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代尔:两国生产函数相同,资本流动便替代了商品贸易;如果资本流动起 因于贸易障碍,那么资本流动本身没有什么特殊好处,只是起着替代贸易的作用; 资本流动替代贸易的结果是缩小了贸易规模,即是有反贸易偏向
3、要素流动和商品贸易之间的相互替代不可能是完全的。无论商品贸易 还是要素流动,总存在种种障碍,其价格都不可能真正达到一致,两者 共同存在的基础存在 4、要素流动和商品贸易之间有相互补充、不可替代的关系。如我国外资流 入与出口扩大
提出背景:在注重技术要素作用的同时,进一步研究推动技术进步的形式
和途径及其与贸易的关系
核心思想:研究与开发也是一种新生产要素(研究与开发要素是指研制和
开发某项产品所投入的费用),占有研究与开发的多少可以改变一国在国 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
研发要素衡量指标:研发费用占销售额比重;从事研发的各类科学家和工
赫夫鲍尔的技术差距的贸易模式
t1 t3之间两国贸易的基础是技术差距。只要技术创新国能有效 地反模仿(如采取专利、专有技术保护等),贸易利益就会扩 大;两国收入水平差距越小,需求滞后就越短,贸易发生就越 早,发展速度就越快;模仿国的出口优势在于低工资成本
2、研究与开发要素论
——格鲁伯(W.H.Gruber)、梅达(D.Mehta)、弗农(R.Vernon)
第三章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当代国际贸易的变化 1. 产业内贸易迅速增长 2. 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迅速增长
要素禀赋相同 或相似的产品 之间的贸易
H-O模型无法解释 放宽H-O模型的假定, 产生了新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的共同特征
不完全竞争
1. 2.
差异产品(产业内贸易) 垄断力(价格差别)
规模经济
1.
内部规模经济(企业)
2.
外部规模经济(行业)
国际贸易新理论产生背景
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 展阶段,出现了一些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所没有也不 可能说明的新现象和新问题。与此同时,Leontief
之谜之后的国际贸易理论发展也进入到一个整合时
期。国际贸易新理论顺应了这样的历史需要而逐渐 产生和发展的
资源赋予的变动对国贸影响具代表性观点之一:
雷布钦斯基(Rybczynski T.M.)
主要内容
(1) 在商品价格、生产要素价格及产品要素比例不变的条件下,如果生 产过程中使用两种生产要素,当一种生产要素数量增加而另一种生产要 素保持不变时,密集使用数量增加了的生产要素的产品的绝对量将会增 加,而密集使用了另一种生产要素的产品的绝对量将会减少——雷布钦 斯基定理(1955年《经济学》“生产要素比例和H-O原理”
——基辛:“劳动技能与国际贸易”,《经济统计周报》1965年8月
格鲁伯:1962年美国19个产业的有关资料进行分类比较,按照研发费用占 整个销售额的百分比以及科学家和工程师占整个产业全部雇佣人员的比 重进行排列。实证结果:19个Fra Baidu bibliotek业中,从事研发最好的5个行业——运 输、电器、仪器、化学(包括制药)和非电器机械是美国制造业出口的 核心和美国工业研究的重心(研发费用占19个产业的78.2%,科学家和工程
2、规模经济收益递增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原因。生产要素比例相近 或相似国家之间能进行有效的国际分工和获得贸易利益,其主要 原因是企业规模经济的差异。由于规模经济收益递增,同一产业 部门内的不同生产厂商之间的比较优势状况发生变化
1、各生产要素同步增长,要素比例不变,比较成本优势不变,对 贸易不产生影响 2、充裕要素增长,该要素密集商品比较利益较前加大,专业化程 度更高,对贸易有利 3、稀缺要素增长,进口替代生产增加,充裕要素移至进口替代部 门,减少了充裕要素密集商品的比较利益,对贸易不利
(三)要素外延扩展
基本思想:
赋予生产要素以新的内涵,扩展生产要素外延。生产 要素不仅包括土地、劳动、资本,而且还包括技术、
第二阶段(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对统计现象的理论解释
产业内贸易形成的原因和主要制约因素
1、同类产品的异质性(产品差异)是产业内贸易的重 要基础。异质可以表现为产品的商标、牌号、款式、 包装、规格等方面的差异,也可以是信贷条件、交货 时间、售后服务和广告宣传等方面的差异
——格雷(Gray):相对要素价格越相似,长期边际成本越接近,产业内贸 易的可能性越大 ——兰卡斯特(Lancaster):在所有方面一致的经济体之间,产业内贸易更 容易发展
考虑生产要素非同一性虽然可能会改变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个别的
具体的结论,但并不损害这些理论的实质
(二)资源禀赋的变动性与国际贸易
从短期的静态分析看,各国资源赋予状况可以假设是 不变的,但是从长期的动态分析看,必须充分考虑资
源赋予的变动性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实际上,由
于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生产要素一直处在 变化之中
产业内贸易研究的发展
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对产业内贸易的经验性的统 计和直观推断。如
——佛丹恩:对“比荷卢经济同盟”的集团内贸易格局变化的统计分析表明,和集团 内贸易相关的生产专业化形成于同类贸易类型之间 ——密契里:对36个国家5大类商品的进出口差异指数的计算表明,高收入国家的进 出口商品结构呈明显的相似性,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则相反 ——巴拉萨:用国际贸易标准分类体系对欧共体贸易商品结构的分析表明,欧共体制 成品贸易的增长大部分发生在分类标准体系划分的商品组内,而不是在商品组间 (1983年萨拉坎《产业内贸易》论文集)
三、产业内贸易理论(Intra-industry Trade)
学说的提出:美国经济学家格鲁贝尔(Grubel)等人研
究共同市场成员国之间贸易量的增长时,发现发达国 家之间的贸易并不是按赫-俄原理进行,即工业制成品
和初级产品之间的贸易,而是产业内同类产品的相互 交换。因而对产业内贸易进行研究,提出了产业内同 类产品贸易增长特点和原因的理论
人力资本是过去对教育和培训进行投资的结果,而技术是过去对研究与发展进行 投资的结果,因此技术可以作为一种资本或独立的生产要素。这样各国技术上的 差距就使得技术资源相对丰裕的或者在技术发展中处于领先的国家,有可能享有 生产和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
在某种意义上(将技术作为生产要素),技术差距论完全可以与H-O原理相衔接。
产业内贸易及其特点
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同一产业内的产品 (同类产品)在两国间相互进口和出口的贸易活动。即产业内 部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活动。 • 它与产业间贸易在贸易内容上是不同的 • 产业内贸易的产品流向具有双向性 • 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具有多样化特点 • 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在消费上能 相互替 代和在生产中需要相近或相似的生产要素投入。即同类产品是 指具备上述两个条件的产品
人力资本、研究与开发、信息、规模经济与管理等新
型生产要素
1、技术差距说(技术间隔说)
——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Posner M.A.)和赫夫鲍尔(Hufbauer G.C.)
主要思想:
技术领先的国家,具有较强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的能力,这样形成或扩 大了国际间的技术差距,从而有可能暂时享有生产和出口某类高技术产 品的比较优势。随着技术向国外的转移,国际间的技术差距将逐步消失, 这种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也会由于各国自给能力的增强而减少直至停 止
(二)资本的国际流动 (三)要素流动与商品流动的替代关系和互补关系
1、研究的主要问题:传统国际贸易理论表明,商品贸易可以替代要素流动, 并使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现代生产要素移动理论则试图说明相反问题, 即要素流动替代国际贸易 2、要素流动可替代商品贸易,并有“反贸易偏向”。要素流动直接改变 了各国要素赋予状况,从而使各国相同要素价格和成本差异缩小
要素密集性的变换(要素密集反向)
要素密集反向:同种商品在不同国家要素密集性特征
是不同的
技术进步是导致生产商品的要素密集型特征发生变化
的重要原因。技术进步表现为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即 技术进步可近似地看成生产要素供应量的增加
要素的国际移动与国际贸易
(一)劳动力要素的国际流动
1、劳动力的国际流动产生原因 (1)劳动力移动的收益与成本比较。如果移动的收益明显大于成本,就 构成了劳动力国际流动的现实基础 (2)经济周期的变化是劳动力国际流动的重要促成因素。处在经济周期 不同阶段的国际对劳动力的需求强度存在明显差异 (3)劳动力赋予状况是劳动力流动的深层原因 2、劳动力国际流动的结果 (1)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后果是改变了相关国家的劳动力要素赋予状况 (2)劳动力要素价格趋于均等。但现实中存在各种阻碍劳动力要素自由 流动的因素,各国劳动力要素价格完全均等是不可能的
(2)当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是,如果密集使用这种生产要素的产品是优势 产品,那么该国的对外贸易量将会增加,反之将会减少——两要素两产 品模型
资源赋予的变动对国贸影响具代表性观点之一:林德特
(P.Lindert)和金德尔伯格(C.Kindleberger)
生产要素供应量增长对贸易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这种增长是出现在趋向于 集中生产可进口商品的生产要素还是趋向于集中生产可出口商品的生产 要素上。如果所有生产要素都按同样的比率增长,或者正在增长的某一 生产要素按同样的比例用于所有工业,生产规模的均衡扩展只会增加贸
国际贸易新理论的特点
理论假设前提趋于贴近现实 研究方法强调动态性和多维思维 理论研究注重实用性 把实证研究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虽然不像传统国际贸易理论那样具有各自完整而严密的
逻辑体系,但贴近于现实国际贸易的一系列具体问题, 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独立性
一、新要素理论
生产要素的非同一性 资源赋予的变动性
要素外延的扩展
要素密集性的变换(要素密集反向)
要素的国际流动
(一)要素的非同一性与国际贸易
要素的非同一性:各国在生产要素的量和质上都有区别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假设各国生产要素质相同而量不同,从而要素生
产率相同而要素投入不同。质的差别可以改变量的比例,量上的相 对优势可以因为质的相对劣势而抵消,甚至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这种 要素赋予的性质。生产要素的非同一性是通过其对各国比较优势地 位的影响而作用于国际贸易流向、结构、规模和利益的
程技术人员占整个就业热源的比例;研发费用占GDP或出口总值的比重
等
实证表明:一个国家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和该产品的研发要素密集度
之间存在很高的正相关关系
基辛:以美国不同部门在10个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代表 竞争能力,分析研发要素与出口竞争力的关系。结果表明,从事研发活 动的高质量劳动力比重大的部门,国际竞争力越强,出口比率越高
易量而不会影响贸易条件以及贸易占生产的比重;如果一国的生产要素
增长是由于扩大了出口贸易,那么贸易与生产相比就会扩展,贸易条件 可能会变得对该国不利;如果生产要素增长是替代进口的,它会减少贸 易并可能使贸易条件变得对该国有利
——林德特和金德尔伯格:《国际经济学》
罗特(Root)的观点
生产要素变动与贸易变动关系:
师占85.3%,销售额占39.1%,出口量占72%)
——格鲁伯等:国际贸易中的研究和开发因素与美国产业的国外投资,《政治经济学杂志》1967 年2月
特殊要素
——1942年哈罗德(R.F.Harrod)《国际经济学》
特殊要素对于比较优势的形成具有重要性 特殊要素包括:
1、自然资源的差异 2、工人人数相对多少的程度 3、劳动者质量的差异(灵巧性、研发能力、企业家精神等) 4、从过去继承或得来的物质资本、特殊知识和其他类似遗产等的 差异
二、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理论
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绝对规模:到99年底,全球跨国公司达53000 家,在海外的子公司 约为450000家,跨国公司国外子公司的全球销售额约为95000亿美 元,国外子公司的出口额达到20000亿美元,国外子公司的资产达 到130000亿美元 相对规模: 跨国公司占全球生产总量的约40% 跨国公司占全球研发的90% 跨国公司占全球贸易的60% 跨国公司占全球技术转移的85% 大型跨国公司的产值约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产值,相当于后40位 国家的总产值
3、要素流动和商品贸易之间的相互替代不可能是完全的。无论商品贸易 还是要素流动,总存在种种障碍,其价格都不可能真正达到一致,两者 共同存在的基础存在 4、要素流动和商品贸易之间有相互补充、不可替代的关系。如我国外资流 入与出口扩大
提出背景:在注重技术要素作用的同时,进一步研究推动技术进步的形式
和途径及其与贸易的关系
核心思想:研究与开发也是一种新生产要素(研究与开发要素是指研制和
开发某项产品所投入的费用),占有研究与开发的多少可以改变一国在国 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
研发要素衡量指标:研发费用占销售额比重;从事研发的各类科学家和工
赫夫鲍尔的技术差距的贸易模式
t1 t3之间两国贸易的基础是技术差距。只要技术创新国能有效 地反模仿(如采取专利、专有技术保护等),贸易利益就会扩 大;两国收入水平差距越小,需求滞后就越短,贸易发生就越 早,发展速度就越快;模仿国的出口优势在于低工资成本
2、研究与开发要素论
——格鲁伯(W.H.Gruber)、梅达(D.Mehta)、弗农(R.Vernon)
第三章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当代国际贸易的变化 1. 产业内贸易迅速增长 2. 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迅速增长
要素禀赋相同 或相似的产品 之间的贸易
H-O模型无法解释 放宽H-O模型的假定, 产生了新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的共同特征
不完全竞争
1. 2.
差异产品(产业内贸易) 垄断力(价格差别)
规模经济
1.
内部规模经济(企业)
2.
外部规模经济(行业)
国际贸易新理论产生背景
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 展阶段,出现了一些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所没有也不 可能说明的新现象和新问题。与此同时,Leontief
之谜之后的国际贸易理论发展也进入到一个整合时
期。国际贸易新理论顺应了这样的历史需要而逐渐 产生和发展的
资源赋予的变动对国贸影响具代表性观点之一:
雷布钦斯基(Rybczynski T.M.)
主要内容
(1) 在商品价格、生产要素价格及产品要素比例不变的条件下,如果生 产过程中使用两种生产要素,当一种生产要素数量增加而另一种生产要 素保持不变时,密集使用数量增加了的生产要素的产品的绝对量将会增 加,而密集使用了另一种生产要素的产品的绝对量将会减少——雷布钦 斯基定理(1955年《经济学》“生产要素比例和H-O原理”
——基辛:“劳动技能与国际贸易”,《经济统计周报》1965年8月
格鲁伯:1962年美国19个产业的有关资料进行分类比较,按照研发费用占 整个销售额的百分比以及科学家和工程师占整个产业全部雇佣人员的比 重进行排列。实证结果:19个Fra Baidu bibliotek业中,从事研发最好的5个行业——运 输、电器、仪器、化学(包括制药)和非电器机械是美国制造业出口的 核心和美国工业研究的重心(研发费用占19个产业的78.2%,科学家和工程
2、规模经济收益递增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原因。生产要素比例相近 或相似国家之间能进行有效的国际分工和获得贸易利益,其主要 原因是企业规模经济的差异。由于规模经济收益递增,同一产业 部门内的不同生产厂商之间的比较优势状况发生变化
1、各生产要素同步增长,要素比例不变,比较成本优势不变,对 贸易不产生影响 2、充裕要素增长,该要素密集商品比较利益较前加大,专业化程 度更高,对贸易有利 3、稀缺要素增长,进口替代生产增加,充裕要素移至进口替代部 门,减少了充裕要素密集商品的比较利益,对贸易不利
(三)要素外延扩展
基本思想:
赋予生产要素以新的内涵,扩展生产要素外延。生产 要素不仅包括土地、劳动、资本,而且还包括技术、
第二阶段(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对统计现象的理论解释
产业内贸易形成的原因和主要制约因素
1、同类产品的异质性(产品差异)是产业内贸易的重 要基础。异质可以表现为产品的商标、牌号、款式、 包装、规格等方面的差异,也可以是信贷条件、交货 时间、售后服务和广告宣传等方面的差异
——格雷(Gray):相对要素价格越相似,长期边际成本越接近,产业内贸 易的可能性越大 ——兰卡斯特(Lancaster):在所有方面一致的经济体之间,产业内贸易更 容易发展
考虑生产要素非同一性虽然可能会改变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个别的
具体的结论,但并不损害这些理论的实质
(二)资源禀赋的变动性与国际贸易
从短期的静态分析看,各国资源赋予状况可以假设是 不变的,但是从长期的动态分析看,必须充分考虑资
源赋予的变动性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实际上,由
于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生产要素一直处在 变化之中
产业内贸易研究的发展
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对产业内贸易的经验性的统 计和直观推断。如
——佛丹恩:对“比荷卢经济同盟”的集团内贸易格局变化的统计分析表明,和集团 内贸易相关的生产专业化形成于同类贸易类型之间 ——密契里:对36个国家5大类商品的进出口差异指数的计算表明,高收入国家的进 出口商品结构呈明显的相似性,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则相反 ——巴拉萨:用国际贸易标准分类体系对欧共体贸易商品结构的分析表明,欧共体制 成品贸易的增长大部分发生在分类标准体系划分的商品组内,而不是在商品组间 (1983年萨拉坎《产业内贸易》论文集)
三、产业内贸易理论(Intra-industry Trade)
学说的提出:美国经济学家格鲁贝尔(Grubel)等人研
究共同市场成员国之间贸易量的增长时,发现发达国 家之间的贸易并不是按赫-俄原理进行,即工业制成品
和初级产品之间的贸易,而是产业内同类产品的相互 交换。因而对产业内贸易进行研究,提出了产业内同 类产品贸易增长特点和原因的理论
人力资本是过去对教育和培训进行投资的结果,而技术是过去对研究与发展进行 投资的结果,因此技术可以作为一种资本或独立的生产要素。这样各国技术上的 差距就使得技术资源相对丰裕的或者在技术发展中处于领先的国家,有可能享有 生产和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
在某种意义上(将技术作为生产要素),技术差距论完全可以与H-O原理相衔接。
产业内贸易及其特点
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同一产业内的产品 (同类产品)在两国间相互进口和出口的贸易活动。即产业内 部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活动。 • 它与产业间贸易在贸易内容上是不同的 • 产业内贸易的产品流向具有双向性 • 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具有多样化特点 • 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在消费上能 相互替 代和在生产中需要相近或相似的生产要素投入。即同类产品是 指具备上述两个条件的产品
人力资本、研究与开发、信息、规模经济与管理等新
型生产要素
1、技术差距说(技术间隔说)
——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Posner M.A.)和赫夫鲍尔(Hufbauer G.C.)
主要思想:
技术领先的国家,具有较强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的能力,这样形成或扩 大了国际间的技术差距,从而有可能暂时享有生产和出口某类高技术产 品的比较优势。随着技术向国外的转移,国际间的技术差距将逐步消失, 这种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也会由于各国自给能力的增强而减少直至停 止
(二)资本的国际流动 (三)要素流动与商品流动的替代关系和互补关系
1、研究的主要问题:传统国际贸易理论表明,商品贸易可以替代要素流动, 并使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现代生产要素移动理论则试图说明相反问题, 即要素流动替代国际贸易 2、要素流动可替代商品贸易,并有“反贸易偏向”。要素流动直接改变 了各国要素赋予状况,从而使各国相同要素价格和成本差异缩小
要素密集性的变换(要素密集反向)
要素密集反向:同种商品在不同国家要素密集性特征
是不同的
技术进步是导致生产商品的要素密集型特征发生变化
的重要原因。技术进步表现为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即 技术进步可近似地看成生产要素供应量的增加
要素的国际移动与国际贸易
(一)劳动力要素的国际流动
1、劳动力的国际流动产生原因 (1)劳动力移动的收益与成本比较。如果移动的收益明显大于成本,就 构成了劳动力国际流动的现实基础 (2)经济周期的变化是劳动力国际流动的重要促成因素。处在经济周期 不同阶段的国际对劳动力的需求强度存在明显差异 (3)劳动力赋予状况是劳动力流动的深层原因 2、劳动力国际流动的结果 (1)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后果是改变了相关国家的劳动力要素赋予状况 (2)劳动力要素价格趋于均等。但现实中存在各种阻碍劳动力要素自由 流动的因素,各国劳动力要素价格完全均等是不可能的
(2)当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是,如果密集使用这种生产要素的产品是优势 产品,那么该国的对外贸易量将会增加,反之将会减少——两要素两产 品模型
资源赋予的变动对国贸影响具代表性观点之一:林德特
(P.Lindert)和金德尔伯格(C.Kindleberger)
生产要素供应量增长对贸易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这种增长是出现在趋向于 集中生产可进口商品的生产要素还是趋向于集中生产可出口商品的生产 要素上。如果所有生产要素都按同样的比率增长,或者正在增长的某一 生产要素按同样的比例用于所有工业,生产规模的均衡扩展只会增加贸
国际贸易新理论的特点
理论假设前提趋于贴近现实 研究方法强调动态性和多维思维 理论研究注重实用性 把实证研究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虽然不像传统国际贸易理论那样具有各自完整而严密的
逻辑体系,但贴近于现实国际贸易的一系列具体问题, 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独立性
一、新要素理论
生产要素的非同一性 资源赋予的变动性
要素外延的扩展
要素密集性的变换(要素密集反向)
要素的国际流动
(一)要素的非同一性与国际贸易
要素的非同一性:各国在生产要素的量和质上都有区别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假设各国生产要素质相同而量不同,从而要素生
产率相同而要素投入不同。质的差别可以改变量的比例,量上的相 对优势可以因为质的相对劣势而抵消,甚至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这种 要素赋予的性质。生产要素的非同一性是通过其对各国比较优势地 位的影响而作用于国际贸易流向、结构、规模和利益的
程技术人员占整个就业热源的比例;研发费用占GDP或出口总值的比重
等
实证表明:一个国家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和该产品的研发要素密集度
之间存在很高的正相关关系
基辛:以美国不同部门在10个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代表 竞争能力,分析研发要素与出口竞争力的关系。结果表明,从事研发活 动的高质量劳动力比重大的部门,国际竞争力越强,出口比率越高
易量而不会影响贸易条件以及贸易占生产的比重;如果一国的生产要素
增长是由于扩大了出口贸易,那么贸易与生产相比就会扩展,贸易条件 可能会变得对该国不利;如果生产要素增长是替代进口的,它会减少贸 易并可能使贸易条件变得对该国有利
——林德特和金德尔伯格:《国际经济学》
罗特(Root)的观点
生产要素变动与贸易变动关系:
师占85.3%,销售额占39.1%,出口量占72%)
——格鲁伯等:国际贸易中的研究和开发因素与美国产业的国外投资,《政治经济学杂志》1967 年2月
特殊要素
——1942年哈罗德(R.F.Harrod)《国际经济学》
特殊要素对于比较优势的形成具有重要性 特殊要素包括:
1、自然资源的差异 2、工人人数相对多少的程度 3、劳动者质量的差异(灵巧性、研发能力、企业家精神等) 4、从过去继承或得来的物质资本、特殊知识和其他类似遗产等的 差异
二、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理论
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绝对规模:到99年底,全球跨国公司达53000 家,在海外的子公司 约为450000家,跨国公司国外子公司的全球销售额约为95000亿美 元,国外子公司的出口额达到20000亿美元,国外子公司的资产达 到130000亿美元 相对规模: 跨国公司占全球生产总量的约40% 跨国公司占全球研发的90% 跨国公司占全球贸易的60% 跨国公司占全球技术转移的85% 大型跨国公司的产值约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产值,相当于后40位 国家的总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