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性心律失常的急诊治疗
心律失常突发的急救应对方案
心律失常突发的急救应对方案
1. 确认心律失常: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心悸、胸闷、头晕、呼吸困难等症状,检查脉搏是否快速或缓慢、规律或不规律。
如果怀疑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应立即采取行动。
2. 拨打急救电话: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向医务人员说明患者的情况和怀疑的心律失常症状,以便他们提供指导并尽快派遣救护车。
3. 让患者保持安静:安抚患者情绪,让其保持安静躺下,避免剧烈活动和情绪激动,以减少心脏负担。
4. 检查呼吸和循环: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如果患者停止呼吸或心脏停跳,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术。
5. 给予氧气:如条件允许,给予患者纯氧气吸入,以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应。
6. 不要尝试除颤:除颤是一种需要专业医务人员进行的治疗方法,不应在无专业指导的情况下尝试。
7. 协助救护人员:在救护人员到达之前,尽可能提供相关信息和协助,如患者病史、用药情况等。
8. 避免诱发因素:在急救过程中,尽量避免患者接触可能诱发心律失常的因素,如刺激性饮料、咖啡因等。
以上是心律失常突发的急救应对方案,但请注意,在处理心律失常情况时,尽量寻求专业医务人员的帮助和指导,以上方案仅供参考。
恶性心律失常急诊规范流程(可编辑)
恶性心律失常急诊规范流程恶性心律失常急诊诊疗过程随着我国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冠心病发病率的逐渐升高,恶性心律失常和猝死已经成为影响民众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在CAST试验之后,对心律失常的治疗曾有相当一段时间困惑时期随着多项大规模临床试验的结果的公布,思路已经逐渐清晰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定义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即致命性心律失常,包括①频率在230 bpm以上的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②心室率逐渐加速的室速,有发展成室扑或和心室颤动的趋势③室速伴血液动力学紊乱,出现休克或左心衰竭④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伴晕厥⑤特发性心室扑动或和心室颤动急诊心律失常处理程序恶性心律失常危险分层恶性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程序和原则病人的评价:――病人血流动力学是否稳定,有无严重的症状和体征,这些症状和体征是否由心律失常所致若病人血流动力学情况不稳定:――不稳定的证据:快速心率是症状和体征的原因,一般心率超过150次/分。
――不要过份强调心律失常的诊断,应立即准备电转复恶性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程序和原则若病人情况稳定:一般有以下四种情况――房颤/房扑――窄QRS心动过速――稳定的宽QRS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单形或多形)应根据病史,常规心电图,食管心电图进行鉴别诊断恶性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程序和原则房颤/房扑――评价:病人临床是否稳定,心功能是否受损,有无WPW,持续是否>48小时――治疗:按房颤/房扑的处理程序治疗,包括立即治疗不稳定病人,控制室率,转复,抗凝恶性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程序和原则窄QRS心动过速:――尽量明确诊断:方法包括12导心电图,临床资料,刺激迷走操作,腺苷――可能的类型:包括异位性房速,多源性房速,室上速――按室上性心律失常治疗恶性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程序和原则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宽QRS心动过速:首先需要明确诊断:病史、12导联心电图、食管心电图若肯定为室速,按室速处理。
肯定为室上速并差传,按室上速处理在无法明确诊断时可考虑电转复,或经验性使用普鲁卡因胺、胺碘酮,有心功能损害时除电转复外,只可使用胺碘酮不应使用索他洛尔、普罗帕酮、氟卡胺(仅可用于室上速)稳定的单形或多形室速处理程序恶性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程序和原则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单形室速:可首先进行药物治疗应用的药物为静脉普鲁卡因胺、索他洛尔、胺碘酮和β-阻滞剂利多卡因终止室速相对疗效不好有心功能不好的病人首先考虑胺碘酮可以使用电转复恶性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程序和原则多形性室速:一般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可蜕变为室颤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应按室颤处理血流动力学稳定者应鉴别有无QT延长伴QT延长的扭转性室速――停止使用可致QT延长的药物――纠正电解质紊乱――静脉注射镁剂(未确定类)――临时起搏(未确定类)――异丙肾上腺素(未确定类)――利多卡因(未确定类)恶性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程序和原则多形性室速:不伴QT延长的多形性室速――病因治疗――缺血者可使用β-阻滞剂,利多卡因――其他情况可用胺碘酮、利多卡因、普鲁卡因胺、索它洛尔、β-阻滞剂、苯妥英钠室颤/无脉搏室速处理程序静脉胺碘酮的疗效关于急诊治疗的目标两个治疗的目标:――终止发作――预防发作要用积极的终止发作来换取预防发作的机会,不能让发作时间延长造成血流动力学的恶化终止发作可以用药物,但更有效的方法是用电转复,少数病例可用快速心室刺激关于急诊治疗的目标在急性期预防发作目前基本是靠药物。
致命性心律失常的急诊急救要点
四、心室扑动与颤动(VF.Vf)
图5
心室颤动
四、心室扑动与颤动(VF.Vf)
(三)急救处理
1.紧急非同步直流电转复为唯一的治疗手段, 能量从200-360焦耳进行电除颤,若室颤波甚 细,可静脉注射肾上腺素1-3mg,使室颤波变 粗,有利于除颤成功。
2.在没有除颤设备的情况下,如发生在目击下 或1分钟之内,应立即单手叩击心前区,并实 施心肺复苏术之基本生命支持;同时也可使用 药物除颤,但效果不及电转复快捷和确切,用 药方法同室速的处理。
致命性心律失常的急诊急救要点
一、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
(一)临床特点 突然发作并突然终止,发作可持续数秒钟、数 小时或数日,部分病人发作时可伴有晕厥先兆 或晕厥。 (二)心电图特点 理应分为房性与交界区性,但因P'波常不易明 辨,故将两者统称之为室上性,心律绝对规则, 频率多在150-240次/分,QRS波与窦性者相同, 但若有束支传导阻滞或因差异传导时可宽大畸 形,ST-T可有继发性改变(图-1)。
二、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PVT)
(三) 急救处理 3. 普鲁卡因酰胺 100mg静注(3-5分钟内),每隔5-10分钟重 复1次,直至心律失常被控制或总量达1000mg, 有效后以1-4mg静脉滴注维持。在静脉应用过 程中,如出现血压下降应立即停止注射。 4. 胺碘酮 3mg/kg稀释后缓慢静注,或以5-10mg/kg加入 液体100ml中于30分钟内静脉滴注或至发作停 止,一般一日量不超过300-450mg。主要禁忌 证有严重心动过缓、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等。
二、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PVT)
图2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二、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PVT)
致命性心律失常的急救流程
致命性心律失常的急救流程
致命性心律失常
室性心动过速
缓慢性心律失常
终止发作 (药物或同步电复律)
药物升压、维持生命体征
继续给予有效药静滴物维持
转专科科室
诊断标准:
• 致命性心律失常包括:VT、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 (严重窦缓、窦性停搏、Ⅱ度Ⅲ度以上AVBBB) • 1.突感心悸、乏力、胸闷、黑蒙、头晕、甚至晕厥, 可伴血压下降、出冷汗等; • 2.VT的ECG表现:①3个以上的室性期前收缩连续出 现;②QRS波宽大畸形,ST-T与主波方向相反,心 室率常在100~250次/min;③P波与QRS波无固定关 系,形成房室分离,有时可见心室夺获/和室性融 合波; • 3.窦性停搏的ECG表现:①较正常PP间期显著长的 间期内无P波和QRS波;②长PP间期与窦性PP间期无 倍数关系;③长PP间期后可见交界性逸波或室性逸 波; • 4. Ⅱ度Ⅱ型AVBBB的ECG表现:①PR加强正常或延 长,固定不变;②P波后突然出现QRS波脱漏; • 5. Ⅲ度AVBBB的ECG表现:①P波与QRS波互不相关; ②心房率快于心室率。
急诊科中的急性心律失常处理策略
急诊科中的急性心律失常处理策略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节律异常,包括心率过快、过慢以及心律不整等病症。
这些病症可能会严重影响心脏的功能,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在急诊科中,对于急性心律失常的处理策略至关重要,接下来将讨论几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情况及其处理方法。
一、室速室速是指由心室产生的快速而不规则的心律。
在急诊科急性心律失常处理中,对于室速的处理策略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快速控制:对于症状明显的室速,应考虑使用药物进行快速控制。
常用的药物包括普鲁卡因胺、利多卡因等。
2. 恢复窦性节律:当室速持续时间较短或患者病情较重时,应考虑通过电复律来恢复窦性节律。
3. 处理基础疾病:在治疗室速的同时,还需要针对患者的基础疾病进行全面治疗,如控制心肌缺血、降低心室负荷等。
二、室颤室颤是一种高度紊乱的、快速而无序的心室活动。
它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病症,需要迅速采取措施来挽救患者的生命。
急诊科中对于室颤的处理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快速电复律:室颤是一种需要立即进行电复律的紧急情况。
应该立即采取除颤设备进行除颤,并尽快使心脏恢复正常的节律。
2. 心脏衰竭支持:同时,对于室颤引起的心脏衰竭,急诊科还需提供有效的心脏衰竭支持,如进行心肺复苏等。
三、心房颤动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特点是心房节律快速不规则,心室率不稳定。
对于急诊科中的心房颤动患者,处理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控制心室率:心房颤动患者通常会出现心室率过快的情况,需要采取药物来进行控制。
常用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等。
2. 恢复窦性节律:对于一些病情较轻或心房颤动持续时间较短的患者,可以尝试通过电复律来恢复窦性节律。
3. 抗凝治疗:心房颤动存在较高的栓塞性并发症风险,所以对于适合抗凝的患者,应考虑给予抗凝治疗。
四、窦性心律过速窦性心律过速是指窦房结发放的冲动频率加快,心律逐渐加快超过100次/分钟。
在急诊科中,窦性心律过速的处理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心肺复苏与致命性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ppt
多巴胺/多巴酚丁胺
• 二者均非CPR的一线用药; • 在复苏成功、自主循环恢复后血压 仍低或心动过缓者使用; • 二者可以合用,剂量范围均为 5~10g/kg/min; • 如果为已建立静脉通路的院内患者, 可以在进行CPR的同时使用。
去甲/异丙肾上腺素
• 二者目前均已从CPR一线用药中退出;
按压用力方式
• 按压应平稳、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 • 不能冲击式猛压,下压及向上放松的时间应大致 相等 • 肘关节伸直,垂直向下用力,不要左右摆动; • 放松时定位的手掌根部不要离开胸骨定位点,但 应尽量放松,使胸骨不受任何压力; • 按压频率:成人及小儿均为100次/分; • 按压深度:成人4~5cm,5~13岁为3cm,婴幼儿 为2cm; • 无论单人还是双人心肺复苏,均按30:2的按压-通 气比例进行。
心肺复苏与致命性心 律失常的急诊处理
郑大一附院心内科
心肺复苏术最早的雏形源自16世纪一 个助产士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方法 挽救了窒息心生儿的生命; 上世纪50至60年代先后报道了电除颤 技术、口对口呼吸人工通气术、胸外 心脏按压人工循环术、由此构成了现 代心肺复苏术的三大要素。
心肺复苏适应证 •呼吸骤停 •心脏骤停
电除颤与电复律
• 电除颤只在CPCR时使用,非同步 模式,能量选择:200J、300J、 360J(单相波):100J、150J、 150J(双相波)。 • 电复律使用同步模式,电流落在R波 下降支,用于房扑、房颤、单形性 室速的转复。
电除颤心电图类型:
室扑
室颤
无脉搏室速
电复律心电图类型:
房扑
房颤
单形性(有脉搏)室速
关于“拳击除颤”
• 电触颤是心肺复苏的标准措施, 2000、2005心肺复苏指南中均未提 到“拳击除颤” • 如已确定为室颤而电除颤暂时不能 实施时可尝试一次拳击并立即开始 CPR,禁忌连续多次拳击; • 病人尚有意识、能触到脉搏的室速、 心室停搏、PEA等,均不能拳击。
常见心律失常及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判断与急救
常见心律失常及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判断与急救常见心律失常及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判断与急救一.心律失常的分类1.:激动起源异常窦性心律失常:①窦性心动过速;②窦性心动过缓;③窦性心律不齐;④窦性停搏。
异位心律:1)被动性异位心律:①逸搏(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②逸搏心律(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
2)主动性异位心律:①过早搏动(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②阵发性心动过速(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③心房扑动、心房颤动;④心室扑动、心室颤动。
2.:激动传导异常传导障碍:如①窦房传导阻滞;②房内传导阻滞;③房室传导阻滞;④室内传导阻滞(左、右束支及左束支分支传导阻滞)等。
房室间传导途径异常:预激综合征二.窦性心律失常的判断及急救1.窦性心动过速判断:(1)临床: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频率超过100次/min常见于:1).健康人在吸烟,饮茶、咖啡、酒,体力活动与情绪激动等2).某些病理状态,如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休克、心肌缺血、充血性心力衰竭以及应用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药物亦经常引起窦性心动过速.(2)心电图表现:显示窦性心律的P波在Ⅰ、Ⅱ、aVF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PR间期0.12~0.20s急救:①让病人大声咳嗽。
②嘱病人深吸气后憋住气,然后用力作呼气动作。
③手指刺激咽喉部,引起恶心、呕吐。
④嘱病人闭眼向下看,用手指在眼眶下压迫眼球上部,先压右眼。
同时搭脉搏数心率,一旦心动过速停止,立即停止压迫。
但切勿用力过大,每次10分钟,压迫一侧无效再换对侧,切忌两侧同时压迫。
青光眼、高度近视眼禁忌。
同时口服心得安或心得宁片。
⑤针对原发病因,必要时可应用镇静剂或β-受体阻滞剂。
2.窦性心动过缓判断:(1)临床:窦性心动过缓常见于:1).健康的青年人、运动员与睡眠状态2).颅内疾患、严重缺氧、低温、甲状腺功能减退、阻塞性黄疽,以及应用拟副交感药物、胺碘酮、β阻滞剂、普罗帕酮、钙拮抗剂或洋地黄等药物3).窦房结病变、急性下壁心肌梗塞亦常见窦性心动过缓(2)心电图表现:成人窦性心律的频率低于6O次/min(3)急救:①如果急性的可以给以心前区叩击②窦性心动过缓可以安装起搏器3.窦性静止或窦性停搏判断:(1)临床:过长时间的窦性停搏可令病人出现晕眩、视朦或短暂意识障碍,严重者甚至发生抽搐(2)心电图表现:1)为在较正常PP间期显著长的时期内无P波发生,或P波与QRS波群均不出现,长的PP间期与基本的窦性PP间期无倍数关系2)长时间的窦性停搏后,下位的潜在起搏点,如房室交界处或心室,可发出单个逸搏或逸搏性心律控制心室(3)急救:心肺复苏4.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判断:(1)临床:1)病人出现与心动过缓有关的心、脑等脏器供血不足的症发作性晕眩, 视朦,乏力,晕厥,如有心动过速发作,则出现心悸、心绞痛等症状.(2)心电图表现:①持续而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②窦性停搏与窦房阻滞③窦房阻滞与房室传导阻滞同时并存④心动过缓一心动过速综合征⑤房室交界性逸搏心律等急救:①心率缓慢显著或伴自觉症状者可试用阿托品、舒喘灵口服。
心律失常突然发生的急救预案
心律失常突然发生的急救预案
1. 简介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的节律异常,可能导致心脏跳动过快、过慢或不规律。
突发心律失常可能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因此急救预案的制定和实施至关重要。
2. 急救预案步骤
2.1 识别心律失常
-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以下症状:心悸、胸闷、头晕、呼吸困难等。
- 检查患者的脉搏,注意是否有明显的节律异常。
2.2 拨打急救电话
- 如果确认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并且症状严重,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如120)。
2.3 提供基本生命支持
- 检查患者的意识和呼吸情况。
- 如果患者失去意识且没有正常呼吸,立即开始心肺复苏(CPR)。
2.4 辅助急救措施
- 如果患者有自动体外除颤器(AED)附近,立即使用AED进行除颤。
- 如果患者需要药物治疗,根据医生指示给予适当的急救药物。
2.5 等待急救人员到达
-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继续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3. 预防心律失常的措施
- 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休息。
- 避免过度的体力活动和情绪激动。
-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心脏疾病。
- 遵医嘱正确使用药物,不滥用药物。
以上急救预案仅为参考,实际操作应根据具体情况和医生建议进行。
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并提供基本生命支持是关键,同时加强心律失常的预防措施也非常重要。
心律失常急发的应急预案
心律失常急发的应急预案1. 目的本文档旨在为心律失常急发事件提供应对措施和应急预案,以确保患者安全,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并发症风险。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涉及心律失常急发事件的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和患者。
3. 心律失常急发定义心律失常急发是指由于心脏电生理功能紊乱,导致心跳节奏和(或)速率异常,出现严重症状,如晕厥、胸痛、呼吸困难等,需立即救治的临床状况。
4. 应急预案4.1 初级评估1. 立即评估患者意识、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
2. 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如晕厥、胸痛、呼吸困难等。
3. 立即呼叫急救人员或通知医生。
4.2 高级评估1. 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进行详细评估,包括病史、体检、心电图等。
2. 判断心律失常类型,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房颤等。
3. 确定治疗方案,如药物治疗、电击除颤、心肺复苏等。
4.3 救治措施1.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
2. 根据心律失常类型,给予相应药物治疗,如抗心律失常药、β受体阻滞剂等。
3. 如有必要,进行电击除颤或心肺复苏。
4. 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调整治疗方案。
4.4 转归评估1.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评估治疗效果。
2. 判断是否需转诊至专科医院或ICU进一步治疗。
3. 做好病情沟通,告知患者和家属注意事项。
5. 培训与演练1. 定期组织心律失常急发应急预案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应对能力。
2. 开展实地演练,熟悉救治流程和设备操作。
3. 加强跨部门协作,提高救治效率。
6. 注意事项1. 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心律失常诊断和治疗知识。
2. 确保急救设备和药品齐全,随时待命。
3.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7. 修订历史1. 2023年1月1日:首次发布。
2. 2023年6月1日:根据实际操作经验,对救治措施进行修订。
3. 2023年12月1日:对培训与演练部分进行补充和完善。
请注意,本预案仅供参考,具体操作请遵循医疗机构相关规定和医生建议。
致命性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荟萃材料]
• 血流动力学稳定者应鉴别有无QT延长
• 伴QT延长的扭转性室速 ——停止使用可致QT延长的药物
——纠正电解质紊乱
——静脉注射镁剂(未确定类)
——临时起搏 (未确定类)
——异丙肾上腺素(未确定类)
——利多卡因(未确定类)
专业内容
15
恶性心律失常的 急诊处理程序和原则
多形性室速: • 不伴QT延长的多形性室速
多形室速 评价有无QT延长
正常心功能
EF↓
正常QT 病因治疗
长QT 纠正电解质
普鲁卡因胺 索他洛尔 胺碘酮 利多卡因
胺碘酮 利多卡因 同步电转复
β-阻滞剂 利多卡因
胺碘酮 普鲁卡因胺
心功能不好: 胺碘酮 利多卡因 电转复
镁剂 起搏 异丙肾上腺素 利多卡因
专业内容
13
恶性心律失常的 急诊处理程序和原则
8
恶性心律失常的 急诊处理程序和原则
• 若病人情况稳定:一般有以下四种情况 ——房颤/房扑 ——窄QRS心动过速 ——稳定的宽QRS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单形或多形)
• 应根据病史,常规心电图,食管心电图进 行鉴别诊断
专业内容
9
恶性心律失常的 急诊处理程序和原则
• 房颤/房扑 ——评价:病人临床是否稳定,心功能是 否受损,有无WPW,持续是否>48小时 ——治疗:按房颤/房扑的处理程序治疗, 包括立即治疗不稳定病人,控制室率,转 复,抗凝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单形室速: • 可首先进行药物治疗 • 应用的药物为静脉普鲁卡因胺、索他洛尔、
胺碘酮和β-阻滞剂 • 利多卡因终止室速相对疗效不好 • 有心功能不好的病人首先考虑胺碘酮 • 可以使用电转复
专业内容
14
恶性心律失常
恶性心律失常的急诊治疗恶性心律失常,定义: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即致命性心律失常,包括①频率在230 bpm以上的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②心室率逐渐加速的室速,有发展成室扑或(和)心室颤动的趋势;③室速伴血液动力学紊乱,出现休克或左心衰竭;④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伴晕厥;⑤特发性心室扑动或(和)心室颤动。
我们通常指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如可引起严重血流动力学后果的持续性室速和室颤,这些病人多有明确的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病、心力衰竭等)。
无明确器质性心脏病证据或原发性心电疾病者为极少数。
恶性心律失常是导致心脏性猝死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应当高度重视,早期识别,一经发现必须给予及时而恰当的紧急处理。
本文在此将就恶性心律失常急诊治疗方面的有关问题进行论述。
恶性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程序和原则:* 病人的评价:--病人血流动力学是否稳定,有无严重的症状和体征,这些症状和体征是否由心律失常所致* 若病人血流动力学情况不稳定:--不稳定的证据:快速心率是症状和体征的原因,一般心率超过150次/分。
--不要过份强调心律失常的诊断,应立即准备电转复* 若病人情况稳定:一般有以下四种情况--房颤/房扑--窄QRS心动过速--稳定的宽QRS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单形或多形)* 应根据病史,常规心电图,食管心电图进行鉴别诊断* 房颤/房扑--评价:病人临床是否稳定,心功能是否受损,有无WPW,持续是否>48小时--治疗:按房颤/房扑的处理程序治疗,包括立即治疗不稳定病人,控制室率,转复,抗凝* 窄QRS心动过速:--尽量明确诊断:方法包括12导心电图,临床资料,刺激迷走操作,腺苷--可能的类型:包括异位性房速,多源性房速,室上速--按室上性心律失常治疗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宽QRS心动过速:* 首先需要明确诊断:病史、12导联心电图、食管心电图* 若肯定为室速,按室速处理。
肯定为室上速并差传,按室上速处理* 在无法明确诊断时可考虑电转复,或经验性使用普鲁卡因胺、胺碘酮,有心功能损害时除电转复外,只可使用胺碘酮* 不应使用索他洛尔、普罗帕酮、氟卡胺(仅可用于室上速)稳定的单形或多形室速处理程序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单形室速:* 可首先进行药物治疗* 应用的药物为静脉普鲁卡因胺、索他洛尔、胺碘酮和β-阻滞剂* 利多卡因终止室速相对疗效不好* 有心功能不好的病人首先考虑胺碘酮* 可以使用电转复多形性室速:* 一般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可蜕变为室颤*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应按室颤处理* 血流动力学稳定者应鉴别有无QT延长* 伴QT延长的扭转性室速--停止使用可致QT延长的药物--纠正电解质紊乱--静脉注射镁剂(未确定类)--临时起搏(未确定类)--异丙肾上腺素(未确定类)--利多卡因(未确定类)* 不伴QT延长的多形性室速--病因治疗--缺血者可使用β-阻滞剂,利多卡因--其他情况可用胺碘酮、利多卡因、普鲁卡因胺、索它洛尔、β-阻滞剂、苯妥英钠。
危重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
人工呼吸
在患者没有自主呼吸的情况下, 进行人工呼吸,以维持氧气供应。
除颤
对于室颤或室性停搏等严重心律 失常,应立即进行电除颤,以恢
复心律。
电复律
适应症
对于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等)或缓慢型心律 失常或心脏停搏,且伴有明显血流动力学障碍或即将出现者,应考虑电复律。
操作方法
缓慢型心律失常
如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 可能导致心输出量下降,引起乏力、 胸闷等症状。
危重心律失常的危害
01
02
03
猝死风险
危重心律失常可能导致心 脏骤停,引发猝死。
急性心力衰竭
严重的心律失常可能导致 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引发 急性心力衰竭。
脑供血不足
快速型心律失常可能导致 血压下降,影响脑部供血, 引发晕厥或意识丧失。
病例二
患者突发房颤,迅速启动急救流程,通过电复律和抗凝治疗,患者心律恢复正常,未出现并发症。
处理失败案例分析
病例一
患者因恶性心律失常导致心脏骤停,虽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和电复律,但最终未能挽回患 者生命。
病例二
患者因处理不当导致室性早搏演变为室颤,未能及时识别和干预,最终导致患者死亡。
经验教训与改进措施
日常管理建议
自我监测
患者应学会自我监测心律,定期记录心率和心律 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变化。
定期复查
根据医生建议定期进行心电图等复查,了解心律 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合理用药
严格按照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增减剂量或更换药 物。
定期检查与监测
心电图监测
定期进行心电图监测,了解心律失常的类型、程度和变化趋势。
将除颤器放置在患者身旁,将电极板分别放置在胸壁的相应位置,按照除颤器上 的指示按钮进行电复律操作。
31成人致命性快速心律失常抢救流程
31成人致命性快速心律失常抢救流程1 成人致命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抢救流程12 心房纤顫心房扑动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1541613181714 未转复111098765432 ●清除气道异物,保持气道通畅:大管径管吸痰●气管切开或者插管心房纤顫伴差异传到预激综合征伴心房纤顫复发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有.不稳定●立即行同步电复率●保持静脉通道通畅●清醒者给予镇静药,但不能因此延迟电复率稳定后心肺复苏紧急评估●有无气道阻塞●有无呼吸,呼吸的频率和程度●有无脉搏,循环是否充分●神志是否清楚钙通道阻滞剂* ●维拉帕米:2.5~5mg静脉注射(超过2分钟),若未转复,每15~30分钟重复5~10mg静脉注射,至总剂量20mg。
也可5mg静脉注射,每15分钟重复一次,至总剂量30mg。
●地尔硫卓:15~20mg或0.25mg/kg静脉注射(超过2分钟),然后5~15mg/h静脉滴注β-受体阻滞剂**(伴有肺部疾病或慢性心衰时应慎用)●阿替洛尔:5mg静脉注射(超过5分钟),若10分钟后未转复,重复5mg静脉注射(超过5分钟)●美托洛尔:5mg静脉注射,每5分钟重复一次,至总剂量15mg ●普奈洛尔:0.1mg/kg静脉注射,分3次给药,每2~3分钟一次●艾司洛尔:0.5mg/kg静脉注射(超过1分钟),然后0.05mg/kg静脉滴注(4分钟);若未转复,0.5mg/kg静脉注射(超过1分钟),然后0.1~0.3mg/kg静脉滴注若复发●腺苷(剂量方法同上)●钙通道拮抗剂* Ø维拉帕米Ø地尔硫卓●β-受体阻滞剂观察有无转复;对转复者观察有无复发心房扑动异位性房性心动过速交界性心动过速●刺激迷走神经法(如屏气.按压眼球.刺激咽部)●腺苷:6mg快速静脉推注,若未转复,12mg快速静脉推注:仍无效可以重复一次12mg快速静脉推注控制心率:●地尔硫卓* ●β-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美托洛尔.普奈落尔.艾司洛尔●室性心动过速或类型不确定Ø胺碘酮,150mg缓慢静脉推注(超过10分钟),后1mg/h静脉滴注6h,0.5gm/h静脉滴注18h。
致命性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
治疗心动过速的常用药物(IV类 )
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维拉帕米或地 尔硫卓)
主要通过阻滞房室结传导,减慢心室率 ,为二线药物
用于窄QRS波的心动过速(折返性室上性心 动过速)
电复律和/或胸外按压+药物
心动过缓:
胸外按压和/或紧急体外心脏起搏+药 物
精品课件
对未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的 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处理
药物
抗心律失常药物
非抗心律失常药物:钾、镁、洋地黄类、腺苷
非药物
机械刺激迷走神经
拳击
胸外按压
电复律
起搏
超速抑制
精品课件
心动过缓治疗
阿托品
首次剂量:0.5mg iv;可在3-5分钟内重复 给药0.5-1.0mg,直至总量达0.04mg/kg或总 剂量为3mg
原则
挽救生命 改善症状 去除病因
精品课件
治疗心律失常时要评估的项目
各脏器疾病及功能
心脏:病窦(慢快综合征)、预激(伴房颤 )、长QT综合征、心功能、心脏血栓
肺、肾功能
原用药物
洋地黄类、阻滞剂、胺碘酮
血电解质
精品课件
对已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的 致命性心律失常的紧急处理
心动过速:
可以气管内给药 急性心肌梗死者慎用 对发生在结下部位的阻滞无效
精品课件
心动过缓治疗
体外经皮起搏
有症状的心动过缓患者经皮心脏起搏是I类 适应症
对于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高度房室传导阻 滞(莫氏二度II型或三度)的患者也应即该 行心脏起搏
精品课件
心动过缓治疗
其他可选择的药物
肾上腺素:起始剂量2-10g/min,从低剂 量滴定至有效剂量
心动过速
QRS波群宽窄 心律规整 有无QT延长或预激综合征史
致命性心律失常的急诊急救要点
三、尖端扭转型室速( TdP )
? (三) 急救处理 ? 2.对属先天性病因者(肾上腺素能依赖性
TdP) (1)β受体阻滞剂为首选药物,常用美托洛
尔25-50mg,日 2-3次口服或普蔡洛尔10-30 mg,日 3次口服。 Β阻滞剂可使心率减慢, QT间期因此延长,但 QTc可能缩短。治疗效
尖端扭转型室速是较为严重的一种室性心律失
常,发作时呈室性心动过速特征, QRS波的尖
端围绕基线扭转,典型者多伴有 QT间期延长。 其发生机理与折返有关,因心肌细胞传导缓慢、
心室复极不一致引起。常反复发作,易致昏厥,
可发展为室颤致死。常见病因为各种原因所致 的 QT 间期延长综合征、严重的心肌缺血或其他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三:五点 二十七分。
一、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 )
? (三)急救处理
? 3、电复律
药物无效且发生明显血流动力学障碍者,
可考虑同步直流电复律,能量不超过 30焦
耳,但洋地黄中毒者禁忌。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三:五点 二十七分。
二、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PVT)
? (一)临床特点
一、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 )
? (一)临床特点
突然发作并突然终止,发作可持续数秒钟、数 小时或数日,部分病人发作时可伴有晕厥先兆
或晕厥。
? (二)心电图特点 理应分为房性与交界区性,但因 P'波常不易明
辨,故将两者统称之为室上性,心律绝对规则,
频率多在150-240 次/分,QRS 波与窦性者相同,
时按摩,以防引起脑部缺血;
(4) 压迫眼球:嘱病员眼球向下,用拇指压 迫一侧眼球上部 10-15 秒,如无效可试另一侧,
致命性心律失常的急诊急救要点
四、心室扑动与颤抖(chàndòng) 〔VF.Vf〕
图4 心室扑动
第二十六页,共四十八页。
四、心室扑动与颤抖(chàndòng) 〔VF.Vf〕
〔二〕心电图特点 2. 心室颤抖
心电图表现为形状不同、大小各异、极不匀齐 的快速频率波形,频率多在250-500次/分。根 据室颤波振幅可分为粗颤型〔室颤波幅≥0.5mV〕 和细颤型〔室颤波幅<0.2mV预示病人存活时 机极小,往往是临终前改变(gǎibiàn)。室颤与 室扑的识别在于前者波形及节律完全不规那么, 且电压较小〔图-5〕。
四、心室扑动与颤抖(chàndòng) 〔VF.Vf〕
〔二〕心电图特点
1. 心室扑动
无正常(zhèngcháng)QRS-T波群,代之以连续 快速而相对规那么的大振幅波动,频率多 在200-250次/分,室扑常为暂时性,大多数 转为室颤,是室颤的前奏。室扑与室速的 识别在于后者QRS与T波能分开,波间有等 电位线且QRS时限不如室扑宽〔图-4〕。
第十二页,共四十八页。
二、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PVT〕
〔三〕 急救处理 3. 普鲁卡因酰胺
100mg静注〔3-5分钟内〕,每隔5-10分钟重复 (chóngfù)1次,直至心律失常被控制或总量达 1000mg,有效后以1-4mg静脉滴注维持。在静脉应 用过程中,如出现血压下降应立即停止注射。 4. 胺碘酮 3mg/kg稀释后缓慢静注,或以5-10mg/kg参加液体 100ml中于30分钟内静脉滴注或至发作停止,一般 一日量不超过300-450mg。主要禁忌证有严重心动 过缓、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等。
第八页,共四十八页。
二、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PVT〕
〔二〕心电图特点〔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 过速的区别〕
致命性心律失常的急诊急救要点
致命性心律失常的急诊急救要点一、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一)临床特点突然发作并突然终止,发作可持续数秒钟、数小时或数日,部分病人发作时可伴有晕厥先兆或晕厥。
(二)心电图特点理应分为房性与交界区性,但因P'波常不易明辨,故将两者统称之为室上性,心律绝对规则,频率多在150-240次/分,QRS波与窦性者相同,但若有束支传导阻滞或因差异传导时可宽大畸形,ST-T可有继发性改变(图-1)。
图1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三)急救处理可先用简单的迷走神经刺激法,但此种方法在急危重症抢救中受到一定限制,对于无效或效果不良者可采用药物治疗。
用药原则切忌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同时使用,应为临床医生所注意。
1.机械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1)用压舌板刺激悬雍垂,诱发恶心呕吐;(2)深吸气后屏气再用力做呼气动作(Valsava 法);(3)颈动脉按摩,病人取仰卧位,先按摩右侧约5-10秒,如无效再按摩左侧,切忌两侧同时按摩,以防引起脑部缺血;(4)压迫眼球:嘱病员眼球向下,用拇指压迫一侧眼球上部10-15秒,如无效可试另一侧,此法老人不宜,有青光眼或高度近视者禁忌。
2、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1)维拉帕米(异搏定):5mg稀释后静注(5分钟),发作中止即停止注射,15分钟后未能转复可重复1次;(2)普罗帕酮(心律平):70mg稀释后静注(5分钟),10-20分钟后无效可重复1次;(3)三磷酸腺苷(ATP):为一种强迷走神经兴奋剂,常用ATP10-20mg稀释后快速静注,5-10秒内注射完毕,3-5分钟后未复律者可重复1次;(4)洋地黄:西地兰0.4mg稀释后缓慢静注,2小时后无效可再给0.2-0.4mg,室上速伴有心功能不全者首选,不能排除预激综合征者禁。
3、电复律药物无效且发生明显血流动力学障碍者,可考虑同步直流电复律,能量不超过30焦耳,但洋地黄中毒者禁忌。
二、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PVT)(一)临床特点为突发突止的心动过速,发作时心排血量减少,症状取决于心室率及持续时间,短暂(小于30秒)症状不明显,持续30秒以上者有心排血不足表现包括气急、少尿、低血压、心绞痛或晕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致命性心律失常的急诊治疗致命性心律失常又称恶性心律失常,它是根据严重心律失常的程度及性质分类的一类心律失常,也是一类需要紧急处理的心律失常。
恶性心律失常是导致心脏性猝死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应当高度重视,早期识别,一经发现必须给予及时而恰当的紧急处理。
在致命性心律失常中占90%的是室性心律失常,如持续性室速和室颤,多可引起严重血流动力学后果,这些病人多有明确的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病、心力衰竭等),无明确器质性心脏病证据或原发性心电疾病者为极少数。
其它导致致命的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如窦性停搏(>3~5秒)、严重的II度以上房室阻滞心室率慢于40次/分、严重的室内传导阻滞,如三束支阻滞或严重的完全性左束支阻滞(QRS>140ms)和心室停搏约占10%。
本文将就恶性心律失常急诊治疗方面尤其是室性心律失常的有关问题进行论述。
1 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目前情况室速指来自心室的异位激动,频率在100~220次之间,QRS综合波宽大畸形,伴有或不伴有血液动力学改变,可以转为室颤和发生心脏性猝死。
最常见的原因是冠心病心肌缺血、心肌疾病和遣传性疾病。
室速、室颤的发生机制仍然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最主要的机制是自律性升高或者折返运动,其中早期后除极(EAD)和晚期后除极(DAD),是最主要的细胞电生理机制。
因为室性心动过速的QRS综合波是宽大畸形的,因此在诊断室速时首先要进行宽QRS综合波诊断和鉴别诊断。
宽QRS波可以是室性心动过速,也可以是预激综合症引起的旁路下传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也可以是房室结下传的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性传导而引起的宽QRS综合波。
室速发生时如果血液动力学尚稳定,处理一般可先用药物复律,其中应用最多的是静注胺碘酮或者利多卡因。
如果室速药物处理效果不好,且伴有血压下降者应积极电复律。
室颤的处理是心律失常的最急诊的处理之一,室颤一旦发生,立即体外电除颤。
如发生心脏骤停,则按心脏骤停常规处理。
室速、室颤的预防就是积极的防治其基础心脏疾病。
70年代以来,人们一直设想以新的、作用很强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来抑制有潜在致命危险的室性心律失常,希望能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性死亡和猝死的危险,以提高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的存活率。
但1989年心律失常抑制试验(CARDIAC Arrhyrhmia Suppresion Test, CAST)及1992年CAST-Ⅱ的研究报告,其结果与预计的大相径庭,出乎意料之外。
CAST试验是多中心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2309人),对象是心肌梗死后6天至多年,动态心电图室性早搏>5次/分,临床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者,应用能有抑制室性心律失常的Ic类药物氟卡胺或恩卡尼,原计划从1987年6月至此990年6月,但发现服药组因心律失常死亡率(4.5%)高于对造组(1.2%)而于1989年5月提前终止直言不讳。
1984年4月开始的CAST-Ⅱ应用莫雷西嗪,原计划1994年4月结束,但1992年也提前终止了。
CAST的结果给人们的思考是为什么用平时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效果较好的Ic类药物,死亡率反比安慰剂要高?这一结果促使对预防性使用现有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重新评价。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多方面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这一进展包括对室性心律失常危险性的认识,新的抗心律失常的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的利弊关系,以及非药物治疗方法。
2 对室性心律失常进行危险分层室性心律失常常见有以下类型: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以及心室扑动和颤动。
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性分层,不仅与有无心脏病变有关,也与室性心律失常本身的频发程度和发生形式有关。
按照室性心律失常的频发程度和发生形式的分层,等级越高,室性心律失常越复杂。
然而在评定和处理任何一类室性心律失常时,应注重临床基础心脏病变和病因,而非单纯注重室性心律失常的类型。
除了某些特定类型的多形室性心动过速,频发的或复杂的室性心律失常,在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中危险性并不明显增加,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危险性增加,在心力衰竭的患者中危险性显著增加。
简单的但是有Bigger曾经根据以上原则将室性心律失常分为:良性,潜在恶性和恶性。
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性分层频发程度的等级发生形式的等级0级:无A级:形式单一,单源2级:偶见B级:形式多变,多源异位心动<1次/小时C级:反复性3级:不常见室性早搏连发异位心动1-9次/小时短阵发作(连续3-5次心动)4级:中等D级: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异位心动10-29次/小时(连续6次心动至29秒)5级:频发E级: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异位心动>=30次/小时(持续>30秒)室性早搏可以是一类并不重要的心律失常,但在某些情况下,室性早搏可以发展成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
在决定室性早搏的治疗前,必须明确室性早搏的危险性。
临床根据LOWN等提出的分级法对室性早搏进行了危险分层,最早用在心肌梗塞后的危险性分类法,后来广泛用于临床对室早的分类。
室性早搏的LOWN氏分类:0级:无室性早搏;1级:偶有单发室性早搏(1/分或<30次/小时);2级:频发室性早搏(>1/分或>30次/小时);3级:多源性室性早搏;4级:反复性室性早搏;A、2个连发室性早搏;B、3个或以上连发室性早搏:5级:伴有RONT现象的室性早搏。
早搏的级数愈高表明发生室速的可能性就愈大。
实际上,早期的Lown分级对室性心律失常危险度的分层过多强调了室性早搏本身的情况,而忽略了病人的基础病变及心脏的情况,结果导致临床上对室性早搏的过度治疗,造成临床医疗实践的混乱。
例如,对于一个无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良好,家族中无猝死病例,单纯有频发室早,甚至短阵室速的患者,其预后是好的,猝死的危险极低,如果患者症状不明显或对其生活工作没有明显影响,并不需要给予特殊的抗心律失常治疗。
只有对那些心律失常所带来的症状不能耐受时,才考虑给予适当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其目的是控制症状,而非预防猝死。
目前主要根据室性心律失常的预后意义和有无导致明显相关症状与血流动力学障碍来分类室性心律失常,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
通常分为三大类:良性室性心律失常(指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搏或非持续性室速)、有预后意义的室性心律失常(指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搏或非持续性室速)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指有血液动力学障碍后果的持续室速和室颤)。
预测恶性心律失常的指标有:左室射血分数、心室晚电位、心率变异性、QT离散度和压力反射敏感性等。
3 对室性心律失常危险性的评定由于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能存在不良反应,因此在决定室性心律失常是否需要治疗前,必须仔细地加以评定。
3.1理论上讲,心律失常治疗的目的是:①消除心律失常的相关症状;②降低心律失常导致死亡的危险性。
因此,在心律失常处理中,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判断患者发生心因性猝死的危险性,以及心律失常对预后的影响。
3.2心律失常的预后主要在于:①心脏的结构与功能;②与血液动力学障碍有关的症状;③心律失常的类型;④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的危险性(致心律失常作用和毒性作用)。
3.3评定的方面3.3.1基础心脏病变是否存在器质性心脏病是决定预后的主要因素。
对于室性心律失常而言,无器质性心脏病,即使存在复杂的室性心律失常,其预后仍然良好,十年死亡率不到4%,但对于象心肌梗塞后出现的室性心律失常,情况则很不乐观,年死亡率可超过4%。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器质性心脏病的诊断不容易,不可轻易下定论,有时只能用“未发现心脏病”这一诊断来代替“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诊断。
一般应对有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即使其既往病史不明确,也应尽力发现其存在的器质性心脏病,并确诊其病变的类型。
3.3.2心律失常相关症状室性心律失常的预后常与其相关症状有关,如伴有意识丧失的室性心动过速,有报导2年死亡率可达50%以上,此类患者必须积极治疗。
另外相关症状在影响治疗决策的同时,也影响治疗方法。
如随着出现心悸、头晕、晕厥和猝死,其心律失常的危险性也增加。
对于无症状的患者,如一时不能做出决定,可随访观察,分析其病史及观察其病情变化再做决策。
心律失常的症状分级:Ⅰ无症状或仅有心悸症状;Ⅱ头晕、胸痛或呼吸困难;Ⅲ晕厥或意识障碍,或出现重要脏器严重功能不全症状;Ⅳ心脏骤停。
3.3.3心律失常本身特点复杂的室性心律失常与猝死危险性息息相关;如随着出现室性早搏、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单形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多形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危险性依次增加。
但复杂室性心律失常是否一定出现心原性猝死,不少报导相关性并不密切。
4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分类4.1.室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是常见的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
(1)心电图特点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点包括:心房/心室激动的时间关系以及QRS 波的时间,形态和电轴。
①房室分离:即P波与QRS波的节律无关。
存在这一现象强烈提示室性心动过速。
②心室融合波:即QRS波前的P波与QRS波的形态改变有关,常见于频率较慢的室性心动过速。
发现心室融合波是诊断室性心动过速的线索。
③QRS波时间:>0.14秒,高度提示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
但QRS波时间是非特异性指标,也常见于室上速伴有预激综合征的患者,经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室上速也可见QRS波时间明显延长。
④室性心动过速QRS波可以呈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二者的发生率接近。
⑤在胸导联中,QRS波一致向下,可以是室性心动过速,也可是室上性心动过速。
但QRS波一致向上只见于室性心动过速。
⑥QRS波的平均电轴极度左偏,提示室性心动过速的可能。
(2)室性心动过速的分类室性心动过速可以按持续的时间、QRS波的形态或发生机制来分类。
①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持续时间>30秒,或需要人为地加以终止。
②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持续6个心动至29秒。
③单形室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频率>100次/分,节律规则,QRS 波的形态保持不变。
④多形室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频率>200次/分,节律不规则,QRS波形态和电轴逐一变化,至少持续1-2秒或持续10次心动。
⑤短阵反复性室性心动过速:短阵反复发作,持续1-5次心动。
(3)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意义室性心动过速常发生在器质性心脏病的基础上,如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心肌炎、二尖瓣脱垂等,各类心脏病变所引起的心力衰竭都可见室性心动过速;也可发生在某些全身性疾病的基础上,如低氧血症、电解质紊乱、药物过量等;在心脏手术和心导管检查时常发生室性心动过速;极少数正常人也可有室性心动过速。
近年来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已引起广泛的注意,常见的药物包括:奎尼丁,普鲁卡因胺,双异摒吡胺,妥卡因等有引起室性心动过速的报导。
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意义主要取决于心脏的基础病变,症状和预后,可以是良性室性心动过速,潜在恶性室性心动过速和恶性室性心动过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