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膜分离过程及应用(一处)

合集下载

第十三章 膜分离

第十三章 膜分离

通常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表示超滤分离性能
3.4 膜的流量衰减因数m
J t J 1t
m
式中,J1,Jt——运行1小时和t小时后的透过速度。
4. 膜分离器(膜组件)
将膜以某种形式组装在一个基本单元设备 内,以便在外界驱动力作用下实现对混合物 中各组分的分离的基本单元设备。
性能良好的膜分离器应具备下列条件: (1) 足够的机械支撑,使高压料液和低压透过液分开; (2) 布料均匀,浓差极化少; (3) 尽可能高的装填密度; (4) 模的安装和更换方便; (5) 装置牢固安全,能耗和价格低。
1.2 电渗析过程原理
极水
+ 浓水
负离子,如Cl-,OH正离子,如Na+,H+ 极水
淡水
+
正极
原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阴膜 阳膜 阴膜 阳膜
特点:
透过液(水)回收率较高

膜分离技术及应用

膜分离技术及应用
(3)对膜能够提供高的机械支撑,密封性良好,膜的安装和更换方便。
(4)设备和操作费低。
(5)适合特定的操作条件,安全可靠,易于维修等。
3.1 膜组件的分类
(1)板框式膜组件
板框式膜组件采用平板膜,其结构与板框过滤机类似,用板框式膜组件进行海水淡化的装置如图所示。在多孔支撑板两侧覆以平板膜,采用密封环和两个端板密封、压紧。海水从上部进入组件后,沿膜表面逐层流动,其中纯水透过膜到达膜的另一侧,经支撑板上的小孔汇集在边缘的导流管后排出,而未透过的浓缩咸水从下部排出。见下图2中所示。
市售膜的大部分为合成高分子膜,种类很多,主要有聚砜、聚丙烯腈、聚酰亚胺、聚酰胺、聚烯类和含氟聚合物等。其中聚砜是最常用的膜材料之一,主要用于制造超滤膜。
聚砜膜的特点是耐高温(一般为70~80℃,有些可高达125℃),适用pH范围广(pH=l~13),耐氯能力强,可调节孔径范围宽(1~20nm)。但聚砜膜耐压能力较低,一般平板膜的操作压力权限为0.5~1.0MPa。
(2)螺旋卷式膜组件
螺旋卷式膜组件也是采用平板膜,其结构与螺旋板式换热器类似,如图所示。它是由中间为多孔支撑板、两侧是膜的“膜袋”装配而成,膜袋的三个边粘封,另一边与一根多孔中心管连接。组装时在膜袋上铺一层网状材料(隔网),绕中心管卷成柱状再放入压力容器内。原料进入组件后,在隔网中的流道沿平行于中心管方向流动,而透过物进入膜袋后旋转着沿螺旋方向流动,最后汇集在中心收集管中再排出。螺旋卷式膜组件结构紧凑,装填密度可达830~1660m2/m3。缺点是制作工艺复杂,膜清洗困难。见图3中所示。

膜分离技术工艺流程

膜分离技术工艺流程

膜分离技术工艺流程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利用半透膜对物质进行分离的方法,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食品加工、制药等领域。膜分离技术工艺流程是指在膜分离过程中所涉及的一系列操作步骤,下面将详细介绍膜分离技术的工艺流程。

1. 前处理

膜分离技术的前处理是为了避免膜污染和膜堵塞,通常包括预处理和中间处理两个阶段。预处理主要是对原始液进行粗处理,如过滤、沉淀、调节pH值等,以去除悬浮固体、胶体颗粒和大分子物质。中间处理主要是对预处理后的液体进行细处理,如活性炭吸附、氧化、消毒等,以去除溶解性有机物、微生物和残留氧化剂等。

2. 膜分离

膜分离是整个工艺流程的核心步骤,通过半透膜的选择性渗透作用,将原始液中的溶质和溶剂分离。根据分离机理的不同,膜分离可以分为压力驱动型和浓度驱动型两种。压力驱动型膜分离主要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和逆渗透等技术,可以用于分离悬浮物、胶体、溶解性大分子和溶质等。浓度驱动型膜分离则是利用溶剂的浓度差异来实现物质的分离,如蒸发浓缩、气体分离等。

3. 后处理

膜分离后处理主要是对膜分离过程中产生的浓缩物和稀释物进行处

理。浓缩物通常需要进一步处理以达到满足特定要求的浓度或纯度,如结晶、干燥、沉淀等。而稀释物则需要进行废液处理,以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后处理过程中还可能包括对膜进行清洗和维护,以保证膜的使用寿命和分离效果。

4. 控制参数

在膜分离技术工艺流程中,需要对一些关键参数进行控制,以确保膜分离的效果和稳定性。例如,控制进料流量和压力可以影响渗透通量和分离效果;控制膜的温度可以改变物质的渗透速率和选择性;控制清洗液的pH值和浓度可以去除污染物和恢复膜性能。这些参数的控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和膜的特性进行优化。

膜分离原理及应用

膜分离原理及应用

1、 生产果蔬汁 利用反渗透技术浓缩果蔬汁,可以提高果汁成份的稳定性、减少体积以便运输,并能 除去不良物质,改善果蔬汁风味。例如:果蔬汁中的芳香成份在蒸发浓缩过程中几乎全部 失去,冷冻脱水法也只能保留大约8%,而用反渗透技术则能保留30-60%。 2、 用于乳品工业 反渗透、超滤技术主要用于乳清蛋白的回收和牛乳的浓缩。利用膜分离技术加工乳品, 可以降低能耗,提高产品质量。将反渗透技术用于稀牛奶的浓缩,可生产出品质令人满意 的奶酪及甜酸奶。用反渗透技术除去乳牛清中的微量青霉素,大大延长了乳制品的保质期。 当采用超滤法浓缩乳清蛋白时,还可同时除去乳糖、灰分等。 3、 生产酒类 利用超滤技术,可以除去酒及酒精饮料中残存的酵母菌、杂菌及胶体物质等,可以改 善酒的澄清度,延长保存期,还能使生酒具有熟成味,缩短老熟期。此法还可避免酒的热 杀菌易引起的混浊成分的析出,简化过滤设备。 4、用于豆制品工业 膜技术在豆制品工业中的主要应用是分离和回收蛋白质。利用超滤法浓缩残留蛋白质, 能够增加20~30%的豆腐收得率。采用超滤法还可以在浓缩蛋白的同时,去除产生豆膻味 和影响豆乳稳定性的低分子物质,提高豆乳质量。 利用膜技术还可以获得大豆异黄酮、 大豆寡糖、大豆分离蛋白、寡肽、免疫球蛋白、竹叶黄酮等功能食品的功能配料。 5.用于调味品工业 在制酱工厂排出的废水中,80%以上BOD主要来自大豆的蒸煮汁。利用超滤法对大豆 煮汁进行分阶段处理,其透过液可作为生产用水回收,浓缩液可用作生产原料 。

膜分离的过程

膜分离的过程

膜分离的过程

什么是膜分离过程?

膜分离过程是指应用膜作为一种分离材料来处理物质的过程。它可以帮助在流体中分离出不同的溶质,产生不同的浓度溶液,它的应用涵盖了污水处理、啤酒制造、水质净化等。

膜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在流体中,膜会有效地过滤细微悬浮物,它们的大小会被膜特定的孔径限制,只有尺寸较小的悬浮物(如颗粒、离子、生物活性物质等)才能通过膜,而大尺寸物质(细菌、反应产物、色素等)则被留在膜的外侧。因此,可以通过选择膜的孔径,有效地分离出不同粒径的悬浮物,从而实现净化的目的。

膜分离过程包括四个主要步骤:第一步是膜的选择,根据要净化的物质,选择合适的膜材料、孔径大小、孔隙率等;第二步是膜层的渗透,使溶液渗透到膜内,从而实现分离;第三步是洗涤步骤,在洗涤过程中,将被留在膜内侧的粒子、有机物流失掉;第四步则是从膜内收集物质,得到清洗物质。

膜分离过程的优势在于它具有高效率、低成本、无污染等特性,它不仅能节省能源消耗,更可有效地回收有用的资源,是目前大多数分离处理过程的理想选择。

- 1 -

第十三章 膜分离过程及应用(一处)

第十三章 膜分离过程及应用(一处)

第13章膜分离过程及工业应用

13.1概述

膜分离技术是利用一张特殊制造的、具有选择透过性的薄膜,在外力推动下对混合物进行分离、提纯、浓缩的一种新型分离技术。

人们对于膜现象的研究始于1748年,然而认识到膜的功能并被人们利用,却经历了200多年的漫长过程。人们对膜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则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1950年朱达(W.Juda)制备出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离子交换膜,奠定了电渗析实用化的基础。1960年洛布(Loeb)和索里拉简(Sourirajan)首次研制出具有实用价值的非对称反渗透膜,这在膜分离技术发展中是一个重要的突破,使膜分离技术进入了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时代。膜分离技术的发展历程大致为:20世纪30年代微孔过滤;40年代透析;50年代电渗析;60年代反渗透;70年代超滤和液膜;80年代气体分离;90年代渗透汽化。此外,以膜为基础的其它新型分离过程,以及与其它分离过程结合的集成过程(Integrated Membrane Process)也日益得到重视和发展。

我国膜分离技术的发展是从1958年对离子交换膜的研究开始的,数十年来,取得了很大进步。目前我国研究所涉及的领域遍及膜科学与技术的各个方面,从材料的应用到产品的开发等。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在膜分离技术的研究开发方面已开发出一批具有实用价值、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但从总体上讲,中国的膜分离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发展。

膜分离作为一种新型的分离方法,与传统的分离方法如过滤、精馏、萃取、蒸发、重结晶、脱色、吸附等相比,具有能耗低、单级分离效率高、设备简单、无相变、无污染等优点。因此,膜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医药医疗、生物、石油、电子、饮用水制备、三废处理等领域,并对当今社会的工业技术改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膜分离技术及其应用

膜分离技术及其应用

膜分离技术及其应用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通过半透膜对流体进行分离的方法,广泛应用于

水处理、生物科技、食品工业等领域。本文将介绍膜分离技术的原理、分类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膜分离技术的原理

膜分离技术是利用半透膜的选择性通透特性,通过物质的分子大小、化学性质等差异,将混合物中的物质分离出来。其原理主要包括渗透、扩散和分离。渗透是指物质通过膜的透过性能,扩散是指物质在膜上

的传递过程,而分离则是指膜对不同物质的选择性分离效果。

二、膜分离技术的分类

根据膜的材料和分离方式的不同,膜分离技术可分为多种分类。常

见的分类包括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和反渗透膜等。微滤膜的分离

范围通常在0.1-10微米之间,可以用于悬浊物的去除;超滤膜的分离

范围为1万至100万道尔顿,可分离大分子物质;纳滤膜的分离范围

在100-1000道尔顿之间,用于有机物质和溶解离子的去除;反渗透膜

则是利用高压将溶剂逆向渗透,适合用于水处理等领域。

三、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它可以有效地去除水

中的悬浮物、细菌、病毒、颜色、异味等杂质,使水质得到提升。其

中反渗透膜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膜分离技术,其通过高压将溶液逆

向渗透,将溶质与水分离,获得高纯度的水。反渗透膜广泛用于饮用

水处理、海水淡化、工业废水处理等领域。

四、膜分离技术在生物科技中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在生物科技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细胞培养、

蛋白质纯化、基因工程等方面。在细胞培养中,通过膜分离技术可以

实现细胞和培养基的有效分离,保护细胞的生物完整性。在蛋白质纯

膜分离技术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可以用来处理和分离溶质溶液。它主要使用一

种膜,使某些物质通过普通方法无法实现的导通。膜分离技术的应用极大的改善了传统的物理分离技术,使物理分离过程更加简单、快捷。

膜分离技术的主要用途有化工工艺、能源、催化反应、精细化工分离膜分离技术、分离回收有机废水与膜技术、吸取回收和纳米分离等方面。它在化工工艺中可以用于分离混合液和分馏,从而降低工业废水的温度,分离有机物和无机物,运用膜助吸收和纳米技术可以除去毒性物质,将剩余的毒性物质分离回收。在能源领域,膜分离技术可用于能源的节约,通过膜分离,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能源,同时该技术也可用于催化反应生产及精细化工分离技术中。

在生物技术方面,膜分离技术也有多种应用,其中一般应用于干扰抑制、抗体

分选和蛋白质提取等领域,可以有效地解决生物技术相关应用中非特定性干扰、不完整抗原分离以及细胞毒素提取和效率低等问题。此外,该技术还可以在发酵、医药制药中应用,如获取医药中活性成分,提高制药效率,以及各种发酵工艺,可以较好的节省燃料和能源。

总之,膜分离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各个领域,为人类的工业发展和

技术创新提供更好的条件。对于膜分离技术的发展,还有待于技术在深入和优化方面有更多的探索和应用,从而推动膜分离技术在更多领域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及其应用

膜分离技术及其应用

LOGO
膜分离技术在各大行业中的应用 4 、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在生物技术方面, 应用最广泛的是微滤和超滤技术。 例如: 从植物或动物组织萃取液中进行酶的精制; 从发 酵液或反应液中进行产物的分离、浓缩等。膜技术应用 于蛋白质加水分解或糖液生产, 有助于稳定产品质量, 提高产品的收率和降低成本。由于应用分离膜可以在室 温下进行物理化学分离, 所以它特别适合于热敏性生物 物质的分离。可以想象膜分离技术在生物技术方面将会 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LOGO
二、常用膜分离分类及特性
(1)多数膜分离过程无相变发生,能耗通常较低。 (2)膜分离过程一般无需从外界加入其它物质,从而可以节约资源 和保护环境。 (3)膜分离技术可以是分离和浓缩、分离和反应同时实现,从而大 大提高了分离效应。 (4)膜分离技术通常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因而特别适用于热敏物 质的分离、分级、浓缩和富集。膜分离可以确保不发生局部过热现象, 大大提高了药品使用的安全性。 (5)膜分离过程不仅适用于病毒、细菌到微粒广泛范围的有机物和 无机物的分离,而且还适用于许多由理化性质相近化合物构成的混合 物共沸物或近沸物的分离以及一些特殊溶液体系的分离。 (6)膜分离过程的规模和处理能力可在很大的范围内变化,而其效 率、设备单价、运行费用等都变化不大。 (7)膜组件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可在频繁的启用下工作,易自控 和维修,而且膜分离可以直接插入已有的生产工艺流程。 以上特点决定了膜分离技术在药物分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膜分离技术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的应用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新能源、水资源等方面的利用

和保护显得更加重视。这时候,各种环保技术开始走进我们的生

活中。其中,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分离技术,在很多领域

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膜分离技术介绍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基于物质分子运动规律而设计的一种新型分

离技术。它通过透过特制的有选择性的膜将多组成的混合物分开,从而达到分离目的。它不需加压,也不需消耗大量能量,而且操

作简单,成本低廉,所以在化工、环保、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等

多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

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但是人口的快速增长、工业污染等因素,导致水资源越来越短缺,这时候膜分离技术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

要了。在水处理领域,膜分离技术主要应用于水的过滤、浓缩、

脱盐等方面。

在海水淡化领域,膜分离技术已经成为主流的海水淡化技术,产出的淡水水质高、产量大、操作简单。在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已经建立了多个海水淡化厂,采用膜分离技术,为当地居民和工业提供了大量的淡水资源。

另外,在水处理领域的膜分离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废水的处理和再利用,利用膜分离技术对废水进行脱盐、浓缩等处理,使废水重新得以利用,同时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

三、膜分离技术在生物领域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在生物领域也有很广泛的应用,它必须通过特别微孔或大分子筛分材料实现其特定的分子过滤,才能分离出生物样品中的有效物质,例如蛋白质、核酸等。这有助于加快生物研究的速度,提高生物研究的效率。

在制药领域,膜分离技术也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膜分离技术可以分离纯化药品、蛋白质的生产纯化等。

膜分离的应用

膜分离的应用

膜分离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基于膜的分离技术,通过膜的选择性通透性,将混

合物中的不同成分分离出来。膜分离技术具有分离效率高、操作简便、节能环保等优点,因此在工业生产、环境保护、食品加工等领域得到

广泛应用。

一、工业生产领域

1.水处理:膜分离技术可以用于水处理,包括海水淡化、污水处理、饮用水净化等。通过膜分离技术,可以将水中的杂质、微生物、重金属

等有害物质分离出来,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2.生物制药:膜分离技术可以用于生物制药领域,包括分离纯化生物大分子、细胞培养液等。通过膜分离技术,可以将生物大分子分离出来,从而得到高纯度的生物制品。

3.化工:膜分离技术可以用于化工领域,包括分离纯化有机物、分离气体等。通过膜分离技术,可以将有机物分离出来,从而得到高纯度的

有机物。

二、环境保护领域

1.废水处理:膜分离技术可以用于废水处理,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通过膜分离技术,可以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分离出来,从而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2.大气污染治理:膜分离技术可以用于大气污染治理,包括分离纯化有害气体、净化空气等。通过膜分离技术,可以将有害气体分离出来,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三、食品加工领域

1.酒类加工:膜分离技术可以用于酒类加工,包括啤酒、葡萄酒等。通过膜分离技术,可以将酒中的杂质、微生物等分离出来,从而得到高质量的酒类产品。

2.果汁加工:膜分离技术可以用于果汁加工,包括橙汁、苹果汁等。通过膜分离技术,可以将果汁中的杂质、微生物等分离出来,从而得到高质量的果汁产品。

总之,膜分离技术在工业生产、环境保护、食品加工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膜分离技术将会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

膜分离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膜分离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膜分离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对于生命科学的研究也越来越

深入。其中,膜分离技术就是生命科学中的一项重要技术。那么

膜分离技术是什么?它是如何工作的?又在哪些领域得到了应用?下面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

一、膜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

膜分离技术是一个将物质分离和纯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基于物

质分子大小和化学特性的不同而进行。其本质就是从溶液中分离

出特定的物质,而进一步的纯化则可以通过渗透压、电性等天然

现象来实现。

膜分离技术的原理基于膜的选择性,膜可以选择性地让一些小

于其孔径的溶质通过,而阻止大于或等于其孔径的溶质通过,其

选择性是基于相互作用力的。其中,可以选择基于吸附力的透析膜、基于分子大小的渗透膜、以及基于分子电荷的离子交换膜等。

二、膜分离技术的应用领域

膜分离技术在生命科学的很多领域得到了应用,具体应用如下:

1.生物医学

在生物医学领域,膜分离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它可以用于生物反应器的分离、酶的纯化、病原体的去除、蛋白质、激

素的纯化等。

2.食品与饮料

在食品和饮料领域中,膜分离技术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例如,

它可以用于乳制品工业、饮料工业、果汁加工、酿酒业等。

3.水处理

在水处理中,膜分离技术也有重要的应用。比如,可以使用微

过滤与超滤膜进行悬浮物的去除,反渗透膜和离子交换膜则可以

去除水中的有害离子和重金属离子。

4.化学工业

膜分离技术也可以用于化学工业。例如,可以用于膜分离、膜

萃取、膜反应、膜过滤等,可以用于分离、纯化、分子分级等。

三、膜分离技术的发展趋势

目前,膜分离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未来,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进步,膜分离技术也将会得到更多的发展。

膜分离13

膜分离13

生药学
生药学
各种膜组件的传质特性和综合性能的比较分别见下表。
生药学
7、膜分离技术应用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生药学
(1)膜截留分子量
截留分子量指在常温和规定的压力差下,超滤膜 对某一已知分子量物质的截留率为 90%时,把 该物质的分子量值作为该膜的截留分子量。 截留分子量的选择与所采用的操作方式有关: 1. 如果采用膜浓缩方式,就不能选择和目标物质分 子量相同级别的超滤膜,合理的选择是该物质二 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分子量规格。 2. 如果目标物质通过膜透滤方式,要求膜截留分子 量比样品分子量大 10 倍。
无论是内压式还是外压式,都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成串联
或并联装置。
生药学
生药学
(3)、螺旋卷式(Spiral Wound)膜组件
目前,螺旋卷式膜组件被广泛地应用于多种膜分 离过程。 膜、料液通道网、以及多孔的膜支撑体等通过适 当的方式被组合在一起,然后将其装人能承受压力的外 壳中制成膜组件。通过改变料液和过滤液流动通道的 形式,这类膜组件的内部结构也可被设计成多种不同的 形式。
生药学
2、膜分离技术的特点
(a)膜分离过程不发生相变,因此能量转化的效率高。例如在 现在的各种海水淡化方法中反渗透法能耗最低; (b)膜分离过程在常温下进行,因而特别适于对热敏性物料, 如果汁、酶、药物等的分离、分级和浓缩; (c)装置简单,操作简单,控制、维修容易,且分离效率高。 与其它水处理方法相比,具有占地面积小、适用范围广、处 理效率高等特点; (d)由于目前膜的成本较高,所以膜分离法投资较高,有些膜 对酸或碱的耐受能力较差。

膜分离的原理和应用

膜分离的原理和应用

膜分离的原理和应用

1. 膜分离的概述

膜分离是一种利用半透膜分离物质的技术,通过选择性地阻止溶质通过膜来实

现分离和浓缩。它在多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包括水处理、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等。

2. 膜分离的原理

膜分离的基本原理是根据溶质在膜上传质速率不同的特性来实现分离。根据传

质机制的不同,膜分离可以分为四种主要类型: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和逆渗透膜。

2.1 微滤膜

微滤膜的孔径大小在0.1-10微米之间,主要用于分离溶剂中的固体颗粒、泡沫和粘稠物质等。其原理是通过物理筛选效应,根据颗粒的大小将其截留在膜上。

2.2 超滤膜

超滤膜的孔径大小在0.001-0.1微米之间,主要用于分离溶剂中的高分子物质

和胶体物质等。其原理是根据溶质的尺寸和分子量差异,利用透析和筛选效应将其分离。

2.3 纳滤膜

纳滤膜的孔径大小在0.001-0.01微米之间,主要用于分离和浓缩可透过膜的溶质。其原理是利用溶质和溶剂之间的分子作用力差异,通过纳滤效应将其分离。

2.4 逆渗透膜

逆渗透膜的孔径大小在0.0001-0.001微米之间,主要用于分离溶剂中的离子和小分子溶质。其原理是利用溶质和溶剂之间的分子间排斥作用力差异,通过膜上的渗透剂将溶质分离。

3. 膜分离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下列举了一些典型的应用案例。

3.1 水处理

膜分离在水处理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逆渗透膜被广泛应用于

海水淡化,通过去除水中的盐分和杂质,将海水转化为可供人类直接使用的淡水。

3.2 生物医药

膜分离在生物医药领域中用于分离和纯化生物制品,如蛋白质、抗生素、酶等。通过逆渗透、纳滤等膜分离技术,可以实现对生物制品的高效分离和浓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章膜分离过程及工业应用

13.1概述

膜分离技术是利用一张特殊制造的、具有选择透过性的薄膜,在外力推动下对混合物进行分离、提纯、浓缩的一种新型分离技术。

人们对于膜现象的研究始于1748年,然而认识到膜的功能并被人们利用,却经历了200多年的漫长过程。人们对膜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则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1950年朱达(W.Juda)制备出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离子交换膜,奠定了电渗析实用化的基础。1960年洛布(Loeb)和索里拉简(Sourirajan)首次研制出具有实用价值的非对称反渗透膜,这在膜分离技术发展中是一个重要的突破,使膜分离技术进入了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时代。膜分离技术的发展历程大致为:20世纪30年代微孔过滤;40年代透析;50年代电渗析;60年代反渗透;70年代超滤和液膜;80年代气体分离;90年代渗透汽化。此外,以膜为基础的其它新型分离过程,以及与其它分离过程结合的集成过程(Integrated Membrane Process)也日益得到重视和发展。

我国膜分离技术的发展是从1958年对离子交换膜的研究开始的,数十年来,取得了很大进步。目前我国研究所涉及的领域遍及膜科学与技术的各个方面,从材料的应用到产品的开发等。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在膜分离技术的研究开发方面已开发出一批具有实用价值、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但从总体上讲,中国的膜分离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发展。

膜分离作为一种新型的分离方法,与传统的分离方法如过滤、精馏、萃取、蒸发、重结晶、脱色、吸附等相比,具有能耗低、单级分离效率高、设备简单、无相变、无污染等优点。因此,膜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医药医疗、生物、石油、电子、饮用水制备、三废处理等领域,并对当今社会的工业技术改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膜分离技术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前途、最有发展前景的重大高新技术之一,在工业技术改造中起着战略性作用”。许多国家都把膜分离技术及其应用列为国家重点发展项目。

13.1.1膜的分类及其制备方法

膜定义为两相之间的一个不连续区间,并以特定的形式限制和传递各种化学物质。膜具备下述两个特征:①有两个界面,通过这两个界面分别与两侧的流体相接触;②具有选择透过性。

13.1.1.1膜的分类

由于膜的种类和功能繁多,分类方法有多种,比较通用的有4种方法,即按膜的结构、膜的化学组成、膜的用途以及膜的作用机理分类。

(1)按膜的结构分类

膜的形态结构决定了分离机理,也决定了其应用按结构不同可分为固膜和液膜。固膜又分为对称膜(柱状孔膜、多孔膜、均质膜)和不对称膜(多孔膜、具有皮层的多孔膜、复合膜);液膜又分为存在于固体多孔支撑层中的液膜和以乳液形式存在的液膜。

(2)按膜的化学组成分类

不同的膜材料具有不同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机械性能和亲和性能。目前已有数十种材料用于制备分离膜,分别为有机材料的纤维素类、聚酰胺类、芳香杂环类、聚砜类、聚烯烃类、硅橡胶类等;无机材料的陶瓷(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锆等)、硼酸盐玻璃、金属(铝、钯、银等);天然物质改性或再生而制成的天然膜。

(3)按膜的用途分类

按膜的用途可分为气相系统用膜、气-液系统用膜、液-液系统用膜、气-固系统用膜、液-固系统用膜、固-固系统用膜。

(4)按膜的作用机理分类

有吸附性膜(多孔膜、反应膜)、扩散性膜(高聚物膜、金属膜、玻璃膜)、离子交换膜、选择渗透膜(渗透膜、反渗透膜、电渗析膜)、非选择性膜(加热处理的微孔玻璃、过滤型的微孔膜)。

13.1.1.2膜的制备方法

13.1.2膜分离过程及其特点

工业应用中常用的膜分离技术有电渗析(ED)、反渗透(RO)、微滤(MF)、超滤(UF)、纳滤(NF)、渗透汽化(PV)、蒸汽渗透(VP)、膜蒸馏(MD)、渗透蒸馏(OD)等。

膜分离与传统的分离技术(蒸馏、吸收、萃取、深冷分离等)相比,具有以下特点:①不发生相变化,是一种节能技术;②是在压力驱动下,在常温下进行的分离过程,特别适合对热敏性物质,如酶、果汁、某些药品的分离浓缩、精制等;③是一种高效的分离过程,其适用范围极广,从微粒级到微生物菌体,甚至离子级等,其关键在于选择不同的膜类型;④设备本身没有运动部件,很少需要维护,可靠度很高,操作十分简单;⑤装置简单、分离效率高,可以直接插入已有的生产工艺流程,不需要对生产线进行大的改变。

13.1.3膜组件

任何一个膜分离过程,不仅需要具有良好分离特性的膜,还需要结构合理、性能稳定的膜分离装置。膜分离装置的核心是膜组件,它是将膜、固定膜的支撑材料、间隔物或管式外壳等,通过一定的粘合或组装构成一个单元。膜组件可以有多种型式,工业上应用的膜组件主要有板框式、卷式、管式、中空纤维式四种型式,它们均根据膜形状设计而成。板框式、卷式膜组件均使用平板式,板框式等动态或静态装置。管式和中空纤维膜组件均使用管式膜,它们可以分为内压式和外压式两种。对于不同目的的膜分离过程,可采用不同型式的组件及装置。

性能良好的膜组件应达到的要求:①对膜能提供足够的机械支撑并可使高压原料液(气)和低压透过液(气)严格分开;②在能耗最小的条件下,使原料液(气)在膜面上的流动状态均匀合理,以减少浓差极化;③具有尽可能高的装填密度,即单位体积的膜组

件中填充较多的有效膜面积,并使膜的安装和更换方便;④装置牢固、安全可靠、价格低廉和容易维护。

13.1.3.1板框式膜组件

板框式膜组件是最早使用的一种膜组件,其设计类似于常规的板框过滤装置。其基本部件有平板膜、支撑盘、间隔盘三种,三种部件相互交替、重叠、压紧,构成板框式叠放结构。两张膜为一组构成夹层结构,两张膜的原料侧相对,由此构成原料腔室和渗透物腔室。在原料腔室和渗透腔室中安装适当的间隔器,采用密封环和两个端板将一系列这样的单元安装在一起满足对膜面积的要求,于是构成板框式叠放结构。

板框式膜组件的组装比较简单,可以简单地增加膜的层数以提高处理量,同一设备可视生产需要而组装不同数量的膜。膜的清洗更换比较容易,料液流通截面较大,不易堵塞,并且操作比较方便;缺点是板框式膜组件组装零件太多,装填密度低,设备笨重,对膜的机械强度要求较高,非生产的辅助时间长,阻碍了过滤效率的提高。

13.1.3.2螺旋卷式膜组件

螺旋卷式膜分离装置的基本部件有:耐压套管、膜组件、穿孔管等,其主要元件是螺旋卷膜组件,它是将膜、支撑材料、膜间隔材料依次迭好,围绕一中心管卷紧即成一个膜组,若干膜组顺次连接装入外壳内。当需要增加膜组件的面积时,可以将多个膜袋同时卷在中心管上,这样形成的单元可多个串联于同一个压力容器中。

螺旋卷式的优点是结构紧凑、装填密度高,制作简单,安装操作方便,膜面积大,湍流状况好,换膜容易,适合低流速、低压下操作,适用于反渗透;缺点是流体阻力大,制作工艺复杂,清洗困难。

13.1.3.3管式膜组件

管式膜分离装置的基本部件有管状膜、圆筒形支撑体、管束板、不锈钢外壳、端部密封等。管的流动方式又有单管及管束,液流的流动方式有管内流和管外流式。由于单管式和管外流式的湍动性能较差,目前主要采用管内流管束式装置,其外形类似于列管式换热器。

管式膜组件有外压式和内压式两种。对内压式膜组件,膜被直接浇铸在多孔纸上,然后外面再用管子来支撑。对内压式膜组件,加压的料液流从管内流过,透过膜所得的渗透溶液在管外侧被收集。对外压式膜组件,膜则被浇铸在多孔支撑管外侧面,加压的料液流从管外侧流过,渗透溶液则由管外侧渗透通过膜进入多孔支撑管内,无论是内压式还是外压式,都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成串联或并联。

管式膜分离装置结构简单,适应性强,装填密度较小,单位体积内有效膜面积小,清洗安装方便,单根管子可以更换,耐高压,无死角,适用于处理高粘度及固体含量较高的料液;不足之处是体积大,压力降大,单位体积所含的过滤面积小。

13.1.3.4中空纤维膜组件

中空纤维膜组件是装填密度最高的一种膜组件型式,其单位体积的膜面积大,中空纤维膜的内径通常在40~100μm,外径80~400μm。将大量的中空纤维一端封死,另一端用环氧树脂将许多中空纤维的两端胶合在一起,形似管板,然后装入圆筒形压力容器中,就构成了中空纤维膜组件。中空纤维膜组件在结构上是非对称的,其抗压强度靠膜自身的非对称结构支撑,故可承受6MPa的静压力而不致压实。

中空纤维膜组件具有装填密度大、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其单位体积内提供的膜面积大,液流流程短,分布均匀,且可反向清洗,可用双氧水、次氯酸钠、氢氧化钠等水溶液灭菌消毒。并且中空纤维膜组件必须在湿态下使用和保存。缺点是单根纤维管损坏时需要更换整个膜组件,并且清洗困难,液体在管内流动时阻力很大,易堵塞,若用于处理含有悬浮物的废水,必须预先经过过滤处理,另外损坏的膜难以发现,维护管理不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