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北师大版语文八上第6课《黄果树瀑布》word导学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 6 黄果树瀑布教案 北师大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6 黄果树瀑布教案 北师大版

6.黄果树瀑布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积累词语,了解作者。

2.体会文章中优美、传神的字、词、句,能够用感情朗读。

2. 感悟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和大自然无限生机对人的陶冶。

4. 体会文章抓住景物的特征移步易景的写法和欲扬先抑写法。

教学重难点1. 体会文章中优美、传神的字、词、句,能够用感情朗读。

2. 感悟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和大自然无限生机对人的陶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亚洲最大的黄果树瀑布气势非凡,雄伟壮观。

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作者一起去领略壮美的黄果树瀑布。

板书课题。

二、作者简介于坚, 1954年生于昆明,20岁开始写诗,25岁发表作品。

1984年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文系。

1994的长诗《0档案》被誉为当代汉语诗歌的一座“里程碑”。

著名诗集有《空地》、《诗六十首》、《对一只乌鸦的命名》、《忆没穿过天空的钉子》、《作为事件的诗歌》《飞行》,文集《棕皮手记》、《云南这边》等十余种。

于坚开拓了诗坛口语写作的风气,他是第三代诗歌的代表性诗人。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一)与同伴互相读听课文,注意为对方订正读音、纠正停顿。

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感情,读出语音的轻重和语气语速。

(二)自由朗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

第一段(第1自然段):指出黄果树瀑布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第二段(第2~8自然段):具体写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的所见、所闻、所感。

第三部分(9-10),作者交代这篇文章的确是有感而发。

(三)整体感知课文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他是杰作的?明确:声音、形态和感受。

(四)学习2-4自然段2.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听到的声音有什么样的特点?读读2、3自然段,思考一下。

明确:声音轻、柔美、动听。

3.从哪里知道的?明确: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4.离瀑布较近时,那声音有什么样的特点呢?从哪里感受到的?明确:声音很响。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黄果树瀑布》教案 北师大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黄果树瀑布》教案 北师大版

6. 黄果树瀑布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掌握本课字词,理解词意,并会用词语造句。

过程与方法;1、能联系课文内容,感受瀑布形态、声音的特点,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感受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性情的陶冶;2、理解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并由此理清文章脉络。

情感与价值: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2学情分析《黄果树瀑布》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临水骋怀”的第二篇文章,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它主要写了作者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描绘了黄果树瀑布这一景观的壮美和气势的宏伟,充分表现出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和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全文一共有八个自然段,按照游踪先后为序,分别描写了黄果树瀑布的壮观景色,本文的写作特色十分鲜明:一是采取了移步换景的方法,将黄果树瀑布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描绘;二是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如诗如画。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品味文句,感受作者强烈而独特的情感体验。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背诵等多项语言练习,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导入一、导入放映《中国自然奇观-黄果树瀑布》让学生了解黄果树瀑布的有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2【讲授】欣赏美二、欣赏黄果树瀑布的美自学指导: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黄果树瀑布美在哪些方面,然后用“黄果树瀑布美在……”的句式讲给大家听。

预设答案:第2节美在瀑布正面景象气势雄伟、壮丽,如万马奔腾。

第3节美在瀑布声音震耳欲聋。

第3-4节美在我和瀑布的亲密接触和感受。

第4节美在瀑布水注的顷泻力量。

第5节美在瀑布后面神密。

作者也是这样认为的吗?明确:不是。

作者开始认为“干瘪、无聊”是因为对黄果树瀑布的印象停留在教科书和图片中,当他亲临其境、亲身体验之时,从听觉、触视、视觉上感受到不一样的黄果树瀑布,原来“干瘪、无聊”的概念变成了生动的、撼动人心的感受,因此作者说“前者灰飞烟灭了”,“另一个瀑布在我的生命里复活了”。

八年级语文上册《黄果树瀑布》学案北师大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黄果树瀑布》学案北师大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黄果树瀑布》学案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黄果树瀑布》学案北师大版一、教材《黄果树瀑布》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临水骋怀”的第二篇文章,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它主要写了作者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描绘了黄果树瀑布这一景观的壮美和气势的宏伟,充分表现出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和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全文一共有八个自然段,按照游踪先后为序,分别描写了黄果树瀑布的壮观景色,本文的写作特色十分鲜明:一是采取了移步换景的方法,将黄果树瀑布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描绘;二是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如诗如画。

二、学情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他们的主动性和求知欲都已大大提高,不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但同时对生活缺少体验,而这篇《黄果树瀑布》,是在重新审视我们对自然的态度。

这点是需要我们去对学生进行引导的,因此,我通过引导学生去自读自悟,运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学习,通过朗读、圈画、质疑、小组讨论、比较研究与拓展强化,从中感悟自然力量的强大。

三、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作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各个学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意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同时注重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因此在对教材仔细分析解读的基础上,根据课文的特点、学生的实际,特定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相关的文学常识及黄果树瀑布的知识。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品味文章酣畅的景物描写,感受作者强烈而独特的情感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审美情趣,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四、教学重难点课标提倡在读中感悟、读中体会,但感悟与体会是不能泛泛而谈的,要结合具体的词句来谈。

因此,根据课文特点,我确定如下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品味文句,感受作者强烈而独特的情感体验。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黄果树瀑布》教案范文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黄果树瀑布》教案范文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黄果树瀑布》教案范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诗词鉴赏、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黄果树瀑布》教案范文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黄果树瀑布》教案范文(精选13篇)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黄果树瀑布》教案范文篇1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给课文划分段落。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6 黄果树瀑布导学案 北师大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6 黄果树瀑布导学案 北师大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6 黄果树瀑布导学案北师大版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词语。

联系课文内容,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

2、通过朗读、背诵等多项语言练习,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3、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2)黄果树瀑布知多少黄果树瀑布是最大的瀑布,也是最大的瀑布,位于(3)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通顺。

2、分组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顺句子,3、自己轻声读生字,请找出作者具体描写黄果树瀑布的语段。

课堂探究1、作者写黄果树瀑布时从哪些方面入手写的?2、自己动手画一画:(1)波浪线画出描写声音的句子。

(2)横线画出描写形态的句子。

3、交流描写声音的句子,你认为哪些词运用的好?写出了黄果树瀑布声音的什么特点?4、交流描写形态的句子,你认为哪些句子或词语运用得好?写出了黄果树瀑布形态的什么特点?二、组织学习第一自然段:1、这段写什么?为什么要写这一段?这种写法在文学上叫做?2、这段所介绍的黄果树瀑布和实际的黄果树瀑布有区别吗?试想想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三、学习6----8自然段:这些语段写了什么?四、浏览全文:作者写此文除了介绍黄果树瀑布之美之壮观而外,还想告诉我们什么?巩固提升黄果树大瀑布高77.8米、宽101.0米,是我国最大的瀑布,也是世界著名大瀑布之一。

早在三百多年前,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就描述其"水由溪上石,如烟雾腾空,势其雄厉,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具不足拟其状。

"奔腾的河水自70多米高的悬崖绝壁上飞流直泻犀牛潭,发出震天巨响,如千人击,万马奔腾,声似雷鸣,远震数里之外,使游人惊心动魄。

黄果树瀑布还有大水、中水、小水之分,常年流量中水为每秒20立方米,时间在九至十个月。

流量不同,景观也不一样。

大水时,流量达每秒1500立方米,银浪滔天,卷起千堆雪,奔腾浩荡,势不可挡,其壮观自不待说。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 黄果树瀑布 导学案(已纠错)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 黄果树瀑布 导学案(已纠错)

《黄果树瀑布》导学案一、教学目标语文基础知识目标1. 生字瀑布pù耳膜mó倒塌tā崩裂bēnɡ强调qiánɡ震耳欲聋yù lónɡ2. 词语黄果树瀑布:在贵州省镇宁县白水河上,为亚洲最大的瀑布。

瀑布:泉水从高山直上泻下来,远看仿佛挂着的白布。

成见:对人对事主观的固定不变的看法。

声波:能引起人听觉的振动波,可以在空气、液体或固体中传播。

也叫音波。

魂飞魄散:形容受了极大的震惊,吓坏了。

雄伟:雄壮而宏伟。

壮丽:雄壮而美丽。

圣经:基督教的经典,包括《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

俗不可耐:庸俗的使人受不了。

千篇一律:许多文章都一个样。

泛指按一个格式机械地办事。

陈腔滥调:多用陈词滥调,陈旧的言词,空泛的论调。

灵感:在文艺、科学等活动中,由于有关事物的启发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

灵感的获得是以实践经验和知识积累为前提的。

3. 作者于坚,四川资阳人。

1934年生于云南昆明。

当代诗人,16岁开始当工人,1980年考入云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到云南省文联工作,1979年发表处女作《新堂·吉诃德之歌》。

于坚是第三代诗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以反抒情色彩,运用口语、反讽、自嘲等手法探索当代精神生活。

他试图退回到记叙、记录、记载那些看似最基本简单的写作上去,寻求一种可能的最自由的散文写作。

于坚的散文集有《棕皮手记》,《人间笔记》,《棕皮手记·活页夹》等。

二、学习目标《黄果树瀑布》1. 知识与能力:①掌握本课中的生字词。

②能用简洁的语言复述内容。

2. 过程与方法:①学习对震耳欲聋的声音,使人全身湿透的水汽的描写。

②理解在作者心目中两个黄果树瀑布的形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作者内心发现的喜悦和体验的喜悦。

三、课后练习解答第一题作者自己的解释是:图片上的风景是“没有空间、质量和细节的,它们仅仅是祖国的骄傲这一概念的所指”。

而概念,是公共的,大家都一样,没有个人的、独特的体验,没有自己的感觉:因此光有概念,哪怕是辉煌的概念,仍然是空洞的,抽象的,不能成为自己的血肉和灵魂,是“干瘪的”,不可能生动。

山东省单县希望初级中学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黄果树瀑布》导学案

山东省单县希望初级中学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黄果树瀑布》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掌握重要的生字词。

2.熟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3.初步体会作者对于黄果树瀑布的赞美预习检测:于坚,1954年生,当代诗人、作家。

主要作品有《尚义街六号》、《飞行》等。

散文集《人间笔记》、《棕皮手记》、等二、自学指导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弥.()漫干瘪.()缝.( )隙.()顷.()刻魂飞魄.()散陈腔滥.(.)调耳膜.()2、朗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3、自由读课文,作者写了现实中的黄果树瀑布的哪些方面?调动了几种感官?有什么好处?(从文中找出依据)。

三、合作探究浏览全文,理清作者对黄果树瀑布的感觉变化过程。

(从课文中找出具体词语。

)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四、当堂训练3、阅读课文第4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修辞手法在文段中都得到使用的一项是()A、比喻、拟人、排比、夸张B、比喻、反复、排比、双关C、拟人、对偶、引用、夸张D、拟人、对偶、反复、双关(2)、这段描写按照由到的顺序,表现了黄果树瀑布的态美,抓住了自己的感受,分别从、、几个感官角度来写。

4.仿写句子。

那悬挂在高原上的大瀑布,犹如一只弥漫于天地之间的巨手。

那悬挂在高原上的大瀑布,犹如五.总结提升本文作者在没有到实地游览之前对黄果树瀑布没有什么感觉,无话可说,又不愿落入千篇一律的俗套,所以不敢姑妄下笔。

我们应当学习作者力求亲身体验,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的精神。

《黄果树瀑布》导学案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品味文章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独特的情感体验。

2、体会黄果树瀑布的壮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自学指导自由朗读课文,结合语境,品味赏析下列语句。

(注意划线的词语)三、合作探究1、在第四自然段,为什么说一个瀑布“灰飞烟灭”了,另一个瀑布在我的生命里“复活”了?2、作者是不是仅仅为了表达对黄果树瀑布的热爱、赞美之情呢?四、当堂训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那悬挂在高原上的大瀑布,犹如一只弥漫于天地之间的巨手,从高处向我合拢过来,它抚摸我,亲近我,拍打我,刺激我,使我的每一个毛孔都张开了,呼吸着水声,呼吸着潮湿。

【最新精选】北师大初中语文八上《6黄果树瀑布》word教案 (2).doc

【最新精选】北师大初中语文八上《6黄果树瀑布》word教案 (2).doc

黄果树瀑布(2课时)课前预习:了解作者以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相关课程标准:“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次U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品味课文中富有表现了的句子。

”教学目标:1、了解本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性情的陶冶,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3、了解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声音的特点,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在写景中抒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反复朗读,从中体会黄果树瀑布的壮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细致观察,写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评价任务:1、进行朗读,把获得的整体感受读出来。

2、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

3、诵读之后,真实的感受作者实地游览后,对黄果树瀑布产生了哪些独特的感受?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用作者简介导入新课作者简介:于坚,于1954年8月生于云南昆明,毕业于云南大学,做过编辑,是第三代诗歌的代表性诗人。

代表作有《尚义街六号》、《飞行》等。

著有《棕皮手记》、《人间笔记》等散文集以及《余件作品集》。

2、介绍黄果树瀑布:黄果树瀑布位于贵州省镇宁县白水河上,是我国最大的瀑布,也是亚洲最大的瀑布。

瀑布宽约20米(夏季水大时可达30米~40米),从60米高处的悬崖上直泻犀牛潭。

巨大的飞瀑,未见其景,先闻其声。

近处观瀑,如临万马奔腾之阵;水拍击石,犹似雷劈山崩,令人惊心动魄。

飞溅的水花,高50米~60米,雾气腾腾,光照下,五彩缤纷。

瀑布的后面,有一水帘洞,洞深20余米,洞中观瀑,如置身于流水之中。

这里的夜景也十分迷人,蒙蒙细雨落在黄果树街上(公路),人们称此街为“夜雨洒金街”。

黄果树瀑布周围18千米内,还有各式地上瀑布10余个,地下瀑布4个,组成了一个世间少有的瀑布群。

八年级语文上册北师大版《黄果树瀑布》教案-word文档资料

八年级语文上册北师大版《黄果树瀑布》教案-word文档资料

八年级语文上册北师大版《黄果树瀑布》教案一、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词语。

抓住语言文字品读感悟,真切地感受黄果树瀑布雄奇壮阔的景象。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学习1、板书课题:黄果树瀑布2、谈话:今天,让我们跟着作者去黄果树瀑布风景区走一走。

(二)初读课文1、提出要求: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读顺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出示词语,读准字音。

人喧马嘶喧嚣撩过来聆听胸膛挟来掩映訇然作响凝神谛听(三)分节朗读课文1、指导读通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词语:人喧马嘶喧嚣银雨撒金街山回谷应聆听訇然作响循着凝神谛听沉醉(根据学生情况,解决语句中不理解的词)(四)再读课文要求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朗读。

(五)指导抄写生字、词语第二课时(一)导读第二自然段1、指名朗读2、读了这一自然段,你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最后像潮水般涌过来,盖过了人喧马嘶等句子,体会瀑布声音大,气势大。

3、指导感情朗读(二)导读三~四自然段1、指名朗读2、抓住文中一匹宽幅白练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腾空而上,随风飘飞等语句,引导学生感受瀑布雄壮的气势。

3、观看录像,加深感受。

(或教师范读,再次感受)4、指导感情朗读(三)导读五~七自然段1、轻声朗读2、思考:读了这一部分,你感受到了些什么?哪些语句还读不懂?3、开展小组讨论4、交流点拨①引导学生感受瀑布的雄壮气势、大自然的勃勃生机以及瀑布对游人心情的影响。

②重点理解下面的话: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说说乐声奏鸣、声浪各指什么?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是说什么?)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声挟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

(体会黄果树瀑布给大自然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使游人充满了活力。

)5、指导感情朗读(四)导读第八自然段1、指名朗读2、联系课文,说说沉醉的意思。

3、感情朗读(五)学习第一自然段在学生充分感受瀑布的气势后,说说为什么称黄果树瀑布是大自然的杰作。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6 黄果树瀑布教案 北师大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6 黄果树瀑布教案 北师大版

《黄果树瀑布》一、教学目标1.品味文章酣畅的景物描写,感受作者强烈而独特的情感体验。

2.认识课文开头和结尾的表达作用。

3.培养对大自然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品味文句,感受作者强烈而独特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难点个别抒写情感体验的句子。

四、教学时数2课时。

五、预习要求诵读课文一遍,默读一遍。

标出自己认为值得品味和觉有疑难的语句,试做批注。

六、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学生观赏黄果树瀑布的图片,谈感受,引入课文。

二、感知课文1.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指导讲评并作示范。

2.学生提出疑难语句,相互试行解读,教师做适当引导。

三、阅读探究1.作者实地游览后,对黄果树瀑布产生了哪些独特的感受?(“阅读练习”二)理解:作者实地游览有两个惊喜的发现:瀑布是有声的、潮湿的;瀑布是立体的,可以抵达它的后面。

有声的瀑布令作者异常激动;潮湿的瀑布能把“我”淹没;立体的瀑布可与之亲密接触。

从文中描写可见,作者沉浸在喜悦、欢乐和激动之中,感受到瀑布那具体的、强烈的生命,产生对瀑布的亲近感和崇高感。

(可引导学生通过“抚摸”、“亲近”、“诞生”、“复活”等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和浓墨重彩的夸张描写去体会。

)2.开头两段写了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写?(“阅读练习”一)理解:开头两段写自己看到黄果树的图片并不激动,看到旅游纪念品会产生无聊感。

因为这些统一制作的东西只是一种公共的概念,没有个人的、独特的体验,干瘪而空洞。

这样写与下文那有声有形有生命的、具体生动的、震撼人心的实景形成反差,突出了作者的独特感受。

3.结尾倒数第二段写了什么?这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发?(“阅读练习”四)理解:结尾写自己在没有到实地游览之前对黄果树瀑布没有什么感受,无话可说,又不愿落入千篇一律的俗套,所以不肯姑妄下笔。

我们应当学习作者这种不写千篇一律的陈词滥调,力求亲身体验,非写独特感受不肯下笔的写作态度和创新精神。

四、揣摩品味学生汇报自己认为值得品味赏析的语句,教师加以整合之后,指导揣摩。

八年级语文上册《黄果树瀑布》学案北师大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黄果树瀑布》学案北师大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黄果树瀑布》学案北师大版一、教材《黄果树瀑布》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临水骋怀”的第二篇,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它主要写了作者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描绘了黄果树瀑布这一景观的壮美和气势的宏伟,充分表现出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和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全文一共有八个自然段,按照游踪先后为序,分别描写了黄果树瀑布的壮观景色,本文的写作特色十分鲜明:一是采取了移步换景的方法,将黄果树瀑布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描绘;二是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使的语言生动形象,如诗如画。

二、学情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他们的主动性和求知欲都已大大提高,不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但同时对生活缺少体验,而这篇《黄果树瀑布》,是在重新审视我们对自然的态度。

这点是需要我们去对学生进行引导的,因此,我通过引导学生去自读自悟,运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学习,通过朗读、圈画、质疑、小组讨论、比较研究与拓展强化,从中感悟自然力量的强大。

三、教学目标《语文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作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各个学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意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同时注重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因此在对教材仔细分析解读的基础上,根据文的特点、学生的实际,特定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相关的文学常识及黄果树瀑布的知识。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文,理清思路;品味酣畅的景物描写,感受作者强烈而独特的情感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审美情趣,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四、教学重难点标提倡在读中感悟、读中体会,但感悟与体会是不能泛泛而谈的,要结合具体的词句来谈。

因此,根据文特点,我确定如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品味文句,感受作者强烈而独特的情感体验。

2教学难点:通过朗读、背诵等多项语言练习,个别难理解的抒写情感体验的句子。

最新整理八年级初二语文八年级上《黄果树瀑布》教案(北师大版).docx

最新整理八年级初二语文八年级上《黄果树瀑布》教案(北师大版).docx

最新整理八年级初二语文教案八年级上《黄果树瀑布》教案(北师大版)黄果树瀑布6月学习目标:1、分析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黄果树瀑布并体会作者内心的独特感受。

2、学习欲扬先抑的手法和多角度描写的方法。

3、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学习重点:学习欲扬先抑的手法和多角度描写的方法。

学习难点:体会作者内心的独特感受。

学习方法:朗读品味法、合作探究法教具使用:多媒体学习课时:1课时学习过程(一)导入以黄果树瀑布的视频导入。

(二)走进文本,感受瀑布1、初读全文,请找出描写黄果树瀑布的句子,并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瀑布的。

明确:声音、水汽、气势、瀑布与山体间的缝隙。

2、再读文章,分析作者如何来写瀑布的。

提示:学生可按句式回答:我找到的句子或词语是(用原文中的句子或词语回答)_______,这句话从角度(感官)描写瀑布的。

学生按句式回答,教师点评总结。

明确:从听觉角度写了瀑布的声音震耳欲聋;从触觉角度写了瀑布水汽潮湿盛大的特点;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从视觉、听觉角度写出了瀑布水柱气势磅礴;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了瀑布与山体间的缝隙。

3、我们常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从刚才的描写中,你觉得作者对黄果树瀑布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三)熟读深思,品味感情1、我感受着我的生命在巨大的水声中的惊恐、疼痛;在潮湿中的寒冷、收缩。

明确:这是一种激动和快乐,惊恐、疼痛、寒冷、收缩只是一种心灵表层或身体外部的刺激,但是这种心灵表层或身体外部的刺激,造成了心灵深处的快乐与激动。

2、这里是瀑布的声带,唯一的发言者是瀑布,除此之外,任何话都听不见,哪怕你在赞美,哪怕你像圣经那样说话。

明确:运用比喻的修辞,形象生动的写出了瀑布震耳欲聋的声音是从这发出的。

两个“哪怕”更突出了瀑布天籁之音的宏大和美妙。

(四)凝神静气,合作探究1、作者被黄果树瀑布陶醉,产生热爱之情。

但第一二两段并不是这样写的,(请从一二段找出表达作者对黄果树瀑布感情的词语)你知道是什么写法吗?明确:欲扬先抑2、“黄果树大瀑布”作为一直统治着我的一个早已干瘪的概念,顷刻间灰飞烟灭。

《黄果树瀑布》导学案(2021最新汇编)

《黄果树瀑布》导学案(2021最新汇编)

《黄果树瀑布》导学案《黄果树瀑布》导学案学习目标:1. 了解本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性情的陶冶,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3.了解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声音的特点,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在写景中抒情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点:反复朗读,从中体会黄果树瀑布的壮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学习难点:学习细致观察,写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学习过程:一、明确目标(自读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方向,课堂上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二、课前热身(充分利用提前学习学案的时间,对课文进行预习,感知。

)(一)背景说明及人物介绍(圈划出你认为重要的信息,并摘录到书上)1.背景资料(黄果树瀑布简介资料)。

中国最大的瀑布。

位于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的白水河上。

白水河自70多米高的悬崖绝壁上飞流直泻犀牛潭中,发出震天巨响,十里之外即闻其声,如千人击鼓,万马奔腾,场面惊心动魄。

黄果树瀑布的水,随着季节变换展现出种种迷人的奇观。

黄果树大瀑布的迷人之处还在于地面、地下、水上、水中的组合景致。

2.作者简介于坚,四川资阳人,1954年生于云南昆明,当代诗人。

16岁开始当工人,1980年考入云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到云南省文联工作。

1979年发表处女作《新堂·吉诃德之歌》。

1984年与韩东等诗人创办诗刊《他们》。

著有诗集《诗六十首》《对一只乌鸦的命名》《一枚穿过天空的钉子》《诗歌·使条集》《于坚的诗》等。

于坚是第三代诗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以反抒情色彩,运用口语、反讽、自嘲等手法探索当代精神生活。

于坚自称,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他曾广泛阅读法国新浪潮电影的一些论著和剧本,尤其受到一种“纯客观记录生活”的理论所影响,“一直试图使诗歌的翅膀回到大地之上”。

同样的,当于坚开始他的散文创作时,他的写作方向也是一直向下,回到大地上。

回到内心,回到生存的现场,回到常识,回到事物本身,回到记忆中私人的细节里,一直是于坚写作的一种内在愿望。

八年级黄果树瀑布导学案

八年级黄果树瀑布导学案

八年级黄果树瀑布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黄果树瀑布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和特点。

2、学习作者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描写黄果树瀑布的方法。

3、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文中描绘黄果树瀑布的词句,体会其雄伟壮观的特点。

(2)学习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

2、难点理解作者在观赏黄果树瀑布过程中的情感变化,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三、学习方法1、自主学习:通过阅读课文、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黄果树瀑布的相关知识。

2、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交流,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朗读感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黄果树瀑布的魅力。

四、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中,有许多令人惊叹的自然景观。

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贵州,去领略那雄伟壮观的黄果树瀑布。

(展示黄果树瀑布的图片或视频)(二)自主学习1、默读课文,标注出生字词,查阅工具书解决。

2、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黄果树瀑布的?(三)合作探究1、小组内交流自主学习的成果,互相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讨论作者的写作顺序,并找出相关的语句加以说明。

(四)精读课文1、找出文中描写黄果树瀑布声音和形态的语句,读一读,体会其特点。

声音:“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下,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

”形态:“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

”“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

”2、作者在描写黄果树瀑布时,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比喻:“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

”将瀑布比作白练,形象地写出了瀑布的洁白和绵长。

夸张:“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

”突出了水花的高和多。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6课《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6课《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1

《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一)课堂教学要求【教材分析】《黄果树瀑布》这篇散文告诉我们,任何有生命的东西,如果被人们千篇一律地复制生产,就会丧失它原有的活力和价值。

根据“祖国的大好河山”这一总体概念拍摄的黄果树瀑布也不例外。

“这风景是没有空间、质量、空气和细节的,它们仅仅是祖国的骄傲这一概念的所指”。

另辟蹊径,是改变对黄果树瀑布这一名词成见的关键。

作者接近它,首先是那瀑布的声音,这是图片无法传达的东西。

接着是承受瀑布的洗礼,使他的“每一个毛孔都张开了,呼吸着水声,呼吸着潮湿”。

感受到自己的生命“在巨大的水声中的惊恐、疼痛;在潮湿中的寒冷、收缩”。

尤其是作者绕过瀑布,抵达它的后面。

他看到“在中国的任何一张关于黄果树的风景图片中,都不存在这个地点”。

他置身于水流的内部,“看不出丝毫的雄伟、壮丽,没有任何所指,你看到的就是水犹如玻璃粉碎那样的运动”。

【教学目标】1. 了解本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性情的陶冶,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3.了解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声音的特点,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在写景中抒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反复朗读,从中体会黄果树瀑布的壮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细致观察,写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黄果树瀑布(第1课时)【教学建议】一.导入课文学生欣赏黄果树瀑布的图片,谈感受,引入课文。

二.感知课文1.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指导讲评并作示范。

2.学生提出疑难语句,相互试行解读,教师做适当引导。

三.阅读探究1.作者实地游览后,对黄果树瀑布产生了哪些独特的感受?理解:作者实地游览有两个惊喜的发现:瀑布是有声的、潮湿的;瀑布是立体的,可以抵达它的后面。

有声的瀑布令作者异常激动;潮湿的瀑布能把“我”淹没;立体的瀑布可与之亲密接触。

从文中描写可见,作者沉浸在喜悦、欢乐和激动之中,感受到瀑布那具体的、强烈的生命,产生对瀑布的亲近感和崇高感。

初中语文(北师大版)八年级-黄果树瀑布_教学设计_教案

初中语文(北师大版)八年级-黄果树瀑布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词语。

2、抓住语言文字品读感悟,真切地感受黄果树瀑布雄奇壮阔的景象。

2. 教学重点/难点抓住语言文字品读感悟,真切地感受黄果树瀑布雄奇壮阔的景象。

3. 教学用具课件4. 标签教学过程(一)导入学习1、板书课题:黄果树瀑布2、谈话:今天,让我们跟着作者去黄果树瀑布风景区走一走。

(二)初读课文1、提出要求: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读顺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出示词语,读准字音。

人喧马嘶喧嚣撩过来聆听胸膛挟来掩映訇然作响凝神谛听(三)分节朗读课文1、指导读通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词语:人喧马嘶喧嚣银雨撒金街山回谷应聆听訇然作响循着凝神谛听沉醉(根据学生情况,解决语句中不理解的词)(四)再读课文要求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朗读。

(五)导读五~七自然段1、轻声朗读2、思考:读了这一部分,你感受到了些什么?哪些语句还读不懂?3、开展小组讨论4、交流点拨①引导学生感受瀑布的雄壮气势、大自然的勃勃生机以及瀑布对游人心情的影响。

②重点理解下面的话: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说说“乐声奏鸣”、“声浪”各指什么?“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是说什么?)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声……挟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

(体会黄果树瀑布给大自然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使游人充满了活力。

)5、指导感情朗读(四)导读第八自然段1、指名朗读2、联系课文,说说“沉醉”的意思。

3、感情朗读(六)学习第一自然段在学生充分感受瀑布的气势后,说说为什么称黄果树瀑布是大自然的杰作。

课后习题有感情地练读课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果树瀑布》导学案一、教学目标语文基础知识目标1. 生字瀑布pù耳膜mó倒塌tā崩裂bēnɡ强调qiánɡ震耳欲聋yù lónɡ2. 词语黄果树瀑布:在贵州省镇宁县白水河上,为亚洲最大的瀑布。

瀑布:泉水从高山直上泻下来,远看仿佛挂着的白布。

成见:对人对事主观的固定不变的看法。

声波:能引起人听觉的振动波,可以在空气、液体或固体中传播。

也叫音波。

魂飞魄散:形容受了极大的震惊,吓坏了。

雄伟:雄壮而宏伟。

壮丽:雄壮而美丽。

圣经:基督教的经典,包括《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

俗不可耐:庸俗的使人受不了。

千篇一律:许多文章都一个样。

泛指按一个格式机械地办事。

陈腔滥调:多用陈词滥调,陈旧的言词,空泛的论调。

灵感:在文艺、科学等活动中,由于有关事物的启发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

灵感的获得是以实践经验和知识积累为前提的。

3. 作者于坚,四川资阳人。

1934年生于云南昆明。

当代诗人,16岁开始当工人,1980年考入云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到云南省文联工作,1979年发表处女作《新堂·吉诃德之歌》。

于坚是第三代诗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以反抒情色彩,运用口语、反讽、自嘲等手法探索当代精神生活。

他试图退回到记叙、记录、记载那些看似最基本简单的写作上去,寻求一种可能的最自由的散文写作。

于坚的散文集有《棕皮手记》,《人间笔记》,《棕皮手记·活页夹》等。

二、学习目标《黄果树瀑布》1. 知识与能力:①掌握本课中的生字词。

②能用简洁的语言复述内容。

2. 过程与方法:①学习对震耳欲聋的声音,使人全身湿透的水汽的描写。

②理解在作者心目中两个黄果树瀑布的形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作者内心发现的喜悦和体验的喜悦。

三、课后练习解答第一题作者自己的解释是:图片上的风景是“没有空间、质量和细节的,它们仅仅是祖国的骄傲这一概念的所指”。

而概念,是公共的,大家都一样,没有个人的、独特的体验,没有自己的感觉:因此光有概念,哪怕是辉煌的概念,仍然是空洞的,抽象的,不能成为自己的血肉和灵魂,是“干瘪的”,不可能生动。

至于那些纪念品。

作者自己的解释是:“这些纪念品和拍风景照片的方法一样、也是按照某种‘旅游纪念品’的统一风格制作的,根本激发不起我的收藏欲。

”因此他“不由地生出一种在旅游点必产生的那种似曾相识的无聊感”。

主要是表达光有概念是空洞的,要有自己的体验,没有特点的统一“说法”是无聊的观点。

第二题瀑布方面主要是听觉触觉,作者感受方面主要是发现的喜悦和亲身体验的喜悦。

从瀑布方面来说,令作者特别激动的,是那些在图片上所没有的情景,也是别人很少写到的听觉、触觉上的黄果树瀑布:一是声音,“它放射的声波令我的耳膜鼓了起来”,“最后,是震耳欲聋”;二是令人“全身湿透”的水汽;三是它“悬挂在高原上”,以巨大的落差向下倾泻冲激,水柱“像庞贝城在火山中毁灭时的大教堂的圆柱那样崩裂,轰隆倒塌,栽倒在水里,把水砸出了大坑。

水在变形,在死亡,在合成,在毁灭,在诞生……”;四是瀑布“实际和山体之间还有着一条缝隙,人可以从那里穿过”。

在作者这方面,主要是充满了发现的喜悦和亲身体验的喜悦:“黄果树瀑布原来是有声音的。

”听觉使感觉真切了,使他发现原来对黄果树瀑布的观念是一种“成见”。

听觉中的黄果树与图片上的黄果树,二者原来是“毫不相干”的。

亲身体验的听觉的具体性,它的内涵,它的震撼力,胜过了所有“干瘪”的概念。

瀑布的水汽,使作者从头发潮湿直至“像落汤鸡一样里里外外彻底湿透”,他感受到瀑布的“抚摸”、“拍打”、“亲近”、“刺激”,使他的“每一个毛孔都张开了”。

他感受着“生命在巨大的水声中的惊恐、疼痛;在潮湿中的寒冷、收缩。

”这种与瀑布的直接接触,成为从宏伟的瀑布获得的痛快之感,受到没头没脑的冲击的淋漓之感。

这种痛快淋漓之感,激发出一种对于大瀑布的亲近感,给人以激动和欢乐。

第三题在作者心目中,有两个黄果树瀑布:一个是“干瘪”的概念,一个是生动的、震撼人心的感受。

把干瘪的概念变成撼动人心的感受,关键是什么呢?首先,是作者的听觉。

他是在“猛然间听见了黄果树瀑布的声音”以后,“心里一阵激动,黄果树瀑布原来是有声音的。

这声音即刻改变了我对黄果树瀑布这一名词的成见”。

第四题本文所写的是名胜黄果树瀑布。

文章一开头,就提出一个很尖锐的矛盾:对这个名胜他早已闻名,知道它属于祖国大好河山,从图片上感到它“雄伟、壮丽、万马奔腾”,但却不感到“特别的激动”。

在文章结尾处,又回到这个意思上来:本来“黄果树瀑布”,“是一个俗不可耐的话题,一篇小学生千篇一律的命题为‘春游某某’的习作的题材,一位满脑袋陈腔滥调的诗人的灵感来源,我有什么话好说呢?”如果真是没有话说,偏偏为了写作而找话说,就只能说些套话了。

作者到了黄果树瀑布门口看到它的风景照片时,还感到“无聊”。

这个矛盾,揭示得相当深刻。

明知是祖国的大好河山,却无动于衷。

为什么呢?作者自己的解释是:图片上的风景是“没有空间、质量和细节的,它们仅仅是祖国的骄傲这一概念的所指”。

概念,是公共的,大家都一样,没有个人的、独特的体验,没有自己的感觉。

因此,光有概念,哪怕是辉煌的概念,仍然是空洞、抽象的,不能成为自己的血肉和灵魂,也就是文章中所说,是“干瘪的”,不可能生动,很难写成动人的文章。

因而,作者在直接接触黄果树瀑布,有了自己的感觉,受到感动以后,明确说:“黄果树大瀑布”作为一直统治着我的一个早已干瘪的概念,顷刻间灰飞烟灭。

另一个瀑布在我的生命里复活了。

【模拟试题】一. 给下列带点的字注音人参()启蒙()类似()经络()出差()幽邃()二. 解释下列词语瀑布:成见:声波:圣经:俗不可耐:陈腔滥调:三.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 我看到黄果树的图片并不会特别的(),这和看到祖国的()、祖国的()、祖国的()这些图片的感受差不多。

2. 那悬挂在高原上的大瀑布,犹如一只弥漫于天地之间的(),从高处向我(),抚摸我,亲近我,拍打我,刺激我,使我的每一个毛孔都()。

3. “黄果树瀑布”作为一直统治着我的一个早已()的概念,顷刻间()。

另一个瀑布在我的生命里()了。

4. 瀑布与山体之间有一条(),人可以从那里()到瀑布的后面。

四. 阅读陶醉壶口⑴到壶口看瀑布去!⑵然而,清晨出发时还很高的兴致,现在却渐渐被这漫长的旅途磨损了,加上黄土高原的平淡无奇,车厢内寂静下来,歌声笑语也被断断续续的鼾声取代了。

⑶忽然有人从梦中猛地醒过来,惊呼雨来了。

我们也确实听到隆隆的雷声。

可窗外明明是风轻云淡,没有变天啊。

司机笑着说,那就是壶口瀑布的响声。

真是先声夺人,车上立刻活跃起来,每个人都侧耳倾听。

那声音好像火车出站,航班起飞,放炮开山。

大家的心全被强烈地震撼着,内心的激动从眼神里迸射出来。

⑷车一停,我们便迫不及待地跳下去,快步走下岩磴,跑过石滩,来到面对瀑布的巨岩边。

只见滚滚黄水从高高的崖头跌落下来,挟风带雨,雷霆万钧,溅起的水雾飘散在空中,蒸云弥漫,仿佛从水底冒出滚滚的浓烟。

水底悬流激荡,这雾,这云,这烟,全部是黄色,散发着泥土气息,使这瀑布增加了厚重感,更使那吼声如洪钟闷雷,震荡峡谷,气吞山河。

⑸大家聚精会神,不知什么时候云破日出,这瀑布骤然亮起来,闪耀着金属般的光泽。

那升腾的水雾因为阳光的折射幻化出道道彩虹,有的从天际插入,似A ;有的横卧河上,如B ;有的飘忽游移,C ;有的续续断断,D 。

⑹我默立在瀑布面前,被这气势这风采惊得目瞪口呆,任飞溅的水花淋个痛快。

我拜倒在这大自然的杰作脚下,不寒而栗,觉得自己这么渺小,骄娇二气荡然无存。

我忽然领悟了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境界,光未然、冼星海《黄河大合唱》的灵感,明白了为什么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东渡抗日的将士们要选在这里誓师出征。

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我走到高处,观察壶口的构造。

黄河从秦晋峡谷来。

宽400多米,到这里骤然收缩,仅仅有四五十米,断崖落差40米,河槽真像一把巨壶,将每秒9000立方米的流量收入。

就像诗中所说:“源出昆仑衍大流,玉关九转一壶收。

”壶口以下的河槽很窄,不过一二十米,水急浪高,槽深流远,当地人称“十里龙槽”,相传是大禹治水的时候用龙身穿凿而成。

其实它是凭黄河自身的动力冲刷出来的。

龙槽中的河水汹涌澎湃,仿佛一条蜿蜒浮游的黄龙,摇头摆尾,呼啸而去,有一种“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恢弘气概。

⑻以前,我曾经多次看到过黄河:在青海,它是美妙的一缕;在宁夏,它是平静的一湾;在郑州,它是浩荡的波涛;在山东,它是平稳的漫流;而在这壶口我看到了它性格的另一面,巨大的落差,雄壮的力量,磅礴的气势,看到了一条立体的黄河,一条完整的黄河,看到了它漫长的历史,看到了它丰富的内涵,得到了它的真传。

它的威力在我胸中鼓动,它的雄风在我血管内呼啸,它的精神在我眼睛里闪动。

从今天起,我才成为一个真正的黄河的子孙。

⑼壶口,天下第一壶,盛满了西凤、杜康,盛满了汾酒、竹叶青,盛满了陕北的米酒。

当年灌醉了李白、王之涣,灌醉了光未然、冼星海,今天又灌醉了我,灌醉了我们大家。

⑽啊!壶口,在你的怀抱里我陶醉了。

1. 文章标题是“陶醉壶口”,为什么第⑵自然段却要写游客兴致消减、鼾声断续?2. 如果将“花团锦簇”“扑朔迷离”“彩桥飞架”“长鲸饮涧”4个词语分别填入第⑸自然段的空缺处,该怎样安排?请你将答案写在下面。

A. B. C. D.3. 第⑶自然段表现了壶口瀑布的什么特点?请用文中的一个词语回答。

4. 文章结尾一段中说:“壶口,在你的怀抱里我陶醉了。

”从全文看,“我”是被什么陶醉的?5. 请你谈一谈对第⑼自然段的理解。

(任选一个角度)【参考答案】一. shēn ménɡ sì luò chāi suì二. 参差:高低、长短、大小不齐,不一致。

瀑布:泉水从高山直泻下来,远看仿佛挂着的白布。

成见:对人对事主观的固定不变的看法。

成见:对人对事主观的固定不变的看法。

声波:能引起人听觉的振动波,可以在空气、液体或固体中传播。

也叫音波。

圣经:基督教的经典,包括《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

俗不可耐:庸俗的使人受不了。

陈腔滥调:多用陈词滥调,陈旧的言词,空泛的论调。

三.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好像都在空中游动,周围什么也没有似的。

阳光直照到水底,石上有鱼的影子,静止不动;又忽然向远处游走,往来很快,好像和游人一同欢乐。

四.1. 激动长白山大兴安岭南海2. 巨手合拢过来张开了3. 干瘪灰飞烟灭复活4. 缝隙穿过五. (一)1. 坻屿嵁岩2. C3. ①整块的石头作为潭底。

②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

4. 作者游览小石潭之初的心情是欢快的,但一经凄清环境触发,忧伤、悲凉随之而来。

5. 略(二)1. ①欲扬先抑,使文章波澜起伏;②突出壶口给人的惊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