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复习
化学复习(实验探究)专题
化学复习专题“化学实验及探究”设计一、基本实验操作[知识摸底]:1.在实验室里,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________,不能用手,不要把鼻孔凑到。
有些块状药品要用________夹取。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一般取用,固体。
取用细口瓶里的药液时,先拿下瓶塞,________在桌上。
然后拿起瓶子,使瓶上的标签向着________。
倒完液体,立即盖紧瓶塞,把瓶子放回原处。
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时,通常使用量筒。
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________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数。
2.剩余的药品既不,也不,更不要。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
其中温度最高。
因此,应用外焰部分进行加热。
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______,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______另一只酒精灯。
熄灭酒精灯用_____ ,不可用,洒在台面上的酒精着火应立即用______去扑盖。
4.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前,有游码的托盘天平应先把游码放在刻度尺的处,然后检查天平的摆动是否达到。
如果天平未达平衡,可以调节左右托盘下的,使摆动时达平衡。
称量时,被称物品放在盘上,砝码放在盘,先加的砝码,后加的砝码,最后移动。
取用砝码应使用。
当被称物质的质量接近所需质量时,可左手拿药匙,右手转拍左手,用振动药匙的方法使少量物质散落下来至天平平衡。
称量完毕,应把砝码和镊子放回,把游砝移回处。
为防止化学药品对托盘的腐蚀和污染,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称量,易潮解的、有腐蚀性的药品,可放入等容器中。
[知识整合]:复习目标:1.掌握最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
2.体会到严谨的科学态度,合理的实验步骤,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3:了解化学实验对探究的重要性及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4:认识化学实验的目的和意义,了解实验的注意事项。
5:了解常用仪器的名称、使用范围。
6:能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了解操作要求。
复习重点:1.最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
实验探究题(第2课时)-2022年中考二轮化学
初中化学中考第二轮复习实验探究题专题(第2课时)1、物质组成探究(物质的检验与鉴别):练习1:(2021遂宁)在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提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化学兴趣小组认为实验室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碳,从而实现实验室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小组同学对吸收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产生兴趣并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 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1)CO 2与NaOH 溶液反应会生成Na 2CO 3,当二氧化碳过量时,会继续反应生成NaHCO 3。
(2)NaHCO 3溶液呈弱碱性,一般不与CaCl 2溶液反应,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
1、物质组成探究(物质的检验与鉴别):(3)CaCl 2溶液呈中性。
【作出猜想】猜想①NaOH 、Na 2CO 3 猜想②Na 2CO 3 猜想③Na 2CO 3、NaHCO 3 猜想④NaHCO 3的种类不同。
④无①1、物质组成探究(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写出步骤一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思与交流】反应物的量不同,可能导致生成物的种类不同。
CaCl 2+Na 2CO 3=CaCO 3↓+2NaCl1、物质组成探究(物质的检验与鉴别):练习2:(2021烟台)因发现青蒿素而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屠呦呦还发现了双青蒿素。
查阅资料可知,双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为测定双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
【设计实验】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图一所示的实验。
(装置气密性良好)1、物质组成探究(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将7.1 g 双青蒿素放在装置C 玻璃管中,燃烧至无固体灰分残留。
(1)装置A 、B 中盛放的试剂分别是 (填序号)。
①足量NaOH 溶液、足量浓硫酸 ②足量浓硫酸、足量NaOH 溶液(2)装置F 可吸收从装置E 的气流中带出来的少量水蒸气,生石灰与水蒸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024年九年级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科学探究题
2024年九年级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科学探究题1.竹炭包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可以除去冰箱、车辆中难闻的气味而广泛受到群众的喜爱,这种产品可以对室内甲醛、一氧化碳等气体进行吸附。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竹炭进行初步探究。
【提出问题】竹炭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猜想与假设】竹炭中含有碳元素。
【查阅资料】①新鲜的血液,遇一氧化碳由鲜红变为暗红。
①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①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固体可作干燥剂。
①加热或点燃不纯的可燃性气体可能会发生爆炸。
【设计实验】将竹炭充分燃烧,检验其产物,以证明竹炭中含有碳元素。
所用装置如图所示。
(1)A装置的作用。
(2)实验开始后,观察到D装置中产生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装置中新鲜的鸡血变为暗红色,说明竹炭中(填“含”或“不含”)有碳元素,写出C 装置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3)小明认为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替换原装置中的F装置,你认为(填“可以”或“不可以”),原因是。
2.为使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视化”,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下列实验。
①、按图1进行实验,使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可视化”。
(1)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氢氧化钠溶液pH 7(填“>”“=”或“<”)。
(2)将稀硫酸缓慢注入瓶中并振荡,观察到红色褪去,说明氢氧化钠与硫酸发生了反应,此时瓶中溶质(酚酞除外)一定有。
①、按图2进行实验,使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可视化”。
(3)将注射器中相同体积的NaOH溶液和水同时注入锥形瓶中,观察到的现象,说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进行下列实验,使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可视化”。
(4)向盛有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的密闭隔热容器中不断加入稀盐酸,利用数字传感器上的计算机绘制出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与溶液温度的图象,如图所示。
当加入盐酸mL时,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总结反思】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为了证明反应的发生,可以借助指示剂、测量温度变化、比较物质的溶解性、借助传感器等,提供间接的实验证据。
春九年级化学下册 专题复习(二)实验与探究试题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化学
专题复习(二) 实验与探究专题概述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中考中的必考内容,考查的内容主要有:(1)实验基本操作,如药品的取用、检查装置气密性、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等;(2)气体制取的原理及装置的选择的应用;(3)几个重要实验,如混合物的分离、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操作、物质在氧气中发生燃烧反应的实验;(4)常见物质的检验,主要是H+、OH-、Fe3+、Cl-、SO2-4、CO2-3、NH+4等的特征反应;(5)掌握物质的鉴别和鉴定及分离和提纯;(6)综合实验和简单实验方案设计(或包括确定实验原理、仪器、药品、装置及实验步骤或对实验进行补全或改进等)。
一、化学基本操作与实验1.常用仪器的名称、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例1】下列玻璃仪器的名称错误的是( )A.普通漏斗 B.锥形瓶 C.集气瓶 D.长颈漏斗【解析】分液漏斗有一活塞可以控制液体的流量;而长颈漏斗没有活塞,无法控制液体流量,故D为分液漏斗而不是长颈漏斗。
【答案】 D2.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药品的取用方法,物质的加热,仪器的连接,仪器的洗涤,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过滤,蒸发,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药品的存放实验安全要求,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例2】(某某中考)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基本操作。
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体积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A不正确;试剂瓶的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B不正确;给试管加热时,液体的体积应少于试管容积的1/3,C不正确;胶头滴管应竖直向下,不能伸入试管内,D的操作是正确的。
【答案】 D二、气体的制取、干燥与净化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发生装置的选择取决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的选择取决于气体的性质,收集气体的方法取决于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
【例3】气焊和气割都需要用到乙炔。
乙炔俗称电石气(化学式为C2H2),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023年九年级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科学探究题
2023年九年级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科学探究题1.二氧化锰和硫酸铜溶液对过氧化氢的分解都有催化作用。
为比较二者的催化效果,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1)m的值是___________,由图二可知:___________对过氧化氢的分解催化效果更好。
(2)图一装置(不含数据采集系统)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夹住右侧导管口,___________,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3)68g5%的H2O2溶液在MnO2的催化下完全分解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4)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还不够严密,其理由是___________。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某兴趣小组对金属镁的部分性质进行了如下探究。
Ⅰ.镁与氧气反应的探究【实验步骤】挤压双球管上右侧的滴管,一段时间后用酒精灯加热A处镁条。
【现象与分析】实验中观察到A处镁条燃烧,B处镁条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Ⅰ.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探究。
【实验步骤】挤压双球管上左侧的滴管,一段时间后用酒精灯加热B处镁条,可观察到B处镁条燃烧,有黑色颗粒和白色固体产生。
查阅资料得知黑色固体为碳单质,白色固体是镁的化合物。
为探究白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假设与猜想】猜想1:白色固体是MgO猜想2:白色固体是MgCO3猜想3:白色固体是MgO和MgCO3【验证与结论】取适量B中反应后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___________,无气泡产生,白色固体消失,黑色固体不消失,则猜想1成立。
【反思与交流】(1)进行探究Ⅰ的过程中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通过本实验,你对燃烧与灭火有什么新的认识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3.实验室制取CO2后残留的废液收集在学校实验室的废液缸中,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想探究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我们共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2020-2021中考化学复习《探究题》专项综合练习附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石灰石和盐酸制取一瓶CO2,验满后,将澄清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发现没有变浑浊。
兴趣小组对这个异常现象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澄清石灰水为什么没有变浑浊?(查阅资料)(1)CO2过量时,CaCO3沉淀会转化为可溶于水的Ca(HCO3)2。
(2)AgCl不溶于稀硝酸。
(提出猜想)Ⅰ.石灰水已完全变质Ⅱ.___________ Ⅲ.CO2中混有HCl(实验方案)兴趣小组用原药品继续制取CO2,并进行探究。
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实验结论)制取的气体CO2中混入了HCl,所以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
(交流讨论)若要收集到纯净、干燥的CO2,需将混合气体依次通入饱和NaHCO3溶液和___________。
(拓展思考)回忆课本中收集呼出气体的操作后,同学们尝试用排水法收集一瓶CO2,倒入澄清石灰水后,石灰水变浑浊。
你认为该实验成功的原因是___________(写一点)。
【答案】CO2过量,CaCO3沉淀会转化为可溶于水的Ca(HCO3)2CaCO3+2HCl=CaCl2+CO2↑+H2O 氯化镁没有产生白色沉淀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HCl+AgNO3=AgCl↓+HNO3浓硫酸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且排水法收集呼出的气体中没有干扰实验的气体成分【解析】【详解】[提出猜想]根据题意,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可能由于石灰水已完全变质、CO2中混有HCl、也有可能是由于CO2过量,CaCO3沉淀会转化为可溶于水的Ca(HCO3)2而导致没有变浑浊。
故填:CO2过量,CaCO3沉淀会转化为可溶于水的Ca(HCO3)2[实验方案]兴趣组用原药品继续制取CO2,并进行探究。
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
故填:CaCO3+2HCl=CaCl2+CO2↑+H2O(1)取少量澄清石灰水于试管中,加入氯化镁溶液。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专题训练(满分60分,考试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1.小明通过化学方程式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实验所得数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
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 .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B .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C .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D .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成功2.某同学设计的下列各实验方案中,你认为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为除去粗盐中的泥沙,采用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实验步骤B .实验室中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C .用浓硫酸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水蒸气D .用石蕊试液鉴别澄清的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3.(2013•沈阳)下图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部分实验装置,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 .充分反应后,向固体中加稀盐酸会产生气泡B .在实验过程中,黑色的粉末会逐渐变成红色C .该实验的反应原理为FeO + CO=====高温Fe + CO 2 D .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可以直接排放到空气中4.(2013•日照)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经数小时实验后,U 形管A 、B 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A .A 处下降,B 处上升B .A 、B 两处都下降C .A 处上升,B 处下降D .A 、B 两处都不变5.(2013•镇江)按下列装置实验,不能达到对应目的的是( )6.(2013•佛山)分别向a、b两支试管中加入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铁片,再向a中加入植物油,均塞上橡皮塞,U型玻璃管内为红墨水(开始时两端液面水平),如下图所示,放置一段时间后,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植物油用于隔绝氧气和水B.试管a中的铁片不易被腐蚀C.U型玻璃管两端的液面变为右低左高D.U型玻璃管两端的液面变为左低右高7.(2013•安徽东至一模)要使下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①石灰石和稀盐酸②铜和稀硫酸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④生石灰和水⑤硝酸铵和水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④⑤气含量的变化如下右图所示。
2024年九年级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题
2024年九年级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题1.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获取证据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
Fe OH沉淀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可判断发生了反应。
(1)向少量()3Ca OH溶液中通入CO2,观察到,可判断发生了反应(2)向()2(3)向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小马同学欲获取反应发生的证据,他向滴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钙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至足量,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证明Ca OH与HCl发生了反应。
溶液中可判断()2(4)如图a所示,向NaOH稀溶液中缓缓通入HCl气体,测定该过程中溶液导电能力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b(溶液体积、温度的变化可忽略)。
①分析A→B段变化,其他条件相同,导电能力:OH-Cl-。
(填“>”“<”或“=”)。
①分析B→C段变化,溶液的导电能力除了与离子种类有关,还与有关。
2.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1)仪器名称:① 。
(2)实验室选择固体混合物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当看到现象时,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
(3)实验室可选用发生装置B和C来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发生装置C相较于B的优点是,要使反应停止的操作是;若用E装置收集CO2,气体应从(选填“a”或“b”)端通入;用E装置收集CO2时,检验CO2已收集满的方法。
(4)用装置F测定生成CO2的体积,会比实际反应生成CO2的体积偏小,原因是;为防止产生误差,你改进的方法:。
3.下图是在实验室模拟工业炼铁的实验。
试回答下列问题:(1)玻璃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根据一氧化碳的性质,加热氧化铁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3)试管B中的现象是。
(4)设计装置C的目的是。
4.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仪器甲的名称是。
(2)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如何检验氧气是否已经收满。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实验探究题
时段(均为1分钟) 第1分钟 第2分钟 第3分钟 第4分钟 第5分钟 第6分钟
H2的体积
3.1 mL 16.7 mL 11.9 mL 9.6 mL 7.6 mL 6.9 mL
请描述锌与硫酸反应快慢的变化并解释原因 第1分钟反应慢,因为锌粒表面有氧 .
化膜、油污等;第2分钟以后,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质量分数减小,反应逐渐变 .
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吸收了剩余的CO2 。
该类题常涉及以下几种情况: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影 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等,其中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包括是否使用催化 剂、反应时的温度、物质的浓度及反应物的接触面积等。实验时常利用控 制单一变量的思想设置对比实验,分析对比的实验间不同的因素,推理得出实 验结论。
①
20%
锌粒
31.7
②
20%
锌片
50.9
③
30%
锌粒
61.7
④
30%
锌片
79.9
【收集证据】(3)要比较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编号是
。①③(或②④)
【得出结论】(4)结论是 其他条件相同时,硫酸的质量分数越大反应越快,锌片比锌粒 .
反应快(意思相近即可) 。
例3 “五一”假期,小兵对“锌与硫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 【评价与反思】[注意:若答对(5)(6)两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5)下表是小兵第①组实验的详细数据。
金属。这种金属可以是 A (填字母序号)。
A.锌
B.铜
C.银
例5 ]3月16日,沙尘暴席卷我国西北地区,次日多地又遇到降雨。该地某校环境监测实践 小组的同学们,对沙尘暴的成因、危害、成分、防护、治理以及雨水酸碱度的异常变化 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紧急立项,开启了项目性学习的探究之旅。 任务一:监测沙尘暴的成因
2022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练习实验探究题(word版有答案)
实验探究一选择题1.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使用等量的同种钙片和白醋开展四组实验, 分别测得产生的二氧化碳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选取CO2的浓度从0~8%为研究对象, 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错误的是()A. 对比①③, 温度越高, 反应速率越快B. 对比②③, 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小, 反应速率越慢C. 对比③④, 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 反应速率越快D.对比①②③④, ④的反应速率最慢2.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3.下列验证“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装置中不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装置气密性均良好)( )4.如图所示, 甲、乙两个气密性良好的干燥集气瓶中都充满了空气, 甲、乙瓶中的燃烧匙内分别放有足量的红磷和炭粉, a, b为止水夹, 分别点燃红磷和炭粉, 充分燃烧后, 恢复至室温, 同时打开a、b, 则烧杯中的水()A.进入甲瓶B.进入乙瓶C.同时进入甲乙两瓶D.无法判断5.如图的锥形瓶内是空气, 试管中盛有部分水, 现向试管中加入某种物质后, 会使U形管内b处的液面高于a处的液面, 则该物质不可能是()(注: 生石灰、NaOH遇水、浓硫酸稀释都会放出大量热;NaCl溶于水不会放出热量)A.氯化钠B.浓硫酸C.生石灰D.氢氧化钠固体6.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完成多个实验(氨气、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 其中对相关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有()①若分液漏斗中装蒸馏水, 烧瓶中放足量的细铁丝, 则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②若分液漏斗中装滴有石蕊试液的足量水, 烧瓶中充满HCl, 烧杯中盛放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则可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可与盐酸反应③若分液漏斗中装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烧瓶中充满CO2, 烧杯中盛放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则可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可与CO2反应④若分液漏斗中装足量的水, 烧瓶中充满NH3, 烧杯中盛放无色酚酞试液, 则可证明NH3的水溶液显碱性⑤若分液漏斗中装稀盐酸, 烧瓶中装石灰石, 烧杯中盛放紫色石蕊试液, 则可证明CO2气体显酸性⑥若分液漏斗中装足量的稀硫酸, 烧瓶中装铁片, 烧杯中盛放足量水, 则可证明H2是难溶于水的气体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7.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一个装置, 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M中盛放硫酸, N中隔板上放大理石, 可以制二氧化碳B.关闭弹簧夹, 在M中不断加水, 水面不断下降, 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C.该装置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其原理与启普发生器相同D.N中储满气体后,通过M将水注入N,一定可以排出N中的气体8.如图是同学们利用大可乐瓶设计的储气装置(铁架台未画出),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打开止水夹a、b, 气体从d管导入储存在下面的瓶子里, 水被压入上瓶B.取用气体时, 可通过控制止水夹a 、b, 靠水的重力方便地将气体排出C.气体被储存在装置中后, c导管也必须安装止水夹D.该装置也可作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二非选择题1. 学习小组同学在探究Cu、Al、Ag的活动性顺序时, 做了如图所示两个实验, 并由此展开了一系列学习探究活动。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科学探究实验(含答案)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科学探究实验一、选择题1.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是( )A .用高锰酸钾制氧气B .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C .分解氯酸钾制氧气D .用过氧化氢制氧气2.下列实验注意事项不合理的是( )A .不能用手接触药品B .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浪费要放回原瓶C .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D .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3.在探究蜡烛燃烧的实验时,小明提出:固体石蜡可能需要变成蒸气才能燃烧。
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 .提出问题B .猜想与假设C .进行实验D .得出结论4.化学实验中常常要进行药品取用、物质加热、仪器洗涤等基本操作,其中往往涉及到用量问题。
下列关于用量的说法错误的是()A .取用固体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1g ~2gB .加热试管内液体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C .洗涤实验用过的试管时,每次注入试管水,振荡后倒掉D .使用酒精灯时,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5.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表示实验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A .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钙溶液B .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C .电解水D .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滴加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A .AB .BC .CD .D131223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时,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到原试剂瓶中,以免浪费B .实验时,如果没有说明液体药品的用量时,应取1~2mLC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要与桌面成45度角D .用完酒精灯后,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7.下面摘录的是某同学笔记上的部分内容,其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A .酸中都含有氢元素,碱中都含有金属元素B .用熟石灰可以中和含硫酸的废水C .可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氧气、二氧化碳D .可用在氧气流中灼烧的方法除去氧化铜中的铜8.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 .炭粉(铁粉)-------- 将固体粉末在空气中灼烧B .CaO (CaCO 3) -----------加水,过滤C .CO 2 (CO) ---------------将气体点燃D .HNO 3 [Ba (NO 3) 2]----------------加入适量的 H 2SO 4溶液9.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除去中混有的HCl 气体将混合气体通过装有足量NaOH 溶液的洗气瓶B 鉴别溶液和NaOH 溶液取少许样品于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无色酚酞试液C除去NaCl 溶液中混有的加入过量的溶液,过滤D 分离和的固体混合物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蒸发结晶A .AB .BC .CD .D10.某同学测定的下列数据不合理的是( )A .用温度计测得某液体的温度为23摄氏度B .用50mL 量筒量取了4.34mL 的水C .用托盘天平称得某烧杯的质量为46.8g2CO 23Na CO 4CuSO ()2Ba OH 2CaCl 3CaCOD .用10mL 的量筒量取了5.0mL 的水11.小明在加热试管时,发现试管破裂了,于是他对试管破裂的原因提出下列分析,你认为错误的是( )A .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珠B .在加热过程中试管不小心碰到了酒精灯灯芯C .加热时试管夹没有夹在距管口1/3处D .加热时没有先预热12.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A .用活性炭软化硬水B .用100mL 量筒量取8.32mL 的水C .用电解水证明水的组成D .用蜡烛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13.今有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中不加二氧化锰,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在酒精灯上同时加热,均完全反应,得到的气体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A .B .C .D .14.已知某粗盐样品中含有Na 2SO 4、MgCl 2、CaCl 2等杂质,下列提纯过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通过a 操作得到的沉淀中有三种物质B .滤液中有三种溶质C .加入足量盐酸的目的是除去步骤④、⑤中过量的试剂D .步骤⑤中的试剂A 是碳酸钠溶液二、非选择题15.在空格内简要说明下列错误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错误操作不良后果A B A B倾倒液体时,瓶塞未倒 放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 把大块固体垂直投入试管中 用试管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向上倾斜 容器口塞橡胶塞时,把玻璃容器放在桌子上 16.为了检测香烟的危害,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2022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题(word版无答案)
2022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题1. 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装置A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装置B或C均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与装置B相比,装置C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室可用装置D、E或F收集气体,收集O2和CO2都能用的装置是_____(填序号)2. 如图是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一些实验装置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1)A实验中,一段时间后可根据观察到__________的现象,得出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结论;(2)B实验中,观察到薄铜片上的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可以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3)C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4)D实验中,向水中加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3.3.下图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和C都能用作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装置C相对装置B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
4. 根据下列实验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时,气密性良好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2)图B所示右边的铁丝能更剧烈燃烧其原因是,两个集气瓶底部都加了少量的水其原因是;(3)图C所示过滤后,液体仍然浑浊的原因可能是(填一条即可);(4)图D所示实验过程中,天平指针(填“向左”、“向右”或“不发生”)偏转。
5.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如图所示,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2)可使用装置E收集氧气,其原因是;(3)用F装置收集氧气,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端(填“a”或“b”);(4)用装置B或C制取氧气时,C与B相比,C的优点是。
中考化学 实验与探究试题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六:初中化学实验专题(2)——实验与探究1科学探究科学探究原指的是科学家们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
这里的科学探究指的是同学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包括:①发现问题;②猜想与假设;③制定计划;④收集证据;⑤解释与结论。
2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设计考查的发展方向是以化学实验勾基础,联系科学研究、生产、生活、环境保护的实际去发现并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去探讨和解决实际问题并得出科学的发现和结论。
它包括物质的制备、物质的鉴别、物质的分离、物质的组成分析、气体的净化与转化等的实验方案的设计。
设计实验方案的试题大多思考性、综合性较强,解答时必须联系自己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进行适当的类比、迁移、重组后从已知条件出发,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步骤。
3实验方案的评价实验方案的评价包括实验原理及方案的评价、实验装置的评价、实验操作的评价、实验现象的描述与结论分析的评价等。
进行评价时一般从这几个方面入手:理论上是否正确、操作上是否简便、会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所需药品或原料的来源是否丰富、实验方案是否安全等等。
实验评价的考查范围包括对课本中重要的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对为解决科学研究、生产、生活、环境保护中所出现的实际问题所设计出的实验方案的评价。
一、考点剖析:考点1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考点点评※此类题目主要考查在实验中的一些基本操作。
对于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称量等基本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了然于胸。
考点2用下列序号填空:①烧杯;②试管;③胶头滴管;④燃烧匙;⑤蒸发;⑥过滤;⑦搅拌;⑧量取,能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由食盐制得食盐晶体的操作;取用6.8毫升某溶液的操作。
※考点点评※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熟知常用仪器的用途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考点3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教材实验专题练习1(共10题)
中考化学教材实验专题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图丙: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哈气,另一块放在空气中,观察到对着哈气的玻璃片上____,空气中的玻璃片上_____________,得出的结论是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比空气中水蒸气含量_(1)图甲: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盛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得出的结论是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氧气含量________(填“多”或“少”,下同)。
(2)图乙:向盛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各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在盛空气的集气瓶中无明显现象,在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________,得出的结论是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________。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1) 实验前用砂纸将细铁丝打磨光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 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________,将铁丝盘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 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4) 实验过程中集气瓶内水的作用是_________。
(5)在新制的氧气中做“铁丝燃烧”实验,结果铁丝未出现燃烧现象,请分析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1) 图甲: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到发红。
(2) 图乙:将红热的木炭缓慢插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图丙:燃烧停止后,取出坩埚钳,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盖好玻璃片,振荡,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反应中有______生成,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题型四实验探究题
4. 钠是一种活泼金属,常温下能与氧气、水等物质发生反应。 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如 图是小亮将一小块金属钠加入氯化铁溶液中的实验过程示意图 。小亮邀请小静同学一起参与对滤液成分进行探究的实验: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氯化钠 猜想二:氯化钠和氢氧化钠 猜想三:_氯__化__钠__和__氯__化__铁___
气体燃烧, 听到轻微的 “噗”声
小彬的猜 想正确
【教师释疑】图1实验中,锌与稀硫酸反应,锌失去电子,酸溶 液中氢离子在锌片表面获得电子生成氢气。 【学生感悟】图3实验中,酸溶液中的氢离子从铜片表面获得 __锌___(选填“锌”或“铜”)失去的电子生成了氢气。
【得出结论】图2中两种金属触碰后铜__没__有___(选
【提出问题】图2中铜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作出猜想】同学们对产生的气体进行了以下 猜想:小知猜想是二氧化硫;小辰猜想是氧气; 小彬猜想是氢气。 他们作出猜想的理论依据是 _质__量__守__恒__定__律__(或__反__应__前__后__元__素__种__类__ _不__变__等__)__。
(1)先将乙醇放入盛有一定量氧气的容器中燃烧,然后将燃烧产 物通入上述装置,通入装置的顺序是__B_D__E_A__C_D___(装置可以重 复选用,也可以不选)。其中选用E装置的目的是_吸__收__并__完__全__除_ _去__剩__余__气__体__中__的__C_O__2,__防__止__对__C__O_的__检__验__产__生__干__扰____。
5. (2021云南)小英设计了探究SO2与AgNO3溶液反应的实验。将 SO2通入质量分数为1.7%的AgNO3溶液中,反应后过滤,得到 无色溶液A和白色沉淀B。对体系中有关物质性质分析得知沉淀 B可能为Ag2SO3、Ag2SO4或二者的混合物。 【查阅资料】Ag2SO4为白色固体,微溶于水;Ag2SO3为白色固 体,难溶于水,溶于过量的Na2SO3溶液。
中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探究题】专题解析及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久置的生石灰里可能会含有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假设久制的生石灰中不再含有其它成分).为了探究久置的生石灰的成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设计实验)取0.94g久置的生石灰样品放入烧杯中,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如图所示:(讨论与分析)(1)生石灰可以做干燥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向0.2g滤渣A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久置的生石灰样品中一定含有_______(填写化学式).(3)②中反应过程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将混合物C、D全部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1g滤渣E 和红色滤液F.向滤液F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液F的溶质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还可能含有________.(解释与结论)依据实验现象和测得的数据判断,0.94g久置的生石灰样品的成分是____________.【答案】CaO+H2O=Ca(OH)2 CaCO3溶液先变红色,然后逐渐变成无色 Na2CO3、NaCl;NaOH Ca(OH)2、CaCO3【解析】【分析】【详解】讨论与分析:(1)生石灰可以做干燥剂的原因是氧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2)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向0.2g滤渣A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久置的生石灰样品中一定含有CaCO3;(3)②中,向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时,由于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氢氧化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氯化钙溶液显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因此反应过程中能够观察到溶液先变红色,然后逐渐变成无色;(4)向滤液F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滤液F中含有Na2CO3,同时一定含有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的NaCl;还可能含有①中反应生成的NaOH;解释与结论:样品中含有0.2g碳酸钙,如果除去碳酸钙外全部是氢氧化钙,则氢氧化钙质量为:0.94g-0.2g=0.74g,氢氧化钙中的钙元素经过反应后全部转化到滤渣E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实验探究专题复习距中考3天,实验探究突破,我要把实验探究解题思路再捋捋。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实验探究试涉及提出问题、作出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
以探究为形式或情景,可考察考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测试考生解决化学问题的思路、过程和方法。
解答探究创新类试题一般步骤是:首先要能根据题干背景材料提出问题,或者根据已有猜想,联系其他猜想,比如①反应后的物质要考虑反应物恰好反应或一种有剩余,②变质后的物质,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③一类物质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等。
作为猜想依据。
联想到相对应的化学知识。
第二,作出猜想或假设时,最重要的是要有科学依据,(物质的颜色、质量守恒定律等)要从化学的视角作出科学的猜想或假设。
第三,设计探究(实验)方案,要围绕寻找特征反应作为论证(主要体现为物质的检验,而物质的检验,体现在离子的检验,要结合我讲的一二三四法去判断肯定或否定)的依据,同时应注意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
第四,对探究问题作出解释与结论时,注意步骤为操作—现象—结论如果是表格格式,要学会类比和仿写。
要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或通过查阅资料获取的信息,以事实为依据,应用化学原理进行分析推理,不能随意编造,牵强附会。
得出实验结论时,要结合实验猜想最后,从反应原理是否正确、实验方案是否完善、探究过程是否合理以及经济效益、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对探究方案或过程进行反思与评价。
探究题一般并不包括所有的探究要素,但上述要求是解答探究性试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中考题型分类示例有关生成物成分的探究【例1】氢化钙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
某探究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氢化钙(CaH2)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
探究小组的同学把一定量的CaH2加入Na2C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经检验滤渣的成分是碳酸钙。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OH猜想二:NaOH、Ca(OH)2猜想三:NaOH、Na2CO3猜想四:NaOH、Na2CO3、Ca(OH)2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猜想四不合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实验现象结论实验一:取滤液,向其中滴入少量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猜想____不成立实验二:另取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________ 猜想三成立【反思与拓展】①若向NH4Cl的浓溶液中加一定量CaH2,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②登山运动员常用CaH2作为能源提供剂,与氢气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
【解析】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在溶液中会反应,所以两者不可能大量共存于溶液中;试样中加入少量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Ca(OH)2 + Na2CO3 CaCO3↓ + 2NaOH) ,钙离子检验方法,用碳酸根离子,说明溶液中不含钙离子,所以猜想二不成立;猜想三滤液中有碳酸钠,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2HCl + Na2CO3 2NaCl + CO2↑+H2O)用到了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所以往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氢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氢氧化钙是一种碱,能与铵盐反应产生氨气;由于氢气是气体,不易储存,携带不方便,且不安全,而氢化钙是固体,储存方便,携带方便,使用也方便,且安全。
有关物质组成及成分的探究【例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台上发现一瓶标签受损的溶液,如图所示:【提出问题】这瓶溶液的成分是什么?老师说:①这瓶溶液可能是NaCl溶液、NaNO3溶液、KCl溶液、Na2CO3溶液中的一种;②这瓶溶液中只含一种溶质。
【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不可能是________溶液。
【实验探究】实验台上可供使用的药品只有:稀HCl、稀HNO3、AgNO3溶液。
请你根据以上药品完成下列实验。
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及化学方程式步骤一:取样于试管中,然后往试管中滴加________ 无气泡产生该溶液不是Na2CO3溶液步骤二:向步骤一的试管中,继续滴加________ ________ 该溶液一定是NaCl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反思】为了防止标签受损,你建议以后实验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______________(答一种即可)。
【解析】由标签残余部分可以看出,该溶液中含有的是钠离子,所以不可能是氯化钾溶液;证明是否含有碳酸根离子,可加稀盐酸,也可加稀硝酸,但由于步骤二中还要继续加入试剂来证明氯离子的存在,所以步骤一中不能滴加稀盐酸;若要证明溶液中含有氯离子,应向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该溶液是氯化钠溶液。
物质成分及与“燃烧知识”有关的探究【例3】干燥剂“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容易变质。
某研究小组对一只干燥管里的“碱石灰”样品的成分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Ⅰ:没有变质,只含有氧化钙和氢氧化钠。
猜想Ⅱ:部分变质,含有……猜想Ⅲ:完全变质,只含有碳酸钙和碳酸钠。
【实验探究】操作现象结论试管外壁发烫,得到浑浊的液体推测样品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滤渣溶解,产生大量气泡写出产生大量气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白色沉淀写出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与思考】(1)从上述实验现象推断:猜想________成立。
(2)“碱石灰”样品里是否一定含有碳酸钙?________。
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是对两种干燥剂氧化钙和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变质情况的实验探究。
氧化钙吸收水分生成氢氧化钙,再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变成碳酸钙;氢氧化钠吸收水分潮解,再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变成碳酸钠。
对三种猜想进行探究,操作①放入水中,放热,由于氧化钙和氢氧化钠溶于水均放热,所以存在三种情况,只有氧化钙、只有氢氧化钠、既有氧化钙又有氢氧化钠,说明原干燥剂仍存在,猜想Ⅲ不成立。
操作①中的滤渣要么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微溶于水),要么是碳酸钙,操作②在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滤渣溶解,产生大量气泡,说明一定有碳酸钙(氢氧化钙能溶于酸,但无气泡)。
所以产生大量气泡的化学方程式就是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
操作③在操作①的滤液中滴加澄清的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滤液中一定有碳酸钠,猜想Ⅰ不成立。
由操作②可知一定有碳酸钙,它可能是样品中具有的,也可能是氧化钙吸收水分反应生成的,所以碳酸钙在样品中不一定有。
有关物质变质问题的探究【例4】化学兴趣小组在进行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发现了一瓶氢氧化钠溶液未盖瓶塞,针对这一现象,该小组同学对这瓶溶液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这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若变质,变质程度如何?【查阅资料】a.氢氧化钠溶液会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b.氯化钡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两者能发生如下化学反应:BaCl2+Na2CO3===BaCO3↓+2NaCl。
【作出猜想】猜想一:该溶液没有变质,溶质是NaOH;猜想二:该溶液完全变质,溶质是Na2CO3;猜想三:该溶液部分变质,溶质是________。
【实验验证】(1)为验证该溶液是否变质,小军和小华分别进行如下实验:①小军取少许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于是得出“该溶液没有变质”的结论;②小华取少许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________,得出“该溶液已变质”的结论。
你认为________的结论正确。
(2)为验证该溶液的变质程度,小丽进行了如下实验:取少许该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后,在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证明猜想三________(选填“成立”或“不成立”)。
如果将氯化钡溶液换成氢氧化钡溶液,不能得出相同的结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反思】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因此,氢氧化钠应________保存。
【解析】【作出猜想】是依据已有知识或经验,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一种猜测,本题涉及的化学反应为2NaOH+CO2===Na2CO3+H2O,因此,涉及的可能性只有三种:①化学反应还未进行,则溶液没有变质;②化学反应彻底完成,则溶液全部变质;③化学反应正在进行中,则溶液部分变质,此种情况下,溶质为NaOH和Na2CO3。
【实验验证】(1)①若溶液全部变质,则该溶液为碳酸钠溶液,因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变红,因此,小军单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这一现象,得出“该溶液没有变质”的结论不正确;②因为滴加稀盐酸冒出气泡,则说明该溶液中含有碳酸钠,据此可推出小华的结论正确。
(2)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其中的碳酸钠被完全反应,则排除了碳酸钠对实验的干扰,之后再向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仍变红色,说明原溶液中除了含有碳酸钠之外,还含有氢氧化钠,则说明原溶液部分变质,猜想三成立;如果将氯化钡溶液换成氢氧化钡溶液,则因为Ba(OH)2与Na2CO3反应,虽然可排除碳酸钠对实验结论的干扰,但同时生成的NaOH会对实验结论造成新的干扰。
【交流反思】因氢氧化钠溶液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而变质,所以氢氧化钠溶液应密封保存。
物质性质的探究【例5】纯碱(Na2CO3)是一种重要的盐类物质,在化学工业中用途极广,工业上通常用氨碱法来生产,小红同学为探究纯碱的化学性质进行了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请你帮助她将下列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猜想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或化学方程式)猜想一:Na2CO3溶液显碱性取少量Na2CO3溶液于试管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振荡____________ 溶液显碱性猜想二:能与酸反应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然后滴加稀盐酸有大量气泡产生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三:能与Ca(OH)2反应取少量Na2CO3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澄清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四:能与BaCl2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产生白色沉淀Na2CO3+BaCl2===BaCO3↓+2NaCl,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_ 【交流与反思】若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进行实验,是否与猜想二的现象相同________(选填“是”或“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