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实验探究与综合复习(1)

合集下载

实验探究专题复习教案

实验探究专题复习教案

实验探究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实验探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掌握常见实验仪器的使用和操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实验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实验探究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2. 常见实验仪器的使用和操作技巧:显微镜、试管、烧杯、量筒等。

3.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佩戴防护用品、遵守实验规程、正确处理实验废物。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现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实验进行探究,学习相关知识,准备进行实验。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实验结果,进行自评、互评和他评,总结实验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四、教学策略1. 任务驱动:教师提出实验任务,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2. 问题解决: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

3. 案例分析:教师提供实验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实验操作和结果进行评价。

2. 学生互评: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和结果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显微镜、试管、烧杯、量筒等。

2. 实验试剂:酸、碱、盐等常见化学试剂。

3. 教学课件: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等。

4. 参考资料:实验教材、实验指导书等。

七、教学环境1. 实验室:具备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设备,环境整洁、安全。

2. 课堂:教室环境舒适,教学设施齐全,有利于学生学习和交流。

八、教学方法1. 实验演示:教师进行实验演示,引导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方法。

2023年实验探究专题复习资料

2023年实验探究专题复习资料

实验探究专题复习资料【课标分析】基本内容要求没有改变,新增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初步形成化学实验探究的一般思路与方法,知道围绕实验目的确定反应原理,选择实验仪器,组装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步骤,实施实验并完成实验记录,基于实验事实得出结论。

【教材分析】一、核心知识:总结出实验探究的一般思路及方法。

二、学科价值:1:知识结构:电解水、催化剂、过氧化氢分解、酸碱盐等知识基础2:学科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学科观念:通过化学变化进行的探究活动中,使学生建立变化观。

三、社会价值:通过空间站氧气来源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生探究能力培养,为以后的科技研究活动做准备。

【学情分析】一、知识基础:催化剂、化学反应、物质的性质等基础知识有一定的储备。

二、能力基础:实验探究的步骤、控制变量法及对比法都有一定的了解。

三、年龄特点:初中生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比较旺盛,因此通过实验很好的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

四、发展目标:学会实验探究题的一般思路及方法,初步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初步构建思维模型。

【教学目标】一、通过电解水、二氧化锰用量对过氧化氢催化效果、镁条与碳酸钠反应有气泡产生的探究,强化了从物种变化角度、元素守恒、定量角度初步分析解决与化学相关的实际问题。

二、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控制变量法、对比方法的应用,能够初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开放性思维,体会系统思维的意义。

三、通过探究实验活动体会实验探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初步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初步建构思维模型。

四、通过了解神州飞船和国际空间站中工作人员呼吸时氧气的来源,体会化学反应在生命科学和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我国是第3个拥有空间站的国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通过探究实验学会实验探究题的一般思路及方法,初步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构建思维模型。

【资源与工具】多媒体、课件、网上查找资料。

【教学方法】问题解决法、合作探究法【教学流程】情境设置——任务一(纸上谈兵)——任务二(沙场练兵)——任务三(真枪实战)——课程总结【所需课时】1课时。

实验探究题复习课(201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

实验探究题复习课(201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

实验2、平面镜成像
图中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试验中选择的蜡烛大小要:相等 。 (2)试验中用玻璃板还是平面镜: 玻璃板 。 并说明原因:便于准确确定像的位置 ; (3)10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或平面镜),应选 择:2mm厚的玻璃板。 原因是: 玻璃板太厚会看到2个像,影响实验 。 (4)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 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无法与前面蜡烛的像重合。 。 (5)将蜡烛渐渐远离玻璃板,发现像变小,得出实验结论:像的 大小与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有关。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 理由是:不合理,像和物体等大,这是人视觉上“近大远小”造成的 。
3、制定计划和实施计划 • 1、20颗菜豆种子 • 2、平均分成A、B两组(每组10颗种子) • 3、A组加适量水分、B组不加水分 • 4、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周 量的水 无水 种子萌发数量 8颗 0颗
5、得出结论:
水分对种子萌发有影响。种子的萌 发需要适量的水,无水时不萌发。
(2)乙装置在该实验中起 对照 作用;要想证明“温度是 丙 乙 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可选用的装置是 和 。 (3)若想探究“光照对菜豆种子萌发的影响”,你如何设计: 取两个烧杯分别放等量的潮湿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种子 放在棉花上面,将它们置于25℃的橱柜中, 1号烧杯见光, 2号烧杯用黑布罩住,数日后观察它们的发芽情况。
实验2:种子萌发的条件
下表1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设计,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 下列问题 (1)用B号瓶对A号瓶其什么作用: 对照作用 。 水分 所探究的因素是: 。 (2)将表2中的空白填完整; (3)指出本实验设计中的不足,理由是: 1组实验存在偶然性 。 并加以改正 : 增加种子数量 。 (4)如果在严格按照上表的实验条件进行实验的情况下,用于实验的种子最 终都没有萌发,则原因可能是① 种子死胚 ;② 种子胚不完整 ; 种子处于休眠状态 等等。

化学能与电能(一)

化学能与电能(一)

Zn Cu×第二讲 化学能与电能(一)基本知识点一、原电池实验探究实 验 步 骤 现 象 1、锌片插入稀硫酸 2、铜片插入稀硫酸 3、锌片和铜片上端连接在 一起插入稀硫酸1、 锌片插入稀硫酸中有什么现象?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稀硫酸铜片插入稀硫酸呢?2、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 a.现象又怎样?b.锌片和铜片上变化的反应式怎样书写?c.电子流动的方向如何?3、探究1和探究3发生的反应一样,为什么探究3会产生电流?1.原电池概念: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实质:一个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若能设法使氧化与还原分开进行,让电子的不规则转移变成定向移动,便能形成电流。

即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形式释放。

3.原理:(1)当铜片与锌片不连接,一同浸入稀硫酸铜溶液时,锌直接把电子给了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把_________转化为_________。

(2)当铜片与锌片用导线连接,一同浸入稀硫酸铜溶液时,由于锌比铜活泼,锌容易_____电子被_________成Zn 2+进入溶液,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锌片上的电子通过________流向_________,溶液中的______从铜片上______电子,被______成______.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总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反应是将_______________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原电池的构成条件1、活泼性不同的两电极:负极(相对活泼的金属), 正极(相对不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导体)2、电解质溶液3、形成闭合回路(导线连接或直接接触且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4、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本质条件)思考:1、锌铜原电池的正负极可换成哪些物质?保证锌铜原电池原理不变,正负极可换成哪些物质? ( C 、Fe 、 Sn 、 Pb 、 Ag 、 Pt 、 Au 等)硫酸铜溶液稀硫酸2、锌铜原电池中硫酸能换成硫酸钠吗?3、判断是否构成原电池,是的写出原电池原理。

实验探究专题复习教案

实验探究专题复习教案

实验探究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掌握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技巧。

3. 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比较法等。

2. 实验探究的步骤:提出问题、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等。

3. 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技巧:图表制作、数据统计、概率计算等。

三、教学过程:1. 引导:通过回顾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让学生明确本次复习的目标。

2. 讲解:针对每个方法和步骤,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运用所学方法和步骤进行实践操作。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

2. 实验操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评估学生在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中的表现。

五、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根据不同实验需要,准备相应的实验器材和材料。

2. 教学课件:制作详细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实验探究方法和步骤。

3.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和网络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

六、教学活动:1. 实验探究案例分析:选择一些实验探究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其方法和步骤,加深对实验探究过程的理解。

2. 实验设计竞赛: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设计竞赛,鼓励创新和合作,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实验数据处理工作坊:专门安排时间,让学生进行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实践,教师提供指导和反馈。

七、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

2. 差异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需求,提供不同的学习资源和指导。

3. 反馈与激励: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他们的努力和进步,提高学习积极性。

八、教学拓展:1. 实验探究项目: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和设计实验探究项目,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

实验探究专题复习教案

实验探究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复习专题:化学科学实验探究一、复习目标:1.复习实验探究中提出问题或猜想的能力。

2.培养设计实验的能力。

3.强化对科学探究结果解释和表达的能力。

二、复习重难点:1、物质成分的探究2、物质性质的探究3、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4、与金属活动性顺序相关的探究三、复习策略:(一)实验探究的基本环节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交流评价。

(二)实验探究题的主要结构1.提出猜想假设:根据实验的现象,从反应的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性质(颜色、气味、状态等)提出假设。

2.设计实验方案:根据提出的假设,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有效的对比实验,验证假设的合理性。

3.反思与评价:根据实验的操作、装置等方面进行可行性评价,可以从节能环保、操作方便、安全有效等方面进行分析。

(三)主要探究类型实验探究一:有关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变质的探究知识范围:a.常见的碱和碳酸盐的性质检验,b.物质变质和混合物成分的分析探究。

NaOH的变质1.NaOH 要密封保存的原因:(1)吸收空气中的而潮解;(2)吸收空气中的而变质,化学方程式:变质后生成了 )。

2.存放不严密的 NaOH 的成分(1)没有变质:滴入___ _(或______ _____)溶液,无气泡(或无白色沉淀)产生。

(2)部分变质:加入_____ _______溶液,目的是检验并完全除去 Na2CO3,过滤,取滤液少量,滴入__________,变红色。

(3)全部变质:加入________________溶液,目的是检验并完全除去 Na2CO3,过滤,取滤液少量,滴入__________,不变色。

3.除去 NaOH 中的 Na2CO3杂质边搅拌边滴入_____ _____溶液,直至____________为止,过滤,得到 NaOH 溶液。

Ca(OH)2的变质:1.生石灰变质的演变过程生石灰的化学式为______,它露置于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_____而变质,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科学专题复习 第2讲 化学实验与探究

中考科学专题复习  第2讲  化学实验与探究

【知识梳理一】
典型物质常用检验试剂、方法、实验现象
典型物质 常用检验试剂或方法 带火星的木条 白色硫酸铜粉末 澄清的石灰水 实验现象 复燃 变蓝色 变浑浊
O2 H 2O CO2 CO H2
【知识梳理二】
典型物质常用检验试剂、方法、实验现象
常见离子 H+ 常用检验试剂或方法
①石蕊试液;②活泼金属;③测pH值
拓展
只给你酚酞请鉴别出NaOH、H2SO4、 NaCl三种无色溶液? 只用一种试剂及其相互反应鉴别物质的试 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结论:
无色酚酞
A: NaCl B: H2SO4 C:NaOH 装入C试管内的 液体是NaOH
A
B
C
A
B
装入A试管内的 液体是NaCl 装入B试管内的 液体是H2SO4
实验现象
OH①石蕊试液;②酚酞试液;③测pH值 AgNO3溶液和稀硝酸 ClSO42BaCl2溶液或Ba(NO3)2溶液和稀硝酸 稀盐酸或稀硝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CO32NH4+ 加入熟石灰,混合研磨(或加热) 溶液中Cu2+ ①看颜色;②滴入NaOH溶液看沉淀颜色 3 + 溶液中Fe 溶液中Fe2+
化学实验
名称 常用化学仪器 用途 使用注意事项 基础 所用仪器 基本实验操作 操作方法及步骤 化 注意事项 学
实 验
气体的制取、收集、检验、提纯等 物质的检验(包括鉴定、鉴别和推断) 应用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综合试验的设计、分析和评价 探究性实验
实验仪器与基本操作
分离仪器
一、认识常用仪器
反应容器 固定和支持仪器
剂的顺序必须科学合理,要避免加入试剂对后面 实验的干扰。
鉴别题题型
不限试剂的鉴别:
只限一种试剂的鉴别: 不另加试剂的鉴别:

实验探究专题复习教案

实验探究专题复习教案

实验探究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掌握实验设计的原则和技巧。

3. 能够分析实验结果,提出合理的结论。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数据分析法等。

2. 实验设计的原则和技巧: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可重复原则等。

3. 实验结果的分析:数据处理、图表绘制、结论提出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引发学生对实验探究的兴趣和思考。

2. 讲解:讲解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以及实验设计的原则和技巧。

3. 示范:以一个具体的实验为例,展示实验设计和操作过程。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结果。

5.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析数据,提出结论。

6. 总结:总结实验探究的方法和技巧,强调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实验设计的原则和技巧。

3. 学生能够分析实验结果,提出合理的结论。

五、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实验室常用的仪器和设备。

2. 实验材料:实验所需的试剂和样本。

3. 教学课件:用于讲解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以及实验设计的原则和技巧。

4. 参考书籍:提供实验设计和操作的详细指导。

六、教学活动1. 设计实验:教师提出一个探究主题,学生根据主题设计实验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实验步骤等。

2. 实验操作:学生在实验室按照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

3. 数据分析: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4. 交流分享:学生将实验结果和结论进行交流分享,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提问。

七、教学策略1. 问题导向: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分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 案例分析:教师通过分析具体的实验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实验设计和操作方法。

高中化学综合实验探究复习及专题练习 教学PPT课件

高中化学综合实验探究复习及专题练习 教学PPT课件


突破点拨
•装置的(1选)注择意;N(H2)3由与装CO置2的条溶件解判性断确确定定二反者应通制入备的原顺理序的以逆及向气思体路通。入时
解析 (1) ①制备碳酸镧实验流程中导管从左向右的连接顺序 为:F→A→B →D→E →C。②Y中发生反应的原理是,生石灰与 水化合放出大量的热,浓氨水受热发生了分解,所以化学反应式为
酸铵水解
• Ⅲ.取因部分变质而混有碳酸氢铵的氨基甲酸铵样品0.782 0 g,用足量 石灰水充分处理后,使碳元素完全转化为碳酸钙,过滤、洗涤、干燥, 测得质量为1.000 g。则样品中氨基甲酸铵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MM((CNaHC2OC03O).=8O01N00H004或)g=·m8708o.0lg-0·1%m] ol-1、M(NH4HCO3)=79 g·mol-1、
• Ⅱ.制备氨基甲酸铵的装置如下图所示,把氨气和二氧化碳通入四氯化 碳中,不断搅拌混合,生成的氨基甲酸铵小晶体悬浮在四氯化碳中。 当悬浮物较多时,停止制备。
• 注:四氯化碳与液体石蜡均为惰性介质。
• ①发生器用冰水冷却的原因是__________降___低___温__度___,___提__高反应物转化 •率_液_(或_体__降石___低蜡__鼓温___泡度__瓶,__的_防__作_止_用_因__是_反____应_____放_____热______造_____成_____产_____物_____分;___解__)____ _____________。 • ②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产品的通实过验观方察法气是_泡__,___调__(节填N写H操3与作名CO2 通称入)。比为例了得到干燥产品,应采取的方法是______(填序号)。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第二轮专题复习 实验探究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第二轮专题复习  实验探究

第二轮专题复习实验探究考向一根据信息探究物质的性质【例1】小明在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对课本上“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一般可以将位于其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这句话产生了好奇,为什么用“一般”这个词呢?难道还有例外吗?【查阅资料】Na性质活泼,常温下与氧气反应,也可以与水反应放出氢气。

【实验与分析】①在实验室中,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②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放在滤纸上,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投入蒸馏水中,发现钠块立刻熔化成银白色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滴入酚酞试液后水变成红色;③往硫酸铜溶液中投入一小块钠,又出现蓝色沉淀,但没有红色物质析出。

(1)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实验②中,你能得出哪些信息?(任写三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向二对实验过程的探究【例2】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

在一次实验中,小明不小心把硫酸铜溶液滴加到了盛有5% H2O2的溶液中,立即有大量气泡产生。

硫酸铜溶液中含有三种粒子(H2O、SO2-4、Cu2+),小明想知道硫酸铜溶液中的哪种粒子能使双氧水分解的速率加快。

请你和小明一起通过下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完成这次探究活动,并填写空白。

(1)你认为最不可能的是________这种粒子,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检验实验①产生的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证明另外两种粒子能否加快双氧水分解的速率,还需要进行实验②和③:在实验②中加入稀硫酸后,无明显变化,说明________不起催化作用;在实验③中加入________后,会观察到大量气泡,证明起催化作用的是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复习课17页PPT文档

实验探究复习课17页PPT文档
实验探究专题复习
安城中学 宋厚强
学习目标:
1、理解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注 意事项.
2、能够运用控制变量和对照实 验的方法设计化学实验探究方案,确 定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和药品、实验 步骤以及数据处理的方法,正确快速 的解答实验探究题.
中考热点突破
热点考向一:
以物质的制取、 性质为背景的 实验设探究
热点考向二:
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
热点考向一:以物质的制取、性质实验为背景的实验设探究
例1、请从下图中选择适当的实验装置序号填空,并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制取O2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a___;实验室收集CO2可用__c__装置;若 要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得到纯净的CO2,应在收集装置前连接两个相同 的____d____装置,并在第一个装置中放入足量N的aHCO3溶液 (从NaHCO3溶液、 NaOH溶液、石灰水中选择一个)除去HCl,第二个装置中放入足量的浓硫酸除 去水蒸气。 (2)实验室用CO和H2的混合气体还原Fe2O3时,可选用__g____装置;若要设计一 套连续装置,检验并吸收反应后的气态产物(100℃以上),合理的操作顺序是: 先通过装有无水硫酸铜 的装置,后通过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装置,再通过装有 生_石__灰__的h装置;剩余气体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应采取的措施是__点_燃__除__去___。 [提示:Fe2O3+3 H2 =2Fe+3H2O; CuSO4(白色)+5H2O=CuSO4·5H2O(蓝色)]
若溶液先没有明显变化,后出 现白色沉淀,则猜想成立。若 与上述现象不同,则猜想不成 立。
请你参与这一探究活动,根据上表回答下列问题: (1)小宏的猜想二是:___________可__能__是__氯__化__钠__溶__液__________。如果猜想成 立,则产生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N_a_C__l+__A_g_N__O_3_=__A_g__C_l_↓_+_N_a_N__O_3____。 (2)小宏的猜想三是:__________可__能__是__硫__酸__钠__溶__液____________。如果猜想成 立,则产生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N_a_2_S_O__4_+_B_a_C__l2_=__B_a__S_O_4_↓_+_2_N__a_C_l__。 (3)小宏同学对猜想一所描述的实验现象和作出的结论是否正确?请判断并说 明理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综合题
• 1、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CaCO3、CuSO4、KNO3、 Na2SO4、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进行 如下实验(用化学式填空): • (1) 取该固体粉末少量加足量水,搅拌,静置,得到白色 沉淀,上层为无色溶液;根据此确定混合物中一定不含 有 CuSO4 ; • (2)过滤,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 解。 CaCO3、 • 根据此确定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 ;可能有的物质 KNO3 是________; • ⑶为确定这包固体粉末的组成,小华取原固体粉末7.00g 加足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称得质量 为4.66g。通过计算后,确定这包固体粉末的组成是 BaCl2、Na2SO4 ____________
• 7、A、B、C、D为初中常见的物质,相互之间 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 生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够转化,部 分反应物或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已略去)。A是 一种气体单质,D是温室气体。); ② B D的化学方程式是 :

• 解析:D是温室气体初判为CO2,B、C能够转化 为CO2 ,可能是C、CO,因C可够转化为B,故 C为C,B 为CO,则气体单质A为O2。 • 解答:(2分)(1)①O2 ②2CO +O2 = 2CO2
• (5)【拓展延伸】①当你被蚊虫叮咬后,在叮咬 处涂抹一些物质可减轻痛痒。下列物质中,你不 会选择的物质是________。 • A.氨水 B.食醋 C.肥皂水 D.苏打水 • ②向某溶液中加入蚁酸有气泡产生,该气体能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 写一种)。 • (6)利用以上装置可以测定Fe2O3样品中 Fe2O3的质量分数。测定方法是:取10.0g Fe2O3样品做实验,先称量样品和玻璃管的总质 量为60.0g,待样品完全反应并冷却后,在称量玻 璃管和剩余固体的总质量为57.6g。求该样品中 Fe2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 2、若已知X、Y、Z、W四种金属与化合物之间存 在化学反应有:① Y + ZCl2 == Z + YCl2、 • ② X + ZCl2==Z + XCl2、③ Y + 2HCl==YCl2 + H2↑、④W + YCl2== W Cl2 + Y;又知X与稀盐 酸不能发生反应。试推断X、Y、Z三种金属的活 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Z>W>Y>X B.X>Y>W>Z C.W>Y>X>Z D.Y>Z>X >W
• 3、猕猴桃是湖北红安著名土特产之一,肉肥汁多, 清香鲜美,甜酸宜人,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化 学式为C6H8O6),可强化免疫系统,促进伤口 愈合和对铁质的吸收;它所富含的肌醇[化学式为 (CHOH)6]及氨基酸,可抑制抑郁症,补充脑力所 消耗的营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 A、肌醇由四种元素组成 • B、维生素C相对分子质量为176g • C、维生素C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6 • 个氧原子构成 • D、维生素C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8、不少同学都被蚊虫叮咬过,感觉又痛又痒。从化学课上得知:蚊虫叮咬 时能在皮肤内分泌出蚁酸刺激皮肤。查阅资料:蚁酸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名 称叫做甲酸,化学式为HCOOH,通常是一种无色易挥发的液体,它在浓硫 酸存在时加热发生如下反应:HCOOH=浓硫酸=CO↑+H2O。某化学兴趣小 组同学决定使用下图仪器或装置利用甲酸制取CO,并进行CO还原Fe2O3 (Fe2O3样品中杂质不参加反应)的探究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 5、(1) CuSO4、(2) CaCO3、 KNO3 (3) BaCl2、Na2SO4 • 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步骤一取①中溶液少量于 试管中,滴加过量的溶液,(1分)产生白色沉淀 (1分),说明存在(1分)步骤二静置后,取步骤 一中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溶液(1分)无 明显现象,说明原粉末中无(1分),所以该粉末 组成只有(1分) • 7、⑴二 ⑵HNO3 ,检验碳酸根离子;HNO3 , 除尽碳酸根离子;Ba(NO3)2 • 8、(1)MgCl2和 NaOH CuSO4 (2)BaCl2 (3)NaNO3 Na2CO3 K2CO3
• 5. 为了除去氯化钠样品中的碳酸钠杂质,某兴趣小组将样品溶 解后进行如下实验: 氯化钙(或氯化钡等) • ⑴A溶液中溶质可能为__________(只写一种); 过滤 • ⑵将无色溶液与沉淀B分离的操作①的方法名称是_________ ; 蒸发结晶 ; • ⑶从无色溶液得到固体物质C的操作②的方法名称是_______ • ⑷因为A溶液过量,此方案得到的固体物质C中混有新的杂质, 为了既能除去杂质碳酸钠,又能有效地防止新杂质的引入,可向 •稀盐酸 样品溶液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____ 后,直接进行操作②即可 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固体。 • 6、有A、B、C三种物质,已知A是一种氯化物,B是一种钠盐, C是一种碱。通过实验有以下现象:A溶液与B溶液混合无明显 现象;A溶液与C溶液混合后产生蓝色沉淀;B溶液与C溶液混合 后生成白色沉淀,此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请回答: • (1)A的化学式:CuCl2 。 Na2SO4 + Ba(OH)2 == BaSO4↓+ 2NaOH • (2)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Cu • (3)A溶液与铝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 + 3CuCl2 == 2AlCl3 + 。
• 5、现有Ca、Na、H、C、O、S等六种元 素,请选用其中一种或几种元素写出符合 下列要求的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 (1)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主要成分 ( ) (2)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气体之一( ) (3)能于改良酸性土壤并可用于配置农药波 尔多液的物质( ) ; (4)有水生成的置换反应( )
• 6、右图是某微型实验的装置图。试管中 反应发生后,
• (6)解:反应前后质量减少的原因是Fe2O3中的
• • • • • • •
Fe被还原,氧元素转化为CO2,减少的质量实际 上就是Fe2O3中氧元素的质量。 设该样品中 Fe2O3的质量为x。 参加反应的Fe2O3中氧元素的质量 = 60.0g-57.6g=2.4g Fe2O3 —— 3O 160 48 x 2.4 g 160 :48= x :2.4 g 解得:x=8 g 样品中Fe2O3的质量分数=8g/10g ×100%=80%
• 4、将一定量的丙醇(C3H8O)和氧气置于一个 封闭的容器中引燃,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 种未知物质W。现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 下: • 物质 丙醇 氧气 水 二氧化碳 W • 反应前质量/g 6.0 12.8 0 0 0 • 反应后质量/g 0 0 7.2 8.8 X •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W物质一定含有氢元素 • B.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 C.W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 • D.表中X的值为2.8
• (1)你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 • (2)微型实验装置的优点是(请答两 点): • ① ; ② 。
• 解析:(4分)(1)试管中有气泡产生,a 处紫色石蕊溶液由紫色变红色(CO2溶于 水生成碳酸,显酸性),b处澄清石灰水变 浑浊,烧杯中低处的蜡烛先熄灭(CO2的 密度大于空气)(2分) • (2)节约药品、产生的污染物少(或废 弃物少。合理均给分。2分)
• 2. 已知有一白色粉末是由NaCl、Na2SO4、Na2CO3、CuSO4、 Mg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某同学欲探究这一粉末的组成,做 了如下实验: • ①取少量粉末,加水溶解,得无色透明溶液; • ②取①中溶液少量,加入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发生;③另取 少量粉末,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发生。 • (1)请你根据该同学实验所得现象,推测这一粉末的可能组成。 推测1 ;推测2 ; 推测3 。 • (2)若推测该粉末只由Na2SO4组成,请你在该同学实验基础 上设计后续实验,以确定这包粉末的组成。[可供选择的试剂有: AgNO3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Ba(NO3)2溶液] (Ag2SO4微溶于水,当作沉淀)

解答:(1)② ; ③; ④; F

• • • •

解析:反应物的状态为液体,不需加热(浓 硫酸遇水放热),可选用装置②;因氢氧化钙 的溶解度太小,选用③浓氢氧化钠溶液来除去 少量甲酸蒸汽更为合适。CO还原Fe2O3的气 体产物是CO2,可用④澄清石灰水检验。检验 时,为使气体与澄清石灰水充分接触,气体应 长进短出。 (2) 3CO+Fe2O3 == 2Fe+3CO2 (3)由红棕色变为黑色 (4)将尾气点燃或用气球收集 (5) (1)B(解析:食醋显酸性,使用食醋 会加重病情) (2)Na2CO3(或其它可溶性碳酸盐、酸式碳 酸盐等)
• (1)用甲酸滴入浓硫酸的方法制取CO,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 (填 代号,下同);要除去CO中含有的少量甲酸蒸汽,最好选用上图中的 ( ) 进行洗气;检验CO还原Fe2O3的气体产物应选用 ( ) 装置,需检验的 气体应从( )管口进入。 • (2)写出CO还原Fe2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 (3)从开始加热到实验结束,Fe2O3粉末的颜色是如何变化的? _________________。 • (4)CO有毒,从环保角度看,如何处理该实验的尾气?___。 •

步骤一
步骤二
实验操作
取①中溶液少量于试管中,
滴加过量的溶液, 静置后,取步骤一中少量上层 清液于试管中,加入溶液
预期现象和结论
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存在
无明显现象,说明原粉末中无 所以该粉末组成只有 ,
• 3、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课外活动中,对某溶液进行了多次检测,其中三次检测 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 (1)MgCl2和NaOH CuSO4 (2)BaCl2 (3)NaNO3 N • 检测次数 溶液中检测出的物质 • 第一次 KCl、K2SO4、Na2CO3、NaCl • 第二次 KCl、BaCl2、Na2SO4、K2CO3 • 第三次 Na2SO4、KCl、K2CO3、NaCl 二 • ⑴三次检测结果中第__________ 次检测结果不正确。 • ⑵在检测时,为了确定溶液中是否存在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和氯离子, HNO3 先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___ 溶液(填化学式),其目的是 Ba(NO3)2 检验碳酸根离子 ;然后继续加入过量的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溶液(填化学式), 除尽硫酸根离子 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滤后,再向滤液中加入 ____________ 溶液(填化学式)。 AgNO3 • 4、现有一白色固体混合物,可能是BaCl2、NaOH、NaNO3、MgCl2、 CuSO4中的几种混合而成。为证实其组成,做如下实验: • ⑴取一定量该固体混合物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液 体。过滤得白色沉淀①,无色滤液a,则原混合物中一定含有 CuSO4 MgCl2 和NaOH __________________ ,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⑵向无色滤液a中加入NaOH溶液,无任何现象。再加入过量的某可溶性碳酸 盐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白色沉淀②,无色滤液b,则原混合物中一定还 BaCl2 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⑶向无色滤液b中加入过量的盐酸,然后将所得液体蒸干,得到固体M。如果 固体M中只含有2种元素,原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___ ,则加入 NaNO3 Na2CO3 的碳酸盐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固体M中含有2种金属元素, 则加入的碳酸盐溶液是________. K2CO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