持人问:下列哪些成员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应该是:①英国下院议员②美国众议院议员③英国内阁成员④德国联邦议会议长A、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④5、20世纪初期,中国曾“以俄为师”。
这里的“俄”通常是指:①沙俄②苏俄③苏联④独联体⑤俄罗斯A、①②B、②⑤C、②③D、③④6、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传入中国,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B、促进了人口流动、信息交流C、便利了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D、减轻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7、戊戌变法时期,有人作诗曰:“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
”此诗反映的社会本质问题是:A、倡导女权运动B、生活全盘西化C、革除生活陋习D、工业文明的冲击8、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2015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着,先务於农。
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
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
”材料体现出()①重视农业生产②力求社会稳定③关注农民利益④抑制商业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①②③④2、下列材料能反映中国古代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是()A.《诗经》描述“千耦其耘”B.白居易《朱陈村》描述“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白头不出门。
”C.《汉书·食货志》记载“还庐树桑,菜如有畦,瓜瓠果疏殖於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D.《古今图书集成》记载“农无田者,受田于人,名为佃户;无力授田者,名为雇工。
3、宋代瓷器创作多以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为原型,尽量避免过多的人工装饰,把“窑变”作为一种追求,当时瓷艺创作体现出的特点是()A.创作随心B.无为而治C.知行合一D.崇尚自然4、宋元时期,在部分地区的人们心目中,四海龙王(传说其主要职责是在人间司风管雨)的地位每况愈下,逐渐为妈祖(也称天妃、天后、天后圣母,福建、广东、台湾一带称之为妈祖)所取代。
能够和这一情景联系起的是宋元时期()A.小农经济走向繁荣B.航海事业得到发展C.理学成为官方哲学D.中央集权不断加强5、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中说道:“政府垄断了供朝廷和行政机构消费的许多商品的生产和分配,这些商品包括武器、纺织品、陶器、皮革制品、服装和酒等。
另外,政府还完全控制了全体人民所需的基本商品的生产和分配,如盐铁等。
这些限制剥夺了中国商人成为无约束的企业家的机会,使经济失去了自由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也助长了官员的腐化和堕落,因为朝廷官员能够利用他们的特权地位去操纵国家垄断商品为个人牟利。
”这段话揭示了中国 ( )A.古代私营工商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C.历代政治出现腐败现象的重要原因D.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6、1502~1505年,阿拉伯商船在印度洋的香料运载量从平均每年的350万磅,骤减为不足100万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3.卷Ⅰ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4.卷Ⅱ试题一律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作答。
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中国古代史》中指出:在西周分封制度下,同姓集团授予封土,赐之以氏。
当时,姓、氏是统治阶级的特权,“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
到战国以后,姓氏的分野逐渐消失,平民逐渐获得姓氏。
平民得姓氏与下列哪个历史趋势的关系最直接( )A.郡县制度的发展 B.井田制瓦解C.赋役制度的变化 D.皇帝制度的形成2. 有学者经研究发现,宋代经常出现县官职位空缺,无人愿意履职的现象,即使在江南富庶之地也同样如此。
出现这一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A.商品经济发达,弃官从商普遍 B.文化教育落后,官僚人才缺乏C.中央集权过度,地方权力衰弱 D.经济重心南移,文人弃北趋南3.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选取真才之最古老最好的制度。
”甚至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从时代发展以及创立角度看,该“发明”的着眼点在于( )A.强化君主专制,培养忠臣顺民 B.弘扬儒学正统,约束官吏言行C.防范武将专权,完善官僚体制D.抑制门阀势力,加强中央集权4.西汉御史指出国家盐铁官营的目的为,“大夫各运筹策,建国用,笼天下盐铁诸利,以排富商大贾,……损有余,补不足,以齐黎民,是以兵革东西征伐,赋敛不征而用足。
”据此分析,下列关于盐铁官营的表述,正确的是( )A.以垄断经营排斥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政府可获取经济与政治的双重利益C.基本解除了百姓赋税负担 D.目的就是要解决军费问题5. 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B.《辛丑条约》,太平天国,甲午战争C.太平天国,甲午战争,《辛丑条约》D.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辛丑条约》6. 1921年中共“一大”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英文译稿)中规定:“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
”对上述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B.党纲通过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C.中国共产党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任务D.中国共产党缺乏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7. 长征期间,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民族矛盾加剧,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进行重大调整。
这一调整是指( )A.召开八七会议,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B.召开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路线C.召开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D.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8. 1941年2月,以美国总统罗斯福代表身份来华的居里正式向蒋介石声明:“美国在国共纠纷未解决前,无法大量援华。
中美间的经济、财政等问题不可能有任何进展。
”这表明当时美国( ) A.以中国内部纠纷为由拒绝对华援助B.借助援助促成国共两党全力抗日C.反对国民党采取的反共政策 D.敦促国共两党放弃各自的政治主张9.下表反映了1844~1863年间广州和上海到埠的外国船只和吨位变化情况。
这说明鸦片战争后 ( )A.近代外贸中心逐步转移 B.上海开放程度高于广州C.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 D.广州经济发展趋于停滞10.下表反映的是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相关数据。
对表中信息解读错误的是( )1912—1945年中国工业生产指数(1933年物价为衡量标准)A. 抗战期间民族企业遭沉重打击B. 两次快速发展均得益于社会的巨变C. 十年内战期间民族工业仍有所发展D. 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发展较快11.1872年,上海公共租界当局张贴了沪上第一张交通告示,内容包括“凡马车及轿子必需于路上左侧行走”“凡小车必友左边往来,唯不许走路旁相近之路中心行走”“凡马车于十字路口必得走慢”等等。
这说明()A.交通规则呈现中西合璧的特征 B.汽车在中国已经出现C.近代交通文明开始在上海逐步确立 D.当时租界的交通规则由上海地方当局制定12.“我们将忠诚于宪法,忠实于人民,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
”2013年3月,李克强在总理记者会上以此作为开场白。
宪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征,下表中关于世界三部宪法的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A.颁布时间B.制定机构C.特点 D.评价13.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老兵高秉涵利用回乡探亲的机会,带回100多个国民党老兵的骨灰坛,完成了这些老兵“回家”的遗愿。
2012年高秉涵当选央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他的当选主要反映了( )A.台湾老兵浓烈的思乡之情 B.国人对待同胞、生命和历史的尊重态度C.抗日战争的重要地位和历史意义 D.高秉涵为加强两岸交流作出了贡献14.1961年,我国开放了集市贸易41437个,1962年为38666个,在大中城市也相继出现了一些农副产品的自由市场。
下列各项中对这一举措解读正确的是()A.解决了市场机制的运作问题 B.有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C.政府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 D.目的是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15.“虽然说这种民主对于古代雅典是一种必然,但对于整个世界历史却是偶发性的个案,也就没有多么重大的实际推广价值。
”这句话针对的是( )A.雅典民主政治所产生的弊端 B.雅典民主政治的形式及其产生的社会条件C.雅典民主政治的短暂 D.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16.中国秦朝时期制定的法律细密严苛,实行“轻罪重罚”;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
”以上材料说明二者( )A.都依法治国形成法治社会 B.对犯罪的界定不同C.打击犯罪的效果不同 D.立法的出发点不同17.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
”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 A.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B.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制约与平衡C.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D.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8.有学者指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法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最简短、最经济主义的一部宪法,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含糊不清、残缺不全可谓是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
这一现象的出现乃是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使然。
”这里的“特殊政治环境”是指( )A.共和派以一票多数的微弱优势通过宪法 B.君主派和共和派相互斗争又相互妥协C.君主派实力超过共和派 D.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充分19.俾斯麦企图建立一种特殊的德意志型的立宪议会制度,以达到保持普鲁士王朝政治统治优势之目的。
这种设想在1871 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
下列能体现这一目的的正确选项是( )A.联邦议会由民选产生B.帝国议会掌握着立法大权C.帝国皇帝有主宰议会之权D.宰相对联邦议会负责20.1787年宪法使独立后的美国从邦联制发展为联邦制共和政体,其重要作用是( )①结束了松散的状态,维护了国家统一②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权益的要求③确立了美国的责任内阁制④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A.①④B.①②C.②③D.①③④21.选举制度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重要特征之一,下列有关中外历史上“选举”说法正确的是( )①1832年英国议会选举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选举权②美国参议员按各州人口比例选举产生③德意志帝国的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④1949年新中国在普选基础上召开了一届政协A.①②④ B.②④ C.①③ D.①③④22.“旧官吏把乘坐豪华马车视为莫大的荣耀,而公社委员却将豪华马车看作他们与人民群众之间的障碍。
当他们乘着马车奔驰在大街小巷,穿行于黎民百姓之间的时候,只觉得浑身不白在,甚至可以说是如坐针毡。
”材料反映巴黎公社( )A.财政困难,倡导勤俭节约 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C.坚决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D.委员们具有“公仆”意识23.1917年4月,列宁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主张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1917年7月,列宁又提出取消“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代之以“夺取政权”的口号。
列宁政治主张发生转变的历史背景是( )A.《四月提纲》的发表 B.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C.临时政府统治危机加深 D.布尔什维克党对局势认识不清24.有学者认为:“伴随着冷战的结束,最直接、最明显的损失是两个前超级大国建立的联盟体系的消失。
……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的,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
”对材料观点概括最准确的是( )A.结束美苏“冷战”不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 B.美苏联盟体系曾经维护了世界和平C.动荡的国际局势需要建立单极霸权 D.“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力量对比尚未定型25.法国前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宣称:“一个反对美国的欧洲是不可想象的,一个美国庇护下的欧洲是不能接受的。
我希望一个站起来的欧洲。
”其意图在于( )A.建立一个强大的单边主义的欧洲B.重新确立欧洲国际政治经济的中心地位C.建立平等的欧美伙伴关系 D.努力构建一个统一的欧洲第Ⅱ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6题20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2分,共50分)26.(20分)权力是政治的中心内容,权力制约与权力监督相伴相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权力监督,在中国古已有之。
西周就有过所谓做诗、诵诗的舆论监督,当时还创造了“三监”制度,并成为以后秦汉时的监察御史和刺史制度的渊源。
此后中国各朝代都建有权力监督制度,西汉中期开始建立多重监察制度。
如御史的监察、丞相司直的监察、司隶校尉的监察等。
西汉还发明了中国最早的举报箱。
唐、宋、元、明、清的监督制度都有不同程度发展。
忽必烈曾说:“中书省是我的左手,枢密院是我的右手,御史台是我用来医治左右手的。
”这些制度虽有一时一地之效,但并不能对贪官保持持久的威慑力。
——蒋德海《为什么说权力制衡比权力监督更重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权力监督的特点。
(6分)材料二(美国)宪法的核心问题是要在限制政府权力和利用政府的权能两者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宪法不仅要完成对民族国家横向权力的划分,而且要完成对民族国家纵向权力的划分。
中央与地方同时分权与制衡,防止国家权力集中到任何一个群体,有利于防止专断独裁。
通过……授权有限政府之职能,宪法起草者们确信减少了政府脱离人民控制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