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政治经济学练习题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三章剩余价值的实现习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三章剩余价值的实现习题.

第三章资本的运行

一、单项选择题

1、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有(

A、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

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D、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

2、资本主义机器制造厂生产的机器设备是该厂的(

A、固定资本

B、流动资本

C、生产资本

D、商品资本

3、资本周转速度与(

A、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

B、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C、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D、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

4、资本的周转时间包括(

A、劳动时间和产品销售时间

B、购买时间和生产时间

C、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D、劳动时间和流通时间

5、生产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是(

A、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

B、价值增殖中作用的不同

C、物质存在形式不同

D、运动速度不同

6、生产资料中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是(

A、设备

B、燃料

C、原料

D、辅助材料

7、固定资本的实物形式是(

A、劳动资料

B、劳动对象

C、劳动力

D、劳动产品

8、固定资本的折旧率与(

A、折旧费成同方向变化

B、折旧费成反方向变化

C、固定资本原始价值成反向变化

D、劳动对象价值成同方向变化

9、预付资本总周转是指(

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平均周转

B、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平均周转

C、生产资本和流通资本的平均周转

D、货币资本和商品资本的平均周转

10、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提高年剩余价值率,是因为(

A、预付的资本量增加了

B、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增加了

C、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

D、剩余价值率提高了

11、年剩余价值率是(

政治经济学单选题

政治经济学单选题

《政治经济学》单选题

政治经济学述要

1、作为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A、分配关系

B、消费关系

C、生产关系

D、交换关系

2、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

A、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

B、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C、购买、生产、销售

D、人、财、物

3、决定生产关系性质的是()

A、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C、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D、产品的分配方式

4、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

A、物质资料的生产

B、生产力

C、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D、生产关系及其运动规律

5、生产资料是指()

A、劳动资料和劳动工具

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C、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

D、劳动资料和劳动手段

6、社会生产方式是()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B、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D、生产资料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7、支配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经济制度变革的规律()

A、价值规律

B、社会基本经济规律

C、剩余价值规律

D、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8、政治经济学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必须联系()

A、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B、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

C、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D、再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

第一章商品

1、下列关于商品使用价值的正确理解是( )

A、一种商品可以有多种使用价值

B、一种商品只能有一种使用价值

C、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是商品

D、商品可以有价值而无使用价值

2、与一般劳动产品相比较,商品的主要特点在于( )

A、它是用来满足自己需要的劳动产品

B、它是用来馈赠他人的劳动产品

政治经济学习题三 - 答案及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论文

政治经济学习题三 - 答案及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论文

《政治经济学》习题三答案

一、单选题(48分)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 B )

A. 研究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B. 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C. 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D. 研究社会经济运行状况

2. 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C )

A. 劳动资料

B. 劳动对象

C. 生产工具

D. 生产的产品

3. 商品的社会属性是指( B )

A. 使用价值

B. 价值

C. 交换价值

D. 抽象劳动

4.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 D )

A. 简单劳动

B. 商品的使用价值

C. 价格标准

D.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5. 1只绵羊=2把石斧表示的是( D )

A. 一般的价值形式

B.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 货币形式

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6. 在商品供求关系平衡的条件下,商品价格( A )

A. 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B. 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C. 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D. 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7.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A )

A. 劳动力成为商品

B. 生产资料可以买卖

C.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D. 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8. 通过提高工人劳动强度取得剩余价值属于( A )

A. 绝对剩余价值

B. 相对剩余价值

C. 超额剩余价值

D. 超额利润

9. 社会再生产就其内容来讲包括( C )

A. 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B. 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和内涵式扩大再生产

C. 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D. 生产资料的再生产和消费资料的再生产

10. 计件工资是( A )

政治经济学练习-辨析题(导论-第三章).(大全)

政治经济学练习-辨析题(导论-第三章).(大全)

政治经济学练习-辨析题(导论-第三章).(大全)

第一篇:政治经济学练习-辨析题(导论-第三章).(大全)

政治经济学练习

辨析题

要求:先说明对错,再说明理由,如果是错误的请改正。不说明对错判断,一律不得分。

1.商品供不应求,物价就上涨。供过于求,物价就下降,所以,商品的价格是由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2.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所以劳动产品都有价值。

3.人们的生产活动从来就具有二重性,既是具体劳动,又是抽象劳动。

4.提高部门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价值量。

5.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的价格或价值。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第三章辨析题

第三章辨析题

1、生产力可以超越发展。

答:这个观点是正确的。在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是单线的,可以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发展。生产

力的跨越发展是有条件的,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在改革和开放的条件下,通过利用生产力的已有成果,从而打破生产力的单线发菜,实现跨越。

在当代中国,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特别重要。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生产力比较落后,如果不实现跨越式发展,就会始终落后于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发展是当代中国生产力发展的特点,江泽民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发展,正是对当代生产力发展特点的反思。

2、科学技术发展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这是版面夸大科学技术作用的科学技术

决定论观点。科学技术提高人们认识

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促进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但科学技术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矛盾,不能消灭压迫和剥削,也不足以克服社会关系中的种矛盾。只靠科技进步,没有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没有社会关系的根本变革,资本主义不能自动转变为社会主义。上述观点否认了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否认了阶级斗争、社会革命与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没有看到科学技术掌握在不同阶级、不同人的手中,其作用是不同的,

政治经济学题2

政治经济学题2

(缩)政治经济学习题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是(C )

A、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B、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领袖的学说

2、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D )

A、社会生产力

B、社会生产关系

C、社会生产方式

D、物质资料生产

3、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B )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经济基础

D、上层建筑

4、政治经济学在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时,必须联系(B )

A、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结构

B、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状况

C、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

D、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利益

5、生产资料是指(B )

A、劳动资料与劳动工具之和

B、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之和

C、劳动对象与生产工具之和

D、劳动对象与劳动工具之和

6、构成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A )

A、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B、产品分配关系

C、产品交换和消费关系

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7、社会生产过程的决定性环节是(A )

A、生产

B、分配

C、交换

D、消费

8、经济学说的发展历史表明,没有抽象的各阶级适用的政治经济学,根本原因在于(D )

A、经济发展过程与经济现象的复杂性

B、不同时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C、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上的差异

D、研究对象直接涉及不同阶级的利益

9、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在于(D )

A、自然规律是客观的,经济规律是主观的

B、自然规律有重复性,经济规律没有重复性

C、自然规律有阶级性,经济规律没有阶级性

D、自然规律通过盲目的、自发的力量起作用,经济规律是通过人的活动实现的

政治经济学第三单元参考答案

政治经济学第三单元参考答案

第三单元作业参考答案

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是什么?

1、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是: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售卖阶段。

2、三种职能形式是: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

二、产业资本循环为什么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1、产业资本循环的概念:产业资本一次经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职能形式,使价值得到增值,最后又回到出发点的运动。

2、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因此资本必须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都不断地经过三个阶段,进行着各自的循环运动,因此产业资本有三种循环形式:货币资本的循环、生产资本的循环、商品资本的循环。

3、在现实的产业资本循环运动中,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并不是各自单独循环、孤立存在的,而是处在所有三种循环之中。每一种循环形式都以其他循环形式为前提,而且每一种循环形式的进行,也必然包含其他循环形式在内。所以,产业资本的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有机统一。

三、实现产业资本连续循环的条件是什么?

1、产业资本循环的概念:

2、实现产业资本连续循环的条件是:第一,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按一定的比例在空间上同时并存(即空间上的并存性)。第二,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式必须具有空间上的继起性。

四、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是什么?

1、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就是资本的周转。

2、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第一,资本周转时间——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第二,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五、固定资本何为流动资本的划分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有何区别?

1、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第三章

第三章资本与价值增殖

一、单选题

1、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 )

A 劳动力成为商品

B 生产资料成为商品

C 消费资料成为商品

D 劳动成为商品

2、银行利息在数量上()

A 等于平均利润

B 大于平均利润

C 小于平均利润

D 与平均利润无关

3、产业资本运动的总公式为()

A G—W—G’

B G—G’

C W—G—W’

D W—W’

4、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是()

A 资本扩大

B 资本集中

C 资本积聚

D 资本积累

5、通过G — W — G′公式的分析可以发现价值增殖必然发生在()

A G — W阶段商品的价值上

B G — W阶段商品的使用价值上

C W — G′阶段商品的价值上

D W — G′阶段商品的使用价值上

6()

A

B

C

D

7本和可变资本区分的依据是它们()

A

B

C

D

二、多选题

1、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

A 是资本积累的必然趋势

B 是指C:V中C的比重增大

C 是指C:V中V的比重增大

D 意味着会大量吸收劳动力,消灭失业

E 意味着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产生相对过剩人口

2、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导致()

A 工人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下降

B 劳动力价值下降

C 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

D 超额剩余价值增加

E 相对剩余价值增加

3、货币资本是()

A 以货币形式存在的资本

B 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种职能形式

C 商品资本的组成部分

D 生产资本的组成部分

E 用来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生产剩余价值作准备的资本

三、辩析题

1、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

2、流动资本是指生产过程中价值发生增值的资本。

四、简答题

1、资本技术构成和资本价值构成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政治经济学习题_第三章资本和剩余价值(习题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习题_第三章资本和剩余价值(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资本和剩余价值(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资本

2、不变资本

3、劳动力

4、剩余价值

5、相对剩余价值

6、工资

二、选择题

1、对G-W-G’资本总公式的分析可以发现()

A资本是以追求剩余价值为目的

B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C剩余价值是在流通中产生的

D剩余价值不是在流通中产生的,但不能离开流通

E在流通中购买特殊商品劳动力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

2、分析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在于论证剩余价值是在()

A 生产领域产生的,但离不开流通领域

B 流通领域产生的,但离不开生产领域

C 流通领域产生的,与生产领域无关

D 生产领域产生的,与流通领域无关

3、劳动成为商品的两个基本条件是()

A 社会分工

B 私有制

C 劳动者有人身自由

D 劳动者失去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E 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4、资本是()

A 厂房、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

B 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C 物所掩盖的生产关系

D 历史的范畴

E 在不断的运动中增殖的

5、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是()

A 价值形成过程的起点

B 必要劳动时间的终点

C 劳动过程的起点

D 生产工人必需的生活资料时间的终点

E 补偿劳动力价值的时间的终点

6、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

A 在工作日不变条件下,延长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

B 在工作日不变条件下,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

C 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条件下,延长工人工作日实现的

D 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条件下,缩短工人工作日实现的

7、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是()

A 二者的共同本质在于都是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方法

政治经济学第三章习题

政治经济学第三章习题

第三章

一、名词解释

1.劳动

2.劳动力

3.剩余价值

4.必要劳动时间

5.剩余劳动时间

6.不变资本

7.可变资本

8.剩余价值率

9.绝对剩余价值

10.相对剩余价值

11.超额剩余价值

12.工资

13.计时工资

14.计件工资

15.名义工资

16.实际工资

二、单项选择题

1.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是()

①生产资料②劳动资料

③劳动力④货币

2.资本的本质在于它是()

①资本家手中的纸币②资本家手中的生产资料

③价值的代表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体现

3.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是剩余价值()

①不能从流通中产生②能从流通中产生

③不能离开流通产生④不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而产生

4.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

①货币是一般等价物②生产资料可以买卖

③劳动力成为商品④资本主义市场已经形成

5.劳动力转化为资本是因为()

①它具有使用价值②它是为别人提供的使用价值

③它耗费了人类劳动④这是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生产关系

6.促使资本家竞相改进技术的直接动因是()

①降低劳动的价值②追逐超额剩余价值

③获取绝对剩余价值④获取相对剩余价值

7.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

①个别资本家首先改进技术的结果

②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③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时延长工作日的结果

④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

8.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①绝对延长工作日②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③提高工人劳动强度的结果④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9.资本主义工作日是指()

①工人全部必要劳动时间的总和

②工人全部剩余劳动时间的总和

③工人全部必要劳动时间和全部剩余劳动时间的总和

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测试题三

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测试题三

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测试题三

1、单选抹煞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区别的范畴是()

A.商品的价值

B.生产价格

C.工资的形式

D.成本价格

正确答案:D

2、问答题马斯洛按照需要种类不同将需要划分为哪5个层次?

答案(江南博哥):1.生理需要——食物、空气、水、衣服、住房、交通;

2.安全需要——身体、财产、就业等各方面安全;

3.社会需要——人际交往、精神健康、归属感;

4.尊敬需要——自尊、受人尊敬;

5.自我实现的需要——实现个人的各种合理欲望与事业目标。

物质需要——消费者为了获得快感与满足而拥有或使用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欲望。

3、单选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

A.可变资本的比重增大

B.不变资本的比重增大

C.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相同比例下降

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相同比例上升

正确答案:B

4、多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通过银行和信贷机构进行调节的手段有()

A.税种

B.税率

C.政府支出

D.借贷资本利息率

E.货币供应量

正确答案:D, E

5、问答题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概念和相互关系是什么?

正确答案: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从而剩余劳动时间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额。

联系: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它们都靠延长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来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

政治经济学练习题3

政治经济学练习题3

政治经济学练习题(第三章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第四章社会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一、填空题

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阶段和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又经历了两个阶段:

阶段和阶段。

2、资本运动总公式的矛盾表现为,从形式上看,资本经过运动过程带来价值增殖与是矛盾的。

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生产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实质是。

4、通过对资本价值增殖过程的考察可以发现,在资本主义劳动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可以区分为两个部分:

和。

5、资本在生产过程中通常表现为两种形式,一部分以的形式存在;一部分以的形式存在。马克思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6、资本家通过提高剩余价值率,增加剩余价值量的方法有很多,但基本方法有两个,一是;二是。

7、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以整个社会为条件的,在现实经济运行中则是各个资本家追逐的结果。

8、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下工资的本质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是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是确定工资水平的内在依据,劳动力市场的决定工资水平的波动。

9、社会再生产从内容上说,包括物质资料再生产

和;从规模上说,可分为和扩大再生产。扩大再生产从其实现方式看,可分为

和。

10、个别资本总额增大的途径包括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

和。

41、从资本主义发展过程来看,随着资本积累的进行,资本有机构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其原因是;前提条件是;导致的主要社会后果是。

二、单项选择题

1、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政府经济学第三章自测题及参考答案

政府经济学第三章自测题及参考答案

政府经济学第三章自测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按照公共物品的()分类,公共物品可分为地方性公共物品、全国性公共物品以及全球性公共物品。

选择一项:

A.来源

B.作用

C.性质

D.收益范围

正确答案是:收益范围

2.()是指当一个居民或企业享受政府等提供的公共物品服务时,不能排除其他居民或企业也能享受公共服务。

选择一项:

A.公共物品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B.公共物品消费的强制性

C.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

D.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

正确答案是: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

3.()是指当一个居民或企业享受政府等提供的公共物品服务时,其他居民或企业也能同时享受。

选择一项:

A.公共物品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B.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

C.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

D.公共物品消费的强制性

正确答案是: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

4.按照公共物品的()分类,公共物品可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

选择一项:

A.作用

B.收益范围

C.来源

D.性质

正确答案是:性质

5.()是指对具体消费者而言,公共物品服务是由辖区内全体居民整体消费,其效用不能分割,不能量化到每一个消费者,一旦某类公共物品被提供,单个消费者只能接受该公共物品服务,而不能选择,具有消费上的强制性。

选择一项:

A.公共物品消费的强制性

B.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

C.公共物品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D.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

正确答案是:公共物品消费的强制性

6.关于公共物品一般均衡分析,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在《公共支出的纯粹理论分析》中论述的。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题库第三章题库含答案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题库第三章题库含答案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题库第三章题库含答案

第一篇: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题库第三章题库含答案

第三章

当今时代主题与建立国际新秩序

一、单项选择题

1.当今世界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问题是()A.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B.维护联合国的中心地位 C.建立国际新秩序 D.和平与发展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局部战争主要发生在()A.欧洲

B.社会主义国家之间

C.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 D.亚非拉地区

3.当今世界存在的发展问题,其核心是A.西方国家的发展B.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C.东方国家的发展 D.发达国家的发展

4.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前提是()A.各国平等裁军

B.不干涉内政

C.在国际关系中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D.保持强大的国防实力

5.提出以美、欧、日三极主导建立“新秩序”的是()

A.田中角荣B.中曾根C.桥本龙太郎D.海部俊树

6.发展中国家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纲领性文献之一(A.《关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宣言》B.《世界第三理论》绿皮书 C.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 D.不结盟理论

7.当今世界的根本问题是()A.和平问题

B.发展问题 C.安全问题

D.裁军问题

二、多项选择题

1.时代主题提出的科学依据是()A.战后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B.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 C.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还不敢打世界大战D.新科技革命的发展造成各国相互依赖不断

加深 E.西方国家主要实行“和平演变”战略

2.以下选项中关于和平与发展相互关系的正确表述是())A.发展是维护和平的有力保障

B.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C.和平是发展的基本前提

政治经济学第三章习题.doc

政治经济学第三章习题.doc

概念题

1.资本

2.人力资本

3.价值增殖过程

4.剩余价值

5.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

6.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7.剩余价值率

8.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9.超额剩余价值

10.绝对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11.剩余价值规律

12.简单协作13.机器协作

14.业主制15.合伙制16.股份合作制

17.公司制18.工资19.奖金20.津贴

21.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22.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

概念题答案

1.资本: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是一种生产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

2.人力资本:体现在劳动者身上通过投资形成并由劳动者的知识、技能和体力所构成的特殊形态的非物质资本。

3.价值增殖过程:超过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劳动时间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4.剩余价值:由工人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体现了投资者与工人的某种经济关系。

5.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生产劳动:劳动者为创造物质财富而付出的劳动,包括物质生产领域中的劳动,作为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中继续的那部分劳动,如包装、保管以及货物运输

等;非生产劳动:指所有与创造物质财富无关的劳动。

6.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购买生产资料的资本, 在生产过程中只变换了它的物质形态转移原有的旧价值,并不改变自身的价值量。

可变资本:购买劳动力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对劳动力的使用能够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发生了价值量的增殖,是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

7.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反映了实际使用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即工人创造剩余价值的能力。

8.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在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内所耗费的劳动。

政治经济学习题及答案 第3章

政治经济学习题及答案  第3章

第3章资本和资本运动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资本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利润率资本积累剩余价值率资本积聚资本集中产业资本产业资本循环固定资本流动资本预付资本资本周转时间社会总资本

二、选择题

1、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

A简单再生产 B扩大再生产

C物质资料再生产 D劳动力再生产

2、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A资本家的节俭 B资本的价值

C剩余价值 D扩大再生产

E通过大资本吞并中小资本扩大生产规模

3、资本集中两个有力的杠杆是()

A竞争和剩余价值 B竞争和信用

C资本积累和资本积聚D剩余价值和扩大再生产

4、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是()

A 生产高度社会化

B 社会财富向资本家手中集中

C 由自由竞争走向私人垄断

D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

5、单个资本增大的途径有()

A通过资本积累扩大生产规模

B资本集中

C通过现有资本的组合扩大生产规模

D资本积聚

6、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是()

A 随着资本积累的发展,生产规模越来越大

B 社会财富随资本积累急剧增加

C 财富的增加使劳动者消灭了相对贫困

D 大量财富日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

E 广大劳动者处于相对或绝对贫困之中

三、问答题

1.资本积累的动因以及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

2.资本积累、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联系和区别?

3.简述产业资本循环的几个阶段以及相应的职能形态?

4.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以及资本周转的影响因素?

5.社会资本运动和单个资本运动的联系和区别?

6.简述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和实现过程?

四、思考题

马克思的资本循环理论和资本周转理论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单个资本运动进行分析的理论,它揭示了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资本运动的一般规律。因此,撇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理论对社会主义企业同样是适用的。可以结合马克思的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理论,分析论述保证社会主义企业资金循环正常进行和加速资金周转的重要性和主要途径。

第三章政治经济学练习题

第三章政治经济学练习题

第三章剩余价值生产

一、名词解释题

剩余价值、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超额剩余价值

二、单项选择题

1、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指()

A、价值增殖与价值实现的矛盾

B、商品交换中买卖的矛盾

C、商品与货币的矛盾

D、价值增殖与价值规律的矛盾

2、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在于它是()

A、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

B、工人剩余劳动的报酬

C、工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D、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3、某资本主义企业可变资本是300万元,工人的工作日为9小时,必要劳动时间为3小时,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是()

A、600万元

B、150万元

C、900万元

D、300万元

4、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剩余价值是()

A、工人全部劳动的产物

B、工人必要劳动的产物

C、工人无酬劳动的产物

D、工人有酬劳动的产物

5、资本家阶级在不延长工作日的情况下来提高剥削程度的剩余价值生产方法,属于()

A、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B、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C、超额剩余价值生产

D、特殊剩余价值生产

6、促使资本家竞相改进技术的直接动因是()

A、生产绝对剩余价值

B、生产相对剩余价值

C、降低劳动力价值

D、获取超额剩余价值

7、价值增殖过程不同于价值形成过程的地方在于,在价值增殖过程中()

A、具体劳动不转移生产资料价值,只创造新价值

B、物化劳动转移生产资料价值,抽象劳动创造新价值

C、抽象劳动创造的新价值相当于劳动力价值

D、抽象劳动创造的新价值大于劳动力价值

8、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工人新创造的价值是()

A、C+V

B、C+V+ m

C、V+ m

D、C+ m

9、从分析资本流通公式可以找到价值增殖的根源是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剩余价值生产

一、名词解释题

剩余价值、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超额剩余价值

二、单项选择题

1、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指()

A、价值增殖与价值实现的矛盾

B、商品交换中买卖的矛盾

C、商品与货币的矛盾

D、价值增殖与价值规律的矛盾

2、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在于它是()

A、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

B、工人剩余劳动的报酬

C、工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D、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3、某资本主义企业可变资本是300万元,工人的工作日为9小时,必要劳动时间为3小时,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是()

A、600万元

B、150万元

C、900万元

D、300万元

4、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剩余价值是()

A、工人全部劳动的产物

B、工人必要劳动的产物

C、工人无酬劳动的产物

D、工人有酬劳动的产物

5、资本家阶级在不延长工作日的情况下来提高剥削程度的剩余价值生产方法,属于()

A、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B、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C、超额剩余价值生产

D、特殊剩余价值生产

6、促使资本家竞相改进技术的直接动因是()

A、生产绝对剩余价值

B、生产相对剩余价值

C、降低劳动力价值

D、获取超额剩余价值

7、价值增殖过程不同于价值形成过程的地方在于,在价值增殖过程中()

A、具体劳动不转移生产资料价值,只创造新价值

B、物化劳动转移生产资料价值,抽象劳动创造新价值

C、抽象劳动创造的新价值相当于劳动力价值

D、抽象劳动创造的新价值大于劳动力价值

8、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工人新创造的价值是()

A、C+V

B、C+V+ m

C、V+ m

D、C+ m

9、从分析资本流通公式可以找到价值增殖的根源是在()

A、G—W阶段的货币上

B、W—G′阶段的商品上

C、W—G′阶段的货币上

D、G—W阶段的劳动力商品上

10、资本主义商品价值(C+V+ m)中的C是()

A、工人具体劳动转移的生产资料价值

B、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

C、工人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

D、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

11、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因为它()

A、表现为劳动的价值

B、是劳动的价值

C、是劳动力的价值

D、是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

12、商品流通的公式是()

A、G—G

B、W—W

C、W—G—W

D、G—W—G

13、资本流通的公式是()

A、G—G

B、W—W

C、W—G—W

D、G—W—G′

13、超额剩余价值是由于()

A、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而获得的

B、延长工作日而获得的

C、个别资本家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得的

D、所有资本家同时改进技术而获得的

14、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表现在它的使用过程中()

A、能够转移自身的价值

B、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价值也消失

C、能够创造已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

D、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15、货币转化为资本,关键是因为它()

A、是一般等价物

B、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C、购买了生产资料

D、购买了作为商品的劳动力

16、剩余价值是()

A、在生产领域中产生的,与流通领域完全无关

B、在生产领域中产生的,但不能离开流通领域

C、在流通领域中产生的,但不能离开生产领域

D、既可在流通领域中产生,又可在生产领域中产生

17、资本主义工作日是指()

A、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总和

B、工人剩余劳动时间的总和

C、工人部分必要劳动时间与部分剩余劳动时间之和

D、工人全部必要劳动时间与全部剩余劳动时间之和

18、价值形成过程是()

A、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所特有的

B、一切商品生产过程所特有的

C、一切剥削制度下生产过程所共有的

D、一切社会生产过程所共有的

19、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

A、不变资本的比率

B、可变资本的比率

C、预付总资本的比率

D、所费资本的比率

20、剩余价值率反映的是()

A、固定资本价值的增殖程度

B、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

C、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D、不变资本的增殖程度

2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实际工资有所增长,这表明()

A、资本主义剥削程度减轻

B、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的绝对量在减少

C、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已不存在贫困现象

D、相对剩余价值的剥削在加强,工人生活的改善和剥削程度的提高并存

22、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一定点是指()

A、必要劳动时间

B、剩余劳动时间

C、工作日

D、个别劳动时间

23、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

A、使用价值的生产

B、价值的生产

C、交换价值的生产

D、剩余价值的生产

24、某资本主义企业里,工人工作日为12小时,每小时创造的新价值为0.5元,工人的日工资为4元,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为()

A、50%

B、100%

C、150%

D、200%

25、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以()

A、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为条件

B、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条件

C、劳动力成为商品为条件

D、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为条件

26、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能在流通中购买到()

A、劳动产品

B、劳动资料

C、劳动对象

D、劳动力

27、资本主义商品价值(C+ V+ m)中的V是()

A、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

B、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

C、工人具体劳动转移的价值

D、工人全部劳动创造的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