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2全册规律(公式)大全

合集下载

高一物理必修二公式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二公式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二公式总结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 (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 –V 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 o)/24.末速度Vt=V 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 o^2 +Vt^2)/2]1/26.位移S= V平t=V ot + 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 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 o):m/s加速度(a):m/s^2 末速度(Vt):m/s时间(t):秒(s) 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2) 自由落体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 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 m/s^2≈10m/s^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 竖直上抛1.位移S=V ot- gt^2/22.末速度Vt= V o- gt (g=9.8≈10m/s2 )3.有用推论Vt^2 –V 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 o^2/2g (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高一物理必修二公式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二公式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二公式总结以下是高一物理必修二的部分公式总结:
1.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v=s/t。

平均加速度a=Δv/t。

匀变速运动 s = vt + 1/2at^2 。

匀加速直线运动 v^2 = v0^2 + 2as 。

s=(v+v0)t/2。

s = vt - 1/2at^2。

2.曲线运动。

圆周运动v=ωr。

向心加速度a=v^2/r。

圆周运动周长l=2πr。

3.牛顿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 F = ma 。

牛顿第二定律 F = ma 。

牛顿第三定律F12=-F21。

4.能量和功。

功W = F · s = Fs cosθ 。

功率P=W/t。

重力势能 Ep = mgh 。

势能定理Wp=ΔEp=(Ep2-Ep1)。

动能 Ek = 1/2mv^2 。

机械能守恒E1=E2。

5.弹性力和弹簧振动。

胡克定律 F = -kx 。

弹性势能 Ee = 1/2kx^2 。

弹簧振动周期T=2π√(m/k)。

弹簧振动频率f=1/T=√(k/m)。

6.运动学。

角度制和弧度制转换角度(°) = 弧度(rad) × 180° / π 。

圆周运动速度v=2πr/T。

以上只是部分公式总结,希望对学习有帮助。

高中物理必修一和必修二所有的公式

高中物理必修一和必修二所有的公式

高中物理必修一和必修二所有的公式篇一: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必修2公式人教版高中物理高一必修1 公式大全1. V=X/tV是平均速度(m/s) X是位移(m) t是时间(s);2. Vt=Vo+a0tVt是末速度(m/s) Vo是初速度(m/s) a是加速度(m/s2)t是时间(s);3. X=Vot+(1/2)at2X是位移(m) Vo是初速度(m/s) t是时间(s) a是加速度(m/s2);4. Vt2-Vo2=2aXVt是末速度(m/s) Vo是初速度(m/s) a是加速度(m/s2)X是位移(m);5. h=(1/2)gt2Vt=gtVt2=2ghh是高度(m) g是重力加速度(9.8m/s2≈10m/s2)t是时间(s) Vt是末速度(m/s);6. G=mgG是重力(N) m是质量(kg) g是重力加速度(9.8m/s2≈10m/s2);7. f=μFNf是摩擦力(N)μ是动摩擦因数 FN是支持力(N);8. F=kXF是弹力(N) k是劲度系数(N/m) X是伸长量(m);9. F=maF是合力(N) m是质量(kg) a是加速度(m/s2)。

计时基准都是取自家用电的周期,在我国每两个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02秒,因而有相同的数据采集方法与数据整理分析方法,并可与斜面小车、轨道小车等配套使用.电源的频率是50Hz,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

即一秒打50个点。

使用220V交流电压,当频率为50Hz时,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1、自由落体运动初始点的分析:看纸带的前两个点的距离是否接近2mm,接近2mm的纸带才是由静止开始的自由落体运动实验纸带。

2.实验纸带是否研究匀变速运动的分析:测量纸带上相邻各点的距离之差是否相等,若相等就是匀变速运动,否则就不是;即匀变速运动的纸带相邻两点的距离差满足 s(n+1)-s(n)=aT3.计算匀变速运动中某点瞬时速度;由匀变速运动物体在某段位移的平均速度等于物体在该段位移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即 V(n)=[s(n)+s(n+1)]/2t s(n)指第N-1个计时点到第N个计时点的位移,s(n+1)指第N个计时点到第N+1个计时点的位移,[s(n)+s(n+1)]指第N-1个计时点到第N+1个计时点的位移(即把要求的点包括在了他们中间即N处),t指发生两个相邻计数点(N-1到N,N到N+1)之间的时间间隔.2T就是时间间隔总和4.计算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1)理想纸带的加速度计算:由于理想纸带描述的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之差完全相等,即有:S2-S1=S3-S2=?=S(n)-S(n-1)=△S=aT ;故其加速度a=△S/T(2)实际的实验纸带加速度计算:由于实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差,导致各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之差不完全相等,为减小计算加速度时产生的偶然误差,采用隔位分析法计算,可以减小运算量,方法是,用S1,S2,S3.......表示相邻计数点的距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根据△S=aT 有S4-S1=(S4-S3)+(S3-S2)+(S2-S1)=3a1*T同理S5-S2=S6-S3=3a2*T求出a1=(S4-S1)/3T a2=(S5-S2)/3T a3=(S6-S3)/3T 再求平均值计算加速度:a=(a1+a2+a3)/3打点计时器一般就求解两个量:1、某一点的速度,把该点当做某一段的中间时刻,那么这一点的速度等于这一段的平均速度,公式就是v=x/t,x是这一段的总位移,t是总时间,一般取这一点前后两个点。

高一物理必修2公式总结附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2公式总结附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2公式总结附答案高一物理必修2公式总结附答案高一物理必修2公式总结参考答案第一单元抛体运动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条件:F合(a)=0或F合与v0共线二、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F合(a)≠0且F合与v0不共线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受到的合外力和相应的加速度总指向曲线的内侧三、小船过河:合分运动具有等时性导学P85例题四、竖直上抛运动选取Vo方向为正方向,则a=-g1.位移S=Vot-12gt222.末速度Vt=Vo-gtV3上升最大高度Hm=o(抛出点算起,已知Vo) 2g4往返时间t=2Vo(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已知Vo)g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4)最高点速度v=0,a=-g,方向竖直向下五、平抛物体的运动1.水平方向速度=Vo3.水平方向位移x=Vot2.竖直方向速度Vy=gt4.竖直方向位移y=1gt225.运动时间t=2h2y(或)gg22226.合速度Vt=Vy=Vo(gt)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anβ=vy12gtv0227.合位移S=xy=(v0t)(gt)22212gty2gt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anα=xv0t2v0 所以α≠β,tanβ=2tanα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

(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

(3)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

第1页共4页第二单元圆周运动1.线速度V=S弧2rtT2.角速度ω=2tT2f3周期与频率T=1f4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r共轴、共线的计算:导学P9765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一样)6主要物理量及单位(请填写单位符号):弧长(S):米(m)角度(Φ):弧度(rad)频率(f):赫兹(HZ)周期(T):秒(s)转速(n):转开普勒第三定律T万有引力定律F=G m1m2r2-11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常量:G=6.67×10Nm2在天体外表的重力和万有引力近似相等天体外表:GMm卫星向心加速度(a)、绕行速度(v)、角速度(ω)、周期(T)与万有引力的关系第2页共4页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F向=F万v2422GMm/r=ma向=mmr=m2rrT2r=R+h(轨道半径r和天体半径R、离地高度h的关系)球体体积V=R中心天体的质量计算方法:中心天体的密度ρ=433MVM:中心天体质量m:卫星质量r:轨道半径R:中心天体半径h:卫星离中心天体外表高度5.依据4中的公式可知(选填变大、不变、变小)r变大a变小,v变小,ω变小,T 变大。

高一物理必修二公式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二公式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二公式总结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 (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 –V 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 o)/24.末速度Vt=V 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 o^2 +Vt^2)/2]1/26.位移S= V平t=V ot + at^2/2=Vt/2t7.加速度a=(Vt-V o)/t 以V o为正方向,a与V 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 o):m/s加速度(a):m/s^2 末速度(Vt):m/s时间(t):秒(s) 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 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2) 自由落体1.初速度V 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 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 m/s^2≈10m/s^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 竖直上抛1.位移S=V ot- gt^2/22.末速度Vt= V o- gt (g=9.8≈10m/s2 )3.有用推论Vt^2 –V 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 o^2/2g (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 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高一物理必修二公式大全

高一物理必修二公式大全

高一物理必修二公式大全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 (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 –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 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 +Vt^2)/2]1/26.位移S= V平t=Vot + 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o):m/s加速度(a):m/s^2 末速度(Vt):m/s时间(t):秒(s) 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h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2) 自由落体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 m/s^2≈10m/s^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 竖直上抛1.位移S=Vot- gt^2/22.末速度Vt= Vo- gt (g=≈10m/s2 )3.有用推论Vt^2 –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 (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公式大全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公式大全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高一物理公式大全总结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1. 粒子的统一性质- 粒子的质量、电荷、能量、动量、角动量等基本概念- 粒子的质量与能量的关系(E=mc²)2. 力学- 动力学的基本定律(牛顿定律、质点的运动学方程)- 弹性力和胡克定律- 绳子和滑轮的应用- 万有引力定律和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3. 机械功与能量- 功的概念、计算公式和物理意义- 功和机械能的关系- 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和物理意义- 功率和机械功的关系- 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4. 液体的压强和浮力- 压强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水压力和托马斯定律- 浮力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浮力和物体浸没的关系- 阿基米德原理5. 物体的机械振动- 简谐振动的概念和特点- 简谐运动的描述(位移、周期、频率、角频率、振幅等)- 简谐振动的力学模型(弹簧振子、单摆)- 回复力和物体振幅、周期的关系- 机械波的传播和性质(波长、波速、频率、周期等)高一物理公式大全总结:1. 力学公式- 牛顿第一定律:F = ma- 牛顿第二定律:F = mΔv/Δt- 牛顿第三定律:F₁₂ = -F₂₁- 胡克定律:F = kΔx- 万有引力定律:F = G(m₁m₂/r²)2. 功、功率和能量公式- 机械功:W = Fs- 机械能:E = K + U- 功率:P = ΔW/Δt- 动能定理:ΔK = Wnet3. 压强和浮力公式- 压强:P = F/A- 托马斯定律:F₁/A₁ = F₂/A₂- 浮力:Fb = ρgV4. 简谐振动和波动公式- 简谐振动周期:T = 2π√(m/k) - 简谐振动频率:f = 1/T- 机械波速度:v = λf- 机械波长:λ = v/f- 机械波频率:f = v/λ。

高一物理必修二公式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二公式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二公式总结高一物理必修二公式总结高一物理必修二公式总结201*-03-2121:36链接地址: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前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回转等。

二、质点的运动(2)----匀速圆周万有引力1)平抛运动1.水平方向速度Vx=Vo2.竖直方向速度Vy=gt3.水平方向位移Sx=Vot4.竖直方向位移(Sy)=gt^2/25.运动时间t=(2S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合速度方向与水准夹角β:tgβ=Vy/Vx=gt/Vo7.合位移S=(Sx^2+Sy^2)1/2,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Sy/Sx=gt/2Vo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右方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

(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S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关系不大。

(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

(4)在平抛运动中会时间t是解题关键。

(5)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该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高一物理必修1公式总结归纳 高一物理必修二公式

高一物理必修1公式总结归纳 高一物理必修二公式

高一物理必修1公式总结归纳高一物理必修二公式
高一物理必修1公式总结归纳:
1. 动力定理:FΔs = Δ(p)
2. 力的合成:F = √(F₁² + F₂² + 2F₁F₂cosθ)
3. 牛顿第二定律:F = ma
4. 动量定理:FΔt = Δ(p)
5. 万有引力定律:F = G(m₁m₂)/r²
6. 弹簧力:F = kx
7. 物体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Δx = vt
8. 物体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v = at
9. 物体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初速度为0):x = 1/2at²
高一物理必修二公式:
1. 运动方程(匀加速直线运动):x = v₀t + 1/2at²
2. 速度-时间关系(匀加速直线运动):v = v₀ + at
3. 位置-时间关系(自由落体运动):y = v₀t + 1/2gt²
4. 速度-时间关系(自由落体运动):v = v₀ + gt
5. 速度-位置关系(自由落体运动):v² = v₀² + 2gy
6. 抛体运动的水平方向位移:Δx = vxΔt
7. 抛体运动的垂直方向位移:Δy = v₀yΔt + 1/2g(Δt)²
8. 抛体运动的水平方向速度:vx = v₀cosθ
9. 抛体运动的垂直方向速度:vy = v₀sinθ - gt
10. 抛体运动的最大高度:H = (v₀y)²/(2g)。

高一物理必修2公式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2公式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2公式总结1. 动能公式动能(K)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K = 1/2 * m * v²其中,K表示动能,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

2. 动量公式动量(p)是物体运动过程中的物理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p = m * v其中,p表示动量,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

3.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公式:E₁ + ΔE = E₂其中,E₁表示初始的能量,ΔE表示能量的变化,E₂表示最终的能量。

4. 弹性势能公式当物体发生弹性变形时,会蓄积势能,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Ep = 1/2 * k * x²其中,Ep表示弹性势能,k表示恢复力系数,x表示物体的位移。

5. 机械功公式机械功(W)是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W = F * x * cosθ其中,W表示机械功,F表示力的大小,x表示物体的位移,θ表示力和位移之间的夹角。

6. 摩擦力公式摩擦力(f)是物体之间发生相对滑动时产生的力,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f = μ * N其中,f表示摩擦力,μ表示摩擦系数,N表示物体的法向压力。

7. 简谐振动周期公式简谐振动是指回复力(恢复力)与位移之间成正比的振动现象。

其周期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T = 2π * √(m/k)其中,T表示振动的周期,m表示物体的质量,k表示恢复力系数。

8. 抛体运动公式抛体运动是物体在重力作用下进行的运动,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位移公式:y = v₀y * t - 1/2 * g * t²•速度公式:v = √(v₀x² + v₀y² - 2 * g * y)•时间公式:t = (v₀y + √(v₀y² + 2 * g * y)) / g•投射高度公式:H = v₀y² / 2g其中,y表示垂直方向的位移,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g表示重力加速度,v₀x表示初速度在水平方向上的分量,v₀y表示初速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分量。

高一物理必修二全面公式

高一物理必修二全面公式

第一章力重力:G = mg摩擦力:(1)滑动摩擦力:f = μFN 即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

(2)静摩擦力:①对一般静摩擦力的计算应该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切记不要乱用f =μFN②对最大静摩擦力的计算有公式:f = μFN (注意:这里的μ与滑动摩擦定律中的μ的区别,但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是一样的)力的合成与分解:(1)力的合成与分解都应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具体计算就是解三角形,并以直角三角形为主。

第二章直线运动速度公式:vt = v0 + at ①位移公式:s = v0t + at2 ②速度位移关系式:- = 2as ③平均速度公式:= ④= (v0 + vt) ⑤= ⑥位移差公式:△s = aT2 ⑦公式说明:(1)以上公式除④式之外,其它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2)公式⑥指的是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之值恰好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速度,这样就在平均速度与速度之间建立了一个联系。

6. 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有下列规律成立:(1). 1T秒末、2T秒末、3T秒末…nT秒末的速度之比为: 1 : 2 : 3 : … : n.(2). 1T秒内、2T秒内、3T秒内…nT秒内的位移之比为: 12 : 22 : 32 : … : n2.(3). 第1T秒内、第2T秒内、第3T秒内…第nT秒内的位移之比为: 1 : 3 : 5 : … : (2 n-1).(4). 第1T秒内、第2T秒内、第3T秒内…第nT秒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1 : 3 : 5 : … : (2 n-1).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二定律: F合= ma注意: (1)同一性: 公式中的三个量必须是同一个物体的.(2)同时性: F合与a必须是同一时刻的.(3)瞬时性: 上一公式反映的是F合与a的瞬时关系.(4)局限性: 只成立于惯性系中, 受制于宏观低速.2. 整体法与隔离法:整体法不须考虑整体(系统)内的内力作用, 用此法解题较为简单, 用于加速度和外力的计算. 隔离法要考虑内力作用, 一般比较繁琐, 但在求内力时必须用此法, 在选哪一个物体进行隔离时有讲究, 应选取受力较少的进行隔离研究.3. 超重与失重:当物体在竖直方向存在加速度时, 便会产生超重与失重现象. 超重与失重的本质是重力的实际大小与表现出的大小不相符所致, 并不是实际重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只是表现出的重力发生了变化.第四章物体平衡1. 物体平衡条件: F合= 02. 处理物体平衡问题常用方法有:(1). 在物体只受三个力时, 用合成及分解的方法是比较好的. 合成的方法就是将物体所受三个力通过合成转化成两个平衡力来处理; 分解的方法就是将物体所受三个力通过分解转化成两对平衡力来处理. (2). 在物体受四个力(含四个力)以上时, 就应该用正交分解的方法了. 正交分解的方法就是先分解而后再合成以转化成两对平衡力来处理的思想.第五章匀速圆周运动1.对匀速圆周运动的描述:①.线速度的定义式:v = (s指弧长或路程,不是位移②.角速度的定义式:=③.线速度与周期的关系:v =④.角速度与周期的关系:⑤.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v = r⑥.向心加速度:a = 或 a =2. (1)向心力公式:F = ma = m = m(2) 向心力就是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合外力,在计算向心力时一定要取指向圆心的方向做为正方向。

高一物理必修二公式大全

高一物理必修二公式大全

高一物理必修二公式大全一、质点得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 (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 –V 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 o)/24、末速度Vt=V 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 o^2 +Vt^2)/2]1/26、位移S= V平t=V ot + at^2/2=Vt/2t7、加速度a=(Vt-V 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 o):m/s加速度(a):m/s^2 末速度(Vt):m/s时间(t):秒(s) 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注:(1)平均速度就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就是量度式,不就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与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2) 自由落体1、初速度V 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就是初速度为零得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 m/s^2≈10m/s^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 竖直上抛1、位移S=Vot- gt^2/22、末速度Vt= V o- gt (g=9、8≈10m/s2 )3、有用推论Vt^2 –V 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 o^2/2g (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 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得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就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精选推荐)高一物理必修二公式总结

(精选推荐)高一物理必修二公式总结

(精选推荐)高一物理必修二公式总结高一物理必修二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物理的基础,以下是对高一物理必修二中的公式进行总结:一、质点的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x=v0t+1/2at^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v平均=x/t=v0+at/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v0+at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公式:a=Δv/t二、牛顿第二定律1.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ma2.惯性定律: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3.合外力为零时,加速度为零,速度不变,物体处于平衡状态4.动量定理:物体动量的增量等于它所受合外力的冲量,即Δp=Ft5.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6.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7.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在两个物体之间的两个力互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三、能量守恒定律1.功能原理:物体机械能的增量等于它所受的合外力的功和内力的功之和2.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时,系统的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系统的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3.动量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系统内部的作用力的冲量之和为零,即系统总动量保持不变4.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量的总玳保持不变四、万有引力定律1.万有引力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个力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2.万有引力公式:F=G*[m1m2/(r^2)] (G=6.6710^-11N*m^2/kg^2)3.环绕速度公式:v=√(GM/r) (M为中心天体质量)4.第一宇宙速度:v1=√(GM/R) (R为星球半径)5.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v2=√(2GM/R)6.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v3=√(GM/(R星表面))五、角动量守恒定律1.角动量守恒定律:对于一个旋转参考系中的任意一个点而言,其受到的合外力矩为零时,该点的角动量保持不变。

高一物理必修二公式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二公式总结

2019年高一物理必修二公式总结为了让高一的同学们更好地学习物理,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2019年高一物理必修二公式总结,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 (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 –V 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 o)/24.末速度Vt=V 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 o^2 +Vt^2)/2]1/26.位移S= V平t=V ot +at^2/2=Vt/2t7.加速度a=(Vt-V o)/t 以V o为正方向,a与V o同向(加速)a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 o):m/s加速度(a):m/s^2 末速度(Vt):m/s时间(t):秒(s) 位移(S):米(m) 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 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2) 自由落体1.初速度V 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 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 m/s^2≈10m/s^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 竖直上抛1.位移S=V ot- gt^2/22.末速度Vt= V o- gt (g=9.8≈10m/s2 )3.有用推论Vt^2 –V 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 o^2/2g (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 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高一物理必修一、二公式

高一物理必修一、二公式

高一物理必修二公式总结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 (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 –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 +Vt^2)/2]1/26.位移S= V平t=Vot + 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o):m/s加速度(a):m/s^2 末速度(Vt):m/s时间(t):秒(s) 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2) 自由落体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 m/s^2≈10m/s^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 竖直上抛1.位移S=Vot- gt^2/22.末速度Vt= Vo- gt (g=9.8≈10m/s2 )3.有用推论Vt^2 –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 (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公式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公式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公式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科,以研究物质和能量的运动与相互作用为主要内容。

在高一的学习中,物理必修二是学生接触物理学科的第二步,涵盖了一些基础的物理学知识和公式。

本文将围绕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公式展开讨论。

一、力与运动在力与运动这一章节中,学生将学习力的概念、测量方法以及力的合成与分解等内容。

以下是相关的一些公式: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F = ma其中,F表示物体所受的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2. 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分析定律):F = ma在这个公式中,F仍然表示物体所受的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而a表示物体所获得的加速度。

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F₁₂ = -F₂₁根据这个公式,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都有相等而反向的力,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二、动量与能量这一章节主要介绍动量与能量的概念以及相关的公式。

以下是一些相关公式的介绍:1. 动量的定义:p = mv其中,p表示物体的动量,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

2. 动量定理:FΔt = Δp根据这个公式,物体所受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量。

3. 动能的定义:E = 1/2 mv²E表示物体的动能,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

4. 动能定理:W净= ΔE = Δ(1/2 mv²)根据这个公式,物体所受的净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

三、波动与光学波动与光学是高一物理必修二中的另一个重要章节,涉及到波的性质和光的传播等内容。

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的公式:1. 波长的定义:λ = v/f其中,λ表示波长,v表示波的传播速度,f表示波的频率。

2. 光速的定义:c = λfc表示光速,λ表示波长,f表示频率。

3. 光的折射定律:n₁sinθ₁ = n₂sinθ₂根据这个公式,光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满足一定的关系。

4. 球面镜和薄透镜公式:- 球面镜公式:1/f = 1/v + 1/u在这个公式中,f表示焦距,v表示像距,u表示物距。

人教版高中物理高一必修2公式大全和典型例题

人教版高中物理高一必修2公式大全和典型例题

人教版高中物理高一必修2公式大全1.曲线运动基本规律①条件:v 0与合F 不共线②速度方向:切线方向③弯曲方向:总是从v 0的方向转向合F 的方向3.绳拉船问题①对与倾斜绳子相连的“物体”运动分解②合运动:“物体”实际的运动4.自由落体运动①末速度:gh gt v t 2==②下落高度:221gt h = ③下落时间:gh t 2= 5.竖直下抛运动①末速度:gt v v t +=0②下落高度:2021gt t v h += 6.竖直上抛运动①末速度:gt v v t -=0②下落高度:2021gt t v h -= ③上升时间:g v t 0=上 ④总时间:gv t 02= ③两个分运动绳子伸缩 绳子摆动 2.船渡河问题 时间最短:α=90°,船v L t = 路程最短:船水v v =αcos ,s=L⑤最大高度:gv H 220= 7.平抛运动②合速度:2220t g v v t += ③速度方向:0tan v gt =α ⑤位移方向:02tan v gt =β ⑥飞行时间:gh t 2=,与v 0无关 8.斜抛运动③飞行时间:gv t θsin 20= ④射程:gv X θ2sin 20= ⑤射高:gv Y 2θsin 220= —————————————————————9.线速度:Tr t s v ⋅==π2 10.角速度:Tt πϕω2== 11.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ωr v =12.周期与频率的关系:fT 1= ②分位移 t v x ⋅=θcos 02021θsin gt t v y -⋅=④分位移 tv x 0=221gt y =①分速度 0v v x =gt v y =①分速度 θcos 0v v x =gt-θsin 0v v y =13.转速与频率的关系:f n 60=14.向心力:22222244f mr T mr mr r v m F ππω⋅=⋅===向 15.向心加速度:r f Tr r r v a 22222244ππω====向 16.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最高点的临界速度:gr v =17.方程格式:所需的向心力实际力向==F—————————————————————18.开普勒第三定律:k Ta =23 19.万有引力定律:221rm m G F =,G=6.67×10-11 20.中心天体质量:2324GTr M π= 21.中心天体密度:)( 33423为近地卫星周期T GT ππR Mρ== 22.卫星的运行速度:r GM v =23.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2R GM g = 24.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km /s 9.71==Rg v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11.2km/s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16.7km/s—————————————————————25.功的计算:αcos Fs W =26.变力做功的计算:①摩擦力做功:W f = f s ,s 为路程②图像法:F-s 图象围的“面积”代表功③功能关系:间接计算功27.动能:221mv E k = 28.重力势能:mgh E p =29.弹性势能:221kx E p = 30.重力做功的特点:只与高度有关,p G E W ∆-=31.动能定理:21222121mv mv E W k -=∆=总 32.机械能守恒定律:2222112121mv mgh mv mgh +=+ 33.功率:αcos Fv tW P == 34.交通工具行驶的最大速度:m fv P =→f Pm v =作为一名学生在学习上存在如下八个环节:制定计划→课前预习→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总结 →课外学习.这里最重要的是: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总结,这五个环节.在以上八个环节中,存在着不少的学习方法,下面就针对物理的特点,针对就"如何学好物理",这一问题提出几点具体的学习方法.(一)三个基本.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规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练.关于基本概念,举一个例子.比如说速率.它有两个意思:一是表示速度的大小; 二是表示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如在匀速圆周运动中),而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指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关于基本规律,比如说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有两个经常用到V=s/t,V=(vo+vt)/2.前者是定义式,适用于任何情况,后者是导出式,只适用于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情况.再说一下基本方法,比如说研究中学问题是常采用的整体法和隔离法,就是一个典型的相辅形成的方法.最后再谈一个问题,属于三个基本之外的问题.就是我们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总结出一些简练易记实用的推论或论断,对帮助解题和学好物理是非常有用的.如,"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同一根绳上张力相等";"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 "洛仑兹力不做功"等等.(二)独立做题.要独立地(指不依赖他人),保质保量地做一些题.题目要有一定的数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质量,就是说要有一定的难度.任何人学习数理化不经过这一关是学不好的.独立解题,可能有时慢一些,有时要走弯路,有时甚至解不出来,但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个初学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三)物理过程.要对物理过程一清二楚,物理过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题的隐患.题目不论难易都要尽量画图,有的画草图就可以了,有的要画精确图,要动用圆规,三角板,量角器等,以显示几何关系. 画图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更精确地掌握物理过程.有了图就能作状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状态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间断的,而动态分析是活的,连续的.(四)上课.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走思或尽量少走思.不要自以为是,要虚心向老师学习.不要以为老师讲得简单而放弃听讲,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当成是复习,巩固.尽量与老师保持一致,同步,不能自搞一套,否则就等于是完全自学了.入门以后,有了一定的基础,则允许有自己一定的活动空间,也就是说允许有一些自己的东西,学得越多,自己的东西越多.(五)笔记本.上课以听讲为主,还要有一个笔记本,有些东西要记下来.知识结构,好的解题方法,好的例题,听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记下来.课后还要整理笔记,一方面是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还要对笔记作好补充.笔记本不只是记上课老师讲的,还要作一些读书摘记,自己在作业中发现的好题,好的解法也要记在笔记本上,就是同学们常说的"好题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笔记本要进行编号,以后要经学看,要能做到爱不释手,终生保存.(六)学习资料.学习资料要保存好,作好分类工作,还要作好记号.学习资料的分类包括练习题,试卷,实验报告等等.作记号是指,比方说对练习题吧,一般题不作记号,好题,有价值的题,易错的题,分别作不同的记号,以备今后阅读,作记号可以节省不少时间.(七)时间.时间是宝贵的,没有了时间就什么也来不及做了,所以要注意充分利用时间,而利用时间是一门非常高超的艺术.比方说,可以利用"回忆" 的学习方法以节省时间,睡觉前,等车时,走在路上等这些时间,我们可以把当天讲的课一节一节地回忆,这样重复地再学一次,能达到强化的目的.物理题有的比较难,有的题可能是在散步时想到它的解法的.学习物理的人脑子里会经常有几道做不出来的题贮存着,念念不忘,不知何时会有所突破,找到问题的答案.(八)向别人学习.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向同学们学习,向周围的人学习,看人家是怎样学习的,经常与他们进行"学术上"的交流,互教互学,共同提高,千万不能自以为是.也不能保守,有了好方法要告诉别人,这样别人有了好方法也会告诉你.在学习方面要有几个好朋友.(九)知识结构.要重视知识结构,要系统地掌握好知识结构,这样才能把零散的知识系统起来.大到整个物理的知识结构,小到力学的知识结构,甚至具体到章,如静力学的知识结构等等.(十)数学.物理的计算要依靠数学,对学物理来说数学太重要了.没有数学这个计算工具物理学是步难行的.大学里物理系的数学课与物理课是并重的.要学好数学,利用好数学这个强有力的工具.(十一)体育活动.健康的身体是学习好的保证,旺盛的精力是学习高效率的保证.要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要会一种,二种锻炼身体的方法,要终生参加体育活动,不能间断,仅由兴趣出发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地搞体育活动,对身体不会有太大好处.要自觉地有意识地去锻炼身体.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能以减少睡觉的时间去增加学习的时间,这种办法不可取.不能以透支健康为代价去换取一点好成绩,不能动不动就讲所谓"冲刺","拼搏",学习也要讲究规律性,也就是说总是努力,不搞突击.以上粗浅地谈了一些学习方法,更具体地,更有效的学习方法需要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摸索,总结,别人的方法也要通过自己去检验才能变为自己的东西,希望你取得好的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1.恒力做功:W=Flcosα(α为F 方向与物体位移l 方向的夹角) (1)两种特殊情况:①力与位移方向相同:α=0,则W=Fl
②力与位移方向相反:α=1800,则W=-Fl ,如阻力对物体做功
(2)α<900,力对物体做正功;α=900,力不做功;900<α≤1800,力对物体做负功 (3)总功:⋅⋅⋅++=321W W W W 总(正.、负.
功代数和);αcos l F W 合总= (4)重力做功:h mg W G ∆±=(h ∆是初、末位置的高度差),升高为负,下降为正 重力做功的特点:只跟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有关,而跟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
2.功率(单位:瓦特):平均功率:t
W P =、-=v F P ;瞬时功率:P=Fv 瞬
注意:交通工具发动机的功率指牵引力做功的功率:P=F 牵v
在水平路面上最大行驶速度:

F P
v =m ax (当F 牵最小时即
F 牵=
F 阻,a =0) 3.重力势能:E P =mgh (h 是离参考面的高度,通常选地面为参考面),具有相对性 4.弹簧的弹性势能:22
1
l k E P ∆=(k 为弹簧的劲度系数,l ∆为弹簧的形变量) 5.动能:2
2
1mv E K =
6.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结果为如下图所示(W -v 2关系)
7.动能定理:在一个过程中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即末动能减去初动能。

12K K E E W -=合或21223212
121mv mv W W W -=
⋅⋅⋅+++ 8.机械能:物体的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总和,P K E E E += 9.机械能守恒定律:2211P K P K E E E E +=+
22
21212
121mgh mv mgh mv +=+(动能只跟重力势能转化的) 条件:只有..重力..
做功或只有重力、弹簧弹力做功即动能只跟势能转化 思路:对求变力做功、瞬间过程力做功、只关注初、末状态的,动能定理优势大大地方
便!对求曲线运动、只关注初、末状态的,且不计摩擦的(只有动能与势能间相互转化)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较好!如下面的几种情况,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方便(不计阻力),若有阻力,则用动能定理来求速度、阻力做的功等。

O R M m 60º
L m A
B h A B h v 0 A
B R W
2
v 0

⨯⨯⨯⨯
第六章 曲线运动
1.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指 l 、v 、 a 的合成与分解。

由于位移、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合成时均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平抛运动及其规律:
(1)平抛运动:物体以一定速度水平抛出,只受重力作用的运动(a =g ,方向竖直向下)
(2)处理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平抛运动可看成是由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 (3)规律:分位移 x =v 0t y=h =
2
2
1gt (落地时间仅由抛出点高度决定) 分速度 v x =v 0 v y =gt
某一时刻瞬时速度(合速度)大小:2
2
y x v v v +=
此刻瞬时速度的方向:t v g
v v y
tan =
=
θ 物体位移(合位移)大小:l =22y x +,方向:x
y =αtan 3.圆周运动: (1)线速度:T
r
t l v π2=
∆∆=
;角速度:T t πθω2=∆∆=(单位:弧度每秒rad/s ) (2)线速度与角速度、半径r 的关系:v=rω (3)转速(n )与周期的关系:n
T 1
=
(1秒转多少圈叫转速,转1圈的时间叫周期) (4)向心加速度:222
24T r r r v a n πω===,方向始终指向圆心,不断变化 (5)向心力:222
24T
mr mr r v m F n πω===,方向始终值向圆心,不断变化 注意:向心力是指向圆心的合力..,按效果命名的,不能说物体除受到其它力外又受到一个向心力。

如图所示,汽车、小球在最高(低)点的向心力就是重力和支持力(重力和拉力、
B 点:重力和轨道对球的压力)的合力。

支持力与压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

A B
v v 1 v 2 θ

)
O R M
m 60º L m v 0 A B R
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1.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三定律:)(23
定值k T a =,k 与行星无关,仅由恒星质量决定
大多数行星轨道近似为圆,这样定律中半长轴a 即为轨道半径r ,所以有k T
r =23
2.万有引力定律(牛顿发现):2
2
1r m m G
F =(
G 为引力常量,由卡文迪许首先测出) 3.一天体绕着另一天体(称为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基本方程有 ①
n F F =万即2
2
2
2
2
4ωπmr T
mr
r
v m r
Mm G === ②在地球表面质量为m 1物体有:g m R Mm G
12
1
= 即 2gR GM =
注意:(a )R 为地球(星球)的半径,r 为轨道半径,也是
天体间的距离;M 为中心天体质量,m 为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天体质量,g 为地球(星球)表面..
的重力加速度 (b )对卫星来说:r =R +h 推广:在星球表面质量为m 物体有:星球星球
星球mg R m M G
=2
即2
星球星球星球R g GM =
常见题型:(1)由①可得:r
GM
v =
是分析卫星运行速度的重要公式(式中r =R +h ); 向心加速度:22r GM r v a n ==,周期和角速度可由:v
r T π2=、T πω2=来分析 (2)由①与②可分析中心天体的质量、中心天体的密度及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4.第一宇宙速度:近地..
卫星的运行速度叫第一宇宙速度 由于近地卫星的h 远远小于R ,可近似认为r ≈R ,所以由R v m R
Mm G 22=
得 gR R
GM
v ==
=7.9km/s 即近地..卫星的运行速度叫地球第一宇宙速度,也是最小..的发射..
速度。

高空卫星的运行速度小于7.9km/s ,但发射速度大于7.9km/s 。

卫星
推广:由星球
星球
星球
星球R v m
R m M G
2
2
=得任意星球第一宇宙速度:星球星球星球
星球星球
R g R GM v ==
其它
1.牛顿第二定律:ma F =合 2.滑动摩擦力:N F F μ= 3.匀变速直线运动: (1)位移公式:2
02
1at t v x +
=(2)速度公式:at v v +=0 (3)速度与位移公式:ax v v 22
02
=-(4)平均速度:2
0v
v v +=-
(只适用匀变速直线) 4.自由落体运动: (1)位移公式:2
2
1gt h =
(2)速度公式:gt v = 5.向心加速度的推导:设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线速度的大小为v ,轨迹半径为r 。

经过时间△t ,物体从A 点运动到B 点。

尝试用v 、r 写出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

v A 、v B 、△v 组成的三角形与ΔABO 相似
当△t 很小很小时,AB =Δl 6.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打B 点时的速度:t
x
v v AC B 2=
=-
(式中t =0.02s ;在计算时x 要注意单位..!) (2)器材:刻度尺、交流电源(电磁打点计时器:电压为10v 以下;电火花计时器:电压为220v )、导线、铁架台(其它见图) (3)实验步骤:
A.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用导线连接到低压交流电源
B.将连有重锤的纸带穿过限位孔,将纸带和重锤提升到一定高度
C.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
D.更换纸带,重复实验,根据记录处理数据 (4)实验原理:2
2
1mv mgh =
(5)误差分析:数据处理结果:2
2
1mv mgh >
,主要原因是重锤受到空气阻力及纸带受到摩擦阻力,这样减少的重力势能有部分转化为热,所以2
2
1mv mgh >。

7.平抛规律:左图说明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
右图说明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
上图中斜槽末端水平目的:保证小球飞出的初速度方向水平 祝:同学们都能取得好成绩!
r v AB v =∆∴
r v AB v ⨯=∆∴t AB
r v t v a n ∆⋅=∆∆=∴v t l t AB =∆∆=∆∴r v v r v a n 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