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短缺形态下的雨水资源化利用

合集下载

雨水收集利用宝贵的水资源

雨水收集利用宝贵的水资源

雨水收集利用宝贵的水资源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的影响,水资源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之一。

然而,我们却常常忽视了一个宝贵的水资源——雨水。

雨水的收集和利用不仅可以缓解人类对地下水和自来水的依赖,还可以减少洪涝灾害的风险并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雨水收集利用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雨水收集利用的重要性全球范围内,许多地区都面临水资源短缺的挑战。

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有些地区出现了干旱和水荒的情况。

而雨水收集利用可以作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首先,雨水收集利用可以缓解地下水过度开采的问题。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用水的需求增加,地下水资源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而通过收集和利用雨水,我们可以减少对地下水的消耗,延长水资源的使用寿命。

其次,雨水收集利用可以降低水资源的成本。

维持城市的自来水系统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和资金。

而通过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减少对这些资源的需求,降低供水成本,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可持续的条件。

最后,雨水收集利用有助于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

在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土地被建筑和道路覆盖,导致雨水无法顺利渗透。

当暴雨来袭时,雨水会积聚在地面上,引发洪涝灾害。

适当收集和利用雨水可以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提高城市的防洪能力。

二、雨水收集利用的方法雨水收集利用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场景进行选择。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1. 屋顶收集法:这是最为常见的雨水收集方法之一。

通过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将屋顶上的雨水引导到收集装置中,再经过简单的处理就可以利用。

这种方法成本较低,适用于个人住宅和小型建筑。

2. 地面收集法: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大面积的场地,如公园、学校和工业园区等。

通过构建地面凹槽和坑道,将雨水收集到集水池中,再利用净化处理后的雨水供应给植物灌溉或冲洗等用途。

3. 雨水花园:雨水花园是一种美观实用的雨水收集利用方法。

利用自然植被和设施来收集、过滤和利用雨水。

在花园中设置雨水收集系统,让雨水直接滋润植物,减少城市的地表径流并提高土壤水分。

关于北方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问题的探讨

关于北方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问题的探讨

关于北方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问题的探讨北方城市的雨水资源化利用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

由于北方地区的降水量较少,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有效利用雨水资源,实现雨水的“蓄、调、转、用”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下面将对北方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问题进行探讨。

雨水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北方地区降水不足,但在未利用之前,大部分雨水都是以径流的形式从城市流失,形成洪涝灾害和地表水污染。

若能对雨水进行资源化利用,可以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提高城市防洪能力。

雨水可以被用于农业灌溉、城市绿化、生产用水等多个方面,从而减轻对地下水和自来水的依赖,实现可持续发展。

北方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北方地区的人均降水量较少,所以雨水资源有限。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地表水系统已经被许多建筑物和硬质覆盖物所占据,导致雨水渗透能力降低,雨水收集和利用面临困难。

由于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不足,雨水资源化利用设施经常无法正常运行,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针对以上问题,解决北方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问题的关键在于综合利用各种可行手段。

首先要加大雨水收集和储存的力度。

可以通过建设雨水收集池和蓄水池来收集并储存雨水。

要加强雨水渗透和净化处理。

可以采用雨水渗透井、雨水花园等措施促进雨水的渗透,净化雨水后再进行利用。

注重提高雨水利用的技术水平,并加强管理工作,确保设施长期有效运转。

需要加强政策引导和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大众对雨水资源化利用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北方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问题的解决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并加大投入,推动雨水资源化利用的发展。

科研机构应加强科学研究,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

企事业单位应积极参与,推动雨水资源化利用的实践。

广大市民要提高环境意识,积极参与到雨水资源化利用中,共同保护和开发好北方城市的雨水资源。

北方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重要途径。

虽然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只要各方共同努力,加大投入和研发,加强管理和宣传教育,相信北方城市的雨水资源化利用将能够取得显著进展,为北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应对水资源短缺的新技术与方案

应对水资源短缺的新技术与方案

应对水资源短缺的新技术与方案水是人类生命不可或缺的资源之一,但随着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速和气候变化等象征性身份的影响,全世界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国家都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如何让未来的水资源供应能够持续,保障人们的饮用、农业、工业和生态系统需求?这是全球所面临的共同挑战。

本文将介绍一些应对水资源短缺的新技术和方案。

1. 循环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水资源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一些新技术让废水得到了再利用,相对浪费的水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例如,雨水收集、灌溉用水回收、制造业生产用水的回收和再利用,以及污水处理后得到的再生水的再利用都是循环利用水的典型应用。

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如何更有效地利用雨水资源呢?2018年5月,“智能雨水管理系统”在山东临沂应用,该系统通过对地下管道道路附近的阴阳面积进行科学的划分,将雨水的沉积、过滤和新陈代谢等过程都集成在自动化控制系统里,从而实现了废水到饮用水的再生使用。

这样的系统在城市排水系统建设和水的节约使用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 改进水资源利用的传统方式同时,还有一些传统的技术和做法可以改进,从而更有效地利用水资源。

例如在农业方面,水稻田灌溉系统和秸秆消解系统可以帮助节约水资源。

在工业方面,采用更节约能耗和水资源的生产流程。

在城市方面,加强公共广场、绿地、道路护栏等施工区域的水的采集和回收等方面,都可以大大节约水资源。

欧洲有一家名为“绿色盾牌”的公司,专门研究和制造一种生物抑制剂,该抑制剂可有效清除水中有害物质,提高自来水的效果。

该技术甚至被认为可以代替传统的水净化技术。

如此一来,再生水资源也将获得很好的保护。

3. 推广新的水资源获取方式另外,新的水资源获取方式也成为了应对水资源短缺的一项有效举措。

在有些地区,人们使用孔洞注入水的方法,以直接从地下层收集水资源。

此外,一些地区使用太阳能和其他清洁能源的电力,研究和开发新型水资源获取方式,例如原位蒸发器和热力泵等技术和方法也有望改变未来的用水结构。

雨水的利用与水资源法规

雨水的利用与水资源法规

雨水的利用与水资源法规雨水是一种珍贵的自然资源,合理利用雨水可以减轻对地下水和城市自来水的依赖,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同时,制定和执行水资源法规是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探讨雨水的利用方式以及相关的水资源法规。

一、雨水的利用方式1. 雨水收集与储存雨水收集与储存是最常见的雨水利用方式之一。

在建筑物中安装雨水收集系统,通过屋顶的排水管道将雨水收集到储水桶或地下水箱中。

这些储存的雨水可以用于冲厕、浇灌花园、洗衣等非饮用水需求。

2. 雨水渗透与滞留雨水渗透与滞留是一种将雨水自然地纳入地下水系统或地表水系统的方式。

通过改变土地表面的覆盖物、建设雨水花园或湿地等措施,可以增加土壤的渗透能力,减少雨水的径流速度。

这样不仅可以保护地表水,还可以提高地下水的补给量。

3. 雨水的净化与利用雨水的净化与利用是指将雨水经过一系列处理步骤,使其达到可以直接使用的标准。

常见的雨水净化方式包括过滤、消毒和除臭等。

净化后的雨水可以用于饮用水、工业用水等多个方面。

二、水资源法规概述为了保护水资源并合理利用,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水资源法规。

下面简单介绍几个典型的水资源法规。

1. 国家水资源保护法国家水资源保护法是一项以保护水资源为核心的法律法规。

它规定了对水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和污染防治的具体措施,并明确了责任主体及其相应的责任。

此法旨在实现可持续利用水资源,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

2. 建设用地雨水收集利用技术规范该技术规范是根据城乡建设用地规划、建筑设计和建设工程建设中的雨水收集利用需要制定的。

其中包括了雨水收集设施的设计、施工和维护等方面的内容。

它旨在促进建筑物雨水收集利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减少城市排水压力。

3. 水资源税法水资源税法是一种税收制度,旨在调节和促进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该法规定了对使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征收一定的水资源税。

通过征收水资源税,可以增加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意识,推动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三、雨水的利用与水资源法规的关系雨水的利用与水资源法规有着紧密的联系。

水资源可再生利用技术

水资源可再生利用技术

水资源可再生利用技术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但当前全球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水资源的可再生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水资源可再生利用技术以持续利用水资源、提高供水量和质量为目标,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水资源可再生利用技术及其应用情况。

第一种技术是雨水收集与利用技术。

雨水是天然的可再生水资源,通过收集和利用雨水,可以有效利用降水资源,替代部分使用地下水或自来水。

雨水收集与利用技术包括雨水屋顶收集系统、地下贮存系统和雨水利用系统等。

雨水收集与利用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居民住宅、商业建筑和公共设施等领域,不仅能够解决部分供水问题,还能够降低洪涝灾害的发生。

第二种技术是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增长,城市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对水资源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技术能够对污水进行处理,除去其中的有害物质,使之满足可再生利用的要求。

常见的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技术包括生物处理技术、物理化学处理技术和膜分离技术等。

这些技术在农业灌溉、工业用水和城市绿化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第三种技术是海水淡化技术。

海水淡化技术指的是将海水中的盐分去除,得到淡水的技术。

由于全球大部分地区都是海洋和海湾地区,海水淡化技术成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手段。

海水淡化技术主要包括蒸馏法、反渗透法和电解法等。

这些技术在海岛地区、沿海城市和沙漠地区等缺水地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提供居民饮用水,还能够支持农业生产和工业用水。

第四种技术是地表水提升与利用技术。

地表水是河流、湖泊和水库等自然水体的总称,地表水提升与利用技术能够将地表水提升至适用于供水的高度,并通过输水管道将其输送至使用地点。

地表水提升与利用技术主要包括泵站、输水管道和水源地保护等。

这些技术在农田灌溉、城市用水和工业生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有效利用地表水资源,提高供水能力和质量。

第五种技术是土壤水分管理技术。

土壤是水的贮存体,合理管理土壤水分能够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

雨水利用案例分析

雨水利用案例分析

雨水利用案例分析随着水资源的日益减少和环境的不断恶化,雨水利用成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雨水利用案例,探讨雨水利用的实际应用和效益。

案例背景某个城市位于一个降水较为充沛的地区,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雨水流失的现象日益严重,城市的雨水排放量逐年增加。

因此,该城市决定采取雨水利用的措施,以减少排污量并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雨水利用方案与设计为了有效利用雨水资源,该城市制定了以下雨水利用方案:1. 雨水收集:在城市的建筑物和公共区域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包括屋顶雨水收集设施、地面排水沟和雨水收集桶等。

通过这些设施,将雨水收集起来,避免雨水流失。

2. 雨水储存:建设雨水蓄水池和雨水收集池,用于储存和处理收集到的雨水。

这些蓄水设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灵活调整,以满足城市的用水需求。

3. 雨水利用:将储存的雨水用于城市的农业灌溉、景观绿化和城市清洁等领域。

通过合理利用雨水资源,减少了对地下水和自来水的需求,达到了节水的目的。

实施效果与经济效益分析实施雨水利用方案后,该城市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与经济收益:1. 水资源节约:通过雨水利用,减少了城市对地下水和自来水的依赖,节约了宝贵的水资源。

据统计,每年可以节约约XX万吨的自来水。

2. 环境效益:雨水利用方案有效减少了城市的雨水排放量,减轻了城市的排污负荷。

同时,通过雨水灌溉和绿化,改善了城市的环境质量,提升了市民的生活品质。

3. 经济效益:雨水利用方案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还减少了用水费用和排污费用的支出。

经济分析表明,在该城市实施雨水利用后,每年可节约约XX万元的水费和XX万元的排污费用。

前景与问题分析该雨水利用案例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城市进行雨水利用提供了参考。

然而,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和挑战:1. 技术难题:雨水利用需要一系列的技术支持,包括雨水收集和储存设备、雨水处理和利用系统等。

因此,技术方面的难题仍然需要不断解决和改进。

2. 意识推广:雨水利用需要广大市民的参与和支持。

实现雨水资源化的措施

实现雨水资源化的措施

实现雨水资源化的措施随着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对于雨水资源的利用日渐重视。

雨水资源化是指通过合理的收集、储存和利用雨水,以减轻城市水资源压力,促进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实现雨水资源化的一些措施。

一、雨水收集与储存1. 建立雨水收集系统在城市和居民区域内,建立专门的雨水收集系统是实现雨水资源化的首要措施。

这可以通过设立雨水收集装置,如雨水收集桶或水箱来实现。

在居民区域中,可以鼓励居民安装雨水收集装置,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植物浇灌、清洗和冲洗等生活用水。

2. 构建雨水蓄水设施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考虑到雨水蓄水设施的建设。

例如,在公园、广场等开放空间中可以设置雨水花坛或地下蓄水池,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绿化、喷泉、灭火等方面,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二、雨水利用1. 农业灌溉雨水资源可以用于农业灌溉,为农业生产提供水源。

通过建立农田雨水收集设施,将雨水引入田地,补充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减轻地下水资源的压力。

2. 工业生产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水是不可或缺的资源。

通过收集和利用雨水,可以降低工业生产所需的自来水用量,减轻对地下水或河流水资源的开采压力。

3. 城市景观用水雨水资源化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用于城市景观的灌溉和美化。

城市公园、景区、街头绿化等都可以利用雨水进行浇灌,减少自来水的使用,降低水资源的消耗。

4. 除尘和降温雨水可以用于道路、广场等地面的除尘和降温工作。

通过收集雨水,可以利用雨水进行道路冲洗、地面清洁等工作,同时减少了自来水的浪费。

三、相关政策与宣传1. 政策支持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通过税收减免、奖励补贴等方式鼓励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安装雨水收集装置。

同时,还可以加大对雨水资源化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并在城市规划中引入雨水利用的标准。

2. 宣传教育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雨水资源化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鼓励大家节约用水,逐步将雨水资源化工作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四、技术支持与创新1. 雨水收集技术创新加强对雨水收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收集效率和系统可靠性。

雨水资源化利用 政策解读

雨水资源化利用 政策解读

雨水资源化利用政策解读一、政策背景与目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雨水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水资源,具有巨大的利用潜力。

为了缓解水资源短缺,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各国纷纷出台了雨水资源化利用政策。

本文将从政策背景、目标、技术、规划与管理、效益与推广、政策法规与标准、资金筹措与支持政策、社会参与与公众意识、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等方面对雨水资源化利用政策进行解读。

二、雨水收集与处理技术雨水收集是雨水资源化利用的关键环节。

在收集过程中,需要采用适当的雨水收集系统,如屋顶雨水收集系统、地面雨水收集系统等。

同时,还需要对收集的雨水进行适当处理,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处理技术包括过滤、消毒、沉淀等,以确保雨水的质量和安全。

三、雨水利用规划与管理为了实现雨水的有效利用,需要制定合理的雨水利用规划和管理制度。

规划包括确定雨水的利用方向、收集和处理方式等;管理则涉及对雨水收集、处理和利用的监督和指导。

此外,还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确保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雨水利用效益与推广雨水资源化利用具有显著的效益,包括缓解水资源短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防洪能力等。

为了推广雨水资源化利用,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雨水资源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大对雨水资源化利用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推动其在更多领域和地区的广泛应用。

五、相关政策法规与标准各国政府针对雨水资源化利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标准。

这些法规和标准为雨水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技术指导。

例如,一些国家规定了雨水收集和处理的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另一些国家则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雨水资源化利用。

六、资金筹措与支持政策为了推动雨水资源化利用的发展,政府和社会各界需要提供资金支持。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提供贷款担保等方式为企业和个人提供资金支持;同时,还可以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雨水资源化利用。

雨水资源化利用概述

雨水资源化利用概述

雨水资源化利用概述摘要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必须的物质基础,针对我国水资源紧缺的现状,近几年来人们对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文在对雨水资源化利用的概念与内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结合古今中外在雨水集蓄利用的状况,总结了在雨水资源化利用的过程中的一些工程技术手段。

最后,对我国目前的一些典型的示范工程进行了总结与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雨水利用;工程技术;示范工程中图分类号x7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0)21-0103-02我国水资源人均亩均占有量少,并且时空分布极不均匀。

作为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实践证明,通过水窖等各种工程手段进行的小规模的雨水蓄积,将雨水资源化对解决我国缺水问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 概念与内涵所有形式的水资源(包括河川径流、地下水等),从根本上来说都来自雨水,因而雨水利用不仅仅是指雨水集流的家庭利用和雨养农业利用,而且还包括人工增雨、水土保持、水源地涵养、城市防洪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等水资源利用的各个方面。

2 利用状况在同干旱气候长期的斗争中,希腊人、阿拉伯人、以色列人积累了收集利用雨水的丰富经验[1]。

在我国,早在2700年前春秋时期,黄土高原地区己有引洪漫地技术[2]。

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利用窖水点浇玉米、蔬菜等,突破了原来只用窖水作为生活饮用水的传统。

80年代后期,2001 年水利部颁发了《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标志我国在雨水蓄积利用这项技术上取得了初步成熟[7]。

3 技术手段3.1 汇集技术雨水汇集是指利用天然或人工修筑的汇流面,汇集雨水形成的地表径流以备高效利用。

屋顶庭院雨水汇集主要解决部分缺水地区人蓄饮水问题。

路面集水则主要用于灌溉[4]。

此外,城市路面及建筑物也被作为集流面,收集雨水用于城市环境及地下水补灌的研究也正在展开[1]。

3.2 蓄存技术3.2.1 雨水蓄存雨水蓄存是雨水集蓄利用系统的中间环节,是指将汇流面汇集的雨水通过导流渠(管)引入蓄水设施贮存,等到需水时再从蓄水设施取水的过程。

雨水资源化利用

雨水资源化利用

雨水资源化利用引言: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特别是华北地区的水资源供应日益紧张,要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需要从开源节流两方面入手解决。

自然降雨是水循环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对于调节水资源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经济和技术方面的原因,雨水通常被直接排掉,这对于水资源紧张的缺水地区和城市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浪费,同时在夏季暴雨季节城市的雨水由于不能有效下渗,还容易造成城市内涝,影响居民的生活和出行。

因此加强雨水的资源化利用,有助于缓解缺水地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化解城市内涝灾害。

一、雨水资源化利用的重要价值据对全国六百多座主要城市的调查发现,其中七成以上的城市存在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其中属于重度缺水的城市就有近140 个。

尤其是水资源极度缺乏的华北平原地区城市,都存在严重的地下水超采问题,部分地区已经出现地面沉降和地漏等自然灾害。

同时由于城市地面硬化率的不断提高,给夏季的城市防内涝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此外由于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区大气和地表会积聚相当数量的可溶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会随着雨水进入地表水体,并对其产生污染。

因此,对于雨水的资源化利用,不仅有利于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适当补充地下水资源,还有利于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因此进行雨水的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实际价值。

二、雨水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技术雨水的资源化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市政、园林、道路都等多方面通力合作才能取得成效。

以技术关键和主要目的是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对雨水就地吸收和利用,减少雨水的流失量,目前在与水资源化利用方面比较成熟的技术主要有以下三个。

(一)雨水蓄积技术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因此降雨量在时间及空间分布上有明显的不均匀性,尤其是北方地区在汛期的两个月内往往集中了全年大部分的降雨。

因此要对这些雨水进行充分利用,使其产生资源化效益,对其采取适当的蓄积措施是必由之路。

目前,大面积降雨的雨水蓄积重要依靠湖泊和水库来进行,这就需要建立雨污分离的排水系统。

论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论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论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雨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地表覆盖度减少等原因,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问题日益突出。

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雨水资源成为了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可以通过建设雨水收集系统来有效利用雨水资源。

通过设置雨水收集设备,如雨水桶、雨水收集池等,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植物浇灌、清洗和冲厕等生活用水。

收集的雨水也可以用于工业和农业生产,减少对地下水和自来水的依赖程度,降低社会用水成本。

我们可以改变建筑设计和规划理念,提高雨水资源的利用率。

在城市规划中,可以考虑设置雨水花园、雨水渗透设施等,通过自然过滤和渗透来净化雨水,增加地下水的补给。

在建筑设计中,可以设置雨水收集和利用设备,如屋顶绿化、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等,将雨水资源充分利用起来。

加强公众教育,提高人们对雨水资源的认识和利用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可以采用科学技术手段来提高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研发高效节水设备和节水技术,提高用水利用效率,减少浪费。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改良传统的雨水利用系统,提高收集和利用效率。

利用无人机等高科技设备,可以更加精确地收集雨水,并通过智能控制系统进行分配和利用,提高雨水资源的利用效果。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加强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以引导并推动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通过制定奖励措施,鼓励单位和个人使用雨水收集设备,并对雨水资源的利用进行监管和管理,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还应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公众对雨水资源的认识和利用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对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设雨水收集系统、改变建筑设计和规划理念、采用科学技术手段和加强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可以提高雨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用水的浪费,保护生态环境。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实现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城市雨水收集与利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城市雨水收集与利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城市雨水收集与利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压力。

而雨水是一种宝贵的水资源,尤其在城市中,通过合理的收集与利用,可以减轻城市雨洪排放压力,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本文就城市雨水收集与利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城市雨水收集与利用的现状在目前的城市中,雨水收集与利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在一些发达国家,城市雨水收集系统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标准配置。

通过设置雨水收集设施,将雨水引导到集水器中,经过初次过滤、沉砂等处理,最终可用于绿化、洗车、冲厕等非饮用用水。

这种雨水收集利用的方式,不仅有效缓解了城市排水系统负荷,还节约了大量的自来水资源。

除了简单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外,一些城市还积极探索更加先进的技术。

例如,利用雨水进行地源热泵系统的冷却与冷暖调节已经在某些城市实施。

通过将雨水引入地下水源热泵系统中,可以实现节能减排,提高空调系统的效率。

二、城市雨水收集与利用的发展趋势城市雨水收集与利用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

下面我们从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和社会认知等方面来探讨其发展趋势。

技术创新是促进城市雨水收集与利用的重要驱动力。

目前,许多新技术正在被应用于城市雨水收集系统中。

例如,新型的雨水处理设备可以更加高效地过滤雨水中的杂质,提高雨水的质量。

此外,一些新材料的出现也为雨水收集和储存提供了更好的选择。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些技术将逐渐成熟,并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从而推动城市雨水收集与利用的发展。

政策支持是城市雨水收集与利用发展的重要保障。

政府在立法和政策方面起到了引领作用。

一方面,政府可以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雨水收集与利用的目标和要求,规范建设和管理。

另一方面,政府还可以通过财政补贴、奖励措施等方式激励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参与到雨水收集与利用中来。

这些政策的出台,将有效推动城市雨水收集与利用行业的发展。

社会认知的提升是促进城市雨水收集与利用发展的关键。

目前,公众对于城市雨水收集与利用的认知度还不高。

我国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的途径

我国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的途径

覆盖率 的增加 , 雨水人渗量 呈指数增 加, 若将 城区内
的公 园、 草坪等现有绿地 , 改造 成 良好 的人渗 场地来 接纳居 民区和道路上 的雨水 径流, 而加大人渗量 。 从 另外 , 在城区内 , 以将有些不透水 地面改换 成透水 可 地面。如 有些 城市在 人行道下 铺设 透水方砖 , 道 步 以下设置 回填砂石 、 料的渗沟 、 砾 渗井等来加 大人 渗 量。在公路建设 方面 , 如美 国加州 、 内华 达 、 新墨 西
沿 海城 市具 有 特殊 的 意义 S WA E & WA T WA R O T WE T TR S E E T
西 南 绐 排 水
() 3 雨水渗透利于 自然界的水循环, 通过各种 设
施截 留雨水 , 保持 河川、 濑泊水 量, 充地 表水资源 , 补 缓解缺水矛盾 。 () 4 雨水蓄水池 和分散 的渗 渠系统 可减缓或抑 制城区雨水径 流, 提高已有管系的安全 系数 , 降低 城 市洪水压力 , 减少 合流管系雨季的溢 流污 水, 减轻 污

城市水资源主要着眼于地表水 资源和地下水资
源 的开发 , 而忽视 了对 城市 的雨 水利用 。如我 国许 多建筑 物已建有完 善的雨 水收集 系统 , 但却 没 有处 理 和回用系 统。 由于集 雨方式 和技 术管 理措 施落 后, 雨水利用率很低 , 与发达 国家相 比差距较 大 在 我 国, 随着城市化进程 的加快以及水体受 到的污染 , 许 多城市面 临着水 质型或水 量型缺水 的问题 , 如何 有 效地使用和管理水 资源 已开 始受到普遍关 注。部 分大 中城市 ( 北京 、 上海 、 杭州等 ) 已着手监测降雨及 其 径流的水 质水量 变化规律 , 步积累供雨 水 回用 逐 及污染治理所需 的基础资料 。 j 3 城市雨水资源化的意义 城 市雨水 资源化就 是通过 规划 和设计 , 采取相 应 的工程措施 , 将汛 期雨 水蓄积起 来并作 为一种可 用水 源的过程 , 它可以产生以下综合 效益 : () 1 利用雨水作 中水或中水补充水 , 也可作 为城

浅谈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

浅谈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
有 十分 重 要 的现 实 意义 。

德国制订了完善的雨水资源化利用 的法律法规 , 例
如在 小 区新 建 之 前 , 无 雨水 利 用 措 施 , 府 将 征 若 政 收雨水 排放 设施 费 和雨 水 排放 费 。此 外 , 国的雨 德 水资 源化 利用在 工业方 面 也有 所应 用 , 法 兰 克 福 如 Psm n os an苹果榨 汁 厂 将 屋 顶 花 园雨 水 作 为冷 却 循 环水 源 , 工业 项 目雨 水利 用 的成功 范例 。 是 美 国采用 了雨水 “ 就地 滞洪 蓄水 ” 的措 施 , 高 提
国外 早 在 2 O世纪 中叶 即开 始 了对 城 市 雨水 资
源化 利 用 的研 究 和应 用 。至今 , 国外 发达 国家 的雨
水 收集 和利 用技 术 已经很 成 熟 , 建立 了 比较 完 整 的
由泰晤士河水 公 司设计 的世 纪 穹顶 , 用 的处 理 系 所
雨水收集和处理系统 , 城市雨水 已成为部分国家的 城市用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 日本在 16 93年开始兴建滞洪和储蓄雨水的蓄 洪池。蓄洪池 的雨水用作喷洒路面、 灌溉绿地、 冲 洗厕所等城市杂用水 , 也用于消防和发生灾害时的 应急用水。 日本在 2 世纪 8 O O年代提出“ 雨水抑制
《 决策咨询通 讯) o 1 ・ 3期 2l 年 第
浅谈 城 市 雨水 资源 化 利 用
魏 运 鸿

要 : 市雨水对于缓解城市用水压力 , 城 具有 十分重要 的意义。在 比较 国外 以及 我 国在雨 水资源 化利用 方面 的
研 究和应用现状 的基 础上 , 论述 了雨水资源化利用 的方式 , 包括雨水收集技术与雨水处 理技术 , 出了一些我 国在 提

水资源短缺形态下的雨水资源化利用

水资源短缺形态下的雨水资源化利用

水资源短缺形态下的雨水资源化利用【摘要】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雨水资源化利用已经成为水资源利用的重要一部分。

文章通过阐释水资源现实危机以及雨水潜在利用价值,分析国内外雨水资源利用情况从而唤起人们对利用雨水的重视。

最后作者总结在雨水利用方面应当采取的措施,希望给读者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雨水;资源化利用;技术;建议水资源概况及危机水是人类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必不可少、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

储存于地球的总水量约13.86×109亿m3,而淡水中68.7%的以冰川、永久积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带,仅有0.5%的分布在湖泊、河流、土壤中。

在《可持续利用的水(sustaining water)》报告中,预测2025年将有46~52个国家、27.8~32.9亿人口加入缺水国家的行列我国多年平均降水总量为6.08 ×104亿m3,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77 ×104亿m3,人均水资源量为2067m3。

全国水资源分布不均,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1%;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19%。

有16个省(市、区)人均水资源量低于严重缺水线,其中宁夏、河北、山东等6省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m3,为极度缺水地区。

雨水资源化利用潜在意义雨水是一种长期被忽视的资源,大量的雨水未采取任何措施进行收集,造成资源白白浪费。

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原生态的自然地貌完全被改变,取而代之的是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和柏油马路。

由于不透水面积的增加,雨水自然下渗量减少,径流量加大,一旦出现暴雨,城市防洪排涝系统受到严重的挑战。

降水初期的雨水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但经过一段降雨历时后,水体属于轻微污染,经简单处理后便可作为生活杂用水、绿化用水和景观用水等。

雨水资源化可以削减洪峰流量,降低雨水排水管网,减轻防洪排涝基础设施的投资。

雨水资源化是采用工程措施进行雨水综合管理利用,对缓解水资源短缺起到重要的作用。

城市雨水资源化的收集与利用分析

城市雨水资源化的收集与利用分析

城市雨水资源化的收集与利用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雨水资源化的收集与利用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雨水资源是城市中极为宝贵的一种资源,有效的收集和利用雨水资源不仅可以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还可以减少城市内涝,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本文将针对城市雨水资源化的收集与利用进行一次系统的分析。

一、城市雨水资源情况在城市中,雨水资源主要来源于雨水、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

在城市中,雨水的主要分布地点包括建筑物屋面、道路、广场等。

城市雨水的产生量与城市的建设密度和雨量有关,在建设密度较高的城市和降雨较多的地区,雨水资源的丰富度会相对较高。

二、城市雨水资源化的收集方式1. 屋面雨水收集:城市中的建筑物屋面是最主要的雨水收集面,通过设置雨水收集设施,可以将屋面的雨水有效收集起来。

目前常见的屋面雨水收集方式包括设置屋面雨水导流系统、雨水收集管道和雨水储藏设施等。

2. 道路雨水收集:城市中的道路也是雨水资源的一处重要来源,通过设置路缘石、雨水下水道和雨水花园等设施,可以将道路上的雨水有效收集起来。

3. 地面雨水渗透:在城市中,地面的大部分面积都是被硬化的,导致雨水难以渗透到地下,形成地表径流。

在城市雨水资源化的收集过程中,地面雨水渗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雨水资源收集方式。

通过设置透水铺装、雨水花园和雨水渗透池等设施,可以促进雨水的地下渗透,增加地下径流水量。

1. 生活用水:收集起来的雨水可以通过简单的净化处理,就可以用于冲厕、洗衣、清洁等生活用水。

这不仅可以减少城市的自来水消耗,还可以降低城市的污水排放量。

2. 灌溉用水:收集起来的雨水可以用于植被灌溉,包括城市中的绿化带、草坪和城市边缘的农作物等。

通过雨水灌溉,可以减少城市中地下水的开采量,还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3. 城市景观用水:通过合理利用雨水资源,可以打造城市中的景观水体,包括雨水花园、雨水湖泊和人工溪流等。

这些景观水体不仅可以美化城市,还可以提高城市的生态功能。

城市雨水资源化的收集与利用分析

城市雨水资源化的收集与利用分析

城市雨水资源化的收集与利用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面临的水资源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城市的雨水是一种重要的水资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雨水资源化的收集与利用是解决城市水资源问题的重要途径。

本文针对城市雨水资源化的收集与利用进行分析。

城市雨水资源化的收集方式包括地面上的收集和地下的收集。

地面上的收集主要是通过设置雨水收集设施来收集雨水,如铺设渗透砖、竹子沟等;地下的收集主要是利用地下水库、井下雨水收集池等设施来收集雨水。

1.休闲景观用水城市公园、广场等休闲景观用水是城市雨水资源化的重要应用领域。

城市雨水可以通过过滤、消毒等处理后用于浇灌花草、草坪等,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市民的居住质量。

2.建筑节水用水城市建筑节水用水是城市雨水资源化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城市雨水可以通过处理后用于冲洗马桶、清洗地面等,减少城市自来水的使用量,节约水资源。

3.工业用水城市雨水可以通过处理后用于工业用水,如用于冷却、清洗等工业用途,能够有效减少城市自来水的用水量,降低企业的用水成本。

4.农业灌溉用水城市周边的农田可以通过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来进行灌溉。

由于城市雨水水质较好,可以直接用于农田灌溉,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三、城市雨水资源化的优势1.减少城市洪涝灾害城市雨水资源化的收集能够有效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有效保障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节约自来水资源城市雨水资源化的利用能够有效节约自来水资源,降低城市自来水的使用量,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3.减少排水管网的压力城市雨水资源化的收集能够减少排水管网的压力,降低污水处理设备的负荷,有效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4.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雨水资源化的收集和利用能够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城市雨水资源化在推广和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如收集和利用技术不成熟、资金来源不足等问题。

此外,城市雨水资源化的普及和利用还需要政府、企业和居民的共同参与和推动。

总之,城市雨水资源化的收集与利用是一种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方式,能够有效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收集利用雨水解决水资源短缺

收集利用雨水解决水资源短缺

收集利用雨水解决水资源短缺加大雨水利用,可增加城市水资源供给途径;可降低长距离调水、水厂处理、管道输送的成本;可增加地下水补给量,抑制或减缓漏斗区扩展蔓延;可提高城市防洪能力,减少降雨排放流量及城市路面积水,减轻城市排水压力。

加大雨水的收集利用力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河北省鉴于严重缺水的现实情况,将雨水综合利用列入地方节水战略已是时不我待。

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法规和政策先行。

规定新建公共设施及住宅小区必须建设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等,同时制定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其中。

南京一家小区投资80万元建成雨水收集系统,将屋顶、路面、广场、停车场等处的雨水收集到一个800立方米的地下储水池,经处理后用于小区绿化和人工湖换水,年节约自来水4万多吨。

为鼓励开发商在小区建雨水回收设施,建议地方政府设立专项基金,适当给予“绿色”补贴,扶持雨水利用产业的发展。

二、将雨水资源化利用和径流污染控制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将城市雨水利用、面源污染控制与城市建设、水资源优化配置、生态建设统筹考虑,把集水、蓄水、处理、利用、初期雨水污染控制等纳入城市建设规划之中。

改变城市建设重地上轻地下、重排水轻用水的问题,修建一个主次分明、排蓄结合的水路网络,因地制宜建设雨污分流系统。

同时,城市雨水资源化这项工作可以与“中水回用”一起操作,既减低城市供水压力,又可减少污水对环境的影响。

对城区暴雨形成的雨洪,利用环城水系等城市水系调蓄,多余雨水排至郊区低洼地带滞蓄再利用。

三、改进城市绿化带模式、减少硬化面积,使具有收水功能。

城市开发建设时应尽量保留原有池塘等,对于新建小区要求地面的透水率在50%以上。

增大城市建成区地面透水率等指标,强制性的要求建设用地中必须有欢迎访问www//h2o123//com一定量的透水面积。

在学校、小区等内部道路两侧建设滞洪和蓄洪池,来收集利用雨水。

雨水收集利用设施尽量建在地下,这样可以节省地面空间。

城市地面可因地制宜的选用透水性的铺装,在路面、停车场、广场等地方使用嵌草砖、减小雨水径流的流量和流速,延长滞留时间,进一步提高雨水的渗透能力。

论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论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论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而在大自然中,雨水是最常见的水源之一。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发展,人们对水的需求日益增加,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让我们一起探讨如何有效地利用雨水资源。

首先,城市应该建设雨水收集系统,把雨水收集起来,用于灌溉、清洗等日常用水以及工业用水。

我们可以通过设置雨水收集桶、雨水滞留设施、低洼地、花坛绿化带等方式来收集雨水。

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利用雨水资源,还可以避免由于雨水过多而引发的水灾、地质灾害等问题。

其次,我们可以利用雨水来补充地下水资源。

在干旱的地区,由于地下水的蓄水量有限,常常会出现地下水位下降的问题。

而利用雨水来补充地下水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好方法。

我们可以建立雨水过滤系统,让雨水过滤后,再注入地下水当中。

这不仅可以补充地下水,还可以提高地下水质量。

再次,雨水可以用于城市绿化。

城市绿化是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

现在很多城市的绿化用水量非常巨大,而大量的自来水被用于城市绿化有些浪费,而且涵盖面的收益也不如雨水。

利用雨水来灌溉城市公园、花坛、绿地等,不仅可以节约城市自来水资源,而且在经济上也会比用自来水更加划算。

最后,我们应该强调雨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保护和管理雨水资源,需要政府、企业和广大市民共同参与。

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管理雨水收集和利用事宜,执行雨水污染治理措施,保证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企业应该加强环保意识,避免对雨水资源的污染,从而保障雨水资源质量。

市民应该积极配合政府的雨水收集和保护措施,尽可能减少对雨水资源的浪费。

总之,雨水是城市水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和管理雨水资源是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

希望未来,在更多人的共同努力下,能够在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管理方面取得更好的成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资源短缺形态下的雨水资源化利用
【摘要】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雨水资源化利用已经成为水资源利用的重要一部分。

文章通过阐释水资源现实危机以及雨水潜在利用价值,分析国内外雨水资源利用情况从而唤起人们对利用雨水的重视。

最后作者总结在雨水利用方面应当采取的措施,希望给读者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雨水;资源化利用;技术;建议
【abstract 】the shortage of water resources has become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one of the factors, the rain utiliz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The article by interpretation of reality and the rain water crisis potential values, analysis of rainwater resources at home and abroad to arouse people to use water attention. In the end, the author summarizes the rain in using th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and hopes to give the reader must enlightenment.
【key words 】the rain; Resource-oriented utilization; Technology; suggest
水资源概况及危机
水是人类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必不可少、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

储存于地球的总水量约13.86×109亿m3,而淡水中68.7%的以冰川、永久积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带,仅有0.5%的分布在湖泊、河流、土壤中。

在《可持续利用的水(sustaining water)》报告中,预测2025年将有46~52个国家、27.8~32.9亿人口加入缺水国家的行列
我国多年平均降水总量为6.08 ×104亿m3,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77 ×104亿m3,人均水资源量为2067m3。

全国水资源分布不均,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1%;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19%。

有16个省(市、区)人均水资源量低于严重缺水线,其中宁夏、河北、山东等6省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m3,为极度缺水地区。

雨水资源化利用潜在意义
雨水是一种长期被忽视的资源,大量的雨水未采取任何措施进行收集,造成资源白白浪费。

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原生态的自然地貌完全被改变,取而代之的是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和柏油马路。

由于不透水面积的增加,雨水自然下渗量减少,径流量加大,一旦出现暴雨,城市防洪排涝系统受到严重的挑战。

降水初期的雨水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但经过一段降雨历时后,水体属于轻微污染,经简
单处理后便可作为生活杂用水、绿化用水和景观用水等。

雨水资源化可以削减洪峰流量,降低雨水排水管网,减轻防洪排涝基础设施的投资。

雨水资源化是采用工程措施进行雨水综合管理利用,对缓解水资源短缺起到重要的作用。

国外雨水资源利用
1982年在夏威夷召开了第一届国际雨水集流会议,嗣后成立了国际雨水集流系统协会,并多次召开学术会议,促进了国际间雨水利用的交流与研究。

雨水利用结合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综合管理模式正在逐步探索研究。

德国雨水利用技术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理论和技术体系。

雨水利用在德国城市有三种方式:①屋面雨水收集储蓄系统。

各类建筑物屋面汇集的雨水经简单处理后用作家庭、公共场所和企业的非饮用水。

②路面雨水截留渗透系统。

在道路、广场合适的位置修建大型蓄水池或渗透设备收集管道排放雨水,补充市政供水或补给地下水。

③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系统。

生态小区内部修建渗透排水浅沟,浅沟内种植大量的草皮,以便加大雨水径流时间,增加雨水下渗量。

超出渗透饱和的雨水排入蓄水池或人工湿地,作为市政补给水或地下补给水。

日本早在1963年就已经开始在大型建筑物修建雨水蓄洪池,储存建筑物雨水管道收集的屋顶雨水,用作生活杂用水、绿地、消防和应急用水。

在公园、绿地、庭院及道路都修建有渗透池、渗透管等设施。

1992年日本颁布了“第二代城市下水总体规划”,要求新建和改建的大型公共建筑群必须设置雨水就地下渗设施。

雨水被作为一种商品出口到水资源比较匮乏的阿拉伯国家。

20世纪80年代泰国已经建造大约0.12亿个2m3的家庭集雨缸。

加拿大、印度和以色列等国,修建小型水池、淤地坝等工程,拦蓄雨水进行灌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国内雨水资源利用概述
国内雨水资源化利用研究应用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收集的雨水用于庭院经济和大田作物补充灌溉。

甘肃省实施了“121雨水集流工程”,全国妇联发起“母亲水窖”行动。

1995年第七届国际雨水集流系统大会在北京举办,1996年在兰州召开了第一届全国雨水利用学术讨论会。

通过一系列的技术交流,共同探讨在雨水资源化研究成果以及面临新的问题,提出雨水资源化要走的方向。

北京市雨水入渗、集蓄和水质处理等基础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

从21世纪初雨水利用开始推广,雨水利用类型分为2类:①集中式雨水集蓄综合利用。

收集屋面、园区的雨水通过输水管道经截污装置净化处理后,储存于蓄水池,雨水利用一种用于绿地浇洒、冲厕和洗车,另一种结合建筑及景观设计,作为景观用水。

②雨水渗透利用。

主要修建大量的透水地面、渗透管沟、渗透池等渗透设施,补充地下水和减少地面径流量[2]。

北京市在2003年制定《关于加强建设工程用地内雨水资源利用的暂行规定》,要求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均应进行雨水利用工程设计和建设。

同时出台“十二五”时期水资源保护及利用规划,要求建设雨水利用设施,增加滞蓄利用雨水的能力。

西安在雨水利用方面已有3种成熟的技术[3]。

①城市路面雨水利用。

在道路绿化带下面分段修建蓄水池,与雨水管道相衔接,主要收集路面降雨。

人行道铺设透水性砖体,雨水直接渗入地下。

②小区雨水收集利用。

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主要包括收集、过滤、储存和回用。

考虑到降雨的不定期性和设施共享,结合中水回用系统,修建中水处理系统,处理储存雨水和分类污水。

③屋顶雨水利用。

屋顶汇集的雨水通过落水管流入沙砾石层,过滤后沿输水管道进入蓄水池。

雨水资源利用建议
近年来全国雨水利用的进程明显加快,但雨水利用化水平远远不足。

为了提高雨水利用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首先应从政策层面和管理体制加以指导。

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强制性雨水利用法规,设计和开发建设单位应严格按照要求设计建设雨水利用设施,管理部门应进行监理验收。

水务管理部门应把雨水利用纳入水资源利用的重要部分进行统筹管理。

其次应在工程设计、建设中加以落实。

在工程设计时结合建筑、道路和景观设计等,制定不同的雨水利用方案。

在工程建设时采用新设施、新材料,依据工程所需选择材料。

最后在技术理论研究中加大力度。

雨水利用涉及到建筑、道路、材料等多学科,为此各专业学课应深入探讨,全方面多领域研究。

组建雨水资源化利用协会,举办雨水资源化利用学术交流研讨会,建立雨水资源化利用智能化平台。

雨水资源化是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水资源统筹调配利用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雨水资源化利用要走技术化、标准化、系统化、产业化的路线。

参考文献:
[1]侯春梅,张志强,迟秀丽.《联合国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呼吁加强水资源综合管理[J].地球科学进展,2006,21(11):1211-1214.
[2]左建兵,刘昌明,郑红星,陈远生.北京市城区雨水利用及对策[J].资源科学,2008,30(7):990-998.
[3]张志政,张迪,王惠.西安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4):15153-151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