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细菌性溃疡病苗期接种新方法的研究
番茄细菌性溃疡病发生与防治
番 茄细 菌性 溃疡病 是 世界 各 国公 认 的毁 灭 性病
害, 也是近年来我 国番茄生产上 出现的一种新病害。 2 O世 纪 8 O年 代 中期北 京 首 先发 现 该 病后 , 辽宁、 内 蒙古、 山西 、 河 北 等 地 均有 发 生 , 目前 番 茄 溃 疡 病 已 被列 为 国家检 疫对 象 。 近年 来 , 鸡西 市 鸡冠 区西 郊 乡
2 病 原
病害为密执安棒杆菌番茄溃疡病致病型,属细 湿性粉剂 4 0 0 - 5 0 0 倍液 、 5 0 %多菌灵 5 0 o 倍液 、 5 O % 菌 。菌 体 短杆 状 或 棍 棒 形 , 无鞭毛 , 大小 ( O . 7 — 琥 胶肥酸铜 ( D T ) 可湿 性粉 剂 3 5 0倍 液 、 高锰 酸钾 1 . 2 ) p  ̄ mx ' ( 0 . 4 - 0 . 7 ) I x m。 革 兰 氏染 色 阳性 反 应 , 生 长
多始予叶缘 , 叶片由下至上逐渐萎蔫坏死 , 在胚 轴、 嫩 茎或 叶柄 上产 生 凹陷溃 疡状 条 形斑 ( 坏 死斑 ) , 剖开茎部可见维管束变色, 最终导致幼苗矮化或枯死。
1 . 2 成 株期 发病
植株枯萎而死。 但枯死株上部叶片不脱落, 呈青枯状。 番茄 溃疡 病与 番 茄条 斑病 毒病 的茎 部症状 较难 辨别 , 以条斑病毒病髓部不变褐、 不中空与溃疡病相
常粗 糙 。 鸟 眼斑是 病 果 的一种 特 异性症 状 , 由再侵 染 种1  ̄ 2 h , 然后催芽播种 。整平苗床后 , 每m 2 用5 0 % 引起 , 但不一定与茎部 的系统侵染发生于同一株。 病 多菌灵可湿 性粉剂 5 g , 拌细土撒施 于畦面 , 然后播 株上长出的病果多为空心畸形果 ,成熟果实受害可 种。 在 茄 子黄萎 病 发病 前 , 用 7 0 %黄 萎绝 可湿 性粉 剂 引起 种子 带 菌 。 6 0 o 一 8 0 0倍 液 灌 根 预 防 , 每 株灌 药液 1 0 0 m L, 可 控
番茄溃疡病及防治方法
番茄溃疡病及防治方法有时候种植户看到自己家的番茄上出现病斑长的像鸟眼的,这就是番茄溃疡病了,这病因为其特点又被称为鸟眼病。
后期果肉腐烂,并使种子带菌,有的幼果皱缩停长。
无论苗期和成株期都能发生,由于此病有一定的潜伏期,前期不易识别,发生比较突然并且来势凶猛,在此提醒菜农注意以下几点:一、症状番茄溃疡病苗期发病多于叶开始,叶片由下往上萎蔫,并在幼茎或叶柄处产生溃疡,凹陷致枯死。
成株染病的多在茎部的韧皮部或髓部发生,由于外部不明显不易发现。
但随着病害的蔓延,先使下部叶片萎蔫卷缩似缺水症状,叶片凋萎似施肥不当被熏伤状。
但用手捏茎部却是空腔,以后下陷开裂有白色污状物迅速扩展而造成全株枯死。
二、发病条件此病在温暖、高温、寡照的条件下最易发生与流行。
病菌发育温限1-33℃,最适25-27℃,不但能从伤口侵入也可从叶片及幼果表皮直接侵入。
如果使用的塑料薄膜是普通银膜或破旧,光照不足,棚内长期湿度过大,植株叶面长期结露,通风换气不够,特别是遇连阴雨天气或受雨淋等,最适此病的发生与流行。
三、防治方法(1)种子灭菌。
浸种时要用55℃温水浸种30分钟或用百万分之200的农用链霉素浸种两小时后,冲净晾干后催芽。
(2)苗床消毒。
在播种前,用消毒药液细致喷洒苗床土壤可预防苗期猝倒病、立枯病、枯萎病、根腐病、茎腐病等多种病害的发生。
(3)实行轮作。
要与非茄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同时要及时清除杂草,适当降低棚内湿度,通风换气,要在植株结露时整枝打杈等操作。
(4)药剂防治。
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全田喷洒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倍液。
番茄烂秆死棵细菌性溃疡病咋防治和治疗
要点二
北京大兴蔬菜产区
该产区在2018年也遇到了番茄细菌性溃疡病的危害, 通过及时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成功避免了病害的扩散 。
失败防治案例分析
河北石家庄番茄产区
该产区在2019年对番茄细菌性溃疡病防治 不及时、不科学,导致病害大面积扩散,造 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辽宁大连番茄产区
该产区在2020年对番茄细菌性溃疡病的防 治存在误区,过度依赖化学药剂,忽视了农
在发病初期或出现病状之前开始喷药,一般7-10 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具体喷洒次数视 病情而定。
选用内吸性强的杀菌剂
如链霉素、庆大霉素等,可选用30%王铜悬浮剂 6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 等。
注意喷药质量
喷药要均匀周到,使叶片正面和背面都喷到药液 ,并注意叶片的背面是喷药的重点。
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浇水、除草等,增强番茄的抗 病能力。同时,要避免连作,减少病原菌的积累。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病情逐渐向上发展,后期叶片边缘出 现坏死,形成黄色或枯白色的晕斑, 且叶片脱落。
果实受害,表面出现白色圆形小点, 后中间凹陷,并纵向扩展成溃疡状, 严重时造成落果。
识别方法
观察植株症状
观察番茄植株的叶片、茎部和果实是否有上述症状表现。
实验室检测
采集病株样本,进行细菌学检测,观察是否有病原菌的存在 。
03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抗病品种选择
选择对细菌性溃疡病具有抗性的番茄品种。
轮作制度
实施轮作制度,避免连作,以减少病原菌的 积累和传播。
种子处理
使用无菌种子,或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以 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田间管理
番茄病害--溃疡病
番茄病虫害——细菌性溃疡病英文名 Tomato bacterial canker病原密执安棒杆菌番茄溃疡病致病型Clavivbactermichiganense subsp.michiganense(Smith)Davies et al,属细菌。
寄主番茄、辣椒以及龙葵、天仙子等杂草,但不为害马铃薯。
危害番茄毁灭性病害。
蔓延迅速,为害严重,防治困难。
分布世界各地均有发生。
为害症状一种典型的维管束病害,在植株的全生育期均可发生。
番茄的叶、茎、果均受害。
1、幼苗期:多从植株下部叶片的叶缘开始,病叶发生向上纵卷,并上下部向上逐渐萎蔫下垂,好似缺水,病叶边缘及叶脉间变黄,叶片变褐色枯死。
有的幼苗在下胚轴或叶柄处产生溃疡状凹陷条斑,致病苗株体矮化或枯死。
2、成株期:病菌由茎部侵入,从韧皮部向髓部扩展。
初期,下部凋萎或纵卷缩。
似缺水状,一侧或部分小叶凋萎,茎内部变褐色,病斑向上下扩展,长度可达一至数节,后期产生长短不一的穿腔,最后下陷或开裂,茎略变粗,生出许多不定根。
在多雨水或湿度大时,从病茎或叶柄病部溢出菌脓,菌脓附在病部上面,形成白色污状物,后茎内变褐色而中穿,全株枯死,枯死株上部的顶叶呈青枯状。
果柄受害多由茎部病菌扩展而致其韧皮部及髓部呈现褐色腐烂,可一直延伸到时果内,致幼果滞育,皱缩,畸形,使种子不正常和带菌,有时从萼片表面局部侵染,产生坏死斑,病斑扩展到果面。
3、果实:细菌可通过维菅束侵染果实,也为害胎座和果肉。
幼果发病后皱缩、滞育、畸形,果实内的种子很小、黑色、不成熟。
正常大小的果实发病后外观正常,偶尔有少数种子变黑或有黑色小点(发病种子的发芽率仍很高),在暴风雨多时,果实上往往出现白色圆形小点,病情发展后变为褐色,中心粗糙,略微突起,直径约3毫米左右,斑点边缘围绕着白色晕圈,呈典型的。
鸟眼斑。
有时连在一起形成不定形的病区,使病果表面十分粗糙。
鸟眼斑是病果的一种特异性症状,由再侵染引起,不一定与茎部系统侵染同发生于一株。
防治番茄溃疡病新措施
防治番茄溃疡病新措施
番茄溃疡病可危害叶片、茎和果实,是一种毁灭性病害,严重发病的地块番茄减产达25%一75%,我国已将其列为检疫对象以防止和控制病害的发生蔓延。
防治措施如下:
1、实行轮作,与非茄科蔬菜三年以上的轮作,播种前应施足基肥肥,做好选种和种子消毒工作,可用55摄氏度温水浸种30分钟后用新高脂膜拌种,能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播种后及时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保温保墒,防止土壤结板,提高出苗率。
2、加强棚室管理,在番茄生长及时中耕除草,平衡水肥,追肥要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增施磷钾肥。
适时通风透光,有利于西红柿生长,提高抗病性。
并及时降低田间湿度,喷施促花王3号抑制主梢旺长,促进花芽分化,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在开花前、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各喷施*菜果壮蒂灵,可提高授粉质量,增强循环坐果率,使番茄连连稳产优质。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根据植保要求用针对性药剂进行防治,同时配合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提高药剂有效成分利用率,增强防治效果。
1。
番茄细菌性溃疡病图片是怎么样,番茄细菌性溃疡病防治方法
番茄细菌性溃疡病图片是怎么样,番茄细菌性溃疡病防治方法番茄细菌性溃疡病图片是怎么样,番茄细菌性溃疡病的症状是怎么样?番茄细菌性溃疡病发生条件是什么,番茄细菌性溃疡病发生原因是什么?番茄细菌性溃疡病如何预防,番茄细菌性溃疡病防治方法有哪些?以下耕种帮种植网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番茄细菌性溃疡病症状番茄细菌性溃疡病发病主要集中在叶片上、茎秆和果实上。
1、番茄苗期发病症状:多始于叶片,由下至上、由叶缘向内逐渐萎蔫坏死,严重的病苗在胚轴、嫩茎或叶柄上产生凹陷的条形斑,维管束变色,可导致幼苗矮化或枯死。
2、叶片发病症状:番茄苗定植后成株期的病菌多来源于最早发病的中心病株。
先从个别叶片开始,多由下向上、由局部枝叶向全株发展。
初期下部叶片边缘枯萎,逐渐向上卷起。
当病菌侵染髄部后,常有部分小叶或一侧的叶片凋萎,髄部未发病的顶梢叶片正常。
随着病茎的发展,叶片变黄、青褐色、皱缩、干枯,似干旱缺水枯死状,但不脱落。
3、番茄茎部发病症状:在番茄坐果期以后,茎上开始出现溃疡状灰白色至灰褐色条形枯斑,且髓部变褐,并迅速向上下扩展,在茎内形成长短不一的空腔,导致茎下陷、开裂,或弯折,茎的下部表面有许多疣刺或不定根。
在潮湿的条件下,病茎处会有白色的脓状物溢出。
4、番茄果柄发病症状:病原菌可由茎部扩展到果柄,并一直延伸到果内,导致果柄的韧皮部及髄部呈褐色腐烂、萼片坏死、幼果皱缩变形。
有时也有菌液溢出。
5、番茄果实发病症状:番茄果实的表面上出现大量的“泡泡",即圆形的病斑。
病斑酷似鸟眼状,故称“鸟眼斑”,这是识別本病的依据。
病果多为空心果或畸形果,后期果肉腐烂。
番茄细菌性溃疡病发生规律1、番茄细菌性溃疡病的病菌属细菌。
生长适宜PH值为7。
病菌发育的温度范围1~33度,较耐低温,适宜温度25~27度,致死温度为53度10分钟。
2、番茄种子或病残体带菌,带菌的病残体可在土壤中越冬,干燥种子上的病菌可存活2年以上,在土壤中病残体上的病菌也可存活2~3年。
番茄细菌性溃疡病的识别与综合防治
溃疡状凹陷条斑,维管束变
色,髓部中空,致使幼苗卷
缩、矮化或枯死。
(2) 成 株 染 病
叶片染
病。定植后成株期的病菌多来
源于最早发病的中心病株。先
从个别叶片开始,多由下向
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农业局 ( 413002
) 王迪轩
现中心病株后数日内病情迅速
番茄细菌性溃疡病的识别
与综合防治
实用技术·种植技术·
萎蔫病、溃疡病,为番茄的毁
灭性病害,由细菌引起,幼苗
至结果期均可发生。特别是在
番茄生长中后期发病时,在出
蔓延。该病害一旦发生就较难
防治,轻者减产 20%~30% ,
重者减产 80%以上。目前该病
只能预防,没有特效化学
药剂。
1.发病症状
(1) 幼 苗 染 病
始于叶
缘,叶片由下部向上逐渐萎
呈青枯状。取发病茎段置清水
起初下部叶片边缘褪绿萎蔫或
杯中搁置几分钟,肉眼可见许
向上卷缩,似缺水状,症状范
多浑浊菌脓溢出。
厘米整花序是产出精品果穗
的核心。需要注意的是,比
较嫩的花序一只手往上捋时
要慢,避免将花序折断。花
序尖部分叉或偏粗的畸形花
一手拿一条棒,另一手拿剪
刀,按定的长度一串串地
剪 。 开 花 22 天 开 始 疏 果 ,
每穗较预期多留 5 粒左右
( 即 每 穗 按 65 粒 左 右 疏
果),每个分枝的果பைடு நூலகம்数按
5、4、3、2 粒顺序疏果,剪
掉小粒果、过密果。
5.选好用好保果剂和
膨大剂
一般可选用陕西大成作
物保护公司生产的阳光玫瑰
植物保护技术-番茄溃疡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植物保护技术-番茄溃疡病原因及防治措施种植的番茄果实上出现了大量的泡泡,并且在中间还有针尖大小的黑点。
这是番茄溃疡病,属于细菌性病害,高温情况下发病较重。
病斑似鸟的眼睛,后期果肉腐烂,并使种子带菌,有的幼果皱缩停长。
并且番茄幼苗至结果期均可发生溃疡病。
幼苗染病始于叶缘,由外向内逐渐萎蔫,有的病苗在胚轴或叶柄处产生溃疡状凹陷条斑,致病株矮化或枯死。
茎秆受害时,往往会导致茎秆变空变褐色,下陷或沿着茎或果柄、叶柄处开裂,造成植株枯死。
果实染病,果面上形成圆形的病斑,呈白色,多隆起,单个病斑较多,大小基本均匀一致,中间有一褐色小点,病斑不可去除,严重影响果实的品质。
发病条件:感染植株或果实时主要是通过伤口侵入,也可从气孔或果实表面直接侵入。
而在番茄生长期内,温暖潮湿,多阴雨天气或长时间结露有利于发病,发病后偏施氮肥或大水漫灌,都会导致病害蔓延。
防治措施:
1、做好种子的消毒工作。
2、加强棚室管理,实行轮作,实行与非茄科蔬菜三年以上的轮作。
3、合理施肥。
增施磷钾肥,控制氮肥的施用量。
4、及时除草,避免带露水操作。
发现病株后及时拔除。
适时通风透光,有利于西红柿生长,提高抗病性。
5、溃疡病发病初期,可用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00液喷雾或使用细菌诺600倍进行喷施,可有效防止其为害。
还可选用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加农用联霉素可湿性粉剂。
番茄接种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番茄细菌性溃疡病菌接种实验实验目的:通过接种实验,观察番茄细菌性溃疡病菌在番茄植株上的致病过程,验证病菌的致病性,为番茄细菌性溃疡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实验时间:2023年3月15日-2023年4月15日实验地点:XX农业大学园艺实验室实验材料:1. 番茄植株:品种为XX,生长健壮,无病虫害。
2. 细菌性溃疡病菌:采集自患有细菌性溃疡病的番茄植株。
3. 实验工具:手术刀、镊子、无菌水、酒精灯、接种环、培养皿、显微镜等。
实验方法:1. 细菌培养:将采集到的细菌性溃疡病菌接种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于28℃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获得纯菌。
2. 番茄植株处理:选取生长健壮的番茄植株,去除病叶、病果,并将植株分成两组,每组20株。
3. 接种实验:a. 将纯菌菌液用无菌水稀释至10^-6浓度。
b. 用手术刀在番茄植株的叶片上划伤,深度约1mm。
c. 用接种环蘸取稀释后的菌液,轻轻涂抹在叶片伤口处。
d. 用无菌水清洗接种环,避免交叉污染。
e. 将接种后的番茄植株放置于恒温培养箱中,保持28℃。
4. 观察记录:a. 每天观察番茄植株的生长状况,记录病情发展情况。
b. 在接种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分别取样,观察并记录番茄植株的病变情况。
实验结果:1. 细菌培养结果: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培养24小时后,观察到细菌性溃疡病菌生长良好,菌落呈白色、表面光滑、边缘整齐。
2. 接种实验结果:a. 接种后第3天,接种组番茄植株叶片开始出现病斑,病斑边缘呈红色,中央为黄色,未接种组番茄植株叶片无明显变化。
b. 接种后第7天,接种组番茄植株叶片病斑扩大,病斑周围出现晕圈,未接种组番茄植株叶片病斑无明显变化。
c. 接种后第14天,接种组番茄植株叶片病斑进一步扩大,病斑中心出现坏死,未接种组番茄植株叶片病斑无明显变化。
d. 接种后第21天,接种组番茄植株叶片病斑严重,植株生长缓慢,甚至出现死亡,未接种组番茄植株叶片病斑无明显变化。
番茄溃疡病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现代农村科技
2021 年 第 7 期
番茄溃疡病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李丽娜 渊滦南县农业农村局 河北 滦南 063500冤
番茄溃疡病在番茄生长期是一种常见病,给种植番 茄的瓜农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番茄溃疡病的症状 特点是:自出苗期到番茄收获期都会受到溃疡病的侵染。 番茄整个植株的叶、茎、花、果都为主要受害部分。 1 危害症状 1.1 大部分番茄幼苗期由植株底部叶片的边缘开始发 病,病叶会向上卷曲,还会由底部向上渐渐萎蔫下 垂,病叶边缘和叶脉之间会变成黄色,当叶片变成褐 色时植株枯死。 1.2 成株期病菌会最先从茎部入侵,由韧皮部向茎的维 管柱中央扩散。开始时下部凋谢枯萎或纵向卷缩,像缺 水的样子,一边或者个别小叶凋谢枯萎,如果遇到空气 湿度大或雨水天气,从病茎或叶柄的地方会流出菌脓, 像白色污状物附着在病部上面,然后茎内中空,变成褐 色,最后导致整株枯死。果柄受害时病菌大部分从茎部 扩散,直至其韧皮部及茎的维管柱中央出现褐色腐烂, 病菌会不停的蔓延到番茄果内,导致幼果停止生长,幼 果光滑的表面因收缩而形成小脊、小凸起或细沟。 2 防治方法 2.1 选择耐热、高抗病毒、高硬度品种。 2.2 严格加强外来番茄种子检验检疫,严格防止病区 的番茄种子、种苗或病果流入未受感染病害地区。 2.3 育苗。穴盘选择 72 穴。穴盘育苗有利于番茄苗术开发区园林绿化管理处 河北 秦皇岛 066004冤
白蜡绵粉蚧,是秦皇岛开发区千头椿和白蜡树上 的一种重要刺吸式害虫,属粉蚧科绵粉蚧属。部分地 段的树木受此虫危害十分严重,枝叶布满虫体,树势 严重削弱,很难除治。鉴于此,笔者历经几年细心观 察,掌握发生时间,积累经验,摸索出一套白蜡绵粉 蚧防治方法。 1 生物学特性
白蜡绵粉蚧 1 年发生 1 代,以若虫在树皮缝、翘 皮下、牙鳞及周边低矮植物枝条上越冬。越冬若虫在 2 月底 ~ 3 月初(温度高活动早)开始活动,向树上爬 行,3 月中、下旬雌雄分化,雄虫分泌蜡丝结茧化蛹。 4 月上、中旬成虫羽化交尾,雌成虫在枝干或叶片分 泌卵囊,4 月下旬为产卵盛期。4 月下旬 ~ 5 月底为越
番茄生产中细菌性病害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芽管伸长、芽管从气孔侵入叶片里、形成新的孢子囊的一个侵染过程。
若温度低于10℃,完成一个侵染过程则需10个小时以上。
黄瓜叶片有水膜后再遇到合适的温度,霜霉病侵染速度就加快,潜伏期短,发病率也高。
但是,如果管理得当,尽管叶片上有水膜,只要温度不适宜病菌活动,霜霉病侵染速度会减慢,潜伏期会延长,发病率就会降低。
根据黄瓜霜霉病病菌适宜的温湿度指标和黄瓜生长发育适宜的温湿度指标差异,把一昼夜24小时划分成4个时间带,分段进行变温管理,每段时间尽可能满足黄瓜对生态条件需要,而不利于病原菌活动。
2.3棚室黄瓜霜霉病生态防治的温湿度适宜指标在上午7~13时这6个小时,适宜的空气温度为28~32℃,适宜的空气湿度为60%~70%,对黄瓜来讲最适宜进行光合作用,对病原菌来讲是温度和湿度双限制;下午13~18时这5个小时,适宜的空气温度为20~25℃,适宜的空气湿度为60%左右,对黄瓜来讲在16时前适宜光合作用,16时后适宜光合产物运输,对病原菌来讲是湿度单限制;在上半夜18~24时这6个小时,适宜的空气温度为13~15℃,适宜的空气湿度为80%~90%,对黄瓜来讲最适合光合产物运输,对病原菌来讲是温度和湿度交替单限制;在下半夜24~7时这7个小时,适宜的空气温度为11~13℃,适宜的空气湿度为90%~95%,对黄瓜来讲最适合抑制呼吸消耗,对病原菌来讲是低温单限制。
按照上述指标进行棚室黄瓜的管理,就是黄瓜霜霉病的农业生态防病技术。
在实行这种变温管理时,应在早晨进行临时加温,揭开棚室覆盖物或太阳出来后,使棚室温度能够达到光合所要求的温度,而此时棚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也较高,所以,上午尽量不要放风,当温度达到32℃时再通风使棚室温度逐渐降下来。
同时,为防止夜间温度过高和防止叶片上形成水膜,关键技术是要放夜风。
在早春,放夜风对棚室温度影响不大,但黄瓜叶片上形成水膜的时间就会向后推迟,这就可以把黄瓜霜霉病菌所需要的温度和水膜条件错开,从而达到防治霜霉病目的。
番茄溃疡病的症状及防治
番茄溃疡病的症状及防治
近年来,随着大棚蔬菜种植规模的逐年扩大,该病在岱岳区,特别是番茄种植地区广泛发生。
由于该病具有为害性大,损失重且难以根除的特点,早在2006年就被农业部列入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中,为帮助广大菜农有效的防治该病,现将该病症状及防治技术做一下介绍。
症状
溃疡病是细菌性维管束病害。
植株从幼苗到座果期均可发生萎蔫,从插架时症状明显,起初下部叶片卷缩下垂,似缺水状,往往植株一侧小叶萎蔫,其余生长正常,后期病株茎上出现狭长条斑,病斑向上下扩展,长度可达一至数节,后期产生长短不一的穿腔,最后下陷或开裂,茎略变粗,生出许多不定根。
幼果受害后,可引起表皮皱缩、畸形、滞育,青果上病斑圆形,中央褐色,外缘白色,似”鸟眼状。
发病规律
病菌在种子或病残体于土壤中越冬,为来年初侵染源。
病菌靠种子或病苗作远距离传播;田间病菌靠风雨、灌溉、整枝、打叉、松土等农事活动造成伤口侵入,也可通过叶毛侵入寄主。
病菌生长温度范围为1-33℃,适宜温度25-29℃。
连作地、低洼地发病重;露地遇暴风雨天气易发病。
防治措施
1、加强植物检疫严防从病区调运种苗;
2、种子处理用55℃温水浸种20分钟;可用天威3号8001000倍液浸种6-12小时;。
番茄溃疡病的防治技术
番茄溃疡病的防治技术
番茄溃疡病是一种维管束系统病害,苗期至座果期均可发生,严重影响了番茄的产量和品质,经济效益明显下降。
其最初症状是下部叶片表现出萎蔫,卷缩似缺水症,细菌未侵染部位枝叶正常生长,植株一般不萎蔫,有时植株一侧或部分小叶萎蔫,其余部分正常生长。
病情继续发展,病株茎杆出现褐色斑,上下扩展易开裂,露出黄红色髓腔,天气潮湿时溢出白色菌液,幼果患病后滞育畸形,成果感病,果实上出现白色圆形小点,后呈褐色,中央粗糙,周围有白色晕围,呈”鸡眼状。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2)温汤浸种用55度温水浸种20分杀菌(3)1%硫酸铜浸种30分捞出洗净。
2、药剂防治农用链霉素100-500ppm、11200波乐多液、可杀得可湿性粉剂3000倍喷雾,5-7天一次,连续2-3次,注意喷雾要均匀。
硫酸铜每亩3-5公斤,地面撒施也有一定效果。
西红柿细菌性溃疡病防治技术措施!
西红柿细菌性溃疡病防治技术措施!番茄溃疡病又称萎蔫病、细菌性溃疡病,为番茄的毁灭性病害,由细菌引起,幼苗至结果期均可发生。
特别是在番茄生长中后期发病,出现中心病株后,数日内病情迅速蔓延,一旦发病较难防治,轻者减产20%~30%,大发生棚室减产80%以上。
目前,该病只能预防,没有特效化学药剂。
番茄溃疡病-病茎发病中期番茄溃疡病-茎裂口和茎纵切面番茄溃疡病-病叶柄番茄溃疡病-病茎横切面番茄溃疡病--病果初期出现鸟眼斑番茄溃疡病-病果发病初期,出现鸟眼斑番茄溃疡病--病茎基部长出大量不定根发病症状幼苗:始于叶缘,叶片由下部向上逐渐萎蔫,有的在胚轴或叶柄处产生溃疡状凹陷条斑,维管束变色,髓部中空,致使幼苗卷缩、矮化或枯死。
溃疡病茎部着生不定根溃疡病茎髓部中空成株:起初下部叶片边缘褪绿萎蔫或向上卷缩,似缺水状,症状范围渐扩大,叶片黄褐干枯;当细菌侵染到植株顶梢时,有时一侧或部分小叶萎蔫,而其余部分生长正常;后期茎秆、枝条上出现黄色或黑色狭长条斑,上下扩展,病斑长度可由一节扩展到几节,后期产生长短不一的空腔,最后下陷或开裂,茎略变粗,上生许多不定根。
多雨或湿度大时白色菌脓从病茎或叶柄中溢出或附在其上,污染茎部,最后全株枯死,上部顶叶呈青枯状。
取发病茎段置清水杯中搁置几分钟,肉眼可见许多浑浊菌脓溢出。
溃疡病果出现特异性状“鸟眼斑”果实:多由病茎扩展至果柄,一直可伸延到果内,致幼果皱缩、滞育、畸形,果实凹陷。
种子不能成熟,种小、黑色。
果面出现大量泡泡,果面上形成隆起的圆形外白、中褐病斑,以单个病斑居多,单个病斑直径3毫米左右,大小基本均匀一致,中间有1个针尖大小的黑褐色小点,像“鸟眼”的形状,俗称鸟眼斑,为该病的典型特征,病情严重时病斑连片。
发病规律及传播途径病菌在土壤中的病残组织中可存活2~3年。
病菌从各种伤口侵入,也可从植株茎部或花柄处侵入,经维管束进入果实的胚,侵染种子脐部或种皮,致种子内带菌。
当病健果混合采收时,病菌会污染种子,造成种子带菌。
西红柿烂秆死棵细菌性溃疡病咋防治
西红柿烂秆死棵细菌性溃疡病咋防治西红柿溃疡病一直是西红柿栽培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细菌性病害。
在大果型西红柿上常见细菌性溃疡病的发生,导致膨大期的青果出现果皮白色凸起病斑,病斑中间带有针尖样黑褐色小点,症状表现明显,容易区分。
近期许多菜农反映,樱桃西红柿细菌性溃疡病发生严重,引起植株茎部发病和坏死,对产量影响极大。
细菌性溃疡病是属于多部位侵染的病害,不单单危害果实,也能够同时危害叶片和茎秆。
多部位侵染是樱桃西红柿细菌性溃疡病的田间鉴别的重要依据。
发病原因:樱桃西红柿生长期长,整枝抹叉的操作频繁,加之该病容易通过伤口侵入,所以该病在今年春季发生严重。
老旧棚室、重茬种植、偏施氮肥的棚室发病相对较重。
该病危害叶片时,正常生长的植株,在植株的中上部位出现单个叶片叶缘干枯的症状,严重受害时,单个叶片枯死。
茎部受害,发病部位以上叶片干枯,剖开茎部,可见髓部失水呈海绵状,且受害茎秆的表皮容易剥离,影响水分和养分的运输,植株在高温条件下出现萎蔫表现。
双干整枝的樱桃西红柿有时会表现单干受害,另一侧生长良好。
受害严重的植株,双干同时发病,整体萎蔫。
受到该病危害的植株,根系检查未见根部病害发生,所以有别于根腐病引起的植株萎蔫。
受害茎内部表现失水海绵状,不存在茎部软腐坏死的症状,所以也有别于细菌性髓部坏死。
防治方法:1、在管理过程中,合理把握整枝抹叉的时间是预防该病的第一前提。
整枝抹叉摘叶时,选择晴好天气,避免阴天的棚室内操作。
整枝抹叉摘叶操作完成后,及时喷洒药剂,进行伤口防护。
2、营养供应应该根据植株长势合理进行,避免氮肥和激素肥偏施。
氮肥多或激素肥应用过多,形成粗壮茎秆,茎秆含水量高,伤口愈合时间长,也是诱发该病的重要原因。
3、药剂防治采取喷、涂、冲相结合的方式,多方位综合进行防治,才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发病初期或整枝抹叉摘叶后,可以选择喷洒福爽或细特灵或噻唑锌或噻霉酮等防治细菌性病害的药剂。
茎部发病初期,可以从受害叶片部位剖开,用毛刷或毛笔涂抹上述药剂(浓度适当加重)。
防治番茄溃疡病的新技术
防治番茄溃疡病的新技术
论文摘要:防治番茄溃疡病的新技术-论文网论文关键词:防治,番茄,溃疡,新技术
番茄溃疡病,称密执安棒杆菌,菌体短杆或者者棍棒型,属细菌性病害。
番茄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都能感病。
叶片感病,开始从下部叶片凋萎或者者卷缩,似缺水状。
植株的一侧或者者部分小叶凋萎;茎部感病,茎内变褐,后期变空腔,,最后下陷或者者开裂,茎略变粗,生出许多不定根,湿度大时有菌浓出现,形成白色污状物,使植株枯死。
果实感病,果面可见略突起的白色圆点,中央为褐色木栓化突起,形成“鸟眼斑”,重时斑连成一片,可导致绝收现象发生。
发生病害的要紧原因有下列几个方面;一是不合理施肥,导致氮肥过多,激素肥过量;二是温度高,湿度大。
三是光照不足。
四是重茬障碍现象严重。
多年以来,番茄发生溃疡病后,菜农都习贯地使用农用链霉素、络氨铜、可杀得等农药防治,由于频繁地使用,致使作物产生抗性,治疗效果下降。
为此,笔者通过几年的生产实践,探索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用植物细胞膜稳态剂【天达2116】600倍+兽用氟苯尼考2瓶【10豪升|3、6克】+氟哌酸1代【50克|1、25克】+6000倍天达有机硅,混与后在两小时内喷完,第三天再喷第二遍,效果非常显著。
在使用时,露地栽培的番茄要求选泽清天温度较高天气进行喷雾,保护地栽培的番茄,在棚内秧苗不缺水的情况下进行,喷后净膜增温,温度越高,效果越好。
这种防治方法也适用于其它作物的细菌性病害治疗,用这种新技术不
但能治病,还能使作物增产百分之十五以上,同时也改善了作物的品质。
温室番茄溃疡病的发生及防治
温室番茄溃疡病的发生及防治温室番茄溃疡病是一种常见的番茄病害,严重影响了番茄的产量和品质。
溃疡病主要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给温室番茄的种植管理带来了很大困扰。
对温室番茄溃疡病的发生及防治进行深入研究,对保障番茄产量、提高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温室番茄溃疡病的发生原因1.病原菌感染溃疡病的主要病原菌是细菌,主要通过土壤、种子、水源、工具等途径传播。
尤其是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速度更快,导致病害的加重。
2.不良的温室环境温室内的空气湿度大、通风不良、温度适宜等因素都是溃疡病的发病原因。
温室内的不良环境导致了番茄植株的抵抗力下降,易受到病原菌的侵害。
3.栽培管理不当不合理的施肥、灌溉不当、病害防治措施不到位等都会导致温室番茄植株的生长状况不佳,易受病害侵害。
1.选用抗病品种在温室番茄的种植中,应尽量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2.合理施肥在番茄的栽培管理中,要合理施用肥料,保证植株的养分供应,增强植株的抵抗力,防止病害的发生。
3.合理灌溉在温室番茄的种植中,要注意控制灌溉水量,避免土壤过于潮湿,导致病原菌的大量生长,从而引发病害。
4.保持温室通风在温室内要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降低空气湿度,减少病原菌的滋生繁殖。
5.定期病害防治在番茄的生长过程中,要定期对植株进行病害防治,喷施药剂,及时清除病叶,防止病害的扩散。
6.无土栽培技术采用无土栽培技术也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溃疡病的方法,这种栽培方式可以减少病原菌对土壤的侵害,降低病害的发生。
1.病害预防预防是最重要的方法,通过对温室环境的调控、植株的管理,尽可能地减少病害的发生。
2.病害防治如果发现番茄植株出现溃疡病,要及时进行病害防治,采用化学药剂进行喷施,控制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3.病害清除对于已经受到溃疡病侵害的植株,要及时清除,避免病害的扩散,并对温室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工作。
四、温室番茄溃疡病的病害防治关键技术1.生理调控技术通过对番茄植株的生理调控,增强其抗病能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番茄溃疡病防治措施_番茄溃疡病
番茄溃疡病防治措施_番茄溃疡病
番茄溃疡病防治措施_番茄溃疡病溃疡病是细菌性维管束病害。
番茄幼苗至结果期均可产生溃疡病。
叶、茎、花、果都能够染病受害。
幼苗期多从植株下部叶子的叶缘开始,发病叶片产生向上纵卷,并上下部向上逐渐萎蔫下垂,好似缺水,发病叶片边缘及叶脉间变黄,叶子变褐色枯死。
有的幼苗在下胚轴或叶柄处产生溃疡状凹陷条斑,致病苗株体矮化或枯死。
成株期病菌由茎部侵入,从韧皮部向髓部扩展。
有时许多鸟眼斑在一起形成不定形的病区。
鸟眼斑是番茄溃疡病病果的一种特异性症状,由再浸染引起,不一定与茎部系统感染同产生于一株.
防治措施:
在番茄溃疡病发病初期,用植物细胞膜稳态剂(茄果型天达2116)25g+兽用氟苯尼考2瓶(10毫升/3.6g)+兽用氟哌酸
(50g/1.25g)+有机硅
2.5g混在一起后对水15kg喷雾,喷完后擦拭棚膜增加棚内透光率,增温至40摄氏度闷棚3-5小时。
为了防止秧苗受高温危害,在喷药前对番茄进行一次灌小水后再喷药。
田间调查证实,喷药后的48小时,果实上的病斑开始减退,72小时病斑基本消失。
48小时后补喷1次,溃疡病斑痊愈且不再复发,防治成效非常理想。
据统计,应用此措施防治番茄溃疡病,每667㎡可挽回经济损失7000多元,所产番茄农药残留极低或检测不到农药
残留,完全符合A级绿色农产品质量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病理学报A C TA PH YTO PA THOLO G I CA S I N I CA 35(2):1232128(2005)番茄细菌性溃疡病苗期接种新方法的研究罗来鑫1,李健强13,H asan BOL KAN1,2(1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北京100094;2C am pbell R esearch and D evelopm ent,Cam pbell Soup Com pany,D avis,CA95616,USA)摘要:在剪叶、浸根和针刺等细菌病害传统接种方法基础上设计了打顶接种新方法;以番茄细菌性溃疡病菌中国菌株和美国菌株借助打顶法接种佳粉10、合作908和华南红宝石3个国内主栽番茄品种2~3片真叶期幼苗,在昼夜最低、最高温度15~18℃、32~35℃和相对湿度为30%~60%的温室条件下,打顶法接种番茄幼苗后溃疡病发病率为87.5%~100.0%,病情指数随接种菌悬液浓度提高而增大,达到23.96~82.29,3个供试品种之间表现稳定一致;剪叶、浸根和针刺接种方法的发病率普遍在40%以下,病情指数在20以下,3个供试品种之间未表现明显差异;进一步研究显示,使用选择性培养基m SCM能够从打顶法接种后的发病植株上获得培养性状与原接种体一致的分离物,专化性免疫凝聚试剂盒检测到特定的测试线,PCR扩增到614bp的特异性条带,证实该分离物为番茄细菌性溃疡病菌,发病植株为接种体侵染所致。
该研究结果表明,打顶接种方法比剪叶法、针刺法和浸根法更适合用于番茄溃疡病菌的致病性测定和评价不同番茄品种苗期的抗病性,具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番茄细菌性溃疡病;打顶法;接种;免疫凝聚检测;PCR检测S tu d y o n a n ew in o cu la tin g m e th o d fo r b a c te ria l ca n ke r o f tom a to s e e d lin g s ca u s e d b y C la v ib a c te r m ich ig a n e n s is s u b sp.m ich ig a n e n s is LUO L ai2xin1,L I J ian2qiang1,H asan BOL KAN1,2 (1D epart m ent of P lant Pathology,C hina A gricultural U niversity,B eijing100094,C hina;2C am pbell R&D, C am pbell Soup C om pany,D avis,CA95616,U SA)A b s tra c t:Top p runing,a new inoculating m ethod of bacterial canker of tom ato,w a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m ethods including leaf shearing,root soaking and needle penetrating in th is study.Tom ato seedlings of th ree stap le tom ato cultivars (J iafen10,H ezuo908and H uanan H ongbaoshi)w ith2-3true leaf and t w o rep resentative strains of C1m1subsp.m ichiganensis(Cmm)from C hina and U nited S tates,w ere used for the p athogenicity test.U nder the green house condition w ith daily m in.and m ax.tem perature15-18℃,32-35℃resp ectively,and30%-60%RH,top p runing engendered the typ ical bacterial canker sym p tom s on 8715%-100.0%.The disease index stably increased up to23.96-82.29in three experi m ental cultivars con2 sistently w 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inocula.O n the other hand,disease rates yielded by leaf shearing,root soa2 king,and needle p enetrating w ere low er than40%,and their disease index low er than20w ithout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 bet w een the above cultivars.W ith a selective m edium m SCM,iso lates ob tained from the infected tom ato p lants w ere identical in cu lture characteristic as the inocula.W ith I mm unoS trip and polym erase chain reaction,the isolates w ere iden tified as Cmm.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op p runing,as a conven ient and effi2 cient inoculation m ethod,is app licable for further evaluating the resistance of tom ato seed lings to bacterial can2 ker and chem ical contro l effect to this d isease.收稿日期:2004204220;修回日期:2004210222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专题项目(2002BA516A08211);中国农业大学和美国Cam pbell公司合作项目通讯作者:李健强,教授,主要从事种子病理学与杀菌剂药理学研究;E2m ail:lijq231@第一作者:罗来鑫(1974-),男,江西南昌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种子病理学研究。
Ke y w o rd s:bacterial canker of tom ato;top p runing;inoculation;I mm unoS trip test;PCR detection 中图分类号:S43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1220914(2005)022******* 细菌性溃疡病(bacterial canker of tom ato)是番茄生产中的毁灭性病害之一,分布于全世界各主要番茄产区,产量损失可达80%以上[1,2]。
我国北京、黑龙江、辽宁、内蒙、新疆、河北、山西、山东和上海等地都有番茄细菌性溃疡病发生的报道[3]。
该病病原菌为密执安棒形杆菌密执安亚种(C lavi2 bacter m ich iganensis subsp.m ichiganensis,以下简称Cmm),是我国检疫性有害生物,我国1997年将其列入《中国进境植物检疫潜在的植物危险性病、虫、杂草(三类有害生物)名录》[1]。
虽然国际上报道活化酯(acibenzolar2S2m ethyl)等药剂可以诱导番茄抗溃疡病[4],铜制剂如可杀得等保护性杀菌剂应用于生产中预防溃疡病[2,4],但目前世界范围内尚无理想的防治该病害的有效药剂[1,2]。
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番茄溃疡病潜在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已经证实野生番茄种中具有对溃疡病表现一定抗性或耐病性的种质材料[5],但国际上目前还没有商品化的抗病品种[1,2,5]。
我国番茄种植面积大,分布区域广,主栽品种或品系多,遗传背景相对复杂,但关于该病害的研究基础十分薄弱,局限于病原菌初步鉴定[3]。
近年来该病害在我国发生危害加剧,对种子繁育和大田生产构成直接威胁。
基于应对外来生物入侵和预防、控制该病害的需要,作者所在单位和美国C am pbell公司开展了包括病害快速检测、抗病种质资源筛选和综合控制技术在内的“中国番茄细菌性溃疡病发生和控制研究”合作项目。
建立稳定的致病体系是筛选抗病种质资源和进行药剂控制技术研究的前提。
国内外已报道的常用于植物细菌性病害的传统接种方法有浸根法、剪叶法和针刺法等,各具优点和局限性[6,7]。
根据番茄栽培中后期打顶整枝、打枝促控和提高产量的做法[8,9],作者在现有方法基础上设计和实践了番茄细菌性溃疡病苗期打顶接种新方法。
本文介绍了相关研究和检测结果。
1 材料与方法1.1 植物材料番茄品种包括佳粉10、合作908和华南红宝石,分别由北京蔬菜研究中心、上海番茄研究所和广东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培育,系我国华北、江南与华南地区的番茄主栽品种。
育苗基质按番茄生产田土壤∶草炭∶蛭石为1∶1∶1(v∶v∶v)配制,经160℃干热灭菌5h,冷却后装入72穴(6行×12列)育苗盘中作为苗床;番茄种子播种前先在无菌水中浸泡24h,吸胀后播种,每穴2~3粒,在温室中(夜间最低温度控制在15~18℃,白天平均气温为26℃左右,最高温度为32~35℃;相对湿度控制在30%~60%,日平均相对湿度为42%,下同)育苗;播种后7~10d间苗,每穴选留长势均匀健壮的1株幼苗培育至2~3片真叶期供接种用。
1.2 病菌及接种体准备番茄细菌性溃疡病菌:美国菌株Cmm209由美国C am pbell公司研究中心提供;中国菌株Cmm2 B X由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提供。
以上供试菌均在YD C培养基上培养72h后[YD C培养基配方(1000mL):10g酵母提取物、20g C aCO3超微粉(S igm a,N o1C26763)、20g葡萄糖、15g琼脂(配制时葡萄糖应与其它成分分开灭菌,待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再加入,混匀后倒平板备用)],按照麦法兰(M cFarland)云度计比浊法,用0.85%无菌生理盐水配制成试验设计所需浓度的菌悬液备用。
1.3 致病体系设计及效果评价[6,7,10]接种时期选择播种后培育21~28d的2~3片真叶期番茄幼苗。
接种浓度:Cmm209和Cmm2 B X均为108、109cfu/mL两个浓度;以无菌生理盐水为空白对照(简称C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