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小学生对“可能性”理解水平的调查分析
小学数学可能性教学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小学数学可能性教学问卷调查分析报告礼和乡中心小学朱珺娴一、调查目的通过本问卷了解大家对数学课课堂教学的一些看法和做法,了解我校可能性课堂教学的情况,以便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为本次国培研修主题“可能性”提供研究资料。
二、问卷制作与调查对象本问卷在我校数学教师中进行,共发放问卷6份,收回有效问卷6份。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1.全校43.8%的教师学习过课程标准,46.9%的教师粗略看过课程标准。
2.上课时,53.2%的教师每节课或多数课时都向学生出示教学目标,有46.9%的教师偶尔出示教学目标,只有9.4%的教师没出过示教学目标。
3.教师怎样才算较好地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90.6%的教师都有这样的共识:“指导方法,让学生对应学的内容会学乐学”。
但也有3.1%的教师回答“教完应学的内容,不管学生有无反应”,有6.3%的教师回答“多讲多抄,学生完整记下应学内容”,有0位教师回答“满堂提问,学生集体答完应学内容”。
4.多数教师讲新课前都要求学生预习,并对学生指导过预习方法。
有15.6%的教师不要求预习,有9.4%的教师没给学生指导过预习方法。
5.在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给学生时间看书自学,其中每节课给5分钟以上的教师达到31.3%,但也有12.5%的教师从不给学生时间看书自学。
6.大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让学生开展讨论,只有6.3%的教师没让学生开展过讨论。
7.大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注意让学生动笔训练,其中每节课给5分钟以上的教师达到62.5%,但也有3.1%的教师从不给时间让学生笔练。
8.62.5%的教师喜欢学生在课堂上提出质疑。
9.71.9%的教师经常在课堂上表扬学生。
10.在参与调查的教师中,有96.9%的教师使用过多媒体设备上课。
11.有95.6%的教师经常使用电脑上网学习各地的先进教学经验。
12.每节课老师解讲与学生自学、思考、讨论、训练的时间怎样安排较好?回答前两项(即“老师精讲累计时间不超过三分之一,学生学、思、议、练累计时间不少于三分之二”)以上的教师占59.4%;回答前三项(即“老师精讲累计时间不超过二分之一,学生学、思、议、练累计时间不少于二分之一”)以上的教师占93.8%。
《可能性》 教学设计及反思
《可能性》教学设计及反思一、学情分析:学生对“可能性”概念即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确定性还很陌生,对认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推测能力还很差,生活实践、生活经验还较缺乏。
二、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能结合已有的经验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用一定(肯定)、可能、不可能做出判断叙述出来,并能简单地说明理由。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能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做出正确判断。
四、教学准备:学具:(学生6人为小组)每组准备纸盒2个、红、蓝、黄、绿四种颜圆片各10个。
教具:扑克牌、多媒体课件等。
五、主要措施:教师引导学生采用动手操作、实验研究的学习方法六、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导入新知1、猜牌游戏展示红桃A、黑桃A、方块A、梅花A各一张,然后洗牌,抽出一张,让学生猜这一张是什么A。
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意见。
师:你们有不同的意见,但谁有充分的理由说明自己是对的吗?(没有)因此,咱们应该在回答时加上一个什么词?(板书:可能)这张牌有哪几种可能?让学生加上“可能”再回答一遍。
它可能是红桃K吗?(板书:不可能)展示四张红桃A,然后洗牌,抽出一张,让学生猜这张是什么A。
能说得肯定一些吗?为什么这么肯定?(板书:一定)它可能是黑桃A吗?2、小结展题可能、不可能、一定是判断事件发生可能性的三种情况,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板书:可能性)。
我们要学会结合实际和自己的经验进行正确地判断,并能回答一些问题。
(二)、自主探索1、初步感知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1)展台出示主题图引入:元旦节快到了,我们班要筹备开一个元旦庆祝会,会上每人表演一个节目,有唱歌、跳舞、朗诵、相声、小品、其它六种节目类型,怎样确定出谁表演那种节目呢?请观察图后说一说方法。
(2)小组讨论:如果让你抽一次,可能有什么结果?(3)全班交流,小组派代表汇报。
(4)小结:每位同学表演节目类型是一件不确定的事件,有六种可能的结果。
《可能性》课后调查问卷及分析[1]
《可能性》课后调查问卷九江市武宁县第一小学唐莉莉亲爱的同学:你好!为了能够充分了解你对数学学科及《可能性》的理解,在这个基础上,老师会根据这份调查问卷的反馈情况进行教学上的改进,以此来更好的帮助你学习数学。
请按照题目的要求填写自己的真实想法,你的回答对调查结果将是十分重要的。
谢谢合作!一、填空题。
1、掷一枚骰子(骰子的数字分别是1、2、3、4、5、6),单数朝上的可能性是()。
2、一个盒子里有3个红球,4个白球,1个黄球,随便摸出一个球,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
3、在4张无大小王的扑克牌中,随意摸1张,摸到方块的可能性是()。
4、有6瓶饮料,其中有1瓶过了保质期,现在从中任取一瓶,拿到过了保质期的可能性是()。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某商家开展抽奖活动,5张奖券中有一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小明第一个去抽,他得到一等奖的可能性是二分之一。
()。
2、抛硬币出现正面和反面的可能性相等,都是二分之一。
()3、有三张卡片,分别写着4、5、6,甲抽到双数算赢,乙抽到单数算赢,这个游戏公平。
()三、选择题1、你认为影响你数学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有:()A、学生天生的差异B、家长文化C、父母的关心程度D、练习多与少E、学习兴趣F、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2、在学数学中,你遇到的主要困难是什么?()A、计算能力B、解决问题能力C、.理解能力3、在数学课堂上,你经常回答问题吗?()A. 经常B. 有时C.很少 D、从不爱发言4、学习中遇到困难,你会怎么样?()A、主动请教老师B、自己查有关资料,参考书C、请教同学D、不请教任何人,不会就不会5、你觉得学数学的目的是什么?()A、为将来更好的学习打好基础B、为了应付考试C、为了老师和父母6、在这节课中,你参与课堂活动的程度:()A、非常积极B、积极C、不大积极D、不积极7、你对这节课的数学老师满意吗:()A、非常满意 B 、比较满意C、不满意8、这节课堂上你最喜欢的活动是:()A、记黑板笔记B、做练习题或回答课本问题C、小组活动9、你希望老师每堂课讲解语言用法所用的时间为:()A 、少于30%B 、30%一50%C 、50%一70%D 、70%以上10、你喜欢上数学课吗?()A 、很喜欢 B、比较喜欢 C 、不喜欢《可能性》课后调查分析九江市武宁县第一小学唐莉莉一、课堂内容测试《可能性》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是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的深化,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从定性向定量过渡,不但能用恰当的词语(如“必然”、“一定”、“不可能”、“可能”)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还要通过量化的方式,用分数描述事件发生的概率。
小学三年级数学认识概率和进阶的可能性分析
小学三年级数学认识概率和进阶的可能性分析在小学三年级的数学学习中,概率是一个相对抽象和复杂的概念。
然而,通过适当的引导和教学方法,孩子们也能够初步了解并认识概率,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从认识概率的价值及其应用角度出发,分析小学三年级数学学习中概率的教学方法以及可能的进阶学习内容。
一、认识概率的价值和应用概率是指某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学习概率,小学生能够培养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观察和推理的能力。
在游戏中,孩子们可以利用概率思维来预测输赢的可能性,从而制定更合理的策略;在生活中,他们可以通过分析天气预报,判断明天是否需要带伞等。
因此,概率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更是一种实际应用的工具。
二、小学三年级数学概率的教学方法在小学三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初步认识概率,教师可以运用以下方法:1. 引入自然界中的概率现象:教师可以讲述一些自然界中的概率现象,如扔硬币和色子的结果等。
通过观察和探究这些现象,培养学生对概率的兴趣,并引导他们思考概率与可能性之间的关系。
2. 利用游戏进行概率教学:概率的教学可以结合一些简单的游戏,如抽签游戏或扔硬币游戏等。
通过游戏,学生可以亲自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结果,进而认识到概率是通过实验和观察得出的。
3. 制定概率预测问题: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要求学生根据已知的信息,预测某一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如果一个袋子里有4个红色球和2个蓝色球,你认为摸到红色球的可能性大还是摸到蓝色球的可能性大?为什么?”通过这样的问题,学生可以思考概率的应用,并逐步理解概率的概念。
三、可能的进阶学习内容在小学三年级学习了概率的基本概念后,有些学生可能对于更高级的概率概念和应用也产生兴趣。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教师可以适当引入以下概念和内容:1. 排列组合:教师可以讲解排列组合的概念,通过一些实际例子,如选举班干部、出队列等,让学生了解排列组合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小学六年级数学概率和进阶的可能性分析
小学六年级数学概率和进阶的可能性分析随着小学六年级学生的数学能力不断提高,他们开始接触更加复杂的概念和技巧,其中包括数学中的概率和进阶的可能性分析。
本文将对小学六年级学生学习数学中的概率和进阶的可能性分析进行详细的讨论和分析。
一、概率的基本概念在数学中,概率是指某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度量。
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他们需要学会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如抛硬币的结果、掷骰子的结果等。
通过这些简单的实践操作,学生可以逐渐培养对概率的直观理解,并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概率的计算方法计算概率是概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小学六年级学生需要学会使用计算概率的方法,如列举样本空间、计算事件的数量等。
通过这些方法,学生可以准确地计算出某种事件发生的概率,并在实际问题中应用这些概率知识进行解决。
三、概率的应用概率不仅仅是一种概念和计算方法,还可以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需要学会将概率知识应用到解决问题中,如掷骰子游戏中的胜率计算、购买彩票中的中奖概率分析等。
通过这些应用,学生可以将概率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他们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进阶的可能性分析除了基本的概率知识外,小学六年级学生还可以进一步学习和研究进阶的可能性分析。
在这个阶段,学生可以学习更加复杂的概率计算方法,如条件概率、互斥事件等。
进阶的可能性分析需要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概率的概念,掌握更多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更复杂的问题中。
五、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数学的概率和进阶的可能性分析不仅仅为小学六年级学生提供了一种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培养和提高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和运用概率知识,小学六年级学生可以培养逻辑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学会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六、总结小学六年级数学概率和进阶的可能性分析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它可以帮助学生打下数学学习的基础,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四年级数学认识概率和进阶的可能性分析
小学四年级数学认识概率和进阶的可能性分析数学是一门让人们思维敏捷、逻辑严密的学科,小学四年级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逐渐接触到一些概率的概念,并开始了解进阶的可能性分析。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小学四年级学生如何认识概率,以及在这个基础上引入可能性分析的进阶内容。
一、认识概率概率是指某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在小学四年级的数学学习中,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开始,引导学生理解概率的概念。
例如,通过抛硬币的实验,老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出现正面和反面的次数。
通过反复实验,学生会发现正面和反面出现的次数大致相等,也就是说,抛硬币出现正反面的概率相同。
这样,学生就能初步认识到概率的概念。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抽取不同颜色的小球、掷骰子等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每种可能性出现的次数,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概率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进阶的可能性分析在小学四年级,学生能够初步认识到概率的概念后,可以进一步引入可能性分析的内容,让他们运用概率的知识解决一些问题。
1.情景模拟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可能性分析。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情景,让学生预测和计算不同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大小。
例如,教师可以说:“小明想抛硬币100次,他预测正反面出现的次数应该相等。
现在,请你计算一下正反面各出现多少次的可能性。
”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能够在计算中培养出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
2.数据统计通过数据统计,学生可以得到更加准确的概率结果。
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数据,让他们通过分析和计算,得出不同结果出现的概率。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数字的集合,让他们计算每个数字出现的概率。
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可以提高数据分析和计算的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可以将概率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情景,让他们根据已知条件计算不同结果出现的可能性。
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能够培养出问题解决的能力。
三、小学四年级数学学习的建议为了让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更好地认识概率和进行可能性分析,我们还有以下几点建议:1.提供丰富的实例和案例,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理解概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概率和进阶的可能性分析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概率和进阶的可能性分析数学作为小学课程中重要的一部分,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更是为了让他们学会运用数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在小学二年级的数学学习中,数学认识概率和进阶的可能性分析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本文将从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进阶的可能性分析两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概率的基本概念概率是研究随机现象的规律性和不确定性的一门数学学科。
在小学二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学生需要认识到概率是描述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一个指标。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不确定的事情,比如掷骰子的点数、抽纸牌的花色等,这些都是随机事件。
而概率则是用来描述这些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在学习概率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简单的实例来进行教学。
比如,让学生掷一个骰子,问他们掷出1的可能性有多大?这时候,学生可以通过观察骰子的点数,发现只有一个面是1,而骰子总共有六个面,所以掷出1的可能性是1/6。
通过这样的实际操作,学生可以形象地理解概率的概念。
二、进阶的可能性分析在掌握了概率的基本概念之后,学生可以进一步学习如何进行可能性的分析。
可能性分析是指根据已知的条件,推测某个事件是否会发生的过程。
在小学二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可以通过具体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可能性分析。
比如,老师给学生出了一个问题:“小明要从A地到B地,他有三种不同的交通方式:步行、骑自行车、乘坐公交车。
他认为从A地到B地乘坐公交车的可能性最大,你认为他的说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通过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不同交通方式的可能性大小。
学生可以考虑以下几个因素:距离、时间、交通工具的可用性等。
通过分析这些因素,学生可以得出结论,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除了具体的问题,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游戏、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行可能性分析。
比如,给学生一组数字,让他们根据已知条件进行推测,判断下一个数字是什么。
通过这样的练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数学分析能力。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概率和简单的可能性分析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概率和简单的可能性分析在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中,认识概率和简单的可能性分析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小学一年级数学中概率和可能性的概念,并通过实例分析展示学生如何进行简单的可能性判断。
一、概率的认识概率是描述某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一种方法。
在小学一年级中,概率通常用词语“可能”、“不可能”、“一定发生”等来表达。
通过观察事物或进行实验,我们可以根据已知的信息来判断某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例如,小明有10个球,其中有3个红球和7个蓝球。
现在小明要从中随机抽取一个球,那么小明抽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多少呢?根据已知的信息,红球有3个,总球数有10个,因此小明抽到红球的概率是3/10。
二、可能性的分析可能性是指某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在小学一年级数学中,可能性的判断是基于对给定条件的观察和分析,通过推理和判断来确定某个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举个例子,小红家里有三个箱子,一个是装着笔的红色箱子,一个是装着书的蓝色箱子,另一个是装着铅笔的绿色箱子。
如果我们知道小红随机从某个箱子中抽取了一个文具,那么小红抽到红色箱子的可能性是多大呢?在这个问题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推理来判断。
首先,我们已知小红抽了一个文具,而文具可以是笔、书或铅笔。
因为小红家里的三个箱子分别装着这三种文具,所以小红抽到红色箱子的可能性是1/3。
通过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给定的信息和观察来进行可能性的分析和判断。
三、应用实例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学习中,概率和可能性的认识不仅仅是理论的学习,更是要提高认识和能力的应用。
下面通过两个实例来展示如何进行简单的可能性分析。
例1:小明家有4个苹果和3个橙子,小明从中随机抽取一个水果。
请问小明抽到水果是苹果的可能性是多大?根据已知的信息,水果中有4个苹果和3个橙子,总共有7个水果。
因此小明抽到苹果的概率是4/7。
例2:小华有一个盒子,里面装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球,共有12个球。
小学数学《可能性》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可能性》教学反思在教学《可能性》这一课时,我所采用的是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发现,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数学思维能力。
总体来说,教学效果是比较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反思和改进。
首先,我对于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感到较满意。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各种可能性,并引导他们思考和发现规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他们经过自己的尝试和思考,逐渐理解了“可能发生”的概念,并能够用正确的形式表达。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他们能够抓住问题的关键点,进行合理的推理和解答。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是解题思路的设置。
在一些问题中,我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启发,导致他们在解决问题时感到困惑。
例如,在“可能发生”的问题中,学生往往被“不可能发生”的情况所困扰,没有能够准确地理解问题的本质。
这反映出我的问题设置不够有针对性和明确,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思考。
其次,我在让学生进行探究过程中,有时候没有给予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由于上课时间有限,我常常急于求成,跳过了一些必要的探究步骤,导致学生不能形成完整的思维闭环。
在后续的教学中,我应该更好地掌握时间的分配,留出足够的讨论和思考时间,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此外,在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在面对困难时容易放弃,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缺乏自信和对数学的兴趣。
所以,在教学中,我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还要关注他们的情感和学习态度。
我应该通过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动力。
另外,尽管在教学中我注重了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但在评价方面,我还倾向于使用传统的形式化评价方式,如进行小测验或布置作业。
这种评价方法是单向的,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发挥和展示的机会。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尝试使用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评价方式,如座谈、展示或实地调查等,让学生能够更全面地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认识概率小学数学中的可能性探索
认识概率小学数学中的可能性探索认识概率——小学数学中的可能性探索概率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我们生活中发生事件的可能性。
在小学数学中的可能性探索,我们将初步认识概率,了解事件之间的关系,并学习如何计算概率。
一、什么是概率概率是指某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在数学中,我们用一个介于0和1之间的数来表示概率,0表示不可能发生,1表示一定会发生。
对于其他事件来说,概率介于0和1之间。
二、事件与可能性我们首先要了解事件的概念。
事件是指某种情况或结果的发生。
例如,抛硬币出现正面、掷骰子出现某个数字、从一堆卡片中抽出红色卡片等都是事件。
通过观察和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三、确定可能事件的方法1. 等可能事件:当所有可能的结果发生的机会相等时,我们称这些事件为等可能事件。
例如,抛硬币出现正面和反面的机会均等。
2. 实际实验:我们可以通过实际实验来确定某个事件的可能性。
例如,掷骰子100次,统计每个数字出现的次数,就可以得到每个数字的概率。
3. 独立事件:当一个事件的发生与其他事件无关时,我们称其为独立事件。
例如,从一堆卡片中抽出一张红色卡片,在重新放回后再次抽出一张红色卡片,这两个事件是独立的。
四、计算概率的方法1. 经典概率:对于等可能事件,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有利结果的个数与总结果个数的比来计算概率。
例如,抛一枚硬币出现正面的概率为1/2。
2. 频率概率:通过实际实验来统计某个事件发生的频率,从而计算概率。
例如,掷骰子100次,统计某个数字出现的次数,并将其除以总次数。
3. 几何概率:对于几何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几何方法来计算概率。
例如,计算在一个正方形中,某个点落在一个圆内的概率可以通过计算面积比例来得到。
五、应用举例1. 抛硬币问题:假设我们有一枚均匀的硬币,投掷时只会出现正面或反面,且每一面的机会均等。
那么,抛硬币出现正面和反面的概率都是1/2。
2. 色子问题:假设我们有一个标准六面骰子,每个面上的数字从1到6。
可能性学情分析方案
可能性学情分析方案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课程内容从“过程与方法”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的新趋势下,如何在教师引导下调动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能力成为一个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与探索,我发现学生思维活跃并富有个性。
我相信经过我努力可以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学生。
所以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方案:首先对学生的认知能力进行评估:针对认知能力的评估情况制定以下的方案。
1.问题分析:对于教学存在的问题如何有效地进行反馈和改善?2.反馈:教师应在反馈的基础上设计更好的目标要求(以促进学生学习)。
3.目标要求: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成绩?4.评价方式:我相信学生自我发现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方式。
1.确定目标,设计活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积极参与活动。
活动内容:让学生了解世界自然博物馆的历史,认识自然的奥秘,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福祉,体验自然,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万物的情感。
通过活动,让学生理解为什么人们喜欢去博物馆参观,并了解这些文化。
它还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解释世界自然博物馆提供给人们的各种独特见解。
活动方式:小组讨论。
小组分工明确:小组由班长担任主持人,其他小组成员应积极参与讨论。
小组内部没有明确要求,应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对于不确定是否同意小组成员发言时,要进行提问。
结果由学生自己决定。
如果意见不一致,学生之间可以交换意见。
如果学生意见不同,应及时反馈,以便学生理解问题,讨论,解决问题。
通过活动,学生对自然有了更多的认识,加深了对自然中蕴含着许多道理的理解。
2.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自我发现。
鼓励学生通过学习目标发现自己,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目标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等,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资源,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发现自己。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教师应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首先,教师应为学生创设更多思考问题情境。
小学数学教研文章:对“可能性”的理解和教学思考
小学数学教研文章:对“可能性〞的理解和教学思考(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把可能性纳入数学教学内容体系,很多教师对这一全新的内容产生了困惑。
可能性知识即使不教,学生也能做出正确地推断,然而学生虽然了解某一事件发生的结果,但还是讲不清其中蕴涵的道理,可能性知识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公理性知识吗?教学可能性都是通过摸球活动,依据摸球的结果得出“肯定〞“不可能〞和“可能〞的概念,但是整个教学过程似乎没有数学思维的参与,怎样有效地进行数学教学活动呢?一、可能性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知识吗在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事物都是相互联系和不断开展的,依据事物间是否有必定的因果联系,可以分成两大类。
一类是确定性现象,就是在肯定条件下,必定会导致某种确定的结果,如:在标准大气压下水加热到100℃就必定会沸腾,太阳每天总从东方升起等。
另一类是不确定性现象,就是在肯定条件下的结果是不确定的,某一事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这样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
随机事件的每一可能结果称为一个根本领件,如:抛一枚1元的硬币,有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两个根本领件;7位数体育彩票中奖号码有0000000、0000001、0000002等一千万个根本领件。
前者事件发生的事件是必定的,后者是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是可能性研究的问题。
可能性知识的思维是什么呢?举个例子说明:在不透明的布袋里放了4个红色乒乓球和2个黄色乒乓球,给它们编上号:1号〔红〕、2号〔红〕、3号〔红〕、4号〔红〕、5号〔黄〕、6号〔黄〕,由于球的大小、质量、手感都一样,所以在不用眼睛看的前提下从袋子里任意摸出一个球,每个球都有可能被摸中,而且摸到每一个球的时机相等,因此摸出的结果有6种不同可能。
如果摸出的是1号、2号、3号、4号球则是红球,如果摸出的是5号和6号球则是黄球,有2种可能性,所以“摸出的球可能是红球,也有可能是黄球〞,也就是摸出红球的可能性有4种、摸出黄球的可能性有2种,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
小学数学可能性分析报告
小学数学《可能性》教材分析报告可能性是在本册教科书中首次出现的内容,它为学生以后学习概率的知识作准备。
对于不确定现象的认识,学生在生活中有一些体验,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
如抛硬币、转转盘、掷骰子、青蛙跳水、套圈等活动,都是学生熟知的身边的不确定现象的游戏和事例。
因此,本单元教学的重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活动来体验和感受生活中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则是不确定的,能准确地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确定和不确定现象。
难点则是列举出简单的随机事件的所有可能的结果。
关键则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和活动中感受、体验和理解生活中的确定和不确定现象。
一、单元特点:1.选取密切联系学生实际的事例作为学习的素材本单元的例题以及课堂活动,练习题等都是精心选取的一些学生身边熟悉的、密切联系他们生活的一些例子,鲜活而生动的学习素材既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又易于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和发现不确定的现象,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悟到数学运用的价值,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2.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验不确定现象教材用图画和文本相结合的形式来呈现不确定事件的例子,呈现教学的一些基本思路。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合理、灵活地利用和开发教科书,寓教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
如抛硬币、摸彩球、转转盘等都可让学生在具体的游戏活动中做一做、想一想、说一说,亲自去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并能在活动中列举或推测出随机事件所有可能的结果。
此外,还可让学生自己设计不确定现象的游戏,如“石头、剪子、布”、“猜中指”等,真正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和感悟不确定现象以及不确定现象中所有可能的结果。
3.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猜想、分析、推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新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们应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即不仅要求学生说出结果,还要求学生说一说为什么。
可能性-学情分析
《可能性》学情分析
济南市甸柳第一小学秦永华
对于纷繁复杂的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如果以结果能否预知为标准,可以分为确定现象和随机现象(不确定现象)两大类。
概率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虽说陌生,但又是经常用到的。
如:
请用“一定”、“不可能”、“可能”判断下面事件的发生。
1.花()是香的。
2.太阳()从西方升起。
3.明天我们班踢毽子比赛()会赢。
4.小明()比他的爸爸大。
大部分学生生活经验丰富,对于这部分知识的认识不错。
而且还可以将这些现象准确地进行表述。
因此在新授课过程中,我们要发挥生活经验在数学学习中的积极作用,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研究的积极性。
对于摸球实验,教师设计了3黄2白共摸10次的实验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出现不同的猜测,然后将全班数据相加,全年级数据合计,逐步让学生体会摸球次数越多,猜测越接近实际情况,然后引发学生思考,可能性大小与球的数量有关。
学生的积极性高涨,参与度也大大提高。
在这种积极参与下,学生对可能性的大小有充分的体会,教师适时点拨,学生对可能性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可能性》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可能性》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教学内容为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单元P104—105的例1和例2.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有四个研究领域,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实践与综合应用”。
其中,“统计与概率”领域中的统计初步知识在一、二年级已经涉及,但概率知识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概率问题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是学生研究的基础。
为了帮助学生认识现实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随机现象,以及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课程标准》第一学段新增了属于概率知识范畴的内容“可能性”。
这个内容旨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活中的现象,初步体验现实世界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
数学研究活动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
研究者能否主动建构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取决于原有的认知结构里是否具有清晰可同化新的知识的观念以及这些观念的稳定情况。
针对概率知识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的情况,我进行了学前测试。
测试内容是用“一定”、“不可能”、
“可能”判断下面事件的发生。
测试结果显示,50人中有37人全对,正确率为74%,13人出现错误,错误率为26%。
大部分学生生活经验丰富,对于这部分知识的认识不错。
论小学数学中的“可能性”问题
论小学数学中的“可能性”问题在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当中,涉及可能性可能性教学的内容从二年级开始先后出现四次,比如二年级用可能、不可能和一定来描述事件的可能性,六年级用分数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等,这些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出现对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究竟该对其如何把握及指导,也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一、可能性教学概念诠释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关于可能性的内容出现在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和六年级的上册。
具体而言,二年级学生所要掌握的是利用可能、不可能等类型的词语来描述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事情;三年级学生则要学会使用偶尔、经常和差不多等表示程度或频率类的词语来对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进行表述;四年级学生需要掌握对游戏公平性的判断能力,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游戏规则的设计;六年级学生需要学会使用分数对事件的可能性大小进行判断,并尝试着根据时间发展的可能性来设计和编排方案。
可以说苏教版小学数学可能性教学,是极具统计和概率思维的教学内容,加强对此部分教学方案的设计,提升学生对其理解和接受的效果,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以苏教版为例,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可能性问题对苏教版小学数学可能性问题的教学,应从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探究学生的心理需求、总结学习规律几个方面来展开。
(一)对生活经验的思考首先,可能性问题来源于生活,要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不断加强对此方面问题的理解。
比如这样一道题目:请设计一个抽奖盘,盘面上分别写着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参与奖,该怎样设计?为什么要这样设计?事实上很多小学生在商场逛街或参与其它类型的活动时都亲眼见到过抽奖盘,根据回忆也能描述出奖盘的盘面上这四个奖项所占面积的大小,因为一等奖比较重要、比较稀少,所以其所占的面积就小,反之参与奖则应在盘面上占据较大的面积学生之所以能够产生这种认识,归根到底还在于生活本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率学习:要正视其独特的思维方式——三~五年级学生“可能性”概念理解水平的调查研究【摘要】“可能性”及“可能性大小”的学习是概率知识学习的基础,本文对三~五年级240学生“可能性”概念理解水平做了调查分析,得到的结论是在“认识可能性”层面,三、四年级所有学生都使用还不涉及比例和简单模型的说理方法,五年级已有35%的学生运用比例思想来说理;三、四年级学生在“设计可能性”的能力水平比较低,大部分学生缺乏对“可能性”进行定性与定量描述的一种逆向思维,而到了五年级,水平越高,答对的人数越多,学生的逆向思维有了较好的发展;三个年级的学生在“寻找可能性”的能力水平比较高,但所举例子在独特性方面比较差。
整体来看,三、四年级的学生对“可能性”概念的理解水平还比较低,但三年级的水平明显好于四年级,五年级水平又明显好于三年级。
据此结论,本文提出了在小学进行“概率知识”教材编写和教学的三条具体建议:(1)“概率教材”编写要体现层次性和连续性;(2)“概率教学”要引领学生体验随机思想;(3)“概率学习”要重视研究学生的错误概念。
【关键词】可能性;理解水平;调查研究【正文】一、问题提出2001年,我国在《全日制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下文简称《新课标》中首次明确提出将概率的初步知识作为一种基本数学素养纳入小学数学课程,其中用“可能性”替代数学专业术语“概率”,同时《新课标》对第一、二学段概率学习的内容和教学目标都做了具体规定,小学生们对概率内容的学习重点是概率思想方法的学习、理解和应用。
其中对“可能性”的准确理解是达到规定目标的前提和保证。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对《新课标》中第一、二学段的概率学习的具体内容和教学目标做了更详细地说明。
例如,在第一学段,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够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不要求学生求出可能性的具体大小。
在第二学段,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含义,并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同时指出:“学生要能够设计一个方案,符合指定的要求。
也就是说,知道某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这个条件构造一个概率模型,使之满足这个条件”。
另外,《新课标》中指出:“要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老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使用‘可能’或‘不可能’这样的词语来进行描述和表达。
”对“可能性“的上述具体要求我们可以概括为3个目标:认识可能性、设计可能性和寻找可能性。
那么在新课改实施将近10年的过程中,小学生对“可能性”的理解水平到底如何呢?本研究选择了小学三~五年级的24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从“认识可能性”、“设计可能性”及“寻找可能性”3个维度来考察小学生对“可能性”的理解水平,并作了初步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
二、研究方法1、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浙江省平阳县的一所城镇小学三~五年级的240名学生,每个年级随机抽样两个班,每班40人。
参加测试的240名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时已接受过“可能性”初步知识的学习,五年级学生还接受过“可能性大小”初步知识的学习。
2、测量工具本研究所采用的问卷主要是从“认识可能性”、“设计可能性”、“寻找可能性”这3个方面来设计,共计6个题目,有选择题和开放题①。
本测试问卷的编制参考了华东师大统计学专家李俊及天津师大李林波的测试问卷的编制思路,但由于所研究对象在年级上有差异,所以在设计时作了较大的修改,新增了“设计可能性”、“寻找可能性”2个维度。
3、水平划分及编码对“认识可能性”中“可能性大小的比较”的学生回答进行了SOLO分析。
所谓SOLO分类法,始于20世纪80年代澳大利亚教育家Biggs和Collis在Piager 和Inhelder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学生的反应进行了讨论,创立了SOLO分类法。
之后SOLO理论被应用到学校课程、教学、评价和说明学生思维发展等许多课题的研究。
在我国,李俊分析了国外的很多相关文献资料,通过对567名学生(6、8、12年级)的调查,依据SOLO理论总结出了学生认知概率这一概念时的回答的5种水平,分别为前结构水平(P),单一结构水平(U),多元结构水平(M),关①具体内容详见附页测试卷联结构水平(R)和进一步抽象结构水平(E),具体水平编码详见文献【1】。
上述研究在样本的选取上,主要涉及了初中和高中的学生,在测试内容上,主要涉及认识可能性,而在“设计可能性”和“寻找可能性”两个方面并未涉及。
“设计可能性”和“寻找可能性”两个维度可参考的资料缺乏,我们根据测试结果进行整理,将小学生“设计可能性”和“寻找可能性”的能力水平分别划分为如下层次,见表1和表2。
其中“设计可能性”编码主要从思维的正确性、数学语言表达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来考虑的。
而“寻找可能性”的水平编码主要从所举例子的正确性、数量性和独特性这3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表1 小学生“设计可能性”能力水平编码表2 小学生“寻找可能性”能力水平编码4、施测过程本次问卷调查的实施是学校统一安排,以班级为单位集中进行的。
问卷测试时间大致是20分钟。
对问卷结果进行初步统计后,对学生和任课老师进行了随机访谈,以了解出现某些结果的可能原因。
访谈作了某些简要的笔录。
另外,在数据处理上,主要以百分比统计为主。
三、结果分析1、在“认识可能性”层面:三、四年级学生判断某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在“可能性大小比较”中三、四年级学生所达到的最高水平为M,五年级已有35%的学生能达到最高的E水平。
“认识可能性”是《新课标》中对小学生规定的重要内容。
本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评价学生对“可能性”的初步理解:⑴区分可能、不可能和一定;⑵对可能性大小的认识。
(1)区分可能、不可能和一定测试卷中第一题(包含2个小题)为选择题,主要考察小学生能否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来描述某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表3 第一题各小题正确率从表3可以看出,五年级正确率最好,三年级较明显高于四年级。
另外,第1小题是一步试验,第2小题是两步试验,但正确率没有明显的差异。
表4 第一小题两小题各选项出错人数分布表4的统计结果显示,学生在使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来说明某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时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四年级学生困难人数明显高于三、五年级。
在判断“一定”和“不可能”两种确定性情况时,三、四年级学生人数明显多于五年级。
(2)可能性大小的比较问卷中第二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一步试验中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认识。
题目要求学生作出选择,并给出相应理由。
对学生的回答用SOLO模型进行分析。
各水平有代表性的回答如下:前结构(P)水平的回答:选C。
“因为第一个盒子的红球比第二个盒子的红球多2个,第一个盒子里的黑球数比第二个盒子的黑球数少2个,2-2=0,所以我认为可能性一样大。
”看来他认为两个盒子之间相同颜色球的数量差相同,那么从两个盒子中取到红球或黑球的可能性是一样大的。
这是不合逻辑的,是以自己发明的规则来判断的。
单一结构(U)水平的回答:选D。
“虽然说第二个盒子没有第一个盒子的红球多,但是取的时候有可能第一个盒子取出红球,第二个取出黑球,也有可能是两个都取出红球,还有可能都取出黑球,所以无法确定。
”她强调试验时每一个结果都有可能发生,因此无法比较。
她把可能性当成了预言结果的根据了,而结果是不确定的,所以可能性大小就不能确定了。
也就是说可能性是不能量化及预测的。
多元结构(M)水平的回答。
在比较机会大小时,M水平的回答或以为每一可能结果都有相同的机会,或使用自创的非比率方法量化机会。
一位四年级学生的回答为:选A。
“因为第一个(盒子中)红球和黑球相差大,第二个盒子中红球和黑球相差小。
”他选择了自创的非比率的方法量化机会。
这种方法没有把盒子中小球的数据用比例联系起来。
关联(R)水平的回答。
在比较可能性大小时借助比较是由M水平过渡到R 水平的标志。
但此时孩子们对比例和概率之间的关系还不明晰。
第二题第1小题能用分数来量化可能性大小,而第2小题却不会用比例知识来解决。
进一步抽象(E)水平的回答。
处于E水平回答的学生已经能够借助古典概率公式先计算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再进行比较。
表5 SOLO不同水平回答的人数及百分比②测试结果表示(见表5),首先,三、四年级学生所达到的最高水平为M,处②括号里的数据代表学生数。
于R和E水平的人数为0,这一结果的产生与学生们没有学习“可能性大小”的具体计算求法及数学思维发展水平有一定的关系。
五年级学生达到R水平及以上水平的人数占59.3%。
从调查的整体来看,达到M水平及以上水平的人数占77.9%。
其次,三年级学生的整体水平要明显高于四年级,五年级有35%的学生能达到最高的E水平。
2、在“设计可能性”层面:三、四年级大部分学生缺乏对“可能性”进行定性与定量描述的一种逆向思维,而到了五年级,水平越高,答对的人数越多,学生的逆向思维有了较好的发展。
测试卷中第三题是考查学生在初步体验、感受、理解“可能性”的基础上用所掌握的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各水平具有代表性的回答如下:水平一的回答:“可能性是90%。
”看来这名学生并没有理解题意。
水平二的回答:“改成3个2.”这个学生应该理解了题目的意思,并且有了相应的设计思路,但是他并没有清楚的表达出自己的设计思路。
水平三的回答:“6个面应该其中两个再改成2,改成3个2,3个面就是50%,所以,把4、5改成2,向上的可能性是50%。
”这名学生的思路明晰,表达清楚准确。
表6:“设计可能性”不同水平回答的人数及百分比从表6可以看出,首先,五年级在“设计可能性”的整体水平上要明显好于三、四年级,而三年级又明显好于四年级,四年级在第一水平上占到了78.4%,而三年级只占27.5%。
其次,从总体上来说,三、四年级学生“设计可能性”的能力水平比较低,处于水平一的学生占到三、四年级被试的52.5%,水平越高,答对的人数越少。
这一结果表明三、四年级大部分学生缺乏对“可能性”进行定性与定量描述的一种逆向思维,而到了五年级,水平越高,答对的人数越多,学生的逆向思维有了较好的发展。
3、在“寻找可能性”层面:三、四、五年级学生所举的例子在数量性、正确性方面比较好,相比较而言独特性最差。
第四题是测试小学生利用所掌握的“可能性”的相关知识进行实际应用的能力,比如,是否能较准确的辨别生活中的大量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各水平具有代表性的回答如下:水平一的回答:“明天会刮风,明天会下雪,花是黄色,草是黄色,草是绿化。
”他没有表达出一种可能性,而且他的例子没有脱离样题的语境,缺乏独创性。
水平二的回答:“明天可能下雨,明天可能会下雪,明天可能是阴天,明天可能是晴天,明天可能下冰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